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

2024-10-13

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10篇)

1.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 篇一

工资制度改革后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

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工资制度改革,对士官工资进行了大幅调整。这对促进士官队伍的全面发展,激发士官的自豪感和工作热情,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吸引力,提高部队战斗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给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是士官工资调整后引发盲目消费问题增多。工资制度改革后,士官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能力明显增强,消费欲望日益强烈,追赶潮流、讲求时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收音机变成了“随身听”,MP3改成了MP4,黑白手机换成了彩屏手机,有的士官还购买了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电脑等高档用品。特别是一些年青士官爱面子、讲享乐、好攀比,手中钱多了后,穿着讲名牌,日用品讲高档,战友间有个大事小情也要意思意思,就连双休日上街吃饭也要进中档以上饭店,无形中助长了士官中的盲目攀比消费的风气。据调查,基层连队有28.5%的士官将增长的工资用在了请客、打电话和买时尚用品等个人消费上,每月消费平均在千元以上。在调查的400名士官中,有56名士官手里没有存款,占总数的14%左右。个别士官消费没计划、无节制,搞超前消费,导致入不敷出,负债累累,有的甚至引发了涉财案件。

二是士官工资调整后引发乱交往问题增多。工资调整后,士官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提高,对外交往愿望增强。有的信奉“多个朋友多条路”,与地方人员交往不分良莠,交往过多、过滥;有的是非观念淡薄,交际观错位,为寻求刺激,采取空中交友、打声讯电话、网络聊天等方式结交异性,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如某部士官司务长张某经地方朋友介绍,与当地非法传销者蔡某结识,在其鼓动下,侵吞全连官兵一个月的工资近10万余元后逃离部队进行非法传销,被地方抓获后押回部队。有的还迷恋上了上网聊天,请假外出不被批准时便私自离队,几天几夜泡在网吧里聊天、交友、打游戏。

三是士官工资调整后引发婚恋问题增多。工资制度改革后,士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提高,部分士官婚恋观发生了变化。一是择偶标准随之提升。不仅要看人品、相貌,还要看学历、工作、家庭,特别是农村籍士官,择偶目标开始由“异地”转向“驻地”、由农村转入城镇,导致违反规定在驻地找对象的问题逐渐增多。据统计,有21.3%的农村籍士官希望在驻地找个城市姑娘跳出农门。前段时间,某部一个连队就发现有2名士官利用外出时间和驻地女青年谈上了恋爱。二是家属变相随军增多。工资制度改革后,士官的家庭负担减轻,13%的已婚士官开始酝酿让家属到驻地居住或打工,有的准备在驻地租房甚至贷款购房,有的想通过关系将家属工作调到驻地。这些不仅牵扯了士官的工作精力,也给部队管理增加了难度。三是婚恋纠纷增多。个别士官因工资上涨、地位提高后嫌贫爱富,瞧不起农村的妻子,看不上相处的对象,容易引发婚恋纠纷,给士官队伍管理带来新的隐患。

四是士官工资调整后引发涉足不健康场所问题增多。个别士官手中有钱之后,经不住“酒绿灯红”的诱惑,生活追求出现异变,对条令法规中明令禁止的一些行为逐渐由排斥转向接受,甚至想亲身体验,进地方歌厅、发廊、按摩房、洗浴中心等场所消费娱乐现象有所增加,导致一些士官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始松动,两性观念发生转变。近日,某工作组讯问一名因嫖娼被劳教的士官是否感到可

耻时,这名士官十分自然平淡地回答:“这是我的生理需要,花的又是自己的工资,不该算什么问题,只不过我倒霉,让警察抓住了。”前段时间,全军还通报了某部士官外出期间嫖娼,因嫖资问题与卖淫女张某发生争执,打斗中将张伤害致死。从近阶段上级通报情况看,因涉足不健康场所而引发的事故、案件呈上升趋势,给部队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士官法纪观念淡薄、道德修养欠缺、辨别是非和抵御周围不良影响能力有限的原因,也有市场经济和信息化“两大环境”影响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各级对工资调整后如何加强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探索不多,应对措施不力所致。对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特点,探索新对策,切实拿出实在管用的办法,把士官队伍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加强教育引导,打牢士官的思想基础。针对工资调整改革后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切实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力度,引导士官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不断提高士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和厚爱转化为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一是筑牢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深入搞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士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人生追求;抓好艰苦奋斗教育,使广大士官自觉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加强道德修养,引导士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懂得如何立身做人,真正做到管住自己,管住言行,不断筑牢思想防线。二是打牢爱岗敬业的思想基础。针对士官制度改革后个别士官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奋斗,只讲过得去不讲过得硬的问题,要在强化履职尽责、争先创优的思想意识上下功夫,努力把士官的精力、注意力引导到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上来。要强化奉献意识,加强军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士官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打牢士官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要强化职能意识,深入搞好我军形势任务、职责使命教育,引导士官认清我国的安全形势和担负的任务实际,增强练好手中武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强化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大力抓好条令条例和法规教育,强化士官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骨干带头意识,引导士官时刻以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注重科学管理,锻造士官的过硬作风。严管理才能严作风,要把依法从严治军、科学管理作为加强士官管理教育的根本途径,坚持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纪律来统一士官意志,规范士官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制度。依据条令条例对士官实施管理,严格管控士官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日常养成,培养士官自觉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二是拓宽管理渠道。建立军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管共育网络,把士官管理从行为向思想、从正课向课余、从营区内向营区外拓展延伸,使其时时、处处都在管控之中。三是突出管理重点。从近年来士官队伍中发生的事故、案件特点看,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在对象上,要突出中高级士官、专业技术士官、首长机关及小远散直单位士官、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士官的管理;在内容上,要突出士官婚恋问题、交往问题、涉足地方不健康场所等问题的管理;在时机上,要着重抓好“两个以外”、重大任务转换、士官选晋等时机的管理。只有在这几方面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士官管理才能有实效,才能不断推动士官队伍建设向前发展。

三、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士官的内在动力。要着眼工资制度改革后士官队伍

管理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激发广大士官自觉服从管理、主动参与管理的内在动力,切实增强管理效益。一是维护权益,真心关爱士官。有权益才能有动力,要用维护士官基本权益激发他们自主管理热情。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热情帮助士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士官解决婚恋难、家属来队住房难、子女入学难等后顾之忧;要维护士官的正当权益,保证士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政治利益和休息权、隐私权、工资支配权等生活利益的落实,为士官履行职责、安心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营造氛围,感召凝聚士官。要坚持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要改进工作作风,公平公正地处理选晋、入党、考学、评先进等涉及士官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使广大士官在良好的风气中受到教育和激励;要进一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完善和配套工作生活设施,营造拴心留人的外部环境。三是健全机制,调动激励士官。启发自觉,既需要激励措施的牵引,也需要处罚措施的推动。要健全和完善士官奖惩机制,加大执纪力度,对精神状态不好、骨干作用不强、作风纪律松散和发生违纪问题的士官,依据有关规定坚决处理,绝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对责任心强、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严守纪律的,要大力表彰。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士官岗位任职能力考核鉴定实施办法》,淘汰不敬业、不尽职、不胜任的士官,不断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水平。

2.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 篇二

一、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士官教育就是培养士官人才的活动。要搞好士官教育, 首先要搞好士官人才的定位问题。士官既不同于普通士兵, 也不同于军官, 是介于两者之间, 处于“兵头将尾”的一个群体。就其人才性质而言, 它是一个人数众多、服役期较长、岗位分布广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群体。从士官的从业情况来看, 士官大多配备在一些需要熟练技能的岗位上, 依靠其所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 从事武器装备的操作、保养和维护, 肩负着班长、排长、技师以及专业长的职务, 负责士兵的组织管理和技能训练。可见, 他们不仅是部队基层训练、作战的骨干, 还是基层行政管理骨干和技术管理骨干。他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士兵、不断发展的武器装备、千变万化的战斗环境, 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把士兵培养成合格的战斗员, 要靠自己创造性的工作去实现军官的计划和意图, 要靠自己精湛的技艺保持装备的良好性能。士官的工作职责, 要求他们对知识掌握比士兵精湛熟练, 比军官专一精通, 同时还必须具有很强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士官教育的本质和最终目的, 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在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之后, 能够担负起任职岗位的需求, 成为部队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与从事学历教育的军事院校不同, 士官教育无论是中专层次还是大专层次, 首要的目标是满足岗位需求, 完成从事岗位工作所必要的教育训练, 一切以任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适应任职教育条件下的教员队伍建设思路

