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教案(精选10篇)
1.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一
中国现代雕塑
课型:高中美术欣赏 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现代雕塑作品,使学生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认识到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
2、了解雕塑的类型及其各种形式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雕塑艺术对美化环境,增强审美感受的重要意义。
3、认识到中国现代雕塑类型发展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了解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
2、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区分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多元类型。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 教学材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堂美术欣赏课。美术课最直观的目的就是提高大家对美的欣赏感受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在柔和的音乐中进入视觉的盛宴,同时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要谈到什么呢?(演示图片)
(三)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中国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的含义
A、提问:既然是说现代,那大家知道中国的“现代”是以哪一年为起点的吗?(新中国成立在哪一年?)
B、回答:
2、讲述现代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
Ⅰ、了解1949年至今的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
Ⅱ、划分出现代雕塑的三个阶段并介绍其艺术特点: 1949年——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
Ⅲ、演示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作介绍,引出城市环境雕塑和架上雕塑的概念 第二部分:中国现代雕塑的不同类型
1、讨论: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雕塑呢?从功能上来讲,它们属于什么类型呢?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雕塑艺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以图片为开端,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从理论上区分五种
不同类型的雕塑:
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以及陈列性雕塑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白现代雕塑发展的多元化方向
3、小测试:区分雕塑的不同类型
以作品为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第三部分:
2.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二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与现代,分类,整体
传统建筑, 是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建筑, 在当时虽然没有把建筑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但几千年的历史总不会白白地浪费掉。老祖宗用他们的智慧成功地创造了我们中国的传统建筑。
1. 传统建筑中的上位建筑
上位建筑即建筑生成的基础。路易·康曾说:“一朵玫瑰成为玫瑰的愿望存在于种子存在之先。”在建筑中是说建筑先有存在的愿望, 然后存在。这个愿望就是上位建筑很生动的说明。
传统的上位建筑主要是从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去指导建筑生成。当然, 这些是自发的, 也就是说是很朴素的理论。从人的需求出发, 当建筑作为建筑第一次生成的时候, 它的形态是最自然的, 也最能反映人真正的需求。
传统的住宅形势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古代, 不论是官宅还是民宅, 都是以屋和院的形式存在的。在屋里, 人完成吃喝拉撒睡等最基本的行为。其余的多数行为, 如聊天、晒太阳、溜达等都在院中完成。这样的分法完全是从需求出发。因为人们需要抵御风寒, 也需要阳光、空气。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宅的定位。
中国传统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关系。首先, 是建筑适应环境。这在建筑选址上有很好的表达:“最好北面有山岭屏障阻挡寒风, 最好门前南面平原、耕作招凉, 最好水源顺驻, 最好远景悦目, 最好农地方屋终年都可以见到太阳。”当然, 最初纯朴的愿望最终被扭曲为风水。但这种对自然选择的重视在现今也很有指导意义。其次, 是建筑反映环境。在园林里, 任何一个亭台楼阁都不是随便放置的, 任何一个建筑都是为了使整体的环境增色, 这样的建筑才是好的建筑。从自然出发, 然后又回到自然, 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环境观。
2. 传统建筑中的空间
空间是建筑活动的最终目的, 也即建筑的本质。也就是说, 我们做建筑就是做空间。中国建筑空间的特点主要有二:第一是空间的不定义性, 第二就是空间的历时性。
2.1 混沌空间
说中国古建的空间是混沌空间很有道理, 但混沌的不是空间的品质, 是空间的定义。中国的传统建筑只营造空间而不定义功能。
从大的类型上说无论是小到家宅、店铺, 还是大到寺庙、宫殿, 它们的单体建筑都是一种模式。矩形的平面, 柱网的建构, 空间类型也都是一样。再细到一个家庭的空间里, 这里只有按等级分的正房、厢房、耳房、罩房, 而不是按功能分的厨房、卧室。正房、厢房都有着一样的空间品质, 也都可以睡人或是用作书房等。这就是说, 中国的传统空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一间房, 可以是住宅里的, 也可以是寺庙里的;一间房, 可以做仓库, 可睡人, 也可以做书房;还是一间房, 儿童可以在这里做各种游戏, 可以引发出各种想象。一间房, 一间不定义功能的房, 反而我们会给它更多的功能, 把空间利用得更充分更丰富, 更有创造力。所以,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混沌空间, 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与创造性, 又很方便建造, 是一种很成功的空间形态。
2.2 四维空间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的另一个空间特点就是线性与四维性。
一本书上讲空间分为硬空间与软空间, 所谓硬空间就是一个几何意义上的空间, 而软空间就是一种经历, 一种空间经历。也可以这样说, 硬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而软空间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人的存在方式不是静止的, 所以软空间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空间。它是一种经历, 一个序列空间, 在纯粹的空间中加入了时间的部分, 这就是四维空间。
园林空间就是典型的四维空间。在中国的园林里, 空间的布置不是随意的, 任何一个景观不是单纯的景观, 它是整体中有机的一部分。当你走进任何一个好的园林, 你就走进了一个匠师为你安排好的流线中。对景欲扬先抑等各种手法的运用, 让你在行进中不断地感受空间给你带来的享受。你会发现每一景观在不同的时间会有着不同的感受。
同样, 对宫殿、四合院, 你细心地体会也会发现, 空间都是作为一种序列而存在的。人所留意到的不会是空间本身的界面, 而是一种感受。
总之,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偏重于序列, 单体大都是很简单的, 因为做建筑的人知道空间本身不是最神圣的, 而是为人服务的;建筑不是目的, 人的活动才是最终的目的。
3. 传统建筑中的建构
建构是建筑的表现形式, 是空间的载体。每一座建筑最终多是以建构作为表达的。
建构是现在的中国建筑与世界差距最大的部分, 然而, 在封建社会, 中国的建构是很成功的, 主要表现在建构的标准化和对材料性质的掌握, 而这恰恰又是现代中国建筑最薄弱的地方。
标准化是工业时代的产物, 它已实现在各个领域上。然而传统建筑的标准化只有中国真正地实现了。首先是构件的标准化。远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 就有“材”的概念提出。材是构件的标准, 构件的基本尺度。当一个构件的数据被准确地标出时, 那么, 这个构件的大小形态就定型了, 于是, 全国上下都可按照这个规范来营造。这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营造速度的提高, 也就是说, 在同一时期, 中国要建造同西方一样等级的建筑要省去很多的时间。同时, 构件的标准化, 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也就是建筑成本。人们有了分工, 首先提高了效率, 然后就是空间的标准化, 空间的标准化主要体现在一个“间”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间来组成, 帝王的房子有九间大, 我们的房子只能有三间大。于是, 在中国, 帝王、将相、诸侯的建筑都就有明确的标准。这样, 在诺大的中国, 所有的建筑都有了规范。这是很难得的奇迹。标准化, 是中国传统建筑在建构方面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时乃至拿到现在都是很先进的。
诚然, 现在的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好处, 并想发扬下去。但如何继承, 是滥用大屋顶还是把古建的形态用现代的材料、技术表现出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所以, 中国的建筑也是封建社会的建筑。如今社会形态变了, 所以, 建筑也应该变了。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建筑界重要的课题, 关于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有很多, 其中不乏对二者关系处理及如何把握的深层思考。我们也从不同角度领悟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应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4. 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现有文章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有关创作手法大致可分为传统符号的运用、传统形制的运用和传统材料的运用。但是我们认为, 在传统文化的借鉴上, 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一符号、某种形制或某些传统材料, 而是要将几方面有机结合, 整体权衡, 把握适度, 才能产生出更好的设计思路。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创作手法作简练理性的分析, 力求对以后的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4.1 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所谓符号即是用一种明确的信息单元来表达一些概念和具体事物内涵, 建筑中的传统符号则是通过一种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某一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图案或造型来强调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真正尊重传统的建筑并不是简单的复古, 更不是传统符号的简单叠加和堆砌, 而是恰当地把握传统的神和意, 抓住其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4.2 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形制, 常指器物或建筑物的构造和形状, 即形式上的模式。建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要从整体上体现民族特性, 就需将传统形制通过各种原型进行演化、拼贴, 从而叠合成既具有时代精神, 又兼顾传统形制的新建筑。对传统的理解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表层结构上, 而要通过多方面感悟, 从深层结构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从而构建新的建筑形式。
4.3 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一种, 便是材料上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各种新的高科技材料不断地呈现出来。新材料在新技术的配合下越来越体现出其不可否认的优越性。诚然, 现代材料取代传统材料的确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继承传统文化中也不失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历史的成功实例。但真正能够唤起人们历史情怀的, 不是简单样式上的模仿, 人们更愿追求其历史的真实质感, 来引起对传统的共鸣, 因此我们更愿意去运用传统材料来表达今天的东西, 同时也就建筑的出处提出一种暗示。在现代建筑中, 人们在材料的运用上, 不再片面地追寻新材料的时髦, 而是更加尊重其地域性和传统文化渊源。
结语
传统的简单“复制”并不难, 但尊重传统不是墨守陈规, 更不是盲目模仿。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是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联系过去和现在的一种人文因素, 在建筑中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有未来的趋向。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不是单纯的组合或相加, 而是化合, 应把握传统的优势, 并把传统的符号、形制和材料系统地综合, 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 产出新的东西, 这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 把起点放在传统与现代的时空坐标上, 建构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 其实探究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为了区别新与旧、是与非, 我们珍视历史遗产是为了探索明天, 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宋照青.昨天, 明天, 相会于今天.建筑学报, 2001, 8.
