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2024-08-17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精选13篇)

1.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这学期由于学校的人员调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机会和

效果增强;还有一些父母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敢于反抗师长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骜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二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 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 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性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 使学生从过去个体与个体的单独竞争式学习中走出来, 有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群体创新意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前, 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在一部分课上, 小组学习只是轰轰烈烈的形式, 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课上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研究, 学生便马上按教师事先设定的小组围上来, 没有先后次序, 每个人都在张嘴, 谁也听不清在说什么。当教师宣布讨论结束时, 学生在交流时, 其观点仍是个人看法。请看看一下几个来自品德课堂的实况转播。

片段一:《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上) 《学会拒绝》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把课前发现的规则交流一下。

生: (还未满一分钟, 小组1讨论完毕, 有两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 旁边的小组看到有人举手, 也停止了讨论, 开始举手, 而且比组1的学生举得更高。)

师: (看到有部分学生举手, 提前结束讨论) 谁来汇报一下?

生1: (组1中的积极份子) ……

生2: (组:2中的佼佼者) ……

分析:在这个片段中, 显然尖子生举手过早, 教师缺乏有效的监控。只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 差生只是去听。如果经常这样, 差生会惰于思维, 丧失学习积极性。小组结论的发言者的“能者为之”更是为差生的无所事事提供了庇护。在这种情况下, 不仅没有合作学习, 而且其过程对小组内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利的。

片段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下) 《学会和谐相处》

师:你们同桌之间、同学之间、你与父母之间闹过别扭吗?组内讨论一下。

生: (开始讨论, 一会儿就结束了。)

……

师:小组内开展故事会, 夸夸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例子。

生: (开始夸, 6人组才说了2-3人。)

师: (继续下一环节)

……

分析:在这些片段中, 给我们一个感觉, 讨论只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种形式, 学生没有真正达到讨论的目的, 有走过场之嫌。在有些课堂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讨论了六、七次, 可谓高潮迭起, 但每次讨论的时间少得可怜, 实际学生刚刚进入角色, 思维还未完全展开, 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透切, 就“被迫”停止。

综观以上这些课堂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我也经常为之思考, 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反思一:怎样的合作是必须的?

“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 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 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

教师在备课时, 一定要了解学生, 吃透教材, 对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均要有一个估测, 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学生之间需要交流,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是否进行小组交流。

1.出现了知识, 需要新能力时, 或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 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

比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下) 《学会和谐相处》一文, 当学到学生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 并受到父母的委屈时, 该怎么办?这时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2.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 而且有必要争论时, 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 准备与对方争辩。

比如:《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上)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麻将”是非小辩论时, 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 最后明白麻将是一种娱乐工具。打麻将只要不赌博, 还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反思二:怎样的合作是有效的?

1.建立机制, 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教师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等多方面因素, 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 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 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

教师在小组的构成过程中, 应有意识地安排一名组织者, 由其给每名组员分配任务, 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组织者可以轮流当或竞选, 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不同角色。如组织者、记录员、小组意见陈述者等,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 学会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心情。

2.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在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 不随便打断别人, 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对别人的发言做好评价。还要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 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 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各种不同意见难于统一时, 学会保留自己的见解, 以便在大组进行探讨。

在共享资源, 积极进行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同时, 逐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 为小组讨论顺利、科学、高效地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通过交流和沟通相互启发, 使个体思维由外因的作用产生飞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避免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的思维上的惰性依赖, 实现1+1>2的作用。

3.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并存。教学中, 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小组同学通力合作, 共同探究, 发挥群体智慧, 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形成集体意见,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组织交流时, 汇报者应代表整个小组, 而非个人意见, 所以表达时, 应该说“我们……”, 而不仅仅是“我……”。

作为合作学习, 它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教师既然给了讨论的自由, 就应给足他们讨论的时间。所以, 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减少讨论的次数, 增加“单次讨论”的时间量, 提高讨论问题的“质量”。

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品德与社会;生态体验模式;反思性表达;体验场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43-03

