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16篇)
1.地质灾害防治 篇一
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文章主要介绍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现状, 说明了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作 者:冯硕颖 作者单位: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5)分类号:X4关键词: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泥石流 滑坡 水土流失
2.地质灾害防治 篇二
一般情况下,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灾害, 大多由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导致, 进而导致地球表面少数岩土层出现移动地质灾害, 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并且实现地质环境的持续利用, 应当将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进行有机的结合, 构建高效的防治利用体系, 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率, 提升地质环境的有效利用率。
2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形成
2.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的变化作用或是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现象, 从而对人类的生命与财产造成的损失, 即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来源于自然, 是一种不可抗灾害, 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与治理, 一旦发生灾害, 其所带来的后果必定十分严重, 所以, 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此方面的发展, 但由于经济基础与技术水平的限制, 到目前为止也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预防。面对大自然的力量, 人类仅能够尽量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全面分析地质环境, 熟练的掌握其各种运动规律, 以此来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一定的预测, 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措施。
2.2 地质环境
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岩石、水与大气等物质所构成的体系, 即为岩石团及其所产生的风化物, 地球在不断变化与运动过程中, 其地质环境也在不断更改, 所以, 地质环境即为地球演化的结果, 岩石团、水圈、大气圈等进行作用, 相互交换能量, 从而形成了目前人们所看到的地质环境, 其是最后一次造山运动与冰期后形成的。地质环境发生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 其中存在水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等, 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形成了最终的地质环境。由此可知, 通过地质环境, 可分析出地质运动的规律, 从而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的预测, 减少损失。
3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3.1 调查、评价
在防治地质灾害时, 往往需要设计不同的防治方案, 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防治体系, 并且还需要遵循全局原则, 有针对性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每一项防治工作均存在自身的特征, 依据不同的灾害制定相应的预测方案。同时, 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过程中, 还应建立相应的体制关系, 详细的调查并记录当地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 明确记录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害发生前后, 地质条件发生的变化, 针对性分析其产生的危害性、危害等级, 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 划分出明确的危害等级。通常情况下, 各种地质环境所产生的灾害等级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作出相对应的预警预案方案。
此外, 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时, 应建立相应的区域划分体系, 划分区域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的地质环境特点, 确定导致地质灾害的因素, 分析灾害发生的危害性, 确定每个区域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等级以及灾害的破坏程度, 制定相对应的等级预案, 以此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资料, 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对为地质灾害的管理提供更加可靠地数据性的支持。
3.2 完善监测预警手段
就当前情况来看, 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行政方式与技术方式。其中, 行政方式主要是指当信息预测准确之后要根据预测预测的不同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 利用行政手段对预测到的信息进行公布;技术方式即为利用科学技术产品, 在地质环境发生之时进行详细的检测, 检测准确的灾害位置, 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状况, 然后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灾害信息进行详细的捕捉, 从而作为行政方式的依据, 为灾害的应急、防范提供重要的依据。
3.3 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当前, 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包括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强这三方面的特征, 在灾害发生之前, 人们往往无法预测。针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特征, 在现有的经济科学条件下, 应建立整合的应急预案、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 以及相应的信息收集平台, 为现场的工作提供信息上的支持。通过这些平台设施的建立, 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为灾害应急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科学有效的做好灾后防治工作。通过相应的调查与侦查, 可找出危害性最大、灾害性最严重的中心点, 经过调查后, 使得群众尽快搬迁, 以避免任何后续隐患的存在, 但在搬迁之前, 应做好相应的事前准备工作, 确保搬迁方式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进行灾后治理时,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施, 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做好后续工作。
4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4.1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评价, 需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特点, 如果该区域本身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公益性以及服务性等特征, 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地质勘查与环境调查, 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的应用评价, 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情况, 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与建设, 以充分利用该地质环境。在地质环境实际利用过程中, 可有效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 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在区域环境评估中, 相关部门需要注重评价的实用性、可操作、可行性。当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工作之后, 还需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而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区域地质环境的体系建设的研究, 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工程功能的区域划分、灾害防治的调控。对于不同区域地质环境特征评价, 应选择合适的划分与对策。
4.2 构建工程地质环境安全
在工程地质环境中, 安全主要是指与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区域内外等环境存在的风险性与安全性。对于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的评价, 有利于最大程度避免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有效降低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 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的观念, 在地质环境利用过程中, 应注重大自然与人类的和平共处, 将人类本身的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的整合, 充分利用地质环境, 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构建过程中, 不应局限于对工程评价体系与地质评价体系的建设, 还需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开发利用地质环境。此外, 在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构建时, 还应综合分析各个方面的数据与相关的要求、注意事项, 构建完善的地质环境安全体系, 规范建设, 提升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
4.3 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
就当前情况来看, 地质环境安全主要涉及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这三个技术层次,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 需要长远的规划与建设发展。为了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 应建立更加主动的人类居住环境的地质安全服务体系, 为重大工程的建设及其安全运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以确保地质环境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参考文献
[1]潘飞.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4) :90~93.
[2]周志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理论与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20) :98~101.
