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美学思想(精选12篇)
1.摄影美学思想 篇一
当下的全民摄影时代,对摄影而言,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是因为更多人希望用相机去表达自己;坏是因为当更多人拿起相机时, 潜移默化会被世俗的东西左右着带入一个“物化”美的时代
连续谈了两次摄影美学的问题,感谢很多影友的抬爱,既然还是有一部分朋友喜欢这些东西,今天我系统的来谈谈,我对摄影美学的理解。当然,还是要说这都是一家之言,仅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交流而已。分享的东西都与职业摄影师无关,也与商业无关,纯碎艺术感性领域的探讨交流。
被物化的感性“美” 现在很多人爱用你参加了多少比赛,获了多少奖去衡量一个拍照的好不好。就算他获奖很多,又和你喜欢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呢?他获了奖,可能只是刚好那个评委喜欢他的东西而已。 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喜欢,这个你,是你的内心,那个拍出了外界干扰的“内心”。不是大师说这个拍的美,你也跟着觉得美。 这个自己的“内心”只是第一眼看过去,有无让你觉得感觉好,忘记他是谁,他用什么器材,他获了什么奖这些元素之后,你第一感觉还是觉得好,那就是你内的”美”。当下的全民摄影时代,对摄影而言,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是因为更多人希望用相机去表达自己;坏是因为当更多人拿起相机时, 潜移默化会被世俗的东西左右着带入一个“物化”美的时代。我们在QQ群,网络上看到最多的一张好片放出来,第一句评论通常都是:“什么器材拍的。这反应了很多人脑子里看到好片第一感觉不是陶醉于这种美,而是用一个既定理论去物化美,因为要达到什么器材,什么标准,什么数据,就可以拥有这种美。 就好像看到一个书法家写字写得很好,开口问人家是:大师,请问用什么笔和纸才能写出您这样的字一样”,这样匪夷所思的想法看着可笑,确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摄影之美应该是一个人身心灵的综合感受
首先分享一张前几日为苏州旅游局拍的照片,照片名字:博物馆日”
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拍摄一些苏州照片被用于海外苏州介绍图片,关于对苏州博物馆的介绍问题,我和苏州一个老师探讨半天,如何介绍才能让外国朋友看的懂,容易理解。这里有个文化差异问题,看懂中国的园林需要理解中国古代那些:儒家,道家一些思想。布局,使用材质,为什么是曲径通幽,为什么要透过一个石头去看外面的世界.....等等这些介绍起来,可以聊上几个通宵。但真的去介绍,这些是不能去说的,因为我们知道和外国朋友谈这些等于空谈,文化需要亲历,需要感受才能理解,单纯视觉看看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摄影之“美“哪里是仅仅眼球可以表述的?这是一个人”身,心,灵”三者的综合感受。 我也接触过几个德国的,美国的朋友,带他们逛过园子,他们开始也是觉得苏州园林看不懂,杂乱无章,恍恍惚惚......但我在想,他们不能理解的,就是我们的不好吗?显然不是 ,在他们看来就是混乱不堪的院子,在我看来是天人合一的宝,他们不能理解是因为他们只感受了“身”的部分,即是视觉,眼睛。还有心与灵的部分是一个人从小受过的教育与读过的书还有思考的累积。 他们缺失这部分,自然感受不到。窦文涛在一期节目中探讨文化自信的问题,他说:1840年之后,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文化自信被摧毁,国门大开,貌似我们一切都是不好的,都落后了。这个落后就包含了“文化与审美”。但那个时代,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当一个饥饿的人开始出逃时,是慌不择路的。大学时代也愤青过,也是这几天也开始理解了木心先生说的:不知原谅什么 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感受最重要 是你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我记得大学刚开始学摄影之时,我超级喜欢国外摄影家的作品,人文,风光,觉得他们的色彩好饱满,黑白好挺立,人文要真实。后来不知道是看的多了,还是国内泛滥的缘故,慢慢的也就淡了。倒是学了不少东西,学了技术的东西,如何用光啊之类的技术问题。
再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看腻了,而是我内心真心不喜欢。 当然,这个只是我不喜欢,无关别人,别人喜欢也可能是真的喜欢。对,是我内心的那个“真我”真心不喜欢那些东西。 刚开始觉得好,其实是:新奇,就像一个刚见世面的孩子,一切自己做不到的,拍不出的,都是好的,如饥似渴的在学习。是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与新鲜感,当技术学到了很多之后,内心那个我便开始发酵,开始觉醒,开始问我自己,我为什么没有共鸣?这个共鸣不是眼球上的,不是说颜色多少,锐度多高,线条多美,那一切固然都好,又关我何事? 因为没有共鸣,自然谈不上理解,透过照片我看不到照片背后那个人,既然看不到背后那个人,就没有交流,它视觉美只是冷冰冰一张纸而已。 我说的这个“真我”,是说无关外界看法的那个我。 比如,我不喜欢梵高的画,不喜欢某位知名大师的作品,不会因为大家都说好,我也觉得好。 那个“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因为我看不懂,无法理解,没有共鸣。但客观角度来说,我没法判断他是否真的好,因为天价? 因为他在知名博物馆吗? 我对这个领域陌生,纵然他客观上真的好,我还是无法判断,但我也不愿意在我不了解的情况去跟着别人的判断去认知一样东西,一个世界,一个领域。 要么我理解,要么我不理解。就如,我不能要求一个外国朋友去读懂中国什么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一样。理解,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也是最难的事情了。 我喜欢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并非因为他是贝聿铭的设计,相反,我是先去了苏博,看到了那些线条,那些布局,那些光影,感叹之美的背后才开始了解贝聿铭的设计,我想我是因为理解了一些,所以才觉得美,才会觉得好。但并不代表我有什么,只是我刚好喜欢这个领域罢了。美是一件私密的事情
照片这个东西,和书画一样。你喜欢了,他对你就是宝;你不喜欢了,对你来说就是废纸一张,甚至连废纸都不如。 如果非要用数据性的东西,把艺术作品去物化,除了商业用途,我想不到其他价值。如果是商业用途,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我喜欢的照片,对我来说的作用很简单,让我觉得舒服,身心愉悦,就如看到好书一样是心情的享受。 我喜欢拍一些我喜欢的风格的照片,对我来说,是一种审美的修炼,在此过程中,我享受如此过程。当然,这些仅仅我一家之言,分享观点,也欢迎对方面有兴趣的朋友探讨交流,微信:xicaocn
美学修养,是一个人身心灵修炼的过程而已,摄影美学修炼是美学修炼一部分。
2.摄影美学思想 篇二
一、纪实摄影中真实的艺术表现
(一) 艺术表现在纪实摄影中的应用
纪实摄影中的艺术表现, 是对事件中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对其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进行描述。充分的发挥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就要运用摄影语言对事件进行真实记录、完整描述、细致挖掘和刻画, 进而提升主题。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要以真实性为基础, 反应生活的真实状态, 具有认识生活、教育人、启发人、推动社会发展的功效。采取理解、同情、平等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被摄影者, 其最终目标不单纯是将摄影作品作为机械的记录方式, 而是在主观感情和客观生活中接近被拍摄者, 将生活中典型而真实的场景展现在观者面前。
(二) 纪实摄影中的艺术表现
纪实摄影中既然存在艺术表现, 就会具有一定艺术特征, 具体表现为:
其一要具有现场感。纪实摄影是记录现场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现场感是摄影作品展现出的空间和时间, 运用图像和摄影语言描述出来, 让观者了解到摄影师的所见所闻。
其二是真实感。李元先生曾经说过“摄影不说假话, 人们是这样看待摄影的, 也推动摄影家更加认真、严肃的对待真实的事件”。真实是纪实摄影拍摄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其具有的艺术感。摄影者运用镜头记录生活, 反应出社会现象具有的本质和意义, 进而得到真实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纪实摄影的内容和形式是一致的, 而艺术性可以让作品更加深刻、丰富。不但能突出摄影作品的表现力, 还展示出拍摄者的心理感受、审美观念、文学动力以及思维方式。
其三是情感色彩。摄影者希望他的作品中带有较强的个性化, 进而形成鲜明个人风格, 在创作纪实摄影作品的过程中去教育人、启发人、感染人, 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纪实摄影能够推动人更加深刻的认识情感, 尤其能够唤起人们对灾难或者非正常状态下人的关注和同情, 这些是其他摄影不能取代的。
二、纪实摄影中美学价值的作用
(一) 再现真实
纪实摄影的本质是真实, 这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记录事情的原貌, 没有冒名顶替、没有混淆和错误, 不但承载着摄影最初的本位思想, 也具有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各种视觉形式中, 摄影是排除人的意志和干扰, 将事实予以还原的基本表现形式, 真实的将空间和时间的完整性记录下来。纪实摄影的原则是公正、客观、准确的记录, 也体现出对事实本身的一种敬畏。纪实摄影不干预、不参与、不改变现实中的事件和人物, 在不参杂自己感情的基础上将世界本来面貌予以还原, 让人们在照片中能够感受和体会到事件本质和客观的世界。
纪实摄影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要保证其真实性, 这种美学中具有的“真善美”, 能够引起心灵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 纪实摄影中再现, 是真实的光学和物理的复制, 是真实的记录着世界的原貌, 没有值得怀疑的环节。再现能够体现出纪实摄影中美学所具有的价值。
(二) 建立思维空间和个人视角
纪实摄影在再现事实过程中, 也不是对社会和自然原型的“有闻必录”, 而是摄影家运用自己的思维空间和个人视角进行客观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对事件、事物予以审美意义上的判断, 并对瞬间出现的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包括选择场景和造型美、选择视觉构成形式等, 这些选择一般会认为是纪实摄影中再现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的“结构”“转换”和客观现实具有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运用摄影师各自的表现形式而产生的作品能够彰显出摄影家独特的个性, 能够体现出摄影家所处生活环境和时代文化所具有的审美观点, 同时可以展现出当时的摄影风格和艺术风格, 代表着具有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和观看视角。
