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说课稿格式(精选10篇)
1.初中历史说课稿格式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 》。
一、教材分析:
《 》选自人教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中的一篇_____课文,本单元是____ 单元,《 》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鉴于教材内容基础之上,结合 年级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集中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教学理念。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教学法:
关于教法和学法,有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四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情感和编者的意图。
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直观的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朗读法――俗话说的好:三分文章七分读。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种形式的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再现课堂书声琅琅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在思中得。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利用质疑,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提前预习法:课前发放学案,布置学生充分预习,以便进行很好的课堂展示。
5、当堂展示法: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6、小组比赛法:全班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学生答对问题就给所在组加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课伊始,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片段,然后伴以教师精彩而又富有深情的开场白,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达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课始测评,预习反馈。
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网络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动手的能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检验学生预习成果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首先由教师进行配乐朗诵课文。我认为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范读是任何现代化的工具都不能代替的,课堂上教师如痴如醉的朗读,能够真正唤醒学生诵读课文的意识,触发他们诵读课文的激情。然后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竞赛展示。
(五)精读课文,感悟研析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抓住本课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分析,谈谈你认为他写得好在哪里?可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练。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我采取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合作探究出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揣摩重点词句,应怎样读才能把作品的感情表现出来。在这里教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即学生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成长的需要。教师设计让学生上台表演读,将课堂推向高潮。通过表演读让课堂成为了学生表演的舞台。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
六、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另一方面又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利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老师这节课教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还没有讲清楚?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板书,既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又恰如其分地落实了教学的重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大胆质疑、踊跃发言、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初中历史说课稿 篇二
说课稿
姓名:陈家宝 学号:20121201210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第8课《辛亥革命》。我将从四大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讲解,首先,我们来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准备、爆发及影响。
依据:教材中的每个环节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部分,无法拆分,故将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作为重点。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依据:教材两目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与递进关系,孙中山的建党活动和武昌起义是作为一般了解层次提出来的,而历史意义是作为运用层次要求提出来的,这种安排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提供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优势)八年级学生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对于历史他们通常都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历史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劣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依然是比较欠缺,需要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重点使用PPT展示,加之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来实现教学。
在学法上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如何将以上的分析落实到教学设计中。
(1)首先温故上节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进行几个问题的提问。(设计意图:这样既能够复习到上节课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又能与本节课相联系,展示历史的统一性。)
(2)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来依次说明辛亥革命之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都失败,在中国行不通,引导学生走入本节课的内容——辛亥革命,并提出问题,辛亥革命在中国行不行得通?(设计意图: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节课,最后总结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3)讲授新课。
①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本的第一部分“孙中山创建革命政党”,随后进行这一部分的几个小问题提问,让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回答。(设计意图:提高课堂效率,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扎实地学进新知识,做到边学边记。)
②播放有关同盟会的视频,要求学生在看视频时,随手讲时间、地点等小知识点记录下来,并思考有关同盟会的知识点如纲领等。随后进行提问和讲解。(设计意图:视频等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③由上述讲解引出课本的第二部分“武昌起义”,播放武昌起义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基础问题,随后进行提问、通读课本。(设计意图:与②相同)
(4)课堂讨论
问题1:辛亥革命最后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问题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讨论和老师讲解,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5)巩固小结
剩余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自己掌握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设计意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由于时间限制,本节课有些问题没有预设的深入,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初中历史下册说课稿 篇三
初中历史下册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课内容。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贞观之治》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说教法:
历史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教师的教授,所以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还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练习法等。
说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能力。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因为初一学生知识积累较少,还未形成正确史观,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采用故事引入法导课。选用“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的故事导入。该故事紧扣本课内容,可以实现有效导入,同时因为故事本身趣味性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通过设计过渡语: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来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一)、(略讲)唐朝的建立
通过设计问题:①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②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让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教师板书概括)
(二)、(重点讲)“贞观之治”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的理念。我按照“明晰概念――了解表现――探析成因”这样的脉络予以教学该目内容。
先用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指出他因目睹隋亡过程,前车之鉴,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明君,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然后借助教材第九页第一段的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贞观之治”的概念及其表现。
而在探析“贞观之治”的原因时,我拟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合作,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概括出5点原因,并板书出来:
1.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4.精兵简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接着展示《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让学生认识到治世局面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让学生知道,这也是“贞观之治”得以形成除开明政策外的另一重要原因。
完成了该目教学任务后,我选取《同步导学》(练习册)及时巩固知识,提高效果。同时,也可借助习题弥补完善本课教学,对题目的解答,关注层次教学,因材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有意让差生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三)、教学“女皇武则天”
(1)展示女皇武则天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印象中的武则天。教师加以点评,让学生知道“尽管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得出答案。
(2)同步巩固:完成《同步导学》中的习题予以巩固训练
(四)、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政权,开辟了唐朝的盛世基业,但政变中他杀父拭兄,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他呢?
