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口诀

2025-01-29

现金流量表口诀(精选9篇)

1.现金流量表口诀 篇一

资料来自于吧挖网 http://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zengyintao86 发表于 2006-4-18 18:41:00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2.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

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资料来自于吧挖网 http://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

资料来自于吧挖网 http:// 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导线面积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

2.现金流量表口诀 篇二

关键词: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收益质量,粉饰,指标

20世纪70年代, 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性就已引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投资人、债权人和会计界的特别关注, 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成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基金报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顺应国际通用会计报表体系的发展趋势, 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 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根据近三年的执行情况及经济环境的变化, 财政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对原《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进行了修订, 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一、现金流量表及其作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一张动态报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现金充裕, 就可以及时购入必要的材料物资和固定资产、及时支付工资、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利息等;反之, 轻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 现金流量信息已经成为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受到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在评价企业经营业绩、衡量企业财务资源和财务风险以及预测企业未来前景方面,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金流量的质量内涵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 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预期目标进行运转的质量。企业在生命周期中会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而处在不同阶段的企业对现金流量的要求和各类现金流量所呈现的特征不同:

1.处在萌芽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形成生产能力, 开拓市场, 其资金来源只有举债、融资等筹资活动。

2.处在成长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这时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 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 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 必须筹集必要的外部资金作为补充。

3.处在成熟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稳定, 已进入投资回收期, 但很多外部资金需要偿还, 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4.处在衰退期的企业现金流量一般表现为: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 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 同时企业为了应付债务不得不大规模收回投资以弥补现金的不足。

三、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不包括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扣除因销货退回支付的现金) ;收到的租金;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退回的增值税款;收到的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返还。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不包括能够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扣除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增值税款 (不包括不能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 ;支付的所得税款;支付的除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足以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支付, 则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 例如:银行存款;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 推迟投资活动的进行;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 进行额外贷款融资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 例如:向银行贷款;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 只能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经营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例如:推迟到期应付账款的支付和增加应收账款的数额。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恰恰能够支付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 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 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 而且还有余力补偿一部分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此时, 企业虽然在现金流量的压力方面比前两种状态要小, 但是,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 也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 我们认为, 如果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能给予较高评价。而对于处在萌芽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来说, 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呈现出这种状态, 我们认为此时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良好。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 而且还有余力补偿全部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的现金流量的压力已经解脱。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 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但是, 从总体上看, 这种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的状态, 仍然不能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 只能依赖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加大。所以, 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来说, 这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状态, 并不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最好的状态。而对于处在成熟期的企业来说, 这种状态可以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良好。而处在萌芽期和衰退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出现这种状态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出现这种状态, 可以肯定地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作出很好的评价。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

企业能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 不但能够支付因经营活动而引起的货币流出、补偿全部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而且还有余力为企业的投资等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应该说, 在这种状态下,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 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对于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 这种状态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最好的表现。

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 (如为负数, 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反映)

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债券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 权益性投资以及债权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 大于企业因收回投资, 分得股利或利润, 取得债券利息收入,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企业上述投资活动所需资金的“缺口",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 削减经营活动的现金消耗;利用经营活动积累的现金进行补充;在不能挤占本来可以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的条件下, 进行额外贷款融资, 以支持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在没有贷款融资渠道的条件下, 只能采用拖延债务支付或加大投资活动引起的负债规模来解决。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或等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活动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因此, 必须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企业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 则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的状态的产生, 则这种状态说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很差;如果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投资回收规模较大, 数额较多, 而企业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则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的状态并不能说明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差。

五、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吸收权益性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偿还债务所收到的现金;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 企业的现金流量的需求, 主要通过筹资活动量解决。因此, 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 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 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行为。如果是主动行为, 则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正常的;反之, 如果是被动行为, 则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不正常, 可视为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质量不好。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发行债券以及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小于企业在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以及减少注册资本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这种情况的出现, 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 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面运转较好, 有能力完成上述各项支付。但是, 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也可能是企业在投资和企业扩张方面没有更多作为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 经营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贡献应占较大比重, 这是因为,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 其购、产、销等活动均应协调发展, 良性循环。其购、产、销活动应为其引起现金流量的主要原因。

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 是企业的理财活动的两大支柱。在任何期间, 企业均有可能因这些方面的活动而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不过, 处于开业初期的企业, 其理财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较大, 占企业现金流量变化的比重也较大。

在分析各部分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结合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理财活动的分析。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理财活动虽不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化, 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现金流转困难。例如:企业用固定资产偿还债务, 可能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到期债务;企业接受业主非现金资产的投资, 可能意味着企业在接受所有者投资的同时, 还需要筹集必要的现金以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等等。至于此类活动是否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转困难, 则应结合企业其他一些财务指标的计算、企业当期整体的现金流量变化来综合考虑。

现金流量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企业各部分现金流量流入与流出的比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适应性, 还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的相关性。所以, 收益质量分析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200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

[2]王申林, 朱永明, 牛彦绍主编.财务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现金流量表背后的玄机 篇三

在日益崇尚“现金至尊”的现代理财环境中,用好现金流量表里透出的信息,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而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由三部分组成,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结构十分重要,总量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之间分布不同,则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发展周期和财务状况。决策者可依此调整经营策略,理顺发展思路。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决策

