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全年总结

2024-12-25

控烟全年总结(精选6篇)

1.控烟全年总结 篇一

学校控烟工作总结

实施控烟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校秉承为师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文明的行为举止这一原则与目标,认真制定了学校的控烟工作计划,通过教职工大会、健康教育、主题班队会、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发放告家长书、晨会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知识,采取责任到人、多管齐下、讲求实效等措施把控烟工作落到实处,活动、主题班会、橱窗、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控烟知识,培养教师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学校还利用政治学习及教研活动,开展教职工的控烟、戒烟、控烟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控烟能力。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在学校控烟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校长亲自带头执行学校的各项禁烟措施,值日的教师负责不定期的巡视、检查,确保校内无人吸烟。

二、加大宣传力度,收效显著。

充分利用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531”宣传日,对师生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控烟知识,培养师生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校与吸烟的教职工签订禁烟协议,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控烟能力。

三、校园内禁止吸烟。

学校的校园内禁止吸烟,并设醒目标志,不设烟具。

四、领导带头,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学校领导带头控烟,学校党、队等组织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的主人,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师生员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控烟能力。

五、控烟宣传遍及家庭和社区。

学校主动和家长配合,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国家对控烟工作有关法规,倡导学生规劝家长戒烟、控烟。在学校的主题教育中,要求学生劝阻家长控烟、戒烟,同时宣传学校控烟措施、吸烟危害等,建议家长控烟、戒烟,以身做则为教育学生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做表率。

六、学校把是否吸烟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学校教职工的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将教师是否在校园内吸烟作为考核依据。如在校内吸烟,除了一定的经济处罚,还在年终考核时给予降级处理。控烟工作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评定、“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依据。把控烟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经努力,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了控烟的意义,为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促进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继续作好控烟工作,努力创建文明校园。

学校控烟工作总结

姬家中心小学 2013年6月

2.控烟的结果与不控烟的后果 篇二

不过,烟草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直到20世纪下半叶人们才有清醒的认识,于是控烟与不控烟一直让人们纠结,不过控烟与不控烟的效果却大不一样。现在美国和中国的情况最能说明问题。

戒烟可让人多活20年

数据研究表明,1964年美国成年人中有50%吸烟,而现在这一比率降到了20%。美国研究人员认为,控烟是“现代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共健康运动”。美国50年的控烟努力已经让800万美国戒烟者每人延长了约19.6年的寿命。这些人延长的寿命总计起来共有1.57亿年。

人们曾误认为吸烟可治病和有益健康,这尤其在过去的中国大有市场。但是,早在50年前美国人就用大量科学证据证明烟草有害健康和减寿并预测控烟在未来对公众健康大有裨益。1964年1月11日当时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卢瑟·特里博士发布了1964年年度局长报告。报告援引关于吸烟所进行的7000多项研究,首次认定吸烟会导致男性并很可能导致女性患上肺癌,并且认定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有可能的病因。

这份报告也提出了美国人控烟的举措,并指出如果控烟,将不仅让公众减少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如肺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而且可以延长人们的寿命。在科学证据和分析结果的支持下,1965年美国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在香烟包装上注明危害健康的标记,后来,更严格的规定相继出台。

50年过去了,实践是检验科学假说或观点的最重要标准。最早提出控烟计划的美国用巨大的成就和收获来证明控烟完全正确。作为证实和纪念吸烟危害健康报告50周年的内容,一系列关于吸烟与健康和寿命关系的论文以一个专题形式发表在2014年1月8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展示了对禁烟与寿命关系的量化分析成果。

控烟经过时间的检验也提供了另一份世界范围的成就。对全球187个国家成年人吸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由于控烟举措的实施,全球的吸烟率从1980年的41%下降到2012年的31%,其中女性的吸烟率从10.6%下降到6.2%。成绩最显著的4个国家是加拿大、爱尔兰、墨西哥和挪威,在这一期间这些国家的公众吸烟率下降了50%。

中国控烟几近失败

当然,与美国50年控烟历史成就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控烟的不足或失败,这一点在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国家的吸烟人数不是在减少,反而在增加。这一点在中国又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的缔约国,表示赞同《公约》确定的目标和指导原则,愿意承担《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今天已经有17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公约》的缔约方。但是,2013年12月3日发布的《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和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进展报告》透露,中国控烟10年,但基本是失败的。

世界卫生组织得出这个结论有大量的证据和数据。中国签署《公约》的前一年(2002年),中国卷烟产量为1.75万亿支。但是,到了2012年(控烟10年),中国的卷烟产量却达到2.58万亿支,增加了近50%,占全球产量的43%,超过了全球另外9个烟草生产大国产量的总和。