[2]周柏华.发扬传统开创未来.建筑学报, 2001, 9.
[3]聂兰生.旧街中的新建筑.建筑学报, 2003, 7.
[4]吴焕加.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6.
[5]潘谷西.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6]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1.
[7]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9.
[8]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9]张锦秋.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及今用[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4) .
3.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三
摘要: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很多都运用到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下面我们来具体的阐述一下该怎样在现代建筑中体现传统的建筑元素,该怎样才能把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发扬光大,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现代建筑;传统元素;建筑设计
0 引言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冲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各式各样的国外建筑风格占据了主导市场,而中国的传统建筑逐渐被市场所淡化。当今的消费市场中,欧式建筑逐渐成为了主打风格,人们喜欢追逐潮流,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出现了危机。但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一些消费者、投资者、设计者等等开始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逐渐在觉醒。他们也开始在不断地把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及独特的建筑风格运用到了现代建筑之中。也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学会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放在中式建筑的设计当中,事实证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值得运用和发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例如苏州桐芳巷的改造、深圳万科第五园等等,这些都是完美的体现。更加说明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人和世界的财富。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对比,得出了初步的理论总结,认为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文观念的应用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然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蕴藏着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有很多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条件产生的建筑,中国建筑的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植入到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说讲的植入是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含蓄、婉约、素雅之美很恰當的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不能仅仅限于对传统的复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既要注意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还应该注意现代技术的运用,两者有效地相结合,这样的建筑也可以减少对当地原有环境的破坏,运用现代技术来尽量的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污染,更好地协调社会的发展。[1]
2 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中最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它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最初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能够有独立的空间,也就是能够给自己一定的私密空间,让室内空间与外界环境有所分离。然而就是这些传统建筑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代名词。根据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可以考虑L形房屋围合结构,让建筑体现一定的空间思维,这种建筑中也会给人一种舒适、大气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很好的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其他文化元素结合,把木雕、石雕、彩绘、竹林等运用到院落的设计之中,这样也增添了艺术气息和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空间。[2]
3 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
建筑符号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是文化的发展,没有建筑符号的建筑师不具有生命力的建筑。因为建筑符号中凝聚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传递给人们传统的信息和共鸣。不同的建筑符号带给人的感觉不同,他们可以借助人的思维发展空间,让人能够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中国传统文化。将这种建筑符号元素直接提炼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再加上一些通过整理以及升华之后再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样就可以很有效地传承具有浓郁色彩的传统文化。让现代建筑不失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发展,让传统建筑符号的精华与核心得到最好的体现。现在这样的设计以后将得以实现,例如安阳殷墟博物馆,它在中央庭院的墙面上点缀了一些传统饰纹和点题的印章饰,这种简单而朴素的点缀一点不失厚重的环境,同时还能更直接更明确的反应了主题思想,充分的展示了青铜器的发展,具有很好渲染气氛的效果。[3]
4 结语
全球化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西式风格的建筑逐渐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中国传统建筑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的建筑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适当的融合共同发展,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有机的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让传统简单的工艺与现代新技术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一体化的统一,从建筑中也能体现节能减污的效果,让建筑设计也成为一种新的环保方式。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中很多都是很珍贵的财富,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恰当的提炼和简化之后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必将让现代建筑设计得到质的飞跃。让我们一起期待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更加完美的结合,让现代、简洁、舒适具有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建筑风格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美好向往,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粟亚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2] 魏海涛,任志纲.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河南建材,2011(05).
[3] 梁佩佩,徐青青,苗蕾.中国传统建筑语言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艺术,2011(04).
4.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2 篇四
中国现代文学授课教案--2
第六章 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创造社“为艺术”的文学观。 2、了解创造社作家走上浪漫主义道路的原因。 3、理解并掌握郁达夫创作的风格及贡献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发展过程、选材特点、艺术风格) 2、张资平等的创作 五、复习题 1、创造社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郁达夫《沉沦》的意义是什么?作品引起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3、张资平的主要贡献在哪里?他的作品为什么被人诟病? 第七章 其它社团流派的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代文研会、创造社之外其它社团流派的创作活动。 2、理解并掌握新月派诗人的格律诗主张和代表诗人的主要贡献。 3、理解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及语丝社的创作追求。 4、掌握象征派诗歌的主要特征及李金发的创作。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三、教学时数:10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语丝社和周作人的散文。 2、闻一多、徐志摩和新月诗派。 3、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4、“湖畔诗人”和冯至的爱情诗 五、复习题 1、什么是“语丝文体”?语丝社的主要代表作家是谁? 2、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哪两类?其小品文有什么特点? 3、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类”理论指什么?《红烛》和《死水》在表现爱国主义主题方面有什么不同? 4、徐志摩的主要诗集有哪些?他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5、象征诗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象征派诗歌的特点是什么?李金发的诗集有哪些?其诗作有什么特点? 6、“湖畔诗人”指哪些人?代表诗人是谁?有哪些作品? 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是谁,其主要作品有哪些?其诗作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 20年代话剧创作 一、教学目的 1、了解20年代话剧创作的现状。 2、了解20年代的话剧团体及活动。 3、掌握早期话剧创作的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话剧团体和“爱美剧”。 2、话剧作家及作品(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郭沫若等) 五、复习题 1、中国早期话剧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田汉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剧作以浪漫主义为主流,试结合早期的代表作加以说明。 3、了解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的内容和风格。 4、郭沫若《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哪三个作品? 第九章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30年代)中一些重要的文学事件、文学思潮。 2、让学生理解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之间的对立与互补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和推动。 3、让学生掌握左翼文学思潮和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各自的特点和局限。 二、教学时数 共安排3学时。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四、教学内容 1、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 2、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活动内容、缺点和失误) 3、文学论争及意义 五、复习题 1、革命文学大规模的倡导发生在哪一年?主要倡导者是哪些文学社团?革命文学论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左联成立后主要开展了哪些文学活动?错误和局限是什么? 3、30年代左翼作家和哪些不同的文艺思想进行过论争?其论争的主要话题是什么?30年代的文学论争具有哪些倾向性特征? 4、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有什么特点? 第十章 茅盾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茅盾的文学活动及创作道路,理解其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2、理解茅盾小说的社会剖析性质。 3、掌握《子夜》的创作主旨及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4、掌握《春蚕》、《林家铺子》的主要内容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5、了解茅盾文学批评的成就。 二、教学时数:6学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内容 1、茅盾的创作道路及“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理论。 2、《子夜》的创作主旨;吴荪甫、赵伯韬的典型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子夜》的结构艺术。 3、《春蚕》、《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 4、茅盾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及其成就。 五、复习题 1、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何特点? 2、长篇小说《子夜》的创作背景及反映的社会现实。 3、吴荪甫和赵伯韬形象分析。 4、茅盾小说的社会剖析性质。 5、理性对茅盾小说创作的影响。
5.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教案) 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专题: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本专题是根据第一章的教学内容所做出的延伸,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人在面临民族危亡之时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选择,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近170年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中国现代化进程缓慢,经历了重重的坎坷、曲折,希望通过本专题的教学,让学生明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选择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现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而坚定这一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近170年的历程中,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缓慢,会遇到如此多的坎坷?
教学方法
历史文献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绎法等
思考题
1、中国开启现代化道路的背景
2、辛亥革命为什么爆发?
3、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的现代化带来的影响?