1、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表明企业在靠筹资维持经营活动。如果是企业的初创期,则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生产能力,开拓市场。在此时期,企业战略的重点是扩大市场份额,现金管理的重点应落在避免企业筹资过快,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但如果这不是初创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情况,则非常危险,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并马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表明企业进入产品成熟期,企业经营和投资良性循环,筹资活动的负数是由于偿还借款引起,不足以威胁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这个阶段,产品销售市场较稳定,已进入投资回收期,但必须注意及时偿还外部资金,以保持企业良好的资信程度。

3、当经营现金净流为正数,投资现金净流为正数,筹资现金净流为正数时,这种状况的现金流量表说明企业正处于兴盛时期,企业一方面保持盈利态势,同时积极寻求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内部积累与外部筹资同步进行,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很高。但企业在投资收益状况良好之时,仍然进行筹资,如果没有新的投资机会,会造成资金浪费。所以经营者更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现金,减少现金持有量,而将闲置的现金用于投资,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

4、当经营现金净流为正数,投资现金净流为负数,筹资现金净流为负数。这种公司经营状况虽然良好,但企业一方面在偿还以前的债务,另一方面要继续投资,所以应随时关注经营状况的变化,防止财务状况恶化。

5、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时,企业正处于扩张时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表现为经营活动中大量货币资金回笼,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仍需要大量追加投资,而仅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能无法满足所需投资,必须通过筹集资金进行投资。这时企业应着重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

6、当经营现金净流为负数,投资现金净流为负数,筹资现金净流为负数时,企业财务状况危急,必须及时扭转。这样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扩张时期,经营者认为单一化经营将不利于降低企业风险,走多元化经营之路,企业加快了筹资步伐,实现全面扩张,想发展成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集团。但当企业扩张过度时,盲目的投资增加,各项投资不能很快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同时在扩张时期的各项筹资到期,需要支付筹资费用,导致企业饱受过度扩张之苦,会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时经营者必须把握企业扩张的尺度,合理运用好各种杠杆,有时甚至需要放弃或改正原有的战略。

7、当经营现金净流为负数,投资现金净流为正数,筹资现金净流为正数时,这往往是企业由于过度扩张,经营状况不佳,即使是主营业务也不能为其带来现金流入,企业入不敷出,只能依赖于借债度日,企业全面萎缩,财务状况可能恶化。这时应着重看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是来自投资收益还是撤回投资,如果是后者,企业的形势将非常严峻。

8、当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数,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时,可以认为企业处于衰退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市场萎缩,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率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于流出,经营活动已经发出危险信号,如果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主要来自收回投资,则企业将处于破产的边缘,需要高度警惕。

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三块构成企业的现金循环系统,而企业是这三项活动和功能的有机体。一个财务健全的企业在现金流量上应维持一定的协调和均衡能力。如果不同性质的现金流量出现失衡,或者现金流入与流出不相匹配,则预示企业的血液系统可能出现了障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但判断一家企业的现金流入是否强劲,不仅要观察其现金流入的金额大小,还要探究其产生现金流入的源泉是否稳定可靠。所以依据现金流量表决策,还需分析以下内容。

经营现金流的分析与决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整个现金流量分析的重点,这是因为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量产生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企业不能够长期依赖于企业的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入维持,只有充裕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才能保证企业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企业的壮大发展同样不能只依赖于外部筹资,充分的内部积累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于企业在销售活动中收到的现金及各种税费返还。在企业销售产品的活动中,收现比例越高,现金流质量越好,但收现比例过高,也能够反映出企业在销售中信用政策保守,这将不利于企业销售的扩大。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企业用于生产及推销产品的各项支出,当这些支出造成的现金流出越是接近,甚至超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时,企业的管理者越应注重企业的成本控制及营销策略。

从另一角度分析,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占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比重较大,而现金流出占企业全部现金流出比重相对较小,且净现金流量为正数时,表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能满足企业的继续发展,企业的现金流管理较好。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占了绝对大的比例,且为正数,则表明企业在产业政策、产品结构、市场行情、以及收账政策和资产管理方面所采用的政策是可行的。一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比重持续下降或出现异常,即使账面利润再高,也应引起决策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信号。

投资现金流的分析与决策

企业为了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购买机器设备、厂房、进行研究开发,还需要对外进行长短期投资,这些构成了企业投资活动主要的现金流出。当然,花在这些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并不是颗粒无收,如果企业需要转移生产地点,或者淘汰旧设备,就可以到二级市场售出,取得处置收益;企业的对外投资将带来投资收益,企业也可根据自身情况收回投资,这些都形成了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

对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主要通过流入流出绝对数及比重结构进一步挖掘产生此种流量的内在源泉。但对投资也要具体分析,比如:某企业投资活动的流出数约占流入量的4倍,就要分析企业不惜重金进行投资的原因:是因为企业出于长期需要购置大量设备,还是企业发现有利可图的机会,抑或企业虽面临困境准备扭转局面重新开拓新市场而投出过多?一系列问题都要去探究和分析。

筹资现金流的分析与决策

企业的筹资活动主要指发行股票和债券、银行贷款、偿还贷款、支付股利和利息,这一系列活动就构成了企业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对筹资活动进行分析时,要分析企业的融资政策:企业进行的是何种筹资方式,融入融出的内因以及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比如:一个企业的筹资额,与投资活动相比,数额相对较大,且流入流出量相当,就要对这种状况进行分析,是纯属巧合,还是为弥补资金缺口实属迫不得已,因而要把企业的整个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所筹资金的流向联系起来。

另外,如果一个企业在短时期内,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比重加大,决策者必须高度关注企业的偿债活动。一旦企业的现金大部分用于应付还债,企业就可能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这时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信用政策,如:利用现金折扣鼓励客户及早回款,或拟定新的短期筹资计划,以保证资金运转正常。

