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2024-06-29

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共14篇)

1.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与经济结合越来越紧密,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得社区居民对健身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体育场馆主要有体委系统的体育场馆、学校系统的体育场馆、民营性体育场馆和政府体育场馆四部分组成。目前,体委系统和学校的体育场馆是主要的场馆资源。学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中也受到各种因素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一、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策

1、国外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政策

在一些发达国家,为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提出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同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法国在《体育法》中规定:“所有设施包括学校体育设施在内,应充分利用,向各类使用者开放,包括向老年人和残疾人开放”。英国在1982年制定的“社区使用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广泛的开放教育机构的体育设施,要求在学生放假和放学回家后,必须向社区开放,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体育设施资源”。韩国在《国民体育振兴法》中提出:“学校及企业的体育设施,在不妨碍学校教育和企业经营的范围内,应为国民体育阵型所利用”。

2、国内体育场馆的管理政策

国内体育场馆的管理政策主要集中于场馆的投资规划和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方面。在体育场馆投资规划方面,能对体育场地、设备的修建、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能把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还能对不同人口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面积做出详尽的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导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性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进一步研究鼓励群众健身消费的优惠政策。推动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二、制约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因素

1、体育场馆管理

高校在体育场馆的有偿服务的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如体育场馆有偿服务活动与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配套、衔接,以及体育部门和学校体育有关领导,部门间的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

2、课堂体育教学

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多是国家投资修建,主要目的是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条件,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在保证基本的教学时间外,才能向社会开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开放的时间。

3、学校教学安全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参加锻炼的人员增多且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体育设施被破坏、卫生环境遭到破坏以及校园师生安全问题等,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策略

1、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营机制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实现最佳运营效益。

2、制定场馆管理模式

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开放管理模式。场馆的管理需要强化人才管理,场馆管理人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样无论是从管理理念还是到具体的管理方法,都能落到实处,更重要的是能推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健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育锻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同时带动了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求。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经济效益和体育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外国体育法规选编[G].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石磊.英国的体育管理体系及其体育政策剖析[J].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国体育政策体育信息研究所,

[3]王新.对我国体育场馆现状与运营管理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二

一、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的原因

1. 国家相关规定

2002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收取适当费用。”[1]同时, 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是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深入贯彻《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精神重要举措。[2]针对于国家发布的各项条例来看, 国家都很重视高校设施对外开放这一项目,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也是体现了国家“全民共享”这一理念, 我国政府希望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这一工作, 是刻不容缓的,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更是我们需要深思的。

2. 高校资源具有可开放性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也是基于一定的数据而得出的结论, 例如某大学图书馆占地面积31 981平方米, 拥有336万册图书, 楼体价值7 427.8万元;体育场拥有8 072平方米面积, 价值3 211万元;体育馆拥有32 000平方米面积, 价值14 941.6万元;计算机拥有11 878台。这些数据仅仅是一所大学, 但是由一所大学的相关数据, 我们可以了解到, 高校的资源非常丰富, 并且高校资源具有可开放性、共享性。由于高校假期期间, 这些资源被闲置, 不会被经常使用。并且所闲置的资源依然会产生很多管理费用, 那么如何能让这些设施产生的管理以及其他费用不会给学校财政带来负担,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外开放则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

3. 广泛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 收入的增加和假日的增多, 生活观念不断转变,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 人们不再满足于当前的现状, 开始追求身心的健康,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高校设施的对外开放则可以满足人们部分的需求。人们不需要过高的花费就可以享受到健身房, 省市图书馆的待遇。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满足人们需求, 是我国政府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走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具体体现。

二、应建立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的有效管理模式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的有效管理模式是每一个高校提高自身水平所要经历的步骤, 高校设施的对外开放的有效管理模式的形成需要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等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接下来本文将要就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不利条件进行相应的阐述。

1.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建立的益处

(1) 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

在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 高校资源中的闲置资源可以加以利用, 例如体育场、体育馆、图书馆等, 在假期时这些闲置资源都需要管理费用的支撑, 这是一笔很庞大的开支, 而这些管理费用都是从学校的财政中支出的。对于学校而言, 这部分开支的不断增加, 会给学校的财政带来压力, 但对外开放则会减轻学校这部分开支的压力, 甚至会增加闲置资源的收入。

(2) 体现全民共享宗旨

高校设施的对外开放也充分显示出了全民共享的宗旨, 高校中的体育馆和体育场可以让爱运动的人们来运动, 传播奥林匹克的精神。同时图书馆中的书籍可以对外开放, 给社会人士办理借阅书卡, 让社会各界人士都有阅读的权利, 实现全民读书这个良好目的, 让那些没有太多经费读书的人有书可读。这样一来, 有利于提高个人、社会, 甚至整个国家人民的素养, 同时也有利于保证社会民族的安定与和谐。

(3)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对外开放对学生也是有众多的益处, 学校不管对外开放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 但是最终对于学生来说在校使用学校设施的时间延长了。例如, 女生平时运动较少, 学习时间很紧, 这样女生们就可以利用开放的时间进行锻炼;图书馆也是学生愿意去的地方, 可是到假期或者某些时间图书馆不开放, 学生想要借阅书籍变成了一件难事, 开放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去阅读书籍, 也会增加他们的阅读时间, 增加知识的积累。

(4) 有利于高校设施的不断完善

高校设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高校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由于对外开放, 更多的人进入学校来使用这些设施, 使用的过程, 也是学校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可以借此机会, 设立一个建议收集箱, 收集人们对这些设施的改善建议, 对这些建议进行分类研究,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学校的设施提高一个层级, 也为学生的学习、娱乐、生活提高品质, 带来便利。同时也会使国家政府更加重视学校的设施建设, 帮助学校对其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