纪实摄影家在进行拍摄时, 承载着摄影家的道德评判和社会责任感, 也包括娴熟的运用拍摄技巧和摄影语言, 体现出摄影师的拍摄目的和拍摄情感, 以及在摄影时对光线、角度、色彩、协调、构成等方面的把握和理解。因此纪实摄影是现实生活和摄影师情感的重建, 让作品具有真实感、艺术感、美学价值, 成为一幅真正的艺术品。
三、纪实摄影中的美学意义
纪实摄影运用其具有的纪实性, 让摄影成为意识形态工具并拥有独立的地位。从20世纪开始, 纪实摄影就运用其美学意义将传统摄影的框架予以打破, 展现出其对社会具有的包容性, 进而成为生活状态和社会事件的见证者。纪实摄影不但是摄影的一种释放, 也代表着摄影艺术逐渐走出绘画的框架。
摄影能够将转瞬即逝的刹那进行完整定格的一种方式。纪实摄影可以对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予以创作, 运用镜头观察自然和社会。生活原本就是丰富多彩的, 摄影家要让自己的摄影行为逐渐转化成为自觉行动, 对人、社会在把握时机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将最适合主题的瞬间予以定格。外在世界由于其形态、颜色、光线、本质以及运动流程对拍摄者的心理和生理具有一定刺激作用, 摄影者的手、眼、脑要运用相机在光影交错的瞬间中按动快门, 实现主体对客体的定型和阐述。虽然是纪实摄影, 主体也会伴随着快门的按动和时间、空间同在。因此纪实摄影是综合性的, 关系到手、眼、脑的联动。
纪实摄影的美学意义就在于它始终具有敏锐的选择力, 变化的空间、流失的时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在和这些不断变化、消逝的事物打交道时, 感性形式是纪实摄影家最为关注的, 详细说就是赋予摄影画面所需要的全部因素, 包括光影效果、空间位置、时间进程等细微的部分。在刹那完成对各种因素的排列组合, 进而创造出纪实摄影作品。所以摄影家要具有直觉和独特的审美感。通过纪实摄影, 人们可以对流动的、模糊的、分散的、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重新认识, 体会出生活的变化万千、生命的千姿百态, 体验和领悟到自己曾经忽略的东西, 进而重新思考生活、生命的意义, 并在纪实摄影中寻找答案。
总而言之, 纪实摄影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随便拍拍, 不但强调外在所具有的形式美, 同时也重视内在的思想内涵, 是运用艺术对生活进行记录和折射。纪实摄影是运用相机镜头探索世界, 将生活中连续的空间和流动的时间予以定格, 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融合道德标准、人类情感和审美取向, 使其成为既有社会价值, 又蕴含着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摄影家要对纪实摄影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将具有艺术性和真实性纪实摄影展现在观众面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切的感动自己、感染他人, 体现出生活的内涵和本质。
摘要:1839年诞生摄影技术后, 摄影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生命力。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较, 摄影能够更加完整、准确的将现实记录下来。纪实摄影是诸多摄影种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但重视形式美, 还强调思想内涵, 和历史、社会、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而纪实摄影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之一。本文着重对纪实摄影中真实性的艺术表现、美学价值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纪实摄影,美学价值,艺术,作用,意义
参考文献
3.浅谈摄影美学 篇三
关键词:摄影美学艺术
摄影美学是摄影学与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摄影学与美学的基础上,研究摄影艺术中的美与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摄影美学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摄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我是从大学的时候才接触到摄影,对摄影有了初步的了解,感觉摄影跟绘画有些关系,艺术都相通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罷了。
第一,摄影艺术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摄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由于它凭借科学手段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发展迅速。长期以来摄影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人们往往误认为摄影主要是一门实践性艺术,尽管已经拥有庞大的队伍,为丰富的人类精神生活奉献了无以计数的艺术品,却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摄影美学是大为微弱的一环。“一个实践的大个子穿一件理论的小褂子”的比喻是十分贴切。
“堪的”派的大师布勒松,在国际摄影艺苑享有盛誉,而他的《“决定瞬间”序言》正是一篇绝妙的美学论著。他对自己尊奉的摄影哲学,“抓拍手法的美学价值和抓拍的作品的审美特征,在所有的表现手段中,摄影是唯一的能精确地把瞬间即逝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手段。我们摄影者就是和一些不断消逝的东西打交道。”
三十年代,中国影坛十分活跃,在摄影美学方面的开拓弥足珍贵。刘半农的“意境论”,胡伯翔的“美之结构”说,沙飞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呐喊等等,既是繁华的发酵剂,也是创作经验的提炼和概括。
第二,摄影艺术形象摄取过程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摄影作品是通过形象具体的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它同其他的艺术作品有共同性。摄影的形象是视觉形象,却又不同与电影、电视;其他是在画面上固定的瞬间形象,却又不同于绘画、版画。它的形象不是描写出来的,而是直接取自生活的某一具体现场,照片的内容与表现内容的形式,都来自生活本身,是社会的原型。
第三,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
摄影美与美感的特性,不仅主要来源于摄影美是生活的真实内容的直接反应,而且来源于摄影作品的画面形式。在摄影美与美感的发展中。摄影家借助于摄影器材提供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视觉形象,其中许多的别的造型艺术所难以提供的。
1991年,中国青年报记者解海龙在安徽金寨县双河乡张家湾拍摄了苏明娟上课的照片。从此,这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8岁女孩的照片,就和希望工程联系在了一起,打动无数热心助学人。
还有那些反映历史事、历史人类活动的典型瞬间等等,都是摄影在其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中的“跳跃”——对旧形式的突破,新的视觉形式,新的审美观念的诞生。现代的远摄镜头与超广角镜头,或压缩空间距离,或扩大空间加强纵深,都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新的视觉形式。高速摄影使人们看到一滴牛奶落地时的皇冠式形状和子弹出膛时的美妙景象;宏观摄影与微观摄影,使人们看到自然界的宏微奥妙等等,都使人获得前所未见的生活知识,为人提供了人眼难以把握的奇妙的审美形式。摄影美和美感的特征,来源于摄影的纪实性;摄影美与美感的发展和成就,也就是摄影的纪实性的发展和成就。
第四,鉴赏摄影艺术的意义。
纵观摄影艺术的全部佳作,横看各种造型艺术的历史珍品,其闪烁着艺术的光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人们奋发向上力量的,无不以艺术形象(具象)的表现形式来完成的。这种艺术形象的创作也是我们摄影艺术创作为之奋斗的目标。
近年来颇有一些议论,极力否定现实生活中的具象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提倡所谓表现主观情绪或自我意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在摄影作品中,也确有这类作品的出现,但是出来就不是也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长(小徒弟)活动学生活动呈现任务教师呈现本次实训任务,讲解实训注意事项。根据教师展示的实训任务,结合实训教学讲义,紧扣本次实训教学的知识点、技能点,为组员演示、教授做准备。了解本次实训任务。任务实施巡查,分组指导。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对"小徒弟"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态度进行跟踪指导。讲解、示范实训任务,组织组内成员制订实训任务计划,指导组内成员操作,并记录组内成员的实训操作及完成情况。定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实训情况。组内成员分别独自操作练习,在"小师傅"的组织下,开展组内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对学生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抽查。根据本组成员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对该组成员进行过程性评价及实训效果的评价。配合教师和学长做好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估。实训总结指导学生将实训的心得与体会进行交流,并总结优点和不足。总结本组成员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自我反思,总结欠缺的知识点及存在不足。3.“师导徒,徒导徒”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为全面了解“师导徒,徒导徒”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实训课程中的实施对学生技能学习的影响,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了解到:80%的学生认为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学长寻求帮助和解决,提高了实训的效率;对于基础偏弱的学生则认为,以前即使有问题都不敢向老师求助,采用该教学模式后,有了学长的参与,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与学长敞开胸怀的探讨与交流,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学长自身认为,通过当“小徒弟”,技能水平、组织与协调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原来相比,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锻炼、培训这些学长的同时,也为各类技能大赛储备了丰富的参赛选手。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化了实训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为学生技能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文“导师制”在实习教学中的运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7(8)
