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工作总结大学(精选12篇)
1.三访工作总结大学 篇一
三访三评阶段总结
“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以来,我所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突出“访”、“评”工作环节,诚恳接纳群众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切实巩固提高“大走访”开门评警成效,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正式启动后,我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即召开动员会,认真学习活动方案,深刻领会“三访三评”活动的内涵,研究部署“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决定把此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推动公安整体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及时制定了《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方案》,成立了由所长***、教导员***任组长,副所长***任副组长,支部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材料收集、信息报送和对外对内宣传等项工作,保证了“三访三评”活动的有序开展。、两节期间,我所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一是送温暖。春节以来,我所积极开展了对帮扶对象、下岗职工、贫困户、低保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的节日送温暖活动。送温暖活动以来,期间送出面粉20袋,衣被20余套,真切的传递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二是送平安。深入重点要害单位开展安全教育。到各旅店、网吧、酒店、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部门开展治安检查,同时重点针对超市、学校、建筑工地等部位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5处,及时落实了整改措施,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事件的发生。三是送法律。元月10日,利用“110”宣传活动有利契机,把“三访三评”活动内容和防火、防盗、防抢等安全防范知识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印制成宣传单,向群众广泛宣传,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到学校、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了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四是送服务。真心帮助群众,主动上门服务,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推出延时服务户政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举措,为返乡务工群众补资:料;来/源,于GZU521学:习;网 办户口证件180余件,培训企业安全使用危爆物品300余人次,受到企业和群众得一致好评。
三、开展走访,开门纳谏,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与涉及公安上访人员见面、与列控重点人见面、与涉案当事人见面、与群体访特殊群体见面”的四见面活动。全局民-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全力做好扶贫助困工作。深入走访,并按要求填写了《征求意见表》,并装订成册;民-警们除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外,还与辖区内的特困群众长期结对帮扶,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进一步促进了警民和-谐,最大限度减少了不稳定因素。
四、开展评议,接受监督,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三访三评”活动中,我所公开办事程序、推出便民举措,主动接受监督,实施阳光执法,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民心。一是接受党政领导机关、监督机关评议。利用年终述职、工作汇报等有利时机,主动向党委、政府等领导监督机关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评议和工作指导;二是接受媒体评议。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主动上门听取各媒体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警营开放日、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邀请媒体记者深入警营,使各媒体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更加客观的评议和监督公安工作。同时,新开通的微博,接受网民监督评议,征求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三是接受企业单位评议。为使公安工作进一步发挥服务企业,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我所根据职责特点、管理对象和服务范围,深入工厂、运输、建筑等企业,与辖区企业单位代表座谈,征求对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讨论改进措施。在为企业提供帮助和便利的同时,严厉打击扰乱经济秩序和影响各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埠环境;四是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辖区群众代表评议。通过定期召开特约监督员座谈会、警营开放、向群众报告工作等形式,征求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思想作风、执法执勤、服务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多层次的评议活动,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走进了公安,了解了公安,为公安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矗。
2.三访钱学森故居 篇二
从熙熙攘攘的解放路拐到马市街,可以看到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的牌子,旁边是静静的方谷园。白墙黑瓦的方谷园2号,就是钱学森故居所在地。
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12月1日,杭州的钱学森故居张灯结彩,全面开放。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和解放军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共同为钱学森故居开启大门。揭牌仪式上,钱永刚略显激动:“杭州是我父亲和我们后代的故乡,这里曾经是我父亲生活过的地方……今天,他回来了,而且不走了……故居的揭牌,了了家乡人一个期盼。”
其实,算上这次正式开放在内,我前后已经三次到这里探访。每次走进深深的院宅,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从远到近,慢慢触摸到了老科学家尘封的童年时光。
一访:懵懂的童年
第一次来到这里是二十多年前。当时,我还在读书,学校就在方谷园隔壁。坐在钱学森故居偌大的天井里,甚至能隐约听到母校传来的琅琅读书声。
当时的我当然不知道这里曾住过怎样了不起的人物,只觉得这是座气派的三进民居,由两个天井相连,还有一个后花园,朝前看很深,朝上看很高。房子为全木结构,主色调为老红色,屋子里那些色泽暗陈的木质门窗,透露着一种充满文化内蕴的气息。
我记得,彼时故居还住着几十户人家,其中还包括我的同学,他们谁也不知道这是钱学森的房子。只因为这里场地大,适合孩子们奔跑、打闹,大人们做家务、闲聊,所以每天下午放学后,这里总是热闹得很,人气旺盛。