刘惊铎教授认为,生态体验论视界下的德育及其课程的功能是融汇知识,澄明生活,生成意义,其运行机制是营造体验场、开放式对话和反思性表达。[1]在实践中发现,反思性表达是生态体验模式运行的关键机制,它在“体验场”——“学生的德性”之间起着桥梁般的融通作用,其运用情况将直接影响体验效能的发挥。所谓反思性表达,即学生在适宜的生态体验场中学习、体验,从而诱发其认知、情感、行为等与体验场的关联点,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获得德性的提升、智慧的滋养。合理运用反思性表达,能在生态体验式德育模式下,有效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以下,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探索反思性表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场域,承载反思性表达

在教学中运用反思性表达,首先要根据学情,营造合适的体验场,通过游戏、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进行主体性体验。基于合适的场域,反思性表达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层次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建构,提升体验的整体效度。

1.深度聚焦

当营造了相关的场域后,反思性表达要在合适的时间展开,并根据场域实际有针对性地聚焦学习主题。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让我们同行》一课的教学中,在体验“帮助与被帮助的心情”时,笔者组织学生分组游戏:男女生各8人,背靠背手挽手围成圈,平坐于地上,口令下达后,先起立的组获胜。六个组起立时间差异很大,最快的第一组只用了不到4秒,最慢的第4组用了十几秒还未能完成,8人小组一片混乱。学生们在游戏中兴趣高涨,氛围热烈。但是,如果游戏到此结束,体验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于是,此时就需要反思性表达的介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第一组只用了不到4秒就全部起立?学生静静思考后畅所欲言,在反思性表达中感悟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大家起立得快,这其实就是“互帮互助”。为了验证本次反思的可信度,学生们进行了第二次游戏。结果各小组的差异明显缩小,而且速度都很快。学生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了“互帮互助”的快乐。深度聚焦学习主题,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分析体验情境,表达反思性感悟,从而将情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横向拓展

相对于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无论怎样精心设计,我们所能创设的场域都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因此,我们需要拓展场域,让学生的反思性表达得以延伸,进而促进学生的德性发展。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竞争与合作》时,教师往往都会创设体验情境,如让学生用一个超过手臂长度的汤勺吃东西,并要求只能拿汤勺的顶端(手不能移动到汤勺的其它部位);随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性表达,进而再让学生以想到的新办法进行再体验,由此领悟合作的好处。至此,体验场的作用已然发挥。但认真思考,对这一场域仍可加以延伸和拓展。即基于学生生活经验,链接其他与合作相关的故事或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经历,以此用反思性表达拓展体验场域。

3.叠加冲击

学生认知的加深、情感的积淀、行为的转化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不断的反复和积累。而生态体验场也需要将不同的体验场域加以叠加,让学生受到冲击,从而产生“水到渠成”的反思性表达效果。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让我们同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营造了“同桌合作贴鼻子”“说说互帮互助的事”“手拉手同起立”“观看视频‘让爱驻人间’”等体验场。随着体验场的串联叠加,体验逐渐深入,学生内心受到冲击,反思向更深层次发展,反思性表达取得了更强的效果。

反思性表达是基于体验场域的,既要牢牢依靠场域,让学生的体验效度更强,又要在场域中深入、拓展,“源于场域,而又高于场域”。如此,让课堂的有限性在生态体验的自然环境和思想空间的无限性延展中,真正达到生态圆融互摄的魅力德育境界。[2]

二、诱发关联,触发反思性表达

系统科学认为,“每一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一个或一些特定的系统”,研究系统就是研究“系统各要素的联系”“要素与系统的联系”“系统与环境的联系”“现在的联系和状态与未来的联系和状态”等。[3]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开展体验活动时,强调调动整个生态系统的辅助体验,诱发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与体验场的关联,激活体验系统各要素,由此,反思性表达才能有根可立,才能为学生提供反思思路和表达素材。

1.建构新认知

这里的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4]学生在体验场中亲历,首先要促进学生快速搜索已有的相关认知程度,较好地从生活中或现场迁移关联认知,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脑海建构新的认知,为德性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一寸光阴一寸金》时,教师营造了“一分钟有多长”的体验场。以小组为单位,有跳绳、拍球、做口算等活动,以对话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只要合理安排就能合理利用。之后,进行反思性对比活动“猜猜90秒”:闭上眼睛默默计时,当感觉时间够90秒就起立。多数学生经过了刚才的体验,对比之下,明显感受到什么都不做,只能白白让时间流失而没有任何收获。接着,学生进一步反思:曾经在什么时候用好了零碎的时间。由此,激发学生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诱发关联性事件,补充说明“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生的认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2.迸发情感

