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2024-06-21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精选7篇)

1.《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篇一

做一回侦探-《皇帝的新装》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骗局,看过的人都会为情节的滑稽荒唐而哈哈大笑,既然人人都知道这是骗局,为何文中的皇帝、官臣、百姓会上当受骗呢? 首先展示出柯南的图片,这是第一次用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每个人都还是蠢蠢欲动,要来做一回柯南,找出真相! 于是孩子们基于文本,在文中很多地方找到了不可信的线索:人间最美的为什么会触摸不到;骗子要了生丝和金子为何没用起来;骗子为何会在大臣和官员视察时自己描述花纹和颜色;骗子用没有穿线的针怎么将隐形的布和有形的针结合;大臣在地上东摸西摸……然后再引导孩子们朗读文中赞美的`话语。通过朗读浮夸的空洞的赞美,在结合种种线索可以断定这是一个极大的骗局。那么为何受骗呢?因为人人都怕被说愚蠢,都怕不称职,爱慕需要,还缺乏沟通(亮点)。 找出了原因,所以查出了真相。那么再反观小孩子和皇帝,更加揭示出本文的主旨。最后在续写中完成了这一次侦探之旅。 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我从没想过没有沟通也是受骗的原因之一,而孩子们想到了。

2.《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案例】

片段1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过《骑驴》的故事了,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演一演啊?(学生小手如林,教师请学生上台表演)

当爷爷走下驴时。(生:哈哈!真笨、真有意思……)

当孙子走下驴时。(生:对!做得好,既尊敬老人、又可以锻炼身体……)

老爷爷的扮演者最后摸着头皱着眉说:“该听谁的呢?”(生抓耳挠腮:怎么办呢?)

师:小朋友,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么做呢?(生争先恐后的举起手)

片段2

师:到底该听谁呢?

生:该听中年人的话,让孙子骑驴,因为孙子年龄小,容易累。

生:不,该让爷爷骑驴,孙子走着去,作为晚辈,应该尊敬老人。

生:我认为该听中年人的话,因为孙子年龄小,要爱护他,不能让他累病了。

生:爷爷老了,做孙子的哪能只顾自己享乐,不理爷爷的死活!

生:爷爷更不能舒舒服服坐着,眼睁睁看着孙子流汗呀,太自私了。

生: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我们要好好发扬。

师:唉,争来争去,我觉得又要尊老,又要爱幼,干脆爷爷孙子都骑吧!同意吗?(生摇头)

师:摇头表示什么?用动作表示不同意是吗?那你要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那头驴是小驴,如果坐两个人,它会死的,它很可怜。

师:你很有爱心,考虑得很有道理。

生:我们不是读过《小马过河》吗?里面说:“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只要毛驴没事,它本来就是给人骑的,两个人一起骑也行,既节省了时间,也照顾到了老爷爷和孙子。

生:要是毛驴是一头小毛驴呢,它会累坏的!

生:我想,那样爷爷一出门就不会骑它了。

生:老师,我听了大家的争论,觉得应该看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不是随意听谁的。

学生异口同声地喊:对!(纷纷点头附和)

师:嘿,说得头头是道。

生:我们都说要保护动物,驴也是动物。如果我们把它压坏了,怎么办?

师:哦,你很有爱心,知道要保护动物。这下可真让我为难了,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呀!

生:你们爱护动物,我们是要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要看它是什么动物呀,驴本来就是干活的。

生:我觉得爷爷和孙子一会儿一起骑驴,一会儿一起走也没什么。挺好的!骑驴时一路还可以欣赏风景,走路时可以捉蝴蝶。驴又不会累坏。一举两得。

生3:我还有一个办法。我觉得最好是做一辆驴车,爷爷坐在前面赶车,孙子坐在后面啊!驴和人都可以不累!还可以去旅游呢!

师:你真有办法!(竖起大拇指)

【教学反思】

通过这场小小的辩论赛,让我发现原来孩子们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积极热烈。这节课成功改变口语交际课无话可说的教学现状。是什么在驱使学生这样主动地面对口语交际课呢?我认为这节口语交际课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做到了以下五点。

一、表演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际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在本案例中,一开始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一般比较强,角色表演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热情,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口语富有角色的特点。教师在课文开场有意创设课本剧“骑驴”,学生自行表演孙子、老爷爷、孩子、农民,孩子们表演得逼真富有童趣,最后“老爷爷”抛出“我该听谁的”这一问题,一问激起千层浪,形成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空间,从而引发接下来的辩论。

二、辩题有话可说

“是爷爷骑?还是孙子骑?”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辩题,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新课标强调口语交际的话题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这次小小辩论赛的辩题就使学生很快打开话匣子。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思想,碰到问题他们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口语交际课为他们喷发思想的火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孩子们有太多的意见要发表。而且辩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如尊老爱幼,这些都是学生熟知的内容,交际起来更显得得心应手。