唯一让人费解的是旧居门前房梁上那一排落满灰尘的电表,最大那一只上,写着“钱均夫”三个字,抄表员却从来不抄那只电表。老人们说,这房子从前是钱姓人家的,后来他们家人都出国了,所以才让大家来住。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钱均夫就是钱学森的父亲。20世纪初,这位没落丝商的公子,因为才华出众,被一位老富商欣赏,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钱学森故居,就是这位千金小姐也就是钱学森母亲的陪嫁。
在这里,钱学森度过了3岁之前的幼儿生活;1929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后,每年都回到这里过寒暑假,大学期间还因伤寒,回杭州在此养病一年。1955年,钱学森和夫人、儿女冲破美国方面的阻力回国后,10月中旬一家四口特地从上海回杭州到这里寻根,并游览西湖。
到60年代,钱老写信给杭州市政府,要求将他长期空置的私有房产无偿捐献给政府,但政府一直未改其姓名,市房管局仅作代管产处理,并安排30多户住房困难户作为承租人租住在这里。根据杭州市房管局的档案,方谷园2号的产权人至今都写着“钱学森”的名字。
二访:故世的心香
第二次探访故居是2009年。当时,钱学森刚刚故世,我以记者的身份采访钱学森在杭州生活的点滴。位于方谷园的这座故居,带着我和钱学森重合的儿时回忆,自然成了采访的第一站。
我来到这里,是钱学森故世第二天,与前二十几年不同的是,这里已经开始修葺,住户都已经搬走。因为老科学家的离去,小营街道特地敞开故居大门,向公众开放三天,在正门一间客厅设了一个灵堂,接受公众悼念。
厅内摆放着钱老的遗照,四周挂着记录他生平的图板和很多花圈、花篮,很多市民自发前来悼念。隔壁的小营公园内有钱学森的像,刻着他的生平。在像前,同样放满了寄托哀思的鲜花。
那天,我还第一次遇见了钱学森的儿子、中科院研究员钱永刚先生。钱永刚长得挺像他父亲,尤其是那两道浓眉。说话的语气、下判断时那种不容置疑性,显露他颇为刚强的个性。
与其父亲不同,钱永刚是个挺喜欢跑来跑去的人。他说,杭州他来过很多次,早在2004年初,他就曾与杭州市有关部门接触过,如果杭州愿意把他父亲的故居作为陈列馆,家属可以把钱学森的大批图书等资料留在杭州——这一谈,直接促成了后来旧居的重建保护工作。2007年开始,这里就已从普通民居升格到文保单位了。
三访:情节的句号
与第一次的懵懂、第二次的突然不同,这次来到故居,从进门那一刻起,我的心里就划出一个情节的句号。
响着“吱哑”声的门,生锈的窗架,繁茂的大树,都绕过粉饰一新的白墙,似乎在告诉来客这里积淀的历史。大门正上方,新挂出一块黑底绿字的牌匾,上写着“钱学森故居”。
故居一楼的正厅里,有钱学森生平图片介绍、手稿、博士学位证书,以及他写给家乡友人的书信。厅边的藏书室,收藏了钱学森的著作,还有各类关于他的书籍100多本,是我省关于钱学森的书籍资料收存最全的地方。
故居二楼此前从未对外开放,修缮整理后,这里突出了“家”的温馨和亲切,不仅有钱老一家用过的牛皮箱、木箱、木床、木质梳妆台,还有木质碗柜、铜锅等带着浓郁生活味的厨房用品。钱学森的书房中,安静地摆放着笔墨纸砚,更是有着“江南书香门第”的独特气韵。
我在这里见到故居管理者吴建民先生。他说,这些家具都是钱永刚先生捐赠的,当年随着钱学森从杭州迁到北京,后来到了钱永刚姑姑这里,现在这些东西经过半个多世纪,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很有意义。
吴建民说,修缮后的钱学森故居,“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包括故居二层和新收纳的大量书籍、书信原件,以及钱老的生活用具等。这位故居负责人表示,要通过钱学森一家在杭州生活场景的再现,引导参观者进入孕育一代奇才的“杭州墙门”中,感悟、思考这位科学巨匠成长的经历和精神动力。
确实,如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所说:“钱学森同志的高尚精神风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后,钱学森故居将成为杭州和浙江党史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一位科学家的风骨和胸襟,永远留在了杭州。
(本文图照除署名者外,均为夏之明摄)
故居中的中堂陈设 The layout of the front hall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1956年2月,毛泽东和钱学森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于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宴会上亲切交谈。1955年,钱学森一家从美国回国后,他曾带孩子到杭州故居寻根。(辛骅 摄)
Mao Zedong chats with Qian Xuesen at a banquet in Zhongnanhai in February 1956.
钱学森故居的门庭
A view of the façade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故居天井与楼厅
A view of the patio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故居藏书室展览和收存着钱学森著作以及关于钱学森的各种图书。
The residence now holds a collection of books by and about the scientist.
故居内陈列的挂屏
A view of a display room at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My Three Visits to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By Qi Yongye, our special reporter
Qian Xuesen (1911-2009), a scientist who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issile and space programs of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rted his brief autography with a simple statement: “I am a native of Hangzhou,” a statement that makes many local residents of Hangzhou proud.
The Qian family’s former residence is at 2 Fangguyuan, Mashi Street in Hangzhou, near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in downtown.
December 1, 2011 marked the 100th birthday anniversary of Qian Xuesen. On the day, the Qian family’s estate at Fangguyuan (the Chinese name means square valley garden) was officially unveiled and open to the public under the name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I was there on the big day. It was not my first visit. In fact, I went to a school next door to the Qian family’s residence about 20 years ago. As a boy, I had no idea who had owned the stately residence. It is a large courtyard with three rows of houses, separated by two patios in between and graced by a back garden.
At that time, more than 30 households lived on the estate. The houses were of wood structure in dark reddish color. The wood windows hinted at a cultured tradition. My classmates and I had no idea the courtyard was the property of the Qian family. What puzzled me, however, was an electricity meter. It looked especially big among the row of small dusty meters. The man who came to read the meters never looked at the big one. On the meter was the name Qian Junfu. Old people explained that the courtyard had been owned by a Qian family. All of them had gone overseas and that was how these families moved in.
