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2024-06-19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精选9篇)

1.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一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 屈原列传教案第2课时 苏教版选

修《<史记>选读》 ”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4——10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二.学习课文1——10段。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绌到见迁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三.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1.疏通文意和难句。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行文思路。

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3.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土”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五.布置作业。

完成《创新教程》“课堂能力生成”1——12小题。

2.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二

《〈史记〉选读》主要分八个专题对《史记》作具体介绍。前六个专题以《史记》选文为载体,从司马迁其人其事和《史记》的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艺术、叙事艺术等六个方面对《史记》作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其专题名称分别为:“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不虚美 不隐恶”“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剩余的两个专题“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和“研究《史记》”则重点介绍了《史记》的影响与研究。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史记〉选读》实施教学呢?我想我们应该将它放到选修课教学的大范畴中去考虑。选修课有别于必修课,必修课强调基础的夯实,而选修课则强调发展与提高,因此我们不能将必修课中的那一套完全照搬到选修课的教学中来。落实到具体的《〈史记〉选读》教学,即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文言文知识的传授,满足于对文言故事的了解,我们还要努力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其实,细心研究教材的人便会发现,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给了我们内涵的启示,作者司马迁的每一个伟大精神都在专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具体来讲,这些精神内涵分别为:

第一,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众所周知,司马迁创作《史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激怒了汉武帝,身陷牢狱,遭遇腐刑。可贵的是,在屈辱面前,为了不辜负父亲临终的嘱托,为了履行史官的神圣职责,为了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司马迁能够直面人生,从容就辱,自请腐刑而无愠色。也正因为司马迁以最大的勇气,忍受了“最下”的屈辱,才为《史记》的创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种为理想而忍辱负重,为理想而执著追求的精神,不亚于文王、孔子、屈原等任何一位古人,实在令人钦佩。《〈史记〉选读》第一个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收录了《太史公自序》与《报任安书(存目)》两篇文章,对司马迁的远大志向、坎坷经历和执著精神,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第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史记》是一部伟大的百科全书式历史巨著。全书囊括了政治制度、军事斗争、社会经济、学术思想、典章文化等各个方面,贯穿了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求索精神。《〈史记〉选读》第二个专题“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选录了《夏本纪》《鲁周公世家》《河渠书》和《六國年表》四篇,极好地体现了作者探究天道人事关系、通晓古今变化规律的修史宗旨。在《夏本纪》和《鲁周公世家》中,作者“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在客观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苦苦思索,深刻揭示了为民救民则兴、祸民害民则衰的历史发展规律。在《河渠书》和《六国年表》中,作者则以史讽今,既对汉治水的迷信思想做了揭露,又力挺秦国,批判了汉完全否定秦之贡献的偏见。

第三,秉笔直书的求实精神。求实,即要求史学家作史有根有据,求是存真。这就要求史学家既要持严谨审慎的态度去说真话,又要有勇敢无畏的胆量去抒真情,真正做到不掩盖历史真相,不作出有失公正的评价。司马迁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优秀。他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作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依据事实给予客观辩证的评价。即使是一些大人物,到了司马迁笔下,也被拂去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史记〉选读》第三个专题“不虚美 不隐恶”有《高祖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两篇,其中既有刘邦的雄才大略、礼贤下士,又有刘邦的奸诈圆滑、不讲信义;既有李广的勇武不凡、廉洁爱士,又有李广的小肚鸡肠、公报私仇。此两人一为当朝的先祖、开国的皇帝,一为后世的英雄、人民的偶像,在作者笔下却依然瑕丝缕缕,其秉笔直书的求实精神可见一斑。

第四,凸显灵魂的人本精神。司马迁是极具人本精神的人。他善传游侠,是第一位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的人。他为人作传,重视挖掘人物内在的灵魂,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做了什么,更要探寻人物为什么这么做。他喜欢将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结合人物所处的环境氛围,思考支配人物命运发展的潜在力量。当然,司马迁的人本精神最主要还体现在,他推崇、赞美拥有高贵品格和精神的人,并竭力以此为范,去教育、感召后人。在这层意义上,《〈史记〉选读》第四个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节选了《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和《屈原列传》三篇。读《孔子世家》,我们会感受到孔子的博学乐学、沉静坚强,为他的高贵品格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所折服;读《管仲列传》,我们会感受到管仲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见解与才能,被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所折服;读《屈原列传》,我们会感受到屈原爱国忠君、坚贞不渝的情感,为他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人格所折服。

第五,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司马迁的为文精神是一丝不苟的、认真的。他善于通过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写人,善于采用烘托、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手法,细致认真地将人物写得有血有肉、形神兼备。《史记》全书记录了上自帝王将相、国戚朝臣,下至刺客游侠、士农工商,乃至医卜倡优、番夷首领等四千多个人物,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有一百多人。司马迁的叙事也是极其认真讲究的。他叙事脉络婉转多变,有合传有分传,有详写有略写,常常追根溯源,揭示隐藏在深层的决定性因素。他尤其善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他能采用白描、铺陈、渲染等手法,将宏大场面与琐碎细节自然和谐地组合为有机的整体。《〈史记〉选读》“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专题有《项羽本纪》一文,文章以极尽辗转腾挪之能事的笔法,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淋漓尽致地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另外,“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专题中《秦始皇本纪》的叙事手法也堪称一流。文章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逐年叙写,简中有繁,概括与重笔相间,通篇读来,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原貌,还可以使人感到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两代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眼前。

第六,不拘一格的开创精神。《〈史记〉选读》第六个专题“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分别从史学和文学两个角度对这一精神进行了阐述。就史学而言,首先,它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史记》以纪、传为干,综合古体体裁,体例完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表”“书”俱全的正史。其次,它开创了全面摹写历史的先河。以记载人事而言,“本纪”“世家”“列传”各有侧重,它所要记载的人物不限于王侯将相,而是遍于社会各阶层;以记述层面而言,它包罗万象,不限于政治范畴,学术思想、典章制度、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再次,它还开创了通史体裁的先河。在《史记》之前,古史大多以编年为主,且多缺乏完整性与统一性,惟有《史记》贯通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通史体裁。当然,在文学方面,《史记》的开创性也是很明显的,无论是传记文学,还是小说、戏剧、诗歌,都受到了它的很大影响。

需要提出的是,《〈史记〉选读》给我们的“精神”启示,还远远不止上述六种,更多的还需要我们根据该教材最后一个专题“研究《史记》”的要求,以一颗研究的心去不断解读与发现。相信只要我们真诚地走近《史记》,走近《〈史记〉选读》,就一定能体悟其中哪怕最细微、最隐秘、最深层的要义。

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通过文本的研读,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教学重点:

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扫清字词障碍,疏通课文,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一、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1—2节的文意

二、进一步研读探讨生活在文景帝时的李广有什么人生遭际?他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提示:名将之后,出身“世世受射”的家庭,有一身高强的射技。但生不逢时。通过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李广解鞍惑胡骑),表现了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

三、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3—7节的文意

四、进一步研读探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作为边将的李广有哪些活动和遭际?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

提示:活动—出雁门击匈奴,伤重被俘、孤身射骑脱险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

遭际—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他悲剧性的人生。风采:

1、突出写了娴熟、高超的射技。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家居蓝田“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还用“光占腾”飞身跃上胡儿马,匈奴称之“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这些细节生动展示其名将风采。

3、写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兵,不爱钱财,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

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们都甘愿在他的麾下。

五、看51页,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提示: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

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但他还是有缺点的。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载体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体现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

六、课堂小结:

总结李广的形象 :

射技高超,打仗勇敢。

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烦。

七、当堂检测:总结1——7段文言现象。(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并总结全文。

一、导入新课

二:师生共同诵读,根据课下注释疏通8—11节的文意

三:进一步研读探讨这部分写了晚年李广什么样的人生遭际?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人生遭际:

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出战就不顺。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乃自刎。)悲剧原因:

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这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

一、三:最后一节,司马迁的是如何评价李广的?