4.现金流量表分析 篇四

《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将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类,要求企业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并在报表附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间接法)。企业信用分析中一般从现金流量结构、偿债能力和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通过对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分析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的方向,并评价现金流入流出对净现金流量的影响。现金流量结构包括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流入流出比例等。

从X公司现金流入、流出结构来看,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渠道均是经营活动,且200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984万元,这意味着维持公司运行、支撑公司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现金是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但应注意该公司当期资本化投入大幅增加,其现金缺口主要通过增加银行借款弥补。因此,企业信用分析人员应关注该公司举债投资扩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及对其偿债能力的影响,同时,还要对其资本化投入的方向进行分析,评价投入项目的未来现金生成能力。

应该注意的是,单纯分析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往往并不能对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以X公司2001年的现金流量表为例,其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但分析以间接法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发现X公司当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119,255万元,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要是由推迟应付款付款期等影响商业信用的方式形成的,实际上加大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因此,以直接法报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状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现金流量表使用者。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结构分析时,还要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内部的流入、流出结构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现金流入的主要渠道和现金流出的方向等。如X公司投资活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占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比例为97.2%,这意味着公司主要的投资活动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新增资本化投入,新增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很小。

1对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的分析可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如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比为1.12,表明每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12元的现金流入。

2在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流出比例大小一般可揭示企业所处的发展时期和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看法。X公司2001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0.13,这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看好,投资机会多,方向明确。

2001年X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例为1.61,说明其借入资金明显大于还款,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现金收入,在满足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支出后,才能用于偿付债务。通常,企业信用分析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流动负债、总负债及到期债务的比较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这个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为0.144, 这意味着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该指标主要揭示企业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通常,该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相应的债务风险越低。X公司2001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负债之比为0.11, 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较低。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之比。该指标揭示企业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有能力通过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企业必须通过借款、增资扩股、处置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来偿还到期债务。X公司2001年到期债务本息约235,455万元,则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本息的比例为0.276, 这意味着公司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能力低,使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偿还到期债务的缺口很大。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资本化支出净额是指当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净额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的差额。资本化支出净额为正,表明企业在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净额的比例主要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维持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能力。但这个指标也可用于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资本化支出一般优先于偿还借款,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大于资本化支出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偿还债务。如X公司2001年资本化支出净额为199,38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本化支出的比例为32.6%,这意味着公司资本化投入远远大于当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三)未来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企业信用分析的核心是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企业获取现金的渠道主要包括经营活动生成、营运资本运作、对外投资现金分红、增资扩股、长短期借款等,其中经营活动生成的现金最能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1.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

该指标是指营运资本(Working Capital)投入前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简称FFO(Funds from operation),一般反映净利润转化为现金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FFO=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及少数股东本期权益+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

FFO为正,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能够生成现金,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增值效应;FFO为负,则表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在消耗现金,企业的资产在减值。FFO从现金的角度很直观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效,因此当企业经营出现亏损,而FFO为正时,表明企业的持续经营仍能够充分弥补资产减值及固定资产损耗,经营活动是有价值的活动。相反,如果企业经营盈利,而FFO为负,意味着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它长期资产的处置收益,企业的主营活动实际上是没有成效的。以X公司为例,虽然其2001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正,其FFO却为-7,221万元,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存在较大问题。2.营运资本运作。

以压缩应收款项和存货、占用应付款等营运资本运作方式可为企业带来净现金流入。这种方式筹资成本低,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些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营运资本运作的筹资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产品的竞争力、原材料市场的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此,分析营运资本对企业未来现金获取能力的影响主要是对企业现有营运资本规模、经济实力、产品竞争力、营运资本运作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评价。3.对外投资。

近年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还将资本运作作为其规模扩张的主要途径。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的投资活动主要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和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因此,信用分析人员应了解企业对外投资的内容及投资项目的情况,并测算其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以评价其未来获取现金能力。4.增资扩股。

预期的新股东参股、股东追加投资等也是企业未来现金流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评价企业未来获取现金能力时,要考虑股东对公司的支持程度、股东背景、公司经营战略在集团内部的重要性以及企业经营的产品等因素。如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预期比较好,则往往较容易吸收新股东参股。5.长短期借款。

5.现金流量表习题讲解 篇五

一、单选题:

1.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企业的罚款收入应在()项目反映。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B.“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D.“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答案]: B [解析]: 企业的罚款收入应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A.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B.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C.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 D.分得股利所收到的现金 [答案]: A [解析]: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分得股利所收到的现金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A.支付给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 B.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 C.企业支付的统筹退休金

D.企业支付给未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费用 [答案]: A [解析]: 企业支付的统筹退休金以及未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费用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支付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中反映。

4.应收票据贴现属于()。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筹资活动 [答案]: A [解析]: 应收票据贴现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5.在下列事项中,()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A.取得短期借款 B.支付现金股利 C.偿还长期借款 D.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答案]: D [解析]: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不涉及现金及等价物,所以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6.企业偿还的长期借款利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作为()项目填列。A.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B.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C.补充资料

D.偿还借款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B [解析]: 企业偿还的长期借款利息,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作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填列。

7.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本期退回的增值税应在()项目中反映。A.“支付的各项税费” B.“收到的税费返还”

C.“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D.“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答案]: B [解析]: 本期退回的增值税应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中反映。