朱小蔓教授说:“人的情感体验恰恰反映人最真实的存在,是个性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种经历。”体验一定要有情感的参与,反思性表达更是离不开情感这一重要催化剂。

在教学《让我们同行》一课时,教师两次让学生蒙着眼睛画苹果,画后谈感受。第一次,学生在没有任何人帮助下的情况下蒙眼画,普遍感觉心里没底,担心画不好;第二次则有人帮助,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不那么紧张了,同时对帮助者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有了情感的参与,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帮助与被帮助的快乐。带有情感的反思性交流不单是几句简单的心情交流,而是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碰撞,会激起内心的波澜,自然地对道德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3.迁移行为

进行反思性表达,不单需要激发学生自身认知、情感与现有情境的关联,更需要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或学习良好行为的动力。以此为反思点,通过改变言行,迁移良好行为并逐渐形成习惯。

例如,四年级学生自主性逐渐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同伴矛盾也会逐渐增多。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汇报:××和××又打架了。教学四年级上册《当冲突发生以后》一课,针对这一学情,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将班级中曾发生的“同桌互相用笔划坏课堂作业本”事件,以小品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情的经过。教学中,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结果,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对待冲突,并将这一行为方式再次以小品的形式演绎,从而促成学生迁移谦让的交往行为,并在后续教学中不断加以巩固和反馈。

反思性表达是贯穿体验活动始终的。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且行且思,“领悟并融通过去的生态阅历、未来的生命梦想和当下的生命感受,饱享生命健康成长的丰沛雨露与和煦阳光”。[5]

三、巧妙呈现,促进反思性表达

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体验场域中有所触动,产生了相关认知、情感、行为,在深入反思后再进行表达,才能完整地实施反思性表达,最终获得德性发展。那么,反思性表达该如何呈现呢?

1.对话分享

学生通过体验后,对话是分享感悟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是反思性表达的常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对话不是简单的语言往来,而是融合了反思的对话,是指导学生生态体验发展的对话。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一课时,教师以Flash“爱迪生的故事”为模本,营造体验场域。先听故事1,反思交流:明明是失败了一百次,为什么爱迪生却说是成功了一百次?学生思考后,进行对话分享,呈现各自的反思。接下来,再继续听故事2,印证反思,之后交流:你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从他的话中,明白了什么?在逐层深入的反思性对话中,学生逐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就有希望成功。

此外,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也是反思性表达的对话方式。这些对话方式要求更高,需要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有所反思,表达也要有理有据。

2.心理记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内心活动逐渐丰富,不再乐于在人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尤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当触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时,学生往往沉默者增多。此时,用对话方式开展反思性表达就变得十分困难,而且真实的心声也常常被掩盖。因此,在高年级学生中,我们往往会运用心理记实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所感所想。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学生在课始诉说遇到的烦心事,虽然课前有所准备,但依然有许多人没能大方地说出来;在后续学习了遇到不愉快的事如何正确处理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反思:“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面对刚才所诉说的烦心事时,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学生很拘谨,于是,教师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写在心语卡上,并将心语卡送给那位同学,真诚地向他道歉或提出善意的提醒。这样的心理记实,让学生不用面对众人的压力,更容易敞开心扉。

3.实践展示

“我的健康成长”主题注重引导学生明理导行,因此,反思性表达不仅要促进明理,更要实现导行。但是,在教学中展示学生行为比较困难,因而需要寻求一定的载体。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寸金难买寸光阴》时,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时间的宝贵和节省时间的方法后,教师让学生反思课后的时间安排,并制定一周课余时间安排表,一周后再视变化作调整。

反思性表达在具体运行中依托合理体验场域,适时进行反思,能不断诱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链接学生真实的生活能让反思性表达站位更准确,作用更明晰。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更实在的方式灵动展现学生在体验场中的感悟并迁移行为,让学生获得德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惊铎.生态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5]刘惊铎.生态体验模式论[J].中小学德育,2013(9).