4、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5、中国为什么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进入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主要教学内容
前言
一、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840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
二、第二阶段:现代化的启动和道路抉择阶段(1912年—1949年10月)
三、第三阶段:经典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49年10月—1978年)
四、第四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79年至今)总结
详细教案
前言
实现现代化是当今中国的最大任务,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日新月异的步伐向前迈进,令世界瞩目。但亦因社会、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利益关系的剧烈调整和腐败现象的出现,有人困惑,有人迷惘。如何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加顺利而稳健地向前发展,如何使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程更加坚信不移?回顾中国现代化的整个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明白从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变为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再转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过程,是十分有益的,即所谓“鉴往而知来”。
如果说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传统社会逐渐发生新的变化,标志中国现代化的开端,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已经历了170年的时间。在这170年中,从社会环境和发展道路来说,中国的现代化经过了四个阶段和三种发展道路的变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已经经历的历史事实,我们不仅不能脱离这一事实,而且要对这一已经存在的历史的必然性进行解释,说明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总结其中的规律所在。
一、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840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潮流和规律,它以资本主义社会因素在欧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为起点和早期形态,随着资本主义向全世界的扩散和社会主义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
(一)1840年前的中国
当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之间欧洲和北美的现代化从暗潮涌动到形成澎湃之势,并开始向东方潜流,这时的中国,已在传统的封建制度和农业文明的社会形态下缓慢地发展了两千年,虽然传统的社会形态依然保持着,但是其内部构成和对外交往已经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比如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商业和商人群体已有一定的扩展、商业资本已有一定的积累等,从而使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既存在着与现代化相抵触的因素,也产生了一些潜在的适应因素。
举例:广州十三行
17世纪后期,大清帝国进入了康熙盛世,在平定三藩之乱和收复了台湾岛之后,审时度势的康熙帝,为了振兴沿海地区长期凋敝的经济,决心解除明朝以来300余年的海禁,实行开海通商政策。清政府开放海禁,并在广州、漳州、宁
波等设立海关,也就是允许外商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1685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创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大海关,作为外国商船来华贸易的指定地点。这是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海关的开始,也是清朝海疆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
开海政策满足了沿海居民长久以来出海谋生的愿望,海洋贸易盛况空前。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又逢强大的商机,东西方之间的商贸往来已变得势不可档。此后,这片海面就不再平静。
由于长期的封闭,清政府并没有一个专门的外贸机构。在开关初期,接待西方商船的制度极其混乱,遇到大船到来,官员招架无方,洋船常被堵在港外迟迟不得贸易。在清政府无力直接控制外贸的情况下,他们终于开始寻求更为有效的方法。1686年春,正是粤海关开关的第二年,在洋船就要到港,贸易季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广东官府终于找到了他们的解决办法。
长期的海禁,不但没有遏止广东沿海的外贸传统,私人出海贸易的狂潮,竟然使官府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当时,梦想发财的商人纷纷南下,号称“走广”,广东成了冒险家的乐园。广州的珠江边也聚集起闽、粤、徽籍海商。他们依靠祖先积累下来的资本及建立起来的网脉,将生意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广州这个商贸旺地。
行驶在南中国海的西方船队。当时,来华商船回程获利高达200%以上,开往中国的船只就意味着财富。
为了规范贸易和保证税收,广东官府、粤海关公开招幕较有实力的商家,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同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早期外贸代理洋行——广州十三行组织建立的标志。从此,一个全新的商人团体开始慢慢地登上历史舞台。这个从垄断外贸中崛起的商人群体,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是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近代历史上我们读到的很多历史名词都与它有关,“闭关锁国”,“一口通商”,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从1727年到1840年,它是中国唯一对外贸易港口。而十三行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笔,当时外商的活动基本都在十三行。
十三行是在粤海关设立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五年5月建立的,地址就在如今的广州文化公园至海珠南路一带,十三行的鼎盛时期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十三行鼎盛时商行多达几十家,那时,十三行内外樯桅林立,彩旗飞扬,人潮熙熙
攘攘,一包包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堆积如山。来十三行交易的有英、法、丹麦、瑞典、荷兰、巴西、俄国、葡萄牙、西班牙和东南亚数十个国家,十三行因而也获得大量的财富,使得当时的西关地区成为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大清帝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核心区。
在清代广州十三行行商中,有两个最显赫的家族,潘氏家族和伍氏家族。广州在中西方贸易中的地位的确立与提高,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自然地理的优势。广州地处中国大陆的南端,西方商人的商路开发正由南洋而来,这就使它具有中国其他沿海城市所不具备的交往便利。二是清政府的政策。1757年,由于清政府对英商在宁波的贸易发展心存疑虑,认为宁波为内地海疆,如果洋商错处,必致滋事,所以禁止洋船进入浙江海口。这一政策最后演变为广州独口通商,从而使广州的外贸地位更为显要。
在广州,清政府管理中外贸易的机构是粤海关,但具体经理外贸业务则委托“十三行”。“十三行”是明代以来广州民间商行的通称。1757年以后,广州独口通商,广东“十三行”也就成了全国惟一的外贸进出口机构。清政府赋予“十三行”专营进出口的外贸特权,“十三行”则负责向粤海关缴纳进出口货税,并且负责担保外商在广州的“安全”。这实际上是“十三行”向清政府承包了外贸业以及由此而来的外资事务。这种由官方许可、实际上起着官商作用的行商垄断贸易,一直维持到鸦片战争时期,直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实行“五口通商”,广东“十三行”行商的外贸垄断特权才被取消。
行商垄断外贸的直接结果,是培植和造就了了一个巨大的商业资本集团。在16世纪中后期,全国最大的商人集团要数徽商,但19世纪上叶,广东向商无疑成了最大的商人集团,后者通过与清政府的结合而获得外贸垄断,已经积累起了亿万巨资。行商垄断外贸的另一个结果是使广州成了全国商品进出口的总汇,既直接地刺激了广东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又加强了它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为广东的经济、政治等方面在近代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同时,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并非禁止东南沿海地区同东洋与南洋诸国的民间贸易,并且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福建、广东等地的商民随贸易而纷纷迁往南洋诸国定居谋生的高潮。这种民间的外贸活动以及华侨在南洋的商业、手工业和种植业经营,都积累了一定的资本。随着国门的开放,这些民间资本以及广东的行商资本和历史悠久的安徽商人、山西商人、宁绍商人等,又面临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也成了近代民族资本的直接渊源。
(二)1840年—1895年
1、错失的黄金二十年(1840年—1860年)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名为“现代”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通往“现代”的道路上蹒跚而行。
然而,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这种主动权的自我丢失使大清王朝最终覆灭。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通过阅读传教士译著的西方史地书籍而成为第一批能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并分别主持译编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等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的著作,在初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先进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通商抚夷”的主张。