2.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管理的难点

(1) 对外开放的管理难度大

虽说高效设施的对外开放对高校对人们都有很多益处, 但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矛盾的, 都有其两面性, 在高校设施对外开放中, 也是有些许弊端的, 尤其会使学校管理难度增加。高校设施向社会开放, 会有更多的社会人群进入学校, 在这里指的社会人群不单单是进入学校使用设施的人群, 也指一些无所事事进来闲逛的人群, 这样一来, 高校的安全管理将受到一个艰巨的挑战, 如何去登记进入学校的人群, 如何管理人群的去向, 如何确定进入学校的人群不会给学生带来影响,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

(2)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高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在这里的开放问题, 我只是想说设施维护的问题。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所用的设施都会出现加快磨损老化的现象, 而这种磨损现象在设施折旧账户中会体现出来, 也会增加学校支出, 这就需要学校在对外开放定价上要有所思考, 制定合理的价位, 让使用者和拥有者都能接受, 并且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做到合理、公平。

(3) 对外开放纠纷问题堪忧

对外开放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纠纷问题, 一些小摩擦, 虽然发生的几率很低, 但是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 在体育场, 有些人在开放的时间使用一些体育器材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结果因此而受伤或者是更坏的结果, 那么学校将会有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麻烦的发生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影响。

(4) 对外开放时间难以确定

现在大学校园中几乎在任何一个学习季时间各个场地的学生都很多。那么对外开放的时间段就只能选取法定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段, 使学生可以安心学习、娱乐, 使社会上的人们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但这无形中会剥夺设施管理者的休息时间, 所以说, 对于管理者来说, 是个很纠结的问题。

三、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建立的对策建议

针对影响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建立的不利条件, 在管理方面对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的制定提出以下的建议。

1. 利用高校人才管理对外开放设施

高校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很巨大的工程, 尤其是管理方面, 管理方面的人才是对外开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相关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文章中曾指出: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也是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主要资源。资料显示, 目前高等院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非专业、非学历、非培训的人员以及临时工组成, 通过对他们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职别结构进行分析发现, 体育场馆管理部门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文化水平较低, 年龄区域“老龄化”。由此可见, [3]高校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专业性人才进行管理, 而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 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人才资源, 对对外开放的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具体的人才选择需要与学校实际情况, 所要开放的设施而定。

2. 确定合理的开放时间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需要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 有选择性进行对外开放, 选择合理的开放时间。这里的开放时间需要在保证学生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及保证各种学生训练, 比赛时间等基础之上确定的, 这样不仅会保证了学校正常的“生活”, 也会给他人带来便利, 开放时间的确立需要校方协调各个开放场馆的时间安排, 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这其中更加体现管理者的重要性。以免出现时间冲突, 避免学生与其他人员在不必要事件上的冲突。

3. 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 使开放更加安全可靠

在对外开放期间, 首先需要学校保证在校员工与在校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开放人群的安全, 这就需要学校的保安部进行配合, 做到有冲突及时处理, 防止冲突扩大的原则。同时也需要引入保险公司的保险机制, 以此解决一些安全责任的问题, 安全责任是学校对外开放需要注意的一项问题。教育部2006年3月16、17日在京联合召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座谈会, 会上上海市场浦区殷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祥秦介绍了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中关于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通过与中保财产公司协调, 由中保财产公司负责进入学校体育场馆人员的人身保险问题。[4]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议同时可以应用到学校其他可开放设施中去, 以此保证学校与开放人群的安全与利益, 保证开放可以有序的进行。

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保证设施可利用

虽然对外开放会增加一定的收入, 但是对外开放时设备的维护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同样也会增加一定的支出, 因此我们可以将对外开放的场馆或设施进行商业化的转变, 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例如, 我们可以与企事业单位, 团体或者给个人等联系, 通过对其单位的宣传拉取赞助, 可以在场地或设施的相关位置上粘贴相关宣传标识, 赞助商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也可以举办相关活动获取赞助, 取得资金。同时还可以采取责、权、利产权清晰的股份制等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更加有力地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 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使高校设施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1]

综上所述, 高校设施对外开放利国利校, 调查显示, 已有很多高校进行对外开放, 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因此, 在高校设施对外开放这个问题上,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需要各个学校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抉择, 本文只是对建立有效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提出一些建议。

摘要:高校设施的对外开放已经被关注很久, 高校的闲置资源在学生离校期间仍会被计入学校的管理费用, 这不仅是学校财政的负担, 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高校设施对外开放能够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 体现全民共享宗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设施的不断完善。但又存在对外开放的管理难度大, 高校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高, 对外开放时间难以确定等问题。建立高校设施对外开放有效管理模式, 要利用高校人才管理对外开放设施, 确定合理的开放时间,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保证设施可利用, 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 使开放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高效设施,对外开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琳.国内外真人图书馆服务比较研究[J].图书馆, 2011 (2) :117-118.

[2]陈永浩.西安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 2011.

[3]申秀芝, 闫坤.对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体育博览, 2011 (16) .

[4]申秀芝, 闫坤.优化高校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的策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1 (8) .

3.开放:探究“开放式”体育课模式 篇三

关键词:体育课;开放式;主动性;积极性

一、“开放式”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

“开放式”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把电视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上,也可以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开放式”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模式

1.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开放式”体育课基本部分模式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够圆满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选取的项目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制订出各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这个目标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学、练方法,尝试解决课堂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回答事先预定设计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这样教师既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加以加工、巩固、提高,又是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探索,既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拓宽了知识面,又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

2.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这就是“开放式”体育课。“开放式”体育课的模式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从而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学生积极参与,体会成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放式”体育课的结束部分模式

“开放式”体育课的结束部分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游戏、欢快的集体舞、互相按摩;自我按摩、调整呼吸、意念放松,听上一段优雅的音乐,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赋予人们的恩赐。

四、“开放式”体育课的评价体系的设想

“开放式”体育课的评价体系可以由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等几个方面组成。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参与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入评价体系中,能更确切地反映出体育与健康的含义。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能力的增强,能更全面地反映出不同个体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后表现出的不同情况,使评价体系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的最大魅力是使受教育者拥有希望,好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认知真理。我们要怀着一颗对祖国人民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挖掘“开放式”体育课的内涵和丰富其广泛的外延,只有具备了这种思想,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好地落到实处,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伟.开放式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四