4.达·芬奇的美学思想 篇四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世界闻名的艺术珍品。尽管达·芬奇不是一位美学家,也从未提出过一个完整的、合乎体系规范的关于美本质的命题,但在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当中,却处处可以窥见其深刻的美学思想。
这里说的达芬奇的美学思想,其实应该算是艺术家的美学,讨论艺术创作的著作历来有两类。一类是作家或艺术家用来表述他们的创作思想,像托尔斯泰的《艺术论》,阐述的是他的艺术思想,不如说是他的艺术观,他并不标榜为美学。还有一类,例如达芬奇的《达芬奇笔记》,讲的是绘画创作和技法,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方法论。这些艺术家们的著作中的议论虽然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但是却不能说这他们是一本美学著作。似乎,美学从来是哲学家的事情,从古希腊哲学起,美学就是哲学一个组成部分。从伯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康德和黑格尔,美学堂堂正正成为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我们只能说《达芬奇笔记》以及《绘画论》等著作中体现的美学思想是达芬奇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美学的自我思考。
不过达芬奇的这些作品中的观点虽然不是系统的美学知识,达芬奇却以其中的观点作为创作指导创作出了一系列的优秀作品。如在其著名艺术理论著作《绘画论》中,达·芬奇高扬理性的大旗,倡导艺术应像镜子一样忠实反映自然,艺术家应以理性为指导去反映自然,作品既要源于自然又要高于自然,这些观点实际上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总纲。与此相映的是,达·芬奇这一时期的作品,无论是《蒙娜丽莎》还是《最后的晚餐》,都无不以人性战胜神性、理性高于神权为创作思想,“艺术模仿自然”的美学信条在这些作品中均得到了完美的贯彻。
下列我们分别对他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进行简单的分析,看这两幅名作中何处体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及美学思想:《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作于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餐厅的壁画,取材于《圣经》新约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复兴时期,还是之后的数百年,同名作品虽然不少见,但是只有达芬奇的这幅千古不衰,长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看重,不厌百赏。这副画中体现的构思、透视法、人物心理、多样统一的原则等方面的技巧都在他的《绘画论》有所体现。中,另外这副画中以几何图形为基础来分布画面的原则,体现出几何的对称美,则在《达芬奇笔记》中有所体现。
身为画家的达芬奇,还具备丰富而精湛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也让达芬奇对科学和艺术有了更加理性与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用科学的眼光来研究绘画理论,因此,他的绘画在构图上尤为细致和精准。如《蒙娜丽莎》这幅画,就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因此《蒙娜丽莎》这是世界上最著名、最重要、最优秀的肖像画之一,是达芬奇最高成就的标志。这幅画最引人注意、人们评论最多的、最能引发人想象的就是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很多评论家认为,这个微笑,可随着欣赏者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有人说她的微笑端庄而典雅;也有人认为她的微笑带着魅惑,还有些人认为,她的微笑透着邪气:甚至有人对她的微笑百思不得其解,而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能引起人们如此丰富想象力的画像,在世上艺术珍品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件。这也与达芬奇平时自觉的美学思考有着分
不开的关系。
5.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篇五
班级:工理学号:姓名:李平
1002班 10405200217
如果把苏格拉底比作古希腊的孔子的话,那么柏拉图就可以说是古希腊的孟子。由于家庭背景,柏拉图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非常热衷于文艺创作,写下过很对颂歌与抒情诗,柏拉图是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他亦能称得上是一名美学家,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应该是他所提出来的理想国,即我们所说的乌托邦,以及柏拉图式恋爱,这一种恋爱是超脱物质与肉体的一种精神式恋爱。有人把柏拉图称作“理想国中的哲学王”。而我所要研究的是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曾写过一篇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论述美学思想的著作--《大希庇阿斯篇》。这篇文章主要是以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形式来进行写作。而经过广泛的阅读与思考,其中我们不乏可以总结柏拉图的几点美学思想:
其一:美是相对的:美是需要比较的,正如文中所说“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来说是丑的,最美的汤罐比起年青的小姐是丑的,年青的美丽小姐比起女神也是丑的”。同时美不能孤立起来而谈,如柏拉图曾举例子而看“象牙和黄金也是一样,用得恰当,就使东西美,用得不恰当,就使它丑。”我们不能单单去看某一样东西是否美丽,应该将其放到环境中,看其是否与环境相统一,相和谐。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事物,应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观察,评价。所以说,美是相对的。
其二:美是永恒的:美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会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美不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减少,因为美本身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仍就保持着不可侵犯的完整。故我们不必担心美是否会消逝。也许会有人提出疑问,昙花一现是美丽的,这种美是转瞬而逝的还是永恒的,如若是转瞬而逝的,那么不就与美的本质相悖了吗?而我想说的是:虽然昙花的让世人在外表上所看到的美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这种美是永远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昙花的美丽不仅给予我们视觉上的享受,但是更多的是心中对美丽的追求与喜爱。
其三:内涵美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果一个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他实际美,它就只会是一种错觉美。如上文所说:“用得恰当,就使东西美,用得不恰当,就使它丑。”但是,恰当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也不是美的本质,实际美和形式美是不同的概念,我们所要寻求的美是使事物在实际上成其为美的。一个原因不能同时产生两种结
果,如果一件东西使事物同时在实际上和外表上美(或具有其它品质),它就不会是非此不可的唯一原因。所以恰当或是只能产生实际美,或是只能产生外表美我们所要寻求的美是使事物在实际上成为美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我们不能只追求外表的美丽,更主要的是心灵之美,内涵之美。我们要学会从最初的追求形式美,而转化为追求心灵美,进而学会欣赏各种知识的美,凭借对美的广大领域的理解,用双眼注视美得汪洋大海。因而,我们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形式之美。
其四:美是复杂的:美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所追崇的,但也是最难懂的,美并不完全等同于善,和有益的事物也不是对等的。而美也不是仅仅使人类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快感;有知即为美,无知即为丑这一定论也是不正确的。对于美的鉴赏又是因人而异的,美具有时效性,有时候我们的见地会有局限性与片面性,不能够很好的去把握美的本质,故而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评论,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议论某件物品或者某一事物的美与丑。而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了解,才能够得出较为全面的评估。
其五:对于感官来说,美是最可爱的:美本身在天外境界与它的伴侣同放异彩,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用最敏锐的感官来感受美,看到的是它那样清晰、那样灿烂。视觉器官是肉体中最敏锐的器官,为身体导向,但我们却看不见智慧——如果说智慧也有清晰的形象可供我们观照,那么我们队智慧会产生多么大的欲望——也看不见其他可爱的对象,能被我们看见的只有美,因为只有美才被规定为最能向感官 显示的,对于感官来说,美是最可爱的。
