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2024-08-05

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共11篇)

1.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一

一、高等学校财务预算在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预算的编制应当包括整个财务预算年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首先要考虑的是学校未来的发展前途,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资源,真实完整的反映事业经费需求,科学建立预算指标和管理体系。

1.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高等学校以前一般对基本建设使用的是基建会计,属于独立的会计体系。基建会计账务核算未与学校事业会计预算合并,致使学校预算无法把基本建设投资信息全部纳入进来, 高校预算体系一般不包括这部分资金。而基建投资项目涉及的资金规模巨大,来源渠道很广,学校预算不能全部涵盖这部分支出内容。高校许多基建工程实际已建成投入使用,由于事业会计账面未办理固定资产入账,造成高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学校财务收入来源和支出费用包括日常的教育事业经费,还包括各类财政专项经费拨款以及科研项目经费。由于专项经费是一种追加,总是在年中或年末才能到账,年初编制预算时无法确定;科研项目经费从项目立项到申报、 批复,周期漫长,手续复杂,是否能申报成功,能申报到多少资金都无法确定。学校财务部门都无法将其纳入预算体系。

2. 上报的预算内容在项目分类和计算上与实际支出预算脱节。现行高校统一使用的部门预决算报表软件系统都使用固定格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成了“上报性预算”,财政部门要的数据与实际发生的预算差距很大。高校为了完成上报计划,按照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进行编制,就采用编制两套预决算报表的办法来应对。由于高校编制的实际预算没有根据学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来合理规划,缺乏对自身发展和战略规划的明确要求,缺乏全局性,没有将资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造成了校长不能独立自主运用资金的权限,各部门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有些项目申报批复后,不实际执行,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金大量结余。

3.编制方法不科学。现在高等学校预算编制方法一般采用“零基预算法”,对于学校的基本预算支出,都以零为起点, 逐项讨论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是否合理,考虑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和金额,在全面统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它可以科学客观地控制实际支出,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不易操作。“零基预算”无法解决超预算收入的支出问题,导致年终这些资金沉淀,使年度结余过大,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还有一种高校预算编制方法是“滚动预算法”,是指在编制下一年度支出预算时,以上一年度实际支出数为依据,并考虑下一年度学校收入状况和影响支出的各种因素,及时地调整增加相关项目预算数。下一年度的预算要取决于上一年度实际支出数,而上一年度实际支出是否合理无法控制,从而将不合理因素延续到下一年度;容易形成惯性思维,只能增加支出, 不能减少支出,否则拨款就会减少,造成虚增支出预算,不考虑节约勤俭。

4.预算组织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人员不专业。由于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基本上由财务处负责,财务处需要统筹全校各种资源,而学校主管校级部门没有一个权威职能部门来专门统筹规划,导致预算编制时间过长,预算下达滞后。学校预算管理需要反映对学校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和短期年度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应该由全校各相关部门、学院共同进行全局规划。各部门、学院预算只考虑自己小部门的利益,没有根据学校长期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作为自己编制预算的前提, 使预算编制追求短期效应,执行时随意, 预算控制失效,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由于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各部门编制预算的人员往往是办公室人员编制,对贯彻落实教育预算编制的依据原则及制度领会不深,不能像专业的会计师那样编制专业的报表。

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

二、完善财务预算编制的建议

1.新会计制度将基建、后勤收支计入学校的财务核算体系,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细化会计科目,新增了“在建工程”,将基建会计报表合并入校级预决算报表中。将学校所有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一个账务系统中。校内预算按部门和业务内容与会计科目相对应,保证了预算及时下达,便于预算的控制考核和评价。

细化了报表内容,将支出尽量细化, 避免在年中随意增加支出项目经费。收入预算主要包括各种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科研收入、自筹经费收入以及各部门的创收经费收入。支出预算主要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以及上缴上级支出等。在具体编制预算收支表校内预算时,需要根据当前部门预算报表软件系统的特点,结合本校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以部门预算数据为基础,按照部门决算报表格式的要求细化校内预算内容和格式。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学校可及时编制校内执行预算,并汇总各部门执行预算,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2.推行以零基预算为主,以滚动预算为辅的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在编制高校的经常性支出时,应该摸清各学院的学生人数、当年招生数、基建项目及各部门的教师职员人数等,通过人事部门准确确定在编人员、编外人员以及退休人员,从而准确的预算出人员经费以及公用经费,根据对学校的发展影响程度不同来分配各项资金。在实际运用中,首先对高校的年度总目标进行预算,安排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项目的资金。 其次安排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职能部门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经费运行报告。根据具体支出情况和完成效果来进行考核。“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它特别适用于高等学校大规模举债投资建设新校区的建设期,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住学校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战略布局,能够根据前期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近期预算,根据“近细远粗”的原则,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是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能够预测各建设期资金需求,强化建设资金的调度,合理安排融资资金的到位时间,建设资金投入时间,还本付息资金需求,尽可能减少大量负债资金的存量,有助于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能够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是一种作为正常预算外的辅助预算管理。

2.中小学如何编制学校发展规划 篇二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及编制的意义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系统地分析学校现有的发展基础及所处的环境,确定学校在“规划年”(可三年或五年等)内应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分析学校优先发展项目并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通过学校全体成员的一致努力,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好的学校发展规划是办学的行动指南,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在目标的指引下,全校师生能够凝心聚力,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学校发展规划也是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对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客观依据。

二、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程序是:①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②开好规划编制动员及培训会。③发动群众,分析校情。④编制小组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并提出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⑤提交中层各处室讨论。⑥汇总各方意见提出规划初稿。⑦听取年级组、教研室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的意见。⑧汇总各方意见形成规划的修订稿。⑨提交教代会(或全教会)审议。⑩形成正式文本予以公布。

编制学校发展规划要注意:①讲究科学性。编制规划要与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规划相一致,要符合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学校发展目标的确立,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不要过高,也不可过低。②注意可操作性。规划要有实用性,一方面要有时段性,有中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计划;另一方面要注重递进性和持续性。实施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在学校发展规划的统领下,各处室及个人也要编制相应的发展规划。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显现在学校文化中,包括特色课程、特色教育教学方法、特色培养目标、特色管理模式、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发展目标等都要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写建议

