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习心得(精选13篇)
1.设计学习心得 篇一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迎来了设计素描课,迎来了我们的叶老师。叶老师在保存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思想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艺术设计与表现能力,并教导我们艺术作品必须有思想,有内涵,有冲击力,画面完整。这些都是我们学习工业设计这一专业的基础。
设计素描作为一门绘画艺术基础课,以质感、明暗调子、空间感、虚实处理等方面为重点,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画面以视觉艺术效果为主要目的。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同是艺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素描作为一种素描形式,它的雏形和胚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大体形成,于上个世纪初被引入我国,发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规律,可说已相对确立。设计素描则相对年轻,虽说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校开创了设计素描教学。但是引入我国也是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开始深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设计素描注重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转折点的把握记忆与用线的表现。在学生个有一定认知水平和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培养对物理事物的认识理解。通过各种观察研究。加上大量的变化练习。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并给事物一美感。设计素描的表现力很强。提高表现力的方法就是多观察自然,多理解事物,多做速写练习。提到表现力就不得不说构图重要。经常构图练习的习惯也需要培养。创意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多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懂得用各种工具。局限住的设计师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来的。
从学习画画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年头,但是在设计素描上感觉自己还是像个初学者,好多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绘画素描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而设计素描是“再造”,是通过计划和想象而进行的审美创造。绘画素描强调画面的整体性,要求大脑对客观对象进行判断、分析以达到对象与表现结果的一致性。设计素描则强调将收集、贮存的“局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后组合成新的整体的造型活动。绘画素描着重于对所绘内容的表现效果以传达对现实的感受,过多地投入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和展示情怀;设计素描是以绘画素描为基础利用其绘画规律并借助于其表现手段来更好地表达和表现设计意图,着重于对物形及设计思想的结合来使“观众”产生新的感受。设计素描的画面内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依据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和头脑中不同的理念综合形成画面的形象处理。依据画面自身构成因素与作者的构成理念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艺术处理。设计素描要学习的内容很多,所有的学习内容与研究都是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基本的方式方法及制作手段的拓展来进行的。让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作时不墨守陈规自由创作出新颖独特、美观的作品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素描基础较为扎实地学生在进行设计创意训练时,能够较好地、生动地、艺术地表现设计意图;而素描基础不是太扎实地学生就不能很有效地将自己的创意有效地表达出来,这就说明传统绘画素描的观察、分析客观物象的思维方法,手与脑的协调性上,对画面的控制能力和审美意识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就说明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观察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既对传统素描予以继承,同时又有别于传统素描。设计素描侧重于全方位的观察,包括平面形观察、立体观察、横断面(剖面)观察以及运动观察,并且强调从结构到材质,借助理性思维能力创造新造型的技能表达。传统素描提倡“看”,设计素描强调“用”。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德加说:“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这里的“观察”就传统艺术来讲是一种“分辨差异”。但对于设计艺术范畴来讲是“发现、分解和提炼”。例如观察一辆自行车,就要将车把、车架、轮盘、车座、脚蹬等进行分解然后研究其组装的结合方式。再就是将其不同部位概括提炼成不同的形状,以形体的认知来感觉我们看到的一切,使学生通过发现形式形态,分解组合结构并提炼概括以获得敏锐的捕捉能力和感知能力。
“看”是一种行为,而观察是一种思考,设计素描要求的观察是深入地剖析,剖析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将隐蔽的、含蓄的、若隐若现的形体结构明白无误地显现出来。不能浮光掠影式的被动“抄摹”。并且将这种观察思考方式逐步演化成为一种不自觉的潜意识。观察有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画面的观察,生活是形象语言的源泉,画面是形象具体反映的场所,形象的创造必须有生活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专业有关的事物,同时也要在画面上进行努力的学习和掌握表现的方法。另外,有很多时候由于没有真正理解观察的含义和正确的观察方法,长期处于懵懂状态即使作画也是看一眼画十笔的“编造”。
正确地观察方式是进行艺术活动首要解决的任务,也直接决定了艺术水平高低、强弱、进步的程度。能够迅速进入绘画的状态和明了的进行表达与思考。不正确的观察方式或常态的观察方式会导致低级、平庸的现象不利于进步与提高,而且相对片面地违背了认识事物、表现事物的客观规律,削弱了对视觉对象直观与敏感的发现、想象、创造能力。