此外,中国吸烟人群数量始终维持在3亿以上,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50%以上。中国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的人群高达7.4亿,成为全球之冠。中国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每年在140万人左右,约占全球总数的1/3。2012年全球《公约》履约满5年的国家40%以上对16类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有全面禁烟规定,90%以上国家均在6类以上场所,包括公共交通工具、政府办公大楼等有全面禁烟政策。

中国之前仅在医疗和教育系统2类场所有全面禁烟规定,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中只得了2分;中国在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中得零分。作为佐证的是一项调查研究的发现,中国到处充斥着烟草广告。针对吸烟率最高的6个国家(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巴西)的调查显示,中国5~6岁儿童对卷烟商标的识别率最高,有86%的儿童至少能识别一种卷烟商标。这说明,烟草通过广告和广泛买卖已渗入儿童的心灵。此外,中国的烟草制品税率也低于西太区和全球的平均水平,只有43.4%。

另一项研究更能说明问题。《公约》要求各个缔约国在香烟盒上需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图形警语,目前已有63个缔约国采用了图形警语。其中有47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图形警语占烟盒正面和背面面积的一半,18个国家要求图形警语必须占烟盒正面和背面的一半以上。其中,澳大利亚做得最好,在烟盒上使用的图形警语是全世界最大的,占烟盒正面面积的75%、烟盒背面面积的90%。而且,俄罗斯、印度、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也都采用了图形警语。采用图形警语的缔约国覆盖人口已占世界总人口的40%以上。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中国香港特区在内)也在考虑实施澳大利亚目前使用的“全警示烟包”,即卷烟外包装上禁止印有烟草公司的颜色、标识和其他品牌设计元素。中国大陆以外使用中文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也都已经使用了图形警语。但是,中国大陆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一项国际香烟烟盒警示标签现状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177个缔约国中烟草图形警语的使用排位在第97名。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禁烟的几近失败。

烟草如何损害人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其中,吸烟者死亡约540万,平均每6秒钟有1名吸烟者死亡。中国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每年在140万人左右,约占全球总数的1/3,其中主要原因是因吸烟患癌而死亡。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最近出版的《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烟草是最重要的致癌危险因素。中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占到全球新增癌症患者的20%以上,排在中国人癌症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排在中国人癌症死亡第一位的也是肺癌。研究证明,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是吸烟。而且,吸烟不仅诱发肺癌,也与其他癌症,如鼻咽癌、膀胱癌等有关。

如果全面控制吸烟,可减少约80%以上的肺癌病死率和30%的癌症总病死率。更让人担心的是,中国公众意识不到吸烟与死亡、吸烟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关联,而且从烟草流行到其导致癌症发病高峰一般有40年的间隔,这就更使得中国人对烟草没有戒备。

肺癌和因肺癌死亡只是烟草消费的严重后果之一,其他严重后果还包括患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中国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首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表明,中国公众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吸烟和暴露于二手烟的严重危害。3/4以上的人群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人群不了解暴露于二手烟的危害。而且,二手烟暴露是影响中国公众,尤其是妇女和儿童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和胎儿出生体重降低。

控烟任重道远

世界范围一个更令人担忧的现象是,由于人口增加,现在吸烟的绝对人数实际上在增加,1980年吸烟人数为7.21亿,现在已经增加到9.67亿。同时,吸烟率下降的速度也非常缓慢,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年平均下降速度只有1.7%,从2006年以后,下降速度达到更低的0.9%。

但是,控烟的历史也表明,严格的法律和有效的落实能获得最好的控烟效果。例如,新西兰是较早批准实施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国家,在2004年就开始在任何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该国公众吸烟率从1990年的26%下降到2012年的18%。然而,2013年才实施禁烟法的俄国有50%的男性吸烟。

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就建议所有成员国采取控制烟草产业的措施,例如禁止烟草广告、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和对烟草产品征收重税,同时加强戒烟的健康教育、对烟草商提起法律诉讼等。不过,在这方面,中国同样做得不够,最重要的原因是,烟草是中国的税收大户。

但是,在生命和健康面前,任何税收都是次要的,更何况研究已经表明,任何国家和地区从烟草获得的税收都远远小于、低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灾难(如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再也不能以烟草税收的小利来遮挡了对全局的衡量,在中国尤其需要在控烟上迈开大步。

2011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2012年底,《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出台,提出要制定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律规定,推动地方加快公共场所禁烟立法进程,修订和完善部门控烟规章和措施,加快构建多部门综合控烟政策体系,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