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学校发展形势分析。首先要介绍“学校概况”,内容可包括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建校时间、历史沿革、学校性质、学校规模等。接着可重点分析学校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发展优势主要总结学校已经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形成的办学特色等,列出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主要优势。存在问题应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在规划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思想是指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总体思路。办学理念是校长带领教职员工在办学实践中,就如何办好学校进行系统思考后所形成的核心观念,需要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智慧和热情,逐渐收集、总结、提炼、升华而成。

学校发展目标。一般来说,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应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总体目标包括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办学目标是指在规划年内要把学校发展成什么样的学校;培养目标是指要把本校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按职能分工或时间分解出具体目标。

重点(优先)发展项目、工作措施及达成标志。学校发展目标确立后,学校围绕发展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要选出一到两项能引领全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优先)发展项目,做深做透,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重点项目要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措施、达成标志,并通过年度实施计划表来体现。

发展规划目标达成的保障措施。首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应对学校的办学目标、核心理念和发展思路准确定位,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承担着规划的贯彻、落实和有效执行等任务。学校的党组织对规划的实施起着政治引领和监督保障的作用。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机构,在规划编制时要广泛听取教职工、学生、校友和社区代表的意见,并参与学校规划的讨论和审议。其次,要健全规章制度,为规划目标的达成提供制度保障。在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还要实行问责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强化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最后,要做好实现规划目标的后勤保障。除了学校内部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还要积极争取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和帮助,接受行政部门的指导与服务,接受家长和社区的监督。

3.里程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管理机构 篇三

一、管理机构 里程学校艺体组

二、工作方针

依据三台县教育和体育局的要求,要从全局的高度通力合作精神;全校掀起足球热潮,充分发挥各自年级的资源优势,积极投入选拔和推选热爱足球的学生、不论大小和了解足球的程度,共同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职责分工

(一)学校体育组负责竞赛组织、专业技术训练与指导。

(二)体育组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比赛,负责组队参加年级、班级的足球比赛活动;负责参赛运动员的报名及注册管理;负责制定校园足球活动方案与教学计划。

四、校园足球比赛组织方案

学校通过小型比赛选择优秀人才进入校足球队参加县、学区级比赛。学校通过开展足球活动周进行各项足球技术的训练和比赛,并通过足球技术比赛来刺激队员训练的积极性,主要分为:运球过杆计时比赛,传球精准度比赛,颠球比赛和年段内的班级5对5对抗赛等一系列比赛。在足球活动周成绩优秀的部分学生入选校足球队并参加课外足球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学区和县级的足球联赛。

校级年龄段: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7—8年级

活动规程:参照《2016-2017刘营学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规程》

五、对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要求

(一)由校长亲自负责校园足球活动;

(二)提供完善充足的“校园足球活动”场地条件;

(三)组织足球训练的教师(教练)参加相关培训;

(四)学校在教学中加大体育足球教学的比例;

(五)按时组织校内班级和年级间的比赛。

六、比赛计划

每年5—6月,积极安排组织各年级进行校园足球赛,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七、对实施校园足球活动工作的要求

1、提高对“校园足球活动地”重要性的认识。各班要把开展此次活动作为推进足球事业、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积极探索出符合各班实际、面向全体学生的内容与方法。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组织机构责任明确、实施方案科学有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成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加强安全保护工作。在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中,要高度重视安全保护工作,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文体设施的检查、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控制以及指导教师的选用等各个方面严格把关,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4.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篇四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校长:徐旺 教务主任:杨洪萍

委员:徐程 王欣 杨昌礼 巩章体 胡佐文 夏体德

二、具体职责

(一)校长职责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负责制定家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督促,检查。

3、负责审核,确定教学计划,内容,方法并协调各项工作,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负责督促,检查教育教学活动。

5、成立家长理事会了解授课情况,听取办学建议和要求。

6、负责审核的检查,考核,评比工作。(二)教务主任职责

1、负责编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法,安排授课时间。

2、负责各项教学,教研活动。

3、负责学员的登记,注册及日常管理。

4、及时收集,听取教师,学员的建议和要求。(三)家长委员会职责

1、与学校紧密协作,发动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各项教育工作。

2、配合学校教育思想,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播、交流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经验,促进家长创设有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家庭方法。对所在社区家庭教育进行咨询,提高家长的认识,树立新时代的家长形象,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起积极作用,做孩子的表率、典范。

3、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强教育的合力。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和家长培训。

4、广泛搜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分析、归纳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将有关意见、建议及时提供给学校。

5、通过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或组织听课等,关心、了解学校工作,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教师工作、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出适当的评价,实行必要的监督。

6、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家长协助解决学校、年级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7、每期召开两次以上的工作会议,提出并研究一学期的工作计划,期末做出总结。

5.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五

为了更有效地认识我国学校现有的心理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因此,有必要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评价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0年分别在北京、陕西随机选择16所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以兼顾学生认知阅读能力和依从性为原则,选取小学三~六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 175人,实际有效调查问卷2 073份,有效率为95.3%。其中小学生1 056名(50.9%),初中生1 017名(49.1%);男生1 031名(49.7%),女生1 042名(50.3%);年龄以9~12岁组最多,占53.9%,其次为13~15岁组,占44.1%,8岁及以下、16岁及以上的共占2.0%。

1.2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界定及问卷结构

1.2.1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界定

本研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定义,将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认定为能够创造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关怀、信任和友好的环境, 能够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使每个学生的个人优势或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这一认定强调了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具有3个特点,即多维性、主观性和文化特异性。

1.2.2 问卷的结构设想和初始问卷的编制

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具备特征为依据[2],试将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学生评定问卷暂定为4个领域,即人际质量、民主参与、支持服务及总体感受。每个领域又分为若干方面:人际质量领域包括亲密度、矛盾及冲突2个方面;民主参与包括民主性、全体性、公平性3个方面;支持服务包括支持性、发展性、指导性3个方面;总体感受包括积极感受、消极感受2个方面。

