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共18篇)(共18篇)
1.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一
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语文
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 苑子轩2018年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针对《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我们邀请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各学科教研员从解读和备考建议两方面,有针对性地对考生下一阶段复习作权威性指导。本报将各学科的要点部分进行编辑整理,供广大考生和教师参考。
一、考试大纲三点变化
二、关注高考试题,探寻命题依归,找准备考角度历经三年的认真探索,高考改革于2017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共有9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全国卷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2017年高考语文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牢牢把握“四个突出”: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命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突出高考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使命;强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着力提高命题质量,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要求。2017年高考语文命题引导考生在完成高考任务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温润心灵,滋养人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延续了近年来业已形成的优良风格,展示出新的亮点。1.科学实施命题设计,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深化“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2017年全国卷3道写作试题均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把“四个正确认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如全国Ⅰ卷作文,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既树立远大抱负,又脚踏实地,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注重价值引领的方式方法。试题是高考选拔和育人的直接载体,需要通过试题推动考生领会、接受试题背后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2017年高考语文的阅读命题力求生动可读,既深度关注现实,及时回应考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困惑,又培养正面的情感态度,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和期待。如全国Ⅱ卷实用类文本涉及的“垃圾污染”问题有助于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观念,强化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并引导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帮助青年人把握历史坐标。2017年高考语文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倾心倾力地凸显战略决策,反映热点话题,坚持服务大局,打造思想高地。高考前夕,喜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高考语文试题正面而策略、直接而巧妙地突出了这一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关键词”之一,引人注目地出现在全国Ⅰ卷作文中。同时,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充分取材于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媒体文章等文本,并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当下,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上接B1版)2.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萃取思想精华,展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高考语文试题广收博取,精心选萃,匠心独具,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呈现出了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推己及人、洁身自好、责任担当等优良品质。文言文阅读中,全国三套试卷传记的主人无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二是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再如全国三套试卷中的语言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带领考生感悟试题,有意识选取“二十四节气”、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会思想内涵,突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7年高考语文对此格外关注,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涉及个人“小我”、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作文命题将六句并列齐观,本身就暗含了一部中华人文简史,体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与历久弥新。试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之心也呼之欲出。试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是引导考生通过对这些名句内涵的理解与发掘,自主进行组合并生发出各种新的含意,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个人、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因此,考生不仅可以对这些名句的相关内涵或生发出来的新意进行审视,还能够对个人、国家、社会或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思考,探讨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探究坚持自我与社会担当的关系,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事实上,命题指令中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两三名句,但其背后无数名句化育后世,仅记诵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拿来为我所用,在亲身的使用中感受名句的魅力和活力,体悟转化发展传统的可能性。对于考生来说,合理引用名言警句,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增强说服力;怎样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做到与全文浑然一体,这对考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命题中的“引用”指令,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要求,却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其导向及示范效应非常显著,势必带来积极影响,引起我们备考环节的充分重视。3.展现高考改革成果,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落实考纲改革要求,实现“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全覆盖。2017年高考语文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看似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对不同思维方式、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及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更为综合的考生脱颖而出。调整后的现代文阅读试题文体愈加丰富,内容更接地气,形式越发多样。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Ⅰ卷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Ⅱ卷中引导考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Ⅲ卷中体现文化软实力的“博物馆发展报告”,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实现对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Ⅰ卷中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小说《天嚣》,Ⅱ卷中省察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散文《窗子以外》,Ⅲ卷中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试题均涉及对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核心要素的考查,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为全国卷的第一道试题,在确保形式稳定的前提下,在命题思路和技术上狠下苦功、多用巧力,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形式和批判性思维的考查。总体来说,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均设为必考内容,看似只是一个局部调整,其实是“四两拨千斤”,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更重要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将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与文学艺术素养的全面重视。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并举,促进语文学科建设。2017年高考语文返璞归真,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在题型设计上又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这样的调整,旨在引导考生养成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习惯,同时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思维逻辑的严密性结合起来;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也更显著地体现在2017年高考作文的要求中。如全国Ⅱ卷作文题的写作指令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这就对考生结合具体语境加强语言运用的创新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的测试,基础性、综合性更为突出,区分度更为明显。同时,将会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如对语言表达中逻辑推断的考查,向我们释放了清晰的信号:日常教学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语文学习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学得”与课外“习得”有机结合,学用并举。综上,在2018年备考过程中,建议学校指导考生要着力强化知识立意,注重积累;文化立意,关注传统;能力立意,强化思维;教学立意,回归课本;热点立意,关心当下五大方面的备考意识,以应对日新月异的高考改革步伐与大视野高格局的时代要求。
2.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二
根据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比例不变。必考内容占90% (108分) , 其中力学部分约占45% (54分) , 电学部分约占40% (48分) , 光学部分约占5% (6分) ;选考内容占10% (12分) ;’在全部考试中实验约占15% (18分) 。力学与电学考试比重较大, 是高中物理的基础, 是物理总复习中必须下足大力气的重点。选考内容分值虽较小, 但因其对应课本3~5的内容也较少, 而且考试说明中, 明确指出其考查不出现难题, 即为容易题或中等难度题, 一般学生容易得分, 因此, 我们在复习时不仅不能忽视, 更要把它搞清搞透, 12分志在必得。理综总分300分中, 物理占了120分, 是高考中自然科学能力考查的重点。因此, 做好物理学科复习工作在整个高考中至关重要。
根据考试说明, 物理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选考内容的考查不出现难题, 难易程度力求相当。在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则对试题的易、中、难分别做了举例说明和界定。在题型示例中, 有部分例题更换。有些老师说能否从这点变化上嗅出高考命题的信息“味道”呢?我想这点变化只是每年例行的与时俱进罢了, 往年也有类似情况, 仅凭考试说明变化就要对高考命题进行猜测是徒劳的, 毫无依据的。只有大城市里名校老师因对部分命题老师熟悉, 有条件对其命题风格和习惯进行研究, 猜题、押题有了一点可能。但这有违教育目的和教育公平, 因此不应提倡, 这些老师也理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根据考试说明,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 注重考查能力, 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2) 推理能力; (3) 分析综合能力;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 实验能力。
物理教师在高三总复习时, 对复习材料中出现的例题和练习应能判定其是属于容易题、中等题还是难题, 并能明确每一题目着重考查了哪一种能力, 同时又不同程度地考查了与之相关的哪几种能力。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分阶段、有选择地进行因材因时、有目的性地施教, 使全体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都能在复习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 前期复习应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 后期可出现少量难题;对于中等学生, 复习时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兼顾容易题和难题, 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可以易、中、难题按考查比例练习, 在第二轮复习时则应该着重练习中、难题目。