(一) 士官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必须是“双师型”教员。

士官任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员应该是“双师型”教员。“双师型”教员是要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 如科学人文素质、教师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并且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或文化课教学又能从事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指导, 既是任职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 又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师”。

(二) 士官任职教育要求教员必须具备新的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任职教育是建立在高等、中等学历教育基础上的, 学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教员对他们来说, 应该是指点迷津的导师, 而不是手把手教他们“手艺”的师傅, 这就要求教员必须确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开放教育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对专业理论中的诸多应用性课题应引导学员展开讨论, 使他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理解问题, 全面认识问题;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员, 让学员在自学中, 在实际动手中解答问题, 掌握学习内容;应多采用案例式教学和仿真教学, 将抽象的理论贴近实际情境, 让学员去处理、去体验、去操作, 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高素质士官任职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士官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范畴, 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 必须在认清适应士官任职教育的特点前提下,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士官教育教员队伍, 才能推动士官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加强士官队伍建设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举措。军队院校, 作为士官教育的主战场, 在提高士官能力素质上担负着重大责任。本文主要揭示了军校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并探讨了在适应任职教育前提下的教员队伍建设思路。

3.士官学员创新管理 篇三

关键词:士官学员 创新管理

一、引言

从本质上讲,士官“非官”,级别再高也是“兵”,但相对普通士兵来讲,士官又是一群特殊的“兵”。他们是基层作战训练、日常管理和技术保障的基本骨干和中坚。如果能够把他们牢牢地凝聚在基层党支部的周围,无疑将给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带来很大的促进。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基层士官队伍人数较之以往有了明显增多,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管理对策,对开展好管理工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突出“严、情、准、细、稳”的管理平台

对士官学员管理首先要知兵心、知兵“难”。俗话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的“心”,在相当程度上是指人的性格。每个士官都有自己的性格。对于管理者来说,平时能多留意士官学员的心理特点,在抓思想教育工作时,围绕士官的不同性格特征“做文章”是非常必要的。管理工作要确立高标准,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来牵引,围绕“打赢”目标谋管理,要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来引导,使管理工作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严、情、准、细、稳”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严格管理、严肃部队纪律,突出一个“严”字。做到管兵要严,执行条令条例和部队纪律要严,严格部队一日生活秩序,严格请销假制度。二是坚持以情带兵,以情养兵,以情爱干,突出一个“情”字。干部要牢固树立“官兵至上”的观念,始终坚持以情带兵,以情养兵,以情爱干,处处体现一个“情”字,让学员时刻感觉到集体和“家”的温暖;干部要始终把学员的冷暧放在心上,确实有困难的学员中队要想办法帮助其解决,真正帮助学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学员的学习、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尽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学员队的各项建设中去。三是摸清每位学员的底数,突出一个“准”字。通过日常观察、谈心了解等方法,准确掌握学员的家庭背景、出生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点、身体素质以及个人特长和喜好等,并做到随时了解其思想状况,建立个人思想档案;中队思想骨干队伍要经常组织活动,及时了解学员的家庭变化情况和学员本身思想变化情况,做到“两个变化”了如指掌,突出一个“准”字,随时做好思想帮教工作和情况反馈工作。四是抓好“两个经常”,突出一个“细”字。干部要注重从细微之处着手,扎实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对学员的日常管理,除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外,学员队还明确规定:对于课余时间和周末休息时间要安排好文化活动,丰富学员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加强人才的培养,还能够大大充实学员的生活,在时间和意识上一定程度上消除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五是严格安全防事故工作,严防行政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突出一个“稳”字。学员队在教育训练中紧紧抓住一个“稳”字,坚持循序渐进,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教育训练内容,保证学员在训练中即能提高体能素质,又不会出现超负荷的训练而导致训练事故的发生;在抓部队管理教育中也突出一个“稳”字,在思想上筑牢学员的思想防线,并教育学员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确保不越雷池半步,不碰线。

三、着眼发展方向,探索管理模式

由于士官学员文化基础较低、民主意識较淡,加之通信业务的高速发展,带来信息传递的多元化、快速化,那种单纯的依靠法律、条规、行政命令和深挖沟、高筑墙式的钢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部队,尤其是院校的管理。因此,现代管理心理学提出了柔性管理理论。它是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思想,充分运用激励、教育、启发、诱导、情感和精神氛围等方法进行的人格化管理,是相对于钢性管理而提出的。柔性管理与钢性管理相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因为它是建立在思想心理服从基础上的。柔性管理与钢性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管理的整体。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充分说明了柔性管理的重要性,作为管理干部,应深刻理解柔性管理的内涵,使其与严格的条令规章等形成的钢性管理,相得益彰。柔性管理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和环境管理两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启迪、诱导、激励等方法,使被管理者提高对管理的认识,达到自觉服从管理,并努力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包括启迪教育、诱导教育、激励教育三种形式。

1、启迪教育。启迪教育是管理者通过开导启发,使被管理者提高对管理的认识,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教育管理形式。在实施启迪教育管理中首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员进行学习目的的启迪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2、诱导教育。诱导教育是管理者用各种手段、方式方法,劝诱教导、被管理者服从管理,并朝着管理目标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在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实施诱导,管理干部首先应熟悉学员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大纲等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层次、年级、课程,实施教育诱导,使其感到所有课程和教学活动,都是根据其人才知识结构需要开设的,包括选修课。引导学员正确处理德、智、军、体的关系;正确处理拓宽知识面与提高专项技能的关系,始终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其次是用科学考评机制引导学员。只有在科学的、最佳的考评机制引导下,才能使学员智商与情商得到健康发展。再次是队干部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洞察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教育引导。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教育解决,带倾向性的普遍问题集体教育解决,不是自己单位发生的问题,也必须以此警戒引导自己的部属,即别人生病,自己要打预防针,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促进学员养成。

3、激励教育。激励教育是管理者通过激发鼓励的方式,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管理,积极向管理目标迈进。首先激励要采取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激励士气,树立正气的目的。做到奖励一个,激励一片,处理一个,震动一方。其次是奖励不可滥,处罚要得当。奖励太多会使获奖者和未获者感到含金量太低,拿不拿奖无所谓,这就是“果多也伤树”的道理。处罚不是目的,教育感化、治病救人才是上策。

(二)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典型榜样的示范,营造具有感染力的场所等,给被管理者一个自由施展才华的宽松氛围,达到自觉参与、自觉服从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主要包括示范环境、感染环境、宽松环境三种形式。

1、示范环境。示范环境是管理者通过先进典型榜样的作用,使被管理者照着做的管理形式。学员队干部既是学员第一任教员,又是学员在校的全程教员,与学员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思想情感交流最深刻。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工作指导思路,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军人举止言行等等,都无法回避学员的模仿,都具有示范作用。这就要求队干部必须具备坚定扎实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系统广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管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组织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示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并不断锻炼提高。其次是学员典型,通过在学员中树立各种标兵,使全体学员在各方面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达到规范学员思想意识及行为的目的。

4.消防部队士官队伍建设现状 篇四

随着士官制度的改革和消防部队的实际,士官的数量越来越多,所占士兵的比例越来越大。就全国消防部队而言,士官所占比例为59%以上。士官服役年限较长,在部队建设和灭火救援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消防部队的中坚力量。随着士官队伍的进一步增大,于士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士官队伍的现状