提示: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四:课堂小结:

1、人物形象: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烦。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但实事求是的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暴露了他心胸狭窄的特点。司马迁同情李广,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

2、艺术手法:(1)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着力描写一些生动的故事及细节,突出人物形象。如只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战斗:一次是遭遇战,二是脱险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略。如对射杀匈奴射雕手,射杀敌军白马将,射退敌人的追骑,误以石为虎而力射没簇,甚至平时还常以射箭与将士赌赛饮酒等这些细节的精心描写,表现李广的善射,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风采。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涵于叙述之中。

(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形象。

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文中引用汉文帝的赞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表现李广的才干。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写“太史公曰”就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富有生活气息。又如,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十六个字,分为四句,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大场面,真是精妙。

五、当堂检测

总结8—11节文言现象

六、板书设计:

李将军列传

4.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四

1.掌握文中的字、词、句的文言知识,为理解文章内容奠定基础。

2.品味分析,揣摩文本用互现法、对比描写人物,用细节刻画人物,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文学艺术特色。

3.体会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优良写史传统,培养不虚夸的优良品德。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及句式。

2、学习文中用互现法、对比描写人物,用细节刻画人物,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好处。(难点)

3、全面了解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教学方法

诵读、讲解、讨论法 教学时间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名学生说说《鸿门宴》中刘邦的形象。

公元前206年12月,在鸿门举行宴会,即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刘、项两个军事集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由此展开了长达5年的“楚汉之争”。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运用对比,利用矛盾冲突等多种手法,塑造了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鸿门宴中的刘邦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圆滑机警、能言善变、礼仪备至。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迁专门为这位汉代开国皇帝写的传记《高祖本纪》,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进一步熟悉《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现对课文的认识。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基本结构

(提示问题:本文侧重写刘邦和项羽的斗争,如果以此为线,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分三部分

1、介绍刘邦的个人情况

2、写刘邦是如何打败项羽及建立帝业的过程

第一阶段:刘邦领兵西进,队伍不断壮大,并率先入关,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第三阶段:刘邦称帝。

3、写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四、整体把握,重点阅读疏通本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一、)说说各个部分中哪些词语需要注意的。(精读)

1、按组阅读,教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分组讨论回答。

2、教师同时补充各组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字词以及句子。

3、其他组的同学提出在预习中划出的不懂以及难懂的问题。(二、)总结文言现象(分组课后完成)附上总结的文言现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泽之陂(bēi)繇(yáo)乃以秦王属吏(zhǔ)章邯(hán)徇(xùn)

献飨(xǐang)军士 轵(zhǐ)道 垓(Gāi)下 玉卮(zhī)媪(ǎo)狎侮(xiá wǔ)酤(gū)箕帚(zhǒu)踞床(jù)荥(Xíng)阳 轘辕(Huányuán)黥(qíng)布 跂(qì)崤(Xíao)山 郦食其(Lìyìjī)贳(shì)酒雠(choú)单父(Shànfǔ)绐(daì)

2、通假字

(1)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卤”通“掳” “憙”通“喜” “解”通“懈”

(2)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3)遂坐上坐,无所诎

“坐”通“座” “诎”通“屈”

(4)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无”通“毋” “内”通“纳” “距”通“拒”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通“佯”(7)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8)高祖常繇咸阳 “常”通“尝”,曾经。“繇”通“徭”,服役。(9)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通“安堵”,不迁动,不变更。

(10)非有所侵暴,无恐 “无”通“毋”(11)兵罢戏下 “戏下”通“麾下”

3、特殊句式(1.)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2.)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3.)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5.)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是以兵大败

4、古今异义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平民百姓” 今义:“家庭成员” 作业:“劳苦的工作”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诽谤:公开批评、议论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5)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稍:渐渐 今义:稍微

(6)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大人:德行高尚的人 今义:成人;敬辞,称长辈(7)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 今义:山东省

5、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降:使„„投降)会项伯欲活张良(活: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从:使„„跟从)(2.)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怪: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苦:以„„为苦)沛公然其计(然:认为„„正确)(3.)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家: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王:称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都:定都)诽谤者族(族:灭族)(4.)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善:与„„交好)高祖竟酒,后(后:留到最后)

吕媪怒吕公曰(怒:对„„发火)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先:赶在诸侯之前)(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怪:怪现象)大王起微细(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诛暴逆(暴逆:暴逆的秦朝)

五、布置作业

1、整理并识记文言知识。

2、预习下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读1-4段

二、提问:这四段主要记述了哪些情节?

明确: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

提问:纵观秦始皇而叹一节中,流露出刘邦的什么心理?

明确:流露对自己境况的不满,对秦始皇仰慕,对权利渴求的复杂心理。

提问:以上情节可看出刘邦哪些特点?

明确:出生不凡,仁而爱人,性情豁达,但又有无赖举动。

2、感知刘邦的形象,体会“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

思考讨论:对文章中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又说“为泗水亭长,亭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的评价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文中先说其性格中好的一面,再说性格中的缺点,这是作者继承和发扬了孔子修《春秋》褒善惩恶、评判历史的传统,文中正是一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写法,所以才有了对刘邦的这种评价。

三、本部分小结

本文故事性较强,以高祖为主线侧重写刘邦与项羽的斗争及建立帝业的过程。高祖的开国功绩是不可辱没的,而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的优良写史传统,在肯定刘邦的政治家的形象的同时,又拂去了其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因此汉高祖是我们值得品读的一个真正的人。

四、学生朗读5-7段

1、检查这一部分文言知识识记的情况。字义: 沛公引兵西(向西进发 名作动)西过高阳(向西 名作状)可四千余人(大约)昌邑未拔(被攻占)

降章邯(使„„投降,使动用法)

诸所过毋得掠卤(同“掠掳”)

秦人憙(同“喜”)

秦军解(同懈)系颈以组(丝带)

还军霸上(驻军,名作动)

先入关者王之(使„„为王)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的原因 特殊句式:遇彭越昌邑

昌邑未拔

与偕攻开封

代为上将军

啖以利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2、分析此段内容

提问:(1、)刘邦入关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⑴不杀秦王子婴⑵封存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⑶与秦父老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

(2、)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刘邦有何影响?

明确:入关后,这些措施无疑起到了安抚民心的重要作用,从“秦人喜”“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便可见一斑,这也为日后刘邦称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破之”“ “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

明确: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交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4、)刘邦入秦宫休息,原文只有“樊哙、张良谏”,而《史记 留侯世家》中有大段文字记载,这是什么述史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互见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互补。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五、了解本部分对项羽的简短叙述

1、学生找出叙解本部分对项羽的简短叙述述项羽的句子与刘邦的有何不同。

2、作者这样叙述有何深意?

