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2024-09-28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精选10篇)

1.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一

孟子与康德人性观比较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先天规定好了的;通过对先天本心的养护就可以实现人的道德化;康德则认为人性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是善恶相互调和的历史过程,人性的.实现是善对恶的拯救过程.这两种人性观造成了中西人格特征的基本差异.

作 者:雷武锋 Lei Wufe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4)分类号:B222.5关键词:人性 善 自由意志 恶 人格

2.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二

漫长的中世纪史不可能在文艺复兴之后,自觉的自为的结束,它需要一群思想史上的先锋战士,前赴后继,连续不断的将束缚万物灵长的恶魔消灭掉。于是从但丁到路德,从加尔文到霍布斯,一条连续的不间断的思想史变更线呈现出来。霍布斯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他的时代,他需要用他所在时代的人们非常熟悉的语言将一种新的政治哲学表达出来。正如《旧约·圣经》首先要解决“上帝造人”( 《圣经·创世纪》) 的问题的一样,霍布斯要在他的政治哲学中先解决“人”的问题。文明社会的构建,在近代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对人的再认识,没有近代化人就不会有近代化的社会。

人的存在来源于感知,这是霍布斯开宗明义的第一课。人的存在是不断接受外部刺激,将这种刺激通过各种器官反映到内心的过程。感觉论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人的存在能否被感知到,一种自然万物之间彼此联系的渠道究竟如何形成,依靠的只能是人的感觉器官。霍布斯的表述是希望在从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上,排除外界的干扰( 神创论) 。只是他表达的非常委婉,需要我们浸透到那个中世纪的冬天所释放的刺骨寒风中,慢慢地品尝新时代的第一口苦茗。即使从《圣经》上看,人的觉醒也是一种苦难。在近代前夜,霍布斯面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巨大浪潮时,他不可能没有觉察到,时代变动中,人性的黑暗的一面。只是,他非常确信,新时代的新人类会比从前有所进步,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人性论的感官判定方法,在霍布斯那一代人看来更加符合于事物验证的本来逻辑,人作为一种具备各种感官的动物,感官正是他认识世界的原点。这一原点被升华到理性的高度,是17 世纪以后的事。而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观为当时的人们打开了一道“认识人本身”的窗口,通过这一类的自我观察,他首先能够确认自身的存在,只有如此,才能为个体的理性创造一个客观的物化的基础。否则,在更高的层次上,我们看到的只是神话或妄说中的空中楼阁,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够依附于上帝,而不能真正的独立出现。感官主义的表达在理性进步的历程中非常重要,它首先验明正身,然后从人本身出发去探讨世界。

霍布斯的感觉论作为其人性观的基础,把人的独立性通过其自身的功能学意义表现出来,人如果具有自己的感觉功能,从而与外部世界发生作用( 联系) 。这就是人的独立个体的能动性得到了肯定。在想象的序列,或者被称为思维的序列中,我们不难发现,霍布斯将心理学的分析应用于对人的思维序列的分析。然而,这种心理学方法具有十足的经验论的特点: 霍布斯将人的思维序列划分为不定向和定向两种,而这两种模式都将沿着“过去的”经验摸索未来的事实。当事实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时,思维过程被抛到一边,人们只相信他曾经经历过的事件与当前事件的类比关系。似乎可以假定,在经验论思维模式中,历史是由一条轮回反复的线索构成的。当我们对于眼前的事实做出判断时,首先对于过往的经历全面的翻查了一遍,最后,如果必须做出判断,下定论的话,结论将会重复过去的历史经验。这不是说霍布斯走入了经验主义哲学的怪圈,他的感觉论的意义在于重新将人定格在自然之中,定格在自然的普遍性规则之中。一旦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感觉决定了行动,那么留给外部的最高主宰的空间就不多了。

从感官出发的个体感觉在经验的世界游荡了一圈后,又返回到自身当中,将对未来的判断重塑为一种既有事实的结果。这样官能论语经验论进行了甚为完美的结合,一方面,将人自身作为一切抽象思考的出发点,不借助于外部( 神学中的上帝) 力量,便能够独立的认识世界; 另一方面,这种认识通过不断的叠加与积累,形成所谓的“经验”———对个人或他人经历的验证,从而为未来的行为提供参照和指导。在宏观上讲,人的官能与经验性认识构成了在社会生活中的首要能力。也只有在官能的主动性和经验的参照性的牵引下,“推理”与学术才成为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抽象思维的发展遵循着由功能器官到话语表述的逻辑演变关系。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官能论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在霍布斯和笛卡尔那里不再是一种先验的被造物,而是大自然和世界大家庭中最为积极的一员,一种有着自由意志,能够思考自我和外在世界的高等种类。当然机械主义唯物论脱离不了动物本能对人的制约性要素,人最终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成员。因此立论之初,必须从纯粹的自然物出发,来发现并剖析人自身的感觉功能。

当然来自于自然的这个伟大的种群,能够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世界、发现真理、改造自然,这本身即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霍布斯不是这个奇迹的发现者,但却是这个奇迹的阐释者,从他的思想中,认知人的自我存在,然后实现思维的自觉自为,接着就是一个具备自由意志的主体的出现,这一主体从远古的洪荒中为了争取生存而奋力拼搏。将自身从蛮荒的大自然中挣脱出来,不论其结局是否是重新回归自然,他在自身的劳动和认知实践中,都对自己进行了再认识,自然之物通过理念的认知而回归自我。人的主体性在霍布斯的笔端刻画出来,并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埋下了伏笔。人的自我认知是脱离自然思维,原始思维的第一步,这一步才是真正的“签订契约”的时刻。只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这只具有思想史的价值,但是对于政治哲学所要探讨的社会共同体的起源的问题而言已经足够了。

