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篇)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一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课中出现了“历史题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品德教师对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少,上课底气不足,课上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与利用;加上品德教师大多是兼职的,平时繁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也不能用心走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果导致教师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历史题材”的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式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研究教材找生活,拉近历史学习的距离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由于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远,缺乏“生活味”,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抓住切入生活的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1.联系身边生活,寻找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从而萌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可让学生请家乡的一些老人,当时历史的见证者讲一讲日军的残暴罪行;看一看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通过这一系列身边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
2.对接现实生活,挖掘历史。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如中国劳工向日索赔的案例、齐齐哈尔遗毒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等,在对这些新闻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危害。通过对接现实,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3.立足生活经验,感受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课外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在同学们的亲身介绍下,影像资料的感染下,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丰满,切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长城每块城砖的重量是15千克,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搬砖头或者重物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在古代,在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之上,劳动人民竟然能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个奇迹。这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趣味盎然开活动,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本身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的兴趣就不高,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再过于单一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兴趣。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教师设计了说长城——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或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赞长城——读一读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赞美;利用“登长城”比赛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长城图,并在“长城”上由低到高设计若干个站点,每个小组准备一面小红旗并将其插在“长城”的最低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哪个小组交流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唱出一首赞美长城的歌、颂出一首诗或一首童谣、说出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这个小组的小红旗就向前进一步,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长城顶端。比赛活动的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走进内容学能力,教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品德课中历史内容的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学生搜集了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和古代中国各方面成就相关的大量资料,我们便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时,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所搜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实现资料的共享;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料和使用资料,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资料编辑成册;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成就后,教师询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解决困惑的能力……教师时刻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
四、拨动心弦引情感,升华历史学习的认识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1.创设教学情境,催化情感生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一段感人的历史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列强们的无耻行为,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拓展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波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大多是以图片的形式、简短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且历史知识之间没有一定的序列性,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堂以外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并不局限于课本上呈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让学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两弹升空、神州号升空、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世博会的召开等等,这样有效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的情感。
3.抓住教学典型,推动情感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题材内容是繁多的,知识是浩瀚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抓住一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以点带面,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当一位同学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时,教师抓住这一典型故事,问学生:难道死在长城脚下的只有范喜良一人吗?这累累的白骨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 鲁洁等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德育》王清平主编
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东教育》 陈为友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二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 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1)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 (3) 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4)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 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 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 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但易于理解, 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 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
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 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 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 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 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 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 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 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 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 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 不认真备课, 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缺乏爱心, 体罚学生, 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 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 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国家重视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国家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要加强品社课的教学工作, 首先就应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品社课的重视程度。
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社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各地方政府都应多多组织品德教育宣传活动, 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学校的监管, 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品社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学校加强监管,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品社课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监管, 使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不占用品社课, 使品社课的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教育, 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品社课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环境。
3. 组织讨论交流,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讨论是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 通过有目的的组织讨论交流, 可以提高学生对品社课的认知度, 进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讨论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社课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 品社课可以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是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生活, 了解社会; (3) 品社课强调活动性, 突出综合性,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品社课可以如是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正确的指导下培养道德感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结合实际, 突出教育特点
加强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不同地区和年级突出不同的教学特点。
例如, 在农村的品社课教育中,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的同时, 不能遗落品德课程的教育, 让学生在未来出人头地之后, 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自己的家乡,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将《我的劳动感受》时, 教师可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感受, 讲出劳动的意义,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三) 开展拓展训练, 实践中教育学生
加强小学品社课教学, 还应开展拓展训练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例如, 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外阅读, 如劳动模范、国家大事等, 用品德和社会的眼光培养学生, 打开学生的思路, 有效的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结语
因此,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授课内容, 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净化学生的心灵, 增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
[2]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J].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2) .
