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设计

2024-08-14

中职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设计(精选3篇)

1.中职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设计 篇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目的,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使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性自由、自主和全面的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的意义

( 1) 从课堂教学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积极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中职生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中职生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2) 从教学过程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三大基本原则: 培养中职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培养中职生的自学能力; 以中职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石,重在衡量中职生参与、合作、互助的能力。

( 3) 从教育效果来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勇于展现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参与,让学生努力在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和其内在的价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

1. 营造琅琅书声的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培养中职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立足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美。

读是语文教学的一扇窗,是语文教学的根,因此,琅琅的书声是语文课堂最美的声音。然而,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走马观花式的多媒体课堂更多地取代了琅琅书声的教室,不但忽略了学生潜心的涵泳和体悟,更与“立足文本,感受语言美”的语文教学南辕北辙了。

为守护语文教学这一美的特性,我在课堂中努力将朗读实践活动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朗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放声读,做到声声入耳。宋代朱熹说: “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空旷的场地容易让学生放开心扉大声朗读,于是我把全班学生带到宽阔的运动场,给每人一篇情感强烈,斗志昂扬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就节奏的轻重缓急,声音的抑扬顿挫等方面给予细心的指导,下课铃声尚未响起,全班学生齐声诵读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已响彻校园,每一个同学都不由自主地给自己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由室内教学迁移到室外实践,由课外知识回归到课内文本,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动,在读中感悟。在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时,我要求学生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把自己的母亲和作者母亲相似的地方朗读出来和大家分享,比如有的学生觉得作者笔下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同样爱种花草,于是把该文段大声朗读出来; 有的学生有感于自己的母亲和文中母亲同样推车送儿子去看病这一情节,也大声地朗读出来; 《合欢树》中有部分文段描述儿子因思念母亲,内心极想回去当年和母亲一起生活的老屋却又不敢回去这种相当复杂的情感时,有一个同学在读的过程中哽咽起来,原来她和文中的儿子一样,因太想念自己已逝世的母亲,在朗读过程中真实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逐渐成为朗读的主人,我相信,当学生站起来朗读的时候,他感受到的不单是和文本间更近距离的对话,更收获的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的提升,自信心提升的那种喜悦。

2. 营造 “收”“放”自如的课堂

“收”“放”自如的课堂不仅体现了语文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将中职生的学习与实际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教会了中职生将来源于生活的语文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极其重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收”“放”自如的语文课堂。

“收”可以在课堂的任何时候,可以是课堂伊始启发性的开篇,也可以是课间技巧性的点拨,也可是课后总结性的点题,总之是机智又巧妙地把学生即将游弋于语文边缘的思绪“收”回,做到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放”则是将教材合理地向外延伸,让学生把眼光放到广阔的课外世界。学习王蒙的《善良》一文时,我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善恶现象给各小组下达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安排两个小组分别找善举和恶行方面的视频,安排另两个小组查找社会上善举和恶行的相关事件,各小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我则安排一节课给各小组进行资料展示。同时,我指导学生在看视频、读资料时如何利用课文中的观点去辨析这些善恶是非,借此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善恶的思考。

“放”是教师对文本知识的深入补充和适当外延,使学生能参与交流积极谈论,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思考社会的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语文课堂既要引导学生从语文中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更要不断引进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3. 营造 “动”“静”相生的课堂

语文课应该“动”起来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与此同时,课堂也应该给学生“静”的机会,动静结合,才是一节有用的课堂。

中职学生虽文化学习薄弱,但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让学生“动”起来。我让学生欣赏人物王熙凤的图片并对人物进行肖像写作训练,同时融入课文中王熙凤那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写完后将自己的作品与文中有关王熙凤的文段进行比照,由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进行知识拓展迁移,我指导每个学生选取本班任意一名同学进行肖像描写训练,然后以抛绣球的形式将作品抛向定点位置,学生根据所捡作品描述的人物进行班级大搜索活动,配对成功者胜出,学生在这一种看、学、思、写、玩的动态过程中感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课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艺术,它引导学生将语文课所学的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学生能力的转换和延伸。在教学中,我将《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等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现代诗《雨巷》改编成歌舞剧,在编排和演出过程中,学生需通过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把握剧中的人物性格,构思剧本的表演技巧环节,而这一过程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将课文具体化、形象化,起到寓教于剧,以演促学,以美育情的作用。

