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2024-10-25

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共9篇)

1.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一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最早由武汉理工大学开设。至今, 全国本科层面已有近百所高校开办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根据市场需要, 汽车服务业工程的培养目标已经从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销售与维修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转向了培养专业通、外语精、能适应汽车后市场各种岗位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根据市场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以及学校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准确细致的定位, 合理设置专业方向, 加快师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综合性的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 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经过5年的发展, 本专业拥有了稳定的生源、完善的教学和实验设施、稳定的师资和优秀的就业率。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其中许多都是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的共性问题。我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和与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 提出以下见解, 希望为我国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二、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 教师数量不足, 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独立学院教师待遇相对企业不高, 且工作地点离市区较远, 同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因此许多独立学院都存在着汽车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 因而生师比较高, 教师教学任务重, 科研实践时间少。理论教学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 对学生创新活动指导不够。教学工作成为衡量教师绩效的唯一指标, 这种模式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汽车人才。稳定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教学秩序需加强。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学习态度差别也大。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讲得慢, 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还有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应付作业和考试。上课时总体出勤率和教学效率不高, 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在教学中深入浅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教学秩序的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3. 理论与实验环节脱节。

独立学院多仿照本部院校采用先理论再实验的教学模式, 且实验学时不多。不少学生, 到了实验课时, 忘了理论课的内容, 不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比如汽车构造课, 在理论课上学生不了解汽车各部件是怎样连接的, 所以对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 到了实验课, 大部分时间用来了解部件名称、工具使用方法、零件安装方法, 不能很好地复习其工作原理, 因而部分学生学完了汽车构造还是不完全理解汽车是怎样运转的。应合理安排实验课时的顺序、学时和内容, 建立开放的实验室, 给学生提供实验学习的资源, 解决理论与实验脱节的问题。

4. 就业率高但留职率低。

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多数直接走上就业岗位, 少数会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修。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就业率高, 但也存在着学生盲目就业, 工作后转行较多, 留职率低等情况。所以,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也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科研能力差, 较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 但对职业的要求较高, 既要待遇好又要工作环境好。这样的要求和能力的矛盾使得毕业生很难在大型汽车集团企业找到合适的定位。在学校就业率的压力下, 许多学生便选择了的4S店或汽车保险行业。但工作一年左右, 发现工作辛苦、工资没涨、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 便选择了离职, 离职后待业一段时间就改行了。这样的结果使得发展前景较好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处于尴尬的处境。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明确学生的定位, 给予就业指导, 扩宽就业渠道, 增加校企合作, 等等。

三、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建议

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这里只就师资、教学、实验和就业指导提出几点建议。

1. 稳定教师队伍, 培养双师型教师。

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师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退休返聘教师为辅, 合作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作为补充。其中较稳定的是与学校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这部分教师, 建立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是稳定师资、提高办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培养中青年教师应依托返聘教师和本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如规定新教师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听课任务;派遣新教师作为助教, 完成辅助教学、阅卷等工作;定期开展教师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等等。

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给新教师提供参与创新的机会, 如教研室课题申报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新教师参加, 鼓励教师读取硕士、博士学位, 等等。同时, 独立院校教学工作任务重, 教师缺少科研时间也是导致独立学院科研薄弱的原因之一。教师教学任务重, 教学是衡量教师工资的唯一标准, 使教师对科研缺乏积极性。应将科研纳入到教师工资考核标准中, 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 如把教材编写、课题研究、辅导竞赛等加入到绩效考核中, 与奖金挂钩。

发挥优势, 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中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和汽车企业离职技术人员。通常高校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 企业离职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 应互相取长补短。如安排两类教师共同完成同一门课教学和实验工作, 以便于互相交流学习。同时, 组织教师走出校园, 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如有些学校安排新教师入职培训时到合作企业实习一个月, 学生进厂实习时老师轮流带队, 等等。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改善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适当设定课程难度。教师讲课应深入浅出, 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 在课件中增加图片和视频,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 (2) 加强教学秩序的管理。可采用抽查点名, 固定座位, 课上测验, 把出勤考核作为成绩考核指标之一等方式强制提高出勤率,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改革考试形式。可以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选用多种考核方式。如, 汽车贸易等选修课用写论文作报告的方式考核, 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汽车理论等必修课采用“一张纸”形式的开卷考试, 允许学生在考试中带一张A4大小的手写版的知识点总结, 把大量知识点枯燥的背诵引向理解和运用, 同时也促使学生对教材进行全面复习。 (4) 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设置奖励的竞赛, 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竞赛可以是省市级的科技竞赛, 也可以组织校内竞赛或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 等等。 (5)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理想, 缺乏为理想奋斗的毅力, 因此厌学。应加强德育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专业兴趣。可通过在学生中树立模范, 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来激发学生上进的斗志。

