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共4篇)
1.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
《管理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况。
3.经验管理学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 一般到个别。
7.要称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娥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1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1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1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1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三个方面。
1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16.管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
17.克--霍金森说:“倘若哲学家不会成为管理者,那么
18.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正是对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的生动概括。
19.所谓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是指市场调节。
20.企业管理者中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是的关系。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简单地说,义就是利就是
22.城市气温要比郊区高,这就是23.东方文化注重人文精神和跨度思维、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精神和顿悟思维,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二、选择题
1.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
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
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
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
5.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
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
7.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
8.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
9.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
10.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
11.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A、B、C)
1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
1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点(A、B、C、E)
1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A、B、C、D、E)
15.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有(A、B、C、D、E)/ 6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6.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能运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决策过程,使决策符合实际。
7.决策民主化指决策要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决策的全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
11.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内部进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稳定。
四、简答题
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
(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
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
(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3.管理哲学的特点
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
(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
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
4.管理哲学的作用
(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
(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
(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
(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
(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受管理。
6.什么样的决策才称得上是科学决策?
科学的决策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是正确的;(2)决策所确定的措施方案也是正确的;(3)保证在实施方案、实现正确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最少,时间最短;(4)能保证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最小,并且对一旦产生的副作用有严密完善可行的处理措施
(为了便于记忆,可简化为以下四点:目标正确,措施得当,成本最低,副作用最小,并有完善可行的应付措施)
7.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决策者本人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必备条件:
(1)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要能抛弃旧观念,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观念,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2)要具有民主作风,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运用各种智囊团、信息库、咨询公司等条件,弥补决策者个人知识、经验、才智、精力等方面的不足。
(3)能注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收集、掌握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信息,能够不断总结和研究别人的和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应用于决策。
(4)要能深刻认识和掌握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懂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内行;会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决策活动。
(5)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遵照决策科学的要求,按决策的程序进行决策。
8.计划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只有科学地制定计划,才能协调与平衡多方面的活动。
(2)计划可以帮助管理者建立管理目标,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计划是制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桥梁。
(3)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基础表现在:A、计划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成为管理控制的基础。B、控制的所有标准也都来源于计划。C、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计划是预测这种变化并设法消除变化对组织造成不良影响的有效手段。
(4)计划工作还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减少盲目性所造成的浪费,促使各项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
9.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管理控制过程表现了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控制过程的几个步骤,各自功能不同(这是相互对立的方面);而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是相互统一的方面)。
(2)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系统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时是稳定的,反之是不稳定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标离不开手段,手段服务于目标;目标制约手段,目标性质决定了手段的性质。
11.为什么说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经济管理者在管理中发挥着统筹性、权威性、创造性的能动作用。
(1)经济管理者的统筹性作用要求其对经济管理在空间上考虑全局,在时间上着眼长远,也就是要坚持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2)经济管理者的权威性作用要求其对权威有辩证的认识,善于处理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关系。
(3)经济管理者的创造性作用要求其善于创新,重视学习,并且善于启发创造。这离不开正确的哲学思维。
12.“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辩证关系
“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干预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经济生活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自发进行。二者是经济生活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方式。
市场调节,自由竞争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国家干预会使经济缺乏活力,牺牲部分效率,但有利于在短期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二者各自的优缺点,就是二者的区别所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二者具有互补性,表现在自发性和自觉性的互补,事后调节和事前调节的互补等。(这是二者统一性的体现)
13.如何全面认识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四大原则:
(1)生态持续原则: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威胁后代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持续是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内容。
(2)经济持续原则:要求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经济持续。主张把传统的粗放的外延式再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的内涵式再生产方式,在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既肯定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充分注意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3)社会持续:从关心人的温饱上升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的高度,鼓励人们追求平等、自由、健康和谐的生活;把物质财富的分配原则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呼吁国际社会进行社会改革,以实现公平分配和广泛的社会平等。
(4)文化持续:倡导精神价值,鼓励人们摆脱和消除工业文明给人们的压抑、迷茫、痛苦的不良影响,强调文化进步和价值系统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化持续原则反映了人们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多角度化。
生态持续与经济持续可说是对传统发展观中突出的缺陷的弥补,而社会持续和文化持续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和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意味着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要求,体现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继续促进人类在发展观上的认识和创新。
14.如何正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状况的政治、法律和伦理道德尺度。可从条件公平、手段公平、结果公平等多个角度来定义。效率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或资源配置等经济效率。
条件公平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地位、法律上和人格上的公平。它与效率无直接联系。
手段公平亦即机会均等,主要指竞争规则和社会参与规则对所有人具有同等效力,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机会、有可能利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创造。手段公平是促进合理竞争,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公平指的是人们在收入、经济水平和权威上维持完全的平等。它与效率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通过竞争以外的手段干预分配结果以实现所谓的“均贫富”,必然导致低效率,从而损害多数人的福利水平;而严重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必然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在经济管理中,我们固然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同时在不直接损害效率的情况下,组织有义务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对在竞争中受到损害的公平予以适度的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公平促效率,以效率带公平的良性循环。
[ 注意:对如何正确把握“××与××的辩证关系”这种类题目(如本题和下题)的回答,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说明××与××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二是说明“如何正确把握”]
15.如何正确把握“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所谓义是指人们应遵循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要求的思想原则,以及符合这些思想原则的行为。所谓利就是
人们追求的物质利益及其活动。简言之,义就是道德原则,利就是物质利益。具体到经济管理中,义就是经济管理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利就是经济管理行为所带来的物质利益。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义与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1)相互依存:一方面,利是产生义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利的取得也离不开义。经济管理中要获取更多的利,必须遵循一定的义,经济组织的维系也离不开义的支持作用。
(2)相互制约:一方面,义制约利,经济管理道德的作用发挥得好,组织内部就能团结协作,利才得以实现;反之则会妨碍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利也制约着义。经济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必须从正义的活动中获得利,经济管理的道德原则才能得到自觉贯彻。
在现代经济管理中,应坚持的科学的义利观。即义利同等重要,应当既重视利,又重视义,要做到以义促利,以利促义。
五、论述题
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礼”(社会道德、社会制度)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出发,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出发,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
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5.管理协调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协调,以免造成积重难返。及时性原则还包括进行预测性的工作。预防工作是及时性原则的组成部分。
(2)关键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抓住重大和根本的问题,包括影响长远的问题、影响全局的问题、薄弱环节、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带动性(根源性)问题、员工意见大、反映强烈的问题等。二是解决问题要标本兼治。
(3)激励性原则。要求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集体激励和个体激励相结合,激励理论和激励艺术相结合。
(4)沟通情况和信息传递原则。要确保信息安全可靠而且高效,并灵敏地反映客观事实,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5)全局性原则。在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自觉服从全局利益。
(6)长远性原则。不要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不要因为是刚出现的小问题而不重视解决任其发展而成为重大问题,变得不易解决。
(7)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作为科学性的管理,要求原则的坚定性;作为艺术性的管理,要求策略的灵活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处理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到20世纪末叶。
传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为根本目标;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趋向于成为一种经济活动的辅助行为和伴生现象。
传统发展观在指导后发国家的发展实践时,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发展方式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使许多后发国家解决了最为紧迫的人民生存问题,同时也启动了后发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但也导致了后发国家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使这些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传统发展观最深刻的局限性在于“将‘发展’、‘现代化’这样的基本范畴当作某种自明的先验的前提来加以确认并广泛运用,却忘了对这些范畴本身的逻辑预设及其合法性问题,因而导致对‘发展’本身缺乏辩证的批判的态度”。这就使人们在发展模式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种种误区:
(1)认为“发展是一个自在的无矛盾的过程,误把实现发展的某些手段和阶段性目标当作发展的终极价值”。由此导致人们在追求所谓的“发展”时,忽略和漠视了“经济—自然”、“经济—社会”、“经济—人文”等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2)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涵、外延的界定上,采取了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的立场,主要从客体的尺度出发,将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化程度、GDP总值等物化指标作为发展的参照系,从而忽视了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
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首先要科学地回答发展的标志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发展标志问题也就是判断何为高级何为低级的问题。这一问题显然涉及主客体两方面,只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才能认识到发展的全部意义。也就是说,发展应不仅仅以事实、更以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判断来衡量。这种价值判断就是人本的、重视发展的人文价值和人的本质需求的。传统的发展观却仅仅从客观世界本身去寻求“发展的标志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10.谈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它们虽然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和人类社会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产物。
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进行历史活动的自然基础。
自然界中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依赖,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在生态系统中。人体在生命过程中也要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
人类与其他生物不同,并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适宜的环境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着动态平衡,人类能够在其中正常地生活、工作,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而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失去了相对的平衡,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环境的惩罚,付出相应的代价。(注:这里应举实例加以说明)
总之,人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必须充分尊重、重视养育自己的大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
2.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篇二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复杂学科。
2.从素质内涵角度看:公民是具有公共事务知识(公民美德)和政治参与技能的人。
3.(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
4.(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5.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医生称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6.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根据手段的不同,强化被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7.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一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8.方向性原则保证了教育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9.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呀、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10.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
1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
1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13.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14.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15.(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16.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1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法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幼儿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
18.(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19.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有:行为不足、(行为过度)、不适当行为。
20.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实际成效)的判断。
2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2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应掌握的基本信息有:(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23.社会性主题方案的架构通常是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选取若干个内涵相关、层次递进的子目标及其活动内容,使儿童在(情感体验)中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然后在(实践尝试)中逐步学习和形成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24.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三个维度。
25.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注意:陈述的角度要(统一),目标陈述应简洁明了、(可操作)。
2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实际成效的判断。
27.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考察教师的目标制定是否(全面、具体、有操作性),并且(重点、难点)突出。
28.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2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价的(目的与内容)、收集(评价资料)、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到处理评价结果等若干步骤。
30.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31.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32.皮亚杰对幼儿实践规则的研究表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对规则的较(稳定地理解),多数时候他们会认为规则怎么样都行。那么,帮助他们规则意识的建立则需要通过(自然的后果体验)来慢慢建立。
33.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34.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但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
35.工具性攻击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的,如获得某一物品等。对待这种行为,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幼儿的行为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幼儿采用方式的(适当性)问题。
36.相关后果法即是对幼儿施加其行为的强加后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并澄清了限制,它通过行为的效果来传达哪些言行不能容忍。同时,相关后果能帮助幼儿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不可取,为他们提供改变这种行为的个人动机。相关后果不是仅仅强迫幼儿按照成人认为最好的那样去做,而是帮助幼儿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关后果法用(幼儿自己的经验)作为教授可取行为的基础。
37.强化物一般可分为五类:(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38.代币疗法可以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39.代币疗法中的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必须是可以计数,具有吸引力,并且简单、轻便可携的;必须是能够随时都可以方便发放的;必须是幼儿不容易复制的;必须是不具备其他(实用功能),也不容易与别的物体相混淆的东西。
40.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41.访谈法的特点有三个。第一,访谈特别是自由式访谈比较灵活。只要被访问者有时间,双方就可以进行访谈。第二,(适应面广)。访谈的对象很广泛。第三,访谈易于实施。
42.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43.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使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
44.张宗麟所著(《幼稚园的社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
和方法等,精辟地分析了社会、儿童社会的实质,并以案例形式展示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倡导实施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45.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思想品德发展,要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也不能以儿童社会性的教育代替品德教育,品德涉及的是是非善恶的(价值问题),社会性涉及的是生存与生活的问题,一个是精神与道德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各有不同的指向。
46.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一般认知发展并非完全平行。它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研究。不少研究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7.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常常使儿童表现出自私或无理行为。
48.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直接地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观察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就能完成学习。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学习又称为“无尝试学习”。
49.根据(时代性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与世界。
50.(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5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萌芽阶段,没有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思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古代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相一致,古代幼儿教育也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强调(以德养性、童蒙养正),具有典型的生活性与道德性。
5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特性的教育领域,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的理解,才能恰当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真正内涵。
53.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54.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一般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四个阶段。
5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社会领域目标的表述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56.(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57.导向性原则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原则。为了贯彻导向性原则,人们有必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入评价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及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5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59.(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6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6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62.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63.(讨论法)是指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就某些社会性问题、现象、事物相互启发、交流意见的方法。
64.游戏与区域活动和教学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学前儿童(自主互动)的机会,训练他人的交往与互动技能,能够让他们深化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题与内容,还能进行(生成性)的学习,对学前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有重要作用。
6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6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68.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69.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70.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71.(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72.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3.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74.(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75.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76.(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7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78.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79.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8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81.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82.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根据手段的不同,强化被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83.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84.方向性原则保证了教育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85.(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86.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87.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
88.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89.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90.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91.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92.(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93.(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94.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95.(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96.(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97.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28.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
98.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99.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实际成效)的判断。
100.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规范性、共通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可扩充性)。
二、简述题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答:学前儿童社教育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验,以前今天学前儿童是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研究的核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书平和效率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简述观察学习的一般过程。
答:小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注意的产生是由一系列的变量决定的,其中包括榜
样的吸引力、普遍性以及行为发生的环境等。以电视为例,之所以电视节目中的榜样之所以对儿童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原因就在于这种媒体能够有效的唤起和保持儿童的注意。保持过程:即引起注意的榜样事件必须被儿童记住,通过想象或言语表象使观察过的行为在记忆中得以重现。动作再现过程:即儿童在准确重现榜样行为之前所进行的一些常识错误性的行为。动机过程:即当相应刺激出现时,引发儿童观察过的榜样行为。这四个过程
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中,一个观察者不能重复一个示范原型的行为很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没有注意有关活动,记忆中无动作观念,没有能力去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动力。
3.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答:(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3)在制度上市明确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
4.简述教育者要有效地帮助幼儿社会性发展应当掌握地相关知识。
答:教育者要有效地帮助幼儿社会性发展需要掌握地相关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自我社会性与品格成长的知识。即自我需要哪些方面的成长,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会性与品格发展的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或阅读人物传而获得。二是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知识。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等。三是关于社会教育内涵、目标与内容的知识,即如何设计与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的知识。四是关于幼儿社会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知识。即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组织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知识。
5.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答: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6.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7.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1)取得家长的信任。(2)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3)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8.简述应用行为评价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行为评价法的运用需要注意:(1)根据正面教育原则,行为评价法应以表扬为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进行正向引导。(2)行为评价要及时、一致。一方面行为反馈要及时出现在学前儿童好的或不良的行为之后。(3)评价要具体,避免空泛。(4)强化手段不能运用得过于频繁。(5)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个性的学前儿童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6)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9.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
1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答:一般认为,幼儿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幼儿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初生的婴儿是一个情绪的存在,他们总是想哭则哭,想笑就笑。学习情绪的正确表达是幼
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个不能恰当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会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但要注意的是正确的情绪表达并不意味着总是顺应环境的要求,有时环境对情绪的过分压抑会导致对儿童健康的损伤。正确的情绪表达意味着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真诚的表现自己。(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即与个体的行为与所处的同类群体的常模行为进行比较后发现并无明显特殊之处。如一个5岁幼儿的某方面的行为长期显示与3岁幼儿的行为类似,那么就可以判断该幼儿存在行为问题。(3)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同伴互动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会与同伴正确相处也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正确处理同伴关系是他们学习更复杂的社会规范的基础。(4)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逐步学会遵守纪律,能懂得奖惩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社会是一种群体的生活,在群体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协作需要种种纪律与规则,幼儿应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团体规则与规范。
