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月迹(精选11篇)
1.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一
(一)交流资料、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2.出示课文中的明月图,播放《月光曲》。
3.板书课题《月迹》揭题。
(点评:此环节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并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本课文后金钥匙阅读提示。
自读较长文章时,对自读遇到的问题,可以这样做:联系上下文思考理解有关新词;经过思考还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资料、问别人、与同学讨论。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
3.学生根据金钥匙阅读提示自由读文,直到把文章读熟读顺。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同桌互考。
(2)四人小组互相抽查,完成学习卡。
(3)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互相交流意见。
(点评:此环节设计能使学生找到阅读的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并给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读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谈话:每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往事。尤其是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令人回味的。作家的童年也不例外。他通过什么事写他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呢?先请看课件。
2.操作课件:出示学习指南,多种形式读课文(自读、默读、小声读、小组读等)
――找出表示空间地点的词语――交流找到的词语――根据空间地点词语理清课文写作顺序――议议孩子在哪里寻到了月亮,按空间变化课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3.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南先自学后小组学习课文。
4.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激励和表扬。
5.师生合作小结:写作要有序。课文就是按――空间变换顺序写“我们”寻找月亮的。
(点评:教学生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此环节巧妙地设计了学习指南使同学在明确的要求下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中获取了按空间变换顺序描绘的写作知识,为写作做好铺垫,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既有个性的学习,又有交流合作的学习,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迹》。 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说: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
一、教材特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比较注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月迹》是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品味童真童趣,在整册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课标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月迹》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神奇敏锐的想象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寻月的全过程。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变化轨迹。
3、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
4、揣摩文中孩童语言的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轨迹;难点是奶奶形象的特点及作用;“月亮是印章”的含义。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教学中以学生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为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三、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个人独学感悟、同桌对学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铺设情境,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流程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感知“月迹” 寻找“月迹” 探究“月迹” 品读“月迹” 延伸“月迹” 。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童年的你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有过怎样的想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有关月亮的文章《月迹》。
(运用谜语,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欢乐的美好回忆,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2、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3、介绍作者
4、检测预习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词语,集体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感知“月迹”
1、快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 学生独学:圈点批注
2、围绕着月迹,课文写了孩子们关于月亮的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寻月这一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三)寻找“月迹”
1、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随着月亮踪迹的变化而起伏,同桌对学,完成以下表格。
(四)探究“月迹”
1、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月亮仅仅是天上的月亮吗?月亮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研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月亮的。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他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
解读: “所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之情。“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一种喜爱,赞美之情。“属于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 “印章”,在自己所拥有的文章,书刊,字画上、盖印所用的图章,把月亮比做印章,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
2、在孩子寻找月迹的过程中,明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是谁呢?他就是奶奶。我们来一起探究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提示:找出有关奶奶言行的句子并分析 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品读“月迹”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充满童趣的语句,模仿书中 的眉批,做点批注。 小组群学,品读感悟交流 学法指导:找、析、结、问四字法
①找:问题相关的语句。
②析: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综合分析。
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
④问:提出疑难问题。
如:我们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玉玉”“银银”等叠词既有形象,也有色彩,读起来和谐流畅,富于韵味,描写了院中的月下美景,表现了月光的美及对月亮的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 “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延伸“月迹”
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你知道哪些有关 “月亮”的诗句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七) 板书设计
奇特想象 童真童趣 盼月 议月 寻月 (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束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眼中,月亮是诗情画意的写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张九龄眼中,月亮是对亲人及妻子的思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在张若虚眼中,月亮是美好的象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李白眼中,月亮是豪情壮志的书写;自古以来,月亮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嫦娥奔月”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寄托,随着 “玉兔”的成功着陆,梦想正逐步靠近,朋友们,还等什么呢,为心中的月亮而努力奋斗吧!