课堂中的动与静缺一不可,真正和谐完美的课堂应该是该静时能静下来,该动时能动起来的课堂,动静结合是中职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 法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既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中职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真实的语文感受,能很好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中职学生。在教学中,本人在立足文本教学,提升中职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收”“放”自如、“动”“静”相生的课堂,既实现了语文课堂的真实感,又提升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2.中职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设计 篇二

1 以文学鉴赏为中心的课堂是充满灵气的师、生、本交往互动的舞台

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这种交往具有三个性质: (1) 主体性。交往双方互为主体, 都是创造者, 都应该得到尊重。 (2) 互动性。交往双方参与互动, 相互启发和认识。 (3) 互惠性。交往双方经验共享, 受到对方的启发, 获得对方的经验。所以, 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不是知识传授和训练的作坊, 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 是师生对话的场所, 是探究知识的地方。要让课堂成为充满灵气的师、生、本交往互动的舞台, 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建立宽松的心理环境。

美是充满灵气的, 对充满灵气之美的鉴赏, 应该在一种和谐的氛围里完成。只有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 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 唤起内在的智力潜能, 产生强烈的认知需要, 增强创新的意识, 激发学习的兴趣。首先,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理解所得, 多商榷、少武断。其次, 教师应多采用激励机制, 多表扬、少批评, 给学生多一些期望、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 这样学生才能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比如在《我的母亲》对母亲形象的鉴赏中, 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讲得真好!你真正感受到了亲恩!看来年轻人的心灵不会因为年龄而出现交流的隔膜, 有你这样的女儿, 你的父母一定会感到高兴的。你能从文中找出句子来验证你的理解吗?”在这里, 教师的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理解行为的尊重, 而非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 评价充满了鼓励和期望。学生正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 获得了对美感悟的愉悦, 从而激发参与的兴趣。

第二, 密切联系生活。

课堂只有走进生活,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才能充满灵气、充满生机。学习语文, 不但要讲文中的人和事, 还要联系现在的人和事, 让作者和读者对话, 只有这样, 才会让学生觉得文中的人和事“远可在天边, 近可在眼前”, 从而使作品与时代相通相连,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 《赤壁赋》教学中, 教师问:“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这个问题就促使学生从现代生活中去反观古人, 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对苏轼听任自然的观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既可以深入地了解苏轼, 又可以从中受到人生的启迪, 最终取得对作品意义重构的权利。

2 以文学鉴赏为中心的课堂是在求同思维的基础上对求异思维的引导

鉴赏过程, 不外乎有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倾向, 求同思维可以促进接受者选择;求异可以保证接受者的欣赏趣味不陈腐, 从本质上符合文学读解多向度的创造性规律。所以尊重语文学科的个性, 不追求答案的标准化, 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大胆进行标新立异的言语实践环境, 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 这应该成为以鉴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原则。因此, 语文教学应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寻求多种答案, 便于他们产生创造性的独特见解。

第一, 激发兴趣, 启发思路。

新课程标准强调,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 在鉴赏教学中要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从而达到启发学生的思路, 调动他们的情感, 让他们用心灵之眼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激发兴趣于训练启动之前, 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的做法有很多, 有激情导入、有效果激励、有互动感悟等, 因前两种方式比较常见, 所以这里着重分析互动感悟方法。所谓“互动感悟”, 就是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鉴赏前向大家宣布, 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 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同时通过复读印证别人的见解, 完善自己的认识, 或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比如在蕴涵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教学中, 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中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感触, 就是共鸣, 有了共鸣, 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不管你的感触是什么, 只要能引起感触就是好的。哪位同学说说体会?”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只需要学生畅谈自己的读后感受。而正是这个开放性的问题, 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新观点层出不穷。