但是霍布斯的感觉论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机械主义的官能论,在从上帝的束缚中得到解脱的人,最后还是受限于个体的感觉器官。换句话说,人从上帝那里得到解放( 不是完全解放) 的同时,立即成为自身躯体官能的奴隶。彻底的解放人本身的任务看来只能交给后世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了。

摘要:霍布斯是英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在社会建构方面的理论被学界关注较少。而其社会建构的前提是对人性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能够给其理想的利维坦社会提供一个论证的基础。他从感官论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思想。这一思想则首先突破了中世界基督教对人性的神学观解释。为近代的人性观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三

关键词:教育惩罚;人性观 ;文明观;诠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7-0014-03

教育是培养或影响人的行动,因此对人性的研究,在逻辑上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理解教育行动合法性的出发点。但人性诸观念,源自未能证实的经验或想象,既可以称为假设,也可以称为理解,其概念内涵本身即是极为复杂和多元,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又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因此,历史上有不同的人性观,教育理论中也有立足于不同人性观的教育观念。

教育惩罚能否从人性观中寻找令人信服的诠释?这是本文意在考察的一个问题。

一、教育惩罚的人性观释疑

1.我国教育惩罚的人性观理据——性善与性恶

中国传统哲学有性善与性恶之辩,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各执一端,在教育上分别主张“存心、养性”与“化性起伪”。表面上看,似乎自汉代以降,性善论的观念便随着获得独尊地位的儒家在意识形态上极力扩张,进而取得压倒性优势,而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一派只能偏安一隅,似乎性善论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观念。那么,性善论的教育哲学是否在现实中演绎出了相应的教育惩罚观念呢?

被奉为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作《学记》中关于教育惩罚有简洁明了的观点:“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意即为以体罚使学生驯服。《说文解字》中对“教”字的解释是“从攴从孝”,“攴”的篆体为以手持杖或执鞭的形象。《尚书》所云:“朴作教刑”可以为证。《颜氏家训》在论述教育惩罚的必要性时讲:“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这样的教育惩罚观不仅不像是性善论的演绎,反倒更像是性恶论的注脚,对于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如何理解?是否可以有其他合理的解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历史文本中所表达的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宣扬的道德与价值观念,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社会主体在生活中所真正奉行的观念;一个社会中流行的某种社会思潮,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真实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观念的写照。实际上,在历史文本中能够听到的声音,也往往是追求理想的呼声或对现实抗争的一种诉求的表达。那么,是否可以据此大胆地假设:人性的善恶学说不过是智识精英阶层在理论上为统治者的治理术提供意识形态的支持,或为自己的政治学说寻求哲学依据的智力游戏,而在实际上并未能渗入社会主体大众的意识之中,并成为在生活中被奉行的指导性原则?

2.国外教育惩罚的人性理据——原罪与非罪

基督教文明和古希腊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两个渊源,基督教信仰中的原罪观念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因此教育惩罚不仅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不肯使用棍杖的人,实是恨自己的儿子;真爱儿子的人,必时加以惩罚。”(《旧约圣经·箴言篇》),“孩童心中藏愚昧,只有戒尺能驱逐”(《旧约圣经·箴言篇》)

源于基督教“原罪”人性观的教育惩罚观念几乎影响了基督教文化中教育的全部历史,但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使得这一切开始发生改变。夸美纽斯认为:虽然在学校教育中应保留必要的体罚,但仅应作为最后的手段,而且教士应该“用良好的榜样,用温和的言辞,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突发的愤怒只能用在例外的情境上面”。[2]基督教兄弟会学校中有这样的规定:“教士应当十分谨慎,尽量不惩罚学生,而是同他们讲道理”,“当绝对有必要进行惩罚时,他们应十分注意做到尽可能的克制和镇定”,“他们也要千万注意不能用手、脚和棍棒打学生,不能粗暴地推搡学生”,“他们千万注意不能揪学生的耳朵、头发或鼻子,也不能向他们身上投掷任何东西。教士决不能采取这些惩罚方法,因为它仍是卑鄙的,有背于基督徒的宽大慈善精神”。[3]“那种用咆哮、拳打脚踢来实行的奴隶式的教育方式令人厌恶,是上帝对这个世界的可怕的宣判。”[4]

如果说基督教人性观自古罗马至中世纪很好地诠释了人性恶的观念与教育惩罚的关系,那么,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教育惩罚观念的改变用人性善恶的观念来解释就显得有些不足:在基督教兄弟会学校中,教育惩罚观念的逐渐改变,是不是能够说明教士们对基督教“原罪”说的信仰已经发生了改变?现代社会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体罚,是不是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和家长对人性仍持“恶”的信念?今天,在美国有29个州的法律规定学校应废除对学生的体罚,而21个州的法律认为学校对学生的体罚仍然合法,在阿拉巴马、阿肯色和密西西比三个州体罚的现象甚至相当普遍,[5]是否说明美国有29个州的立法者认为人性是“善”的,而21个州的立法者仍然持“性恶”观念?