2.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二
一、十分勤劳的父亲
我家的台阶父亲觉得太低。但是, 这三级台阶也是年轻时的父亲勤劳的结果。“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 用三块青石板铺成”。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 这可是一块一块“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的, 而且是“一口气背到家”的。“父亲”的力气可真大, 这样节省了石料钱。力气大而且勤劳, 父亲建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家。父亲的个子高, 力气又大, 长年累月地在地里劳作, 但毫无怨言。
父亲的勤劳还可以从那双脚上看出来。“他的脚板宽大, 裂着许多干沟, 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 他一般都去凼里洗, 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父亲的脚, 要过年才在家里用板刷刷洗一次, 而这次, “我为他倒水, 倒出的是一盆泥浆, 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有这样一双脚的“父亲”, 是农民的本色, 是农民的骄傲, 这是一双多么勤劳的脚啊。和那些笼在袜子里鞋里的细皮嫩肉的, 还要去“洗脚城”享受一番的脚相比, 父亲的脚, 可以说是“铁脚”, 踏踏实实地生长在泥土之中。
父亲的每一年, 都在勤劳中度过。“于是, 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 四个月去山里砍柴, 半个月在溪滩上捡屋基卵石, 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哪一天闲得了?
二、非常节俭的父亲
父亲十分勤劳, 也非常节俭。这是中国广大农民的本色, 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 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 父亲感到太可惜”。一双草鞋, 现在还有多少人看重?尤其是那些几千块钱一双的名牌鞋子, 买来没穿几天就因不够时髦而丢弃的“大款”, 不知作何感想。当然, 经济发达了, 条件好了享受一下是可以的, 但浪费永远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父亲要建新屋, 这是一个长久的打算。“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 明天可能捡进一片瓦, 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终于“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高”。一块砖、一片瓦、一张角票、一块石头, 在今天有几许人看中了?除了像“父亲”这样节俭的农民。“勤俭持家, 家大业大”, 这是农民的信念、追求、希望。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舍不得穿一件新衣服, 舍不得穿一双新鞋, 这就是“父亲”样的农民啊。“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这应该是作为燃料, 物尽其用了。
三、需要尊重的父亲
“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而其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其实, 父亲也需要尊重。就算他“老实厚道低眉顺眼”, “没人说过他有地位”, 他也有自己的人格。农民, 中国的农民, 没有社会地位, 但不能没有人格。愚昧也好, 落后也行, 就是不能丢了自己的人格。中国人口十几亿, 多的就是农民。每个农民都能在人格上进行自我塑造, 在潜意识里提高自己的地位, 那么, 中国人的脊梁一定会挺得更直。
的确, “家乡地势低, 屋基做高些, 不太容易进水”。这是实用一说。“另外还有一说, 台阶高, 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这个目标, 父亲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终于, 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新台阶砌好, 九级, 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这时, 我们不妨揣摩一下“父亲”的心理:在不大自然之中, 难道就没有一点儿骄傲自豪吗?老实厚道的“父亲”, 不懂得炫耀, 但他的内心应该是有一丝满足的。别人尊重与否, 姑且不论, 但自己尊重自己总行吧。父亲一生的奋斗, 就是要赢得尊重。
四、心情沉重的父亲
父亲辛辛苦苦勤劳节俭了大半生, 积铢累寸, 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个普通农民的心愿实现了, 心头的喜悦自是难以言说。但是, 新屋落成了, 有了九级台阶了, 人却衰老了, 身体也垮了。
年轻时, 背三百来斤的青石板, 能从山上一口气背回家。但在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时, “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是呀, 自然法则, 岁月不饶人, 当年的壮小伙子, 而今成了力不从心的老人了。“有一天, 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 在上台阶时, 父亲的腰又闪了。虽经母亲的土方医治, 但父亲毕竟老了, 再不敢让他担水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干, 又觉得很烦躁”。连在自己骄傲的青石台阶上坐坐, 也“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人聊天了, “偶尔出去一趟, 回来时, 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的确, 父亲的心情是沉重的。有时, 自己的目标实现了后, 就会陷入一种迷惘之中。而父亲呢?怎么了?那极短的头发, 像“刚收割过的庄稼茬, 高低不齐, 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五、结语
3.八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探讨 篇三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一、前言
八年级语文教学标准的不断提高,对其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八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保障该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取得最为理想的最终教学效果。本文从介绍要研读课表,找准教学方向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引入课文
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往往就在看到它的那一眼,从教学的实践经验中得出,很多学生不是讨厌语文,而更多的情况下是对某一类的文章不喜欢,或者是讨厌记忆汉字和词组。如果老师能够恰当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困难的程度降低,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比如,在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中国的石拱桥》是难度较大的。首先因为学生对桥的建筑并不懂,对其中描绘的语句也多是死记硬背。这样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比较大,积极性自然不高。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中国石拱桥”的相关视频,讲解建筑师的故事,可以先不点姓名,最后再介绍,这样的设置悬念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自然导入课文讲解。
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讲解课文
虽然说文学是写作者生活的表达,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但是却多多少少会有类似或者相似的经历,或者是对某一事物有同样的感想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学,可以拉近文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也更加简单地理解文章。比如,在《背影》一文的学习中,虽然八年级的孩子还没有离家的经验,但是每次父母送他们上学的“不舍”,或者是接他们回家的“高兴”都能体现出父母之爱。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类似的生活故事,表达自己感情的同时,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深入地体会语文的来源
语文中那些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很多都是来自自然的。老师想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要“思源”,带领学生寻找语文的真正来源。无论是讲解自然类的文章,如《雪》《雷电颂》,还是古文里面表达敬畏自然之情的诗歌,老师都可以带领学生接触实物,触发他们的学习情感。
五、有效的教学创设分析