明确:“诸将归属”“破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等内容侧重叙述项羽军事上的成功,与刘邦的叙述不同,这是因为作者另有深意。沛公的知人善用,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性格特点恰是项羽所缺乏的,这也是项羽日后败给刘邦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课堂小结

刘邦入关灭秦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为他即将为王奠定了群众基础,而刘邦入关前与诸侯及怀王的约定,在灭秦后也已提上了日程。

七、作业

1、将5~7段中重点知识点写在作业本上,预习下文。

2、做课后“阅读与探讨”中的第3题,巩固“互见法”的用法。

第三课时

一、研习8—14节

1、检查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字义:今则来(如果)

无内诸侯群(同“毋纳”)

沛公然其计(认为„„对)

令项伯欲活张良(使„„活)

沛公从百余骑(使„„从)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

实不用其命(服从)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区域,古今异义)

不如决策东乡(同“向”)

深堑而守之(挖壕沟,名作动)特殊句式:项羽乃号为雍王

欲以求封

怀王者,吾家项羽所立耳

何以得主约

是迁也

与项羽决胜垓下

2、问题探讨:

(1、)这一部分,主要用什么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明确:项羽入关时率军四十万,刘邦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刘邦自知不敌,到鸿门谢罪得以解脱。项羽入宫后,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与刘邦先前入关的安抚吏民,宽容秦王形成鲜明对比。

(2、)楚军为什么会败给汉军?

明确: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负约”,“更立”刘邦为汉王。可见项羽的强势与霸气,刘邦的弱小与屈从。诸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后,刘邦烧绝栈道,以示无意东归;暗中却听从韩信的劝说,“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在相持中发生了变化,由于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防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欲引”,又用“留侯、陈平计”,其决策和行动的变化说明刘邦的实力与先前已大不一样。“决胜垓下”充分说明楚汉相持三年后,形势大变,汉军扭转败局,已经强大起来。垓下之战,韩信受命以三十万大军围困项羽十万之众,第一次以众击寡。韩信仍然运用谋略,尽量用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他以孔将军、费将军为两翼,亲自居中正面诱敌,佯败,拉长楚军战线,然后两翼合拢,分割包围,打败楚军,把项羽逼上死路。到了夜里,汉军又唱起楚歌迷惑楚军,这就彻底瓦解了项羽斗志,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3、小结此部分

项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负约”于诸侯及怀王,然而刘邦在韩信、张良的计策下的绝地反击证明了赢人心者赢天下的真理。刘邦的知人善用、安抚民心的智慧举动最终使项羽大败垓下,至此刘邦的强大对手消失了,即汉帝位指日可待了。

二、研习15-17段

1、检查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字义: 空言虚语,非能守也(把守、把持)臣等以死守之(坚持)有功者害之(嫉恨)连百万之军(统率)

高祖欲长都洛阳(定都,名作动)高祖是日驾(乘车出发)

特殊句式:空言虚语,非能守也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此所以失天下也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问题探讨:(1、)这一阶段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明确: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2、)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刘邦知人善任,虚怀若谷;项羽不善用人,刚愎自用。

3、小结此部分

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而且能驾驭人。要想成就事业,用人是非常重要的,刘邦的策略确实对我们有启发作用。

三、研习18-20段

1、检查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字义: 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

道旧故为笑乐(旧时的事情,形作名)

比沛(和„„一样)特殊句式:高祖崩长乐宫

2、问题探讨:(1、)最后一部分写了哪些情节?

明确: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高祖之死。(2、)未央宫里,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说明什么?

明确:刘邦粗俗鄙陋的一面。(3、)高祖帝业确定,衣锦还乡,可以说是人生顶峰,为什么还落泪呢?

明确:沛县是刘邦创业的起点,风风雨雨走过多年,意味着创业的艰难;虽已“威加海内”,但守业更为不易;回到故乡,触景生情,他怎么能不悲喜交集,感慨悲歌呢?“大风起兮云飞扬”,表面上写自然风云,实际上是写他的奋斗历程。“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写实。这一句,既表现了西汉政权的无比强大,又表现了汉天子的非凡威势,也表现了他浓厚的乡土之思。“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着眼未来,抒发他的愿望和理想,他已敏锐地感觉到,政权背后存在着内外忧患和人才的缺乏,为大汉王朝守四方的“猛士”又在哪里?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回故乡的悲与喜交织在一起,怎不让人“泣数行下”。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识记本课文言知识。

2、课后去阅读《项羽本纪》,说说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哪一位?你如何看他们的成败?

第四课时

一、探讨人物形象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刘邦在司马迁专门为其作的传中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

这则本纪中,司马迁既写了汉高祖“美”的一面,也写了他“恶”的一面。“美”的一面,如:(1)

抱负远大。

举例: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观秦皇帝——“喟然太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2)知错必改。

举例:见郦生——“沛公方踞床------起,摄衣谢之,延上坐。”(3)善于纳谏。

举例:与秦军大战争蓝田——“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

破秦入关—— 不杀秦王,属之于吏;封闭府库,还军霸上;

秋毫无犯,约法三章;告谕百姓,不受酒食。

赴封地汉中——烧绝栈道,示无东意;决策东向,争权天下。

楚汉相争——追击项羽;调韩信、彭越之兵;决胜垓下;四面楚歌。

(4)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举例:鸿门宴——“驱之鸿门,见谢项羽”。(5)知人善用。

举例:总结经验——“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6)有人情味。

举例:高祖还乡——纵酒,教歌,叙旧,留饮;击筑,为歌,起舞,泣下;复沛、丰。“恶”的一面,如:(1)不事生产。

(2)好酒及色。举例:贳酒,醉卧。

(3)无赖。举例:“绐为谒曰‘贺钱万’”。(4)粗鄙。举例:未央宫举杯噱父。

二、体会文中“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叙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张,对“恶”不隐讳。

司马迁记叙历史事件和人物,一般不做全盘肯定或否定,而是原原本本讲清人物言谈行事,以及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事实,给予客观的评价。如本文写刘邦,他既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处理问题的才干;又有奸诈圆滑、不讲信义的性格毛病。“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不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胆量和气魄。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晚年,那正是一个酷吏横行,残酷迫害,罗织罪名,严刑苛法统治的社会,司马迁秉笔直书高祖刘邦的善恶之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三、领略《史记》文史结合的特点。

《史记》擅长描写人物。它能抓住史实及人物特点,把人物放在历史中,并通过人物反映历史。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个个栩栩如生,形象鲜明。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主要通过以下艺术手法来完成: 1.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高祖本纪》中,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方法展现给读者的。如写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时,对项羽军队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惠,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素突显出来了。

2.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

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3.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

4.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由于各人的出身、经历、教养、思想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内容、特点、口气也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能够准确地写出每个人的独特语言,使人听其声而知其人。如,刘邦早年观看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感叹、羡慕的口吻,符合刘邦当时处于一个平民的身分。写郦食其,见刘邦,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活现一个狂放不羁而又胸有妙计的说客形象。

四、作业。

1、谈谈《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围绕“项羽和刘邦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英雄”话题,写一篇短文。要求500字左右,以史实为根据。

《高祖·本纪》学案 备课人:湖西中学 张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理解刘邦的性格特点。

2、在阅读和理解中加强文言训练。

二、教学过程:(一)关于高祖

由对前文的概括引入:请学生讲高祖之生、高祖之相、高祖之行,并补充被删去的原文中的高祖故事。

1、提示: 高祖之生 高祖之相 高祖之行

2、补充:

汉高祖斩白蛇: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头上天子气: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3、作业:

(1)比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竟: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竟酒

善: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素善留侯张良

易: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富易交,贵易妻

息: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臣有息女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因: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因击沛公于坐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 遂坐上坐,无所诎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用法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公始常欲奇此女 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4、本文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去写高祖的奇异的出生、相貌及行为?