Years later, I learned that Qian Junfu was Qian Xuesen’s father. Qian Junfu was from a silk merchant’s family that had gone down in the world. A business tycoon appreciated Qian Junfu’s talent and married his daughter to the promising young man. The big property was the daughter’s dowry.
Qian Xuesen spent his life’s first three years at the residence. After he entere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in 1929, he regularly came back to home in Hangzhou for winter and summer vacations. During his college years, he took a year off and came home to rest and recover from typhoid. In 1955, Qian and his family came back to China. In October of the same year, the family of four came to Hangzhou and visited the residence. In the 1960s, Qian Xuesen wrote to Hang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wanted to donate the property to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declined the donation, but took it over and rented it out to more than 30 familie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he documents of Hangzhou Real Estate Administration show Qian Xuesen is the owner of the residence at Fangguyuan.
My second visit to the residence occurred on November 1, 2009. I went there as a journalist. Qian had just passed away on October 31. All the families living there had already moved out and a restoration project was under way. The residence was open to the public that day. A mourning hall was set up to receive public condolences. On the walls were photos showing Qian’s life and career. The hall was full of wreaths and flower baskets. In front of a portrait of Qian Xuesen set up in the nearby Xiaoying Park were fresh flowers placed there from people who came to mourn the demise of the fellow native.
On that day, I met Qian Yonggang, the son of Qian Xuesen and a research fellow of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Unlike his father, Qian Yonggang travels a lot and likes meeting people. I learned that he had visited Hangzhou many times and that he had contacted the local authorities. He said the family was willing to donate his father’s books, manuscripts and documents to the city if the city was willing to turn the former residence into an exhibition venue. Th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city government paved the way for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to start. In 2007, the residence was upgraded from an ordinary folk residence to a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city government.
If my first visit to the estate was characterized by ignorance and my second by unexpectedness, then my third visit the other day put a period to a story. The restored courtyard tells a story of history. Above the gate to the residence is a black plaque bearing Former Residence of Qian Xuesen in the color of green.
In the front hall is an exhibition featuring the scientist’s life. I see photographs, manuscripts, his Ph D certificate and his letters to family and friends. A small library beside the hall holds a collection of the books he wrote. Also in the collection are about 100 books about him. No other library in the province holds more books on the scientist.
On the second floor, which has never opened to the public, are various furniture and objects the family once used: cow-leather suitcases, wooden suitcases, a wooden dressing table, a copper cooker, a wooden kitchen cabinet, a wooden bed.
The furniture and other objects were donated by Qian Yonggang. These things were carried to Beijing when Qian Xuesen moved northward. These things were later given to Qian Xuesen’s sister. These memorial objects are now home afte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3.三访三评活动阶段总结报告 篇三
“三访三评”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公安部和厅党委部署,紧紧围绕省公安厅党委提出的“三升三降三提高”的总目标,坚持访评结合、内外齐动,领导带头、全警参与,全面推进,着力在深化“访”字上做文章、在深化“评”字上下功夫,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和谐稳定、社会治安、公正执法、作风形象、廉洁从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地密切了警民关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部署后,我各级公安机关分别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为活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省厅成立由厅长任组长、常务副厅长及其他厅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厅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负责活动的日常联络和部署工作。市局制定十项措施,确保活动强势启动并深入开展。各级县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定位高、力度大、措施实,突出治安防控、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执法规范化、公安信息化和队伍建设“六条线”开展访评,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在访评活动中坚持既访察民情又了解民意,全面掌握不安定因素和各种基础性信息,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近一段时期-1-
全市治安和刑事警情大幅下降。
二、强化内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调动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活动,不断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级媒体刊播我省公安机关活动信息160余条。省厅“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办公室在厅主页开辟专栏,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目前已刊发活动专刊72期,其他信息178条,有力地推动了活动开展。市局与市广播电台联合创办了走进直播间“警方在线”专题栏目;与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警事在线”电视栏目,积极构建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格局。集中开展“三访三评”宣传日活动,发放活动宣传单80000余份,填写问卷调查表3000余份,征求群众意见建议783条,现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67件。同时邀请了国家级、省级共17家新闻媒体采访团,重点采访“三访三评”活动情况。
