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2024-07-07

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精选4篇)

1.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篇一

再学习再贯彻 再提高

——xxx大队召开学习会再次贯彻

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

12月23日上午,xxx大队召开中层干部学习会

再次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xxx大队党总支书记、副大队长xxx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xxx书记指出,xxx书记的报告,总结了xxx在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难题”等12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结了工作实践的四点经验体会。报告全面深刻分析了“十一五”时期xxx所面临的形式,明确了“十一五”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并全面部署了~年10个方面的工作任务。xxx根据xxx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上作了科学统筹和安排,进一步确立了xxx发展的新目标,使我们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信心更坚定。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xxx的讲话确实是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针对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xxx书记在会上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科室中队要组织队员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二是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部分人员使命感不强、责任感不强和紧迫感不强的问题。三是紧紧围绕开发区“十一五”规划、市局明年工作思路和大队明年工作思路,围绕开发区中心工作,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做好xxx工作。四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围绕开发区的战略转变,提升xxx的业务水平,要与建设和管理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新形势适应。五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工作确保“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明年将要加快工作节奏,大队全体人员要做好加班的思想准备,搞好开局之年,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打好坚实基础。

xxx大队党总支副书记、副大队长xxx指出,全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xxx大队要发挥执法职能保障xxx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和谐地发展,要通过吃透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来指导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工作,立足本职积极谋划明年各项工作,确保“十一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在全面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要着重做好市局的五大方面工作:一是落实街面管控办法,确保面上良好效果;二是做好信息化工作,推进数字化执法;三是落实“四联机制”,做好部门协调配合;四是加强公众参与力度,提高社会参与水平;五是建立宣教网络,落实宣传引导机制。结合开发区实际要做好两大方面工作:一是围绕xxx推进城市化,做好一切关于推进城市化的工作;二是加强队伍管理,进行规范化和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形象。xxx副书记要求,要把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好执行好,确保工作卓有成效。

在会上,各科室、中队的负责人汇报了各自部门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和xxx讲话精神的情况,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了的学习体会。

2.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篇二

蒋 宏 坤 同 志 的 讲 话

(2009年8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的举措和务实的作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复杂变化,我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强大动力,科学研判形势,主动应对挑战,务实制定政

— 1 — 策,全力化解危机,按照市委年初提出的“双保双扩双转”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一着不让地抓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统筹、民生改善、政府服务等重点工作,努力在克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提升、在转型中发展,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时序进度。一是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上半年,全市完成GDP3560亿元,增长10.3%。1~7月,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9.4亿元,增长7.8%;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087亿元,贷款增量已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8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27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963亿元,增长3.5%,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三分之二的行业产值保持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8.9亿元,增长10.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9亿元,增长17.2%,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分别增长74.1%和85.2%。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降幅由一季度的下降11.4%收窄到1~7月的下降4.3%,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 2 — 光伏太阳能等产业均呈现较好发展势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9%,占GDP比重达38.7%,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78.6%和61.3%,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东南大学等3个大学科技园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全面启动。三是改革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确定改革试点先导区23个,初步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改革发展格局。全市农村“三大合作”组织累计2768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7.3万亩,农业保险累计投保农户94万多户次,农业担保金额累计21亿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资改革、城区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持续深化。四是生态建设切实加强。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均削减1.4万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1.34。五是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等民生类财政支出达129亿元,同比增长29%,占财政总支出的47%。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1~7月,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增长10.7%,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745元,增长8.6%。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五连冠”,再次确认“长安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3 — 今年3月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首批114个单位76701名党员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目前已基本结束,取得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实际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得到了中央学习实践活动巡回检查组和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群众对市委常委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评价“满意”和“比较满意”达100%,其中“满意”占94.95%。

今年在困难和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取得较好成绩,这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市各大板块、各条战线、各个方面作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苏州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宏观形势看,一方面,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在不断增多,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向好趋势明显;另一方面,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尚未彻底走出衰退,外部需求持续减弱、物价水平持续回落等因素对国内经济健康运行产生影响,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从发展趋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必将带来全球产业脱胎换骨 — 4 — 的大调整,而且这一轮调整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技术领域的突破,将催生一批高速度、长周期的新兴产业;国家和省对自主创新、新兴产业等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越来越明显。从苏州实际看,我市经济虽然回暖趋好,但仍然存在部分指标进度脱幅、开放型经济尚未走出低谷、工业用电不容乐观、企业效益恢复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由于需求疲软的总体市场环境短期内难以扭转,出口、工业生产短期内难以恢复快速增长,更为突出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全市保增长、促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我们要高度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紧盯全球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立足苏州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发展意识,全力以赴保增长,不失时机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统筹兼顾创和谐,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

— 5 — 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一是保增长与促转型的关系。在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二是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的关系。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增量做大带动存量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的关系。既坚定不移扩大内需,又坚定不移拓展外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开放型经济的领先优势。四是保民生与促和谐的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做好今年的工作,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确保完成全年保 — 6 — 增长目标任务

苏州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2%,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不仅关系到苏州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全省大局。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发展目标任务,抓难点、抓重点、抓增长点,更加有效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全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回升。

一要努力保持投资、出口、消费的稳定增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揽子计划。我们要抓住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继续扩大有效投入,实现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快速路网、港站枢纽、能源和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切实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163项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更加注重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80个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力争今年新增百亿元企业2~3家。认真落实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大力培育消费热点,重点抓好住房、汽车、通信、文化等带动力强的消费。组织好“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商业特色街区、社区商业”工程,着力完善城乡商业网络,深度挖掘农村消

— 7 — 费潜力,新增12个左右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重点培育3~5个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只能增强,不能削弱。我们要坚决遏制住外贸出口持续下滑的势头,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知名展会,抢订单、争份额。加强与跨国公司总部沟通,吸引跨国公司将订单转移到我市,帮助在苏企业争取更多生产计划和订单。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着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昆太联动和“苏台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开发区资源整合,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增强开发区对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带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二要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重点。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制造业总量已跃居全国第二,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市,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6.8%。工业是苏州经济的大头,也是保增长的重点和难点。要对“6+4”重点产业振兴发展中需要的政策、资金等加强协调研究,尽快落实配套措施,推动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及早 — 8 — 振兴。做好向上争取与对接工作,力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列入国家、省产业振兴规划。更加重视重大产业项目的储备和推进,支持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扶持这类企业迅速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以财政资金的投入带动更多的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担保公司扩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担保服务。选择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高成长性和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政策激励。

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比重偏低,是我市产业结构的一大突出问题。无论是从增强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来看,还是从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来看,都需要现代服务业有一个大的突破。要制定出台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意见,依托制造业相对发达优势,主动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优势,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提升发展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实现旅游产品由观光为主向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高科技体验等多元化转变。加快发展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业,— 9 — 积极开拓文化创意、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力争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二、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本质上讲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冲击。应对危机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抓得及时,就能化危为机、抢占先机,动作迟缓,就会丧失机遇、陷入被动。苏州要再创辉煌,保持率先发展的领先地位,就必须率先从传统发展方式中走出来,率先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人才提升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转变。要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促进苏州经济量增质升。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从产业结构看,苏州的制造业大多还处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高新产业向高端化攀升,新兴产业向规模化扩展。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力争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大幅度提升工 — 10 — 业投入中技术改造比重,力争今年全市1200亿元工业投入中技改投入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调整机遇,加快培育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纳米技术、生物医药、数字动漫等新兴高端产业,大力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电子和通信设备、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使之迅速做大规模、增强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优势扩张,通过股权收购、产权受让等形式开展并购重组,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地标型企业,打造著名品牌、强势品牌。

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型升级的主要举措和关键着力点。总体上看,苏州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和产品还比较少,尤其是还没有像华为、尚德那样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创新优势赢得竞争优势。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制造业向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

— 11 — 发展的扶持力度,更加重视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和爆发力强的本土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使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加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等创新载体的建设,落实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等扶持政策,制定出台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从科技信贷、风险投资、科技保险等方面优化投融资环境。增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资金,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今年确保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转型升级,人力为本。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回报最大的投入。要深入实施新一轮“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将人才引进重点进一步向重点产业方向倾斜,坚持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引进并重,切实提升重点产业核心技术专家集聚度。要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打造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和工作品牌。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人才素质。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措施,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以更加 — 12 — 灵活的机制,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周到的服务,广招一流人才,集聚高端人才,以人才高地建设支持产业高地建设,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使苏州成为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

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是打开局面的根本途径。改革意味着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意味着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以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来实现。在当前困难比较多、矛盾比较多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尤其要坚持向创新寻对策、找出路,靠创新破难题、求突破,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着力消除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性障碍,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重点要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城乡一体化改革要有新突破。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苏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苏州有基础、有条件取得重大突破的改革内容。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着力抓好23个先导区的改革创新工作,突出“三臵换”、“三集