8.企业购买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在()项目反映。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B.“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D.“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答案]: C [解析]: 企业购买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9.企业收回购买股票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时,应在()项目反映。

A.“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B.“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D.“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答案]: B [解析]: 企业收回该现金股利时,应在“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10.企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所发生的审计费用,要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在()项目反映。A.“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B.“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C.“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D.“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B [解析]: 支付的审计咨询费用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应在()中反映。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D.补充资料 [答案]: C [解析]: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应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12.下列各项中,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是()A.用原材料对外投资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用现金支付购买材料款 D.用固定资产清偿债务 [答案]: C [解析]: 企业用现金支付购买材料款,会引起企业现金的减少,所以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变动。

13.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应在()项目反映。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B.“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D.“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答案]: A [解析]: 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应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4.下列项目会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是()。A.购买固定资产 B.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C.固定资产折旧 D.固定资产盘亏 [答案]: A [解析]: 购买固定资产会减少企业现金流量。

15.企业去年销售的商品在本年退回所支付的现金应在现金流量表中()项目反映。A.“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B.“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C.“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D.“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答案]: A [解析]: 企业去年销售的商品在本年退回所支付的现金应在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16.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正确的分类方法是()。A.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B.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非现金活动 C.直接现金流量和间接现金流量 D.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收款活动 [答案]: A [解析]: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可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17.现金流量表是以()为基础编制的。A.现金 B.营运资金 C.流动资金 D.全部资金 [答案]: A [解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

18.企业计提的折旧()。A.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B.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C.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D.因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所以不在上述三种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答案]: D [解析]: 企业计提的折旧因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所以不在上述三种活动的现金流量中反映。

19.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所谓的“直接法”的“间接法”是针对()而言的。A.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B.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D.上述三种活动的现金流量 [答案]: B [解析]: “直接法”的“间接法”是针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而言的。

二、多选题:

1.()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A.借款收到的现金 B.用固定资产清偿债务 C.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D.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答案]: AC [解析]: 企业用固定资产清偿债务,不会引起现金流量的变动;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是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2.“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A.企业出售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 B.企业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收到的现金 C.企业收回长期债权投资利息收到的现金 D.企业收回用于长期投资的固定资产 [答案]: AB [解析]: 企业收回长期债权投资利息收到的现金在“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企业收回用于长期投资的固定资产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

3.下列各项中,属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A.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B.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利息支出 C.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D.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BC [解析]: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购买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属 5 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不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A.将现金存入银行 B.用现金对外投资 C.用存货清偿债务 D.用原材料对外投资 [答案]: ACD [解析]: 用现金对外投资会引起现金流量净额的减少。

5.下列各项中,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A.发行长期债券收到的现金 B.偿还应付购货款 C.支付生产工人工资 D.支付所得税 [答案]: BCD [解析]: 发行长期债券收到的现金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反映。

6.下列各项中,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A.以存款购买设备

B.购买三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券 C.购买股票

D.取得债券利息和现金股利 [答案]: ACD [解析]: 购买三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券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因为三个月到期的债券可视为现金等价物。

7.下列各项中,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有()。A.支付借款利息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C.支付各项税费 D.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答案]: ABD [解析]: 支付各项税费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A.支付的所得税款

B.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

C.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的耕地占用税 D.支付的印花税 [答案]: AD [解析]: 购买机器设备所支付的增值税款、支付的耕地占用税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9.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项目反映()。A.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B.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C.企业处置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D.企业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 [答案]: ABCD [解析]: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企业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损失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也应在该项目反映。

10.“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A.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B.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佣金 C.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手续费 D.企业取得长期债权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ABCD [解析]: “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费用。

11.企业“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A.偿还借款本金 B.偿还债券本金 C.偿还借款利息 D.偿还债券利息 [答案]: AB [解析]: 企业偿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在“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1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需列示()。A.“债务转为资本”

B.“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D.“从银行提取现金” [答案]: ABC [解析]: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需列示“债务转为资本”项目、“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项目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项目。

13.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是()A.支付的所得税款

B.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 C.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D.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答案]: BD [解析]: 支付的所得税款、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

14.企业“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A.现金捐赠支出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C.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D.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答案]: AB [解析]: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涉及企业的现金流量

15.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C.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D.借款活动的现金流量 [答案]: ABC [解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16.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包括()。A.支付的某些管理费用 B.支付给生产工人的补贴 C.支付的某些营业费用 D.支付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答案]: AC [解析]: 支付给生产工人的补贴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支付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在“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

17.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包括()。A.库存现金 B.银行存款 C.其他货币资金 D.现金等价物 [答案]: ABCD [解析]: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18.“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反映()。A.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B.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现金 C.前期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 D.本期预收的账款 [答案]: ABCD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前期销售商品本期收到的现金、前期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本期预收的账款均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反映。

19.“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通还的各种税金,包括()。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所得税 [答案]: ABCD [解析]: 企业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和教育附加返还均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中反映。

20.“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A.罚款收入

B.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 C.企业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 D.企业销售材料收到的现金 [答案]: AB [解析]: 企业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收到的现金均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反映。

2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A.本期购入商品支付的价款

B.本期购入商品支付的进项税额 C.本期支付前期购入商品的未付款项 D.本期预付款项 [答案]: ABCD [解析]: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本期购入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价款(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期支付前期购入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

三、判断题

1.企业销售商品,预收的账款不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的内容包括预收的账款。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在要求企业按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还要求企业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补充资料中按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答案]: 错误

[解析]: 应用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在补充资料中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3.作为现金流量表编制基础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答案]: 正确