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参考试卷, 可以预测2014年高考物理卷仍应包括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和选考题。选择题有6小题 (13~18) , 每小题6分, 共36分, 多为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 第18题一般为难题。19题是实验题, 含有两小题共18分, 一般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 但也时有难题出现。三题计算题共54分, 20、21一般是中等难度题, 22为压卷难题。选考题包含2小题, 每题6分, 共12分。
3.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三
今年各地考试说明英语测试继续着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的考核将融合在听力测试、语言知识应用和书面表达试题中。
以下是部分中考名师对湖北省武汉市2009年考试说明的解读:
湖北省武汉市梅苑中学 周志斌况建琳:整体难度降低三个地方微调
与2008年中考相比,命题在听力、词汇、阅读理解三个方面做了调整,个别地方的微调也是从降低难度去考虑。据此,可以判断,今年英语中考的难度系数可能低于去年的0.65。
这三个方面的调整是:
1、听力测试。在听力测试部分,第一节和第二节基础题各由原来的5小题增至6小题。在第三节中,短文理解题由原来的5小题减至3小题,降低了难度。
2、考试词汇。突出对常用词汇的考查,删减了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词汇,另外从教材中选进一些常用词汇作为考试词汇。词汇和词组的考查范围,严格限制在武汉市教科院下发的《200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业考试词汇表》之内。
3、阅读理解。阅读材料的篇幅略有增加,文长在300字左右。所选材料可能涉及西方文化或价值观念的内容。学生课外的阅读总量应不低于15万词。
另外,英语听力测试语速为每分钟120个词左右。书面表达题一般以文字信息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用英语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文所要求的格式会在试卷上呈现。
湖北省武汉市卓刀泉中学英语备课组老师认为:听力变易,阅读变难。
与去年相比,今年英语试题难度可能略有增加,听力测试难度虽有所降低,但阅读材料长度略有增加,考生需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适应这一变化。
第一,立足于课本,梳理知识点,构建英语知识框架。
中考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因此每册每个单元中的词汇、词组必须记准记牢。句型结构和语法知识争取做到以点带面,及时总结归纳,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例如,复习初一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时,先要理清英语动词的分类;复习初二教材中的动词将来时态时,可将前后所学的八种基本时态结合在一起;复习初三的被动语态时,应结合八种时态的主动语态;学习动词不定式时,又可以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比较。
这样很容易在思想中形成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结构,又能形成非谓语动词的概念,从而为遣词造句,尤其是试卷中书面表达部分打好坚实基础。
第二,注重专项训练的技巧和实效,促使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
根据中考说明和近年的中考试卷结构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建议和指导,采取正确的答题和阅读方法,严格控制时间,突出单位时间的效率,并及时纠正训练中的错误,使训练质量保持快速上升趋势。例如完形填空专项训练,答题方法上要做到通读全文把握大意,要注意文章内在的联系,瞻前顾后,正确判断,还要复查全文,清除疏漏。
第三,有针对性地搞好综合模拟训练。
今年命题有些新变化,例如听力测试明显降低难度,同学们应及时调整好听力训练的重点,做到省时增效。
另一个新变化是阅读材料长度略有增加,较往年难度会有增加。学生在综合模拟训练的过程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耐心,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变化。
4.山东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 篇四
3月22日,省招考院发布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与 2010年高考说明相比,今年的说明整体保持稳定,但为高考生减负的苗头已经显现,地理和生物学科的内容有大量删减,其他学科虽然在考查知识点、目标能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但给出的考试样题却发生了变化,也给考生带来了新的信息。
内容:基本稳定,还是3+X+1
根据新出台的2011年山东省高考说明,2011年山东省仍将采用“3+X+1”的模式,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英语(听力除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测试科目的试题,仍由山东省组织专家自行命制。考试说明力求在 2010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我省的教育教学实际。因此,2011年高考考试内容将继续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2011年山东省考试说明中,语文、数学、英语、基本能力测试等科目,其命题形式、试卷结构、试卷题型以及赋分比例等与2010年基本一致,对比两年的高考说明,除高考例题外,大部分一模一样,保持了相当高的稳定性。
据悉,山东省自 2011届起高中新生不再文理分科,2014年高考将有很大改革,所以,有关专家表示,在2014年“大变”之前,山东省高考命题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有大的调整。
变化:部分科目开始为考生减负
虽然山东省2011年高考命题整体保持稳定,但部分科目已经出现为考生减负的苗头。
在文科综合中的地理科目中,必考内容的一、二、三部分没有变化,第四部分变化很大,对初中地理知识的考查有所减弱;选考内容部分,选考一、二、三都有删减内容,变化较大。
题型: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成例题
在高考说明中,每一学科除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外,还有题型示例部分,这一部分就相当于一份高考试卷。在说明中,不少科目虽然前面的内容都与去年一致,但在题型示例部分却有一些变化,需要引起考生注意。
在基本能力测试中,虽然大部分例题与去年相同,但变化的为数不多的几道例题中,就有两道和学生安全自救相关,一道是楼梯遇险的自我保护办法,一道是地震中的自我保护。
文综学科中,政治考试说明的样题有了一些调整,建议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尤其是对漫画题和探究类题目进行训练。
仔细看看今年考些啥
语文:作文错别字一个扣一分
语文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II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其中: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作文题:字数不少于800;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作文每出现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数学:文理生试卷结构相同
数学学科,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的必修课程内容相同,选修内容不同。文史类考生的选修内容包括选
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1年暂不被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理工类考生的选修内容包括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选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数学学科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相同。
英语:考查词汇量3300左右
英语考试,要求考生词汇量为3300左右。在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对话和独白;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试卷结构:包括第I卷和第II卷,满分为15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5分;第II卷为书面表达题,共45分。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占分最多
思想政治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试卷包括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共25题,每题4分,共10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140分。选做题不跨学科、不跨选考模块命题。必做题部分根据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的必考内容命题。其中,思想政治必做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做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
另外,由于高中与初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理科综合:物理题设置不定项选择
理科综合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满分为240分。
第Ⅰ卷为必做题,全部为选择题。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生物8个题,化学、物理各7个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8分。其中生物、化学题为单选题,物理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第Ⅱ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部分命题范围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必考内容,选做题部分针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共8个选考模块,对应命制8个试题,每题8分。考生从中选2道物理、1道化学、1道生物题目作答,共计32分。
基本能力测试:以得分60%计入总分
基本能力测试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用时为120分钟。试卷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实际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
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分值共30分。第Ⅱ卷由若干题组构成,根据考查需要,在每个题组内部设计多种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问答、识图、绘图、判断、列表、设计、归类、连线(匹配)等,分值共70分。
5.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五
———《2013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生物》解读
安庆一中生物组杨卫东 1 变化解读。《2013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生物》较2012年有些变化
1.1必修1不再考查细胞的无丝分裂,必修3不再考查模拟尿糖的检测;选修不再考查蛋白质工程,并增加对酶的应用(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的考查。
1.2考查的难度调整,选修部分胚胎工程的应用考试要求由Ⅱ调整为Ⅰ。
1.3与2012年比较,2013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中,26道选择题中有14题更改,14道非选择题中有7题更改。更改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细胞结构、细胞代谢、遗传变异、调节、生态和实验部分。要注意的是,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内容仍然是重点考查的。2 后期复习备考建议 2.1夯实基础知识。要注重主干知识,对教材分析和专题训练应有所突出,复习时,对重要的知识点要进行整理和归纳,用图表法、分枝法和典型习题进行总结和复习,逐渐形成牢固的网络化知识框架体系。
2.2注重能力考查。要重视以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为主的能力培养,复习中应充分重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2.3关注社会热点。要关注生物科技发展、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多关注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如环境污染PM2.5,艾滋病、禽流感等。
2.4树立信心,激发潜能
对刚刚跨入高三的同学们而言,要结合自身实际确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的,同学们应当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加以归纳总结,提高应试能力。
高三复习阶段会有很多次的单元、综合考试,在不同的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常常是波动的,有时很好,有时可能会不理想,但是,无论考试成绩如何,同学们都要正确的认识。考试成绩好,但不能骄傲,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通过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成绩不理想,也不要气馁,应当学会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才能使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少,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2.5分段复习,合理规划
在复习的时间安排上,不一定要有书面的复习计划,与老师的安排基本一致即可。但为了使复习更加有针对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家可以快于老师1课时的复习进度。适当提前复习,可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前加以钻研;还可以与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实在搞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在课上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高三复习可以做如下粗略计划:
