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之花在人间绽放作文

2024-08-29

感动之花在人间绽放作文(共15篇)

1.感动之花在人间绽放作文 篇一

生命之花在自己手中绽放作文

当理想之船搁浅在现实的浅滩;当梦想的种子干瘪在当今贫瘠的土壤;当希望之火被刻意熄灭在起点的火炬中;当目标的绿如意终究湮灭在荒无人烟的历史长河……我们还是该努力让生命之花在自己手中绽放。

父母的爱如同一把硕大的保护伞,将“幼小”的我们包裹在其中,靠,并不是一辈子。父母终究会老去,留下的我们是该孤苦无依,寸步难行?还是自力更生,力挽狂澜?父亲的巍峨终会止步,母亲的宠溺终会消逝,老师的循循善诱终会卡带,朋友的支援终会戛然而止!一直屹立在我们身边的“靠山”,只有自己。

靠自己的意志,展现自己。记得勾践从一国之君沦为夫差的阶下囚,受尽吴人的嘲弄和羞辱。谁来拯救他?只能靠自己!长期隐忍之后,卧薪尝胆,一朝振兴,一雪前耻,留下“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意志不断,伟人则层出不穷。又张海迪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并于1991年得了细胞癌,命运的捉弄使其明白只能靠自己。她坚强战胜癌症,又执著认真写作,扭转乾坤,通过自己的努力1993年3月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榜样的力量向我们渲染了自己要撑起一片天。

靠自己的勇气,战胜自己。《中国达人秀》中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刘伟。在断了双臂又绝望的时刻,是他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毅力,用双脚在钢琴上谱奏一遍遍的韵律,播撒一滴滴的汗水,走向身体与精神的最高境界,的确,勇气才能铸就辉煌,个人才可打拼天下。美国总统林肯因鞋匠的出身而遭人嘲笑,却通过坚持不懈,去进取,成为了一代伟人。他们也许用最简单的人生态度,诠释了即便是在暴雨之中,生命之花仍能怒放,娇艳欲滴。

靠自己的胆识,超越自己。邰丽华,曾让人纳罕,如何用聋了的自己去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身赴武汉求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甚至于带领团队用《千手观音》征服了所有人。那一刹那,我们读懂了她的坚强,明白了她的胆识。或许,呈现奇迹的`不是那个所谓万能的上帝,而恰恰是那个怎么都不曾放弃的自己……

理解了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去琢磨,而自身那支杂乱无章的五线谱,还需我们去慢慢将它勾勒清楚。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

当爱情的丘比特之箭射在了现实的盲区,当友情的无花果因保存不当而蛆虫四起,当事业重锤线因绳子的不牢靠而砸向了渺茫的深渊,我们能做的:只不过是抱着“自己”这块浮木,让生命之花,在自己手中绽放,绚烂又耀眼……

2.让作文之花在激励的枝头绽放 篇二

一、生生互动激励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提出的学习理念,也是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这种做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领会写作要领的自信,提高学生思考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特别是给学生写的一些肯定性的、赏识性的评语以及教师宣读评语对其他同学也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因为需要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需要赞美,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没饭吃,你会产生饮食的饥渴;没有赞美,你会但随着交往的逐步加深,对她的感情也在渐渐发生着改变,道是缺憾却完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缺憾,写出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 针对情节波澜不够,笔者展示了一个学生作文片段,让大家尝试修改升格,让情节变得有波澜。

(原文)就这样,外婆被推进了手术室,病房外的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可手术室的大门迟迟没有打开。各种猜想涌现在我的脑海,手术是不是出问题了,肿瘤切除了没有,可我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有默默地祈祷上天不要将亲人从我身边夺走。

手术的门打开了,外婆安然无恙地出来了,手术很成功。

一位学生做了这样的修改:

我焦急地坐在椅子上,突然发现医生穿着手术服走出来了,面色凝重,她缓步地走到我面前,说出几个字,可是我却怎么也听不清,脑海里突然响起许多声音,外婆昏倒前众人的惊呼声,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护士们齐推着外婆进手术室的脚步声……可是医生转身就走,我急着想抓住他,却抓不到。突然我发现手术室的灯还亮着,这才意识到刚刚打了个盹,做了个梦。我站起身,门突然打开,医生从里面走出来,那情景简直和梦中的一模一样。我用力握紧拳头,指尖深深刺进皮肤里却感觉不到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医生,听到他口中说出一句话:“病人已经没事了。”我那高度紧绷的弦终于在那一刻松开了。

这段文字相比原文来说,增加了对“我”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心情的描述,穿插梦境的描述,使“我”的焦急心情更加真切可感,也使得情节更加曲折,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当然,给情节造波澜,并不是为了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应该遵循事情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的学生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中心的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有的情节构思老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有的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这些都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叙写故事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3.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绽放 篇三

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陶湾中心小学 姜敏

【案例综述】

我校教师24人,在校生220多人。几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德育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逐步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育人队伍,师德师风良好。能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教育和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广大小学生形成了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了我校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不断提高,确保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主要做法与效果】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1、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机制

(1)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健全。我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大队部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在探索德育工作有效途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用以规范班主任工作和学生行为的考核评价制度,并且日趋科学和完善。对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评价,有《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表》等;对班级管理评价,有《班级管理量化考评细则》,等;对班主任工作考评,有《班主任考核细则》等,使学校德育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章可循。

(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我校把加强德育工作放在事关学校兴衰的重要地位,纳入学校中长远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了完善的德育工作网络。在校长领导下,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所有工作都强调突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教师中形成“敬业爱岗、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良好师德风尚。

(3)重视并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优劣,因此我校始终将师德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臵。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把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素养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班队活动现场观摩等平台,为班主任老师提供了学、研平台,努力促进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2、德育活动开展状况

我校德育工作以开展主题教育月为抓手,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主题教育渗透了民族精神的培养、爱国情感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

(1)开展“母亲恩情重于山”孝敬教育主题系列活动。(2)结合三八节、母亲节开展“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妈妈”问卷调查活动、“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书信比赛、写孝敬日记等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3)开展“雷锋精神在闪光”系列教育活动,各中队通过开展读雷锋故事,讲雷锋故事,做一件学雷锋好事,写一篇学雷锋心得,出一期学雷锋黑板报等活动,让校园形成“人人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良好氛围,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4)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

(5)以清明节、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网上祭英烈”、“红色经典歌曲传唱及中华经典诗歌诵读”、“热棕飘香话端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6)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活动。

二、学校德育工作举措与亮点

1、坚持二个结合,拓展德育内容

(一)与快乐校园相结合。我们的口号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因此在我们学校总的活动方案中,以少先队为依托,坚持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学生的活动有很大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多样性。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创新,自我表现,真正地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流于形式。①文体活动丰富,参与率高效果好。每天下午第三节统一定为文体活动课,全校成立科技组、文艺组、体育组、书法组、绘画组共5个兴趣小组,体现了全员参与的原则。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备二件以上文体器材,开发各种课外文体活动资源,如踢毽子,乒乓球,篮球,跳绳等,由教师引导小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从中培养、发现一批特长人才。快乐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②少先队活动形式多,针对性强。少先队成立“红领巾广播站”,开设歌曲欣赏,佳作欣赏等栏目。各中队活动不断,六年级中队绘画艺术展五彩缤纷,五中队的文艺节目令人耳目一新。今秋全镇德育大检查,我校的德育工作深受好评。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③积极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学校定期举行大型活动,如十月的两歌比赛、十一月的韵律操比赛,十二月的文艺汇演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展示自己的才能,又得到充分的锻炼。

④推广一个全校性的活动——竹竿舞。我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准了少数民族传统节目——竹竿舞作为全校性大型活动。学生们的兴趣浓,参与率高,目前,全校师生达到了人人都能跳,人人有花样的局面,在每天下午第三节课活动中,数百人齐跳竹竿舞的场面壮观至极,清脆而有节奏的敲打声,欢快的脚步声,跳动的音乐声,愉悦的笑声、掌声,声声入耳。有时前来参观、检查指导的来宾也会在学生的热情邀请声中情不自禁的融入其中,学一学,跳一跳,展示一下自己的活力和风采。