第一条:在确保学校大型活动及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实行对外开放。

第二条:公共课部是我校体育运动场馆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我校体育运动场馆的日常管理和经营管理,具体工作由公共课部下属的体育教研室负责。

第三条:学校各部门和个人在使用场馆的过程中,都有保证场馆安全、保持环境卫生和维护各项活动秩序的义务。

第四条:体育场馆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禁止随地吐痰、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禁止在墙面、地面及体育设施随意刻画、涂写。禁止带宠物、穿高跟鞋、钉鞋进入场馆。禁止攀越围栏进入场地、任何车辆不得驶入体育场馆内。

第五条:参与场馆活动人员必须自觉遵守体育场馆管理规定。凡违反规定人员,予以批评教育,照价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第六条:为了加强管理,同时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服务,除公共课部安排的各类正常占用体育场馆的活动和免费向教工开放时间段外,其他活动一律按规定收取费用。学校、协作单位、特邀贵宾临时使用场馆的各类活动,经学校领导和公共课部负责人同意可以减收或免收场地租用费。

第七条:按照学校社会服务的相关规定,收取的各种费用一律上缴财务处。

第八条:体育场馆开放对象和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2:30—4:30;晚上7:00——9:00

免费开放时间:每周一、三、六晚上向全校教职员工开放。

收费开放时间:周二、四、五晚上,周六白天、周日全天向校内外开放。

第九条:收费标准:

场馆对校外运动团体收费标准:体育馆全天800元;运动场全天1000元。

学校教职工:乒乓球场地收费标准为10元/小时/人,羽毛球场地收费标准为10元/小时/片;

校外人员:乒乓球场地使用费为 20元∕小时/人,羽毛球场地使用费为 25元∕小时/片。

第十条:学校教工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室內体育馆教职工入馆活动证》卡参加,未办卡教职工应于9月30日前到公共课部登记,附带5元钱办证工本费和近期一寸照一张,由公共课部统一办理,原办老卡继续有效(背后活动时间段作废)。参加活动人员自备器材,若无器材可向场地管理人员租借,标准另定。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2013年9月10日起执行,解释权属于公共课部。

公共课部

5.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五

近日,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专门来到合肥建设学校,为他们送去了锦旗,感谢他们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在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求的提高,体育锻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时尚”,而可供老百姓日常锻炼的场地不足的问题变得愈发突出。根据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要求,学校全面开放了场地设施,共享资源。好的事情,不仅要去做,更要去做好,合肥建设学校以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真开展工作,把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做好、做实。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具体负责,保卫科、体育组、总务科、医务室等部门组成的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五项原则”。即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原则;二是资源共享、合理开放的原则;三是保证安全的原则;四是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原则;五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原则。

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积极向社区的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工作,为他们免费办理进出校园健身卡。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免费开放田径跑道、篮球场、器械场地,羽毛球场地、室外健身器械、手球场地、排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等。

6.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六

辖区体育设施是社会公共资源,稳妥有序地组织对社区开放,对于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作用,有效缓解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经研究,社区体育设施对社区居民开放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开放原则、开放场地、设施种类形式和面向对象

(一)开放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有序开放,分类指导,强化管理,努力促使各类体育场地逐步达到和具备开放条件,并能坚持长期向社会公众开放。

(二)开放场地:

西联镇阳山村上庙背文化广场

(三)开放设施种类和形式: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室、棋牌室、游泳池、足球场等。社区居民在社区体育场地开放的区域内活动时,不得损坏学校财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不得扰乱体育场地正常秩序。活动所需的各种器具如社区体育场地不能提供的,应由活动者本人自带。体育场地因故不能对外开放期间,不得强行要求进入。

(四)开放对象:根据目前社区体育设施适用范围和开放服务管理能力的实际,主要面向社区居民开放,所有车辆一律停在校门外。

二、开放管理及保障机制

(一)加强制度建设,维护开放秩序。各开放体育场地要根据国家及我市有关体育场地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结合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的要求,完善体育场地安全保卫的相关规章制度,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防并妥善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推进建立协同巡查机制,所在社区警务室安排人员不定时到相关体育场地进行治安巡查,及时制止并处理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场馆设施等行为。

(二)加强设施管理,确保活动安全。各开放场地要按照国家、省及市体育设施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社区体育场地开放、设施维护等日常管理。社区应在体育设施周边显著位置设置体育器械使用方法指示牌和安全警示标识,张贴安全须知,指定专人在开放前和开放过程中对活动场地、活动器材等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健身市民正确使用体育设施。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社区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多元化群众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社区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社区体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工作,努力为市民提供就近、方便、优质的体育健身设施,以有效缓解社区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健全组织,加强管理。为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管理,派专人负责辖区体育场地设施,具体负责社区体育设施开放工作的推进、指导、协调和考核评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开放工作的职责任务,共同协调处理开放活动中的有关问题。

(三)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社区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社区、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开放社区居委会要积极培育志愿者组织,吸收社区居民、体育爱好者等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开放的管理和健身指导工作。在维护社区环境、保证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社区体育

7.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七

当前在不少城市,一边是学校体育场馆大门紧锁,一边是居民找不到健身的地方,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体育设施是影响和制约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众多研究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就是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1]。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等级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自学考试”、“面向社会服务所开设的各种学习班”等考试及学习班的举行,校园内的封闭式管理实际上早已经被打开。学校的教室、计算机机房、教师甚至于实验室上百万元的仪器、设备等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已经被充分地利用起来。那么学校为什么不能敞开校门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一点贡献呢[2]?国家早在2002年颁布了《关于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专门强调了:“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的原则[3]。充分体现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义务性,但实际使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的确,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会面临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政策合理,有利于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各种改革形式都应该大胆进行尝试和积极探索[4]。

