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的朋友作文(共16篇)
1.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一
朋友,一个诗般的名词,象征纯洁、真诚。朋友与情相连,可谓是世上最自然而又可靠的情。
爱情的维持需要一张结婚证书作见证和一连串的法律道德约束;亲情与生俱来,血缘是剪不断的丝绳;而友情,它无需证明,无需宣告,它可以“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这足以证明朋友是多么的自然和可贵。
有歌唱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在人生路上,有朋友相伴,跌倒了,扶一把;开心时,彼此分享;伤心时,一起流泪。这该是多么美好,这样的旅途,即使崎岖不平也有快乐相伴。
朋友是一笔财富,但财富诚然不是朋友。好朋友是家人也是亲人。在你失意时支持你,在你成功时为你鼓掌,在你惘然时为你指引,在你困难时伴你共渡。他不需要你回报,也不需要牵挂,只要你知道你的背后总有个人,就已经足够。
朋友有很多种,有的可以把酒言欢,有的可以诉尽心中情,有的可以唠叨琐屑事,有的可以共福不能患难……朋友如此多样,请慎重对待。对谁都是朋友就是对谁都不是朋友。当我们呼朋引伴时,最先响应的不一定是你的好友,但当我们独自苦闷时,轻轻走近的却会是知己。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把每一个泛泛之交称为朋友。
有的人埋怨知音难寻,自己总是形单影只。其实朋友是在身边无声关心你的人,有时,只要我们伸出一只手,友谊便降临了。不要羡慕别人可以万千瞩目,也不要妒忌别人万千宠爱,朋友不在多,真心相待最好。
朋友是童年时一起捣鸟蛋、放风筝的玩伴;朋友也是年青时携手共渡、惺惺相惜的“死党”;朋友更是年老了一起在树阴下细诉人生甜酸苦辣的君子之交……
朋友的话题有千万,但我只信奉人生有知己。
双月为朋,交手为友,朋友如诗,值得我们一生品读。
2.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二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 我始终坚持:爱心和耐心并用, 奏响转化后进生的乐章。我就多年的工作实际, 谈一谈自己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做法。
一、架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亲近, 还要懂得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善于排除学生的心灵纷扰。我所带的班级有个学生叫小强, 小学毕业时会考语文、数学两科成绩加起来才68分, 刚上初中的一段时间里成绩很差。为了摸清情况, 我把他的母亲请到学校。没想到她在和我交谈时不停地数落她儿子在小学的劣迹, 如打架、逃学、旷课等, 小强在一旁听了非常反感, 大声地顶撞母亲, 甚至还数落母亲成天去打麻将, 不关心他。我当时就对这位心直口快、脾气急躁的母亲作了解释, 说小强上初中以来在守纪律、讲文明礼貌方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 家长如果老是纠缠孩子过去的缺点不放, 是不利于他的进步的。小强见老师这样实事求是地为他说话, 肯定他的进步, 心里感到非常温暖。私下, 我跟这位母亲交流, 让她以后多抽时间来陪陪孩子, 多与孩子交流。同时提醒小强在家里尊重长辈, 不要顶撞父母, 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往后的时间里, 他的学习很主动, 对老师的辅导与安排也积极配合, 期末考试, 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英语还考了78分, 其他方面表现也不错。家长非常高兴, 说孩子像换了个人似的。
通过这件小事, 我认识到, 教师有了关心后进生的情感, 就不会忽视他们的存在, 更不会冷落他们, 就会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是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期望的, 是会自觉配合老师、接受老师帮助的。
二、严慈相济, 真爱感化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 属于人们心目中“三流学校”, 我们的学生有半数是人们心目中的后进生, 这对经验不足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想, 我客观条件差, 虽没有口才, 但可以练;虽没有魄力, 但是以爱能动心, 以理能服人, 只要我是真诚的。2004年秋学期, 我接任一个当时在教师、学生心目中纪律、学习双差的班。班上有十多位学生上课迟到已成自然。我对他们说, 以后老师天天提前10分钟在教室门口欢迎你们, 看谁来得准时, 第二天我打电话去通知家长叫迟到的学生上学, 一直到他们不再迟到为止;有些学生常缺交作业, 放学后我请他们留下来补做, 我陪着, 若不会做, 我一一辅导, 如此一次、两次, 他们也不好意思了;见到班上有纸屑, 我不声不响地捡起来……就这样, 经过一个月的“软处理”, 学生们学会了自尊, 懂规矩了。有学生说:“郭老师真厉害, 虽然不凶不生气, 她这一软招还是挺有杀伤力的, 我们服了。”
诚然, 对“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 是极不公正的。我们应容忍“后进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 与此同时, 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 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过程中, 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 体验进步的喜悦, 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我从来不对“后进生”提“下不为例”之类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相反, 我印刷了一些“报喜信”, 如果某位“后进生”认为自己这一周犯错的次数减少了, 都可以到我这里领一份“报喜信”, 拿回家向家长报喜。不久, 这些曾令老师们头痛的孩子变了, 变得懂礼貌、爱学习、守纪律了。学期末, 我们班级的德育量化评比总分全校第二名, 还获得学校先进班级奖。
3.和大成拳朋友谈“大成” 篇三
大凡成事者,分大、中、小三成,抑或上、中、下三成,每成为一乘,大成者即大乘。各家皆有大成,皆以神意为先,以内功为先机,以法简效宏为妙用。先生以原传形意为基础,以意动为先导,吸纳了太极、八卦及少林诸拳法之精华,使武术归其真义,而自成一派,其尚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品质乃是后世之楷模。先生胸怀博大,有海纳百川之气概。先生崇尚科学,但不否认传统,继承和发扬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恢复了拳术的真实面貌。
人的活动由思想支配,即受意识控制,所以先生初始称此拳为“意拳”,而不叫“大成拳”。先生早年称之为“意动”,即以内动带外动之意。先生的主张并非创新,只不过抓住了拳术的核心本质而已。
太极拳练的是骨撑、筋伸、肉松,养的是浩然之气,用的是惊炸崩力,求的是棉里裹铁、刚柔相济。大成拳的整劲与形意拳元二,与太极拳的棚劲和“身备五弓”只是说法上不同,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说,无论大成拳还是太极、形意、八卦,都未出内家拳之范畴,都不过是借拳架和站桩练功夫而已。尽管人门不同,方法略异,出功有早晚,但要领、内在本质相通。
先生教拳不仅重意,也是因人而异的,即所谓“似我者活,象我者死”。先生教拳,重在要领的掌握和心法的传授,并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这可在先生早年教拳的经历中看出。
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王芗斋先生的拳学,不仅要学其拳,更要学习先生的拳风、拳德,抓住拳学的内涵,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更不能走先生所否的“重形轻意”的老路。而今有些练大成拳的朋友,不仅未人流,更缺少谦恭,仅站几个桩,就以为什么都会了,其他拳法都不行,此弊不言而喻。
拳无优劣,招无好坏;人化皆精,出神都妙。时下,有些大成拳友有“桩功万能”之说。其实,大成拳不仅有站桩,还有单操、试力、心法、断手、战术等。站桩只是练拳的基础,动起来才是拳;桩是死的,而拳是活的。站桩也非大成拳的独门功夫,各门皆有桩功。练拳离不开站桩。通过站桩,可尽快掌握要领,固定间架。但练拳不能总是站桩,凡事皆有度,过度则适得其反。丹经有“静坐孤修气转枯”之说,站桩也是“久站伤骨”,务要动静结合,合理适度为妙。
