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的秋天作文

2024-08-29

南园的秋天作文(精选7篇)

1.南园的秋天作文 篇一

秋色宜人的下午,我们去了南园看菊展。

一进入南园,我们首先看到了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湖泊。一片片落叶飘在湖水中,溅起了一个个小水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十分美丽。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桥下游来一群鸭子,“嘎嘎”地在叫,好像在说:“给我们一点吃的吧,我们饿了。”

南园到处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菊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它们被摆成各种形状,有的像月亮环绕太阳,有的像美丽的孔雀正在开屏,还有的像天上的银河。一阵风吹来,它们翩翩起舞,争奇斗艳。花瓣都伸展开来,我发现它们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鲜艳,可真漂亮呀!

我不得不赞叹道:“南园的秋天可真美呀!”整个南园沉浸在了花的海洋里。

2.南园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 篇二

南园西门边的井亭,靠知津桥西南两土坡间的平地上,其亭为明式石亭,高四米多,高敞古朴。石柱上的对联“手弄石上月,口吟沧浪辞。”乃杨州八怪之一金冬心的笔体。其青石井栏据说是元代武陵桥堍名传遐迩的沧江风月楼的旧物,是九八年时老城区改造拆迁老屋时发现于原吉庆书场遗址的。

据地方志记载:致和塘武陵桥堍的沧江风月楼在元代时曾盛极一时,是太仓最繁华的所在,文人骚客,常聚在此楼上饮酒吟诗,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元代诗人马麟在咏沧江八景之一的“武陵市舍”时曾有“溪头不种桃花树,商贾年年桥上多”的诗句。这青石古井既涤洗过文人雅士的笔砚,也梳洗过佳人歌女的长发,有过为历史所掩没的浪漫风流故事。

井亭东侧临水处有平台一座,可赏荷赏月。更是一座雅致的钓鱼台,在这儿垂钓,背靠井亭,面对栽花小憩,右有香涛阁,左有知津桥,古树扶疏,碧波如洗,何等优哉游哉。

3.南园小学保护环境 篇三

南园小学保护环境、爱我家园活动总结

为了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我校把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爱护公物月”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包括:1.假期通过邮寄或电邮方式向全校师生派发一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爱我家园”倡议书,提高全民意识,共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2.利用2010新学期开学的校会、班团(队)会以及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有效渠道进行爱护公物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意识;3.号召各个班级积极开展清理教室、厕所、校园卫生死角,清除课桌、墙壁顽垢污迹,聋班学生及智障班高年级学生自己动手维修课桌椅等实践活动;4.学校派专人负责每天巡视检查,各班派专人负责班级、宿舍的电灯、电扇、卫生工具等使用和管理;5.在校内广泛开展“校园小卫士”评选活动,对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和保护公物的优秀学生给予表彰,扬正气、树新风。

通过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组织、有成效,宣传与实践并行的主题活动,使美丽的校园得到师生的珍惜和呵护,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爱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4.南园 篇四

一走进南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挺拔如翠玉般的竹子。再往里走几步会发现有一颗粗壮的柳树,它就像是一位看门的老爷爷,守护着这座有历史悠久的园子,它的柳条随风摆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向过往的游人述说着古老的故事。柳树下,一簇簇五颜六色的小花就像一群孩子围绕在老爷爷的脚下,陪着老爷爷度过一个个难忘的春夏秋冬,你瞧,他们也在听柳树爷爷讲故事呢!

再往前走,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出现在我的眼前,湖水风平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让我突然间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湖水清澈见底,碧绿的湖水中有许多游来游去的鲤鱼,它们相互嬉戏,相互玩耍。湖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粉红色的,白色的,在阳光的照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它们正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讨论着哪朵荷花开的最美呢。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杨万里的那句“接天莲叶吴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围绕着湖的边上长满了桃花树,灼灼的桃花,碧绿的桃枝,笔直的树干,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湖中央还有几只悠闲的鸭子,真是有“竹面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映照呀!