3. 合理设置实验课, 建立开放实验室。

实验课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 应合理设置实验课, 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应在专业课开始之前增加一个学时的认识和演示实验课。如在上发动机构造课前到实验室完成零件名称认识和组装过程演示的实验, 使理论课的知识不再抽象;在理论课相应部分结束时及时安排实验课, 以巩固理论和加深理解。在实验中, 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理论课知识, 使学生将动手与动脑, 理论和实践结合。其次操作实验的小组人数不应过多,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加深认识。如发动机拆装实验人数不应超过5人。

目前, 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都比较完善, 有大量的实验设备, 但学生的实验课项目不多, 造成实验设备的闲置。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建立开放实验室, 但效果不明显, 学生很少主动去实验室, 或不知道去实验室可以做什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来实验室学习。 (1) 在专业课开始前增加认识实验室的环节, 介绍实验设备、功能等。 (2) 公开实验室开放时间, 实验登记、工具借还制度, 并安排实验室教师给予指导。 (3) 实验室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的实验申请, 建立实验室意见簿或投诉制度。

4. 明确专业方向, 加强就业指导。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不仅包括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 而且包括汽车贸易、零配件生产销售、汽车保险等。可以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时分成几个方向, 使学习和就业更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据地域优势, 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另外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设置长远的职业规划, 培养学生的毅力、耐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鼓励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专业对口单位实习, 增加社会经验, 巩固专业知识。另外应派专人对学生的就业单位定期回访, 了解学生的情况。

总之, 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改革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为我国的汽车后市场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师资、教学、实验室建设和就业等方面探讨了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平.普通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定位思考[J].高教论坛, 2010, 11, (11) :49.

[2]孙凤霞, 夏文恒, 于洪超.“三本”院校开设汽车服务工程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205.

2.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二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在面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汽车服务业人才的缺口迅速扩大,对汽车服务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迅速提高。教育部的一个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汽车服务业人才缺口约有100万,尤其缺乏高层次的汽车服务技术人才和汽车服务管理人才,因此加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深化理论知识、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①本文试从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教学团队、共享平台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长沙理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一体化、三层次、四平台、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三位融为一体;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一体化的有机整体。将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实训项目按“模块”进行系统整合,相应的设施设备按功能被划分为“四大实验实训平台”,即汽车基础平台,汽车性能试验平台,汽车质量与安全平台和实践技能训练平台。其中汽车基础平台由汽车陈列室、汽车构造实验室、汽车数字化设计实验室、汽车总成拆装实习基地和汽车驾驶实训基地组成,汽车性能试验平台由发动机性能实验室、汽车电器电子实验室、汽车整车性能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组成,汽车质量与安全平台由汽车碰撞实验室、汽车安全仿真实验室和汽车零部件无损检测实验室组成,实践技能训练平台由汽车CAD/CAE/CAM实验室、汽车动态拆装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基地组成。平台之间、层次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和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实践训练模式。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校内实验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五结合”实践教学。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过去以科学为中心的“分析模式”改为以工程实践为中心的“综合模式”,把人才培养与职业目标紧密结合,满足了不同出口学生的要求。

2 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2.1 构建适合大交通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理论课程整合的基础上,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按照基础性、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充实并增加与工程结合的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时,使之面向大交通学科。例如,在汽车营销学课程中增加交通流调查项目,与汽车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相结合;在单片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交通流管理仿真实验,与交通工程相结合。

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将部分教师科研成果引入实践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例如,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设了“内燃机瞬态排放实验”。

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实践教学软、硬件建设,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新建了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可开展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电机特性、能量回收等实验,使学生站在汽车技术发展的前沿。新建了汽车零部件无损检测实验室,可开展汽车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检测以及零部件的超声自动检测。

2.2 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外延探索

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教育基本规律,有利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逐步提高。但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必然会有部分实验教学内容与其它课程相关,在理论课程整合的基础上,实践教学内容外延是可能的。如发动机性能实验,就可以与工程热力学实验和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相结合,形成一个大的综合实验项目,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发动机结构与原理的深刻理解。

2.3 增设创新模块,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品牌化

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②在开放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技能训练平台中增设创新模块,着重开发研究创新性自主实验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从查阅相关文献、自主确定实验目的、拟定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自主完成实验、分析处理数据、直到产品的生产制造、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答辩等各个环节得到系统训练。