— 13 — 中”关键环节,力求在农村土地使用、金融、社保、社区管理、户籍等制度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坚持现代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加快农业土地股份合作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组织化程度。合理配臵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城乡服务管理,加快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意识和观念,学习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加强撤并乡镇的资源整合、环境治理、改造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城乡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保洁和环保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整体面貌。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做好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全面实行市级机关行政审批项目“两集中两到位”。推进新一轮“项目审批提速”工程和“重大项目无偿上门代办”制 — 14 — 度,试行“一家牵头,一门受理”审批模式,大幅度缩减建设工程、招商引资等审批环节,力争使项目审批速度普遍提升20%。积极改革城镇管理体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县城镇、中心镇探索“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其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稳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完善部门预算管理,探索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评价机制,强化对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富民惠民、招商引资成效等方面的政绩考核。

三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要有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向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产业集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金融、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技术和土地等要素市场,着力形成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实体经济市场与虚拟经济市场相得益彰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资本市场建设力度,借助IPO重开和创业板上市的有利时机,强力推动企业上市,年内争取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1~2家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创新投融资方式方法,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企业投入激励机制和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发行中小

— 15 — 企业集合债券,争取年内发行企业债券超过50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机制。培育壮大社会中介组织,加快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

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认真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和全省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加快文艺院团和出版单位分类改革以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抓紧苏州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名人馆、评弹学校新校、市图书馆分馆等项目建设的同时,年内全面完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建设,实现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市、县级市(区)、镇(街道)三级全覆盖。完成22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确保年内村(社区)覆盖率达85%以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抓紧制定新一轮苏州文化产业五年发展纲要,扩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吸引更多民资、外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市对外开放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五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围绕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基本药物 — 16 — 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重点,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实施政府补贴、药品零差率销售。继续办好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和“母婴阳光工程”等实事项目,加快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

四、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人民福祉摆上优先位臵,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科学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

一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稳定岗位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力度,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注重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创业新路径,进一步放宽小额担

— 17 — 保贷款、工商税务登记、行业准入等方面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乡失业人员实现创业,不断提高民众经营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力争年内城镇职工五大险种覆盖面均超过98.5%。着力办好一批“群众得实惠”实事项目,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公共交通建设、市容市貌整治、社区管理、生态建设、绿化建设,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年内完成市区100万平方米以上老住宅小区和180条以上街巷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要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针对苏州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加大重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引导公共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深入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广泛开展“歌颂伟大祖国、建设美好苏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太湖文化论坛国 — 18 — 际会议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臵,强化公共卫生职能,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严格防控甲型H1N1流感。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三要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苏州的环境和资源要素制约矛盾已日益突出。无论经济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无论保增长的任务如何繁重,我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都不能有丝毫降低。要以生态标准原则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打造优美的宜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行节约型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对化工、造纸、印染、电镀、食品等重点行业加大整治力度,启动第二轮小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认证。进一步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在经济转型和生态建设中的调节作用。切实保护好城市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和生态

— 19 — 公益林、湿地、水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城乡一体的森林绿化生态网络系统。加强太湖、阳澄湖水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构建“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四位一体新格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普及生态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理念。加快“绿色苏州”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项维稳任务十分繁重。要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各类群体性事件,有效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化解一批不稳定因素,确保重大节庆期间不发生苏州人进京上访,确保不发生苏州人在全国挑头滋事,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的重大敏感问题。加强“法治苏州”建设,做好法治县(市、区)先期检查考核工作,力争更多县(市、区)进入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行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积极构建社会大防控格局,提高“平安苏州”建设水平。大力开展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 — 20 — 众的价格权益。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发挥好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各级党委政府是一大严峻考验,对各级领导干部是一场重大考试。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前,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开创各项工作新的局面。

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苏州广大干部群众素有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为代表的苏州城市精神。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危中求进、难中攀高的进取意识,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坚持能快就不能慢,能先就不能后,能主动就不能被动,努力实现好中求快、优中求进,不仅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为实现更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基础。

— 21 — 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现在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埋头苦干,狠抓落实。要坚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咬住目标、迎难而上,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多做破难题、解民忧的事情,真正做到对事业尽心、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职。深入开展“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等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对口帮扶等工作,更好地为基层排忧解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梳理去年以来出台的各项“保增长、促发展”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逐一对照政策兑现和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政策在第一时间执行到位。切实加大各项工作抓落实的力度,对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各项重点工作要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全力以赴保证时序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规定精神,切实精简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改进领导同志到市县考察调研接待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简化陪同迎送,以艰苦奋斗、干事兴业的作风和形象,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夺取各项事业的新成绩。

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我市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即将展开。要在 — 22 — 巩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取得实效,更加注重简便易行,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切实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党委要切实承担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任,善于把握大局,统筹兼顾,始终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使各项工作在正确决策的推动下更加富有成效。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工作,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力量、集中智慧的作用和优势,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推进苏州又好又快发展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

— 23 — 倡廉工作,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同志们,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苏州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24 —

阎 立 同 志 的 讲 话

(2009年8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市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组织和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克难求进,务实创新,拼搏争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一次动员大会。会议听取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同志的讲话,与会同志进行了分组讨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张家港市、沧浪区和市发改委、建设局、外经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大家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谈工作、议思路、找差距、提对策,使我们深受启发。刚才,又审议通过了全委会决议。这次会议主题鲜明,特别是蒋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重点突出,回顾成绩实事求是、令人振奋,部署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讲话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方向,完全符合苏州实际,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对于加快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议虽然只开了一天

— 25 — 时间,但是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深化。大家认为,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后期,处在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时期,这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能不能做到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适时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构筑新的发展优势,在危机中抢占先机,在危机后占领制高点,这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谋划的重大课题。苏州的实践只有注入科学发展的内涵,才能保证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目标顺利实现。蒋书记的讲话通篇贯穿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体现了争先创优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既催人奋进,又令人警醒。正如会议指出的那样,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目前,我市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本结束,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即将展开。我们要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持续不断地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领域、各 — 26 — 个方面,力求取得更大突破和更多成效,使苏州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这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一致,与人民的愿望、苏州的实际相吻合。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责任感。

二是开放创新的意识和动力更加增强。大家知道,苏州能有今天的可喜局面,就是不断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创新发展的结果。虽然目前开放型经济遇到了很大困难,但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决不能放慢,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强化。蒋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创新是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更是打开局面的根本途径。在当前困难和矛盾比较多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尤其要坚持向创新寻对策、找出路,靠创新破难题、求突破。要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以创新的精神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思想上保持活力、超越自我,行动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始终保持危中求进、难中攀高的进取意识,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坚持能快就不能慢,— 27 — 能先就不能后,能主动就不能被动,努力实现好中求快、优中求进。这为我们结合实际谋划下一步发展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建立了坐标系。我们感到,只有紧紧围绕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创新创优的工作作风,拿出关键措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加以落实,才能真正做到开拓进取,创新发展。

三是克难求进的思路和目标更加清晰。蒋书记在报告中对我市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作了新归纳、新表述,赋予了新的涵义,特别强调要努力使苏州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把苏州建设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大家认为,科学发展是时代的强音,也是苏州发展的迫切要求;开放创新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既是统筹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需要,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产业高端化、服务便捷化、环境生态化的过程。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经济大市,苏州应当努力成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具有“双面绣”特质的 — 28 — 城市。大家认为,这样一系列的更高定位,为全市工作指明了方向,必将起到凝聚人心、激励士气、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四是工作推进的重点和措施更加明确。这次全会旗臶鲜明地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并就处理好四个关系,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增强科学发展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转变机关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等作了具体安排。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先后实现了“农转工”、“内转外”两次历史性转变,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由量向质的跨越。在这一阶段,无论是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还是从苏州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谆谆教导的那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得越早、抓得越紧、抓得越实,就越能打开新局面,赢得发展新优势”。蒋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转型升级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牵住了“牛鼻子”,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我们相信,只要各地各部门按照全会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够战胜

— 29 — 困难和挑战,实现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新发展。

五是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大家认为,蒋书记的报告,既全面透彻地分析了形势,正视困难、直面挑战,又提出了一系列攻坚克难的办法和措施,增添了我们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加深的情况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增长,不失时机促转型,努力在克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提升、在转型中发展,从而赢得了经济运行企稳向好、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力度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切实加强、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这样一种良好局面。从今年目标完成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总体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从“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环境资源四大类20项指标基本达到规划进度要求,并有4项指标提前完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逐步向好,世界主要经济体止跌企稳迹象明显,中国经济有望加速回暖、率先复苏。许多同志在讨论中纷纷表示,要抢抓这一有利时机,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市委的最新要求上来,一环不松、扎实工作,力争实现弯道超越。

