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2024-11-15

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精选16篇)

1.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现对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3、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学生的基本情况较差,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越来越难,渐渐力不从心了,不感兴趣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备课中增加基础性和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我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新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三轮复习法”作为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法”要求先全面学习,后进行重点复习和适应性考试复习。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第一轮复习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从近几年中招试题看,逐渐加强词汇、词组的考查)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做到:

(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

(二)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时间:3-4月)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进行专项训练。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份量逐渐加强。.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不能光顾着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而忽视了听的能力的训练。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当中。再有从这几年的试题看逐渐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从动词填空,到看图填空,阅读理解都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几类题型有必要进行专门性的操练。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试题是一个难点,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可以要求学生缩写课文大意,写日记,或适当对一些图表进行写作练习。时间:5月份

第三轮是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相结合,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时间:6月份

总之,通过上述三轮复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反复的复习和强化练习,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力争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三阶段的复习工作十分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学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自我提高与教科研

本学期继续作好做好理论学习工作,我要努力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经常阅读教师业务书籍,自觉参加学习与培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成功教育》,《人文读本》等并做好学习笔记。继续执行学校的要求,.并及时做好学习笔记。学习过程中,针对自己的读书进行反思,积极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听课应不少于20节。针对自己的教学也应积极做好教学后记和反馈,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每次经验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汇报课活动。

本学期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进行德育渗透,并及时反思,做好笔记。多阅读英语教学的相关文章,与其他教师多交流,吸取好的经验和方法。并积极参加其他科研项目的研究。完善自己的博客,开拓视野,与更多的同行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五`教学进度:

2.16————3.8结束新课(Unit13-15)

3.9————4.30第一轮复习(全部课本1-5册)

5.4————5.31第二轮复习(专项复习)

6.1————6.11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

2.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二

分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师生两方面,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生学习方法欠佳。

3.学生不了解学习英语的关键点。

4.学生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5.教师的教学问题。

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不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重实践, 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习题,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熟练掌握,形成技能。大面积掉队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基于以上分析,为防止和杜绝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教师就必须根据两极分化产生的成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1.教师要善于调动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教法,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所教内容。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班上每一名学生负责。要特别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当他们出现学习困难时,随时帮助解决。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对待后进生,对他们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学习问题。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就越高。如:记单词应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也可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衍生词等“葡萄式”记忆法。课文背诵除常见的机械背诵外,还可复述、扩写或缩写课文,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法,也就牢牢地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3.九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 篇三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方法

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的英语知识,还要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更精、更准,这就要加强我们教学中的有效性。针对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下面我来谈一些自己的方法及观点。

一、重视基础,做好复习

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学好它必须有一个好的功底。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做好复习,而且要监督学生,和他们一起做好基础复习。单词是英语的灵魂,语法是英语的躯体。基础单词和基础语法一定要让学生牢牢掌握。我们可以通过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学生的词汇、语法等来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打好基础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二、找好重点,逐个击破

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九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疑惑就是中考要考什么,而相信这也许是大多数老师所苦苦思考的。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分清主次,要把握好英语的命脉,找出重点在哪里,学生应该学习哪里。对自己所教的知识要有深度把握,英语学习中的重点在哪里,考试的命题放在哪里,我们就着重教哪里,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问,因为他们此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仅仅因为他们某次成绩不好或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就对他们进行指责,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信心,多一些关怀,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得更好,以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在课堂上,我们英语教师也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回答和每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关键时期,即使讲过好几遍的知识学生再问也要耐心讲解。如果遇到气氛压抑的时候,老师要尽量通过幽默的语言或小的英语游戏来提升气氛。只有氛围提上去了,学生才更有学习劲头。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两者都把握好,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定时进行模拟训练

学生的学习表现要通过一次次的测试来验证,而模拟训练又能使学生知道自己哪里掌握不足,要对哪个地方进行重点攻克。模拟训练不单单是为了考试,它实际上是一种提升。通过一次次的模拟训练,学生既能提升学习,又能培养题感,还能锻炼考试心态。为此,我们英语教师要重视模拟训练。当然,更要注意模拟训练中的选题,不能盲目选取,否则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在选题时要注意难易兼顾,既重基础,又有重点,能得分的题和难点题一定要合理分配。在最后两次模拟训练时,选题尽量简单,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考试信心。另外,模拟训练也能反映学生学习的水平,要重视对每次训练过后的总结分析,看看学生共同的毛病出在哪里,对此进行细致讲解。在模拟训练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提高我们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九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要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疏导,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提升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我们任重而道远,要在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中总结反思。

參考文献:

郭玉领.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41).