近三年,汽车服务工程学生开展创新性试验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7项、校级项目30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两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两项;获得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湖南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已形成了参加以“挑战杯”、“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代表的科技創新大赛的热潮;形成了以“汽车文化艺术节”为代表的校内知名的科技文化活动品牌;培育了以汽车协会、模型艺术协会等在学生中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学生社团。

3 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采取“走出去,引进来” 的模式。“走出去”即从政策上激励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和深造,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积累团队教师的工程经验,以增强团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近年,本专业引进青年博士6人,正分阶段分批进入企业交流学习。“引进来”是指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或指导教师,组织这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人员来本专业讲学、与青年博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落到实处。坚持实行高水平教授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的制度,接受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实践教师来团队作访问学者,交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

4 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建立实验教学资源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内容、实验方法与手段、电子教案等均已上网,可全方位实现网上浏览实验项目、网上预约实验、查询成绩、网上教学辅导。主要实践教学设备都上载到“湖南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公用网”,实现资源共享。

5 推进校企合作

建立学校、行业、社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合作探讨行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制定专业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与“长株潭”地区的汽车行业骨干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从建立实习基地,到共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共享教学和研究资源;建立保证专业建设质量的管理制度,学校与共建企业共同实施建设过程监控和管理,不断优化建设目标,完善建设措施,提高建设质量,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2011-07-01)[2012-04-15].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67/201107/xxgk_122688.html.

3.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三

顺应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 2002年, 教育部首先批准了武汉理工大学设置汽车服务工程 (080308w) 本科专业;2003年同济大学开设此专业;2004年吉林大学等10所学校获准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5年昆明理工大学等16所高校获得批准。此后, 每年获得批准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大约有10所。到目前为止, 全国共有75所院校经教育部备案设置《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另外, 还有多所院校以专业方向设置了此专业方向, 普遍设置在交通运输或车辆工程专业之下,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门类是工学 (08) 、机械类 (0803) 中的目录外专业 (080308w) 。其发展溯源可以追溯到1957年我国在原吉林工业大学设置的第一个汽车运用工程专业。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 经历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1984年以后) 、交通运输 (1998年以后) 的演变。其变化是由我国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与培养需要所决定,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意义与特色

2.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设置的意义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支持汽车工业发展、促进汽车产业链延伸, 支持内需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是扩大汽车服务市场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加就业空间以改善民生的需要;是保持汽车以安全、环保、节能的技术状况运行, 减少交通事故、改善空气质量及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支持需要。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人才需求贯穿汽车行业整个产业链。如售后服务工程师、维修工程师、汽车评估师等。2007年5月, 国家经贸委、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目前我国最紧缺的人才, 排在第一位的是汽车服务型人才, 缺口120万人。目前, 全国已有80余所本科高校开办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每年的招生规模近5000余人, 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已有6届毕业生。按2012年全国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排行,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在第8位。

2.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汽车服务工程是根据汽车制造商和使用者为实现汽车产品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以及权益价值等需求所进行的各种具有服务性质的技术应用活动。其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是以工科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 在具有汽车应用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 掌握实现汽车商品价值的合理方式、保证汽车使用价值的合适方法和保护汽车消费权益的合法程序等专业知识, 能为汽车消费者的技术服务需求和道路运输保障提供技术支持的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3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实施途径

3.1 专业建设的层次结构分析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结构。

第一层次是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做好专业建设顶层设计, 即制定出科学、合理,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层次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 以实践条件建设为重点, 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制定教学大纲, 规划教材建设、教学改革, 选择重点课程等一系列工作, 以指导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三层次是以落实专业建设规划的具体任务为重点, 通过专业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以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学校专业师资水平、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条件等综合实力体现。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还必须解决好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

3.2 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实施途径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实施途径:加大人才引进, 为人才战略完善提供保障;选送骨干教师研修, 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 达到双赢;加强智力引进, 聘请企事业技术人员入校讲座或承担选修课程, 活用活学。

2) .多方调研, 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综合比较各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定位, 多方征求相关人士意见, 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3) .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体系

一般来讲, 高质量的课程应具备下列条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合理的教学计划 (包括学期或学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 ;规范的教学大纲;优质的教材;精炼的讲课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适应课程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的实验和实习条件;广泛的参考资料和深入的复习思考题;有效的考核方法;科学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方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且还要重视同行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因此, 要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而且, 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个教师所能全部完成, 它是课程教学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

4) .重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应系统介绍相关的应用基础理论, 能充分反映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新知识。同时,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 还要统筹各门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大纲, 规划各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内容, 以保证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延展性, 尽量避免相关专业教材在知识内容上的重复编写。另外, 实验指导书应针对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实验的特点进行编写;实习指导书应能够反映企业生产实际, 为使学生能加深对实际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 应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