在明确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界定及问卷结构设想后,主要运用以下方法建立条目池:(1)文献综述。对现有国际机构以及研究者有关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阐述和相应的评定工具进行全面回顾。(2)定性访谈。通过定性访谈直接获得条目内容。访谈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3)专家咨询。邀请儿少卫生、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共13名,就条目池中各条目按照重要性、敏感性、代表性、特异性、可获得性、判断依据及熟悉程度等6个方面进行评分,并对个别条目的表述、增减及计分方法提出具体意见。最后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确定了由84个条目组成的初始问卷,所有条目均有5个相同的选项,即“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得分为0~4分。

1.2.3 初始问卷维度的确定和条目筛选

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所有条目进行维度的划分。提取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13项,其中有94.1%的条目>0.3的载荷都集中在2个公因子上,可见该问卷定为2个维度较适宜,与初始的结构设想有一定差异。根据最初的结构设想及条目内容将维度一定为“亲密度”,包括“互助与支持”、“合作与合群”、“积极感受”、“育人方式”、“民主与公平”、“指导与服务”等6个二级维度,共43项;维度二定为“矛盾性”,包括“心理戒备”、“人际冲突”、“不当惩罚”、“课业负担”和“不良感受”等5个二级维度,共41项。

采用EpiData 3.0 和SPSS 13.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录入、核查和分析,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条目筛选。(1)主观评分法:在前期的专家咨询中获得了各条目的重要性得分(10分制),经统计得所有条目重要性得分的平均分为8.28,保留重要性平均分较高的条目,即得分高于8.28的条目入选。(2)因子分析法:根据构建问卷结构时因子分析的结果,选取在相应公因子上载荷大于0.3的条目。(3)相关系数法1:选择与所在维度相关程度高的条目,即相关系数在0.4及以上的条目入选,从而保证条目与所在维度的一致性。(4)相关系数法2:删除与非所在维度相关系数高于0.4及以上的条目,从而保证条目仅与所在维度一致。(5)克朗巴赫系数法(Cronbach's α)法,计算某一方面的Cronbach's α系数,比较去除其中某一条目后系数的变化,如果去除某条目后该系数上升,则说明去掉该条目能使内部一致性增强,应该去掉;反之则保留。(6)t检验法:如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条目敏感性较好,能够区分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否则,应予以删除。(7)重测信度法:对127名中小学生进行2周后重测,计算2次测量条目得分的相关系数,保留相关系数较高的条目,本研究取重测系数在0.6及以上的条目入选。

保留在上述7种方法中至少经6种方法筛选都能被选入的条目,同时顾及问卷的效度,最后保留条目55个,建立“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问卷”(psycho-social environment of school,PSES),其中亲密度维度30条,矛盾性维度25条。

1.2.4 问卷的应用性评价及控制

采用个体施测方式,由研究对象填写完成初始问卷,共发放问卷2 175份,收回有效问卷2 073份,有效率为95.3%。并按照10%的比例抽取调查对象在完成第一次调查后2周内进行重测,计算每一条目2次得分的相关系数。对重测信度较好的即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的条目予以保留。

同时,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8]对同一学生人群进行测评。PHCSS适用于8~16岁儿童,包括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6个分量表。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评价量表,并经过我国苏林雁教授等在汉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推广应用,具备中国常模。本研究将其作为学生问卷的效标量表,用于衡量问卷的标准效度。

2 结果

2.1 可接受性分析

在问卷填写中,调查对象均表示可以理解各个条目的意思。由84个条目组成的条目池花费的平均时间约为15 min,最终问卷条目数量为条目池数量的55/84,因此完成时间约为10 min。10 min左右的调查一般较容易接受[7]。此外,本问卷条目池条目完成率为99.1%,可以看出,整个量表条目池的完成率是比较高的。从条目的可理解性、问卷完成时间及完成率可见本量表的可接受性较好。

2.2 信度分析

问卷总分重测得分为0.920,其中亲密度维度、矛盾性维度重测得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883,0.921。重测相关系数达0.7,可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7],表明本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

问卷分半信度系数为0.679,依照文献报道分半信度系数达0.7,则说明较好[9],显示本问卷分半信度已接近标准。

问卷整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39,亲密度维度和矛盾性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22,0.918。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7]。

2.3 效度分析

如前所述,问卷中每一个条目都是通过各种定性方式认证,经过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及中小学生多方认定和精挑细选为重要的内容,由此使问卷的内容效度具有保证。

对问卷中55个条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亲密度维度下的30个条目都在因子1上的载荷最大,而矛盾性维度下的25个条目也都在因子2上的载荷最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学生集中分布在2个因子,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以PHCSS量表验证问卷的标准效度。结果显示,本问卷不良感受方面得分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得分呈显著相关(r=0.628,P<0.01),积极感受得分和幸福与满足得分显著相关(r=0.494,P<0.01), “合作与合群”与PHCSS“合群”领域相关系数r=0.326,P<0.01。说明本问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学量表所反映的内容,同时又避免了重复。

经过对2个调查地区问卷总分、各维度得分及各二级维度得分进行t检验发现,除二级维度课业负担外,总分及其他二级维度及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学生大部分内容得分均低于城市学生(P值均<0.01),说明本学生问卷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区分效度较好。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以初步认识和改善学校整体心理社会环境,以便适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干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根据标准化问卷开发程序,对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价学生问卷编制进行探索。基于对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绝大多数内涵实际上是学生在校生活质量或幸福感及满意度反映的认识,本研究以主观体验作为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衡量标准,通过学生进行评价。

为保证评价问卷质量,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策略进行信、效度的控制。主要通过保证条目数量和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了问卷的信度评价指标——Cronbanch's α系数评定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分半信度等方法筛选条目,以保证整个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采用PHCSS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问卷性质评价结果表明,问卷开发过程中信、效度控制达到了较好结果,在本研究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区分度。

本研究对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初设为4个维度,其中人际质量和个体心理感受是既往研究中公认影响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民主参与和支持服务虽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但却是近年来国际组织积极提倡,以引导促进儿童青少年民主及公平意识的改善。本研究最终经多种分析将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维度定为亲密度和矛盾性。虽与WHO提出的评价维度有所差距,但是这2个维度均集中在人际质量方面,与WHO关于学校社会环境界定相吻合[1]。表明评定问卷基本能较全面地反映中小学生在校心理社会环境的状况。

为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使学校成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发展完善心理品质的理想场所,因此,关注健康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构建极为重要。本研究率先在国内较为客观地就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内涵和评价进行了探讨。然而由于多种限制,在条目的权重赋值等方面依然存在局限性,还需在更大范围进行信、效度检验,进一步发展完善。

志谢 本研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国际计划中国办事处项目官员、陕西榆林、佳县、北京市崇文区参与学校的全体老师、学生以及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宣武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潘永平、李玉芳、许景华3位所长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此深表感谢!