三、广泛开展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分别确定重点走访对象,组织民警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走访群众171万余人次,走访企业、学校等单位和行业场所8.9万家,慰问帮扶困难群众、民警和见义勇为分子、治安积极分子3万余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价值2102万元。3月份,省厅班子成员走访长风集团,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并为运输车辆年检、商品车“移库”办理移动证等问题开通了“绿色通道”。
对走访评议活动。厅政治部将英烈家属、特困民警、伤残民警作为慰问对象,组织各级公安政工部门集中开展慰问活动,共发放慰问金232万元。禁毒总队领导带队,走访相关企业和治疗机构,慰问正在治疗的吸毒人员。户政总队以“五个一百”警民共建活动为载体,累计走访群众3400多人,送去各类生活用品和慰问金折合人民币超过100万元。市公安局组织全市民警共走访社会各界代表、居民群众5.1万余人次,捐助物资61.4万元,联系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11个、帮扶困难群众559人,帮助解决就业9人。
四、创新方式方法,深化评议活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通过上门拜访、问卷调查、组织座谈、警营开放、网络评议及群众来信来电来函等方式,共向67万各界人士和群众,征求意见建议12121条。厅交警总队在全省交警部门部署开展了三次“警营开放日”活动,敞开大门听取群众声音,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努力改进交通管理工作。消防总队开展了“清缴火患”、消防官兵春节拜年、社会各界议警恳谈、便民利民阳光窗口建设等活动,消防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坚持110回访制度,每天组织专门人员对前一天的报警人进行百分之百回访,满意率达99.7%,同时召开座谈会、警民恳谈会50余次,开展警营开放日、相约警务室等活动60余次,征求意见和建议600余条。
五、注重统筹兼顾,提高活动实效。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边评议、边反馈、边整改,将“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与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使之相互推动、相
4.三访工作总结大学 篇四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消防总队、市消防支队关于深入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全力保安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公安消防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支队文件精神,2012年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青山消防中队特将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自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以来,青山消防中队立足实际、精心组织,迅速行动,召开工作动员和部署会议,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积极筹划、提前部署、多方协调,主动上门服务,深入辖区部分群众家中,通过与他们的座谈,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存在的主要困难,了解掌握辖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正做到“知民情、察民意、排民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青山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社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访三评”进校园,敞开“消防”大门
5月29日至6月1日,青山消防中队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入校园课堂上,深入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三访三评”活动。中队官兵向辖区5000余名“小小消防员”发放了消防宣传资料、家庭火灾隐患自查表及“三访三评”问卷调查表,要求每名学生要一起和家长学习消防知识,对查家庭火灾隐患自查表查找火灾隐患,并征集家长对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宣传消防工作活动中,青山中队中队长对此次开展的“三访三评”活动内容、时间、步骤进行了讲解,主动接受全校师生对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的评议,征求对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整改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既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又拉近了警民之间的关系。
“三访三评”进社区 真情温暖促和谐
自“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以来,青山消防中队先后主持召开1次座谈会、1次警民恳谈会,积极组织官兵深入社区,主动为福利院、社区群众打扫街道,并对社区100余家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指导,传播消防知识。同时也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与地方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秉着百姓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积极走访社区生活困难群众、贫困家庭以及福利院孤寡老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听取他们对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确有困难的人家庭想方设法、尽中队最大努力给予照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部队这个特殊家庭的温暖,使“三访三评”活动真正深入民心。同时在调查过程中,中队官兵认真听取群众对消防部门各方面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以问卷形式向群众询问消防安全环境、消防服务态度、消防部队作风形象等方面的评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进而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以实际行动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
据统计,“三访三评”活动以来,青山消防中队走访社区单位、群众150余户,向辖区5000余名中、小学生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向辖区居民群众发放“三访三评”活动调查问卷1000余份,消防宣传书籍500册,开展“送温暖”活动5次,架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增进了警民感情,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青山消防中队
5.三访工作总结大学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12月16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力推动“三访三评”活动开展,王益大队立即组织部署,下发了《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此次活动自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6月底结束,整个活动分为动员部署、全面开展和总结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为认真梳理我大队“三访三评”工作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好科学决策和部署,现将现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
大队党委把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牵动今冬明春消防工作的重要抓手,组织大队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投身“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实实在在地整改一批突出火灾隐患,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是务求实效,全面打造人民群众满意执法队伍
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实掌握民意、着力化解民忧。大队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到到群众意见较多的地方去、到矛盾纠纷集中的地方去,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疑释惑工作,舒缓群众心理,理顺群众情绪,化解思想疙瘩。坚持把传统走访办法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拓展群众工作渠道,加强同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努力做到讲话让群众“听得进”、办事让群众“信得过”、执法让群众“心里服”。
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真情服务群众、着力保障民生。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和谐平安的新期待,深入摸排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清剿火患”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既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把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法、理、情于一体。
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诚接受监督、着力提升水平。按照民意查摆不足,努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消防工作始终顺应群众要求、符合群众意愿。坚持把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感和满意度,树立公安消防部队崭新形象,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安消防队伍为目标,真正深入到社区、村庄,扎实做好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事情。