— 30 — 为了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再讲几点意见。当前,我市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保增长仍然是必须狠抓不放的一项重点任务,我们要按照会议要求,立足当前,咬定目标,着重在六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千方百计推动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要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鼓励双向拓展,强化招商引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力争对外贸易止跌回稳,力保利用外资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二要想法设法保持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要加强预警监测和服务,加大项目投入力度,巩固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国第一的地位。三要乘势而上力促服务业跨越发展。要主动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抓紧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服务业项目,充分挖掘内需,促进服务业量增质升,为经济增长贡献更多份额。四要一着不让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要促进就业创业,健全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要确保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的目标。五要不折不扣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要落实考核问责等制度,强化源头控污,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4%和5%。六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要加强规划、— 31 — 引导,推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切实维护稳定,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不仅要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工作,更要着眼长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1.强化支柱产业,从发展基础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推动产业高端化。围绕产业振兴发展计划,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认真组织实施7.5代薄膜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器、光纤预制棒、焊接机械人成套装备、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争取尽快形成一批骨干优势产品和企业。二要促进产业规模化。围绕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的目标,建立一批千亿元级的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地标型企业,争取花三年多时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50家左右,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30多家;培育10家左右地标型企业和25家左右年出口超10亿美元的工业企业。三要引导产业品牌化。坚持名牌带动,保持工业企业国内注册商标和国际注册商标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推进专业技术标准化,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检测中心。四要倡导产业绿色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年内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4个循环经济项目全面投运。坚持对重点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认证,年 — 32 — 内验收200家。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为长远发展留存环境容量。

2.强化服务经济,从发展层次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物流园区和软件产业基地,汇聚企业总部和会展、广告、法律、会计等专业商务机构。二要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建设旅游重点项目,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开展旅游市场促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尽快实现苏州旅游业的提档升级。紧抓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两大产业链环节,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集聚区。三要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和引导民营医院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多样化。重视教育培训、就业中介、体育健身、养老服务、市政服务等产业的发展。

3.强化自主创新,从发展动力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加大研发力度。以企业为主体,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全年R&D占GDP的比重达到2%。新设关键技术专项资金,— 33 — 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建设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年内完成5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实施200项重点产学研项目。二要完善创新载体。加快建设苏州汽车零部件等1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苏州科技城、吴中生命科技园等产业创新基地。构建纳米技术、SaaS产业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集成电路测试与设计、软件评测、新药创制、实验动物等平台的服务功能。建好中科纳米所、中科医工所、江苏(沙钢)钢铁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三要强化政策扶持。全面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以及鼓励产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各项政策。制定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科技保险费补贴、科技贷款贴息、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创业投资引导等具体措施,促进资本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四要引进高端人才。紧紧抓住海外人才回流的机遇,以实施“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为龙头,全年争取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100个以上。

4.强化对外开放,从发展路径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调整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在力保外贸止跌回稳的前提下,— 34 — 加快调整进出口结构,鼓励发展一般贸易,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外资出口大户特别是电子类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更新生产设备及技术,实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引导内资企业特别是传统类企业加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重塑贸易竞争力。扶持外贸企业走品牌化、基地化发展的道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集群。二要招商选资助推产业升级。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链高端环节、关键环节,大力引进对结构优化起关键和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注重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精细化招商。推动昆太联动和“苏台经贸合作区”建设,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研究制定外资企业总部认定及促进办法,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追加投入。三要对外拓展开发国际资源。以张家港的钢铁与毛纺针织、吴江的丝绸纺织和光电缆、常熟的服装、昆山的汽车及零部件等内源型产业为基础,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强强联合,建立海外原材料基地、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以并购等方式收购国外销售渠道及品牌。

5.强化城乡统筹,从发展格局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苏州市主

— 35 — 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编制和修订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加强规划管理,构建城乡一体、分工协作、职责明确的管理体系。二要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加大对23个改革试点工作先导区的推动力度,争取在农村土地使用、金融、社保、户籍等制度上取得新的突破。认真贯彻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农村住宅臵换商品房、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臵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促进农民身份转换。扩大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三大合作”改革,提高农民持股、入社比例,增加农民收益。三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

6.强化载体功能,从发展空间上推进转型升级。一要促进产业集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鼓励关联企业向产业集聚区汇集。争取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形成8个以上超千亿的工业集聚区。切实加强苏州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 — 36 — 地和苏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3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100个苏州市特色产业基地。二要实现集约发展。开发区和产业园区要着力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提高产出效益,成为先进制造和科技创新的先行者。要把城市中央商务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三要增创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不断强化和拓展各级各类开发区和科技园、物流园、软件园、创意园、特色产业园的载体功能。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在资源优化整合上求突破,在各类特殊监管区或功能区叠加上求突破,全面增强开发区对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带动开放型经济乃至全市经济转型升级。要以苏宿工业园等为载体,有序引导产业转移。要通过区域联动、区港联动,带动保税物流类、仓储类货物贸易,不断提升我市在华东地区的商务地位,全力推动苏州成为台海两岸间重要的商品展览贸易中心。

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重点围绕蒋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议,迅速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学习讨论,进一步加深对会议精神的理解,同时结合自身

— 37 — 实际,理清下一步工作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意见。要将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党员,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将市委的要求化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今年以来我市应对危机、克难求进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下一阶段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繁重。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勇攀登!

主题词:市委全会

十届十次

蒋宏坤

阎立

讲话

本期发至:各市、区委,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工委;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市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和直属单位党委。中共苏州市委办公室

2009年9月1日印发

3.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篇三

10-12-29 09:05:06 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日报

●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努力使“十二五”时期成为贵阳市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五年

●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进一步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

●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特别能吃苦,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中共贵阳市委第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会场。记者 王京 实习记者 周元杰 摄

贵阳新闻网消息 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开幕。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会作书面报告,作题为《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主持大会,并就《建议》(讨论稿)作书面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跃南,市政协主席陈石,市委副书记喻红秋、李涛,市委常委申振东、俞静、韩力争、蒋星恒、李忠、王保建、邹碧声、刘文新、孙峰、周道许以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李军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栗战书最近关于要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的重要指示。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崇高追求,我们党近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社会史;是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幸福感,过程是不断造福于民从而让群众自觉、自动参与,成果最终由全体人民共享;是满足全市人民对幸福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市民需求日趋多样,幸福的内涵更加丰富;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主动顺应,上世纪以来,许多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不约而同地把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作为最新的执政理念。我们要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努力实现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把贵阳建设成为全市人民更加热爱、在全国有更大影响的幸福城市。

李军强调,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进一步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幸福首先要有物质基础,也就是要有“蛋糕”。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做“蛋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一要加速发展,把“蛋糕”做得更大。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超过2000亿元、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万亿元。工业要加速,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抓园区的力度要更大,大力探索并总结推广市场化的园区建设融资方式,抓紧抓好十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特色优势产业的力度要更大,紧紧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集中精力抓好六大产业,努力打造千亿元产业;抓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力度要更大,培育4个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以上、8个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服务业要加速,要巩固和扩大已有旅游、金融、商贸等亮点,超常规发展会展、物流等新的增长点。城镇化要加速,积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组团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坚持科学规划,突出城镇特色;坚持城乡统筹,带动农村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重大突破,提高项目谋划能力,大力开展项目招商,加快项目落地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按照“亲商、爱商、安商、敬商”的要求,对所服务的项目进行“把脉问诊”,找准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二要加快转型,把“蛋糕”做得更好。要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端转向高端、增长模式由粗放转向集约、要素投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三要推动跨越,使“蛋糕”变得更大更好。从量上看,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贵阳;从质上看,比全省提前五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城市。

李军强调,要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一是以促进充分就业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和增收工程”,创造35万个就业岗位,使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3.2万元和1.2万元。二是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大力实施“扶贫济困工程”,打响最后的攻坚战,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快速反应机制。三是以缓解上好学难、上好学贵为目标,大力实施“普教优教工程”,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上好学难”、学前教育“入园难”、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难”,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确保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四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大力实施“健康工程”,实现“十二五”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覆盖率100%,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政府负担比例提高到70%以上。五是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养老敬老工程”,争取让每个老年人都能领取养老金、基本生活有保障,确保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1万张以上,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20张床位。六是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新建10万套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把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全部纳入保障范围;有序发展商品房,坚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七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大力实施“平安工程”,深入开展“严打”,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十二五”期末老百姓安全感提高到90%以上,出门更放心、在家更安心。八是以缓解中心城区拥堵为目标,大力实施“畅通工程”,2012年全面完成“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任务,2015年前全面建成市域快速铁路网和城市轻轨1号、2号线,落实公交优先,严格交通管理,倡导文明行车、文明行路。九是以环境净化美化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整脏治乱工程”,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使红枫湖、百花湖水质稳定在三类,阿哈水库水质稳定在二类,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由现在的41.78%和42.3%提高到45%,推进“整脏治乱”重点转向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十是以提升文明素质为目标,大力实施“传统美德弘扬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内,大力弘扬忠诚、孝顺、诚信、知足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将“十大民生工程”进行量化,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建立幸福指数测评体系,检验分“蛋糕”的群众满意度,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李军强调,省委要求“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特别能吃苦,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党员干部付出的辛苦越大,辛苦指数越高,人民的幸福感就越强,幸福指数也就越高。贵阳自然条件差、建设成本高,发展起点低、工作难度大,开发历史短、开放程度低,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全市党员干部辛苦指数必须更高。一是思想要艰苦。领导干部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需要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下功夫调查研究,掌握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全面的而不是零碎的材料;需要在理论、政策指导下,对材料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找准结合点。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思想过程,往往伴随着苦恼、苦涩、苦思冥想、苦心孤诣。如果当思想上的懒汉,就容易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二是工作要刻苦。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有些工作十分重大,涉及全局、关系长远,我们必须亲自抓在手里,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有些工作非常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有那么一股子狠劲,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有些工作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我们必须敢抓敢管,敢闯敢试,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有些工作涉及群众利益、群众情绪、群众愿望,我们必须放下官架子,眼睛向下看,虚心听取意见哪怕是尖锐的意见,诚心诚意地纠正不足、改进工作;热心改善民生,尽心竭力地办实事、办好事;耐心沟通交流,悉心、妥帖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三是生活要清苦。面对社会上有些人穿名牌、开好车、住豪宅、一掷千金的生活,我们一定要把稳操守,增强定力,思贪婪之害,弃非分之想,控制自己的物欲,约束自己的行为,知足于党纪国法允许的物质生活。要管住嘴,不明不白的酒千万不喝;管住手,不义之财千万不拿;管住腿,低俗场所千万不去。组织部门要树立公道的用人导向,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困难较多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劳苦功高、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重用,真正做到让吃苦的干部不吃亏。要探索开展辛苦指数的测评工作,以此作为考评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