芗翁一生力倡发挥潜能,反对花拳绣腿,追求实战真功。他主张在实践中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崇尚科学,外练内悟。先生在实践中感悟到,若一味求功,方法不当则伤身,“健武一体”乃武学之本。所以,先生到了老年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健身养生上,养生桩也只是在先生晚年才固定下来的,亦不过符合《太极拳论》“益寿延年不老春,不图做技艺之末”的论述。
其实,前人早就有“三分练、七分养”之说,养是内炼,内炼优于外练。拳不过攻防,法不离奇正,变不离虚实,功不出软硬,用不过刚柔,打不离进退。柔虽能克刚,但刚也能制柔;四两能拨千斤,一力也可降十会。总之,拳术要精益求精,练拳要取长补短,拳学研究要求同存异。惟此,中华武学才能昌盛繁荣、发扬光大。
4.谈“朋友” 篇四
这期刚开学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山东的数十名研究中国古文化的博士联名上书,狠批于丹教授,说歪曲了孔夫子思想的本意。于丹回复说,我只是在从我的角度向大家解释孔子的思想,你们怎么看于我无关。本来就是如此,思想这个东西本来就是纯意识的东西,大家理解不一样,多正常。这让我想起了于丹一次在北京签售新书《庄子心得》的时候,一个市民赤着上身,写着“庄子在哭”,像是个勇士在为庄子平反一样。没必要,只要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大多数认可,就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真要分个对错,除非孔子庄子等人还尚在人间。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们还在就用不着于丹来讲他们的思想了,直接去央视的百家讲坛,让全国人民接受纯纯正正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没切入正题,谈“朋友”。有写这个话题的想法直接来自于丹的《论语心得》。里面有篇《交友之道》。为人处事,是我的弱项。人总对自己的弱项特别留意,看到“交友之道”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
孔子把朋友分为两类:益友和损友。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友直,友谅,友多闻。孔子对好朋友原来就是这么定义的,正直,宽容,博学多闻。这个观点是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定下的,先秦时代是个怎样的时代,人对外界的事物很多程度上都依赖于朋友。不像我们今天,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全球大事小事一下尽收眼底。可我们现在对好朋友的观点改变了吗,正直,宽容,博学多闻。没有,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我不敢说我有多少多少的好朋友,可我知道我一直有强烈的渴望,希望能结识自己眼中正直,宽容,博学多闻的朋友。正直是在该指明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指责你的过错,宽容,就像于丹说的,是一种淡淡的定力,但它远比苛责来得恒久。而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词典,可以不断地丰富你的知识领域,增强你的行为办事能力。
罗素说,他作为人类一员存在,他一生中有三样东西一直在鼓励他激发他。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情的追求,三是对人类的贡献。我想这三样东西,确实是所有大家(科学、政治、音乐等领域)的动力。可我想,如果要再加上一条,那便是对心灵知己的渴望。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匆匆数十年而已,能得一真正懂你知己足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让我神往。“巍巍乎志在高山,峰连峰风光无限”,“滔滔乎志在流水,波连波海天一线”,这是何等知音的对白。钟子期过世后,俞伯牙悲痛欲绝,把自己钟爱的伏羲所作之琴摔得粉碎。突然想起岳飞的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十三道令牌招他回宫,途中作的《小重山》,用杜甫给孔明的诗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那么,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又是怎样。谓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类‘损友’程度层层递进。友便辟说的是性情暴躁的朋友,动不动就勃然大怒的那种。这类朋友经常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可以为点芝麻小事伤和气,不值得深交。友善柔说的是性格过度优柔寡断的那种,于丹说这类朋友经常会消耗我们的生命能源,每当我们向他征求意见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总是这样不好那样恐怕也不妥,不但帮不了忙而且严重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友便佞最严重,说得是心怀鬼胎的那种朋友。这种朋友和我们的交往通常是抱有目的性的,而且经常表现出来极度热情。
坦白地说,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暂且不把这类人称为朋友),对这种人我一向敬而远之,我不会做与你相关的事,那请也不要做和我相关的事情,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做到这一点,我就很满足了。可往往事与愿违,对这类人你越谦让他越进尺,表面上可以对你眉开眼笑,甚至有时候点头哈腰,背地里却恶言重伤,把你说得一无是处。这类人用孔子的话说是十足的“小人”。生活圈子里有这样的人存在实在是大大的不幸。他首先从那些对你不是很熟的人入手,在他们对你有个认识之前先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人的思想都是先入为主,让你以后很难处世。我这人对舆论类的东西向来漠然。直到有几次我几个相对要好的朋友来问我,怎么其他人都说你……他们怎么会那么子说。我晕头转向了,怎么会有这种说法。小人作祟。没办法。咽下吧,随他去。可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人觉得这还不够,因为那些已经把我看得很歪的人都是相对和我不是很熟的人,熟悉的人自然不会这么看。这人就从我的那些要好的朋友下手,首选的是女性朋友,因为这样至少他可以得到两点好处,一是破坏朋友和我的关系,二是借此机会他可以多接触一下异性,显示出他相对我有多么多么的君子。我想每个人的容忍都是有个度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地里伤人,算什么英雄,终于一天一个朋友向我反映的时候我忍无可忍了。我不爱吵架,也不崇尚暴力,这次我也只是指着他的鼻子警告而已。其实说来也好笑,事过之后此人却摆起一幅生气的样子,像个是受欺负的耗子。对这人其实也没什么多谈的,只求以后不要再做和我相关的事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我都无所谓,我也不可能和你计较什么,不值得,也没任何意义。
说过‘损友’之后,确实有点不是滋味。可这便是生活吧,或者说是它的一部分,不可能所有的朋友都是益友。和这类人的相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我们的本意,这样那样的巧合而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我们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可这两种能力直接源自我们的生活阅历,而生活阅历的增长也直接依赖于我们所交的“损友”,是他们让我们一步一步成熟起来。所以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类朋友,这样,至少可以减少我们对他们的排斥度。
5.谈我的女神生活随笔 篇五
人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疲惫,于是当你蹴足迷茫时,眼前经过一缕白纱,风中淡泊着花香亦或思念。于是,思念在阴冷的心壁发芽,长枝,茂盛!此刻,哀家心中,那缕阳光正好,明媚地照耀在秋日的栅栏(经过了整个冬日的冷落,它的心上只留下蜗牛的步履和牵牛花走的悲伤。),升华了整座心房。
此刻,我的心思寄居在了那朵花上,那朵,花瓣泪迹斑驳,枝叶破损。只有花香在诉说:我,经过风雨的洗刷,依然香溢流园,花开不败!