(5)幼儿社会性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些习俗维系着当地人的共同生活,幼儿生活于这样的文化共同体中,也需要内化这些文化习俗以适应当地的共同生活。当然对文化的适应并不意味着对文化的无条件的认同,对一些不适应时代的习俗,则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改变,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文化习俗。
(6)幼儿通过学习能掌握、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语言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工具,对语言的掌握是幼儿参与社会与他人交流的基础,一个发展健康的儿童应当具备运用当地语言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当今社会流动的加剧,甚至要求幼儿掌握多种交流语言。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味着幼儿有健康的社会理解力与行动力。需要指出的是,幼儿社会性方面的正常行为与行为问题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体,绝大多数幼儿处在这两极之间,因此一般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另外,幼儿社会性行为涵盖的内容很多,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也体现在某个方面,而其他方面可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幼儿某方面的行为问题轻易的给他们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
11.简述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与成因。
答:说谎这种行为在幼儿中并不少见,教育者也往往为此感到苦恼,并容易将这种行为视为道德问题,因为在成人社会中不说实话关乎对一个人品行的评定。社会对这两种行为非常严厉,他们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对幼儿缺乏了解的教育者常常认为他们的任务是惩罚孩子的说谎,而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发育不成熟有关。对幼儿而言,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需要一段时间。对他们而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这些想法导致幼儿“说谎”,而孩子却真诚的认为这些谎言是真的。教育者需要更多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幼儿事实上并不理解谎言的意义,在他的研究中,即使幼儿到了6岁,他也不能区分一个真正的错误和一个故意的谎言。此外幼儿倾向于根据有多大可能被发现并因此受到惩罚来判断说谎有多坏。因此,一个可信的谎言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一个过于歪曲事实的谎言则是不好。研究结果帮助成人明白为什么向幼儿解释成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相反,幼儿有必要体验因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后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到谎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明白把别人的东西拿走会让他人不方便和伤心。当然为了使教育有效,幼儿必须和别人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逐渐教会幼儿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喜欢真实。有效的交往策略可以促进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12.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攻击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尤其是男孩)与非攻击性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自我认同感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容易过于关注自身某方面的有时或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又常常低估、怀疑甚至轻视他人的能力。(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这类幼儿一般对攻击他人的行为持肯定或认可的态度,甚至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他们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有的幼儿把攻击行为看作是在他人心目中树立形象或获得自己想要东西的手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很多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问题解决策略水平偏低。与非攻击性幼儿相比,在涉及物品的归属和获得友谊的问题上,他们所能提供的策略数量较少,喜欢通过贿赂或发动攻击来解
决社交问题。和平的有效策略较少;在人际冲突问题解决上,攻击性幼儿表现出高外倾的特点,并且在求助策略的使用上显著低于非攻击性幼儿。(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通过对攻击性幼儿和非攻击性幼儿的对比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容易将他人的行为作敌意性的归因,而被同伴拒斥的社会经验是攻击性幼儿对他人行为意图做出敌意性认知归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别人无意的过失行为,他们仍更多地解释并据此进行反应,表现出攻击行为。
13.正强化的主要操作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答:操作程序和原则:(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所选择的要强化行为应该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控制、可评价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行为。(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选择正强化物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把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且应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正确实施正强化。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指导幼儿,以期取得积极配合;在多需要的行为出现后,应立即给予强化,不要拖延很长时间;给予强化物时,要向被指导幼儿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即要说明由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而得到奖励;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赞扬、微笑等;适当控制正强化物的数量,以保证正强化在整个指导过程中的有效性。(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当所需行为发生达到期望频率时,应该逐步消除可见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也可寻找环境中的其他强化物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14.幼儿行为问题的资料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这是诊断行为问题的关键性资料,重点详细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幼儿行为问题起始形式。(2)行为症状。教师要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行为问题起始、发展现状,期间有无波动,以及起伏波动可能有关的原因,家长应主动提供情况,配合教师尽可能详尽了解幼儿情况。(3)发生日期及过程:包括何时开始、持续时间有多久等,(4)可能的病因和诱因:教师要了解孩子产生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如精神创伤、抚养情况、疾病情况等。(5)过去诊断和治疗情况:有无去医治过,曾被诊断为什么病,接受过何种治疗等。
15.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答:生活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当尽可能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基于儿童生活经验与生活实际,并能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适宜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目标,儿童发展及社会文化发展需要选择有助于幼儿发展,同时也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内容。前一原则是从学习的经验基础提出的,后一原则是从学习的发展水平提出的。根据这两条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1)选择幼儿生活需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内容。(2)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有益幼儿发展的内容。
16.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答:虽然强化法是幼儿园针对行为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律被破坏.道德自律意味着一个人将根据内部建构的关于对错的信念而作出决定。(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只要行为问题的原因继续存在,任何试图改变行为的努力都是不够的。(3)影响师生关系.充满关爱、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教育可取行为的基本要素。(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内部动机意味着做某事是出于自己的目的。
17.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取得家长的信任。(2)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3)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18.简述陶冶法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答: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一大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陶冶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陶情”、“冶性”,是学前儿童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通过环境的陶冶和熏染的效果比言语的专递好得多。陶冶法在形成学前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和态度、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因此幼儿
园协同每个成员,步调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2)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3)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为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19.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
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20.简述角色扮演法的内涵与运用要求。
答: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角色扮演有助于学前儿童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2)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4)角色扮演中,如果需要时,教师也可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感。
2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应用要求。
答:(1)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3)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二是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22.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答: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23.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答: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
社会性发展的情况。(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
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24.教师教育行动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教育反思的内容:教育行动反思作为一种教育内部评价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反思:(1)对自身教育态度的反思。(2)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3)对儿童观的反思。(4)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反思。(5)养成反思的习惯。
25.简述主题确立的几种思路。
答:(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3)从儿童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
26.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应用要求。
答: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模仿学习的对象与环境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才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构。如果儿童面临的始终是一个分歧与矛盾的环境,儿童不仅会感到不安,也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对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建构会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由此,幼儿社会教育要在一致性原则的指导下,尽力为幼儿提供稳定、和谐、安全、统一的环境。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一下问题:(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3)协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
27.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28.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29.电视可能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舅母,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而一些电视节目也有可能刺激儿童已有的内心不良感受,加深不满情绪,使儿童出现憎恨、反叛等心理,进而产生一些问题行为。除电视之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0.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
31.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答: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对
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后,儿童对成人的评价不轻易再现,如评价不正确,儿童会有反抗的表现。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分法的评价方式,如“好”与“不好”;“聪明”与“笨”等,很难象成人一向作出全面细致的区分。由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候要慎重,需要更正客观。而且尽量少给孩子定性的评价,避免孩子因为老师的评价而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行为由于还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也会显示出情绪化的特征。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如学前儿童基本能评价自己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而全面、概括地评价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的能力还比较低。
32.简述发展生态学关于建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答:(1)集体教养环境能否增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取决于:自然环境是否限制儿童的活动机会;是否有足够的物品玩具可利用于儿童的自发活动中;成人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儿童活动中;成人与儿童相互交往中是否能够激励儿童完成任务的活动;成人能否为儿童从事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创造和保持机会。(2)对于某种学习或规则来说,真正的发展在于儿童的知觉与行为能迁移到其他或更高的环境系统的活动中。由此,课程设计要尽量考虑提供促进迁移练习的机会。(3)对于幼儿自身的活动来说,幼儿在微观系统中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如果有第三者以支持性关系参与时,其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发挥更有效。这意味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动支持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利于儿童发展。(4)对于角色意识的培养来说,在环境中活动时承担的角色对角色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5)对社会适应来说,生态变迁往往是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为其建立“心理安全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33.简述幼儿不加节制与选择地看电视对其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34.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
35.简述共情训练法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答: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共情训练的方式是多样的,讲故事、续编故事、情境演示、生活情境体验、主题游戏等都可以被用来进行共情训练。运用共情训练法需要注意的以下几个问题:(1)提供的情境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或是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2)共情训练的基点应是唤起学前儿
童已有的类似体验,使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情境相关联,从而理解与分享。因此,教师应重视学前儿童情感体验的特点,充分利用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以唤起学前儿童对情境的理解与情感共鸣。(3)共情训练本身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为了学前儿童以后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共情或具有自然而然的对他人的理解与共鸣,因此,注重学前儿童表现共情,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同情与共鸣上,更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不仅能理解生病小朋友的痛苦感受,更能自然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4)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教师的情绪对学前儿童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加入到共情的情境中,会极大地感染他们。反之学前儿童会产生疑惑和矛盾,不利于共情的发生。
36.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答:为促使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发展社会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
37.简述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答:(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3)在制度上是明确和必要的。(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和暗示性的。
38.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1)根据幼儿的具体行为问题的表现类型、性质,选择与此相匹配的指导方法,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为问题应选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如:指导目的是要使幼儿某种行为增加,一般采用正强化法,或者使行为增加的间歇强化法等;而要使行为减少,可使用消除法或使行为减少的间歇强化法等。(2)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如某些个性内向的幼儿,生来就胆小,若要纠正其退缩行为,则不宜选用惩罚法予以纠正,否则有可能加重其行为问题。(3)考虑幼儿家庭教养状况,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某些幼儿在家庭中常受父母责备而得不到关怀、爱护,若要纠正其不良行为,则宜用正强化法,多鼓励幼儿树立信息去克服不良行为。(4)要征求家长的意见,选择家长愿意接受的指导方法或使家长可以接受的指导方法,家长与教师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可能真正指导幼儿的行为问题。
39.简述电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答: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舅母,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而一些电视节目也有可能刺激儿童已有的内心不良感受,加深不满情绪,使儿童出现憎恨、反叛等心理,进而产生一些问题行为。除电视之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40.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性原则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答: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学前儿童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我们在社会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纲要》中强调:“学前儿童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学前儿童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要贯彻好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2)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3)允许儿童犯错。
41.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取得家长的信任。(2)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3)要保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4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答: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
社会性发展的情况.(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
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43.简述不当强化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答:虽然强化法是幼儿园针对行为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律被破坏.道德自律意味着一个人将根据内部建构的关于对错的信念而作出决定。(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只要行为问题的原因继续存在,任何试图改变行为的努力都是不够的。(3)影响师生关系.充满关爱、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教育可取行为的基本要素。(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内部动机意味着做某事是出于自己的目的。
44.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的规定。
答:(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45.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总目标的规定。
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6.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答: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后,儿童对成人的评价不轻易再现,如评价不正确,儿童会有反抗的表现。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分法的评价方式,如“好”与“不好”;“聪明”与“笨”等,很难象成人一向作出全面细致的区分。由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候要慎重,需要更正客观。而且尽量少给孩子定性的评价,避免孩子因为老师的评价而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行为由于还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也会显示出情绪化的特征。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如学前儿童基本能评价自己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而全面、概括地评价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的能力还比较低。
4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的评价。
答:在评价教师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的工作过程和效果方面,有必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评。(1)教师能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确定所用的教学方法,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2)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结合,克服只重教而轻视学的倾向。依据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可接受能力选择教育方法(3)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考虑使用各种方式和方法的组合。(4)既能采用常用的教育方法,又能采用社会教育的特殊的方法。(5)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诸如图书、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仪器、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6)注意接受法和发现法的结合。(7)注重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着眼于学前儿童的信息处理、人际关系、人格发展、行为控制等四个领域的发展的方法。(8)注重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结合。
48.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答:一般认为,幼儿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幼儿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3)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4)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逐步学会遵守纪律,能懂得奖惩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5)幼儿社会性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6)幼儿通过学习能掌握、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需要指出的是,幼儿社会性方面的正常行为与行为问题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体,绝大多数幼儿处在这两极之间,因此一般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另外,幼儿社会性行为涵盖的内容很多,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也体现在某个方面,而其他方面可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幼儿某方面的行为问题轻易的给他们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
49.简述教育者要有效地帮助幼儿社会性发展应当掌握的相关知识。
答:教育者要有效地帮助幼儿社会性发展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自我社会性与品格成长的知识。即自我需要哪些方面的成长,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会性与品格发展的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或是阅读人物传而获得。二是关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知识。即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等等。三是关于社会教育内涵、目标与内容的知识,即如何设计与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与方式的知识。四是关于幼儿社会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知识。即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组织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知识。
50.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51.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动态性原则。
答:动态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虽然教育目标是综合考虑各因素在教育活动展开之前制定下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教育过程中总有预料之外的情景发生,时有偏离原有目标的情况出现。当出现目标偏离时,我们需要分析到底是目标设计的问题,还是教育策略的问题,如果是目标问题我们需要适时的调整目标,以适合具体的孩子与具体的情景。目标制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教育者更好引导孩子的发展,如果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以目标机械教条地去要求孩子,那就违背了教育要从孩子出发的基本原则。儿童的情感、社会性与品德的发展本就很难有一个精确的目标结果,此时,更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与即时表现,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目标,以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由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应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保持目标的动态性与开放性,让教师有更多的创造空间,也让儿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52.简述陶冶法的内涵及运用要求。
答: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一大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陶冶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陶情”、“冶性”,是学前儿童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通过环境的陶冶和熏染的效果比言语的传递好得多。陶冶法在形成学前儿童良好的社会情感和态度、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
要的作用。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因此幼儿园协同每个成员,步调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2)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3)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53.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答:(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动过程中需要和他人分享材料、协调空间、合作游戏等,因此需要具备更多的社会适应和协调能力,因此,无论是图书角还是表演区,或者科学探索区、美工角,都是发展儿童社会性的好地方。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54.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自我认同感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容易过于关注自身某方面的有时或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又常常低估、怀疑甚至轻视他人的能力。(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这类幼儿一般对攻击他人的行为持肯定或认可的态度,甚至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他们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有的幼儿把攻击行为看作是在他人心目中树立形象或获得自己想要东西的手段。(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很多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问题解决策略水平偏低。与非攻击性幼儿相比,在涉及物品的归属和获得友谊的问题上,他们所能提供的策略数量较少,喜欢通过贿赂或发动攻击来解决社交问题。和平的有效策略较少;在人际冲突问题解决上,攻击性幼儿表现出高外倾的特点,并且在求助策略的使用上显著低于非攻击性幼儿。(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通过对攻击性幼儿和非攻击性幼儿的对比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容易将他人的行为作敌意性的归因,而被同伴拒斥的社会经验是攻击性幼儿对他人行为意图做出敌意性认知归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别人无意的过失行为,他们仍更多地解释并据此进行反应,表现出攻击行为。
55.简述发展生态学关于建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答:(1)集体教养环境能否增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取决于:自然环境是否限制儿童的活动机会;是否有足够的物品玩具可利用于儿童的自发活动中;成人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儿童活动中;成人与儿童相互交往中是否能够激励儿童完成任务的活动;成人能否为儿童从事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创造和保持机会。(2)对于某种学习或规则来说,真正的发展在于儿童的知觉与行为能迁移到其他或更高的环境系统的活动中。由此,课程设计要尽量考虑提供促进迁移练习的机会。(3)对于幼儿自身的活动来说,幼儿在微观系统中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如果有第三者以支持性关系参与时,其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发挥更有效。这意味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动支持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利于儿童发展。(4)对于角色意识的培养来说,在环境中活动时承担的角色对角色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5)对社会适应来说,生态变迁往往是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为其建立“心理安全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56.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确定和使用效果需要开展哪几方面的测评工作?
答: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通过特定的内容展开的。内容决定结果。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特定的内容。
正因为有不同的内容,才使社会教育与单纯的认知教育区别开来。在评价教师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确定和使用方面的工作过程和效果方面时,有必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评工作。(1)教师能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将目标具体化和细化为教育内容,形成目标和内容之间的一定的匹配关系。(2)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实效性的教育内容,诸如选择一些社会盛行的行为方式方法进行教育,设计一些专题学习方案。(3)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与社会教育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加以整合和分解,形成与社会教育领域相匹配的分年龄的知识体系,并将上述内容细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4)侧重从学前儿童的身边的人和事、环境和文化入手,将学前儿童的经验主动地纳入教学内容之中。(5)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处理好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将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的最必要的内容和学前儿童最能接受的内容教给学前儿童。(6)让学前儿童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社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教师要给予学前儿童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的示范。(7)多选择自然的和美好的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尽量减少负面性的内容的传递。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答:陈鹤琴先生将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指,息息相连,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动的,可以伸缩,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张教育网,它们有组织、有系统、合成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中。不过在这一张网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及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会做一个人格健全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受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爱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会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美。这些关于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中。这几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轴心的椎体来表示。地面是健康教育,锥体的三面分别是语言、科学、艺术教育,椎体的轴心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从这一图示可以发现几大领域是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极大的依赖其他领域的内容但它处于课程领域的中心与核心地位。我们认为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提出,更多具有研究上的意义,而不是实践的意义。课程实施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对儿童教育是自然应当是整体的。不过对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也有他必要的实践意义,虽然我们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更多遵从幼儿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但生活与知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组织的教学中按照幼儿知识学习的特点来说统计不同的教育活动,采用不同的影响方式,这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种区分从教的角度看是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不过在实践中,教育者越是能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与实施,那对儿童的发展就是越有益处的。
2.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
答: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但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对其的干预指导主要针对四个基本问题:即歪曲的信息处理过程;对知觉到的威胁产生的生理反应;缺乏控制感;过分的逃离和回避行为。具体的干预指导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干预。这种策略即是让幼儿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并提供除逃离和回避以外的其他应对方法。也称为暴露法。具体的方式有:(1)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教幼儿学会放松;建立焦虑等级;在幼儿保持放松的情况下,逐步呈现引起焦虑的情境和物体。在多次实验后,使幼儿面对这些引起焦虑的情境或物体时,仍感觉放松。(2)冲击法:即长时间、反复地实施暴露,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处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并不停地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幼儿的焦虑消失。对年龄较小,无法理解基本原理的幼儿要谨慎使用。在行为干预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呈现令幼儿恐惧的情境或物体,这些方法包括呈现现实的情境或物体、角色扮演、通过想象或观察他人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的表现等。2)认识——行为干预。这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思维是怎样促使焦虑的产生,以及如何调整自己思维来减少躯体症状。具体通过暴露和正强化、放松联系等其他行为技术,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如何改变思维。认知——行为方法
通常与行为干预相结合。3)家庭治疗。因为幼儿焦虑经常发生在家庭关系不正常的和父母存在高焦虑行为的家庭,这种方法要求家庭成员有关交往、情绪管理、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辅导。焦虑的干预还有一些方法:帮助幼儿确立规律的生活,给予足够的爱,说话算话,不骗孩子。
3.你如何看待自然后果法对儿童社会学习的影响?