3.地质灾害防治 篇三
关键词:老坡锰矿;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
引言
老坡锰矿区位于德保县城南东部足荣乡的老坡-孟棉村一带。地处摩天岭复式向斜北西翼,含矿层产于下三叠统北泗组中段含锰灰岩及锰质硅质泥岩中,为锰帽型氧化锰矿石。矿床规模达中型。
矿山自1996年开采至2014年,大大小小采矿点达20多个,先后建设5个采区共17个露天采场进行开采生产,均为露天机械开采。随着采矿工作的延续,部分矿体受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闭坑,目前剩下7个采场仍在开采中。
1.矿山地质环境
1.1矿区自然地理条件
矿区为中低山陡坡地形,山峦巅连起伏,局部为岩溶地貌。山脉呈南西西~北东东向延伸,山地坡度在20~60°不等;海拔最高为鸡冠山主峰905.00m,一般为490~720m,最低点老坡河下段415.00m,最大相对高差为490m,一般高差为100~200m。区内植被发育,覆盖广泛。残坡积层一般厚1~3米,局部大于3米。
矿区除最大的主干沟谷老坡河有常年的地表径流外;支沟多为旱沟,山坡及坡下地表出露的渗水泉点甚少,山间沟谷水流量受雨季控制,雨季有水(流量为28升/秒),均向老坡河排泄。
本区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1℃,最高37℃,最低-2.6℃。年平均降水量为1461.4mm;年降水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季候性特征,五~八月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旱季。地表水多受采矿及人畜活动的污染,不能直接饮用;地下泉水露头较多,饮用水可解决。
1.2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中三叠统、第四系。自下而上为:
(一)下三叠统马脚岭组:下部为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灰岩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含燧石灰岩夹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硅质灰岩;中部浅色~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局部夹黄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上部灰色层状含硅质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浅灰~灰色中层状状扁豆状泥质灰岩,顶部常相变为灰~深灰色块状~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二)下三叠统北四组:为矿区之含锰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下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泥岩夹少量薄层硅质岩、偶夹锰土条带。上部为黄绿色,灰黄色,(风化后呈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含锰质泥岩、锰质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局部相变为含锰硅质岩或硅质泥岩。第二段:下部岩石以普遍含锰为特征,含锰矿5层,矿层间的夹层含锰(1 (三)中三叠统百蓬组下段底部长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凝灰质砂岩,下部为灰绿、黄绿色中层状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黄绿色、黄褐色薄~中层状粉砂质泥岩互层;上部灰绿色、黄绿色中~厚层状长石质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泥岩。 (四)第四系,矿区内第四系主要有洪冲积层和坡残积层。洪冲积层发育于小河两侧阶地及河漫滩,为砂土、砾石层。面积较小,厚度极不稳定。坡残积层主要发育于碎屑岩、钙质泥岩分布地区,为棕色、棕灰色、黄褐色含岩石碎块、碎石的粘土、亚粘土或亚砂土。锰矿层及其附近常含较多的锰矿碎块,可作为找矿的标志。 1.3构造-褶皱与断裂 矿区为摩天岭复向斜北西翼之次级构造。总体主构造线呈北西走向,与北东向构造反复接合,形成向西凸出的弧形褶皱;同时,次级褶皱发育,并叠加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北东向断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区内褶皱宏观上受北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的复合控制。矿区的主体褶皱为岜意屯背斜,背斜西翼,由于构造叠加,产生了多个次级褶皱,有领屯背斜、果福背斜等,形成了不同级次的次褶皱组。褶皱组主要有果福褶皱组、华屯褶皱组、朴素倾伏向斜。在上述褶皱的翼部,常发育有不同方向的裙饰褶皱。 区内断裂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三组。其中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形成较早,稍晚于褶皱期;北东东向断裂组,切断北西向断裂组,但为北东向断裂所截切。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晚,对氧化锰矿层的形成或破坏起到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2.矿山地质灾害 一、灾害类型及其危害性 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冒顶片帮、深部岩爆、采空区垮塌和地表塌陷、井下突水、崩塌滑坡、地下水破坏、矿震、环境污染等。其崩塌、滑坡、(人造)泥石流是本矿区常见或可能诱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灾种,它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和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它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阻断交通道路、摧毁村庄矿山、淹没山地农田土地和水利工程设施等。 二、灾害的成因及相关因素 地质灾害的成因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关。自然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 2.1 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滑的动力地貌现象。滑坡是矿山的突发性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貌及地质条件:滑坡主要出现在松散沉积层。松散沉积物,尤其是粘土及黄土浸水后,粘聚力骤降,大大增加其可滑性。基岩区的滑坡和软弱岩层有关,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一,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岩层的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时,也有助于滑坡发育。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使斜坡上部的软弱面形成临空状态,上部土体或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滑坡。 (2)气候条件及其他条件:持续的强降雨,活跃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地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2.2 崩塌 崩塌是较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貌现象。崩塌现象的发生在矿山较为普遍,有土体崩塌和岩质崩塌(也称落石),规模较大小不一。崩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貌及地质条件:地貌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一定的坡度和高差是崩塌发生的基本条件。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坡地,当坡度超过它的休止角时可能出现崩塌,根据坡度和高差的不同出现崩塌情况不同。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较大,一般大于50度,高差大于50米时,才可能发生崩塌。结构致密又无裂隙的完整基岩,在坡度很陡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崩塌。反之,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塌。 (2)气候条件:在岩石风化强烈地区,风化层较厚,悬崖陡坡容易出现崩塌。暴雨、连日阴雨等也是崩塌的触发因素,岩体和土体中水分的大量渗入,增加了荷载,同时还影响岩土体内部结构,导致崩塌发生。 (3)人为因素:主要为不规范矿山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及水采方式开采矿石形成的人造成洪流极易冲蚀河岸、土体等,都导至崩塌的发生。 1996-2007年间,本矿区在人工采矿过程中,安全意识薄弱,盲目挖掘,至使边坡角度过陡而导致崩塌多起,造成1人死亡,轻伤12人的事故;自2007年至今,以机械采掘(兼水采)为主,因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因素而导致的大、小崩塌现象不记其数,造成死亡1人,轻伤6人及掩埋设备事故。 2.3(人造)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洪流。泥石流一旦发生,其造成的损失较大。泥石流的成因三项必要条件:特定的地形和坡度、丰富的疏松土石供给以及集中的水源补充。然而这些条件又受控于地质环境气候、植被等各种因素及其组合状况。 该矿区易诱发泥石流地段主要分布在朴素矿段的朴素屯、那腰屯及其北西向的朴素屯旱河一带。该地段特点:河道狭窄,两岸河谷有多个采矿点及排土场、堆渣场,呈递级的简陋尾矿坝。河道北岸及上游地层为松散的砂土、砾石层,厚3-60米。 图片2-1. 朴素屯尾矿坝与堆渣场一角. (照片说明:沿朴素屯旱河河谷拦截而成的简易尾矿坝,距村庄最近处仅50m,采矿点离村庄300m。冲沟从两村庄中间穿过,向东面的老坡河排泄。) 引起或诱发(人造)泥石流主要因素是:排土场、堆渣场边坡失稳,或者尾矿坝垮塌(溃坝);露天采矿场边坡失稳、洪流冲蚀引起的边坡失稳、及水采方式开采矿石形成的人造成洪流等,提供丰富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源补充。如在雨季的强降雨,加简陋的尾矿坝,易引发的场库失稳导致尾矿坝溃决继而形成(人造)泥石流。如:2012年①号尾矿坝溃决形成(人造)泥石流,其大量的废泥污水涌向老坡河,造成淹埋沿岸农田、冲垮沿岸矿山设施、冲垮桥梁1座、污染下游人畜饮水。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对该区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3.1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2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人造)泥石流的产生。特别是在朴素屯、那腰屯及其北西向的朴屯旱河一带易诱发泥石流地段更要加强监测,对该区的尾矿坝进行加固,防止(人造)泥石流的发生。建议在那腰屯小山包的北西方向400米的河道拐弯处进行人工河流改道,以消除或降低(人造)泥石流发生,以保障谷口处的村屯、学校的生命财产安全。 3.3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 3.4建议加强矿山复垦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景观。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 4结束语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广西锰矿资源,新编《广西地质矿产志》 [2].《浅谈广西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黄纯粹、农 良,2007 为了认真落实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精神,确保全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村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群防群治”,以“避让为主、减少损失”的原则,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人民群众着想”的思想,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防治隐患于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措施 (一)村社成立地质灾害防治救援小组,以村支书××任组长,村长××任副组长,××、××、××、××为成员,负责对地质灾害工作的领导、督查和协调指挥工作。 (二)具体监测人员××,联系电话××,监测人员随时进行监测记录。