第二, 点拨引导, 找准发散点。

真正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光乍现”的即兴之作, 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要找准发散点, 从教师角度讲关键是要精研课文, 选择“可发散点”。“可发散点”就是指课文中蕴涵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学生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 也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从学生角度讲, 需要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所以, 理想的训练应当是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和模式下进行。教师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整个训练系统具有良好的主体心灵背景和思维模型。如对《鸿门宴》的鉴赏, 内容上, 可以从军事的角度、从人物性格的角度、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进行鉴赏评价。在形式上,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 分工合作, 集体完成任务;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完成任务;还可以通过综合比较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找发散点的方式是不一而足的, 关键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培养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精神。

第三, 总结规律, 掌握方法。

人们常说, 教是为了不教。这种观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 就是在引导学生鉴赏美的同时, 也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模式。所以鉴赏中加强求异思维的引导, 不仅仅是鉴赏某一篇具体的课文, 而是要带领学生从具体的论题思考中超脱出来, 站在总结规律的高度, 向学生传授发散思维的普遍方法, 比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相对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 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式, 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

3 以文学鉴赏为中心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的生成性过程

“生成”具有很丰富的内涵, 《小学语文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对它进行了一个概括。生成, “从认知发展角度看, 它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情感发展角度看, 它是学生对文本情感的认同与共鸣;从个性发展角度看, 它是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价值观的形成。‘生成’具有动态性、多元性、建构性的特点”。鉴赏美的过程是接受主体对审美对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推敲、仔细咀嚼, 从而深入体验感情, 领会意境, 把握形象, 全面评价审美对象的活动。所以, 鉴赏过程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生成过程。虽然动态生成作为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 是无法事先设定或无法预料的, 但我们在生成面前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第一, 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促生成。

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往往是生成性因素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学生答问中不经意地出现的一些亮点, 是学生鉴赏中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 稍纵即逝。教师予以鼓励、赞赏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只停留在赏识层面上, 有时就白白浪费极好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把这种“闪光点”看做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及时捕捉住, 并通过即时评价, 就可能让学生在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 从而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生成的“精彩”世界。

第二, 抓住学生的疑点促生成。

鉴赏教学中, 不但要读出自己, 更可贵的是读出问题。有些文章因为时代的发展, 已经失去了它所依存的语境, 所以, 学生在鉴赏中, 有时会在浅层次上就字词句意思提问;还有就深层次上作者观点、思想认识、人物言行和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及处世态度的异同等诸方面提问。对深层次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 又是碰撞生成火花的良机。深层次问题从性质来看, 有异议性问题、扩展性问题、相较性问题、争议性问题、迁移性问题等。比如在《鸿门宴》教学中, 有学生问, 项羽是不能杀刘邦还是不想杀刘邦。我马上抓住这个异议性问题, 放飞学生的灵性, 让学生再读读课文, 并查找相关资料, 展开讨论。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 其思维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有的说项羽不杀刘邦不但不明智, 反而是养虎为患;有的说项羽在大事上优柔寡断, 称不上英雄;有的说项羽的行为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 但也体现了他的愚蠢;有的说项羽是一个虚伪的人……虽然这些观点不一定高明, 也不一定合理, 但是它们绝对是学生灵性的体现。同时这些观点也说明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第三, 善用“争论点”促生成。

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 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互动对话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学生面对某一问题纷纷发表不同意见的情况。面对学生的争论, 教师应牢牢把握良机, 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在争论中彼此交锋、碰撞、融合, 产生思想的火花, 促进学生的成长。“争论点”既可以是老师预设的, 也可以是即时生成的, 关键在于教师要把鉴赏课堂的生成当成一种追求。