其六: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方面,也在灵魂中。我们在长到一定年纪时,我们的天性就会催促我们生育。丑陋不能加速这种生育,只有美丽能够。而人的生育史神圣的,可朽的人具有不朽的性质,靠的就是生育,但是它是不能够在不和谐的事物中实现。丑与神圣是不和谐的,而美恰恰与神圣完全相配的。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爱不是对美本身的期盼,而是在爱影响下企盼生育,才能使凡人的生命得到延续和不朽。爱是所有诗人、哲学家都争相歌颂、评论与追寻的东西,而这一追求爱的过程本身就是美的。其实柏拉图对于美的思想的研究远远不止这些,就好像他曾在《会饮篇》中写道:“爱神正是缺少美得东西和好的东西,才会追寻这些东西。”那么在这个社会上,我们都在追寻真、善、美;这不是说我
6.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论文 篇六
欧洲文化是以神权为基础的文化,其文化的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希腊神话对整个欧洲的影响不言而喻。就音乐美学思想而言,古希腊文明中就有一定体现。欧洲音乐美学思想逐渐形成两大理论体系:情感论音乐美学思想与形式论音乐美学思想。二者不断完善与交织,对音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神话中的音乐思想
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但产生了许多人类思想、文化的闪光点,而且诞生了许多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西方自希腊人走第一条路就有许多科学、哲学、美术、文艺发生出来,成就真是非常之大。接连着罗马顺此路向往下走……”。 就音乐美学思想而言,要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神话中。
以众神之王“宙斯”为首的家族体系掌管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诸神拥有各种事物的权利和地位,其中包括音乐在内的人类艺术活动由“缪斯”掌管。时至今日英语中“音乐”一词即来源于此。“缪斯”掌管下手持竖琴和拨子的忒耳普西科瑞女神就专司歌唱与舞蹈艺术;手持长笛的欧忒耳佩女神专司抒情诗艺术。
由此来看,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音乐、舞蹈以及抒情诗这三种艺术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内在联系。关于音乐的抒情性,古希腊半人半神的牧师潘与纯洁美丽的山林女神叙任克斯的故事,就更加说明了古希腊人的一种信念:抒情性是音乐的基本功能,当某种情感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或阻碍而不能得到满足和排遣的时候,音乐便可以充当一种精神上的替代物。
另外一个神话故事就更能说明音乐的抒情性了:奥菲欧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伟大诗人和歌手,其存在时代先于盲人诗人荷马。阿波罗赠给他竖琴,缪斯教他弹奏,其琴声能使草木点头、石头移动、猛兽驯服。他用音乐驯服了双头狗克耳柏罗斯、让复仇女神厄里尼厄流泪,使冥界女王佩尔塞福涅感动,最后救回被毒蛇咬死的妻子。
古希腊神话中反映出了最早的音乐审美意识,这些神话故事赋予音乐的神奇力量与今天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即:用音乐触动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唤起情感上的共鸣;改变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用音乐的力量战胜邪恶,挣脱厄运对人的束缚。音乐在听觉感知上具有的魅力存在,却是音乐审美意识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感人既是美的体现。
二、数与和谐(1)――毕达哥拉斯
古希腊人对音乐的理解与他们的宇宙观和道德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在宇宙、音乐及人的灵魂这三者之间起着衔接作用的一个首要概念是“和谐”。这一概念首见于希腊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学派的论述中,他们认为:世界是依照数的关系构成的,数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
不同的事物按照一定的数的比例关系联合为一体,即为和谐。他们相信,“和谐”是宇宙的基本属性,声称“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 形成了希腊美学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础:美在于和谐,而和谐则取决于数、尺度和比例,也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学关系。
而因为整个天体是一个和谐体,你们人体与天体一样遵循着和谐的原则,不管是身体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对称的,而且灵魂也被这一种内在的和谐所统一。“人(小宇宙)的和谐与外部世界(大宇宙)的和谐之间有着‘同声相应’的契合关系,人一旦遇到和谐的外界事物(诸如:和谐的音响、比例均衡而有秩序的物体等等),便会与之产生感应。
因此外部的和谐对于人的内在和谐起着调节作用。” 他们从数的和谐与感情的净化的角度,探讨了音乐的本质。形成后来情感论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音(音程)构成,发现发音体数量上的差别(长短、轻重等)与音调高低之间的比例关系,从音乐审美听觉上的音乐和谐感与数量关系的研究中,提出该学派最为著名的.美学思想,即“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的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认为音乐美的产生取决于数学规律,取决于尺度和比例,如此就形成了影响后世的形式论音乐美学思想的雏形。
由此可见,这个看似略带神秘色彩的数的和谐论,实际上提出了音乐美学的两大论题:即音乐的情感和形式两大问题。尽管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并没有意识到,这两大问题在日后的西方美学史上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和争论,甚至引发多种不同的音乐形态特征。在西方最早的音乐美学观念中,情感与形式并不是两个互不相容的对立范畴。在古希腊的思想中,美善是合为一体的。
古希腊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纯粹感性美,音乐的意义问题既包含了感性意义上的美,更体现了伦理意义上的至善。对于朴素的古希腊哲学来说,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具有相同的结构原则,音乐的和谐正是这种结构原则的体现,因此音乐充当着人与外部世界相互沟通的媒介。
通过音乐,“人所获得的是同整个世界心心相印的共鸣,在这种共鸣关系中,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认识者和被认识者,更没有主客体的区分。一切皆归于和谐之中,和谐的心灵、和谐的视界,都在音乐中融为一体。” 这种主客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其内在本质有一定区别。
三、数与和谐
继承与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和谐理论的是当时的思想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公元前480年),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音乐数的比率关系,以抽象的数字为基础来谈和谐、侧重平衡和静态的观念不同,他是在对音响运动的审美观照中认识有一些和本质特征。
他把矛盾和斗争的意义引进到了和谐的范畴之中,指出:“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音乐混合不同音调的高音和低音、长音和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 所谓“看不见的和谐”就是指人类心灵的和谐。
表明人类当时除了注重人体美外,更注重人类内在精神的健全与完美。在这种思想理论下的哲学家还有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前370年),他以灵魂上获得的快乐为“高尚的快乐”,突出强调和肯定了审美体验中精神上的愉悦之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哲学思想已经触及到审美认识和体验中理性与感性、美感与快感等问题。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虽然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既不属于现实的物质世界也不属于人的精神世界,而是独立于这两者之外的“理式”世界。
7.摄影美学思想 篇七
新闻摄影的创作蕴含着整体意识的思想。我们知道, 新闻摄影既有社会功能也有审美功能, 用视觉图像传播信息而脱离语言束缚, 能够更加广泛而快速传播, 于是有着极大的社会影响力。现代社会人大多态度冷漠, 这是因为内在空虚, 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社会发展让现代人压力剧增, 生活枯燥乏味及单调, 人与人、自然之间关系逐渐远离, 人的感官变得迟钝。而摄影作为一种效率很好的传播途径, 能够产生影像艺术佳作, 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力, 激发人们审美观念并对个人精神上的境界有所提升, 有利于改变以及摆脱日常生活里的分裂。摄影家还能够以各种方法或手段创造并升华意境, 以情景交融方法来彰显更为深的景与情;情景交融, 景是情的具象, 借此而产生不一样的宇宙世界和新气象, 给予人类广大的思想空间, 发展新的境界。例如, 一般大众喜欢风光摄影因为它带给人美感, 愉悦身心。而一些内涵丰富的作品, 令人欣赏图片之时有着颇为深入的思考, 进而使人产生热爱自然的感受, 安慰人的心灵。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作品自身的整体性, 及其激发的关联性情感与思考皆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整体意识。
