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

2024-10-14

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6篇)

1.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 篇一

从此, 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 等着奇迹再次出现。

由这个故事而生发的成语是: ()

齐宣王爱听吹竽, 又好讲排场。他常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 根本就不会吹竽, 却想办法混进队伍, 拿着竽装腔作势, 从来不曾被人发现。

齐宣王死了, 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 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 而是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 只好逃之夭夭了。

2.乐不思蜀成语解释 篇二

所属朝代: 三国时代

拼 音: lè bù sī shǔ

出 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解 释: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典 故:

公元223年,蜀汉的建立者刘备因病去世。他16岁的`儿子刘禅即位,称后主。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即位初由于丞相诸葛亮等人的辅佐,还能很好治理国家。后来辅佐他的人先后去世,自己又只知道玩乐,因此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糟糕,国势日趋衰弱。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攻下绵竹,大军直逼成都。刘禅投降,当了俘虏,蜀汉灭亡。魏帝曹奂命刘禅迁到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并封他为安乐公,给予他很多赏赐。刘禅对此很满足,心安理得地在异国他乡重过享乐生活。

一天,晋王司马昭请刘禅饮酒。席问,特地为他表演蜀地歌舞。在场的蜀汉旧臣看了,触景生情,十分难过,有的还掉下了眼泪。只有刘禅观看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全无亡国之恨。司马昭见到这种情况后,私下对一位大臣说:“一个人竟糊涂到这等程度,真是不可思议。如此看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也不能保住他的江山!”

3.经典故事:乐不思蜀 篇三

经典故事: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为争夺统治天下的地位,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其中,刘备统治的地方称为蜀。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因此蜀国迅速走向衰落。最后,魏国大军攻入蜀国,刘禅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投降以后,刘禅他们被接到魏国居住,魏国封他为安乐公,还让他和以前一样生活,整日饮酒作乐。司马昭担心刘禅表面上装作很顺从,暗地里集聚力量将来消灭魏国,就想试试他。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想起了家乡,难过地哭起来。而刘禅却表现得很高兴,司马昭就故意问他:“你不想家乡吗?”刘禅随口说:“这里的生活很快乐,为什么要想蜀国?”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如果司马昭再这样问,你就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天天都想念那里。’这样司马昭就可能放我们回去!”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这个问题,刘禅就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哭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一看,便明白他是装出来的.。以后,司马昭不再防备刘禅了。 感悟: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因为贪图享乐而忘了国家,甚至连装着想念家乡都装不出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贪图眼前的享乐而忘记了自己的追求。

4.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 篇四

期间, 学生熟悉课本内容, 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成语词典和相关的普及型历史读物, 从中收集与课文中提到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现象有关的成语故事。包括课文中提到的或者隐含的成语。课外的成语典故海阔天空, 需要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 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教师给予指导点拨,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积累成语知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活动目标】巩固学习成果,丰富语文知识。通过收集成语历史故事素材,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及写作能力;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培养合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审美情趣。

【活动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

由主持人宣布比赛内容,介绍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比赛选手按照事先划定的位置就坐,每队3名代表

1. 成语故事欣赏。

2. 宣布竞赛规则。

必答题:依次由每组的三位选手独立回答,其他选手不得有任何形式的提示,否则倒扣相应分数。每位选手回答完毕后由裁判组判定成绩,回答正确得分,回答错误或不完全正确不得分。

抢答题:主持人读完题目喊“开始”后方可抢答,本参赛队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答案;回答正确得分,抢答或回答错误倒扣题目相应分数。