1、明确和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在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的特点,制订出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案,激发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语文知识,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深化教学内容并使其创设科学性。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加强自身素质同时也要对八年级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分析教程内容、解析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来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真正地理解语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在此基础上再经行实践和学习交流,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创设更加合理性、科学性。
3、课堂教学方法、方式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教学的方法、方式要随时而变,课堂教学创设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化的特点,制订出差异化各种方案和目标,积极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六、促成八年级学生语文深度学习的方案
1、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现在的社会,批判性思维被高等教育列入重要目标之一,它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立。从如今的情势来看,学生广泛缺少批判性与主动思索的能力,学生自信心严重缺少。这就使得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会遇到许多困难,此时深度学习的提出有积极的意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质疑,促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2、注意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深度学习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是在开放的知识体系下形成的,对于语文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一起努力完成。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汲取不够全面,理解也不透彻,假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他人一同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探讨与踊跃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启迪,相互补充,这样可增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得到提升。
3、增进学生从多角度实行学习与创新。深度学习重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侧重于知识的使用与创新,结合自身认知的知识体系,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可做到融会贯通,促进学生从多个方位去看待与思考问题,使自身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七、结语
通过对八年级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教学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八年级语文教学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88-89.
[2] 覃卜华.浅谈小学高年级习作素材的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102-103.
[3] 刘丹.浅谈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69-71.
4.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四
把握寻月的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语句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给加点字注音(指名上黑板注音)。
款款 倏忽 袅袅
酥酥 掬水 面面相觑
【目标展示】
1.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2.初步体会作者的童心、童真、童趣。
【新知研习】
(一)整体感知
1.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教师指导学生据此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
时间:中秋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
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归纳文章的重点:寻月亮。
(二)研读课文
1.本文按照“盼月--寻月--议月”的顺序来写月亮运行之迹。我们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作者详写的是寻月。那么,“我们”是在哪里寻月的呢?月亮每时每刻都有什么变化呢?其中孩子们在寻月过程中情绪有什么变化?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学生讨论,在老师指导下明确答案:
地点:镜中院内杯中河中眼中
踪迹:白道-圆-亏-无踪迹
玉玉、银银 有桂树、嫦娥
一人一月,月亮入心
哪一处水里都有处处都有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
心情: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羡慕、嫉妒、争执
高兴幸福满足
2.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3.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归纳总结】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巩固拓展】
理解文句的意思,可以从提出细小的问题入手。回答下面的提问,想想自己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噢”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应该怎样读?“它”可以改为“你”吗?为什么?
2. 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根据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说说“印章”的一般用途和作用。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那么“天空”又是什么呢?
【预习指导】
阅读课文,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并提出阅读的疑惑。
四、板书设计
月迹贾平凹
地点踪迹 心情
镜中白道-圆-亏-无踪迹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内玉玉、银银 有桂树、嫦娥羡慕、嫉妒、争执
杯中一人一月,月亮入心高兴
河中哪一处水里都有处处都有幸福
眼中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满足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O.15
课题:月迹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张建刚
一、教学重点
分析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
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读后感,并提出阅读的疑惑。
【目标展示】
1.分析文中奶奶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2.体会孩子心中的月亮和孩童特点的语言。
3.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理解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
【新知研习】
1.阅读课文第6段至第22段这一部分。
找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奶奶、孩子们、我的旁白)
(1)作者写桂树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写桂树,感觉月宫中的桂树和自己身后的桂树重叠到了一起,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体验到了一种美的愉悦。
(2)作者为什么要写嫦娥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明确:文章将三妹比做嫦娥,将凡俗与神幻融为一体,使月亮美得实在,使人美得神妙。
(3)“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要争论?