我国传统的美学体现的人文导向以及纪实摄影都以人为本且始终指向人, 人的生活意义和精神境界发展是其最为注重的。因而在传统美学之中, 儒家和道家美学都十分关注人的问题, 且留下了许多现在还能沿用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儒家美学, 其更能感受到艺术与美对人、社会的不可或缺且特有的作用。这种好的传统在当今物欲横流现状下极具引导意义, 它能修正不良之处。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都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源泉。“传统美学蕴藏了明确的人文主义精神, 并始终引导人道德和精神发展, 始终关注生活意义所在。其审美价值一直贴近在它社会价值之后。”而纪实摄影便具备如此品格。我们且将纪实摄影对西方社会作用搁置一旁不论, 仅观察纪实摄影于国内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少华在其名为《论纪实摄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如此给纪实摄影下定义:“纪实摄影即为摄影者对现实之中有着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人、人和环境间关系的生动而客观的描述, 并引起受众关注、形成完整认识的摄影形式。”由此可见, 纪实摄影的社会功能重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纪实摄影中审美价值从属于它的社会价值, 这就意味着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凭借个人思维和标准展现及审视社会, 可见传统美学主要在审美和道德标准上来影响我国的纪实摄影。我们知道, 国内的纪实摄影家对对象拍摄以及展现彰显出了儒家核心思想, 这不同于西方饱含个人主义的纪实摄影, 西方纪实摄影作品重在个人价值体现, 而我国纪实作品重在社会道德标准和人文关怀。对此对我国传统美学的精神的在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可借其来得到更多的启发, 为中国摄影发展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在理论上做铺垫。
8.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研究 篇八
关键词:美学视角;摄影艺术;特征;体现
引言
传统意义上的视角指的是人眼在观察某样物体时大概情况。摄影中的视角则是指镜头视野大小所形成的角度,镜头视野的大小是由镜头焦距长短和像素大小来决定的,它与人的视角存着这本质上的差别。摄影艺术价值的创造离不开美学的特性,也就是说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实际上指的是摄影师借助摄影器材,以日常生活的积累以及自身美学的基本素养为基础,从美学领域去发现和创造摄影美的活动。
一、美学视角下摄影艺术的内涵
摄影艺术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主要通过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体现。一方面,创作者的美学修养,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虽然摄影作品是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场景、人物、事物的记录,能够真实表现现实情况,但是创造者的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影响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能够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发现美的视角,提高作品的美学价值。创作者需要在艺术创作中锻炼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理解能力,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价值,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创造更美好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摄影作品的审美价值影响了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享受,能够使人们在作品中得到满足和情感的升华。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反应实际现实,内在个性反应作品表达的思想。这两方面相结合,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影响他们的情感。
二、 美学视角下摄影艺术的特征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
美具有统一性,统一之中又包含多样性。摄影艺术能将这两种特性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摄影艺术的多样包括内容、造型、光影、色彩、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多样性,创作者可以利用不同的视角和技术来表达同一主题,使视觉效果更具冲击力。而且高低远近、虚实动静、长短曲直等对立元素也体现了摄影艺术的多样性。正是这些多样性表现了美,实现了美的统一。
(二)节奏性与韵律性
节奏和韵律是艺术形象中的重要因素。摄影艺术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将不同元素有序组合,通过反复、循环、对比等设计,创意的造型、构图,能够表达出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并呈现出和谐的律动。
(三)变化性与和谐性
摄影作品在视觉传达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摄影艺术的变化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摄影记录的景物也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包括动态的物体。虽然摄影师是对事物的静态捕捉,但是利用高超的技术,能够展现出事物的动态,对同一景物不同时期的记录也能够展示其变化。而摄影艺术的和谐主要体现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方面,能够将不同的事物统一在一幅作品中,通过角度光影色调等表现出作品的和谐美感。
(四)真实性与个性化
摄影作品本身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具备了真实的特性,因为摄影艺术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本身进行记录,这是由摄影技术产生的基本作用和摄影设备所决定的,也是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特性。但是摄影艺术也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即摄影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创作者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知,才能创造出作品的个性化。
三、美学视角下摄影艺术的体现
(一)摄影艺术的纪实体现
纪实是摄影技术的主体功能,纪实性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纪实性也是摄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区别的本质特性。纪实表现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表达出真实的美感。摄影艺术的纪实表现对美的表达主要体现在摄影内容上,从质感、形式、造型、技术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摄影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功能。
(二)摄影作品的意境体现
意境属于古典美学的范畴。摄影作品的意境美是通过摄影作品的画面感以及其背后的内涵来打懂欣赏者的,从而使欣赏者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联想和想象,来产生心理上的情感共鸣。不同的摄影作品有着不同意境,更多的是摄影者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以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
(三)摄影作品的内容体现
摄影作品的内涵是摄影作者内心情感和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摄影作品的文化内涵、美学视角和艺术欣赏魅力等都是作者美学以及文化素养的体现。具有丰富内容的摄影作品能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并且能使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四)摄影作品的形式体现
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是将自由的形式与其所构成的形式方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摄影作品中的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而往往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来传达其想要表现的内容,摄影师通过线条、光线、色彩等的摄影语言形式的表达,来反应其内心的情感,其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实质上就是以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来对客观事物在镜头中的情感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摄影师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摄影师的美学素养和生活的积累。
(五)摄影作品的造型体现
摄影作品的艺术造型是作者对客观事物在空间、形式上的造型关系在整体上的表达。光与影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摄影作品的光影技术通俗的来将就是光线在摄影作品中所形成的的特殊的艺术效果,并相结合的客观事物所形成的整体上的造型美。通过用极高的快门速度来对瞬间变化着的事物进行拍摄记录,这种事物的瞬间变化稍纵即逝,是我们人眼很难观察到的。最经典的作品就是哈罗德·艾杰特博士捕捉到的苹果被子弹穿透的瞬间,带给人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
结语
摄影艺术源于生活,其美学艺术价值却又高于生活,其更多的是对生活中审美的艺术升华。摄影艺术借助摄影手段和技术,以其独特的美学视角来发现和创造着摄影美。一幅具有美学价值的摄影作品除了是摄影师高超的美学视角的反映,还应具备经久不衰的艺术价值魅力。因此,摄影师要想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更需要从美学的视角进行大胆实践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许亮,王莉莉.摄影艺术的美学探讨[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
[2]王翔宇.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03).