若发现异常情况即时报告领导小组。 (三)若有地质灾害险情发生,各社要组织应急队员控制事态发展,对人、畜、物、财产实施抢救,并及时上报乡党政办,乡政府在接到报告后20分钟内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四)抢险时,卫生院要派专人随同实施救护医疗,并做好搜救集体伤员的准备工作。 (五)各社农用车辆均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专用车,听从组织调动,对不服从安排调动的车辆一律予以扣留,并从重处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地灾防治工作意识。 1、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大局出发,从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2、组织广大干群学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通过召开会议、刷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地灾防治知识,增强广大干群地灾防治意识,提高广大干群地灾防范能力。 范文网 3、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劳动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二、开展地灾评估,健全地灾防治监测机制。 1、开展地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 2、制定地灾防治预案和突发性地灾应急预案。 3、建立健全地灾监测网络,落实地灾汛期值班、速报、巡视、检查等各项规章制度。 4、重要地灾要设置警示牌。 三、加大防范力度,严禁人为诱发地灾行为。 1、组织地灾危险点的广大干群开展地灾防治的可行性治理工作。 2、严禁在地灾危险区内进行爆破、削坡或其它危险性的建设施工。 3、严禁无合法手续开采矿产等违法开采行为。 4、严禁持有合法开采手续的违规开采行为。 四、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对本地的地灾防治工作负总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地灾防治工作担负直接责任。 2、要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人命关天”的高度,切实把地灾监测机制、地灾预防措施以及地灾防治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层层要有责任人。 3、确保通信畅通,各村、各单位一把手和蹲村领导干部在汛期要保持通信工具24小时畅通。 4、开展经常性的地灾监测、巡查及其督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灾情、研究灾情和排除灾情,防患未然,切实把地灾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众所周知,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作为一对矛盾统一体, 相互关联, 互为影响。防治灾害的过程也就是对环境质量加以保证的过程, 而从一定程度上看, 改善环境条件可以使灾害的频度和程度降低, 因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地质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互利的关系。 首先, 地质环境制约着地质灾害。上文中已经提到, 地质灾害形成于特定的地质环境, 无论何种类型的地质灾害都必须以地质环境为载体, 话句话说, 脱离了地质体, 就不可能发生地质类灾害。 其次, 地质灾害可以改造地质环境。某地一旦发生地质灾害, 就会引起地质环境的变化, 而这些环境变化是地质灾害改造和重塑地质环境的过程, 也是地质灾害的最直接、不可逆性的结果。 准确地说, 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形成的是辩证关系。在地质环境变迁的众多表现形式中, 地质灾害是其中的一种, 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 恶化地质环境的现象伴随而生。因此, 政府应该双管齐下, 把防治地质灾害与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地结合起来, 制定出科学的防灾对策。首先, 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策划时, 应把二者相协调, 以地质灾害防治的内容为侧重点, 具体从地质灾害的灾种不同出发, 把相应治理、防灾以及应急措施制订出来。其次, 在进行灾害治理方案设计时, 需要考虑地质灾害对环境的适应性, 把地质灾害受环境制约的方面和内容明确好。 2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 目前, 我国存在着环境恶化、破坏严重的问题, 究其原因, 是人类对环境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 在认识不足的情况下, 人们不止一次地违背自然规律进行改造活动, 使得自然环境被过分干预, 最终使自然环境不受自身规律发展所控制。因此, 受长期以来的错误的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总增长策略追求的是片面发展, 也就是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 使得地质环境被肆意地践踏毁坏。 再者, 自然界的承受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 它虽然给予了人类巨大的自然财富, 但这些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目前, 很多的自然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灭绝的尴尬境地, 特别是一些动植物, 被人类的不理智推向了生存的边缘。其实, 在世界这一特定的空间里, 即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而对于地质资源, 其也因地质环境的容量的有限而被局限。 3 兼顾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1) 转变意识,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于地质环境的防治及地质环境的保护, 最紧迫的就是使人类基本观念转变, 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并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使国家的建设适应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近年来,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口号不断被提倡, 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自己, 也渐渐认识到以往的生活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环境资源时逐渐向合理化靠拢。人类所有生活和生产的物质载体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地质环境中获取, 而地质环境又接纳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 通过这样循环往复, 人类的生活生产便自然而然就与地质环境密不可分。 以往, 人们认为地质环境系统中存在的一切资源都是无限的, 地质环境的容纳能力及其自净能力也是无限的, 可以无限利用, 其实这些观点存在很大的误导性。现在, 人类意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传统的片面观点也被改变, 人们在开采资源时不再对地址环境采用掠夺式, 而是见开采与节制相结合, 对开采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控制计划, 使得对资源与环境利用变得更加合理。只要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逐渐提高, 就使地质灾害的发生从根源上得到抑制, 也使地质灾害因缺少滋生的土壤而逐渐减少。 (2) 踏实做好治灾防灾工作 第一, 要使地质灾害严重地区的详细勘查工作进一步加强, 并给地质灾害经济评估系统的建立工作提供依据, 并把详细区划地质灾害的内容提升为工作重点, 为以后的防灾减灾事业打好基础。 第二,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网的建设应不断完善,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域差异、地区内不同的生态类型以及小气候不同的进行合理布局, 通过划分片区的形式建立并完善测报站, 在适当的情况下合理增设测报点, 使覆盖面能够达到90%以上。测报网的不断拓宽, 还可以促进灾害预报工作的网络化, 在传递速度上得到提高, 从而使得防治灾害的及时性得到保证。 第三, 提高应急防治能力, 也就是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 还应该提高地区的应急防治能力, 以“预防为主”, 建立起专业化、社会化的控制地址灾害系统。并依据现有的基础, 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增加政府的资金投入, 扩大专业防治队伍、充实器械和物资装备, 并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到专业化的深度。 总之, 在新时期, 我国要以“防治结合”为原则进行安全、环保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 促进整个社会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 摘要:新时期,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之间的联系愈发地突出和紧密, 作为这样一对矛盾统一体, 它们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们可以通过二者的关系来开展地质灾害的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使其达到兼顾统一的状态。 关键词: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关系,保护 参考文献 [1]胡海涛, 周平根.关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中国地质, 1995, 09 丰富的资源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湖南带来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不止如此,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湖南地处我国第二级台阶向第三级台阶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致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同时又地处南岭、钦杭、湘西—鄂西三大成矿区带,构造运动强烈,岩石发育齐全。这样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决定了湖南一方面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 预防:14个群测群防师范县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现行条件下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所有山地丘陵地区94个县市区均已提前全面完成“十有县”建设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 在全面建成 “十有县”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体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创建活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分年度建设一批“领导重视、机制健全、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 浏阳市等14县市区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单位,可望明年验收授牌。国土资源部充分借鉴我省开展群测群防示范建设的试点经验,于2013年9月全面启动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第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防灾能力再上台阶。 