是的,我的女神,不是身材的高挑,亦不是精致的五官,当然也不是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我欣赏的是性格,是她对人生,对挫折的态度,是经过重重曲折的泰然和身处困境的自信与勇敢。
珍珠的`光彩非灯光所能临摹,因为那是肉体时时刻刻的不屈与坚持,日复一日的煎熬,习惯了这种煎熬,就是日常的琐事,造就了贝壳初开时耀眼的光芒,折射出令人惊叹的传奇,所以价值不菲。你最后的价值取决于当初能承受的历练,上帝给了每个人机会,有人当做契机,有人错视成绊脚石,熟不知,上帝给精美的礼物包了一层素纸,而你还未曾打开却已弃之久远。
女人亦如此。美是由内而外的,从心散发出来的,性格,品德,态度。
我喜欢的美是作茧自缚,最终破茧而出的新生的美。做茧,能忍受长期的孤独,煎熬,肉体的痛苦,而后才能看到一直在背后的阳光。
东西总是要相互比较的,没有痛苦(酸楚),幸福(甜筒)只是一淌死水,会腻。
6.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六
———我的自由谈
“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可见自由的难得,而人们都向往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人们向往自由,希望不受约束,放任自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场美国大萧条震动了世界。这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可见过度的自由会给我们带来深痛的灾难,可见自由不等于不受约束。
如今的人们更是崇尚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表现在行动自由、经济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一切的自由,不受约束。而现在人们却以此夸夸其谈,做了许多不着边际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说道:“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可见不受约束的自由是可怕的。
中国古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人们需要约束,自由只是相对的,需要用法制法规来规范人们,尤其是现在,许多新事物新现象的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人们不能够只凭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见我们更需要受到约束,可以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你或许会问,有了这种种的限制怎么还会有自由,人们都在条条框框之下还会有什么自由可说的呢?其实是你错了,没有约束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正如鱼无水,哪里会有那自由的鱼。风筝无线,只不过随风而摆,最终只会挂落。自由和约束间,本来就是个一个不等号。约束的存在,适度的自由,才是正真的自由。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自由不等于不受约束,在自由中,你会很沉醉,近乎忘我。会在不觉中卸下了自己的信念、判断、理想、执着,而他们却是你最重要的,是你的所有!所有!我们更应为此注意,不让自己沉沦在自由的旗帜下,忘乎所以,我们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约束。
君子慎独,不也是这一种表现吗?在自由的状态下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受到约束,谨慎自己的言行。
7.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七
一、观察——开启生材之窗, 让学生“有米下锅”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知识80%以上是通过视觉感知而获得的。这就启示我们:观察能开启生材之窗, 是学生“有米下锅”的好办法。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就需要教师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当成重头戏, 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比如, 观察大自然花虫鸟兽、日月星辰时应注意它们的形状、颜色、气味、动态和静态;观察社会人生百态, 应留心人们的外貌、衣着、语言、动作, 从中体会他们的思想品质;观察人情风俗, 应注意前后比较, 发现异同, 感受社会不断进步……总之, 只有观察事物时, 有的放矢, 有所侧重, 按一定顺序, 兼顾细节, 才会让捕捉的素材更丰满。
例如, 在学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时, 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运动员一组, 非运动员同学分成“加油组”“后勤组”“写作组”三个小组。我要求写作组的学生认真地、多角度地对同学进行观察, 并且以素描的方式将看到的如实写下来。比赛场上, “加油组”挥舞旗子, 呐喊助威;“后勤组”跑前跑后, 热情服务;“写作组”认真观察, 搜集素材。作文课上, 写作组的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了精彩“回放”。他们不仅将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摄入了自己的镜头, 而且加油组、后勤组甚至连我也进入了他们的观察视线。事后, 一篇篇佳作应运而生。
二、体验——触摸生材之门, 让学生“畅意表达”
“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 (叶圣陶语) 由此可见, 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 让学生先有“所为”再有“所作”。这样, 更容易抒发情感, 更易于畅意表达。
为此, 我采取家校配合“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 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强化体验, 积累真情实感。如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 为让学生切实感受母亲养育的艰辛, 我开展了“护蛋”活动, 要求学生把一枚生鸡蛋随身携带三天,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得使鸡蛋“离身”。最后, 不管鸡蛋破碎与否, 都要深情地对妈妈说一声:“妈妈, 我爱你!”活动结束后, 我要求学生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因为大家亲身经历, 亲自体验, 所以很快完成了任务, 写出了《“护蛋”让我长大》《小小护蛋·悠悠深情》《体味艰辛·守护感动》……那一篇篇真实生动、个性飞扬的习作, 让人看了深受感动。
另一方面, 我动员家长, 让孩子多接触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如让孩子尝试着买菜、做饭、洗衣等做各种家务。我还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 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感受大自然、社会这部“大书”, 增长他们的阅历, 开阔他们的视野, 储存习作的材料。
三、阅读——探寻生材之路, 让学生“悄然成长”
学生写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生活素材以外, 还需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美国的沃尔夫说过:“词汇量可能比文体模式更重要。”日本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所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可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没有读的耕耘, 就没有写的收获。只有博览群书, 才能达到“下笔有神”的境界。小学生是积累大量词汇的好阶段。鉴于此, 让学生多读、多背优美的诗篇和散文对学生的写作乃至成长至关重要。
教材本身就是学生写作的典型范例。课堂上, 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文章, 我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过关。不要求会背诵的课文, 我要求学生熟读能诵或能复述。另外, 我还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在阅读内容上, 我让学生不局限于作文书, 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在阅读方法上, 短小的精美文章我要求学生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背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阅读时要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 读和思相结合, 在读中撷取妙词佳句、古诗名句、名人名言等文字精华, 分门别类地摘录在笔记本上, 做好读书笔记, 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做法, 让学生有“源”可“溯”, 实现资源共享, 发挥整体优势, 为学生创设积累材料的广阔天地。
四、练笔——搭建生材之台, 让学生“轻松舞蹈”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 要抓住读写结合点, 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为学生练笔搭建舞台。哪怕是一课一得, 这样得得相连, 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串珠成线, 织线成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仿、补、改、扩、套、引”的方法, 联系课文指导练笔, 是学生习作素材积累的好办法, 是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途径。
如学了《灰椋鸟》这篇课文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写练习:新的一天开始了, 朝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整个林子又热闹起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 鸟儿经过一夜的安眠, 被朝霞唤醒了。此时, 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可以用上闹林、归林中的词句。想一想, 接着写。
这样从早晨群鸟出林是怎样的热闹场面切入, 一方面, 学生既可以写“闹林”, 又可以仿“归林”创写;既可以写看到、听到、想到, 又可以兼而为之。在写的内容上, 学生的自由读比较大, 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另一方面, 学生有了文本作为范例, 很快就能迁移运用。这种语言的习得, 既有仿效, 又有创意, 达到了言意兼得的效果。