(二)、高祖与项王之比较

1、待人 高祖: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项羽: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2、用兵: 高祖: ★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於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数其罪十)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馀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项羽: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3、见识 高祖: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留侯世家》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项羽: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4、话与诗 高祖: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项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思考:

1、从这些比较中,你能看出刘邦怎样的性格来?、2、用自己的话对刘邦进行综合评说。

(三)、课后作业:

1、比较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谢: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属:乃以秦王属吏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约束: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害: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不如决策东乡

3、指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活用词: 沛公引兵西 先入关者王之 沛公然其计 会项伯欲活张良

(四)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总结归纳与评说:

第三专题训练

备课人:湖西中学 张洁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调度/宏观调控 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 B.省视/省吃俭用 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 C.圈养/可圈可点 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 D.臧否/否极泰来 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 2.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3.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先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100字。(6分)

二、文言文阅读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传》)

①肄:学习、练习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①B.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6.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C.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答案:

1、B

2、C

3、略

4、C

5、A

6、B

5.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五

1.禹之家谱

黄帝→昌意(黄帝之子)→颛顼(昌意之子)→鲧(颛顼之子)→禹(鲧之子,名为:姬文命)→启(禹之子)

2.四岳

乃尧之四大诸侯,分别主管东南西北四方,史书称为四岳。

东岳名叫羲仲;南岳名叫羲叔;西岳名叫和仲;北岳名叫和叔。

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尧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决策,尧都要与四岳一起商量。

其一、举舜

尧的年事已高,由谁来继承皇位,多年来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尧本来有儿子,名叫丹朱,可是不成才。为了天下苍生,尧决计不将皇位传给他。于是,尧征求四岳的意见,请他们举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四岳在一起,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舜。于是,他们共同向尧举荐舜作皇位继承人。

其二、荐鲧治水

3.羽山

羽山是传说中阎王居住过的地方。

尧却认定羽山是卑贱灵魂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所以他不让鲧人头落地,而却把他流放到那里,与羽山那些卑贱的灵魂永远在一起。

在东海温泉北部7公里苏鲁交界处,有一座拔地而起巍然屹立的山峰--羽山。她海拔269.5米,是东海县的最高峰。羽山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1.5公里,她背倚齐鲁、襟怀吴楚,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

在我国的许多古文献著作中都有殛鲧的记载,如《虞书舜典》、《史记夏本纪》、《山海经》、《左传》、《东周列国志》等古文献及著作中也指出羽山在今天连云港市境内的东海,如《舜典》注:“羽山在东海祝其县西南。”

《元和郡县志》、《通典》:均载:“羽山在朐山县。”

《辞海》:“羽山在山东郯城县东北。”

羽山为什么称其为“羽山”?

一种说法是古时候羽山的地方野雉(就是野鸡)比较多,现在羽山也还有野鸡。《禹贡》载:“海岱及淮惟徐州……蒙羽起艺……羽畎(音劝,山谷通水的地方)夏狄。”“羽畎,羽山之谷也。夏狄,狄雉之羽,可为旌旄者也,羽山之谷出焉。”这段文字说明,上古时候,王者要羽山人民进贡五色土和美丽的野鸡翎。

另一种说法就是羽山是羽民生活的地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何光岳著《东夷源流史》载:“羽山以羽民所居而得名。”“羽民为东夷鸟族的一支。”鲧治水无效,被舜帝贬于羽山一带,使羽民监禁之。羽山为古人类羽民的居住地。

4.自古创业之功,莫高于大禹;而中兴之功,莫盛于少康--高燮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启,母涂山氏。屈原的《天问》中载传说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有的史学家认为禹是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

启夺位后,攻杀禹选定的继承人伯益,开创了世袭的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启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陕西省户县)不服,启发兵攻伐,被有扈氏打败。为了赢得民心,启便严于律已,过著粗茶淡饭的俭朴生活;还尊老爱幼,任用贤能,然后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灭了有扈氏,巩固了王位。这以后,他又义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

启的年纪老了,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著继承权。小儿子武观(一说为幼弟)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

太康,生卒年不详,启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太康,他自小跟著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

有一次,他带著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3个多月不回来,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在今山东省德州市北)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的都城安邑。太康带著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不让他回都,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助。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

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著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歌来追念他们的祖父禹的功绩和品德,倾诉目下的凄凉悲哀之情。这首歌就是《尚书》中著名的《五子之歌》。歌词的大意是:

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大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

27年后,太康病死于阳夏。

仲康,生卒年不详,太康弟,后羿废黜太康后立其为王。在位,病死,葬于安邑附近(今山西省夏县西池下村)。

后羿废黜太康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仲康之子。仲康死后,被立为夏王。但后羿部下寒浞反叛,杀死后羿和“相”自立为王。

少康,又名杜康。生卒年不详。相子,攻杀寒浞,复兴夏朝。在位,病死,葬于阳夏。

少康,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他初懂人事后,母亲就告诉他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叮嘱他日后要报仇雪耻,复兴夏朝。从此,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夺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管理畜牧的官,平时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并且时时警觉,防止寒浞来杀害他。不久,寒浞的儿子浇果然派兵来搜捕少康,少康逃奔到名为有虞氏的部落(今河南省虞城东)。有虞氏首领虞思让他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理财的本领,并把女儿嫁给他,还给了他一块10里方圆的名叫纶的肥沃土地和兵士500,使少康有了根据地和军队。少康体察百姓疾苦,宣传祖先禹的功德,努力争取人民支持他复兴故国,并召集夏朝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

当时,有个名叫靡的人,原是相的臣下,寒浞夺取王位后,他逃到名为有鬲氏的部落(今山东省旧德平县),招集流亡,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复兴夏朝。他首先应少康之召,倾有鬲氏之兵,会合斟寻、斟灌两地的复仇之师,和少康会合,拥戴少康为夏王。

少康先派儿子季杼攻灭了寒浞的第二个儿子戈意,以削弱敌方力量。又派将军女艾去侦察了浇的虚实。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从纶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旧都,诛杀寒浞,夺回了王位,建都阳夏。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因此,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还都,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晚年,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

21年后,少康病死,葬于阳夏。

5.益

益,即伯益公,俗称伯爷公,在潮汕乡村民俗敬神中,都很普遍。

据《辞海》记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伯益,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虞者,古时官名,西周始置,掌管山泽之职。伯益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禹之子启即继皇位,伯益与启发生争夺,被启所杀;一说是伯益推让,启才继承皇位。

因伯益是古代掌管山泽之职,且是辅助大禹治水有功,他既做不了皇帝,后人就崇拜他为山神伯爷,让他在民间继续保护山泽。但潮语伯益的“益”与“爷”,音相近似,且伯益已作为神供拜,当然也就作为伯爷尊称。凡在山乡或大山里,山民在伐木烧炭的炭窑旁,或种植果林的山舍里,就选择一处风景好的大石松树下,搬石砌一小庙,供奉大伯爷。每月初一、十五还办些三牡果品为大伯爷“牙”。有的山乡还立伯爷公庙,塑其神像供拜。大伯爷是骑在虎身上,手执赶山鞭,说是为山民巡山,保护山利。

传说山中老虎都归大伯爷管束;老虎食人,没经大伯爷点头,都不敢食。如果老虎偷食一个人,大伯爷就在老虎耳朵上,割下一个缺口作记号,以示警告。故潮汕有“大伯爷不点头,老虎乍敢食人”的俗语。

6.皋陶

皋陶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司法的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把英、六一带封给其后裔。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7.九州

禹分天下为九州,是否确有其事呢?让我们先来逐一解读九州的含义,由此分辨真伪,以便更透彻的了解历史。

冀:北田共。北田,北方的土地。共,拱。北方,对古人来说,是祭祀时所面对的方向,也是神灵所在的方向。“斗北而众星拱之”,因此,古人对北方怀着一种崇敬的心理。冀的意思解读为,北方神圣的土地。

兖:六允。允,像形字,诚信。这种形象,让人联想起了“专”,因为它们意义非常相近。专是个奇妙的字,从字面上解释,它的.首领就是颛顼的颛。奇怪的是,兖也写作m(像下六上合吗?),是颛顼文化的诞生地,而六也正是颛顼文化的特征。简单的说,六就是六合,上下与四方,衍生了数与数之间的多重关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与五行等等其它学说,构成了古老的哲学体系。因此,兖解读为颛顼故里。