第一阶段:从开学到2013年2月底,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由于各个学校的进度不一样,时间会有所差异)。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记忆,重视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的提高。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并熟练地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简单的综合题目,每一章结束后,可以结合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概念图,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另外,每一单元结束后,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一份单元练习,对照答案自我批改,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单元练习资料的选择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第二阶段:从2013年3月初到4月底,为专题复习。一般可以将高中生物的全部内容分成九个专题:生命的分子基础与结构基础;细胞代谢及生命历程;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科技;实验与探究。复习目标是着力培养综合能力。
第三阶段:从2013年5月初到高考前,查漏补缺、综合强化。这一阶段要有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制订较为详细的复习计划,要保证在高考前完成第三阶段需要复习和巩固的内容。复习目标是以单元板块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纲,以适应性训练为主,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抓好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强化综合科目的训练,加强对思维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等方面的总结和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后期加强高考的实战训练,同时要注意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既要注重高考的重点难点,也不能忽视高考的冷点;研究和领会各地名校模拟试题的新思路与新趋向,在模拟考试中提升应试的经验,增强应试的信心。
2.6方法引路,事半功倍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
①回归教材梳理知识。要从繁杂的复习资料、题海中走出来,静下心,依据《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教材中的知识点再扫描一遍,清理知识上的盲点和障碍,不留死角。
②回顾试卷检查错误。自由复习期间,可以采用纠错复习法,其优点是针对性强,节省时间。具体做法就是将做过的试卷找出来,温习“错题”。思考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利用最后几天,弥补知识上的漏洞,纠正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规范解题程序上的疏漏。有针对性地精练一些训练题。重在总结、归纳、查缺补漏以达到能力的升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让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③强调综合加强记忆。复习时,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注意必修、选修中的相关知识之间联系。如调节、光合作用、遗传、细胞等。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术语、短语或短句、经典理论、重要结论、实验研究方法等加强记忆。
6.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六
总体上与2012年的高考生物考试说明对比,2013年的考试说明只字未变,完全相同.这意味着13年高考生物将会延续自新课标改革以后的考查方式 和命题风格,逐渐从之前的基础知识考查过渡到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理解能力方面:要求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具体表现为:
1、考试题目当中很难再见到非常直接的 教材基础知识的重现,或多或少都会结合题干信息,考查知识点的本质、规律或者成因。
2、更多的基础知识将会融入到图标、坐标曲线以及其他数学方式当中,要 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图文转换的能力,活学活用。
3、题干中可能会更多地出现日常生物现象,并且结合教材所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推理,得到 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7.对考试“粗心”的解读与对策 篇七
关键词:考试,粗心,解读,对策
一、审题能力差, 犹如盲人骑瞎马
错误示例: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用化学用语填空】, 很多学生写成名称;【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很多学生写成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实验室常用……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画线部分可改为 () 很多学生错选 (3)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CO2……】, ……诸如此类显然是没能正确理解题意, 存在“审题能力差”的问题。
形成原因:平时作业多, 想快点完成, 养成“快”的习惯, 题中头、中、尾信息不能全部读出, 遗漏一部分, 或想当然地加上部分信息, 当成上次做过的某题, 没有发现实际题已经改变等情况。
改变方法: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危害, 必要时让他们给自己写《我的审题能力差的成因与治疗》之类的医案。二是逐渐养成适度慢的习惯, 具体可采用“做题前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一点, 用笔点着字读, 关键词下轻轻地画一点”等方法。
二、知识记忆不牢靠, 书到用时方恨少
错误示例:如【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发生化合反应】, 许多学生把生成物写错, 如写成CO3, 碳酸钠写成NaCO3等等, 这些显然是知识掌握不到位。
形成原因: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教师讲过后觉得会了, 实际上“会与会”的差异很大……如骑自行车, 一个人刚学会在宽阔的路上左右摇摆能骑是会,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骑车、能游刃有余也是会, 而练车技的人能骑车上楼梯还是会!他们的会显然是不一样的。
记牢的秘诀:一是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越感兴趣记忆越牢。二是经常复习巩固。
三、推理运算能力差, 好似有钱不会花
错误示例:【把盛二氧化碳的试管插入装有石灰水的水槽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很多学生不能分析到, 二氧化碳溶于石灰水中, 从而使试管内气体减少, 压强小, 石灰水进入。这是生活实践经验少, 导致的推理能力差, 还有的学生知道水会进入试管, 写成:水向上流, 这是表达能力差。很多学生常常把一些并不复杂的计算题算错, 这显然是运算能力差。
形成原因: (1) 受宠的独生子女, 唯学习为己任, 其他事情由家长包办, 导致社会实践少, 推理等思维能力差。 (2) 计算基础差。 (3) 教师和家长不重视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 (1) 学校和家长少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学生有比较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接触社会和生活实际, 让他们在实践中多动手, 多动脑。 (2) 专项训练计算和推理。 (3) 解题的步骤和格式要符合要求, 表达要准确和完整, 进行专项训练, 字迹要清晰, 不说半句话等等。
四、考试心态很关键, 心宽量大总自然
有的学生告诉我, 老师, 我这些题本来都会做, 可是一到考场, 我就心慌, 就不由自主地想快点写, 怕时间不够, 在慌乱中, 如骑在奔马上数花, 从而造成众多失误。
考试慌乱, 是把考试看得太重, 成则惊喜, 败则无地自容, 没有正确理解考试的本来意义。
8.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八
一、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说明摘要】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形式。闭卷笔试考试的时间90分钟,试卷的总分100分,试题个数25个,试卷版面:16开5版。
题型及占分比例:
【解读】
经过三年的理化同场合卷考试,我们做了调查研究,教师普遍认为物理试卷的结构较为合理。为了能更贴近考试院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决定适当调整试卷结构,调整的情况如下:
1.首次将试卷分为基础部分和实验部分,突出学科特点,既是为了便于评价学生,也是为了教师便于教学。
2. 加强了显现试题“功能性”的作用,所谓的功能性试题,举例来讲,例如填空,就是要求学生在空位处用笔填写出正确答案。因此,不再将探究试题单列为一种独立的试题题型,而是融入到实验题中。
3.结构上提高难度,选择题中的不定项选择的评分标准也由原来的“选择正确,但不全的得2分……”,恢复为“选择正确,但不全的得1分……”降低因概率得分。
二、关于考试内容与要求
【说明摘要】
试题的易、中、难水平分值比例一般以6∶2.5∶1.5,难题的分值比例不超过总分的25%。
全卷的得分率难度系数控制在0.60的左右。
试卷考查的内容应有一定的覆盖率,试题的覆盖率以不低于60%为宜,具体考查目标见考查内容部分。
【解读】
2015年试卷分析:从试题结构上来看,2015年的试题结构与2014年的试题结构是一样的,没有变化;从试卷的难度来看,2015年的试卷难度系数较2014年的试卷难度系数低,难度与2014年相比略有升高;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探究题的难度变化较小,对填空题(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较基础、简单,难度小,区分度很高,而计算题和实验题的考查难度增加较大;从总体上说,试卷基本上达到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格的要求,试卷的选择题,与计算题、探究题的区分度把握较好,能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选拔。
今年的说明没有列出双向细目表主要是考虑到篇幅的问题。加之,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实行三年,知识点已经稳定,老师和学生都比较明确,今年的知识点的条目仍然是100条。
三、关于2016年的命题趋势
考试的标准是课标,2016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就是以2011年版实施的新课程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准,至于变化,上文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但总体概括起来就是16个字,“以标为标,以本为本,重视基础,加强应用”。怎么理解呢?笔者认为:
1.以标为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政策的文件,课堂教学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执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课程标准。虽然,全国各地采取多种多样版本的物理教材,但根本还在课程标准,课本和课标有不一致的地方,考试要依据课标。
2.以本为本。教师和学生共有的是课本,课本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并经教育部审查通过的。近些年我做过多次调查,现在有一种倾向,教师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复习资料和大量超标不切实际的试卷,不重视课本和课本上的练习,一味追求题海,一切向中考看齐,使得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机械地做题应对中考,这是不对的。2016年的中考物理提出了要以本为本,重视教师和学生共有的课本,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
3.重视基础。反思新课标下的中考,命题者在试题的编制上,尽了很大的努力,贴近新课标。但也有很多地方为了追求创意、新颖和科学探究,忽视基础知识和传统的物理学系统知识,弄得教师不知道怎样教,学生不知道怎样学。基础知识抛之脑后,中考是个指挥棒,我们要坚持正确地指挥,要回馈基础知识的考查。
4.加强应用。学物理,用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在加强应用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科学探究,要正确处理好学生科学探究、课堂科学探究以及中考命制科学探究试题之间的关系。
中考试题中的科学探究不会机械地考查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也不会去考查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江西省的试题特点每年都一个侧重点,有的时候侧重考查提出问题,有的时候侧重考查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或者设计表格,或者分析数据。试题的呈现形式也会转化为填空、选择、简答、实验等形式,试题难度会呈现阶梯式递增,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只要能够认真阅读试题,就能解答。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潘毅鹏
9.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九
12月11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3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不少刚刚速读考试说明的老师发现,与去年高考的考试说明相比,今年的考试说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微调,考查内容体现了新课改后命题“稳中有变”的思路。2013年九科“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包括三科高考计分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六科。本报特邀江苏九科名师,第一时间对高考说明进行解读,并提出语数外三门复习建议。
语文
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有调整 点评人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陈柏华
【解析】2013年《考试说明(语文)》只有个别地方的措辞和表述方式略有更动,比如:”古代诗文阅读“部分里”鉴赏评价“的(1)去年表述为”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今年则表述为”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现代文阅读“部分”鉴赏评价“里的(1)去年表述为”丰富含义重在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今年则表述为”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表现力。“"现代文阅读”部分“探究”里的(1)去年表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今年则表现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另外,在“古代诗文默写篇目”(初中部分)做了一些调整,除此而外,其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复习建议】就既往考试情形和现在学生学习状况看,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文言文今译、作文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是制约学生高考考分提升的瓶颈。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在高考阅读这块真正制约学生考分提升的大多并不是因为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归类,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对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必要的归类,归类之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更容易有成效。
