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旅游策划方案(精选3篇)
1.洪崖洞旅游策划方案 篇一
洪崖洞情思散文
一张脸,一张微笑着的脸,一张微笑着的佛的脸。透过摄像机镜头,这张笑脸这么生动、这么逼真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它微笑着看着我,看着眼前这个变得越来越繁华的世界。
这张石壁上的佛像就位于重庆一处叫做洪崖洞的悬崖绝壁上。
其实,当你走近时会发现,那就是几块或突起或凹下的岩石,和周围的山石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人的眼睛天生就对像人脸的物体有特殊的敏感,甚至可以把一些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在远离那岩石的地方,就将其看成佛脸了。
如果说古镇磁器口揭开了老重庆历史的一角,使人们看到了重庆先民以前的生活,那么洪崖洞则展现了山城重庆最具特色和魅力的一面,这就是被称为重庆名片的悬崖峭壁和吊脚楼。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洪崖洞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
站在洪崖洞的最下端,但见一道清冷的瀑布顺山而下,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这瀑布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处在闹市区里,在中国的大都市里实属少见。
在清澈的水流滋养下,洪崖洞的山溪里,各色的鱼儿愉快地游动着,许是没有人捕捉,也没有天敌的缘故吧,这些鱼儿的胆子大得出奇,如果你将手放在水里的话,它可以游到面前,将那或大或小的鱼头往你的手心里钻。那憨态让人忍俊不已,那身影让人赏心悦目。
这里是古时洪崖门所在地。据古籍介绍,明初戴鼎筑重庆城时,建有十七道城门,九门开八门闭,洪崖门是闭门。修得有城楼,有门的样子,但却并没有门,不能进出,纯粹是用于军事目的。
洪崖门面临嘉陵江,能控制好长一段江面。明朝末年,当时的守军曾在洪崖门左面城墙上安有大炮,现在的沧白路过去就叫炮台街。那大炮面对两江汇合处,本来是防备明未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在一次有名的战役中,张献忠却从通远门攻入了重庆城,洪崖洞的大炮就没有起到作用。直到现在,洪崖洞最高处的平台上,依然摆放着那时所铸的古炮,炮口直指流淌着的嘉陵江面。仍是一副威风懔懔的模样。
重庆多山,从临江门到千厮门之间,就是一堵又长又高的悬崖,悬崖下有个洞,就是洪崖洞。洪崖门的得名也依据于此。洪崖洞上原来有一条小溪,那小溪发源于城内的大梁子,经大阳沟、会仙桥到达洪崖洞这里,再从悬崖顶端跌落,形成一道瀑布。瀑布规模不大,但水量充沛时,也可达十余米,枯水期就只剩下十余股朝下跌落的水柱,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秀丽,相反,那叮咚作响的水声就像是仙人弹奏出的美妙的乐曲。因此,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前,“洪崖滴翠”一直是重庆的.一大景观。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成为陪都,人口猛增,重庆城中心从下半城移到上半城。那时的当局和市民都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上半城的污水往洪崖洞流,垃圾也从洪崖洞上往崖下倒,洪崖洞俨然成了一个主城区的排污口和垃圾场,在这儿捡垃圾的人也就成了堆。
洪崖洞是个既大又深的天然山洞,里面可以避风雨,挡严寒。这就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一个栖身之处。天长日久,这里就成了叫花子们的聚居地。
随着重庆人口的增多,城里的树木不断被砍伐,那条清澈的小溪逐渐变成了污水沟,洪崖就不再滴“翠”了,成了悬在城区的一条污水瀑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治理下,经过多次整治,才将这污水引入了下水道,如今这清凉的瀑布是人工建造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悬崖上被人开出一条陡峭的小道来,虽然路窄难行,但却沟通了城内外。沿着这条小道往嘉陵江边,要比绕道而行近了小半天的路程,于是这条小道走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洪崖洞下临镇江寺和纸盐河街,都是码头,且相当热闹。为了方便上下货物和做一些小生意,洪崖洞两侧的悬崖下就建起许多吊脚楼。从江上往上看,那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似摇非摇,似晃非晃,构成旧时重庆城特有的风景。