2、洋务运动(1860年—1895年)——器物的现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实际上是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不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自觉选择,而是在中西方文明发生冲撞失败后,这个帝国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在对现代化本身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复杂认知过程。回到时间序列上,清帝国的第一次正面应对挑战是洋务运动。当时帝国的精英阶层最先的反应是震惊,湘军的著名领袖胡林翼看到江上急速飞驰的英国战舰,震惊得从马上摔下来。但最后还是行动起来了。开始从天朝“天下中心”的梦境中醒过来,开始追求富强的现代化过程。
洋务运动的那些主导者们,实际上一开始并没有自觉的现代化意识。他们只是想仿效西方的器械来摆脱民族的危机。但是,洋务运动从不自觉地走出第一步时起,就开始了“退不回去”的现代化过程。具体地说,洋务派为了使防务现代化,必须要发展军事工业;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又不得不发展运输业、采矿业或重工业。为了发展重工业,又不得不发展轻工业,因为轻工业的资金容易积累,通过轻工业资金的积累来获得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它还不得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就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现代化。
李鸿章把西方列强的挑战看作是“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于是通过效仿洋人来增强自己的自卫能力就成了洋务派的基本选择。洋务运动的逻辑是想通过国防现代化来应对强敌,这种世俗理性觉醒的过程并不是人权和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危机而激发的以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但这种运动一旦开启,就具有“弥散效应”,只要在军事自强运动中走出第一步,就必须走第二步、第三步。要发展军事工业就不得不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这些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小农经济很难积累如此大的资金等,他们又要想其他的办法。为了培养懂现代工业技术的人才,他们不得不引进新式教育,建立同文馆、译书局等,这种弥散效应不可避免地发生。
由于中国的传统体制过于僵化,官僚士大夫和权贵阶层当中的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
举例1——中国铁路(中国铁路海军造):直到今天,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仍有重要意义,在一百多年前,其意义之重要更不待言。但是,修建铁路在近代中国引起的反对却最强烈,争论时间也最长。洋务派造炮造船,当然知道修建铁路的重要,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改“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运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而中国“三军必皆踊跃”,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但这种完全符合实际的救时之策,在当时却遭到一片反对,据说“闻此议者,鲜不咋舌”,皆视为骇人听闻之论。有人上奏说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顽固派根本不从“技术”层面反驳洋务派,而是将是否应当修铁路这种技术问题提升到道德层面,从道德上否定修铁路,使主张修铁路者居于“不道德”的“道德劣势”。对铁路,也要问一问是姓“君(主)”还是姓“共(和)”,对什么器物都要问“姓”什么的“性质”之争,将技术问题道德化、意识形态化,也可说是中国的悠久传统之一吧。1884年,在李鸿章的努力下,成立了“海军衙门”,自此出现了中国铁路海军造的怪局。1880年,他就悄悄开始试探性地动工修建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段的铁路,以便运煤;1881年这条约十公里的铁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廷,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李鸿章真不愧是后来“遇到红灯绕开走”
之流的前辈。李鸿章汲取了在“大争论”中未得到朝中有力支持而失败的教训,所以在修路的同时积极活动,寻求权贵的支持。中法战争暴露出海军调度很难协调的问题,清廷最终同意成立海军衙门;同时陆军调兵遣将行动迟缓的严重问题也暴露出来,清廷面对这个问题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修铁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奕譞、李鸿章的努力,清廷终于在1886年决定将铁路事宜划归由奕譞为总理、李鸿章等人为会办的海军衙门办理。由海军衙门负责修建铁路,也可说是当时的“中国特色”。从1880年修唐胥路到1888年延长到天津,几年间李鸿章一直紧锣密鼓,不放过任何“可乘之机”,硬是一点点修成了铁路。其间当然也有小小的波折,如唐胥路刚修成时,一位英国工程师用矿上的废旧锅炉改造成一台蒸汽机车拉煤,却遭到顽固派的反对,曾不得不改用骡子拉运煤车皮,几经周折,方许蒸汽机车运行。
举例2——中国电报:从中国应不应该使用电报的争论,就可看到阻力之大。近代中国外患内乱不断,时时军情紧急,能够瞬息万里的电报无疑是一直身处危境的清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电报”却长期被认为有害。李鸿章在1865年首先提出要开办电报事业,却一直不被朝廷批准,最主要的理由竟是电报“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因为“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乎?”在这种逻辑中,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罪莫大焉!直到14年后,朝廷才准允李鸿章设立电报。
举例3——中国第一位驻英公使郭嵩焘
日本在甲午战争当中一举打败了中国,甲午战败,其实是制度的腐败,当时北洋舰队的舰只吨数排亚洲第一,但缺经费,长年得不到维修,慈禧用海军经费修园,颐和园的立项是海军学校立项。甲午战争后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导致了洋务模式的失败。中国在这次决定性战争中的惨败,不仅仅是现代化能力低于日本所致,而且是现代性的制度生长能力不足所致。中国的官僚士绅政治精英陷入了更沉重的焦虑和危机感中,一种更激进的模式取而代之。
(三)制度的现代化(1895年—1901年)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国人深受刺激,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借法自强”,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先进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改造中国,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上演了“百日维新”的活剧。
戊戌变法,实际上是甲午战争以后,一批有强烈的改革精神,具有明确的现代化意识的体制外的知识精英,即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进入了中国的政治中心。他们与年轻的光绪皇帝一起,形成了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英势力。他们力求通过大幅度的、迅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实现中国的开明专制主义。
戊戌变法的实质性问题是当一个民族陷入焦虑时,体制内难以产生适应这种挑战的人才,官僚士绅阶层没有世界眼光,没有新的观念,对外部世界完全不了解。而有这种眼光的恰恰是民间的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些知识分子有个致命的弱点。他们缺乏体制内角色的训练,对于体制的复杂的操作过程,几乎是一无所知。由他们来推行改革的话,实际上就是“上负其君,下累其友”,是“书生误国”,是“庸医杀人”。
戊戌变法是当时中国赢来的唯一的好的机会。在甲午战争之后,全国各阶层,包括士绅阶层,也包括保守派的士大夫都在感到中国非变不可啊,保守派甚至主动要求张之洞到北京来主持变法。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唯一有那么强的一种社会共识,但这个体制内却没有产生它所需要的人才,原因就是这个体制本身有个过滤机制,把有新思想的人都排除出去了。皇帝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体制外的,在野的没有受过那个体制的污染的,而有新鲜眼光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有他的致命弱点。所以后来我们看邓小平的维新模式,邓小平恰好这两方面都具备,这也保证了他的成功与贡献,当然这是后话。在激进派的鼓动下,光绪皇帝在短短的100天时间内,发布了近300道并非深思熟虑的改革上谕,这些上谕之间根部不配套。比如康有为居然让他的学生上奏,要求中国的老百姓都穿西装,理由是日本人穿西装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有助变法成功。他还认为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钱,要钱很容易,把西藏卖给英国,英国人喜欢西藏,就像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一样,反正这个地方是荒茫一片,毫无用处。他们还提出全国要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当时农民那么穷,而且国家那么没有信用,怎么可能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其中1亿用在海军,1亿用来造铁路,2亿用在陆军,大概是这样分配的。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变革,不仅大大地触犯了普通士大夫的利益,也触犯了资深官僚的利益。于是就出现了顽固守旧派(徐桐、倭仁等)、曾经一度支持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慈禧和荣禄)、温和的改革派(张之洞、孙家鼎等)三股政治势力联合反对激进派,并形成了“神圣同盟”。
变法必然触及守旧者的利益,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发动戊戌政变,杀害了维新六君子,康、梁在外国使馆人员的帮助下逃往海外,支持维新的官员受到严厉处置,光绪皇帝被囚禁于瀛台。
总结改革派势力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变法人士采取了激进的、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改革策略,于是受到了温和的改革派和既得利益者,以及顽固派的联合反对。他们在这种联合反对当中遭到了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二,因为体制的僵化和封闭,现代化的精英长期以来无法进入体制以内,而在体制以内的那些受到官僚习气影响的人们又没有改革的热情。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这是体制僵化所造成的一个结果。
“祖宗之法不可行,鬼子之法可行吗?”