2014年,湖南在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制定具体支持措施,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全面开展我省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指导市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群测群防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基层群众识灾防灾能力,制作并播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专题宣传片,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详查:1∶5000地质灾害详查 湖南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环境基础。 对此湖南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成“1358”目标,即完成100个县市的1∶5万地质灾害详查、300处地质灾害勘查、500处地质灾害治理、8000户受地质灾害威胁户的搬迁,这个规划目标可望全面提前完成。 在摸清地质灾害家底方面,目前,湖南已完成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较低、涉及范围不广、普查精度不高、家底不清,特别是主要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学校、城镇尚未开展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按照湖南省政府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100个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要求,2013年完成了22个县市区的野外验收,新启动了45个县市区详查任务。 至此,全省已完成或正在开展1∶5万详查工作的县市区已达75个,将提前完成省政府《意见》确立的目标。 据了解,2014年湖南将再部署25个以上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对60处以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详细勘查。 治理:90个地质灾害项目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2013年共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切块资金8000多万元,开展近90个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及搬迁项目。 还争取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11个、资金4100万元。同往年相比,项目个数增加7个、资金量增加21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可解除全省25000多人所受的地质灾害威胁。 2014年,全省将安排1500户以上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居民搬迁避让;在技术与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全省50处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或实施搬迁避让积极向国家争取启动武陵山、罗霄山特困连片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搬迁工程。 为进一步搞好***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预防相结合”的方针,制定***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镇地质灾害的基本情况 ***镇虽不是地质灾害主要危险区,但也存在不少灾害隐患,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防治。地质灾害因素很多,主要是降雨、不当采矿、劈山切坡、取土等工程活动。在讯期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发生,境内主要地质灾害点有***村四组罗家堡、***村滑石板、***村芭蕉坪;煤矿易造成地质塌陷的区域有***村芭蕉坪、***村烂泥池。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各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加大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和防治管理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认真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建立各级负责制,落实监测责任人。 ***国土资源管理所为地质灾害防治、协调、组织、指导等工作的责任单位,负责及时按上级预警通知向地质灾害点传达预警信息,驻村干部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其主要职责:负责落实、监测人监测,值班制度、人员组织等工作。 监测人职责:做好监测标志,监测记录,监测报告,有重大险情时,及时报告。 在汛期各村要密切监测灾害点,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内的灾害隐患点及时上报镇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管理所,同时采取相应避让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治理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人为工程造成地质灾害点要提出,避让、治理,各区域责任人要相关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方案。 三、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其成员如下: 略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全国的地质灾害调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甚为复杂,发生地质灾害的次数不在少数,每一次地质灾害都是巨大的灾难,给人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众多问题,对其进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防治地质灾害必须要避免用惯性思维进行思考,因为地质灾害不仅是一种地质环境现象,它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内涵方面来看,还要将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来理解,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在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要求全员参与,上至各地政府、企业下至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参与防治,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加强对整体防治过程的管理。 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可分为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种,每一次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是由其中一种因素造成,还可能是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叠加作用。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和责任承担者,最终可归纳为四种: 一是纯粹地由自然因素所造成,俗称“天灾”,由于地质环境恶化导致地质灾害。通常由国家政府来治理此种灾害。 二是人为因素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天灾”相对应,属于“人祸”,这种灾害自然由行为方即进行活动的人承担责任。 三是地质灾害的引发原因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人为活动的因素,技术上无法辨别何种因素居多,但在实际情况中,会把这一类情况作为单纯的自然因素来处理。 四是这种情况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一般是人为活动所形成的隐患。这类情况也是由政府负责对灾害进行治理。 我国致灾地质作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0%。其中又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平均每年造成1,000多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地面塌陷(含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和矿区。岩溶塌陷分布广泛,自1949年以来,已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近千起,塌陷坑总数3万多个,其中尤以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矿区(以采煤为主)采空塌陷十分严重,仅华北、华东地区的煤矿区采空塌陷每年就达10.5万亩。地面塌陷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地区,全国已有上海、天津、苏州、无锡等40多个大中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地面沉降虽不致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它多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地裂缝已在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县(市、区)发现400多处,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为严重。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关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付诸多方面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工作方式与工作理念,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没有在全国范围推广与普及,局部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与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首先,地质灾害防范意识薄弱,部分居民缺少地质灾害防治的知识与能力。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薄弱,相应地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储备不足,违规作业的事件屡禁不止,在山区开发煤矿、建立房屋,在没有科学计算的情况下修建铁路与隧道,一旦爆发地质灾害,居民群众完全没有能力开展与组织后续的治理工作,无形之中增加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 其次,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不足,无法及时启动紧急治理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管理项目多,需要的流动资金数额较大,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并没有建立系统化、整体化的工作体系,导致破坏地质环境、过度消费地质资源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隐藏着诸多地质灾害的潜在危机,再加上综合治理工作涉及大氛围的居民搬迁、农业用地避让等等复杂工作,需要的资金缺口庞大,导致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方案无法及时启动。 最后,地质灾害预测体系与预警机制有待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本质上来讲,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与防治,对相关的预警机制以及检测系统要求较高,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仍需要在以下方面完善与加强:一是突发性灾害诸如地震、山体滑坡等等紧急管理指挥中心亟待完善,预测与监管的工作能力亟待提高;二是紧急预警中心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需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三是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较低,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导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自1988年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职能以来,地质环境队伍(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队)作为地勘队伍的组成部分连同地勘费一并下放地方。