(一)、士官在部队各个重要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消防法》赋予消防部队的任务越来越重,士官在部队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可谓是基层消防部队的“兵头将尾”,是消防部队的主体,他们身居要职,分别担任班长,战斗员,驾驶员,同时也是完成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中流砥柱,他们有着丰富的灭火作战、抢险救援和部队管理经验,对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起着传帮带的作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任劳任怨,为部队各项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士官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逐渐变得成熟,为士兵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传、帮、带”,使部队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凝聚力增强,推动消防部队又快又好发展。甚至在些岗位,一名士官的作用远远大于干部,他们讲奉献不谋私利,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个别士官作风散漫,服役态度差 “士官就是兵”。随着士官体制的改革,现在的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干满一期士官经考察合格者方能转下期,这在士官心中就简单的比着是“合同制”,便滋长了讲待遇,重效益的雇佣思想,他们认为他们在部队付出了青春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淡薄了军人的“奉献”意识。而且士官福利的增加,待遇的提高,思想觉悟有所放松,工作积极性有所减弱,作风变得散漫。很多战士选取士官之后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反差。

(三)、士官不健康的四种心理。一是进步上的挫折心理。有的士官不能正确对待政治上的进步,看到和自己一同入伍的战友有的提了正营、副营,有的当上领导,而自己还只是一个士官,相比之下自感进步受挫,前途渺茫,因而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二是婚恋上的自卑心理。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士官按照干部的标准去找对象,政策上不允许,按照战士的标准去找对象,自己心不甘,造成士官年龄普遍较大,容易在婚恋上造成自卑心理;三是工作上的消极心理。认为自己当兵的时候把该干的工作干完了,现在当了士官,想少一点辛苦多一点清闲,少干点工作多拿点钱,长此以往,容易放松对自己要求,放松对自己的管理,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四是身份上的攀比心理。按条令条例规定,士官也是士兵的范畴。现在有的士官少了一些“兵”味,沾染了一些“官”气,不愿拿士兵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引发心 理的不平衡。如果上述问题不好好解决,一些士官心里就可能比较闷、比较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心里闷想喝点酒,心里烦想出去走一走,遇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容易和别人发生矛盾,甚至发生打架斗殴,触犯“五条禁令”。还有的大龄士官,因婚恋上的不如意,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涉足一些不健康的场所,给部队“两防”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士官队伍既是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部队“两防”的重点人群。因此,各级单位要提高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士官队伍建设问题摆上党委(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一项制度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二)把好两个“关口”。一是把好士官选拔这个“入口关”。坚决按选拔士官的制度规定和程序办事,切实把那些思想基础好、业务技术精、群众威信高、立志在消防建功立业的优秀士兵选拔到士官队伍中来;二是把好“出口关”。对一些不适应部队建设的,表现比较差的,也包括个别有关系又不好好干的,要敢于下大决心,尽快清理出士官队伍。“入口”和“出口”畅了,士官队伍建设才能步入良性机制,才能推进士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落实奖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平时期的部队管理体制尤其要“严”,“严”才能出战斗力,但干部是关键,干部必须要严从己出,首先 应体现在自己的身上,这样才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要“一把尺子量长短,因为士官的身份比较特殊,“亦官亦兵”,在很多地方他们是向干部看齐的。所以,只有干部自身“严”了才能更好的对士官“严”。做到人人严,事事严,形成上下一体严的局面。此外,还有不少士官认为自己资历老,对部队的条令条例置若罔闻,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中队干部必须定期举行条令条例学习和坚决落实《士官管理规定》制度,让他们随时崩紧这根弦,提高条令意识,认真领会条令精神。其次,把对士官的考核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挂钩,奖优罚劣,真正起到激励竞争的作用。每评先进士官,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不思进取,表现平庸的,及时给予警示和鞭策,对屡教不改,影响部队稳定的给予取消士官资格,退伍按义务兵处理,走开优胜劣汰的路子,促进士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坚决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不放任、不迁就,按照士兵的要求来管理,按照干部的要求来发挥作用。对士官的现实表现,要通过称职等级评定,评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对不称职、出现问题的,该处分的处分,该退出现役的要退出现役,决不能迁就。而士官服役时间比较长,作用比较突出,不提高素质不行,要通过“大练兵”活动使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一方面,要成为本职一行的“专家”。

(四)、关心关爱士官,增强士官凝聚力和荣誉感。士官管理要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过去的做法,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关心他们的疾苦,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在原有办法不管用的时候,要切实研究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士官的作用。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我们要发挥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优势,加强士官队伍的管理,确保士官队伍梯次结构合理,队伍相对稳定。只要我们各级尽心尽力,士官队伍一定可以领导好、管理好、建设好。

5.浅析如何做好士官的管理教育工作 篇五

士官制度的实施不但引起了兵员结构的重大变化,而且给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我结合中队当前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工作实际以及士官制度实施以来队伍管理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士官队伍管理工作的措施和对策作了一点分析。

一、当前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士官制度的实施增强了部队整体作战的能力,但士官队伍现有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士官制度突出了士官队伍在执勤备战、灭火救援等战斗中的主体作用,在客观上既提高了部队兵员的素质,又增强了部队整体作战的能力。但是,从士官队伍的综合素质来看,当前士官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新世纪消防部队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政治觉悟较高和军事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偏低,理论水平偏低,科学管理、带兵能力偏低,自学能力和进取精神偏低。士官目前的素质如不尽快提高,显然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火灾扑救与处置突发事件及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

(二)士官选取、待遇、安置等优越性提高了士官服役的积极性,但在一定方面增加了管理难度。士官选配的逐期筛选,优胜劣汰,有效革除了过去的那种“一改定终身”、“改前拼命干,改后松一半”、“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使得士官的来源、成长和素质的提高彻底摆脱过去那种“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同时现行的士官工资待遇相对高于地方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退役安置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增强了部队的吸引力。但士官人数大幅度的增加与逐级淘汰的竞争机制,无疑又在管理结构模式上增加了士官队伍的管理教育难度。

(三)人员结构多样化,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但整体协调复杂。消防部队士官来源多样、多级多期多并存,既改善了士官的个体素质和士官队伍的结构,又优化了部队人员整体结构,增强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但士官数量多、成份多样和多级多期多并存关系趋于复杂,管理教育的多元化、科学化要求日趋明显,必然影响到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整体协调难度加大。

(四)士官使用岗位的差异性,发挥了士官的主观能动性,但管理要求和工作量也要相对提高。随着士官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士官编配的范围、岗位、数量不断扩大,中队士官成份将占士兵50%以上,士官也就成了部队日常执勤、训练、工作的主角和中坚力量,部队的执勤训练、生活、勤务活动等也将随士官数量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进入更高层次。这就需要针对部队士兵成份和业务素质的改善、待遇的相对提高及部队人员结构的改变等来制定和实施日常管理的有效措施,从而要求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具备更强的管理教育与协调能力。

二、强化士官队伍管理教育工作的对策

士官制度的实施已经对消防部队执勤训练、日常勤务等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士官队伍管理,提高士官队伍整体素质,是消防部队适应新形势加强消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士官的宏观调控,建立结构科学的士官队伍。士官制度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为部队建立未来结构专业人员队伍创造了条件。消防部队警官、士官、义务兵之间的比例由原来的3:1:6变为今天的3:3:4。这就要求强化各级领导和机关的系统管理意识,把部队人员的各个方面当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要素(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系统,通过系统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反馈、调节、控制人员管理的活动情况,使管理教育工作目的明确,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充分认识部队人员管理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体系,且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各级领导要始终把握全局,严格控制本级和下级人员管理的现实状况。