李军强调,党员干部吃苦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人如果仅仅为自己,那么他的人生价值就很小;如果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他的人生价值就实现了增值;服务越多、奉献越大,他的人生价值就越大。“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通过我们的吃苦,换来的是老百姓不吃苦;“一代不苦代代苦”,通过我们这一代吃苦,换来的是下一代不吃苦。吃这样的苦,带来的是人生价值实现后的精神愉悦,恰恰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只要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有这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信念,不管遇到怎样的辛苦,遭受怎样的委屈,都能始终无怨无悔、满怀激情、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投身于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崇高事业。

市纪委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干部,贵阳警备区主官,在职地级领导干部,曾经担任过市级领导职务的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贵阳市委主要负责人,市级各单位负责人,各区(市、县)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部分驻筑部队、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负责人,部分基层党代表,部分中小学主要负责人,部分市级医院主要负责人,部分部属、省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部分市属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全会通过电视、电台、网络进行现场直播,各区(市、县)、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进行了集中收看,广大市民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络留言等方式进行了互动。

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

10-12-30 09:09:55 来源:贵阳新闻网-贵阳日报

《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举措,以三次产业提速增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支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市委八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 李军作总结讲话 袁周部署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会议强调,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把压力传递到每个干部职工,把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同办好明年“三件大事”

贵阳新闻网消息 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后,于12月29日胜利闭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总结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跃南,市政协主席陈石,市委副书记喻红秋、李涛,市委常委申振东、俞静、韩力争、蒋星恒、马长青、李忠、王保建、邹碧声、刘文新、孙峰、周道许,以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的五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特大旱灾的严重影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狠抓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奋力推进三次产业提速增效,着力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扎实开展“三创一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过艰苦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为“十二五”时期取得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举措,以三次产业提速增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支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袁周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他指出,明年是着力求突破、见实效的关键之年。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要大力实施“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行动计划,在三次产业提速增效、协调发展、增强竞争力上求突破、见实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区域性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强力打好“三创一办”攻坚战,在提升基础设施、市容市貌、文明形象上求突破、见实效,高标准加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推进民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整治市容市貌和营造氛围。要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在推进城市拓展、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上求突破、见实效。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上求突破、见实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要着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在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上求突破、见实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建设和谐贵阳上求突破、见实效,市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要比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面加强物价监管,突出抓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大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要抓紧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

李军在讲话中指出,这次全会富有成果。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建议》的理念好、今后的任务重、确定的措施实。广大市民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收听、收看全会直播,并积极参与互动。来自会场内的声音和会场外的声音交汇在一起,产生了强烈共鸣、形成了广泛共识,给我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埋头实干,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李军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体与会者、向广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军指出,2011年我们要办召开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九次代表大会、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面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都关系全局、要求很高、任务艰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为此,一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明年是市、县、乡三级集中换届之年,必然涉及干部的进退流转。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党性,在位一天就要尽职一天,心思往本职工作上想,力气往本职工作上使,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把党和人民交托的工作办好,决不能分心走神。组织部门要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中考察识别干部,以在办三件大事中的辛苦指数作为换届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二要把压力传递到每个干部职工。针对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存在压力层层递减导致基层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的现象,领导干部要敢抓敢管,绝不能因为怕得罪人、丢选票、影响个人进步,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要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最近关于换届中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的重要指示,对敢抓敢管的干部,即使因为抓工作丢了选票,组织上也要重用;对当老好人的干部,即使得票很高也不能提拔,而且还要进行调整。对基层干部来说,没有压力,注定不会有出息、不会有前途;没有压力,工作随心所欲,就可能出现差错甚至失职,就会被问责。要珍惜自己的前程,珍惜自己的岗位,习惯于多一些压力,即使上级没有压力也要自加压力。三要把全体市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各级党政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企事业单位都要充分发挥作用,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广大市民作为贵阳这座城市的主人,要自觉参与到三件大事中来,争做参与者、不做旁观者,争当“运动员”、不当“评论员”。特别是在协办全国民运会中,要以贵阳人特有的热情,欢迎全国各地尊贵的客人,维护贵阳整洁有序的形象,维护贵阳人文明有礼的形象,捍卫贵阳人的尊严。

会上,书面报告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对新选拔任用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

全会通过电视、广播、网络进行现场直播,各区(市、县)、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进行了集中收看,广大市民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网络留言等方式进行了互动。

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未来五年贵阳——

围绕“七个新” 为民谋幸福

主要目标:“七个新”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翻番,分别超过2000亿元、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六大支柱产业更加壮大,生态农业长足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三条环线十六条射线”城市骨干路网全面形成,建成市域快速铁路网和城市轻轨1号线、2号线。统筹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十二五”,乃至“十三五”、“十四五”更大发展的需要。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新增长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力争2015年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切实增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区域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昨日闭幕的贵阳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贵阳未来五年,将以“七个新”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

【建议目标】

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万亿元 【实施路径】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大投资规模 着力谋划一批城乡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保和民生等重点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更大的支持;扎实做好项目库建设;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选择一批投资大、效益高、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积极引进更多中央和国内外优强企业来筑投资。

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更多地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投资门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和公共事业等领域。

优化投资结构与效益 加大对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围绕解民忧、惠民生,增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建议目标】

按照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要求,奋力实现工业经济的提速增效。【实施路径】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以装备主机为龙头,以专业化协作配套为支撑,以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为保障,以集群式发展为目标,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矿用机械、专用数控机床、环保设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

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业 坚持高端化发展方向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煤电、磷电、冶电联营,加快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促进磷、铝等优势矿产资源就近就地加工转化。

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和现代药业 支持贵州中烟工业公司贵阳卷烟生产基地建设,提升“贵烟”的品牌竞争力;支持“老干妈”、“贵酒”等本地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益佰”、“同济堂”等制药企业发展,培育和创建一批以民族药(苗药)为主的黔药新兴品牌。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切实加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 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十二五”期间,力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努力实现在同类开发区中排位前移。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倡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园区投资开发公司,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推进园区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大力引进东部地区资金、人才和先进经验。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建议目标】

抓住贵阳市被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的机遇,发挥省会城市独特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实施路径】

加快发展旅游业 实施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和旅游产品品质提升计划,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加快发展会展业 力争“十二五”期间会展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优势产业,将我市打造成为中国夏季会展名城;以继续办好“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为重点,大力培育会展品牌。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围绕交通枢纽、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调整优化物流节点及空间布局,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服务业联动发展,建成区域性物流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加快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清镇物流园区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

加快发展金融业 加快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实施“引银入筑”工程,吸引境外、域外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入驻;大力支持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重点扶持发展影视、印刷、出版、创意、动漫、演艺等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建设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阳明文化产业园、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建成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市档案馆新馆、市文化遗产博物馆、金阳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

加快提升其他服务业 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大中型专业市场集中区,规范改造专业市场,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商贸中心。

建设幸福新农村

【建议目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建设社会主义幸福新农村。【实施路径】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推广以生态循环种养、乡村休闲观光、大中型沼气池生态循环等为主的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打造“生态品牌”,支持一批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争创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农村串户路、机耕道、生产便道并网建设,加强农村排水、电网、通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各类补贴扶持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指导和服务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促进农民有序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基础设施优先行

【建议目标】

努力构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

【实施路径】

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 建设一批连接骨干路网的快速通道;积极配合完成龙洞堡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快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建设,形成连接黔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市的快速交通网络;提高进入长江的通航能力,完善码头、道路等航运配套设施。