5) .积极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专业实践条件建设过程中, 应首先解决课程教学实验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汽车排放检测等数量足够、类型齐全、技术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以满足汽车构造认识与拆装实习、基本工作原理验证实验、故障现象识别与诊断以及汽车性能、发动机性能的检测等要求。在其他教学实践环中, 限于现有的实习条件, 在实习场地的选择上, 应协调解决与企业的生产安排、场地空间、实习安全和法规制度等各方面的限制, 从而为使学生在了解实际生产或运作过程的基础上, 创造条件参与生产或服务的实际工作。即使是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 也应加强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另外, 在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要力争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建立起长期深入合作的机制, 为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中的352种基本专业之一, 其专业人才培养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满足汽车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把握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 不断地推进和深化专业建设。在符合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系统化顶层设计基础上, 按层次、全方位、并行开展各项工作, 可以加快专业的建设步伐。

摘要:汽车服务工程是对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体系的继承, 在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溯源的基础上, 阐述了设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意义和人才培养特色, 分析了专业建设层次结构、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及实施途径, 研究有益于加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工作。

4.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四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  生产实习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07-0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属于工学和经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汽车检测、维护维修、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从事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保险理赔、信息咨询、企业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对于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如何将其生产实习环节合理、高效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1 生产实习改革的意义及目的

作为一个以工科为基础兼容经济管理学科的新兴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生产实习又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汽车的生产过程及营销售后体系的整体情况,而且对汽车生产线布置、工艺流程设计、工装设计及维修检测技术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未來工作岗位。

根据我们前期对汽车4S店的调研,企业对汽车服务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希望新来员工能够迅速的适应岗位的工作要求,缩短岗位适应周期。因此,生产实习的有效开展及合理安排,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实际工作能力及创新思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能够高质就业的一大保障。

2 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2.1 构建完整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实践体系

按照我校现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产实习是最为独立、教学时间最长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因而,在生产实习方式、时间及企业的选定到实习老师的安排及实习岗位的换岗计划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充分周密的考虑,通过系统制定编写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及实习指导书,构建一个完整的生产实习教学实践体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实习时间,让学生及时掌握每个实习环节所需要完成的既定任务,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实习的实践效果。

2.2 做到多种实习方式的有效结合

我校目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有汽车结构和汽车营销售后两大块,学生以后的工作方向也主要定位为汽车服务人员,所以生产实习采用参观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首先选择几家代表性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参观实习,通过对生产线及生产工艺的参观了解,让学生对汽车整体结构及关键部件的生产过程有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安排到汽车销售及维修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尽早体验未来工作岗位,了解岗位对知识及能力的具体要求。由于4S店的汽车服务岗位较多,营销、售后、接待、理赔等业务既相关又有区别,所以为了让学生收获更大,在每个岗位都能得到实习锻炼机会,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顶岗计划和轮岗计划,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熟悉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和任务。

2.3 强化生产实习教学任务实施到位

根据我校现有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经验,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进行生产实习的教学规划及实践。在进行参观实习时,进入车间参观以前,要求指导老师及车间工作人员对实习车间的生产线布置及加工设备功能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明确参观实习目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以避免学生在实习中盲目性。因而在安排实习指导老师时,以讲授汽车结构及发动机课程老师为主,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指导老师,以满足学生在参观实习过程中的提问及答疑。

在4S店进行顶岗实习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将选择几家4S店分散实习,以保证学生拥有充分是实习空间和实习任务,按照4S店提供的实习岗位,将学生分组,每组两人实习一个岗位,实习过程中由4S店配备一名该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以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生产实习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做到老师讲解到位,学生学习实践到位。

2.4 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生产实习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重点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实习开始前,进行理论的预先指导,实习过程中,让学生用心体会,认真实践。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企业导师参与到汽车销售、接待、维修及保险理赔等各个工作环节中,掌握每个实习岗位的具体职责及工作流程。实习指导老师在每个岗位实习结束后,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性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总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增强对岗位核心职责的理解。

同时,实习期间,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实习指定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存在的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突出实践环节的创新性。

3 结语

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环节的重要性,对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如何开展提出了具体实施思路,将对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及未来就业都极为有利。

参考文献

[1] 鲁植雄.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长.汽车生产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报,2012, 18(1):136-137.

[3] 刁金香.顶岗实习学生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4):133.

[4] 朱慧妍,王向丽.机械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13(12):55.

