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2024-10-01

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9篇)

1.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篇一

乡镇 亮点工作汇报

2009年,高塘岭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依靠各级各部门倾力支持,团结实干,攻坚制胜,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乡镇 亮点工作汇报。工作中,我们潜心创业、锐意创新,事业发展特色鲜明、亮点凸显。现简要汇报如下:

1.经营城市,城建融资实现大丰收。一是狠抓“城中村”改造。做好县城开发“填格子”工作,完成了200多亩“城中村”土地确权征用工作,极力扭转“城中夹乡”的不协调状况。二是成功运作白芙塘小区宅基地、公安广场经营性用地、城建开发公司房产、莲湖农贸市尝下西塘街商贸地块等土地资源,随着岁末300农贸市场项目重磅招商,全年城建融资达8200多万元,文源小区、旺旺广尝斑马湖用地申报取得实质进展,共储备经营性用地800亩,增强了城建开发后劲。三是争取上级支持,促成县城电力杆线入地列入省计划笼子,争取资金达1亿元,抓住省国土资源厅联系我镇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力争600亩用地指标。四是创新和完善财税征管举措,分解税收任务,健全奖励机制,主动帮扶企业,实行月例会制,实现财税收入1.8亿元,超任务2000多万元。五是招商开发逆势而上、热潮涌动。以联诚国际城、丽景华庭、百合湖滨、景城苑等为代表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势头强劲;以广源家居建材市尝农村合作银行、掌上明珠家具城、斌辉蔬菜基地、三湘药材基地、全友家私、宏盛机械为代表的商贸服务和农业产业项目纷纷上马或开业、投产,引进了华天商务酒店、步步高连锁超市、通程电器、广源家居建材市尝亚洲乡村发展基金会新农村示范镇建设、金诚电子、米萝咖啡等招商重点项目,县委、县政府年初部署的县城开发“填格子”工作有力推进。

2.基地引领,创业富民形成大声势。一是广源建材市场蓄势待发。广源家居建材市场一期13000平米308个新门面已基本建成,招商火爆完成,农历年底可试营业,以此为龙头,分步租赁盘活一路之隔的莲湖重建地闲置门面,已有6条街100多拆迁安置户与开发商达成租赁意向,全部开发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该项目是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范本,已被列入市级创业富民基地。二是农业基地生机盎然。原佳村斌辉蔬菜基地已开发种植面积400余亩,完成投资900万元,10月份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50余万元。“三湘中药”种植基地已开发400亩,47户村民参与种药。该村两大基地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个,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约4000元。

3.破解难题,征拆安置取得大突破。一是合力攻克遗留问题。妥善解决了高乔大道南接线、原长沙电厂、湘雅浅水湾、联诚二期等项目区内旷日持久、备受关注的拆迁信访“老大难”问题。二是顺利实现平稳过渡。按新政实施了湘江综合枢纽工程一期和镇中学扩建两个项目。面对湘江综合枢纽一期89亩23栋房屋的拆迁任务,在时间特别紧、压力特别大、情况特别复杂的情况下,坚持***拆迁、协助拆迁,按期完成拆迁任务,为新政实施开好了局,工作汇报《乡镇 亮点工作汇报》。

4.大干项目,扩容提质保持大力度。实施了“六路两校一湖”等重点工程建设(改造取忠路、洪公塘路、高裕北路北延线、高裕北路西延线、连江路、高塘岭西街;实施实验小学和镇中学一期改扩建;完成斑马湖西湖景区建设),上述工程均按计划进度顺利推进,总投资约1.4亿元。特别是西湖建设为县城增添了新亮点,“两校”建设投资规模、设计标准在全省同类学校建设中堪称先例,省合格学校建设验收小组对此盛赞有加。此外,投入近3000万元完善了刘家塘、燕坡、裕农、胜利、白芙塘等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5.优化环境,发展保障得到大夯实。一是扎实有力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重点解决“经营城市强力度、创业富民出新招、建设发展优环境”三个问题。二是机关实行“三制”管理,即工作预安排制、定期例会交流制和跟踪督查督办制,促使干部转变作风,有效增强了各办工作主动性、创造性,镇机关被定为全县“两型”机关建设示范点。三是狠抓“双优”创建和“两帮两促”。建立了项目建设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村组干部“三位一体”的协调服务责任体系,率先出台并实施小型工程项目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50万元以下工程均交由村、社区公开招标,镇纪委监督,全镇项目建设、招商开发、征拆安置的环境明显优化。安排100万元作为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党委、政府牵头组织4次银企对接活动,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贷款2550万元,组织全镇规模企业的厂长、经理举办“应对金融危机,加快企业发展”专题论坛,聘请专家教授为企业解难支招,2009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22.1%,安排就业岗位8880个,比上年增加200多个,金融危机背景下用工需求“不减反增”。四是狠抓宣传报道和形象塑造工作,全年在《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当代商报》、《长沙晚报》、长沙电视台和《望城通讯》等媒体及市、县各类工作简报发表理论文章、政务信息和策划新闻报道70余篇(次),率先将此成果汇编成册——《风生水起新县城——高塘岭镇2009对外宣传报道成果汇编》。

2009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跻身全市乡镇、街道“十强方阵”。在市级命名表彰活动中,被评为计生工作“十佳示范乡镇”,“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残联工作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西塘街社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示范社区”称号,等等。

2.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篇二

阜新六和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肉鸡屠宰、孵化、饲料生产、商品养殖、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现有总资产7.8亿元, 下设屠宰厂、饲料厂、种禽场、养殖服务公司和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农业订单商业合作模式, 实现肉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屠宰厂年屠宰肉鸡能力为3000万只;饲料厂年生产能力30万吨;种禽场存栏20万套种鸡, 年供雏能力1800万只。2012年公司实际完成肉鸡屠宰1461万只, 加工饲料9.6万吨, 产值实现8.8亿元。

“辉山乳业”成拉动农民致富快车

2012年,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投巨资, 在四合城乡三官、刘家等3个村建设奶牛养殖场, 其中三官村建设速度最快, 20栋牛舍全部建完, 并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育成牛3000头。为解决奶牛饲料问题, 牛场在三官村落实青贮种植面积5000亩, 每亩地由养殖场为种植户无偿提供5斤青贮专用种子。到8月中下旬, 农民开始收割, 企业收购入库, 一等全株碎贮每吨405元, 一等全株带穗长秆每吨370元。1亩地按1万公斤算, 亩收入达到4000元, 仅此一项亩增收500元以上, 5000亩青贮玉米总增收达到250万元。现在已有150名当地农民围绕养殖场从事饲养、饲料加工、运输等项工作。随着另外两个养殖场的陆续建成, 围绕养殖场工作的农民会更多, 企业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拉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

龙头企业带动15万农户养殖致富

2012年, 阜新市畜牧业一、二产业产值实现240亿元、增加值76亿元。全市畜牧加工企业达46家, 带动畜牧基地15万农户从事养殖业。目前,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畜牧业规模企业达到14个, 在建的阜新伊利、彰武辉山、雨润集团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达29.5亿元。同时, 阜新市加强基地建设, 积极引进域内外资金建设养殖小区。2012年阜新市新建和改造各类养殖小区339个, 全市养殖小区总数已达2872个, 畜禽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75%。目前阜新主要畜禽品种生产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其中人均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位居全省第一位;人均肉羊饲养量、出栏量均为全省第一;奶牛饲养总量全省第二。