三、形式喜闻乐见

小学生喜欢争论,好胜心强。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将这节口语交际课采用辩论的形式开展,由枯燥的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变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创设了“主体参与”的情境,唤起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言讨论。在辩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表现得十分踊跃,小脑袋里想出各种各样充分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去说服对方,时常得意于自己的发言受到认同。教师只是引导话题的展开,而不刻意创造课堂的高潮。到了最后,学生不再纠缠于谁骑的问题,而折衷想出做一辆驴车,这样一来,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得到了拓展。

四、课堂氛围轻松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只有互动,才能体现交际功能。师生之间的互动,关键在于教师有个开放的心态,建立一个师生平等交流的交际网,在本案例中,教师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和学生的心灵平等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生生互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获得平等交谈的权力,可以无拘无束地相互交流,合作精神和口语交际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这次辩论赛不在于结果到底谁赢,主要通过辩论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以理服人;既达到了畅所欲言的目的,又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而同伴的肯定更使学生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加强,更为下一次口语交际乃至语文课做了良好的心理铺垫。

五、听说能力加强

这种口语交际课其实很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听说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促进。论辩双方直接交流,相互不断互换听说的角色,凭着对对方话语的理解,迅速作出反应,克服把“听”和“说”机械分割的毛病,强调交流传递。辩论促使学生说前要想个明白,围绕主题,滔滔不绝的想出各种理由使自己的观点站得稳脚。如案例中的学生提出由于孙子年龄小容易受累这一理由,另一个同学就搬出尊敬老人这一传家宝进行反驳,想办法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说服对方。在不经意之中,孩子们的思维、语言的潜质有效地发挥出来,时常会有“火花”喷发。这场小小的辩论赛,这种类型的口语交际课,确实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3.《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三

李 娅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符合学情,体现新课标精神;教学中关注学情差异,体现了教学为了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学素材体现新课标中“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要求;教学过程遵循“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新课标精神。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口语交际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在积极热情地参与中学有所得。这就是最大的成功。当然本节课也留下了可改进之处。下面具体来谈。

一、成功之处

(一)、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首先,导入环节朴实自然,通俗地解释什么是口语交际,由与人交流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到与人说话大有学问,自然引入第二个听故事的学习环节。其次,“听故事,略知交流要领”的环节紧承与人说话大有学问,又自然引出与人交流的三个要领“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再次,第三个教学环节“读文答题,细学交流要领”围绕第二个环节中所了解到的三个要领,逐个具体深入地展开教学。再其次,在学生初步了解、具体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第四个教学环节“情境模拟,运用交流要领”,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学生进入学以致用的运用环节。最后,进入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强化所学交流要领”。就这样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层层铺垫,逐层深入,干净利索。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水到渠成地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了与人交流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故事教学,煞费苦心,目标、重点悄然引出。三个故事“讨好失败” “被人投诉”“说话杀人”,由老师自己家人的故事到央视名人的故事,前者亲切,真实可信;后者名人效应,更引人关注。前两个故事一个说话不看对象导致讨好失败,一个说话不看场合导致被人投诉,都是自己受损;而第三个故事说话既不看对象又不文明用语,导致的是一场悲剧的发生。这三个故事各有侧重地启示学生: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这三个故事的顺序,按照与人交流的失败程度逐步趋向严重。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1 让学生认识到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的重要性。故事教学代替说教,更让学生难以忘怀。

(三)、做题竞答,促读课文,化枯燥为乐趣。细读课文,学习掌握具体的口语交际要领,是枯燥无趣的。常见的做法是:学生读课文圈画词语句子,提取掌握重要信息。但结果是学生读了,画了,脑子里却没有留下东西。本节课的做法却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了起来,那就是用做题竞答的方式激起学生读取信息掌握信息的兴趣。可贵的是,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也是颇费心思,三道题分别解决三个问题,三道题采取三种不同的形式,有填空题,有连线题,有选择题,而在选择题中巧设陷阱,考查学生读书的仔细认真程度。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也充分考虑到了学困生的需求,为其搭建学习的平台。教师可谓处处用心良苦,学生才能处处学有所获。

(四)、“情境模拟,小组合作,争当学霸”,让学生不说、不学都难。情境模拟,让学生把学到的口语交际要领运用到生活情境交流中去。如采访校长,劝说同学讲诚信,劝说同学勤奋学习,劝说司机文明小解,告诉朋友理智爱国,倡导保护动物等生活情境,或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或是社会关注热点、或是国家大事,都能激起学生的交流热情。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争当“学霸小组”的竞争形式,更是激起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这个教学环节达到了课堂的学习高潮。这道亮丽的课堂风景来自于教师的巧妙设计,更来自于教师匠心独运的教学素材取舍。学生的表现也让教师感到兴奋,学生的发言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或许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凝聚集体智慧的结晶吧。