武则天给自己留下了一个无字碑,她希望后人为她书写功过,如果要你书写,你打算怎样写呢?
设计意图:这样处理,既可以复习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正确认识,也为下一课教学设置了悬念。
三、全课总结
用歌谣进行总结:(一)唐太宗 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君臣廉洁又勤政,“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贞观之治”真繁荣。
(二)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唯一女皇她为先,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便于记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知识。
四、作业布置:完成同步导学的习题。
目的: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一、隋亡唐兴
1.隋炀帝的暴政 2.李渊建唐代隋(618年)3.李世民登基(626年)都成:长安
二、“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局面形成(二)“贞观之治”的原因:
1.以隋为鉴,以民为本
2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4.精兵简政,吏治清明
5.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三、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六、说教学效果预测
4.初中九年级历史说课稿 篇四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一课,课文主要讲了新能源电登上人类生活的舞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人类带入了更新的“电气时代”,通过了解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让学生明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电及电力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科书的小字、史料、插图及人物肖像或其他教学资源,充分展现课文中有关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
(3)、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青年学生应当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3、教学重点:电的运用及其影响和发明大王爱迪生。
4、教学难点:分析、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对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成果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主要涉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学生们有的陌生,有的熟悉,老师就是要在同学们熟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揭开“电气时代”的神秘面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从科学家们发明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只有勤奋好学、坚忍不拔、勇敢创新、持之以恒才能成就一番伟业的道理。改变学生以往“平时不在乎,考试前突击,临时抱佛脚,背背过关题,就能得高分”的错误认识,真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与学法:
《历史新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性比较强。但因为处于毕业年级,学业负担较重,几乎没有课余时间花在历史上,学习历史几乎完全来自于课堂,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讲学稿+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自学导航―合作探究―集体质疑―巩固拓展,这种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课堂解决疑难,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小组合作的模式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堂上一片沸腾的学习气氛,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探索讲学稿模式,构建有效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激情,有收获,有提高,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引起共鸣。
同学们,正当我们在收看精彩的足球比赛,小罗纳尔多抬脚准备临空抽射的一刹那,突然停了电,你们有何感觉?当你的生日Party正在推向高潮时,突然停了电,你又有何感受呢?对,气得两脚直跺,气得七窍生烟,可见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神奇的“电”的世界,去撩开“电气时代”的神秘面纱,迎接“电气时代”的来临。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习了解的兴趣,形成感情上的共鸣。)
二)、自主学习。(学生看书了解内容,完成讲学稿的自主导航,做不到的小组合作)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相关内容:时间、核心、先行者、影响。
2、哪些科学家在电能源的发现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3、电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产生了什么影响?(举例说明)形成了哪些支柱产业?
4、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你对他有哪些了解?能受到哪些启发?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特点?
(本环节设计理念:问题由浅入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自己解决疑难,以议代讲,了解主要内容,培养养集体合作意识。)
三)展示自学成果。
根据题目的难易,分别指明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于答不全或答不到的合作完成,畅所欲言。
(设计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课堂上学习的喜悦。因为《新课标》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型和基础性,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同时老师也了解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四)合作探究。解决小组中不能完全解决的困难,老师也适时给予指导讲解,让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特点?(通过图表比较、分析,老师稍加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拓展迁移:电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今天我国的发电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能源供应仍然紧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或办法?(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上得到认识和提高)
五)巩固练习。完成讲学稿中“当堂练习”部分,检查本课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5.初中历史说课稿蒸汽时代 篇五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步入近代,主要学习欧洲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欧洲确立下来,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等,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2.教材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通过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伟大的发明创造来源于亲身实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毅力教育,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生产中关键的动力问题,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的发明成果。“如果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像我们描述的那样大规模的工业扩展。”它的发明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一一线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的结晶。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只有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理由: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时限至少有一个世纪。就某一个国家而言,也不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发生。初中生因其社会阅历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对这一概念难以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有了基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自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抽象的问题还不能分析,需要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运用生活里的内容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说教法、学法
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采取创设情景、设置疑问、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1、导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概括和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2、讲解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通过课本和有关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合作探究法: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有关方面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多媒体展示1851年英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蒸汽机图片,教师作简要讲解,然后指出:蒸汽机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它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时代。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6.初中历史说课稿格式 篇六
(一) 有关教学理念结合
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统领全课,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努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整合历史资料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有关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 1 、知识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中,要求使学生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关于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要求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升华,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二、说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有关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内容。即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主题下的第四课,在学习了本单元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本课将在了解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基础上,学习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是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各族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各民族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秦汉大一统文明,从而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并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本课的教学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二)有关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从学生角度出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接触历史课,对于类似的探究性问题的学习一方面不是很感兴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总结能力有限,所以,更应该在此方面加强锻炼,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张骞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区现已属于国外,另一部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学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读音书写难度大。同时,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初一学生分析、总结时也不容易把握准确。所以,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本课难点。