3.刍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三
一、明确课程目标,把握基本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此,新课程的模块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高中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化的情境在形式上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内容来自生活,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市场买卖的情境,让一名同学扮演鸡场的老板,…些同学扮演卖鸡蛋的,其他同学扮演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波动及时做出价格调整,并要求其他同学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可想而知,“老板”的每次决策部必定会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争论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社本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形式上富有趣味性,能够仃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支配F,每个同学都成了课堂的主体,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 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 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 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 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l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趣编谜语,精讲名人轶事
科学利用儿童的认知规律。谜语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一,若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利用他们的认知规律,将教材中的某些学习内容编成有趣的谜语,供他们思考学习,实能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例:四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我们时刻在呼吸》,笔者就其内容编成谜语如下:“你不请我我自去,无色无味空中飞,无我小树不成荫,花草不茂要枯萎,污染一般呼吸不清新,污染严重健康不保命垂危,开口喊我我不应,请你猜猜我是谁?”从猜谜语的过程中,在揭晓谜底的思维里,就能轻易地了解空气的特征,深刻地认识污染空气对动植物的危害,不但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努力学习和自觉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的教学目的。
积极上进、健康优秀的名人轶事,能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能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勇气。例:四上第一单元第一课《这点困难算什么》,笔者深刻剖析名人不都是天才,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事业成功哲理;四上第四 单元第二课《大家生活在一起》,全力颂扬党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生活文明的高贵品质;四上第四单元第三课《我们是邻居》,全力讴歌我国古代人民恭谦互让的传统美德,不难看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是说之有理、理之 有据、据之可考,完全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并彰显拓宽了教材的教育教学空间。
4.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四
诸城市科信小学 刘慧琴
(一)自主、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适时适当的表扬激励措施。
老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措施,只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有的奖励智多星、小五星;有的奖励笑脸、小红花;还有的奖励分数、纸鹤等;不仅给予了小组一定的奖励,还在恰当时候表扬个人,如回答问题到位的同学,老师会赞扬他是“有勇气、勇敢的好孩子”,“长大了,你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交警”,“你是最棒的”;个别同学说话、坐的有点歪,老师会及时地说:同意自己是聪明的请坐好。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让个别同学及时的坐如松了。可见,表扬的力量有多大!
5.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篇五
(讨论稿)
1、“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采取鼓励手段,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互动就是相互作用,根据教育系统论,可以把教学视作一个系统,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不是让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过于强调一种要素的作用而偏废其它要素。坚持互动式教学理念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坚持从教育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教育系统内整体与部分之间,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关系中考察、研究系统,以求得问题的最优化处理。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目标。这就是实现教学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师生与媒体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完善。在师生中形成多元的合作、竞争、共享,在媒体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中,让师生在使用媒体中得到快捷、直观、高效的收获,同时经过师生之间的改造和开发,使媒体更丰富、多样、高效率,交互性更强。
互动式教学是多种要素和谐互动的一个过程。从本质上讲,互动式教学是新型的课程建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培养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的过程。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动态性,它研究的是“用什么方式促进教学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要求因学科性质、教科书内容、教师个性、学生差异不同而不同,要求在动态中寻求最优。但总体而言,能从学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整合各种媒体的功能是共同的要求。
2、“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媒体等多方互动,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1)实践性
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一个问题的结论,而是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实践、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资料逐步推导,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而对理论知识进行实例、实践论证,在知识学习上贯彻一条“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路线,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综合性 具体体现在:
知识综合:互动式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如何质疑,如何观察,如何调查,如何社交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综合:不但要具有一般学习能力,还要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归纳信息的能力。
活动的综合:不但有师生的教学活动,还有个体活动,群体活动;理论探讨活动,实践调查活动;经验积累活动,开拓创新活动。
(3)自主性
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表意见,大胆质疑,求异创新,有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成了学生成果的展现,学生受到极大鼓舞,他们的创造力被进一步开发出来。
(4)研究探索性
互动式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教师成了课题的组织者和发动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基本环节有:课前活动,自主准备——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活动体验,探究互动——多元评价,知识建构——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具体操作:
1.课前活动,自主准备。
这个过程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获取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物质或知识的准备。因而重视课前的收集是非常必要的。怎样收集整理呢?学生要在成人(家长、老师等)指导下,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搜集资料。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收集资料的内容范围、途径、目的、指导儿童对资料整理、筛选、整合,利用资料来交流和分享信息。
2.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课始,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有实物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谈话情境及小品表演情境等,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同时,在导课时还应注意:准、实、快。准是准确定位导课的作用;实是注意导课的实效性;快是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