5.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五

【摘 要】应用型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探讨如何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岗位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改革。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汽車服务工程专业 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较深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模式的改革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形式,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靠课程体系有质量的实施得以实现,因而依托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尤为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各地区的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不一样。有些院校即使专业设置相同,而市场需求岗位不同,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同。如西华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为地处成都,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基地的汽车生产厂家众多,且经调研,当地汽车保险业务急需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较扎实,所占比重较大,拓展课程主要偏向汽车保险;深圳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深圳电子产业和金融贸易发达,偏向培养汽车电气控制系统研发、汽车贸易等汽车服务业领域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设置中除汽车专业基础课外,拓展课程中还开设了《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管理》《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等适用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武汉理工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众所周知,有着渊源深厚的汽车历史发展背景,又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了国际教育,其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中核心单元有《汽车诊断实验》《计算机在汽车服务工程学科中的应用》《汽车流体力学》和《热工分析》等学术性较强厚基础的课程。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调查显示,汽车行业所带动的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值占我国GDP的41.25%,我国国民经济近四成涉及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汽车制造、汽车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汽车人才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汽车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一般都需浸染并成长于一定的行业文化中,像德国的双元教育,紧跟行业需要。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从对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知识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落后于当初的市场需求;而且市场人才需求在不断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许多院校教师从院校直接毕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够深入,也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因此,毕业时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社会要求,无法立即融入岗位,需经过长时间的企业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要。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需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多家应用型本科设置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交流,并对国内多家汽车企业进行调研,现对汽车服务工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开展本区域汽车服务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课程建设

保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的可持续性,教学才能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必须有时间计划地定期走访院校本地区域内的汽车企业,对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与交流,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协议,每个学期至少反馈一次最新的人才需求缺口和具体的知识能力要求,从市场岗位需求出发,改进方案。同时也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提高培养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性。

(二)结合市场和课程体系的需求重新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应用型环节要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就需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把实践教学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既具备本科底蕴,又具有专科的应用特色。专科的实验教学强调的是对已知结论的验证,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实践技能;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共同培养,因此需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重新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不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合理,课程体系如何完善,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结果,缺乏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应用性,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失去了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因此,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任务,作为培养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综合素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应用型本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比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中自动变速器的知识是汽车构造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很多院校都是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本人从事此门课程教学多年,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教师通过PPT图片或视频讲解不如在实物拆装的时候理解得透彻,但是拆装的时候又忘了其理论,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因为实践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老师无法将理论知识再详细板书解说,对于某些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拆装实验会更容易理解。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如能使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专业核心课程突破本科教学惯有思维的限制,实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下手机,在动手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的思维,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小结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的,因而课程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只有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与行业企业互动,不断更新优化完善,满足行业和产业的要求,满足企业和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才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力,赵修文,蒋珍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 2011(24).

6.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六

针对目前的现状, 拟提出几条新的建设思路:

在江西南昌整个瑶湖高校园区, 有江西科技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学院这几所学校都开设有汽车相关专业, 如果能把这几所大学的实验室资源共享起来, 应该能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一、实现周边学校之间的合作

1. 实验教师资源的共享

汽车专业一般分为课程配套两节一次的实验和整周集中实习, 这就给实验室配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多配实验师, 每个老师的工作量太少容易导致收入过低, 造成师资浪费;少配教师维持不了正常的教学, 如果能把各高校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 实验设备的共享

如以我校汽车安全和性能检测实验室为例, 所需的设备、仪器非常多, 而且学校要培养学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能力, 就必须购买很多大中小型设备, 有些设备如专用检测仪和故障解码器, 价格都非常昂贵, 考虑成本和使用率的问题, 一般高校都不会配备齐全, 一种品牌的汽车就有一种检测仪。对于我校自身目前无法开设但又必须开设的实验项目, 可以通过支付费用的形式求得周边院校的帮助, 互惠互利, 共享资源。

二、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实验室

在江西有江铃汽车有限公司和昌河汽车有限公司, 加上各大4S店的相关资源, 可以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汽车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如果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室要跟上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巨大, 对于高校考虑成本和效率来看几乎不可能承受, 因此通过与企业洽谈, 引导相关企业参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 并提供一些技术比较新的设备仪器, 一方面可以缓解高校建设实验室资金、技术匮乏的现状, 又可以实现“无缝隙”培养企业所需的“定单式”汽车服务专业人才, 可谓“双赢”。

三、拓展社会服务、提高实验室使用率

针对我校有些设备仪器的使用率太低, 尤其是一些大型设备, 实验室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对外业务, 在保证基本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场地、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工作, 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 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针对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社会服务的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日常教学实验

可为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南昌兄弟院校提供教学实验, 或者为社会上各类汽车维修培训班提供教学条件。