4.九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篇四

本学期是整个九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中考考验。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复习的一个重要工作。因此,在复习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即进行综合、应用、创新和中考思维的升华,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要有一定的时间作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消灭差距。实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复习,实现零距离的奋斗目标。对学生分批分层地辅导和督促,让他们实现最佳的成长理想,实现取得好成绩的愿望。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复习理念。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复习经验,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打扎实,同时还得加强对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今年的中考奠定基础。

二、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九(4)班情况:本班学生54人,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65分,其中80分以上18人,60分以下19人。大部分学生都想学好,也很愿意吃苦,他们的学习情绪基本稳定,也能坚持不懈,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偶尔会受到环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扰,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帮助老师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有10多个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此类学生平时基本能够配合老师的复习,但自觉性和定性不足,课堂有些喜欢享受欢乐,有些来个默不出声。他们希望有好的成绩,但怕吃苦受罪,不愿付出劳动,上课时精神不振,课后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尚有极个别学生属于不思进取型,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差,他们或偏科甚至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需要老师再三强调才能勉强完成作业。

2、教材分析

初中英语共6册,我们争取在四月份上完九年级第六册,四月中旬复习完六册课本,边复习、边归纳、边练习,复习一册就测试一次。在检测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及时向学生反馈遗漏、模糊、条理不清的知识,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过的知识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体系。五月份系统复习,六月份做模拟套卷。

三、复习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班上的实际,本学期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动脑的优良习惯,课堂上精讲多练。即将面临的是中考,学生的态度变化多变极不稳定,要动员好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2)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分数,每次考试都要写总结并制定下一次的目标只准前进不许后退,建立错题库自我评价。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进行刻苦学习.

(3)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注意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每天都要布置作业不然有的学生比较懒散。记忆背诵是很重要的老师没有时时跟着学生,我选了学习小组长每天跟踪复习,自己随意抽查哪组做不好就狠狠的惩罚。

(4)复习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应用的机会。作文复习与阅读复习相结合,在写作中学阅读,阅读中学写作。积累经典名言名句等。

(7)作业要天天有,作业教师要收上来改并写上评语,或者让同学之间相互改正。做得好的要表扬,没有按时完成要给予批评,并监督完成。作业上问题比较突出的要提出来讲解分析。对与问题比较严重的,如有必要,教师要单独做做思想工作。

(8)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优补差。把学生分成两类,中上提高括充知识点,中后有一定潜力的,以抓好基础知识为重。缩小两极差异兼顾整体共同进步。

(9)要想学好英语就要用英语.学生大部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这给听力复习和交际复习带来了严重的障碍,特别语言越来越注重交际性.好多学生学了只是为了考好试,不愿去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先带好几个积极的同学,鼓励他们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部分带动整体。

四、复习进度安排

第一周到第十周上完九年级第六册;四月中旬复习六册课本,迎接4月末摸底考试;然后进行具体、专项复习如名词、代词、数词、冠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句子结构、复合句、交际用语、听力(十三、十四两周)。在第十五周复习完准备第二次调考。第十六周到十七周对重点难点,听力重点训练并检测。第十八周后仿真模拟训练,还要精讲多练,针对常考易错的再总结复习。最后做好考前动员。在复习中注重对学生难点进行突破,巩固重点,强化基础,迎接六月中旬的中考。

五、工作内容

5.九年级英语下学期教学反思 篇五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轮复习阶段,学习任务十分紧迫,复习前我很犯愁,新授课有许多学生都跟不上,该如何面对枯燥乏味的复习呢?在复习前,我着手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稳定情绪,指导学生端正心态,严格纪律,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学生的现状,安排不同任务,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在纪律方面,我会在学生违反之前做好规定,且得到多数学生同意才可执行,违反的同学一定严格执行惩罚措施,且要学生从心里觉得他犯的错理所应当受到惩罚,这一段时间我觉得四班的学生表现不错,纪律、学习风气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真的很可爱了,当然这离不了班主任的功劳,只有班主任做好坚实后盾,才能有我们任课老师的轻松自如。

希望四班将来更上一层楼,不管最后成绩如何,毕业后学生都能带有一份眷恋和不舍,让初中生活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永远美好的记忆!

6.九年级英语下学期教学反思 篇六

马上就要进行一轮考试了,可是复习还没有结束,而且时间也非常紧。4月中旬进行实验和信息考试,需要停课迎考,这使得时间更紧张。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复习完、而且复习好,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四人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也尝试各种方法,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再加上近期职教招生,学生们都不安分,有些学生借此机会浑水摸鱼、进进出出,让老师们无从把握,这也给复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对于这次考试我的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总是感觉有很多问题没有给学生讲解、指点到位。可真正上课讲解时,也就那么几个问题。说到底还是对学生不放心,对这次考试没有信心。

7.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七

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维度包含了四方面内容, 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探究活动,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 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 进行科学探究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进而培养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事实上, 一次学生充分投入且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过程或实验, 其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过程及方法。

2. 努力创设学习情景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 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 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 展开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除选用新课程标准中提供的学习情景素材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发一些新的学习素材, 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