[3]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4]周文良,陈明英,等.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深度体验[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4.《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四

综合课程具有三方面的教育价值取向:

1、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杜威认为,“儿童世界是一个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他还提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科学把他们的世界加以分割和肢解。”儿童的认知与兴趣直接相关,综合课程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方面比分科课程更有利。

2、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

分科课程往往专注于一定领域知识的掌握,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成了“书呆子”,断绝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使课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知知识从哪里来,更不知用到哪里去,而综合课程强调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向真实生活,真正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靠单科知识很难解决,综合课程发挥多视角、多学科优势,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3、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分科设置课程,必须按照学科体系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从学生需要出发设置综合课程,就会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机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性、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绝不是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学习内容的线性构建方式,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新思路,《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

(2)主题学习的综合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有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作为三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3)课程目标的综合性。

5.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五

诸城市科信小学 刘慧琴

(一)自主、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适时适当的表扬激励措施。

老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措施,只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有的奖励智多星、小五星;有的奖励笑脸、小红花;还有的奖励分数、纸鹤等;不仅给予了小组一定的奖励,还在恰当时候表扬个人,如回答问题到位的同学,老师会赞扬他是“有勇气、勇敢的好孩子”,“长大了,你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交警”,“你是最棒的”;个别同学说话、坐的有点歪,老师会及时地说:同意自己是聪明的请坐好。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让个别同学及时的坐如松了。可见,表扬的力量有多大!

6.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六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等等。引发学生讨论: “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平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7.《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篇七

一、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 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思品与社会》这一科, 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

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 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 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 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文明素养面面观》一课时, 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社区活动中, 人们的文明素养究竟怎样?然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最后指导学生规划自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 把行动落实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 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 自主选题, 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自主总结学习结果, 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例如:过“六﹑一”儿童节时,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了解其他地区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他们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让学生了解同在一片蓝天, 同一片土地却有不一样的家园。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注重校园文化中渗透的日常规范教育

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利用校园中的文化建设,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花坛、草坪上富有特色的“宣传牌”, 上面写着“绿草茵茵, 请勿采摘”、“此处芳草多, 愿君多珍惜”……同学们看到这些话语、画面, 自然有助于爱护绿化, 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为了加强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我们还与红领巾广播站合作, 进行“与文明同行”的评比活动, 每周评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若干名, 并进行表扬;而对学校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及时进行曝光和批评。如此一来, 同学们遵守纪律, 搞好卫生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行为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三、通过“游戏活动”, 形成道德品质

8.《品德与社会》教学浅谈 篇八

为体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学。

一、以教材为依据,引导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作为是儿童学习的合作者。要让儿童以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社会,感悟社会,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探究社会。教师也应适当利用录音、录像、图书和课文中的插图等多种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打动学生的心灵。如教学《祖国在心中》,我课前准备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的录像,祖国人民和子弟兵不畏余震,奋勇向灾区深处推进,抢救灾区的每个生还者,指挥若定的温总理,无数的官兵和灾区人民无畏的壮举,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大爱无言的美德,学生们看完录像后个个泪水涟涟,紧握拳头,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教育的情境中。

二、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儿童品德的形成和教育的创新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必须把他们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真、善、美。这对保护儿童的心灵纯洁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外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也随之而来,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这对于单纯、幼稚,对假、恶、丑毫无戒备之心的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学校、家庭和教师都应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实施必要保护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社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实践中让儿童逐步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品质。教育者千万不能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强加于儿童,这样剥夺了儿童感受的权利,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儿童用心灵去获得对外部世界的直接体验。但他们的判断未必科学,可却蕴含了丰富的创新精神,是他们对社会最入微的观察、最自由的设想、最朴实的理解。我们不能折断儿童想像的翅膀,让过程教育真正在教学中被推崇,结果教育日益被冷落。只有这样,才能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才能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

三、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新的教育理念

9.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九

“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讨──走进生活・参与实践”,条理清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创设了和谐情境。教学组织者从课外社会调查到课堂内的调查汇报探究,从生活资料展示到生活话题讨论,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到课外社会活动实践,活化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学服务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学理念,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感悟、交流、达成成为学生自学探究的基本行为。在教学中,社会调查──社会生活的变化,生活话题──社会实践中的我们,生活剧场──《小明、小乐的选择》,诗歌升华──《生活的回敬》,课外实践――社区公益活动等环节,为学生才能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学生自身的感悟、交流、达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行为,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成为课堂的另一道亮丽风景。