2007年4月29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85%的学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通过作者前期赴湖南、甘肃、河南、黑龙江等几省调研发现:阳光体育的关键不是学生周一到周五在学校能否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而是周末、节假日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能得到保障。究其原因,问题的核心在于青少年体育锻炼场地在这些时间得不到保障。因为青少年非节假日时间在学校是使用学校体育设施,而非周末时间学校体育设施处于关闭状态,加之有很多地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因此学生节假日时间锻炼一小时得不到保障。因此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使学校体育设施能在节假日时间极大地填补了由于节假日时间学校关闭体育设施而造成青少年每天一小时锻炼得不到保障带来的空白,促进阳光体育工程的迅速发展。

2 研究方法

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场地的现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在调查地基础上对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研究结果做到科学、规范、实用。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和互联网查阅,搜索有关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开发、资源配置、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内容。

2.2 问卷调查法

对国内著名的体育专家、学校体育专家、体育管理的专家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人员、教研组负责人、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3 访谈法

对从事学校体育、体育管理研究的专家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人员、教研组负责人、体育教师及学生,以及社区体育设施管理者进行面访、群体座谈、电话询访、电子邮件咨询,多方面、多渠道广泛咨询和征求研究对象范畴的意见和看法,并进行记录整理,此外还访谈一些普通居民,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扎实、丰富的实证依据。

2.4 数理统计法

对以上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本课题研究分析提供定量参考依据,以求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角度做比较深入的研究探讨。

3 我国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3.1 我国体育设施总体状况

截止到2003年12月底,根据普查结果,能够达到我国体育场基本建设要求的体育场地总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共计850080个体育场地,标准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其中,体育馆、游泳馆等大型体育场馆共5680个,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1.0%;室外网球场和足球场等室外体育场地共485818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目前,全国现有场地中,各系统所拥有的体育场地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5]。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设施的种类、数量发展极不平衡。这势必影响到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

3.2 我国学校体育设施现状

根据2003年体育场地普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教育系统都各占一部分,在教育系统中各类学校体育场地数量及比例如表2所示。在我国,学校开放的实施工作起步较晚,1995年原国家体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随后部分学校开始向社会开放。据2001年国家软科学学科课题《大、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研究》表明,目前学校开放的比率大学是64.2%,中学是59.1%,小学是27.1%[6]。但是,课题所体现出来的这些数据并不能说明开放使用的实际情况,近年来,虽然有很大场馆开放率,但效果不理想,场馆资源占大多数的教育系统,对外开放率仍然很低,开放利用率也不高,使有限的体育场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此外,虽然目前我国体育场地总数有850080个,但公共体育场地还是比较少的,规模也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7]。

然而,学校这类资源却大量闲置,学校内体育设施的使用仅仅是在学生上课时间,寒暑假及节假日都是闲置的,年使用率不足70%。我国现存仅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就有约3亿平方米,占全部体育用地的60%,但是只有10%的锻炼人群。由此可见,校园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具有重大的意义。近些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合理使用这些资源,采取了积极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开放的现状并不乐观,校园体育设施开放的问题究竟何在,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8]。

3.3 我国社会体育设施现状

国家体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了为数不少体育场馆,总面积达13.3亿平方米。但是,由于归属不同,真正能用于广大人民群众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面积很小。据调查,一线城市有一半以上的社区没有体育设施,有的也只是类似棋牌室、门球场等娱乐场地,距国家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所有的大中城市在调查中都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9]。

调查还发现:目前所建体育场地90%以上地归各单位所有[10]。在全国所建的体育场馆中,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只占设施总量的2.3%,真正用于群众体育健身锻炼的场所不到体育场馆总量的10%[11]。大部分群众的体育锻炼是在道路或广场空地进行的[12]。

表3充分体现出了在马路或公园锻炼的群众人数比率[13]。然而,在马路边跑步,肺活量增加,会吸入更多的灰尘和汽车排除的有害气体,无形中增加了对身体的损害,这也是体育锻炼者无奈的选择。

3.4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积极推动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工作,是贯彻《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法推进群众性体育工作和街道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14]。为此,国家采取了行政法规的形式在《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于加快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公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自1999年暑假开始,各级各类学校在寒暑假和公休日期间,体育场地设施均向学生开放”的规定。所有这些政策法规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社会化,让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社会的认可[15]。

3.4.1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推动国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学校的体育设施资源,能够为群众健身运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从目前我国的社区现状来看,大量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还不成熟,如果能有效利用学校场地,那么将使相当多的群众可以得到良好的锻炼机会,为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6]。

3.4.2 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是与时俱进的充分体现

在传统体制下,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是封闭运行、各自为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强,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在保证本校使用的前提下对外开放,也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如何打破传统管理观念,把学校体育设施充分利用起来,从封闭运行走向对外开放,是新形势对政府职能提出的新课题[17]。

3.4.3 能够解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与场地设施匮乏并存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懂行的指导者。以往的研究表明,缺乏指导者是体育运动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高校),他们具有扎实的体育技术技能,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充沛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从事对群众健身锻炼的业余指导以及活动的组织。学校通过对外开放体育设施不仅缓解了群众体育锻炼场地匮乏的问题,还弥补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缺陷,也给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创造展示才能的天地[18]。

3.4.4 健身者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强烈需求

体育健身者对校园体育设施有着强烈的需求,因为,学校体育设施能为健身者带来很多有益的便利。第一,锻炼的便利。校园的分布一般都在社区的周边,对居住在周围群众来说,锻炼的时间和活动半径都恰到好处。其次,可以减少群众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普通群众住所附近没有健身场所,如果想要锻炼就只有选择营利性健身场所,费用相对较高,不太适合普通的工薪阶层[19]。因此,校园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希望学校能够敞开大门,以满足自己的健身需求。

3.5 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制约因素

3.5.1 观念转变问题

校园长期以来固步自封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广大学校领导在体育设施的开放重要性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自建体育设施只能供单位使用,这种思想致使一些学校工作人员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消极应付,让很好的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20]。

3.5.2 开放条件的限制

有一规模较小的学校场地少,体育设不健全,体育活动中心和教学区交叉,如果开放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影响,并且也达不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开放后反而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尤其是部分有寄宿学生的学校,学生24小时全天在校,在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制约[21]。