阜新原种猪场成为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场始建于1997年, 坐落于阜新县红帽子乡境内。总占地面积2000亩、猪舍面积3.6万平方米。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模式, 设有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完备的资料档案室、诊断室、实验室。猪舍内装备了种猪测定系统和湿料自动饲喂系统等世界一流的专业设备。原种猪场是国家级重点养猪场、全国首批生猪核心育种场、省级重点种畜禽示范场、辽宁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辽宁省引智先进单位和阜新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存栏包括长白、大约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等品种基础母猪2200头, 年生产能力可达4.4万头, 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原种猪场。该场多次承担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并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次。场里培育的“北星”牌原种猪已累计向社会推广15万头, 并销往东北三省, 辐射内蒙古、河北、山东、湖南等地区。1998年, 河南“双汇”正是基于阜新原种猪场的良种优势和带动潜力, 打消疑虑, 签约落户阜新。随后“龙波”“雨润”等肉制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阜新。阜新市以阜新原种猪场为龙头, 带动20个重点种猪场, 建立起原种场、扩繁场、二元母猪场、商品场四级层次分明的塔形种猪繁育体系, 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得到提高, 现在全市存栏纯种基础母猪1.1万头, 年可供应种猪22万头以上, 种猪产业初具规模, 已成为东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种猪繁育基地。

满堂红乡农民走上致富路

彰武县满堂红乡过去农民主要靠传统农业“土里刨食”, 散养的畜禽只能填补家用, 农民的生计要看“老天”脸色。2004年2月, 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 沈阳“辉武乳业”入驻满堂红。“辉武乳业”当年投入1.26亿元, 建起中心养殖场, 购置优良奶牛3300头。在此后的3年间又相继投巨资建成4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 奶牛饲养量达到1.3万头。大连“三和牧业”、通辽“仔新牧业”和本乡“十家子养牛场”紧随其后在满堂红乡投资建厂, 并于2010年底前全部投产运营, 全乡奶牛饲养量再增2000头。在2010年国庆节前夕, 投资50亿元的“辉山集群”项目落户彰武后, 饲料加工项目率先在满堂红乡开工建设。到目前, 满堂红乡奶牛饲养量超过1.5万头, 并保持着年产鲜奶3.56万吨能力, 全乡奶牛产业走上产业化道路。

满堂红乡奶牛产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农民给养殖场打工, 一年下来, 收入都在两三万元。农民在养殖场里打工环境宽松, 早、午、晚喂3遍牛, 挤完奶后, 余下时间就可以回家莳弄地, 打工、种地两不耽误。二是由这些养殖场提供种子, 全乡种植订单青贮近2万亩。农民通过种植青玉米又增加了不少收入。2012年全乡3160户实现了“一户一名产业工人”的目标, 改写了“土里刨食”的历史, 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新路。

利用秸秆资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阜新市现有耕地面积5 6 4万亩, 正常年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15亿公斤左右, 年产玉米秸、豆秸等各类农作物秸秆20亿公斤以上。2011年开始, 阜新市实施秸秆饲料开发工程, 大力推广秸秆青黄贮饲喂技术, 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在发展模式上, 饲养小区和规模饲养场以建大型青贮壕为主, 建永久性青贮窖为辅;规模以下散养户以建永久性青贮窖为主, 建临时简易青贮窖为辅, 同时充分利用原有贮壕贮窖。2012年, 全年秸秆利用量达到14.5亿公斤, 综合利用率达52%,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实施秸秆饲料开发工程, 把秸秆转化成饲料, 增加草食家畜的饲草饲料来源, 有效解决草食家畜特别是奶牛、肉牛两大基地饲料不足问题。同时对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 提升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 减少草场林地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此外, 秸秆过腹还田产生的大量有机肥, 还具有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的作用, 从而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发展。

阜新县奶业健康发展

阜新县自2003年从新西兰引进3000头优质奶牛开始, 通过科学引导和政策扶持, 举全县之力, 内繁外引, 奶业得以健康发展。截止到2012年, 全县奶牛存栏量已达8.1万头, 鲜奶年产量达22.4万吨。发展奶牛重点乡镇15个, 建成标准化奶牛小区、牧场122个, 每个奶牛小区、牧场奶牛存栏在300头以上, 最大的奶牛牧场存栏奶牛近万头。2012年, 新增奶牛3万头, 新建标准化奶牛小区、牧场62个, 全县饲养1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户达1300户。由阜新伊利集团投资5.6亿元建设日处理鲜奶800吨的乳品加工厂, 已于2012年末试生产, 奶产业已进入快速持续发展时期。

苇子沟乡养鸭增收致富

苇子沟蒙古族乡2010年引进阜新和盛食品有限公肉鸭屠宰加工项目, 形成肉鸭养殖、屠宰及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填补了阜新地区肉鸭产业空白。目前已建成养鸭小区13处, 一个饲养周期可养肉鸭150万只, 每年7批, 可增加农民收入2500万元。在阜新市和盛公司引导下, 有200多人已经进入该企业务工。有200户农户从事肉鸭养殖, 这些养殖户使700多人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现在, 农闲时节变农忙, 农民将“猫冬”的传统彻底抛弃, 每一天都在生产, 每一天都在创造效益。

五峰镇发展循环农业

彰武县五峰镇2008~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 先后引进辽宁金禾粮食贸易公司的玉米保鲜项目和辽宁福元食品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辽宁金禾粮食贸易公司玉米保鲜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 年产保鲜玉米20000吨;辽宁福元食品有限公司的肉牛屠宰加工项目总投资9633万元, 年屠宰、分割肉牛10万头。在两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动下, 农民种植甜玉米为保鲜玉米加工提供原料, 副产物秸秆作为青贮饲料, 降低养牛成本, 促进肉牛饲养业的发展, 进而为企业提供充足的牛源。养牛副产品牛粪生产沼气, 增加农村能源, 副产品沼气渣生产沼肥, 用于甜玉米种植, 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条, 实现清洁化生产和循环发展, 不仅使农民增收, 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

大巴镇成中国养驴第一镇

大巴镇是中国养驴第一镇和全国优质品种肉驴集散地。目前, 全镇肉驴饲养量达到3万头, 其中年饲养肉驴5头以上养殖户1600户、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350户、30头以上专业饲养场5处, 有养驴专业村5个、养驴一条街14个、阜新关山驴繁育改良示范基地一处, 以及以“来两盅”大型驴肉专营连锁店为龙头的驴肉馆、驴肉饭店15家。截至目前, 已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种公驴3000多头, 提供优质基础母驴2万多头, 提供肉食驴超过10万头。自行培育的阜新大兴肉业年屠宰肉驴3万头。

河西村生态养猪户均年收入13万元

阜新市清河门区河西镇河西村, 2002年建起一座占地面积400亩、猪舍117栋的生态养猪园。起初园区内日产300吨猪粪水, 日复一日地排放到水塘里, 环境污染严重。2006年春, 河西村多方筹资500万元, 采用新的环保技术, 建立“潜流式人工湿地”, 治理养殖废水带来的严重污染。经过两年多建设, 我省第一块主要治理养殖污染的“人工湿地”终于在这里建成。湿地占地3.3万平方米, 每天能处理2000吨粪水和生活污水。河西村还成立园区物业公司, 实行统一生态猪饲养标准, 统一推荐饲料、苗种及防疫和药品等, 统一收购、销售养殖户的产品, 统一申报品牌, 统一开展养殖户的其他系列服务, 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2012年, 该村生态养猪园共出栏生猪4万多头, 纯收入1300多万元, 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13万元。

七家子村致富发“羊财”

近年来, 阜新县八家子镇七家子村利用山多沟多饲草多、农民有养殖习惯和渴望规模发展的优势, 把“羊产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积极引导农民重繁育、重扩群、重发展, 使全村羊的存栏、出栏量逐年上升。截至目前, 全村有养羊户240户, 占全村总户数的63%。2012年, 全村肉羊养殖量9800只, 出栏5700只, 其中养羊60只以上的有27户。仅此一项, 全村养羊纯收入就达到80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40元, 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7.2%。

黄牛育肥富了赵家村

彰武县兴隆山乡赵家村是养牛专业村和示范村, 全村551户中有170户从事黄牛养殖, 其中饲养量在80头以上的就达50余户。2012年饲养量达到6982头, 累计出栏3028头。牛“经济”效益凸显, 到去年末仅养牛一项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3400元。

众兴养猪专业合作社成全国示范社

3.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篇三

工作汇报

自某某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实施《若干意见》以来,根据市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安排部署,我乡紧紧围绕上级有关精神狠抓落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宣传