比如莫泊桑《项链》的主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辩论, 是批判资本主义的虚伪性, 还是展示了人性, 抑或是人生无常性等等。有了这一系列的争论点, 课堂不再安静, 变得活跃无比, 尽管学生的认识有高下之分, 但应该说所有的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在辩论中认识评价作品, 比单纯的教师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学生对文本多元化解读的过程, 就是他们感悟人生的过程, 他们将从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总之, 中职语文所选篇目包含大量的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要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教者就应该抓住鉴赏这一个中心环节, 立足于文本, 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平等、互动的对话, 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鉴赏中,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倡导“主动参与、努力探究、积极合作”的课堂机制, 让课堂成为充满灵气的师、生、本交往互动的舞台, 同时, 在注重求同思维的基础上, 加强求异思维的引导, 打造生成性的课堂。当我们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唤醒他们也许正在沉睡的语文意识的时候, 他们必然会充满信心地去学习语文。当学生在观照文本中感受到“文”趣时, 就会主动破除“言”之障碍, 解除“言”碍的过程, 就是融“言”于“文”、“文”“言”相生相融的过程, 也是学生汲取作品文化内涵, 使之内化为自己积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孙子威.文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3]王朝闻.欣赏, “再创造”[C].王朝闻文艺论集:第二集.

3.中职专业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课堂设计 篇三

一、合理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一) 信息时代, 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教师的角色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开放和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科技时代, 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 学生通过网络就可快速便捷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和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 不再拥有话语霸权。文化反哺和前喻文化现象的出现也挑战着教师的权威。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应该尽快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走出来, 承担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帮助学生高效采择信息”的任务。

(二) 德育课程的内容和方式需要设计, 而非单一的灌输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 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但传统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以一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种传统意义的“学”更注重“学习结果”而不是“学习过程”, 学生处于被动和被压抑的地位。

“学会方法、树立观念、规范行为”是德育课程的首要特征, 即为了学生的发展, 引导学生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树立观念”, 落实在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上, 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受教育者个性、重视活动、重视学生参与。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和启发学生, 使之跟随教师牵引打开思索的闸门, 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的丰富多彩的互动项目和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该方针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课堂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德育课教学需要师生共同交流与探讨

德育课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社会需要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觉悟乃至人格的内在要求。靠单向的信息传递不能保证教师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活动, 也不利于教师解决学生头脑中的疑惑, 同时, 也不利于教师对理论概念、原理含义作切合学生实际的解析。例如, 《职业生涯规划》介绍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时, 就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的探讨: (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什么? (2) 大学生就业难, 是否就意味着中职生就业也难? (3) 中职生怎么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若是教师照本宣科, 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透的分析能力, 当学生提出现实的问题时, 老师非但解释不了, 而且还可能会冷场, 那么学生将难以信服教师所教的理论, 从而也就无法提高德育课的教学实效。反之, 通过师生的交流与探讨, 建立起交互自主、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生成共享的崭新教学形态, 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充分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沟通, 才能从多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中职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 从而得出乐观结论。

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中职德育课程

“以学生为中心”, 是一种教学的理念, 即“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设计课程过程中, 必须始终围绕这个方面而展开。

(一) 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 教师准备实施课堂时, 首先要弄清学生将获得什么, 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 应该教到什么程度。教学目标不应该具体到限制学生的学习空间。传统教学的课程设计基本上是不会包含学生角色内容 (即学生活动内容) 的, 因为传统教学里的学生角色主要出现在被评估考核的时候。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则需要体现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下面就以《哲学与人生》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为例展开论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区分真相和假象、现象和本质。 (2) 学生能够是非分明, 理解明辨是非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 学生有能力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 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1) 本课程包含以下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现象与本质的概念;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真相与假象的概念和关系。 (2) 要求学生掌握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通过以上比较, 我们能看出两种教学法在课程的设计上会有所不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 对于如何评估学生效果的指导性非常强。这要求教师要首先跳出传统教学目标的束缚, 把学生看成行为主体, 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 行为目标开头是“学生能够……”这样做更能从学生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积极地扩大教学目的的范围, 给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

(二) 以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 又是学生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 其目的在于更加有效和有深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设计中, 学习活动是有效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因此, 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项教学活动如基于问题/项目学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这些。

学习主体。主要分析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 这是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基点。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教学准备的基本工作, 教材是活动内容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教师应熟悉教材内容, 结合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学习目标,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