课外练笔更是重要。例如, 我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 作读书笔记等等。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布置一些与众不同的作业, 比如“今天我当家”“我给爸爸洗脚”“家乡变化大”等, 让学生练笔, 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内心感受。此外, 我还结合日常生活, 加强应用文训练。比如学生因故缺席, 要求能写好请假条;暂时离开, 要求写下留言条。至于表扬稿、通知、寻物启事、遗失启事等内容在班级中随时会用到的, 我都随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 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 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积累材料, 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
8.国医大师谈养生:我的养生三字经 篇八
后十年,硕果期,不发挥,太可惜。科学界,大有为,再征途,立丰碑。唯珍惜,重养生,保健好,老青春,
超世俗,过神仙。延寿诀,精气神,要养脑,保护心。忧与思,伤心脾:喜与怒,损精神;悲与恐,伤。肾气。
有若无,视不见,糊涂点,少为难。门前雪,当可扫,窗外事,少听好,少介入,防烦恼。有所好,几桩事,
可绘画,染江山;可书法,逸神仙;可操琴,颐心涓;可写作,留青篇;可锻炼,筋骨坚;爱花鸟,亦可选;
耕田园,空气鲜。唯不可,酒与烟,麻将牌,勿贪婪,一圈后,应解散,如恋战,出危险!人到老,生理变,
多疑惑,好猜嫉,易发怒,失落感,易哭啼,痴呆显。若体贴,乃人性,全社会,应敬老,抗衰老,有妙法,
如何做,且看着,就睡前,有程序,枕宜矮,通血脉,枕过高,滞血脉,颈椎病,不少见。枕宜长,防落枕,
枕若硬,伤脑筋,被宜轻,减负压,被宜软,才保暖,透气棉,应当选。褥宜厚,且要软,防褥疮,别小看,
勤晾晒,减汗染。室内静,要通风,入睡前,应关窗,开窗睡,最危险,邪风入,起病端,脑中风,尤在前。
入睡前,排杂念,右卧位,护心间,腿宜弯,呈弓角,督脉畅,好循环。入睡前,要洗脚,搓搓面,按摩脑,
盘腿坐,伸懒腰,目视鼻,鼻向心,静养功,丹田气,叩叩齿,咽津液,揉眼球,捏脊背,五分钟,再入睡。
防猝死,应提备。醒来后,黄梁梦,神飘逸,精神爽。晨早起,排二便,养习惯,利循环。户外游,信步行,
如慢跑,忌过劳。五禽戏,尚可学,太极拳,尤练好。多站立,少落坐,利关节,防腿弱,老已至,腿先老,
骨疏松,易折断。步蹒跚,气血滞,户踱步,是绝招。频梳发,能活血,防落发,兜揣梳。老年病,四大敌,
日中风,日肿瘤,日消渴,日胸痹。唯肿瘤,早确诊,能开刀,不服药;若中风,早预防,有先兆,要警惕:
糖尿病,根难治,药维持,止于此。频感冒,别小看,大病起,由此牵。急转身,有危险,突低头,尤可戒,
脑溢血,屡咎挟。忌暴怒,戒狂笑,和为贵,忍为高。孙思邈,重养生,他提出,少言语,养内气,戒色欲,
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咽津液,养脏气,莫激怒,养肝气,节饮食,养胃气,少思虑,养心气,久忧思,
伤心脾,太过劳,伤肾气,诸多法,可借鉴。血压高,勿骤降,波动频,易栓落,塞脑间,命难活。大便秘,
最为忌,用泻药,非根治,补益气,可治愈。讲营养,是条律,超营养,老来忌,低脂肪,重素食,大豆腐,
可补偿。多食酸,少吃辣,酸柔肝,辣生火。多细嚼,慢吞咽,助消化,益食道。喝热茶,是习惯,茶过热,
刺食道,炎性变,惹事端。食亦药,药亦食,食治病,独称妙。绿豆粥,解热毒;玉米粥,益心脾:莲子粥,
补脾肾;百合粥,除烦恼;山药粥,补脾肾,持久吃,治老斑;栗子粥,补心肺,调大肠;大枣粥,补脾胃,
抗衰老;杞子粥,益肾气,补心脾,增脑力:牛乳粥,最佳食,补虚损,防肿瘤;莱汤粥,治偏食,维生素,
缺乏症。莱宜淡,不宜腻,植物油,最可取。色香味,要讲究,食宜素,少食荤,素养胃,荤伤脾,素益气,
荤生痰,素消痞,荤血溢。果菜类,能治病,品种多,数不清。如大葱,能发散,通大便,尚安泰;小根菜,
名薤白,宽中脘,除胸烦;如大蒜,健脾胃,治心痛,消肠炎;如木耳,属菌类,其味美,治肿瘤;如山药,
宽肠胃,治消渴;如葫芦,能利尿,瓢与籽,皆为药,糖尿病,疗效高;如丝瓜,能下乳,青嫩炒,泻心火:
如芹菜,降血压,大便秘,最可佳;西红柿,颇多能,既是菜,又是果,维生素,含量多;马铃薯,用途多,
当主食,菜尤可,多食泻,少食补;如榧子,其味美,治厌食,不可少;如山楂,能消食,降血压,尚通脉。
论肉食,种类多,牛羊肉,老年菜,猪脂厚,不宜多,牛骨髓,补气血,内脏莱,要少吃,贪多者,滞血脉,
唯羊肝,能明目。日三餐,七分饱,过饱食,伤脾胃。粗细粮,交替做,面食好,少污染,最佳选,按习惯,
摄食度,适老年,饥与饱,均应限。老来胖,非福分,胖累心,损肝脑i胖生痰,易中风;胖累脉,易心猝:
胖多眩,易头晕;胖好坐,不好动,失条达,气血阻;胖好吃,不择食;胖好睡,卧即着,鼾声起,惹人烦。
老来瘦,固然好,若过瘦,气血少,外来病,易干扰,瘦中风,亦不少。瘦勿骄,须调理。养生诀,有几条,
有所养,有所戒,有所好,细琢磨,有学问,细切磋,岁百寿,当无疑。余外音,还要讲,外出时,别逞强,
靠边走,防车撞,老有伴,当自慰,无人伴,学自强。热闹处,少问津,僻静处,多留连。行路时,脚稍抬,
有节奏,强习练。活动表,巧安排,忙半天,闲半天,寻快乐,度晚年。天伦乐,为享受,无此乐,亦别愁。
9.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九
杨苗苗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邻居,我们从会走路开始一起玩到现在,是很好的朋友。
苗苗有一双又黑又大的圆溜溜的眼睛,扎着一条马尾辫,她最喜欢打羽毛球、骑车、跳绳和游泳。记得有一次暑假,我让妈妈带我和她一起去南欧明园游泳。因为我们俩是第一次一起去游泳,所以都很兴奋,在去的路上,我们在车上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大声地唱着歌,不知不觉就到了游泳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泳衣,戴上泳帽和泳镜就去游泳了。在游泳池里,我们一会儿比赛蛙泳,一会戏水打闹。时间却过得飞快,我们还没游过瘾,妈妈就在岸上叫我们起来回家,说已经游了一个多小时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泳池。
可以和苗苗成为好朋友,我很开心!
10.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
--小萌2009年02月15日 星期日 上午 08:48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发现这样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写作文是困惑中小学生的的一大难题。许多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却始终不能使孩子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孩子累,家长也累。面对这样令人头痛的问题,小萌老师也来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的确,要写好作文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仅仅是写的问题,首先是要有可写的东西,之后才能谈上写的好与不好。很多孩子其实是看过很多的书,但是当到写作文的时候,脑子里却是空空的,无法下笔。有的孩子绞尽心思想写好作文,却因为积累的知识量太少也还是一样的无从下笔。种种现象说明了,写好作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
要写好作文至少要做到四个方面:多观察、多思考、多读书、多练笔。只要记住这四个方面,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帮助孩子和督促孩子去积累知识,才能稳步的提高孩子的作文能力,同时也才能让孩子喜欢上作文,感觉写作文是一件有意义的乐事。
多观察 — 从小多带孩子去开阔眼界,见识各种事物。同时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一些事物的细节,教孩子如何观察事物。每观察一个事物都要相应的给孩子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孩子在观察事物时就会有意地去注意事物的各个方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对于写作是有很大的帮助。
多思考 — 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思维越来越丰富,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1
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对于一些问题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孩子的思维毕竟是逐渐形成的,在很多的方面思考的问题都还是片面和狭窄的。这个时候家长要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激发孩子不断的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要让孩子学会在自己的脑子里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有了这些因数的积累,孩子才会更喜欢写作文,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
多读书 — 多读书是写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有句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书即可以让语言表达流畅,又能让语言丰富。只有多读书,才能使孩子的视野开阔,同时会获得更多人生启迪。书读多了,也能提高思维能力,读书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当然,多读书也是有选择的,卡通类的书籍还是要少看。我认为如果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学习写作都不会有大提高,爱阅读的孩子有词可用,想象力才丰富。写作文,首先是要先会说,其次再会写。读得多,说得好,自然就会写得好。所以,多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是写好作文最好的途径。
多练笔 — 要想让孩子多写,写得好,首先要让孩子愿意写。只有让孩子愿意写的,文章内容才会生动,丰富。如果孩子不愿意写或是被家长“逼”着写。只能写出几句枯燥无味的词句,而不可能是“有血有肉”的文章。其实观察得多,思考得多,书读得多,孩子自然就了很丰富的内涵,也就会有着想要向别人表达的愿望。写作文就是孩子最好的表达方式。只有当孩子有表达的欲望时,他才会乐意去写,才能越写越好。
11.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漆画;画在漆先;艺在技前
一、初识漆画
读研时选择漆画专业,主要源于我对漆画这一画种的喜爱。我与漆画结缘是因漆的独特的肌理美感,绚丽如玛瑙,或优雅如唐琴;光亮如明镜,或质朴如石木。在后来大量查阅漆艺相关的作品和学术评论后,我对漆艺的发展状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使用漆,并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漆艺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国粹艺术之一,也是一颗闪烁在东方艺术天空中的灿烂之星。从河姆渡时期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再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漆文化绵延传承,走过了七千多年的漫长又辉煌的历程。漫长的漆艺史,是技艺技法不断进步、美学品质不断提升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七千多年来,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艺作品,是我国艺术史中壮丽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漆画已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画种。在20世纪40年代初,四川美术学院的沈福文先生开创了漆器专业,与此同时漆画开始别于漆器而发展起来。现代漆画是从传统漆艺中独立出来的,以漆液和一些硬质材料为主要媒材进行的绘画创作,作品质感丰富、耐磨且容易收藏。面对美轮美奂的、有着极强包容性的现代漆画艺术,很多的艺术家悉心研究漆艺的精髓并矢志不渝地探讨漆画审美形式。由此可见,现代漆画是在发展中的,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的一个新兴画种,应该是很有发展潜力的。