10.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篇十

自我评价:本单元的主题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本主题凸显了齐鲁文化的精髓。学生都知道“一山”“一水”“一圣人”,但相对而言最陌生的还是泰山,本班只有一个同学到过泰山,而且是几年前去过的,问及对泰山什么地方的印象深刻时,她竟一无所知。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十来岁的孩子而言十分难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我及时给学生补充了图片,但是远远不够,趁学生学习的间隙我连忙上网查找资料以加强学生对泰山的认识。“登临泰山”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自然景观,体验泰山的壮美。五岳之首是泰山,又有学生问及其余四岳是什么?我没有拒绝孩子,而是及时补充了其它四岳的知识,孩子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我又及时启发:“又有这样一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可见五岳各有各的妙处,可以课下查找有关资料,在以后的课时中我们再来体会什么叫‘五岳归来不看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登泰山”是去过泰山的旅游者的一种体验,对泰山十八盘的险峻同学都不了解,我针对此种情况向学生进行毅力方面的德育教育,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对“一览众山小”学生不解其意,我及时进行引导,又对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做了简单的介绍。“泰山壮丽的美景”是本课的重点,对泰山的“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泰山佛光做了图片展示,使学生对泰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泰山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以对泰山进行深入地了解,感受泰山历史文化的厚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由于泰山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让学生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介绍相关知识。本次的教学主要是方法的指导,课前已经让学生制订主题研究计划,我在课前进行了一定的方法的指导,效果比较好。中国的其他名山大川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对此更感兴趣,我适当运用猜一猜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我针对上节课的学生情况,在五岳的了解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又对四大佛教名山作了简要的了解,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方面得到增长、提高。

问题反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分组,共分为: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四个主题小组,由于班额较大,小组人员较多,所以显得纪律较差。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小组教学的人数控制,以四人小组为宜。

教学重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情况,针对难搜集资料的现实情况,教师积极为学生搜集部分资料,这样探究式学习才能落到实处。3.8

《来到黄河岸边》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课分为三个课时,包括“我看到了母亲河”、“母亲河哺育了我”、“为了‘母亲’的微笑”三个主题活动,分别展示了黄河地貌的壮美、黄河孕育的千年文明史和黄河对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影响。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背景、途径省份、地理位置及整体形象,让学生形成深刻印象。因为我们这里就在黄河的岸边,有的学生就在黄河岸边长大,但对黄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图片展示法、师生讨论法、小组研究法等方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趣,进而培养学生对黄河的热爱之情。学生对影像资料感兴趣,针对这个特点,我为学生补充了视频资料(浩浩荡荡的黄河),又为学生播放了气势磅礴的《我们是黄河泰山》,学生对黄河的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意运用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在课上交流,达到信息共享。我还补充了有关黄河景观的资料,如壶口瀑布、黄河入海口等,这些资料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第二课时“母亲河哺育了我”一课前,我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黄河流域文明的历史故事、重要事件与人物。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举例法、图片展示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了解黄河文明。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单单是地理知识或历史知识的教学,而是以情感得到激发作指导,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第三课时“为了‘母亲’的微笑”,以提高对黄河的保护意识为主,着重从黄河受污染、河水断流、土质恶化等方面的环境问题入手,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认识和思考。通过资料展示法(既包教师搜集的资料,也包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黄河的变化,又用设疑法让学生寻找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学生本次搜集的材料较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颇感兴趣,能自觉运意识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意识到黄河面临的严峻问题,明白保护黄河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又加之学生生活在黄河岸边对黄河断流、地上河情况了解甚多,已经把保护黄河当做自己的责任。学生对我国的名川秀水很感兴趣。我适当补充了我国较大的河流。尤其对长江的作了具体的探讨,黄河、长江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水系图也知道我国的北部河少、南方水系多。长江的水量是黄河的20倍。春天正值干旱季节,电视新闻对此报道也很多,学生也能真切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电视台也有有关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所以学生对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也比较了解。我们这里是农村,用水方便,能否把节约用水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内心还是个难题。

问题反思:学生说的很好,但是很多同学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按照说的去做,也就是“知行不一”如何培养言行统一的学生还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教学重建:作为品德课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是怎样做人,德为立人之本,教师更应该为学生积极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景,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另外,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行及时监督,时时提醒,教师也应以身作则。3.19