6.三访工作总结大学 篇六
【关键词】“三访四见”活动;公安边防民警
1.宣讲政策,当好“宣传员”
边防民警既是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捍卫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者,也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者。为此,要认真做好“三访四见”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理解党和国家目前应对经济、治安形势的大政方针,尤其是要深刻领会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规定,编写宣传提纲、传单,要在走访活动中,积极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自己的宣传,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群众的心坎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信,我们的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心连心,永远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永远值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2.密切关系,当好“联络员”
边防民警来自于人民,又处在人民之中,服务于人民,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好坏,信任度如何,广大基层民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那样真诚地对待群众,要静下来、沉下来、坐下来,真心诚意地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零距离相处交流,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话感情,真真切切地进入到他们的内心当中,做到情心交融。要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消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一些不理解,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讓群众把民警当作自家人,把党和政府当作百姓的靠山。
3.扶贫帮困,当好“救济员”
在“三访四见”走访活动中,广大民警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家里的事。不仅要有爱民之心、之情,更要有爱民之行,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多帮助、多救济一些贫困户、困难户。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边防工作的职能,伸出援助之手,到那些急需帮助的群众家里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尤其是要保证群众无忧无虑地过好春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了解社情民意,当好“信息员”
信息不仅是资源,是财富,也是我们公安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的信息,保证交通畅需要信息,为群众服务同样需要信息。因此,在“三访四见”走访活动中,广大民警一定要深入到辖区各处、街头巷尾,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多和群众接触,多和群众交流,真诚的倾听群众呼声,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真实、准确的了解当前的形势如何,辖区群众都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期盼。只有把信息掌握准了,掌握全了,我们才会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安边防部门的职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履行好职责。
5.解疑答惑,当好“业务员”
平时由于交通条件、忙于自身事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少群众对公安边防业务并不太熟悉,遇到问题后临时抱佛脚,不知道如何去办理,去哪个部门办理,给警民之间的沟通、和谐带来了一些障碍。因此,广大民警要借这次“三访四见”活动的有机时机,在走访中,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公安边防职能和业务,边走访,边解答群众的疑问。要让群众知道身份证如何办理,怎样报户口,如何报案,如何维权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群众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增进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给公安边防业务工作开展带来许多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6.送法上门,当好“服务员”
普法送法,是“三访四见”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转变执法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干好本职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为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搞清本辖区的人群和地域特点,存在什么突出或倾向性问题,需要哪方面的法律援助和法律书籍等,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一方面的书籍和这方面的法律专家,缺什么就送什么,给什么,讲什么,把群众真正需要的法律送到他们手中,当好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员。要通过我们的送法下乡、送广矿、进学校,进辖区的每一个单位,使每一名群众都知晓法律,懂得法律,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
7.调查研究,当好“调研员”
“三访四见”不是策略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政治责任和根本要求,就是要通过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改进提高工作。因此,广大民警要提高对活动的认识,不能把走访看成是一般的走包串户,走完访完了事。要在走访中去调查研究,去发现问题,去求是,找出法律问题。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静心思考,潜心研究,要准确掌握每一个数字、每一条信息,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在掌握的这些资料中、信心中,思考研究总结出有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存在什么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对我们有什么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等,尽可能的做到每一个民警在活动之后,都写出一份有价值、能为上级和领导决策提供思路和线索的调研报告。
8.结办案件,当好“保安员”
夏季是案件事故的多发期,也是查案办案的好时机。因此,广大民警要把“三访四见”活动同查办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要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争取使更多的警力下沉,都参与到“三访四见”活动中。要带着任务、案情去走访,在走访中发现案情和线索。要密切关注当前形势和百姓动向,善于发现苗头和隐患,善于捕捉信息和线索,争取把矛盾、纠纷、苗头、隐患、险情等都消除在萌芽状态,扼杀在摇篮里,确保自己走访的责任区不发生可防性安全事故、案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康生活。
9.问计于民,当好“咨询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的一切智慧都来自于人民。因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牢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和首创作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不论走访对象的职位、身份、年龄、性别有何不同,都应该把他们视作自己的老师,诚心诚意的、虚心的向群众学习和请教,从大政方针到发挥职能,从改进工作到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小措施等,都向群众去咨询、去讨教,而且面越广越好。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取到真经,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工作质量和效果才会提高,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应做到,只要人民群众不满意我们就改,只要人们群众满意我们就做,做到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高兴与否,欢迎与否为标准。
10.多做实事,当好“办事员”
7.站前派出所开展三评三访工作汇报 篇七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站前派出所全体民警真诚欢迎检查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工作,你们长期以来对我所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站前派出所开展“三评三访”活动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以来,站前派出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深入群众,结合辖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以元旦、春节为契机,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大规模走访,注重实效,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活动强势启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细心开展“防盗窃、防诈骗、防火灾、防事故”安全防范宣传。发挥户籍窗口和社区警务室点多面广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社区民警深入社区“面对面”地指导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抓住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辖区民警述职述廉、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安保、“110”主题宣传日等有效载体,把登门走访、邀请座谈、警民恳谈会等传统走访形式,与“网上警务室”“微博”、“QQ群”等新型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接受全社会评议监督。