风险题:根据难易程度设不同分档题目,然后由各参赛队抽取回答,回答正确得分,反之扣去相应分数。

三、比赛开始

1. 必答题。

(1)成语对对碰。

例: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投笔从戎 班超立功西域

四面楚歌 民间关于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

(2)成语快归:以下成语按春秋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进行分类。

A.退避三舍B.指鹿为马C.草木皆兵D.问鼎中原

E.风声鹤唳F.破釜沉舟G.卧薪尝胆H.纸上谈兵

(3) 说出每张图片名称并回答每张图片隐藏的相应问题。

A.退避三舍B.指鹿为马C.草木皆兵D.问鼎中原E.风声鹤唳F.破釜沉舟G.卧薪尝胆H.纸上谈兵(3)说出每张图片名称并回答每张图片隐藏的相应问题。

说明:A.讲成语故事,考查学生对成语典故的熟悉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B.根据提示说出成语,考查学生是否掌握所学成语;C.成语表演,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体现其表演技巧;D.成语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E.举出带一、三、五字的成语各两个,考查学生对历史成语的综合掌握能力。

2. 抢答题。

(1)看图说成语。(图略。)

(2)根据内容说出成语。(图略。)

3. 风险题。

(1)根据提示说成语,说对讲一个相应的成语故事。

(2)每队出两人,一人面对台下同学,背对主持人,另一人则相反。由主持人出示随机挑选的成语,一人用所学知识或相关的历史故事解释,但不能出现成语本身的字。时间1分钟,以猜多者为胜。

(3)成语图猜。

评委核分,宣布各组得分情况,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

4. 初战告捷。

每组发一张同样的表格,表格类似普通的填字游戏,由若干行和列组成,相互交叉。并在最下方注明提示内容。时间5分钟。如下图:

5. 你争我夺。

由主持人提供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每个成语提供3个条件,按条件先后分值逐渐减少。

例:这是关于项羽的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他作战十分勇猛,表现了大无畏的气概;成语描述了项羽在与秦军作战时抱着必死的决心,精心准备,最终以少胜多。当时他命令士兵渡河,凿沉船只,打破锅灶,只带三天干粮,上路的情景。

答案:破釜沉舟。

6. 针锋相对。

由每组队长从同学上交的成语题库中选取一个成语,本组回答或指定其他组的任何一位同学说出这个成语的出处,历史背景和其中蕴涵的历史故事。

7. 背水一战。

本组包括场下队员相互商量,查阅相关的资料。按照分值不等,安排试题。

例:举出带有一、三、五字的成语各两个。

8. 故事大王。

由各组场上队员选题,场下学生来讲故事,根据讲述情况基本正确给20分,错误不给分,如果本组不会,由其他组抢答,答对加20分,答错减20分。

四、总结

教师宣布获胜小组及优秀组员,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要求学生组织一期板报,报道成语故事比赛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培养学生骨干对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能大大提高学生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这次活动中,学生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筹划者、组织者,教师只充当了协调各组的角色,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尽管学生的表现不是十全十美,但这样由他们自主、合作开展的活动,更能激起他们参与的热情。教师也没有把全部目光放在活泼大胆的学生身上,文静胆小的学生也得到了教师的关注。

5.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 篇五

一、思疏漏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与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解题后,首先要思考是否有疏漏和错误的地方,总结应该注意的方面:如答案是否与题中隐含条件相抵触,是否有其他可能情况,是否掉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这样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 m取什么值时,方程x2-(2m+1)x+m+1=0的两根的平方和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错解∵x1+x2=2m+1,x1·x2=m+1.

反思上述解题过程正确吗?显然x12+x22的值不能为负.经检查,上述解法疏忽了一个重要条件,即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的条件是Δ≥0,所以Δ=[-(2m+1)]2-4(m+1)≥0.

∴抛物线顶点不在有实根的范围内.

故当时方程两根的平方和最小,最小值为

通过对解题结果疏漏的反思,一方面可以确保答案准确无误,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个人知识和思维方法上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

二、思过程

在解题教学中,若能注重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往往可以看透问题的本质,发现一些意外的东西.许多创新灵感的获得,都是源于反思的自觉.因此,解题过程中应注意用好“反思”这一武器,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思维能力.

例2已知一次函数y=x2+2x-3.

(1)求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2)判定方程x2+2x-3=0有无实数根;(3)求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4)解不等式x2+2x-3>0.