加强市政设施建设 积极做好中缅、中卫天然气进入我市的对接和产业配套工作;合理安排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等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和改造;确保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中心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贵阳”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物联网;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发展第二代互联网。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建议目标】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路径】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 构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市空间布局;北拓、南延、西连、东扩,以老城区和金阳新区为核心,连片发展三桥马王庙、小河、二戈寨、白云等区域;加快建设高新、花溪、龙洞堡、新天等外围组团。

加快小城镇建设 围绕市域快速铁路和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贵遵高速公路等交通沿线建设一批工矿型、商贸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特色小城镇;推进加强交通、通讯、供电、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稳步推进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镇转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加大城郊接合部整治和连片改造力度,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低碳“扮靓”市民生活

【建议目标】

继续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强力推进节能降耗,让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活得更舒心、更幸福。【实施路径】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以“两湖一库”为重点的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强化施工、交通等噪声管理等。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城市绿化率;以“两湖一库”及其水源流域为重点,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采石场、矿山等迹地的环境治理和复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示范园区;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率先建设一批低碳社区;抓好重点行业节材、节水以及废水资源化工作;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打造人才高地 推进创新发展

【建议目标】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结合、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实施路径】

超常规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 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实施各项人才计划;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抓紧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吸引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和境外人才来筑发展;打破阻碍人才流动的身份、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推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原始创新,鼓励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和建设一批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加强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促进项目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并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根据成长规律和特点分阶段分类别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深化改革添活力

【建议目标】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参与黔中经济区建设。【实施路径】

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重点产业招商工作组和港澳招商工作组的作用,突出面向央企招商;紧抓东部产业加快转移的契机,承接符合贵阳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参与我市国有企业重组;切实加强与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积极参与黔中经济区规划建设 加速推进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融合;联合建设贵阳至遵义、贵阳至安顺等工业走廊和沿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产业带,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收购、兼并或参股国有、集体企业;支持民间资本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

全面改善投资软环境 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在投资、土地、环评、审批和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放权让利,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深化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

“十大民生工程” 构筑幸福生活

【建议目标】

“十二五”时期确保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市人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并每年进行一次幸福感测评。

【实施路径】 十大民生工程

4.学习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汇报材料 篇四

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观摩

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9月20日)

这次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观摩总结会议,主要是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观摩活动情况,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经济的认识,为换届和召开市县党代会、人代会作思想准备。这次市县领导班子换届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按照中央和省委相关要求,在省委换届考察组的指导下,我们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发扬民主、尊重民意、推进改革、严肃纪律贯穿于换届工作全过程,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着力完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切实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符合人民愿望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目前,乡镇换届工作已全面完成,市县换届工作正在按既定方案顺利推进。二是写好报告,全面系统回顾过去的工作,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把握发展规律,完善当前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统筹部署好未来工作。因此,这次对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现场观摩,以及今天召开这次会议,就是一个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坚定方向的升华过程。通过几天的现场观摩,大家对各县区工作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该褒奖谁、鞭策谁、督促谁,已无须再用语言表述。现在最为关键的是要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也就是通过认真审视我们已经做和正在做的事情,看哪些顺应了自然规律,因而成为了亮点;哪些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却走向了“又好又快”的反面。看哪些采取了正确的方法,进展较快,好思路、好想法得到了落实;哪些因为方法不当,事与愿违,甚有决心越大则损失越大。看哪些因为作风扎实,使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哪些因为作风漂浮,心存杂念,使一些好的思路和部署没有落到实处。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现场观摩和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解决好顺应自然规律、改进方法、加强工作作风三个方面的问题。上午,栾市长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今年前8个月的工作,安排部署了后4个月的工作,我完全同意。万书记总结了这次观摩活动情况,六县区委书记作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对生态经济的感悟体会非常深刻,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很有启发,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生态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顺应自然规律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地发展生态经济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其态度。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也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多的是强调实践,实践是联系实际的学习。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顺应自然,遵循发展规律,特别是必须遵循本地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这个规律,顺其之方能可持续;必须顺应时代要求,顺势而为、趁势而上,正可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必须顺应民心,体现人民意愿,反映人民立场,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实现张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把张掖臵于一个更为宽广的区域、更为深远的背景下,寻找其时代分工、区域特色和结构优势,判定其定位,确定其功能,走出符合张掖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历届市委、市政府不懈探索,提出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实施“三大战略”的路径必须随之具体化。为此,我们借助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审视张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审视张掖所处的方位和阶段、拥有的优势和劣势,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下,对“三大战略”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以建设生态张掖为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子,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以实施“十大工程”为具体支撑,推进了张掖的科学发展。我们认为只有坚持特色方向,才能走好三条路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自身特色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在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我们从张掖自然属性、历史属性和现状特征的认识出发,基于对生态基础性、脆弱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对时代潮流和科学发展大环境、大背景的把握,敢于取舍,敢于选择,敢于决策,确立了“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和“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们转换参照系、调整坐标,立足绿洲经济这一张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把已有的工作部署与国家宏观政策、时代宏观要求紧密结合,对“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到哪里、怎样转变,经济结构向什么方向调整、如何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张掖发展新跨越,使我们对张掖发展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一年多来,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我们对自身拥有资源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了一些新途径,创造了一些新经验,以崭新的实践对生态经济作出了很好的诠释。比如,黑河作为张掖的母亲河,以往我们更多侧重于开发利用,没有做过太多亲水的文章,特别是对黑河湿地的保护不够。现在,我们积极顺应国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时代要求,建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并把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使黑河沿岸的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变成了戈壁水乡城市,呈现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别致风韵。特别是甘州区“1+5”生态城市框架的形成,使新老城区和谐共生,古韵新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彰显了“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前不久在张掖考察调研时指出,河西走廊几个城市绿化很有成效,张掖湿地保护得当,呈现一派江南风光。调研结束临走前说,张掖的发展变化,颠覆了他对河西走廊、地处西部干旱地区城市的概念和传统印象。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农业比重大当“劣势”来看待,试图通过发展工业降低农业比重,推动经济发展。现在,我们在生态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的优势得以彰显。自2000年以来,张掖的农业增加值始终在全省名列前茅,除2006、2007两年为全省第2位,其他年份均是第1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全省前4位。今天,当看到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我们已经没有了过去的自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自豪感。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们以生态为背景的现代农业发展将会更具优势,前景更为广阔。农业比重大绝不是坏事,总量小、质量效益低才是我们的差距。如果张掖经济总量高达1000亿,农业占到90%又有什么不好,环境优美,没有污染,天蓝水碧,我们不正可以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吗!我市人口近八成生活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农民转移到城市。为此,我们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张掖发展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这次观摩我们看到,一些“四化”示范村建设得非常漂亮,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逐步健全,已经拥有了城市的现代元素,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方便舒适的服务。这是我们坚持特色方向的结果,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的成功实践。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旅游产业却一直没有做起来。现在,我们顺应人们消费转型升级、周边大旅游格局形成的趋势,依托立体交通枢纽,着力打造“七彩丹霞、湿地之城、裕固家园、戈壁水乡”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中心旅游城市,通过“旅游发展年”,举办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丹霞、焉支山等旅游景区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乎我们的意料。但这还仅仅是个“热身”,我们发展旅游业的空间还很大,景点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着旅游业真正火起来应该在明后年,我相信3-5年后,张掖旅游业的发展势头一定会逼近敦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张掖实际相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生动的实践,也是我们顺应自然、顺应时代要求、顺应民心的结果。基于这些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在祁连山、黑河这个大背景下,张掖这座城市未来的名片应时而生,就是“一山一水生态市,宜居宜游金张掖”,我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就可以确定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宜居宜游新张掖。