虽然善恶维度的教育惩罚观念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下能够解释二者的“因果关系”,但教育惩罚行为显然比善恶观念存在于更加广阔的背景之下。希伯来人的教育惩罚观念体现在他们的民间寓言中:“鞭子是抽劣马的;笼头是套笨驴的;棍子是打蠢人的。”[6]。古代印度的教育法规规定:“假如儿童犯了过失,教师也可以严峻的语言斥责他。并且可以威胁道:下次再犯,便将拳打;拳打无效,就可把犯过者投入水中。”[7]综上,虽然某些教育惩罚观念以人性的善恶观念为依据,但人性善恶观不足以诠释各种文明形态下的教育惩罚观念。

除却善恶的维度,教育惩罚是否还可能从其他的人性观念中寻找依据?

韩非:“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韩非子·八经》)

黑格尔:“作为生物,人当然是可以被强制的,即他的身体和其他的外在方面都可以被置于他人暴力之下。”[8]

人的身体可以被强制、人的行为可以被改变,但是教育惩罚作为一种特殊的惩罚,却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惩罚,教育惩罚不以报复为目的。近些年中国出现的“行走学校”或“特训学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现象,这种以严厉惩罚——尤其是体罚——为主要约束手段的教育方式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据说“这种强制性的‘以暴制暴’的方式可以迅速纠正人的不良行为”。[9]但是,这种惩罚教育的效果实在令人怀疑,一个受到戒尺惩罚的孩子在给父母的家信中写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狠毒啊!”[10]如果一个儿童或少年暂时屈服在棍棒的淫威之下,会不会在长大之后变得更加暴力和狡诈?或者终于被“规范”而学会匍匐在暴力强权者的脚下?如果教育惩罚可以从人的“物性”本能中得到诠释,那么教育是不是可以因此而变得更加简单?但这种以人的“物性”为惩罚依据的观念可以用暴力规范人的行为,却无法保证“规范”人的心灵。

二、教育惩罚的文明观诠释

惩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普遍存在于不同文明形态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之中,是拥有惩罚权力的惩罚者用暴力或非暴力等使人感到痛苦、羞辱的方式来报复或规范人的行为的行动。

文艺复兴运动所倡扬的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人道主义转向,并与其后的启蒙运动所宣扬的理性与人权观念一起有力地推动着人们对于惩罚观念的改变。血腥的场面、施加于肉体的酷刑被认为是“可耻”和“不人道”的,人们开始反对“酷刑的惩罚”,因为人道主义的文明观使得人们认为“即使是在惩罚最卑劣的凶手时,他身上至少有一样东西应该受到尊重的,亦即他的‘人性’”,福柯将其解释为“人道的尺度”。[11]随着“人道”的惩罚观念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视为现代文明的一种主张,惩罚的方式也逐渐改变。教育惩罚观念并非一种独立的惩罚观念,而是在整体上与所有的惩罚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惩罚观念的转变也并非仅仅是教育观念转变的体现,而是与教育所处的文化母系统密切相关,如果不从一个社会的整体文明观念中去考察,就很难理解教育惩罚观念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观念也不过是文明观的体现。

笔者认为,教育惩罚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笼统地讨论教育惩罚的是非是没有意义的。在对其合理性的讨论中,有些人把教育惩罚分为体罚和心罚,主张反对体罚而采用心罚,以为这样便可以避免体罚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但实际上,体罚或心罚不是问题的本质区别所在,根据具体情境和程度的不同,体罚的结果未必是负面的,而看似非暴力的侮辱、威胁、讽刺等“心罚”则也可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教育惩罚问题是一个关于教育方式、教育者的态度、受教育者的尊严与伤害等多种因素的混合体。人性观的诠释易于将教育惩罚的观念导向是与非的辩论,而对惩罚以及惩罚的方式、被惩罚者的尊严和权利的认识来自于文明观的变迁。当一个社会的主导文明形态是重视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幸福的价值的时候,教育便作为实现人的发展和追求人生幸福的手段。教育“除了他自身之外没有目的”,这时教育中的“人”即是目的。教育惩罚作为帮助个体实现生命价值和生命尊严的手段,在整体上就不可能与它所追求的目标相违;而当一个社会的主导文明形态是忽视作为主体的大众的权利、尊严和幸福,把教育作为统治阶级实现控制和获得利益的手段的时候,因为人的尊严在社会体系中早已被践踏,因此,教育所面向的大众(包括学生)的利益就无从谈起,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没有预设被教育者的权利、尊严和幸福的“坐席”,作为手段的教育惩罚就会漠视被教育者的尊严,并漫不经心地加以伤害。

三、结语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惩罚有其人性的依据,但惩罚就其本质而言,与正义无关,只表明强权。一个暴君统治的政府可以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某些文化中,法律甚至规定丈夫可以通过惩罚妻子来使她“恪守妇道”,所有的“道德”都归于暴力拥有者的“道德”规范,而惩罚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

教育惩罚的方式有许多种,程度也大不相同,既可以像魏书生在课堂上采用的罚学生唱一支歌,也可以像“行走学校”信奉的戒尺或棍棒伺候。不同的教育惩罚方式可能会具有极为不同的性质,也会导致极为不同的结果,有的教育惩罚带来的是学生心灵的触动和自我反思,有的教育惩罚在学生内心产生畏惧或仇恨的火焰。教育惩罚的方式和量度具有如此宽阔的跨度,以至于几乎无法在这个概念下不加区分地讨论教育惩罚的是与非,但有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果教育惩罚本身既已造成对被教育者的身心伤害或侮辱,那么,这种教育惩罚行为本身即是错误的。惩罚的方式表明了教育者的教育艺术,也体现了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文明观念。在此意义上,笔者主张慎用教育惩罚,其理由不是源自人性论的诠释,而是源自文明观的阐述,尊重生命的尊严,尊重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是现代文明中教育观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颜氏家训[M].“治家第五”.