⑤让校园集体舞“舞”动校园。今秋为了加强集体舞的整齐性,开学初,利用下午的第三节课,由龚传全老师带领学生重新纠正动作,重新编排队形,达到人人会跳,队形整齐。大课间时,伴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翩翩起舞,动作一致,节奏感强,形体优美,韵律感强,真正让快乐的课间靓起来。

(二)与系列教育相结合。我校始终坚持五种系列教育: ①“国旗下讲话”制度化。每周一、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从内容、时间到主讲人,都做到了统筹、具体的安排,整个仪式庄严隆重,学生受教育效果好。

②红色教育系列化。我们以“龙口堰”为红色教育基地,深挖红色资源,利用每年的清明节,用听、说、读、写、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并由此延展到“三五”学雷锋纪念日、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纪念活动,利用节日对学生进行各项专题教育。在今秋全县举办的“爱湖北、爱家乡”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

③法制安全教育经常化。近年来我校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讲课1—2次,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工作制度、措施和奖惩办法,通过广播、标语、板报、讲座等宣传形式,全校形成一种浓厚的安全氛围。近几年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

④五类生教育温馨化。五类生在我校的比例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是建立了留守学生家园,配备了留守学生活动室,设立了亲情电话,从心灵到生活对留守学生进行关心,确保留守学生在学校、在家园里获得家一样的温暖。二是为全校学生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从基本情况到身心健康进行归类建档。建立了问题学生转化登记册,教师分工包保,每周至少一次谈话。目前此类学生转化情况良好。三是建立“悄悄话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这些措施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每周信箱都能收到十几封学生的悄悄话,谈学习、谈生活、谈心理。学校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心理教育讲座,深受学生好评。

围绕教育内容一体化这个中心,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活动丰富,学校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屡获市县各级奖励。

⑤落实“细、小、实”,打造诚信教育

内容细化,形式多样。学校根据诚信教育内容细化到每月,即一月环境保护,二月诚实守信,三月关心他人,四月遵纪守法,五月关心集体,六月自强不息,九月尊敬师长,十月热爱祖国,十一月热爱科学,十二月文明礼貌,各班又根据方案将诚信内容细化到周,落实到日。诚信日的活动内容制成表格印发给每位学生,使他们学有目的,做有内容,记有成效,评有标准。如五年级、六年级采取知识讲座、诚信承诺宣誓、社会调查,开讨论会、辨论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诚信意义,如何诚实守信,并通过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给烈士扫墓等具体实践诚信内容。对于不讲卫生的学生要求他们争做环保小卫士,对于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做自立小明星等。各班还将“十小”内容分解到每个人,使人人月月都有目标,周周都有内容,日日都有榜样,规范了学生的良好行为。落实过程管理,强化全程监控。目前,从“细、小、实”入手,我校诚信教育已形成以班级“日记分”为线,以系列教育为珠,形成环环相扣,梯层递进的“一线穿珠”的教育管理机制。各班结合实际,统一诚信记载格式、内容、要求,班主任和少先队负责人有训练周的活动记载,各班(或中队)有“诚信日”考评结果记载,量化考核记载,每月小结记载,“十小标兵记载”等,切实做到一日一评分,一周一活动,一月一主题,一年一轮回。领导专班对上述要求每周一检查,每月一小结,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了教师月考核之中,使日、周、月、年的诚信教育形成了成套完整的教育体系。我校学生行为良好率达99%以上,带之而来的是人人讲文明,个个爱学习,组织讲团结,全校讲诚信的可喜局面。

三、规范养成教育,树文明守礼新风

行为来源于思想,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外在表现。陶湾中心小学近几年来一直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点来抓,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学生的认知、生活、学习实际结合,重实践、重养成、重规范,运用种种方式,使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学有标兵,行有准则,听有事迹,全校学生在知与行地统一中,实现了心灵净化,思想升华。

㈠是多种形式体验新《守则》《规范》。我校在这方面重点落实了“背、演、辩、写”四个字,“背”即全校学生人人会背《守则》《规范》,“演”即组织学生自由创编小品、课本剧等知行明礼的节目在班会中演出,加深体验。“辩”即开展大讨论,辩论赛,分析身边的人和事,点评好与坏,深层次理解《守则》与《规范》。“写”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见解。通过这四种形式,全校学生认真学习《守则》《规范》,践行《守则》《规范》,并将其与学校、自身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各具特色地个人、班级规范,学习、生活、卫生等方面的不良行为被戒除,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成为新风尚。

㈡是评“先进班级”,五种好习惯蔚然成风。08年春季我校重新由教代会审定了新的先进班级评选办法,从安全、卫生、纪律、爱护公物等四个方面制定了评审细则,每周一打分,每月一评比。取先进班级的前两名进行经济奖励,并授于流动红旗。

通过这种方式,五种好习惯蔚然成风。一是做操“四化”,即入场军事化,指挥音乐化,队列图案化,做操韵律化。四化的形成使我校的课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寝室生活“四线五无”,即牙具摆放一条线,手巾搭放一条线,被褥叠放一条线,鞋类摆放一条线;室内无垃圾,地上无痰迹,墙上无灰尘,墙体无痕迹,物品无乱摆乱放。走进学生的宿舍,干净、明亮、整洁会是你的第一感受。三是生活习惯文明化。学生在就餐时排队,饭钵拿在左手,不喧闹,不插队,不争吵;打水、洗澡一律在值日教师到岗后,整齐有序的进行。谦让,有礼是学生生活中的一大亮点。四是保洁经常化,自觉化。目前,我校已形成地上的每一块果皮,每一片纸屑,都会被师生随手带走的良好习惯。整个校园干净,整洁,亮丽。五是师生间礼貌,生生间友爱。在学习生活中,骂人等行为已基本杜绝,代之的是一种友爱和礼貌。早上见老师问好,同学之间嘘寒问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关系和睦,融洽。这五种良好习惯的形成,带来了陶湾中心小学今日的和谐与向上。

四、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家校合力有待加强。家长外出造成留守儿童渐多,缺少应有家庭引导,造成学生在家与在校有着不同表现的双面性现象日趋严重,又易造成学生养成较多不良习性,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更多的难题。

2、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科研力度亟待提高。学校德育教师均为兼职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压力,让教师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带来冲击,教师无法潜心研究德育工作,造成教育方法、方式相对简单,老师不能针对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差异,把教师自身知识更新补充和学生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这种现状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3、媒体和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媒体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推进了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可以通过媒体接触更广泛的社会生活背景,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的概率也在增大,从而影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五、今后德育工作的新策略、新举措

1、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把握重点,创新模式,提高实效。

2、学校的各种德育活动制度化、正规化和系列化,德育工作坚持做好课堂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特别是要加强课外德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形成合力。

3、积极探索心理质询活动的有效途径。

4、注重建立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的教研机制,开展德育研究活动,力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题研究。

4.让廉洁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 篇四

鲁丹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当我走上这个演讲台,我的朴实将会告诉你,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热情和朝气会告诉你,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职业就是教师,我的生活就是孩子,我的誓言就是把青春奉献给大山,把未来交给祖国······

一次语文课上,我问孩子们:“你的理想是什么?”记得小时候,老师也曾问过我们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回答相当单纯:做科学家、做医生、做一名人民教师等等。如今,当我在讲台上旧题重问时,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感到十分惊讶:有孩子说,我的理想是要出则宝马奔驰,入则五星酒店;有孩子说,要坐则高高在上,站则前呼后拥;被认为最没有追求的一个孩子是这么说的:买拉面要两碗,吃一碗倒一碗······

童言无忌!当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被混浊的社会风气染上了尘埃时,我心痛却无奈,我期待着一阵春风,还孩子们一片明净的天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廉洁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

“天地有杆秤,功过问百姓,甘苦心自知,来去两袖风。”2006年的中华大地,廉政文化的春风吹遍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当你漫步街头,廉政格言、廉政漫画不时映入眼帘;踏访社区,廉政文化论坛、廉政文艺汇演让人深受启迪;打开电视,廉政公益广告、反腐题材节目给人以警示;走进校园,那浓厚的廉政氛围,更让人昂扬向上。