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解决我乡突出民生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重大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一是全乡集中开展多次乡、村两级干部动员会、专项研讨会等,广泛凝聚共识,全面动员广大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二是通过“三送”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走村入户、印发传单、挂标语、拉横幅,广泛宣传土坯房改造的政策、措施,做到群众到哪里、政策就到哪里。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每户农户征求改造计划、困难诉求。

二、明确要求、摸清底细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我乡今年改造任务293户,时间紧,任务重。乡党委政府本着为民办实事、求实效、抓典型的原则。一是坚持摸清基本情况,要求“三送”干部、驻村干部,一定要深入一线,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基本情况,对本村所有危旧土坯房数、需要修缮加固的土坯房数、“两红”人员、革命烈士的遗孀(子女)危旧房改造以及深山移民、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计划等数据要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胸有

成竹。二是坚持科学合理搞规划,规划导向要符合城乡统筹一体化格局,理念上要站得高远,结合农村“山、水、田、园”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选址,编制完善村庄规划。要力求节约土地、整合资源、集中新建,新建房屋必须采用规划建设部门推介的新户型设计图纸,同时满足抗震设防、节能环保等要求。三是坚持服务对象要优质,要在补助对象中选取一部分积极性比较高的对象,优先先行实施。做到选准一个,实施一个,见效一片,推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提速提效。要耐心细致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认真听取改造对象意见,努力解决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杜绝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中出现新的纠纷、信访现象,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明确任务、抓点示范

今年我乡按上级要求下达各村改造任务293户,力争完成293户,集中改造两个建设点。由于农村土坯房构成多样,宅基地复杂难分,农户意愿不一,我们“三送”工作组通过广泛深入的走访调研,结合我乡实际探索推行区别化的土坯房改造的三种模式:一是分散安置模式。由“三送”干部、驻村干部、国土资源所及乡、村干部实地查看,确定建设范围和面积,农户按规划自行建设。二是集中安置模式。由乡、村组织平整好土地,做好用地、房型、立面等统一规划,安置户按规划要求自行完成房屋建设。三是社区养老安置模式。主要针对村里的五保户。由政府提供建设用地,全权委托有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建设社区养老院安置。在某某村河背组、某某村双洲组集中建设点,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理事会运作,乡、村干部辅助,实行统一

拆除,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将两个集中建设点打造成为精品示范点。现在两个建设点都已全面开工,预计年底改造对象都能入住新房。

四、落实责任、结对帮扶

结合“三送”工作,对全乡土坯房改造对象落实好帮扶领导和干部,采取“一对多”的模式,负责政策宣讲、建设指导、质量监督、困难帮扶、干部考核等工作,确保年内每户改造对象有干部帮扶,做到常态化、全覆盖。实行目标责任制,把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纳入我乡各部门的考核、乡村干部个人评优评先;作为考核乡领导班子成员和“三送”干部的重要内容。定期督查、突击督查、巡回督查、跟踪督查、自查互查等各种督查方式,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督查力度。对督查出来的问题,认真督办,及时整改,限期办结。年底乡政府领导对各村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考核,对工作突出的“三送”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分管领导、三送干部、驻村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对未完成任务的行政村要进行责任追究。

4.村产业发展亮点工作 篇四

XX村位于XX乡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小山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约4500亩,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942人。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山地开发和产业发展,我村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致力于金银花、金秋梨种植,经过全村上下的不懈努力,特色产业逐渐形成气候,在推动我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效和特点:

(一)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日趋显现。全村初步形成了以金银花、金秋梨为重点的规模产业。现我村金银花种植面积2400余亩,金秋梨种植面积1500余亩,我村金银花标准化示范基地1500亩,金秋梨标准化示范基地120亩,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正向规模化、区域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金银花、金秋梨销往省内外。

(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良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村在全面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培育金银花、金秋梨特色优势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狠抓金银花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我村以金银花为主的产业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造。2012年,我村对200亩中低产林实施改造,改造后,金秋梨亩产量可达400公斤/亩,增长150%,效果十分明显。一手抓加工。积极帮助金银花专业合作社添置设备、改进包装、扩大规模。

二是狠抓金秋梨发展。规模方面,全村现有金秋梨共 1500亩左右。产业化方面,主要依托金秋梨专业合作社带动,统一地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每年可创产值300万元以上,基本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

二、采取的措施

(一)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我村先后制定出台了《XX村产业发展规划》、《XX村2012年产业发展计划》等重要的政策,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制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思路。

(二)推广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施以良种良法,在适应区域推广间套作;强化农村实用科技培训,运用科技在生产生活当中,2012年,举办了3期实用技术培训,学习金银花深加工、金秋梨套袋储存等技术,受训人数达320余人次。

(三)积极扶持,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按照乡党委、政府提出的“围绕一个目标,用好两种资源,做好三大产业”发展思路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产业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5.乡镇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篇五

乡镇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农业发展的相关精神,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发展有一定潜力的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下达省级财政2亿元产业化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在我乡革约村、马铃村和谷增村的沿河两岸实施了产业化扶贫项目。该项目在市农办、市蔬菜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步署,认真抓好项目实施的各

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区基本情况 马铃村、革约村、谷增村三个村作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总户数1124户,总人口4463人,其中低收入贫困户149户,626人。耕地总面积5986亩,其中田1800亩,土4186亩。气候宜人,属喀斯特中低山峡谷地貌,海拨999米—1150米,年均气温16℃,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小时,年积温为5200度。土壤以黄壤为主。水资源丰富,项目区有河流总长6公里,常见地表断头河与地下河贯通,水源丰富、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有马铃河、盐井龙滩和革约龙耳朵等。乡党委、政府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利用本区域内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三个村西瓜种植规模已达3000亩,蔬菜种植500亩,香菇种植达3000平方米,特色水产养殖

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群众通过种、养殖项目的示范带动,生产积极性高涨。

2、项目实施及完成情况

按照筑财农[]119号文件精神,下达我乡省级财政产业化扶贫资金1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在我乡革约村、谷增村、马铃村种植露地冬豌豆1000亩、黄瓜500亩,建设反季节蔬菜大棚50个9000平方米、香菇大棚50个3000平方米。在市农办、市蔬菜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工作部门的领导下,乡人民政府作为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主体,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精神及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项目实施,共完成冬豌豆种植亩,豌豆种植于10月启动,于4月中旬采收结束;完成反季节蔬菜钢架大棚建设50个9000m2,香菇大棚50个3000m2黄瓜种植500亩。

3、资金使用情况

市财政下达财政扶贫资金计划100万元,资金拨付到我乡95万元。具体使用情况如下:豌豆种子12万元;50个蔬菜

钢架大棚建设30万元;香菇大棚补助1万元;黄瓜架材47万元;培训费5万元。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建立了三个体系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蔬菜种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从宣传发动到项目种子的入土实施,时间紧,任务重,一环扣一环,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不可拖延。为此,区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区政府副区长班德勋同志任组长,区农办、区政府办、区农业局、马铃乡政府相关主要领导任副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同时,在区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乡人民政府相应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包村干部和村支两委为成员的工作实施组,及时调整党政领导班子分工,分别明确一名任时职副科级以上领导联系革约、马铃、谷增三村的工作,落实一村一名包村干部和技术指导员。以联系村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从项目的宣传发动、到种子的发放、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均按照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要求,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形成了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狠抓责任落实的专门工作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和组织保障。

2、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科学布局,合理规划。请市、区农业专家到乡考察,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后,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资源、交通等各方面条件,最终将项目实施地落户在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适宜、水源充沛、地势平坦,群众在种植蔬菜方面具有一定经验的马铃、革约、谷增三村实施。同时,技术专家通过对三村土壤特征进行化验、分析,又结合蔬菜市场需求,确定了以冬豌豆、黄瓜、香菇为主导品种,采取黄瓜—水稻—冬豌豆种植模式即“菜—稻—菜栽培模式”和黄瓜—香菇种植模式即“菜—菜栽培模式”,以革约村革楼村民组、马铃村水车坝组、谷增村七一桥组作为集中展示区,示范带动全乡蔬菜产业带的发展。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区蔬菜