[2]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01.

[3][6][7] 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3,74,80.

[4]Lawrence A Cremin: American Education: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1607-1783. Harper &Row Publishers 1970.488.

[5]http://www.corpun.com/counuss.htm

[8]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M].范扬,张企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 1961. 96.G.W.F.HEGEL, Translated by H.B.NISBET,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119.

[9] [10] 郑杰.顾此失彼——教育理论的实践与困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5.

[11]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上海:三联书店,2007.80-81.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631

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河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河北石家庄050000)

4.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四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14中本

1梁毅钰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法国乡村——“池塘畔底”里的故事。“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池塘畔底辅育院”担任代课教师。这所学校是一所专为“行为偏差”的儿童而设置的寄宿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哈校长秉承“犯错——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里的孩子,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马修用自己音乐和爱心感化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改变了那些别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们。整个影片中,马修老师对于孩子的种种行为给予理解,从爱的角度出发来教育孩子,这与哈校长“传统体罚”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马修老师的人性光辉——爱,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这让我回想起了刘克奇在《奥德赛》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首先,什么是人?老师告诉我们,人是一种不完全,不完整的存在,是未完成性的存在。因此,在我看来,“放牛班”的孩子们也是不完整的存在,也是未完成性的,所以才需要教师去指导,进行相关的教育,使他们朝着完美前进,而且这个指导的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来驾驭学生,使学生信服。虽然这世界上并没有十足完美的人,但一旦有这个念头,有某种驱动力,人就会趋向于越变越好,就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潜能。这就像马修老师用爱去教育孩子们,引导莫翰奇逐渐走向音乐家之路。马修老师使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完整性”,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行为偏差的人”。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他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通过不断地过关斩将,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不再懦弱,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可。其次,什么是智慧?老师说过,所谓智慧,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无悔于自己的人生、家庭、国家。因此我觉得马修老师也是智慧之人,他仅为一个代课老师,本可以按照校长的模式来管理学生,但他却尽一切能力去引导、理解每个学生,学生犯错了,第一时间不是责骂和告状,而是去关怀,尽了一个老师应有的责任;他用真诚来对待孩子,他也无悔来到“池塘畔底辅育院”,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价值、有希望的,他离开的时候为孩子们感到骄傲,与此同时也收获了孩子对他的回报。马修不像哈院长那样只懂守旧而不创新,相反,马修利用组织合唱团来了解孩子,团结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音乐天赋,对于不会唱歌的贝比诺和老走音的郭邦,马修并没有让他们坐在教室的一角观看,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他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学生在合唱团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各展所长。他用智慧来引导孩子走向智慧,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外界所看到的“无可救药”。其实,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一味遵循旧体制,而不懂得创新,这个社会永远都不前进,更何况人呢?社会要前进的话,最恐怖的不是人不去改变,而是这个社会的体制不做任何改变。只有社会体制变了,人才能更好地跟上脚步,不断发展。

学会用智慧引导智慧,这样创新的轮子才会不断转动,继而推动社会的前进,若是用那些不合时宜,腐朽的思维和方式,即使你添加更多的润滑油也无法转动腐蚀掉的齿轮,最终也只能原地踏步或者是面临失败。正如影片中的哈院长最终因被人揭发丑行而被辞掉职位。

还记得老师课上在评讲《大卫科波菲尔》时,讲到了杜威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完成成长的一个环境”,也讲到了“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过得好,完成社会流动过程,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完成愿望的”。然而,“池塘畔底辅育院”在马修到来前并没有做到“完成成长”的一个环境。孩子们在惩罚的日子中度过,除了靠“变坏”来保护自己,与老师反抗外还能怎样?因此一个恶性循环——“犯错,处罚”就这么产生了。这样的成长教育环境根本不能给孩子们带去任何的意义,反而使孩子们更加反叛。他们表面上是被“驯服”了,但心里仍是狂野、捣乱。他们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还经常被惩罚,自然而然地就过得不好,也没有想要说努力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念头。教育没有爱,幸福就完成不了。可以说,教育的背后实际为情感。马修正是用他的爱来填充他的教育,使得孩子们从合唱团中得到马修的关注,明白马修的用心良苦,渐渐地,他们得到了以前没有过的幸福,也乐意听从马修的话。