地质灾害作为地质环境工作的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之后十年来逐步成为一项重要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历了调查、普查、工程治理从无到有的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地质灾害调查为基础,少数隐患点实施专业队伍监测,绝大多数采取群测群防监测,逐步开始重大隐患点工程治理的格局,使我国为防治地质灾害而开展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和治理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加强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先后完成了长江、黄河等11条大江大河和成昆铁路、宝成铁路、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的环境工程地质普查;特别是完成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万以地质灾害为重点的环境地质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在山区县地质灾害调查基础上形成了群测群防体系。 从2003年至2008年,在地质灾害易发区部署完成了1640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于此项成果初步建立了以群测群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体系。现在全国24万处隐患点均已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有10万群测群防员。实践证明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大创举,是在现行条件下最为有效的监测体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挽救了大量生命,取得了巨大成功。 3.组建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机构。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由1个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院、32个省级监测总站、233个市级监测分站和166个县级监测站组成的全国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了三峡库区滑坡崩塌专业监测网。在典型地区开展了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示范工作。 4.法规规章逐步完善,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颁布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国务院先后发布《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各省(区、市)和大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市、县均发布实施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5.监测网络初具规模,预报工作卓有成效。 初步建立起全国地质环境监测网,对一些危害较大的滑坡、危岩、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开展了专门的监测预报。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受灾害威胁地区干部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适合中国国情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和应急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6.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制度。 从1993年开始,先后颁布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目前已有铁道、建设、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地矿等11个行业所属的400多个单位获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此外,举办了多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工程师培训班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现阶段,国家灾害防治工作正处于全面构建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诸多现实问题,并设计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与调整方案,既保障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同时减少防治工作的失误与漏洞,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1.做好宣传,掌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 为始终掌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开展群防群治、预测预警、防治治理工作,加强相关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识,举办地质灾害方式知识普及讲座,深入地质灾害频发与治理意识较低的区域,增强群众紧急处理与治理地质灾害的能力,全面、科学部署地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为构建系统化、完整化、全国性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2.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普查、排查等基础工作。 为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必须加大基础工作力度。全国应开展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地区(300万平方公里)详查工作应加快进度,地震灾区、三峡库区等应做到普查,排查工作应纳入基础工作由专业队伍承担,并每隔一年排查一次,人员集中区附近2,000米范围要提高工作程度,部署一批必要的工程勘查。 3.统合资源,构建国家地质灾害防治长城。 一方面,要加强相关地质灾害防治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共同探讨与分析推进与改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具体方式与对策,提高防治工作的高效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协调区域灾害防治与城乡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等重要工作的关系,既有效规避地质灾害,同时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全面进步。 4.国家级和市、县级地灾防治指挥协调能力建设是当前应该加强的两个重要环节。 地质灾害现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自然灾害,今年暴雨导致人员伤亡90%属于地质灾害。建议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家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我部作为办公室单位,组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中心。 地质灾害防治关键在基层,而我们基层最为薄弱。要加强市、县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形成中央出资由专业的地勘单位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由市、县两级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承接,群测群防员使用,发现灾情险情报告市县、乡政府应急处置的防灾体系。 5.建立市、县地质灾害监测机构。 建立市、县地质灾害监测机构是必要的,地下水、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都需要监测,各地的监测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有所侧重。监测机构承接地质灾害调查、普查、排查等基础工作成果,可以根据成果、根据群测群防员分布,划定每个群测群防员的监测区域、监测隐患点、巡查路线等,使地调成果发挥作用。 6.增加投入,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有效使用。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与支持,为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落实相关防治措施与对策,就必须增加防治经费,为做好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责特大和重大地质灾害治理,现在用于面上的治理资金中央每年出资仅9个亿,与各地需求相比杯水车薪。如能增加到每年40个亿治理进度会大大加快。除了依靠国家的专项拨款之外,还要广泛征集企业、个人、海外的捐款,既鼓励全国、全民族投入到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同时加快防治工程建设、灾后重建工作进程,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与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分析与调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与诸多现实问题,坚决做到认识到位、部署到位、检查到位、应急到位,严密实施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灾情险情,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尽最大努力避免地灾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进步、民族团结与国家富强昌盛贡献力量。 [1]贾颖超.科技论文英译的交际翻译策略——工程地质类论文英译及研究报告[R]. [2]徐绍史.关于做好近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几点要求[J].国土资源通讯.2012,(17). [3]陈燕.孟凡熙.浅谈我国地质灾害与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8). [4]林泉贞.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若干措施的探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2,(6).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抗滑桩 引言 矿山地质灾害是近年来频发重大地质灾害的一种, 地质灾害防御刻不容缓。海州露天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利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地质灾害问题, 还涉及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社会问题。通过对其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行综合治理的实践, 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修复生态环境, 控制利用已有的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 区域地质条件 海州露天矿位于阜新市区南部太平区境内。全矿区占地面积约为26.82km2, 其中露天采场占地约为6.0km2, 工业广场占地约为3.84km2, 排土场及排矸场占地面积约为14.8km2, 住宅及生活设施占地约为2.18km2。海州矿区东西长约3.9km, 南北宽约1.8km, 南帮坡度为38°, 北帮坡度为18°~20°。