明确: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齐读最后一部分(31---36),说说月亮在孩子眼里究竟是什么?
例:“月亮是我所要的。”
“月亮是个好。”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纯朴而又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3.孩子的心是一块净土,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整篇文章让我们觉得未经成人污染的童稚的可爱。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如何引导孩子发展自己。作者就在文中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奶奶。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奶奶是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可以说是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归纳总结】
童趣是活泼美妙的,是纯洁天真的。作者这篇文章把童真童趣写得很鲜活,同时又很好地传达了要“不断追求”的主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未来属于你们。如果你们受到这篇课文启发,不断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追求理想与未知的世界,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巩固拓展】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预习指导】
阅读《三颗枸杞豆》,思考:这是三颗什么样的枸杞豆?
四、板书设计
月迹
贾平凹
月亮是我所要的
孩子眼中的月亮月亮是个好--奶奶的引导
月亮是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五、教学反思
谭义专
5.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五
.半命题作文:“想起了-----------”
在生命历程中,有晴天也有雨天,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得意,也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失意……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步入人生最美丽的季节,我们也开始咀嚼人生的内涵,品味人生的况味,也渐渐的懂得人生艰难……此时,我们真真的感觉到人生不仅仅需要鼓励,掌声,提醒,同时也需要挫折、磨练……你认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人生需要 。请你从“鲜花”、“掌声”、“精彩”、“挫折”“坎坷”、“磨难”、“提醒”、“幸福”……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字数在600字左右;3、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6.八年级语文 篇六
(三)八年级语文
出卷人: 蒲团中学刘华枝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词语字形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和煦(xù)稽首(qí)众目睽睽(kuí)正襟危坐(jīn)B.哂笑(xī)黝黑(yǒu)不容质疑(zhì)盛气凌人(líng)C.缄默(jiān)媲美(pì)沧海桑田(cāng)翻来覆去(fù)D.干涸(hé)凛冽(lǐng)一视同人(rén)黯然失色(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当别人笑他量力..而行..的时候,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实验做成功。B.看到这些,我便感觉,我们村偏远、僻陋得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C.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所创设的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
D.对于这个实验评价尽管莫衷一是....,但是它在国际心理学界毫无疑问产生了巨大影响。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不是看语文、数学等书,就是看报纸,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C)(2分)A.“每人一盏灯笼。”“好!”“多美的景色呀!”都是非主谓句。
B.”红色记忆“"非常坚强”“振兴老区”“医圣遗风”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C.“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把中国农村生活的现实写得非常到位”一句中的“非常到位”作补语。
D.“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在眼前”。6.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2分)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⑤可
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①③②C.③⑤④①②D.③①⑤②④ 7.根据提示,用作品的原句填空。(6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不汲汲于富贵。
(3)念天地之悠悠。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6)李商隐《无题》中表现了爱情的坚贞的千古名句是。8.综合性学习(8分)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3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生活 ”指 :__________(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3分)
二、阅读(共44分)
(一)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9-10题。(4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1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坡羊”是词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B.“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C.“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D.这首曲借凭吊长安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句写得生动形象,请你加以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3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往来翕.忽()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怀民亦未寝.
()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②念无与为乐者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2分)甲文是乙文是1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 ”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 ①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这样的死猪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②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③通过对大量的猪、羊和鸡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 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
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
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
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使用的有机砷制剂多数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
砒霜是两回事。
⑤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
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很少。
⑥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长期大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⑦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了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
炸弹般的功能。⑧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
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
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
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
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16.文章开头先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17.砷元素有哪些积极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3分)。18.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9.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章第⑦段已经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那么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1-25题。(15分)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选自《杂文选刊》2013.4有删改)21.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4分)22.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3分)
23.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4分)
2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一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
7.八年级英语试题 篇七
Ⅷ.词语运用 (1×5分)