解(1)顶点坐标(-1,-4),对称轴是直线x=-1.

(2)∵b2-4ac=4-4×1×(-3)=16>0,∴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3)令y=0,得x2+2x-3=0,∴x1=-3,x2=1.

∴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1,0).

(4)由图像知当x<-3或x>1时,y>0

所以不等式x2+2x-3>0的解集为x<-3或x>1.

反思回顾解题过程,将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联系起来,拓宽了认知结构,加深了对“三个二次”之间关系的理解,认识到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弄清了它们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对我们以后的解题大有帮助.

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可进行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使知识网络化.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结构立体化,这样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达到深化基础、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

三、思变化

解题后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把原题“改头换面”,变为多个与原题内容或形式不同,但解法类似的题目,这样可以增强变通能力,扩大视野,深化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例3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题(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2)顺次连接矩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3)顺次连接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从以上问题的解答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思在思考问题时,将信息向各种可能方向扩散,引出更多信息,使解题思路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一种理解,不满足于得到基本的结论,这样就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解题后的反思,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检查,学会多角度思考,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创造性,从而大大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形成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和品质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解题后反思解题过程,引导他们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解答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摘要:学习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的过程,我们只有经过反思与总结,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而不断进步.本文研究了在数学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现整理如下.

关键词:数学学习,反思

参考文献

[1]吕海明.数学理解之面面观[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173.

6.乐不思蜀的成语寓言故事 篇六

一、理性与价值期待的完美塑造

现实社会中, 人们习惯以“理性化”的伦理基调和思维范式来“理性”自己和他人。舆论价值宣传的传统基调即是以“价值理性”示人, 形成“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目的理性”等。正如康德所说:“一切理性存在者都必须服从这样的规则: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和别人仅仅看作工具, 而应该永远同时看作是目的自身。”黑格尔则认为康德对常人所认为的主观与客观的颠倒, 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实践理性的“主体间性”。社会舆论传播价值“场域”中, 正是巧妙通过这种颠倒的主客体价值关系, 迎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心理的“相对剥夺感”。

综观影响全国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普遍引起网民高度关注, 舆论包括教育、卫生、生活等方面, 从负面的舆论影响中, 难觅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身影。是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性”使然还是媒体舆论价值期待的完美塑造?从笛卡尔的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观点来分析, 学生党员的“理性”是党员所特有的, 媒体舆论对学生党员的价值期待也是“先天”的, 二者带有双重的“理性”期待, 因此不谋而合地产生“理性”标签。根据康德“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性”观点, 将媒体眼中学生党员的“理性”解读为“信念”、“信任”、“信赖”、“信仰”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情操。另外, 对学生党员群体的“理性”期待, 与媒体的自身舆论导向有关。诺埃尔·纽曼等在研究1968年伦敦反越战示威时发现, 在某些主流媒体最先报道相关新闻之后, 其他媒体也会相继跟进报道, 形成一股连锁反应。可以认为,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某些最先传播信息的媒体对其他媒体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从“领袖”媒体流向其他媒体从而引起一系列报道的反应, 被称为“共鸣效果”[1]。因此, 在高校舆论宣传的主导思想里, 受主流媒体的影响, 在媒体舆论导向的意识里, 不由自主地用“理性”的思想和“理性”的眼光为高校学生党员披上“理性”的防护服。高校学生党员的“理性”是符合大众心理期望值的, 不理性和非理性才是反常的。