数学
加试选考题计算要求将提高
点评人 金陵中学高三数学组长 季斌
【解析】与2012年考试说明比较,几无变化。数学试题仍由必做题与加试题两部分组成。选测历史的考生仅需对试题中的必做题部分作答;选测物理的考生需对试题中的必做题和附加题这两部分作答。数学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去年相同,难易比例与去年相同,其中必做题部分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它们在试题中所占分值的比例大概为4:4:2;附加题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它们在试题中所占分值的比例大概为5:4:1.在考试内容栏,删去“变量的相关性”和“空间直角坐标系”两个考点,前者计算繁杂,江苏从来没有考过,后者对理科生来说可以在加试内容中考查,对文科生而言学习这个内容毫无意义。在典型题示例中,必做题部分立体几何题将去年提供的2010年江苏考题(证两线垂直和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换成了2012年江苏考题(面面垂直的证明和线面平行的证明),这意味着在必做题部分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不作要求;附加题部分,将去年提供的2010年江苏考题(椭圆的参数方程的简单运用)换成了2012年江苏考题(求圆的极坐标方程),这意味着加试的“四选二”的考题难度更趋一致;将去年提供的2008年江苏考题(空间的线线角有关的计算)换成了2011年江苏考题(空间二面角有关的计算),其计算要求及难度明显提高。
【复习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系统复习;2.努力提高运算求解能力;3.强化“审清问题”和“探求思路”的训练。
英语
看图作文中,“图”不局限类型
点评人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朱大龙
【解析】对今年《说明》进行了适当修订,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并根据国际权威词频表对词汇进行了增删与校订。《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试卷难易比例以及试卷整体结构、题型、分值、时间分布等方面没有变化。在书面表达方面,增加了如下说明:看图作文的“图”不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图,如漫画、广告画,也包括其他图画、照片等情景材料。考生们可根据情景图示的寓意、内容或情节线索,传递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应覆盖提示的要点,但避免仅根据提示文字做简单翻译。在任务型阅读中提供了两类常见的题型:树状型和表格型。书面表达中提供了1-5档参考范文,尤其是第五档还提供了AB两种不同风格的范文,建议广大考生好好研究,细细品味。如:第五档B篇范文,作者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作者在所覆盖所有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尝试使用较为复杂的句法结构和词汇时出现了个别语法结构和词汇不当的问题,但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在语句和文本中有效地使用了多种衔接手段,全文语言流畅、内容连贯、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复习建议】对《2013年江苏省高考说明》中的词汇进行梳理,把自己不太熟悉的高级词汇,高频词汇加以再现和巩固。以阅读为中心,不仅要阅读教材,而且要保持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注意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注意对《2013年江苏省高考说明》中提到的例题加以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图画类的作文,更应该引起重视。
物理
增加“布朗运动”等新考点
点评人 南京五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冯江
【解析】与2012年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有增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具体如下:
物理1:删掉原考点3“变速直线运动”;新考点10“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说明改为“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物理2:原考点19的表述改为现考点18的“能量守恒”;新考点1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由I改为II;新考点20的表述改为“抛体运动”,新增说明“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新考点23说明改为“计算不作要求”.选修3-1:新考点27“库仑定律”要求由II改为I.选修3-2:新考点51“交变电流”说明删掉了原来的“相位概念不作要求”.选修3-3:删掉原考点61“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新考点61 “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单列出新考点58 “阿伏伽德罗常数”、新考点60“布朗运动”;新考点57、69的表述略有变化。选修3-4:无变化。选修3-5:新考点排序有变化,原考点的92、93合并为新考点89.力、电、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复习时主干和重心应放在这部分内容上,且应特别关注这部分考点的内容和难度的变化,比如新增的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选修部分的知识点多且全部为I级要求,加上这部分试题是选做,不可能相互综合,因此应以基础学习为主,不宜投入过多精力,但这部分考点中的重点知识要覆盖到位,否则难度不大也会失分。
历史
考试
范围小幅调整,难度可能略增
点评人 南京一中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郭东辉
【解析】考试范围则有小幅度调整。调整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考点顺序调整,如考点1(3)选官制度由第二调整到第四,增强了条理性,选官制度是跨越若干时期的纵向知识链接,而前面三个知识点均为阶段性史实;
2、对一些知识点的内涵作了更明确的界定,有利于考生把握。如考点2(3)由2011年考试说明的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调整为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再如考点4(3)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调整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范围就明晰了,也更严谨;
3、新增了少数知识点,基本是对原有知识点的拓展和发掘,如考点6(2)增加了理性时代的到来,其实并未增添新的知识,而是对原有的知识深化和感悟。原2012年考点7(3)的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三级知识点提升为二级知识点,变为7(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拓宽为“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途径与影响”.在2012年考点11(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前增添了天京变乱的知识点,使考生可以全面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具体原因和根源,完善知识结构。2012年考点12(2)中的三级考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为二级考点12(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并且增补了一个知识点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考点23(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修改幅度大,由原来的“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改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总体看,现代史部分变动最小。最后提醒2013届考生:2011、2012年江苏历史试卷(选修)难度不高,2013年难度有可能小幅反弹。
化学
更加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
点评人 南京五中高级教师 王薇
【解析】考试内容和要求: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应用,降低了偏怪难类型知识点的能力要求。
在必考内容部分,增加的有:“认识现代分析技术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作用”,“熟悉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了解原子的构成”,“能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调整的有:将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改为“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将 “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改为“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室制备方法”;删掉的有:“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使用方法”.在选考内容部分,调整的有: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改为“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将“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改为“了解简单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删掉的有:“了解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组成和结构中的应用(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等不作要求)”中的“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等不作要求”等。高考中较难题只占约20%,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认真对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另外,还要重视进行规范答题训练。新课程中增加了实验化学模块,但化学实验的考查显然不仅仅是该模块的任务。平时要求学生注重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注重培养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高考卷中有大量的数据、图表、流程图、文字表述等方式给出题设条件与信息,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学生会看图表、会分析流程图、关系曲线、能快速阅读、快速提取信息、快速决策判断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政治
新增“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等
考点
点评人 南京一中政治教师、市优秀青年教师 蒋可
【解析】相较于2012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说明,2013年的考试说明稳中有变,部分考点进行了微调,删除一些考点,增加一些新考点。具体变化为:删除“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及意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等考点;新增“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等考点。
地理
增加了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要求
点评人 南京一中高级教师 吴佩红
【解析】相较于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考试说明,2013年的考试说明稳中有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表述上的变化:命题指导思想部分,语言表述有前后顺序的调整。原考点“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合并为一个考点“3S技术的应用”.“海底主要地貌类型”改为“海底主要地形类型”.原考点“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合并为一个考点“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城乡规划模块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和意义”,分开表述为两个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征”、“城市化的意义”.原考点“在城乡规划中,主要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的内容合并入“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考点内。
二、要求上的变化:删去“能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将“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拆分为两条要求:“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发现地理问题”、“能够探究、评价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加了自然灾害“防治措施”的要求;海洋地理模块中,删去了“海水运动”、“海平面变化”两个考点。
生物
增添“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内容
点评人 南京五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赵青
10.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
2014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物理部分的解读
2014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在英语和语文做了大幅度调整的同时,物理也发生了一些很重要的变化,下面为大家解读下中考说明中的物理部分。