置身于学校,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廉洁”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她似乎可以触摸、可以呼吸,一切是那样鲜活,又是那样的润物无声。似乎每一块墙壁、每一株草、每一棵树,都在告诉你,廉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古相传的美好品质。

是呀,只有在学校营造浓烈的廉政氛围,创造廉洁教育的框架体系,才能做到“廉在点滴,教在细微”。书法绘画、朗诵表演、板报长廊这些活泼的形式孩子易于接受,利用教材中的廉政资源进行渗透,更是心灵的洗涤。

只有把廉洁教育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克己奉公、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结合起来,与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廉政文化进校园才是真实具体的。曾记得一位家长说过这样一件小事,他的孩子,在写作文时发现没纸了,于是他顺手递给孩子一本单位上用的稿纸,孩子睁大清澈如水的眼睛,稚气地说:“爸爸,老师说不能用公家的东西!”当家长告诉我这些话时,他感慨万千,他感谢孩子的纯真,又为自己的麻木感到惭愧。当我听到这些话时,我感到震撼,为孩子的天真无邪;我感到内疚,为大人们的熟视无睹;我感到欣喜,因为我们的廉政文化已慢慢地走进人的心灵。我又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是一句空话,它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我们每一个细小的行为中。是啊,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让廉洁思想在孩子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只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浇灌校园的廉洁之花,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5.让生命之花在写作中绽放 篇五

让生命之花在写作中绽放

作者:钟焕斌 袁志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指标之一。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写作时,经常会发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望而生畏型”,这类学生害怕写作,提起写作心里就发怵;二是“无米下锅型”,这类学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三是“束手无策型”,这类学生不知道怎样表达。

这三类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心理问题——材料问题——技法问题。

关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此可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让学生敢于进行写作表达是关键;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意思”是写作的前提;而运用技法——表达方式等则是次要的问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出“恐写症”,如何让学生“有话想说”呢·结合多年的写作教学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溯本求源,调动学生是关键

写作文,绝对不是“按着母鸡生蛋”的事。“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福楼拜)。写作动机是写作的前提,而消除畏惧心理则是产生写作动机的前提。

为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创新作文形式。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患有“恐写症”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在草稿纸(或小纸片)上随意写的语句比老师要求写的作文要好很多,生动得多;他们在日记本上流露的感情比在正式的作文本上要好得多,感人得多。

其实,对几乎所有的学生——包括优秀学生而言,这种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心灵的自由,首先是形式的自由。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自由的方式进行写作,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灵丹妙药。

在初中的不同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不同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日记。日记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愿意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保护学生的隐私,是学生敢于表达、流露真情的前提。

(2)随笔。随笔的关键是一个“随”字,老师不必对写作内容作任何要求,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实质上看,随笔就是写作的“材料库”。

(3)周记。要求学生以“周”为单位进行写作,反映一周内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事情。

(4)留言(本)。生日聚会、送别朋友、毕业纪念等活动,都可以灵活组织学生进行即时留言。

(5)投稿。鼓励学生向学校广播站、网站、文学社投稿,在体育节等活动中向主席台广播即时投稿,向有关报刊投稿。

(6)散页(纸)作文。实际上,这是一种规范的作文训练方式,为了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彻底解放学生灵魂,我将作文本“化整为零”变成“散页”作文纸。目前,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7)网络。网络表达成为时代的必然,学生手机短信、QQ群、班级同学录、博客等都成为了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表达的平台。

2.缩短“痛苦”时间。作文必须进行规范训练,定期的作文指导课必须进行。但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依然是关键。怕写作文的孩子,他们总是磨磨蹭蹭,很长时间都不能完成。对这些学生而言,时间越长,他们所受的“折磨”就越多,而这长时间“折磨”的感受就进一步强化了其恐惧心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缩短”写作时间,就是减少孩子的痛苦。

当堂作文是缩短学生写作痛苦时间的主要方式。当堂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现场作文。

当堂作文,要注意三点:一是作文前真情煽动,营造其写日记、写随笔的氛围,激发起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心;二是作文题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三是必须处理好“技法指导”的地位和时机。

当堂作文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写作要求(第10条)为“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当堂作文的强化训练。

3.不怕学生“抄袭”。很多老师在作文训练中,反复强调不准学生抄袭。我在作文写作训练中,不反对甚至赞同学生“抄袭”。当然,这里要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抄袭”,绝对不是在当堂作文中让学生直接拿着有关书籍去克隆、去抄写。

我认为,学生“抄袭”作文,是一种主动学习写作的表现。他们在“抄袭”中,会找寻心目中优秀的同题材的作文,既扩大了课外阅读面,又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会主动学习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仿写某个片段,甚至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如果作文能力极差的学生整篇抄袭,特别是在当堂作文中整篇“抄袭”,我也不认为是坏事,因为他毕竟阅读了、理解了、积累了。

写作犹如习武,都得从一招一式开始,模仿(抄袭)其形式,才能悟出其内涵,等到招式多了,自然就会变化了,甚至能自创“迷踪拳”了。

“抄袭”作文,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为给学生“抄袭”提供足够的“可能”,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让其有可“抄袭”之物。每学年,我都会给学生推荐“优秀作文选”以及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刊。

(2)让其有可“抄袭”之时。“作文早知道”、“作文预报”是我常用来“泄题”的方式。每次作文,特别是规范写作训练,我都会提前一周或在单元导读时提前告知学生,并且还会指导学生如何“抄袭”,让其早做准备。很多学生为了在当堂作文中表现自己,都提前进行了练笔并不断进行作文修改。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在“抄袭”中消除了恐惧,提高了水平,收获了信心。

二、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是前提

让学生写作,首先要保证学生有米下锅,有话可说。“作文中首先流淌着的是学生们自己的感动”(梁晓声),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是写作的前提。体验生活,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全方位地浸润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中;感悟生命,指的是在所见、所闻、所作、所为的基础上,有所思考,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感悟生命的明显标志就是“灵魂与情感的颤动”——或喜或怒,或哀或乐。唯有这种“颤动”才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唯有这种“颤动”,才最独特,最真实,最感人!

要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最真实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最大的自由,因为唯有自由的心灵才能感悟到更多的“生命颤动”。

行千里路胜过读万卷书,“邮轮上的学校”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特别重视一些特别的日子——生日、节日、假日、纪念日、集体活动等,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愚人节、圣诞节;国庆节、五一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九一

八、南京大屠杀纪念日、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自己及他人的生日、毕业纪念日、父母结婚纪念日、祭日,军训、春游、体育节、艺术节……

感悟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无为”指导。过节就好好过节,不要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任务。“节日假日活动≠作文”,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重视这些特别的日子,不等于给学生布置作

文。很多老师知道,每次过节,当你给学生布置作文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的一片哀叹声。本是一个令人遐想的美好的日子,就是因为“一个作文任务”而让学生倍感压力甚至闷闷不乐,这样的心情,让学生如何去感悟生命啊!