海州矿矿部、多数基层单位及其生活区位于采场北部, 采场东南部为高德煤矿, 北部为太平街道及高德街道。 1.1 地层岩性 海州露天煤矿是阜新含煤盆地主要含煤地层, 共有六个煤层群, 其埋藏顺序 (由上而下) 如下:水泉层群、孙家湾群层、中间层群、太平上下群层及高德层群。 1.2 岩性 阜新含煤地层为陆相盆地沉积, 岩性由颗粒不等的砂砾岩、砂质页岩、砂岩及煤层构成, 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 可采煤层顶板以上岩层是由砂砾岩、粗颗粒砂岩和砂质页岩构成。煤层底板以下是由泥质砂页、砂岩夹薄煤层构成。岩层基本上为单斜构造, 岩层走向一般为N50°~80°E或东西向, 倾向为SE, 倾角为18°~22°。 1.3 断层构造 断层主要发育在矿区东区, 尤其在可采煤层顶板以上更为发育, 现已查明露天境内大小断层共9条, 其中中部一号 (F中1) 和东部一号 (F东1) 两条断层为最大, 横切各煤 (岩) 层将露天分割成三个自然采区, 本区域为中部一号 (F中1) 以西区域。主要受中部一号 (F中1) 断层影响。煤层由于受断层切割影响不仅给采矿工程带来困难, 同时也给北侧边坡稳定带来极大威胁。 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1 第四系冲积层松散孔隙潜水 第四系冲积层分布于露天北帮至细河及东南帮古河床一带, 含水层由粗砂、砾砂、卵石组成, 埋深在5.0~12.0m, , 厚度在2.0~8.0m, 由南向北逐渐变厚。该含水层底板由风化的透水性很弱的砂岩及砂质页岩构成。北侧潜水流向与细河流向一致, 潜水位标高在161.0~170.0m。 2.2 基岩裂隙水 深部基岩含水层主要由砂岩、砂质页岩构成, 隔水层为碳质页岩和结构致密的泥质页岩、。基岩裂隙水主要贮存在这些岩层裂隙中。因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差异, 所以含水层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裂隙发育的岩层地下水贮存丰富, 不发育的岩层地下水贫乏。 2.3 断层破碎带水 因为断层破碎带及其附近岩层节理裂隙发育, 所以该破碎带为岩层中主要含水层, 其赋水性受断层的产状、规模、性质所制约。 3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阜新海州露天矿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土体变形, 即矿山地面及采空区塌陷, 矿区边失稳、滑坡以及因采空区诱发的矿震等。结合海州露天矿矿山环境综合因素, 对矿坑北帮区域进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与环境恢复,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将矿山建设成为集科普教育与景观于一体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区。 3.1 进行治理区剖面地质灾害勘查、地形测绘, 查明地质灾害隐患, 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为治理工程布置提供依据; 3.2 采用削坡、平整、修筑挡土墙、锚索 (杆) 、格构、抗滑桩、截水沟和排水沟等工程对北帮西部边坡进行治理及植被恢复; 3.3 附近景观工程及坑内治理区进行景观、植被恢复治理; 3.4 环坑道路两侧及及局部拆迁区绿化; 3.5 附近矿山公园主入口处步行道改线工程, 完善下坑步行道路景观; 3.6 建立北帮边坡治理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边坡稳定情况; 3.7 完善露天矿排水系统建设; 3.8 对主要断层及易滑坡带采用抗滑桩+坡脚的形式治理。 在E17-E20区段中由于N600附近煤层开采导致4#下弱层以上边坡滑动, 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因此在本区段采用两排抗滑桩进行治理。 抗滑桩设计参数如下: 抗滑桩桩径2m*3m; N800附近第一排抗滑桩桩长20m, N700附近第二排抗滑桩桩长19m; 滑桩水平间距:10m; 抗滑桩加固深度:5.5m;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保护层厚度50毫米。抗滑桩配筋:主筋采用Ф32三级钢筋, 在迎土侧采用22根Ф32三级钢筋, 在背土侧采用11根Ф32三级钢筋。箍筋采用Ф12@150的双肢箍筋, 箍筋采用一级钢筋。 抗滑桩共设计48根, 其中第一排抗滑桩24根, 第二排抗滑桩24根。挖掘时应采取全长钢护筒护壁措施, 防止坍塌造成安全事故。 结束语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们带来灾难, 而且给地表环境造成破坏和难以恢复的痕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环境治理工程,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而采取的主动行为。通过对海州露天矿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期实行综合治理的实践, 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修复生态环境, 控制利用已有的矿产资源、环境资源,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其他矿山环境治理提供了借鉴与示范意义, 为阜新的城市转型,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保证与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22-2006.[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22-2006. [2]关于下达2009年度第二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辽国土资发[2010]46号) .[2]关于下达2009年度第二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辽国土资发[2010]46号) . [3]阜新矿物局海州露天煤矿.北帮边坡重点部位岩体强度试验研究报告[R], 1994.[3]阜新矿物局海州露天煤矿.北帮边坡重点部位岩体强度试验研究报告[R], 1994. 一、培训目的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各乡(镇)、经开区,国土所,各监测点监测员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对象包括各乡(镇)、经开区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国土所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共计约200人。 三、组织机构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特成立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办公室、地环股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次活动的筹划和组织工作。 四、活动时间、地点及通知安排 培训时间:20XX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上午9:00~12:00。 培训地点: 通知安排:各乡(镇)、经开区和国土所由国土局办公室通知,监测人员由各自辖区内的`乡(镇)、经开区负责通知,并要求按时到场。 五、培训内容 (一)地质灾害特征、征兆及如何避灾。 (二)如何避免自然或人为活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 (三)如何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巡查等工作。 (四)各监测人员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点监测并如何做好监测记录。 (五)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及培训工作。 (六)如何加强全县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学习组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要点。 (七)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的制定,以及地质灾害发生时,如何启动和实施防灾预案。 六、会议流程 主持人: 七、培训补助 1、什么是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易发区? 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哪些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第二方面是人为建设活动引发的,如采矿、兴建水利工程、架桥、修路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陷等)。 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往往会诱发地质灾害。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等。 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 堆填加载:在斜坡上大量兴建楼房,大量堆填土石、矿渣等。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山坡上乱砍乱伐等,也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3、地质灾害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灾情依据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0人(含)以上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和失踪10人(含)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含)以上、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和失踪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4、地质灾害险情分级 地质灾害险情依据威胁人员、财产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含)以上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含)以上的; 大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含)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0万元(含)以上1亿元以下的; 中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含)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含)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 小型: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5、地质灾害发生前有哪些前兆? 凡较大型山体崩塌、滑坡等要完成自身的变形破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过程,在强烈破坏之前,都显示出一定的前兆特征。 (一)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 (1)崩塌的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2)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二)滑坡发生的前兆特征 (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坡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弛,小型坍塌现象。 (3)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响声,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异常现象。 (5)滑坡体上有裂缝、房屋倾斜,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 (6)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等。(7)滑坡上如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三)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特征(1)井、泉水位骤升或骤降,突然浑浊或翻沙、冒气;(2)地面出现环状裂缝并不断扩展,局部产生地鼓或下沉;(3)地下有响声。 (四)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 (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6、发生地质灾害前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一)临时避灾场地的选定 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外,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场所。避灾场所的选定,一定要选取绝对安全的地方,绝不能选在滑坡的主滑方向、陡坡有危岩体的坡脚下或泥石流沟沟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 (二)撤离路线的选定 撤离危险区应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应尽可能避开滑坡的滑移方向、崩塌的倾崩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经过地段。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三)预警信号的规定 撤离地质灾害危险区,应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叫笛等)。制定的信号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乱用,以免误发 7、发生地质灾害时怎么办? (一)发生崩塌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二)发生滑坡时怎么办 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如果滑坡滑动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动或抱紧一颗大树不松手。 (三)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体冲毁。 8、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主要任务 (一)第一时间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灾现场指挥机构,启动防灾预案,根据防灾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工作内容; (二)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转移安置人群到临时避灾点,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有组织的救援受伤和被围困的人员; (三)对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并上报,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和发展趋势; (四)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并建立警示标志; (五)加强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监测,并对周边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排查; (六)排危及实施应急抢险工程; (七)信息、通讯、交通、医疗、救灾物资、治安、技术等应急保障措施到位; (八)根据权限做好灾害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对灾情和险情进行初步评估并上报,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和发展趋势; 9、灾后如何应急自救? 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避灾措施。 (一)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二)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信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 (三)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四)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根据多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指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 (五)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员。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特别指出的是对泥石流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主要是避免窒息。为此,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急救站。 10、农村建房选址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一)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建房; (二)不要在滑坡体上、陡坡上建房; (三)不要紧挨着陡坡坡脚、有危岩的石山坡脚建房; (四)在缓坡上或其坡脚切坡建房,房屋与后面的陡坡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距离; (五)不要在山区的冲沟底部及冲沟口附近建房;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止措施 1煤矿地质灾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 在一定气象条件下, 矿区及其相邻地带会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 其中有的是由于煤矿开采本身造成的, 也有地质构造方面的原因, 潜存的地质灾害在采矿中引发。地质灾害多为突发事件, 规模可能很大, 常有数万至数十万立方米、数百万立方米、数千万立方米、甚至数以亿计立方米 (已知规模最大的是金沙江禄劝县山体崩塌达4.5亿立方米) 土、石方骤然较长距离移动, 形成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 势不可挡, 可造成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人员伤亡、毁坏耕地和地面各种建筑物、中断交通及通讯、堵塞河流等巨大的经济损失。煤矿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将严重制约煤矿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煤矿开采过程中潜在的地质灾害 2.1地面塌陷与沉降 地面塌陷是采矿造成普遍性的地质灾害之一。采矿时由于地层松软、支护不利和疏干采坑中的水等因素可形成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和沉降, 其深度达数十厘米至数十米, 形成地面塌陷的范围与矿山规模和矿山服务年限成正比, 一个矿山塌陷区范围可达数十平方公里。此外, 过量较长时期开采地下水, 也会发生较大范围地面沉降。据测算每采万吨煤要塌陷0.3hm2土地。1949~2000年底共生产原煤296.7亿t, 仅采煤就造成地面塌陷89万hm2。 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与沉降, 破坏自然景观, 毁坏农田, 还毁坏地表各类建筑物、道路、河床等。对矿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城乡居民构成安全威胁以及对农业、工业生产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煤矿瓦斯突出 瓦斯可以在储气封闭系统中, 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的孔隙、裂隙、缝隙之中, 当地应力作局部平衡调整时, 破坏储气封闭系统, 使蓄积的气体外溢释放。在自然和人为的某种作用下, 也可以造成瓦斯突出的爆炸、火灾、人员中毒等灾害。据有关数据统计:在1984—1995年的11年间, 煤矿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近10万余次, 造成经济损失约100 亿元。 2.3矿井突水 煤矿突水事件在煤矿生产中也是常见的, 严重影响者煤矿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1996年8月4日, 太原市西山地区连降暴雨, 山体边坡产生大量崩塌、滑坡, 受洪水夹带形成泥石流, 堵塞泄洪沟谷, 抬高洪峰, 使均匀泄洪变成集中泄洪, 下游洪峰高达6—7m, 洪水灌入矿井, 导致官地矿和杜儿坪矿大面积冲淤, 官地矿546名当班工人被困井下, 冲毁桥梁和公共建筑设施, 致使太原市区河西下元一带的街道、商店遭到洪水、泥石流的袭击, 淤泥深达数十厘米, 造成矿工和居民死亡共60人, 经济损失达2 亿多元。 3煤矿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一般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地壳运动、区域地质及其地质构造特点和水的作用。地壳各部位的稳定性差异很大, 在其相对较大的活动带, 出现应力异常是产生地质灾害的内在因素。水也是形成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一定能量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运动、水位变化、水量变化、水质恶化都可造成地质灾害。来自暴雨、冰雪消融、人工注水采矿等, 补给大量的水进入岩层层面间或岩体裂隙带中, 成为一种“润滑剂”, 使层面或岩体加快移动构成灾害。地壳运动可形成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再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引发破坏性的灾害。矿山生产设施, 如采区、废石堆、尾矿坝、废水池等工程,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 (如暴雨、洪灾等) , 可能造成地质灾害。在矿区常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尾矿库溃坝、坑道突水等。 在矿山环保设计中对矿区及其附近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要采取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下列几个方面。 (1) 许多地质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但必须与矿山开采设计、工程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对大、中型矿山要考虑过去百年之内发生特大和20年内发生过较大的灾害, 特别是将来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 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2) 可选择性地进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查, 了解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问题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关系。 (3) 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进行长期的监测, 而了解动向趋势, 并运用多种治理技术, 及时进行排水系统等工程的施工, 以达到预防或最小损失之目的。 (4) 备有处理突发地质灾害方案, 发现可能发生设计之外的地质灾害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予以控制。 (5) 因地制宜综合防治, 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施工标准, 增加有形抗灾、防灾能力。 4结论 总之, 煤矿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复杂多变的, 对于煤矿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理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 防止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从而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隋鹏程.中国矿山灾害[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穆春阳:绥宁县地形地貌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山,海拔500米以上面积占全县的73%,平地很少,可利用的平地就更少。另一方面,多山就多树。绥宁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被授予“三湘林业第一县”的称号。这里属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山川秀丽、碧水长流,是避暑旅游的胜地。