说起这吊脚楼建筑,那是大有讲究的。重庆多山少平地,河流纵横,自古以来,先民就伴水而居,码头文化源远流长。前面几根粗木柱子一立,后面就势搭在山岩上,如果山岩有个平台,那更好,没有也不要紧,就全当修高楼了。于是,那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建筑就立在那些山岩边了。当然,这种房屋是没有钱的人家居住的,而有钱的体面人家,则会在城里寻平地建屋。那种房屋出入方便,也不会担心儿童一不小心就会摔到吊脚楼下面去。
这些吊脚楼里住的都是穷人,以搬运工和纤夫为主。最靠悬崖的人家,还有不少是洗衣人,靠给人洗衣为生。据一些老人介绍,那个时候的每天清晨,天还没有亮透,小巷就开始弥漫着热气,充满着肥皂和皂角液的味道,充斥着一片洗衣声,小孩子的嬉戏声永远都是洗衣妇们最好的调节剂。看着那些还不能帮忙做事的小把戏们在那些逼仄的吊脚楼前灵巧地奔跑打闹,再苦的日子也有盼头了。
陡峭的山道还常常踟躇着挑着水桶的人们,踏着坡度惊人的石梯拾级而上。那些就是以为城里居民担水为生的挑水夫们。从这里朝上,可以比走其他的路近许多,但由于坡度太陡,只有那些特别能吃苦,体力特别好的挑水夫才敢走这条路往城里挑水。因为他们必须要一口气从山脚挑到山顶,中途是找不到地方放水桶歇气的。
那个时候,悬在一旁的瀑布早就变成奔腾的污水,离老远都能闻到臭气,就是住在这里的人家,也只能到山脚下的嘉陵江边挑水以供日常使用。那些以洗衣为生的人家,再怎么节约,煮皂角的水是少不了的。肥皂贵重,只能用来洗那些体面人家的好衣服,洗一般的衣服就得用皂角了。皂角是皂角树结的状若大豆荚的果实,是一种天然的洗涤剂。当然,它的去污能力还是赶不上肥皂。
用皂角来洗衣先得要把皂角煮了,将它的浆汁煮出来,那是得用水的,洗衣也得用水。一般人家就由男人将水从嘉陵江中挑回来。赶着男人没有空挑水,也免不了花上几个铜板,请挑水夫挑上几担。
洗衣的大都是妇女,男人还有更重的活计要做。他们得去从各地来到重庆的那些大木船上卸货,那种繁重的体力活是妇女所不能承受的。当然,他们的收入也比在家里洗衣要多一些。
那些洗衣妇们先在自家的吊脚楼前拿用热水熬开的皂角液将脏衣服泡了搓了,再顺着陡峭的山道走到嘉陵江边,在一块块或天然或人工搭起的石台上就着江水清洗。一些下力人穿的厚重衣服就直接摊在江边的石滩上晾晒。而那些从城里收来的体面人家的衣服,洗干净了则要用背兜背回去,晾在竹竿上的,弄丢了弄坏了,洗衣妇是陪不起的。白天,从城墙上看下去,那吊脚楼里都朝外伸出一根根长长的竹竿,晾满了各式的衣物,在阳光下摇晃,颇为壮观。
时光流逝,送走了旧岁,将历史隐藏在了老人的故事里。如今,这种情况早已经看不到了。昔日的吊脚楼已经被规模宏大的仿古建筑群所替代,道路也加宽了,虽然还是很陡峭,从山脚一路爬上去也使得不常走动的人腿脚发软,但和往昔却不能同日而语了。这里已经成了一处风景旅游区,成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建在洪崖洞顶的一处吊脚楼的雕塑就逼真地再现了以前的光景。
站在吊脚楼的雕塑旁,尽你的想象大胆勾勒过去的场景,一种沧桑油然而生。
我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尽情领略洪崖洞的美景,手中的摄像机一刻也舍不得放下,生怕漏掉了生动的景象。
洪崖洞从下到上已经被开发出了好几个平台,每一个平台都是一个街区,从下至上而建的仿古建筑高达十多层,有电梯直达各楼层。那四条商业街区,摆满了各种精美的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着各地游客争相购买;琳琅满目的各种工艺品,使人赏心悦目。还有那些传统的、在别处很难见到的民间手工艺品,都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我们沿着陡峭的山道在各个街区徜徉,尽情领略这里的美景。不知不觉就快到达了山顶,一处外国风情街闯入了眼底,沿街商店的屋檐边悬挂着各国的旗帜,使人不禁产生了时空上的错觉,仿佛真的来到了海外。
这是一处以海盗文化为主题的街区,美国全球连锁海盗酒吧就坐落在这里。街道两旁立着各种海盗造型的雕塑,那些海盗塑像的头部都是空的,游客可以将自己的脑袋放在那里,露出脸来,摄影留念。