3.5.3 管理模式的匮乏

就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而言,管理上比较混乱。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所以,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在诸多方面就没有规范性。例如:管理人员的设置、开放的时间、开放项目的安全性、收费的合法性等。因为没有得到有力政策的大力支持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学校在权责问题上也不能明晰,导致校园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的实际操作难以实现[22]。

3.5.4 经费保障力度

要想实现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养护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无形中增加了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开支,如有损坏还得及时更换,学校的体育设施的开放主要面对的是普通群众,以服务性质为主,只能采取低价收费或免费的方式进行,而这类收费补偿额度和损耗相比相差很多,过高的运行成本,也是导致学校很少对外开放体育设施资源的一个重要原因[23]。

3.5.5 安全隐患问题

有研究表明,学校之所以不愿意开放体育设施资源,安全问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原因有三个:第一,有些学校的区域划分不明显,教学区和运动场所混在一起,客观致使开放不能进行;第二,外来人员繁杂,素质修养参差不齐,一些设施可能会被人为损坏,有可能在校园内也会出现危及学生安全的事件;第三,事故责任的划分问题,由于对外开放中进行了适当收费,外来人员在校园里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纠纷处理也令学校担忧,至今无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24]。

3.6 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建议

3.6.1 提高对学校体育设施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结合起来,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真正意识到,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需要,而且具有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意义[25]。

3.6.2 进行合理收费、有偿服务广大群众

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7月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管理的通知》,《通知》对学校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收取费用做了说明,要求收费标准必须考虑到本地区群众的经济状况,收取得费用资金只能用于体育设施的维护、保养、更新体育器材以及水、电、场地管理费等的支出。这样不但很好的解决了体育设施维修和更新的问题,而且经费上的保障还可以促使校园体育设施资源的更好利用[26]。

3.6.3 有效地利用闲置体育设施

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和训练后,体育设施是闲置的,这时可以对社区居民开放。学校相关的管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进行有偿服务的同时,不要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学校正常教学和训练活动时间对社会人员开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

3.6.4 校园体育资源开放形势

校园体育资源的开放形势可以用体育俱乐部形式来拓展,体育俱乐部在体育活动开展中是最有效的组织单位。它的建立和完善使得体育俱乐部更有活力,而且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有效途径。有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学校几乎都设置了体育俱乐部,并且很好的发挥着作用。体育俱乐部模式的开发可以引进资金,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制度,充分结合全民健身计划进行有偿服务,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7]。

3.6.5 实行“运动训练卡”制

学校可以让健身者办理一个“运动训练卡”或类似的证件,在办理证件的时候按年或月交纳一定费用。这样就不必在使用的时候逐个收取费用,既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又避免了健身者因为每次交费使用体育设施而产生情绪[28]。并且标明开放时段,居民凭证进校,按时离校,防止社会不法分子混入校园,这样就解决了学校管理难的问题。

3.6.6 与当地保险公司进行合作

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之后,所面临的安全、管理、损耗等问题可以有当地保险公司为学校担保,只需缴纳部分保险费,学校在对外开放中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人身事故均由保险公司负责,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3.6.7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使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向法制化方向发展,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依章处罚;加强管理和宣传力度,使参加运动的青少年和群众珍惜爱护场地设施[29]。国家应该尽快研组织专家对开放学校场地设施的具体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将全民健身计划纳入民生计划的一部分,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立法,使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尽早规范起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 小结

(1)我国体育设施总量不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低,群众体育设施有待加强。

(2)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开展;符合学校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趋势;缓解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足的矛盾。

(3)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面临下列问题:学校方面的开放意识;开放所需硬件条件;开放所需的诸如管理等的软件;安全问题。

我国群众体育设施尽管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但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全民健身意识增强的今天,伴随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又一个全民健身的高潮必将到来,我国全民体质必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摘要:公共体育设施是影响和制约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以缓解我国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对目前我国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学校体育设施相对较为先进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阳光体育工程的深入实施,为学校体育设施能够真正对外开放提供新的思路。

8.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可行性 体育设施 开放 公众

1 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设施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与体育资源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实现资源社会共享。我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区体育工作意见》中都明确规定:各种国有体育场地都要向社会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国家的政策法规中也指出:“学校、机关等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这表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具有一定条件下的义务性,体育设施为大众所用,其重要性更不能小看,它对普及大众体育,提高群众体育基础,提升体育人口的参与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查阅学校体育场馆可面向公众开放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为论文的完成奠定全面的认识基础。②调查法:通过借用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对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调查并对部分学校场地设施的开放现状进行实地考察。③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设施面向大众开放的可行性研究。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大众参与健身的意识逐渐增强,必然推动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社区的规划与建设中配套的公共体育设施根本满足不了公众的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高等院校中的体育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优于社会公共体育设施,但学校体育设施除了上课和学生活动,其余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努力挖掘学校体育设施的内在潜力,学校体育资源共享,逐步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是弥补公共体育设施不足的一条捷径。

①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教育系统占了一半以上的体育设施资源,但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现状非常有限,主要以室外场地为主,大部分开放项目为室外田径场、足、篮球场,在这些场地中,开放比例排前三的分别是篮球场、田径场、足球场;从这些现象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个特点: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场地不易损坏,不需要附加额外的器材,所以,这些场地向社会开放比较容易。而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场地要求较高,投资较大,易损坏等原因不便于向社会开放,所以,开放比例较小。②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开放的可行性。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开放的必然性,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2008年的奥运会,激发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但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与利用情况,却远远满足不了普及的要求。目前我国学校的位置大部分是位于居民区附近,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群众健身活动。学校良好的健身空间和氛围,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健身运动,从而会导致体育人口大幅度增加。如西欧的许多国家就明文规定,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在学生放学之后,必须向附近居民开放。就连国家机关也将体育设施开放。③学校正常的上课时间与居民锻炼的时间不相冲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要以不影响学校教育为首要前提,学校的假期相对来说比较多,如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其次是早晚阶段时间。我国的学校一般来说都是早上8点上课,下午5点左右下课,而广大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习惯也恰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外。也就是说,对外开放不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