青:青,东方色也。--《说文》。东方谓之青。--《考工记画绘之事》。正东曰青州。--《周礼职方氏》。青州,纯粹的方位概念,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徐:徐,安行也。--《说文》。我们现在也经常说:徐缓。徐州为什么用徐缓来形容呢?因为徐州地处长江下游,江面宽广而水势徐缓是它的明显特征。徐州,因水势而得名。

扬:金文的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的样子。献玉于王,一语道破了这个地区以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扬州,因良渚文化而得名。

荆:从H,刑声。本义:一种灌木,荆条,泛指灌木。荆棘从生,正是古时江汉一带明显的地特征。因此,荆州因地貌而得名。

豫:形声。从象,予声。本义:大象。大象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不可能分布在高纬地区。江南虽然气候适宜,但沼泽遍布,体重惊人的大象生活于此,无异于泥牛入海。因此,江南的地理环境,不适合象群栖息。豫州,因为象群频频出没而得名。

梁:突然隆起的地方,比如山梁、屋梁、鱼梁等等。四川盆地海拨虽低于黄土高原,但它是阶梯状突然隆起的。梁恰如其分的道出了这种地理特征,因此得名。

雍:雍,塞也。这是一个与其它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剧烈冲突的一个地方,边塞、关隘是这个地方的特征,并因此而得名。

由此可以看出,九州的命名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它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充分的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文化水准,并非约定俗成的。因此,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判断,禹定九州是合乎逻辑的。

8.玄圭

玄圭就是八卦图式样的时间盘和方位盘。《书》经又云,大禹治水左玄圭,右准绳。测量的工具。

6.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二)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三)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四)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分析: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三)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分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四)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五)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六)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分析:

(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2)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七)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

分析:

(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

(八)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有关背景常识。

1.本文虽是节选,却占原文三分之二篇幅。被删节的部分有:①信陵君有客能知赵王阴事(中华书局版本第3段);②留赵后,却赵封,与赵处士毛公、薛公游,倾平原君客(同版本第10~11段);③秦日夜伐魏,魏数请信陵君,乃归国(同版本第12段);④将五国兵破秦军于河外,逐秦军至遂谷关(第13段);⑤魏王曰闻毁言,使人代公子将,公子病卒(第14段)。以下略叙魏亡及汉高祖常祠公子。

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

课文中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大约是指前266年以后的事。尽管如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玉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又免去他的职务。“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卒后十八岁而魏亡。

信陵君的悲剧命运跟魏国的衰亡过程是相始终的。

2.课文中以较大篇幅描写侯嬴,这涉及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士,即知识分子。这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他们或走公室,或入私门,以自己的才学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其中一些最杰出的人物能以布衣而取卿相,如苏秦、张仪、蔺相如等。

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司马迁为四君立传,都提到门客的事迹,重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如《孟尝君列传》中提到冯,《平原君列传》中提到毛遂,《春申君列传》中提到朱英。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

读史传要注意传中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窃符救赵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这是信陵君对六国反秦斗争所作的杰出贡献。这贡献是在侯嬴的帮助下作出的,也是信陵君善于养士的最有力的证明。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弄清有关的背景常识。

(二)朗读全文并作补充解释。

基本方式:逐段进行(较短的段落可以合并)。

步骤:先作补充解释,接着朗读,读后让学生质疑并作解答。

补充注释如下:

(1)方数千里--不是确数,泛指全国各地,古人计算土地用截长补短的方法,凑成正方形。方数千里,就是每一边都是数千里。孟子说“天下方千里者九”,可见“方数千里”是指全国各地说的。

(2)今日嬴之为(w8i)公子亦足矣--课文注释只有合注,无分注。关键是这个“为”* 字,照译文容易误读为wèi。其实,此“为”字应训“助”,古书中多有此训,译为“为……尽力”“为……效劳”都是对的,《集解》训为“羞”,非是。

(3)留军壁邺--课文注释训“壁”为“驻扎”,误。古时说军队驻扎皆用“军”(如“沛公军霸上”),即环车为营,是临时性的。“壁”,这里用作动词,筑壁垒的意思,表示要做较长时间的停留。

(4)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sh)i)王万端--下句主语仍是“公子”,意思是信陵君跟宾客辩士一起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5)我岂有所失哉--课文注释用“过失、错误”解释“失”,不确。此句与上文“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对针,“失”即“不备”,意谓失察或考虑不周。

(6)屏人间(ji4n)语--间,应训“隔离”。课文注释以“悄悄地”释“间”,不确。“间”在此句中可以引申为“秘密地”,间语即密谈,这样才符合下文内容。

(7)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课文注释有误。袖四十斤铁椎,意思是袖子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椎。袖,藏于袖。“椎杀”的“椎”,是名词做状语,不是动词,意思是用椎打死晋鄙。

(三)分析结构层次。

1.学生概括各段大意(圆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板书可以只写出其中加点的字)。

(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

(2)介绍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及其影响。

(3)详写信陵君结交侯嬴、亲迎侯嬴的经过。

(4)略写信陵君结交朱亥。

(5)交代秦国邯郸,魏王派救兵而持观望态度。

(6)平原君让公子,公子数请而魏王不听。

(7)详写侯生献计窃符,计成。

(8)写朱亥与公子俱行。

(9)写朱亥椎杀晋鄙。

(10)写信陵君夺军,却秦,存赵。

(11)写侯生北乡自到。

(12)写信陵君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2.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提问学生:哪几段是写窃符救赵的?

[(5)至(12)。]这部分是按怎样的层次写的?

(5)写事件背景,(6)写情节开端,(7)、(8)写发展,(9)、(10)写高潮和结局,(11)、(12)是故事的尾声--有的选本将(10)、(11)段合并,不妥。结局是救赵成功。课本将(11)独立出来是正确的,应划入尾声。

前四段跟这个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1)是史传体裁的体例;(2)介绍主人公思想作风,“仁而下士”一语为一篇之纲;(3)为下文写侯生建策设伏,非信陵君能“下士”,侯生不会建此策并以死相报;(4)由结交侯生而兼及朱亥,为下文写椎杀晋鄙设伏。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

附板书(可以边讨论边写):

3.教师小结。

《信陵君列传》主要通过两件大事来表现信陵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是这次却秦救赵之段(前257年);二是十年后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直抵函谷关。前者得侯生之助,后者归功于毛公、薛公之劝;前者是抗魏王之命而行,后者不过受任一时,他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信陵君的悲剧。司马迁是怀着深刻同情来写这个人物的,读本文时应注意这一点。

(四)阅读第一部分(前两段)。

提出下列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后作答:

1.开篇交代身份,有什么作用?(下文说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致食客三千人”都与此有关。补充:魏安王不敢重用信陵君,也与此有关,因为是资格继承王位的。)

2.信陵君为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仁而下士”。补充:“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是对“仁而下士”的解释。这一点,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都不及他,例略。)

(五)诵读第二部分(主要是第3段)。

1.学生齐读一遍后,复述故事情节。

2.给第3段划层次。

提问学生:

(1)信陵君为什么要宴请侯生?(侯生不愿受“厚遗”,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的敬意。要求注意“虚左”、“自迎”、“执辔”、“坐上坐”、“遍赞宾客”等语。)

(2)侯生用怎样的方式来试探信陵君?(“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愿枉车骑过之”;“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应读b!,课本上误作p@。)试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公子之名”。要求注意“于众人广坐之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等语。)