如果你的腿脚还行,可以舍电梯而步行,从街区的另一面沿山道而上,穿越洪涯洞,则可以领略到更多的海盗造型的塑像,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制作精美,虽然和巴渝文化相去甚远,但却向游客打开了一扇窗口,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个侧面。
洪涯洞的顶端是被称为城市阳台的一处宽阔平台,站在栏杆旁放眼望去,将两江风光尽收眼底。阳台上的各种描述老重庆风光的雕塑也是吸引游客的地方,摆上个姿势,与这些雕塑合个影,好看又好玩。
数千年来,洪崖洞悬崖上的那张微笑着的佛脸就这样静无声息地看着洪崖洞,看着这里沧桑变幻。我想,他还会继续看下去的,与古老的重庆一起,见证着这里的变迁。
2.洪崖洞景区导游词 篇二
异域风情城市阳台将作为重庆最大的一个城市交通转换站而备受世人注目,建工完成之后的洪崖洞城市阳台停车场可同时容纳30-40辆车辆的停放,需要游逛解放碑或停留在洪崖洞游玩的游客则可乘坐扶梯或观光电梯直上解放碑或达到洪崖洞的任何一层楼。
洪崖洞,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个真正“让世界了解重庆,让世界爱上重庆”的佳作之地,也将是一个颠覆重庆人传统生活习惯的纯生活休闲娱乐新空间。
洪崖洞为AAAA级景点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解放碑直达江滨。
洪崖洞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项目是重庆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总面积4.6万平方米,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和”AAA级重点旅游项目工程“。该景区以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而闻名,并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让解放碑直达江滨,是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也是解放碑的会客厅。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以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解放碑直达江滨。
3.描写洪崖洞的说明文 篇三
洪崖洞位于嘉临江边的沧白路,是重庆目前唯一遗留下来的一处老山城人文景观,难怪外地的游客都想到此一览她的姿色。
洪崖洞的建筑古香古色,还没进入洪崖洞,你就可以看到有个很有名的建筑叫吊脚楼,是用钢雕做的。吊脚楼,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结构。小朋友们在铜雕上爬上爬下,把铜雕磨得闪闪发亮。进入洪崖洞,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墙。再向前走,你会听到一阵阵响亮的吆喝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打糍粑的叔叔:“快来看,快来买,小糍粑大降价啦!”引得游客争相购买,可热闹了!快看,还有很多好吃的:牛肉干、糯米团、酸辣粉……走到第4层,你会听到“哗哗”的水流从高处飞驰下来的声音。没错,那就是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雅滴翠”。流水从高处飞驰下来汇入江水之中,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灯光照在瀑布上,绚丽多彩。我仿佛想到了修筑洪崖洞的劳动人民来,他们把洪崖洞筑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真是精湛的工艺啊。
洪崖洞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洪崖洞旅游策划方案】推荐阅读:
企业旅游策划方案08-08
旅游策划推广方案09-05
生态公园旅游策划方案01-09
镇旅游开发策划方案06-19
成都旅游项目包装策划方案09-16
2011孟连国庆旅游活动策划方案12-07
中国旅游经济发展论坛策划方案06-22
旅游地产策划规划02-02
沙漠戈壁旅游策划08-18
旅游策划与开发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