真心开展公安民警双节大拜年。元旦、春节期间,我所开展为百姓“送温暖、送祝福、送平安”活动。组织民警到辖区弱势群体家中拜年祝福、走访慰问,特别是深入失业下岗和低收入困难群众、寡孤老人、失足青少年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家庭,力所能
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长带领民警带着米面油及一千元慰问金来到林城社区内刘大叔、李阿姨老两口家时,感动得这位性格刚强的李阿姨哽咽地说:我还以为你们只是做做样子,没想到你们还真的把我当亲人了。同时,派出所领导班子还在春节前集中组织开展爱心活动,对离退休老干部和特困家属等优抚对象开展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传送组织关怀。
我所紧紧围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评议,让人民满意”这一主线,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听进去、思进取”的原则,深入走访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等,发放“三访三评”问卷、召开警民恳谈会,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请各界人士评议民警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重点针对辖区巡逻防控、检查督促、矛盾化解、案件查处等内容,诚恳接纳群众意见建议。评议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派出所民警采取车巡与步巡交叉、警巡与民巡对接的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巡防体系情况等工作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对派出所服务发展中“勤检查、多整改、少处罚”的工作举措给予赞誉。
目前,站前派出所走访企事业单位30家、事故当事人23名,服务对象12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名,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矛盾纠纷,为群众创造了平安有序、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8.三进三访信息 篇八
第十四期 特克斯县中医医院2011年11月22日 特克斯县中医医院驻村工作组深入阔克铁热克乡阿克
乔克村开展“三进三访”活动
近日,特克斯中医院按照县委工作部署,开展了以“进村队、进社区、进农家,访大道、访先进、访亲人”的“三进三访”主题活动,通过进村入户访民情、扑下身子听民意、千方百计解民忧、办好实事惠民生,在病床前、在火炕旁、在院坝里,党员干部与村民拉家常、话农事,仔细询问了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外出务工等积极提出建议,尽力帮助村民解决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医院发挥医疗卫生优势组织副科级领导及援疆专家共7
人组成驻村工作组,携带相应的检查、诊疗设备、药品,深入我院驻点村——阔克铁热克乡阿克乔克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累计达10天。
工作组共走访了132户村民,其中走访特困户5户,五保
户11户,低保户67户,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共送煤10吨,为
贫困户、孤寡老人免费义诊26人。走访期间,充分发挥医疗卫
生资源的优势,免费为村民进行了测血压,测血糖等检查,免费
送药1000余元,提供了细致周到的服务,竭尽所能改善村民健康,尽可能多的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特克斯县中医医院
9.三访三评实施意见 篇九
各科、所、队:
为全面推进我县公安机关“三访三评”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应有成效,促进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经县局研究,特就全县公安机关“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总体目标
实现“五个一批”目标,即: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解决一批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卓有成效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细致深入地整改一批管理上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一批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具体工作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时间:2011年12月22日至12月25日。
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县局对活动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意见和活动计划。要求有组织、有领导、有方案、有计划。二是局科所队传达学习上级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做出本单位活动计划,进行动员部署。要求有会议记录、走访和评议记录,建立专门档案,以备检查验收。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时间: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5月31日。第一时段主要工作:时间为2012年12月26日至12月31日。
1、举办一次警营开放日活动:召开“三个会议”。(1)召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由县局督察大队组织,召集县局警风警纪监督员座谈会,汇报工作,听取评议,征求意见和建议。
(2)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恳谈会。各业务大队和科室面向本部门工作单位和群体,召开征求意见恳谈会。要求有记录,有影像。
(3)召开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会。各城乡派出所面向辖区单位、各界代表、人民群众召开工作汇报会,汇报工作和下步打算,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求有记录,有影像。
2、发放“三个征求意见表”。
(1)制作并发放单位征求意见函。业务大队和科室向本部门工作单位发放。
(2)制作并发放代表和群众调查问卷。县局和业务大队向警风警纪监督员和群众代表发放。
(3)制作并发放民意测评表。城乡派出所向辖区代表发放。
第二时段主要工作:时间为2011年1月1日至1月31日。
1、开展“五类走访”活动:(1)走访公安英烈、老干部、困难民警及家属。由县局统一规划,政治处组织实施。各单位也可结合实际,实施有重点走访慰问。要求有工作记实。
(2)召开老干部和民警家属座谈会。县局统一组织老干部座谈会,由政治处和老干部科负责。要求有影像。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召开民警家属座谈会。要求有工作记实。
(3)开展爱民大走访活动。全局各单位开展入基层走访活动,走访、慰问、帮扶鳏寡孤独、弱势群众、重点人员,掌握情况,化解矛盾。要求有工作记实。
(4)走访辖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相关职能部门、派出所对辖区单位、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单位诉求,解决治安实际问题。要求有工作记实。
(5)回访治安、刑事和信访案件当事人。治安大队、刑侦大队、其它办案单位和各派出所、控申科对各类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困难,稳定他们的思想。要求有工作记实。
2、开展“六项检查”:
(1)开展危爆物品和矿山安全联合大检查。由治安大队和派出所负责,对涉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油、汽等重点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隐患,健全措施,堵塞漏洞,确保不出问题。要求有工作记录。
(2)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消防大队和各派出所要加强对群众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对消防列管 单位、重点部位开展安全大检查,防止发生事故。要求有工作记录。
(3)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交警大队会同各派出所联合开展交通安全整治,大力整治酒后驾驶和“三超一疲劳”现象,查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要求有工作记实。
(4)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检查。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会同各派出所开展食品、药品领域专项清查,广辟线索,查究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要求有工作记实。
(5)开展涉税案件大检查。由经侦大队负责,在全县开展涉税案件线索排查,严厉查处涉税案件。要求有工作记实。
(6)开展政保工作和内部安全大检查.由国保大队负责,开展政侦工作,密切关注“三情动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县政治稳定。由经文保科会同各派出所开展内部安全大检查,指导内部防范,整改安全隐患,确保内部安全。要求有工作记实。