办派出3名技术人员到马铃乡蹲点作技术指导。从蔬菜的下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村均有1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同时,并区科技局专家到乡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指导农户利用沼液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方法,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建立市场网络体系

建立了由农户自销和政府帮助统销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项目启动前期,区农业局通过利用网络发布了豌豆销售的信息,与商家达成了意向性供销协议。另一方面,极力嫁接青岩市场,鼓励农户主动与蔬菜收购商联系,引进收购商上门收购蔬菜,搭建农户自销售与政府帮助统销相结合的销售市场,农户自愿选择销售渠道。同时,采取“公司+农户+协会”的模式,香菇产品的销售供不应求,确实建立了多渠道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保护农户经济利益。

强化两个到位

1、强化宣传动员工作、政策措施宣传到位。

项目启动前期,为促使三村群众积极参与到蔬菜种植项目中,首先,乡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实施小组放弃了五一休假的机会,按照早安排、早部署的要求,及时召集项目规划区内的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到乡召开动员会,向农户讲解发展蔬菜生产对于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性,宣传《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补助政策措施,动员农户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同时,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分赴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逐家逐户进行动员,部分昼夜的开展种植农户、种植数量的统计工作。确实将项目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落实到位,取得了农户的广泛参与,确保了种植任务落实到户。

2、强化技术培训工作、技术指导服务到位。

为确保项目的实施成功,保证农户按要

求规范化发展蔬菜生产,我乡从提高农户发展蔬菜生产方面的知识着手,积极邀请区蔬菜办、区科技局的专家到乡进行技术培训,全年共到各村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10余期,并组织了各村支两委、项目实施涉及村的小组长、部分村民代表200余人到罗甸县学习考察一次,培训蔬菜种植农户余人次,使蔬菜种植农户掌握了蔬菜的下种、蔬菜生产应注意的问题、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知识,确实将技术指导落实到位,提高了蔬菜种植农户科技种田的能力。建立落实四个制度

1、风险抵押金制度

为增强项目实施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确保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取得成功,建立了风险低压金制度,涉及该项目的区、乡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责任大小,交纳1000—元不等的风险低压金,明确规定在项目实施成功后,风险低压金才能如数退还给责任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因责任人原因造成项目实施任务未

完成,或导致项目实施失败的,所扣风险低压金全部充公。

2、承包示范制度

为加强对各村种植农户的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乡干部承包示范制度。即由各包村干部负责在所包村选择一农户的一田块,对其田块内的豌豆种植从下种到采收进行技术承包,规范化种植,以将所承包的豌豆种植田块打造为该村最好的豌豆为目标,提供示范田榜样,指导其他农户按要求进行蔬菜规范化种植。

3、金融扶持制度

为解决种植农户前期项目启动资金缺乏的问题,乡人民政府积极与花合行协调,通过种植农户申请,不管该农户是否有未还清的银行债务,花合行均向种植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乡财政对种植农户的小额贷款进行贴息。

4、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进行。乡财政按照“财政扶贫

资金管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管理项目资金,并强化扶贫户信用管理,确保了扶贫项目资金的安全。创新补助发放模式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改变“我帮你发展、你帮我完成的任务”的不良作风,确保蔬菜种植项目成功实施。我乡一改以往对农户补助的发放方式,将“先补后种”改为“先种后补”的方式。即由农户先垫资购买种子,每户购买种子所花的资金,乡农业服务中心做好登记。乡人民政府通过与花合行合作,由乡财政所为每户种植农户开设账户,然后在每户账户中存入农户购种同等金额的资金后冻结账户,乡农业服务中心将存折发放到每户种植农户的手中,在农户将所购种子按要求全部播种,种苗出土并见一定成效,通过乡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解冻账户发放补助。这不仅消除了种植农户担心政府补助兑现不到位的想法,调动了农户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而且还有效的解决

了农户只领补助不落实项目的问题,形成了约束机制,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安全。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实施好示范种植。

在500亩黄瓜种植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规划突出革约村革楼、马铃村水车坝、谷增村七一桥三个种植连片核心区,每个核心区至少达50亩,突出三个核心的主体地位,扩大辐射带动面。

为有效解决规划区马铃村水车坝组核心区插花的问题,乡人民政府要认真做村民农户的工作,由乡干部牵头,从不愿种、或没劳动力不能种的农户手中租取土地,然后再将土地承包给积极性高的该组农户进行黄瓜种植,确保了规划核心区的形成和示范效应的实现。同时,指导农户按要求规范种植黄瓜,从管理、技术指导服务、销售渠道环节上给予农户大力的支持,保护农户的经济利益。

三、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共完成冬豌豆种植亩,豌豆

种植于10月启动,于4月中旬采收结束;同时,冬豌豆种植项目在遭受1月罕见的严重凝冻灾害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231公斤,总产量为公斤,收购商上门收购价为元/公斤,实现豌豆总产值高达万元,仅此一项,项目区种植农户户均增收716元,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02元,实现了农民减产不减收的目标;完成反季节蔬菜钢架大棚建设50个9000m2,香菇大棚50个3000m2黄瓜种植500亩,黄瓜平均亩产为2500公斤,总产量为1250000公斤,收购商上门收购价为元/公斤,实现黄瓜总产值高达120万元,仅此一项,种植农户人均纯收入就增加268元,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项目实施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农民从产业化扶贫项目中真正得到了实惠。社会效益

1、推进了马铃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辐射带动全乡8个行政村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全乡农业

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发展的转变。

2、蔬菜基地的建成,可年均为贵阳及周边市场提供公斤无公害生鲜蔬菜,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鲜蔬菜的消费需求,解决了贵阳及周边城市无公害蔬菜供应紧缺的问题。

3、为全乡农民提供余个就业岗位,农民无须外出务工就可实现就地就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4、解决了项目区内600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保证了农村土地的充分合理利用,形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长期有效的增收途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生态效益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符合生态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符合无污染生态经济乡的发展定位,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一是保护了全乡的青山绿水,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在在维护群众利益中前进、在保护生态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促进了生态能源的有效利用,沼液、农家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不仅为农户在每

年的农业生产化肥上节约了开支,而且还减轻了施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可持续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三是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快了生态文明区的建设进程,进一步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实现了全乡农业产业的根本性变革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无公害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成功,促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蔬菜种植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农民不再担心什么品种能不能种、销得出去销不出去等问题。在落实政府一系列政策、指导措施上,变积极主动,只要政府安排了,再不要政府担心,农户均能按要求完成。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农户的收入方式基本跳出了主要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框框,催生了农村经纪人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全乡共产生了10余人专门从事蔬菜销售的经纪人,商品经济意识的成长为成功嫁接青岩蔬菜批发市场创造了条

件,实现了青岩蔬菜批发市场向马铃乡的延伸,农民因此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将蔬菜销售出去,农业生产基本上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型向商品经济型的特色农业转变。

三是就业渠道的转变。通过发展蔬菜生产,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农民的就业方式开始从外出务工向就地转移就业转变。四是种植技术的转变。农民群众通过接受农业科技培训,增长了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一些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人畜粪便、沼液等新型有机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五是种植模式上的转变。蔬菜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全乡几百年来“水稻、玉米”单一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经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得到了发展,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转变。

六是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项目的成

功实施,增进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提高了政府的信誉度。乡、村干部的工作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

个别群众还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思想僵化保守,固执于仅种植水稻、玉米的传统农业的老观念上,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农民的知识水平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群众只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缺乏对科学种田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存在部分种植农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面前不听侍从、技术人员说一套、自己做一套,不按技术人员的指导实施,导致项目实施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

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乡外小商贩的收购,农民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 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个别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的坚定性、长期性意识不强,还有依赖政府补助的思想,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六、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争取资金支持,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蔬菜产业化项目。

1、按照省、市关于产业化扶贫项目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步署,积极争取省市扶贫项目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的支撑,进一步巩固的扩大蔬菜产业项目的发展,完善项目区内的机耕道、农灌管道等配套设施,为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长