《寻迹孔子故里》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对孔子的专题研究,走进三孔,不但了解了孔子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专题研究的经验,提高专题研究的能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教师恰当的点拨引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的路标和灯塔。

我对这两节课感触颇深,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问题反思:

一、使用教材不灵活,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在教材运用方面,我对教材把握不够,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提供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我的导课过于繁琐,把孔子的形象直接定格在学生面前,未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还有一点是我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同时对收集的材料未进行透彻的处理和吸收,只注重了课本范围内的备课、上课、很少考虑教材之外的教育内容,对于孔子的名言、观点渗透不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够。

二、教师情感投入不够。品德与社会课除了认知和学习外,要多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可以使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并且引导儿童获得情感的体验,获得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自己本身对孔子的内涵没有把握好,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语言较为平淡,情感投入不够,以致于影响教学效果。

三、评价学生过于简单。成功是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使人们永远乐观向上的动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可太过于简单,这样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中我使用的评价语言过于简单,欠缺学生的自我展示、总结展示,对学生的激励程度不大。

教学重建:这节课不是简单的明理课,又不容易联系学生的实际,所以必须另辟奇径,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连接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更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以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话题,只是学习的一个借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深入挖掘人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呈现有意义的、快乐的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努力实践新课标的新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把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很好地教好。3.26

《好大一个家》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所以在本课设计上我不局限于教材上的图片,就以本地现在的季节为与南方气候对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感受季节、时间的不同,通过具体描述来感知,领会这种疆域辽阔带来的全国各地自然景观的不同。《品德与社会》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课伊始我就以一首爱国歌导入,整堂课引导学生体会祖国的辽阔,培养爱国情感。

自我评价:特别是在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的时候,通过猜谜语深化认识,本课知识性强,为了学习不那么单调,我采用了比较、计算的方法,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东西部和南北方的空间概念,在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学习,寓枯燥的学习内容于游戏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观察地图的能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1.培养学生良好的收集资料习惯,为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在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这就应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因此,师生收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之前,师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各民族知识的资料。师生课内外有目的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与人交往、搜集信息、探究等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多方面搜集信息而得到巨大收获,成就感油然而生。2.培养合作意识,加强情感的融合交流。本节课学生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情感得到交流,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但是应该看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是需要培养的。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年龄特点、思维的发展和接受能力,不能急于求成。

问题反思:对行政区域划分部分教学较少,没有很好的深入进去,学生对部分行政区的简称和首府(省会)还不甚了解,编谜语有一定难度,拼图游戏的时间不够只有放在课后,对教学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

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教学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实际授课时,丰富自己的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变自如,使原本的设计能正常进行,不至影响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4.5

《同是炎黄子孙》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一课时,一开始,就播放了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听了真情演唱,孩子们触动很大。再让学生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侨的生活。然后,让学生了解海外华人的生活习俗,知道海外华人虽然身在他乡,但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把收集的有关海外华人生活习俗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拓宽知识面。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畅所欲言,把感受在全班进行交流,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海外华侨的爱国情结。朗读诗歌环节,让学生的情感 在已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在第二课时中,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问学生谁能说出关于台湾的历史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学生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对时事问题了解的也不少,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绝好时机,总想告诉大家自己的知识,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是提前预习得到的教材上的一点点东西。此时,正是我们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的时候,我利用网络资料,给学生做以补充,从三国开始,讲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一直讲到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岛,形成现在的分踞局面„„学生对台湾问题有所了解。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两岸人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又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你知道哪些台湾的特产?你是从哪里了解到台湾的?又联系到中央4台的“海峡两岸”栏目,结合时事政治台湾的领导人参加上海世博会,我们这里有一些台胞,大陆与台湾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白大陆与台湾的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上节课,从而让学生知道不论大陆人民、台湾同胞,还是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在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的铺垫之后,再怀着满腔热情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使情绪高涨起来,以此来抒发各自的爱国情怀。课外的各种资料都是课程的资源,会让学生多渠道学到知识。

问题反思:刚开始的播放歌曲声音太低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教学效果。学生虽然不是住校生,但微机室不能上网,学生手头没有资料,资料基本上是我给提供的,这样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他们也就无法对资料进行取舍。