很多老师认为,过节的时候布置作文,就是为了让学生及时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其实,“记录”未必非书面,心灵的记录是最深刻的。

每次过节,我从不给学生布置作文,如果硬说有的话,那就是——好好过节!事实证明:学生在轻松过节的时候,积累了最好的写作素材。他们在轻松过节的时候,开阔了文化视野,厚实了文化底蕴,涵养了文化气质。

三、承认差异,鼓励进步是保证

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恐写症”,必须重视写作后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鼓励。鼓励学生,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第二,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鼓励。我们既要表扬优秀作文,也要表扬进步作文。我们要从佳词、好句、书写等方面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进步,只要我们满怀爱心,用心地去找,总能找到可以值得肯定的地方。

第三,作文评价应重赏识而轻技法。评价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技法方面,应因人而异,可以少谈甚至不谈。因为,优秀作文是写出来的,而非评语指导出来的。

第四,作文评讲课一定要生动。

每次作文评讲或指导课,应该成为学生最喜庆的“节日”。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努力应得到肯定,学生的情感应得到尊重,学生的进步应得到放大和鼓励;犹如一次作文聚会式的party,学生的心灵回归自由,他们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喜悦着自己的喜悦。

6.让自主之花在课堂绽放 篇六

学习目标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有了它,学生的学习才能有明确的方向,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学生学习之前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明白哪些知识和技能是自己在本节课中必须学习掌握和理解运用的,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具备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推动和促进个体的学习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运用“减法”思维,简化头绪,走出繁琐分析的泥泽,强调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为“纬”来组织阅读教学。这就很容易确定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如第一课时的初读,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教学的目的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词教学,兼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功用,教学目标可以集中确定为以下两方面: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理解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全面。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结合教材特点及本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注意其整体性与全面性。二是适度。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即上限目标和下限目标,要做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二 、跳出思想桎梏给足学习时间

只有让学生充分、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使学生有所悟,并自觉地调动和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探求新的知识。遗憾的是至今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也试图想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思想上仍没有跳出旧的教学思想的桎梏,不能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只是留下可怜的几分钟让学生看一看书,就草草收场。他们总是担心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被打乱,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影响到自己早已设计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来根本就谈不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说穿了,只是打着自学的幌子,其实走的仍然是应试教学的老路,即所谓“穿新鞋走旧路”。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学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潜心去学,潜心去思。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时间。同时,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交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自学方法,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读书时圈圈画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要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含义,边读边想等。这样经过学生的 “内因”活动,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所悟”,并从中找出自己

已知的和未知的问题,更好地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 、学会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思维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以相机点拨。其次是在学习目标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并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和品质,善于去发现和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教师把这些问题及时地加以梳理、概括、选择和总结。把当时必须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上的质疑解疑。如我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文时,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质疑,其中有的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风的本领在‘坏’方面表现也很多,课文为什么不去写?”于是,我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风会利用它的本领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有的学生说:“风可以把房屋吹倒”;有的学生说:“风可以把树和电线杆刮倒”;有的说:“风可以把稻子和小麦吹倒”…… 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些实际问题,我及时加以总结:“是的,风的本领的确很大,有时会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大家从小就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好好地利用风的本领去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这样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解疑,又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可能每个都能当堂解决,有些可以留在课后师生共同想办法加以解决。我在教学《早》这一课时,有个学生在课堂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一句中“蜡”为什么用“虫”子旁的“蜡”,而不用“月”字旁的“腊”?我一时难以解决,课后,我和教师们一起讨论并查阅了有关资料,终于在一本《江苏教育》上找到了教材编写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原来用“蜡”是取其花瓣颜色的缘故,这样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又解决了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难题。

7.让德育之花在英语课堂中绽放 篇七

[摘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忽视德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忽视德育的教育是培养不

出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渗透德育教育要建立在积极钻研教材,挖掘

教材的德育因素,发挥教学机智,创造性地动手各种方法,巧妙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关键词] 挖掘教材;德育素材;德育教育;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即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在英语课堂

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说明了德育与

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教学,不能是唯科学地传授文化知识,我们的思想

道德教育,也不能是脱离科学文化知识的空洞教育,只有把思想性与科学性密切

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落实

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去,才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实,《小学英语》(PEP)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只要教师在备课时

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并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地把思想

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那么我们精心培育的德育之花就会在在英语课堂中

绽放,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于教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教育的前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应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

1.中外比较,增长见识

在《小学英语》(PEP)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呈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这种

特殊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

养,让学生在中外对比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比如,三年级上册Unit 5 “Let’s Eat!”、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五

年级上册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等单元都有对中外文化的介绍。

[案例1] 五年级上册 Unit 3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习pork, tofu, mutton, potato, fish , green beans, eggplant ,tomato , cabbage 等九个单词,这些单词都是清一色的中国餐的食物。

1为了让学生懂得中国餐的食物更适合中国人、更健康,在设计教学时就定位为“结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

异,让学生懂得更为健康的饮

食习惯”。在教学中,先用课

件呈现西方通常的饮食爱好

(左图),中国人的饮食喜好

(右图)。并说一说自己的饮

食喜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给出了如下的表达:

I am Huang Xingpeng.I am a Chinese boy.I like Chinese food.I like mutton, fish , cabbage, tomato and rice.Because they’re healthy for me.教材中不仅呈现了西餐,同时加入了中餐,这就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也注重了双向式的文化引导。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只需利用好教材,因势利导,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现在很多学生在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都不会做,更不懂得关爱家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其实在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非常注重对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培养。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 ?”,五年级下册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等单元中就有这样的思想教育内容。

[案例2] 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 ?”的第三课时(Part A.Read and Write)

本单元的情感教学目标:简单介绍自己能

做的家务劳动。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

兴趣,并养成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本课时主要讲述了Zip告诉大家

Mother Goat病了,于是Monkey 倡议大家去

帮助她,得到了Zip, Zoom 和Rabbit 等大力

支持,于是去到Mother Goat 家中帮助做家务,而且很尽力去做,并且做得很出色,深深地感动了Mother Goat.在设计这个课时我考虑到这个难得的德育教育因素,创设了一个模拟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是多么的可贵。(情景设计:让一个学生扮演病人,在家休息,其他同学去他家中帮忙做家务,病了的学生深受感动)。最后,指导学生把今天所做的事作一份简短的汇报,并写成一份报告(小练笔)。如:I am Sarah.My classmate Amy is ill.I can help her with my classmate.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wash the windows.I can cook the noodles.I am a helpful girl.I am so happy.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What can I do for my parents ? What can I do at home ?

这两道看似简单的问

题,但我想学生回家后用心思考这项作业,一定会感到内心的震撼,这样本课时的德育教学目标就此得到了落实。

3.寓爱其中,弘扬美德

英语虽然是一门交际性语言,但它内含的德育因素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弘扬中华传统之美德。比如,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五年级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等单元就可以渗透品德教育。

[案例3] 五年级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 的第六课时(Part B Read and write)

本单元的主题是In a Nature Park.教学目

标是要求学生能简单描述自然公园和村庄所的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

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设计这个课时的教

案时着重渗透这一情感目标。课堂伊始,教师

先让学生自我阅读课文对话,并带着问题进行

阅读,(问题是:① What is Sarah’s village like?

② What is Chen Jie’s village like ? ③ Do you like it ?)阅读后把自己当作Sarah 或 Chen Jie 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村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美地完成了阅读任务,并说出了如下令人满意的答案:I am Sarah.I like my village.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bridges in the village.The water is clean.You can see many fish in the rivers.The fish are cute.I like them very much.The air is fresh in my village.紧接着,老师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理想村庄并进行描述“,这一环节给了学生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他们可自由地想象,表达对美的感悟。因为有前面的铺垫,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巧妙利用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1.连接主线,整体设计

“串”就是用一条主线把教学内容连在一起,做一个整体的设计,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标。

[案例4] 五年级下册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的复习课教学

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培养

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在设计这个课时时,我以这个为主线,串

连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先用PPT出示

了一幅大自然的图片(右图),里面很多动

物逍遥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指导学生细心观察,问:What place is it ? Is it beautiful ? What are the animals doing ? Do you like it ? Why ? 再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学习(讨论范围包括:这个地方环境为什么这么美,你爱动物吗?为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做,才有这么好的环境。),最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就这样本节课在学生讨论、学习、展

示这个过程中达到了目标。

课程结束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公园(右

图),让学生把心爱的动物放在里面,然后用几句

话描述这些动物在做什么?它们开心吗?你是否

喜欢等等。

2.巧妙调节,激发兴趣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情感目标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情感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吸收。教师应把握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策略对情感信息进行处理与挖掘,从而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品德教育的目标。

[案例5] 五年级下册 Unit 3 My Birthday 中的Part ARead and write

本课的主要句型有: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in May.My birthday is in June.Uncle Bill’s birthday is in June , too.由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讲述家庭成员的生日,内容贫乏而没有什么趣味可言,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处理,以达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性情。