[3]王国良.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与深层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12).
9.美学应用研究思想解读本科论文 篇九
宋元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为词和曲,文风也较唐代婉约,琵琶作品也多以咏物为主,引物思情。情感較含蓄,张于湖《琵琶亭》、刘敞的《琵琶亭》、苏轼的《采桑子,诉衷情——琵琶女》、岳珂的《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元代张可久的《越调·小桃红·离情》等,都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琵琶题材文学作品。
明清时期,随着外来因素乐的影响以及经济的繁荣,有关琵琶文学作品的也更加理性,内容不再限于思情与咏物,而是对乐器本体和音乐、音色、弹奏方面描写表现比较多。这是因为,琵琶发展到明清时期,各方面发展更加成熟,演奏技巧也更加精湛了,诗词表现琵琶本体艺术魅力已成为这时期的一种趋向,形成了明清时期的琵琶咏。琵琶的在文学上的价值也脱破了仅仅是咏物抒情的范畴。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要以儒家的“礼乐”思想和道家的“大乐与天地同和”思想为代表。“礼乐”思想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礼是指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和礼仪规范,乐是指有着政治意义的音乐。孔子是“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儒家的礼乐思想对中华民族乐器的音乐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美学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的音乐是最完美的至上的音乐,重视音乐的政治、社会、伦理、教化功能,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秉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把中和的美学思想在琵琶演奏的二度创作中加以运用和发展,他曾经说过:“当前,有些演奏家较多机会接触‘前卫’新潮音乐,演奏不和谐的噪音和稀奇古怪的音响,因过分‘热衷’而有可能疏远甚至丢掉乐器中最美的‘中和’之声,导致耳朵失灵美感失聪。”他主张琵琶演奏应追求“天、地、人”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他提出:“万物对立统一的‘中和思想’取两极之中,以中为立足点,一分为三,合三为一,在矛盾冲突和缓解的三相(左中右)互动中,频繁的回馈信息,从差异中寻找新的美,寻找新的行动。这就是以中为归宿,以中平衡两极的‘中和思想’”。
10.浅谈戏曲表演体现的美学思想 篇十
作者:王姝
论文摘要: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但究其本源,王国维在《戏曲考源》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即由演员当众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我国古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也提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登场敷演,是戏剧艺术的最基本特质,没有舞台表演的第二度创作,戏曲艺术的美也不能被最终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戏曲舞台表演便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且在表演中渗透了一定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戏曲 表演 美学思想 空灵 中和 意境
一、虚实相生的空灵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家思想的“有无相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观点,深刻地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审美倾向。“虚乃大”“大以虚为主”被戏曲领域广泛吸收和利用。戏曲表演当中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正是从另一层面体现了表演“虚乃大”的艺术品性。戏曲表演讲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即的高度统一。戏曲舞台艺术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元素,其节奏性、程式性是生活的变形,是在真与非真、似与非似之间讲求“神似”而不是力求“形似”.
例如在戏曲中表演拥抱、亲吻,只需演员相互搭肩即可,无需把生活中的亲密动作直接搬上舞台。粤剧《再世红梅记》中,有些演裴生和李慧娘的演员把脸相互贴在一起写恋情,反而影像效果。丢弃写意的美学精神,直接写实,反而显得很假,也不符合观众的审美。正如明代戏曲理论家梦梦生阐述戏曲艺术的特征是“偏要在真人前弄假,却能使人认假成真”.盖叫天也说,“和生活对照,戏,本来是假的,何必怕假。”有时还“非假不可,非假不真,非假不美。”犹如舞台上,几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一个圆场行千里路。阿甲先生把它叫做“团团转”,这种咫尺千里的空间转换,就是通过假定性的东西,来反映生活内在本质的真实。象这样的例子,戏曲表演当中不胜枚举。
戏曲的虚拟,另外还有对自然环境的虚拟,象征性虚拟,和对时间形态的虚拟。
例如昆曲《桃花扇》中,用水旗表现人在水中,用马鞭的扬动表示策马前行。
对景的虚拟,如赣剧《荆钗记》的《雕窗·投江》二折,钱玉莲为了抗拒婆婆逼婚而逃出家门时,用剪刀撬窗的方形舞蹈动作,虚掉了窗的实体;她到江边后,用手撩拨着前进的动作,虚掉了芦苇,用听到犬声而惊恐后退的动作,虚掉了犬;当她投江后,有用长达七尺的水袖不断舞动着,宛似滚滚激流,以此虚掉江。类似《荆钗记》这样用演员的舞蹈动作虚拟周围环境和景物的戏曲表演中比比皆是。
时象,即对时间形态的虚拟,如京剧《三岔口》中,两个人物在灯光如昼的舞台上,工程论文以摸黑打斗的身段表现当时的时间正处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如果观众看不到演员摸索、搏斗的动作和吃力凝视的眼神,又怎能知道这是在黑夜?
戏曲当中的虚拟,有时还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段,为的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心理活动。达到一种“贵乎其真,又不必果真,却见技艺之精,超乎其真”的虚实相生的效果,使“不果真”的形象比“果真”的生活原型还要真实动人。如川剧《射雕》中,小姐与意中人相视发呆,丫鬟唤他们,两人都“不醒”,丫鬟似看到他们两人的眼睛,由一条无形的线连着丫鬟竟可以“弹”和“拉”这跟线,以至两个情人的身体随之晃动。这段传神的表演,用眼神的呆、身体的晃动、丫鬟俏皮的虚拟动作,艺术地反映了恋爱中的人物的真实情态。这都是戏曲当中的虚实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美。
综上所述,戏曲当中虚与实的相辅相成,似乎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方法,讲究“空灵”和“留白”,戏曲表演中的“计白当黑”的原则的运用,使实处对于生活内在本质表现很准确,同时,是虚处更耐人寻味,有一种空灵含蓄、游动变化之美。
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
“中和”,中,指心无偏奇;和,和谐,中节,合乎节度。孔子以他的“中庸”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艺术地最高审美理想——中和美,他认为,文艺的最高审美理想就是能使人内心趋于平静,并唤起庄敬和睦与仁爱的感情,从而对恢复周礼、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法度和秩序,产生巨大的作用。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言其和也。
这种审美理想,就要求中国的戏曲要讲适度、讲和谐、不走极端、喜怒哀乐皆有节制,悲欢离合相反相成。体现在戏曲表演中,则要求演员的表演要“合于雍容度”“举步发音,一钗横,一带场,无不曲尽其致。……其浓淡简繁,折衷合度。”总之,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过分刺激感官的图景,在台上都要尽量避免。使人物形象具有审美价值。如表演悲哀的哭,演员只需眼中噙泪,用水袖把脸一挡就可以了,不必真的涕流满面。上举例子说明了演员在舞台上的感情必须是有节制的,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而显示出一种温柔敦厚,和谐宁静之美。
戏曲表演的中和美,还体现在“以调和情”上。中和美还体现在音乐与剧情、人物心理相契合,达到一种和谐、圆融之美。如张君秋《望江亭》中【南梆子】的旋律。“观此人容貌相似曾相见”这句唱腔,“观”字的旋律延长后,有个附点在唱“此人”,表现她既想打量这个少年,又不好意思的情感;又如“我本当允婚事穿红举案”中,“我本当”之后的弹拨乐伴奏,借入越剧的旋律,“允婚事”开始,旋律转散意式,显得有所滞疑,最后“举案”又进行了一个较长的尾腔,表现她既向往爱情又犹豫不觉得思想斗争。这两句唱腔旋律灵活,为塑造人物形象而选择与其相称的唱腔节奏,可谓“以调合情”了。二者的结合和统一,很美。