效激励机制。科学选择项目实施的品种,有针对性的开展调查研究,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要发展蔬菜种植,搞好宏观调控,切勿政策措施的变动和蔬菜滞销而损害农户的利益,挫伤农户的发展的积极性。

3、进一步强化辐射作用,在现有基础上,做好项目实施成果的宣传,进一步将积极性高、自愿发展蔬菜种植的村寨农户纳入项目规划区,扩大项目的规模,引导农户进一步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

4、搞好蔬菜销售的信息发布,搭建蔬菜销售平台,积极培养和支持农村经纪人的发展。

打造蔬菜品牌入市经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1、搞好技术指导,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蔬菜种植。按照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生产的相关标准,认真引导农民利用农家肥、沼液等有机肥种植蔬菜,规范化种植,提高蔬菜生产的质量,打造蔬菜精品。

6.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篇六

陈恩堂:谢谢。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陈恩堂,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在线与关心体育产业的各位同事朋友互相交流有关文件的认识问题,也欢迎大家对我进行提问。

陈恩堂:首先我想说一下这次文件的出台历时不到半年左右的时间,从起草到最后国务院正式颁布,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出台了这样的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我觉得至少有三方面的功效或者是特征:首先,它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件,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但是以国务院文件出台专门体育方面的文件为数还是很少的。这次是以国务院常务会最后确定下来,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国务院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可以说是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陈恩堂:第二,这个文件又是很重要的经济方面的文件。这次的文件名字是以“产业”和“消费”作为主题词,那么它就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文件,不仅仅是体育,我们最后是落到“促进体育消费”,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么一个非常关键、特殊的发展阶段的时候,体育在经济社会中,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日益被大家所认识到,而中国经济的改革也需要体育在这方面发挥进一步的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这次的文件应该说是发挥体育经济功能,对促进整个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的非常重要的文件。而且这次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经济指标, 就是到2025年中国的体育产业要达到5万亿,对中国GDP的增长会比现在体育产业的贡献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这也是这次文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陈恩堂:第三,这个文件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这也是民生的重要文件。通篇贯彻了消费、落脚是在民生,是让人民群众更加健康,促进人们健身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也应该说是中国这届政府更加注重和关心的一方面。所以这个文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民生的文件。所以我说这个文件至少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体现出它是一个体育的、经 济的、民生的三个特征集于一体的文件,所以我认为这个文件的出台从它的提出、启动,从我们中间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最后国务院来颁布,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在特殊时期对这样一个体育诸多功能集一体的重大推动,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体育的经济功能,具体讲讲都体现在哪儿,而且体育产业都包括怎样的门类,体育消费又包括哪些内容?这5万亿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陈恩堂:好,体育的经济功能是一个在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逐渐体现出来的。体育的经济功能为我们新中国所认识应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以前体育都是作为一种事业来发展的,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体育的功能除了它的健身强体之外具有经济功能, 它附带了很多的经济价值在里头。我国大概是在90年代前后开始提出了体育产业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在西方早就有了,比我们至少早了一两百年的时间。到我们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体育产业的概念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体育产业的经济作用。比如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竞赛表演业,自然而然地就把经济的功能给展现出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应该说中国的体育产业伴随着经济增长的自由发展阶段、自然增长阶段。

陈恩堂: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萌芽阶段越来越走向一个有一定规律、规模相对更大一点,又有着显著特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间体育总局又出台了若干的关于这方面的指导意见。应该说在那个时代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到了2010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应该是从我说的那十几年自然增长的阶段到了政府指导的发展阶段了,给了体育产业明确的界定,出台了一些方向性的政策,也是一个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的文件,是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来的。

陈恩堂:到了当下这个年代,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应该说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那时候的政策现在看起来有些政策力度还可以进一步加大,体育产业的价值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我们自身体制机制方面也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正是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们出台了这次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应该说这次文件的出台,从政策的含金量、政策的操作性上来讲,如果网友感兴趣的话可以比较一下,是大幅度地增长, 操作性大大增强,直接涉及到税的政策、费的政策、投资的政策、融资的政策、土地的政策等方方面面。

陈恩堂:应该说是在这么一个阶段如何围绕着十八大所提出的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围绕着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着力点,应该说是大幅度地改进了我们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市场的问题和政府的问题, 政府要进一步地改革创新、简政放权,市场机制的整体设计上更加完善,更有利于体育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这个文件从经济上来说我们就设定了一个目标,也就是说经济首先作为一个产业必须要有一个经济的目标,我们的经济目标就是以我们若干年来发展一直推算到2025年,究竟经济上会是什么样。我们有一个跟国家统计局做的体育产业的统计,就是2012年我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9500亿,这是由严格的统计指标测算出来的。

陈恩堂:从2006年到2012年年增长率是16.1%,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计后面若干年,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大体上是什么样的,我们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的目标。我们对经济的贡献率从0.5要上升到1.3,整个对GDP的贡献的比重至少有0.8个点的增幅的空间。这个指标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如果了解全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就会知道,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贡献率大概是1-3之间,1之下的就属于不发达的,应该说中国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经济总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贡献率。

陈恩堂:所以我说这次出台这样的文件,将会大大地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因为本身我们就有很大的可以增长的空间在里面,0.8个点是很高的一个贡献率了,而且根据我们现在的这些政策如果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的话,我们达到1.3个点的贡献率希望是非常大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就是中国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到了2025年如果我们实现了超过5万亿目标的经济目标,我们就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还不是最高的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的经济功能到了2025年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展现,而且这个展现实实在在地是惠及民生,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体育的消费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观,我觉得这就是它的经济功能。

主持人:好,那这个体育产业的门类要作为普通网友来讲可能不一定特别清楚,那咱们要这样跟网友讲一讲,就是说在体育产业当中的哪些领域对GDP的贡献是最大的?在体育消费当中有哪些领域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未来您讲到我们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那么哪些领域又是重点发展的领域?

陈恩堂:体育产业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是产业的一个新门类,包括了很多方面,大家在这些方面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有一些大家都能够理解的业态。比方说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体育用品业。

主持人:对,大家都在买都能够理解。

陈恩堂:全世界大家都知道阿迪的服装、耐克的服装, 这个很容易理解。再有一个体育竞赛表演业,说明这作为一种体育消费已经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巨大的吸引力。从结构上来说应该说中国的体育产业目前占比最大的还是体育用品,大概是因为中国,前若干年是以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中国体育用品是占了全世界的60% 左右,所以中国的体育用品业对全世界的贡献都是特别大的,但是现在我们也确实面临着经济的转型。这次在文件中特别提出来体育用品业要转型升级,要造出中国的耐克、中国的阿迪,让这样的整个用品业不仅惠及中国的人民群众还要惠及世界的人民群众,让它从低端、终端向高端发展。这是从结构上来说。

陈恩堂:参与性消费、实物性消费应该说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一个是直接参与的,另外是购买的。这两方面应该说都有很大的空间,中国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中国体育消费的参与性消费目前仍然是比较低的,这就说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消费空间,还可以促进消费,所以这次文件中发展产业是促进消费,一促进了消费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到一个既是起点又是落脚点的位置, 那么它对经济的贡献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这里面体育产业尽管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说法,但是我们对约定俗成的大家切身能感受到的它的若干门类还是有感受的。还有一个就是除了我说的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之外,还有培训业,这个也是我感觉将来中国会有巨大发展的。

陈恩堂:我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去打网球,都是自己花钱的,而且我看了这么多的小孩都是这样的。因为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体育的投资还是很喜欢的,他们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身体很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有一项运动的技能,能够更好更完美地展现人生的意义。

主持人:包括男孩子的冰球等冰上运动都很火。

陈恩堂:都成了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方面了。所以产业这个东西尽管现在有不同的说法和争论,其实都没关系,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认识到了产业作为新兴业态的生命力所在。然后从政府的角度是否为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政府是否对整个业态的发展进行了良好的推动。我觉得我们只要把这些东西做好了中国的体育产业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刚才您介绍了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出台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当前为什么要再就发展体育产业出台专门的文件呢?