通过2014中考《考试说明》的叙述可以看出,今年中考物理又将是具有创新性的一年,“光的直线传播”、“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磁铁”、“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等这些中考边缘化的知识点,将不列入中考大纲范围内,取而代之的是“静电现象”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些在知识点上的改变要引起老师家长及学生的重视,新列入的知识点会出什么样的题型,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关注的。
《考试说明》给我们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今年中考会减少复杂繁重的计算,更换换为更为简单、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计算,这也就是说明,今年中考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会增多,而且对于计算能力的考察会相对弱化,这类题型的难点是对题意的理解分析上,更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物理思维的考察,像生搬硬套﹑每年题型不变的吸热放热的题型已经被取代了。
根据中考说明给出复习建议:
1.灵活应用知识点,回归生活实际
2011年之前,北京的中考物理出题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很多经典模型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2012与2013年两年中考的变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物理考试再不是那么固定,2014中考说明意在告诉我们,中考题型会越来越灵活,而且要求学生会学以致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初衷,只要扎实的掌握知识点和物理规律,具备应用物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变化下的中考物理并不是那么可怕。
2.复习时可弱化计算繁重的试题训练,多接触些创新题
减去繁重的计算是考试说明给我们的一个信号,在复习的过程中,计算量特别大的题目可以相对弱化,多接触些创新题型,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多训练一下这种思维,会对中考有很大帮助。最后祝同学们紧抓中考趋势,在中考复习中有的放矢,提高效率,考出优异的成绩。
金博教育官网:http://咨询热线:
11.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一
2008年高考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在考试形式、内容比例、题型、难易度比例等方面没有变化。这说明经过几年的考试改革,高考地理在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等方面已趋向成熟,考试要求趋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在上述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高考地理命题将依据考试本身的性质和地理学科评价目标,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立足于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强调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过程及方法的考核,同时体现时代气息,鼓励创新思维。
二、2008年高考地理命题预测与模拟试题
命题思路1:加强对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主题。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学科考核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地理学科的基本事实、规律、原理、观点、理论都是基本的学科主干知识。
对于2008年高考,同学们要关注以下地理主干知识的命题方向:(1)自然地理:①以地理图像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突出对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突出对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2)人文地理:①以设计新颖的地理图像、地理数据图表为信息载体,考查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突出对获取和分析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②以区域为背景,考查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及人地关系,突出对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体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区域地理:①以社会热点为命题背景,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学生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②进行区位空间定位,再认区域内重要的地理事物。③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分析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剖析地理成因。④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的分布、影响及防治措施,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等等)。
【模拟试题1】下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E,20°S)B.(60°W,20°S)
C.(120°E,23°26′S)D.(60°W,23°26′S)
(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A.76°34′S36°52′B.80°S10°C.76°34′S10°D.80°S30°
(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先东南后东北D.先东北后东南
解析:(1)根据晨昏线与M纬线相切于甲点可知,甲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因此甲点的地方时为0时,故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与甲所在经线相对,其经度为60°W。甲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且甲为出现极昼地区的最低纬度,其与直射点纬度之和为90°,假设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Φ,则甲点的纬度为(90°-Φ),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90°-[(90°-Φ)-Φ]=40°,可得太阳直射点纬度Φ为20°。
(2)根据上题解析可知,甲地的纬度为(90°-20°),即70°S;甲在晨昏线上,甲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而乙地太阳高度为10°,由太阳高度的差值等于纬度差值可知,乙地的纬度为(70°+10°),即80°S。另外,据处于极昼地区的地点其正午太阳高度与0时太阳高度之和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的2倍可知,乙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20°-10°),即30°。
(3)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①地至②地东西方向一直向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南北方向分两步,从①地到甲地,飞机越来越接近M纬线即接近南极,所以先向南飞行;从甲地到②地,飞机越来越远离M纬线即远离南极,所以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1)B (2)D (3)C
命题思路2:注重揭示地理学与社会经济、人文观念发展之间的联系
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出发,中学地理教育不再停留于机械地介绍地理理论和阐述地理原理,而是密切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使地理知识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具有实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正向的,即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后,再运用学到的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试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再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进行设问,命题者既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基础上,做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基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命题追求“学以致用”,不仅是对考生学习结果和学习思维过程的检测,也是对学习意义本身的深化,高考地理命题一贯以此为重要目标。
【模拟试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月20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警报,至21日,宁陕晋鲁豫鄂苏皖等地将有大到暴雪。全国大部分客运列车、航班、长途汽车均或多或少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
材料二 河南省近40年年雪灾站日数统计图
材料三 读下图,其中图甲为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冻雨雪灾分布图,图乙为侵入我国南方地区的冷空气路径图。
(1)按照“积雪深度大于10厘米”或者“降雪大于10毫米且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作为雪灾标准,河南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界,前20年与后20年出现雪灾的状况有何差异?以1985年为界,前后20年年雪灾站日数超过200的比较差值是多少?年雪灾站日数超过600的分别发生在哪两年?
(2)2008年初我国南方冻雨雪灾区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图甲中A地区灾害较轻,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对比图甲、图乙可知,这次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冻雨雪灾的冷空气路径主要是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该路径先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地区。这次灾害对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两大经济产业的影响最大,对_______、_______两大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解析:根据河南省近40年的年雪灾站日数柱状图,通过前后20年的差异比较可知,后20年出现的雪灾站日数要多于前20年的雪灾站日数。另外,从1961年到2007年,以1985年为界,年雪灾站日数超过200的,1985年前有4年,此后有7年,故其前后20年的比较差值为3。还有,警报级别是根据颜色对人的视觉刺激大小来表示级别的高低,颜色从红到绿,对人的视觉刺激由强到弱,根据这个原则,警报级别也由红到蓝,绿色为解除,所以橙色级别高于黄色级别。弱:黄色警报;中等:橙色警报;强:红色警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强降雪引起的道路积雪和结冰以及电线积冰对交通运输和电力设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更加严重,灾害损失更大。大范围暴雪天气,造成道路严重积雪和结冰,使公路、民航及铁路运输全面受阻。高速公路全面关闭,机场取消航班,火车站一度陷入瘫痪,部分列车晚点过长,大雪对铁路的影响持续多日,波及全国大部分省市。应对冰雪和低温造成的影响和灾害,应提前制订应急预案,做好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保障工作。
参考答案:(1)前20年雪灾数少于后20年。 3。 1989和2001年。 (2)由福州至南宁一线向南北方向逐渐减轻 地处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或势力较弱 (3)④ 准噶尔盆地 河西走廊 长江中下游平原交通运输业 电力工业 油料作物(油菜) 糖料作物(甘蔗)
命题思路3:紧扣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区域”成为知识考查的载体
区域性、综合性两大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在近年的试题中有很好的体现。以特定区域出现的特殊地理事物作为命题的背景和载体,已是地理试题的一大特色。近年高考对地理事物空间辨认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查方式也多种多样,从高考命题趋势看,高考试题在区域空间定位上的难度不会降低,而且地图的细化会进一步加强、方式也更灵活,考生们一定要特别注意。
2008年的“区域类”高考试题会关注生态脆弱区、地缘政治敏感区、重大工程与国土整治实施地区、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地区等,突出对考生空间定位能力、获取信息及分析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把高中系统地理知识与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注重把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中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模拟试题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 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文化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1)比较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说明图中乙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4)根据图示地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解析:(1)Ⅰ类侵蚀区位于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Ⅱ类侵蚀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乙地区位于河套平原,以灌溉农业为主,被誉为“塞上江南”,但引水灌溉易形成次生盐渍化。
(3)图示地区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4)该地区资源丰富,应以对矿产资源、草场资源的利用为主,此外该区域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12.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二
何以言之?