(二)建立士官专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工作职能。新的士官制度实行以来,消防部队士官的数量大大增加,质量、结构、分布等有了重大变化,其选改、培训、使用、调配、待遇和退役安置等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专门组织机构,使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形成具有良好机制的有机整体,改变士官管理薄弱和部队无统一管理机构、整体效益不高的局面。根据消防部队状况可分三步实行:第一步,配齐配强士官管理人员,负责士官队伍的系统管理教育工作。第二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士官统管机构。第三步,完善部队综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能,对部队的警官、士官和义务兵实施统一管理。

(三)突出士官素质培养,完善部队技术人员管理体系。一是保证士官选取对象的质量。对士官的选取和退役工作,要严格把好出入关,维护士官专业职务的严肃性。二是要加强士官的培训。士官培训可分级分层次进行,士官学历也不能只限于发个结业证书,可与地方学校联合培训(特殊岗位的士官),有的可到中专、大专。要将所有技术士官的技术职称分为高、中、初三级,并与专业技术警官的职务等级制度接轨,完善新时期消防部队技术人员的管理体系。

(四)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一是要突出士官等人员的管理目标,提高激励的整体效应。应以士官管理目标为导向,使多种内容、方式的激励机制科学结合,产生满意的整体效应,真正激发广大官兵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二是要调整激励机制及其作用,使之做到集中统一与分层分专业相结合。三是激励的内容要全面、充实,量要适度。总的来说,物质和精神激励是两大主要方面。四是激励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机、场景要适当。要根据官兵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季节变化、管理需要,广泛采用目标激励、行为激励、榜样激励和奖惩激励等方式,使先进个人、岗位能手的价值在工作、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五)严格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管理,实现部队管理教育工作法制化、条令化。依法按规从严管理士官是科技强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法纪教育,强化依法按规管理的思想观念。二是完善管理体系。要健全士官的人事和日常生活勤务及专业技术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要不断改革、完善、落实部队正规化管理制度,尤其是士官管理规定与奖惩措施出台后,要及时予以完善和修定,同时要改善依法按规管理的技术手段,使其全部内容具有贯彻依据,符合条令要求。三是要依法监督。

6.士官教育之四士官修养 篇六

授 课

教 案

授课内容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官兵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利益观念明显增强,价值取向注重实惠,生活方式追求自由时尚。公安消防部队大多驻守在繁华都市,其神圣使命和崇高职业,要求广大官兵必须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一、追求高尚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崇尚学习,刻苦钻研

“学以明志,学以明理。”学习是前进的阶梯,也是拒斥愚昧、崇尚科学,提升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2 0 0 5年1 月,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明确规定:被选取的各期士官,必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具备与任职相适应的军事素质和指挥管理能力。《意见》对打造知识型、高素质的士官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技术密集型部队,专业技术岗位众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要靠不断的学习。广大士官要主动响应党中央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树立起崇尚学习、热爱学习的思想观念。要把学习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终生“伴侣”,作为道德修养、增

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三)情趣高雅,乐观向上

在丰富多彩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情趣。什么是生活情趣呢?用美学术语说,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对生命之乐的一种感知,一种审美感觉上的自足”。早在1 9 39年,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军队广大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指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警营生活多姿多彩,军人自有军人的情趣,军人自有军人的爱好。

士官的生活情趣,应该是个人爱好与警营环境、部队建设要求的和谐统一,在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中陶冶情操,升华思想境界。要格调高雅,追求品位,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反映鲜明的职业特点,符合军人的道德操守。要爱之有道,好之有度,读健康的书籍,看健康的影视,开展健康的娱乐,管得住小节,抗得住诱惑。要遵规守纪,把握界限,低级庸俗的书刊不看,不健康的场所不去,赌博迷信活动不参与,不以个人的生活情趣影响部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损害国家的利益。

(四)言行得体,塑造文明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孕育

尽有,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我们都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养成大手大脚的生活习惯。坚持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广大官兵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一)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人类消费的过程就是资源耗费的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地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地球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全球生态环境。近年来,随着大量资源的迅速耗竭,人们猛然发现,不珍惜资源人类将走到尽头,珍惜资源就是珍惜人类未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我国的资源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一个很小的问题被乘以1 3亿,都会变成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 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很大,却是资源短缺国家,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农村耕地在继续减少。石油、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十分紧缺,原材料和能源不足已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特别是重要能源资源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 0 %、4.1%、25.5%和9.7 % 左右。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高投入、高消

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陋习,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示范者、实践者,形成人人讲节约、处处重节约的氛围。

(三)合理消费,量入为出

注重理性消费,讲求效益消费,倡导适度消费,提倡文明消费,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是我们士官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大多数士官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是,随着士官工资制度的改革,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士官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现象逐渐增多。广大士官要对消费的需要和条件、消耗和收益进行理性思考,既考虑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又考虑对社会、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目的有计划地消费,不能一昧地跟着感觉走、乘着兴头做,无所顾忌,毫无节制,大手大脚,盲目攀比。要认识到,士官即将步入成家立业的重要时期,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日常消费要考虑现实条件允许,量入为出,从长计议,把握分寸,精打细算,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寅吃卵粮“、借钱买”潇洒“、要钱摆”阔气“;要学会过”紧日子“,把钱花在生活必需品等生存性消费上,尽量减少享受性消费,做理性消费的主人,不做消费欲望的奴隶。每个士官都要懂得”节俭朴素是美德、奢侈浪费才丢人“的道理,自觉纠正不良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公安消防部队每名士官都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认真检点自己的言行,筑牢思想防线,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忠诚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达观处世,保持一颗平常心,既不

风代代相传。在大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重新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意义。联合国将每年的10月3 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足以说明勤俭节约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今天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昨天的勤俭节约;明天的更大发展,更需要今天的勤俭节约。每一个人,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要把勤俭朴素视为美德,作为修养,深刻理解,用心感受,努力实践,常除安逸之欲,常兴勤俭之风,在保持勤俭朴素的传统美德中,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美起来,使公安消防部队艰苦奋斗、勤俭建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案例】

2004年1 月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井冈山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的江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吉安市支队井冈山大队,建队以来,始终把井冈山精神作为建队之魂、创优之本。他们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建队育警,开展吃红米饭、听传统课、读红军书、唱红军歌、走红军路等活动,用革命传统熏陶官兵,用高尚精神塑造官兵,不断加强官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使历届官兵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近年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建设营院,节约经费近20万元。

第三、遵循健康诚信的社交原则

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苟子说:人要交往,是因为人生不能无群。人生在世,离不开交往,是人类能成为自然界主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怎样与人交往又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学问,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是一个人际关系之

游戏人生的”信友“。与品格高尚的人交往,自己的精神境界会不断得到提高。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母三迁“这个典故,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年少时,家住在墓地附近,经常与邻居的小孩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见此情景,认为”此非所以居子也“,于是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到了市集,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孟母说”亦非所以居子也“,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此真可以居子也“,就定居下来了。待到孟子年龄稍长,通学六艺,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后来,人们便引用”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人应该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到好的习惯。

讲究真诚,诚信交往。古人云”诚以修身,信以立世。“真诚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交友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和道德良知。革命军人历来以诚实守信著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时代的发展赋予了诚实守信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当前,个别士官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盲目性、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交往对象复杂、格调低俗、功利思想严重。有的为将来的后路攀亲结友,有的为维系庸俗感情交酒肉朋友,有的借工作之便搭建关系网,还有的贪图钱财热衷于结交”大款“。在社会生活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士官一定要克服各种不良倾向,牢记诚实守

3的哥们义气,决不能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乱拉关系,破坏军人社会交往的健康纯洁。合理选择交流窗口。电话联系、书信往来、利用探亲机会登门拜访等,都是士官正常社会交往的方式,也是士官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开阔眼界、充实人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士官正处在事业的起步阶段,要了解社会,干好工作,成就事业,离不开积极健康的思想交流。每个士官都要坚决摒弃吃喝玩乐、满足私欲、消遣娱乐等庸俗的交流途径。还要慎重选择交流对象。在与高学历同志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与先进人物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立身做人的道理,在与工作经验丰富同志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组织管理方法和指挥艺术等,真正把人际交往作为吸取他人优点长处的重要途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7.任职教育模式下士官队管理研究 篇七