戊戌变法失败后形成一种反向运动,对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一律加以取消。这种反动几乎走到了极端,就引起八国联军的入侵。为了根绝隐患,慈禧和端王载漪、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刚毅、翰林院掌院学士崇绮及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启秀等守旧派决定废除光绪,另立端王载漪的儿子为新君,史称“己亥立储”。但是,他们的计划遭到西方列强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这些守旧派本就坚决反对西学,现在更加痛恨洋人。对守旧派来说,光绪的存在确是潜在的巨大威胁,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力量,便想依靠义和团的“民心”“民气”。
1900年春夏,在一些官员的支持下,义和团进入涿州,逼近京津,行为日益极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也拿不准义和团能不能为己所用、许多官员宣扬的义和团“神功”是否真实,便在6月初派军机大臣兼顺天府府尹赵舒翘、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何乃莹前往涿州打探义和团的虚实,亲眼查证义和团各种“神功”究竟是真是假。第二天,力主支持义和团杀灭洋人的刚毅唯恐赵舒翘动摇,也赶往涿州。其实经过一天考察,赵舒翘已看出所谓“神功”全是假的,根本不能相信,但刚毅却力言这些神功“可恃”。赵是老于世故的官僚,与刚毅一党来往甚密,深知刚毅、载漪等实权人物坚持义和团“神功”可持,慈禧本人实际上也倾向于利用义和团来和洋人对抗,此时反对义和团颇有些犯忌,于是表示刚毅所言并非无见,便先回京报告。赵毕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颠倒黑白完全谎报,于是在报告中含糊其辞,但在刚毅等人的影响下,慈禧认为赵的复命之意是义和团“神功”可持,最终下决心招抚义和团与洋人对抗。
慈禧相信义和团的各种法术真能刀枪不入、打败装备有现代化武器的洋人,于是决定用义和团来杀灭洋人,达到废立的目的。而义和团本身的封建性、落后性,也为这种利用提供了基础。
由于有了政府的明确支持,义和团情绪高涨,迅速向更极端、更非理性的方
向发展,对传教士和教民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打杀。义和团进入京津后,情形更为恐怖,许多传教士和外国人、中国教民被杀,在一些顽固派官员的指使下,义和团还一度冲入宫禁要捉拿光绪皇帝,外国使馆和外交人员也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列强以“保护使馆”的名义组成“联军”发动又一次侵华战争,要求清政府镇压义和团,保护使馆、教士、教民。清廷决定向列强宣战,经过两个月的激烈战斗,中方终因武器落后而不敌八国联军,义和团所有的神功怪术在现代化的枪炮面前统统失灵,北京城于1900年8月14日被攻破,第二天慈禧太后携光绪等向西仓皇出逃。就在八国联军血洗北京、残酷屠杀义和团团民之时,西逃途中的慈禧已开始与列强议和。为尽快与列强达成和议,清廷从9月7日起连续发谕,下令剿杀义和团:“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经过清政府地方官的严剿,一些零星小股义和团也被最后扑灭。
(四)清末新政(1901年—1911年)
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再次屈辱地签订了庚子条约。统治者又意识到非改革不可,这次改革他们是真诚的,是清王朝所进行的改革中最认真的一次努力。这也印证了亨廷顿先生的一句话:“处于权威危机中的统治者将会迅速的变成真诚的改革者,他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威的真诚,保住权力的真诚。”
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与洋务运动相比,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新政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与戊戌变法相比,我们知道戊戌变法只进行了3个月,而清末新政却进行了整整11年。它的内容包括,废除科举,举办新式的学堂,禁止鸦片,兴修铁路,改革司法制度,鼓励实业,扩展新式军队,还有筹备立宪等等。所有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但为时已晚
用大幅度的,范围广、高难度的改革来挽回统治者的威信,结果是改革就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不满,在这种社会不满的压力面前,统治者又想用更大幅度的改革来迎合人们的改革愿望。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饮鸩止渴。
1904年日俄战争,第一次有了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由此可见,中国屡战屡败是因为制度问题,因此立宪开始风生水起。
同时还有一批留日学生从爱国走向革命,成为一支独立力量。
1906年9月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举国欢庆。清廷在1906年9月6日即颁布了改革官制上谕,虽然只是行政改革,毕竟是一种改革的姿态。但11月
6日,朝廷发布裁定中央官制上谕,结果满人权力更大,连以前形式上的“满汉平衡”都被打破,使人对清廷是否真准备立宪大起疑心,甚至有立宪派直斥其为“伪改革”,“徒为表面之变更”。官制改革尚且如此,立宪原则上就更加滞后。清廷认为,日本宪法强调“君主大权”,最合己意,也就是说,以日本为“典范”的意义主要在于“皇权”依然至高无上,所以清政府在1908年公布了著名的《宪法大纲》。但这部“君权”比“明治宪法”扩大、“民权”比其缩小的“宪法”连温和的立宪派都坚决反对,认为“政府宁肯与人民一尺之空文,不肯与人民一寸之实事”,指其为“假立宪”、伪立宪”。重要的是,立宪派以士绅为主,正是清王朝的社会基础。
从1910年1月起到11月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立宪派”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声势浩大,遍及全国。尽管“开国会”的呼声越来越响,一浪高过一浪,清廷就是毫不妥协,拒不开国会,拒不立宪,反而采取越来越激烈的手段镇压立宪运动。这样,在“立宪”与“革命”的“赛跑”中,支持革命的人必将越来越多。清政府众叛亲离,最终垮台。“革命是清政府逼出来的”。
由于中国适应力太差而落后于日本,并在甲午战争中惨败,陷入深重危机,于是中国人陷入了“急诊室效应”:当危症病人送到急诊室来的时候,医生就会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觉得病太重了必须动大手术,总不能看着他死,这就是激进派的意见;另外的医生是觉得病实在太重了,动手术死得更快。这就是“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与其这样还不如保守点好。这种“急诊室效应”对于当代中国人也应该是有启示的。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应该说是中国的传统体制的自我创新能力太低,它不像德国的俾斯麦改革,威廉二世改革,俄国的改革,日本的改革。中国的官僚体制有一个特点是它的自我创新能力极低,文化惰性极其严重。这里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日本的福泽谕吉写了一本介绍西方的小册子,在日本一年卖掉了30万册,而中国江南制造局30年卖掉的所有介绍西方文明的书籍、小册子加起来只有一万三千册。而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1倍,土地面积是日本的27倍。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甲午战争怎么会不失败呢?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在于保守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是因为失败以后的挫折感、焦虑感造成了错误的改革战略,而清末新政是权威的流失。所有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文化惰性和体制创新能力过于微弱而造成的危机所造成的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6.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备课教案 篇六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开基创业
拉开序幕,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一系列教育方针
接管改造旧教育,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及教育发展的初步成就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建国后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的原因、战略决策、具体措施和巨大成就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
探究现代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状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迎接挑战
迎接挑战的背景和具体做法
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领会概念
分析图表
资料回放
归纳总结
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
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现代中国教育开基创业;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迎接挑战。
本课引言讲述了山西一个小山村通过办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的事例,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以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通过这一事例,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从中得出什么启发?回答后导入新课。
7.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七
1 园林建筑形式的变化
园林与园林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依不同年代及思想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形式。传统园林作单纯赏美、游憩场所, 园林建筑往往作为主景而布置, 具可赏、可游、可居的功能, 其木架结构, 装饰繁杂细腻。单体建筑较定型, 其底面大都由基本几何形组成, 较为单调、严谨。传统园林建筑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 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圆形、半圆形、日形、月形、桃形、扇形、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样式。
现代园林建筑由于混凝土的崛起, 建筑形式讲求简单、灵活、自由、抽象, 不拘一格, 充满时代感。如现代式亭子无翼角起翘, 造型新颖别致, 无固定模式, 形式更加活泼自由。建筑物灵活性、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 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
2 园林建筑空间布局的变化
传统建筑木架结构没有能力把一系列空间覆盖在一幢建筑里, 单体建筑内部空间一般比较简单, 建筑体量较小、较矮。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 每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特定的“身份”。如亭、廊、榭、舫、楼、阁、厅、堂、轩等。按使用上的需要, 也可以独立设置, 也可以用廊墙、路等把不同的建筑组合成群体, 在整体空间布局上, 因地制宜地把各类单体围合成庭院, 错落布置, 达到灵活多样的空间分隔。
由于人口增加, 土地使用面积相对减少, 以及日益注重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现代园林建设中十分注重对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 因而园林建筑所占比例已大大减少。但现代公园由于大量群众游园活动的需要, 已非过去少数文人雅士游园赏景能相比拟的, 建筑体量相对较大, 内部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要求更加宽敞明亮, 要有足够活动空间。现代园林建筑须与公众性、社会性相适应, 需具更多的使用功能。既要有游憩性建筑, 供游人休息、游赏用, 要求有简单的使用功能, 以及优美的建筑造型, 如:亭、廊、花架、榭、航等;又要有文化娱乐性建筑, 供游人在园林中开展各种活动用, 如游艺室、俱乐部、演出厅、露天剧场、各类展览室、体育场、游泳馆、旱冰场等;还要有服务性建筑, 主要为游人在浏览途中提供一定的服务, 如:游船码头、小卖部、茶室、餐厅、接待室、小型旅馆、厕所等;以及园林管理类建筑, 主要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 包括园林大门、办公管理室、实验室、栽培温室、食堂、杂物院、仓库等。
3 园林建筑材料的变化
我国传统建筑材料是木材、石材、砖、瓦、玻璃等, 以木架结构为主, 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 充分表达了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 墙壁只作间隔之用, 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 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 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 可大可小, 可高可低, 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 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
由于社会的进步, 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出现及应用, 现代园林建筑大量使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塑料、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耐磨性强、防火防腐性强, 施工方便, 具可塑性大、抗压力强、抗张、拉力强等特点。水泥石棉板材、金属板材、塑料板材、石材砖面板材、玻璃马赛克贴面板材等延伸性强板材的运用, 更能使其在构图中显示整体性和干净、利落、力度, 有利于在反映时代感的主体造型中发挥优势。
一些园林建筑外墙采用大面积镜面玻璃幕墙, 既能产生强烈的现代气息, 又取得极佳镜面效果, 充分利用了借景这一中国传统园林手法。再如大型体育馆、展览厅, 客容量大, 空间要求大, 楼面框架大梁采用大跨度预应力结构, 屋面为空间网架钢结构, 显得气势宏大, 充满时代感。
4 园林建筑色彩的变化
我国传统园林建筑色彩鲜明, 北方皇家园林建筑色泽华丽, 金碧辉煌, 黄色玻璃瓦、鲜红木柱、色彩缤纷彩绘画, 追求富丽、豪华、高贵之美。江南园林建筑色泽淡雅, 多用大片白粉墙为基调, 配以青灰色小瓦, 栗壳色梁柱、栏杆、挂落, 内部装饰也用淡褐色或木材本色窗门, 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 衬以白墙, 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 极显质朴、淡雅、清新秀丽。
现代园林建筑采用玻璃、钢材和面砖、涂料等各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造型简洁自由, 其色彩以轻快, 明朗为主, 色彩运用上更加丰富, 力求表现园林建筑轻巧、活泼、简洁、明快的性格。
5 结束语
8.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八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比较分析
一、东西方两类建筑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
(一)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古代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由于造铁技术的限制(冶金技术并不普及成熟)和战时防卫敌军的需要,利用砖瓦材质建造高台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大量出现的铁器工具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俗称铁器时代。铁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跨越,这使得人们可以利用铁器对木材进行加工,使古建筑木架构成为现实并日趋成熟,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木架结构形式。但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社会生产关系从最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2500多年的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劳动生产关系,真正以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关系一直到清朝末期都未能形成。
2.西方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西方现代社会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生产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由工业革命前的手工业工厂模式发展为工业机器工厂,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引入工业生产和房屋建筑设计。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有着深远影响,其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材料和结构上的改进和提升,打破了原有的西方传统建筑的跨度与支撑结构的限制。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劳动者通过劳动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无法给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资料,自然也无法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及工具。所以在中国古代如遇上大的自然灾害破坏了房屋建筑需要重建,并不能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那样能够快速高效地重建。
(二)中国古代社会和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比较
1.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形成于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封建社会。中国古建筑空间形式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建筑的空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主导思想地位的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讲究“等级制度”, 这种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对官方的皇家建筑和民间的古民居都有深入影响。
民居建筑中北京的四合院是受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意识形态影响的典型。四合院的空间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等级地位,其空间布局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家庭等级制度的意识形态。
2.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社会的意识形态
關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部分在查找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得出,另一部分是根据有关史料推理得出。
据建筑史料记载,“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最早是从欧洲的德国、前苏联以及荷兰发展兴起”]。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反对多余的装饰,建筑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预制构件材料;以几何简洁的形式出现,以至于它的形式发展到后来简到极致。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思想非常理性而务实科学。那么在当时为何会在欧洲出现这种类型的建筑?为何会将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之前的欧洲社会主流的建筑类型抛弃呢?这必然和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人的意识形态比西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保守很多,对新事物的接受较之西方现代社会更为排斥。
