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内涵实践发展观分析报告(精选3篇)
1.深刻理解内涵实践发展观分析报告 篇一
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清廉”内涵
——贯彻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民务实清廉”简单的六个字,却涵盖了对官员从政的基本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异于一本精缩版本的《从政准则》,这六个字应该成为每个官员的座右铭。
为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谚,它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了为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当年毛泽东同志能在国共两党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为民”的思想使他得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做后盾,即使国民党军队硬件条件再高出一大截也无法望其项背。在当今大转折、大开放、大发展的形势下,领导干部更是要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群众的力量成为支持我们事业的坚强后盾。
务实,就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地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
1一定的岗位上,我们就要尽心尽力干出成绩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党和人民对干部的要求是:真干而不是假干,实干而不是虚干,为党和人民干而不是为自己干。这是衡量干部是否做到求真务实的试金石,履行好领导职责,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
清廉,就是要求官员无欲无私,一心为公。古人云: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无欲”是“福”之所至,无欲则刚,心无欲则人清廉。领导干部执政为民,必须把廉洁从政作为第一生命来维护,始终保持“一身干净”。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要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说到底,就是要修养好廉洁这一内在要求。修养好廉洁就要知足。知足是一种人生智慧,常乐是一种人生境界。
2.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篇二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是时代的最强音。用不同的发展观去认识和追求发展,其结果必然大相径庭。作为一个对中华民族、对人类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3.深刻理解内涵实践发展观分析报告 篇三
深刻理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目的在于要确实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这些要求,创造各方面的条件,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党中央站在世纪之交和历史的高度,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论断。归纳出来有以下几点:
1、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因素,再先进的科学技术
也必须由人去研究、去开发。因此,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提高重视人的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实
施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4、改革上层建筑,努力实现依法治国。(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不仅要改革经济基础,而
且还要改革上层建筑。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深刻理解内涵实践发展观分析报告】推荐阅读:
内涵深刻的女孩名字推荐09-25
立德树人内涵理解02-01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09-23
深刻认识深化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07-15
如何理解创新发展理念12-24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解07-30
深刻剖析11-06
深刻思念的句子02-02
深刻吸取安全事故教训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