[解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4.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流量可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答案]: 正确

[解析]: 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5.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答案]: 正确

[解析]: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入和流出。

6.企业本期应交的增值税在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应交的增值税在“应交税金”项目反映。

7.企业前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现金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 10 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前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现金应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反映。

8.企业分得的股票股利可在“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分得的股票股利不涉及企业的现金流量,所以不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9.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

10.“债务转为资本”项目应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填列。()[答案]: 正确

[解析]: “债务转为资本”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影响资产和负债而且比较重要,所以应在现金流量表中“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中填列。

11.“企业捐赠现金支出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答案]: 正确

[解析]: 企业捐赠现金支出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12.企业预交的营业税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预交的营业税应在“支付的各项税费”中反映。

13.企业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息所收到的现金应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金所收到的现金应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收回的利息在“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14.企业收到退还的所得税税金应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收到退还的所得税税金应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

15.企业用现金支付的业务招待费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正确

[解析]: 企业用现金支付的业务招待费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 11 映。

16.企业实际支付的罚款支出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正确

[解析]: 企业实际支付的罚款支出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17.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实际支付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耕地占用税应在“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实际支付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耕地占用税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18.企业支付给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正确

[解析]: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19.企业购买商品同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税金应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购买商品同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税金应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

20.企业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答案]: 错误

[解析]: 企业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21.某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公司分得现金股利10万元;

(2)用银行存款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全部价款为35万元;

(3)出售设备一台,原值为100万元,折旧45万元,出售收入为80万元,清理费用5万元,设备已清理完毕,款项已存入银行;(4)计提短期借款利息5万元; 该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多少? [答案]: 12 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100000元

处置固定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800000-50000=750000元 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350000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0000+100000—350000=400000元

22.某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产品一批,成本为250万元,售价为400万元,增值税税票注明税款68万元,货已发出,款已入账;

(2)出口产品一批,成本为100万元,售价为200万元,当期收到货款及出口退税18万元;(3)收回以前年度应收账款20万元,存入银行;

试问,企业本期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金额。[答案]: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000000+2000000+200000+680000=6880000元

23.某企业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实际收到现金936万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136万元,本年度销售退回支出现金50万元(不含增值税)收到出口退税17万元,则该企业销售商品的现金流入为多少?

6.公司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 篇六

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某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该公司2001年现金流量统计如下表(单位:元): 现金流入总量232756903.85 经营活动流入量226899657.52 投资活动流入量176636.74 筹资活动流入量5680609.59 现金流出总量214381982.13 经营活动流出量198160756.02 投资活动流出量8102698.84 筹资活动流出量8118527.27

1、流入结构分析

在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97.48%,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0.08%,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2.44%。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其现金流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为经营活动,其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基本对于企业的的现金流入贡献很小。

2、流出结构分析

在全部现金流出量中,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占92.43%,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78%,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占3.79%。该公司其现金流出主要在经营活动方面,其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占用流出现金很少。

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从该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 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226899657.52元 现金流出量198160756.02万元

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15,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15元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176636.74万元 现金流出量8102698.84万元

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02,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小,表明该公司正处于发展时期。

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5680609.59万元

现金流出量8118527.27万元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70,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将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量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该公司的现金流入与流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所得,用于经营活动所支,其部分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用于补偿投资和筹资支出;公司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现金需要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所得,其投资活动基本上没有产生现金流入,说明该公司在企业资产改造方面的力度较强;而该公司在2001年筹资活动中加大了借款以偿还其原有债务同时更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借款利息其不足部分使用了经营活动的现金所得,因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1000000.00,补充资料中财务费用为:7116889.31,可以看出该公司基本上没有分配股利、利润。

二、盈利质量分析

1、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分析

该公司2001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28738901.50元,2001年净利润为:48856.17元,其盈利现金比率为:588.23,此比率说明该公司的盈利质量很高。

2、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 / 资本性支出)分析

该公司2001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28738901.50元,:2001年资本性支出7054542.70元,再投资比率:4.07,此比率说明该公司在未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很强。

综合2001年的两项指标可以看出该公司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很强,且目前盈利质量很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很充足,可根据市场情况扩大生产投资,以取得更大的利润。

三、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

1、外部融资比率〔(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 + 筹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总额〕

该公司2001年度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减)净额为:10609808.45元、筹资现金流入量为:5680609.59元、现金流入量总额为:232756903.85元;其外部融资比率为:7%,说明该公司现金大部分靠内部资金,即经营活动所得筹得,外部资金对企业经营作用很小。

2、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 现金流入总额 /(经营现金流出量 + 偿还债务本息付现)〕

该公司2001年度现金流入总额为:232756903.85经营现金流出量为:198160756.02偿还债务本息付现为:8116889.31(因表中补充资料财务费用为:7116889.3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1000000.00,两项相加可视为偿还债务本息付现额),其计算的此指标值为:1.17,说明该公司2001年创造的现金流入量足以支付必要的经营和债务本息支出。

以上两项指标说明该公司在筹资能力、企业支付能力方面较强。

综合以上量化分析2001年该公司在现金流量方面得出如下结论:

1、获现能力很强,但主要以经营活动获得且获现金额较大,其投资、筹资获现能力为负值,这样造成企业以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来补偿其投资、筹资所产生现金不能补偿其本身支出的部分支出,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负担且使企业经营业绩低下,可以看出该公司闲置资金较大。建议该公司可将部分闲置资金用于对外对内投资和偿还部分借款以获得投资上的现金和减少借款上的现金支出;以提高企业的获现能力。