正如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讲到的,教育是用希望铸造希望,是把人由现实世界向精神世界引渡的人性化工具,所以教师要以高贵热忱的心面对教育事业,才能造就人类美好未来。想要用希望铸造希望,那就要在教育中结善缘,要一视同仁,在促强扶弱中体现对待学生的公正平等,要以人为本,以学为辅,用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能力,用真诚信任换取真诚信任。马修正是这样的教育者,他让受教育者明白自己的关爱,关怀,照顾,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个孩子都公正平等,面对进门后叼着烟的骨架,马修用缓和的语气幽默地说:“教室里禁止吸烟,每个人都一样,甚至你(指那个骷髅)也是,先生”。正是他用“善”来进行教育,所以孩子们才愿意接受马修的教导,也愿意改正,最终换得孩子们的真诚相待。社会交往中也是如此,你如何待人,便得以何种回报,以善结善,以爱报爱,以真诚换真诚,希望才会来到你身边。社会发展永远以善为根基,总体来看它是前进的;而艰难的东西只是暂时的,因为美好的事物将会是永久长存,也将是最终的归宿。正如哈院长最终被麦神父他们揭发丑行而被开除,他的“犯错,处罚”教育方法是不会被认可的,是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因为它不是以善为根基,而是带着种种偏见和不相信,是以恶的眼光去管教孩子,因此一个前进的社会是容纳不了他这样的人。

“爱别人实际上是爱自己,那人又怎样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这是老师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提出的又一个问题。其实,马修老师已经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但他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用真心付出,他给予孩子们关注,不肯放弃每一个学生,他相信班上的孩子。正是他这样人性化的教育,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孩子们才能真切感受到大人们的爱,才会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春天”。在马修老师离校那一刻,他们唱着马修教他们的歌,向他挥着手,马修见到后脸上是挂着笑容的,想必此刻的他也受到了孩子给自己的爱,他的努力没白费,他自己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并改变了那些别人认为“无药可救”的孩子,使孩子们有了春天而感到幸福,这或许就是通过爱别人来爱自己吧,就像是你给了别人幸福,同时幸福也会来到你身边,你自己也感受到爱。

马修坚信孩子们做的任何行为都有他们各自的理由,他尝试去理解孩子,用爱来抚摸孩子们受伤的心灵。孩子之所以会变坏,很大部分是大人们给予伤害而造成的,他们没有得到该有的爱,因此利用一些不良行为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希望得到大人的瞩目,这是孩子们渴望“爱”的表现。马修深知班上大多数学生都是“问题少年”,社会忽视他们的存在、家庭对他们绝望、教师对他们失去信心,这群孩子缺乏爱的关怀,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和极度叛逆,而用粗鲁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不安和脆弱。因此,马修用善良的谎言为学生们开脱,用他的宽容仁爱抚慰孩子们的心灵,把爱公平地分给每个孩子,让孩子们得到关注,让他们知道有人在乎他们,因而使得他们更努力,更受鼓励,更有信心。

5.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五

祖国观 民族观 宗教观 文化观期末复习考点

1、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P(2~3)

2、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

3、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4、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5、马克思主义祖国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祖国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1)

6、国家的起源:在国家起源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人类社会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时候产生的,也就是说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7、国家的实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P(2~3)

8、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P(3)

9、国家的对外职能:

一是积极开展与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

二是依靠经济力量保证国家主权、领土、资源、居民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抵御外来侵略 三是剥削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对外实施侵略和扩张。P(3~4)

10、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第二,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奠定了祖国坚强牢固的共同物质基础。第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政治文明。

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上述事实表明: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共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P(8~9)

1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P(9)

12、我国多民族国家长期统一的启示:第一,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人民遭殃。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是中国长期统一的政治保证。

第三,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是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第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保持国家的长期统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五,“三个离不开“的意思,为国家统一、民族强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六,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今天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P(13~14)

13、爱国主义的地位作用:爱国主义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P(14)

14、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P(14)

15、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5句话)

一、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p21)第一,远古时期,西藏文化于祖国内地的联系。第二,唐朝时期,吐蕃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第三,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成为中央王朝下属的一个行政区域。第四,明清时期,西藏与中央王朝的归属关系日渐稳固。第五,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对西藏的主权地位写入宪法。第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藏获得和平解放。(p25)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 第一,历代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在中央专设机构或者直接由中央管理西藏地方的军政事物。

第二,中央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管理地方军政事物的机构。

第三,中央政府任命西藏地方政府高级官员。第四,中央政府依例管理藏传佛教,规定其主要教派首领地位的确定须经中央册封、任命才能有效。第五,中央政府规定西藏地方有义务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并保证西藏与中央之间的驿路畅通。第六,中央政府统一部署西藏地方的防务,西藏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尽安土守疆之责。

第七,西藏地方一切涉外事宜处置权均归中央政府。(p25~26)

16、“西藏独立”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

17、为什么要进行民主改革:

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 第一,民主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民主改革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p29~30)

18、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政权,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第二,废除剥削阶级制度,建立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第三,废除寺庙中的封建政权,实现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31~32)

19、民主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民主改革开启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第二,民主改革开辟了西藏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

第三,民主改革开创了西藏人权事业的新境界。P(32)20民主改革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第五,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第六,生活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第七,党的建设不断加强。P(33)

21、民族: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P(38)

22、民族观:

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P(39)

23、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39)

24、民族的基本特征: 第一,共同语言。第二,共同地域。第三,共同经济生活。

第四,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p40~41)

25、民族同化:

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特征和差异及民族差别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现象。P(43~44)

27、第三,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斯大林说:“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地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斯大林的这一论断,阐明了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方式不一样,解决的途径也不同。P(45)

28、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最后才是民族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P(46)

29、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自治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p47~50)30、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原则。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平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第一,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权力上完全平等。第三,实现事实上的民族平等。第四,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它要求原先处在压迫或统治地位的民族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各种措施,照顾、帮助、直到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去保证和实现少数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P(47~48)