全军十六次院校会议后,军内院校明确了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的大趋势,而任职教育对学员的培养目标,也由以前的培养宽泛的任职基础能力向培养岗位任职能力转变,这也就要求军校学员队在日常管理中要突出重点,应结合学员未来的岗位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在一日生活中加以培养,起到对院校教学的辅助作用。我院主要承担海军航空兵各层次人员的任职培训任务,是总部联训联考的试点单位,笔者结合士官队工作实际,根据士官队在校各培训阶段的特点,对士官队的管理教育方法进行探讨。

1 入学教育训练阶段

以强化作风养成为重点,打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坚定献身海军航空兵事业的信念,历练过硬的军人素养和思想作风,为在校学习成才奠定良好基础。

1.1 广泛谈心,普遍摸底,全面掌握新生思想状况

新学员入校前期,思想波动普遍明显,各项表现与本人真实状况差距较大,队干部要做到知兵才能带兵,[1]我们必须深入其中,广泛接触,消除进入新环境的不适感,才能有效掌握人员思想脉搏。

(1)开展普遍谈心。队干部、队兼职、区队骨干和班级骨干必须对所属人员全面谈心,一方面增进双方了解,使学员尽快融入军校氛围;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员成长经历,任职经历,爱好习惯及专业特长等。(2)认真梳理人员档案。一方面检查档案的完备性;另一方面,排查重点人。(3)完善人员思想档案,建立与学员家庭联系方式,全面掌握学员社会情况。

1.2 坚定理想信念,端正入学动机,扎实开展好政治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打好军政基础,端正思想作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注重端正入学动机,强化军魂意识,扎实打牢思想根基。

一是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机关、大队及外聘专家进行的政治教育。注重引导学员加强使命意识,成才意识和献身意识,采取撰写心得体会、观后感和交流发言等形式激发学员内动力。二是全力配合机关的宣讲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做好各项问题、意见的收集与反馈,使学员全面掌握分院的办学理念、施训改革和管理教育改革等。三是进行院史、队史教育,带领学员参观院史馆,队内荣誉室等,激发学员荣誉感、自豪感和认同感、使学员自觉自愿地遵守好分院、大队的各项规定。

1.3 健全骨干队伍,抓好骨干培训工作

新学员入校后的第一批骨干是学员队的关键,这批骨干中的区队以上骨干是第一学年的核心力量,对学员队良好作风纪律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地作用,而这批骨干中的班级骨干,也将在一年的锻炼中逐渐成长为第二学年的核心力量,对学员的后期的安全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选配骨干中,(1)要注意知人善任,充分了解骨干的性格特点,脾气秉性,合理地安排岗位。(2)要统筹兼顾,根据学员特点,做好人才储备,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3)选拔方式要民主科学,严肃正规,有理有据,公开透明,全员参与。

在骨干培养中,(1)注重养成训练和军政素质训练,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军人气质、礼节礼貌、指挥能力、管理能力和思想工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使骨干成为学员的模范,让学员做有标准、赶有目标、学有榜样。(2)注重定期交流,通过思想形势分析、教学形式分析、管理经验交流等形式,定期统一骨干思想,共同探讨管理心得体会,队干部视情教方法、传经验,提高骨干管理带兵能力。(3)不断压担子,在完成任务中提高骨干工作能力,队干部注重各项任务的统筹,使每名骨干责任清晰,分工明确,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在任务检查中检验骨干工作能力。

1.4 坚持依法从严管理,培养过硬军事作风

入学阶段是作风纪律的基础阶段,必须使学员从入校起就形成一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着重强调“服从意识,大局意识”的培养,为整个在校阶段奠定良好基础。

(1)注重法规学习,强化条令意识,使学员认识到在校培养与部队工作的区别,形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过硬作风。(2)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养成。通过集体学习、交流参观、骨干帮带、示范演练及量化评比等形式,加强点滴养成,逐步形成正规有序的军事氛围。(3)注重在实践中检验过硬作风。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叫响“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也可以在拉练中喊出“谁英雄,谁好汉,拉练路上比比看”的气势,培育优良战斗作风。

2 基础课阶段

以提升骨干管理指挥能力,全面培树优良学风为重点,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引导学员提高综合素质,打牢理论基础。

2.1 发挥团支部堡垒作用,活跃队内文化生活

士官队以团员为主体,政治工作中应注重团支部在青年中的作用,让团支部在各项活动发挥龙头作用,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在连队建设中,更要以团建带动骨干队伍建设,促进连队和谐发展的氛围。

(1)在支部委员选拔上发扬民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2)在团干部培养上,坚持从组织制度上抓起,做到每月一次支委会和小组生活会,做好团课和团日活动,以活动促进团干部能力。(3)丰富“主题活动”的形式,鼓励团支部“走出去,请进来”,拓宽活动内容。采取观看教育视频、开展主题大讨论、主题辩论赛、角色互换及自我设计等形式培树学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社区走访、爱心慰问及竞技友谊赛等形式锻炼骨干组织协调能力,丰富连队文化生活。

2.2 发挥军人委员会职能,促进连队健康发展

军人委员会是连队发扬“三大民主”的重要组织,结合学员队工作实际,我们提倡军人委员会发挥好民主监督的作用,缓解部分骨干与学员间的矛盾,在全队营造民主、公开的氛围。

一是各委员参与日常管理,对全队军容风纪、礼节礼貌及作风纪律进行纠察,辅助骨干做好管理工作。二是坚持工作汇报制度。每两月要向军人大会汇报工作,接受监督。三是开好经委会。每月收集学员对伙食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并向支部提交整改意见。四是统筹协调连队后勤管理问题,做好服装调换、教材教具发放工作,定期组织维修小组,对队内基础设施、公共财产进行维修。

2.3 正确把握骨干培养与任用,稳步提升管理指挥能力

第一批骨干是队内两年工作的核心力量,我们在使用中应注重不断培养,不断养成,及时跟踪骨干在管理指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方法,传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抓整改。一方面在重大活动中,敢于放手让骨干筹划组织,队干部把握任务方向,兼职骨干负责做计划、统筹协调、搞好总结,区队以下骨干负责具体实施,在实践中检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畅通管理反馈渠道,可以设立“意见箱”,搞骨干测评等,掌握学员心声,全面审视骨干工作,及时作出调整。同时,还应注意骨干的轮换制度,一方面是可以起到对骨干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学员得到提升管理能力的机会。

2.4 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制度,加强学风建设

(1)开展好开课动员。结合专业发展、学员成长、课程适用性及重点难点等内容,打造精品动员课例,使学员了解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和学习意义,从而增加学习动力;(2)队干部坚持听查课制度,及时发现课堂上出现的各种违纪问题;(3)坚持经常性的队室交流制度,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4)坚持帮学促学活动,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5)坚持笔记展评及疑难问题汇编制度,切实将学员精力投入到课堂上,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突出问题;(6)坚持学习经验交流制度,提高学习效率。

2.5 发挥第二课堂优势,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让学员在自我教育、自我启发中提高思想觉悟,引导学员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及校园网络平台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全面培养个人爱好、专业特长、人文素质和文体专长。结合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拓宽知识领域;结合兴趣小组平台,鼓励学员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更要成为组织者,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结合“校园艺术节”、诗歌朗诵和主题征文等活动,调动学员参与热情,渲染连队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2]

3 专业课阶段

突出制度化、正规化管理,以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重点,全面激发学员钻研专业的热情,着力锻炼骨干管理带兵能力,在高密度、大强度的教学施训中提升专业技能、锤炼过硬作风。

3.1 突出中心工作,做好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士官队进入第二年后,课程学习实践性强,指向性突出,正是展现任职教育特色的重要阶段,队内思想工作应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切实提高学员课堂质量。