这些计划表明,2014和2015年是中国最值得期待的时间段,能否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室内工作场所全面禁止吸烟”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关链接1

2012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8649.39亿元,同比增长15.79%;上缴国家财政7166.62亿元,同比增长19.42%。烟草的税收和上缴国家财政不只是2012年才增长,而是年年上涨。2011年,全国烟草行业共实现工商税利7529.56亿元,同比增长22.5%;上缴国家财政6001.18亿元,同比增长22.8%。2010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6045.52亿元,同比增长16.95%;上缴国家财政4988.5亿元,同比增长21.2%。2009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5131.1亿元,同比,增长12.2%;上缴国家财政4163.4亿元,同比增长26.2%。

相关链接2

16类禁烟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

1.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

2.主要为未成年人提供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教育或活动场所的室内外区域;

3.除第2项以外的学校、培训机构的室内区域及室外教学区域;

4.主要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的室内外区域;

5.除第4项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及社会福利机构的室内区域;

6.影剧院、音乐厅、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其他各类公共文化、科技场馆的室内区域;

7.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的室内区域;

8.金融、邮政、电信、股票交易等营业场所的室内区域;

9.商场、超市、书店等商品批发零售场所的室内区域;

10.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游艺厅等的室内区域;

11.体育场馆、运动健身场所的室内区域及室外的观众坐席、比赛赛场区域;

12.校车和客运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船舶、飞机、火车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内部及售票厅、旅客等候的室内区域;

13.公用电梯间及其室内等候区域;

14.宾馆、酒店、旅店、餐厅等场所的室内区域;

15.市、区政府根据举办大型活动的需要,临时增设的禁止吸烟场所;

3.控烟年度总结 篇三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在创卫控烟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我办副主任亲自负责,办公室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控烟制度,并责成办公室主任专程负责,不定期的巡视、检查。

二、出台控烟措施

1、成立控烟小组,组长:刘冬阳;副组长:谭巧苹;成员:孙红艳、侯跃进、何纯义、袁寿太。控烟小组负责创建无烟单位、无烟环境工作。

2、提倡不吸烟、不相互敬烟。

3、办公室、楼道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4、凡贴有禁烟标志的禁烟区,撤去烟具,严禁吸烟。如发现有违反者,禁烟小组有权对其进行劝阻、教育。

5、我办人员有义务对其他人员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三、加大宣传力度,收效显著

充分利用学习、开展活动、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控烟知识,培养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办公室还利用政治学习及各种活动,开展干部职工的控烟、戒烟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控烟能力。

四、领导带头,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公司领导带头控烟,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的主人,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控烟能力。

五、控烟宣传遍及单位和家庭

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倡导规劝戒烟、控烟。同时宣传控烟措施、吸烟危害等,建议单位职工及住户控烟、戒烟,以身作则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做表率。

4.控烟宣传活动总结 篇四

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我院利用 5 月 31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4个世界无烟日之际,认真以多种形式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活动,为此将我院开展控烟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第24个世界无烟日活动通知,采取多种形式的禁烟宣传活动,高度重视禁烟工作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现实意义,广泛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以吸烟影响生命质量及吸烟有损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文明行为准则为重点,积极宣传禁烟有利于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新时尚。为此,我院下发吸烟有害健康宣传画、宣传单 400 余份,并到镇级机关单位发放禁烟宣传画及指导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从而进一步引导吸烟者接受新的健康理念,保证禁烟宣传效果。

二、抓好禁烟窗口单位,全面落实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在开展禁烟活动中,做到从我院做起,在院内张贴多种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画和警示牌,要求全院职工严禁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并互相监督从而达到职工自觉戒烟的现实目的。其次,我院发动广大职工,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工作,劝阻他们禁止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告知吸烟的危害性,宣传吸烟有害健康,不让家庭成员及他人被动吸烟,促其早日戒烟,真正让家庭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连,关爱健康。

5.控烟工作总结 篇五

2011年控烟工作总结

吸烟危害健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要控制烟草的生产、销售、吸食任重而道远,更需要全社会关注,需要机关部门携手共同宣传、控制。我院自开展控烟活动以来,初见成效。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向居民及病员、职工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知识,认真学习有关卫生常识和健康促进知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控烟的意义,严格执行控烟规定,公共场所无人吸烟,病区禁烟、控烟意识增强。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在创卫控烟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医院书记亲自负责,办公室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控烟制度,并责成办公室主任专程负责,不定期的巡视、检查。