3. 进一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实验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 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新课程要求我们让学生明白化学是一门真实、有用的学科, 与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有关。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知道日常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物质, 认识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 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 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学习, 使九年级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观点, 为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5. 给学生充足发展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总怕学生不会做实验, 让学生做实验耽误时间, 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事实证明, 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新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白:“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观念, 充分信任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把实验还给学生, 给学生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例如,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 我当时设计了金属 (锌、铁、镁) 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的检验、氢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的实验, 当时有老师就担心, 让学生完成这么多实验, 课堂时间肯定不够。而当我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却发现, 这些实验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还留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谈感想, 课堂效果极佳。因此说, 化学实验教学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6.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要求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九年级化学教师, 每年都教毕业班, 面对高中招生考试挑战、学校教学业绩考评, 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绝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和轻松, 但教师的身份又让我们别无选择。我校化学老师工作之余做得最多的, 就是根据我校情况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得与失, 通过参加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坚持科学探究, 联系生活实际,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不断地自我反思,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接受、主动参与并掌握知识,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 它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又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活中体验与不断升华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那种单独依靠增加课时数来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 在课堂中要效率, 求质量。

8.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八

九年级英语教学,要讲的知识点多,课文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大,难度较深,而且要面临学生中考,所以教师应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在备课时应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力求全面。既要抓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又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另外,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的现象,绝不能冷落“学困生”。因此,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因人制宜。

所谓备教材就是要做好对教材的整体分析。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教材包括哪些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清楚明白、了如指掌,明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要做的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单元整体分析,在教师心中形成一个大致的教学构思。

所谓备学生就是要分析学生的现状。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学生此时的总体状况基本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优等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优秀、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了大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起英语来非常轻松。对于这部分学生,在九年级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继续吃饱吃好。中等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他们还能够跟得上英语学习,但学起来觉得比较吃力,成绩想有大的提高比较困难。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帮助他们战胜自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英语的兴趣。学困生对英语学习已经产生厌倦的心理,基本上是没有兴趣并且失去信心,想要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因此放弃这部分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更不能使其成为其他学生甚至教师拿来嘲笑批评的对象。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快乐,尽可能让他们多掌握一点知识。

二、查缺补漏,找出不足

查缺补漏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时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授有关语言点的知识和单词辨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力争使没有掌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听力会有帮助。对于词汇教学,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有:一是课前预习,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单词的好习惯,他们会借助词典学发音,会借助音标练习发音。二是课堂上跟教师学单词,这个学就不是单纯地学发音,而更多的是在较完整的语境中学会怎样使用单词。我们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包含每个生词特别是重点生词的三到五个句子,否则,单词背得再熟、再多,也只能是做无用功。三是在反复阅读中强化单词,笔者说的反复阅读不是读单词,而是一定要读笔记中的句子,读对话中的句子,读课文中的句子,单词只有在句子中才有生命,才有记忆的意义。四是在练习中消化和巩固单词,练习中有大量包含词汇信息的句子,也是对学生阅读量不足的有力补充,学生读起来感觉比较新鲜。因此,反复阅读有利于巩固词汇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句子量。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

三、抓学生的听力训练

九年级的听力材料量大、发音技巧高、朗读语速快、学生很难听懂,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听力练习之前,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信息、听选相关信息,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浏览并看懂听力材料中的句子、所提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以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做短文听力题时,学生第一遍只听,不要求去完成听力任务。首先让学生集中精力去听,避免学生有压力就产生紧张感,第二遍学生一边听一边去完成听力任务,第三遍检查答案。因为通过听前面两次以后,听第三遍时就更加容易听懂,更能获取信息。所以,平时除了课文的听力训练外,还要找一些有针对性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去练习、去感受,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会学生听力方法,中考时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了。

四、精讲精练,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难点总结、知识网络、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学生不练习,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知识的构建就不能深化,所以练比讲更重要。教师要精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学生要多练,练多了就会熟能生巧;精讲精练,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每个单元的考查、总结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补缺补差,帮助学生过关。对作业错漏较多的当面批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另外,要侧重知识的活用训练,把外语课由“演讲课”变成“实践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于一个讲英语、用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又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五、重视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9.九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总结 篇九

这学期通过我们初三英语备课组的每个成员的勤奋工作,初三年级的英语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进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我们也有压力。因为毕竟和其它几科相比,英语始终是薄弱环节,特别是到了初三,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起来。很多班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更加地走向极端,甚至出现了几分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加强英语学习,改变这种现状,是我们组一直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全组从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在上学期成绩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英语:

一、首先,从提高学生动口能力入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从加强背诵,记单词和阅读的训练开始,利用早读,口语操练等时间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意义并且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动口用心。大力改变学生们不愿意说英语的局面,并从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本身基础上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其次,进一步做到”堂堂清”,“月月清”

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在月考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

三、培优补差工作有头有尾

上个学期我们的培优工作得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培优,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只不过优生比以前多了,要求参加的学生也比以前更多。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年级的优秀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组内每个老师利用下午五点半到六点时段对本班基础差生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初二年级的英语成绩在原先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了很大改变,学生对英语产生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月考和中段考中成绩都有明显的进步,优秀率和合格率也提高了很多。