(1)要围绕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广泛开展“我为任职教育建设做贡献”活动,引导学员充分认清任职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动员学员积极参与任职教育建设。(2)针对联训联考工作的前期准备,支部应深入开展专题动员教育,使全体同志充分认清任务特点;渲染考核氛围,坚定学员信心;密切与教研室的联系,明确考核内容;成立考核工作领导组织,统筹各项工作,掌握学员动态,确保各项施训工作扎实有效。

3.2 坚持队室共育机制,扎实抓好专业学习

专业学习是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要队室形成育人的合力。

(1)在学期初积极与各教研室沟通,召开各专业的准备会,请教员为学员明确各专业学习的重点,需把握的难点,各门课程在部队的适用性,激发学员积极性。(2)学期中及时跟进教学管理,通过队务会,教学形式分析会对学习状况充分摸底,利用好教学联系会,确实将学员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3)队干部充分介入实践课程,一方面在人员分组上下功夫,为教员提供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注意规范教学秩序,及时发现教学场地的安全隐患,营造正规、平稳、有序的氛围。

3.3 建章立制,职责明确,确保管理正规有序

士官学员进入二年级后,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我们应在管理中更加注重制度化管理,[3]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摒弃管理中的“随意化”,各级骨干也应注意不要“情绪化”,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应注重抓整体。我们应结合各队实际,以民主集中地形式制定管理细则,从一日生活制度、作风纪律及请销假等方面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对“问题”同志应重点关注,摸清情况,采取必要手段,稳住重点人,确保全面工作推进;同时,也应完善监督机构,形成双向制约机制。

4 实习考核和离校阶段

发挥三方共育机制,以坚定献身海航、扎根基层的思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员自觉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习考核中,接受海航部队的挑选。

4.1 大力加强特色教育,扎实打牢献身海疆的理想信念

毕业阶段政治教育,应结合“听从组织召唤,部队建功立业”的主题,全面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扎实打牢献身海疆的理想信念,通过集中教育、光碟教育、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员自觉将精力投入各项考核中。要组织好各类主题故事会、报告会,召开毕业学员座谈会和师生联谊会,听取学员意见建议。[4]

4.2 科学组织,严密施训,做好毕业考核工作

毕业考核阶段是各队最忙乱时期,面临主要压力是时间紧、任务重。同时有七、八项工作展开,我们必须做好统筹安排,避免“打乱仗”。

(1)搞好思想发动,统筹安排训练时间。思想发动要早,将整个毕业学期的考核安排、考核难点和训练方法告诉学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员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提高重视程度。(2)注重与相关部门联系,提供合理化建议。一方面队内及时掌握教学进度,关进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争取教研室的帮助,解决学员问题,尤其是在军体训练方面,注重区分训练,科学编组。(3)坚持例会制度,及时对训练情况进行分阶段总结,不断完善训练方案。

4.3 加强实习管理,提升岗位任职能力

外出实习的管理也是第二学年的重点,由于实习地管理与院校管理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专业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做好几方面工作,(1)实习前要与教研室开展好实习动员,讲清楚实习目的与意义,提高实习效率;(2)及时成立临时组织,划分好党小组、团小组及行政班,建立“实习阶段行为规范”,完善组织生活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以责任规范行为;(3)做好总结讲评工作,每名同志在结束后要对实习期间个人表现进行总结,各级骨干要在个人总结基础上对所分管工作进行梳理,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并与各种评比挂钩,以此促进良好实习秩序的形成。

总之,士官学员都是部队选送的骨干力量,回到部队后理所当然要发挥中坚的作用,所以,在校期间我们应注重管理带兵能力的培养和岗位任职能力的升华。围绕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员的基础上,有所铺垫,有所侧重,通过各种活动平台,切实提高学员的两种能力,从而发挥出任职教育的特色优势,确实将军校人才培养提高到新的层次。

摘要:在任职教育培养的背景下,本文围绕士官队管理这个主题,以士官学员在校四个阶段为牵引逐步展开,突出了提高学员管理带兵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这两个重点,同时,对如何开展教学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支部工作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任职教育条件下士官队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任职教育,管理,士官

参考文献

[1]吕宗社.适应新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基层干部管理能力[J].价值工程,2011(9):190.

[2]王亚鹏,张巾帼,苏畅,张铭.学员队干部抓学习管理应把握的五个方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84-186.

[3]房秀峰,杨洪全.浅析学员队加强“两个经常性”工作的几点做法[J].科技信息,2010(11):144.

8.士官队伍管理教育研究 篇八

关键词:士官;任职能力;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7-01

士官院校作为军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普通军事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外,还拥有自己的特色。士官院校是以培养能胜任岗位任职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装操作以及必备的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训练、管理、生活中的技术问题。

一、基于士官任职能力培养的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士官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军队院校最大区别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士官院校特别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岗位任职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不能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没有解决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原来不是主要矛盾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实验技术队伍薄弱,缺乏专职的实验教员;实验室数量多,但规模偏小、设备利用率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利用率较低;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内容陈旧不变,学员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等许多的问题。

1、思想认识跟不上教学改革步伐

传统观念导致学校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搞好教学是主要工作。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和对满足任职岗位人才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整体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至于一些实验室资金缺乏,设备老化,实验项目不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要求。

2、实验室设置和管理难以满足教学改革需求

现在,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比较混乱,功能单一,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3、没有专职的素质过硬实验教学队伍

多年来,我校一直存在对实验室“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把申报经费、购置硬件等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工作。一旦实验室建成,特别是通过上级验收以后,实验室便变成了教研室的附属物,加之后期机关重视程度的下降和管理计费的减少,致使实验室利用率很低。特别是大部分实验室根本就不配备专门的建设、管理、维护人员,而是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交给教员兼任,教员只能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搞建设、抓管理。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员既要按照教改思想革新授课方法、制作动画、撰写教学设计,又要编写大量的教改教材、建设重点课程……,长期疲劳过度,也是导致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开放程度和使用率难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要求

由于实验经费有限,大部分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它任务,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对本专业的学员开放,更不会对外专业学员开放了。

三、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随着士官院校越来越广泛地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更多的满足岗位任职需求的优秀士官人才。实验室在这个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必需加快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创新的步伐,采取有效的措施 ,兼顾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有效提高实验室组织管理水平。

1、更新观念,跟上教改思路

士官院校的教学体制应趋向于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和实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士官教育的培养目标,士官院校的实验室绝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的道具,更是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操作性功能的技能培训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当成普通教学辅助手段,而要充分加强重视。

2、建立高素质的专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队伍

实验教员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员动手实践还能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的复合型人才。应该从教员队伍中优选一批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好的教员,成立专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队伍,并从政策上、制度上给与实验教员充分的保障。

3、强化科学化管理理念

(1)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

(2)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提高利用率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但又不能自我封闭。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 ,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在专业、学员队、系之间有效开放。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员动手操作能力 ,变学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为军队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士官院校的职能。相信在基于任职能力的教学改革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士官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取得长远的发展,不断满足新任务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公民.应对大众化教育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经济师.