(五)、课前预习、课后练习为学有所获保驾护航。本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前教师搜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反复斟酌之后,留取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素材,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另一部分用于课后巩固。用于课堂教学的部分印成预习篇子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文本材料,产生学习期待。课后练习篇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再次巩固强化课堂所学知识和获得能力。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交流中,充分验证了学习效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热烈,甚至产生了激烈地争论。我看到了本节课后的学习效应,为此激动。

二、待改进之处 本节课最浓墨重彩的环节是“情境模拟,小组合作,争当学霸”的环节,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留有遗憾之地。教学中,怕时间不够,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完成选做题,在进行口头交流时,每小组交流的是必答题。如果在这个环节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讨论交流,学生就可以多完成一道选答题。这样,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充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尽管在学生交流发言之后,教师又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再合作,但是课堂效果肯定不如改进之后。

4.《口语交际》教学反思 篇四

口语交际课型特点:动态性复合性临场性简散性

口语交际课型要求:情境性主体性多向互动性层次性规范性

一、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三、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适合交际的,更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实践,提高训练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5.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 篇五

盱眙县鲍集中心小学程娟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然而,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特别是“口语交际”这一板块的教学,虽然有人提出了许多很独到,很新颖的观点,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涉及的话题范围很广,如:怎样利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当你被别人误解了,如何解释;小学生上网利弊辩论;学会如何采访等等。“口语交际”这一项在每个学段的教学中都是难点,也是师生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尤其在农村小学,有的老师认为考试卷上只要把写话或习作写出来就OK了。口语交际训练时,学生不会说,怕说,越怕越不会说,老师没有耐心的引导,急了,烦了,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干脆pass。多“爽”!其实,口语交际时,孩子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训练说话的最好机会,是可以促进写作能力提高的机会,是锻炼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机会,可这样重要的机会,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地丢了。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一片蓝天。

说话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说话水平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我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消除胆怯心理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心情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有些学生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少数学生虽能积极举手,但想说又说不清,导致紧张,羞于表达。这时如果教师神情严肃,就会加剧孩子心中的畏惧感。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态度和蔼可亲,说话热情而富有童趣。这样孩子们与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了,就会产生说的欲望。

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口语交际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响的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良好动机。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进行说话训练时,老师可以一边听,一边喜形于色,偶尔画龙点

睛地评上几句,待学生说完后,师生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学生就会有成就感,纷纷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三、多种形式结合,教给说话方法

1、看说结合。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最主要的途径。低年级教材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相应的插图,而且将看图说话内容编入课文练习中,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便于儿童观察和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听说结合。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如:《孔融让梨》、《负荆请罪》、《程门立雪》等等。听完后,要求学生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有的学生说话缺乏条理性,老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演说结合。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书,生活就是鲜活的教材。教师模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演练,能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在演练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谈谈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了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有效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1、从自我体验中引说。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2、从课外生活中引说。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等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如模拟表演“买文具”,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小顾客,再现了买卖交际场景。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3、从电视节目中引说。电视中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练习说话的好材料。可以要求学生看完电视后,把这些内容讲给同学听,讲之前要先回忆一下电视故事的主要内容,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讲的时候要注意说好故事的发展,当时的环境,人物的表现等内容,并配以合适的表情和动作,尽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边看电视边学说话,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6.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六

一、紧扣文本,探究方法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说”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首先,在设计导入中谢辉老师首先调查了学生平时有没有在生活中劝说过别人。其次,我在课前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说,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说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意场合”,让学生明白,只有“情”、“理”结合,劝说才会成功。

二、创设情境,体现双向互动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激发了学生对“劝说”这个话题的兴趣后,我选择了生活中三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学生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的展示,而且将劝说的场景演绎的非常逼真,也使我对本班学生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模拟角色的体验活动,不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而且角色表演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习,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习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7.口语交际《劝说》教学反思 篇七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目的的语言活动,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受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思维的及时性、时间的突发性、情境的特定性、能力的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教学策略。我在“劝说”这一口语交际课中实施了以下策略:

一、真实情境策略

口语交际使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只有给学生提供尽量真实、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才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比如,教学伊始,我把孩子们不乐意做卫生的情绪放在一段录像中表示出来,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支点——这分明就是自己的生活写照呀!想说的情致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二、换位角色表演策略

正如一句话所说,以心换心才能真正体会当局者的心意。因为个人角色的.固定性,很多时候不能从其他角度着手考虑和思考问题,设计换位角色表演的环节,更有利于进一步体验心理,更好的进行话题劝说。

三、及时评价策略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特色教学下一篇:优秀班级获奖感言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