四、复习工作提前而有序

1、口语复习

由于本学期的口试考试与以往有了改变,在第一大题的朗读题是学生课本中的课文,这在我们每课的背诵过关中有了很大的优势,学生在这道大题上很轻松地拿到高分。我们还设计了很多看图作文,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考试题型,因此在考试中口语的分值相对较高。

2、笔试复习

10.九年级下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初三的工作非常重要,也是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一年,可以说是全校的窗口。我希望通过反思和总结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能进行创造性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忠诚与执著是我的工作信念

教育需要思想的支撑。我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三年来,我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中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绳,执行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严格执教

二、敬业与爱岗是我的工作态度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例会,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升降旗仪式,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教学与教育是我的工作中心

从进入九年级下学期起,就非常关注“两头”的学生平时的作业和测验情况,分析他们的知识漏洞及缺陷,及时找他们进行补差补缺,多关心、鼓励后进生。从课堂、作业、测验或其他方面注意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态度,鼓励他们树立起信心,努力克服困难,从不抛弃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学校老师与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鼓励。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在公开场合大力表扬;当他们退步时,我们要找个别来谈心,找出原因,指导他们解决。建立竞争机制,每次测验、考试后,都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上进的热情。老师在每次测验、考试前给每位学生都定出一个目标(即要达到的具体分数),鼓励他们向目标努力迈进,对于达到目标者,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努力使他们目标向前,斗志昂扬。

四、成绩与不足是我的工作动力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课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技能。另外,每次课后我都认真反思,本堂课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提高,改善。课后的作业我也都能做到认真批改,必要的时候进行面批。每天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差错较大的地方进行讲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当然我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太高之处,如: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丰富,导致课堂气氛太过平淡。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学习基本处于被动局面等等。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经验不足,教学技巧性不强,难免会有学生听不懂,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2.注重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对于容易掌握的内容他们也不敢沾染,所以必须严格要求他们。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自觉性,所以上课时间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时间,教师应善于组织、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更充分地利用好上课时间。

3.运用多种技巧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学生热情好奇的这一特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出发,尝试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或用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并且,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听力与口语的训练。

11.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十一

一、什么是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种情感的熏陶和渗透,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克服羞怯等心理,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素养。

二、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

九年级的学生少了七年级学生的幼稚,八年级学生的顽皮,多了一份对未来世界的期望和憧憬。他们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自我意识提高的时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极易出现自卑、忧郁、浮躁、不安和放弃等心理。而九年级教材共有十五个单元,学习内容增多,语言知识技能全面展开,难度加大,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逐渐淡化。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的走进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他们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达到真正的沟通。从而有助于减少书本教学的压力,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排除学习障碍。

三、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一)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沟通情感。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一颗细致入微的心,留心观察,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不了解学生的内心就谈不上情感教育。只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摆脱烦恼、化解困惑,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一次走进课堂,笔者以姐姐的身份把这堂课当作聊天的课,减少他们的紧张感和陌生感,自然而亲切地用英语和学生问候,并分享学习经历,引起他们的共鸣。因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学生听着感兴趣了,便开始引出学习英语的方法,并承诺一定会提高他们的英语。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感觉我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一个亲切可爱的大姐。很快学生在第一堂课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间,笔者会留在教室和学生聊天。课后,会和学生一起打球,一起去食堂,将情感教育贯穿于生活中。这就是在九年级的教学中和学生建立起来的这样一种平等的朋友或者姐弟姐妹关系,从而融入了浓厚的情感因素。

(二)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实施情感教学。作为老师需要热情、开朗的性格来影响学生。如果一位死气沉沉、板着一副面孔的教师,学生不可能接近你,更不可能积极融入课堂,融入英语的世界;九年级的学生身心疲惫,学习压力大,更是需要热情开朗的教师。

课堂上要充满激情,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如动作、姿态、手势、表情、声音和语调以及幽默的语言,去吸引每一位学生。如当讲九年级unit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这个内容时,会用自身的例子导入, “I used to be thin, but now Im so fat.”这时将双手摆在身体两侧,滑稽地做出走路费力的动作,学生们被滑稽动作逗得哄堂大笑。这样,学生不但在笑声中理解了used to 的用法,而且也掌握了本单元的中心内容。

当讲解语法时,枯燥难懂,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比喻,激发喜悦性,消除厌倦情绪,保持活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宾语从句时,笔者会把它比作是怀孕的妈妈,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孩子,会边做怀孕的动作边讲,学生看着可爱的怀孕的动作,哈哈大笑。

(三)欣赏学生,给予激励,用无私的爱表露情感教学。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和信任。当学生学习英语信心不足时,就要拉他们一把,及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体验到被关注的喜悦,在愉悦中不断提高。

九年级的学生不同于七八年级,他们面临着更加繁重的学业和负担,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现在的考试选拔制度,把学生当成学习考试的机器,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需求。因此,学生厌学甚至厌世的悲剧屡有发生。对于英语这一外语的教学,教师更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构建情感化的英语课堂。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在课堂内外倡导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内心感悟,真心爱上英语。