(3)本段关键是哪一句?(“能下士也”。)

划分为三小层:

①概述侯生年龄、职业及不受公子厚遗一事(开头至“受公子财”);

②详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经过(“公子于是乃置酒”至“宾客皆惊”);

可加评点:“摄敝衣冠……不让”后加“一试”;“愿枉车骑过之”后加“二试”;“故久立与其客语”后加“三试”;“宾客皆惊”后加“侧面写信陵君。”

③写侯生自述试公子之目的并赞公子之“能下士”(“酒酣”至段末)。

3分层练习诵读第3段。

重点是诵读第二、三层。读熟一层,检查一层,最后连贯背诵全段。

(六)阅读第5、6段。

要求弄清两点:

(1)赵国的危急情况:“已破赵长平军”,意味着主力部队已被消灭殆尽;“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表明求救心切。

(2)魏王的观望态度:“持两端”指的是救魏和自保(担心秦军攻魏),“留军壁邺”已暗示了这一点。正因为“留军壁邺”,军队远离首都,又接近邯郸,这就给信陵君创造了窃符救赵的有利条件。

(七)诵读第7段。

1.诵读的.准备。

先通过答问弄清本段基本内容:①信陵君辞决时,为什么侯生不趁此时献计?(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意:且此时耳目众多,亦不便说出。)“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这两句是否有深意?(这两句话听起来十分淡漠,这是反常的,跟侯生的为人不相合;“不能从”又暗含不能从其“与赵俱死”之计,意在促其醒悟,并断定信陵君醒悟后必复返问计,所以下文说“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信陵君行而复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醒悟出自己失计,“一言半辞”就是指“计”说的。)“复引车还问侯生”和“公子再拜,因问”中的两个“问”字含义相同吗?(前一个是问何以“无一言半辞送我;后一个是“当用何计。”)③从什么地方看出侯生的计策是早已想好了的?(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还考虑到合符后晋鄙的态度。)

然后划分层次:①信陵君辞决侯生;②信陵君复返问计,侯生定窃符之策;③计成。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二层,特别是要熟读侯生说的两段话,即“公子喜士……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和“嬴闻晋鄙之兵符……此五霸之伐也,”要求边读边体会侯生的出众智慧,对有关的情况了如指掌,料事如神,而“五霸之伐”一语更表现出他的高瞻远瞩,真是一席话而使人茅塞顿开。

(八)诵读第8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回答上节课所留下的三个思考题,着重讨论第3段。

前两题的参考答案依次是:①可以看出侯生考虑问题很周密,已料到合符后而晋鄙不听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②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侠义之士,重大德而不重小礼。

讨论第三题,可以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判断正误,展开辩论。这些答案是:

A.已为信陵君建“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

B.窃符、杀晋鄙之谋是他策划的,魏王此后必然会知道的,必定将他处死,不如自到为好。

C.已报了信陵君的大恩,此后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不如早死。

D.以死激励朱亥为信陵君效力,兼告信陵君他不会汇漏此谋,如田光为燕太子丹及荆轲而自刎。

(说明:讨论中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从侯生“修身洁行”、智深而勇沉这些特点来看问题。参考答案是A、D两项。)

然后划分层次:①侯生提议让朱亥同行(段首至“岂畏死哉);②朱亥答应同行(“于是公子请朱亥”至“遂与公子俱”);③侯生语公子以决意自到“以送公子”(“公子过谢侯生”至段末。)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一、二层。

(九)阅读第9~12段。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写晋鄙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照应上文“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再次证明侯生料事如神。

(2)朱亥椎杀晋鄙,照应上文“不听,可使击之”。

(3)“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到”,照应上文侯生的最后一段话。

(4)古代写战争的文章,大多略写战争进程,本文亦如此。

(5)“赵王及平原君……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此“人”字专指信陵君)这段话突出了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功勋。

(十)总结全课。

1.信陵君的形象。

本文主要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

关于“下士”,前面已经作过具体分析,这里只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关于“仁”,也可以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

2.史传中常见的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

可以先提问学生: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为什么专写侯嬴一人?

讨论后小结:此传是写信陵君的,要突出他的历史功勋,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附带提一下,信陵君的另一个重大历史功勋是败秦军于河外,这是十年之后的事。当时信陵君在赵,许多人劝他归魏,他不听,甚至下令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后来毛公、薛公对他说:“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立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信陵君立即归救魏。

(2)烘托手法的运用。

可以先将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然后让学生举例,只要求举出最主要的。

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到、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用”。

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3)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关于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的语言动作,前而已作分析,不再重复。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关于晋鄙的语言、动作描写。

“举手”,表示他深信自己的判断正确--魏王不会在此刻派人来代他将兵。

“国之重任”,说明他意识到这次将兵责任重大。关系到魏国的命运;魏王欲易将,不会让别人“单车来代之”。

7.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七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2、了解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3、了解欧阳修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词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2、把握诗词中常用意象的含意,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欣赏探究名句,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2、北宋早期婉约的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教学重难点】

1、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2、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回忆所学欧阳修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2、引入两首词

二、听两首词录音

三、朗读,体会情感

四、质疑、讨论 《踏莎行》:

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①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②“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而眼前梅已残,无法寄赠家人;“细柳”也暗用折柳送别的典故,想到家人送别情景。表明行人思念家人的意思。

“草熏风暖”是描写春色秾丽,以乐景写哀愁,在大好春光里离家远行,更觉悲伤。“摇”形象写出行人不忍速行,时时勒紧缰绳,眷顾美好景色的情态。“离愁渐远”怎么会“渐无穷”?

常理离愁越远越淡,然而这里离愁越远越多,原因是离家,离思念自己的女子越远。生动形象地表现行人的悲伤之情。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

“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离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叠词的效果

起强调作用,强调是指全部的、所有的、满满的柔情、思念以及哀怨。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水已经无情的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视角的探讨

上阕写行人,由景到情再到景,下阕写闺人,由近及远。全词到底是从行人的角度写还是从闺人的角度写呢?这里存在一个视点的问题。

关 键在下阕的“楼高莫近危阑倚”一句,这是远行人对闺中人的劝告,“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其原因的解释。全词是从行人的角度写的,下阕是行人 推想家中女子思念的情景。前人常常用这种虚想模拟的写法,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小结:整体把握。

首先从全词上下两阕整体把握,理清相互关系,判断出行人是主,闺中人是宾,从而水落石出,豁然开朗。

再 从作者创作的整体考虑,欧阳修同期诗《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shā,长,路长)。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 水上槎(chá,竹排)。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这首诗写自己春日在南方旅途中思念家中的情感,与我们对《踏莎行》的解读一致。

行人是主,体现出北宋词的发展创新,是“格高韵远”的表现;闺中人是宾,承袭唐五代艳词之风。

《蝶恋花》: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何酷爱这句?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个“深”字重叠,前两个重叠直接强调深的程度,第三个“深”又推进一层,与“几许”构成疑问语气,与下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呼应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游冶处”就是“章台路”。这句有倒装,应为: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春”字如何理解?