答: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指出如果可能的话,让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它能让幼儿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而教育者往往剥夺了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的机会,因为教育者太关心幼儿,不想让他们有不快乐或失望的体验。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幼儿变得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待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尝试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自己去体验由于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当然,这种后果可能有时会即时就发生,有时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幼儿可能并不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可以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地教导幼儿。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事实上,真实世界比幼儿园能够提供更多的经历自然后果的机会。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人造环境,没有机会提供太多的自然回应。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乱放东西,教育者就会把它们捡起来整理好。如果幼儿不穿外套出去玩,教育者也会帮他们把衣服拿出去并帮他们穿上。由此,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在很多时候幼儿可以在由自己的错误所导致的后果中学习到有用的经验。就如同如果他们建造了一个不稳定的积木塔,并体验它的坍塌。从这个自然后果中,他们可以开始了解平衡、物理限制以及当他们把积木放在膝盖上时,所感受到的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某些过度保护的教育者没有用他们的建筑结构的方式来组阻止他们的话,他们就可以学到这些。在很多程度上,社会行为和友谊也可以通过自然后果来塑造。一个不断伤害他人身体或伤害他人感情的幼儿,可以会遭到同伴的拒绝。这样他就体验到自身行为问题的后果,并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自然后果法启示教育者有时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冲突与不当行为,当孩子没有伤害他人时,请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在孩子的自由行动与尝试中让他去学习种种关系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4.试结合实例论述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要素及相应的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答:1、引发认知。人是在与外部环境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对通过顺应和同化达到发展的。这种认知的基本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主体也是在这种内心所产生的不平衡感中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主题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首先激发儿童认知的兴趣,重点应该在帮助儿童产生探究的冲动。这个环节往往被看作是社会性发展活动的准备阶段。如教师开展中班“认识自己”的主题时应认识到,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处在朦胧状态,如何引导儿童关注自我和他人的不同是有效引发学习目标的第一步。那么,教师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活动,如“我的名字叫什么?”让儿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开展“猜猜他是谁?”活动,由教师描述每个孩子的相貌特征,让大家观察后猜测,由此感受每个人独特的地方。教师还可以组织听辨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活动,让大家发现每个人说话的声音是不同的等。然后教师可以组织自画像的活动,让儿童能用更直观的方法发现自己的特点。这些活动有效地开启了主题的大门,让儿童开始关注起自我,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充分准备。当然,在有些主题设计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情感的激发或经验的积累出发,把认知环节放到后面,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提升和推进。2、情感体验。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儿童是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向去自我中心发展的。通常比较难以区分主客观世界,把世界看作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经验是同一的。因此,让儿童在亲历过程中去感受某种愉悦或痛苦的体验,才能逐步走向情感的迁移。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语言交流活动“喜欢和不喜欢”,让儿童相互讲述喜欢吃的东西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的玩具和不喜欢的玩具等,引发儿童对自己情绪的体验,并由己及彼地了解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情感。3、实践尝试。社会性是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反应。因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是重要的教育环节。社会性主题活动应为儿童提供多种实践操作的机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模仿的榜样,让儿童通过直接学习进行社会性行为的练习。同时实践活动能使儿童能与他人产生许多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结成、维持和处理来进一步学习交往方法,从而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值日生轮流制度、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竞赛等活动,既让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活动认识自己的能力,又能让幼儿感受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体验
与人共处的快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4、经验积累。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只有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有机联系时,个体才能通过旧知识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从原有的知识中获取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因此,经验的积累在儿童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儿童具备足够的经验时,才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迁移知识,并产生正确的行为。如礼貌用语是个体和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一步,礼貌的语言能有效引起他人的好感,使交往行为顺利完成,反之则会遭到冷淡。如果儿童曾叫人“老头”而遭到过挫折,在以后交往事件中,就会考虑采取适宜的称呼。因此教师应多让幼儿园接触、观察、了解各种社会关系、现象和规范,使儿童积累自我意识、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技能的经验,从而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意愿。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从家庭和朋友两个维度来进行经验积累,如让让儿童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家庭成员的姓名、人员;了解自己最好的朋友,以及如何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使儿童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从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5、情感迁移(行为建立)。技能的掌握(行为的建立)是个体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自觉的、稳定的行为反应。只有当儿童把知道的理论能用于实践,才能证明其社会性真正发展了。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应重视认知的迁移和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落实。如我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等途径对儿童进行了许多尊敬长辈、关心老人的教育,当儿童在乘坐汽车时也能自觉地意识到应该照顾老人而为老人让座时,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成效的。如果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只是为了博得老师表扬而勉强让座,那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了。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通过收集儿童婴儿时期的照片、父母讲述的抚育过程的故事等,让儿童感受到了自己是在父母辛苦的抚育中成长的,建立了要孝敬、关爱父母的情感。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接下去组织相关的“我爱爸爸妈妈”活动,如让儿童为父母夹一筷菜或拿一双拖鞋等,让儿童在实际行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儿童更深刻地体会什么叫“关心”和“爱”。
5.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答:为促使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发展社会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游戏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学前儿童想象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和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应当丰富多样,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越丰富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学前儿童的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地呈现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更有促进其发展的价值。此外,提供的材料还要考虑有可操作性、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思考。(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游戏反映的社会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则,为了使游戏和区域活动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也需要规定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学前儿童自觉自愿遵守的,因此,他们不会感到失去自由,相反更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当学前儿童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制定规则中来。由他们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他们自己接受并遵照执行。这一方面发挥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和区域活动中,会使学前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组织者,是和大家平等游戏的伙伴,她和大家一样分担角色、进行活动,和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活动的进行,接受大家的建议。好的教师常常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拉近自己和学前儿童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的是,作为游戏伙伴并不是教师完全失去了指导的地位,一位清醒的教师不会完全迷失在游戏和活动中,她会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在游戏过程中以提出问题、给予建议等方式去激发学前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指导。
6.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答: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
接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学前儿童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这有利于儿童学会如何正确做事,许多孩子的错误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做事而导致的。(2)创设积极的环境。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有消极(熏染)意义上的良好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指的是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积极意义指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前儿童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3)树立榜样。榜样可以作为积极的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地位和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因此,榜样示范对学前儿童来说非常有效。榜样示范主要示范的是良好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研究表明不同的榜样对儿童学习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榜样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同伴的榜样、成人的榜样、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等等。(4)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明确是非、增强自信。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强于别人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每个学前儿童的独特优点,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学前儿童。同时,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前儿童的进步,多采用纵向评价,使学前儿童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但要注意的是,鼓励和表扬不能太频繁。过于频繁的鼓励和表扬会降低激励人的能量。当然,以鼓励表扬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批评在修正学前儿童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批评要以尊重和肯定为前提,要让学前儿童意识到,老师批评我不是否定我,而是还有一些方面需要修正,老师还是爱我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批评要分场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批评。
7.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答:(1)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2)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力。(3)还可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的精神环境。
8.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促进儿童完整发展的意义。
答: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看,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看,是终身的完整发展。1.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即儿童生命各方面的完整发展。让然而,儿同的这种完整发展在现代主智主义的教育思维影响下,呈现出一种不平衡与破碎的状况。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丰富了我们对智力的理解,同时也证明了儿童智力发展与情意的发展史密切相连的。如果幼儿教育唯智力是从,那就危害极大,因为如果没有情感支撑与道德引导的聪明,有可能成为造恶之聪明,更重要的是唯智力是从,会使孩子的身心处于一种发展部平衡的状态,对孩子的健康带来伤害,这会使他们本来完整的天性走向畸形与片面。因此,发展智力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情意与德行的教育。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同时,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智力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发生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多伊思提出了智力社会性建构的观点,他指出:儿童首
先是社会性,针对来源于他人的行动与他人的判断而反应,这样,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认知建构。个体的智力首先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然后独立化到其他情景中。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表明,有组织的合作可以提高儿童智力的操作水平,而儿童之间的认识冲突可以加快其概念获得的进程。国内学者杨丽珠通过研究也发现学前儿童的社交水平与认知水平的发展史相互影响的。另外,兴趣是智力的起点,人们的任何智力活动都与自我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人是为了追问意义而思考,儿童往往是因为情感的渴望而好奇、发问。3.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基从儿童一生的发展来看,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影响。如果儿童早期得到成人的积极关注与照料,就容易形成温和、友好的性格,形成对世界的信任感。反之则容易出现恐惧、不合群、攻击性强等特点。同时,童年早期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有研究表明,2—4岁儿童秩序性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关键期,5岁是幼儿由生理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利他性品格的形成也和儿童的早期经验有着密切相关。由此,我们要注意在儿童发展早期给予恰当的帮助,以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
9.试论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虽然在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同伴交往的对象,但这些同伴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随机形成的,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而当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就生活在了一个稳定的同伴环境中,这个同伴环境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年幼的儿童自我中心非常明显,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儿童的同伴交往与他们和成人交往关系中有明显支配方不同,奋青的背后,同伴之间在权利和地位上更平等,任何一方都不会是支配者。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涉及相互平等、分享心得、投入和回报的合作行为。同伴交往的过程就为儿童体验冲突、谈判和协商提供了机会,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同伴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儿童将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如在同伴争论的过程中,儿童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他还必须考虑到别人的需求。争论迫使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化到以别人、社会为中心。如果没有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韦斯认为个体在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中寻求特殊的社会支持,不同类型的关系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功能,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属于群体和被接纳的感受,读《乡痛~在城市的深处~前进中的中国的乡村悲情》给同样来自农村的穷酸的我的震撼与荡涤!,这种感受只有在群体中获得,而无法从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成为同伴群体的一员可以培育归属感。、当儿童知道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认同或肯定自己的某些方面时,他将愿意与他们共享群体的规范,取得群体的认同,这对儿童的自尊感具有积极的影响。班级中稳定的同伴交往关系,容易使儿童形成比较亲密的同伴关系,这种同伴关系既能够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也能帮助儿童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具体体现为同伴间的友谊互相证实或互享兴趣、希望和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根据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经验来定义自己的。家庭、邻居和同伴群体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场所。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获得了自己怎样做和被他人知觉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形成自我的基础。由此,幼儿园中的同伴群体为儿童形成自我概念提供了机会。同伴关系是一种可逆性的交往关系,它让个体通过同伴的眼睛看自己,并体验到与另一个人真正的秘密。调查表明,与幼儿同伴中的“不受欢迎”的幼儿相比,“受欢迎”的幼儿,往往是那些善于合作、热心于各种活动、服从教师、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幼儿。
10.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答: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学前儿童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这有利于儿童学会如何正确做事,许多孩子的错误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做事而导致的。2.创设积极的环境。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有消极(熏染)意义上的良好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指的是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积极意义指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前儿童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3.树立榜样。榜样可以作为积极的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地位和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因此,榜样示范对学前儿童来说非常有效。榜样示范主要示范的是良好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研究表明不同的榜样对儿童学习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榜样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同伴的榜样、成人的榜样、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等等。4.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明确是非、增强自信。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强于别人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每个学前儿童的独特优点,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学前儿童。同时,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前儿童的进步,多采用纵向评价,使学前儿童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但要注意的是,鼓励和表扬不能太频繁。过于频繁的鼓励和表扬会降低激励人的能量。当然,以鼓励表扬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批评在修正学前儿童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批评要以尊重和肯定为前提,要让学前儿童意识到,老师批评我不是否定我,而是还有一些方面需要修正,老师还是爱我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批评要分场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批评。
11.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答:1.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2.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力。3.还可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的精神环境。
12.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内涵、依据与应用要求。
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生活的维度看它涉及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社区生活、人类生活的内容;从心理结构的维度看它涉及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关系的维度看:它涉及儿童与自我的关系,儿童与他人的关系,儿童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要培养完整的儿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则要尽可能的涉及这方方面面的内容。基础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浅显的、具体的、启发性的知识,是为儿童发展所必须学习的基础性的知识。这两条原则的提出主要是根据培养健康与完整的儿童而提出的。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心理学家一直强调幼儿生活经验塑造了人格发展的基本形态,身心健康的儿童,才能享受愉快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儿童。因此选择教育内容时,应根据幼儿年龄、体力、智力的发展水平,提供幼儿快乐的活动,以满足其健康需要。完整的儿童是和谐、平衡发展的儿童,这种和谐与平衡是与多方面的内容学习分不开的,由此,教育的内容应有智力上的完整性。基础性原则提出还因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为儿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意味着让儿童明白初为社会之人应掌握的一些基本能力与规范。幼儿期的模仿性、可塑性、及学习的欲望都很强,应把握这一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应从基本的生活习惯与态度的培养开始,逐渐深入伦理与道德观念的培养。根据这两条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1)均衡的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这要求我们在安排所选择的内容时,必须考虑,各部分内容是否涵盖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所有范围,各部分的内容比例是否协调。我们不能过多地偏重某个内容或某个内容的某个部分而忽视其他。如我们不能因为社会认知方面的内容容易组织与评估,就多组织这类活动,而对品格与情感这类不易看出学习成果的内容就不加以重视。内容要符合相关学科的组织标准。课程应强调社会交往在所有领域学习中的价值,为儿童提供同伴学习的机会。(2)选择基础的、富有启发性的内容。虽然从理论上说,任何知识都可用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不同年龄的儿童是相对有其学习重点的。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是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经验与知识的,尤其是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选择对于幼儿来说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教给幼儿显得尤其重要。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品性与态度是最基础的。
四、分析题
1.案例:小班的小里正在沙箱旁边玩,他专著地用沙子装满自卸卡车,然后倒出沙子,将沙子堆成一座小沙丘。而小可也在他旁边玩一个玩具推土机。突然小可开着它的推土机跃过了小里的沙丘,把沙丘轧平成了一条道路。小里立刻大哭起来,并打了小可。(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1)可能原因:①小班孩子自我中心思维特点明显,多数时候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与行为,不理解与关心他人意图;②小班孩子还以平行游戏为主,不善于合作;③小班幼儿好缺乏解决冲突的基本能力(能分析道两条原因就可得3分,原因可以不先这些,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2)对事件处理。参考方法:①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②安慰两个孩子(平稳情绪)。③请小里说说自己为何难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④请小可说他刚才想做什么?(让小李知道小可并不是有意来破坏他的山)(学习对方感受与沟通)。⑤说说以后在于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事件处理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处理方式既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也能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并让孩子有反思有学习。
2.案例:在幼儿园的室外自由活动时间里,中班的小安快乐地拍着皮球,他一路跟着皮球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小华身上,小华摔倒在地上,膝盖一下破了。小华站起来很生气,骂道:“讨厌,王八蛋。J、安于是也开始回骂:“撞了你怎么了,哼。”两人开始吵起来。小华准备打小安,这时老师走了过来。
(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1)可能原因:①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发展不足,往往不能在活动时关注更多的事物,因而,没有注意到小华在旁边。②幼儿还不关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③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的能力(能分析到两条原因就可得3分,原因可以不限这些,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①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②关心小华的伤(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③请小安帮小华涂药(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给同伴带来的伤害);④安顿好后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⑤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3.小米向老师抱怨说,连一把新的剪刀也没有了。老师听了很奇怪。只有两个人在剪东西,还应该有3把新剪刀。他检查了小柜子,注意到小华那里有一些碎纸片。想到可能是小华收东西时无意中放到自己的小柜子里的,老师把它们拿了出来。当他移开小华的衣服后背口袋时,老师感觉到一只剪刀从衣服里掉出来。(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详述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3)你认为通过这种教育引导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这一事件中学
到一些什么?