3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

涵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P(42)

32、民族区域自治主要内容:

一是任何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行政单位,必须服从中央和国家的统一领导,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三是设立自治机关。四是自治机关有自治权利。(p52)

33、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优越性: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能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结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它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p53~54)

34、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一,民族问题的长期性。第二,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第三,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第四,民族问题的普遍性。

第五,民族问题的国际性。P(55~56)

35、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贯彻落实: 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政策; 重视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政策。(p63~66)

36、“三个离不开“: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少数民族之间离不开。P(71)

37、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p73)

38、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的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p73)

39、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p74)

40、宗教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了宗教的本质,认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社会意识“,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幻想的反映;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秩序、奴役和麻醉人民的精神工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p74~79)

41、正确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的消极作用: 第一,宗教麻醉人们的精神。

第二,在阶级社会,宗教为剥削制度辩护。第三,宗教阻碍社会的发展。

宗教的积极作用:在中外历史上,都曾有过被压迫群众利用宗教形式和某些教义、口号,组织群众进行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思想和宗教活动对于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的发展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的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教职人员在学习宗教和传播宗教的活动中,对文化的传承和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79~80)

4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理论基础:

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宗教信仰问题是思想领域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为,信教群众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比较次要的,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基本内容:

第一,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第二,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第三,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p85~86)

4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和任务:

第一、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宗旨是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第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任务是依法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即保护宗教教职人员正开展正常的教务活动。P(88)

44、“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

划清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利用宗教从事分裂活动的界限。划清群众有宗教信仰自由和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界限。尽到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追求社会进步的责任。(p99~100)

45、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变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04)

46、文化观: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文化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社会功能和地位、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文化具体内容的认识和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48、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文化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不论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中的一切物质文化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第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发展。

49、文化的特征: 第一,民族性。第二,阶级性。第三,继承性。

第四,开放性。P(106~108)50、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第一,社会的经济、政治对文化有决定作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第二、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服务。第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二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108~109)

51、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P(109)

52、坚持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53、坚持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54、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P(113)

5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p117~118)

56、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

西藏自治区是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藏语言文字是全区通用的语言文字。第一,藏语言文字在西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第二,藏语文学习依法得到保障。有效保护文物、典籍:

第一,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的积极利用。第二,文物考古工作成效卓著。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第四,文献档案得到妥善保护。尊重和保护风俗习惯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p122~126)

57、**的反动本质: **是图谋“西藏独立”的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P(135)

58、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 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没有变 分裂势力相互勾结没有变

6.多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篇六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A.群众路线B.媒体职能C.党报理论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B.政治家办报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A.新闻价值B.工作需要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A.为人民群众服务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B.互联网C.手机等移动媒体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以人为本C.不断改革创新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BCD)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ABC)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AB)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中央文件)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年中央文件)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A.善于用事实说话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B.监督社会状况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B.发表的途径通畅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D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7.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七

一、《高老头》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诠释

1.对金钱的盲目追逐。高老头出身卑微,年轻时曾卖过挂面,再后来逐渐当上承包商,专门负责为军队提供粮食, 在饥荒和动乱的时候发了大财。他的钱财来源是不光彩的, 充满罪恶的。可是在他住进伏盖公寓后,住着二楼最好的房间,每年付着高昂的膳宿费,并且所有的东西都十分讲究, 就连鼻烟匣的构造都是金的,早晨还专门有理发师为他梳洗扑粉。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重,甚至老板娘都十分羡慕他。人们都叫他高里奥先生。这就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出作者对资本主义金钱观的厌恶之情。一方面,作者描述高老头的发财过程,进而表明资本家可以不择手段的追逐金钱和利益。另一方面,人们对他的极度尊敬,反映了资本家和普通的百姓对金钱都有极高的欲望。他们忽视了钱的来源、途径、方法,只注重钱的本身,把有钱的人看做模范。所以, 在第二年的时候,想要搬到三楼,并且膳宿费也相应减少的时候,人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弯,受人们爱戴的高里奥先生被人们称为“无能、无耻、恶癖所形成的最奇怪的人物”,这种大尺度的转变也就显得合情合理、在人们意料之中的。

2.金钱与父爱的激烈冲突。高老头本是个资本家,对金钱有着无尽的欲望。但与此同时,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父亲, 本能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在家财万贯的时候,他想用金钱这种方式来表达爱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把金钱作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可是当他变得贫穷落魄时,却依然有着强烈的父爱,但他认为没有了金钱就无法带给女儿安全感,于是他节衣缩食,尽自己的一切来满足女儿的要求,从而做到自欺欺人,认为女儿离不开他。却不知道女儿早已不需要他,需要的只是他身上的金钱。当高老头倾尽自己的一切却依然无法满足女儿的强烈欲望时,他彻底崩溃了,从而逐渐走上死亡的道路。可是就连在最后一刻,女儿在乎的也只有父亲的剩余价值。

二、《高老头》中所折射的人性观

1.人性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然会相差很大,所以,他们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本质及内涵也完全不同。高老头接近病态的爱及疯狂的给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好形象。可在作者的眼中,这个资本主义的暴发户仅仅是一个值得人怜悯,生活十分悲惨的可怜虫,高老头作为一名商人,却不像其他的人那样将名利、金钱看做一切,相反,他更珍惜的是人的感情,这就使人们形成固有的资本主义形象变得逐渐模糊。