有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世纪80年代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 记者:挂职期间,您遇到的关于国土资源工作方面比较棘手的困难和问题是哪一方面? 穆春阳:3月份我刚来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南方特有的梅雨季节,雨一直持续到5月份,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地质灾害频发。乡镇、村之间的山路本来就窄,最宽处只有5米,下雨时山上不时有石头滚下来,土质是沙土比较松散,很危险。县里的领导还提醒我,如果下大雨就尽量不要下乡了。我感觉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压力很大。 记者:结合您在基层了解的实际情况,国土资源工作在支持武陵山片区扶贫方面需要做哪些事情? 穆春阳:一是完善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网络体系。现在片区内靠近湘西南的很多县,包括绥宁县,地质条件相似,每年防治地质灾害的压力非常大,县领导一般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蹲点来及时处理灾情。建议从国家层面在整个武陵山片区构建预警预报的电子网络体系,建立实时远程监控监测能力,不用蹲点,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二是保障产业发展用地。扶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地方经济归根结底要靠自身发展,不可能一直依赖政策式的“输血”,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是关键。产业是一个地方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依托。绥宁县当前已明确将“生态立县”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战略,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楠竹产业及优势农业,建议国土资源部门加大对片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保证片区内的重点产业用地需求。 一、全乡地质灾害现状 我乡地处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乡域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人口约2.1万,有70%以上行政村都在高山中或山脚边,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大部分村庄座落于山高坡陡,断层发育,在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易形成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尤其是汛期多发、突发。目前,我乡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4处。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以往的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及规律,一般地质灾害发生期以汛期为主,地质灾害防范期为5至9月的汛期。特别注重防范连续降雨及集中暴雨时段的地质灾害突发。 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责任人 地质灾害防治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全乡地质灾害预防的责任单位为乡人民政府,隐患点的监测、预警责任人为乡分管领导、地质灾害所在村书记为单位负责人。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充分利用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工作成果,有重点、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对重点区段和重点危险区进行防治。 2、主要防治措施。对重大的地质灾害点的居民采取逐步迁移的方式撤离危险区,对一些小型的可采取工程措施,如采取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对住房有影响的住户应迁移或在上游设立拦挡坝等工程治理措施。 3、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各村委会及乡属单位应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应当及时划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4、开展汛期前、汛期及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 5、通过广播或印发宣传材料等手段,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减灾防灾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广大干群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地质灾害的自测自救能力;提高监测人的监测水平。 6、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各村、单位要加强地质灾害险情的巡回检查,落实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报责任人及其预警信号、人员和财产疏散、转移路线以及应急抢救等内容的灾害预防措施。具体监测工作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负责监测,以定期巡视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视每月一次;汛期监测根据降雨强度,必要时每天监测,发现险情及时通告和处理。 7、发现灾害前兆或灾害发生时,要及时准确汇报和上报,在县乡防灾指挥部的指导下,按预案设计的受灾群众的撤离路线和避让地点,迅速组织转移灾害群众的财产,疏散、撤离的路线应垂直于地质灾害发生时的运动方向,而不能顺着运动方向。采取必要的妥善措施,以防灾情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以避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为主要目标,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努力降低财产损失。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快速高效”的原则。 (一)组织机构 根据我乡实际工作情况,乡设立乡安委办,乡安委办在乡党委、政府直接指挥下,安委办统一指挥全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应急工作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审查、发送、管理各类信息,掌握并综合防台风、山洪及地质灾害支柱情况,负责各工作组的协调。 2、抢救救灾组:指导或帮助组织人员与重要物资应急转移安置、灾区医疗卫生防疫;负责水利、电力、交通、通信、校舍、供水等受损设施的抢修,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3、查灾核灾组:负责了解收集人员及物资应急转移和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汇总、核灾、上报灾情数据及灾情评估。 4、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救灾车辆等应急工具,救生、抢险物资的筹措和高配;负责救灾人员生活保障和接待上级工作组事宜;配合抢险救灾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筹措与供应。 (二)防治方案 1、灾前预报。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或监测点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及县指挥部报告,落实责任制,做好预警宣传,重点检查,管理到岗,突出“防”字。紧急情况时,乡安委办发布临灾预报。 2、临灾应急。临灾预报发布后,预报临灾区即进入应急期,乡安委办及各职能工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进入临灾应急状态,并迅速采取有交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灾后应急处置 (1)当发生地质灾害时,协助县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部工作人员迅速到现场民解灾情,确定灾后应急工作规模,乡防灾救灾应急分队进入灾区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救;及时动员受灾群众和受威胁居民及其它人员按预案设计的撤离路线和避让地点转移到安全地带,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速报灾情。 (2)灾害发生后,各工作小组按照预案分工,在安委办的统一指挥下迅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3)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的需要,乡人民政府可紧急调集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并根据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统筹规划,安排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 六、附则 (一)预案管理和更新:本预案管理单位为乡安监站,乡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实施方案。每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二)解释部门:本预案由乡安监站负责解释 (三)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四)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 安委会办公室 0933—2720015 抢救救灾组 *** 查灾核灾组 *** 后勤保障组 【地质灾害防治】推荐阅读: 地质灾害09-10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教材07-30 地质灾害业务培训09-10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整改方案11-03 乡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7-31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09-01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07-07 山洪地质灾害抢险演练总结08-23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报告08-31 地质灾害搬迁工作总结11-094.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篇四
5.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知 篇五
6.地质灾害防治 篇六
7.数字背后的地质灾害防治 篇七
8.乡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篇八
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全文 篇九
10.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讨 篇十
一、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二、我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的现状
三、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成效和存在问题
四、今后如何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1.矿山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篇十一
12.地质灾害防治活动方案 篇十二
13.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篇十三
14.煤矿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篇十四
15.地质灾害防治 篇十五
16.四河乡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篇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