戏曲表演所体现出来的中和美还有很多,例如演员亮相时,眼睑下垂呈30度至45度,不直瞪观众,眼神也随头部向身体相反方向,以达到一种对称、均衡的感觉。又如身体造型成一定的弧度,则与“中和”、“圆”的审美心理有关。戏剧是通过剧中人物的行动反映生活的艺术,行动是戏曲舞台演出的生命线,所以舞台表演就要“疯要疯的美,醉要醉的美,伤要伤的美,死要死的美,丑要丑的美”一切表演都体现出美的原则。
三、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的.独特范畴,它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境生于象外”,王国维说“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戏曲作为一门艺术,也讲求出于实、表于幻的意境美。中国戏曲演出的“虚实相生”,即戏曲表演的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所产生的空灵感,为意境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里讲的舞台上的“空灵”,并非空无一物,一人,而是如何以虚做实,传达出具有广大典型的意义来。意境之所以为意境,就是看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能否形成特定的审美机制和显现特定的审美形态,传达出广大典型的意义。“落笔便定”的特定形象与“触则无穷”的象外象或意外意相加,方能构成完整的意境。意境的特征正在于,它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既确定又不确定,既是形象的,又是想象的。因而它既具有特定形象的直接性、确定性、可感性,又具有想象的流动性、开阔型、深刻性。我国传统戏曲深受“意境”理论的影响,体现出了一种广阔、朦胧、邈远而无穷的美感。
唱作为戏曲表演的主要手段之一,他的基本含义是交代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刻画人物性格,所谓“曲也者,达其心而为言者也。”它同样具有“超以象外,意象欲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味、味外之旨”的美学特征。例如昆曲的《牡丹亭·惊梦》的唱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首曲子,可看作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小诗,实的部分是姹紫嫣红,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等,这些是实的客观存在,意境的稳定部分。又如《西厢记》长亭一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此两折却用少而精的导向力极强的画面传达出了一种一种广阔的、朦胧的、邈远而感伤的、愁肠万种的情绪,这就是意境美的魅力所在。
凡被寓于有意境的戏曲作品,都是可以让观众回味无穷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比如昆剧《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幽会时,舞台上出现的十二月花神撒花的舞蹈场面,表现了封建的礼教抑制不住人的正常情感要求,即使是在梦幻中,也要冲破他的藩篱,体现了汤显祖“情之至,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主题。再如龙江剧《荒唐宝玉》中,贾宝玉将手帕旋转飞升,飞进天幕上部的“空洞”,造成宝玉在梦幻中“以石击天”的意象,隐喻他反封建伦理的叛逆精神,震撼了封建王国的“天”.戏曲表演正是通过这些夸张调度,诱发观众“象外之象”的遐想。观众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去联想和想象,而获得了一种超然象外的独特的感受,主题和剧本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揭示、升华。
11.摄影美学思想 篇十一
关键词:极简主义;人体摄影;黑白人体摄影;美学价值
1 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
极简主义风格起源于20世纪,又叫微模主义,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在60年代兴起的艺术派系,用英文表示就是“Minimal Art”。它是以早期的结构主义为基础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艺术门类。起初,主要表现在一些绘画和雕塑上,之后被彼得·沃克等运用到了他们的园林设计作品中,极简主义也在园林设计与建筑设计中被广泛传播。
然而,极简主义的着重点在哪里呢?极简主义完美地吻合了应尽量减少视觉混乱的理念,传统的画面需要剔除杂乱的东西,以确保画面统一而不凌乱,极简主义可以说是这一过程的扩张。在极简主义中,聚焦于基本要素上,之后再解决问题,或是尽量减少干涉物尤为重要。
极简主义作品的特色主要有:第一,色彩单纯,以物体本身为基准构成画面。第二,保持简单,简单却不失趣味。第三,主体明确,抓住重点。第四,注意有一定的留白,画面感强。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极简”当成“简约”,极简主义的内容既简单却又不失丰富,给观者想象的空间非常大,而简约却只是内容的省略而失去了升华的过程。
人体摄影,最早起源于意大利和法国的15、16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起初主要以古代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是为了表现人体本身的美,同时又揭示社会和人性的真善恶,它可以说是打破了宗教早起对人体欲望的种种限制。19世纪,为迎合大众,人体摄影多被用于画意摄影。20世纪初,摄影家们开始注意人体,但又大多聚焦于人体的局部,最初可分为三个阶段:写实主义、形式主义、变形或模糊。20世纪20年代以后,德国新客观运动的发生导致直观、不造作的现实世界为创作源泉,为避免过多表露个人色彩,更是强调以事物本身说话。
总体说来,人体摄影是摄影师通过自己的考量,以裸体人像的描绘来揭示人的本质,从而表达自己思想的创作过程。人体摄影主要是摄影师以人体为艺术语言和艺术媒介,展示人体不同造型、不同状态的美给观众,从而抒发摄影师的思想情感,同时以别样的视觉感、别样的视觉角度,来吸引观众从而引发其深思。
1839年,摄影术问世,当时只有这样黑白的照片才是真实的写照,其颠覆了人类对真实的看法。单就“黑白”而言,它最直接同时易传达、易识别,古典主义的经典色调就是黑白单色,它的简单高雅中流露出对繁华的蔑视。安塞尔·亚当斯表示,“我选择黑白摄影,主要是它可以让我凭想象操控并有极强的个人表现风格”,黑白并不是褪色的彩色作品,而是进行现实影像的艺术加工,展现的是另一种形式。
黑白人体摄影作为人体摄影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黑与白在人体的展现上简单朴素、概括却极端地拨动着人的心扉,令人在黑白的交响曲中产生无限的思考和遐想,从而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让人们换一双眼睛、换一种态度看待世界。看彩色照片,人们多会注意人体的肤色从而带有情欲望,但在看黑白照片时,更多注意的是人体的灵魂以及摄影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 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的美学价值
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的美学价值在于,一方面是对黑白人体外形魅力及内涵的再现,是人性之丰富性的展现;另一方面,在对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的审美中,不斷形成新的趣味和心理结构,即实现对画面形体的塑造。它有赖于欣赏者对其作品的审美阐释接受,并转化为对欣赏者审美的塑造。
通常我们见到的极简主义作品大多以风光或静物为主,而人体以极简主义展现,那是种极致的美。人体的线条简单而美丽,令人浮想联翩。它不需要颜色、不需要装饰,只是几根线条和简单的形状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这种简单的画面,正是极简主义摄影所追寻的。
从构图上来看,摄影的构图元素主要有拍摄距离、方向、角度以及产生的立体感、质感等。一般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模特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不同的主题,从而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极简主义黑白摄影的拍摄,主要以单纯的人体线条来勾勒、绘画出画面的整体,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局部人体,确实做到了不单一、不孤独,即使只有单纯的黑色背景,黑色背景和白色主体其本身产生了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算是将人物的表现做到了极致。这样的作品主要追求拍摄者主观的情感,以营造特殊的意境,所以抓住变形的重点,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创造与原主体不一样的形象,从而获得全新的内容以及全新的内涵。极简主义在黑白人体摄影中的运用,不只是停留在画面所要表达的寓意上,更是要简在形式、简在色彩、简在图案、简在表面。极简主义的使用可以让观者看到清爽、干净的画面,仔细品味却有着别样的味道。