3.活动体验,探究互动。
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究,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
探究是互动的前提基础。根据设计的教学情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①观察、调查。
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社会问题,搜集资料,获取事实材料,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事实根据。
由于一节课的内容较多,这样就要分小组分工进行,具体步骤为:首先要确定调查项目,根据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的数量确定调查项目的数量,每个调查项目可提供正反事例各一个。其次,根据调查项目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调查。调查的形式可采用访谈、问卷或查阅文献等方法进行。再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学生经过调查收集到的事例可能会有很多,这时就要根据调查报告选定典型事例,准备发言稿,用作课堂发言。在观察、调查阶段,教师以平等地位参与,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的发言稿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软件等。实际上,这一阶段也是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阶段。
②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教学开始时进行。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事实材料对照课本观点进行讨论。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对教科书观点作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作必要的引导,如你是否同意课本的观点?同意的事实根据是什么?不同意的事实根据又是什么?你准备质疑什么问题等等。
③发言、提问。
这个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或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见解,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由于事前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很多材料,教师可根据学生准备发言的材料制成图片、录像等,在学生发言时放映出来,增强教学效果。学生主体发言的内容除了用事实说明教科书的观点外,还应包括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应当正面引导,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提问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④质疑、辩论。
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后,其他同学可针对学生的发言和老师的回答提出质疑。对学生的质疑,我们采取辩论的方式加以解决,可采取学生分组辩论和师生辩论两种形式。在辩论中,我们注意训练学生善于运用事实根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敢于和善于与人争辩,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冷静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辩,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为正确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清楚认识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足,使结论更趋于合理和完善。
在师生辩论中,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辩论,不发号施令和批评指责,以免压抑学生的创造性。对于学生的质疑和有创见的见解,应给予积极评价,加以鼓励。
4.多元评价,知识建构。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教会学生归纳知识的方法,对学生归纳不完善的地方,作适当补充说明,完成知识的建构,并进行诊断性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使学习效果得到及时反馈,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自信心,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评价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①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是否充分,体验、感悟是否深刻;②学生的参与状态:积极参与的学生多少,学生能否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主动参与教育,参与过程长短、程度深浅。③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思考是否充分,思维是否活跃。④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达成度的多少等。
5.拓展知识,迁移发展。
6.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 篇六
1、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使学生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2、通过观察、发现快乐、寻找快乐并感受快乐,能够从多种快乐中领悟到只有付出的快乐更令人回味。
3、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让学生初步树立历史发展观,也基本了解祖先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先的钦佩感。
4、通过了解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把学生带入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得以弘扬和传承。
5、通过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地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懂得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观念,不同的人种和民族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的思想,培养对地球的亲近感和探索精神。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文明古国的荣辱
1、从四大发明说起 2课时
2、圆明园在哭泣 2课时
3、悲愤的吼声 2课时
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 2课时
2、春天的故事(二); 2课时
3、走进新时代; 2课时
第三单元:巨龙腾飞
1、高峡出平湖; 2课时
2、西部大开发; 2课时
3、日新月异的交通。 2课时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课时
2、国际组织; 2课时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范文(三)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他们但缺少社会经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呈现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4、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
5、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
6、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教材重点难点重点:
“走出深重的历史灾难”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在本课程中出现与原有历史教材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注重呈现历史细节,让历史人站在儿童面前,与儿童对话,本主题旨在引领儿童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走近历史,在自己生活中找到历史文化的足迹,引起他们与之交往的愿望和冲动,表现出对祖国地理、历史发展状况的尊重、关注,并引以为光荣和骄傲。
四、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 进上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 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课时安排
一周一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