根据句意, 用所给单词、短语的适当形式填空, 每词或词组只限使用一次。
61. He __________________ the bike.
62. We wear the caps __________________ us from the sun.
63. You should do your homework by ___________________.
64. One _________________ of the teachers in our school are women teachers.
65. By doing the experiment, the students Mr. Wang’s theory was right.
Ⅸ.连词成句 (标点已给出) (1×5分)
66. a, not, why, have, r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of , is, made, Danny’s, hat, stra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is, my, how, clever, sis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is, its, the, for, city, lake, famous, beautifu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0. I, the, up, sun, this, before, woke, rose, mor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阅读短文, 并按要求完成71 ~ 75题。
Forests have always been useful and important to the people who make use of them in many ways. Every day trees are serving people everywhere. Trees supply ( 提供 ) people with fruit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材料 ) in the form of wood.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Furniture, such as desks, chairs and beds, is made of wood. Trees can stop people from the terrible heat.
71题判断正误 (“T”表示正确, “F”表示错误) ;72题完成句子;73 ~ 74题简略回答问题;75题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汉语。
71. Without trees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build houses, boats, bridges and so on. ( )
7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very important to plants.
73. What are desks, chairs and beds mad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What is the result if there were no fores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Ⅺ.书面表达 (10分)
76. 写一篇短文, 介绍一下家乡 (hometown) 张家口的气候特点, 并叙述在不同季节里人们的活动。要求60—80个单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英语答案
卷 I (70 分)
听力部分 (1×20分)
1—5. B A C B A 6—10. C B C A A
11—15. C B C A B 16—20. B B C C A
笔试部分 (50分)
V. 单项选择 (1×20分)
21—25. D A D C B 26—30. A B D C B
31—35. B B C D A 36—40. C C B D A
VI. 完形填空 (1×10分)
41—45. B C D C D 46—50. D A B B D
Ⅶ. 阅读理解 (2×10分)
51—55. D C A A D 56—60. D B B C A
卷Ⅱ (30 分)
Ⅷ. 词汇 (1×5分)
61. fell off 62. to protect 63. yourself/yourselves
64. fi fth 65. discovered
Ⅸ. 连词成句 (1×5分)
66. Why not have a rest?
67. Is Danny’s hat made of straw?
68. How clever my sister is!
69. The city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lake.
70. I woke up before the sun rose this morning.
X. 任务型阅读 (2×5分)
71. F 72. The rich surface soil
73. They are made of wood. 74. The land would become desert.
75. 过去人们没有足够的自然科学知识, 他们砍到了他们居住地的太多树木, 并且从不种新的。
Ⅺ. 书面表达 (1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Zhangjiakou is my hometown. It is a beautiful city. The weather here is very different in the four seasons. In spring, it often winds, and people like fl ying kites. It is a little hot in the day time in summer, so people like to go swimming. In autumn, it’s cool and sunny, you can go and have a picnic outside.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and there are many snowy days. People can go skating or skiing. I like my hometown.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 10 分, 按五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 先根据短文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 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 确定或调整档次, 最后给分。
3. 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酌情减分。
二、评分标准
三、说明
1. 内容要点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
8.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八
1.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好的自主预习则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学生语文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更显得至关重要。本人对该课题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发现,同行业有许多人对这个课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有的对数学学科进行了自主预习习惯的研究与实验,分别从自主预习态度、动机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有的人不分学科笼统地对自主预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彻底地分析与实验调查。把自主预习推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而就某一个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科进行自主预习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则很少,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我校学生自主预习现状分析
从平时的观察和调查来看,我发现,在语文学科上布置自主预习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笼而统之,没有明确的要求;(2)自主预习作业太随意,有时有,有时无;(3)自主预习作业没有层次性,没有针对性;(4)不能对自主预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反馈等等。大部分学生对待自主预习,或停留在读一读课文,查一查字典和工具书,或把自主预习单纯地理解为对课文的通读和浏览,却不动脑、不分析。这样的自主预习效果可想而知,它既不利于学生听课,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我班学生自主预习现状分析
开学初,我刚接任八年级语文,从上课情况看,发现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更有甚者是不知道怎样自主预习。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教师教法有别,导致学生自主预习不同,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这对以后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同时也给我的正常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有时甚至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了本课题《八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之一。预习,按其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课前预习是指上课前先自学下一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是指预习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所需时间较长;学期预习是指开学前,在假期中预习下一学期的教材,了解一下知识体系,并对有关基础知识做些相应的准备。若按照预习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笔记预习和思考预习等。