3、组建便衣队、昼夜巡逻队、反扒队刑侦大队、派出所要针对重点部位和突出问题,组建便衣队、反扒队,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工作,严厉打击扒窃、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巡特警大队、派出所在用足现有警力,启用群防力 4 量相配合,增大巡逻密度,增加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求要工作记实。
第三时段主要工作:时间为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3月15日。要求有工作记实。
1、持续开展爱民大走访活动。进一步走访人民群众,听取群众意见,真心解决群众诉求。
2、持续走访辖区单位、企业事业单位。调查了解单位内部情况,掌握突出的治安问题,研究制定新一年的防范措施和策略。
3、持续回访治安、刑事和信访案件当事人。相关警种回访案件当事人,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4、利用qq群、微博、网上公安机关开展网上走访。由指挥中心负责,启用公安QQ群、微博、网上公安机关平台,与群众开展网上走访交流,关注群众呼声,解决百姓诉求,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要求有据可查。
5、持续开展“六项检查”。进一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
第四时段主要工作:时间为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4月30日。
1、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周活动。利用一周时间,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参与单位有县局、刑侦、治安、巡特警、经保、禁毒、户政、法制和各派出所,组织形式有街面宣传、悬挂 5 标语、散发传单、媒体宣传,宣传内容包括警种专业防范知识、公开公示事项、疑难涉法问题等等。要求有工作记实。
2、开展“三访三评”事迹集中对外宣传活动。由政治处牵头,相关警种配合,发现总结“三访三评”活动中好的工作做法和突出的人和事,采取内宣与外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求有据可查,3、开展辖区治安热点问题问卷调查。由指挥中心负责,利用一周时间,统一指挥全局开展辖区和行业治安热点问题问卷调查,发现人民群众最为担忧、治安问题最为突出的治安乱点,县局统一汇总掌握。要求回收问卷备查。
4、开展治安乱点整治活动。由指挥中心负责,分析汇总治安热点,根据县局决策指挥治安、刑侦、派出所等相关警种开展治安乱点整治行动,切实根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
第五时段主要工作:时间为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
1、收集、梳理各类意见和建议。全局各单位首先对活动中社会反馈的各类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统一上报县局活动办公室。活动办公室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梳理、归类,书面上报局党委。要求有基础材料。
2、查摆剖析原因。各单位针对活动中收集掌握的问题,认真开展查摆剖析,开展换位思考和座谈讨论,从民警思想 6 作风、单位工作服务状态等方面查找自身不足,找准深层次的原因。要求有查摆剖析记录。
(三)第三阶段:集中整改阶段。
时间: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5日。
1、制定整改措施。各单位针对收集上来问题和原因,有针对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县局活动办公室统一制定全局整改方案和措施。要求务必健全到位。
2、落实整改责任。对各类问题要梳理排队,领导督办,具体人承办,明确工作措施和目标,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要求要有具体责任人和承办人分工表。
3、建立整改督办制度。由县局活动办公室和督察大队联合,对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具体问题整改到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评议意见和建议进行综合分析,分门别类、建立台帐,逐条明确责任警种、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逐条落实责任要求、责任时限和整改措施,实行项目化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限内把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4、实行整改反馈。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问题,县局活动办公室和督察大队要责成相关单位落实整改,关注整改成果,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向人民群众反馈。
(四)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时间:2012年6月16日至6月30日。
1、开展窗口单位服务竞赛活动。由活动办公室组织,户政、外事、治安、派出所等窗口单位,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服务促满意。
2、推荐评选上报“三访三评”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由政治处组织,采取基层推荐的方法,选拔一批“三访三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为本级或上级典型。
3、总结推广“三访三评”好的经验做法。由活动办公室组织,对活动进行总结,推出好的经验做法,向上级推荐交流。
4、表彰一批先进典型。由政治处筹划,县局统一实施,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集中表彰。
希望全局各单位认真落实县局部署,精心组织活动实施,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全面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全面上台阶。
10.堕却乡三访活动方案 篇十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乡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直有关部门:
经堕却乡党委研究同意,现将《关于在全乡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主题词:接访走访回访方案通知
堕却乡党政办共印25份
关于在全乡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省、市、特、纪委全会精神,按照《关于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下访”活动的意见》、《中共六枝特区纪委监察局关于在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的实施方案》和2011年8月3日召开的省、市
纪检监察系统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下访”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乡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走访、回访”活动(以下简称“三访”活动)。现就有关工作提出意见。
一、活动的主要目的(一)增强宗旨意识,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
通过在全乡开展“三访”活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使全乡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干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树立领导干部可示、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二)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通过开展“三访”活动,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买事,解难事。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与人民群众的真诚交流,了解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听取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苗头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促进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支持和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确定的工作时间段内,乡纪委领导牵头,相关领导干部参与,上下联动,集中接待群众来访,开展对基层和群众的调研走访,对部分上访群众进行回访。
(一)接访。重点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1、国家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2.群众合理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合法利益得不到保护的问题;3.国家工作人员有不作为、乱作为、作风粗暴等行为,损害发展环境、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4.对换届人选有举报反映的问题。利用一个月时间,对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找出本辖区、本系统内影响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定走访调研重点对象。
(二)走访。重点选择有下列情况的基层单位和个人进行调研走访:
1、在当地有较大影响、有发生群体性事件苗头的;
2、问题较为突出且长期未得到解决的;
3、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
4、接访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100天左右的时间,结合“四帮四促”活动,带着察民情、体民意,化解矛盾、解决信访问题的目的对确定的对象进
行走访。
(三)回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承办、谁答复”的原则,针对受理的信访问题,重点采取到群众所在地当面回访的方式,将处理结果答复上访人,听取其意见,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利用60天左右的时间,针对接访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建立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的时间和方法步骤