省委决定从现在到十八大召开之前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我们提出要破解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存在的困惑,破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难题,破解民生事业公共化程度不高的障碍。而破解这三个难题,首先要在发展生态经济上实现突破。这次会议上,六县区结合观摩作了发言,对生态经济作了很好的阐释,如“生态经济是最大限度地符合事物内部发展变化规律,使人们主观愿望与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相统一,顺应自然、顺应民心、顺应时代要求的经济形态”;“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遵循规律,顺应自然,坚持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其实现路径是立体的、多元的,形式是丰富的、多样的,可以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等等。把这些归结起来讲,生态经济就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环境承受范围之内,彰显自然资源之本质属性、顺应自然规律的经济形态。对于自然资源,我们不能简单、随心所欲地去占有、改变和使用它,而是要有所敬畏,也就是要做到“三个顺应”。在传统观念中,荒漠戈壁自然条件严酷,似乎毫无利用价值和意义。但我们用发展生态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它则成为集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为一体的自然系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休闲价值、审美价值,许多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就悄然发生了变化。连绵起伏的沙丘就成了地质公园,浩瀚无垠的戈壁就可以成为赛车城,农民眼中平凡无奇的油菜花就成了如诗如画般的景点。同样,换个角度看,一块又一块的苍凉之地变成了七彩丹霞,幻如罗马宫殿、希腊古城堡,满山遍野的石头变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祁连美玉。还比如设施葡萄,这次观摩中我们看了临泽红沟村和向前村、高台暖泉村几个地方,红沟村延迟上市,供应节日市场;向前村连体拱棚提前上市,比露地葡萄要早;暖泉村则比一般日光温室要晚。同样是大棚种植,但把握住了葡萄与采光的客观规律,上市时间就发生了变化,满足了各个时段的市场需求,扩大了市场,提高了效益,成就了一个产业,真正做到了多采光、会用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其实质都是顺应了自然规律之本源、顺应了市场规律。如果我们违背自然规律,在肃南马场滩上过度放牧或开荒种地,将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在黑河沿岸上污染型的工业项目,烟囱林立,污水横流,那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在甘州区平山湖这种不毛之地开荒种草种树,或者引黑河水搞玉米制种,在红沟去平田整地发展果园,在湿地上去挖排阴沟造地,会是一种什么结果?每一种自然形态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其特性、特征,看起来是偶然的自然现象、一般的存在形式,其实都有其必然规律。我们必须透过偶然看其必然,把握其本质,顺应其规律,发挥其优势,在彰显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之上去开发利用,宜沙则沙,宜水则水,宜林则林。逆“天命”而行,只能是越做越累、越做越穷,最终还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家园。回过头来看,工业的发展也一样。现在我们生存下来的、运营得好的、发展势头不错的工业企业,也都是顺应自然的、能够彰显我们特色的。粗略算一下,目前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工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其对工业的贡献率接近五成。还比如我们已经形成规模的水电和正在新上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项目都是如此。河西走廊酒厂很多,但滨河却能做大、长盛不衰,其实质也是顺应了规律,顺应了时代要求。如果把酒放在民乐来发酵,酒的品质永远提不上去,做多少广告都没用。借助于四川良好的环境酿酒,用甘肃的品牌,就变成了甘肃人生产的好酒。不打甘肃的品牌,不走甘肃的人文情怀这个路子,不顺应这个要求,永远比不过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我多次强调,发展工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围绕资源的加工型工业,二是围绕市场的物流贸易型工业。张掖囿于人口密度低,收入水平有限,发展物流贸易型工业条件不完全具备。矿产资源加工型工业,东有金川公司,西有酒钢公司,资金、技术实力远在我们之上,夹挤中我们可做的只有农产品加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经济的发展总是通过量的积累来扩大再生产,继而通过扩大消费来实现再生产。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消费时代,大量的流动资金需要一个承载体。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机场、物流园区建成以后,我们可以依托在温室大棚内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网络订单农业”,让异地客户通过网络观察、订购农产品,然后借助便捷的交通送货上门,让都市人享用高端绿色农产品。这样,我们农产品的销路就会进一步拓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美好。我们把玉和水这两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词契合在一起建设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建设集加工、欣赏、交易、文化为一体的玉水主题公园,玉产业就会成为甘肃的亮点,张掖就会成为玉加工交易的基地,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博览会。肃南县也会因祁连玉而声名鹊起。山丹军马场可以学习借鉴秘鲁驯马的做法,为高消费群体训练气质优雅高贵的各类娱乐性走马,满足其娱乐需求,一匹马就可以养活一个人。平山湖丹霞、焉支山等景区,我们也可以这样,在为别人服务中发展自己。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我们之所以穷、发展缓慢,不是我们没有资源,根本的是对自身拥有资源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清,没有顺应自然,把资源的本质属性彰显好、发挥好。

二、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协调性和前瞻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既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方针,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要有前瞻性。长远工作具有前瞻性、方向性,是当前工作的导引和发展,当前工作则是长远工作的基础。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看到今天,还要看到明天;既要看到自己,还要看到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实现长远目标创造条件。如果只顾当前,不顾长远,我们的工作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为了确保长远利益,我们要敢于取舍,敢于放弃一些眼前的东西,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舍才有得”。善弈者谋势,低水平者谋子,相信会下棋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有些事情,尽管从眼前看是有利的,但从长远看却是无益甚至有害的,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这就叫作缺乏谋“势”的眼光。雄鹰为什么能搏击长空,翱翔万里,而麻雀只能在人们的屋檐下觅食?因为它们站的高度不同,起飞的滑行距离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站得高、滑行长,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雄鹰总是把巢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在这个平台上,借助风势和自己强有力的助跑直冲云霄。我们谋划发展也是如此,为了长远和根本,在打基础的阶段就不能眼热别人,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助跑一段,然后等待时机、乘势而起。市委二届四次全委会上,我们提出“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这里面一个很关键的词就是栾市长加上的“特色”二字。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坚持特色,就要敢于取舍,也就是要清楚你拥有什么,你能做什么,你不能做什么。正是在这样一个“特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果敢地走上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现在看来,正是坚持了特色方向,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都是战略性的谋“势”之举,也使我们的发展迎来了一系列的重大机遇。8月中旬,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联合下发文件,要在西部地区选择50个左右的市县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探索不同区域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在诸多市州中,我们率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大市,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经过近两三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我们已成为一个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立足于这样一个成熟的基础条件,我们六县区都要去申报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从而将全市的发展完全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中,其意义重大,不言自明。我们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大市,建设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也是突出了特色。前几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我市调研时,对我们坚持特色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农业是弱势产业,但也是增值空间最大的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完全可以把张掖打造成国家级的战略性制种基地,这对我们发展现代农业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但作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为系统和过程而存在。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全局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领导干部,我们看问题、做工作,既要看到局部,更要放眼全局;要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加以思考,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善于把当前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不能急功近利、鼠目寸光,也就是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想大事、谋全局。红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悲壮历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传奇,就张掖来说,各县区都有他们征战的足迹,高台、甘州、临泽、肃南都建有纪念馆。我们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争取国家的项目资金与支持,集中力量在高台建设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将其打造成全面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现在不仅是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成为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如果当初我们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谋划这项工程,各县区都搞纪念馆,恐怕很难有今天这样的局面。祁连玉文化产业园是我们看准了的一个好项目,但开工快两年了进展却不尽人意,我看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县区、部门的部分负责人心存杂念,思想上囿于一种狭隘的行政区域,不能勇敢地从各自的小天地大踏步走出来,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够积极、不愿配合、难以给力。滨河新区相对于肃南县来说,无论是人流环境、物流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祁连玉的展示、加工、销售条件都要好,所以我们把祁连玉文化产业园放在滨河新区来建设。我们要把玉产业打造成生态经济的重点产业,在起步阶段,就必须先要集中精力把这个产业园做好,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后续产业链才能逐步形成,整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产业发展起来了,对我们两县区不都是有利的吗?就如同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样,没有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也就没有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不可能有对我们西部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全局,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推进上有大的作为。这是共产党执政的政治优势,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表现。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要突出重点。坚持统筹兼顾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各项工作一起上,而是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有先有后,有急有缓,有重有轻,科学配臵资源和力量。这里面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突出重点。所谓重点,就是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影响长远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问题。没有重点,工作就没有亮点,就难以打开局面。就全市而言,我们的重点很明确,就是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各县区各部门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研究确定自己的工作重点,并下决心、花气力,锲而不舍、狠抓落实。比如说项目工作,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现在是处在两个国家级保护区之上的城市,那么我们抓项目就要立足于这个背景,打好国家战略这张“王牌”。在这方面,临泽的大沙河治理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回想一下,3年前的大沙河是个什么样子,而现在又是什么样子。之所以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在于他们立足于生态背景,从一个生态治理项目开始,内生带引出一系列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旅游娱乐、产业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倍增叠加,将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融于一体,凸现了临泽绿洲的基本属性,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和带动了生态产业,引领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项工程成就了一个城市在生态之路上的华丽转身,我看一点也不为过。因此,抓重点工作就要这样,看准了就要想法子盯住不放,不为非议所动摇,不被困难所压倒,不达目的不罢休,直至打造成亮点,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要注重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优则发展快。不解决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我们的经济发展就没有活力。今年前几个月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这再次证明政府永远是做环境、做条件的,这是人文规律,也是个社会规律,改革开放就是顺应了这个规律。政府要搞的项目一定是公共基础性的项目,这也是国家为什么始终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投资重点的原因。近几年,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是有进步的,但与形势的发展还不相适应,还有差距。比如我们的一些公共服务项目,收费很高、公益性很差,群众意见比较大;而一些应该由市场管的我们又放不了手,或者说不会运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现实问题,统得过死,造成行政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双重浪费。譬如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今年7月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检查评估组来我市检查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意见:一是张掖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二是保护的措施不力,在保护中还存在不注重完整性、延续性和真实性的现象,张掖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传统风貌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我们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说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存在问题的原因,我看最根本的还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不顺,市区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包括水泥厂和东北郊的几个化工厂,我们几年前就提出要关停、搬迁,但现在还在生产;还有火车站周边挤占湿地乱圈地、乱建设等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管理上,我们要下决心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今后在城市建设上,市政府主要要管好总体规划、详规,建设主要依靠区上去管,要把该放的权都放下去。这样,权责一致,才能有利于我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大沙河流域治理、滨河新区建设、高台新城区建设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的成效,最根本的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体制顺了,机制活了,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资源要素的活力,使生态资源真正变成生产要素。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推进改革、鼓励创新,破除体制壁垒,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加快发展。下一步,焉支山景区、沙漠地质公园、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平山湖丹霞景区,包括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张掖宾馆的建设管理,都要在体制机制上多下功夫,以开放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充分运用他们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做大做强我们的项目和企业。