活动任务。活动设计的核心是活动任务的设计。活动任务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做一个成功人士怎样对待首次就业的报告, 就要求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活动流程。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需要一定的流程或程序。如果设计了多个活动, 安排活动顺序是必不可少的。对此, 教师要事先规划好, 必要时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

活动成果。活动结束后的“产品”, 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习活动的质量。如对于学习评价, 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的表现性任务, 并利用自评表完成自我评价。

活动规则。为使活动顺利进行, 有时需要制定某种规则。如对于小组合作学习, 有时教师与学生, 或者学生小组内部要制定一种合约。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方法战略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运用到中职德育课堂, 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广泛, 它的重点是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书本技能尽可能和现实联系。这不仅能体现教学目的, 更能从学生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积极地扩大教学目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和条件不断地进行调试, 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适应具体情况。因此, 恰当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还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战略方向。

(一) 倡导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德育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参与。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结合, 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中, 并且有更多机会对学习目标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 学生更加自主地建构知识, 扮演主动学习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所采用的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都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关注点, 将学生当作主动的学习者;而老师也完全处于引导者的位置, 成为学习促进者。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展现等具体形式则让学生从被人带领的学习活动中转变到自己带领自己的学习活动中, 从记忆、重复转变为发现、结合、展示;从听然后做, 转变为交流和为交流的自主探索;从学习知识 (事实、条件、内容等) 到理解过程;从掌握理论, 到掌握理论的应用;从依靠老师到依靠自己。

(二) 明确界定师生的任务和责任

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时, 教师主要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为学生设计案例、情景、辩论主体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 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感悟;作为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困难时进行指导。同时,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和责任。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目标,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实现学习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一定会与周围环境有所互动, 比如如何用工具, 如何查找信息, 如何与同学沟通, 交流什么信息, 相互支持, 直到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三) 鼓励学生的互动参与

中职德育课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 还要教会他们应用知识, 让他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 能自己去研究、去发现, 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因此, 在中职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真实有效的互动参与。只有实现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有效的互动, 学生才能从中获得自身成长需要的信息, 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根据课堂互动主体的角色关系不同, 互动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 师生互动

除了教育学中谈及的“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宽泛的理解外, 应当关注以下内容:重视学生参与, 重视讨论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疑,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例如, 在教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一文前就给学生设疑:你的人生道路都是一帆风顺吗?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实现人生成功呢?

通过这些问题, 引起学生想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巧妙而又恰当地提出响相应的问题, 引领学生, 从而更好地促进设疑的互动。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认同、吸收新的知识,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不断提出质疑, 相互探讨反馈, 进行学习活动。

2.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在课堂上, 学生之间的交往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经常在德育课堂中进行生生互动, 能给予学生面对面交谈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产生观点的交流, 并且在双方的交互活动中获得反馈、给予修正,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适合设置量大、内容多、结构复杂、学生自主性强的讨论形式的任务, 如游戏、角色扮演、头脑风暴、主题辩论等。小组内部学生还可以通过彼此交流、讨论和辩论等形式进行。此方法的优势在于, 能够通过合作平台, 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调动更多的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感受, 并从中体验到真实的交际需求, 提高思维水平;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相互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共同分享知识和观点。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都得以调动。成功的小组活动能使班上更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投入到活动中去, 更能营造一种互动的课堂效果和交互的情感气氛, 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 重视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关键就业技能

温家宝指出:“在做中学才是真学, 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在传统教学法中, 经常被人们忽略的, 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有效地转化、转换和转变。作为一个社会人, 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可分为三类:第一是基本技能或者叫扫盲阶段技能, 也就是我们在中小学要去学习的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知识。第二是专业技能, 或者说你将来靠什么吃饭的技能。第三是就业技能, 也称之为生存技能。就业技能在目前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但无论哪个行业对就业技能的要求都不会缺少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这三大核心技能。而这三个核心技能几乎是所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都非常强调的能力, 并且在实施这些教学的同时,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观念的感悟, 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并为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创造了条件。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德育课教学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重新设计教学目标, 重塑课堂教学内容,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生,以学生为中心,中职德育,德育课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成人高考复习计划及各科复习方法下一篇: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