摘要: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的工具,为科学评定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标准化问卷开发程序,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定性研究形成条目池;运用7种统计方法对各条目进行筛选,以北京、陕西2 175名中小学生为被试,初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该问卷划分为亲密度和矛盾冲突两大维度。经过筛选,共有55个条目入选,该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920,0.939,0.679;与儿童自我意识问卷(PHCSS)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326~0.628;所有条目的累积贡献率达32.468%。结论 学生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关键词:社会环境,精神卫生,问卷调查,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WHO.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Health-promotingschools series 5—regional guidelines:Development of Health-promo-ting schools A Framework for Action.Manila:Philippines,1996.

[2]MCLELLAN L,RISSEL C,DONNELLY N,et al.Health behavioura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Soc SciMed,1999,49(5):611-619.

[3]LOPEZ EE,PEREZ SM,OCHOA GM,et al.Adolescent aggression:Effects of gender and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s.J Adoles,2008,31(4):433-450.

[4]TAKAKURA M,SAKIHARA S.Psychisocial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Symptoms among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Adoles Health,2001,28(1):82-89.

[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译.WHO学校卫生系列信息.健康促进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一所健康促进和爱心学校的重要职责.杭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6-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Focusing resources on effective school health[EB/OL].[2010-03-20].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ev.php-URL_ID=7122&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7]NSW.Department of school education:Towards a health promotingschool.Ryde:Australia,1996.

[8]汪向东,王希胜,马弘,等.心理卫生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06-310.

6.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编制 篇六

[关键词]高校教师 工作压力 量表编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ollege working stress scale for using in university teachers. Mehtods :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intra-structure of the scale. Results: ① Explorator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items indentified that the scale had seven factors, explaining 66.518% of the total variance; ② Internal consiste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ronbach’s a coefficient, split-half coefficient were respectively 0.9184 and 0.8981; ③ The structure 、 content and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of the scale were all very perfect.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working stress Scale Development

0.引言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变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一个工作着的人都感受到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难度的提高,工作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也不例外,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众多调查数据表明,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高压力的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教师压力己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压力,在这种双重重担下,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各种身体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压力症状,并且这种不良影响也会波及到学生,甚至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在我国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所以开展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是迫切而必要的。本研究就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编制一份《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了解高校教师的主要的压力来源,可以为高校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参考。

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组成因素的确定

(1)分析、比较、总结以往的有关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文献资料,并且对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进行分析,初步确立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的组成因素。

(2)采用个别访谈的方法,并且为了使访谈结果更有代表性,访谈将按照教师的年龄结构(老、中、青)、职称结构(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学历结构(博士、硕士、本科)、婚姻结构(己婚、未婚),从中国民航大学选择24位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组成因素。访谈内容主要包括:谈谈与工作有关的压力来源,并按照压力程度的大小排序;解释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带来的影响;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根据文献研究和个别访谈结果确定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7个因素: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

2.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表的项目来源

参考以往的有关教师工作压力的量表,本研究主要参照了陈超然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白少君编制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及刘丽丹编制的《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等,结合个别访谈的结果,初步形成了《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表》,该量表共有40个题目组成。并且聘请压力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这些题目进行了分析,看它们是否代表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根据专家意见,我们对量表题目进行了修正,由40个题目简化为35个题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调查表的内容效度。

问卷项目形式主要是自陈式,问卷项目采用四点记分法,1分为没有压力;2分为轻度压力,3分为较重压力,4分为很重压力。得分越高,说明压力程度越大。

3 测试及结果分析

3.1 测试样本

问卷编制过程中的测试分初测和复测两次进行,初测样本来自中国民航大学各个学院,随机选取200名教师(男84人,女116人)进行测试,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200份;复测样本来自于天津市各个高校,随机选取教师350名,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男152人,女172人)。

3.2 数据处理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Amos4.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量表的结构。

3.3 结果分析

3.3.1 项目分析

运用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计算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对相关较低(<0.4)的项目予以删除,共删除了2个项目。检验各项目的辨别力,再对剩下的32个项目分别计算区分度。具体方法为:先将量表总分从小到大排序,抽取所有被试的前27%和后27%设为两个极端组,然后对每个项目在这两组间进行T检验 ,32个项目的区分度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 (P<.001)。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初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样本的KMO系数为0.840,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679.301,P﹤0.0001,表明适合作探索性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转(Promax)的方法。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并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0的题目,经过分析,最终确定29个题目,从中抽取7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66.518%。因子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因素负荷表

根据表1各个因子对应的项目内容进行因素命名为:职业发展-涉及教师的研究方向的定位和职称的评聘带来的压力;工作负荷-涉及课时量和科研量要求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涉及与同事、领导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带来的压力;自我发展-涉及自身的学习、培训和晋升方面带来的压力;经济压力-涉及收入水平,日常消费和买房带来的压力;学校制度-涉及对学校制度适应,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带来的压力;身体状况-涉及各种生理、心理疾病带来的压力。

3.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对再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该量表的结构模型,所得的拟合度指标见表2。

表2: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度指数

由表2,χ2/df 值小于5.00,标准拟合指数(NFI)、拟合优度指数(GFI)、比较拟合指数(CFI)都大于或接近0.90,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45。拟合度指数都基本符合标准,结构效度比较理想。

3.3.4 信效度分析

3.3.4.1 信度分析

本研究用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来检验《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同质性信度的指标用Cronbach’s a系数来表示。从表3可以看出总量表的a系数为0.9184,各分量表的a系数在0.5384~0.8385之间;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981,各分量表的分半信度在0.6739~0.8511,说明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较高。