一是高考语文试卷长期模式化直接导致了良莠不齐的试卷泛滥成灾。走进大大小小的新华书店, 繁荣昌盛的《题王》《题霸》《秘籍》《内参》《同步》《兵法》《高仿真》之类的教辅材料一定会使你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打开来一看, 多是东拼西凑, 你抄我我抄你, 换个体例或书名就出来蒙人骗钱。
教师也省心了, 照着配套的教师用书就敢开讲, 即便不会讲还有详解答案, 谁还管试题的针对性如何, 谁还管学生做题后的效果如何, 谁还管试题答案的科学性如何, 谁还管孩子们的负担如何……只要形式上有点相像就是命制成功的试卷, 就可以强行地压给学生去做。课上做, 课下做, 考试做, 不考试也做, 几代人逼着守着孩子们做……搞得学生除了做题之外, 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语文了。做题的量上去了, 准确率也高了, 但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却大大地滑落了。做文字题时斤斤计较, 务求正确, 平日里却对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熟视无睹, 无动于衷;做病句题的时候能找到正确答案, 但在课文和媒体上却找不出一个病句, 更谈不上听出病句了;阅读题是会解答了, 但自己读书时却抓不住要点, 也欣赏不出个门道和味道;应试作文会写了, 说话却还是结结巴巴, 语无伦次, 就是写个考试总结都干干巴巴, 条理不清。其实原因很简单, 学生读得太少了, 写得太假了, 想的和做的都太功利了, 已经远远不是在学语文, 并且早已没有一点儿学习语文的乐趣了!
二是高考语文试卷长期模式化直接导致了集体趋利心理的膨胀。明眼人都清楚, 现在的语文教辅资料和高考辅导等早已都产业化了。尽管国家三令五申, 市场依然在高定价高回扣的潜规则下一派欣欣向荣。你有政策, 我有对策, 只要能把资料推销出去, 只要能赚钱盈利, 只要能满足一己私利, 谁还管这些资料的质量如何, 谁还管这些资料是否已经压得学生都喘不过气来了, 谁还管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身心健康状况怎样!在这种集体趋利心理膨胀的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上已成为“字词句的机械记忆课, 现代文阅读牵强理解课, 作文应试造假课”, 成为“最刻板、教条、贫乏和单一”、“最令学生反感”、最缺乏学生生命感受的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怪象似乎只有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才能发生!
三是高考考试说明对此怪象更是推波助澜。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些新玩意儿, 有点微调似的新面孔, 有时就是换了几个词汇, 也许就是想把话说得更严谨一些。可就是这么个东西, 年年都搞得神秘兮兮的, 都要求每所学校的高三语文老师认真研究, 甚至要钻到字缝里窥出微言大义, 以便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地备考。笔者认为, 这无疑更强化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学的心理, 给本已深陷沉疴的语文教学又雪上加霜, 更加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和异化。这些道理, 相信很多人都清楚, 但为什么都视而不见, 装聋作哑呢?很简单, 考试说明不仅对高考升学有利, 对很多人也都有利, 此其一;考试说明就是某些部门的财路, 没有哪个傻瓜会自绝财路, 此其二。最近, 举国都在控诉、声讨网络黄毒, 痛斥它简直毁了我们的下一代。但细想一下, 哪个不晓得黄毒会毒害青少年, 但为什么一些人、一些网站偏要那么做?据报道, 国家管理网络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都有2.6亿元的网络注册管理费进账, 可他们却把网络域名注册权层层下包, 只要交域名注册管理费, 一个人就可以注册几十个域名, 这就直接导致了网络域名注册管理的混乱。是什么在驱使某些人可以视下一代人的灵魂健康于不顾呢?只有两个字———利欲!利欲熏心, 天大的窟窿都敢捅, 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又算什么!
总之, 高考模式化试卷和考试说明早已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深陷沉疴, 病入膏肓了, 早该休矣!只要我们能取缔高考模式化试卷和考试说明, 天就可能晴一大半儿了。试想一下, 假如有一天, 大纲已定, 考纲亦已定, 但就是不定高考试卷的模式, 就是不让你摸到每年都考什么、试卷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反正不超纲就是了。这样一来, 势必逼着语文教师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按照大纲和新课标教语文, 那语文教学能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还会出现“全民”命制模拟试题、为谋私利而不顾一切的混乱局面吗?那些资料还会有这么大的市场吗?可怕的是, 我们正处于全民麻木的冷漠期, 正处在集体无意识的趋利期, 正处在有识之士想说又不大敢说的混沌期!
13.护士考试考试题型及答题说明 篇十三
a1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病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a3(a4)型题:
以下提供了若干个病例,每个病例下设若干个考题。请根据病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b型题:
以下提供了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x型题:
14.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四
科目三共设置考试项目16项:
1、上车准备:
听到语音“上车准备开始考试”后,逆时针绕车一周,上下前后看看车辆是否异常、是否有石头等异物;左手开门前前后张望,确保安全后开门;上车后调整座椅、倒车镜、系安全带。
2、夜间行驶:
听到语音“模拟灯光开始开始”,前方通过路口(打近光灯),前方进入无照明路段(打远光灯),前方道路照明良好(打近光灯),前方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鸣笛或变换远、近灯光),在路边临时停车(打双闪)”。
通过(人行道、急弯、坡道、拱桥)——双闪,前方超车——双闪
3、起步:
听到语音“开始起步”,观察左右后视镜观望、打转向灯、按2声喇叭、踩离合、挂一档、松手刹,平稳起步;六个动作缺一不可。上车起步行驶距离10米。加速15码换2档,20码换3档,正常行驶。
4、直线行驶:
听到语音“请直线行驶”,将车辆调整于车道路内,可以停车,不得骑轧标线,直线行驶距离100米。
5、通过人行横道:
听到语音“车辆通过人行横道”,速度不超过30km/h,并左右观望,在指定地点轻点刹车,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状态,直行通过,不得骑轧标线。
6、路口左转:
听到语音“路口左转”,进入左转车道,打左转向灯(3秒以上),速度不超过30km/h,观察左前方交通情况,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左铡、后方交通情况,并注意A柱死角交通情况,过斑马线后左转靠路口中心点通过路口,不得骑轧标线。
7、超车:
听到语音“请超越前方车辆”,在慢车道,打左转向灯(3秒以上),左后方观望,将车调整到超车道,行驶超过20米后变回原车道,超车距离200米。如果在快车道,同样打左转向灯,车不变道,3秒后打右转向灯,回到慢车道。
8、会车:
听到语音“车辆会车”,车辆左侧距离双黄线30厘米以上,会车速度低于30km/h,左右扭头观察。
9、通过学校:
听到语音“车辆通过学校”,速度不超过30km/h,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状态,不得骑轧标线,左右扭头观察。
10、掉头:
听到语音“请在合适位置掉头”,超车道打左转向灯(3秒以上),前后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后换2档,在指定区域车身过线后向左打死方向开始掉头,然后换3档正常行驶。
11、通过公交车站:
听到语音“车辆通过公交车站”,到达标牌后速度不超过30km/h,轻点刹车并左右观望,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状态,不得骑轧标线。
12、变更车道:
听到语音“请变更车道”,打左转向灯(3秒以上),并左右观望,确保安全后往左微调方向盘,车身过线后回正方向,并回正转向灯,变更车道行驶距离100米。
13、加减挡操作:
听到语音“请加减挡操作”(可根据情况进行加减档操作),确保道路安全,加速行驶速度达到35公里换4档,速度达到40公里以上 后轻点刹车,开始降档时速降至30公里换3档,并时速保持30公里以下,完成加减档。
14、路口右转:
听到语音“路口右转”,进入右转车道,打右转向灯(3秒以上),轻点刹车速度不超过30km/h,观察右前方交通情况,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右后方交通情况,并向右侧转人头,用眼睛余光扫一眼右后方后视镜死角交通情况,右转通过路口,不得骑轧标线。
15、路口直行:
听到语音“路口直行”,轻点刹车速度不超过30km/h,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状态,并左右观望,并注意A柱死角交通情况,直行通过通过路口,不得骑轧标线。
16、靠边停车:
15.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五
设计意图:从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层面出发,力求全面地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改变以往试卷只重测查“读、写”,而忽视“听、说”的现象。
(注:毕业年级所用教材为人教版教材。)
礼 物(留给母校)
亲爱的同学们:
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离别时刻,你的心情如何呢?是难舍?是兴奋?你想给母校留下些什么呢?努力做好这张试卷,把它作为礼物留给母校好吗?