陈恩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两个文件一个是出台的层次不一样,上次是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这次是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整个的层次力度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文件?就是因为正是经过了这么短短几年, 中国经济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以就在这几种变化的复杂环境中,领导敏锐地、高瞻远瞩地感觉到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可以有大的发展。首先它是一个绿色产业,是一个环保产业, 是一个服务业,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区别于我们以往的那种以重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形态,特别要转移到以大力发展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未完待续)

7.乡镇产业帮扶户项目工作总结 篇七

现就我镇xxxx年产业帮扶户项目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邛xxxx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分配安排,全镇有x户相对贫困户。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高度重视,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办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组建了由我镇全体在编干部组成的帮扶小组,通过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认真摸清了相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了帮扶突破口。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市扶贫办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制定了《x镇xxxx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明确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工作机制。

(三)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我们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实事求是、公开公正的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调查收入低于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的标准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切实做到了“两公示一公告”,确保结果公正。进一步完善相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一户一档”,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动态监管。

(四)精准制定帮扶措施

根据贫困对象致贫原因不同的情况,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分类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安排资金和具体项目,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计划。

今年,我镇商会对我镇x户产业帮扶户进行了xxxxx元的资金帮扶。在尊重相对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我镇x户相对贫困户启动了产业帮扶到户项目,各帮扶小组都及时进行了检查验收。

(五)产业帮扶户项目资金报账

xxxx年度相对贫困户帮扶户到户项目共涉及x户相对贫困户,投资总额x.x万元,对有发展意愿的相对贫困户在发展种养殖业方面进行了每人定额xxxx元的生产资料补贴,项目于xxxx年x月开始实施,至xxxx年xx月实施完毕,历时x个月,按照原定的工作要求已完成全部项目,依据市扶贫办及邛崃市财政局的有关规定,该项目按每户xxxx元限额要求,已完成全部项目任务。xxxx年xx月我镇干部会同村两委对农户进行了初步检验验收,项目投资使用合理,验收资料已准备齐全,质量过关,经验收合格。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加强宣传引导

再强调、再深化经验总结,切实做到有深度、有广度。对机关帮扶干部和相对贫困户要加强思想引导,杜绝畏难情绪,继续提高干部和相对贫困户自身努力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力督促项目验收报账

按照进度安排,对相对贫困户相关的原始资料汇总归档,完成产业帮扶户项目资金报账。

(三)加大督查指导力度

8.乡镇特色产业二次创业工作汇报 篇八

一、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

今年我镇的项目建设仍坚持化工产业以增投入、搞技改,全面提升科技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为主,全年新上建设项目27个,总投入项目资金8000万元,其中千万元的项目4个,投资4500万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23个,投入资金3500万元,目前全镇已竣工项目18个,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

1、更新设备、工艺,提高质量和规模。如宫林油脂化工厂、战岭化工厂、刚强化工厂三家企业的植物酸油技改项目,津南曙光化工厂、瑞海化工公司、XX油脂化工厂的钙基脂、锂基脂项目等,这些项目一改过去明火加热的简陋生产工艺,通过采用锅炉加热、密封反应新工艺流程,不仅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规模。

2、提高科技含量、丰富产品结构。最近,随着中信铸造材料厂的酚醛树脂、华兴油脂化工公司的拉丝油、东方化工公司的醋酸纤维脂等科技型的新产品投入生产,使我镇化工产品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向精细化工产品的转变,丰富了石油化工产品结构。

3、做大优势产品,适度规模扩张。我镇XX意达公司的水转移印花底纸,XX兴达公司和XX志通公司的橡胶软化剂、XX济源化工公司的环烷酸,XX县兴达精细化工厂的精制甲醇,XX大洋公司的植物酸油等产品都具有相当的市场潜力,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项目以更新设备,提高生产规模为主。为满足市场需求,XX意达公司今年计划投资万元,新上两条生产线,使小模底纸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张;XX大洋公司的植物酸油项目,投资1500万元进行规模扩张,目前投资800多万元的生产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

4、依托规模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依靠化工骨干企业的技术与实力,小型化工项目如雨后春笋在我镇兴起。如XX县鸿运化工公司、孙盘特油化工厂、隆鑫化工厂的润滑油项目都通过简单的初加工,然后供应杰强、金狮、志通等规模企业,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延伸了我镇化工产业链。

二、骨干企业龙头作用日趋显著

通过两年的培育,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日趋突出,我镇前十五名纳税企业的税额,已经超过全镇总额的50%,而且带动大批小型化工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在培育骨干企业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大力开拓市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目前,XX杰强公司、金狮公司、志通公司、兴达公司、大洋公司等十几家骨干企业的生产规模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的日生产能力已超过100吨,大大超过当前的销售量。所以对达些企业来讲,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销售量上,体现在市场开发能力上,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这些企业跳出京津圈,把产品打入南方、东北等区域销售,扩大市场领域,效果非常明显。企业的规模扩张极大地带动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2、诚信经营,树立起品牌效应。我镇规模企业主要客户是山东、山西、京津等地国有大中型企业,产品也已得到对方的认可,但与长城等名牌产品相比,知名度相对不高。今年党委、政府引导企业在保证大客户供应的同时,另辟途径占领华北地区的润滑油农村市场,使XX石化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周边省份的市场上,我镇的系列润滑油产品随处可见,逐步形成区域性名牌产品。

3、梯度开发新产品,增强发展后劲。金星化工厂和亨利油脂化工厂原生产初级产品脂肪酸,后企业应用分离工艺,生产出换代产品硬脂酸。去年金星化工厂又投资100多万元,新上高压水解工艺,使产品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年又计划新上脂肪酸加氢和换代产品斯盘80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附加值。

4、规范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我们对规模企业进行了统一规划,包括生产区、办公区的分离,外在形象的设计,以及厂区内、外的交通、绿化,使这些的外在形象有了很大变化,一改过去化工企业10个大桶一口锅,污油满地危害多的状况,展现出清静、优雅、规范的企业形象。

三、产业基地发展初具规模

,我镇党委、政府为给化工产业的发展创造平台,沿千武路规划了XX化工园区,通过两年多建设,园区内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等硬环境建设,园区的企业群体规模和个体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XX化工园区入区企业达到42家,占全镇化工企业的60%,规模企业基本都座落在小区内,为全镇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四、特色产业“三引进”成绩显著

1、技术引进效果突出。XX恒信有机化工厂自北京玻璃钢研究院引进的酚醛树脂项目,年产量1000吨,产品已打入军工企业;XX县中信铸造材料厂由济南引进干粉式酚醛树脂项目也即将投产;东方化工公司自北京研究所引进的胶粘剂项目,产品顺利打入石家庄、蚌埠等大型卷烟企业,今年又引进高档产品醋酸纤维脂生产技术,提高产品适用层次;盛达涂料厂自天津大港引进的绿色环保内墙涂料项目,产品获得河北省博览会金奖,现已打入天津、山东等周边省、市市场,这些技术项目的引进,丰富了我镇化工产品结构,提高化工产品技术层次。

2、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近几年,党委、政府围绕化工、油棉两大产业,狠抓招商引资,使全镇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由山东客户经营的XX县防水材料厂、XX村化工厂自落户XX以来,充分发挥我地产业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经过近阶段的努力,中石油在XX村工业区的大型加油站项目,加拿大华侨邓润培先生的炭球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极大提高了我镇的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今年以来全镇共引进项目8个,引入县外资金3000万元。

3、人才引进形式多样。①与科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模式。我镇清洗化学厂在河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下,相继自行研发了冷媒剂、除锈剂、清洗剂等多个产品。XX县恒信有机化工厂与北京玻璃设计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其负责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由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企业发展后劲十足。②短期引进技术人才模式。因企业规模较小,长期聘用人才企业负担较重,我镇大多企业以短期聘用人才,搞技术服务为主,XX意达公司、兴达公司、志通公司等规模企业每年都聘用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维修、改造,对产品进行提高、更新、换代。③自行培养模式。为了保持企业长足的发展,企业老板非常注重接班人的培养,把子女送到化工院校去学习,决心培养成有文化、有素质、有才能的,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对今后我镇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多措并举,重振化工产业雄风