表3: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信度

3.3.4.2 效度分析

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之后,本研究为了测量教师的总体压力感,还列出了一个题目为“如果压力分值最大为100分,没有压力为0分,您认为您的压力分值为: 0-25;26-50; 51-75 ;76-100”,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在四个分级中选择。对这个题项的回答可以作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一个效标。计算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该项目得分的相关性,结果如表4:

表4: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

注a:*P<.05;**P<.01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总量表得分、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都达到了0.4以上,处于非常显著的水平,效果比较理想。

此外在编制问卷项目时,已经聘请有关专家对问卷项目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和修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4. 讨论

(1)量表的结构

本研究分析以往有关教师工作压力的文献资料,分析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责,结合访谈结果,初步确定了问卷因素,共7个: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参考以往的相关量表及访谈结果收集项目,聘请有关专家对量表项目进行评定,经过多次修改,形成《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初稿,共包括35个项目。经过初测、再测,最终形成正式量表,共29个项目。

对初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按照一定的标准删除项目6个,从中抽取的因子仍然为7个,7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66.518%,与理论构想非常符合。对再测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模型与数据能够很好的拟合,量表的结构非常理想。

(2)量表的信效度

本量表的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半信度系数都在0.53以上,总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184,分半信度为0.8981,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构已经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以高校教师的总体压力感作为效标,结果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得分与效标的相关性都在0.4以上,表明该量表的效标效度也比较理想。此外,该量表的理论假设具有一定的全面性、科学性,项目来源比较可靠,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也比较的客观、合理,量表的项目也经过专家的多次审查和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研究不足

本研究取样主要是在天津市各个高校进行,这使研究结论在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样本的容量也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这些方面也是我们今后研究应该改进的地方。

5. 结论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共包括7个因素,分别为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经济压力、学校制度、身体状况。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参考文献

[1]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心理系.2004年。

[2]兰继军.刘真等.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水平的测试及其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02-103。

[3]石林.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J].心理科学,2003,26(3):494-496。

[4]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指标[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105-109。

[5]靳捐.靳静毅.北京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5):39-43。

[6]刘丽丹.沈阳市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年。

7.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七

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

组 长: 谢亦强(校长)副组长: 黄小红(副校长)

肖宏田(总务主任)食品安全管理员:黄根娣 成 员: 刘小艳

邓早秀

肖开菊

二、食堂安全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食堂管理员接受总务处领导必须带领全体炊事员共同办好食堂,努力开辟伙食货源,安排好学生就餐的供应工作,搞好食堂卫生,这是食堂管理员职责。

1、组织全体炊事员认真学习政治和业务,树立食堂为教育服务的思想,提高炊事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做好食堂考勤工作,负责检查监督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并经产做好晨检及日常考核工作,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伙食质量。

3、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劳动技术,不断完善食堂岗位责任制。

4、搞好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以防食物中毒。

5、加强食堂炊事、设备管理,做到合理使用、保管和日常保养工作,注意安全操作,提高炊事设备利用率。

6、对加工制作食品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负有全部责任。

7、做好每次的进菜验收工作。对禽肉类食品必须要有检疫合格证才能检称验收。对变质食品一律不准验收。

8、协调人际关系,搞好团结,关心食堂工作人员,多做一些有利于调动大家积极性工作,创造良好食堂工作环境。

9、切实了解食堂情况,掌握食堂工作规律,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做到及时正确处理,以保证食堂工作顺利进行,有关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总务处汇报。

10、掌握各种信息,不断引进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和听取意见,不断改进食堂工作,从而 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11、认真做好年终食堂工作总结,并提出今后食堂工作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采购员职责

1.必须熟悉本食堂所用的各种食品与原料的品种及相关卫生标准,卫生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法规。了解各种原辅材料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

2.应熟练掌握必要的感官检查方法,采购食品时必须察看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书是否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标出了品名、产地、生产日期、批号、规格保质期限等,防止购进假冒伪劣产品。

3.采购食品必须向供应方索取有关检疫证明或化验单,发现供货方提供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应拒绝采购。索取的各种卫生证明应保存备查。

4.及时掌握相关食品的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按照价格合理的原则订货,并做到按时、按量、按质,不能耽误正常工作。

5.采购食品时应本着深重的原则必须从正常渠道进货到具有规模正规的公司、商店采购食品,不准索要回扣。如需改换原先供货渠道须事先向管理员请示并得到同意。

四、仓库保管员岗位责任

加强仓库科学管理,负责粮食、副食、果物品进出和保管,保证按数和按时发放物品,为伙食加工提供方便。

1、进库各项食品要进行认真验收,核对发票、品名、规格、数量、金额是否相符,并在发票背面签名后,把发票交给管理员。

2、如发现数量不符、食品变质和污损时,应拒绝进库,并及时向管理员反映情况,以便及时处理或者退货。禽肉类食品必须要有检疫证,否则一律不许入库。

3、各类食品(包括粮食)领用发放时,应本着先进先吃,后进后吃原则,以防变质。

4、仓库内物品应按类别排放整齐,并标明进货日期和数量,便于发放,并掌握季节变化,及时检查,以防止霉变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5、仓库要定期打扫,保持仓库环境卫生,干燥,并防治四害。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映,以便采取措施。

6、经常与采购员和烧菜人员联系,根据日常供应情况,掌握进出结存情况,以保证各类食品货源及时供应,做到不脱节、不积压、不浪费。

7、做好炊事用具和文具保管工作,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出借。

8、负责制定每星期菜单,发放每天所需的食品,调料等物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品种天天更新。