我们学的是工业设计,现在我们在设计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间感差,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两个问题都影响到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两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础的训练和认识不足。
空间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问题;“形”是造型的第一位,“整体变形”
——透视是造型的终结。客观形状通过视觉变形产生“透视”,规则的透视产生整体。整体的透视变化是完成造型训练的标志,否则就是门外汉。设计者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作品必然是平板的,不可能具有深度感和运动感。我们目前的状况正是这样,专业学生或者说专业教师对素描和所谓“平面设计”有误解,他们只热忠于从事相对简单的平面变形,很少能创作出具有空间难度的设计作品,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解决素描的透视问题。
作品缺乏空间意识的现象很普遍,看看我们身边的楼房、服装、商标标志,同国外同类作品的差别是明显的,或许可以把这些差距归结到文化意识和工业化程度上面,但有一个事实是不容争辩的,那就是没有空间感的素描,怎会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设计?也许有人会说:国外不是已经不搞写实了吗?这种把素描理解成简单的基础和把基础与应用对立起来的观点正是造成设计简单化、平面化的问题所在。
长期以来我们在艺术创作上提倡民族化、中国化,简单的把民族化理解成平面化并与外国的空间化相对立,形成了一股顽固的意识。前一段时间,美术界针对造型上的问题,提出我国美术缺乏一个“理性阶段”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讨论,美术教学和创作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的艺术作品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但目前的设计教学和创作却还在民族化的借口下,重复着夜郎的故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则,任何人也不可能在没有满足规则的前提下搞出符合规则的设计作品。其实我们的书法和大写意国画是非常具有空间感的艺术作品,这些本应成为提高我们设计水平和能力的宝贵财富都被一笔划到“平面”的民族化里去了。也许我们的设计界也存在一个“理性阶段”问题。
在设计素描中,我们要懂得变以前画画的以“像”为标准为以“不像”为标准,画面整体要完整,主体物要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可以让观众明确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体与立意。在某一个物体的表达上,我们必须要从六面体的角度去观察,去想象,世界上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想象成一个六面体,从而表现出它的立体感,表现出它正确的几何透视关系。
这些,都是在半学期的设计素描课中获得的受益匪浅的知识。在叶老师的指导下,我对素描与设计的认识长进了很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继续和叶老师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2.设计学习心得 篇二
一、培养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每一课程的学习, 都必须先有兴趣, 才能有动力将其学好。对此, 笔者培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多看各个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 因为风景园林大师们的设计作品都比其他普通的作品更有特点, 更有艺术, 更吸引人, 由此可以增强自己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兴趣。
二、《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学习的内容也很多, 该课程不仅要求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 并且要求有较强的绘图能力, 以便较好地将设计理念表现在图纸上。《风景园林设计》的学习可以分为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和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 主要是学习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思路和方法;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主要是加强手绘功底和电脑制图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想法表达出来。较强的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 可以绘制出更为合理和美观的设计方案, 让人耳目一新。因此掌握设计理论知识是学好《风景园林设计》的基础, 而手绘和电脑表现能力则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1.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知识的积累。
风景园林设计知识理论的积累学习有很多的途径, 当然主要的学习途径是课堂上老师的教授。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 我们自己还要在课余时间多积累风景园林设计的知识。主要的学习方法有:学习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案例;“边走边读, 走万里路”;学习同学的优秀设计作品;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1) 学习国内外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案例,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思维开阔的课程, 其要求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 开阔的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来学习。风景园林大师们一般总是走在学科的前头, 领衔着学科的发展, 所以他们的园林设计作品都是十分标新立异的。学习国内外风景园林大师的设计案例, 不仅提高了我们对风景园林设计作品的欣赏能力, 而且学到了如何能更好更美地进行合理地设计。