(2) 承担对外技术服务

利用我院汽车技术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 开展一些常规的保养活动和简单的故障诊断, 主要针对学校职工和社会人员的汽车。如果条件成熟, 可以考虑让学校新建一个4S店, 平时可以让学生做学徒工, 教师除了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其他时间都去这个店从事销售、售后服务、保险、机修等工作, 这样一来, 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就业, 可以很好地贯彻“产学研”的发展思路。

(3) 外租闲置仪器设备

在教学和科研任务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把一些闲置的设备或仪器 (如各种车型的检测仪、四轮定位仪等设备) 租出去,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特别是学生放假的时候。

(4) 实验室建设成果的转让

学院可以把在实验室完成的各类数据或科研成果, 进行一定的技术专利转让或与企业合作开发完成。

四、进行市场调研、彰显培养特色

综合考虑学校定位、学生基础、我院的基础, 进行如下培养:

(1) 与汽车4S店合作培养“营销特色”班

汽车4S店需要大量的懂技术、会营销的汽车服务专业人才, 该专业在高考录取时要进行面试, 对学生的身高、体形和基本素质要做相应的考核。

(2) 与汽车维修厂建立“快速检测与故障诊断”班

从学生中选一批喜欢精修各类汽车的同学进行专门培养, 对本科生定位的最终目标是“维修技术总监”。

(3) 与二手车市场建立一个“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师”班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和各车型淘汰更新速度的加快, 培养一批专业的“二手车鉴定师”已经是刻不容缓。

(4) 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一个“保险理赔”订单班

保险公司的车险这一块早已成为最大的险种, 培养一批懂汽车、会保险、精查勘、善理赔的工作人员一直是保险公司追求的一个目标。

(5) 与美国PPG公司合作建立一个“喷漆调色师班”

我院与美国PPG公司上海总部合作办学, 已经成功开办了六期PPG调色、喷漆师班, 通过每年的就业情况和厂家返回的情况来看, 非常成功。

(6) 与江铃合作开办一个“汽车总装工艺师”班

汽车总装工艺是决定汽车性能优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历来一直是汽车制造企业必须要把关的岗位。

五、结束语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结合本校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室的定位, 通过多方位的调研, 通过对专业需求, 设备检验, 实验室功能分类等进行分析, 设计出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实验室建设方案;最后逐一实施。开创学校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教师能很好玩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学习效果提高, 动手能力增强, 就业竞争力大的三丰收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廖连莹, 戴建国.建设汽车服务工程实验室的新思路.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第3期.

7.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七

关键词: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汽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社会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汽车工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人才需求, 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专业课程群的构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内涵

汽车服务是以汽车为载体创造服务价值的各类动态性服务活动。它不仅具有服务的一般特性, 而且带有高技术应用密集的明显特征。其服务范围涵盖了汽车物流、贸易、使用、维修、二次交易性能评价和回收利用等过程, 汽车服务业为实现汽车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及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提供全程的技术服务支撑。由此可见,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服务性专业, 应以工科人才素质为培养目标, 以汽车服务应用技术为专业学科基础, 构造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培养体系, 充分体现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交融, 理论与实际贯通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所以,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汽车服务业中从事各种服务活动的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1]

1.2 培养目标

我校汽车与交通学院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把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确立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面向汽车服务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 应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适应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 能够紧跟汽车性能研究、新车型设计开发与制造、性能检测及故障诊断等产品生命周期的汽车工程技术链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规格应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 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知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能够适应汽车技术服务、贸易服务、金融服务等汽车服务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人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现代汽车技术、汽车服务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综合素质,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金融服务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还具有培养从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体化”职教师资的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系统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能应用适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析、判断和解决汽车服务工程的实际问题, 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3) 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 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4) 实行“双证书”制, 学习期间获一项本专业领域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5) 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 以及从事本专业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2.1 专业理论课程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应以提高技术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应用能力为目标,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 构建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体系, 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 其理论教学体系如下图1所示。

通过本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可以看出, 我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完全符合我校学生的发展定位, 尤其是自主发展课程模块, 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是以实际技能提升为奴表, 与企业的工作结合比较密切的技术技能模块;一个是面向职教师资培养, 为中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学习的职教师资模块。

2.2 实践课程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暑期自主实习) 和毕业设计 (集中实践) 等, 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生“怎么做”的问题。为了达到“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并“基于最终目标零距离”的人才培养理念, 必须强化实践环节, 重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通过课程设置可知, 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一对应的, 避免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脱节的现象。

3 总结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2010年6月, 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来说, 可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 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 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和实践, 我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基本实现了毕业生基础扎实, 专业知识面宽广, 核心专业理论掌握充分, 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建国, 尹飞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9, 22 (3) :91-96.

[2]周立迎, 梁昱.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现状与培养模式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 2009, (3) :63-66.