7.走向开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七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新的教育体制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着“以学为中心”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能在以老师讲解书本上的故事、书本上的道理、书本上的知识为中心,而是要积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道德观、什么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要做到以学为中心,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品德教育不是书本上的几行文字、几个故事可以阐述的。品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做到以学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主动交出真心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放开胆子去学习、去探索。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们要避免发生一种教师按照书本提问、学生盲目去抢答的师生“问答关系”,这种照本宣科的问答行为,只是让学生盲目地记住有关良好品德的行为表现,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我们所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都交出真心,将自己整个生命都投入课堂交流的“问答关系”。举例来说:在教学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时,教师不可以单纯地讲述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国家和奇特的文化,而是可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那些其他国家玩啊?那里与我们这有什么不同吗?”“中国的上边是哪个国家有谁知道?”“四个文明古国是哪几个?除了他们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国家呢?”通过这些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对他们已知的世界作出回想和解答,并激起学生对其他他们还未知的世界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对学习课本知识的求知欲。在经历了开课时那场问答之后,学生会不禁在脑海里构想,除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外,世界上还有其他这么多国家。他们那的风景怎样?文化怎么样?整个我们生活的星球又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明白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当然,授课效率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也更加牢固。
2.联系生活实际,真实教学
为了贯彻落实好“以学为中心”,只通过乏味地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和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时刻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生活中掌握品德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走进大工厂》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工厂,带学生去参观工厂,将上课地点从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给学生讲解工厂里的实际生产过程,来给学生讲述世界工业发展是怎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生产的各个流程,看工人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教会学生合作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的规章制度,和工人们是如何遵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教会学生在团队中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将实际和知识紧密相连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并在实际中教会学生什么是品德,什么是社会。
二、贯彻任务学习视野下的作业改革
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注重师生交流和问答的特点,要把握住以学为中心就必须贯彻落实好任务学习视野下的作业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分为三方面:(1)预学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布置学生一定的预学任务,如预习课文找出生活实例等,只有学生做好预学任务,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探索;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2)随堂任务。这个可以是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讲解自己的理解,做好随堂笔记等形式。只有学生积极参与随堂任务,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才能确保课堂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主旨;(3)课后多类型学习任务。这主要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巩固和培养课上所讲解的品德和良好社会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些公益活动,写一下公益文章等多种类型来进行,主要是为了保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特色融入生活实际中去。
8.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八
一、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开放式教学
小学教育,必须注意教学内容开放的目的性,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注意开放时空的合理性,该开放时开放,该收敛时收敛;必须强调开放形式的针对性,做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同时还要把握好开放程度的适度性,做到张合有度、紧弛有致。
二、建立快乐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1.兴趣是最要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感兴趣了,才能 更好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周边生活中的事例开始,通过角色的体验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一次成功的体验能够更好的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 转变,进而发展到“我会学”。
2.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点。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一成不变的死板教科书, 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把一些新生事物以及新的事件及时的拿出来与学生共同,让大家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积极的各抒己见,最后做一个总结从而让大家受到教育。甚至于可 以给学布置一下有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大量阅读、互联网的搜索拓展和延 伸知识,化被动为主动。
3.民主的课堂氛围。强制推动的发展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内在自主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习。教育工作者面对着鲜活的、性格思想各异的学生,要让他们都积极参加进来,各抒己见,增强主人公意识,还课堂于大家,为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才能主动学习,更好的自主发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人意识,需要教师倡导民主平等的作风,进行开放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时代精神的缩影,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是我们突破传统束缚,打开教学门扉,使教学融入生活,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必然选择。
衡量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优劣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但是,小学教师能不能运用开放的教学思想,以自己的人格和智慧引导学生从束缚、禁锢、依附、定势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漫游,学会在真实的世界里生存发展,唤醒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激发出学生心底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需求,启迪学生对问题的自发质疑和求知欲望,使整个课堂到处是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和彼此的理解和接受,这虽然不是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部,但它一定是一个重要标准。
9.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篇九
澧县一完小 胡彩霞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灵、健康心理。结合我多年的品德课教学,谈以下几点:
一、钻研教材,把握目标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详细地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保证。上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需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才有正确的指向,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备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更清楚课题含义。对课题的道德观点的概念更清楚明白,也才能更好地领会课文的教育目的,通过课文的典型事例,看清其反映的教育意图,分析出其蕴含的道理。
二、再现情境,点燃激情
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还有些内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对学习就会感兴趣。
三、充分体验,以理导行
由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对学生的教育就需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取向。只有通过小学生切身的体验,才能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
1.演一演,再现生活。如教学《帮帮残疾人》一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不同类型的残疾人,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诸多不便,让学生深切体会残疾人的内心所需,同时唤起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懂得了道理。
