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外出学习体会刘珊

2024-08-09

小学语文外出学习体会刘珊(共4篇)

1.小学语文外出学习体会刘珊 篇一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大湖中心小学 陈惠珍

2014年12月20日,前往晋江一中,听取了各位老师的优质课。通过本次外出教育培训,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两天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技巧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第一,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对比起来,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点体会我是最深的。这一次观摩课,那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使我大开眼界,这就是跳出课文教语文呀,也就是从“教课文”向“如何教”的转型。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八位老师的示范课例,八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精英不愧为精英,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八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4、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

2.小学语文外出学习体会刘珊 篇二

一.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一语道破读与写的紧密联系,只有多读,多进行阅读积累,才能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自觉进行阅读积累。伴随着学生写作兴趣的加浓,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和积累,并通过此举,加强和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多方阅读,从所读文章中悉心体会,掌握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独到之处,并丰富、扩大自己的词储量,进而活学活用到他们的习作当中。若非天长日久的积累、运用,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和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熟读成诵,也可以增加阅读积累的容量。记得巴金先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如下:他说他很感激从前教他的先生。小时候先生逼着他背诵了许多不求甚解的诗词篇章,这些东西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在他的头脑中发酵膨胀,进而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食粮。使得他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总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阅读积累不能囫囵吞枣,贪大求全,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理解、积累、运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特级教师贾桂梅所带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阅读、背诵,至小学毕业,有的学生已能背诵几百首诗,甚至会提笔作诗、作词,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这说明,行之有效的阅读积累,能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为他们开启写作之门。

二、激发习作兴趣,鼓励自由表达。

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习作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习作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每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同,写出习作的中心立意就会不同。要让每个同学都受感染,达到习作的目的,这仍要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我做了以下尝试:一是激励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写日记不但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平时教学习作训练,通过学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加强学生练笔训练。三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练习。总之,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训练学生动手写,养成笔不离手的好习惯。

四、回归生活本质,落实习作训练。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什么是心?就是用心观察生活,一切心之所得,均源于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活就是“皮”,我们的心是“毛”。

因此,我们第一要训练的,便是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敏锐。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不能留于“要留心观察生活”一句话的要求,而是要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给学生观察些什么,怎样去观察,以及记笔记、写日记等留住观察所得的方法。

其次,在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落实口头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转化。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的培养,又要注重教会学生坚持不懈的优秀学习品质,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接着,是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理解能力,拓展学生对事物的个性认知。试想,学生的脑子里早已塞满“铁棒磨成针”就一定是执着勤奋,狐狸一定是狡猾的,春天一定是美好的这样的固化认知,创新的空间还有多少?又有多少儿童的童趣童真被暗暗扼杀?另一方面,在习作教学中一定允许甚至鼓励学生的个性认识。千万不要狭隘化了“主题积极”和“健康向上”的本意,小学生作文不需要变成“唱颂歌”,从反面得出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主题也是完全可以的,学生们有一定的正确的批判意识是好事。训练学生习作思维能力有方方面面,但阅读和习作这一进一出两方面是最重要的。

再次,就是要落实习作修改训练。玉雕为饰,文改为章。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次落实的习作修改练习,效果决不低于一次习作练习。教师的帮助或指导要针对学生的年段特点,不同的年段修改重心不同。修改方法也多种多样,或自斟自改,或相互取长补短,或现写现改,或放置一段时间再改。老师特别要注意的是,老师只能点拨,不能代劳,否则又可能是老师改得辛苦,学生付之一笑,满纸圈点付之东流。

3.语文外出学习报告 篇三

七年级教材的编写,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立德树人

教科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

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一批经典的传统篇章,又开发了一批适应时代需求、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的新篇章。比如:

友善的:《陈太丘与友期行》《驿路梨花》等;

提倡爱岗敬业的:《纪念白求恩》《最苦与最乐》等;

倡导自由平等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老王》等;

歌颂富强、伟大的祖国,激发爱国情怀:《黄河颂》《土地的誓言》等。2.语文素养

课标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为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提供了更高的视野。新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等;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教科书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在教读课文后设置了“积累与拓展”栏目,通过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等题目,引导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言语材料;引导学生把握习作语言的基本要求;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语文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言语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半径;课后补白系统,将学生的言语经验上升为理性总结,强调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读读写写”栏目,聚焦识字写字,更是夯实学生语言根基的重要板块。

教科书编写把思维能力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七年级教科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专门设立了一个以“联想与想象”为主题的单元(七上第六单元),选取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作品《皇帝的新装》、郭沫若诗歌《天上的街市》、神话演绎作品《女娲造人》等,并配合阅读单元,设计了写作专题“发挥联想与想象”,其中的一些题目,旨在引导学生畅想未来,自由驰骋想象力。在其他单元中,也选入了一些切合青少年丰富想象的文章,如刘慈欣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等。

3.阅读体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下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读书少,除了课本、教辅很少读课外书。本套教材的阅读部分,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辅之以课外篇目推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并在这方面凸显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

4.精打细磨

新版教科书延续了统编教科书严谨、科学的编写风格,调动各方面力量,精细打磨教材,使新版教科书呈现出崭新的风貌。教材编者、责任编辑严把质量关,从文本选择、导读转撰写、练习拟制、活动设计、插图绘制,到推敲语言、规范注释、统一体例,从宏观到微观,都锱铢必较,不放过任何一个修正完善的机会。比如,每篇课文的注释①,涉及课文出处、作者介绍、文题解释等内容,孰先孰后,教科书编者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规定了统一的格式。出处力求最权威注本;作者生卒年、籍贯、评价等,均依据《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工具书做注。