英语歌谣有独特的韵律,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用的巧可以令课堂

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设

计这个课时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吟唱这首歌

谣(右图),边吟唱边跟着节拍做些动作,从而能把学生的学习精神调动起来。

在新授课环节上,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重新制作一个图表,说明John的家庭成员的生日在什么时候,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图表说出家庭成员的生日。

在拓展教学环节上,我要求学生真实地把自己的家庭成员生日制作一个图表,然后写一篇作文,题目是:My family’s birthday.最后,把以课文Part C.Let’s sing “My

birthday” 来结束此节课,让学生在快乐的歌曲声,再次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德育教育是

不完整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才能

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之材。英语教师

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多

方面渗透德育教育,引发学生在健康的学习氛围中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陶冶情操,让学生的心灵达到高尚的境界,让德育之花在课堂教学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黄秋燕.2014.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巧妙渗透情感教育[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8.文明之花在绽放演讲稿三年级 篇八

高阳小学 三年级

古往今来,文明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准则,像炽热的光环点缀在我幼小的心灵之上,伴随着我茁壮成长。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要带我一起乘车去看望姥姥,〔我是个极不情愿坐车的人,因为一上车就会头晕目眩。〕在妈妈的劝说下,我还是上了车。还好,窗外有连绵起伏的群山不停地在我眼前奔跑,远处有层层的梯田像明镜般地映入我眼帘,还有缕缕朝阳透过玻窗亲吻着我的脸颊„„因为我闻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所以我的身体已经没有以往坐车的那种难受了。

在路上,总有断断续续的人上下车。这时,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蹒跚地上了车,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双手像干裂松树皮一样,她的背已经驼了。可惜车上的空位已经没有了,老奶奶只好依靠抓稳车上悬挂着的扶手。但这车好像故意捉弄人似的,揺来摆去。还不停地跳起摇摆舞来,老奶奶的身子时而前倾,时而后仰,她怎能忍受得住呢?恰好此时,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后排传来:“老奶奶,来我这里坐吧。”全车人的目光瞬间凝聚在一起,投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同时也包括我。原来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叔叔,他的头发很短,留有明显的八字胡须,黝黑的皮肤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精神,他大步迈到老奶奶跟前,并把她扶在自己的座位上,让她坐稳。老奶奶激动得说了声:“谢谢你,小伙子!”叔叔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汽车里有一种无形东西在升华、沸腾。车仍然继续前行„„

这件事已经过去好久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

样,一个小小的行为习惯给了我们无数的激励,文明的行为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黑皮肤”叔叔的身上。

一次,我在街上玩滑板车,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阿姨,阿姨拿着保温壶,里面装着饭,饭却被我撞得洒了一地,我急忙停下来,怯怯地下了车,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但阿姨却没有生气,摸着我的头说:“孩子,没事,谁没有个着急的时候呢?下次骑慢点就是了。”说完便笑了一声。这时,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感到异常温馨。

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但文明美德不是要一个人去遵守,它靠的是大家,是靠集体,靠社会,靠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它需要我们人人恪守,才能创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在学校,我们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在家里,我们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在公共场合,我们轻声细语,举止文明,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

爱护我们的文明吧,它不在规章制度上,而在我们心中。恪守文明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民族,更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养成文明的习惯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文明不是华丽的言辞,而是平实的行动。

9.让德育之花在班级绽放 篇九

一、加强感恩教育,浇灌爱心之花

现代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只懂得向家长等亲人索取而不懂得感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在班级活动课上,要教育引导学生: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父母;我们的知识是老师传授的,所以我们要感谢老师;我们在很多时候遇到困难,是同学们帮助我们解决的,所以我们要感谢同学;我们的生存空间和很多的生活资源都是大自然无私给予的,所以,我们要感谢大自然;我们每遇到一次困难和挫折,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坚强,所以,我们要感谢困难和挫折……事实证明:学生一旦懂得了感恩,就会自发地、主动地去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和爱大自然中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就会懂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其爱心之花就会娇艳欲滴。

二、培养劳动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其中心即是“做”。他主张学校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的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美好情操。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要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的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精神。可以通过讲故事、教唱儿歌等形式,让他们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例如,引导学生每天早上自己做早餐或者买早餐,傍晚放学后亲手洗自己的内衣和袜子等小物品。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劳动。例如,打扫教室、分担区等,并身体力行地带领他们做上述劳动,对于劳动观念强、劳动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精神鼓励等。

三、渗透环保意识,争当环保小卫士

小学生年纪尚小,生活阅历少,对环境缺乏最起码的保护意识,常常做出有损环境保护的事情。所以,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还要引导教育学生: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保护环境就是爱护、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塑料饭盒、不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等。如果时间允许,班主任还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学校附近被污染的河流、湖泊等,并与同学们讨论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之措施。事实证明:开展这样的环保调查活动,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许多保护环境的大道理更管用。

四、诵读古典诗词,熏陶美好心灵

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的身心,中国数不胜数的、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润泽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的美丽心田。所以,班级活动时,我常常依托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本,教导学生要养成诵读、涵咏、品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化样式之一———古典诗词的良好习惯,并把我自购的《唐诗三百首》《唐宋诗词选》等书带到班里,供学生诵读。此外,还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班级性的“唐诗宋词背诵比赛”,指导学生学会与远古已逝的先哲的灵魂交流、与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对话、与先哲深远的智慧碰撞、与小小的自我灵魂沟通。长此以往,我借鉴语文教材中精美的、意蕴深远的、形式优美的、情感丰富的、形象鲜活的中国古典诗词等,荡涤着学生们幼小的心灵,熏陶着学生们美丽的情怀,培养着学生们高尚的品格,既让学生们有机会继续诵读、涵咏自从咿呀学语时就相生相伴的精美的古典诗词,又在“润物细无声”中向学生们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真可谓一举多得。

空洞的教育理论是苍白无力的,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才可以使学生们的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花常开不败。为了让学生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的赤诚之心精心呵护学生,随时关注学生对“德”的需求,让“德”之优美的旋律在教室里永久地飘荡。

10.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演讲稿 篇十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的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集体的脸面,更是社会大家庭。

就小学生而言,最本质的是学会做人,也就是要讲文明懂礼仪。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不一刻往往成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是市民的时候,又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是行人的时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直路,管他有没有红灯,管他人没有人行道。讨厌那些没按规章开车的人;当我们开车的时候,总是抢车道、钻空,讨厌那些在马路上乱闯的行人。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怨气往服务人员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大挑剔。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

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晓得。

当我们身处校园的时候,总是不注意三轻,总是在自习课上大吵大闹,总是在楼道内相互嬉戏,因而影响班级考评挠乱学习秩序。

当我们在校园内遇到领导老师,我们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让路呢?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我们太自私,没有做到律己,没有做一尊重别人。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应改正自我。严于律己。应义不容辞地履行义务,带好头,做好文明的标兵。毫不疑问,我们每位中学生若都能讲文明,懂礼仪,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必然会焕然一新,我们大家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氛围中。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班级;为了我们的校园,为了我们的社会,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讲文明、懂礼仪。

文明礼仪,人人有责,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谢谢大家。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文明同行》。

文明是一枝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文明是一颗星,折射出闪耀的光芒;文明是一捧土,养育出美丽的生命……对于小学生来说,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文明永远在我们身边!文明是人生中最心醉的风景,它比的智慧,比一切学问都重要。

同学们,当我们去上学的时候,你可否注意过路旁的清洁工呢?他们每天不分昼夜,默默地为人们打扫着这美丽的环境。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除去灰尘,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干净的世界,他们从不要求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工作着。在车上,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在为老人让座。文明不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语言上。在外国,很多人每天都会说很多句“谢谢”,感谢别人为自己让路,感谢别人为自己解答难题,在“抱歉”,“打扰一下”,“请”这些众多的礼貌用语中,“谢谢”这个词使用的频率位居榜首,要学会感谢自己身边的人,多说谢谢,没有一个人会因为你多说谢谢而厌烦,反而是更加细致地关心你,一句谢谢竟然能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实在使人难以置信。

我想:文明其实很简单,而它就在我们身边,多一份文明,我们就会多一份快乐,虽然小小的,但很充实。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看到地面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放进垃圾箱;在路上想吐痰,用纸包起来再扔掉;车上,看到老人主动让座;别人成功时,给一个微笑;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墙上有污点主动擦去;快乐与人共享;懂得谦让;不说脏话;见面时,互相打个招呼;我们小学生还要定期举行与文明有关的活动,让我们真正懂得文明是多么重要!