3.2 学校体育设施面向大众开放存在的问题 ①学校体育设施经费保障存在问题。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使用率大大增加这必然会导致体育设施使用寿命缩短,为了维持这些体育设施的正常开放,学校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障。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及更新的经费投入、以及管理费用的开支是一笔很可观的开支。②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查表明,在众多学校对开放存在疑虑的原因中,安全问题是排在首位,90%以上的学校都承担起这个责任,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外开放,大量的人口进入学校会扰乱学校正常的生活、教学秩序,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对外开放,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给带进了校园,对校园环境的破坏,会导致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学校要承担法律责任。

4 结论与建议

4.1 宣传教育,提高大众文化修养是搞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关键。学校是净化人类灵魂的场所,社会要负起这个责任,人人讲文明,懂礼节,从认识上、观念上转变,做到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园,同时,学校主管单位也要自主、自发的为公众服务,充分利用学校所拥有的体育资源,积极寻求学校体育场地面向社会开放的发展规律,达到一种和谐的共存状态。

4.2 多部门互相配合,是学校体育设施有效地对社会开放的基础。政府、学校、社区相关责任部门联合起来,政府落实政策的实施、资金及安全的保障,学校保障场地有序正常的开放,社区负责起宣传,起到教育的枢纽作用。多部门一起负起监管的职责,达到文明健身、科学健身的目的,由社会共同管理来预防和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海乐,徐意坤,王翔.高校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在全民健身中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2(17).

[2]王茂利.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25).

9.体育开放式教学的反思 篇九

针对新一轮的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的指导思想,怎么样能把开放式课堂做好?我就体育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中找出机新的灵感。如果按我们以前的传统来上课学生就要规规矩矩的,一切行动听指挥,但我想,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好好地利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能愉快地上好体育棵,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高兴愉悦的气氛中体质得到锻炼。

我曾经对学生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你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你希望体育课怎样上呢?80%以上的学生说:体育课就是打球、跑步等。但他们更多的希望是上体育课时玩游戏、打篮球和跑步,我想,现在学生们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的,我应该引导他们,通过发挥他们每个人自己的优势、长处来更好的上完一堂体育课。

例如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以往本人一贯的教法是,规定学生在300米环形跑道上跑4—5圈,作为一种练习手段,教师则不时用哨声或大声吼叫等练习手段提醒和督促学生跑起来,结果教师在精神上很累,学生跑得又累又费劲,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后来,本人尝试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择练习手段。有些学生选择连续三分钟运球上篮,有的选择连续跳绳三分钟,有的选择五分钟追逐跑,有的选择五分钟带球突破射门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来体验耐力练习的乐趣。这样学生的练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大多数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较快。教师也教得轻松,教得愉快的感觉。这种改变传统学习的耐久跑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强化的情景下,激发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跑只是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心肺耐力的一切有效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试验。

10.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十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成为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对此应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稳步建立起长效机制,推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此同时,还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媒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解决体育设施在对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设施 对外开放 对策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日趋增强,健身运动成为杭州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状况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全民健身需求。市区土地日趋紧张,大规模兴建新的体育设施也不现实。与此同时,市内中小学体育设施利用率却不高。因此,充分利用中小学体育设施,为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推动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一、现状

(一)全国体育设施的整体情况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设施普查显示,当前我国现有850080个体育场馆,其中学校体育场馆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状况

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615个,其中中小学标准场地 1672 个,中小学体育场地占全市体育场地46.3%。因此,对外开放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对杭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三)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情况

杭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训练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是在满足学校正常体育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为缓解全市体育设施短缺的矛盾,满足广大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而采用的一种有偿或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各类政策的相继出台,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为广大市民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了一个健身场所,相应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但据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杭州市体育设施总体开放情况并不容乐观。

二、存在问题

(一)安全责任问题较为突出

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安全问题是首要问题,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问题。

1.学校财产安全:现在学校管理环境相对封闭,因此,学校财产是相对安全的。但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前来参加锻炼的外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极有可能造成学校财产损坏和私人财物失窃等安全隐患。

2.事故责任问题:大部分前来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员健身常识和运动能力不够,可能存在着运动方式的错误和对运动器械的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运动损伤。另外,有些体育器材老化,又缺乏及时的维修,极可能给不知情的锻炼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3.学校治安问题: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员可以自由地进入学校,其中不乏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者,可能与校内师生发生冲突或发生寻衅滋事等问题,从而给学校带来治安问题。

(二)体育经费紧张,没有保障

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休闲场所,但与此同时,市民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体育器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以及管理支出。因此,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经费问题成为制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关键。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主要来源于向社会开放收费的资金以及学校财政拨给的资金。而学校的这些资金只能维持学生活动的场地费和维护费,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后所带来的各种其他的费用目前还没有保障。

(三)体育设施管理人才缺乏

当前,杭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本校教师,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都比较单一,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

(四)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后,给广大市民带来了一个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但由于人员较杂,加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以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极易出现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活动场地卫生差:体育器材被损坏:管理责权不明,容易导致管理人员和参加锻炼的市民发生冲突。

三、建议与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体育设施自身的单一价值,中小学体育设施直接为广大市民服务,能有效缓解全市日益扩大的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

面对新形势,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抓住管理改革的机遇,在保证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基本方针,通过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适时调整体育管理模式,在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指导以及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学校管理者应根据体育设施的不同特点以及目前的对外开放情况,逐步实现学校体育设施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形成以体养体与公益化的有机结合,这是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稳步形成长效机制