“春”字语意双关,表明上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指词中女子自己的青春年华。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小结:就时代论文

王 国维批评张惠言主要依据北宋早期词的特点和风格,北宋,柳永才开始写市民生活、苏轼才完成了词由主要写儿女艳情转向表现社会生活的内容的转变。晏殊、欧阳修等人的词作,题材相当狭窄,主要写艳情,以娱乐抒情见长,少有寄托,同时代的范仲淹写了少量边塞词,欧阳修还嘲笑他为“穷塞主之词”,王国维甚至称北宋 早期词为“倡优也”,所以《蝶恋花》不可能是政治诗,这是时代限定的。

内容基本承袭唐五代艳词,艺术手法高超,意境深远,体现北宋词“格高韵远”的发展创新。

五、读晏殊词,比较:三首词都写春景,它们有何异同? 齐读三首词。

三首词都描写春天景色,时间有些差别:《踏莎行》时令略早一些,《破阵子》《蝶恋花》略晚一点,是暮春景色。

都写到落花:《破阵子》纯粹交代时令,描绘春色;《踏莎行》既交代时令,也表现别情;《蝶恋花》主要借落花抒发怨妇之情。

手法不同:《破阵子》是正衬,《踏莎行》是反衬,《蝶恋花》是借景抒情。

六、探究北宋早期婉约词词的特点,评价其在词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

1、内容:同学们在预习时比较集中地问到三首词的作者与词中抒情主体的关系,明明是男子,却以女性主体出现。三首词基本上都是以第三人称来写。作者尽量淡出抒 情主体的角色,这是当时的词风所决定的。以词为“诗余”,走的是五代、南唐词人艳词的老路,在题材上仍以传统的红粉佳人为主,明显受到唐五代“诗庄词媚” 思维定式的影响。北宋早期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填词当筵演唱。北宋早期词人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逢场作戏,是私生活 的真实描写,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

晏欧词也有所开拓创新。如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由传统的红粉佳人写到了乡村“采桑径里”的女伴,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脂粉气淡了几分,给词坛带来自然清新的气息。如欧阳修《踏莎行》里男性开始悄悄成为主体。

这就体现出本课课题《“格高韵远”的北宋词

(一)》中的“格高韵远”,初步显示出不同于唐五代艳词的特点。

2、艺术形式: 对仗:《破阵子》三组工整的对偶句,《踏莎行》两组精巧的对偶句,还有句中的对偶,如“草熏风暖”“雨横风狂”等,加上散句,既具有对称和谐之美,也具有袅娜多姿之态。

风格:柔媚婉约,细腻别致。

声韵:平缓舒徐的节奏,丰富多彩的韵脚,精严多样的字声配合,别具一种雍容富贵的气度。雅致文丽的语言,使词向典雅净洁的方向迈进一步

词的形式更加成熟,味道更加隽永,与唐五代词相比初步显示出韵味隽永的特点。结论: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北宋早期词艺术手法胜于思想内容,令词的形式日益丰富多彩,声韵格律变化繁多而又规范整饰,创作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是宋词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的重要发展阶段。

七、布置作业:

教材“阅读提示”里认为,晏殊词“理深旨远”,有同学在预习时提出不同看法。请你再选读几首晏殊词,谈谈自己的看法?

背诵三首词。

八、教后笔记

《蝶恋花》教案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词在怀念亲人的文面中蕴含的丰富的内容。2. 理解词作的浪漫主义色彩。二. 重点难点把握

重点 词人奇特的想象和典故在词中的表现力。难点 怀亲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相统一。三.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杨开慧(1901-1930),乳名霞,字云锦,湖南长沙县清泰都(乡)人,毛泽东恩师杨昌济之女。毛泽东的夫人,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13年到长沙读书,1918年随父杨昌济到北京1920年回湘读书,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同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当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1923年至1927年,随毛泽东在上海、韶山、广州、武汉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板仓,坚持地下工作1930年10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遭受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曾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叛徒任卓宣向何键献策称:“杨开慧如能自首,胜过千万人自首。”于是,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杨开慧则毅然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这时,杨母找到蔡元培等,请他们发电报保释。军阀何键接电后,马上下令行刑,并回复蔡元培等诡称接到电报前已经处决。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2.本词写作背景

1957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了毛诗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菩萨蛮》。毛泽东5月11日回信,寄上他的这首《蝶恋花》,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故毛泽东上来就回答了烈士去处的问题。

(二)品味词义,体会感情: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首句“失”字是实写,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同失爱侣,两个“失”字表达了共鸣

之情,体现了对李淑一的革命情谊。

“骄杨”如何理解?为何不用“娇”? 毛泽东解释道:“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词中开篇称杨开慧为“骄杨”,就是借“骄阳”的谐音书写了杨在自己心目中的如日中天的生命形态,为革命洒尽热血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透露了自己不无骄傲的内心自豪与积聚多年的无限怆痛。

(1962年,当友人章士钊请教作者“骄杨”一词寓意时,毛泽东无限崇敬的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稍后,当二儿岸青、二儿媳邵华请求父亲把《蝶恋花。答李淑一》手书给他们时,毛泽东当即铺纸握笔,沉思有顷后,挥笔题写:“我失杨花君失柳……”岸青邵华还当是父亲笔误,询问道:“爸爸,不是‘骄杨’吗?”毛泽东满怀爱慕和怀念之情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第二句“杨柳”用谐音和比喻,两位烈士的英魂像杨花柳絮一般轻轻飘飘地直上天去。其革命精神将传布四方,鼓励生者,教育来人,直至感动天上神仙。这里用“轻飏”二字,首先架设了从实到虚的一个连接通道,其次,把感情从首句中表现得悲痛转向对烈士革命精神永生的歌颂,这是这首词的重心。所以,“轻飏”二字使词的上半阕从地上到天上,从现实到幻想,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飞跃,很自然地完成了感情的转变。这句用创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写烈士到天上后受到的热情款待。从表现手法上看属于用典。前一句写烈士一方面向月宫仙人问好,另一方面又询问仙家有什么特殊的东西,非常生动地描绘了烈士乐观豪迈的性格。后一句写吴刚捧出月宫里特有的礼物桂花酒来款待烈士,表现了烈士壮烈牺牲,仙人都为之感动的情景。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嫦娥伸展宽大的衣袖在万里长空中献舞,这两句是承上阕继续写仙人的敬意。后两句写想象英烈们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成功,他们激动、兴奋,以至于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烈士思想感情的巨大波涛借助这夸张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忽报”二字把词义从天上带回人间,这种奇特非凡的想象,是浪漫主义的象征。没有这种丰富灵动非凡的想象,就不能充分体现烈士轻飏飞动的灵魂和精神,词作者的悲痛哀婉与思念之情也将难以达到言近旨远的美学境界。

(三)比较阅读,理解本悼亡词的与众不同之处。

《蝶恋花 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诗人却使之升华,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词中运用浪漫主义想象勾勒的烈士远赴天国受到的礼遇,正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这一构想,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苏词表达了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很感人,但毛泽东没有像苏轼那样仅仅表达夫妻之情,他的情感属于他那气象万千的伟业。所以苏轼“惟有泪千行”,而毛泽东则“泪飞顿作倾盆雨”,因为英烈们的事业感天地,泣鬼神。

(四)本词的艺术特色:

本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具体表现手法有: 1.想象与夸张 2.谐音与双关 3.用典:

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首词,作者冥想吴刚、嫦

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对英雄业绩的敬服,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等,词意境界因而超越了字数的限制而更加开阔,词的内蕴也因而丰厚起来。

(五)作业 1.背诵

8.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八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二、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三、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的服饰文化

2.了解作者对服装日新月异变化的简介 教学难点:

体会张爱玲散文的深层意蕴

教学方法:文体引导——小组合作——课堂交流 教学安排:1课时更衣记(教案)教学过程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3—6节中,介绍了清代服饰哪些特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答:特点:没有什么时装可言,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对于穿着有着严格的规律,仅有姑娘的“昭君套”,为阴森的冬月添上点色彩。

社会现实:世界迂缓、安静、齐整,等级制度森严,思想禁锢,社会少有活力。(2)课文第7节中说“对于细节的过分的注意,为这一时期的服装的要点”,这反映了时人什么样的心态?