2.人刚出生时是向善的,恶是后天形成的。巴尔扎克不相信人的天性是恶的,他认为用美好的人性可以挽救人的丑恶灵魂,拯救整个世界。

3.呼唤人性的回归,相信社会终究会改变。虽然巴尔扎克将社会的丑态披露的淋漓尽致,触碰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最腐败的地方。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人性回归的追求,他相信这种社会现象终究会改变。他的一生也致力于不断地摸索社会真理中,但却没能找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作者的愿望也只能停留在幻想阶段。

结论:本文就《高老头》中典型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解剖,拥有美好人性的典型代表高老头,丧失人性又及时悔悟的高老头女儿,无恶不作的坏蛋伏脱冷,人性堕落的野心家拉斯蒂涅,这些人物的塑造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同时,作者也对《高老头》的主题意义进行了深入解释,并提出了人性观的本质及内涵,对巴尔扎克的人性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借此,作者想要张扬善性,批判恶性,阐释对美好灵魂的向往,对丑恶心灵的鄙视。我们要相信只要人人都有一颗善心,我们就能造就美丽的人间。

摘要:巴尔扎克是追求人道主义的典型代表,他深入透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严格揭示、批判丑、恶的东西,切实的从人性观角度考虑,他无法掌握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所以,他只能用几个无法反抗社会的“善人”对腐朽的社会进行弥补,振奋人心,想要通过提倡人道、控制私欲、变化恶性等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所以,《高老头》只能发挥其微弱的力量来批判社会。

8.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篇八

【关键词】心理学  人性观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人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之间存在差异,但都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价值。

一、部分心理学派的人性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坚持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生物体的本能驱力所决定。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处于关键地位,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而人的本能与无意识相联系。无意识存储着个体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压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此无意识很多时候被有意识的压抑,不被人察觉,但通常可以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个体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是因为早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被压抑的童年经验,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他们主张通过释梦来探索个体早期的童年经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环境决定人性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研究意识很难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主张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和通过环境去控制人的行为 。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个,都能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脑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职业、种族。通过华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好的环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环境形成恶的人性,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没有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的观点上坚持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潜力。罗杰斯曾说:“本质上讲,人类是不断前进的有机体,他们会努力实践自己创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不仅具有自主性,个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恶扬善,在自主选择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本性。

(四)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积极美好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美好的人性观。积极心理学虽然也主张积极美好的人性观,但是与人本主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坚持人性本善,只要把个体放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着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而个体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应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积极潜质上,鼓励个体发现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

二、以上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欲望、本能和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人性观上坚持本能论。虽然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强调了本能欲望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否认本能欲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对于正确积极的目标,应鼓励支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分析学派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的亲密关系理论与其不谋而合。所以在个体早期,要积极发挥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虎式”“猫式”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注意教育过程和阶段性。

(二)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虽然这一学派的人性观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个体意识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个体的意志,当个体拥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轻易受不良环境诱惑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自觉中个体可能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力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社会、家庭要发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力度,使个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选择,在不断地选择中发展完善,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社会要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个体的能力不同,必然导致个体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个体,同时社会应给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个体能在社会支持的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四)发现个体的积极潜力,培养个体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学肯定个体有积极潜力,同时也存在自我冲突。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传授知识和发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个体发展这种积极潜质,使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而且能发展出亮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习积极心理学这种一分为二的人性观,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积极潜力,使这种潜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卫.淺析三大心理学派的人性观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谭景峰.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浅析人本主义人性观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3]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4]宁江龙.心理学中人性观的超越:从人本主义到后现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5]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6]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出版社,2003.

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精选) 篇九

从小就只知道中国共产党,知道信仰马克思主义,可是却对他没有多少理解,不明白其理论,更不明白其中的体会,然而现在真正的上了马克思哲学的课,才了解到一些,自己也开始可以对他产生一点论述。

个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从对其了解开始,李大钊曾写过同样的题目《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慢慢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层的理论体系,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改造世界的武器,是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先的文化精髓。对于马克思思想深入学习,结合自身,对学习生活中的脉络进行梳理,有更透彻的认识。

可以说,从实践出发去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也是马克思哲学对事物的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思想规定为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就比如在自身的行为中,分清主次,主客分明,作为一种层次性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过反思,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与探讨,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论证。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多重思考。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类似于学而思进而反思的理论,在学习中融合学问经验始末,进而合理性思考,筛选合适且适合的思维,不是盲目怀有思维定势,推陈出新,了解行为路线。马克思主义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论,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这是一种进取的心态,不要满足于现状,而是求其不足,进而完善和补足,哲学态度上,假定现在的不合理,进而寻求新的道路,得到更加合理的完善。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硬化的教条,而是一个行动的指南。这种指南作用在一百多年来发挥出来,它所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并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路线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是一种思想上的敬仰,在取得主导后,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思维产生限制,在现在新的阶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切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困惑。人的精神需要新鲜且鲜活的思想来补给与供给,我们选择一种思想,而不是那种思想来选择我们,李大钊写下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人开始逐步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与整体的国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是适合我们的,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有人说:“我们生来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被动接受的”,但传播效果是由被接受的群众决定的,传播的最终效果并不以传播者的主观愿发生实质性转变。