2.说一说,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可爱的祖国》一课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我们祖国近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画面。并用多媒体再现“神八升天”“天宫对接”的壮观画面节选,再现“08奥运”的精彩瞬间;展示再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典型事例;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发生的变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3.玩一玩,学会生活。如在教学《认识新朋友》一课时,组织他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通过“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在游戏中,孩子们请朋友品尝自己的食物、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玩得不亦乐乎。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品德教育。4.做一做,体验生活。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教材了解书本知识后再在家里动手实践,种植种子,询问家长,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5.评一评,判别生活。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进行讨论、评判进行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设计讨论时,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意引导学生辩是非,明事理。如在教学《信息时代》一课时,对学生上网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再让学生进行评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通过评一评都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学中尽量选择深奥的道理能浅显表示的教学方式,采用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拓展延伸,形成品德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思品与社会教育》光靠课堂上参与是不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要想提高实效,必须向课外延伸。校内,与各种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成整体,与各科教学相结合,将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开展各种课外活动,营造参与的氛围,扩大参与的范围。校外,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安全回家》时,我找些有关交通常识的知识及相关视频和图片来给学生观看。放学后,带孩子们过马路,提醒他们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校内、校外的教育相结合巩固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成果。
10.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十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上课偷写作业。
教师们布置作业,学生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
教学方法较单一,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情况,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4、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1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探究 篇十一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礎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组织辩论,深化明理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征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超凡的口才,敏捷的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會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五、换位体验,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1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 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 调研及时到位。
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 教研活动辐射到面。
(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 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 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刊登于《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1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三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
1、珍爱生命,崇尚科学。
2、民风民俗知多少?
3、劳动最光荣。
4、农村和城市的明天。
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
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14.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加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文明有教养的人;知道残疾人的困难,感受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做到主动为集体做好好事,感受到只有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发挥各自作用,集体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
2、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3、知道交通工具的作用,真切感受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方便;选择中知道几种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顺利到达目的地;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运输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感受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激发学生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学会编制小报;认识通信的迅猛发展。
四、重点难点重点: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难点:在了解家乡风俗来历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中存在的迷信现象,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采用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学生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2月份: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1、诚实,不需要理由
2、拍手拉钩不要变
3、诚信就在身边 3月份: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1、同在蓝天下
2、生活因爱而美丽
3、我们的爱心行动 4月份: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
1、流过家乡的小河
2、我们时刻在呼吸
3、大自然中的朋友
4、呵护绿色家园 5月份: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1、马路修到家门口
2、交通海陆空
3、平安走天下 6月份: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1、在世界的东方
2、我们的大中国
3、壮丽的河山
4、海峡两岸盼统一
谭仙娥
15.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可见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都有益处。
一、创造氛围,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动提出问题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所关注的最理想境界, 教师要想打开学生敢于提问这扇“门”, 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来自教师理念的转变, 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朋友”关系, 在老师面前大胆地表现自我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才会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于是便敢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来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心、用情, 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打开学生敢于提问的“门窗”, 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他们的智慧负载着情感, 让他们的想象张开翅膀。
二、设置情境, 让学生愿意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学生好动、善于表现的心理, 发现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主动提问、愿意提问, 激起思维的浪花, 充分发挥其创造潜能。
1. 通过故事, 引起问题。