答:(1)可能原因:A、小华可能喜欢剪刀;B、小华可能用过后顺手放在自己的衣服袋里了;C、小华可能还不能很好区别处置集体的东西与自己的东西的不同方法。(能分析到两条原因就可,原因可以不限这些,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A冷处理一定时间,观察小华是出于何因发生这样的行为偏误,如果是无意的,自己将剪刀放回去了,就不用再提起;(给孩子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B、如果小华确出于喜欢,想据为己有。也不要直接批评,要用间接提醒的方式,让他知道集体的东西不能一个人占有;(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处置集体财产与个人财物的关系);C、间接提醒其他小朋友要及时将用过的东西归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事件处理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处理方式既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也能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并让孩子有反思有学习;对事件处理的原因分析合理即可。)
4.要午睡了,阳台上看书的二三十个孩子开始整理图书搬椅子回教室,教室的门一次却只能容纳两个孩子:当时已走到门口的凡凡忽然停下,而其后的南南正抱着椅子快速地走来。看见停住的凡凡,他脚步不停直接撞了上去。凡凡被撞哭,南南却理直气壮地说:“大家都回教室,你干吗不进去?”凡凡哭着说:“我忘放书。”(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1)可能原因:A活动规则有待完善,狭窄的教室门容易引发冲撞事件,需要改变搬椅子的时间或规则。B幼儿活动协调力有限,还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C、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的能力;(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A安慰凡凡(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B引导理直壮的南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孩子意识到合理的伤人也是不对的);C、引导小朋友讨论我们遇到类似问题时该如何处理(让小朋友自己商讨问题解决的办法,学习理性的处理冲突);D、请两位当事者讲讲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学习沟通与了解对方的感受)
(事件处理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处理方式既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也能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并让孩子有反思有学习;对事件处理的原因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5.小里正在沙箱旁边玩,他专著地用沙子装满自卸卡车,然后倒出沙子,将沙子堆成一座小沙丘。而小可也在他旁边玩一个玩具推土机。突然小可开着他的推土机跃过了小里的沙丘,把沙丘轧平成了一条道路。小里立刻大哭起来,并打了小可。(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1)可能原因:A、小班孩子自我中心思维特点明显,多数时候只关注到自己的感受与行动,不理解与关心他人意图;B、小班孩子还以平行游戏为主,不善于合作;C、小班幼儿还缺乏解决冲突的基本能力(能分析到两条原因就可得3分,原因可以不限这些,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A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B安慰两个孩子(平稳情绪)C
请小里说说自己为何难受(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达到相互理解的目的)D请小可说他刚才想做什么?(让小里知道小可并不是有意要来破坏她的山)(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E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6.在幼儿园的室外自由活动时间里,中班的小安快乐地拍着皮球,他一路跟着皮球跑,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小华身上,小华摔倒在地上,膝盖一下破了。小华站起来很生气,骂道:“讨厌,王八蛋。”小安于是也开始回骂:“撞了你怎么了,哼。”两人开始吵起来。小华准备打小安,这时老师走了过来。(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答:(1)可能原因:A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发展不足,往往不能在活动时关注更多的事物,因而,没有注意到小华在旁边。B幼儿还不关于控制自己的情绪C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的能力(能分析到两条原因就可得3分,原因可以不限这些,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A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B关心小华的伤(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C
请小安帮小华涂药(让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给同伴带来的伤害)D安顿好后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E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事件处理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处理方式既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也能体现孩子的主动性并让孩子有反思有学习;对事件处理的原因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7.涛涛的爸爸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商人,为了更好的照顾儿子,他为儿子请了两个保姆,一个专管儿子的生活,另一个专管接儿子上学下学。涛涛爸爸认为保姆就是应当服务与服从于主人的需要与要求,所以对她们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说话。保姆到幼儿园接涛涛下学,本能在班里能干的涛涛只要一见到保姆来了,就会支使她做这做那,并且也总是用命令的语气和她说话。请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涛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如何对涛涛进行教育引导。
答:亲子关系是儿童自出生后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的概念解释了儿童模仿的过程,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获得并仿造出一连串新的行为,并且观察到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就受到了一种“替代强化”。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态度的机制是复杂的。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情感接纳或者避免惩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儿童的这种行为是受动物性本能的驱动,试图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来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由此,家庭中的父母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儿童的模仿提供良好的榜样。教育者既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也要在幼儿园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方式让涛涛学会尊重帮助、关心与照顾我们的人)。
8.(1)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请分析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2)压岁钱。师:压岁钱是谁给你们的?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舅妈……。师:你们想用压岁钱干什么呢?幼1:我妈妈答应我用压岁钱买毛绒兔。幼2:我想用压岁钱买玩具飞机。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动画片。幼4:我要把钱收起来,长大以后买真的飞机。师:想想,怎样使用压岁钱最有意义?幼1:把压岁钱给妈妈买菜。幼2:用压岁钱买苹果给爷爷吃。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好多的书,我喜欢看书,妈妈说小朋友多看书会很聪明。幼4:我想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请分析在一活动中老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对老师的这谈话活动进行评析。
答:学到了沟通与协商处理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有助于学前儿童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2、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4、角色扮演中,如果需要时,教师也可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感。2、老师主要是用谈话法进行教学的。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运用谈话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谈话的主题要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适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感兴趣的。这样才能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因此,在确定谈话主题前必须先了解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范围。2、谈话是双向交流活动,因此要避免教师单方面讲述。3、谈话结束时应有总结,但总结的方式避免单一化,可以教师总结,可以用一首儿歌总结,也可以让学前儿童自己总结。这一谈话主题是孩子都熟悉的压岁钱,容易引起兴趣,同时,引导孩子管理好、用好压岁钱也是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重要任务。谈话中老师一直用一种开放式的谈话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了谈话的双向性,但这只是个谈话片断,没有完整。在谈话中老师要进一步注意引导孩子去关注我为什么要这样去用我的压岁钱,将其金钱意识由经验层次上逐步升到理性层次。
9.请对这一活动的目标、准备、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中班《朋友的信》。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小松鼠和小兔子互找朋友的方式),感受有朋友的快乐。2.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商量。活动准备。蘑菇,气球,上面贴有故事中的文字,《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出示写有汉字的蘑菇,让幼儿猜猜上面写的什么字,可以请识字的小朋友认读,以此引出课题。2.听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第一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要求幼儿听故事里说了谁?说他的什么事?并猜测这“蘑菇信”给谁看见了,他会怎么样呢?3.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请小朋友说听到了什么(信给谁看到了,后来怎么样)。4.大家一起来读“蘑菇信”上的字和“气球信”上的字,并寻找相同的汉字。5.讨论找朋友的方法。(1)大家一起认读朋友两字,并说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些好朋友的。(2)让小朋友做一个彩球。(提供纸团和布块),指导幼儿包扎成彩球。活动建议:1.课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彩球和小班孩子玩“抛绣球的游戏”,找朋友,互相介绍名字,一起玩“抛绣球的游戏”。2.可以画故事中的角色,并边添画背景边表达故事内容。朋友的信。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松树。在大松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洞。那里面,就住着小松鼠。住在那么高的地方,除了老鹰,谁也到不了。所以小松鼠是很孤单的。小松鼠多么想有朋友啊。可是,他胆子小,不敢下到地面上去。有一天下过了雨,在他的树洞口,长出很多香菇。这些香菇很大,很香。小松鼠在每一个香菇上,写上一个字。很多香菇拼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小松鼠把这些香菇摘下来,丢到树下去了。正在树底下经过的小兔子,看到地上这么多香菇,就把它们捡进了篮子里,带回家去了。“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可以吃。”回到家,小兔子发现每一个香菇上,都写着字,她仔细一拼,原来是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小兔子想:“原来是孤单的小松鼠写的。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可是,我怎么告诉他呢?”第二天,小松鼠正要到门口来找吃的。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脸,正在朝他笑呢。而且,这张脸一边笑着,一边还晃动着。原来,这是一张画在一个很大的气球上的脸,画的是小兔子。旁边还写着一句话:“我做你的朋友吧,小兔子。”小松鼠朝下一望,只见小兔子正在树底下朝他笑呢。从此以后,小松鼠有了朋友,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答: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引导孩子感受朋友的价值以及学习交朋友的方法的好故事,活动目标制定需要更具体和有针对性。可以调整为:1、通过故事知道朋友的重要性,感受有朋友的快乐。2、会认读他们写在汽球上的字,了解小松鼠找朋友的方法,学习交朋友的基本方法;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活动准备较充分,过程流畅,建议合理,是一个基本符合幼儿特点与教育原则的活动设计。
10.(1)一天早上,小谦特别霸道地对待他邻座的同伴,命令她不能坐在他的旁边并抢她的玩具玩。到了室外活动时间,很多幼儿都躲开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他开始抱怨:“为什么不要我玩?”小沙直率地回答:“因为你总是想当头!”。试分析小谦在这一情景中会体验到什么?教育者如何引导小谦从中有所学习?(2)小杰在午睡后想和小瑞一起玩。不巧的是,小瑞刚刚醒,只想单独呆着。出于沮丧,小杰变得具有攻击性,最终诉诸身体接触来引起小瑞的注意。行为从轻轻碰升级成用力推,然后就是打。小瑞号啕大哭起来。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们?请说明你的理由。(3)超超在拿小抹布檫自己的桌子的时候,把抹布弄得很湿,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后来干脆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了好一片。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并请说明你的理
答:(1)小谦会体验到之前的行为带来的延迟的自然后果。教育者可以帮助小谦思考这一体验,而不是通过让他避免这种体验来帮助他。尽管对他受到的感情伤害表示同情是恰当的,但是解决小谦引发的问题却不能帮助她学习。有些成年人坚持认为,任何孩子都不应该受到排斥,这种想法会毁掉小谦的教训。教育者更好的回应是鼓励小谦思考将来他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才能被其他同伴所接受。(2)处理建议:当小瑞哭时候,老师要及时去安慰中。因为小瑞此时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个人的需要,所以老师最好选择让小杰离开,并解释说他不能让小杰打小瑞。老师可以冷静地把小杰带到隔壁的方面说:“打人会痛的。”并告诉孩子:“等你准备好了用你的语言而不是拳头后,你就可以回去了。小瑞受到伤害了,他需要感到安全。”这样老师并没有命令小杰多长时间不许接近小瑞,也没有利用成人的权利来做所有的决定,相反老师可以让孩子自己把握需要多少时间。并让小瑞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判断何时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杰为自己负责并且能变得更加自律。(3)处理建议:老师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即时制止了他的行为。然后要求超超拿干的抹布把他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檫干净。超超的行为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一种玩耍行为,但是其行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
效果,如湿地板可能容易让其他幼儿滑倒,因此需要制止其行为。老师要求他抹干弄湿的地方就是要求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出补偿。这样超超不仅避免了行为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体会到了要消除自己行为的后果需要付出努力。补偿就是当幼儿产生行为问题时,要求他自己对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负责,要求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来弥补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并不是惩罚,当幼儿作出补偿行为后,能够帮助幼儿把自己看成有用的人而不是坏人。同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形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五、应用题
1.设计一个大班幼儿以保护自己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要求:
1、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2、选择方案中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的教案。
答:参与方案与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生气了,怎么办?活动目标:
1.看图了解小动物生气的原因,学习针对图意讲述。2.知道生气时找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2.幼儿活动前与家长讨论消气的方法。过程:
1.看幼儿用书上的前三幅图,说说这三只小动物。(1)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神态,说说他们怎么了?(2)小动物为什么会生气?猜猜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
2.交流自己生气的经历。你有没有生气过?为什么事情生气?
3.分享交流小气的方法。(1)了解生气是一种自然情绪,并且懂得生气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2)以帮助小动物的契机交流消气的方法(引导幼儿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可是这三个小动物还在那儿生气呢,快想想办法帮它气吧,谁有好办法?(3)看幼儿用书上后面三幅图画,相互说说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消气。4.小结启发。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消极情绪,及时的疏导分析,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提醒幼儿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的能力。
2.请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以认识自己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要求:
1.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2.选择方案中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的教案。
答:参考设计:主题目标:1.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知道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
2.了解并会表达自己的喜好与特长;学会帮助朋友、家人及班组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个主题的架构是依据引发认知——情感体验——实践尝试——经验积累——情境迁移的几个基本要素来设计的。通过组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活动让幼儿认认自己的外貌、姓名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知道自己有喜怒哀乐情绪反应,发现自己家人、朋友等周围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实践让儿童了解自己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对自我的认识。活动设计:我的好朋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寻找和认定自己最喜欢的朋友愿望,六安霍邱之行。2.学习用绘画和语言两种方式介绍朋友,增进友谊。3.了解朋友之间该怎样相处,学习玩具分享宽容等。活动准备:照相机、卡纸和水笔,共享玩具和手拉手玩的图片。活动过程:1.画朋友。幼儿自取一张卡纸,把自己最好的朋友画出来。2.说朋友。说说你画的是谁?为什么你把他作为最好的朋友(教师及时提取幼儿叙说中的理由)。3.好朋友们在一起做什么?你和好朋友在一起都常常做些什么呢?好朋友在一起应该怎样做呢?(教师用重复语句的方式罗列朋友该怎么样)。展示相关的两幅图“共享玩具、手拉手排队行进”(有条件的可用反映幼儿真实生活的照片在电脑上展示)。活动建议:1.第三环节幼儿简单讲述就可以了,这环节只是起到提示作用,2.第二环节中的拍摄照片可作为“朋友”主题墙的饰物,也可作为分别给照片中的朋友作为幼年朋友留影纪念。
3.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了解自己的家与社区环境的主题方案及活动。要求:
1.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
答:主题目标:①认知层面的目标: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名称,能关注与家庭、社区有联系的一些人与事。②情感层面的目标:培养对父母、家庭、社区的情感,萌发我是家庭、社区小主人的责任意识。③行为能力层面的目标: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对亲人的爱。学习与家庭有联系的人的进行沟通与交往。教学活动设计:我家在哪里。活动目标:
1.能清楚表达自己家的住址。2.能把从幼儿园到自己家途中的景物、主要标记和经过的路线绘制在地图中,介绍给朋友。3.初步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活动准备:请家长告知幼儿家里的确切地址,并和小朋
友共同合作完成一张简单的从幼儿园到家里的线路图。画有幼儿园位置的概要交通图一张。活动过程:1、引出: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吗?(你家住在什么地方?什么路,什么社区,几幢几号房?)(农村的可以说几村几组)。2、教师示范讲述自己家:我家住在×××路,×××社区,×幢×号。教师将自己制作的从幼儿园到自己家的线路图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供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从幼儿园去老师的家要经过吗、哪些路,可以坐什么公交车去,家的附近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3、幼儿讲述:请个别幼儿集体前讲述,教师重点指导:从幼儿园去自己的家要经过哪些路,可以做什么公交车去,家的附近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孩子一边介绍教师一边用红笔在概要交通图上标出行走路线。4、线路图的特点:有起点和终点。有每条路的名称。5、小组交流介绍。分组请孩子互相介绍从自己家到幼儿园的行走路线;提出疑问,有老师解答。6、活动延伸。将孩子画的路线图展示在墙面上,便于小朋友查找同伴家的地理位置;结合幼儿用书,让儿童练习方位与标示的辨认。
4.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以六一节日庆祝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
要求:1)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2)选择方案中的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的教案。
答:方案与活动参考设计:主题目标:1.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意义,感受“六一”节的快乐气氛,感恩周围的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2.学习策划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建立初步的计划意识和自主意识。3.学习调查、组织、协商等方法,提高社会交往的技能。主题网络请参考书第185页范例。语言综合活动:“六一”节真快乐。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活动准备1.幼儿园过“六一”节的录象片段。2.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3.纸、笔。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1)昨天是什么日子?这天你过得怎么样?(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玩趣味游戏、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2.讲述别人的快乐。(1)昨天杨老师把小朋友在玩游戏时高兴的样子都拍下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录象里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2)你看到谁很快乐,他在做什么?3.讲述最感兴趣或最高兴的一件事。“六一”节使你最感兴趣或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4.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快乐。(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播放歌曲“快乐的六一”)。(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4)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5.下一节课我们再把这些画打扮一下,老师把它们订起来做成一本“六一”小画册,早上爸爸妈妈送你来的时候,请他们翻翻我们的小画册,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
5.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要求,分析自身的专业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具体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答:解题指导:知道相应的能力与知识要求,能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并制定出客观可行的学习与改进计划。
6.请根据以下故事内容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社会活动目标。梨子小提琴。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动物们都来到了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拉呀、拉呀……星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第二天,地上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象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许多梨子。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答:1.感受故事宁静美好的氛围。2.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语言学习与社会学习的综合)3.会用图画表示故事的情境。(将感受的情景用画画来表现,以进一步内化孩子的理解与感受)。
7.(1)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关于中秋节主题活动,题目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主题活动框架,相关的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与家长工作。并在主题中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
教案。(2)请对一位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并选择一种记录方法记录你的观察结果。(15分)
答:A,主题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对天文现象产生初步的兴趣。3、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积极主动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4、在收集、调查、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环境创设。1、活动区:科学区:(1)张贴有关月亮盈缺变化的挂图,知道弯月、圆月等自然现象。(2)展示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观察记录。(3)收集各种材料、形状的月饼包装盒,供幼儿分类、排序、垒高等。(4)提供月饼盒,观察比较一盒有几个月饼,目测数群等。美工区:(1)收集各种纸盒,提供各种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设计月饼图案、剪贴月亮、设计月饼盒包装等。(2)张贴各种中秋夜景图片、绘画作品、挂历等,供幼儿欣赏。(3)月饼加工厂,提供橡皮泥、陶泥、模板等,让幼儿仿制月饼。阅读区:收集家人过中秋的照片并张贴,供幼儿讲述赏月、吃月饼的情景。角色游戏区:收集各种月饼包装投放在娃娃家与超市中,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氛围。沙水区:收集各种盖子、罐子、盒子等,供幼儿在沙池中制作月饼。墙饰:(1)张贴幼儿作品:可把美工区幼儿制作的作品张贴、悬挂。(2)师幼共同记录月亮变化图,悬挂用月饼盒做的挂饰。B,家长工作:1、从开学起,请家长指导幼儿隔周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中秋节前在科学区展示。2、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些中秋的来历,讲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传说故事。3、和孩子共同商量中秋节晚上的安排:尽可能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给未能团聚的亲人打电话表达思念之情。4、收集、讲述有关中秋的传说、地方习俗等,也可以收看中秋联欢晚会,感受节日的气氛;去商场、超市等感知月饼的品种及包装。主题框架。活动设计。好吃的月饼。活动目标:
1、了解做月饼的过程,在制作中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2.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2.做月饼的材料(面粉、模子、各种馅子或橡皮泥)3、背景音乐及月饼制作过程的录像。活动过程:一、听童谣《爷爷为我打月饼》,仔细听歌词里提到了哪样点心?(月饼)。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吃月饼呢?月饼是人们仿照圆圆的月亮的样子做的,它代表团圆、美好的涵义,由此,我们在每年的中秋佳节的时候都要吃月饼。(要把月亮和月饼衔接起来,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关联,这样能更好的关注到经验的连续性)二、欣赏各种月饼,交流参观、品尝的发现。提问:你们看到或者品尝到的月饼是怎样的?1、说一说看到的月饼(欣赏花纹、形状、大小),2、闻一闻月饼(香喷喷),3、品尝月饼(说出各种各样的馅)。三、了解月饼的材料及制作过程。1、观看月饼加工录象。又香又甜的月饼是怎样做出来的呢?2、讨论制作月饼的材料和方法。(1)介绍制作月饼的材料。(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主要是使用模子这一步骤)。四、制作月饼。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让孩子用真材实料制作月饼,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橡皮泥来代替。
8.请分析下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一个指导计划。案例:今天,下雨了,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
小雨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
小雨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
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小雨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顾雨蘅的边上。小雨拿着他插的宝剑在赵孜纯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赵孜纯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在赵孜纯身上乱打,赵孜纯哭着喊:“老师,他打我。”
小雨的妈妈看见赵孜纯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小雨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答:分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儿童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著名的攻击玩偶实验表明:观看过他人攻击行为的儿童比没有观看的儿童,在之后相似的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电视对儿