(三) 有关教学安排
为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步骤的教学过程。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大汉天子》中与匈奴战争的片段,并提问质疑,导入新课。用视频片段导入,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团结协作探求新知”。课前将学生分组并布置每组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查阅有关本课的各方面资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学习中,由各组派代表讲述查找到的相关历史故事。在学习“张骞通西域”这一目中,由学生依据地图,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西域归来》,从而加深对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精神的认识并帮助分析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丝绸之路”这一目主要通过描绘路线图、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等活动来完成学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也突显了以活动为中心,围绕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突破了重、难点内容。三、“智力闯关小结反馈”,本环节将本课的一些基础知识制作成竞赛题的形式,进行小组抢答、竞赛,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一评价。四、“深度迁移 拓展升华”,最后将本课主题与现今社会相连,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了解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风貌,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感受深化,能力强化。本课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了历史。
三、说教法、学法指导
(一)有关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而不牵”、“活而有序”等教学思想。教学中体现了由重“教”到重“学”,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结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初一学生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历史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有关学法指导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不仅学会而且会学。针对初一学生重形象思维、知识体系松散和求知欲强等身心特征,结合本课的重点、难点,这节课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学生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在本课中我力求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 、分组合作法:按小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培养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学习,增进友谊,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收集、整理资料:课前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本组要收集的资料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合,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成果展示法: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7.初中历史说课稿格式 篇七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初中历史《欧洲联盟》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欧洲联盟》。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将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欧洲联盟》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课的内容。本课由“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联盟的建立”三个子目构成,主要介绍了二战后西欧各国走向共赢发展的历程和影响。
二、说学情
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两年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历史基础知识,但是对世界史了解的仍然有限,深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需要多加引导,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建立和影响等知识点;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战后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
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欧洲联盟的建立。【难点】
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本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史料分析法、谈话法和小组讨论法等。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节一: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采用名人名言导入新课。
我首先展示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接着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出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先生对“法国梦”的憧憬,并提问学生从今天的现实来看,雨果的梦想是否实现了?那么这个更高层次的统一体是什么呢?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导入新课《欧洲联盟》。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所熟知的名人和名言导入新课,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战后初期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出示大战对西欧破坏的图片,以及1939年和1945年英、法、德等国煤、铁、钢产量表,并要求学生阅读本目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给欧洲国家带来的空前灾难,以及和平的可贵。接着提问学生,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西欧各国如何医治战争所留下的创伤呢?他们恢复和发展经济又有何有利条件呢?学生在阅读思考回答后,我进一步总结强调科教兴国的重要性,以及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西欧,抵制苏联。在这里,我还会让学生了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最快,并且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欧国家领导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并开始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努力,由此使学生认识到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是走向联合的根本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历史信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图片的运用,能够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讲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这一子目时,我会先出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和“欧共体成员国”图片,提问学生西欧国家是怎样走向联合的?欧共体正式成立于何时?当时有哪些成员国?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思考回答后,我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欧共体形成的重要背景,欧共体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主要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接着我会播放欧共体形成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结合视频,思考欧共体成立的过程和影响。主要过程是20世纪50年代,“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扩大,促进了成员国相互交易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增强了成员国之间的企业竞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我会出示欧共体成立后,各成员国经济增长情况柱状图,并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欧共体成员国领导人,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增长量,你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学生过渡到第三子目欧洲联盟的建立。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能够让学生对于欧共体成立的过程和影响有个整体的把握;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求历史知识的兴趣。
(三)欧洲联盟的建立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回忆,这一时期的世界政治形势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欧、美、日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面对,只有加深彼此的合作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次,我会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欧盟成立的准备过程以及成立后的发展状况。在学生结合教材思考回答后,我着重强调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共体从一个经贸组织开始向政治、外交、防务实体方向转变,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突破性的进展;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1999年启用欧元。
在了解了欧盟成立相关史实的基础之上,我会抛出以下问题:欧盟的性质是什么?《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有何意义? 学生结合我在多媒体上呈现的史料,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发言。之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竞争力。欧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和史料分析法相结合的形式,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史料解读能力,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巩固知识,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在小结环节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的方式来加深同学们对本课的理解。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布置了如下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欧盟各成员国的资料,下节课分享交流。本次作业的设计,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七、说板书设计