12.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十二

本单元以讨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而展开学习, 在不断深入讨论过程中又学习了表示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方法以及由情态动词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为了能够增强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 第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创设与本课话题相关的情景, 如谈论青少年日常行为规范、校规、家规等。围绕着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辩论一些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在使用所学目标语言进行辩论时, 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想法, 同时学会关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规章制度, 对周围世界进行比较客观地认识和评价,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中学过关于规章制度的讨论, 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hat should I do?”中学过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本单元谈论的是学生非常熟悉又和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话题——家规、校规及其他规章制度, 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 激起学习的兴趣。因此, 掌握“be (not) allowed to d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难度不大。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谈论各种规章制度, 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家规、校规进行修改, 并为一些组织机构制定新的规章, 体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生情况分析

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三学生 (以中等生为主) ,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所以对英语学习的模仿力很强, 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自信, 害怕表现, 但又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有更多的说英语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有一些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 对完成某些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可采取小组奖励的办法,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 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困难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语言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学会表达 agree 和 disagree。

2. 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

(二)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 正确看待“家规”“班规”“校规”等, 并能认真遵守;理解父母、教师的合理建议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get earspierced

(二) 教学难点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 步骤 1:导入 (5 分钟)

T: An exchange student comes to our classtoday. He wants to know some rules about ourschool.

通过投影展示以下活动名称, 学生以四人一组活动, 各自谈论在学校里能做哪些, 不能做哪些。

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our school?

We should sweep the floor every day.

We should not arrive school late.

We should not take mobile phones .

……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lackboard, fightw it hothers , arrive school late , take mobil ephones等等。

多媒体呈现表格, 小组讨论填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新知。

( 二 ) 步骤 2:呈现 (25 分钟)

1.Introduce the new structure: allow sb. to dosth. / don’t allow sb. to do sth.

多媒体呈现 :

Teachers allow us to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Teachers don’t allow us to eat in the classroom.

2. 小组活动:

全班50人分成12组, 每组4人

游戏规则:

(1) 用纸片做成12个签, (其中有2个签画有小红旗) , 由组长抽签, 抽到带有小红旗的签的两个组进行比赛。

(2) 第一轮用am/is/are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比赛小组每人2次机会, 但是不能重复出现句子, 否则为失败。第二轮用am/is/are not allowed to结构说句子, 规则同第一轮。获胜小组会得到一面红旗并在全班中挥舞以示胜利。

(3) 在重新抽签 (不含已参加过的小组) , 规则同2.

参考短语:sweep the floor, fight with others, eat in the dinning hall, eat in class, take mobilephones等, 可以自己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熟悉的结构引入新的结构, 并采用小组活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熟练短语和句子结构, 达到开口说的目的, 有助于学生理解下一环节, 从而使新授课的内容达到高潮。

3. 被动语态:

(1) 定义 :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

(2) 构成 : 助动词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助动词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

(3) 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情态动词+ be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

(4) 用法: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执行者, 或者只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时, 要用被动语态。

4.复习过去分词的构成 :

(1) 规则变化

watch---watched practice---practiced

study---studied stop---stopped

(2)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

am/is /are---been have/has---had

write---written do---done go---gone

5. 教学1a

(1) 教师明确任务要求, 给出一定的指导。强调重点词汇:teenager, choose, pierce。

(2) 让—位学 生大声朗 读1a中的句子。 确定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之后,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agree or disagree。

(3) 在学生掌握了结构be allowed to的基础上, 进—步介绍带有主观态度的新结构: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告诉学生这—结构增加了情感态度, 表示应该被允许和不应该被允许。

(4) 学生完成1a之后, 让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agree or disagree. Why?

6. 投影展示练习

我会做: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抢答做4个转换句子, 将allow sb.to do变成be allowed to do并用投影展示答案。

1.They should allow us to have part-time job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e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should allow Anna to finish thepic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ents should allow children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We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2.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spend timewith their friends.

3. Anna should be allowed to finish the picture.

4.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own friends.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la中的句子, 投影展示练习这个环节巩固了学生allow的用法。

7. 教学 Section A - lb, 2a, 2b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Section A - 1b, 2a , 2b进行听力练习。

(1) 认识新词汇:teenager, earring, get their earpierced,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

do part-time jobs, too wild / young / silly …, not serious / calm / old…enough

(2) 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要求, 并且给出—定的指导。

(3) 让学生朗读其中的句子, 问题。

(4) 播放录音, 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听录音能提高学生听的质量和信心。

8. 练习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The telephone _____ (invent) by Bell in 1876.

The trees may _____ (plant) in spring.

Teenagers should not _____ (allow) to drive.

English _____ (speak) in Canada.

Math must _____ (study) well.

答案:

was invented , be planted , be allowed , is spoken, be studied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被动语态。

(三) 步骤 3:巩固和拓展

1. 学生列出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做的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 列表之后进行 free talk。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重点结合Section A -1c和Section A - 2c的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以便能更自然, 更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

通过投影展示语言结构和交际中要用到的词组:

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词组:too wild, too silly, too young, not serious enough, not old enough, not calm enough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情境, 真实而富有趣味,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巩固了本课的新知。

(四) 步骤 4. 小结

1. 利用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内容复习Grammar Focus.