听力训练(3分)
你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吗?认真听老师读一段话,然后填空。
1.文昌鱼比鱼类低一等,它与鱼类不同的是没有()和()。在活动时经常扭转身躯,摆动尾巴,在水中做()般的游泳。
2.文昌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请写出三个它生活需要的条件( ),( ),( )。
附:听力材料
文昌鱼是我国的特产,早已享誉世界。
文昌鱼是世界上稀有的脊索动物,全身有一条脊索贯穿全体,没有头骨。文昌鱼细细长长,长约45厘米,是半透明的。
文昌鱼虽然名为鱼,却比鱼类更低一等。它有点像鱼,却跟鱼有很多不同,没有胸鳍和腹鳍。文昌鱼栖息海底,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活动时经常扭转身躯摆动尾巴,在水中射箭般地游泳。
文昌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它喜欢在较松的沙砾地方生活,而沙中最好混有少量的贝壳碎片和棘皮动物的碎骨片,便于它钻动和呼吸。而且还要求海水有一定的咸度,水温冷暖适当,水流不太急,风浪不太大。
【第一版块:听力训练。目的是考查学生听的能力和从文章中提炼所需知识的能力。】
语言积累(49分)
你知道“厚积薄发”的道理吗?认真做下面的题,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含量好吗?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4分)
几乎 (jī jǐ) 勉强(qiǎngqiáng)
薄片(bóbáo) 供给(jǐ ɡěi)
﹒妩媚(wǔ fǔ) 天津 (jūn jīn)
血泊(pō bó)河堤 (tídī)
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要把字写得正确、美观。(6分)
zī xúnqíyìchénɡ fá ěrduoɡuó jiā
3.按要求填空。(7分)
(1)“望” 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2)“望”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希望;④名望;⑤对着、朝着。下面词语中的“望”字应取哪一种解释:
A. 喜出望外的“望”应取第 种解释。
B.一望无际的“望”应取第种解释。
C.望我一笑的“望”应取第 种解释。
D.德高望重的“望”应取第种解释。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5分)
阴谋()计 舍( )为人 全神贯( )
垂头()气 同心( )力神机()算
(1)表示提倡或赞扬的:
(2)表示否定或反对的: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5分)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不论……总……如果……就……
平静 幽静 肃静 耸立 屹立 矗立
①( )“非典”多么猖狂,( )会被人类制服。
②(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会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
③ 这艘船( )是逆风行驶,( )帆没有张起来。
④ 祭扫烈士墓开始了,全场( ),当我看到那( )在平台上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时,心里久久不能( )。先烈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英雄形象永远( )在人民心中。
6.按要求写句子。(10分)
① 扩句:野花开放着。
② 缩句:古代劳动人民用数不清的条石筑起了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③ 写一句打比方的句子。
④ 改成“把”字句:小芳,请你关一下灯。
⑤ 改为第三者转述句:雨来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① 燕子去了,有 ,杨柳枯了,有 ,桃花谢了,有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②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是 写的,写于 年。词是一种 。
③ 你读过的古诗中写诗人思念家乡的有《》 ;描写送别情景的有《》 ;描写忧国忧民的《》。
8.你积累了哪些谚语、歇后语或名言警句,按下面要求写下来。(2分)
①谚语或歇后语一条:;
②名言警句一条:。
【第二板块:语言积累。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拼音、字、词、句、课内外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卷面测查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语言理解(13分)
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开动你的脑筋,运用你的理解能力,完成短文后的问题。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背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我家门前有一片无用的空地,杂草丛生,干巴巴的。妈妈拿来铁锹,一下一下地挖。不到一顿饭工夫,这双手就把这一小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菜地。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家人服务。买菜、煮饭、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包( )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她裁剪就成为样式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她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几个线团经她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
秋季的一天,妈妈正在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针针显得那样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爱妈妈的手!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时间( ) 用心()
2.在文中的( )里写出加点字的意思。(2分)
3.为了说明妈妈的手是勤劳的,作者用了许多事例,其中详写的事: ;略写的事: 。本文通过记叙,表达了作者对妈妈的 之情。(3分)
4.简要回答问题。(6分)
①妈妈的手“平凡”表现在哪儿?
②妈妈的手“又不一般”,除了“勤劳”之外,说“不一般”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③联系生活想想,妈妈的手是什么样的,能简单地说一说吗?
【第三版块:语言理解。目的是测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将来才会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语言。】
语言运用(35分)
这是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认真读要求,出色地完成这道题,好吗?
1.请按照提供的材料,补写明明说的话,叙述清楚,意思要完整。(4分)
打电话
明明:。
玲玲:明明,我是玲玲。有事吗?
明明:。
玲玲:噢!怎么回事?
明明:。
玲玲:我找丽丽去,她会帮忙的。
明明:。
玲玲:不客气,这是应该的。
2.作文。(31分)
同学们,你们就要告别自己的母校了。六年的小学时光在你的记忆宝库中肯定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临别之际,你想和母校说些什么呢?是对母校未来的畅想,还是对母校某一方面工作的建议;是对母校的老师们说说心里话,还是对他们的工作态度或工作方法提出建议;是对母校的同学们提出希望,还是……请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的文章。感情要真挚,语句要通顺,有一定条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祝贺你,留给母校的礼物做好了,要想使礼物更精美,还应该认真检查,对吗?