二、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材料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古代中国的建筑空间与当时社会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有着必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和影响。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利用天然地洞,作为自己的栖息之地。洞穴的空间由于受到洞土材质的条件限制,其跨度和高度都较为狭小和低矮,比如现今发现的河北省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四方洞。而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铁器工具的普及,人们利用铁器对木材质进行加工,使得木材质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主要材料,但木材质作为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有其缺陷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木材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材料应用
历史上无论任何时期的建筑用材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当时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同样也不例外。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由于受到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建筑材料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时期当时社会以强调设计民主化、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材料上以工业化大批量的生产方式,以材料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出现。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以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形式出现,强化空间的功能性。
三、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体量和布局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受到建造技术、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古代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无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空间的体量上一般不向上发展,而是向平面方向发展,以“间”为单位,不断向四周扩展,最终形成建筑群的空间格局。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体量和布局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形式极为简洁,空间开敞通透,空间的界面形式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整体空间给人以纯净之感。众多周知,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和实用,强调功能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反对任何多余的装饰,在这种设计理念主导下,以开阔通透的空间和极简的界面形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另外,钢材、混凝土、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使建筑的框架结构得以实现,解决了空间跨度和高度的限制。
四、中国古建筑空间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空间结构的比较
(一)中国古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古代中国建筑的木架构形式是中华古建筑文化中的精髓。由于古建筑材料长期不变,以木材为主,为建立在木架构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演变提供了条件。
木构架的结构形式在中国古建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形成以下主要的结构形式: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这三种结构形式虽然不同,但都同属于框架结构体系。
(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结构形式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结构形式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的框架结构,这种钢混结构的应用得益于工业革命以后带来的结果,特别是工业化社会对钢材材料的改进,对建筑空间的结构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既然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必然有其合理性。
通过以上梳理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是框架结构体系。但由于建筑材料的不同,中国古建筑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木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空间的跨度和高度上,以木材为主的木架构形式无法做到像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大跨度的空间形式,尤其在建筑空间的高度上受制最为明显。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时期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使得建筑整体牢固性要远远强于中国古建筑,混凝土类似于“超级胶水”将整个建筑的钢筋全部浇筑在一起,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使得建筑的高度得以突破。
五、总结
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意义在于弄清东西方两类建筑空间形成的成因,以及两类建筑空间的共性和区别。在比较两类建筑类型的过程中,剥离中国传统古建筑空间表皮形式,有助于看清其深层次的建筑历史文脉和空间类型本质,找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DNA”,为当代中国建筑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依据。而面对西方的现代建筑类型,我们以鲁迅先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现代建筑中的优秀一面。通过比较中西方两类建筑,比较出西方现代建筑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有助于正确看待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文化和本质,为中国当代建筑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和吸收西方外来建筑文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赵慧.晋商民居装饰中的“行业”遗风[J].装饰.2006(03).
[4]王受之.世界現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9.《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九
高二语文组 任啊云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文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培养目标: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②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根据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本文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文法”。
教学难点:一,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二、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㈠ 教学方式:
学习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把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使本文的教与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三读:通过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
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㈡ 学习方法:
精读研究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
对比学习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你能分别猜出这分别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著名建筑图片)。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我国建筑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领略我国建筑的独特之美。
三、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的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明确:课文3——13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①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②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户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后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方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中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
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话“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天幼有别”的礼制。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抢倒屋不大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做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宿舍旁的凉亭。4斗拱 ○作用:1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刀”,还具有装饰作用。
2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5举拆举架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⑥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⑦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 ⑧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明显的装饰形状或图案。⑨用材
有色的玻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结构——装饰
(四)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五)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民族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 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画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语言概括)
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六)作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七)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组图片是中国的?哪组是西方的?说明理由。并思考: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
明确:材质、外形等(西方: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教师小结: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的元素?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坐北朝南;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等。
不管时代怎样进步,建筑怎样融入现代元素,中国建筑都应有“中国”的地方。这中国元素的体现,来源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有民族的灵魂,而且,我们应以历史的积淀而自豪。
教师总结:说实话,国庆假期,老师去四川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四川小吃去的。但是,学习了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含。
四、课外延伸
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什么感想?
10.中国现代建筑教案 篇十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1、自读品味法
2、导读提升法
3、讨论交流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
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 教学过程安排: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外部特征
1、分行。
2、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
1、精美的语言
2、隽永的滋味
3、纯粹的情感
4、深刻的哲理
5、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
(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1、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
2、课文解读 ⑴《天狗》
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
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⑵《井》
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
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
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
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 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
咀嚼感悟:人生肯定会有各种遭遇,甚至是命运多舛。我们应对世间不幸遭遇,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我,随波逐流;一是坚持自我,保持个性。世间最可悲的到底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丧失自我顺从大流?面对不幸,有没有勇气去坚持自我,耐住寂寞?因为,保持自我,保持个性,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有肯定自我价值的智慧,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抗拒一切世俗的嘲讽乃至遗弃。
知人论世: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难句理解:“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蕴,它实际上展示了“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春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抒写青春的比较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赋予意向以最异常的感觉,隐晦地表达青春的热情与困惑,焦虑与迷惘。主要技法: 拟人、拟物、象征、意象的变形,句式的变形。
写作年代:1942。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到缅甸抗日战场担任翻译一年。表层意义:春天,充满生命力,万物蓬勃滋长,生命的欲望赤裸展现,无比美丽。
深层意义:春带来生机,带来欢乐,也带来烦恼,甚至痛苦。这正是青春的象征。青春无比美丽,充满生命的张力,生命的欲望被点燃,却又遭受压抑,因而更加强化了对禁锢和压抑的突破与反抗的渴望。
咀嚼感悟:青春是永恒的美丽季节,青春的理想,爱情的渴望,成为永远的谜,蛊惑者年轻人的心。但这种渴望,却不可以无限地张扬,无限地膨胀。等待也许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却绝不是懦弱;不加节制地任其燃烧,青春之火将烧毁的,也许就是青春本身。
知人论世:作者写此诗时24岁。此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战争,不仅是爱情被沉重的战争压抑,民族、生命、道德,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这个时期的青春的诗歌,也当然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禁锢感、矛盾感,充满了反抗感,以及对结束战争、迎接新生活的等待和渴望。难句理解:“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以火焰表现绿色之盛、之逼人,以摇曳突出绿色之动感。整句突出地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暗示青春的蓬勃气息。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倒装的句式。突出花朵的无穷生命力。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永远的谜”,那是生命的谜,是青春的谜,“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既轻盈,又浑沉,这奇妙的组合,使轻盈不至于轻飘轻率,使厚重不至于板滞沉重。⑷《无题》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形式新颖的经典的现代诗歌。
最突出的特点:理想崇高,意象鲜明,形式特异,形象鲜明,语言简洁。主要技法:设问、想象。
写作年代: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
表层意义:仆倒于雪地,化为万物的营养,迎来美丽的春天。
深层意义:直面苦难,毫不畏惧,相信为正义的事业、崇高的理想的牺牲的价值。
咀嚼感悟:是什么让人大义凛然,前仆后继?是理想,是为一个高远的理想所激励的时候,人才会认识到死的意义,进而更理解和追求生的意义。
知人论世:作者曾经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8年初被迫去香港。结构理解:结构完整,前后呼应。
形式特色:最后五行特别有意思。四个词语独立成行,强调了牺牲之后迎来的美好的未来图景;结尾句既照应开头,又余味隽永。
川江号子
总体评价:这是一首气势雄浑、情感悲壮的现代抒情诗。最突出的特点:情感浓烈、炽热。
主要技法: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复沓与对仗。写作年代:1958。大跃进。
表层意义:描写川江号子,川江船工。表现号子和船工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动。
深层意义:主要从最后六行表现。一方面写船工,另一方面也表现自己的思考。这是理想与现实错位交织的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感慨。
知人论世:1938年进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58年被划为“右派”。
咀嚼感悟:两点可以思考:船工的号子和呐喊,是为了让人倾听吗?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是为了什么?如果遭遇了挫折,蒙受了冤屈,我们将要如何面对?