生动有趣的故事, 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我在讲我们的祖先——黄帝时, 为了激起学生的情感,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同学们讲了“皇帝成仙”的故事, 画面中的人物是传说中的皇帝, 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传说他后来成了神仙。有一条巨龙从天界下来迎接他, 百姓们望着皇帝乘龙而去, 痛哭失声, 他们把皇帝留在人间的衣帽埋了起来, 建造了黄帝陵……学生们被故事的情景吸引住了。故事使他们产生了一个个问题:“皇帝是谁?他生活在什么年代?为什么说他是我们的祖先?后来皇帝为什么成了仙?”等等, 他们提出的问题基本是教材中重点了解的内容, 学生们带着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学习课文, 学习也就变得轻松而愉快。
2. 利用歌曲, 引出问题。
动听的音乐可以使人展开想象, 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在音乐的陶冶中学生们情绪兴奋起来, 这必然能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热情。如我在讲杭州西湖时, 我在导入新课时是这样做的, 我请同学们先欣赏了《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 这部电视剧就是在杭州西湖拍摄的, 这就激起了学生想了解杭州西湖的欲望。有的同学问:“杭州西湖有哪些景观?景观有什么来历?”就是这样一个个问题, 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再创造”, 培养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他们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积极评价, 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教师适时进行正面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值得探讨, 有的可能是意义不大, 甚至稀奇古怪, 让人感到可笑的, 这都要求教师学会用赞许的目光欣赏学生的提问,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对学困生, 只要他们提出问题, 就要给予表扬。在这一积极评价的体验中, 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他们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积极思考、全身心投入, 只要有机会有疑问, 便会毫不拘束地“抢着”提问,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人造地球卫星时, 当我讲到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比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四个国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量总和还要重, 这说明中国的人造卫星具有很大的优势时, 只见一位同学举手提问, 他说:“我国的人造卫星重量重, 只能说明我国的技术水平不够先进, 怎么能说是优势呢?”听了他的提问, 我一愣, 但又马上镇定下来, 他的想法很有意义, 且具有独创性, 这是教师预料之外的, 于是, 我马上表扬了他, 对他的想法大加赞赏, 并鼓励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并要求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真是立竿见影。在以后的课堂中, 大家抢着提问争着解答, 课堂气氛总是十分热烈, 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6.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特色 篇十六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生;教学特色
由于小学生在认识事物、思考方面还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还缺少对事物正确的认知和辨别能力,而品德与社会则可以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以哪种教学方式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以下谈谈本人的想法。
一、设立相应的情境,学生亲身体验
对课本上的知识设立相应的情境,是教师在教学上常用且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设立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学生通过这种亲身的体验,不仅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了解和记忆,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
为了使学生体谅与了解父母,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分别挑选学生作为父母与子女,并分配不同的责任与任务,让学生模仿自己父母平时的行为。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让学生自己充分地去发挥,如,家长在外工作了一天,由于身心疲惫,家长要求孩子去做一些家务。以这个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为话题,让学生自己想象接下来的情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孩子不愿意,因为他们觉得父母照顾孩子天经地义,孩子本就应该享受父母所给的,父母辛苦也是应该的,他们是为了孩子,应该无怨无悔等一些理由,认为父母的辛苦跟孩子没有关系,父母的关爱是理所应当。也许有的学生会真正体谅父母的辛苦,在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看着父母辛苦努力地在外拼搏,自己应该多替父母分担。对于出现的分歧,教师应给予总结,告诉学生: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要尊敬自己的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与不容易,在家应主动做家务,替父母分担辛苦,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用自己的行动让父母感到欣慰,做一个好孩子。教师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父母,也教会了学生应该如何孝敬父母。
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回家后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来体现对父母的爱,并用作文写出来,作文不要求长短,只要求学生用真实的事迹与真实的情感去写。
二、适当的交流加强了解
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不同时代出生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之间的鸿沟已越来越不可能逾越,这也是家长与孩子矛盾的根本。因为代沟,家长与孩子不能很好地交流,导致父母不懂得孩子的世界,而孩子不能体谅父母的艰难。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更好地与父母交流,减少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主动告诉家长,今天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有趣的事,并主动向家长介绍自己的朋友,让家长可以更了解孩子的生活,從而与孩子更好地沟通。
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与学生经常交流,替学生解决问题。如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沟越深,所对应的学生的叛逆心理会更强一些,而这些学生也许会羞于开口与父母谈话及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孩子制作一个精美的卡片,并写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回家后可以悄悄放在父母的卧室,先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能缓和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教师应告诉学生沟通的重要性。沟通不仅仅局限于孩子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与教师、与朋友相处时沟通也极为重要。及时的沟通可以解决不必要的麻烦,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了解彼此等等。沟通是人与人建立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了解与认识的根本方法。
三、多媒体教学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极为重要,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本上的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既没有吸引力也不能理解,导致学生无法认真去学习。而多媒体的运用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公益广告和一些视频短片。公益广告大多是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该做与什么不该做。如,中央电视台上的一则广告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个女人在给她的妈妈洗脚,而在她的儿子看到后也端了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句话,触动了很多人,也是因为这个,很多孩子主动给父母洗脚。广告是学生喜欢并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教师用多媒体将一些有意义的广告播放出来,也许更能触动学生。
四、观察生活,学生主动学习
品德与社会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良好的品德,辨别是非。教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或事,观察他们的生活习惯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遇到不好的行为自己应该怎么做,写出自己的观察日记,上课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如有的同学也许会写自己的爸爸:“今天跟爸爸逛街,爸爸在大街上吸烟,吸烟有害健康,不能吸烟过多。吸完烟后爸爸将烟头随手扔在了地上,爸爸这么做不对,我立刻阻止爸爸说,应将烟头扔进垃圾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日常的观察,设立自己的判断标准,并且自己会做得很好,从而树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的效率达到最高。
参考文献:
[1]覃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点滴思考[J].学苑教育, 2012(03).