文明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学做文明人,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想:每人心中都想着文明,并拿出行动,再小的力量也能汇成大海!让爱心点燃火炬,温暖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让我们播种文明,创造文明!多一份文明,就多一份幸福,让文明之风吹到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永远绽放在每位同学的心间!如果每人都讲文明,那世界将会多么美好!让我们与文明同行,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

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三月的春风情深意暖,三月的太阳金光闪闪,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讲文明守秩序爱濮阳”的活动。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们发现路边的垃圾桶旁边扔了好多垃圾,他们想:这是谁没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而是扔在垃圾桶旁边了呢?于是,小女孩叫住小男孩说:“咱们一起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吧!”

“好啊!”小男孩爽快地答应,“你来扔垃圾,我来想办法,以后怎样才能让人们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

于是,小女孩和小男孩各务其事。小女孩把垃圾全都扔在垃圾桶里,小男孩找出纸和笔,趴在地上,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文明——-只差一步。小女孩钦佩地举起了大拇指。

这是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它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两个小朋友都知道要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但是,一些大人却为了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我们提醒大家一定要讲文明。

下面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有一次,我和妈妈正在路口等红灯,突然看见一位叔叔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在马路上横冲直撞,也不看来往的车辆和红灯,只见两边“呼呼”的汽车与他擦肩而过,我真有点替他担心,可他还是像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继续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这时,在路边等车的一位阿姨看不下去了,拉着她的女儿就往这位叔叔身边跑,把那位叔叔拉了回来。

没想到那人竟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只见他破口大骂:“你干吗啊?烦死了,把我拉到这里来干吗!”

阿姨和蔼地说:“你刚才在乱穿马路知道吗?这样你图一时之快,可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啊!”

叔叔的脸渐渐泛红,可他还在狡辩:“关你什么事啊!又不止我一个人乱穿马路,何况现在又没什么车!”

“叔叔啊!绿灯可以重来,生命却只有一次啊!”小女孩说。

叔叔羞愧地低下了头,说了声“谢谢。”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守秩序。只有安全顺畅的生活环境,才能彰显出我们濮阳人良好的文明形象。

11.文明之花在我心中绽放演讲稿 篇十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小学五(1)班的金元,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之花在我心中绽放。

我生长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小时候,爸爸妈妈告诉我:“做人要讲文明,要有礼貌”。上学后,在等待爸爸妈妈接我的时候,我常常看见一位伯伯定时来换垃圾桶,关每间教室的门窗和灯。耳濡目染,渐渐地我也养成了一种习惯,有时看到别的同学都走了,我就不声不响地关好教室的门窗和灯。我想,我这小小的举动一定能减轻那位伯伯的劳累吧!虽然这微不足道,但在我心中早早地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一次妈妈带我坐公交车外出,车上没有座位,我和妈妈拉着扶手站着,行进的车在不停的摇晃,不一会儿我就感觉头晕恶心,很想吐。一位学生打扮的姐姐看到我难受的样子,连忙站了起来,关切地问:“小妹妹,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呀?”说完让出了座位,妈妈满是感激,教导我说:“快,快谢谢姐姐!”“谢谢姐姐!”那位姐姐听到了我的一声谢谢,脸上顿时笑开了花,连忙摆摆手说:“不用谢!不用谢!”从姐姐甜美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她的快乐。她真正把“文明”融入到了自身的行动中。我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了,那位姐姐的行为滋润了我内心文明的.幼苗。

今年3月5日,学校开展“学雷锋月”活动,老师带领我们打扫“红领巾示范街”。由于头一天我的背意外受伤发了炎,老师安排我休息。但看到同学们忙碌的身影,我哪里忍得住啊!我拿起工具就投入到劳动之中,我不停地扫地,来来回回地倒垃圾,直到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我才感到背后一阵阵剧痛。回到教室,我发现汗水已经流到了伤口上,衣服完全贴在了背上,我几乎疼出了眼泪。老师来到了教室,表扬我们打扫得干净,还特别表扬了我不怕苦不怕累,带伤参加劳动。那一刻,我忘记了疼痛,老师的表扬真像灵丹妙药啊!我心中的文明之花悄然开放。

文明美德是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深情厚谊。文明美德是捡起垃圾时那个美丽的弯腰,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是看见老人小孩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是一方有难时的慷慨解囊,更是举手投足间彼此会心的微笑。

12.愉悦之花在需求中绽放 篇十二

一、催生需求

人们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有些需求自然而然地产生,而学生对于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往往要靠外在因素的刺激、启发和诱导。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若能将科学严谨的数学知识融入妙趣横生的情境之中,必然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走进圆的世界,感受圆的美,从而揭示课题:圆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轻松愉悦地激发了学生探索圆的特征的欲望与需求。

许多知识本身就潜在巨大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利用知识的内在结构,善于设疑,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如:在教学“速度”这一概念时,我们可以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华跑了60米,小军跑了80米,谁跑得快?”当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小军跑得快时,老师接着问:“汽车跑了3千米,自行车跑了5千米,哪一种车跑得快?”这个问题一提出,许多学生立刻对自己前面的回答产生了怀疑。疑必思,思必解,这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就产生了。再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上课伊始,教师就挑战性地宣布:“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可以被3整除。不信,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考考老师。”结果,同学们被教师娴熟的回答深深折服了。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找出答案,成了主动学习的探索者。

课堂小竞赛也是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好表现”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抢答、计时、计分或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合作后进行评比的形式教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思维的多样性得以体现,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满足需求

教学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所应有的知识需求和能力得到满足。因此,学生有了需求之后,如何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便成为教师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还是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为例,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探索圆的特征时,让学生把圆剪下来,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充分感受到圆的魅力与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我想,这样的教学要比教师直接地灌输效果会更佳,更能使学生得到满足。技能的形成同样也是如此,它不能依赖教师“包办”“代办”或“注入”,而必须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练习强化。记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年,有一次在教学计算时,发现我的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于是用了一节课反复练习,结果让我大失所望,错误率更高。下课后,心情郁闷。后来,我改进方法,采用各种游戏形式,结果学生兴致大增,在练习中加深了对法则的理解,提高了计算正确率,教学效果甚佳。同样是枯燥乏味的计算,改变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调适需求

愉快是学习活动中的一种最佳表现形式,它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但愉快毕竟不是教学目的,不能一味追求愉快而忽略了学习效果,比如有些课看上去花样很多,学生欢天喜地,确实愉快,但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更谈不上能力、智力的培养与发展,像这种偏重于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愉快是盲目的,其有效价值也很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就要立即转入本课的主要任务,做到师生在最佳精神状态支配下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这样的愉快才是最高效的。若坐等良机便会削弱他们的“正当”需求。此外,还要随时注意对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在教学中饱含真挚感情的三言两语也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四、拓展需求

学海无涯,如果仅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知足的井底之蛙,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要时时捕捉时机,激起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停滞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上,满足于已学的知识,还要拓开学生的需求。如在教完“年、月、日”一节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内容,我们的教师还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从《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去找寻答案。这将再一次激起了学生新的需求,兴趣的延伸产生了认知需求新的期待。拓展需求往往安排在结课中,艺术性地结课能给学生留下无穷的“余味”,使学生感到“课虽短,需不尽”。

需求的催生、满足、调试和拓展是愉快教学的根源,只有让学生的需求充分得到满足,得到强化,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快体验,让愉悦之花在需求中和谐绽放。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2.7.8.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6.