2、偿债能力很强,因为该公司有充足的经营现金来源偿还借款但未分配股利和利润,说明其吸收外来投资能力很低。建议该公司吸收部分外部投资以化解上面提到的对外对内的投资和债务支出上的支出风险。

3、该公司盈利质量很高但存在很高的盈利质量与利润数额的低下相矛盾的问题,建议该公司减少举债。

7.现金流量表口诀 篇七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营业成本,应付账款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要求企业现金流量表应当分别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列报现金流量, 并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可以通过下列途径之一取得: (1) 企业的会计记录; (2) 根据下列项目对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其他项目进行调整:a当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b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非现金项目。

下面, 结合我国最新的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谈一谈该项目的编制原理。笔者认为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最具编制难度的当首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以下简称“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

编制该项目首先应以存货的丁字账结构为起点。

我们知道, 在历史成本法下, 存在下面的恒等关系:

存货的期初余额+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的期末余额-存货的期初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 (存货的期末余额-存货的期初余额)

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增减变动数

为了更好地编制该项目, 我们新设二个定义, 即存货销售减少数和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存货销售减少数是指企业因销售原因而导致存货减少的数额, 该数额将由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结转至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

存货非销售减少数是指存货减少数扣除存货销售减少数 (结转至“营业成本”科目的存货金额) 之后的余额。如存货盘盈、损失等情况

由于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就是本期存货的增加数, 即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就是本期存货的减少数。所以由公式存货的借方发生额=存货的贷方发生额±存货增减变动数可知:

本期存货的增加数=本期存货的减少数±存货增减变动数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 (本期存货销售减少数+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存货增减变动数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 (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

现金流量表中的存货是广义概念, 按现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它还包含在取得存货时向销售方企业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故而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 (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本期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进项税额”专栏发生额

以上是编制“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第一层次, 它也是计算“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关键和基础。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 有的在本期支付现金了, 而有的却没有, 这就需要我们将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中没有支付现金的部分剔除掉, 即为我这里所说的第二个层次:用当期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对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进行调整:

本期购入存货的金额±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项目变动数

当然, 在这里,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增加数就减出去,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的减少数就加回来;预付账款项目的增加数就加回来, 预付账款项目的减少数就减出去。

第三个层次是将存货增加数中所包含的折旧费用减出去, 因为由于折旧费用而导致的存货增加并没有引起现金流出。

第四个层次是将存货增加数中所包含的工资费用减出去, 理由是现行现金流量表中已为之单独设置了一个项目, 即“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由此, 我们得出计算“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项目的最终公式:

购买商品所支付的现金

= (1) 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金额十存货非销售减少数±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变动数十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进项税额”专栏发生额

(2) ±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项目变动数 (往来调整)

(3) 一存货中包含的折旧费用

(4) 一冲回跌价准备存货增加数 (未付现)

(5) 一盘盈的存货

(6) 一存货中包含的工资费用 (单设项目)

(7) 一存货中包含的修理费用、租金费用、保险费等

下面用一实例来具体说明此公式的运用。

XYZ股份有限公司20×8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如下:

A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XYZ股份有限公司20×8年12月31日单位:元

B利润表

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金额为41800000.00元。

C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年初数和年末数均为外购原材料成本。20×3年主营业务成本的构成项目及比例为:外购原材料70%, 直接人工10%, 制造费用20%。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包括折旧费用400000元, 其余为用货币资金支付的费用。

增值税借方发生额包括进项税额8428549元。

火灾造成存货损失100000元。

管理费用包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和公式, 可以得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营业成本41800000+存货非销售减少数 (营业外支出1000000+管理费用2000000) +存货项目变动数 (74700450.00-54680750.00) +本期进项税额发生额8428549

-应付账款变动数 (20200000.00-6030000.00) +预付账款变动数 (2173000.00-925000)

-主营业务成本中包含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41 800 000×30%

=70548249-14170000+1248000-12540000

=45086249 (元)

8.走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误区 篇八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金额。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从1998年开始,我国财政部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一起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由于现金流量表在我国要求正式编制的时间不长,对大多数企业财会人员来说还有些陌生,因未受过专门教授,初学者往往容易被诸多的填列规定、工作底稿编制方法中繁琐的调整分录弄糊涂,或虽然掌握了各种规定,但往往因不能理解流量表的真正含义而造成理论与实际不能很好结合,编表时不知从何编起或填列报表出错。现金流量表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两大报表来说要复杂一些,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没有直接依据,需要我们根据报告期内每个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计算、汇总填列。而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则根据报告期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或累计发生额就可以直接填列,只对个别科目加以调整即可。二是现金流量表需要汇总填报的栏目多,填列规定多。哪些经济业务可以在本栏目中反映,哪些不可以反映,不可以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填入其它哪个栏目中,都有自己专门的填列规定。三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目前推广使用的主要是工作底稿法,这种方法较为严谨且便于核对,但较为繁琐,冗赘的调整分录让很多财会人员在短时期内难以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编制分录、分录中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等等。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其实也不是很复杂,大家只要牢牢抓住、深刻理解“现金”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是指广义现金,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下同)为基础编制的。所谓的以“现金”为基础,可以直观地理解为报告期内凡是涉及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经济业务发生额,就是现金流量表正表中需要分析、汇总、填列的金额,不涉及现金收支的经济业务在这里可以暂不考虑。