五、烧菜岗位责任制

负责加工和保证按时供应全校用膳师生当天(当餐)所需要的花色品种多样化的荤素菜。

1、必须安照每天菜单安排,进行荤素菜配料和烹调工作。

2、对每天安排的各种荤素菜必须达到色香味符合要求,不允许乱烧现象发生。荤素菜品种要合理搭配,品种要天天更新。

3、食品加工时,必须合理搭配下料和合理利用各种付食品、调味品。

4、生熟用具和食品必须严格分开存放,并妥善保管,加工荤素菜,不但要烧熟煮透,还要适合学生口味和营养要求,对变质食品严禁加工。

6、对供应后剩余的荤素菜,必须妥善保管,出售时对隔夜荤素菜要回锅再烧,才能供应,如有变质食品应及时向管理员反映情况,便于采取措施。

7、加工时要精力集中,做到安全操作,做好落手清工作,对灶头、操作台、操作间每餐都要冲洗一次。

六、保管员职责

1.协调食品仓库适当的库存。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有明显标记,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检查每天接收的食品,保证符合食品质量要求,拒收腐烂变质食品,并要有验收纪录。3.对购进质次食品原料,须立即向采购部门询问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4.保持厨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出设备更新计划。5.食品进出的过磅工作,做好领取手续,做到帐物相符。6.经常翻仓,保持食品的新鲜。

7.储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霉物品,禁止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七、厨师职责

1.全面负责大灶的一切生产工作,每周开出菜单。2.负责调芡汤、脆浆、滚、炸、蒸、煲、炖、烤工作。3.负责涨发、蒸发干货。

4.烹饪各种菜肴必须严格操作,煮熟烧透,不做改刀菜。5.按每天的菜单要求出菜。6.每周清洁炉灶。

7.不断提高烹调技术,注意色、香、味。

8.节约水电,爱护炊事用具。节约用料,杜绝浪费。9.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坚持文明礼貌,同志之间加强团结,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八、菜部

1.根据每天的进料进行杀、斩、剪、洗工作。2.整理、加工蔬菜,并将加工后的原料进洗菜处清洗。3.发现变质原料立即向保管员反映。4.帮助外购窗位站位及饭部出饭。

5.集中思想,注意安全生产,不在厨房间抽烟。6.各种用具使用清洁后放归原处。7.打扫好周围的环境。8.节约水电,爱护炊事用具。

九、饭部

1.每天的米、粉及粮食制品的领用工作。2.按计划协调领用数量,安排好当日品种。3.保证早、中、晚餐饭的质量。

4.掌握好发酵时间,中式点心花式品种经常翻新。5.做好周转环境卫生工作。6.帮助外购窗口站位。7.节约水电,爱护炊事用具。

十、砧板

1.学习掌握厨房货源的产地、季节、成率及加工方法。2.负责生熟料的加工、切配。

3.按每天菜单安排领取原料,对原料进行斩、片、切加工。4.做好冷库的清洁工作,案板的卫生工作,保养好所使用的器具。5.协助每天的负购窗口站位。6.节约水电,爱护炊事用具。

十一、洗碗、菜

负责日常需用的碗、碟、饭盒、打菜盆等收、洗、放工作。

永春中心学校总务处

8.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八

【摘 要】广州市为把中职教育做大做强,36所中职学校已合并重新组建为16所职业学校。同时,结合广州市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人员按新编制调配。近半数校、科一级领导已面临或即将面临改革带来的职位降低、年龄和工龄符合退休条件的教职工退居二线、部分人员分流转岗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学校机构改革中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学校 机构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 建议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央确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总方针。广州市为把中职教育做大做强,36所中职学校已合并重新组建为16所职业学校。同时,结合广州市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人员按新编制调配。近半数校、科一级领导已面临或即将面临改革带来的职位降低、年龄和工龄符合退休条件的教职工退居二线、部分人员分流转岗等问题。

如何做好这部分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具体的现实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教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工作,是广州市中职学校布局机构调整成功的关键,这对于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中职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各级领导干-1-

部,树立的起点要高、落点要实,通过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是保证机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关键。

尽管笔者非领导干部,但仍是此次改革大潮中面临冲击的一员。根据自己从事政治工作多年的经历,结合自己和了解到的一些思想反映,就如何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谈谈肤浅认识。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面临改革冲击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经过改革、改造、改组,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先后转制,分流、“消化”了大批人员,经过政府、企业、社会和分流人员的共同努力,大都基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这也为广州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间接地提供了借鉴经验。

尽管人们对分流、转岗、高职低配等个人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普遍降低,个人对改革中利益调整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强。但这次中职学校布局机构调整中的人事制度改革,毕竟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有所不同,涉及的大都自认为是“干部”、“吃皇粮”,有“铁饭碗”在身人员,各种模糊认识和旧的思想传统观念在他们当中依然存在。对此,转变这部分人员的思想观念,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一是制定周密的教育计划。通过有针对性的个别谈心、召开座谈会、问卷(包括利用校园网络)调查等多种渠道,摸清教职工的思想脉搏,然后制定切合本单位实际的教育计划,有的放矢开展教育。

二是分层次讨论。在组织学习广州市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实施意见教育的同时,可结合面临高职低配、退休、分流转岗等不同层次人员,开展“我将如何面对机构调整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等问题的讨

论,使面临退休人员正确理解党的政策,理解退居二线是党的关怀;让留任人员对岗位、职能、个人能力、贡献等情况自我评价,在自我画像中一分为二地看到自己的长短优劣。通过教育,要在本单位营造“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学历看实绩,不看关系看作为”的良好氛围,在对比中比出不足,比出风格,比出激情,比出干劲。

三是利用现身说法,让身边人说身边事。在机构调整过程中,人员配备尚未明朗前,两间甚至多间学校合并为一所,领导不可能全部留用,部分校、科一级领导显然也会面临退位(高职低配)等问题。领导者可结合自己的思想、面临的问题、态度等方面的情况谈:“‘我’如何理解和面对机构调整中的人事制度改革”。也可结合近些年来本地区、本单位干部辞职经商、领导高职低配、职工分流转岗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拼搏成功的典型事例组织开展教育。教职工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心理承受能力才会随之增强。

四是运用启发教育。让大家认识在改革的大潮中,不但要及时调整心态,还要确立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自觉把这次机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看作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对思想疑虑较大,一时难以转弯的个别人,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重点做工作,及时化解思想症结,把问题尽早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布局机构调整和人事制度改革中,领导者要领悟,解决一个人的思想问题就能稳定大多数人这一哲理。