之前,我镇曾与郑州、淄博并列全国三大石油化工基地,由于发展观念的滞后,阻碍了化工产业的跨跃发展,虽然已明显的落于其它两地,但我镇化工在周边地区仍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所以重新建设石油化工基地是镇党委、政府的近期目标,也是全镇石油化工企业的共同希望,今后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扩大园区规模。今后,我们将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来鼓励和吸引本地及外地石油化工企业入区发展,来壮大化工园区的整体规模。

2、丰富化工产品种类。在完善润滑油、齿轮油、植物油、橡胶油、乳化油、黄油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系列专用型、特种型产品,丰富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需求和服务。

3、壮大经纪人队伍。目前我镇有上百名经纪人,这些人活跃在全国各地,担负为企业提供原料及销售产品的重任,对XX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使部分企业腾出精力,专心致力于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供销均由经济人来完成,生产企业和产品经纪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今后我们努力把掊养、壮大经纪人队伍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经济人队伍,把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4、增加精细化工产品比重。重点支持科技含量较高的意达公司水转移印花底纸、东方化工公司的醋酸纤维脂等新型化工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先进科技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主品供不应求。基于企业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党委、政府积极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等瓶颈问题,帮助提高生产规模,从而增加高科技企业的经济比重。

从以上情况来看,我镇化工产业的二次创业,取了明显的成效,顺利实现了由复苏到发展,再壮大。但从深层次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化工企业整体水平不高,单体规模过小。这需要我们下一步做更深、更细的工作,把特色产业“二次创业“做为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起点与机遇。

9.乡镇产业扶贫工作亮点 篇九

如何进军乡镇市场,如何在农村市场开发中分一杯羹,是摆在文具企业面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经过笔者的分析总结,下面就乡镇市场开发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开发乡镇市场的原由

1、乡镇市场发展快,容量大,潜力无限。

近年来,政府坚持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引导和鼓励消费,加快城镇化建设,我国县级市场以及部分发达省市农村经济因而得到了快速发展,消费观念也有了显著变化(比如,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产品已经作为必需品成为当前许多地区乡镇青年婚嫁嫁妆),乡镇市场和许多相对发达的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正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2、乡镇市场的竞争相对不激烈,我们可以得到自由发挥的空间。

大部分竞争对手尚没有意识到乡镇市场的潜力,更没有全力进入乡镇市场。因此,乡镇市场注定将成为我们大展身手的好场合。

3、乡镇市场(含农村市场)开发是未来的趋势,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向乡镇市场渗透,向农村市场渗透。

在乡镇市场招分销商,有条件的乡镇一定要设立专营店。

二、乡镇市场渠道现状分析

1、终端对新产品进货数量敏感

乡镇终端在进货数量上对待新老产品往往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新产品再好,只能先试着卖,而畅销品只要有优惠,即使毛利低也会大量进货。例如有些地区每件毛利不到1元,二批商仍在大量进货。研究发现,终端对高利润新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只要利润大于现在销售的产品,终端就会少量进货进行销售且推荐积极性很高。

2、进货频率相对市区要低

终端进货频率大多保持在每周或每半月一次,且每次的进货量较少,大多数终端的货品直接由二批商直接配送到家。二批网络很重要,二批与下游客情很重要,二批服务更重要,拥有二批越多,市场占有率越大。由于农村终端分布较散导致市区经销商对其辐射能力不足,加上运营成本的限制导致对终端的掌控难度加大,必须依靠乡镇二批网路才能完成配送。二批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乡镇市场的文具销售一半是由二批完成的,二批商对终端进货品种的选择影响也很大,这直接关系到产品在当地的销量。

3、终端老板对新产品的推荐成功率高

由于终端的经营辐射面较窄,许多顾客与老板非常熟悉,难得的信任度让新品在推荐时乐意被顾客所接受并尝试购买。这些店老板很多时候扮演着一个意见领袖的角色。

4、囤货式投资成为一种盈利模式

乡镇市场与城区相比,投资渠道比较少,导致投资形式比较单一,二批商和终端老板一般会在订货会上囤积一定的产品作为短期的投资行为。渠道商的这种行为将成为文具企业关注的盈利模式之一。

5、乡镇直销模式

文具企业自建通路,利用企业的管理实力,加强对乡镇网络的占有和控制。优点:渠道短,反应迅速,服务及时,价格稳定,促销到位,广告宣传有利;缺点:乡镇市场地理分散,物流费用高,容易出现销售盲区,人力、物力投入大,费用高,管理难度较大。非本地区企业不敢采用直销通路。

6、经销模式

选择地区经销商,由经销商开拓市场,发展网络。优点:很快进入当地市场,迅速占有当地销售网络,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销售面广,厂家和商家权利义务分明,分工明确;缺点:容易造成价格混乱和区域间的冲货,面对竞争反应迟缓,需要企业强力的管理;在沟通上企业和经销商存在问题,可能成为市场的隐患。

7、协销模式

选择区域独家经销商,由厂家协助其开发市场,建设网络。优点:利用经销商的地理便利和资金实力,节省开拓市场的时间,销售面广,管理比较容易;缺点:经销商存在跑货或死帐的风险。

8、深度分销

在一定的区划内,选择多家经销商,划定销售区域,实施深度分销。优点:责任区域明确,服务半径小,反应迅速,网络稳定,容易精耕细作;缺点:市场小,竞争大,客户不满足,窜货,管理难度大。

三、如何开发乡镇市场?

1、什么样的乡镇市场要开发?

(1)广泛深入的调研市场

在开拓乡镇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切入角度和方法都有很多,这里建议调研内容如下:

a.该地区的人口规模;

b.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c.购物习惯;

d.信息接收广阔度;

e.同类产品在当地的竞争状况(包括有没有已经进入当地的文具品牌,如有它在当地是怎么做的,我们能否贴近竞争品牌切入市场,如何寻求差异化运作等等)。

②确定该市场目前是否要开发

根据调研的结果,符合以下条件的乡镇市场适宜进入:

a.有一定的人口规模,要达到5000人/镇以上。

b.整体消费水平在当地要处于中等水平以上(以整个县或市为衡量标准)。

c.消费结构相对合理,具有产业集群(工业区)与中小学校的市场。

d.对于文具产品应有初步的认识或了解。

e.尚未有其他文具品牌已经将市场开拓完全,或者是接近饱和。

2、乡镇市场的开发与维护标准:

原则一:先富后贫,先易后难

以“渠道精耕”为模式,对空白或缺乏市场基础的区域,应当优先考虑人口数量多、消费力高、潜在市场份额大的乡镇作为当区的突破口(目的是打造样板镇区);通过市场调查与摸底,制定先易后难的开发步骤与目标。

原则二:资源聚焦,以点带面

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以聚焦手法打造当镇最具销售价值的1-2家门店(制高点)。

a.产品: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销计划(因地制宜,符合当地消费特点)。

b.价格:制定合理、有指导性的价格(因市制宜)。

c.陈列:通过科学、专业的标准化陈列(做到多点陈列)。

d.促销:以30天为一个档期,制定有针对性(因势制宜,造势可打压对手)、季节性、滚轮式的有效、多形式的促销活动(促销形式:包括买赠、特价折扣、加元赠送、第二个半价等)。

形成固定拜访周期(市场维护很重要),对助销物料资源充分利用,捕捉销售机会、提高品牌曝光;充分突显综合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以打造可复制的样板店,为下一步开发周边的其它门店积攒谈判筹码。

3、如何选择乡镇分销商?