对于表内每个栏目的具体填列规定这里不再赘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一书或中级会计实务“现金流量表”章节中都有详细具体的陈述,大家只要熟练、准确掌握就可以了。

一、现金账目依据法

在这种方法下,制表人基本要通过相互关联的三个步骤来完成报表的编制。首先是根據报告期内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它货币资金明细账、短期投资明细账(主要是登记购买的在3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即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短期投资明细账,不包括股票投资),下同]中记载的经济事项,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逐笔分析确定每笔经济业务的类型。这个工作可以通过现金日记账中每笔业务记载的对方科目来确定,对记载不清的可通过查看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来确定。确定一项现金流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还是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一项现金支出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还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等。其次是确定一笔后就在现金流量表中相应栏目中登记一笔。最后,现金日记账中记载的所有经济事项逐笔分析登记完毕后,将相同栏目中登记的多个数据加总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的正表。对于现金在四种形态之间相互转换的经济业务例如“提现”“将现金存入银行”等经济业务则无需考虑。这种方法适用于现金业务量不大的小型企业,易于理解、容易操作且准确率高;但对于现金业务量大的企业来说,不太适用。

二、科目发生额分家法

所谓“科目发生额分家法”,就是将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是科目分家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方法下,我们要从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收入开始,按照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顺序,依次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科目当期发生额分为现金发生额和非现金发生额两大部分,这步工作可通过对每个科目明细账当期发生额的查看以及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原始凭证的核对得知。然后将现金发生额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填入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栏目中,即可编成现金流量表。同样,非现金业务发生额不用考虑。笔者就“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两个科目举例如下。

2005年某一企业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年度累计发生额为100万元,通过对“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的查看及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对得知,其中取得银行存款80万元,应收账款20万元;“其它业务收入”科目的年度累计发生额为10万元,均为提供劳务而取得的现金收入(假设税金不计)。在编制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时,我们可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栏中直接填列90万元,而不必考虑20万元的应收账款部分。此外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科目,因当期减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或增加“预收账款”而产生的现金流入也应并入本栏目填列。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收入中现金收入额+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中现金收入额+减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收入现金+增加预收账款收入现金。“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核算的是报告期内已销产品的结转成本,一般不涉及现金。现金支出是反映在“存货”这个原始科目中的,因此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入存货(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剔除为工程准备部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中支付的现金+减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而支出的现金+预付账款支出现金。对于存货成本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现金支出,我们要单独划分出来按规定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栏目中反映。在分析填列流量表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按照公式来计算,而是按照顺序一个科目一个科目地进行分析,科目中存在现金发生额的就在现金流量表的相应栏目中计上一笔,科目内没有现金发生额的如“主营业务成本”,就不用考虑,所有科目分析完毕后,将现金流量表中相同栏目的数据加总即可。这样不会重复计算同一项目,也不会漏项,可以有条不紊地提高流量表的准确率。这种方法其实是“工作底稿法”的简化,和工作底稿法的道理相同,只不过工作底稿法是将我们所有的分析过程用会计分录的形式表现出来,科目分家法则省略了过程,更为直观,更符合现金流量表的本质定义,易于主观理解,便于实际操作。

9.实务系列课程—现金流量表(三) 篇九

(三)二、具体行次计算填列

(一)“净利润”项目

根据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直接填列。

(二)“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这里所指的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当期计提扣除转回的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物性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例题15】甲企业本年坏账准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0 000元,当期转回存货跌价准备20 000元。

【解析】本年“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净利润。50 000-20 000=30 000(元)资产减值准备为30 000元。

(三)“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累计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四)“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五)“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净收益以“-”号填列。

【例题16】本,甲企业处置设备一台,原价180 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10 000元,收到现金80 000元。【解析】产生处置收益:

000-(180 000-110 000)=10 000(元)补充资料填列: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为-10 000元。

(六)“固定资产报废损失”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提示】“报废损失”与“处置损失”的区别

“报废损失”是指固定资产彻底废弃,不能再使用了,寿命终止报废后只有残值出售,无使用价值。——客观性

“处置资产”是指固定资产仍可使用,只是由于公司管理意图将其出售,此时的出售是旧货,仍可使用。——主观性 【例题17】本甲企业盘亏机器一台,原价130 000元,已提折旧120 000元,变卖废品500元;报废汽车一辆,原价180 000元,已提折旧110 000元,变卖收回现金3 000元。

【解析】共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损失:

盘亏机器账面价值为10 000(130 000-120 000)元; 盘亏机器回收价值为500元; 盘亏机器实际损失为9 500元;

报废汽车账面价值为70 000(180 000-110 000)元; 报废汽车回收价值为3 000元; 报废汽车实际损失为67 000元;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为76 500元。

(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项目

本项目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可以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持有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持有利得,应当扣除。

【例题18】本年甲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本未发生投资性房地产的增减变动。12月31日,该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万元。【解析】列报填列如下: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50 000元。

(八)“财务费用”项目

本项目指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中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应当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将其加回。

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收益,以“-”号填列。

【例题19】本年甲企业共发生财务费用350 000元,其中属于经营活动的为50 000元,属于筹资活动的为300 000元。

【解析】本项应该剔除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列报填列如下: 财务费用为300 000元。

(九)“投资损失(减:收益)”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号填列。

(十)“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项目

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例题20】本年年初甲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50 000元;年末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125 000元,增加了75 000元,经分析,为该企业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 000元,使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解析】计提递延所得税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导致所得税费用的减少,进而导致净利润的增加。且属于非现金项目变动,在调整时应做相反处理(即调减)。