从拍摄方式上来看,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简单而不失层次,即使是最干脆的黑白灰,仍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其中。它只需要一块黑色的纯色背景,甚至可以直接后期加上纯黑色背景,而人体的拍摄部分,运用多盏灯同时拍摄。没有很大的层次或者很难的技术要求,只是需有不同部位足够的曝光。转为黑白的同时,不同部位不同的曝光程度需要被平衡,而简单的黑色轮廓则变成了画面中的亮点,带领着人们的视线去追寻、去探索。
既要展现极简主义,又要有完美的黑白人体摄影,多盏灯的拍摄,可能会使画面变平,而人体也可能会变成剪贴画。而极简主义的构思转变了构图风格,简单的黑白人体即使没有超强的立体感,它独有的黑白灰色调柔软而不失坚毅,默默地打动着人心。
从色调上来看,极简主义的风格配上单纯的黑白色调的人体摄影,真正达到了简约又不简单。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的画面中以大面积留白的方式,将主体孤立,是它让我们在孤立却不“孤立”的世界中寻找自身的脱离,抑或是脱离现实的浮躁而遵循内心的宁静。
极简主义黑白人体摄影中,洁白的人体干净而冰凉,让人突感人体的脆弱,甚至是生命的脆弱。干净简单的画面却充满了力量感,时刻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沉着浓郁的黑色背景搭配犹如瓷器般易碎的白色人体,深色仿佛随时要将白色吞噬,其中的洁白无瑕犹如随时都可能被破坏一般,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社会生活危机随处可见。好比森三大道的人体摄影,突破禁忌与伦理也只是为了讽刺和鞭策当今社会。在思想上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12.摄影美学思想 篇十二
一、灾难摄影作品的间接表达美
和讴歌生活中真善美的正面报道相区别,突发新闻摄影作品是通过一幅或一组图片展现人类社会的破碎和伤痛的负面报道。通过对1995~2015年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进行统计发现,其中有13年的新闻作品反映的是战争或枪杀等人为灾难,有5年的新闻作品是反映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另外3年是用单幅摄影图片从正面展现危险中的积极营救。
作为负面报道的普利策突发新闻奖摄影作品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过令人痛心的灾难展现,让观者看到和自己生活的和平环境所不一样的世界。让人们看到在世界另一个地区的人们生活得水深火热,通过这些新闻摄影作品,让观者对代表“善美”的幸福与代表“丑恶”的灾难有直观分辨的能力。其次,突发新闻摄影作品给观者带来的视觉的震撼,使得观者对于自身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更加珍惜,并采取行动或集结舆论力量帮助处于灾难中的人们改变现状。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新闻审美价值的间接表达,在丰富人们的审美认识和分辨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和改变丑恶现状的使命感。
二、摄影形象的丰富美
形象是摄影艺术记录生活的特殊方式。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通过各种形象展现了身处灾难中人们的生活。这种形象美的展现是多角度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物作为主体的摄影作品数量比重大;二是在呈现整个突发事件发展过程中,摄影记者所选择的拍摄视角多样。
首先,在近21年的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中,用一系列照片来反映一个主题的共有14组照片,而用单幅照片来反映主题的有7组。单幅摄影作品中无一例外都出现了人物形象,而对于系列组图的摄影照片而言,出现人物形象的照片占到总照片数的88%。和单幅的突发事件摄影作品相比,系列组图所产生的视觉冲击更大,主要体现在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表达,视觉的连续性将图片凝聚为一个整体,使之更全面地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或结果。另外,摄影作品形象的丰富性在拍摄视角的选择上也有所体现。事件的发生和进展都是由作为主体的人来推动的,新闻作品更是将人作为一切活动的中心。通过照片中多视角的人物形象展现,不仅可以实现突发事件人物形象的相互对照,也可以丰富报道的情感内涵,从而让观者更加客观地审视事件。
以2015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弗洛森枪击案”的系列组图为例,摄影记者在弗洛森枪击案后所拍摄的19张照片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人像。这些形象或正面,或侧面,或背对镜头,主要反映出事件的4个角度:受害者迈克尔的父母亲属等对他的哀悼、枪击案的抗议者们的行为态度、抗议者和警察的冲突、抗议者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就拍摄视角而言,19张照片中的拍摄角度共有4种:1张肖像、2张关系、2张全景和14张中景的拍摄视角。对一个事件的不同拍摄视角,可以让观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肖像”作为对于人脸部的特写,在弗洛森枪击案的组图中,摄影记者将它应用于对受害者迈克尔的母亲和她身边安慰她的丈夫的特写。照片中,受害者母亲忧伤而又无助的表情令观者心痛。“关系”指人物交流的动作,一张是“2名抗议者朝警察长官咆哮”,另外一张是“抗议者和足球迷抢夺美国国旗”的照片,“关系”照片十分生动地记录了处于对抗中双方关系的动态美。而“全景”视角的选取,从俯视角度审视这场悲剧的发生。
普利策突发新闻奖摄影作品的系列组图不仅从多个角度凸显报道主题,而且为凸显主题中的某个形象提供了可能。在1998年“卢旺达和布隆迪战争后的难民们”这组获奖作品中,有3张都是拍摄同一个小姑娘的。第一张是这个黑人小姑娘流泪的照片(肖像),因为她的父母在种族大屠杀都被杀害了;第二张是小姑娘和另一个孩子在临时课堂的不同表情(中景),小姑娘抱着写字的小木板面无表情的沉默着,而另一个孩子则脸上洋溢着笑容地抱着自己写上了字母的小木板;第三张是收养了小姑娘的养母安慰伤心的小姑娘的照片(关系)。三张关于小姑娘的组图,既展现了灾难给小孩子带来的创伤和心理变化,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帮助的社会美。
三、图片说明的深度美
虽然说“一图胜千言”,但没有说明的图片会变得一文不值。图片说明可以被理解为新闻产品的“试用装”,因为对于一篇报道老说,读者往往会先看引人注目的新闻图片和图片的文字说明,如果忽视了新闻图片说明的重要性,可能会直接影响观者对于其他更多新闻文字内容的阅读。
虽然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的配图说明一般是由3+5句话构成,甚至有些1~2句话就完成了对于图片所反映内容和透露出更多的信息,但是图片说明所提供的更多信息消除了观者对图片解码时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让受众了解更多图片背后的故事。例如,2000年高中枪杀案组图中穿着毕业服开心笑着的女生的照片,如果没有图片说明,受众可能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众多惊恐悲伤的图片中会有一张这样欢乐的图片,但是通过图片说明,受众才了解到在这欢乐背后,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照片中阳光灿烂的花季少女已经在这场校园枪杀案中丧生。再如,1998年卢旺达和的战争中难民,有一张照片记录了一个半露胸脯伤疤的女性。图片中女性的伤疤创口很小,配合着她黑色的肌肤,几乎是不为人察觉的。如果单看图片并不能给人产生多大的震撼,但是配合图片底下的说明,就会了解到“这位40岁的女性在三年前被图西人(卢旺达与布隆迪境内的少数民族)强奸并捅伤,图片中的伤疤就是三年前的印证。除了对她的伤害外,图西人还绑架杀害了她的丈夫,并放火烧了他们的屋子和屋里的6个孩子,其中5个孩子都被烧死了,当时正在怀孕的她也流产了。后来她逃到了坦桑尼亚,并从1996年6月住在Kenebwa难民帐篷里”。图片说明让观者从一段简洁的文字了解到更多信息,就像从小小的伤口发现了人物内心的巨大伤痛。
四、结语
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的魅力在于对正在发生的灾难或灾难发生后的人的反应和环境变化进行瞬间性纪实捕捉,虽然灾难性的突发事件是社会生活的负面展现,但其发人深思和督促人改变现状的功能,间接表达了人们对于善美的追求,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通过多角度对于人的活动的记录,在呈现出一个个鲜活形象的同时,又为还原突发事件本身做了丰富美的展示。尽管摄影作品主打的是视觉冲击,但是作为新闻,仍离不开图片说明的进一步的解说。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美的展现,使灾难性摄影作品在展现真实的同时注重艺术美感,让观者通过图片了解社会真实的同时感受新闻作品美的意境,并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关怀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肯尼斯·科布勒.美国新闻摄影教程(第6版)[M].任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45-151.
[2]季水河.新闻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