湖面上有星星点点的石桥墩,他们排成了各式的形状,有闪电形的,有三角形成的,几个小朋友从它们的身上跳来跳去的,欢喜的玩耍着,为这一抹平静带来了欢笑。

5.南园社区关爱留守儿童事迹 篇五

南园社区作为珙县南部山区所在地,就业途径有限,近年来,年轻父母大量外出,留守儿童也逐年增多,经统计,2015年就有近百人。由于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 ,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这些孩子缺乏关爱、缺乏亲情,严重的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南园社区两委一直关心、重视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坚持把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教工作 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实效。

一、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成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在支部党员、居委成员都与留守儿童“一一结对”,成为“留守儿童”的联系人和监护人们,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儿童所在学校、思想联系人、经济帮助人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社会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社区加强宣传,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现已形成县级联系部门、退休干部、教师纷纷加入的关爱队伍的局面,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关爱合力。今年六一儿童节,南园社区与联系社区的县级部门珙县水务局、发改局领导一同参与洛表镇中心校、幼儿园的庆祝活动。何丽华领导一行还在社区同志的带领下,看望了罗奥雪、罗袁柱等留守儿童。在罗袁柱家中,水务局领导何丽华详细询问罗袁柱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罗袁柱要自强不息,继续努力,多学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报答亲人。何丽华还亲自为罗袁柱背上新书包、送上学习用品,让这位留守儿童享受到来自社会的浓浓关爱。今年七月,社区针对假期中,留守儿童无人管教放任自流的现状,积极响应县团委号召的,开展暑期助学活动。共动员回乡大学生志愿者3人、在校教师6人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共80余名参与,成立暑期教学活动班。在学习期间,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特点,开展学习辅导、心理培育、爱好培养等特色教育教学活动,既解决了社会矛盾、又丰富了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达到学生有收获、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三 人文关怀,做好思想帮教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造成缺乏父母关爱、缺乏行为管教、缺乏亲情交流的三缺乏。这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在实践活动中,社区组织深切感受到,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关注,并给予帮助,比物资的帮助更为重要。为此社区在关爱工作中,积极引导,在心理建设中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从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

留守儿童李婷婷,自幼随养母生活。由于养母没有四处帮人谋求生活来源,自身忙不过来,加之养母年迈,文化少,交流简单,教育无方,仅仅是给她饭吃。导致李婷婷性格孤僻、自私、卫生习惯差。居委委员曾玉霞作为结对帮扶人,十分同情,主动与她谈心,教她做基本的家务、洗衣服,帮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劳动的习惯;并教育她要好好学习,要学会与同学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待对人。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及潜移默化的影响,现在的李婷婷性格开朗了,能与同学朋友友好相处,恢复了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活力和笑容。通过热心帮扶人的真心投入,留守儿童的面貌得到很大改变,真心的投入必有丰实的硕果,2014年留守儿童曾志立参与全县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2015年李梦、张嘉雯获选优秀学生干部。

社区还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切实为留守儿童服务。如积极帮助留守儿童申请帮扶资金,先后为王丽智、石雅雯等争取助学补助15人次,有效缓解留守儿童的现实困难;号召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改善就学条件。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任重道远,南园社区及其志愿帮扶队伍,用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归亲情的绿洲,共享社会的温暖。为留守儿童撑一片天,为社会正能量点赞。既已选择,必将坚持,期待他们更多的典型事迹吧。

6.北城南园小学安全大检查工作小结 篇六

根据教育局统一布置,结合我校实际,现将我校按照教育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襄公通[2010]53号)文件精神,再次进行全校安全工作大检查,现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大检查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我校把安全大检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王智、杨毅亲自抓,学校教导处、各班主任教师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制订了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从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项目、检查要求上加以落实,保证了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重新完善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科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3、继续完善学校安全各种预案制度,真正做到切实可行。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派出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及周边安全工作,聘请了马劲锋警官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学校不断组织开展面向教师、学生一系列道德、法制、交通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交通安全教育周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抓好交通、楼道、用电、消防、食品检查。

1、认真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班子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别针对夏季,加强了防溺水安全教育,并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和家长达成共识,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

1.各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上下楼道慢行不喧哗、不攀栏杆、注意课间文明休息、爱护学校公物和花草树木、不乱丢扔、严禁带管制刀具进入学校,小学生严禁出校门,一切行动听指挥。