二、出台控烟措施

1、成立控烟小组,控烟小组负责医院创建无烟单位、无烟环境工作。

2、职工提倡不吸烟、不相互敬烟。

3、医院各办公室、候诊厅、病房、楼道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4、凡贴有禁烟标志的禁烟区,撤去烟具,严禁吸烟。如发现有违反者,禁烟小组有权对其进行劝阻、教育。

5、医院人员有义务对其他人员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三、加大宣传力度,收效显着 充分利用学习、开展活动、宣传栏、会议等多种形式,对院内职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医院内职工的控烟知识,培养职工不吸烟行为的好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同时,办公室还利用政治学习及各种活动,开展干部职工的控烟、戒烟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控烟能力。

四、领导带头,人人参与控烟活动

医院领导带头控烟,齐抓共管控烟工作。在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控烟活动,人人争做控烟的主人,相互监督。有力地提高了医院干部职工的控烟责任感,增强了控烟能力。班子成员5人中,有3人不抽烟,2人正计划戒烟。

五、控烟宣传遍及单位和家庭

在5月31日世界第24个无烟日,医院出专栏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国家对控烟工作有关法规。医院派出医务人员到中心广场,参与控烟主题宣传活动。倡导规劝众戒烟、控烟。同时宣传医院的控烟措施、吸烟危害等,建议单位职工及住户控烟、戒烟,以身作则养成不吸烟的习惯做表率。医院在醒目位置张贴戒烟标示,总之,经过努力,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明确了控烟的意义,为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和居住条件,确保居民好的健康习惯,促进良好的心态,为我市创卫控烟健康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崇州市中医医院打造成无烟医院,为创建文明单位、无吸烟单位携手共努力。

6.“控烟”岂是“卖国” 篇六

刚刚过去的5月31日,是世界第25个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这简直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主题。中国之所以禁烟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控烟活动总是受到烟草业的强势干扰。中国于2005年加入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全球第77个缔约国。那么,这几年来控烟成效怎样呢?2006年全国卷烟产量20,218亿支,2011年全国卷烟产量24,474亿支,涨幅21.05%,比GDP的增长快得多。

2006年《控烟公约》在中国生效,6年后国家控烟规划仍未出台;今年两会,主管控烟工作的工信部承认“控烟不力”;卫生部坚决要求“警示图形上烟包”,而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一队人马两块牌子”的国家烟草专卖局执意不肯;按规定,《控烟公约》生效3年后,所有卷烟制品的包装上都应有“准确说明使用烟草后的有害后果”类健康警语,最好有警示图片,“宜占可见部分的50%或以上,但不应少于30%”,但国家烟草专卖局消极执行、积极抵制;根据《控烟公约》,履约5年后的中国应杜绝所有烟草广告,可是每年两会都有超过30人签名的提案,要求尽快修订广告法第18条,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国家烟草专卖局一直在挡驾。

如果你在百度的搜索引擎里面输入“控烟”两个字,除了两千多万个网页,你可以看到列举不完的、诸如这样的新闻标题:《美国参议院通过严厉控烟法律》、《巴西政府实施严厉控烟措施》、《世卫组织将出台更严厉控烟措施》、《肯尼亚考虑出台更严厉的控烟措施》、《南非控烟不手软新法案将更严厉》……越来越严厉的控烟,已经是各国政府的共识。时间一晃过去了6年,我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成果除了烟民绝对数量继续上升、烟草广告依然横行之外,烟草业还多了几个“院士”。

2008年11月19日,中国被参加国际控烟大会的200名全球NGO代表,授予“脏烟灰缸”奖,“颁奖词”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控烟的民意已经具备,真正的障碍,国家烟草专卖局这位官员实际上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财政有“烟瘾”,烟草税收来得太容易,政府没有动力去转型、去调结构,去下决心立法控烟。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国政企不分、垄断的烟草专卖,一方面他们掌握话语权,误导舆论;另一方面,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上的控烟措施,他们都会轻而易举地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和烟农。

前不久,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称,现在全球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高达600万,我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则高达100万。目前,我国有3.5亿吸烟者,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将突破300万。以此推算,我国每年100万人的宝贵生命,竟然抵不过不到10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贡献。也就是说,每个生命的价值竟然不到1万美元。

事实面前,实际上的逻辑应该是,支持控烟等于爱国,而如果“控烟即是卖国”的声音不被谴责,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008年,我国一项关于“部分禁烟还是全部禁烟的立法讨论中”,84%的受调查者要求室内及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透露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控烟立法表示非常支持的比率达61.93%。这些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在中国全面控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以国家烟草专卖局这位官员的标准,岂不是说超过六成的国民都是“卖国贼”。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45个重点下一篇:工作会议精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