二、既讲大道理也讲小道理,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邓小平说过,“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掌握他们的心理,体察他们的需求,真正“读懂”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新组建单位的人员确定之后,领导应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从关心、理解的角度出发,对因此而高职低配、退休、分流转岗人员,尽可能地多给予关怀和照顾,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

职工被高职低配、分流转网的最初时期,是思想矛盾最集中的时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安安稳稳生活了几年、几十年,特别是校、科一级领导,突然遭遇“官”位低了,感到没面子,心理的震动可想而知。这个时是最需要他人的理解、同情和安慰。光讲大道理,不一定有成效,要 “面上”讲大道理,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讲小道理。

讲大道理,要突出强调三个问题:强调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不改革无疑是死路,早改革早发展;强调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的责任和义务,认清改革中破除旧的用人机制,必然会带来利益调整,教职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强调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退能留、竞争上岗是我国目前人事制度改革的根本,引导教职工透彻理解竞争上岗的各项政策规定。通过讲大道理,使大家正确理解大环境,消除自卑感,树立责任感。

所谓讲小道理,就是结合教职工在原单位的工作表现和新组建单位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分析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教职工面临的实际问题,因人而异开展教育。对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且利益将受到影响的教职工,可采用个别谈心方式,指出不足,使职工能心平气和接受现实;制定人员聘用、竞争上岗等管理办法;按照有关的政策规定,可由单位出资,根据学校工作岗位要求,协调安排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专业学习培训;支持鼓励文化水平较低人员去进修、去读书或参加各种自学考试以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增强竞争实力。“予人千钱,不如授人一计。”从长远来看,这对学校而言,是一项长远而具有实际意义计划,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三、“一碗水端平”,消除教职工的思想顾虑

改革中,因人事关系复杂,有人担忧难免存在“暗箱操作”,有这种思想顾虑,心理难免出现不平衡,随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由于个别人影响,其他人往往容易产生“共鸣”,势必就会加大改革的难度。

“心底无私天地宽”,领导干部恪守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前提。群众最反感,且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的就是领导者以权谋私和办事不公道。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教职工的各种思想顾虑,作为领导者就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徇私舞弊,不任人“唯亲”。领导干部如能在金钱、物质的诱惑或者亲情关系面前不为所动,处事公道,一视同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一切从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出发,不搞庸俗关系,严格执行上级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科员职位,都政策要求进行

调配或实行竞争上岗,对于属于组织安排的转岗人员,应力所能及地把他们分配到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使每位教职工都各得其所,各有所归。

只要领导者是真正出于公心,给大家一个平等的竞争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竞争得上,实至名归,竞争不上,说明与别人还存在一定差距,就是“输”了,也会“输”得心服口服。

9.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建设探索 篇九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学习工作站 机构装配

工学一体化的职教理念通过人社部推行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已经在技工院校前面铺开,工学一体化是指学习内容来源于实际工作场景,从实际工作任务中提取出来的任务包括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四个重要的环节,它反映了实际职业工作的内容与步骤,按实际的工作过程来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和工作的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贯彻教学做评四合一的职教理念,技工学校需要更新教学平台以适应全新的教学内容。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应运而生,贯彻“学习即工作”的职教新理念,创造融入企业环境、教学做评四合一的学习情境,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机构装配作为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主要的就业方向是面向岗位,因此构建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有助于职业学生提高就业待遇和岗位适应性。

一、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总体布局

机械装配学习工作站集备课、互动教学、软件仿真、分组讨论、实操训练、点评等于一体,效果如图所示。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区利用投影、交互式软件等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及相关网络资源等进行授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在仿真讨论区进行理论学习、初步认知、讨论等,通过老师讲解和仿真软件模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及基础实操技能;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教师可通过实操点评系统对实操过程进行记录,并可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进行针对性的点评。

二、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功能与配置

机构学习工作站分为多媒体教学区、仿真讨论区、实践操作区。教学区应包含计算机、投影机、电子白板、录像机、视频展台等现代视听设备。仿真讨论区应包含交互式教学软件及专业仿真软件、计算机、桌椅。实践操作区主要包含实操设备、各类工量具。具体配置见下表。

三、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学习任务构建

通过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等形式,完成机构装配学习工作站学习内容的构建,提取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变速箱的装调、减速器的装调、冲床机构的装调、间歇回转工作台的装调、二维工作台的装调、机械传动的安装与调整、机械系统运行与调整八个学习任务。以这些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入企业员工的考核模式,让合作紧密的企业参与学习工作站中的教学与考核,依据发展性评价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又引入企业的结果考核,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知识与职业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国胜.工学结合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3(2).

[2]何琼,江中华,廖传林.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建设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2(3).

[3]王炜波.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内涵与着力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4]范慧芳.基于增强职教吸引力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策略[J].学理论,2010(10).

10.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十

一、什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行动文件。实施计划是在理解与把握《课标》和《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 对学校教育改革背景、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体育传统项目等的分析;明确提出本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制定本校课程实施策略与计划;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确定各水平和年级的教学内容与课时数分配范围;提出教法运用与学习指导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各水平和年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提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等, 以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的教学文件。

二、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意义

《课标》明确了制定各个水平的学习目标和选择内容的标准, 为地方与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各地按照《课标》的精神与要求, 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根据《课标》与《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的产物, 有利于国家课程政策的正确执行, 并能对学校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起到直接的指导性作用。

(一) 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本质上就是将国家课程校本化, 就是将国家意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真正从实际出发的实施计划有利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 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结合学校体育文化资源和学生基础制定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行动计划为学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创造性执行《课标》、《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进行有效整合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能力的过程。

(三)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有效性与适应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通过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同时综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适应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求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课标》、《实施方案》进行科学地再创造以适应学校实际情况的过程。

三、如何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一) 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

1.个性化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应在实现《课标》提出的学习目标过程上, 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学生发展的实际与需求, 学校特色体育文化建设等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实现统一性和个性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

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时, 一定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 学生的实际, 以及地理、气候等, 建构本校的实施计划。

3.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中, 既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传授、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与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实施所作的规划与设计, 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具体指导与标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是在认真阅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

1.科学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背景与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制定必须从学校发展现状出发, 增强课程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分析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方面, 是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影响, 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合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在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和选择和开发教学内容时, 应更好地满足学生以及社会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