二、被理性与实践理性回应

美国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认为,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 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例如, 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 “被”字成为网络热词, “被增长”、“被就业”、“被自杀”、“被提高”、“被开心”等时常见诸媒体报端引来网友的极力吐槽。“被式”词汇的流行是时下网民对社会现状的评述和宣泄, 体现一种无奈式的抨击, 迎合了当下网民的普遍心理。媒体舆论的这一导向出发点已树立了“主动迎合”和“被动美化”的双重标准。置身网络的大学生党员群体, 所遵从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是比较高的, 但大学生也有自身不受约束的内在需求的特性, 参与网络行为也不尽是“道德模范”的宠儿。根据笛卡尔的“理性”说, 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网络行为是主动的, 网络行为的理性化也是其本质使然。而康德的“理性”观点, 则反映大学生党员参与网络理性化形象则是媒体舆论渲染的被动结果。大学生党员网络行为被理性化的过程, 充分反应社会舆论将个体行为与所推崇的价值舆论导向进行非理性捆绑的过程。

社会舆论将个体在社会存在中所呈现的价值形象提高, 一旦形成舆论价值效应后, 公众评价对象的价值依据也会随之提升, 而这种提升并不是建立在公众对现实世界中个体价值行为实实在在的感知基础之上[2]。正如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技术, 它解决的是“是”的问题, 即事实, 并不能解决“应当”的问题, 即价值问题。网络技术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拓展了新的领域, 提供了新的舞台, 但是它并不能解决网络主体的道德完善与精神追求。同时, 由于信息与网络技术开辟的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存在着诱发网络主体道德问题的理论可能性, 从而使网络道德主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道德困境[3]。所以, 原本持有价值理性期待的社会公众在接受媒体舆论持续“理性化”的信息宣传之后, 所了解、接触的是“被理性”和美化的公众舆论形象, 与真实现存世界却相差甚远。

媒体舆论用“理性化”神话包裹的公众舆论形象具有极度危险性。人的价值选择是在不断的冲突矛盾中调整的, 当公众的期望与媒体舆论包装的“神话”形象不相符时, 可能一夜间就会有被公众从内心价值将其赶下“神坛”的危险, 更会陷入价值崩溃、价值混沌、价值重建的矛盾循环。时常见诸报端的“倒地老人无人敢扶”、“就业诚信”、“环境保护”、“大学生权益维护”等信息中已难觅大学生党员群体挺身而出的身影,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准则要求及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的党员标准不符。大学生党员的这一“缺位”行为本身强有力地回应了媒体舆论长久以来对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理性”包裹, 无论媒体舆论处于政治色彩的渲染还是为社会公众架起价值“神坛”或另有目的, 实践中的价值理性回应是任何舆论吹嘘难以逾越的“道德鸿沟”。

三、行而不思的哲学意念

根据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的“进化哲学”观点, 宇宙万物“始终是通过不断变异, 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行应该建立在思的基础之上, 行反馈并为思提供有益价值判断, 循环往复, 向更高境界不断进化的过程。由此可见, 行而不思的价值遵从不仅违背了“进化哲学”观点, 更与当前社会舆论价值导向显得格格不入。行而不思从哲学意念上表现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行为”三个哲学逻辑。

1. 行而不思的价值判断

意识形态是一定规模的社会集团持有的系统性的价值判断[4]。意识形态在政治上的最大功能即是对现存的社会制度提供合法性论证, 形成社会成员对该制度的认同和支持。高校学生党员从价值判断角度选择行而不思是建立在对当下社会制度系统判断的基础之上。参与网络舆论行为源于对网络舆论观点的认同, 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亦或无法判断其根源, 只是普通的“转发”参与者, 无法对参与的舆论观点说出所以然。对网络舆论观点置若罔闻也是一种价值判断, 尤其是对有违社会主流思想的网络舆论, 更加体现出高校学生党员不作为和无为的网络心态。

马克思唯物史观致力于把意识形态作为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体系。确证并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实现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化形态”及其实践理性的对立统一[5]。行而不思是大学生党员对网络行为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也是对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往往会作出好与坏或应该与否的价值判断。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 体现行而不思的“意识形态性”, 以观念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区分强调精神生产的“文化实践”意义, 凸显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其二, 体现行而不思的“文化形态”及其实践理性。大学生党员的网络行为的价值判断关乎“道德正当性”的哲学争论。由于文化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们往往割裂经济政治实践与文化实践的联系, 这正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缺陷。