自主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因此可以说,自主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自主预习进行科学的指导,优化学生的自主预习过程,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学会自主预习,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我们深知好的自主预习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说到底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创造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构成的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
基于以上理论,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自主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自主预习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预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由于在预习时了解了新课的内容,哪是难点、哪是重点、哪里已经懂了、哪里还有疑问都会很清楚。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听课效率就好。有的同学坐在教室里,老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没有目的,没有重点,上课时似乎听懂了,下课后很快就忘了,这都是没有预习的缘故。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预习的本身,就是自学的演习。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只是人的一生中要学的知识的极小部分,大量的知识是在走出校门后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学得来的,所以在学习阶段就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预习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手段。预习不但能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还能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一旦具备了这几种能力,在学习中就可以离开老师的搀扶独立走路了,能独立行走的人,也才有可能迅跑和攀登。
五、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海州职教中心八年级学生语文自主预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探讨“自主预习”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学习品质。
2.探讨“自主预习”的内容和形式,指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有效的自主预习活动。
3.创新“自主预习”的模式,丰富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途径。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基础问题,提出具体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景源.《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批判研究》.《江海学刊》.1993(2).
[2]严俊辉.《浅谈学习习惯》.《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
[3]韩庆祥.《关于深化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93(1).
9.八年级语文试卷 篇九
(本试卷共150分,其中卷面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酷肖(xiāo)稽(qǐ)首诘(jié)责狼藉斑斑 ...
B.炽(chì)热污秽(huì)眼翳(yì)狂妄自大
C.踌躇(chú)雨霁(qí)馈(kuì)赠莫衷一是 ..
D.忏(chàn)悔咫(zhǐ)尺祈祷(dǎo)粗制烂造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踌躇夜澜人静长吁短叹朔方(北方)..
B.褪尽彻夜不寐盛气凌人诘责(责问)..
C.憔悴翻来覆去无可制疑睥睨(眼睛向前看)..
D.蜿蜒海誓山盟鸣罗开道禁锢(束缚,限制)..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不孚众望,在校运动会上夺得跳水冠军。....
B.他为人正直,胸有城府,深受人们拥戴。....
C.鲁迅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4.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名篇。(10分)
(1)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步伐,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默写《赤壁》。。
5.名著知识填空(5分)
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个人物共同的特点是。
6.综合性学习(11分)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和同学、朋友的话越来越多,和父母的话越来越少。还记得最近一次与父母促膝谈心,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上次跟父母愉快地在一起,是何时吗?还记得„„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举办两项活动。
(1)邀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座谈会。请你为这个座谈会拟一条标语。(2分)
(2)创办一份刊物。请你为该刊物拟两个新栏目。(每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
示例:栏目一:成长路
栏目二:
栏目三:
(3)你的妈妈因为上班不能参加你们的座谈会,她让你跟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你该怎么向张老师转达你妈妈的意思?(3分)
(4)在座谈会的准备过程中,你的好朋友说:“跟父母有什么好沟通的?他们总
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是说我这个没做对,就是说我那个没做好。要我怎么跟他们沟通?座谈会我不想参加!”这时你会怎么劝你的好朋友?(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六个馒头(22分)
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问起一些关于春游要注意的事项和所交的费用等问题。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甲)她犹豫地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嘴张了几下却没有声音。但她还是站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象做贼似的跑回宿舍。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女孩子直奔自己的床,迅速地用一个塑料袋把馒头装了进去,女同学的议论声似乎小了一些,女孩子的眼圈红了。....
出发的那天下起了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到达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也已湿漉漉的了。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待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就这样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女孩子还没有吃完一个馒头,同学们就回来了。她没有料到她们会回来得这么快,来不及藏起湿透了得馒头,只好匆忙地往还没有干的背包里塞。班长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吃饱呢,能给我吃一个馒头吗?”女孩子不好意思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其他几个同学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些。转眼,女孩子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第二天,到了吃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出去。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嘛非要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眼圈红红的。.....