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是其他社会影响的媒介。随着现代媒介和媒体的日益普及,儿童观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把儿童关在家中,也不能抵挡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电视节目,尤其是暴力电视节目对儿童心理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美国心理学会199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电视暴力片对儿童就像抽烟和酗酒一样危险,儿童观看电视暴力片对导致攻击性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像抽烟会引起肺癌一样。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粗暴、经常体罚儿童,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比较高。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性强。在此案例中,小雨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都强化了小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起到了增加儿童攻击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在“适宜”的情况下,会把别人惩罚他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他人。指导计划:(1)和家长沟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请家长给予小雨更多温柔的关爱和照顾,比如经常抱抱他,给他作一些身体的按摩。有助于他内心的安定,避免攻击与暴力。(2)请家长协助尽量不要小雨看暴力性的动画片,向家长介绍一些有益的动画片。(3)请被打的小朋友和小雨进行对话,让他了解别人被打时的感受,同时辅以讲相关故事的方式,让小雨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4)在幼儿园通过分派给小雨积极有益的任务,让他建设性的运用自己精力。转化他的攻击行为。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
3、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4、社会适应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社会行动力是一种根据社会现实和需要行动的一种能力。它包涵着
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以及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等几个方面。
5、社会化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
6、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7、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8、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9、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安全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10、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言语指导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
1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和动机过程。
13、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童年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
14、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15、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来看可以将其功能划分为定向、调控与评价功能。
16、在目标制定的三类依据中,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可以说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我国教育目的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
17、方向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理想性与价值性,基础性原则保证了目标制定的现实性与合宜性。
18、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社会生活的现实与发展、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相关学科知识。
19、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体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20、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21、参观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
22、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23、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习得的根本途径。
24、讲述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帮助学前儿童了解某一知识、道理、规则,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解释事物间的联系、关系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学前儿童对某些不便直接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讲述的方法。
25、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26、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
2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活动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28、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应掌握的基本信息有:儿童社会性发展方面的信息、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的信息、教学资源方面的信息。
29、社会性主题方案的架构通常是教师从教育目标出发,选取若干个内涵相关、层次递进的子目标及其活动内容,使儿童在情感体验中积累相关的认知经验,然后在实践尝试中逐步学习和形成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30、教育目标的提出通常有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三个维度。
31、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注意:陈述的角度要统一,目标陈述应简洁明了、可操作。
3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其主要领域包括对幼儿园开展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判断和对教师从事的社会教育工作产生的实际成效的判断。
33、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考察教师的目标制定是否全面、具体、有操作性并且重点、难点突出。
34、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参与度、情感、互动程度、学习习惯几个方面。
3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价的目的与内容、收集评价资料、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到处理评价结果等若干步骤。
36、观察法有直接、适用范围广、切入点细小的特点,适用于活动对象少、活动相对集中、需要收集资料比较具体的活动。
37、访谈法的特点有三个。第一,访谈特别是自由式访谈比较灵活。只要被访问者有时间,双方就可以进行访谈。第二,适应面广。访谈的对象很广泛。第三,访谈易于实施。
38、社会测量法是确定某一特定群体内人际关系及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相互作用模式的一种研究方法。
39、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特征有:持久性的困难、不受普遍方法控制的行为、不理会现实、幼儿生活中存在客观困难。
40、皮亚杰对幼儿实践规则的研究表明: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对规则的较稳定地理解,多数时候他们会认为规则怎么样都行。那么,帮助他们规则意识的建立则需要通来慢慢建立自然的后果体验。
41、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恐惧成分。
42、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但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
43、工具性攻击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受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用以达到伤害以外的目的,如获得某一物品等。对待这种行为,教师不应该过多的关注幼儿的行为本身,而是应该关注幼儿采用方式的适当性问题。
44、相关后果法即是对幼儿施加其行为的强加后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并澄清了限制,它通过行为的效果来传达哪些言行不能容忍。同时,相关后果能帮助幼儿了解为什么某种行为不可取,为他们提供改变这种行为的个人动机。相关后果不是仅仅强迫幼儿按照成人认为最好的那样去做,而是帮助幼儿反思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关后果法用幼儿自己的经验作为教授可取行为的基础。
45、强化物一般可分为五类: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46、代币疗法可以使强化的作用更加有效,尤其是对群体行为矫治时,采用代币疗法,能使管理更实用、更方便,也能保证指导计划的一致和有效。
47、代币疗法中的代币必须是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必须是可以计数,具有吸引力,并且简单、轻便可携的;必须是能够随时都可以方便发放的;必须是幼儿不容易复制的;必须是不具备其他实用功能,也不容易与别的物体相混淆的东西。
48、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指导程序是:确定指导对象,制定指导方案,建立个人档案,行为观察记录,指导研究设计,选择教育材料。
二、简述题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
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
首先,婴儿的社会认知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即区分认识人类客体与非人类客体、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自我与非我的过程。其次,这一过程还表现在儿童不同情绪情感、行为意图及社会规则的认识上。塞尔曼认为,在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中,能否区分他人有意与无意行为是早期发展中的关键一步,之后儿童才能逐渐理解人们在同一行为中可能有多种意图。在此基础上,儿童发现对于同一事件自己和他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反应,也就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2)儿童社会认知各方面的发展是非同步、非等速的儿童对自我、他人、社会关系、社会规则以及对人的情绪、情感、行为意图、态度动机、个性品质等的认识并非同时开始,发展也是非等速的。其发生发展的总趋势是从认识他人到自我,到相互关
系;从认知情绪到行为,再到心理状态;从认识身体到心理再到社会。而同一年龄的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3)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遵循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但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影响
研究者也认为,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一般认知发展并非完全平行。它不完全受认知发展的研究。不少研究证明,儿童智商与其观点采择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是中等或偏下。因为当儿童的一般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体社会认知能力就更多地受社会、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4)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
儿童社会认知的对象既包括人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儿童不仅是认知者,而且是积极的行为者,他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知社会的。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与其社会交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儿童同伴互动对社会认知有促进作用。其次,儿童交往的需要和动机与儿童社会认知的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电视可能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哪些?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1)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识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虽然是来自于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儿童由于理性思维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舅母,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2)电视可能会影响到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是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性交往,进而影响到交往能力的提升。3)一些不健康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如暴力、凶杀、毒品等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而一些电视节目也有可能刺激儿童已有的内心不良感受,加深不满情绪,使儿童出现憎恨、反叛等心理,进而产生一些问题行为。除电视之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简述幼儿教师的积极期望与恰当要求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皮格马利翁效应清楚地说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在幼儿园阶段,由于幼儿基本上还处在他律阶段,非常看重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会有想作一个“好孩子”的愿望,因此,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和要求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社会化。
研究观察表明,当幼儿教师对儿童有高期望时,在情绪、身体语言、口头语言、教学材料、赞扬和批评等不同水平上,教师都表现出这种高期望。如会更经常发出微笑、点头、注视儿童、谈话、提问、提供更多的游戏学习材料等积极行为。而被教师寄予希望的儿童,在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的基础上,与教师更容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对待学习,更加自尊自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反之,被教师漠视,处于低期望状态的儿童则更容易表现出一些消极的行为。
5、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
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从轻信和运用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幼儿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此后,儿童对成人的评价不轻易再现,如评价不正确,儿童会有反抗的表现。一直到幼儿晚期,幼儿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而且,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比较简单,一般是两分法的评价方式,如“好”与“不好”;“聪明”与“笨”等,很难象成人一向作出全面细致的区分。由此,幼儿园教师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候要慎重,需要更正客观。而且尽量少给孩子定性的评价,避免孩子因为老师的评价而对自我评价产生偏差。
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在幼儿阶段,儿童的行为由于还受情绪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自我进行评价时也会显示出情绪化的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上,如学前儿童基本能评价自己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而全面、概括地评价自己各方面能力水平的能力还比较低。
简述发展生态学关于建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1)集体教养环境能否增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取决于:自然环境是否限制儿童的活动机会;是否有足够的物品玩具可利用于儿童的自发活动中;成人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儿童活动中;成人与儿童相互交往中是否能够激励儿童完成任务的活动;成人能否为儿童从事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创造和保持机会。(2)对于某种学习或规则来说,真正的发展在于儿童的知觉与行为能迁移到其他或更高的环境系统的活动中。由此,课程设计要尽量考虑提供促进迁移练习的机会。(3)对于幼儿自身的活动来说,幼儿在微观系统中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如果有第三者以支持性关系参与时,其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发挥更有效。这意味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调动支持幼儿园教育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利于儿童发展。(4)对于角色意识的培养来说,在环境中活动时承担的角色对角色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5)对社会适应来说,生态变迁往往是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为其建立“心理安全基地”是非常重要的。
7﹑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建构的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时,要确立一种层次结构的整合观。这种整合观包括横向的类别整合与纵向的层次整合。横向的类别整合包括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发展目标的整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认知而忽视情意和行为发展的现象。是一个整体,它应当包含避免只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情感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要把三者有机的协调起来。横向的类别整合还包括各教育系统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整合,即家庭、社会与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目标要基本一致,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纵向的层次整合主要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层级目标的整合,即各相连层级间的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
8﹑简述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及其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有:第一,规范性。第二,共通性。第三,学习结果导向性。第四,可分析性。第五,可扩充性。
9﹑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取得家长的信任。
(2)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
(3)持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上的一致。
(4)要充分挖掘、利用家长资源。
(5)要争取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决策。
10﹑简述应用行为评价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行为评价法的运用需要注意:
(1)根据正面教育原则,行为评价法应以表扬为主,对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进行正向引导。
(2)行为评价要及时、一致。一方面行为反馈要及时出现在学前儿童好的或不良的行为之后。
(3)评价要具体,避免空泛。
(4)强化手段不能运用得过于频繁。
(5)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个性的学前儿童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6)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11、积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12、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生活性与适宜性的内涵及其运用要求。
生活性原则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当尽可能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基于儿童生活经验与
生活实际,并能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适宜性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目标,儿童发展及社会文化发展需要选择有助于幼儿发展,同时也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内容。前一原则是从学习的经验基础提出的,后一原则是从学习的发展水平提出的。根据这两条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注意:(1)选择幼儿生活需要,并为幼儿所熟悉的内容。(2)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有益幼儿发展的内容
13、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虽然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儿童在自由地活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
(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如果教师为每个进区的幼儿都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可能相对独立地游戏,如果教师为几个幼儿准备一套玩具,幼儿就能自然地产生分工,从而模拟出多种社会角色。
(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因为幼儿的自我意识、对他人的理解、规则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需要大家在一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评价而促成。所以,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1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
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和心智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5.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评价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它有助于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与教师只是诉诸日常观察而获得零散的、表面的和个别的信息不同,依据系统的评价,人们可以获得丰富多样的评价信息,从而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情况。
(2)它有助于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
中的每一位学前儿童,为因材施教提供帮助。
(3)它有助于家长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状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在配合教师教育孩子时也更为主动。
(4)它有助于教师在了解学前儿童的基础上,改进幼儿园教育过程,使学前教育更适合每个学前儿童,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16.教师教育行动反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育反思的内容:
教育行动反思作为一种教育内部评价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反思:
(1)对自身教育态度的反思。
(2)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3)对儿童观的反思。
(4)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反思。
(5)养成反思的习惯。
17.简述主题确立的几种思路。
(1)从传递社会知识经验的角度设计主题
(2)从规范儿童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主题
(3)从儿童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
(4)从儿童问题行为中生发主题
18、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
一般认为,幼儿社会性正常行为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幼儿能逐步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初生的婴儿是一个情绪的存在,他们总是想哭则
哭,想笑就笑。学习情绪的正确表达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个不能恰当表达自己情绪的孩子会给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但要注意的是正确的情绪表达并不意味着总是顺应环境的要求,有时环境对情绪的过分压抑会导致对儿童健康的损伤。正确的情绪表达意味着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真诚的表现自己。
(2)幼儿的社会性行为须与年龄相称。即与个体的行为与所处的同类群体的常模行为进行比较后发现并无明显特殊之处。如一个5岁幼儿的某方面的行为长期显示与3岁幼儿的行为类似,那么就可以判断该幼儿存在行为问题。(3)幼儿能正确处理与同伴的关系。同伴互动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会与同伴正确相处也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正确处理同伴关系是他们学习更复杂的社会规范的基础。
(4)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逐步学会遵守纪律,能懂得奖惩的意义,并能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社会是一种群体的生活,在群体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协作需要种种纪律与规则,幼儿应在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团体规则与规范。
(5)幼儿社会性行为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这些习俗维系着当地人的共同生活,幼儿生活于这样的文化共同体中,也需要内化这些文化习俗以适应当地的共同生活。当然对文化的适应并不意味着对文化的无条件的认同,对一些不适应时代的习俗,则需要通过教育来加以改变,引导幼儿学习新的文化习俗。
(6)幼儿通过学习能掌握、使用所处社会的语言等,能参与社会生活及相互交往。语言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的工具,对语言的掌握是幼儿参与社会与他人交流的基础,一个发展健康的儿童应当具备运用当地语言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当今社会流动的加剧,甚至要求幼儿掌握多种交流语言。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意味着幼儿有健康的社会理解力与行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幼儿社会性方面的正常行为与行为问题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体,绝大多数幼儿处在这两极之间,因此一般幼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另外,幼儿社会性行为涵盖的内容很多,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也体现在某个方面,而其他方面可能是正常的,不能因为幼儿某方面的行为问题轻易的给他们扣上“问题儿童”的帽子。
19、简述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与成因。
说谎这种行为在幼儿中并不少见,教育者也往往为此感到苦恼,并容易将这种行为视为道德问题,因为在成人社会中不说实话关乎对一个人品行的评定。社会对这两种行为非常严厉,他们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对幼儿缺乏了解的教育者常常认为他们的任务是惩罚孩子的说谎,而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与发育不成熟有关。对幼儿而言,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需要一段时间。对他们而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就意味着如果你希望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这些想法导致幼儿“说谎”,而孩子却真诚的认为这些谎言是真的。教育者需要更多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幼儿事实上并不理解谎言的意义,在他的研究中,即使幼儿到了6岁,他也不能区分一个真正的错误和一个故意的谎言。此外幼儿倾向于根据有多大可能被发现并因此受到惩罚来判断说谎有多坏。因此,一个可信的谎言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一个过于歪曲事实的谎言则是不好。研究结果帮助成人明白为什么向幼儿解释成人的逻辑是行不通的。相反,幼儿有必要体验因欺骗他人而产生的后果。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到谎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明白把别人的东西拿走会让他人不方便和伤心。当然为了使教育有效,幼儿必须和别人建立起相互关心的关系。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逐渐教会幼儿学会区分真实与不真实,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喜欢真实。有效的交往策略可以促进他们这两方面的发展。
20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攻击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
已有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尤其是男孩)与非攻击性幼儿之间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自我认同感较高,且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容易过于关注自身某方面的有时或能力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又常常低估、怀疑甚至轻视他人的能力。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这类幼儿一般对攻击他人的行为持肯定或认可的态度,甚至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他们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有的幼儿把攻击行为看作是在他人心目中树立形象或获得自己想要东西的手段。
(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很多研究表明,攻击性幼儿的问题解决策略水平偏低。与非攻击性幼儿相比,在涉及物品的归属和获得友谊的问题上,他们所能提供的策略数量较少,喜欢通过贿赂或发动攻击来解决社交问题。和平的有效策略较少;在人际冲突问题解决上,攻击性幼儿表现出高外倾的特点,并且在求助策略的使用上显著低于非攻击性幼儿。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通过对攻击性幼儿和非攻击性幼儿的对比研究发现,攻击性幼儿容易将他人的行为作敌意性的归因,而被同伴拒斥的社会经验是攻击性幼儿对他人行为意图做出敌意性认知归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别人无意的过失行为,他们仍更多地解释并据此进行反应,表现出攻击行为。
21、强化的主要操作程序和原则是什么?