作为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如何理解与合理运用这些知识,思想主线就是我们的信仰,需要特殊强调是,我们信仰的不是那种被束缚、教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真正的能指导自己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地盘我做主,然后不断的去丰富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让硬化的马克思主义来丰富我们,作为我们得到物质利益的平板桥。总有人手拿一堆数据与调查资料,在不断强调大学生在现今社会被贬值,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培养出来太多教条思想的的学生。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就是代表了最先进的文化,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这个社会的规则是拿来适应的,不是拿来改造的,我们在读大学生这样想的话,必然失去信仰,必然迷失在这样琐碎的求索生活里。比如近来四级即将开考,大家盲目应试做题,盲目的面对应试教育,被这种教条禁锢,欲罢不能,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思想,改变主观态度,换角度思索,得到心里思想平衡。

查阅资料,有人强调了看法,与我不谋而合,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是人,因而是科学的人学,马克思哲学之后任何企图另立或在他之外添加的任何所谓的人学都是不可能的;而形而上学哲学总是着眼于人,但是却把人沦为抽象的存在,因而是抽象的人学!马克思哲学证明了斗争只是人类前进过程中必然的环节,但马克思并不在哲学的范围内消灭斗争,也没有创造什么斗争,而是证明了这种斗争的消亡之路。形而上学者把斗争作为不言自明的前提,但却企图在哲学范围内消灭各种斗争,其结果是造成了更大的分裂和斗争而自知;马克思哲学是历史的哲学,而非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哲学没有历史!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不是马克思所首创,它是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就希望能有这样美好的生活,马克思只是证明了: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哲学术语,也不是一个幻想,而是人类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近几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想说下自己的看法,人生观: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拥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智慧,就是为了在活着的过程中,让自己活得富裕美好的同时,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让别人同自已一样活得更好!这才无愧于做了一回人,无愧于自已的人生。价值观:其实,有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往往有时候是偏离实质方向的。因为我们首先往往把给予自已利益和好处的人当作好人,而忽略了他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只有学会了做人,你才会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只要你一生奉行了好人原则,你的一生无论干什么,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兢兢业业的奉献了一生,你就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理想观:人的理想要始终围绕着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努力。理想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之中。应该觉悟起来,当做国家的主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效力。教育观:人不受教育就会蒙眜。人的品行、知识、修养、都是受教育的结果。德育应该始终围绕塑造人有高尚的品德为第一大任,使全民族人民都能拥有纯结的心灵,健康的品德,无私奉献的精神。道德观: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我们在校的大学生应有符合我们学识的道德,中国泱泱大国一直秉承德育精神,我们应发扬光大!

10.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 篇十

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要担负起的神圣责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时的重要讲话。我充分认识到: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创新理念方法,用现代传播技术传递好声音。

一、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要更加重视增强党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抗腐防变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我们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把鲜明的政治特色作为“品牌”,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生力军。新闻的表达方式可能有转变,但是阵地不能丢。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本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宣传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我们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要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越是众说纷纭、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党媒评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特别是当前传媒格局和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众声喧哗的时代更需要有“定音鼓”。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集中起来说,就是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要深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宣传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业绩,宣传社会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积极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但导向不等于刻板的说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对媒体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双重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握新闻报道的“度”,更是新媒体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度效”,这个专业词汇出现在习总书记讲话中,体现了新时期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就如总书记所说“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统筹好“时、度、效”的关系,对于党的新闻媒体尤为重要,要做到既快又准,既客观又全面,重在效果。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记者要练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更多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做一名真正为民的好记者。新闻的核心永远是有血有肉的人,做好正面宣传更要以人为本,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真实而动人的百姓故事。采写冒热气儿、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通过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成为照亮中国不断前行发展的温暖火把,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不忽视舆论监督,不回避和掩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好帮手,准确客观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做到不猎奇、不炒作,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力争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

四、坚持群众性原则

我们还应主动了解国情,充分了解当今中国发展现状,了解社情民意,这样才能更丰满地写出群众爱看的新闻作品。要向人民学习,向基层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要永远保持人民群众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倾听基层的声音,反映群众的情绪、意愿和要求,这既是党的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通讯传播渠道方便快捷,记者采访要个材料,打个电话,或接个电子邮件,稿件就可以写成了。但久而久之,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很可能就丢掉了,与基层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与群众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漠了,也就很难抓到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新闻。新闻的生命之源在基层,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是新闻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有着眼于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挖掘生动、鲜活的新闻资源,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真正写出我们想要说的与群众想要看的、听的相一致的生动活泼的好新闻来。

五、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当前,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记者的职业角色已变得越来越多重、复合化。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与时俱进、符合新闻实践要求的专业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能是空中楼阁。总书记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新闻舆论事业处在传媒格局、传播形式、传受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中必须攻克的新课题。作为一个新媒体的人业人员,我们要谨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快创新步伐,用受众便于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提供优质内容,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有没有影响力,关键还要看我们有没有真正做到及时正确、张弛有度、深入人心。要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创新理念、手段、视角,在确保事实准确的基础上再增效,让受众看得进、看了信、记得住。

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着力创新方法手段,推进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真正担负起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巩固和拓展党的新闻舆论阵地。要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抓住新时期新闻报道工作的大趋势、大潮流,使传统主流媒体有更多的受众群体、更宽的舆论阵地,更强的引导能力。

上一篇:中秋班级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初一英语上册第八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