二、《在路上》的创作探索过程
我选择漆画作为展示自己点点艺术思绪、情感的平台,同时,漆画也给了我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我是在不断地否定和肯定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值得说明的是,我认识漆画以来的第一幅真正的作品《在路上》(见图1、2、3、4、5),它是一套五张的小型组画。其探索性价值在我的漆画之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就要从画稿和技法探索两方面谈起。画稿(见图1)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因为稿子是在看过马蒂斯的画册后,记录心得体会的一幅速写,它的构成形式很简洁、洗练,即以纯粹美的角度展示画面的内涵。根据画稿中线条的简洁感,我选定在灰料上刻线的漆画语言作为创作的表现手法。《在路上》这套组画,一共做了四张同样大小的画,虽然同一底稿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做出看不同的尝试。第一张(图2)是在灰料上直接做单纯的刻线表现,即以一些素描线条或者木版画的手法表现图稿中线的纯粹美感。第二张(图3)是在灰料刻线显形的基础上,错落有致地镶嵌一些蛋壳。不管是刻线还是镶嵌蛋壳,遵循的都是画面中质朴美感的表现。第三张(图4)是在灰料刻线显形的底稿上,先上银浆,待干后进行半透明色着色,然后进行打磨处理,最后做整体调整。目的是表现出既色调统一又有斑驳肌理美感的画面。第四张(图5)的漆画语言相对来说更丰富些,是在灰料刻线显形且镶嵌蛋壳后进行淡着色表现。然后反复打磨、上色进行整体调整,直到达到画面统一的、质朴的、纯粹的绘画效果。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状态是懵懂的、不确信的。虽然在导师看后,并给予高度的赞赏,说这种作画所形成的语言状态是更纯粹的、更形上的,甚至预示了日后的现代漆画的绘画性发展方向,有着很大的开拓性价值,但我当时的看法是,画面太“素”了,感觉和自己喜欢的漂亮的肌理效果完全是两码事。还有大家都能接受的是色彩斑斓的如梵高似的绚丽色彩,谁会喜欢这种瘦瘦的只剩下“墙皮”的画?彼时的我很矛盾,画是自己亲手画的,画之前追求的就是本质的东西、质朴的东西、纯粹的东西,知道这种追求应该是对艺术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但在作品展现出来后,与心底的那块诱人的色彩相比,我先是不知所措,然后怀疑自己的创作方向,怀疑此刻探索出来的成果是否有价值。
我真正与导师达成了对质朴美感的共识,是在《在路上》这套组画参加了学院的第六届研究生年展获得了研究生年度奖(全场最高奖项)之后的事情。不仅是因为得了奖,更因为评委们给予的评价:漆画难得看到如此轻松的画作,自由自在。听到这些认可,我确信了原来纯粹的、质朴的美是大家都看好的,同时我也在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坚信自己的创作信念。在反思中,我才真正地理解导师的教学主张“画在漆先”“艺在技前”的内在含义;才真正地懂得漆画之路应该是真正地对生命的写意讴歌;才真正地知道漆画首先是一幅画,然后才是一幅漆画。
三、探索成果初现
当我真正走进漆画,真正感受其艺术真谛的时候,对“美”的概念有了新的诠释。什么样的漆画是美的?是漂亮地把多种多样的材料拼贴成“丰富的”画面,是五彩缤纷的发光物体那绚丽夺目的感觉,还是只采取最为简洁的手法表情达意?能够拒绝五彩缤纷的色彩、各式各样的材料表现的诱惑实在是不容易的,毕竟是“荤比素好吃”“肥比瘦好看”。但是能从纯绘画审美的高度懂得舍去而吃素,那实际上是一次精神境界的提升。
现代漆画的内在是崇尚作品至上、绘画至上,主张“画在漆先”“艺在技前”的。现代漆画对于质料语言的认识是在继承传统漆艺和传统漆画的基础上诠释出来的,是具有时代的美学意义的自然产物,是对生命的适时适心的感悟,是对艺术精神的自由转换。
参考文献:
1.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 [第1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2.陈恩深.当代漆艺.[第1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12.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二
一、强化人际互动是基础
1. 动态分组。
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别、性格、表达和组织能力和差异分成10个小组, 每组4~5人, 使各个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讨论课一般是“围坐型”或“马蹄型”, 这样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 又能面对同学, 减轻压力, 参与讨论。
2. 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教学形式。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相互启发;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各组进行全班交流。这种方法的采用在客观上促进了辩论和竞赛的出现, 是学生为维护自己尊严和立场做出的必然选择。例如:如何将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相等的四部分。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争先恐后上黑板画出来, 方法达十三种之多, 其中虽有不少是不符合题意的, 但是少不了学生的一番陈述和去伪存真, 做对的心安理得, 做错的也心服口服。这样的课堂气氛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望尘莫及的。
3. 测验和奖励。
分测验和奖励两个阶段。测验在时间上可以当堂课, 也可以在下一堂课;在形式上既有口头抢答, 也有书面笔答, 但测验时不允许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活动。奖励主要侧重集体荣誉和精神鼓励, 如对测验中成绩较好或进步较快的小组授予“星级小组”, 对在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授予“星级组员”等。有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星级小组”、“星级组员”一定的物质奖励, 如奖励课外读物等。
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建立起了主体的教学信息沟通网络, 提供给了学生满足需要的机会, 为学生主动、深入参与课堂教学从组织上和空间上提供了保障, 以集体荣誉这一机制促成了“利益共同体”的产生, 使学生在课堂内自觉地实行脑力资源共享, 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会学是保证
1. 注重课前准备, 培养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表明:学习是构建内在的心理表征过程,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去, 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解。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学习环境、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 课前准备什么, 如何准备, 都要从自身出发, 独立完成。如学习“菱形”时, 我在上课前一天让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1) 准备一张矩形纸片; (2) 尝试性地用矩形纸剪出一个菱形; (3) 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 分析菱形“边”、“角”、“对角线”的特点。 (4) 能小结自己的准备情况, 做到心中有底。
2. 强化课堂练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学生“会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生能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意识、思维方法有关,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从创造性思维训练入手。
精心设计练习, 启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综合性较强或一题多解的练习, 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畅所欲言。
三、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让学生善学是目的
1. 课前预习。
能粗读内容, 初步感知本节或本章的知识框架, 重点放在概念、公式、结论和规律上, 对与新课有联系的相关内容也要复习。在预习时要求做到边读边思, 能找出重点、难点, 并能尝试性地做一些基础练习。
2. 做好课堂笔记。
在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的同时, 记提纲, 记重点难点, 记解题思路, 记老师在讲解问题抛出的观点、论据及推理的过程, 记精、巧、新的解题方法, 记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受启发后而联想到的问题, 提倡将重点划在书上或写在书上, 这样有利于复习, 又可赢得在课堂上思考问题的时间。
3. 上课主动参与。
在教师指导下做到注意集中, 实验观察仔细到位, 思维积极主动, 善于发现问题, 勇于提出见解, 能做到边听、边记、边划、边思, 多种感官并用。
4. 课后及时复习。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 刚学过的知识遗忘快, 故及时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复习内容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复习不能留在背一个公式、定义和结构上, 而应把主要知识点按类别加以归纳, 整理成系统化、网络化, 对相关或相似的概念、公式、结论和规律进行异同比较, 总结解决各种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学会应用比较复习、交叉复习等多种手段。
5. 独立完成作业。
做到先复习、后作业;要坚持独立思考, 不要轻易问人, 知难而退;要坚持理解消化, 立足于懂, 不要图快草率;要提高作业质量, 不要贪多或过简;对口头回答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等动手作业也应同样对待, 以培养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13.小学作文:我的朋友 篇十三
寒雪儿
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很细心的女孩。她作文写得非常好,我甘拜下风:人缘更是好得没话说,很多人都愿意与她交朋友。我记得我好像是半年前在嘟嘟认识她的。最近她写了篇文章??《泪落无声》。看完后,我想了很多。姐姐,其实有很多人在关注你,支持你。希望姐姐不要再伤心了。开心一切都好,笑一笑,快乐的一生生活属于你!