11.浅析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现状 篇十一

摘要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对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偿开放的现状和影响有偿开放的因素,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提出合理性建议,为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现状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高校体育场馆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对社会开放,高校体育场馆在保证学生的教学和课余活动之余,既满足了社会对体育场馆的需求,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极大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通过有偿开放的研究,可以了解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掌握科学的管理模式,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使教学和有偿开放协调发展,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黄石理工学院部分领导、教师、学生、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分析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使用现状和对社会开放情况。主要采用:(1)文献资料法;(2)访谈法;(3)数理统计法;(4)问卷调查法:发放有关体育场馆内容的问卷600份,回收512份,回收率85.3%,有效卷443份,有效率86.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我院现有体育场馆的数量和面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资源设施迅速新建和扩建,体育场馆供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局面,目前有体育场馆、场地81个,总面积为49421平方米,其中露天场地47521平方米,室内体育场馆1900平方米,具备较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其中标准田径场、三大球场、乒乓球场的拥有率较高,标准化、高水平的综合体育馆有一个,网球场有三个。

表1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现状

场地名称数量(个)面积(平方)是否室内

篮球场3017773否

足球场214280否

乒乓球场l250否

排球场152430否

羽毛球场l93448否

健身房l240是

搏击馆1390是

田径场17140否

网球场32200否

馆形体室2250是

瑜伽室2230是

乒乓球室1120是

体质测试室2250是

综合球场1420是

总计8149421

(二)目前我院体育场馆开放的服务对象和形式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服务对象为本校学生、本校教职工、社会团体、社会个人。以本校学生和教职工为主。开放的形式有五种:一是学校日常教学、训练、竞赛、表演和课外活动的安排,室外的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对本校学生无偿开放,室内场馆对学生除教学外实行有偿开放;二是室外场地无时间限制,室内场地每星期一、四对本校教职工无偿开放,其他时段有偿开放;三是部分场地对团体、单位、个人有偿开放;四是对外租借综合体育馆、足球场和田径场;五是健身房对外承包。

(三)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运动项目

黄石理工学院有偿开放项目主要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和器械健身,这些运动项目大多都是在综合体育馆内进行。体育场馆能否有偿开放跟体育项目有密切的关系,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器械健身是受群众喜爱程度较高的项目,有一定的技巧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对体育场馆的要求也比较高,要在室内场馆进行才有健身氛围。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群众为主,开展有需要、有市场的项目,以此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消费,提高场馆使用率。

(四)黄石理工学院有偿开放的体育场馆

黄石理工学院目前有偿开放的场馆主要是综合体育馆和足球场,篮球和排球场地向社会无偿开放。综合体育馆由体育部管理,健身房对外承包,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羽毛球、器械健身、乒乓球等项目群众比较喜爱,消费市场稳定,这些场所属于稀缺性场馆,资源短缺明显,学校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有偿开放,既满足社会需要,又能增加收入。田径场和足球场属于露天运动场,一般只在某些社会单位或团体组织足球赛或田径赛时才会租用。篮球和排球场是水泥场地,成本低,维护比较简单,因此对外无偿开放。

(五)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时间段

我院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时间主要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这样不会跟教学时间发生冲突,高校体育场馆只有在保证学生的教学之余,才能向社会实行有偿开放。周一到周五是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后;寒暑假和周六日全天对外开放。上午十点前学生还未上课,下午四点后学生教学已经结束,再加上下午和晚上是锻炼的高峰期,社会上的许多人都愿意在下班后的这段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学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时间段既能满足学生的教学又能很好的配合大众的健身的需求。

(六)有偿开放收入分配情况

高校场馆的有偿开放有严格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我院体育场馆由学校投资建设,管理权归体育部,每年学校拨一定维持费,其他费用自负盈亏。因此,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所得创收经费归体育部门所有。为了延长场馆使用寿命和场馆的良性循环,部门把创收资金首先用于维护改造场馆和购置器材,其次用于发放劳务奖金,最后剩余的增收节支收入用于职工福利和奖金。

(七)影响我院体育场馆资源有偿开放的因素

1.地理位置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有偿开放的实施。我院位于郊区,离市中心较远,居民小区少,居住人口松散,因而缺乏相对稳定的社会个人及团体的参与,面向社会有偿开放受到一定限制。

2.硬件设施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硬件设施主要指高校体育场馆物质设施及条件。我院的室外场地数量比较多、种类比较全,但是功能齐全的室内体育综合馆却只有一个,游泳池一个都没有,学校目前最急需的是室内运动场所。室内场所不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可利用时间多,有利于增加使用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档次也在增加,室内馆比室外馆更加符合市场和群众的需求。

3.经营思想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要经营好体育场馆,应采用适当的宣传方式,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消费。调查发现我院场馆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采纳营销和宣传手段,缺乏对营销的认识,宣传方式比较单一。

4.管理模式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在管理方面,我院体育场馆在有偿开放的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由体育教师兼任,体育场馆有偿开放还未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体育部门与学校相关领导、部门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协调。

5.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对有偿开放的影响

安全问题是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存在的首要问题,很多高校没对外开放,主要就是考虑到开放会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为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大多数高校限制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一旦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会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如果实施有偿开放,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学校难以脱离关系。

三、结论

黄石理工学院体育场馆资源设施新建和扩建迅速,体育场馆供给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局面;服务对象以本校学生和教职工、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为主;有偿开放项目主要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和器械健身;有偿开放的场馆主要是综合体育馆和健身场馆;体育场馆有偿开放以为部门创收为主;影响有偿开放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硬件设施、经营思想、管理模式等。

四、建议

12.开放式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 篇十二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开放

(一) 运动参与领域目标

该领域目标关注的是运动兴趣和习惯。这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运动兴趣与习惯是在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开放性课程由于是学生自主选择的, 因此教师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 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该领域目标主要强调通过多年的体育学习, 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的运动技能, 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 并有所专长, 最终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1~2项运动技能。开放性课程是项目课程, 它指导学生直接在指定的项目中学习、训练, 运动技能不断高层次化、高水平化, 最终形成自己的专长。同时不反对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选修第二项甚至第三项项目课程。