8.说课稿和教案大致格式 篇八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简要说明本说课的内 容来自哪一学科、哪一册书、哪一章节)2.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具学具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运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能力培养
(四)说教学程序(说课重点)1.新课导入 2.新知识的学习
3.检测训练(课堂练习)4.总结巩固 5.作业布置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时要体现出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建意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教学程序(详细点),新课导入方面必需要有,最好能有新意。其它方面可以不用太多语句,但必需提到。注意说课时语言的连贯性(各个环节的串接)。
教案:
简单的教案书写(中学老师大致就只有这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资源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比说课更加详细)
五、板书设计
比较正规的比赛写法(与说课稿差不多,但教学过程还是较说课详细):
(一)说教材(每个小点简明扼要列出既可)
1.教材简析(简要说明本说课的内 容来自哪一学科、哪一册书、哪一章节)2.本说课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章联系)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法、学法 7.教具学具
(二)说教学程序(详细)1.新课导入 2.新知识的学习
3.检测训练(课堂练习)4.总结巩固 5.作业布置
9.说课稿教案基本格式及要求 篇九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黑体小四
《XXXXXXX》说课稿——宋体小二加粗 一、一级标题——黑体小三
内容——仿宋_GB2312小三
(一)二级标题——黑体小三 内容——仿宋_GB2312小三
1.三级标题——仿宋_GB2312小三加粗 内容——仿宋_GB2312小三
注:
1、内容中关键词或语句可加粗,但不宜多。
2、根据需要在合适位置可插入少量具有特色的图片。
3、段落开头空格、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条理清晰。
4、三级标题前的序号用点表示,如“1.”。
二、教案格式 封面:
201X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一)
参 赛 教 案
参赛课程 参赛内容
内容:
1、参照已提供的教案范本。
2、教学流程图要合理、清晰、正确。
3、不得有与学生活动过程相关的图片。
4、不得有与参赛教师有关的相关信息。
10.初中初一历史优秀备课说课稿 篇十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想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春秋战国的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的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是理解封建制度确立和起步的重要一课。教材已经在第6课介绍了春秋战国的时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动,但是,经济是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最根本的变革,也才会导致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华文化出现生机勃勃的缤纷局面,也为秦国最后统一六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包括铁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工程的修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私田主人改变了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他们为争取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特别是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使各国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的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分析战国的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故事讲解、分析比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巩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变革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者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flas*、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铁器、牛耕的推广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铁器的广泛应用的意义);通过“立木为信”、“舌战群臣”等角色扮演,和“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后自己却被秦国以‘谋反罪’车裂而死,他为变法献身值不值?”进行课堂辩论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资料的查找、筛选、归类和分析、讨论、比较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及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地位、闻名世界的都江堰,说明我国古代经济、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也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有着高度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从而也加深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方面的认识。
通过对都江堰防洪灌溉工程的学习,倡导科学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强调只要利用得当,就可以化害为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等环保意识。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激励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并理解改革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变法运动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初中学生对这样的历史转变感到很抽象,理解有些困难。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
1、有利因素: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而且,厦门市区的中学生普遍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来搜集和整理资料,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样便于老师提前布置课前预习。
2、不利因素:
七年级学生经过只有一个月的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还没有形成比较规范、有效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方法。而且知识积累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但同时又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等特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应该“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
学生历史知识积累较少,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渐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通过指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春秋战国的时期诸侯争霸及兼并战争的基本情况(出示战国时代几次主要战争发生地的示意图),请学生简单讲述三次战争(特别是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及结果。然后设疑:为什么秦国由西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却能成为大的国家,乃至打败东方六国,最后统一全国?
秦国能够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中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并进行政治变革,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我导入了新课: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板书】
2、讲授新课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板书】
首先,通过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学生感受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具体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使用图片展示、分析、比较、数据说明等形式来说明铁器相对木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来说进步许多,而牛耕相对与人力来说学生容易理解的多,通过课后小男孩掌握牛的脾气这个故事来说明那时候人类已经可以支配牛为自己服务了。
讲述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个时代变革的决定因素以后,再重点讲述秦国发展强大的两个关键因素:经济上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政治上任用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
二、的都江堰【板书】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水利过程的不朽杰作,至今还在造福人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它的构造原理,可以通过录像展播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直观而形象的进行辅助教学,以此来说明都江堰的修建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同时,通过李冰父子修堰的感人事迹和后人对他们的敬仰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三、商鞅变法【板书】
在讲述“商鞅变法”这个内容的时候,我通过“生产力的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保留一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产生”这样的过程讲解,来说明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的三个主要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分析讲解等方式来说明这次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巩固小结
东周(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耕牛)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谁的变法最彻底,谁就可以成为的国家。
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思维拓展
让学生思考“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他后来死与自己亲自制订的*,他的死到底值不值?有什么启发?”教师从“对国家”和“对个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牺牲或者挫折有时候很难避免。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要向前发展就必须变革。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就树立勇于变革、积极实践的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顺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五、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中要注意前后联系,指导学生把“春秋战国的时期”和“大变革的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识到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引导学生对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来评价他们的功与过。特别是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变法作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甚至有时候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