交友指数:★★★★★
月之吻儿
这是我来小荷认识的第一位姐姐。我来小荷好像是第五天吧,无意中看了姐姐的《我们的故事
(五)》,看完后,觉得她们挺可怜的,老师都那么不好,就留了言。后来得知她是丹江的,又比我大二十五天,就认她做姐姐拉。其实月姐姐人不错,真的,就是有些倔强,不过没关系,可以慢慢改嘛。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每次都说伤心,问梦幻雪天使才知道月姐姐的处境和梦幻雪天使当时一样,受欺负。可为什么会受人欺负?还有,最近她离开了小荷,并且在QQ个性签名上写着“朋友是什么?我看都是混蛋,小荷的那些所谓的“朋友”你们都给我滚吧!!”为什么啊?她和粉红的雪域之间到底怎么了?大家都是朋友嘛,为什么就不能和好呢??
交友指数:★★★★★
梦幻小天使
我以前在嘟嘟跟一个叫“粉水晶梦天使”的人随便聊了几句。一个月后的一天,小荷的“梦幻小天使”突然给我发了条在线短信:我是嘟嘟的粉水晶梦天使。我当时确实感到惊讶,就立即去了嘟嘟,她正好也在。由于年龄上没有太大的差距,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我以后一直叫她“瑶”。瑶可以说是我在小荷最好的朋友拉(除上面所说的两位姐姐外。)
交友指数:★★★★★
下面开始颁奖:
最崇拜大奖: 小荷所有会员
最友善的朋友:寒雪儿 梦幻小天使 梦幻雪天使
最可爱的朋友:小颖子
最受欢迎的姐姐: 寒雪儿梦幻雪天使 月之吻儿
最珍惜的朋友:寒雪儿
最佩服的朋友:寒雪儿 梦幻雪天使
最支持的朋友:寒雪儿 梦幻小天使 梦幻雪天使 天使依依
最热情的朋友:梦幻小天使
最好的妹妹: 梦幻雪天使 小颖子 梦幻小天使
最好的姐姐:寒雪儿 月之吻儿
最有前途奖:小荷所有会员
14.小学作文:我的朋友 篇十四
我有许多朋友。但是我最喜欢的朋友是梦想,她13岁,跟我在同班,她学习还行,不过他总是很逗人,他在我们班是个“逗人大王”!
有一次,我们英语老师问她:“梦想,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whatisyourname?”梦想回答:“什么玩意?没听明白,再说一遍,老师!”老师又说了一遍,梦想说:“哦!听明白了,不就是你多大了吗!我会!iam12!”我的天啊!他怎么能这样!顿时,我们班里哈哈大笑!给我都快乐疯了!
15.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五
按照巡回讲学安排计划, 11月6日 (星期四) 下午2:30~3:15, 我与秭归县实验中学初三 (1) 班的五六十名孩子合作, 比较顺利、成功地完成了九年级 (P38-40)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Section B 2a-3b (Reading&Writing) 。
一、教学任务分析
接到讲课内容时, 我了解到秭归县的英语教师、特别是初三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是:学生阅读内容有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词汇量过大;教师对教材拓展能力欠缺。
我的任务是为当地英语教师展示如何破解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新教材一个单元内各种课型如何有效教学;如何拓展教材资源, 特别是阅读与写作;如何最大限度防止学生两极分化。
按照秭归县教研室所提出的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我与农村教师相互交流、研讨, 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指导、引领农村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改进教学行为。
二、教学学情分析
根据培训资料, 我了解到秭归县的初中教学整体成绩居宜昌市中等, 我执教的秭归县实验中学是全县成绩最好的学校, 但班级学生多, 一般有60多人, 很多老师都带两个班级, 学生分化严重, 老师辅导量大。全县学校两极分化严重, 14所中学有将近7000名学生, 有近6所中学低于全县平均值;全县70%的教师执教一个班, 但部分教师责任感、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有限。我执教的初三 (1) 班有50多名学生, 他们在优秀的班主任兼英语教师杨得玉老师两年多的教育和培养之下, 除了地域原因, 少数发音不是很标准外, 其他方面都很不错。他们淳朴可爱, 积极向上, 全面发展, 成绩优秀, 思维活跃, 勇于表达。这些都让我对在课堂上跟他们合作, 对顺利完成大容量的教学内容有了足够的把握。
三、教学内容分析
我执教的内容是九年级 (P38-40) Unit 5 Wha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Section B 2a-3b Beauty in Common Things (《普通事物中的“美”》) (Reading&Writing) , 阅读中涉及到了孔明灯、剪纸、泥塑等普通事物, 传递了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整个第五单元以被动语态为语法重点, 学生在Section A部分对于被动语态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我所执教的Section B的2a-3b部分是帮助学生在Section A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会运用被动语态。2a-3b内容特别多, 主要是阅读, 还有写作的拓展;其教学目的和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会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来表达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学会由综述到具体这种新的阅读和写作策略, 在教学中渗透了解、传承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思想。
四、教学内容处理
面对秭归县当地教师的迫切教学需求和45分钟需要处理的大量教学内容, 我对所教授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合理的拓展、调整、取舍、整合处理, 层层深入, 逐步推进。我是按照以下指导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的。
(一) 课文2a部分是课文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讨论, 是课文主题的导入, 我将之确定为Pre-reading (读前部分)
首先, 在我的PPT课件开头, 我以秭归县地图为背景, 着重标注了“秭归县”和“屈原镇”, 以歌曲《屈原故里》为背景音乐作为上课前的暖场音乐, 增强屈原故里———秭归当地学生对他们自己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把学生快速带入教学内容之中。 (如图1)
然后, 我通过PPT课件中武汉东湖行吟阁前的屈原雕像图片导入, 自我介绍我从武汉来到秭归, 呈现出“屈原故里”牌坊的照片, 将自己和学生自然地融为一体。 (如图2)
接着, 我拿出去恩施旅游时购买的土家族小泥人民间工艺品实物作为见面礼物, 让学生去触摸、感知“泥塑”, 开门见山地导入呈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然后进入2a, 在PPT播放图片的启发和帮助下, 让学生说出他们所了解的诸如京剧、十字绣、食品艺术 (糖艺、面人) 、中国结、剪纸等其他中国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形式。
(二) 课文2b-2e部分是本节课的主体阅读部分, 我将之确定为While-reading (读中部分) 。
2b阅读部分的文本有296字, 生词13个, 被动语态15处;2c部分是针对2b阅读部分的6个细节问答“读”的任务;2d部分是针对阅读部分“写”的任务;2e部分是针对阅读部分延伸讨论“说”的任务。如果对2b阅读部分采取逐条解决知识点和细节问题的常规教学方法, 就失去了阅读的整体理解之美与连贯性, 也违背了我一贯遵循的“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英语阅读课文教学思想, 而且, 一节课应该突出几个重点, 突破几个难点, 产生几个高潮, 突出一点特色。面对庞大繁杂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教学时间, 考虑再三, 我干脆大刀阔斧地去整合教材内容, 因为教材编者的思想也不一定完美无缺, 我来到了我正要讲授的课文中涉及的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纪念人物的故乡———“屈原故里”秭归, 在专门的地方讲授特色的专题, 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具备了, 我更有主动权, 也应该好好地行使主动权, 因为《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英语”。因此, 我决定将2c中针对阅读部分的6个细节问答更加细化, 分解到阅读策略的讲解之中;我将2d针对阅读部分“写”的任务留作家庭作业;剩下的2e针对阅读部分延伸讨论“说”的任务, 经过2b课文讲解、分析和学生讨论之后, 再专门拿出来小组讨论就重复了, 显得多余了, 直接省略了。
具体处理步骤、策略和课堂即时生成的亮点如下:
1.进入2b部分后, 我首先让学生带着“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的问题略读 (skimming) 课文, 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补充、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课文第1段综述中国各地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重要东西;课文第2~4段为第二部分, 从孔明灯、剪纸、泥塑三方面分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从而, 引出这篇阅读课文的阅读和写作策略———MOV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从综述到具体) , 让学生从具体的阅读实践中直观感受、体验抽象的阅读写作策略。因为第一段没有单一的中心句, 所以, 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体补充, 最后概括出了第一段的段落大意:Each special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 tries to show the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对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进行了阅读中常用和必备的学法指导训练。
2.进入课文第2~4段的第二部分, 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 three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are talked about in the text?And what materials are used?”去寻读 (scanning) 课文, 完成课文下面的表格, 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对于课文中的孔明灯、剪纸、泥塑三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我没有采用平均用力的方式处理, 而是采用了各有侧重的方式处理的。