2.体育课、集会和课间操后应先集合,分时段解散,课间操时间重新调整为25分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有序进入教室。

3.落实楼道安全责任人。重大集会、课间操时间,楼道底楼值岗人分别为三位值班教师;每个课间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

4、操场改造已接近尾声,楼梯照明均已检查,出租户均已宣传到位。

5、进行了白天和夜间的安全检查,对学校设施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锅炉、水电气、报警器、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实验室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以及厕所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具体的有学校防火、防传染病、交通监督、校园保卫、学生公寓管理等各项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

北城南园小学

7.李贺《南园》原文赏析 篇七

《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

为什么不腰带吴钩,

去收取那被藩镇割据的

关塞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

凌烟阁去看,

又有哪一个书生

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赏析

中唐奇才李贺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

如此身世,反应在其艺术作品中,李贺的诗词集奇峭、诡怪、雄浑、神秘为一体,高出平谷,不拘一格。毛泽东也十分喜爱李长吉的诗,“天若有情有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句,几乎就是完全地直接“拿来”,可见长吉在润之先生心目中的位置。本文开头四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在此诗中,诗人羡慕初唐那些能被在凌烟阁上图像的功臣们,羡慕他们都生活于一个伟大的时代,皆能以武功奇策博取功名。在《南园十三首》中的第六首,李贺还怨怪自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并幻想有朝一日“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南园十三诗》第七)。试想,一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书生,由于生不逢时,仕途蹭蹬,竟悲哀地幻想自己能像侠客一样手提宝剑,归事猿飞捷走的高人成为武臣,看来穷途末路之中,物极必反,千载一人的鬼才也想效仿浑身武功的.奇侠,可悲,可叹!

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第一个设问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句峻急,紧连次句“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从高处跌落而下,显得气势磅礴。“带吴钩”指从军的行动,身佩军刀,奔赴疆场,那气概多么豪迈!“收复关山”是从军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诗人怎甘蛰居乡间,无所作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二两句,十四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与诗人那昂扬的意绪和紧迫的心情十分契合。首句“何不”二字极富表现力,它不只构成了特定句式(疑问),而且强调了反诘的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宝刀,奔赴沙场,保卫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问,有势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军情和诗人自己焦虑不安的心境。此外,它还使人感受到诗人那郁积已久的愤懑情怀。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又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感受。

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但此首不借所见发端,却凭空寄慨,于豪情中见愤然之意。盖只是同时所作,拉杂汇编,不能以题目限的。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只是家道早已衰落,沦入寻常百姓之列。他七岁能诗文,声名远播。但因其父名李晋肃,当时嫉贤妒能的人就说“晋肃”与“进士”音近,他应该避其父讳,不参加科举考试。虽然韩愈著《讳辨》一文为李贺辩护,但他仍没能参加科举考试,终生抑郁不得志,而且体弱多病,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这样,抒发个人愤闷就成了李贺诗歌的一个主题。他写出了“世上英雄本无主”(《浩歌》),“雄鸡一唱天下白”(《致酒行》)等豪言壮语。李贺家住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县)昌谷,依山傍水,有南北二园,南园是李贺读书的地方。他以“南园”为题写了十三首诗,除了最后一首是五律,其余都是七绝。

这首绝句是《南园》的第五首,抒发了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更多的流露了怀才不遇、无所作为的感慨。诗的开头起笔突兀,如天马行空,无端而来。一个病瘦不堪的文弱书生为什么突发奇想,唱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高调来呢?固然,中晚唐以后,藩镇割据,唐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个皇室后裔,有这样的报国热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再读下去,读到诗的后两句,就会发现理由没有这么冠冕堂皇。诗人还是在抒发个人情志上的苦闷,重弹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老调。虽然他除了大醉和吊丧,每天都骑着瘦马(一说是驴)到荒郊野外去寻诗意,但又对世事有什么用呢?凌烟阁上二十四位功臣,可曾有一个半个是书生?这样想,诗人就愤愤不平,就跃跃欲试,就想全副武装,去征战沙场。但永远只是想想而已,他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践行。

上一篇:安全专员职责是什么下一篇:感动之花在人间绽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