9.浅谈士官管理的几点意见 篇九

士官,一般是从义务兵中挑选出来的在思想、作风和业务技能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员。他们虽不同于义务兵,但仍是士兵队伍中的一员;既是士兵的骨干,又往往是管理的难点。随着兵役制度的改革,士官队伍已成为我军人员的一个重要层次,成为部队建设的重要力量,抓住了士官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基层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就抓住了战斗力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其特点,重点做好其管理工作。

士官制度改革以后,部分同志对此认识不够。有人认为士官制度改革只是将原来的志愿兵改了个名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存在“老一套”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改革后有关政策、制度还不完善,短时间内要抓出成效并非易事,存有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士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士官受地方价值观的影响,奉献意识和扎根警营意识有所淡化。个别士官在选取以后出现了优越感和享乐思想,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产生了偏差,针对以上情况,应对士官突出四个方面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婚恋教育,集中士官对《新兵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使全体士官在知识面上得以拓宽,思想觉悟得以提高;使他们都能充分人认部队建设的大局,自觉树立“队形我荣、队衰我耻”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他们安心警营,爱岗敬业,献身部队的信念。

我国市场经济正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在士官队伍建设和管理上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严重影响制约了士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此,我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一 大胆管理 放手使用

部分士官在选取士官后,思想上觉得资格变老了,待遇提高了,出现“虽然不能同干部相提并论,但也不能与义务兵同日而语”的思想;个别士官在干部面前摆老资格,干工作不积极主动、讲条件,存在着 “摆位不正,兵意识淡化,特殊思想严重”的问题。针对此情况,在进行教育的同时,组织士官进行讨论,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士官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尽到“官”的责任。引导士官队伍逐渐形成用“干部的标准,骨干的作风,士兵的本色”严格要求的风气;其次,注重解决士官中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应建立激励机制,对民主评议出的优秀士官除了上级实施奖励的以外,中队也适当地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另外为充分调动广大士官的积极性,基层中队应设置士官哨位、士官卫生区、士官训练示范班等,使所有士官都能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为连队其他同志做出榜样,提高士官队伍的积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二 讲究方法 从严要求

士官军龄较长,年龄较大,一般自尊心和虚荣心比较强。因此,对士官的管理既要大胆、严格,又要特别注意方法。要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严格按政策规定和条令条例实施管理。要多运用提前要求、及时提醒、典型示范、榜样鞭策等正面引导的方法,着重抓积极因素,通过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努力使其处于主动,避免陷入被动。必须批评时,要注意场合,把握分寸,近量采取个别帮助和讨论的方式,疏通思想,启发自觉。对因工作失误或其他错误受到处理的士官,不冷眼,不嫌弃,热情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偏激的心理,接受教训,改正错误,继续前进。

三 加强教育 正确引导

士官与义务兵之间一个特殊的阶层,在地位、作用和待遇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少数士官特殊化思想显露出来。士官服役实行分期签订合同的办法,增强了个人和部队双方选择的主动性和机动性,有利于是士官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在总体上能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但按标准配置能够晋升高一级的比例不足10%,这使少数士官觉得干得好也解决不了出路,产生“船

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放松了要求、降低了工作标准,士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发挥出来。

针对实际情况,视士官即练的对象又是士兵训练的“教官”; 既是教育管理的重点又是思想管理的骨干;既是普通一兵又是与战士和干部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士官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突出强调士采取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交任务压担子和创造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助手作用,在训练中发挥“教官”作用,在执行任务时发挥先锋作用,采取各种形式,教育士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部队建设需要的问题,个人眼前利益和长远的关系,做到既留之则安之,善始善终,尽职尽责。

10.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问题研究 篇十

发布时间:2012-05-15 16: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00次 选择字号【 字体:大 中 小 】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推进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将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是各级党组织都应当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结合来安县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实际,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希望,这些成果,对今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能有所启示。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队伍现状

自2008年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以来,全县共选聘三批大学生“村官”28 名。男性14名,女性14名,名占50%;年龄最大26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4.3岁;本科学历24人,占85.7%,大专学历4人,占14.3%;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10人、占35.7%,村委会主任助理18人、占64.3%。2010年,有4名村官考取公务员,即将脱离工作岗位。

大学生村干部的任职,给全县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基层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经济建设员,也是党建活动的组织员和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员。他们懂得运用科学技术,思维活跃,敢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参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展示出热情上进的良好风貌。

二、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大学生村官人地生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开展工作无从下手的问题,我们注重通过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润物无声的指导,从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待遇入手,着力在培养、管理和帮扶上下功夫,努力为选聘生练就本领、锻炼成长、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一是紧贴实际贴心安排,让选聘生“下得去”。一是任前培训。考虑到选聘生刚跨出大学校门,不熟悉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县委组织部对他们进行了岗前培训,组织他们集中学习了农村政策法规、农业产业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村务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还专门召开了选聘生和村支部书记座谈会,为选聘生尽快熟悉掌握农村情况,掌握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尽快融入基层夯实基础。二是合理分配。在任职村的确定上,我们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的原则,精心挑选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村级班子有力、距离乡镇政府较近的村,并且充分考虑个人特长以及自身意愿,方便选聘生的工作和生活。三是明确职务。结合选聘生的具体条件,合理安排其职务,是中共正式党员的安排其担任村书记助理,是预备党员或非党员的安排其担任村主任助理,并明确了具体的岗位职责。

二是构建关爱帮扶机制,让选聘生“呆得住”。一是落实政策待遇。县委组织部积极与县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联系,为选聘生核定了工作和生活补贴,及时发放安家费,核定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标准,认真落实了各项政策待遇,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截止目前,我县8名选聘生工资均实现了按时足额打卡发放,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均参照公务员标准足额补齐到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时缴入专户,并分别为每人办理了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卡(本)。同时,按照最高标准为每名选聘生办理两份意外伤害险。

二是实行“四个一”培养模式。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全面融入基层,了解农村,在选聘生在村工作的基础上,要求他们每周参加一次乡镇干部例会,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到乡镇党政办、计生办、信访室、服务中心和民政科轮流跟班学习、参与工作,每月参加一次乡镇青年干部学习班,每月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或工作学习心得体会。

三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让选聘生“干得好”。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大学生“村官”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县委组织部将他们纳入全县农村“人才库”,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同时,建立了作汇报制定、走访督查制度、学习培训制度、例会交流制度、请销假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评选表彰制度等十项工作制度,创造一种鼓励、关心、培养大学生“村官”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机制。二是建立“2+1”结对帮带制度。每个乡镇、每个选聘村确定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选聘生。明确选派干部为选聘生的第一帮带人,负责对选聘生传、帮、带,将好的工作方法与经验传授给选聘生。在工作上,为选聘生引路子、出点子、传经验,教方法;在生活上,做好表率,言传身教,帮助选聘生尽快熟悉村情,提高能力。三是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建立“来安村官协会”和QQ群,方便村官相互交流,县委组织部安排专人加入该群,及时收集村官意见和建议。同时,利用来安大学生村官论坛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积极为选聘生提供交流平台,让他们能够经常交流思想和工作经验,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通过县先锋网站和信息平台定期向选聘生发布农村实用技术、创业政策、农村市场动态等有价值的信息,鼓励选聘生自主创业,带领所在村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四是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着眼于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和合力,我们确定专人及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信息,开展创业指导。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创业富民活动的通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依托任职村开展基地创业和在岗创业。协调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参与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信息、技术等问题。今年9月,我们又联合县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召开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解决资金难问题。