【第四版块:语言运用,这是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和最高的境界。
第1题,是口语交际的练习,只要补充合理就可以。
16.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六
1)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见下表:
2)翻译评分标准
本题满分为15分,成绩分为六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见下表:
2.试卷构成
四级和六级的试卷构成相同,由写作、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四个部分组成,分值比例为:写作15%,听力35%,阅读35%,翻译15%。考试时间为130分钟。四级和六级的试卷结构、测试内容、测试题型、分值比例和考试时间如下表所示:
3.题型描述
1)写作
写作部分测试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30分钟。写作测试选用考生所熟悉的题材,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及提示(如: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短文,四级120-180词,六级150-200词。
2)听力理解
听力理解部分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录音材料用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四级约每分钟130词,六级约每分钟150词。听力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对话占15%,短文占20%。考试时间30分钟。
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短对话有8段,每段提一个问题;长对话有2段,每段提3-4个问题;对话部分共15题。每段对话均朗读一遍,每个问题后留有13-15秒的答题时间。
短文部分包括短文理解及单词和词组听写。短文理解有3篇,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四级每篇长度为220-250词,六级为240-270词。每篇短文朗读一遍,提3-4个问题,每个问题后留有13-15秒的答题时间,共10题。单词及词组听写采用1篇短文,四级的长度为220-250词,六级为240-270词。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播放三遍。
3)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包括1篇长篇阅读和3篇仔细阅读,测试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和重要细节、综合分析、推测判断以及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等能力。该部分所占分值比例为35%,其中长篇阅读占10%,仔细阅读占25%。考试时间40分钟。
长篇阅读部分采用1篇较长篇幅的文章,总长度四级约1000词,六级约1200词。阅读速度四级约每分钟100词;六级约每分钟120词。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对应任何一题。
仔细阅读部分要求考生阅读3篇短文。2篇为多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测试,每篇长度四级为300-350词,六级为400-450词;1篇为选词填空,篇章长度四级为200-250词,六级为250-300词。短文理解每篇后有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选词填空要求考生阅读一篇删去若干词汇的短文,然后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词汇填空,使短文复原。
4)翻译
翻译部分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所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30分钟。翻译题型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4.分数解释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标准相关-常模参照的标准化考试。标准相关体现在:1)试卷各部分的设计和命题参照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规定的技能和标准;2)写作和翻译部分的阅卷依据评分标准。常模参照体现在考后各部分的原始分转换成报道分时,分别参照各部分的常模。因此,考试既是标准相关又具有常模参照的性质。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设及格线。经过等值处理后的原始总分参照总分常模转换成常模正态分,均值为500、标准差为70,报道总分在220分至710分之间。在将原始分转换成报道分时,各部分采用不同的分数量表,从而使各部分报道分的简单相加之和等于报道总分。
采用常模参照旨在保证考试分数解释的稳定性。考生的任何一次四、六级考试成绩均可在四级或六级常模中找到其百分位位置,即考生成绩在相应级别的常模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考试委员会网站上(http://)已公布了总分和各部分的百分位对照表,以供考试成绩使用者了解考生的相对能力水平。
5.成绩报道
17.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七
由于四个实验省区的高考方案各不相同,教学水平各不相同,开设选修课也各不相同,教育部要求各实验省区在坚持统一的《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结合本省区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符合本省区的《考试大纲的说明》。根据这一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在广泛深入研究基础上,制订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审定批准,我省《考试说明》现已印发。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考试说明》既是2007年我省普通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参加2007年普通高考考生的复习依据。
制订我省2007年高考各学科《考试说明》,立足于推进高考改革,促进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是落实我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高考新方案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制订过程充分深入了解了我省2007届高中毕业班各学科教学的实际进程,进行了适当的测试,反复征求了学科专家的意见,并经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专家审定。
一、编制我省《考试说明》的基本原则
(一)以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充分考虑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实际进程。《考试大纲》规定的每学科的必考内容全部作为考试内容;每学科选考内容的确定则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的要求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确定。
(二)确保高考的公平与科学,切实减轻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在《考试大纲》范围内做减法,避免因考试内容繁杂不合理地加重高中生的课业负担。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的精神制定科学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要实现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目的,又要正确引导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三)命题以能力立意,强化对基本素质的考查;学科考试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四)根据我省高考方案科目设置的特点及各学科选修课开设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学科的考试内容。除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选考内容均在《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规定范围内。选考内容通过设置选做题方式,让考生选做。各学科的选考内容分值的比例在该学科总分值的5%~10%之间。
(五)符合选拔性考试规律,确保平稳过渡。
二、我省《考试说明》的特点
(一)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及我省高考方案,细化了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要求。
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性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范围。我省《考试说明》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和高考的目的与规律,明确了各科目的命题指导思想,规定了各科目的试卷结构、难度要求;根据我省中学学科教学的要求与实际确定必考与选考内容;提供了题型示例。教育部《考试大纲》与我省《考试说明》共同构成2007年普通高考广东卷学科命题与考试的要求。
(二)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确定我省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对广东考生更有针对性。
教育部《考试大纲》是对2007年高考各学科的总体要求,面向全部实验省(区)。根据我省高考改革的需要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考虑到高中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逐步深入,从符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出发,在确保高等学校招收到高素质的合格新生的基础上,我省《考试说明》各学科考试范围与内容在教育部《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内做减法,使2007年高考广东卷更符合广东考生的学业实际。
(三)既反映高考改革的特点,又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既有必做题,又有选做题。
教育部《考试大纲》在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维护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充分反映了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程内容在共同基础要求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的理念。《考试大纲》不仅指定了必考范围,还设置了选考内容,允许考生在选考的范围内可选择题目。我省《考试说明》认真落实了教育部《考试大纲》的新要求,除英语科、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外各学科既设置了必做题,又设置了选做题给考生选做。并根据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考试的规律,合理地设定了各学科选做题比例。这既符合高考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高中新课改实验的进行,为基础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只考共同必修内容,全部采用选择题。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是我省高考新方案中的指定选考科目。设置的目的是发挥高考对中学课程开设的指引作用,检查考生掌握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程度,以及达到共同基础要求的水平。根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对相关学科的必考要求,结合这两个科目的考试目的,我省《考试说明》具体确定了这两个科目的考试范围是相关学科的共同必修内容,反映对合格高中毕业生的基本水平要求。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体现降低难度的指导思想。
(五)各学科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保持稳定性。
18.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篇十八
第一、删除
1.考试性质
2017年语文科《大纲》删去2016年《大纲》中考试性质的相关内容。2016年大纲中的相关内容是“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此部分文字阐释了高考的性质,在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删去此部分文字,将此部分内容调到总则中,内容更加简洁,更突显了语文大纲的学科性。
2.写作部分
①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加下划线的文字为变化部分,下同)
删去此条,不是淡化正确书写现代汉语规范字的要求,可能是将此条放在具体的评分细则中更恰当。如此,更加符合大纲本身的纲领性的特征。
第二、增加
1.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7年大纲在此部分新增了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具体要求。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增加此部分内容,将“要求”明确化具体化,表述更加科学具体,考纲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2.现代文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部分内容,明确了考试选材的范围和平时学习的具体目标、内容。对照往年的高考试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此条新增加内容应该引起广大师生尤其是高三师生的重视,应在平时拓展训练范围,熟悉各类论述文本的相关内容。
分析综合C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增加此条,将更加体现对论述类文本考查的科学性、学科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增加此条,符合阅读实际,引导师生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有利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析综合 C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如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增加此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古诗文阅读部分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此项内容的增加,将近年来高考中已经出现的古文化知识考试题在《大纲》中进行明确的规定,强化了此考点的地位,凸显了《大纲》的科学性、全面性。
第三、改动
1.“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改为“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如此改动,更加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扎实进行。
2.“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
2017年《大纲》将2016年中的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改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此项内容变化较大,明确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的变化。这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有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进一步提高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016年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此处修改,要求更加明确,与语文试题考查内容一致。体现了《大纲》的科学性。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将“基本”“主要”删去,表述更加准确,对命题者来说,更具灵活性操作性。
鉴赏评价 D
2017年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2016年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此处的改动,表述内容更加简洁具体准确,将此前表述较为虚实的考试内容落实了。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综述部分
2017年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016年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分析综合 C
2017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16年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此处改动,凸显了实用类文本的特性,即“真实性”“实用性”,体现了考纲的科学性准确性,如将“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改为“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引导考生立足文本,分析评价文本内容的含义、价值和意义。
4.古诗文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6年 筛选文中的信息
此处改动,更加科学准确,符合高考实际。
5.写作
发展等级——深刻
2017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16年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此处改动,凸显了考纲的科学性,符合事物客观实际。
第四、调整
1.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C
2017年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6年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此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简洁。
2.语言文字应用
表达应用 E
2017年
(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年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此处的调整,层次更加清晰,更加凸显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语言文字这一特性。
综上所述,2017年语文高考大纲凸显学科性、科学性、准确性、具体性,更加有利于广大师生的语文复习备考。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推荐阅读:
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及辅导用书即将上市10-12
《行政管理学概论》考试及复习说明08-22
环评考试大纲08-22
生物考试大纲09-03
《写作》考试大纲09-11
装饰图案考试大纲06-24
文秘类考试大纲07-17
导游实务考试大纲09-08
注册环保考试大纲09-14
广东自考考试大纲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