8.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八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当前互联网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可以充分利用远程开放式教学管理资源系统搭建在职人员培训平台,能够更好地解决传统在职培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时间短、效果差的问题,更好地通过网络实现对培训过程中导学、督学和助学的功能,充分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

【关键词】网络远程培训 社会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TB22-4

远程培训又称之为网络培训,是一种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远程培训以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资源共享及开放性、高质高效性等特点,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学生可以按个人的意愿或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进度以及学习方式。网络远程教育内容贴近实际,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在职员工需求设计出相关的培训内容,从而以菜单式授课形式给予了学员更多的学习自主选择权,更符合在职培训的实际情况。现针对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如何开展基于互联网远程培训开展社会服务进行如下探讨。

一、开展远程培训对于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首先,我院工程测量专业目前开展社会服务主要是在职企业人员的中短期继续教育培训,属于非学历继续教育。参训的人员多是企业的业务骨干或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处于关键岗位的技术人员如果平时脱产学习,必然会对工作有所影响。而且目前學校搬迁到地处远郊的新校区,给学员集中培训造成不便。相对于全日制在校学生来说,在职培训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低,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也给管理带来很多难题,需要采取网络管理这种更加灵活方便的形式加强相关教学与管理工作。

其次,作为继续教育培训中很多基础性的培训内容是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料自学的。网络远程培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用再集中在某时某地面对面讲授知识,学员既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在网上同步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生活安排空余时间学习,只要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学习内容即可。学员通过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短时间的集中面授交流,集中面授内容主要是针对工程测量仪器设备的技能操作培训,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集中培训时间,节约受训学员的学习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网络学习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直接教授者更多地变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协助者,主要起到参谋和顾问作用,而学生则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二、新形势下开展远程培训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完善开放式教学管理平台

要想开展好远程培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平台作为基础。开放式教学管理平台就是利用目前学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综合平台为基础搭建起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通过网络实现课程管理、信息发布、在线学习、作业批改、在线测评、资源共享、教务管理、个性化服务以及师生互动交流等功能,使得整个教学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开放性的、共享性的教学管理平台。在共同的学习系统平台上,学员与老师既可以在同一时间登陆平台进行在线视频和实时互动交流,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平台了解相关课程的讲课录像、授课PPT等主要学习内容。学员对于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在线机器人搜索关键词寻找答案,或者可以通过留言系统向授课老师询问有关技术问题。

(二)创新网络远程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1、对远程培训中基础性知识可以采取网络模块化学习和考核。早在2011,我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年就将专业基础课程《地形测量》进行了考试模式改革,采用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2012年,《GPS测量技术》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完成网络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这些课程资源都可以直接运用到网络远程培训平台中。老师可以将学习平台中的课程内容以主题为单位进行分类,以知识点为核心构建学习模块,模块学习中包括课程要求、学习指南、PPT课件、授课视频、课程练习、模拟操作、案例分析和课程测试等内容都采取开放式学习操作。其主要考试模式可以借鉴当前重庆市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公需课考核方式,将每个操作步骤按照阶段性不同给予相应学分绩点,只要学员点击观看完相关内容就可以获得操作步骤学分,这样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根据各自实际工作情况针对性地安排空余时间有重点地学习有关内容,对于未能完成相关学分绩点的学员还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重新学习,以此达到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2、对远程培训中的专业性知识和技术难点可以采取微课形式重点讲解。目前远程培训中的绝大部分课程以教材的章节或以专题形式来安排。而所谓微课就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是互联网时代为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成长特点而产生的新的教学形式,符合时下网络传播的特性,微、短、快的特点。微课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时间较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非常适合于工作之余的网络学习。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课程,微课的授课主题非常突出,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测量人员工作时间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更加富有针对性。并且微课采用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资源还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相关知识点掌握的熟悉度,提高学员利用日常空余时间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的专业社会服务水平,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和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采取远程培训等方式拓宽原有企业在职学员培训方式和途径,提高在职学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专业社会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孟万化.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创新策略.继续教育,2003.