列报填列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为-75 000(50 000-125 000)元。

(十一)“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项目

本项目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理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类似)

(十二)“存货的减少(减:增加)”项目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之间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号填列。

如果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属于投资活动,如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应当将这一因素剔除。【例题21】本年年初甲企业存货余额为200 000元;年末存货余额为360 000元;其中10 000元货物发放职工,收到抵债货物20 000元。

【解析】减少的负数就是增加,简化计算可以直接按“期初数-期末数”计算。本存货减少为-160 000(200 000-360 000)元; 调减非付现存货减少为-10 000元; 调增非付现存货增加为20 000元;

本存货的减少(减:增加)为-150 000元。【小窍门】

存在非现金的存货增减变动时的简化处理公式如下:

存货的减少=(存货期初数+本期非付现增加-本期非付现减少)-存货期末数 年末数保持不变,增减变动只调年初数。得出结果为正填正,为负填负。如上例:

(200 000+20 000-10 000)-360 000=-150 000(元)

(十三)“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

本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

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如为增加,以“-”号填列。若存在非付现业务引起的增减变动应剔除。如背书应付票据购入存货。

【例题22】本甲企业应收账款为750 000元,应收票据为230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950 000元,应收票据为200 000元。其中应收票据的减少30 000为背书购入原材料。【解析】

本应收账款减少为-200 000(750 000-950 000)元; 本应收票据减少为30 000(230 000-200 000)元; 调减非付现应收票据减少为-30 000元; 以上2项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为-200 000元。

(十四)“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项目

本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如为减少,以“-”号填列。由于非付现业务造成的增减变动要剔除。如以货抵债等。

【例题23】本年年初甲企业资料为:应付账款为600 000元,应付票据为390 000元,应付职工薪酬为10 000元,应交税费为60 000元;年末甲企业资料为:应付账款为850 000元,应付票据为300 000元,应付职工薪酬为15 000元,应交税费为40 000元;其中以货抵债减少应付账款50 000元。【解析】

本应付账款增加为250 000(850 000-600 000)元; 调加非付现应付账款减少为50 000元;

本应付票据增加为-90 000(300 000-390 000)元; 本应付职工薪酬增加为5 000(15 000-10 000)元; 本应交税费增加为-20 000(40 000-60 000)元; 以上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增加)为195 000元。【总结】

1.平时对非付现的业务要做记录,标注。2.在日常过程中做好现金流量的信息处理。【课后讨论】应收票据贴现

基本观念:资产负债表上在贴现时终止确认相关应收票据的,则现金流量表上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处理;不终止确认相关应收票据的,作为借款收到现金处理。

情形一:不附追索权,直接冲减应收票据(未确认短期借款)1.应按照票据面值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2.按照贴现息处理冲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准则:应收票据的贴现应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抵减项处理; 该项活动来源于经营活动。

【争议点】作为“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属于筹资活动)理由:票据贴现属于金融活动,而非经营活动。

3.带息票据的票面应计利息作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理。【例题24】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30 000元,期限三个月,利率为4%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贴现期为一个月,贴现率为5%,企业贴现前未计提票据利息。【解析】票据到期价值=面值+利息 30 000+30 000×4%×3÷12=30 300(元)贴现利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贴现期 30 300×5%×1÷12=126.25(元)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利息 30 300-126.25=30 173.75(元)借173.75

贷0 000

173.75

(说明:贴现净额大于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差额冲减财务费用)票据面值-贴现息=30 000-126.25=29 873.75(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为29 873.75元。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收到的票据利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300元。

情形二:附有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作为短期借款处理

说明:附追索权一般只存在于风险较高的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对企业来说较为安全。这是基于出票人或承兑人的信用状况来判断。

1.按照票据面值作为“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2.按照贴现息作为“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处理;

3.带息票据的票面应计利息作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处理; 4.票据到期后,承兑人按约履行付款责任,注销短期借款时,按照票据面值同时记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处理,一进一出,总体保持平衡。

【争议点】票据贴现后到期履约,未涉及现金流动,是否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例题25】企业10月1日将持有的一张面值为20 000元,期限为3个月,利率为4%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贴现率为6%,贴现期为1个月。【解析】票据到期价值=面值+利息 20 000+20 000×4%×3÷12=20 200(元)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20 200×6%×1÷12=101(元)贴现净额=到期值-贴现利息 20 200-101=20 099(元)(l)贴现 借

存款099

费用

票据

3:

存款

贷:短期借款000

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短期票据面值=20 000(元)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贴现息=101(元)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票面应计利息=200(元)(2)假如票据到期时,承兑人按期付款。借

借款000

票据000

虽然此分录并没有发生现金流的变动,但是实质归还了借款(筹资),商业汇票(经营)的负债义务完全消除。

承兑汇票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的列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20 000元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减少20 000元

(3)假如票据到期,承兑人无力付款,银行将票据退回给贴现企业,并扣划票据金额,如企业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支付。

则贴现企业: 借

借款000

200

存款200

本金20 000元作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利息支出200元作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同时:

费用

费用

借:应收账款000

票据000

【提示】不考虑利息问题,在实际兑付时确认。

向开票方追索票款后,以实际收到的金额根据“情况一”计入现金流量表各项。(4)假如票据到期,承兑人无力付款,贴现企业也没有足够款项,如上例,假如企业也无款支付。银行将票据到期值20 000元列作企业的逾期货款,企业将到期的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账款000

票据000

没有现金流出,不影响报表。

上一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下一篇:描写美术老师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