招分销商要采取主动上门招商和通过亲朋招商相结合的办法,争取为乡镇网络建设取得良好的开局。建议如下:

①开拓乡镇市场要尽量找当地的大客户,大客户更加适合发展乡镇市场和做品牌。

②每个经销商要有专人负责招乡镇分销商;

③主要选择已有店铺的分销商,如杂货店、文具店、小型超市等;

④尽可能建立专营店,如果不具备条件可兼营,如百货、大型商场等;

⑤诚信经营,绝对不要先过多地许诺一大堆不能兑现的政策,或者一次性、大规模地压货等等。

4、与乡镇分销商的合作方式

根据乡镇市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分销商的具体情况可灵活制定合作方式。公司提供以下建议合作模式:

模式一:包利销售(仅限专营店)

即在合作之前明确该分销商在经营其他产品的时候一年的盈利数额,与其签订协议,经营我们的产品能保证其赢利数额不低于目前的经营,如果低于则给予补足。

模式二:订货量利润保证销售(专营店、兼营店均可)即保证分销商订货量能够获得相应折扣。

模式三:激励式销售(仅限专营店)在保证订货量折扣的同时,双方以协议的形式制定每月、每季、每年销售任务,超额完成量给予递进式奖励XX元。(产品系列不同奖励不同)

四、乡镇分销商的管理

1、专人专项管理乡镇市场

(1)人员设置:

a.专人专项负责管理乡镇市场事务,由经销商本人亲自负责。

b.下设乡镇市场专员:

地市级1~2名。

县级可设1名市场专员或仅由经销商本人负责。

(2)工作内容:

a.招乡镇分销商。

b.乡镇分销商日常管理与工作指导。

c.乡镇分销商会议组织。

d.乡镇市场营销传播组织与执行。

2、建立“一对一”的分销商档案

从建立乡镇营销网络的那一天开始,就要开始建立一个内容翔实的分销商档案。内容通常包括:

①客户的基本状况(卖场地点、卖场面积、店老板基本资料与性格特点、资金情况、经营状况等)。

②产品进入的情况(产品种类、出样数量、卖场内所处位置等)。

③销售情况(周销量、月销量、销量变化分析、占有率情况等)。

④导购员配备情况,促销活动的开展情况,每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效果等。

⑤定期根据销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五、乡镇市场营销传播运作

1、载体深挖细分,传播通道创新化

由于乡镇市场特有的居住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也在市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一系列有特色的特色媒体,可以通过更多传播通道的差异化创新,形成品牌、产品与消费者的多层次沟通,并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1)墙体广告(十字路口、丁字路口、一条街)

a.墙体广告位置:

选择经过市、县、镇的重要国道、省道两侧的房屋进行集中投放;

将墙体广告下移至镇通过村的主要集中干道两侧;

将墙体广告投放到村,选择村子的入口处、村委会、小卖部处进行重

点发布。

b.墙体广告标准:

发布内容以公司产品名称为主,并且要有经销商、分销商的联系方式;

对墙体广告的位置、规格、字体、色彩、用料等必须按照墙体统一的标准来进行刷涂。

②车体广告(往返于乡镇和县城、市区的专线车)

a.车体广告成为一种新兴的乡镇广告媒体,并且费用较低,活动范围广、

浏览人数多,是一种理想的流动广告。

b.车体广告的投放可以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即投放到从乡镇到县城的车

辆和从县城到市内的车辆上。

(3)大篷车广告

a.在巡游过程中播放关于企业及产品、活动的播音。

b.选择乡镇的大集或大的庙会、山会,由大篷车进行巡游或送货,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关注。

(4)人力三轮车广告

(5)摩托三轮车广告

(6)电线杆灯箱广告

(7)广播广告

a.在乡镇市场下的乡村,广播、大喇叭为农村干部向村民传达信息的主要手段,农民都比较关心。

b.可以采用与村委干部联合,赠送关于企业及产品的播音带,通过大喇叭广播做信息传播,通过村委会把产品宣传出去,形成良好效果。

c.将一些重大活动借助农村大喇叭进行传播,可以为活动开展积聚更多人气,形成从众影响。

⑧文化广告

由于农村文化娱乐较少,因此采取一系列送文化下乡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一定会得到广大乡镇消费者的欢迎,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及产品知名度、美誉度都有一定的好处。

常见的文化广告有:

a.聘请当地的文艺团体下乡演出:

联系文艺团体——确定节目——确定巡演地点、时间——开始下乡巡演。

b.送电影下乡等(公司拟制作形象广告片、专题片的胶片版用于电影下乡播放)。

2、爱跟风模仿,口碑影响起到很大作用

利用从众心理,有身份的人、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等消费什么品牌他们都跟随消费什么品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身份的人、说话有影响力的人(镇长、村长、派出所、老师)等领袖消费群体很重要,抓住他们就抓住了市场,做好这些意见领袖的公关工作将是快速打开农村市场的一个捷径;

二是,受左邻右舍、新朋好友等消费影响农村消费者由于地域和活动空间的限制,消费习惯大都受左邻右舍的口碑影响。此外,“攀比”心理在农村的品牌消费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是,受店老板的推荐消费影响。

3、联合分销商举办全方位的促销活动

①开业促销

鼓励和协调当地分销商充分调用当地的城建、工商、消协等各种资源,举办较为完整的促销活动。要注意尽量不花钱或者少花钱。为分销商取得开门红,那么分销商的自信心和销售积极性必然会大大提高。

a.产品展示,利用营销整合,调动全线产品进行展示,并安排专人讲解,不但可以扩大本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也可能会激发客户的经营兴趣和信心。

b.卖场包装,利用气球等一些简单物料,巧妙搭配,精心装点,烘托卖场气氛,充分聚敛人气,使顾客感到耳目一新,有新开张的感觉。

c.传单宣传和小礼品赠送,巧妙设计标题,发放传单,内容可以有企业简介、产品简介和活动期间的特惠商品等,让顾客充分认知和预热。

d.推出特价或抽奖商品,进行适度的价格冲击,直接形成当场销售,将气氛推向高潮。

②联合展销

a.时间:在乡镇的大集或大的庙会、山会的时候,与分销商联合展销。

b.地点:在镇上人流量大、较空旷的地方。

c.现场布置:样品、展板、拱门、遮阳伞等。

d.辅助活动:

传单宣传和小礼品赠送;

增添现场做秀,活跃现场气氛,如现场抽取幸运顾客、现场拍卖等。

③如何促销

促销宣传之一:不断刺激你的市场

一旦你停止刺激,市场上听不到你的声音,也就预示着你马上就要被淘汰。

促销宣传之二:用好特价产品

一个品牌影响力大的市场,利用特价产品去冲击市场,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如果该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较小的情况下,对特价产品的运用要谨慎,否则有可能引起消费者对该品牌和特价产品的误解,所以建议可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办法进行促销,但只要找到点(即回报消费者的理由)也可推出特价产品。

促销宣传之三:学会炒作

a.炒品牌文化:

传播企业的文化,就是传播品牌的内涵,传播产品的附加值,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各类促销活动。

b.炒热点:

结合社会热点,进行促销炒做,能够快速地提高品牌影响力,例如前一阶段的明星离婚事件等这类社会普通关注的热点,要抓住机会炒作。

c.炒产品:

要炒做每一款新品的上市,对主推的产品要不断地去提炼新点进行炒做。

促销宣传之四:给你的促销一个由头

当我们为每一次的促销和宣传找一个好的由头时,这次的促销和宣传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所以我们配合炒做做促销,促销效果将更为显著。

促销宣传之五:贵在创新,别人用过的我就不用

促销宣传之六:贵在坚持

很多地方的消费者对文具品牌仍处于认知阶段,促销活动见效慢,但要相信每一次的促销对品牌的拉升都是有效果的,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展示类的促销,建议时间都要持续在7天以上,这类活动的效果是沉淀型的,效果有可能在最后几天就爆发出来,一定要坚持下去。

促销宣传之七:细节决定成败“销售终端无大事”,促销宣传有无效果决定于每一个细节,我们做好每一个细节,才会产生效果,相信充分的准备才会产生完美的结果。所以要求每一次的促销宣传一定要提前至少十天的时间去准备。

关系到一次促销宣传成败的几个关键因素:

促销口径的统一;

活动现场的气势(产品组合、大型宣传物料、场地位置);

主持人的培训;

活动形式的创新。

上一篇:活动推广下一篇:学校消防安全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