三、当前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们在大学生村官培育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步伐的加快、人员数量的增加,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1、思想根基“夯得不实”。关于选择村官职业的动机,应该说渴望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的大学毕业生占了多数。但不可否认,有的大学生则冲着“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酌情加分、优先录取等优惠政策而来,只是把到农村任职作为曲线就业的“跳板”,他们在严峻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被迫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因而表现出工作不安心,不敬业,混日子,时刻准备“跳槽”。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能“孔雀东南飞”,卷铺盖走人。部分 “村官”表示,自己选择“村官”是为了先就业再择业,是为了缓解父母的焦虑而并不是自己的初衷,做“村官”是为了争取公考加分的优惠政策,还有的则表现出对城市工作的向往和渴望。我们最近对全县28名村官3年届满后工作趋向进行了问卷调查,82.2%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10.7%选择了创业,7.1%想考研。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角色分工“定位模糊”。部分大学生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他们在村两委副职岗位上往往找不到工作抓手,不知道该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干,更不知道自己干得怎么样。因为年纪轻、阅历浅,没有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大学生村干部的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书生气太浓,干工作局限于“跑龙套”、“打打杂”,遇到复杂问题往往茫然无措、束手无策,缺乏独挡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跟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其他村干部相比,他们虽然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扎实,有一定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但与农村工作的现实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干部群众对他们缺少信任,开展工作比较被动,缺乏应有的身份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3、心理调适“水土不服”。作为“80后”的大学生村官,由无忧无虑的大学校园一步踏进矛盾复杂的广阔农村,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压力、情感压力、前途压力等等,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心态。大学生村官刚出校门,理想抱负与农村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许多人在到村工作后心理产生了落差。在工作上,大学生“村官”主要是配合村支部书记和主任开展工作,没有实现“要我干”和“我要干”的转变。近年来,多数“村官”把现在工作岗位当作考取公务员的“中转站”,一门心思复习“赶考”。这些不良心态严重削弱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农村工作“本领恐慌”。我县的28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8人是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9人,农学专业仅1人,“学非所用”现象非常突出,无论是指导农业生产还是带领群众发展项目,都难以发挥作用。这不仅削弱了“村官”的工作热情,而且影响了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同。为了提升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我们采取“派、调、带”等多种方式进行实践锻炼,但由于刚走出校园,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优势的发挥。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管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能力建设,弥补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让其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是今后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5、干事创业“动力不足”。尽管我们在大学生村官创业方面出台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业搭建了一席之台,但从目前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还没有创业。究其原因,一是到村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忙于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事务,无暇考虑创业问题;二是存在着创业资金短缺、实践经验不足、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三是由于项目难选,大学生村官对自主创业有想法却苦于无法实施,创业是有心无力。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存在质疑和观望情绪,对其创业行动不支持、不帮助,这些都大大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积极性。同时,任职期满何去何从方向未定,离任后项目如何解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通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培育好、管理好、使用好这支队伍,让他们在发展农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严格选拔准入,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多数大学生村干部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脱节,导致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大学生村干部较少,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专业不对口,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必须改革大学生村干部选任方式,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认真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设计,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从根本上改变“来的不需要”和“学的用不上”的问题。选聘前,要对农村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搞清楚农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针对性地选聘大学生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按需选人。要加强对大学生入村工作动机的考察和了解,选择一批从内心志愿扎根农村一线打拼的大学生,真正把那些政治上可靠、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进来,坚决杜绝那些滥竽充数、心猿意马的“镀金者”掺杂进来。在今后招录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专业结构应该有明确比例要求,选用一批农村最需要的具有农林牧渔专业知识、符合农村发展实际的人才;懂村镇建设知识、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懂经济、懂法律、懂市场营销知识,符合发展农村产业、打造农村品牌需求的人才,使大学生村官学有所用,人尽其才。

2、加大政策宣传,增强大学生“村官”的策动力。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广泛关注,营造广泛支持、全员参与的大氛围,让社会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这项工作,让基层干部自觉接受大学生“村官”,让广大群众信任支持大学生“村官”,是保障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的基础条件。一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宣传引导。着眼于让大学生“村官”及时了解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对开展工作的政策要求,依托县委党校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好“阵地课堂”,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集中学习;依托网上党支部建设好“网络课堂”,通过开辟大学生“村官”专栏,宣传中央政策、介绍先进经验,宣传先进典型,开展互动交流,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网上学习。二要强化对镇村干部以及村民的宣传引导。在利用好宣传栏和明白纸等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突出发挥电视、广播、报刊以及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作用,使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了解推进这项工作的意义,热情参与,为大学生村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打开局面。三要及时总结宣传大学生“村官”典型事迹。通过大学生“村官”自荐、村“两委”推荐和镇党委评荐等多种途径发现那些扎实肯干、实绩突出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并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大学生“村官”,营造组织重视、社会关心、个人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推动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

3、加强抓教育培训,增强大学生“村官”的战斗力。农村工作有明显的乡土特征,需要有一套入乡随俗的工作方法,更需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技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大学生“村官”培训计划,科学整合县委党校、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社会实践基地、远程教育网等优势资源,通过集中授课、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全面了解中央、省、市的政策精神,学习全国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正确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解除疑惑顾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理想和信念,正确面对农村交通不便、居住简陋、就医上学难等实际问题,树立敢吃苦、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把农村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二要加强政策理论培训。在全面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政策精神的同时,采取集中办班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土地管理、计生服务、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制度,熟练运用政策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三要加强农村工作技能培训。把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重点,通过邀请农村干部中的“土专家”和“大能人”走上讲台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提高处理农村问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熟悉网络的优势,借助网上党支部、远程教育网、手机党建报等平台,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灵活多样的“自助餐”。通过开展“村官”讲坛、辩论赛、网上论坛等活动,促进大学生“村官”自主选学、互动交流、共同提高。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4、开展实践锻炼,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创造力。对大学生“村官”,既要明确岗位、促其履职,又要用其所长、尽其所能,更要统筹兼顾、多岗锻炼,为他们寻找工作切入点和展现自身闪光点提供机会,激发工作创造力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要定职责明方向,交任务压担子。立足基层实际,明确岗位职责,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理论优势,当好党建工作联络员、社会稳定维护员;发挥技能优势,当好科技知识传播员、远程教育指导员;发挥异地工作优势,当好作风建设监督员、项目引进服务员;发挥信息优势,当好“三农”政策宣传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员。二要结对子强联系,重培养塑人才。要建立镇党委成员培养、村支部书记帮带的“2+1”等模式的联系培养机制,确保每名大学生“村官”有人管、有人带、有人帮。镇村干部要定期了解掌握所联系帮带培养的大学生“村官”思想、学习、工作、生活动态,及时解决问题,指导工作,帮助进步。三要能信任敢放手,助提高促成长。对开展计生服务、惠农政策宣传、调解矛盾纠纷等一些繁难复杂工作,要敢于“放手”,让大学生“村官”挑大梁、担大任,激励他们主动与群众打交道、与农民交朋友,用新思路、新方法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提高独立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5、注重考核管理,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内驱力。

一是规范“管”的模式。进一步明确细化组织人事部门、乡镇、村各自的具体管理职责和“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规范“大学生村官”的使用、管理、流转、考核等,防止乡镇机关抽调大学生长期顶岗使大学生成为乡镇的编外干部或临时工,以及“大学生村官”脱管、缺岗、怠岗,不能积极发挥作用等现象的发生。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档案,将管理考核过程中形成的考核材料、工作实绩验证材料等,统一整理归入考核档案,为聘期届满考核提供依据。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制、月报告制、季汇报制、提醒诫勉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岗位承诺制等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开展定期工作交流,做到每月一小结、每季一交流、半年一研讨、一年一总结,保证组织上能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大学生“村官”能在交流中明得失、知不足、学经验。二是畅通“诉”的渠道。定期举办“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共同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开展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强日常工作交流和思想沟通,及时做好思想引导,为“大学生村官”们打气鼓劲。阶段性地进行巡访,帮助指导和解决一些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大学生村官”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和关怀,稳定情绪,安心农村和社区工作。三是管理与监督结合,确保大学生“村官”“会干事”、“不出事”。坚持分级管理、目标管理、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县、镇、村三级管理职责,由县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宏观管理,由镇党委、政府和村 “两委”具体负责日常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制、月报告制、季汇报制、提醒诫勉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岗位承诺制等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开展定期工作交流,做到每月一小结、每季一交流、半年一研讨、一年一总结,保证组织上能随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思想动态,大学生“村官”能在交流中明得失、知不足、学经验。四是引人与留人结合,确保大学生“村官”“干成事”、“干大事”。要强化人文关怀,积极营造“大学生‘村官’之家”的温馨环境,从接转组织人事关系、落实工资福利待遇等环节入手,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困难和切身利益问题;要及时落实大学生“村官”社会保险政策,畅通“出口”,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保证他们安心工作、舒心工作、尽心工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到乡镇挂职锻炼,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接触并熟悉乡镇基层工作,在乡镇实际工作中磨炼并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基层后备干部”转化。同时,认真执行好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时,注重招录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大学生村官”向“公务员”转化。(中共来安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上一篇:存在,就是快乐初中作文650字下一篇:职工安全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