[4]周弘《周弘作品集》之《赏识教育大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3.感动之花在人间绽放作文 篇十三

二、班会背景:

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财富,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是一个国家永恒不朽的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文明,在时代的进步中,被愚昧、野蛮觊觎和包围着。文明,在野蛮的脚下践踏着,在愚昧的口中咀嚼着。当今的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那么文明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校园文明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拯救它们呢?

三、班会目的: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意识到当今文明处于层层包围之下,更要以我们的运动来挽救文明,为文明筑造城堡,永固不移,让当代中学生认识清楚校园文明范畴,能够正确区分校园里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认清校园文明的重要性及搞好校园文明的意义及紧迫性。并希望学生为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诚恳的态度与人交往,重视环境卫生的护养。

四、班会前的准备:

1.班主任召开全体班干部会议,征求同学们对班会主题及内容反映的意见,针对意见统一总结,确定班会主题、班会方向及班会的主要内容。

2.围绕“校园文明”主题展开讨论,针对不文明行为做出相关评价,确定好以怎样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吸收与接纳。

3.确定会议内容以及表现形式,如情景剧、朗诵、唱歌等。同时也对各小组进行明确分工,准备好班会的主要内容,各小组长加以组织与督促,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会内容的准备及修改情况。

4.准备好班会一切就绪工作。

五、班会过程:

1.主持人作简要开场白,自然引出班会主题及班会的主要流程。

2.语言文明——情景剧《校园语言文明》。通过情景剧揭示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的言谈与举止。启示:在校园里要讲普通话、有礼貌地与他人交流、沟通。

3.公共场所文明——(1)小品《不要做那样的人》,通过该小品深刻揭示了学生在排队守候的过程中,插队的不文明之举。(2)演讲主题体现了学生在公众场合下许多的不文明行为,如:升旗中的不严肃,课间操时的逐打闹,校园里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有意破坏学校的公共财产。启示:文明是修养与道德的化身。

4.卫生文明——歌曲《卫生之歌》。启示:要讲卫生保护环境,付诸实际行动。

5.尊师重教——朗诵《老师,我想为你写着诗》。启示:铭记师恩,尊师重教。

6.同学们在看完节目之后的感受,班主任对这次班会的总结,主持人作致幕词。

六、班主任作用:

引导同学们积极开展班会活动,在会上作相关指导,并在会末做出总结,对同学们的活动作相关评价,提出期望。

材料

(一)千万不要做那样的人

场景一(食堂外)

小明和小强冲出教室边跑边讨论

小强:饿死我了……

小明:哇,饿虎下山了

小强:走,快跑,前进!前进!

场景二(食堂内)

一进食堂,一条长龙排列大门口

小强:这下惨了,要等多久才能轮到我啊!

(他垂头丧气地排在了最后一个)

小明:小样!看我的(他径直走到了饭台,把饭盒往饭台一扔)。

小明:给我打饭,打完饭后(走过小强面前时,还做了个鬼脸)。

小明:厉害吧!你就慢慢等着吧,我要大开食戒了。

(坐到旁边,尽情地享用美餐,排着队的同学纷纷起哄,一片议论纷纷,小明当作没看见,依然在那吃啊吃)

(三)这时,刚好一位老师和她的小孩从这里经过,她们目睹了这一切。

小孩:这位大哥哥打饭的动作太帅了,不用排队,好爽啊,我太崇拜他了。

老师:孩子啊!你听下大家是怎么评价他的。

甲:这人太没道德了。

乙:这人太没修养了。

丙:还高中生呢?连文明两个字都不知怎么写,真是可悲啊!

材料

(二):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但我找不到诗的名字

所有美丽的字眼我都翻遍了

只翻出一行蜡烛的泪滴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可我不知道要写在哪里

太阳上写着伟大,月亮上写着圣贤

那就写在天上那颗小星星上吧

那是你为我点亮的一盏灯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但我把不准诗的韵律

你用你的目光织成一张网

我是那网上的一只蜘蛛

我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你的心房

颤抖的喜悦是担忧还是疼痛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可我无法度量诗的深度

你的爱弥漫在我生命的宇宙里

我找不到那把尺子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可我掂不动诗的分量

你将你全部消融在我走过的时间里

我找不到那个支点

老师,我想为你写首诗

可我没写成诗已经流了一纸的泪

哦,老师,我懂了

老师的诗怎么能用笔写出来

老师的诗已经进了学生的血脉里

材料

(三)肮脏的街景,该我个人来扫地

做这种决定,是垃圾与我们为邻

我的环境,是这城市的风景

一直在寻觅,该怎要来保护环境

给你一把扫帚来扫地

来交换我们美丽的呼吸

请以后别再乱扔垃圾

让我们赏心悦目的学习

你说要文明,奥运马上就要来临

我始终相信,我们说到做到,绝对能行

在家一起行动来扫地

来交换我们新鲜的空气

请以后别再乱扔垃圾

让我们拥有美丽的环境

大家一起行动来扫地

从一开始我们就下定决心

曾经我们乱扔垃圾

从今天起开始保护环境

材料

(四):

2008是中迎奥运,下面听我们歌一曲:

大中国,文体多,长城排在世界的前头。

比科技,四发明,足以反你吓到北极去。

但可惜,讲文明,从对我们嗤之以鼻。

洗其耻,树新貌,卫生从我们来做起,来做起。

中学生,接班人,德体智劳样样能。

校园风,要树正,文明以诚信为本。

校卫生,靠人人,垃圾注意勿乱扔。

垃圾箱,好处多,不能让它摆设。

好环境,好学习,新鲜空气换得勤。

绿色好,呼氧气,莫要践踏草坪地。

平日里,重习惯,洗手之后再吃饭。

好形象,要清爽,指甲头发勿留长。

在食堂,有秩序,公共场合勿扰乱。

开会时,莫带嘴,大声喧哗大不对。

只带耳,莫开车(开小差),内容牢牢记心头。

遇老师,要问好,基本礼节不能少。

要知道,教育本,老师才是祖国的国宝,是国宝。

文明语,更重要,对待别人要礼貌,首先微笑。

有困难,互相帮,朋友可以共患难。

有隔阂,换立场,这样才能互相礼让。

说文明,着实多,一天一夜说不完。

好学生,好思想,人前人后做榜样。

文明古国,团结一心,共创历史新辉煌!

讲文明,树新风,迎奥运!

材料五:

王:嘿,阿壮

陈:HI!蕃薯

王:你走这么快去干吗?赶着去投胎啊!

陈:嗯?你讲什么啊?讲清楚点!

王:你走这么快去干吗?约会啊!

陈:约会?放你家的!我都是好学生哇!怎么会提约会呢?就算约会,也毛对象哇!

王:什么啊!?你会放响屁啊!

陈:你家阿姨!你连都不晓得放!不要以为我听不懂你们的话!我晓得你一直在骂我!我忍你已经很久了,你还想怎么点?!

王:你干什么?讲话都讲不清楚!癫佬!

陈:你敢骂我是癫佬!找打!

曾:嘿!站住站住,你们俩个在干什么?

王:我,我,我,我们……我们没干什么啊!

曾:我,我,我,我什么,跟我到办公室去!

立正!稍息!说你们干吗追逐打闹,难道你们不知道教室内不准打闹吗?

王:我们没干什么啊!

陈:唉,主任,你不晓得……

曾:停停停,在我面前禁止说家乡话,我听不懂。

陈:为什么?我在家里天天讲信丰话,都习惯了哇!

曾:难道还要我这个主任来教你吗?在家里讲方言是为了更好地沟通,是家庭的习惯,况且在家里说家乡话可以更好的沟通感情,而在学校就不同了,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而讲普通话是学习的载体,因此在学校我们应讲家乡话,噢,对不起,错了,应讲普通话,而且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你现在讲习惯了普通话,锻炼了口才,等出了社会找工作也更好找哇,对不对?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说你们为什么追逐打闹。

陈:哦……我懂了。还不是那个讲话都听不懂的蕃署!我刚才向他问好。他居然骂我校放!

王:我哪有骂你?咦?你不是说你会放吗?这是你自己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的。

陈:啊?我刚才是说你放!