对于孔明灯 (Sky Lanterns) 这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我原本在备课的时候, 准备根据它的发明人诸葛孔明 (Zhuge Kongming) 来讲述它背后更多的文化背景故事, 考虑到时间有限, 就只布置了学生回答“What were sky lanterns used for before and what are they used for now?”的问题, 加强学生在语境中运用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至于传说中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在平阳城利用孔明灯如何成功求救的故事, 我就以家庭作业的形式留作拓展探究性的课外学习任务了。
对于剪纸 (Paper cutting) 这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我主要从剪纸上的图案和中国人春节期间如何利用剪纸进行了问答。看着初三 (1) 班孩子们的良好表现, 针对课本上文字右边大大的红色“福”字 (充分利用好教材上的有利资源) , 我冲破了开始的犹豫, 还是大胆地抛出了我备课时准备的问题:“Why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like using red paper to make paper cutting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这个问题还真的没有难倒学生呢!马上就有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一个接一个, 最后完善了答案“The color of red shows warmth, happiness and good luck.”看着他们的良好表现, 我把问题顺着再向前推一步:“Why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like putting small red shoes on the wall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此时, 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同学们面面相觑。鉴于此, 我就叫他们小组讨论一会, 大约两分钟后, 我看见第三排右边的一位女生抬头望着我, 欲言又止, 我就鼓励她, “Don’t be shy!Just speak it out loudly!”她小声地用汉语回答道:“避邪!”这不就是正确答案吗?!我把她说的“避邪”板书到白板上。马上, 全体同学和听课教师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 课堂掀起第一轮高潮。这位学生太有才了!她还真懂得不少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呢!这也不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达到的了解、传承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目的吗?太好了!然后, 我又要学生解释“What does‘red shoes on the wall’mean in two Chinese characters?”此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豁然开朗, 齐声回答道, “壁鞋”, 我将这两个字写在了“避邪”之前, 并将它们用符号“=”连接起来 (壁鞋=避邪) , 全体同学和听课教师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从这个小小的课文拓展之中, 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对于泥塑 (Chinese clay art) 这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我进行了着重讲解, 因为此段中涉及5处被动语态。我将此段内容用4个问题进行了概括和串联, Why is Chinese clay art famous?What are the Chinese clay art pieces usually about and where are they from?What are the steps for making clay art pieces?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然后小组代表进行了展示。在此, 我又拿出了课前的土家族泥塑小礼物做样本 (用足资源) , 叫一个个的学生根据课本内容, 运用相关动词词汇, 用其被动语态接力说出泥塑的制作流程be shaped→be air-dried→be fired→be polished→be painted, 然后在PPT上依次出现这些词汇, 最后全体同学一起再复述, 从而巩固了被动语态的运用, 强化了本课教学重点, 加深了学生对被动语态的印象。
虽然课文主体的文本内容分析理解完毕了, 但是, 文本背后的思想内容的分析、赏析更是我们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部分和精华部分。因此, 针对Beauty in Common Things (《普通事物中的“美”》) 这篇课文, 我又设计了两个问题:“What do all kinds of folk or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forms try to show in common?And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m?”为了方便学生理解, 我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微课 (Micro Video) ”制作了两分钟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视频, 内容包括剪纸、孔明灯、中国结、食品艺术等等, 每类艺术形式上面都呈现出了主色调红色和喜庆、幸福、吉祥、好运、祝福等等寓意文字和符号, 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受, 表达他们通过学习之后生成的思想, 大家争先恐后, 各抒己见, 最后达成共识, 一起朗读:They all show people’s best wishes and love for life and beauty in the world.Life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But the world is full of beauty.And we should learn to have an eye for beauty and try to discover the beauty, create beauty, enjoy and share the beauty in life, even in common things. (它们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对世界上美的祝福与热爱。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是, 世界是充满美丽的。我们应该学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生活中、在普通事物中, 去努力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分享美。) 通过学习、讨论、交流、生成、分享,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正能量, 掀起了又一次课堂高潮。
(三) 课文3a-3b部分是针对阅读内容和阅读策略的延伸, 我将之确定为Post-reading (读后部分)
3a-3b是针对2b阅读内容Beauty in Common Things和阅读策略MOV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因地制宜地延伸出就当地特产、民间艺术等“写”的拓展性任务。我打算根据课时的多少和学生活动开展的情况灵活掌握, 做好弹性处理的准备。
结合本课阅读内容、教学主题、端午节主人公屈原故里———秭归的地域特点, 联系到学生在七下Unit 6 Section B的阅读中曾经简略学习过有关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内容, 所以, 为了给学生提供how to use English in life的目的和机会, 我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写一篇介绍“秭归端午”的短文, 包括端午节的传统、人们活动, 特别介绍粽子的制作过程 (Write a short paragraph about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in Zigui, including what people do on that day and esp.how zongzi is made.) , 先小组交流、再小组展示、最后写成文字。
在学生小组活动之前, 我在PPT上以照片形式呈现出我们上课所处地———秭归县城山脚下和三峡大坝长江江面每年举行的龙舟赛, 还有当地人在家门口开开心心包粽子、蒸粽子的场面和场景, 自然包括包粽子的原料、制作过程, 给学生提供回忆传统、组织语言的素材, 当然还有基本的句式结构 (My hometown is in Zigui.It is famous for Qu Yuan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On that day, people...And...is very popular and famous food....is/are made of/by...) , 让学生开展“半控制半开放”的语言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开始后, 我在学生中不停走动, 随时帮助或启发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
正当学生准备好了要展示的时候, 下课铃声响起。我以两个问答形式对今天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与回顾。我提的两个问题是:
1.What is the topic of today’s reading? (Folk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2.What do we learn from today’s reading? (We should be proud of our folk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t.We should learn to have an eye for beauty and try to discover the beauty, create beauty, enjoy and share the beauty in life, even in common things.Also, we should learn to carry on the folk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rt, of course, our own local culture and art.)