第二方面, 分析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可利用的资源, 包括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的图书资料等。这些分析能够对学校的内部环境形成客观、全面、深刻的认识, 加强学校健康课程计划的现实基础。

2.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反映学校对课程的认识程度, 引领学校课程的发展方向, 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既要体现《课标》的精神, 同时又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 形成既科学又可行的课程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中, 必须明确阐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 以凸显学校的独特价值, 增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方向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表达。

3.制定校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时, 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 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全面达成体育与健康课堂学习目标的同时,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资源、学生等情况有所侧重。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 (标准) 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可分解性。学校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必须分解成具体的目标才能得以付诸实施。从纵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从横向上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具体的细化策略见前文。

(2) 可实现性。所谓可实现性, 一方面是指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校所能提供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实现目标与创设条件的契合;另外一方面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一定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实现的。

4.建构合理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是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一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纵向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模块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等有机衔接与统一;二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计划的横向结构——各种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相互关系。

5.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要明确提出对本校体育教师实施课程基本要求与实施建议, 使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据可依、有案可稽, 以增强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科学性, 促进教师之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上的协调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建议一般应包括:目标的确定方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6.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是实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和体育教师的“教”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应包含对学生体能的评定、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评定、体育学习态度的评定、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 以及健康行为的评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为此, 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结果, 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四、制定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的基本步骤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或领导小组)

学校应成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委员会, 负责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评价、反馈与完善等工作。课程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该组织主要由主管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核心成员等组成。课程指导委员会也可以邀请校外的课程专家参与, 利用课程专家丰富的课程理论认识提升学校课程计划的科学性。

(二) 学生需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了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求, 又适应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 要全面地搜集有关学校可利用教育资源和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信息, 尤其要加强对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对比性分析, 寻求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三) 拟定实施计划

在深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精神与全面了解学校、学生实际情况, 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具体撰写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

(四) 征求意见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草拟后, 要广泛征求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体育教研员、家长的意见, 尤其是学生的意见, 集思广益, 利用众人的智慧不断完善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

(五) 修改实施计划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梳理出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计划的合理意见, 进行修改, 以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六) 审核并正式颁布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 一般先由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再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学校内部对课程实施计划的审核职能由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承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审核小组, 对学校呈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进行审核, 并及时将审核的结果反馈到学校。在经过学校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正式颁布并实施。

(七) 实施并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本身却是相对静态的, 即使实施计划制定得再具体, 也不可能考虑到动态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 只有通过对实施情况不断追踪, 不断调整实施计划, 才能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不断完善。

11.学校机构编制工作总结 篇十一

儿童与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学校与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单位。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时,要积极配合当地教育部门指导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晨检与缺勤监测及通风与预防性消毒等工作。为做好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与幼托机构的检查和技术指导,制订本指导要点。

一、健康教育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根据学校与托幼机构的特点,指导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普及预防手足口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家长、学生(托幼)和校医防护意识,减少和降低该病发生。(一)健康教育形式

1.采取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或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对学校与托幼机构教师、校医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重点是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要点、健康教育技巧、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提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2.建议学校与托幼机构采取召开家长会、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孩子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家长的防范意识。

3.指导学校采取黑板报、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学校内预防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托幼机构采取游戏等方式对托幼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可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教会托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宣传教育要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注意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3.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并养成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等良好习惯。

5.学校和家长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家长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学校和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晨检与缺勤监测

为及早发现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单位内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积极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指导辖区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晨检与缺勤监测工作。

(一)晨检要求

指导学校与托幼机构进一步完善学生晨检、因病缺勤追查、登记和相关报告制度;落实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的校医、卫生保健老师具体负责本单位手足口病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工作,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全面掌握学校学生健康状况。(二)晨检时间

辖区学校与托幼机构晨检时间和方式可以统一确定,原则上可由学校与托幼机构的班主任老师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5—10分钟对学生进行晨检,或指定专门人员每天入学前在校门口组织晨检,晨检汇总和报告具体要求按照当地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执行。

(三)晨检内容

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晨检工作的内容应包括:①发热;②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散在疱疹等手足口病症状;③因病缺勤情况。对精神萎靡、嗜睡等可疑患病的学生,需要请学校校医作进一步检查,确保做到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四)缺勤/缺课监测

学校与托幼机构的班主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及时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及时报告给学校校医或保健老师。

三、预防性消毒措施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指导辖区学校与托幼机构开展通风与预防性消毒工作,具体如下:(一)通风与空气消毒

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寝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无法充分通风换气的,可通过安装换气扇、电风扇等实施机械通风;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用紫外线灯悬吊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30分钟以上;有条件的可安装动态空气消毒器(臭氧除外),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二)环境与用品消毒

1.托幼机构的玩具应每天消毒:耐热的木制玩具,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怕湿怕烫的毛类玩具,最好在阳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高档电动、电子玩具,可用碘伏棉球擦拭孩子经常抚摸的部分。

2.幼儿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洗后晾干;幼儿被褥、床垫每周曝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餐巾每餐消毒。

3.寄宿制园所儿童脸盆应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保持清洁,每周浸泡消毒一次;浴盆(池)用后清洗、消毒一次,并保持干燥;洗手池每天清洗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擦拭15分钟。

4.便器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并保持干燥,保持内外清洁,无积粪、尿垢,无异味;便盆、尿壶用毕随时倒掉粪尿,并清洗干净;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不提倡使用座便式便器,如使用,每次用后要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5.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等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6.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消毒方法首选煮沸、蒸汽消毒,也可采用远红外食具消毒柜或化学消毒剂浸泡。煮沸消毒餐具要完全浸没于水中,水沸腾后开始计时,保持15 分钟。100℃流通蒸汽消毒需要20分钟。化学消毒采用25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

7.值日生扫地应先洒水后扫地,保持内外环境卫生。

四、其他注意事项

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发热、口腔粘膜、手、足和臀部出现散在疱疹等手足口病症状病例时,要及时通知其家长带领其到医院排查诊治,排除诊断后方可回校。学校应跟踪观察,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或确诊诊断病人,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实施隔离治疗。

上一篇:你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用对了吗下一篇:学校阅读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