2. 总结并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重点知识。

(五) 步骤 5:作业

1. 用结构 be (not) allowed to do 列出课堂上介绍的—些事情;

2. 用 should, must, may 等情态动词各写出 5 个被动语态的句子。

(六) 步骤 6: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本节课通过展示练习, 巩固与拓展这两个环节, 如果全班80℅的学生能够按要求学习或完成句子, 那么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本课的教学难点即得到突破。这是评价本课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标准。

(二) 评价方法

小组活动汇报, 基本全体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即可符合标准;

13.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十三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1743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九年级下册英语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本学年英语教学内容为全一册,共15个单元,上学期结束已经上完10个单元,剩余5个单元计划在6周内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教学内容包括:

词汇:识记、理解、掌握书中的所有单词,熟练应用重点单词和短语,复习初中前四册中的所有单词。

语法:掌握8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了解部分构词法,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五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状语从句及定语从句)。

阅读:主要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找细节的能力。然后根据不同同学的水平,再分层次阅读文章。在阅读过程中针对长句子(复合句及含有多个从句的复合句)要教给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写作:书面表达是中考中失分最大的环节,所以对于大多数同学,先落实平时训练,要求学生注意主、谓、宾的基本结构及时态。并多做一些连字成句、连句成篇的训练。培养学生好的书写习惯,如大小写,标点等。

四、开学安排

(一)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从思想上扭转学生以往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动脑的优良习惯,课堂上精讲多练。即将面临的是中考,学生的态度变化多变极不稳定,要动员好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五)根据学生各人的具体情况,要求各自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分数,每次考试后都要进行分析并制定下一次的目标只准前进不许后退,建立错题库自我评价。并督促为实现目标切实地刻苦学习.

(六)每堂课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注意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每天都要布置作业不然有的学生比较懒散。对英语而言记忆背诵是很重要的,应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每天跟踪复习,随意抽查。

(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运用探究性、启发式和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语法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八)重视创设英语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应用的机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在写作中学阅读,阅读中学写作。

(九)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培优补差、抓两头,促中间。把学生分成两类,中上学生提高括充知识点,中后学生有一定潜力的,提高和发展的空间较大,以抓好基础知识为重。缩小两极差异兼顾整体共同进步。

(十)要想学好英语就要用英语,学生大部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这给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了严重的障碍,淡化了语言的交际性。好多学生不愿去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先带好几个积极的同学,鼓励他们带动大家的积极性,以部分带动整体。

14.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十四

一、所教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3班学生总体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较严重,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基本放弃升学的希望,但学生的纪律性总体不错,学习较踏实; 4班学生总体学习情况较好,大部分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自觉性,该班英语成绩总体好些,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另外,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只为升学而学习,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留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最后一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的理念: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第二目标设计要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第三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最后,进行一定量的测试,为迎接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成为好的语言使用者,让他们在中考英语中能取得好成绩,同时体会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教材是全一册,共8个单元和两个总复习,根据实际情况,上期完成了5个单元和两个总复习,下学期教材共3个单元。在编排上由Section A、Section B、Self-check和一篇阅读文章四部分组成,但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尤其表现在阅读与写作上。可从单词量、Section A、Section B、Self-check,Reading和Review六个方面分析。

1、单词量

九年级词汇量较大,再加上复习的知识点多也给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带来一定的压力。

2、Section A部分

A部分是每单元基本的语言内容,比较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

九年级每单元的1a部分,都是将单词或词组与图片配对,注重单词的图、形、意三方面的结合,培养学生看图识字或看词辨图能力,注重单词的输入。教材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容很贴近学生生活。

3、Section B 部分

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Section B 1a 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和判断力,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然后在1b中以Pair work形式落实,与同学交流想法。

4、Self-check 部分

九年级的Self-check首先是词汇运用的自测,第二部分则是写作练习。

5、Reading部分主要是阅读技巧的学习。阅读的量比较大。

6、综合复习按教材的编排有的放失地进行。

四、教学实施和策略

1、摸清学生基本情况,继续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特别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阅读技巧的学习。

5、注重中考复习的全面性和条理性。

6、进行阶段性的测试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 : 复习然后导入 Unit6 第3-5周:

Units7

第6-8周 : Units8 第9周:

May Day

(机动周)第10周 :

整体复习准备毕业考试

第11-12周:

复习七年级的重点知识、测试并讲评

第13-15周 :

复习八年级的重点知识、测试并讲评 第16-19周:

复习九年级的重点知识、测试并讲评 第20-期末:

15.九年级英语下教学计划 篇十五

命题教学在数学课中常见且重要, 数学大厦中的概念、定义等元素正是依赖一个个数学命题相互联系、形成需要证伪或证明的数学事实.数学命题教学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结论, 掌握数学命题的内容和表达形式, 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和证明方法, 对命题的呈现形式进行辨析, 运用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通过数学命题教学, 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把学过的知识点系统化, 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我们组建了“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数学命题教学研究”的课例研究小组, 试图以目标导向为基点来研究数学命题的教学, 使目标导向贯穿于命题教学的各个阶段, 并对命题应用水平层次进行明确的划分, 从而有效地提升命题教学的效果.本次课例研究的载体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圆的轴对称性”第1课时, 内容是确认圆的轴对称性和探索并应用垂径定理.安排了同一位教师在3个平行班3次进行施教, 按照“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进”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过程按“施教—研讨—改进”循环进行.