妙处点拨:本诗撼人心魄的力量来源,一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的描写所带来的心灵冲击,那是力量与血泪
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诗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发现美的外部条件
2、理解诗歌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3、领会诗歌“诗缘情而绮靡”的意义,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4、体会诗歌语言特点,训练语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学方法:
1、自读品味法
2、导读提升法
3、讨论交流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阅读讲解讨论《诗的发现》
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感受诗歌情感。教学过程:
一、挚情的呼唤——感悟诗歌情感
1、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2、说说你所感受到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体会写什么)(1)《贺新郎》(毛泽东)表达对妻子的依依柔情,更表现了献身革命的激情。二者水乳交融,互为映衬。(2)《也许》(闻一多)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刻骨的爱,以及失去女儿的无限的痛苦。(3)《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表达思乡之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4)《秋歌》(瘂弦)表达一种向往,一种追求。诗行透露出的情感,至诚至柔。(5)《妈妈》(江非)表达了对妈妈的歌颂和热爱。
二、柔软的心——体会情感表达的方法(探究怎么写)
贺新郎
1、化用古诗典故和诗意
2、对比与衬托(异常)
把儿女私情与革命激情相对比,又相映衬,突出了青年革命者的追求理想的高大形象,又表现了真实的儿女情长。
3、以景衬情
凄清的秋天初晨之景,衬托别情离绪之沉重;此沉重又反衬出青年革命者离家投身革命、实现伟大抱负的可敬可佩。
4、细节描写
“眼角”两句,写离愁别绪,是常理;“住”字又突出了异常,表现对方(妻子杨开慧)的深明大义。
也许
以痴想表达对早夭的女儿的爱意柔情,其中隐含的悲怆与无奈,比捶胸顿足更令人不忍卒读,更加的撕心裂肺!对比。想象。至柔至痴。不谐中的和谐。
一个小农家的暮
1、细节描写。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日常细节画面,体现农村平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2、口语化的语言。质朴无华滋味隽永。
3、声想结合,动静结合。
4、结尾异常。引民歌入诗,与前面的和谐宁静情调迥异,表现了对民生的关怀。
秋歌
1、化用古意。前三节,意象的选择别有诗意,有古典的美。为后两节的抒情营造了古朴典雅的诗歌意境。
2、朦胧含蓄。文中的主体意象是“暖暖”。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对暖暖的深情与依恋,欣喜与呵护,但却对“暖暖”是谁颇费猜度。
妈妈
1、对比写法。城市化与农村生活的对比。撼人心魄的是最后五行。前面都为这五行铺垫,它不止是反衬农村生活的艰苦,更是反衬生活在农村的妈妈的伟大,突出“我”对妈妈的赞美和思念。
2、欲扬先抑。对现代城市化的生活,妈妈也许都没见过,都不懂。但妈妈又勤劳,有爱,那一切其实都显得并不重要。
3、细节叙写。白描,毫无渲染,却令人感动。
第二课时
重点:探究与表达
一、阅读《诗的发现》一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些经典的篇章能够魅力永在。
1、博大的爱心。
2、纯真的童心。
3、独特的观察。
4、特异的思维。
二、探究与表达
㈠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道: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闻一多又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细读本单元各首诗歌,谈谈他们是用什么、怎么样表达对独特对象的爱。㈡对比阅读《妈妈》与《生日》,从写作角度的选择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㈢诗歌虽然简短,但却有许多诗句写得可感可触、可视可听,它们化无形为有形,化平淡为神奇。从第一、二单元中任选一个例子,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样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的。㈣为你的亲人写一首诗歌。
三、鉴赏表达
从一、二单元中任选一首自己最有感觉的诗歌,结合两个单元的学习所得,写一篇鉴赏文字。600字以上。要求,结合具体的诗句,从两个以上角度来写。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诗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
2、学习诗歌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
3、探究诗歌意象,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学方法:
1、自读品味法
2、导读提升法
3、讨论交流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了解掌握有关知识
1、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灌注了诗人思想感情的(主观化了的)客观物象,如:景、物、人等。
2、意象的种类 ⑴直接意象
①单纯意象:独个,直接指向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②集合意象:意象群,共同直接指向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⑵间接意象
①比喻意象:诗人抓住与所表达情感、所抒写人或物具有某种相似点的物象,化抽象为具象,间接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一般是个别组合为群体,成为一首诗歌;或单独成为诗歌的一个部分。一般来说,隐去了本体的暗喻,为诗人所青睐。
②象征意象:代表某一实体事物或某种精神内容的意象。其特点,或者是具有传统的象征意义,或者是做作临时赋予的象征意义。但一般是整体的,或者通篇围绕的。
一般来说,使人往往隐去象征的本体,仅保留象征体,从而使诗歌更加的耐人寻味。⑶意象的破解
诗人营造诗歌,一般比较含蓄,有时还会尽力地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意念隐藏起来。而隐藏的主要办法就是采用比喻意象和象征意象。我们是否读懂一首诗歌,就要看是否找到了诗歌意象(显性的)所隐藏的本体。这个阅读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对诗歌密码的破解。一旦突破了作者有意设置的障眼法,读者会获得阅读的审美快感。我们阅读诗歌,鉴赏诗歌的艺术品位,往往就要从意象入手,由表及里,深入诗歌的内核,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深刻地把握诗歌。
3、意象的选择
⑴选取最能表现诗人主观情思的意象 ⑵选取内蕴丰富的意象 ⑶选取新鲜的意象
4、“意象突破法”的基本方法
第一步: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体会主要意象的表层意义和深刻内涵。第二步:抓住配合意象(次意象)或意象群,体会其辅助意味。
第三步:扯出诗歌意脉,注意细节,把主意象放到意象群和诗歌整体意脉中去品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反复诵读,品味意象,鉴赏妙处,破解奥妙 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体会诗歌所采用的意象的妙处。
蛇 表达爱情的寂寞、苦闷,采用的主要意象是“蛇”。配合意象有:草原、乌丝、月影、花朵。“蛇”这个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新意,一反常态,别有妙处。
诗人跳出了关于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势,以浪漫的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在作者笔下,寂寞如蛇,“蛇”,取其相似点——静静、没有言语;第二节托物言情,“蛇”“害着热烈的乡思”,其实隐喻的是自己热烈的“相思病”。日思而不得,乃寄托于梦,梦境像“绯红的花朵”,竟然也是这“蛇”衔来的。
“你”是抒情的对象,没有具体的形象,但两个重要的意象,却令人浮想联翩:浓郁的乌丝、绯红的花朵,这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月影”这个用作比喻的意象,主要突出了轻悄、柔美的特点。
预言
表达对爱神光临的如梦如幻的激动,以及对爱神无语而去的失落。采用的主要意象是“你”——年轻的神。配合意象丰富多彩。
年轻的神,从诗歌中看,是作者理想的爱的化身,她的光临令人激动不已,她的消失又令人无比怅然,恍然若失。作者追求艺术的“镜花水月”,本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爱神光临,是一种感觉,作者的倾诉充满激情,是一种梦幻中的细致无比的诉说,这种细致接近于写实的仔细描摹;在恍然如真的甜蜜中,爱神的消逝竟然又如此的无情和决绝,恰如“镜花水月”,荡然无存,只留下“我”的孤独的咏叹和徘徊。
本诗的意象,大都选择自然之物,无俗世之物,组成了充满美感的意境,精致、纯正、自然,塑造的真似神仙洞府、人间天堂。这很好地配合对心中爱神的情感抒发。其中,许多句子诗境纯粹,令人心旌动摇,美感顿生,下举几例: 第一节:
明确:比喻、对比,以情驭景。但关键是所选择的意象本身的轻灵安静的特质,为后面的抒情营造了绝佳的环境。一方面显示了“你”的足音的轻盈,甚至胜过“林叶和夜风私语”,胜过“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我对你的足音的敏感——爱神使然也!第三节