教学重建:学校的图书馆不能随时开放,这对品德课教学是致命的打击,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式。学生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风景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较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发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找出更好的品德课教学的路子,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4.12

《为了祖国的振兴》教学反思

自我评价:本课共分为三课时,《辉煌成就》、《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教学第一、二课时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鲜活的例子,发挥直观优势,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经验,结合探究式教学,强化学生技能的形成。在以名人为例的榜样式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补充大量资料,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祖国辉煌六十年的历程。在这几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展开,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先辈们建设祖国的热情和斗志。我还注意调动学生的各种技能运用于学习中,品德与社会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是孩子们积极探索的过程。在我的教学中,是先让学生搜集资料,将知识的挖掘放手于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探寻所需要的知识,充分体现主动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汇报学习收获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的发言,梳理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对专题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选择有价值信息,使专题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方向,有层次,步步深入,同时及时肯定学生好的专题研究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效果不错。第三课我给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及视频资料,通过丰富的视觉体验,逐步了解读书的真正价值,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基本遵循了一般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从身边及生活的具体事物中感知为什么读书,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性读书,也不是读书会有体面的工作的错误认识,读书会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本课中,没有简单的用自学讨论法,而是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讲故事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更为活跃,寓教于乐。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尽量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说假话,也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及错误的价值观。

问题反思:有的时候我还在以绝对的、理想化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有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的时候。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学生搜集的资料太少,探究式教学落不到实处。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名人效应学生感触不是很深,没有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总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教学重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加强理论修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在实际授课时,资料准备不足,使原本的设计未能正常进行,不得不现场搜集有关资料,以至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说一套,做一套。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是每个品德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4.23

《林海雪原》(北国风光)教学反思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东北平原的冬季景象及民俗文化。学生对景色宜人的林海雪原景色知之不多,因此我通过谈话引入东北平原,又让学生通过中国地形图认识东北平原的大体位置,进一步知道东北平原的具体位置。又让学生配乐欣赏了东北平原独有的“北国风光”,学生被纯洁壮丽的雪景所吸引,以至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声,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对“北国”的探究欲望也就更强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油然而生,品德教学的德育效果不言而喻。本单元的教学有的老师认为是纯粹地理知识的教学,把教材当地理知识教学是严重的错误,知识教学与德育教育割裂是品德教学的彻底失败。

自我评价:

一、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我没有一味的讲东北的气候及环境特点,而是让学生说说我们当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说说喜欢的冬季风景。学生普遍对雪景感兴趣,也愿意玩冰雪上的游戏。由于我们这里冰层的厚度还不够,在水上滑冰有一定的危险性,我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时渗透生命教育,淡化教育的痕迹。在讲“东北人是如何过冬的?”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我们这里的人是如何过冬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更能明白东北的冬天比我们这里还要冷。

二、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本课中我和学生都共同搜集了大量资料,如何对资料进行取舍摘要,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学生汇报的研究报告教师要精心设计,要具有指导性,结论要具有说服力。既要避免表面的、肤浅的花架子似的研究性学习,又要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使学生对学习充分享受。小组的汇报没有只限于个别学生,弱化“话霸”的地位,多让几个孩子发言使学生尽量多的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只有这样的小组交流才是真正的学习过程。

三、投其所好,快乐学习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何把娱乐的成分融入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组成部分。学生对东北的民俗很感兴趣,尤其是近几年赵本山等人对二人转艺术的发扬光大,使原本原生态的民间娱乐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剧中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我为学生放了一段大秧歌及二人转表演,学生兴趣盎然。我及时引导:看他们手上拿的是什么?(扇子、手绢)转手绢可是二人转演员的绝活,学生看的不亦乐乎。

问题反思:当讲到滑冰时,我及时补充了冬奥会的情况,如果把短道速滑的比赛镜头让学生欣赏一下会让学生加深印象,又能激起学生的爱国感情。因为原来班级的钟表快5分钟,上课前刚调好,我忘记了导致35分钟就把课讲授完毕。这样前面的教学时间就紧,大秧歌和二人转视频没来得及看完就匆匆关闭,授完课后,又让学生重新看了二人转视频。这样的课堂就显得条理不清。