2. 行而不思的价值选择

价值选择的重要属性是道德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是否积极与正确, 直接影响主体在现实中所采取的行为是否具有德性, 即是否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标准[6]。高校学生党员在网络舆论行为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源于个体价值判断, 建立在主观道德标准基础之上。但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构成一对先后顺序的事实逻辑关系, 价值判断是高校学生党员对网络舆论行为能否满足自身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指向判断, 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在的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命题不仅可以被解读为“道德的客观基础是一定的利益关系”, 而且就人的需要无不是与利益需求相通而言, 它还可以被解读为“道德的客观基础是一定的社会需要、人的需要及由此构成的‘需要关系’”[7]。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决定了网络行为的价值选择关乎道德抉择。当高校学生党员置身“全球化”、“开放性”、“隐蔽性”的陌生网络环境时, 自身“无他性”的表现容易受到诱发, 表现的与普通同学并无差异。在不涉及法律制裁领地的时候, 道德修养和道德抉择是占内心世界的主导地位的。

道德、正义乃至合法道义原本只有在现实社会结构中才彰显的特性,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同样有效。尽管未来社会依然可能存在如贝尔所分析的个体物质利益欲求与社会公共价值或社会道义之间的特定张力, 高校学生党员思考之后的“网络沉默”行为和未经思考的“网络跟随”行为都反映个体物质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徘徊的结果。然而, 文明的前景“在于个体物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化”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只是需要高校学生党员理性网络价值选择的推动与坚守。

3. 行而不思的价值行为

对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都是不可或缺的[8]。行而不思体现当下工具理性张扬, 价值理性逐渐边缘化的价值现状, 也是社会发展、市场运动的发展产物。大学生常将在浏览互联网信息、发表个人网络言论、参与论坛交流、网络游戏、加入兴趣爱好分享小组等网络行为中获取的快乐体验或成就感进行分享, 日常的群体性交流、语言体系也常常离不开网络话题[9]。大学生的网络心理也是错综复杂的, 常伴有享乐愿望强烈、好奇探秘心理、抱不平心理、利益心理、嫉妒、报复心理、心理障碍和心理变态[10]。大学生党员的网络行为更多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价值行为, 本身没有太多的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价值取向, 而是为了炫耀的无聊的打发式的工具理性。首先, 这种行为的出发点没有意识也无意于去与意识形态挂钩, 对更深层次的政治动机更是缺乏了解和无从谈起。其次, 这种网络行为原创性少, 跟随性多;实践性少, 消费式多;他们不经意间的跟帖却充当了传播的角色, 正是这种“不经意间”实现了网络传播的目的, 体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导向, 从而成为一种不负责任和缺乏理性思考的网络行为。

行而不思的价值行为体现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三个方面:有勇无谋, 他们充满正能量, 敢说敢为, 但缺乏鉴别能力, 容易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莽撞, 他们的响应速度和年轻气盛成正比, 但容易轻举妄动酿下难以收拾的结局;恶劣影响, 会因为自身的特殊身份, 以及网络传播的反应速度, 迅速产生难以控制的恶劣影响。

参考文献

[1]陶贤都, 隋明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议程互动——以杨丽娟事件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108.

[2]徐椿梁, 黄明理.道德化、被道德化与道德行为的知而不行——社会舆论道德宣传的价值反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15.

[3]吕本修.网络道德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40-41.

[4]党国英.价值判断差异与意识形态塑造[J].人民论坛, 2011, (4) :6.

[5]张廷干.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话语逻辑[J].学海, 2013, (6) :10.

[6]张锋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 2010, (2) :74.

[7]王艳.“网络社会”道德悖论现象审思——以“人肉搜索”为例[J].伦理学研究, 2011, (5) :136.

[8]徐贵权.论价值理性[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10.

[9]任海涛.基于网民群体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31) :72.

上一篇:电渣压力焊施工方案下一篇:钓鱼比赛开幕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