后来总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理由请她吃饭,使她不再嚼干涩难咽的馒头,使她可以和所有其他同学一样吃着炒菜和米饭。女孩子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迹的馈赠,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富的友谊。
回来之后,女孩子变了。(乙)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后来这个女孩不仅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
因为女孩子知道,同学们给她的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善良和真诚。她们的友谊就像春天里最明媚的那一缕阳光,照射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7.文章题目“六个馒头”,字面简单,信息单一,极其平常,你认为这样的标题是否适合本文?为什么?(6分)
8.根据第三段和第六段中的加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品读女孩子的复杂心情。(4分)
(1)眼圈红了:
(2)眼圈红红红的:
9.第5段中同学们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些”有怎样的用意?(3分)
10.从甲乙两句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分)
11.阅读本文,或许你会因为有和女孩相似的处境而感伤;或许你会因为有与女孩相同的成长经历而倍感亲切;或许你会有与同学们一样的善心而深有感触。此时,你最想对文中的女孩或同学们说的是什么?(不少于50字)(5分)
(二)动物也在全球化(18分)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
个重大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
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12.动物全球化指的是什么?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答:
13.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是什么?(3分)
答:
14.第⑥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简要说明。(4分)答:
16.请简要分析“动物全球华”的利弊?(3分)
答:
(三)马说(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一食()祇()辱食()马者骈()死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才美不外见 ..
(3)策之不以其道(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19.翻译下列句子。(3分)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马之千里者,或尽粟一石
20.对文章的主旨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A.天下无马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1.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3分)
三.作文。(55分+5分卷面)
22.22.请以“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文章。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3分)B2.(3分)B3.(3分D
4.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名篇。(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直挂云帆济沧海(3)天街小雨润如酥(4)留取丹心照汗青(5)不畏浮云遮望眼
(6)略5.(5分)略6.综合性学习(11分)符合要求就行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六个馒头(22分)
7.(6分)适合本文。理由:A。以极平常的馒头为题,可以引起读者兴趣。B。六个馒头为线索,故事围绕六个馒头展开。C。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
8.(1)自卑而敏感的她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议论自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里很难过。(2分)
(2)接受了同学们善良的帮助,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感激之情。(2分)
9.(3分)要帮助她,还要呵护她的自尊心。
10.(4分)先是自卑怯懦,后来变得自信开朗。同学们真诚的帮助改变了她的性格。
11.(5分)符合文意就行。
(二)动物也在全球化(18分)
12.(5分)动物全球化即生物均质化,指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2分)。就本文看,导致动物全球化的原因有:生物入侵(1分);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3分)
13.(3分)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小。
14.(3分)第⑥段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说明了“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比“小脑袋”的鸟类更能适应环境的改变(1分),也说明了动物全球化会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变得越来越少(1分)。
15.(4分)逻辑顺序,本文先介绍人类全球化趋势致使动植物全球化(指明现实情况)(1分),然后依次说明物种入侵以及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给物种造成的影响(揭示原因)(1分),最后指出动物全球化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危害(指出危害性)(1分)。
16.(3分)略
(三)马说(15分)
17.(2分)shí、zhǐ、sì、pián
18.(4分)(1)屈辱、埋没(2)见通现(3)按照(4)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9.(3分)略20.(3分)B21.略
三.作文。(55分+5分卷面)
10.八年级语文总结 篇十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虽然本册教材即将退役,但对于我来讲,依然是新教材。而且,这些学生也是我刚刚接触,在上学期末,语文课的教学耽误了一段时间,基础不是很好,因此,我在教学上的压力很大。也就更加努力,力争扭转局面,使语文成绩得到全面提高!