[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1(10).
[3]臧璟.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J].才智,2011(06).
17.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七
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疏于管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控能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人决定以课本为导向,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法、教法,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向社会、学校、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本册书共由三个单元组成——“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我们热爱和平”。主要是引导学生接触有关世界古代的历史与文化方面的内容,体会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继而热爱我们生活的地球。
(二)教材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既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2、了解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随着时代进步,东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培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从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吸取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发展服务。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地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充实教学内容,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4、拓展教学空间,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18.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十八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五(3)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7人。是一个活泼诚实、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比较主观片面。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意图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圈(场域)来建构的,它们分别是: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家乡)我是中国人以及走进世界。教材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反映了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编写是在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中去,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我们”的意识的形成,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祖国、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材特色
本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色:
1、教育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直观性
教学目标
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能力、知识方面的目标主要体现为:
1、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第一、二单元)
2、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第二单元)
3、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4、使学生了解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以及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第三、四单元)
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
第二单元
1、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2、在行动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尽自己的义务。
3、知道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一致的。
第三单元
1、了解革命先辈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理想。
3、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四单元
1、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
2、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懂得国家兴亡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3、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故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思想品德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要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进度表
19.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研究 篇十九
一、生活大舞台是学生品德感受的源泉
儿童对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的认识来源于生活,他们在生活的认识、感受体验中能够形成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可以做,如何表现才会被老师、家长认可的观念。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及长远的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如在现实中孩子发现家长送自己上学的时候为了赶时间而闯红灯的现象,会认为虽然家长做得不对,但是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们就会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道德。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首先需要学生有良好而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以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现象和问题切入,联系教学内容施教,学生们就有参与的可能,能在交流互动中对某一现象和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在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接着让学生说说歌词内容,谈谈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把自己当个宝。比如自己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焦急的;自己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没有带自己去吃大餐等。然后,可以问学生: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爸爸妈妈生病或者遇到不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做了什么?这样,学生对生活有感受,便会对父母生出感激之情,自然就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生活情感激发提升学生品质
教材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情境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生活的回想和感受中生出情感。要培养思想品德健康的学生,就要重视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他们情感的调动。如在五年级“家里的烦人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谈谈现在家长对孩子管教太严及对孩子要求太多的现象,或是只让孩子学习、不了解孩子的需求等。如此,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和大家谈自己的生活烦恼。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烦恼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并让他们组成学习小组,把自己的烦恼的事情写出来,相互之间交流探讨烦恼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烦恼,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哪些表现是父母和长辈们的烦恼,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减少或者消除烦恼。如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很少让我们在周末跑到同学家玩,为什么不让呢?因为我经常回家很晚,有时候还会忘记写作业。那么,下次怎么办呢?通过讨论,学生就知道要守时,要分清事情的轻重,要从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还知道,原来很多的不允许是爸爸妈妈对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自己和父母真诚交流,自己在应该做好的地方表现很好,那么爸爸妈妈是会给自己更多的自由和自主的。如此,孩子们在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中,就能意识到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重视学生生活情感的激发和深入思考中,要让学生们多说说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创设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中感悟,并有所收获。
三、运行形式多样的体验生活活动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学生们往往会注重自身的感受,总想到是家长、老师束缚了自己,而没有想自己的表现如何,也就是他们会多从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偏激或是私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辩论等学习活动。如在“我们的校园”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谈谈对校园的熟悉情况,然后分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熟悉的校园路径,进行“参观校园”活动,并说说都发现了什么,自己是怎样发现的。在班级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带领”同学们神游校园。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画一画、写一写我们的校园。这样,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就深刻起来,会爱上美丽的校园。
这样的活动教学,学生就像是在游戏,实现了寓教于乐。而且,学生不仅会喜欢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而且能在学习中自主和潜移默化地获得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提升与养成。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所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确立教学活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思路。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更真切而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5(37).