王:啊!不会吧!难道我听错了,哪个让你说信丰话,我听都听不懂,刚才和你说话,我都是乱猜的。

陈:哈……我刚才也是听不懂你说的话在那乱猜呢!

曾:你看,你看,看看……这都是方言惹的祸吧,我登记一下,你姓啥名啥?

陈:……

曾:别吱吱唔唔的,快叫!

陈:曾圣飞

曾:曾圣飞?那个外号叫“蕃薯”的呢?

王:陈甫壮!

曾:陈甫壮,好了你们可以走了……等一下,回来回来,哪个班的?

陈:高二(5)班的曾:高二(5)班的,阿杜老师班上的啊!

陈:是

曾:高二(5)班的同学都是很文明的学生,你们啊,得改一改你们的坏习惯了,又讲脏话,又说土话,还追逐打闹,以后注意一点啊,别损害了你们高二(5)班的形象,记住了吗?

王、陈:记住了。

曾:好,你们回去吧,以后注意点啊。

曾:哎,这样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管教了哟。

材料

(六):

让沉睡的文明苏醒

21世纪是一个文明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应该做文明中国人;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做文明领袖;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更应当做文明学生。可是,文明之风却在我们校园里逐渐消逝、沉睡了。

看看那庄严而又神圣的五星红旗,望着它,你是是否还能在它面前喧哗。作为中国人,应当以这面红旗为骄傲。作为文明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对它肃然起敬。然而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每一次站在国旗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小声地喧哗。曾记得:有那么一个国家的人,只要听到国歌,看到升旗,不管你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来。还有一个幽默的故事,一个人在他的马桶边安装了音乐装置,有一次音乐装置出了问题,只能播放国歌,这个人每次一坐马桶,国歌一响,他又得站起来立正。虽然我们不要求你像他们一样,但最起码你不应该在它面前喧哗,让沉睡的文明在庄严神圣的五星红旗下苏醒吧!

看看那绿意葱茏的校园。“校园是我家,从爱护它”这句话仿佛被人遗留在远古时代,校园里到处都是白色垃圾,到处都是校园的哭泣声,你扔一些,他扔一些,全校这么多学生,堆积起来就是一座垃圾山,难道你没有看到垃圾箱在向你招手吗?只需几步,你就完成了一美丽的举动,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幅画面:一只塑料袋安静地躺在地面,一个学生走来,看都没看就从它身边绕过,第二个学生,第三个学生依旧如此,最后由一个小孩把它捡起并投入了垃圾箱,难道他们还比不上一个小孩吗?这不禁让我怀疑“冬天过后,春天是否还会来临”,让沉睡的文明在绿意葱茏的校园里苏醒吧!

一个个的举动,却泛起了美丽的涟渏。在庄严神圣的国旗下,我们肃然起敬,不再喧哗,在绿意葱茏的校园里,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尽收我们眼球的只是白净的校园,不是充满污点的校园。

14.让情感之花在地理课堂中绽放 篇十四

摘 要:情感是贯穿于课堂,并影响每个教学内容质量的重要因子,对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促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时情感诉求达到更高水平,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最终表现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活跃度和参与度的大幅提升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地理课堂;渗透;学习情感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初中地理对学生知识积累水平、学习技能和情感价值熏陶等多方面的培养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齐头并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推进情感教育,使课堂气氛活跃,促进学生健康情感地发展,以下便是我近年教学实践中为实现情感教育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挖掘素材,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

初中地理内容丰富多彩,教材不仅囊括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涵盖了古今中外各处的地理知识及人类智慧。尽管教材中没有明确写出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却渗透在每一个知识点中。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祖国的奇山异水来唤醒学生心中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可见学生的情感是随着地理知识的积累和升华而得到提高的。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情感内容去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富有情感化的元素,并在形象和情感上加工润色,去感染学生的心灵。只有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的触动,让情感意识在学生心底滋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会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搭建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行动起来,更要让学生“心动”起来。教师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情感共鸣氛围,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从传统课堂的被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去品味“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富有个性,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如在学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我组织一次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这一主题辩论赛,引导学生结合当前月饼过度包装展开辩论。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想法,正反辩方辩论激烈,竞争意识增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由于情境的真实性,学生自然地迁移到自身生活当中,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思考中缩短情感距离。

三、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不再是停留在师生与教科书间符号文字的互动,而是师生间健康情感的良性互动。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教师及时给学生的正确回答、奇特设想、大胆创新给以肯定,并辅以表情、眼神、手势、语言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如:在《地球的形状》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远古时期的人,你会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被这个情景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课堂马上沸腾起来。这时我突然发现荚××同学不知什么原因趴在桌上,于是我走过去小声问道:“是不是生病了”“不是”。这时我马上让课堂安静下来。下面由荚××同学说说,“如果你提前出生几百年,你是否也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怎样证明?”“我将用几年的时间始终朝一个方向走,看看最终会到哪里。”这样,在学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学生不禁发出阵阵唏嘘之声。不但激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而且很自然地引发他们要去探究的热情和兴趣,让课堂洋溢温情,增强情感教育的实效。

四、激励评价,调控?W生的学习情感

新课标中就要求:“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要注重采用激励评价,用赏识的眼光多留意学生的闪光点。如:在《人口与人种》一课中关于人口过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一位学生说:“我们可以通过推行政策来控制人口数量。”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得面红耳赤。见此情景,我表扬了他的两个优点:一是勇敢,敢于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二是学习的主动性强,能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后,他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可见,只有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产生的暂时性积极情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它转变为稳定持久的积极情感,才会对知识始终产生强烈的欲望和追求。

地理课堂上的情感教学的手法千变万化,情感教育不能靠硬性灌输,而应该润物细无声。当你对教学有了执着的追求,千变万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会应运而生。这样,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配合和补充,形成地理教育的合力,真正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每一堂课里,努力追求“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实现情感教育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升华。

参考文献:

15.让创新之花在阅读中绽放 篇十五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阅读氛围,是诱导创新意识的前提

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愉悦民主的阅读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创新性见解。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在读到“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他的孩子出世”这一句时就问:“老师,我在课外书中看到鸭子是不能孵蛋的,那这里为什么写鸭妈妈在孵蛋呢?”尽管这个问题对于阅读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足见孩子在思考。因此教师及时鼓励他的善问,并做了一定的解答。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

阅读教学既是认识过程,又是活动过程,是学生充分发展的必需。充分利用教材的活动因素,拓展活动时空,丰富活动方式,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引人入胜的愉快的阅读活动中去,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综合化阅读课堂,强化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效的。

1.丰富表象,促进思维。表象是它是想象的材料。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其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孩子的会获得大量的表象,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带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从而再让学生来阅读课文,这时孩子们的感受更加深刻,当仿照课文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诗般的语言就产生了:“绿绿的柳条随风舞动,那是春天的辫子吧?”、“迎春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蝴蝶结吧?”、“天上飞舞的风筝,那是春天的花裙子吧!”……带学生到大自然走一走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对于创造性地思维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2.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要善于给学生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设计出一些情境,使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通过画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导入新课。在成人眼里,太阳就是抬头望天便可见到的、再熟悉不过的物体,而在一年级孩子心中却不同,学生们画的太阳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各种表情的。这一教学情境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源、激活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又如,在教学《阳光》一课中,教师这样描述:请大家闭上眼睛,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那美丽的景色。清晨,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遍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歌。看!田里的禾苗在阳光下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在阳光下更高了……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创设了一个美好的情境,学生个个都听得入了神,陷入了无限的遐想当中。

3.角色表演,促进创新。低年级学生有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征,对分角色表演倍感兴趣。为此,可以根据课文特点,顺应学生的迫切需求,创设表演良机,促进学生发挥想象、具体形象、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就可以让学生把其他动物“纷纷议论、叫苦连天”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也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又如,在教学《坐井观天》、《小鹿的玫瑰花》这样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创编“青蛙跳出井口之后”、“还有谁看到了玫瑰花”这样的情境,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在表演实践中得到了培养。

三、 捕捉、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方法

上一篇:南园的秋天作文下一篇:我当家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