答:反映了中国有闲阶级一贯的态度:不停地另生枝节,放恣,不讲理,在不相干的事物上浪费了精力。

(3)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阐述。

答:(1)服装变小、变紧,(以女装而言,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

时代特点:政治**,社会不靖,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

1、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晶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

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抄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2、作者对于时装的日新月异有见解?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恰巧相反,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人衣服的区域里去。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4、在张爱玲笔下,女子的时装始终与政治时事相连,请分析下面几句话所体现的女子的地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1)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顶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

(2)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颇,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3)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女子服装的改变始终与时政变化相连,反映女性从衣饰到身体,从身体到生存和自由,始终处于男权目光的审视下,处于被鉴赏与被监管地位。

9.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九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三.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一)实词积累

1. 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  “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秦军解   “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   “内”通“纳”  “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通“佯”

(6)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

2. 古今异义词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句中古义: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句中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句中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 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               (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                     (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沛公引兵西                   (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                 (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                 (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使……与众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          (使……活命)

沛公从百余骑            (使……跟从)

2. 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为苦)

沛公然其计                     (认为……正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约分王关中             (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驾着白马白车)

都彭城                   (定都)

4. 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向北)

夜往见良                (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在途中)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与……交好)

高祖竟酒,后           (留到最后)

吕媪怒吕公曰           (对……发火)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赶在诸侯之前)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                 (怪现象)

大王起微细             (平民,卑微的身份)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 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 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 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是以兵大败

(四)虚词积累

1. 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就)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果)

2. 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              (趁机)

因与俱攻秦军                (于是)

因张良遂略韩地S辕          (凭借)

3. 以

乃以秦王属吏                (把)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而,表承接)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因为)

啖以利                      (用)

可以有大功                  (凭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动词,认为)

4. 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             (表转折,“但是”)

不然,籍何以生此             (这样)

喟然太息曰                   (……的样子)

(五)其他重点词语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大腿)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视)

昌邑未拔               (攻下)

摄衣谢之,延上坐       (提,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示众)

乃以秦王属吏           (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               (功劳)

还军霸上               (驻扎)

去辄烧绝栈道           (断 )

汉王复入壁             (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约定日期)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共同)

乃即皇帝位锼之阳     (水的北面)

起为太上皇寿           (献酒献物,祝人长寿)

父兄不能给             (供给,使足)

可四千余人              (大约)

意豁如也               (……的样子)

四. 情节结构

《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从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看,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

课文首先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等,体现了《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这一部分主要记述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主要情节。“见蛟龙于其上”,极言刘邦出生不凡。刘邦当初,其为人,仁而爱人,有大度;但又好酒、赊酒;有诈称“贺钱万”的无赖举动。说明他原本是一个不从事生产的普通人,而且性格中有不少毛病。观看秦皇帝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慨叹,表明他的志向不小,也可以说是“布衣登基”的起点宣言。

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说明刘邦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决策东进争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

这一阶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项羽入关时率军四十万,刘邦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刘邦自知不敌,到鸿门谢罪得以解脱。项羽入关后,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与刘邦先前入关的安抚吏民,宽容秦王形成鲜明对比。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负约”,“更立”刘邦为汉王。可见项羽的强势与霸气,刘邦的弱小与屈从。诸侯各自回到自己封地后,刘邦烧绝栈道,以示无意东归;暗中却听从韩信的劝说,“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在相持中发生了变化,由于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方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欲引”,又用“留侯、陈平计”,其决策和行动的变化说明刘邦的实力与先前大不一样。“决胜垓下”充分说明楚汉相持三年后,形势大变,汉军逐渐扭转败局,已经强大起来。垓下之战,韩信受命以三十万大军围困项羽十万之众,第一次以众击寡。韩信仍然运用谋略,尽量用极少的代价取得胜利。他以孔将军、费将军为两翼,亲自居中正面诱敌,佯装败退,拉长楚军战线,然后两翼合拢,分割包围,打败楚军,把项羽逼上死路。到了夜里,汉军又唱起楚歌迷惑楚军,这就彻底瓦解了项羽斗志,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第三阶段:刘邦在锼之阳称帝。

这一阶段,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于锼之阳。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而且能驾驭人。 、

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这一部分写了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和高祖之死等情节。“未央宫举杯噱父”是刘邦即位后在群臣面前对自己父亲的一次戏弄。汉高祖九年,华丽无比的未央宫建成,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朝会,会见诸侯群臣,其父太上皇也在场。刘邦在此即位已经三年,帝业已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以四海为家,诸侯群臣毕恭毕敬,刘邦尝到了作为天子的显贵和乐趣,不免飘飘然起来。在未央宫前殿大宴群臣之时,刘邦忽然想起父亲曾训斥他“无赖”,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心想现在倒要看看他如何作答。刘邦便端起玉石酒杯,斟满了酒,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表示对父亲的十分尊重,不料却问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你说我没有出息,现在看看谁有出息?你说我不从事家业,但我从事的是天子的产业。言下之意,你当年说错了。刘邦一席话,竟引来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刘邦灵魂深处渺小鄙陋的东西。“高祖还乡”一节,作者放笔铺叙,摹绘点染,造成浓重的抒情氛围。先写“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且“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后自编自唱《大风歌》,然而乐极生悲,在大风歌欢乐豪迈之中透露出一种巨大的隐忧,所以“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说出了“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样动情的话来。正是由于作者渲染了浓重的故土乡情与衣锦还乡所造成的人生荣枯之感,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高祖之死”一段,仅用十字,交代卒年时间、地点。

五. 人物形象

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刘邦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特点是:其一,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后的所作所为。率先入关却“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按楚怀王之约“先入关者王之”,刘邦应为关中王。他一度也“意欲留居之”,“樊哙、张良谏”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而消除秦地百姓的后顾之忧,也在各路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说他是从未来统一全国的角度处理眼前的问题。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措施,赢得了秦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宋代刘辰翁说:“高祖始终得关中之力,关中人心所以不忘者,秋毫无犯,约法三章之力也。”(《班马异同》)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足见人心所向。得到人民的拥护是他日后节节取胜的根本原因。所以,尽管后来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兵十万”,但有了“民心”的基础,鸿门宴上才得以解脱,而项羽也不可能在关中立足。其二,智谋超人。他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明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三,善于使用和驾驭人。刘邦称帝后,置酒洛阳南宫,总结他统一全国的成功经验,谈到张良、萧何、韩信时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确,在刘邦所重用的将领中,不少原是项羽的部下,如韩信、陈平,他们投奔刘邦后,一个被举为大将,一个被提为护军中尉,可见刘邦的气魄非同寻常。刘邦还善于听取意见,立刻认错。如樊哙、张良劝他“止舍咸阳宫”一事,一个最高统帅如此善于听取意见,无疑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邦善于驾驭人的手段也是极为成功的,韩信评价说:“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意思。“垓下之战”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型例子。韩信智勇双全,当年就是他以少胜多,设下埋伏打败项羽,才扭转汉军败局,使楚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决战垓下,既显示韩信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干,也说明刘邦知人善任,能驾驭大将,使得将领们愿意为他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作者的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盲目歌功颂德,也没有把汉代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在作者的“实录”下,写了刘邦的流氓无赖行径,记述了他不持一钱而诈称“贺钱万”的举动,描绘了他问太上皇“所就孰与仲多”的洋洋自得的神情。也写了他性格上的缺点,如好酒及色、言行粗鲁、奸诈圆滑等,还之以凡夫俗人的本相。 、

六. 艺术手法

1. 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高祖本纪》中,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方法展现给读者的。如写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时,对项羽军队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惠,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素突显出来了。

2. 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

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

3. 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

4.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上一篇:要求涨工资提案范文下一篇:离婚证明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