20.走向开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二十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思想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则是祖国的新一代人才打好品德素质基础的第一道保证。社会对高思想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断地推动着中小学教学改革,而中小学教学改革则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点亮了前进、探索的明灯。笔者认为,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老师,我们必须深刻贯彻新的教学改革的政策,坚持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特色和任务学习要求,具有良好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学生,以下是笔者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老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新的教育体制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着“以学为中心”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能在以老师讲解书本上的故事、书本上的道理、书本上的知识为中心,而是要积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道德观、什么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要做到以学为中心,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品德教育不是书本上的几行文字、几个故事可以阐述的。品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做到以学为中心,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主动交出真心去和学生交流,学生才能真正在课堂上放开胆子去学习、去探索。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们要避免发生一种教师按照书本提问、学生盲目去抢答的师生“问答关系”,这种照本宣科的问答行为,只是让学生盲目地记住有关良好品德的行为表现,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我们所提倡的师生关系是师生都交出真心,将自己整个生命都投入课堂交流的“问答关系”。举例来说:在教学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时,教师不可以单纯地讲述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国家和奇特的文化,而是可以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去那些其他国家玩啊?那里与我们这有什么不同吗?”“中国的上边是哪个国家有谁知道?”“四个文明古国是哪几个?除了他们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国家呢?”通过这些简单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对他们已知的世界作出回想和解答,并激起学生对其他他们还未知的世界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对学习课本知识的求知欲。在经历了开课时那场问答之后,学生会不禁在脑海里构想,除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外,世界上还有其他这么多国家。他们那的风景怎样?文化怎么样?整个我们生活的星球又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明白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当然,授课效率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也更加牢固。
2.联系生活实际,真实教学
为了贯彻落实好“以学为中心”,只通过乏味地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和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时刻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生活中掌握品德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走进大工厂》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工厂,带学生去参观工厂,将上课地点从课堂搬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给学生讲解工厂里的实际生产过程,来给学生讲述世界工业发展是怎样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生产的各个流程,看工人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教会学生合作在生活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的规章制度,和工人们是如何遵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教会学生在团队中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将实际和知识紧密相连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并在实际中教会学生什么是品德,什么是社会。
二、贯彻任务学习视野下的作业改革
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注重师生交流和问答的特点,要把握住以学为中心就必须贯彻落实好任务学习视野下的作业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分为三方面:(1)预学任务。教师必须通过布置学生一定的预学任务,如预习课文找出生活实例等,只有学生做好预学任务,才能真正在课堂上大胆发言,积极探索;真正做到以学为中心;(2)随堂任务。这个可以是让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讲解自己的理解,做好随堂笔记等形式。只有学生积极参与随堂任务,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才能确保课堂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主旨;(3)课后多类型学习任务。这主要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巩固和培养课上所讲解的品德和良好社会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后做一些公益活动,写一下公益文章等多种类型来进行,主要是为了保证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特色融入生活实际中去。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石,我们广大小学品德教师必须紧跟教育体制改革的脚步,积极转换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程桂凤.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吉林教育,2011(1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14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06-24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08-07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复习计划09-04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09-13
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计划-教学工作计划10-27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08-27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内容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