操作程序和原则
(1)正确选择要强化的行为。所选择的要强化行为应该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控制、可评价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行为。
(2)正确选择正强化物。选择正强化物必须考虑个体差异,把个体差异考虑进去,且应易用;能立即呈现在所需要的行为发生之后;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的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3)正确实施正强化。正强化实施前,把计划告诉被指导幼儿,以期取得积极配合;在多需要的行为出现后,应立即给予强化,不要拖延很长时间;给予强化物时,要向被指导幼儿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即要说明由于出现了哪一种行为而得到奖励;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口头赞扬、微笑等;适当控制正强化物的数量,以保证正强化在整个指导过程中的有效性。
(4)逐渐脱离强化程序。当所需行为发生达到期望频率时,应该逐步消除可见强化物,而以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也可寻找环境中的其他强化物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22、幼儿行为问题的资料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这是诊断行为问题的关键性资料,重点详细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幼儿行为问题起始形式。(2)行为症状。教师要主动向家长询问幼儿行为问题起始、发展现状,期间有无波动,以及起伏波动可能有关的原因,家长应主动提供情况,配合教师尽可能详尽了解幼儿情况。(3)发生日期及过程:包括何时开始、持续时间有多久等,(4)可能的病因和诱因:教师要了解孩子产生行为问题的可能原因,如精神创伤、抚养情况、疾病情况等。(5)过去诊断和治疗情况:有无去医治过,曾被诊断为什么病,接受过何种治疗等。
23、简述不当强化的负面结果。
虽然强化法是幼儿园针对行为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结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律被破坏
道德自律意味着一个人将根据内部建构的关于对错的信念而作出决定。一个道德自律的人无论权威人士在场与否,他们都会尊敬他人。道德自律要求一个人有思考问题和得出自己结论的技巧。这种技巧需要学习。强化法关注对幼儿行为的塑造,却剥夺了幼儿练习做出决定或对行为选择做出自我评价的机会。因此,是给予奖励或惩罚的人,而不是幼儿应该对此负责。通过强化法,幼儿思考的主要是怎样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不是思考在某种情境中什么是正确的。强化法能够产生道德他律,却很难帮助幼儿产生道德自律。
(2)问题的原因被忽视
只要行为问题的原因继续存在,任何试图改变行为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即使是当时幼儿的行为问题有所改善,但不久后问题还是继续出现。改变行为的长久方法必须是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在原因上寻找改善行为问题的方法。而强化法关注的是幼儿的行为表现而不是原因。如一个老师如果必须用奖励才能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提供的学习活动的任务上,最显然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或主动投入呢?也许是因为学习任务枯燥无味。这意味着应使一些教师将精
力集中在设计更有意义的课程上。因此,教育者如果过多地依赖强化法,将使他们忽视产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还是无法有效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
(3)影响师生关系
充满关爱、相互尊重的关系是教育可取行为的基本要素。而强化法则很容易损害师生关系。因为得到奖励的幼儿可能会根据老师的看来判断自己想做事情的价值。这会使幼儿尽力为给予奖励的人留下好印象或努力奉承给予奖励的人,这并不是一种真诚的关系。这种不真诚的关系不可能培养出信任和真正的关心,只有信任和真正的关心才能激发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此外,判断和奖励的过程也是不尊重人的,因为它强调给予奖励的人与期望得到奖励的人之间权利和地位的差异。再者,如果权威人物拒绝给予奖励,事实上,属于从属地位的人会因没有得到奖励而受到惩罚。
(4)幼儿的内部动机被破坏
内部动机意味着做某事是出于自己的目的。其行为的价值在于行为本身,其奖励在于你是怎样感受它的,奖励存在于个体内部。外部动机则相反,它意味着做某事是为了得到奖励。行为的价值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通过行为你得到了什么。而强化法所依靠的正是外部动机。如奖励能教会人们对它充满期待,做事情仅仅是为了得到它们。因此,作为奖励的外部动机违背了自律和自主的发展,破坏行为的内部动机。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关系。
陈鹤琴先生将五大领域比喻为人的五指,息息相连,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张教育的网,它们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中。不过在这一张网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即一切的教育都在帮助孩子建立与世界的一种恰当关系,学会做一个人格健全有益于人类的人。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让儿童学会科学的认识与探究客观的世界,还要认识到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所承载的责任;幼儿语言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会孩子正确与流利的表达,还要教孩子学会表达真诚与善意;幼儿艺术教育不仅仅让孩子学生欣赏与创造美,还让孩子体验与领会人性之美。这些关系的层面,人性的层面就是社会教育需要关注的,因而,社会教育存在于所有领域课程之中。(4分)
这几者的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轴心的椎体来表示,底面是健康教育,椎体的三面分别是语言、科学、艺术教育,椎体的轴心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从这一图示可以发现几大领域是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极大地依赖于其他领域的内容,但它处于课程领域的中心与核心地位。(4分)
我们认为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地课程领域提出,更多具有研究上的意义,而不是实践上的意义。课程实施中,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对儿童教育是自然应当是整体的。不过对课程领域的相对区分也有它必要的实践意义,虽然我们强调幼儿的学习要更多遵从幼儿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但生活与知识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有组织的教学中按照幼儿知识学习的特点组织教学也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因为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方法,如品格、态度的学习与语言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教育者自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学习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采用不同的影响方式,这才能保证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这种区分从教的角度看是帮助教育者形成更科学与恰当的教育意识。不过在实践中,教育者越是能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与实施,那对儿童的发展就是越有益处的。
2.试论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的精神环境?
(1)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积极交往的气氛,增加交往的机会。例如,对于刚入园的儿童,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的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学会共情。(4分)(2)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生活中或学习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解决。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一个幼儿的手工总是做不好,教师可以让做得好的幼儿教他;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的能
力。(4分)
(3)还可以通过节日庆祝活动、故事会、合作游戏等活动形式,使儿童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家庭。除此之外,幼儿园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之间互相关心、合作可以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因此教师之间要友好,工作上要配合,不当着孩子的面说别的老师坏话,不诋毁同事,不互相拆台。班级教师乃至全体教师之间,都应尽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温情的精神环境。(4分)
3.试论述如何充分利用游戏与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为促使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发展社会性,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而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的材料。游戏和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学前儿童想象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为了使学前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和区域活动,提供的材料应当丰富多样,保证每个学前儿童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越丰富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学前儿童的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地呈现材料对学前儿童来说更有吸引力,更有促进其发展的价值。此外,提供的材料还要考虑有可操作性、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想象和思考。(2)要建立游戏和活动的规则,增强学前儿童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游戏反映的社会活动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则,为了使游戏和区域活动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也需要规定一些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学前儿童自觉自愿遵守的,因此,他们不会感到失去自由,相反更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当学前儿童建立起一定的规则意识时,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制定规则中来。由他们自己协商制定的规则更容易被他们自己接受并遵照执行。这一方面发挥了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3)教师要适时参与到游戏和活动中,以增进师幼情感,并给予一定指导。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和区域活动中,会使学前儿童倍感亲切——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组织者,是和大家平等游戏的伙伴,她和大家一样分担角色、进行活动,和大家一起商量游戏活动的进行,接受大家的建议。好的教师常常会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拉近自己和学前儿童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的是,作为游戏伙伴并不是教师完全失去了指导的地位,一位清醒的教师不会完全迷失在游戏和活动中,她会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在游戏过程中以提出问题、给予建议等方式去激发学前儿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指导。
4.试结合实际论述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
由于学前儿童正处于个性,尤其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最初时期,他们的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他们常常通过观察来学习,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对各种影响容易接受或模仿,更多依赖外部评价来评价自我,因此,更需要成人从正面加以引导。
对儿童进行正面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所谓积极的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学前儿童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学前儿童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这有利于儿童学会如何正确做事,许多孩子的错误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做事而导致的。
(2)创设积极的环境。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看,一个良好的、积极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社会行为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有消极(熏染)意义上的良好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指的是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积极意义指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前儿童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3)树立榜样。榜样可以作为积极的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具有自己独有的地位和价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学前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的,因此,榜样示范对学前儿童来说非常有效。榜样示范主要示范的是良好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研究表明不同的榜样对儿童学习
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榜样是多方面的,包括了同伴的榜样、成人的榜样、文学作品中的榜样等等
(4)以鼓励表扬为主。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明确是非、增强自信。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强于别人的方面。因此,教师要尽可能挖掘每个学前儿童的独特优点,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学前儿童。同时,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前儿童的进步,多采用纵向评价,使学前儿童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但要注意的是,鼓励和表扬不能太频繁。过于频繁的鼓励和表扬会降低激励人的能量。
当然,以鼓励表扬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能批评。批评在修正学前儿童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批评要以尊重和肯定为前提,要让学前儿童意识到,老师批评我不是否定我,而是还有一些方面需要修正,老师还是爱我的。另外要注意的是,批评要分场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要采用不同方式的批评。
6.试结合实例论述主题方案架构的基本要素及相应的教育活动设计要求。
1、引发认知
人是在与外部环境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对通过顺应和同化达到发展的。这种认知的基本能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主体也是在这种内心所产生的不平衡感中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动力。因此,在主题活动的设计时,教师应首先激发儿童认知的兴趣,重点应该在帮助儿童产生探究的冲动。这个环节往往被看作是社会性发展活动的准备阶段。
如教师开展中班“认识自己”的主题时应认识到,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处在朦胧状态,如何引导儿童关注自我和他人的不同是有效引发学习目标的第一步。那么,教师可以设计几个有趣的活动,如“我的名字叫什么?”让儿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开展“猜猜他是谁?”活动,由教师描述每个孩子的相貌特征,让大家观察后猜测,由此感受每个人独特的地方。教师还可以组织听辨自己和他人的声音的活动,让大家发现每个人说话的声音是不同的等。然后教师可以组织自画像的活动,让儿童能用更直观的方法发现自己的特点。这些活动有效地开启了主题的大门,让儿童开始关注起自我,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充分准备。
当然,在有些主题设计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从情感的激发或经验的积累出发,把认知环节放到后面,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提升和推进。
2、情感体验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儿童是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向去自我中心发展的。通常比较难以区分主客观世界,把世界看作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经验是同一的。因此,让儿童在亲历过程中去感受某种愉悦或痛苦的体验,才能逐步走向情感的迁移。
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语言交流活动“喜欢和不喜欢”,让儿童相互讲述喜欢吃的东西和不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的玩具和不喜欢的玩具等,引发儿童对自己情绪的体验,并由己及彼地了解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情感。
3、实践尝试
社会性是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反应。因此,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是重要的教育环节。社会性主题活动应为儿童提供多种实践操作的机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模仿的榜样,让儿童通过直接学习进行社会性行为的练习。同时实践活动能使儿童能与他人产生许多关系,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结成、维持和处理来进一步学习交往方法,从而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值日生轮流制度、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竞赛等活动,既让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活动认识自己的能力,又能让幼儿感受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从而体验与人共处的快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4、经验积累
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机制。只有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有机联系时,个体才能通过旧知识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从原有的知识中获取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因此,经验的积累在儿童社会性学习的过程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儿童具备足够的经验时,才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迁移知识,并产生正确的行为。如礼貌用语是个体和他人建立友好关系的第一步,礼貌的语言能有效引起他人的好感,使交往行为顺利完成,反之则会遭到冷淡。如果儿童曾叫人“老头”而遭到过挫折,在以后交往事件中,就会考虑采取适宜的称呼。因此教师应多让幼儿园接触、观察、了解各种社会关系、现象和规范,使儿童积累自我意识、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技能的经验,从而建立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和意愿。
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可以通过从家庭和朋友两个维度来进行经验积累,如让让儿童了解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家庭成员的姓名、人员;了解自己最好的朋友,以及如何与朋友友好相处的方法,使儿童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从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也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5、情感迁移(行为建立)
技能的掌握(行为的建立)是个体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自觉的、稳定的行为反应。只有当儿童把知道的理论能用于实践,才能证明其社会性真正发展了。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应重视认知的迁移和良好社会性行为的落实。如我们通过讲故事、说道理等途径对儿童进行了许多尊敬长辈、关心老人的教育,当儿童在乘坐汽车时也能自觉地意识到应该照顾老人而为老人让座时,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成效的。如果儿童在真实的情境中只是为了博得老师表扬而勉强让座,那么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了。如在“认识自己”的主题中,教师通过收集儿童婴儿时期的照片、父母讲述的抚育过程的故事等,让儿童感受到了自己是在父母辛苦的抚育中成长的,建立了要孝敬、关爱父母的情感。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接下去组织相关的“我爱爸爸妈妈”活动,如让儿童为父母夹一筷菜或拿一双拖鞋等,让儿童在实际行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儿童更深刻地体会什么叫“关心”和“爱”。
7.试论述焦虑行为的主要指导策略。
虽然各种焦虑行为的干预指导策略有所不同,但是让幼儿接触引起焦虑的环境,物体和情境是所有指导策略的基本路线。对其的干预指导主要针对四个基本问题:即歪曲的信息处理过程;对知觉到的威胁产生的生理反应;缺乏控制感;过分的逃离和回避行为。具体的干预指导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干预(3分)这种策略即是让幼儿面对令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或物体,并提供除逃离和回避以外的其他应对方法。也称为暴露法。具体的方式有(1)系统脱敏法:包括三个步骤,教幼儿学会放松;建立焦虑等级;在幼儿保持放松的情况下,逐步呈现引起焦虑的情境和物体。在多次实验后,使幼儿面对这些引起焦虑的情境或物体时,仍感觉放松。(2)冲击法:即长时间、反复地实施暴露,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处在引发焦虑的情境中,并不停地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评分,直至幼儿的焦虑消失。对年龄较小,无法理解基本原理的幼儿要谨慎使用。在行为干预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呈现令幼儿恐惧的情境或物体,这些方法包括呈现现实的情境或物体、角色扮演、通过想象或观察他人在面对这些情境时的表现等。
2)认识——行为干预(3分)这种方法让幼儿理解思维是怎样促使焦虑的产生,以及如何调整自己思维来减少躯体症状。具体通过暴露和正强化、放松联系等其他行为技术,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如何改变思维。认知——行为方法通常与行为干预相结合。
3)家庭治疗(2分)因为幼儿焦虑经常发生在家庭关系不正常的和父母存在高焦虑行为的家庭,这种方法要求家庭成员有关交往、情绪管理、沟通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辅导。焦虑的干预还有一些方法:帮助幼儿确立规律的生活,给予足够的爱,说话算话,不骗孩子。
8.你如何看待自然后果法对儿童社会学习的影响?
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指出如果可能的话,让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它能让幼儿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而教育者往往剥夺了幼儿体验自己行为的后果的机会,因为教育者太关心幼儿,不想让他们有不快乐或失望的体验。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幼儿变得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因此,作为教育者对待幼儿的行为问题,可以尝试使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自己去体验由于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3分)当然,这种后果可能有时会即时就发生,有时是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幼儿可能并不必然能够体会到自身的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可以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
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地教导幼儿。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
事实上,真实世界比幼儿园能够提供更多的经历自然后果的机会。因为幼儿园是一个人造环境,没有机会提供太多的自然回应。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乱放东西,教育者就会把它们捡起来整理好。如果幼儿不穿外套出去玩,教育者也会帮他们把衣服拿出去并帮他们穿上。由此,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过度的保护幼儿,在很多时候幼儿可以在由自己的错误所导致的后果中学习到有用的经验。就如同如果他们建造了一个不稳定的积木塔,并体验它的坍塌。从这个自然后果中,他们可以开始了解平衡、物理限制以及当他们把积木放在膝盖上时,所感受到的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某些过度保护的教育者没有用他们的建筑结构的方式来组阻止他们的话,他们就可以学到这些。在很多程度上,社会行为和友谊也可以通过自然后果来塑造。一个不断伤害他人身体或伤害他人感情的幼儿,可以会遭到同伴的拒绝。这样他就体验到自身行为问题的后果,并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3
分)自然后果法启示教育者有时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的冲突与不当行为,当孩子没有伤害他人时,请尽可能给孩子自由,在孩子的自由行动与尝试中让他去学习种种关系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四、分析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
1.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请分析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所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学到了沟通与协商处理问题的能力。(2分)角色扮演有助于学前儿童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角色之间的关系,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强化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3分)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2、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4、角色扮演中,如果需要时,教师也可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感。
2、压岁钱
师:压岁钱是谁给你们的?
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舅、舅妈……
师:你们想用压岁钱干什么呢?
幼1:我妈妈答应我用压岁钱买毛绒兔。
幼2:我想用压岁钱买玩具飞机。
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动画片。
幼4:我要把钱收起来,长大以后买真的飞机。
……
师:想想,怎样使用压岁钱最有意义?
幼1:把压岁钱给妈妈买菜。
幼2:用压岁钱买苹果给爷爷吃。
幼3:我想用压岁钱买好多的书,我喜欢看书,妈妈说小朋友多看书会很聪明。
幼4:我想把钱捐给希望工程,给那些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请分析在一活动中老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什么。运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试对老师的这谈话活动进行评析。
老师主要是用谈话法进行教学的。(2分)谈话有助于整理、归纳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引发思考,使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并发展语言。(2分)运用谈
话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谈话的主题要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适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感兴趣的。这样才能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因此,在确定谈话主题前必须先了解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经验范围。2、谈话是双向交流活动,因此要避免教师单方面讲述。3、谈话结束时应有总结,但总结的方式避免单一化,可以教师总结,可以用一首儿歌总结,也可以让学前儿童自己总结。(3分)这一谈话主题是孩子都熟悉的压岁钱,容易引起兴趣,同时,引导孩子管理好、用好压岁钱也是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重要任务。谈话中老师一直用一种开放式的谈话方式,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了谈话的双向性,但这只是个谈话片断,没有完整。在谈话中老师要进一步注意引导孩子去关注我为什么要这样去用我的压岁钱,将其金钱意识由经验层次上逐步升到理性层次。
3、一天早上,小谦特别霸道地对待他邻座的同伴,命令她不能坐在他的旁边并抢她的玩具玩。到了室外活动时间,很多幼儿都躲开他,不让他参加他们的游戏。他开始抱怨:“为什么不要我玩?”小沙直率地回答:“因为你总是想当头!”。
试分析小谦在这一情景中会体验到什么?教育者如何引导小谦从中有所学习?