4.语文组外出听课学习心得 篇四

学校主楼上有这样一行字: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想,做教育所应持有的态度就是这样。我们学校每年都有“生命教育月”,强调自己很重要,也是通样的意思吧。

见到王老师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种亲和力,一点校长的架子都没有。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与孩子交流要蹲下来。我想王校长他一定很愿意把自己放下来,每个与他相处的人都很自在。

王校长特派了一位老师充当我们的临时导游,领着我们在整个校园里游览了一趟。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幸福农场”。据说每个老师和每个班级都能领到一块地,可以种上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关键是,“偷菜”是“合法化”的,于是,每个学生都会死盯着每个靠近他们“自留地”的人,生怕自己辛苦种出的菜被人偷了去。

还有那不一样的体育大课间,学生可以练习的活动很丰富,我竟然还看见了射箭。

此行当然最重要的是听一听王校长的课了。课堂上,处处显出王校长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也是王校长个人魅力的体现啊!有这样校长的学校是幸福的,学生是幸运的,老师是幸福的!

z印象

3月15日,我们语文组一行14人去zz中学参观学习。早上七点半出发,一路上,阳春美景呈现在眼前,美妙歌声萦绕于耳畔。我们的身心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在欢声笑语中停在了z中学门口。王中意校长和一位女教师热情地把我们领进了校门。首先跃入我眼帘的是大草坪上的两颗鲜红的“心”,虽大小不同,但紧密相依,使人联想到师生之间心心相印。z中学面积约有两个城市中学之大,而人数却只有花中一半,所以处处显得宽敞舒适。漫步在400米长的跑道上,居然看到边上有一大片“幸福农场”,王校长告诉我们:每个班级和每位教师都有一块地,可种菜、可栽花......正在我们羡慕不已时,他们的大课间开始了,只见学生纷纷走入操场,没有整齐的队伍,没有统一的校服。或一群人慢跑,或一排人竞赛跑,或三五人在跳绳,还有几个在拉弓射箭,天空中不时有同学们亲手养的鸽子飞来飞去。

第三节听了王中意校长的一堂作文指导,题目是《越长大,越》。从审题到选材,王校长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和启发,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课堂中有两句话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让文字表达充满画面感,写景导入引出事情原委”。课后,两校二十几位语文老师欢聚一堂,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其中,z中学的两位女教师分别向我们介绍他们的“烹调式”作文教学和“内需式”教学,受益匪浅。

z中学--心安中学

阳春三月,我们城市中学语文组全体成员,慕名前往z市z中学听课研讨。虽然时间短暂,但印象极为深刻,--那是一所让人心安的中学!

八点四十分我们抵达学校,他们正在上课,静悄悄的校园宽敞、整洁,和风拂面,花香沁脾,使人心静如水。

走进阅览室,看到的是种类齐全的报刊杂志,圆桌,藤椅等人性化的设施。还有心理咨询室前的几种哈哈镜,咨询室里让人放松的一些好玩的器械,阳台上摆放的一些造型可爱的沙发,躺椅,听歌的设备,无不给人轻松自由的感觉。

大课间到了,学生自由进入操场,没有整齐划一的校服,没有震耳欲聋的口号,有的人慢跑,有的人跳绳,有的人打羽毛球.......,各取所好,休息放松乃终极目的也!

接着,我们听了z中学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中意老师的一堂作文课。题目是“越长大,越----”。这是一堂“内需式”作文写作教学课,授课主体是九年级学生。课堂上王老师循循善诱,一会像和朋友聊天,一会是智者指点迷津。不只是能融入学生,而是能走进学生心灵的导师。听他的课,能让文字变成画面,浮躁的心变得沉静!

课讲得好,环境好,办学理念名副其实地贯彻了以人为本。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还有开心农场,每个班级可以分到一小块地,可看到现实版的种菜,“偷菜”,给生活增添情趣!

一课一得不多得,让学生真有所得

这是一节作文课,王中意校长很大气的让我们听课者出题,他在给他的题目中选择了这个有难度的题“越长大,越”,满怀着期待我们走进了z中学录播教室。

黑板上写着两行字:“让文字表达充满画面感;写景导入引出事情原委”,王老师的课前导入揭示了谜底,原来这是王老师前两节作文课给孩子们的作文指导。每节课围绕一个写作方法,深入研讨,总结方法,让学生每课都有一得,这是王老师的理念。

这节课也不例外,他通过让学生“添标题谈感受”;“品师说拓思路”两个环节,自然归纳出学生想到的消极情绪比较多,从而教给他们作文升格的方法:转变情绪求新意。接着引入新浪博客的只言片语,瞬间让文章焕发生机,闪耀出智慧。又因为文题“越...越...”的特殊性,王老师让学生针对自己填写的题目,列出“现在”和“原来”的比较,自然而然又有了另一得“比较之中谈感受”。一堂课很短,一堂作文指导课更短,相信王老师的学生们积累起每一课的一得,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用爱心培养习惯,每个人都很重要

王校长上课时用的每一张PPT上都写着这两句话,这是他的办学理念。在短暂的接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是这一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我们和王校长素不相识,仅仅是因为组内有个别老师听过他的课,写过听后感,王老师却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亲自打电话促成了本次学习活动的成行。他的爱心,让我们觉得我们很重要,让我们心生感激。

上一篇:品保部各岗位职责培训教材下一篇: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过渡考试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