11.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十一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完善备课和教学计划,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一堂高效率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课堂虽然注重课堂生成的精彩,但是更加注重教师在开展课堂之前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必须要制定一个合理以及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与此同时,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完全受到思想品德教案的控制,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充分运用教学艺术以及教学机智,教师自身根据课堂开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突发情况做出适时和适当的调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具有有效性,有效的备课已经成为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效率最为重要的环节。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备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备教材、备学生以及备教法。教材是实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必备和必须的根据,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和图文并茂,在安排教材内容以及编排教材体系这两方面中都十分适合当今的小学生,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且能够处理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与此同时,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还要根据自己所在学校以及自己学生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一定调整工作,使得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以及教育教学实情。

学生是教师主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实施全面发展,这也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了解学生的情感、爱好、兴趣以及性格,等等,教师只有真正和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并且采取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不能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自己学生实际的情况来灵活的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说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导入教学法,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

二、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學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小学。

12.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篇十二

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从两个方面决定了课程性质, 一是从课程目标看, 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 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 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

新的课程目标, 在以前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大的修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 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热爱家乡, 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 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将第一条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 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 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二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为降低难度, 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 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 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 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作了调整, 以简化内容。

二、回归孩子生活, 结合孩子已有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就应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去观察社会, 感受社会, 研究社会。“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 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从而使教学收到实效。

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结合学生了解的跳绳、跑步、听音乐、打麻将、灰色儿歌等等, 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不文明的,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有益的休闲娱乐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的空间也拓展到了社区, 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的社会知识不断积累, 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现象, 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 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 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 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如《不能忘记的屈辱》, 让学生调查收集, 在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点, 列强所干的让中国人屈辱的事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 讨论, 寻求有关的答案。如《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让学生去收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里变化。我们也可以布置让学生去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谈活动中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 要转变教学观念, 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 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提高学习的实效。

四、采用多元评价,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三方面。明确把学习态度、能力和方法列为评价内容, 是为了确保全面实现本课程目标的要求, 也是与这次课程改革的方向一致的, 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关注。本课程倡导采用多主体, 开放性的评价。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描述性的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 改变过去评价只看学习结果。

作为教师, 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方法,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教师只有蹲下身来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 以人为本, 以心为源,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怎样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收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效果?现就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谈谈自己的看法。1、专研课程标准, 把握课程性质和目标。2、回归孩子生活, 结合孩子已有经验。3、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采用多元评价,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关键词: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施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1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篇十三

教学需要给学生创造亮出自己的机会,于是我开始策划班级“亮出我自己”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每个孩子课余也有各种不同的兴趣学习,个个身手不凡,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正愁没地方没时间在集体里展示一下自己。我作为品德老师,要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亮出独特的“我”,亮出自信的“我”,亮出乐观的“我”,亮出勇敢的“我”。

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把这堂课定位在以孩子为整堂课的主体,完全由孩子们自己从策划到展示参与整个活动。始终扣住一个主题——亮出我自己:亮出什么?怎样亮出自己?

提前准备、照顾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长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亮什么?”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唱歌、跳舞、弹琴这样一些才艺表演,如果“亮出自己”仅仅停留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孩子很可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不符合全体亮出自己的要求。提前一节课挖掘,告诉他们:只要是你与众不同的、健康的东西都可以亮出来。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拿手的,有一个孩子说会玩魔方,马上表扬他,肯定他的特别之处,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维也放开了。接下来孩子们说得可多啦:有的会魔术;有的会讲笑话;还有的会玩杂技……此时,有一个坐在前排的孩子低声的嘀咕着:“我没有什么亮的,我没有优点。“课后了解到这个孩子确实在学习能力上、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有待挖掘他的潜能,引导他跟自己比有进步就是他的亮点。

提前准备,策划一堂展示课。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亮点,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树立自信。所以在准备课的时候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报名,美术比较强的孩子负责设计亮出我自己的黑板设计,被聘请为板报设计师,平常在家学会摄影的孩子被聘请为摄影师,组织能力强的孩子负责统计展示内容的,作文写得好的孩子负责撰写活动精彩记录,被聘请为小记者,还有人踊跃报名要当活动主持人,别看他们小,能力是相当的强。

上一篇:关于盗墓笔记的句子下一篇:小学生爱护公物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