三、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既定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工作作风问题,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这次观摩检查,我们也发现很多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作风问题,而且核心是领导作风问题。抓落实作为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既是衡量一个地方作风情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一个干部执行力、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当前来讲,不论是推进生态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通道经济,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改善民生,我们的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抓落实,振奋精神谋发展,以重点任务的突破,推动整体工作的落实。

干工作要有一股狠劲、韧劲。对任何事情,我们一旦认准,就要坚定而不动摇,坚韧而不懈怠,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许多事情,即便是在我们的任期内不能见效,但只要是看准了的事,我们就必须克服困难,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这些年,我们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这一点大家通过观摩,应该都有深刻的感受。譬如滨河新区,过去是一个烂河滩、一片不毛之地,到处是垃圾堆、乱坟岗。不到3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是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发展势头非常之好。这是我们认准目标、迎难而上,不气馁、不懈怠,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抓落实的结果。但有些工作我们安排部署了,有些项目是看准了的大项目、好项目,前景十分看好,但却下不了决心,执行力不够,致使工作进展缓慢,迟迟打不开局面。我们一方面叫嚷没项目,找不到好项目,但是一方面有了好项目却又不狠下功夫去落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工作中缺乏一种知难而进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韧劲。

干工作要富有激情、有一股冲劲。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激情,要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很难想象一个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的人能干出什么事业来。当前,我们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任务千头万绪,抓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利益调整和矛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谁超前解决矛盾,破解难题,谁就能抢先一步,占得发展先机;原地踏步、停下观望,只会贻误战机,隐藏更大的发展停滞,会使一时的困难演变成更长时期的发展落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并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四种危险”之首,令人警醒。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人的能力有大小、本领有高低,但只要一个人有精神,渴望进步、有进取心,那么他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一个干部,很多人都认为他全面、成熟,但老气横秋,迈着八字步,干起活来不紧不慢,那么多好的机遇也将在他手中丧失,多好的岗位和平台他也必将一事无成。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时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们强调要把脑子里能想事、手里能拿事、脚底下能跑事、心中有群众的人调整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用到关键岗位去冲锋陷阵,打开工作局面,其目的就是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倡导一种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此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通过这次观摩我们也发现,但凡是干部精神状态好的地方,那里的各项工作就有朝气,经济发展就快,社会氛围也更加和谐。我们常说,我们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基础薄弱,要办成一件事情,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要有激情。有哲人说,真正相爱的恋人总有激情,虔诚的教徒对信仰总是忠诚。对于我们而言,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对待工作更要心怀忠诚,满腔热忱,富有激情。这种忠诚、热忱和激情,应该源自于对事业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实质上是对岗位职责的一种敬畏之心。我们每个领导同志都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争创一流的热情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感情,对工作要多一份敬畏之情,多些锐气、朝气,少些惰气、暮气,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自我加压,勇攀高峰,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就是责任心。没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将等于零。会上给大家印发了一位退休干部写的信,我看了之后感触比较深的有三点:一是他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不亚于我们的县级干部甚至于我;二是他对市情的认识之全面不比我们在座者差;三是他提的有些建议非常好,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一名在科级岗位上退休的干部尚且如此,在座的各位都是县级领导干部,待遇都比人家要好,我们又作何感想呢?职责比职位更重要。“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所处的岗位、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以及所担负的责任。从这次观摩我们也看出一个道理,许多一流的工程,仅仅靠资金是干不出来的,资金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更关键的充分条件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用心去做,要真正把所处的岗位当作一种干事创业的平台,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珍惜和忠于自己的事业,清醒认识肩负的职责,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审慎态度行使权力,切实做到知责思为,勤勉敬业,勇于负责,敢于担责。只要我们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一种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做工作,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同志们,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线,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战略定位,着力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工作重点,着眼于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和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目标,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为符合国家功能区划要求、顺应人民意愿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和宜居宜游生态文明城市,推动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从张掖实际出发,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栾克军同志在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

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观摩

总结会议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2011年9月20日)

这次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观摩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进一步分析形势,寻找差距,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会前,市委组织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和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利用6天时间观摩了六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大家互相学习,共谋发展,收获不小,启发很深,受益匪浅。上面,六县区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万书记对整个观摩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讲得都非常好。下午,陈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喜人,成绩令人振奋,应当倍加珍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推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立足区域发展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统筹推进“四市”建设,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明显增强,呈现出发展速度稳中趋快、经济效益好中趋升、内生动力稳中趋强、发展方式转变有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显著增强的良好局面,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再上新的台阶,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为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和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22.5%,第三产业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073元,增长12.3%;农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5189元,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35%。大口径财政收入18.9亿元,增长24.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亿元,增长32.8%。

一是生态经济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全市上下顺应时代要求,立足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张掖实际的发展之路。坚持走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子,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张掖由此成为坐落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甘州区围绕湿地作文章,各功能区建设进展有序,占地26.4平方公里的滨河新区框架基本形成;高台县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推进县城扩张暨水系景观带工程建设,昔日农业大县焕发出水乡城市的勃勃生机和无穷魅力。坚持走以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为支撑和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持走以矿产、新能源、农畜产品等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秉承“发展绿洲生态经济、建设绿洲生态城市”的理念,积极发起并承办两届“绿洲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开创了绿洲生态保护、新兴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多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投资规模、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快速扩张。元至八月,全市实际开工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38项,同比增长45.4%,实现了投资增量和投资结构的双突破。市列37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24项,完成投资34.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7%。黑河宝瓶河、陶莱河三道湾水电开发、祁连山彩虹霞谷旅游开发、黑河流域引水口门改造及河道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军民合用机场、县区旅游景区、通村公路、县级四星级宾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起点高、力度大、进度快;民生及社会事业类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四集中”步伐不断加快,民乐、临泽两县率先实现了乡镇中学向县城集中的目标;市医院综合大楼和全科医生培训工程有序推进;城市天然气入户工程顺利实施,结束了张掖没有天然气的历史。特别是一批关系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实现了新的突破。火电二期2×60万千瓦项目正式上报国家能源局,有望在年底得到核准,三个风场、两个光热发电项目已全部通过国家批复,纳入国家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山丹绣花庙5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200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暨年产100兆瓦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项目与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紧盯大型央企和知名品牌企业,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质量,扩大引资规模。在全省与央企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我市14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864亿元;在第十七届“兰洽会”上签约项目36项,总投资达到317亿元,是上届的4倍。

三是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坚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种养结合、农畜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循环模式推广步伐加快,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41万亩,玉米制种、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20万亩,设施农业示范面积达到8.3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80万头。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开展科研示范430项,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85.9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212.2万亩,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跨越。全省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张掖挂牌成立。成功举办“甘肃优质天然畜产品及生产体系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与美国邦斯美集团签订了肉牛产业开发合作协议,为打造中国西北肉牛产业第一大市迈出了坚实步伐。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迈出坚实步伐,流转土地50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7个。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8万人,输转2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2.4亿元。大力推广“村有一项特色产业、户有一座万元棚圈、人有一门务工技能”的扶贫模式,山丹盘山、民乐新庄、高台暖泉等一批产业扶贫示范村示范效应凸显,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民乐县不断加大水利、基本农田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流转土地11万亩,沿山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迈出新步伐;临泽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整村推进土地流转模式,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大跃升。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深入思考。新型工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大力发展以水电、风电、光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光伏发电装备制造、钨钼冶金新材料为重点的新兴产业,以肉牛、马铃薯、番茄加工为重点的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工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止目前,35项重点工业项目已开工建设25项,长山子煤田开发、博峰肉牛加工等项目进展较快,甘州厚丰,临泽三北2个种子加工项目建成投产。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技术改造项目31项,强力推进水泥、铁合金产能整合,鼓励发展节能新材料新工艺。切实加大服务扶持和协调配合力度,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和融资支持,帮助引导企业挖掘生产潜力,各类工业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效益提升,质量整体趋好。元至八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25.8%。张掖的工业能有这样一个速度水平,实属不易。值得一提的是,山丹县积极引进中国大唐新能源公司、陕西黄河矿业集团等一批实力强的企业,不断加快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生产性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引领第三产业发展的领军产业来培育,突出“宜居宜游、绿洲张掖”这一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促进旅游产业提速提质。市财政安排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各县区安排专项资金2900万元,支持推动旅游业发展。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星级景区建设、星级宾馆建设都成为了今年旅游工作的一大亮点。“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和甘肃丝绸之路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一系列活动成功举办,“金张掖”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止目前,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和90%。山丹县精心策划焉支山、大佛寺等重点景区建设,速度快、质量高、效果好;肃南县充分彰显民族特色,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开发和品牌效应的“双丰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四是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一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水扩建等项目31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完成预期建设任务,张掖军民合用机场10月将实现通航。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力度,水利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两基”迎国检扎实推进。各县区为完成好“两基”迎国检任务,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查漏补缺工作。临泽县坚持“五个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三是省、市政府承诺办理的实事整体推进效果良好。四是通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五是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力推进,房价得到有效平抑和控制。