为正确厘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我们把圆的知识在不同学段的呈现加以考察和分析, 同时学习并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与圆有关的内容标准, 期望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制订置于前后连贯一致的认识中, 如图1所示.

同时, 考察本节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 以获得本课学习的认知基础:圆的轴对称性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和勾股定理.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在可观察、可操作、可评价的原则下, 将“圆的轴对称性”的第1课时目标确定为3个:

学习目标1:经历圆的轴对称性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2:通过探索、猜想、概括、证明活动习得垂径定理.

学习目标3:应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分为3个层次: (1) 已知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第3个元素时, 添半径或弦心距构造标准图形; (2) 已知弓高和半弦、半径、弦心距中的一个量, 通过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其余两个量; (3) 利用垂径定理进行推理论证或与垂径定理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教学改进过程

2.1 从教学时间分配角度, 凸显重点学习目标

从厘定的学习目标可以看出, 目标3是属于问题解决的高层次目标,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得以保证和凸显.

研究组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记录了3次课各环节所使用的时间, 将教学主要环节在3次课中所用时间用统计图作比较, 如图2所示.

再将3次课中分别针对3个目标教学的用时用折线统计图作如下比较, 如图3所示.

由上两图可以看出:3次课在垂径定理应用环节的用时均在20分钟以上, 从第1次课到第3次课针对目标1与目标2的教学用时逐渐减少, 目标3的教学用时不断增加, 高层次的目标3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之重心.

2.2 从例题习题选择角度, 匹配各层学习目标

厘定了明确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后, 例习题的选择应与之匹配, 例题的教学和习题的演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目标3———会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 上文已将其分解为4个子目标.施教中, 第1次课的一例题属于下一课时的内容, 无对应的本课时学习目标;同时, 没有选择与目标3 (3) 匹配的例题与习题, 因此缺少了针对目标3 (3) 的应用, 使本节课的教学产生缺陷;还有, 例习题应用水平层次也不甚清晰, 应用水平层次高的前置, 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 课堂上学生频频出现冷场的现象.第3次课的例习题既考虑到目标3的所有子目标, 而且应用水平层次也理顺, 层层递进, 为学生的思维逐级上升搭设了有效的脚手架.比较第1次与第3次课的例习题使用, 例习题的选择与学习目标越来越匹配.

2.3 从命题教学环节角度, 协同达成学习目标

在本次课例研究中, 通过对3次课的结构梳理, 我们将命题教学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命题的获得———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并用3种语言表述, 然后对定理进行证明.命题的辨析———让学生对符合垂径定理表述及图形模式的辨别.命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垂径定理的应用, 并把应用水平划分为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2.3.1 命题的引入:激起学生探究垂径定理的学习欲望

第1、第2次课情境显得平淡,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垂径定理的必要性.第3次课的情境是:某地下管道因受损需维修, 由于管道的横截面很大 (配有图, 略) , 施工人员无法直接测量管道的半径, 维修需调换一段管道, 施工人员如何获得适配的管道呢?问题让学生迫切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学生对学习垂径定理的有强烈的要求和期盼, 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3.2 命题的获得:由纠结到顺畅, 由模糊到清晰

施教者给出问题, 试图通过探究, 猜想垂径定理的结论.

第1、第2次课给出两个问题, 问题1就让学生产生了歧义, 探究的过程中显得有点绕弯子.问题2的指向也不明确, 受问题1的思维限制, 学生不知从猜想结论的方向思考, 与预设相差很远, 磕磕绊绊, 很不顺畅.

第3次课删除了问题1, 保留了问题2, 限制了获得结论的条件, 并将提问改为指向较明确的表述.学生很清楚需要猜想的是由条件获得的结论, 在既开放又指向明确下进行思考, 从而获得猜想.

在处理垂径定理证明时, 第1、第2次课施教者的引导含糊且纠结, 第3次课上, 施教者思路清晰、分析到位、证明顺畅, 促进了目标2的达成.

2.3.3 命题的辨析:明确了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命题的辨析是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 知晓命题的非标准范式, 为应用做好准备.施教者对垂径定理的适用图形进行了辨析, 3次均用的图形如图4所示.