明确:比喻,渲染,情景交融。这一节写我对“你”的热情诉说。第一句说明爱恋的时间长,情感蓄积之久。火光映衬我的低低的自己的歌,我们看到了青春热情中的深沉;歌声以火光来比拟,主要突出了沉郁又高扬的特征。交织着喜悦与沉郁,这正是爱神附身的真实表现。第六节:
明确:比喻,对比,以景衬情。最后一节的这几句,表达的是失落之绪。这又是一处对比——我的热情和激动,你“不听”,两个“竟”字流露了“我”极度的失落与惆怅。后两句,甚至,你的足音消失,都上如此的静穆!黄昏的背景,更增添了我的失落的强度和悲情的色彩。
窗
写失去爱情之后的感触,表现一种纯情与无奈。与前一首相比,诗意更加的凝练,情感更加的深沉,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咀嚼与悲慨。
从意象选择看,作者选用的主意象是两扇“窗”,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的描摹,把看似如轻烟一般,实则浓重难敌的失落、哀愁,表现得含蓄哀婉。
从营造意象的手法上看,最重要的是意象对比。首先是内在的对比。第一部分,“你的窗”的灿烂与无情强烈对比,你的阳光灿烂,反衬了我的失落焦急;“静夜星空”,给你“无忧的睡眠”,我给的却是无望的,而且只能上默默的徘徊!尤其让人不忍推想的是,夜空带给你的还有“我的怀想”——虽然,也许你并不在意!其次是相互的对比。
窗的对比,这是显性的。你的窗开向太阳,开向四月的蓝天;我的窗,开想黑夜,开向无言的夜空。这里没有人声,一切都如此平静,但蕴涵其中的意韵,却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另外,配合主意象的次意象,也是十分和谐地增强着情感的强度。这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写法。如:第二部分,“晚风”,既如故人,却又只是“幽咽”,而且只是在“屋上”,配合的是“我”这个“故人”,呜咽在心头。
除了这些,本诗谴词尤其精美。请仔细体会“如一个陌生客”和“如故人”中的两个“如”字,咀嚼起深意。
你的名字
这是一首构思奇绝的爱情诗。奇在何处?
一奇:奇行至痴。从唤,到写,到画,到梦,到最后的刻,真是痴情人做痴情事!二奇:奇想至痴。这是最大的亮点。名字刻于生命树,跟着树长大。
三奇:奇言至痴。最后一句。七个“轻”排列在一起,完全打破语言常规,甚至有些疯癫之象,却表达了不可穷尽的痴情!
从意象营造看,主意象是“你的名字”,作者不仅使之化无形为有形有声,甚至还赋予它以生命,不同寻常!
5、《神女峰》
最大的价值在于表达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神女峰,可以从传说当中去理解,是忠贞爱情的表现;但作者似乎从这里又品出了别样的意味——妇女的生命价值,是否只在这对男性的依赖上? 点睛之笔在最后两句。
还可以参考舒婷的另外两首爱情诗《致橡树》《双桅船》。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诗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法:
1、自读品味法
2、导读提升法
3、讨论交流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多义性
2、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㈡精读探究
1、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外在 内在
地域(空间)巴颜喀拉(源头)
高远
躺倒、屹立
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
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
怀念黄河象
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
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
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
富有使命感
色彩
丰富、华丽
不同流俗
姿态
体魄多毛
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
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略读本单元其他几首诗歌。
金黄的稻束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地之子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3、牛汉《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⑶结合本诗,如何理解艺术的“打击力要放在最后”? 诗歌的前面一大半,我们感受到了半棵树的可贵可敬,我们甚至已经被它直面险恶命途的从容和生命的热情所感动。按一般情况,诗歌到此即可结束,情感的抒发(赞美)也已经十分饱满;但作者却异乎寻常地把诗歌再往深处拽上一笔——半棵树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因为它的“直”和“高”,它被雷电劈去了一半;因为它以半棵树的残躯,却依旧“直”和“高”,所以,雷电还要来劈它,而且早就在远处盯死了它——这真是悲剧命运难以抗拒!此时,我们的阅读,就不仅是感动,而更是震撼了!我们迫切地希望的是什么呢?
边界遥望
⑴作者简介: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20世纪40年代去台湾。著名诗人,人称“诗魔”。常有奇异突兀之句,含深刻之美、奇崛之美。⑵重要的词句:
乡愁、内伤、咯血、冷雾 ⑶意象:杜鹃、白鹭、鹧鸪
传统意象,表达乡愁,更加深沉。意寓文化传承,一脉相传,难以分割。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音”的意义。
3、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4、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教学方法:
5、自读品味法
6、导读提升法
7、讨论交流法
8、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诗歌鉴赏的三个阶段
1、语言的初步感知
2、意象的显现
3、深层意蕴的探求
二、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
1、步骤过程: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效果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2、表达模式参考:
⑴本诗描写(或叙述)„„的景色(或人物、事情),表达了„„的感情(或哲理)。⑵本诗从„„等几个方面塑造了„„的形象,突出了他(她)的„„性格特征(或情感),表达了„„,寄托了„„
三、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1、修辞手法
⑴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类比、反复、呼告、通感等。
⑵掌握修辞的一般表达作用。
⑶结合诗歌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修辞的具体作用。
2、表现手法:象征、白描、映衬 象征:群体象征、个体象征(风格)
3、抒情方式:
⑴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以情驭景)
借物抒情(象征、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白描、叙事抒情)
4、语言品味:
要品出诗歌和谐优美的语言滋味,也要品出不和谐的语言特色。和谐与不和谐是相对的,尤其是不和谐,即异常,往往是要适度的。和谐:所采用的语言(含意象)与所要表达的感情水乳交融,和谐一致。
5、结构技巧:
总-分-总的一般模式。先写景,后抒情的一般模式。虚实相生、动静、曲直、开合、张弛、对照(正反)、抑扬、藏露
6、表达要求:
⑴一定要有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即上面所说的具体的表达手段)⑵采用总分(总)的条理。⑶分点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运用诗歌鉴赏的有关知识,自主品味,讨论表达。
一、鉴赏要点提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鉴赏提示:
1、找出反复咏叹的主旋律,体会作用。
2、拟人写法的作用。
3、散文化的语言。
4、可触可感的意象。
注意:本诗写于1937年12月。
老马
本诗写于1932年4月。
鉴赏提示:
1、诗中“老马”的象征意义。
2、主要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反语,写实、白描)
3、理解“它抬起头望望前面”的意味。
憎恨
本诗写于1941年。
鉴赏提示:
1、诗人憎恨什么?
2、诗的末句“不是要写诗,要写一部革命史啊”有何含义?
3、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特色?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鉴赏提示:
1、诗歌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有何用意?
2、诗歌中化用了古诗,有什么作用?
3、诗歌中幻觉意象有哪些?它们的组合有何意义?
雪白的墙
鉴赏提示:
1、诗中出现了三次“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2、“雪白的墙”“肮脏的墙”分别象征什么?
【中国现代建筑教案】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订婚流程09-06
中国现代四首诗10-03
中国现代十大名人11-03
中国现代化建设06-09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07-18
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历程08-27
中国现代作家简介12-22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12-25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06-11
中国现代茶诗欣赏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