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县区、各部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在矛盾排查、公平正义等管理方式上进行有效探索,特别是坚持民生事业听民声,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不断探索以政务公开推动社会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新路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借助于政府信息网络建设,拓宽公开渠道,扩大公开范围,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加大社会管理改革,落实好国家民生政策和社会管理投资项目,管好用好各类资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殡葬改革作为创新社会管理、规范社会行为的重大举措,集中开展整治活动,殡葬行为进一步规范。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各类应急预案修订和演练,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狠抓作风建设,执行力和落实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机制,对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工作,做到责权到位、专项督查、严格考核。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大对重点项目工程、民生实事等全局性工作的督促检查,定期晒成绩单、晾排行榜,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排位次,保护和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落实挂项承诺、督查督办、定期通报、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行政问责制,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奖惩,尤其是针对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实行严格的问责追究,有效促进了政府执行力和落实力的提高。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紧紧围绕“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在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发展途径进一步拓宽,探索出了许多启迪未来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和办法。通过近期的观摩评比我们不难看出,各县区都能紧紧围绕市委二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工作思路,按照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总体要求,努力探寻自身优势与科学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夯实发展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可以说是特色鲜明、亮点频闪、变化深刻、催人奋进。通过观摩,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心灵上受到强烈震撼。大家和过去对比、和县区之间对比、在同样的发展方向上对比、在项目建设的质量、效果、速度上对比,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做每一项工作,只要责任到位,效果肯定会得到充分体现。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彰显后发优势,努力破解加快发展的瓶颈制约和关键问题,就一定能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虽然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尽管我们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对发展生态经济认识还不够、思路还不宽、办法还不多,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拓宽发展路径,提升发展水平;二是尽管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产业性支柱项目不多,投资增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项目支撑带动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层次,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尽管我们不断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需要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调优经济结构上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四是尽管我们积极探索沿山贫困带对口帮扶和产业扶贫模式,但尚有一定数量的群众仍未脱贫,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民生保障上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但一些区域和方面的保障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需要进一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的功夫;五是一些县区、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还存在失之于察、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进一步严格责任,依法监管,促进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这些问题的存在,既需要我们冷静思考,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是引领张掖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是惠及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大工程,事关未来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福祉。要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更加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推动“四市”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生态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理清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路

近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立足张掖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的措施办法是得力的、也是卓有成效的。这也说明欠发达的张掖只要充分把握经济发展规律,自觉顺应自然和时代要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完全可以创造后发优势,走出一条经济结构优、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环境生态美、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发展生态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发展生态经济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张掖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途径。发展生态经济,不是否定资源优势,也不是单纯地保护环境,而是顺应自然,高效利用资源,放大资源优势;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谋求产业新生;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是一般工作任务,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市地处甘肃联系新疆、青海、内蒙三省区东进西出、南引北连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条件。境内祁连山森林、黑河湿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交错更迭,生态资源丰富、地貌类型独特,是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在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年来我们在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做的大量艰苦的工作,初步彰显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这必将会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源泉。张掖实现后来居上的潜力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建设“两型”社会,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彰显后发优势,推动跨越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生态经济发展的大旗,在保护和开发中保增长,才能始终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实现保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加快发展;必须突出特色优势,牢牢把握现代文明变革的主进程,才能充分发挥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提升长远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聚集发展要素,真正走出一条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并举、生态与经济和谐统一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态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发展生态经济将成为全市第三次党代会的主基调。各县区、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战略部署上来,结合这次会议上陈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趋向,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坚持用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统揽和谋划当前和未来工作,努力把张掖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文化昌盛、人民富裕幸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大市。

张掖作为西部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一要突出绿洲生态农业的特点,突出气候多样性、生物多样性、资源多样性和绿色、环保、无公害主题,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生产要素,倡导非化学生产方式,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依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精品、精细、精准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充分依靠地域自然条件好、无污染的优势来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今后,农业工业化生产是大势所趋,必须要树立“大农”意识,形成种植、养殖、加工、产品、销售这样一个完整的链条,走“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四化”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没有农业的集约化,就不能实现生产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没有农业的专业化,就无法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效益;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无法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产业链条就无法形成。二要突出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矿产、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发展。三要突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利用生态、历史、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好特色旅游这一“无烟工业”、“朝阳产业”,积极构筑生态旅游、现代商贸物流新优势。今年我们开展“旅游发展年”活动,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路径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在今后工作中应当继续坚持。

(二)切实抓好第四季度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第四季度是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的攻坚阶段。各县区、各部门要对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算时间帐、任务帐和责任帐,在思想上再加压、措施上再加强、力度上再加大,排除不利因素,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或超额完成。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要切实强化项目工作责任制,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省市确定的37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投资计划。对“兰洽会”36个签约项目和年初与央企签定的14个项目紧盯不放,及时跟进,力争早日开工实施;对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努力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对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的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促其尽快开工建设,形成新的投资增量。二是切实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我们市上绝大多数是秋粮,当前重点要做好秋粮收获期间的综合服务协调工作。各县区要针对当前洋葱价格波动的现状,对洋葱销售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对洋葱进行阶段性储备,并对一些洋葱种植大户进行贷款贴息,保证洋葱市场的稳定。这项工作是省政府的要求,希望各县区,特别是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要认真抓好落实。三是确保“两基”顺利通过国检验收。10月22日,张掖将代表甘肃省接受国家验收,省政府刘伟平省长要求“验收的不只是甘肃的水平,而是西部的最高水平”。“两基”迎国检是今年我市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评估验收指标多、程序严,各县区、各部门要对照国检程序和指标,逐项落实,查漏补缺,确保我市“两基”迎国检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哪个县区、哪个乡镇、哪个学校出了问题,第一责任人要引咎辞职。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要坚持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加快构建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对照工作进度,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省、市承诺的各项实事不打折扣,按时完成,全面兑现。五是切实抓好控物价降能耗减排放保增长工作。要针对我市物价、降耗、减排等指标高位运行的严峻形势,认真贯彻落实9月8日全省控物价、降能耗、减排放、保增长专题会议精神,按照“谁承担目标、谁确保完成”的原则,对照2011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进一步强化县区、部门责任,切实搞好监测调度,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经济运行变化情况的统计监测,制定扎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做到各项目标不欠帐,实现均衡发展。六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主要是突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二至三季度,我市赴京非法越级上访率首次排在了全省首位,这说明我们的信访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高台县、甘州区、山丹县,一定要认真落实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落实好责任机制,切实抓好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接访制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处臵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要遏制交通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要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政府依法监管的责任、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责任,坚决扭转安全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三)进一步增强政府执行力,全力以赴推进工作落实 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张掖发展新跨越宏伟目标,必须要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来推动落实。各县区、各部门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努力做到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率先取得突破,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率先取得突破,在引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上率先取得突破,确保全面或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发展生态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要坚定信心抓落实,展示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质、内涵和任务,坚定信心,自加压力,奋力而为,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紧迫的任务,始终以寝食不安的忧患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责任感,一门心思谋发展,心无旁骛干事业。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内容和实现路径,努力把市委发展生态经济的决策转化为各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生动实践。二要突出项目抓落实,打牢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如何破题?我看在项目的支撑,在产业的培育。项目是加快张掖发展的“生命线”,不仅决定着生态经济发展的成效,而且决定着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成败。要继续坚持“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名责任人负责”的项目推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公示进展情况,促进项目建设加快进行。要认真落实“择商选资、招优引强”的要求,围绕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数量和质量的新提升。要抓住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机遇,下大力气争取、引进更多的项目资金,推进重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态和社会事业项目取得新的突破。三要创新社会管理抓落实,提供和谐发展的支撑保障。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各县区、各部门要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真正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生态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协调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四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干事创业作为核心任务,把理想追求作为前进动力,把抢抓机遇作为精神准备,把制度创新作为发展支点,把勇于负责作为道德品质,把善于思考作为修炼要素,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发展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真正把思想认识、具体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政令畅通,做到令行禁止,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解决、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抓落实雷厉风行、行必有果,干事业同心同向、齐心协力。

同志们,市委二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为下一步加快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再鼓实干之劲,再造发展之势,再聚和谐之力,就一定能在发展生态经济的探索和实践中迈出新步伐、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绩,走出一条符合张掖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主题词:讲话 通知 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

2011年10月13日印发

上一篇:社工新生小组计划书下一篇:病虫害测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