(一)时间:2011年8月至10月。
(二)方法步骤:
1、公告:在2011年8月5日至7日,乡纪委通过贵州党建网、公开栏等方式,连续公告开展此次活动的有关信息,提高人民群众的知悉率。、接访: 2011 年 8 月 8 日至 9 月 2 日期间的工作日内集中开展接访工作,梳理、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2011 年8月8日为上下联动接访第一天。、走访: 2011 年8月至10月集中开展调研走访工作。通过调研走访,准确了解群众反映信访问题的客观背景,依纪依法妥善协调处理群众来访反映的问题,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在接访中,对群众反映强烈、情况紧急的信访问题,及时安排
时间进行走访调研。
4、回访。2011年9月至10月集中开展回访工作。重点采取到群众所在地当面回访的方式,将处理结果答复上访人,听取其意见,努力做到息诉罢访,力争群众较高满意度。也可根据接访中群众反映问题的实际办理情况,适时回访群众。
乡纪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接访、走访、回访工作实施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区领导干部要从改进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群众做好事、办买事、解难事,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领导干部“三访”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次活动作为“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拓展和延伸。按照省纪委监察厅和市纪委监察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六枝特区纪检监察系统集中领导干部 “接访、走访、回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对开展这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各乡镇纪委、纪检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作,使活动自始至终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也可结合实际与相关部门联合接访、联合走访、联合回访。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好的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的典论氛围。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要把活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工作主基调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及特区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上来,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与“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相结合;与排查隐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相结合;与查办信访举报案件相结合,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1.三访三评心得体会二 篇十一
通过对“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学习,深知上级党委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现就结合我自身工作实际,工作计划如下:
为了做实走访工作,倾听群众意见,为了见实情、出实效,真正了解掌握派出所民警的社会评价度,进一步增进警民鱼水感情,通过与村干部、村民恳切交谈,使广大群众真正面对面的认识到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以及重要性,真正在群众心里树立了人民卫士的旗帜;同时也认真倾听了群众的反馈,收集了社情民意,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实规范执法,展现崭新形象。为了展示新年的新气象,我们在“走出去”的同时,认真开展“请进来”的工作,敞开大门、真心实意、便捷通道、倾听民意,着重在群众不满意、不认可的方面下功夫。
一、要有坚定的“爱民实践我作为”思想根基
如今 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昂首阔步地前进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 我相信每一位民警都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 我国公民的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要求 就是要尊重人格、保障人权 促进和谐大走访”活动如果从这个方面理解 就是要让人
得到关爱、让人得到平安、让民生得到发展 所以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作为人权维护者和发展者的工作机会 尽心倾力的去开展“大走访”活动 坚定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二、要具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心态
公安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种类繁杂 大走访初期 有的民警可能一时难以适应 不能较快进入工作角色 也可能自己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还是得不到群众的认可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要做到“在位1分钟 干好60秒” 看问题、想事情要向好的方面去想 向积极的方面去想 相信自己 只要认真去做了 用心去做了,就可以在艰苦中体会成就 在困难中品尝收获 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干好工作的。
三、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追求
相信我们每位民警在“大走访”活动中认真地审视自己后 都会有相同的看法:我们的爱民实践活动可以再认真一点 标准可以再高一点 质量可以再好一点 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不是那么困难 做好工作关键责任心和创新意识 问题 人民警察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做好一天的工作 不仅是自己得到了锻炼 更重要的是对信任你的群众和领导一种负责人的一种表现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想想过去 思思未来 从而坚定“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凌云壮志 让我们把“三访三
12.三访工作总结大学 篇十二
访”活动阶段性总结
“三访三评”活动开展以来,我支队立足实际,创新举措,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重点突出“访”、“评”工作环节,诚恳接纳群众建议,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切实巩固提高“大走访”开门评警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措施安排部署到位。“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正式启动后,我支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立即召开动员会,认真学习活动方案,深刻领会“三访三评”活动的内涵,研究部署“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决定把此项工作作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推动公安整体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及时制定了《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方案》,成立了由支队长窦太清任组长,政委党育军任副组长,支部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材料收集、信息报送和对外对内宣传等项工作,保证了“三访三评”活动的有序开展。、二、开展“四送”,有序推进,确保活动内容落到实处。两节期间,我支队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送平安、送法律、送服务”的“四送”活动。一是送温暖。春节以来,我支队积极开展了对帮扶对象、下岗职工、贫困户、低保户、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的节日送温暖活动。送温暖活动以来,期间送出衣被10余套,真切的传递了党的关怀和温暖;二是送平安。深入市政重点工程王湖经济适用房工地开展安全教育。同时重点针对学校、建筑工地等部位进行了治安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10处,及时落实了整改措施,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事件的发生。三是送法律。把“三访三评”活动内容和防火、防盗、防抢等安全防范知识以及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印制成宣传单,向群众广泛宣传,同时,组织民警深入到学校、企事业单位,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群众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了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四是送服务。真心帮助群众,主动上门服务,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三、开展评议,接受监督,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三访三评”活动中,我支队公开办事程序、推出便民举措,主动接受监督,实施阳光执法,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赢民心。
【三访工作总结大学】推荐阅读:
派出所“三访三评”活动工作汇总07-28
家访工作总结大学06-28
大学院系工作总结09-05
大学协会工作总结10-21
大学就业工作总结12-17
大学网络工作总结12-18
大学生实习工作工作总结11-26
大学团委工作总结报告06-29
大学班级班长工作总结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