[2] 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2)

9.08030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篇九

一、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定位

目前, 安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拥有奇瑞、江淮、华菱、合力、扬子、飞彩、合肥昌河等一批国家定点汽车生产企业, 具备生产轿车、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客车、专用车、改装车等多个品种汽车的能力;同时, 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和有较强竞争力、能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零部件制造群体[1~2]。安徽省、市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为我校“车辆工程”这个新办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 所培养的人才也理应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也是我们专业定位的依据。

对我校而言, 车辆工程新专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只有办出专业的特色优势,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3~4]。据此,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应该适应当前我省汽车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大胆创新, 与地方汽车工业充分融合发展, 积极面向汽车制造业和销售服务业, 立足安徽, 辐射“长三角”, 面向全国;拓宽专业面, 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 培养宽口径的应用型车辆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 我们的定位是准确地、可行的。

二、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目标和步骤

1. 发展目标。

我校建立的车辆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 国家级特色示范专业, 其在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和机械自动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基础和优势。因此,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确定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平台, 逐步体现车辆工程专业特色, 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方向, 以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育才理念, 注重与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的融合。争取在“十二五”末, 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梯队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建立起完整的车辆工程实验室;在四个研究方向 (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汽车CAD/CAE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汽车电子与故障诊断技术) 上力争取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逐步快速地将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品牌专业。

2. 发展步骤。

着眼于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立足于安徽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 以应用型车辆工程为专业发展方向, 培养宽口径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心。用“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一步, 在实现硕士点突破的基础上, 集中力量, 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为依托, 充分、高效地利用本学院现有各种教学资源, 如技术基础课中有多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实训工厂、省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等, 加速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方面建设。第二步, 争取达到重点建设专业的验收标准后, 在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 实现本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突破。

三、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经验

为达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 全面进行教学支持系统建设,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条件建设等。

1. 教学观念转变。

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 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更加理智, 主要表现在对学科和专业的选择、所学专业对今后就业的直接作用或帮助、就业岗位变化后的适应能力等等。这就使得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的培养时, 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原则进行教学, 努力为学生服务。

2. 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 加强技术基础课和实践课的建设, 培养车辆工程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为龙头, 以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线, 强化基础, 注重素质提高。具体做法是: (1) 将大型机械CAD软件的应用作为学生的素质学分, 鼓励学生掌握1~2种大型CAD软件的应用, 将CAE软件作为专业选修课; (2) 建立开放的专业教学实验室, 尤其是充分利用我校的汽车新技术安徽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AD/CAE/CAM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等的资源, 建立起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制造的创新实践基地; (3) 针对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利用高度概括、归纳总结等方式, 将各种复杂汽车零件的设计制造方法总结为各种框图, 纲举目张, 使授课具有条理化、逻辑性、重点突出等特点; (4)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 对有关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综合处理, 演示完整的整车拆装和各分总成的拆装步骤与方法, 并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 使学生能身临其境; (5) 在车辆专题课程设计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利用三维工程软件, 把传统的设计内容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出来。

3. 实验室建设。

对于车辆工程专业来说, 实验、实习所需的实验设备数量较多, 更新换代频率快, 需要各种实验车辆、拥有各种实验路面的实验场地, 投资巨大, “一步到位”难以实现。为此, 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某些方面利用机械制造专业的实验设备开展学习, 进行分期、分批地投入;注重汽车实验教学设备的高起点和高科技含量, 弱化其数量, 以保证有限的资金用于“刀刃”上。

4. 课程体系优化。

第一,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结合学科专业的特点及安徽省汽车人才市场供需关系分析, 削枝强干, 体现加强基础理论 (包括专业基础) , 突出主干学科和一定的知识面, 设立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试验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二, 注重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车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第三, 增加实验教学课时, 让学生掌握实际本领, 缩短所学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的距离, 同时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5. 专业师资梯队建设。

建立“应用型”教师队伍, 我们主要采取这么几个方面的途径:一是从社会上汽车设计、生产和服务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二是送教师到大型企业 (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兼职锻炼和通过横向合作提高和丰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三是进行智力引进, 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 如由奇瑞公司和其他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员, 做讲座, 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程。通过以上途径, 形成一个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群体, 从而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

6. 科研方面建设。

以科学研究为学科建设支撑, 构建一个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团队。具体做法是:形成一个核心:产品开发 (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两个载体: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和车辆工程;四个研究方向: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汽车CAD/CAE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现代设计制造技术、汽车电子与故障诊断技术这四个方向。融合我校三个优势专业:检测技术及其自动化 (汽车测试与检测技术) 、艺术工业设计 (车身造型及通用产品造型设计) 、材料学 (新材料、复合材料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 , 着实提高车辆工程学科专业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深度融合地方汽车工业需求, 以发展车辆工程专业为目标, 在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条件、课程设置、师资梯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教育等诸多方面形成综合优势, 使专业的发展能够保持持续的优势积累和优势增长, 最终将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1]曾凡银.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促成安徽汽车工业奋力崛起[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6) :32-36.

[2]杨皖苏, 连瑞瑞, 严鸿和“.十一五”时期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1) :43-46.

[3]赵伐, 俞建伟.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7) :48-51.

上一篇:家装工程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风雨哈佛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