小谦会体验到之前的行为带来的延迟的自然后果。(2分)教育者可以帮助小谦思考这一体验,而不是通过让他避免这种体验来帮助他。尽管对他受到的感情伤害表示同情是恰当的,但是解决小谦引发的问题却不能帮助她学习。有些成年人坚持认为,任何孩子都不应该受到排斥,这种想法会毁掉小谦的教训。教育者更好的回应是鼓励小谦思考将来他应该采取什么行为才能被其他同伴所接受。(3分)
4、小杰在午睡后想和小瑞一起玩。不巧的是,小瑞刚刚醒,只想单独呆着。出于沮丧,小杰变得具有攻击性,最终诉诸身体接触来引起小瑞的注意。行为从轻轻碰升级成用力推,然后就是打。小瑞号啕大哭起来。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们?请说明你的理由。
处理建议:当小瑞哭时候,老师要及时去安慰中。(1分)因为小瑞此时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个人的需要,所以老师最好选择让小杰离开,并解释说他不能让小杰打小瑞。老师可以冷静地把小杰带到隔壁的方面说:“打人会痛的。”并告诉孩子:“等你准备好了用你的语言而不是拳头后,你就可以回去了。小瑞受到伤害了,他需要感到安全。”(2分)
这样老师并没有命令小杰多长时间不许接近小瑞,也没有利用成人的权利来做所有的决定,相反老师可以让孩子自己把握需要多少时间。并让小瑞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判断何时控制自己的感情。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杰为自己负责并且能变得更加自律。
5、超超在拿小抹布檫自己的桌子的时候,把抹布弄得很湿,然后把抹布里的水挤在教室的桌子,后来干脆边跑边挤水,把教室的地板弄湿了好一片。
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并请说明你的理由。
处理建议:老师发现了这样的情况即时制止了他的行为。(1分)然后要求超超拿干的抹布把他弄湿的桌子和地板檫干净。超超的行为本身并没有恶意,只是一种玩耍行为,但是其行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如湿地板可能容易让其他幼儿滑倒,因此需要制止其行为。老师要求他抹干弄湿的地方就是要求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出补偿。这样超超不仅避免了行为可能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同时也体会到了要消除自己行为的后果需要付出努力。(2分)补偿就是当幼儿产生行为问题时,要求他自己对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负责,要求其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来弥补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这并不是惩罚,当幼儿作出补偿行为后,能够帮助幼儿把自己看成有用的人而不是坏人。同时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形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
五、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10
分)
结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要求,分析自身的专业状况,并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具体的学习计划与目标。
亲子关系是儿童自出生后最先接触的人际关系,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的概念解释了儿童模仿的过程,认为在社会情境中,儿童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获得并仿造出一连串新的行为,并且观察到他人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就受到了一种“替代强化”。(3分)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态度的机制是复杂的。有的学者认为儿童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
得父母的情感接纳或者避免惩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儿童的这种行为是受动物性本能的驱动,试图通过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来获得对周围环境的控制。由此,家庭中的父母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儿童的模仿提供良好的榜样。(3分)教育者既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明白自身行为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也要在幼儿园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比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方式让涛涛学会尊重帮助、关心与照顾我们的人)(4分)
五、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根据以下故事内容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社会活动目标。
梨子小提琴
小松鼠捡到了一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来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样好听的音乐,森林里从来没有过。
狐狸听到了琴声,对小鸡说:“我不捉你了,我要去听音乐。”狮子听到了琴声,对兔子说:“我不追你了,我要去听音乐。”动物们都来到了松树下,听小松鼠拉琴。拉呀、拉呀……星星来听,月亮也来听,森林里又美好又安静。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小松鼠说:“这是小提琴上掉下来的一个小音符。”
第二天,地上长出了一棵小绿芽,它多象一个小音符呀!小绿芽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树上结了许多许多梨子。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里到处可以听到音乐,到处都有快乐。
请根据这一内容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社会活动目标,并简要说明目标设计理由。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宁静美好的氛围。
(体现故事的陶冶性)(3分)
2.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语言学习与社会学习的综合)(3分)
3、会用图画表示故事的情境。(将感受的情景用画画来表现,以进一步内化孩子的理解与感受)
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请对这一活动的目标、准备、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评价。
中班《朋友的信》
活动目标
了解故事内容(小松鼠和小兔子互找朋友的方式),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知道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商量。
活动准备
蘑菇,气球,上面贴有故事中的文字,《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出示写有汉字的蘑菇,让幼儿猜猜上面写的什么字,可以请识字的小朋友认读,以此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第一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要求幼儿听故事里说了谁?说他的什么事?并猜测这“蘑菇信”给谁看见了,他会怎么样呢?
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请小朋友说听到了什么(信给谁看到了,后来怎么样)
大家一起来读“蘑菇信”上的字和“气球信”上的字,并寻找相同的汉字。
讨论找朋友的方法。
大家一起认读朋友两字,并说说自己有几个好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些好朋友的。
让小朋友做一个彩球。(提供纸团和布块),指导幼儿包扎成彩球。
活动建议
课后让小朋友带着自己的彩球和小班孩子玩“抛绣球的游戏”,找朋友,互相介绍名字,一起玩“抛绣球的游戏”。
可以画故事中的角色,并边添画背景边表达故事内容。
朋友的信
有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松树。在大松树的树干上,有一个洞。那里面,就住着小松鼠。
住在那么高的地方,除了老鹰,谁也到不了。所以小松鼠是很孤单的。
小松鼠多么想有朋友啊。可是,他胆子小,不敢下到地面上去。
有一天下过了雨,在他的树洞口,长出很多香菇。这些香菇很大,很香。
小松鼠在每一个香菇上,写上一个字。很多香菇拼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松鼠把这些香菇摘下来,丢到树下去了。
正在树底下经过的小兔子,看到地上这么多香菇,就把它们捡进了篮子里,带回家去了。“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可以吃。”
回到家,小兔子发现每一个香菇上,都写着字,她仔细一拼,原来是一句话:“我是小松鼠,我想要朋友。”
小兔子想:“原来是孤单的小松鼠写的。我愿意做他的朋友。可是,我怎么告诉他呢?”
第二天,小松鼠正要到门口来找吃的。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个很大的脸,正在朝他笑呢。而且,这张脸一边笑着,一边还晃动着。
原来,这是一张画在一个很大的气球上的脸,画的是小兔子。旁边还写着一句话:“我做你的朋友吧,小兔子。”
小松鼠朝下一望,只见小兔子正在树底下朝他笑呢。从此以后,小松鼠有了朋友,再也不觉得孤单了。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引导孩子感受朋友的价值以及学习交朋友的方法的好故事,(2分)活动目标制定需要更具体和有针对性。可以调整为:1、通过故事知道朋友的重要性,感受有朋友的快乐。2、会认读他们写在汽球上的字,了解小松鼠找朋友的方法,学习交朋友的基本方法;3、愿意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找朋友的办法。(3分)活动准备较充分,过程流畅,建议合理,是一个基本符合幼儿特点与教育原则的活动设计。(3分)有自己的独特看法(2分)
五、应用题(共35分)
1、为中班上学期幼儿设计一个关于中秋节主题活动,题目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主题活动框架,相关的环境布置、区域活动与家长工作。并在主题中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设计,写出完整教案。(20分)
1、主题目标整合、有概括性,(3分);环境设置与家长工作适当(5分)方案架构合理,有层次,抓住了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注重幼儿特点(5分);
2、教案完整(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或建议)(2分);目标全面、具体、恰当、有操作性(2分);准备充分,活动过程安排合理,注重了幼儿身心与学习特点,基本能保证目标的实现。(5分);建议与延伸适当(1分)。
主题目标:(3分)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相关习俗,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
2、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对天文现象产生初步的兴趣。
3、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积极主动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4、在收集、调查、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一)环境创设(5分)
1、活动区:
*科学区:
(1)张贴有关月亮盈缺变化的挂图,知道弯月、圆月等自然现象。
(2)展示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观察记录。
(3)收集各种材料、形状的月饼包装盒,供幼儿分类、排序、垒高等。
(4)提供月饼盒,观察比较一盒有几个月饼,目测数群等。
美工区:
(1)收集各种纸盒,提供各种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设计月饼图案、剪贴月亮、设计月饼盒包装等。
(2)张贴各种中秋夜景图片、绘画作品、挂历等,供幼儿欣赏。
(3)月饼加工厂,提供橡皮泥、陶泥、模板等,让幼儿仿制月饼。
阅读区
收集家人过中秋的照片并张贴,供幼儿讲述赏月、吃月饼的情景。
角色游戏区:
收集各种月饼包装投放在娃娃家与超市中,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氛围。
沙水区:
收集各种盖子、罐子、盒子等,供幼儿在沙池中制作月饼。
墙饰:
(1)张贴幼儿作品:可把美工区幼儿制作的作品张贴、悬挂
(2)师幼共同记录月亮变化图,悬挂用月饼盒做的挂饰。
(二)家长工作
1、从开学起,请家长指导幼儿隔周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中秋节前在科学区展示。
2、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些中秋的来历,讲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传说故事。
3、和孩子共同商量中秋节晚上的安排:尽可能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给未能团聚的亲人打电话表达思念之情。
4、收集、讲述有关中秋的传说、地方习俗等,也可以收看中秋联欢晚会,感受节日的气氛;去商场、超市等感知月饼的品种及包装。
主题框架(5分
活动设计(10分)
好吃的月饼
活动目标:
1、了解做月饼的过程,在制作中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
2.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做月饼的材料(面粉、模子、各种馅子或橡皮泥)
3、背景音乐及月饼制作过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听童谣《爷爷为我打月饼》
仔细听歌词里提到了哪样点心?
(月饼)
师: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吃月饼呢?
月饼是人们仿照圆圆的月亮的样子做的,它代表团圆、美好的涵义,由此,我们在每年的中秋佳节的时候都要吃月饼。(要把月亮和月饼衔接起来,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关联,这样能更好的关注到经验的连续性)
二、欣赏各种月饼,交流参观、品尝的发现
提问:你们看到或者品尝到的月饼是怎样的?
1、说一说看到的月饼(欣赏花纹、形状、大小)
2、闻一闻月饼(香喷喷)
3、品尝月饼(说出各种各样的馅)
三、了解月饼的材料及制作过程
1、观看月饼加工录象
又香又甜的月饼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2、讨论制作月饼的材料和方法。
(1)介绍制作月饼的材料
(2)教师进行简单的演示(主要是使用模子这一步骤)
四、制作月饼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让孩子用真材实料制作月饼,没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橡皮泥来代替。
2、请对一位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进行为期两周的观察,并选择一种记录方法记录你的观察结果。(15分)
记录方法适当;(2分)记录详实并能抓住重点。
请分析下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一个指导计划。
案例:今天,下雨了,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
小雨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
小雨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
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小雨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顾雨蘅的边上。小雨拿着他插的宝剑在赵孜纯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赵孜纯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在赵孜纯身上乱打,赵孜纯哭着喊:“老师,他打我。”
小雨的妈妈看见赵孜纯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
小雨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分析: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获得的:一是观察学习,二是直接学习。其中观察学习是儿童行为获得的最主要来源,也就是说儿童是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所受的强化,间接地习得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著名的攻击玩偶实验表明:观看过他人攻击行为的儿童比没有观看的儿童,在之后相似的情境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因此,社会因素是诱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2分)而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电视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是其他社会影响的媒介。随着现代媒介和媒体的日益普及,儿童观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把儿童关在家中,也不能抵挡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电视节目,尤其是暴力电视节目对儿童心理影响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美国心理学会199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电视暴力片对儿童就像抽烟和酗酒一样危险,儿童观看电视暴力片对导致攻击性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像抽烟会引起肺癌一样。此外,父母的教养方式粗暴、经常体罚儿童,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也比较高。(3分)
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模仿性强。在此案例中,小雨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模仿以及妈妈不恰当的惩罚方式都强化了小雨攻击性行为的发展,起到了增加儿童攻击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某些惩罚手段本身就具有攻击行为榜样的性质。儿童在“适宜”的情况下,会把别人惩罚他的这些手段用来攻击他人。(3分)
指导计划:(1)和家长沟通,帮助调整教育方式。请家长给予小雨更多温柔的关爱和照顾,比如经常抱抱他,给他作一些身体的按摩。有助于他内心的安定,避免攻击与暴力。(2分)
(2)请家长协助尽量不要小雨看暴力性的动画片,向家长介绍一些有益的动画片。(1
分)
(3)请被打的小朋友和小雨进行对话,让他了解别人被打时的感受,同时辅以讲相关故事的方式,让小雨从内心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2分)
(4)在幼儿园通过分派给小雨积极有益的任务,让他建设性的运用自己精力。转化他的攻击行为。(2分)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规律。
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3.社会学习的主要理论假设是:儿童社会行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
体验自己的行动后果或通过
观察别人的行动及他们所引起的后果而进行学习的。
4.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有
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情感驱动性,实践性。
5.行为练习法
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6.教师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
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7.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法的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幼儿主要处于
前习俗水平
阶段。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
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
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为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9.社会适应能力
是一种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了解与把握新事物,善于调整自己,并与不同的人建立融洽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10.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
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情感自主性的发展。
11.亲社会行为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
12.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目标的建构原则是
层次性与整体性
原则
科学性与动态性
原则。
2、在埃里克森看来,学前阶段的儿童人格发展要处理的三对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13.语言的内容以及
运用语言的方式
对儿童社会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4.自我强化
是指人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并以自己确定的奖励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15.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还停留在对自己
外部行为的评价上。
16.在儿童心理发展学中
依恋
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教养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1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有基于活动的渗透性组织
基于核心主要的整合性组织
基于经验的拓展式组织。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答:所谓完整发展是指: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上看儿童的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从结构上看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从时间上看,是指终身的完整发展,儿童早期的社会性发展对其以后的人生有着基础性的影响。
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容。
答:(1)助人与分享:有关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有着不同层度的分享行为,分享的技能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而增强。儿童的助人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且有其他儿童在场时,儿童会由于恐惧减少而增加助人行为
(2)合作。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的共同活动、协同实现活动目标的行为,研究表明儿童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同伴对儿童的合作行为多作出积极的反应。
3、简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社会认知因素主要有哪些。
(1)攻击性幼儿对自己和他人能力的认知不全面。
(2)攻击性幼儿对攻击后果持有攻击合理的信念。
(3)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
(4)攻击性幼儿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
2.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总目标的规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社会领域提出以下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情感支持原则的内涵及应用要求。
(1)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2)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
(3)实施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投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是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5.简述社会教育区域活动的特点:
(1)社会教育能渗透在所有类型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各种区域活动中渗透社会教育的目标。(2)材料是区域活动中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和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幼儿有很大的活动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的方式。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依靠材料的投放来对幼儿进行隐性的引导。(3)交往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社会性区域活动中,这个特征更为明显。区域内儿童的交往以及区域之间的幼儿交往都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效途径,需要老师的鼓励而不是制止。
5.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确定和使用效果需要开展哪几个方面的测评工作?
(1)教师能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将目标具体化和细化为教育内容,形成目标和内容之间的一定的匹配关系。(2)基于对实现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实效性的教育内容。(3)将社会实现中存在的与社会教育密切关系的知识体系加以整合和分解,形成与社会教育领域相匹配的分年龄的知识体系,并将上述内容细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4)侧重从学前儿童的身边的人和事、环境和文化人手,将学前儿童的经验主动的纳入教学内容之中。(5)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处理好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关系,将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的最必要的内容和学前儿童最能接受的内容教给学前儿童。(6)让学前儿童在真实的活动中学习社会知识,积累社会经验。教师要给予学前儿童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的示范。(7)多选择自然的和美好的东西作为教育的内容。尽量减少负面性的内容的传递。
6.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的规定。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区环境。(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论述题
试论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程度。虽然在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些同伴交往的对象,但这些同伴交往对象基本上都是随机形成的,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而当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就生活在了一个稳定的同伴环境中,这个同伴环境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同伴关系构成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
年幼的儿童自我中心非常明显,不愿也不能意识到同伴的观点、意图、感情。儿童的同伴交往与他们和成人交往关系中有明显支配方不同,同伴之间在权利和地位上更平等,任何一方都不会是支配者。因此,同伴之间的关系更容易涉及相互平等、分享心得、投入和回报的合作行为。同伴交往的过程就为儿童体验冲突、谈判和协商提供了机会,这种冲突和协商不论是指向物体还是不同的社会观点,在引发折衷主义和平等互惠的观念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同伴交往使儿童意识到积极的,富有成效的社会交往是通过与伙伴的合作而获得的。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儿童将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如在同伴争论的过程中,儿童就不能考虑自己的需要,他还必须考虑到别人的需求。争论迫使儿童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化到以别人、社会为中心。如果没有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韦斯认为个体在与他人不同的关系中寻求特殊的社会支持,不同类型的关系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功能,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属于群体和被接纳的感受,这种感受只有在群体中获得,而无法从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成为同伴群体中的一员可以培育归属感。当儿童知道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认同或肯定自己的某些方面时,他将愿意与他们共享群体的规范,取得群体的认同,这对儿童的自尊感具有积极的影响。班级中稳定的同伴交往关系,容易使儿童形成比较亲密的同伴关系,这种同伴关系既能够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也能帮助儿童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具体体现为同伴间的友谊互相证实或互享兴趣、希望和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
(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根据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在社会情境中的经验来定义自己的。家庭、邻居和同伴群体上最普遍和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场所。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获得了自己怎样做和被他人知觉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形成自我的基础。由此,幼儿园中的同伴群体为儿童形成自我概念提供了机会。同伴关系是一种可逆性的交往关系,它让个体通过同伴的眼睛看自己,并体验到与另一个人真正的秘密。调查表明,与幼儿同伴中的“不受欢迎”的幼儿相比,“受欢迎”的幼儿,往往是那些善于合作、热心于各种活动、服从教师、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幼儿。
四、分析题
(1)可能原因:①幼儿注意分配能力发展不足,往往不能在活动时关注更多的事物,因而,没有注意到小华在旁边。②幼儿还不关于控制自己的情绪。③幼儿还没有理性解决冲突和能力。
(2)对事件的处理,参考方法;①分开两人(避免冲突升级);②关心小华的伤(安抚受伤者,平稳情绪);③请小安帮小华涂药(让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给同伴带来的伤害);④安顿好后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解对方感受与沟通);⑤说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五、应用题(共25分)
请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具以“六一”节目庆祝为内容的主题方案及活动。
要求:
主题名称可以自拟,写出主题目标,画出主题方案架构图,并简要说明架构思路。(13分)
3.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篇三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3分)
(1)确凿()(2)珊()瑚(3)人迹罕()至(4)骊()歌(5)炽()痛(6)谰()语
2、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汉字。(4分)
gêng()咽 屏zhàng()环yè()玉zãn()kui()甲 澎pài()狂lán()可hán()
3、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6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④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⑥写一条与黄河有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园内有一个清水池塘,塘中点点清荷常飘来清香。然而近日偶见有杂物漂浮于水面上。为保持塘水洁净,学校制作了一块告示牌,请你在牌上代写一句容易使人领悟和接受的告示语。(注意: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列句子,请你再写2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示例: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嚷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写句:(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感悟(4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6—9题。(10分)王安石绝句改字 洪迈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2)旋改为“满”()
(3)凡如是十许字()(4)始定为“绿”()
7、绝句是_____的格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多少又分为______言绝句和__ __言绝句。(3分)
8、说一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表现春天景象方面比“到”、“过”、“入”、“满”好在什么地方?(3分)
9、文中说“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行文中已先后写出了五个,试再写出五个字。(2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0—14题(10分)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10、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词语概括了人生中的各种经历。(2分)
11、本诗运用了_________段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以生动的形象传达出诗旨。(3分)
12、简析最后一节的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诗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本诗的语言特点是()(1分)
A、精炼、朴实B、明快、活泼C、深沉、含蓄D、幽默、风趣
(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后面15—19题(10分)读不完的大书 朱维之
七十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的兴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腾或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荣(),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例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咸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清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独立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高洁,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5、文章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书”?(用文中的语言回答)(2分)
16、对大自然这本书作者是分哪三部分来描写的?(2分)
17、如果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两个与前面的词意思相反的词,应该是_____和____,组成的词语是。(3分)
18、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文章对大自然中万物的描写有详有略,看一看第一、二段详细描写的各是什么?突出了事物哪方面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10分)永恒 孙涛
人们总是在说时光会冲淡一切的,淡到无影无踪,淡到你自己也会疑惑是不是曾经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淡到你再也想不起当初的执著究竟是为了什么。正如东坡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然而真是这样吗?曾经的刻骨铭心真的可以淡如烟云?