(三) 身体健康领域目标

该领域目标建议在不同的水平上侧重发展某些体能, 这主要是考虑到体能发展敏感期的问题, 特别要注意在小学阶段, 少用竞技化、成人化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否则, 不但不能发展学生的体能, 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要正确处理好体能发展敏感期问题, 课程教师的认知能力是关键;开放式课程在课程教师的选派上注重项目专业化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专项教师比一般教师更了解项目课程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便于在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拿捏分寸。

(四) 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该领域目标追求的是体育活动使人产生愉快感、转移不良注意力、释放消极情绪;同时给学生努力展示自我的机会, 增强自尊和自信, 改善心理状态,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课程教师给学生 (特别是给体育困难生) 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 相对以往泛公共体育课程来说, 开放性体育课程更容易安排这种机会。

(五) 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该领域目标着眼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与体育道德。这是体育开放性课程的最高境界。它随着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 运动素养的升华而逐渐养成。体育开放性课程因为提供了教师 (课程教师) 、学生 (相同爱好的同学) 、教学材料 (项目) 、教学环境 (课程场地) 等整合而成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可连接学校、社区、互联网等有用空间帮助学生认识运动项目的水平、个人与群体的联系, 理解在体育与健康问题上个人和国家分别应承担的责任, 等等。

二、体育课程结构的开放

首先, 开放式体育课程要求课程教师把教学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内外活动, 把运动训练纳入课程, 形成不同层次的运动梯队。

其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 经过问卷调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项目体育课程, 打破原有的年级、班级建制, 适当实现重新组合上课,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再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 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最后, 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 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学生, 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开放

一般意义上的学校体育课都是不同项目、不同单一技术在不同年级体育课中的反复呈现, 我们可以称之为炒冷饭。实践证明, 单一的技术无法在体育实践中应用, 而且学生学了就忘, 忘了又学, 最终产生厌烦情绪, 其教学效果是极差的。开放式课程是以菜单的形式向学生提供学习项目和课程教师。

(一) 开放公共体育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个人特点, 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于自己的公共体育课程。

(二) 开放指导教师

学生选定课程后, 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指导教师。例如, 篮球课程有三位教师任教, 那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层次任选一位教师作为自己的课程教师。如果没有确定教师, 则由体育教学单位负责指派。

四、体育课程评价的开放

课程评价的开放性着眼于课程的发展性, 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的评价。

(一) 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 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意志表现等。它主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 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较之以往单一的评价手段, 这样的评价更具以人为本的特征, 更具开放性和发展性。

(二) 教师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 (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 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以采用期中教学检查、学生网上评教、学校督导听课并反馈信息等方式进行。在开放的运作模式下力求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发展。

(三) 课程建设评价

13.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十三

1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相比普通运动场有着场地好、配套设施全、不受时间和天气因素影响的优势,但根据资料和实地调查中显示,大部分高校尤其中小城市高校体育场馆实际运营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场馆资源的建设满足不了高考扩招的需求

随着高校硬件设备建设的逐渐完善,体育场馆数量显著增加,室内场馆和综合性场馆也逐渐增多,这些都将大大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建设步伐,场馆功能也突破了过去仅能满足正常的教学、训练的局限,拓展到可以承办赛事等大型活动。但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人均使用面积不断缩水。而体育场馆投资多,空间大,受规划用地限制,场馆的建设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求,这是影响高校体育场馆充分开放的主因。

1.2中高端场馆开放程度偏低

这类场馆的特点是投资大、体育设施较好,运行成本、维护成本都很高,基本支队体育专业的学生开放,平时对普通大学生开放时间很短,有的甚至不对学生开放,专门用来向社会租赁经营。

1.3没有科学完善的场馆开放管理制度

许多高校的场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但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保障。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主体多元多层,利益主体相互交叉,管理责任不明,利益分配不均,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制度松散,专业管理部门缺失,不能合理的处理好开放、维护与持续发展几方面的关系,没有形成“以馆养馆”的良性循环,造成场馆的日益破旧和资源的浪费。

1.4场馆开放运营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的系统培养

14.体育设施开放管理制度 篇十四

学校作为运动场地开放的学校,一年来,学校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坚持将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设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和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和村民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赢得了本镇特别是学校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现将今年我校运动场地对外开放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开放落实。

校园开放作为实事工程,学校非常重视,召开了“校园开放”的专项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做好学校场地开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对于开放时间、开放场地、管理人员均作了细致安排;针对学校的财产安全、健身人员运动安全、体育设施及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外来人员的接待与管理、与村委和近邻的联系等工作,做了重点讨论。

开放校园之前,学校还自查了校园内安全设施的情况,及时维修和增添,为开放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做好实事。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德育、教导主任等参与,组成了场地开放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制订了《校园场地开放制度》。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场地开放的总体协调与安全工作,总务主任负责开放的具体安排以及体育设施、场地的维护和管理,德育教导负责学生假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这样对场地开放活动的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细化,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合作,保证了学校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本校师生:周一——周五 六月至十月:2:00至6:00 十一月至五月:2:00至5:00(二)本镇居民(含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 六月至十月:上午7:00——10:00 下午4:00——7:00 十一月至五月:上午8:00——11:00下午1:00——4:00 以上时间学校校园均向居民开放,让周边群众每天都能享受到学校的场地资源,安全、有序地开展健身活动。

三、以人为本,服务社区,共建共享。

学校为规范管理,每一个进入校园健身的群众均需实名登记,进出入时间也由门卫做好相应记录。

节假日期间,除了附近居民外,许多学生也成为了活动的常客。为了更好地做好场地开放工作,学校尽量替来健身活动的人员着想,制定便民措施。如将场地开放时间在学校网站公布,方便健身人员选择安排。

特别是每年暑假,学校每天均有居民来校进行健身活动。自运动场地开放以来,学校共接待健身活动的居民已近上千人次。

学校开放工作得到了社区及周边居民的肯定,他们一致希望学校能长年坚持下去。

学校正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校的场地变得热闹起来了。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把场地开放工作坚持下去,进一步完善开放工作的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用好场地,把校园开放工作搞得更好,让社区和周边群众更加满意。

上一篇:大连调研下一篇:初中生读意林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