通过问答, 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 梳理课堂所学知识, 内化生成自己所得, 强调学会审美, 强调学习、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 我布置了两项家庭作业:
1.将刚才没有展示的介绍“秭归端午”短文继续完成, 然后在班级展示。
2.上网或者向身边的老人、民俗专家进一步了解秭归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以作为自主开放研究性学习任务。
五、教学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按照省继教中心的要求, 根据秭归县英语教师特别是初三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要, 结合当地初三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 对于我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九年级 (P38-40)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的Section B 2a-3b (Reading&Writing) , 我利用电子白板、微课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 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和授课地点的巧合性, 开发挖掘端午节主人公屈原故里———秭归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并巧妙地渗透到我所教授的课堂之中, 提供给学生作为语言实践活动的资源;采用整体性阅读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逐步深入、层层推进,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巧妙合理的提问, 层层剥茧, 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理解, 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交流分享, 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从而达到了以下较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一)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本节课, 我由屈原导入新课话题———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然后指导学生整体把握阅读文章结构, 归纳了解新的阅读写作策略———MOVING FROM GENERAL TO SPECIFIC (从综述到具体) , 让学生从具体的阅读实践中直观感受、体验抽象的阅读写作策略;接着学习理解阅读文本, 了解三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及它们所表现的文化意义, 渗透学会审美、热爱生活的教育思想, 对于三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各有侧重地进行了处理, 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学习、运用被动语态;最后, 由课文阅读延伸到结合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秭归端午”的写作任务, 进一步巩固落实被动语态在语言表达上的应用。
(二) 合理拓展整合课程资源
结合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和具有丰富端午文化资源的秭归授课地点的巧合性, 我科学、适度、合理地开发、拓展了课程资源。针对本节课阅读内容量多、难度较大的现实, 我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微视频等直观教学法, 给学生以启发、引导, 巧妙地进行了问题设计, 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把庞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在这方面, 也给秭归县的英语教师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一个展示和回复, 也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与赞许。课程资源的拓展, 不是在课程之外毫无目的地再给学生添加多少课外阅读资料和任务, 而是结合所学内容, 合理、适度、有效地进行拓展;课程资源的整合, 不是将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拼凑, 而是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情, 对于课本内容进行合理、适度、有效地整合。
(三) 注重激活课堂气氛和学生课堂的生成
课前, 我对上课内容、学生学情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和认真分析, 做到了有备而来。秉承并贯彻《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英语”的中心任务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在课堂中适时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决策者、评判者。在小组讨论和活动展示中,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给予富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师生评价、生生互评。激活课堂, 让课堂活跃有序地向前推进, 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 将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激发了像那位女生对于红色“壁鞋”准确理解与表达精彩的课堂瞬间生成。只有充分的备课, 才有充实的课堂;只有自信的授课, 才有灵动的课堂;只有精彩的讲课, 才有实效的课堂;只有思想的启迪, 才有生成的课堂。
同时, 这节45分钟的课堂也留下了些许不足:
1.因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被确定为2a-3b, 阅读部分包含有15个被动语态句子、13个生词, 内容较多, 短短的一节课实在处理不完, 我只能运用整体教学法指导学生理解、把握阅读材料, 理解好三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 发现它们所传递的美, 学会审美、创造美、分享美。课本上的某些对阅读的整体理解不形成障碍的具体词汇的讲解, 只有留到下一节课解决。
2.因为这节课是阅读教学, 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整体理解、把握上。对于多容量、大难度的教学内容, 我通过提问的形式给学生理解提供了适当的启发与帮助, 也收到了学生很好的互动与回应, 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 这节课上还是反映出教师主导多了一点, 我还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开展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活动成果, 去运用语言, 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为时间有限, 我只有把“秭归端午”的写作任务留给学生作为家庭作业, 作为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
课后, 省教研员金莺老师点评道:“这节课上, 教师很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发展, 从学情出发设计课程;教师认真研读教材, 没有平铺直叙地面面俱到讲授教材, 而是作了科学合理的调整与整合, 让课堂重点突出;教师注重活动开展输入的质量, 从而保证了学生后续输出的有效性;教师善于在课堂上用语言、竞赛等方法去激活学生思维, 注重学生课堂生成, 让学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劲头。”秭归英语教师杨得玉用“新颖、有趣、灵活、扎实”八个字做了凝练的点评。
16.谈我的朋友作文 篇十六
我应该是导演喜欢的演员
在做客北京音乐广播“中歌榜”时,他介绍说,两张专辑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人生没有编剧和导演,也没有人会喊Cut,“当你的戏剧人生结束之后,你要怎么面对真实的生活,像我们艺人的生活会有很多层面,包括舞台上、舞台后、广告杂志里。其实《大智若娱》就是讲这种嘲讽的,比如网络上的各种评论,我也是不保留和大家分享,艺人其实也是有很多面的。”
“拍完一部戏会改编我的一些思考模式、行为模式。”入戏太深的炎亚纶谈起戏剧表演兴致勃勃,自认是导演会喜欢的演员,因为自己会给导演完全不同的感觉,而导演也会在演技上不断要求,挑战他的极限。自己会喜欢演戏,是因为自己生活的经验比较多,有一些情绪的资料库会在自己的情绪里累积。已塑造过十几个角色的炎亚纶,也给他自己的人生带来很多难以察觉的改变。
飞轮海成员当前目标不同
而整个访谈结束,最让大家感到炎亚纶的改变的还是他对于自己以及过去的坦然态度。提到前段时间大家议论纷纷的“不是好朋友”言论,他也很淡定:“该怎么说呢,我覺得大家职场上应该感受过,即使朝夕相处一起工作,也不见得能够成为最好的朋友。”
在直播间里,他也还原了当时的真实语境:“我当时是在做访问的时候,记者问我对过去的想法,我觉得自己就是唱歌没唱好、跳舞没跳好,演戏也差不多,当然是怪自己。我最主要的回答都是在检讨自己,因为只有检讨过去,才能积极向未来,如果一直美化过去,是看不到自己缺点的,当然这个过去也包含了这些情感。”
谈到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圆场,而是要突破团体的防线,炎亚纶给出自己的解释,“如果一直以来说一些不是事实的话,我会觉得自己一直在说谎。”
我说不是朋友并不就是说我们是敌人,因为真的有一段很好的过去,一起打拼努力,现阶段,大家想要努力的东西真的不一样。”
和吴尊好因为双方都有付出
面对即将成军十年的飞轮海,炎亚纶表示目前他还没有收到任何可能合体或者发片的消息。谈到飞轮海的解体,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大家有不一样的步调,每个人有自己想做的,每个人有兴趣的地方已经不一样。团体中一定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不满对方想法的时候,如果说没有,就是骗人的,就算是师姐S.H.E,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谈到他独独和吴尊关系比较好,他说自己比较看重的是两个人互相之间的情感付出。“缘分吧,这个事情你真的没有办法讲。你要去维系彼此的感情就是要双方都要付出,我们就是恰巧双方都有在经营,所以这一块,我们之间的牵绊就更深一些。我对生活的感情就是这样,包括我对感情,也不是非得要另一半让我依靠,缘分,它带领我到哪里就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