1952年,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到日本演出,偶然听说有个擦鞋童为了能够听到他的琴声,千方百计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演出结束后,他穿过了贵宾席,避开了社会名流的盛情簇拥,径直走到低档席,找到了那位孩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那孩子羞怯地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您的琴声。”梅纽因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
三十年后,当梅纽因再次访日演出时,他设法找到了那位孩童——这些年来,他的生活依旧清贫,充满了坎坷,但三十年来他无数次地拒绝了许多想以高价购琴的人。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他:“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当熟悉的旋律再次从那把旧琴上流淌出来,当空气中再次充满那穿越时空的情感时,所有的在场者无不泪流满面……
世间有了音乐的流动,便有了永恒的情感!
很多年以前,一叶扁舟静静地漂于湖上,俞伯牙端坐抚琴,琴声如水般从他的十指间流淌出来,那不只是简单的音符组合,伯牙全部的情感都已融入其中。钟子期闭目倾听,伯牙意在高山,琴声高昂激越,子期赞曰:“巍巍然如泰山,妙哉!”伯牙琴声一转,柔和悠扬,子期曰:“洋洋然如江河,妙哉!”一曲终了,余音未散,_________传为千古佳话…… 无论对俞伯牙还是钟子期来说,能够遇到对方,实在是他们的福气。那种________、惺惺相
惜的情感,是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长叹又是多少人内心狂热的呼喊!
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奏!乐师好觅,知音难求!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人我们一生中也许只能碰到一次,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正是你寻觅已久的人。你遇到了,是你的运气,而_________,则是一种悲哀。
回头看我们所经过的岁月,确实有太多的东西淡去了,那只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真正感动过我们,本来就没有进入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生命中,它们只一些点缀而已。我坚信有一种情感永远不会被时光稀释,这,才是生命中的主旋律。去除了一切的粉饰和雕琢,你可以被任意一个音符感动,透过记忆模糊的界限来重温某些温柔的瞬间…… 20、根据文意,选出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1分)A、曲高和寡肝胆相照失之东隅B、高山流水肝胆相照失之交臂 C、高山流水心照不宣失之东隅D、曲高和寡心照不宣失之交臂
21、本文的题目是“永恒“,但作者并没有空洞地去谈它,而是从音乐的角度,以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这具体事例是:(2分)(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22、请概括本文的主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有不少文辞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话,请摘抄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要分析。(不超过5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请你从文章内容、作者情感、写作特点等角度选择其一,设计一个问题,并加以解答。(2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交流(60分)作文一(40分)
25、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往事令我们刻骨铭心,我们曾激动、甜蜜、高兴或者流泪………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有了精彩的人生体验,获得了宝贵的人生财富。请以“成长中的往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作文二(20分)
26、在本学期的语文教科书中,编有一次“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你所在班级一定也开展了这项活动,你是怎样准备的?请你把准备这项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写下来,字数在
350字左右,题目自拟。
附参考答案:
一、1、⑴záo ⑵shān ⑶hǎn ⑷lí ⑸chì ⑹lán
2、哽、障、谒、簪、盔、湃、澜、汗
3、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②关山度若飞。③黄河远上白云间。④更上一层楼。⑤大漠孤烟直。⑥跳进黄河洗不清。
4、(略)
5、(略)
二、6、(1)草稿,(2)立刻。(3)十几个。(4)才。
7、四句五七。
8、好在体现出了草生长的生机勃勃。
9、智、来、经、回、还。
10、平坦、崎岖、幸福、不幸
11、排比、反问、比喻
12、点题,总结全文。
13、微笑着走向生活。
14、B
15、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6、动物、植物、昆虫 17寒、衰、暑寒荣衰。
18、事物发生快。19(略)20、B
21、当梅纽因再次问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他:“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您的琴声!”
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于是绝弦破琴,终身不复弹奏!
22、友谊在我们身边很重要,我们要珍惜。23(略)
4.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篇四
第一部分有关考试的说明
一、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40分,20题)、判断正误题(20分,10题),单选和判断答案全在导学书后面,因占60分,特别重要。简答题(20分,2题)、案例分析(20分,1题)。
二、考核形式: 闭卷机考
三、答题时限:60分钟
以下为简答21小题答案。
1、公司设立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适应性。(导学11页)
(1)发起设立方式。又称共同设立、单纯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足全部资本额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具有程序简单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2)募集设立方式。以称募股设立、渐次设立、复杂设立,是指发起人只认购公司的一部分资本,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的设立方式。募集设立较为复杂,但其在广泛地募集社会巨额资金方面有着发起设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设立。
2、公司债券与股票有哪些不同点。(导学52页)
(1)两者权利不同
债券是债权凭证,债券持有者只可按其获取利息及到期收回本金,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股票是所有权凭证,股票所有者是发行股票公司的股东,一般拥有投票权,可以通过选举董事行使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和监督权。
(2)两者本质不同
发行债券是为了满足公司追加资金的需要,它属于公司的负债,不是资本金。发行股票则是为了满足股份公司创办企业和增加资本的需要,筹措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
(3)两者的期限不同
债券一般有规定的偿还期,期满时债务人必须按时归还本金,因此债券是一种有期投资。而股票通常是不能偿还的,一旦投资入股,股东便不能从股份公司抽回本金,因此,股票是一种无期投资,或称永久投资。但是,股票持有者可以通过市场转让收回投资资金。
(4)两者收益不同
债券有规定的利率,持有者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而股票的红利不是固定的,一般视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定。
(5)两者风险不同
对于购买者来说,股票的风险要大于债券的风险。
3、产权的含义(导学16页)及与所有权的区别(导学17页)。(产权概念(导学16页)及涵义)。
(1)产权的含义:①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②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③产权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①反映财产关系的角度不同。②外延不同。③内涵不同。④运动属性不同。(这一点后在加解释请看导学17页)
(3)产权的概念:产权是建立是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得所有运用其财产得权利.4、公司重整的概念与程序。(导学59页)
公司重整是指公开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公司,由于财务上的困难,已经暂停营业,或具有停止营业的危险时,经法院裁定,依法律程序予以整顿,使之得以复兴的一种法律行为.公司重整一般需经过以下四个步骤:1)重整程序的启动.2)重整关系人的确定.3)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4)重整程序的结束.5、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须经过哪几项程序?(导学12页)(重点)
(1)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
(1)订立股东协议,(2)制定公司章程,(3)必要的行政审批,(4)股东缴纳出资,(5)确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2)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1)发起人发起;(2)制定公司章程;(3)认购公司股份;(4)召开创立大会;
(5)建立组织机构;(6)申请设立登记。
6、股东出资方式。(导学11页)(简答不用解释)
(1)货币出资方式、(2)实物出资方式、(3)知识产权出资方式。
7、有限责任制的含义和特征。(导学22页)
有限责任制的含义
有限责任制起源于英国。公司的有限责任是指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清偿债务的责任,债权人也有权对公司的全部财产提出清偿请求。但是,在公司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的情况下,公司的债权人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过其出资义务的责任,公司也不得将其债务转移到其股东身上。
有限责任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公司具有与其投资者(股东)个人互相分离的独立人格。
(2)公司股东对公司负有出资的义务,股东以其认购的出资额承担对公司的责任。
8、业主制企业的主要特征?(导学3页)(重点)
1)产权主体使唯一的,产权结构是完整统一的,业主作为投资者享有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2)企业自负盈亏,业主对企业经营及其负债无限清偿责任,业主的一切财产在法律上都是可以用来抵偿债务的.3)主要依靠个人积累,谋求企业发展和追求最大利润,表现在企业行为上使兢兢业业,精打细算,努力扩充资本.4)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结构简单,业主亲自指挥生产,组织营销,并直接对生产工人和其他雇员实行监督,包括分派工作,指导生产,确定报酬呵解雇人员等.5)企业规模小,经营产品单一。
9、在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基薪的设计主要考虑因素。(书148页)
基本年薪是经营者劳动性报酬的收入,用于解决经营者基本生活问题。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基薪设计除了要遵守最低工资(维持生存及劳动再生产)原则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1)企业规模。(2)企业平均工资水平。(3)行业工资水平。(4)行业之间的差距。
10、法人治理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导学28页)
原因:(1)弥补股东的功能性缺陷;(2)满足快速、便捷和正确决策的需要;(3)克服责任无人承担的缺陷;(4)维护股东和公司权益。
法人治理的特征:(1)职权分明又相互制衡。(2)民主和法制相结合。(后有解释见导学28页)
11、两种公司合并的概念和特点(导学58页),以及公司合并的主要动机(导学58页,书187页)(简答,案例可能都有这题)
(1)吸收合并。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加入本公司,合并后被吸收加入的公司解散,吸收其他公司加入的公司继续存在。
吸收合并的特点是:
①合并双方地位不平等,一个公司吸收一个或多个公司,而不是设立一个新的公司。
②公司合并后继续存在的公司,在吸纳了其他公司后,虽不改变原公司法人资格,但改变了公司内容,导致公司章程和登记事项发生变更。
③ 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丧失独立法人资格,应办理注销登记。
(2)新设合并。指一个公司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公司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又被称为创设合并。
新设合并的特点是:
①合并双方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平等的,不是一个公司合并其他公司,而是所有公司按照协议合并成立一个新的公司。
②原有公司均消灭,丧失法人资格,因此均应办理注销登记。
③新设立的公司继承原有全部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合并后产生的公司,完全是公司的重新创立,将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12、公司制企业得特点和优缺点如何(导学4页)
公司制企业的主要特征:公司制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各个投资主体所占份额十分明确,产权界定非常清晰.投资者得责任是有限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来承担责任.公司有一套规范,严密而灵活得产权转让机制,上市公司的股票很容易通过股票交易市场进行购买或出售,非上市公司得股权转移和股权认购也较便利,快捷.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使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除非公司自愿终止或破产,其他因素一般都不会影响公司的存续和发展。
公司制企业的优点:1)分散风险.2)筹资方便.3)企业的管理水平高。
其缺点表现在:1)组建程序复杂,费用较高.2)政府对公司的限制较多.3)保密性较差。
1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主要控制手段(导学38页)
(1)股权控制;(2)战略控制;(3)人事控制;(4)财务控制;(5)文化控制.(后有解释见导学38页)
14、公司资本与公司资产、股东权益各自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书35页)公司资本是指公司登记注册的资本总额;
公司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公司资产为股东权益与负债之和。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公司资本是股东权益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股东权益大于公司资本。
15、公司人格否定的特征。在什么情况下对公司的人格予以否定?(导学23页)
(1)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公司法人制度的补充,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弥补了单纯法人人格制度的固有缺陷,有效地防范了不法分子利用法人的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特性逃避承担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公司人格否定的特征主要有: ①是对特定法律关系中公司独立人格的否认
②是对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的事后司法规制
③是对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发展
(2)公司人格否定的适用情形
(1)公司人格混同。指公司与股东人格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使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形成股东即公司或公司即股东的情形。公司人格混同最常见的是财产混同、业务混同和人员混同。
(2)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在实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公司资本作为公司的主要财产,是公司对外承担责任的基本保证,对公司债权人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出资人以公司方式从事生产经营,又不具备与公司经营的业务和隐含的风险相适应的足额资本,其经营风险就有可能转嫁给公司债权人,而股东则可以利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责任。因此,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可作为公司人格否定的重要依据。公司资本不足通常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1)公司设立时资本不足,主要表现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2)公司资本与其经营事业的性质和风险相比明显不足。
(3)关联法人之间的过度控制。
(4)利用公司人格逃避契约义务。主要是指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以公司名义承担公司本身并未因此受益的债务或与公司本身不相称的风险,造成经济上的当事人(股东)与法律
上的当事人(公司)错位,即经济上的当事人享有利益,而法律上的当事人独担风险的不公平状况。
(5)虚拟股东。虚拟股东是指公司的人数并没有达到法定人数,而采取其他方法使公司成员达到法律规定最低人数要求的情况。
16、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导学5页),两者之间的区别(书20页)。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1)股东人数较少。(2)公司资本不划分为等额的股份,不能公开募集股份,也不发行股票。(3)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往往具有股东身份,所有权和实际控制权尚未完全分离。(4)公司成立、歇业、解散的程序比较简单,管理机构也不复杂,公司账目也无须向社会公开披露。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1)股份有限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组织。(2)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成均等的股份,资本的股份化不仅使公司便于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社会资金,而且便于公司的核算、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和股利的分配等活动。(3)股东人数必须达到法定数目。
(4)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分离。(5)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向全体股东、政府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社会公众公开披露财务状况,使公司的经营活动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
两者之间的区别:(1)股份转让、股份流通;(2)股票发行,公司债券;(3)公司规模;(4)投票表决权;(5)两权分离程度;(6)管理难度。(后需加解释见书20页,期中考试题)
17、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导学28页)(重点)
(1)主体不同.公司治理得主体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员工等,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中心;公司管理的主体一般包括董事会,经理层,经理层是公司管理的中心。
(2)对象不同.公司治理主要针对公司的经营者,体现出资人(委托人)对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代理人)的管理;公司管理的具体对象则是公司员工,体现经营班子对一般员工的管理。
(3)实施基础不同.公司治理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企业内外部显性和隐性契约,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机制来实施的,公司管理则是以行政权威为基础,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呵制度来运作的。
(4)手段不同.公司治理得手段是协调,防范和制约;公司管理的手段则主要是组织,规划,控制和领导。
(5)具体目标不同.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处理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的相互制衡关系,强调公平;公司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公司的效率和赢利水平,侧重于公司的日常经营,追求效率。
18、公司设立的条件。(导学11页)
(1)股东或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2)制定公司章程;
(3)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4)有公司名称、组织机构和公司住所。
19、期股与期权激励的区别。(导学43页)(简答和案例都有可能)
(1)获得物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获得的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在期股制中,企业家获得的是股份或股票,是一种凭证。
(2)收益获得的来源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主要靠买卖股票的价差获得收益。在期股制中,企业家是从企业利润增长的部分按一定比例获得收益。前者分享资本,后者分享利润。
(3)收益获得的方式不同。在期权制中,企业家行权前分文不得,行权后一次性获得全部收益。在期股制中,企业家获得股票或股份后,就有了分红权,在期股价款支付完毕后享有全部收益权,可以全部变现股票,也可以留存一部分股票继续享受分红。
20、股东大会的职权。(导学29页)
职权:(1)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审议批准董事会、监事会报告;
(3)选举或罢免公司董事和监事;(4)审议批准公司的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5)决定公司增加或减少资本;(6)决定公司债券的发行;(7)决定公司的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8)修改公司章程;(9)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21、公司分立的方式和程序(导学59页)
公司分立的方式:
(1)新设分立。也叫解散分立,指的是公司将其全部财产分割,新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原公司应按法律规定进行清算。
(2)派生分立。又叫存续分立,指的是一个公司将原公司的一部分财产或业务分离出去,成立一个或数个新的公司,原公司继续存在,只是在股东人数、注册资本等方面发生变化。公司分立的程序:
(1)拟定分立方案;
(2)通过分立协议;
(3)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财产、负债分割;
(5)通知、公告债权人;
【电大-管理案例分析-本科-小抄复习整理版-期末复习考试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电大现代管理学基础期末总结试题及答案06-25
2029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物业信息管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28)06-29
2016期末试题电大财务案例分析整理11-10
电大本科劳动法学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07-11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期末考试小抄08-16
电大开放英语期末复习指导模拟试题09-28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试题及答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