图4中的 (1) 为应用垂径定理的标准图形, (2) (3) (4) 为非标准图形, 但均适用垂径定理.第1次课还用了图5中的 (5) , 因与目标不符, 第2次课被删去.这样使用的图形均含有“垂直”和“过圆心”两个要素, 缺一要素的图形缺少, 因此, 第2次课增加了图5中的 (6) , 第3次课还增加了图5中的 (7) , 这两个图均不适用垂径定理.通过辨析, 学生弄清了适用垂径定理的图形和易混淆的图形, 便于在应用时正确使用, 从而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

2.3.4 命题的应用:完成对子目标的覆盖, 厘清了应用水平层次

前面已对垂径定理的应用所选择的例习题进行了分析, 现再将这一阶段使用的教学任务及其针对的子目标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第1次课子目标覆盖不全, 应用水平跳跃性大、层次比较混乱, 学习目标达成很有限;第2次课子目标中的应用层级性逐步递进, 但缺乏挑战性的高认知水平应用目标;第3次课子目标覆盖全面, 层次清晰, 对学生的挑战循序渐进, 学习目标顺利达成.

3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在课后作业中的体现

这种学习目标导向下的命题教学课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课后作业进行了比较, 发现教学效果也不断处在提升之中.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编制了用时25分钟课后作业, 作业题不仅全覆盖学习目标, 也涵盖了垂径定理应用的4个层次, 正确率统计情况如表2.

从表2看出, 整体上来说, 学习目标导向下的授课效果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 越是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高幅度越大.特别是针对学习目标3的高层次目标, 效果提升更为显著.

4 研究获得的认识和结论

命题教学要厘清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实施, 特别是学习目标的层级设置直接指向了命题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次课例研究中我们得到以下的认识.

4.1 学习目标厘定需置于数学知识体系的前后关联之中

命题是由一些概念相互联结而构成的, 因此教学的学习目标厘定应根据所教学的命题内容, 将它置于前后关联的知识体系中, 考察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以及各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一致考虑.孤立的考虑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定位.同时学习目标的确定还应横向考虑与其它知识的关联, 沟通知识间的相互串接.对抽象的学习目标应进行分解, 尽可能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陈述学习目标, 用外在的行为反应内在的能力变化.

4.2 命题教学的过程可以通过4个阶段由浅至深逐步达成

命题课的教学可分为4个阶段:命题的引入、命题的获得、命题的辨析、命题的应用, 将每一个阶段赋予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命题的引入应当由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命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命题的获得应通过观察归纳、提出猜想、完善猜想、证明猜想而完成.命题的证明受到学生是否具备与新命题相关的旧知识以及提取旧知识能力的影响, 也会受到学生能否将条件和结论进行匹配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要证明命题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来解决命题证明的难关.命题的辨析是指对符合命题表述模式的辨别, 通过对命题的语言、符号、图形呈现相似, 易混淆的形式的辨认, 确认命题的标准范式和非标准范式, 为命题的应用打下基础.命题的应用是通过利用命题进行计算证明等, 加深对命题的记忆理解, 以备有效提取而进行的命题教学阶段.命题应用的层次应由浅入深, 逐步提高对应用的要求.

4.3 命题的应用阶段需根据学习目标和进度注意多级水平的合理搭配

命题的应用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领会水平、简单运用水平、综合运用水平、问题解决水平, 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进度适当搭配, 不宜盲目拔高或游离学习目标之外.命题的领会水平是指能对所学命题的进行复述和再现, 简单运用水平是指能提取所学命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综合运用水平是指能与其它命题进行关联, 综合进行计算和推理, 问题解决水平是指能熟练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所学命题, 对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付之于实施, 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命题应用的过程中, 针对学习目标, 设置不同水平层次的例习题, 使学生一步一步跨上台阶, 不但可以提高命题的应用能力, 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8) :72-76, 82.

[2]杨玉东.教研, 要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教学事件[J].人民教育, 2009, (01) :48-49.

[3]L.W.安德森编著, 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6.如何组织九年级英语总复习 篇十六

【关键词】扣“纲”依“本” 有的放矢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导控 信息反馈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把新旧知识系统化,并使之得到补充和发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处,讲究策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复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总结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应着重从如下六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一、以“大纲”和“中考要求”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教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订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当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纲举目张”。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向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理顺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效果

初三中考复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只有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有全面的认识,并据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科学训练,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中考提升和考前演练,把单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即由点到面,由单元到学科。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课课过关”。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及语言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更扎实地掌握每单元的重点、难点,巩固双基,扩展解题思路,提高“四会”能力。教师把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成复习提纲,在课堂上用二十分钟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在十分钟之内独立完成配套练习。最后用十分钟来讲评和总结。

第二轮:“点点过关”。经过全面、系统、综合地复习一轮后,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障碍。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

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对学生的复习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并且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1.课代表渠道。将课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2.“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3.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4.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5.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6.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树立信心,注重学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应多管齐下。如课外活动、互助小组、学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等等。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考试技巧指导,争取学生正常发挥

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要教育他们善于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考生的心理承受力度,以便从容应试。

上一篇:生物一轮复习走近细胞下一篇:公司管理部门设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