首先,在思想上,认真执行教育方针,严格依照教育规律办事,贯彻素质教育的各项目标。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沟通,积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把语文教学同思想教育相融合。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在教学要求方面,不搞一刀切,而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人特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具体教学环节上,认真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洞悉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积极向其他年轻教师学习请教,搞好协作。研究教材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个性差异,作到课堂教学有明确的针对性。认真书写教案,作到有目标、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体现教学双边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准确适宜,多鼓励,多肯定,多表扬。决不打骂体罚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自习和课余时间耐心辅导,讲求科学的方法。减少课外作业量,不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
11.八年级语文月迹 篇十一
一、对新课标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年级文言文编排的困惑
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历经了两套语文教材的更替,我感觉虽然教材所选的文言文不乏久经考验文质兼美的名篇,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加了数十首诗歌的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积累。但在文言文的编排上还存在较多瑕疵,不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同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画地为牢、敷衍塞责,不仅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掌握,还把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给灭掉了,更为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留下了许多隐患。
1.零星分散,事倍功半。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课中,文言文主要是采取分散教学的方法。教师一般都把文言文和现代文穿插起来进行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平均起来要学4至5篇白话文,才能学习一篇文言文。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文言文教学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分量并不很大,可是时间却拉得很长。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下册的文言文课文,就都安排在现代文单元中,这种编排方式虽然关注了单元知识的教学,却忽略了文言文课文自身的特点,造成了文言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局面。以所谓的“读懂一篇课文为目标”,没有重视“文言文知识规律的总结”,不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教学的关系”,学生学习的内因没有被调动起来,学生被动学习,阅读水平难以提高。
2.分配不均,前松后紧,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新课标要求文言文教学要注重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近、注重积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文言文的编排难易、多少严重脱节,缺少古文知识的衔接。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文言文安排过少,一个学年两个学期两本书总共才11篇古文,而且这11篇古文相对篇幅比较短小,其中被选入垦区中考的篇目只有3篇,仅占中考篇目的6%;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九年级安排较多,特别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周课时5节,可每册书仍有30篇的教学任务,其中有2个单元是文言文——10篇文言文需要学习,还有额外的10篇古诗需要背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一个学期的古文量就相当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一年的量,而且这些文言文的篇幅相对较长。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的文言文被选入垦区中考的篇目就有14篇,占垦区中考篇目的70%,无形当中要求背诵的内容明显增多,也无形中加重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很多学生难以适应。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三峡》《陋室铭》《爱莲说》,下册中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文质兼美的名篇,本应细细品味,可面对繁重的背诵要求,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很多学生叫苦连天,早已没有了对“美”的欣赏与探求,那又何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学习祖国丰富语言,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对新课标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八年级文言文编排的思考
1.集中编排,事半功倍。
首先,学习一种语言,需要具有一定的学习环境。文言文虽不是外语,但当今社会缺乏一定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只有在上文言文课时才能接触文言文,其他的时间却完全淹没在白话文的汪洋大海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有了古今语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零星分散地学文言文,不如相对集中地学文言文。我们可以尝试文言文集中学习的教学改革。集中学习的好处是创造高强度的语言环境,加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意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文言文交际环境。
其次,学习语言的主要方法是靠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但是仅有理解并不能自然达到精确而牢固的记忆,还必须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记忆才能巩固,否则就会遗忘。学生同文言文的接触,主要是在语文课上和语文教材之中,如果文言文的学习过于分散,很难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样时断时续地学到一点知识,很不容易巩固,间隔的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遗忘。这也是文言文费时不少,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零星分散地学文言文,不如相对集中地学文言文,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温故知新的学习环境。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教材选文编排的方法是采用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穿插编排,中学语文课授课方式大多是采取分散教学的办法,学生在课下几乎不会找文言文去阅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过于分散,“很难做到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样时断时续地学到一点知识,很不容易巩固,时间一长,便会产生遗忘”。因此零星分散地学,不如相对集中地学。
例如,我在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时,我把6个单元的课文顺序打乱,开学的前一个月,我先引导学生学习趣味性较强的现代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当经过一个月的语文学习后,我再把整册书中的5篇古文整合起来,编成一个单元,先讲授第一单元的文言文《童趣》,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学习古文的兴趣,接着再学第二单元的《论语》十则,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处世之道,紧接着再学第五单元的《陈太丘与友期》,让学生感受“信礼”对人的重要性等等,经过一个月文言文的学习及后3个月的温故知新,学生既积累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又从思想上、情感上得到了熏陶。所以集中编排文言文更合理,既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正可谓一举三得,事半功倍。
2.合理调整,循序渐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的文言文共42篇,古代诗歌共89首,其中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只有11篇文言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有18篇文言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有13篇文言文。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只有《陈太丘与友期》等3篇为黑龙江省垦区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只占中考篇目的6%而已,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就有14篇为垦区中考文言文考试篇目,占垦区中考篇目的70%,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处于文言文学习的入门阶段,但他们学习的科目、学习的任务相对少一些,可以适当增加文言文的数量,适当增加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又能缓解八年级的超负荷学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