例如, 彼得·沃克设计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沃克设计的喷泉十分简单, 就是运用159块石头排成一个直径18m的圆形石阵, 雾状的喷泉设在石阵的中央, 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 透着史前的神秘感。泰纳喷泉是一个充满极简主义精神的作品, 这种艺术很适合于表达校园中大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存疑及哈佛大学对智慧的探索。从这个设计案例中, 我们受到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启发, 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 不一定是很复杂, 花重心思去营造的, 只有合理的运用, 才会设计出更为合理的景观。 (2) 边走边读, 走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古训, 我们耳熟能详, 意思就是只是学习书上的知识还是不够的, 要在实践中学习, 得来的收获和体会才更深刻。学习《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也是一样, 在实地考察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本中学到的要深刻, 在学习该课程中, 我们应该多抽空,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多去公园绿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实地进行考察, 感受特定的风景园林景观给游人的感觉, 并在实地学习中加深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解, 辩证地看待风景园林设计的好与坏。 (3) 学习同学的优秀设计作品,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同学彼此之间的学习也是一种提高自己设计能力的方法。同一个设计作业, 各方面要求一样, 评改的标准也都完全一样, 那么别人的优秀作品就是一面镜子, 它反映出自己设计作品的优缺点, 通过对比, 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设计能力, 因此也更好地定位自己, 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并“对症下药”, 找到提高自己设计能力的方法。 (4) 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一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自己, 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改正。学习更是如此, 要学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 就必须善于反思自己的设计作品, 找出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学习—反思—改进—创新”这是一个良好的循环学习模式。只有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改进, 在改进中创新, 才能达到更高的设计高度。同时, 反思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设计的个性, 有助于慢慢培养自己独特的设计观。
2. 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
风景园林设计表达能力的学习主要包括手绘制图和电脑制图两个方面的学习,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有影响。 (1) 手绘制图的学习, 手绘是最基本的一种设计表现方式, 可以最直观最快地将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灵活地显现在图纸上, 所以手绘功底的加强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因此有较好的手绘功底, 是学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手绘学习的方法很多, 不过要想拥有好的手绘能力, 平时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手绘的学习无非是多练多画, 多看多思。要勤动笔, 多练习, 要多到实际的场地中进行写生。此外要学会思考, 多观察要画的景物, 在提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将景物画得出神。 (2) 电脑制图的学习,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需要运用的最基本的电脑绘图软件有三种:Auto CAD, 3D MAX (或Sketch Up) 和Photoshop。灵活运用这些软件有助于更好的把自己的设计意图表现出来。这些软件的基本运用, 我们都开有必修课程来学习, 所以只要平时多加运用练习, 就能灵活运用。电脑制图的优点就是能更加精确而又美观地把设计方案表现出来, 不足之处是表现的速度没有手绘的快, 不够灵活。
3.数学学习心得 篇三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数学呢?数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神秘的学科,它有自己的历史,也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其中当然也有曲折,有不完善的地方,这正是现在数学家们所要做的工作,数学跟物理一样,也是一种经验性的学科,只不过它比起其他的学科更严谨一些,数学是前人的部分智慧的集合,而我们正是在学习这些智慧,而不是僵死的教条,大家可以去看一些数学科普方面的书籍,从中找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解一下数学的发展。同时也能得到一些灵感。甚至激发起兴趣,如果我们这样看待数学,那么消除恐惧、减少抵触并且增加兴趣应该就不是难事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学习数学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心态是决定事情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数学其实并不可怕,而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有些时候,成绩并不能让我们满意,这很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错了只要能改过来,了解其中的知识理论,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之前的错误就是值得的,换句话说,很多好成绩是依靠错误的积累得到的,另一方面,有些题目比较难,无法解答,这也很正常,假如所有题目都是可以轻松解答的,那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心态要端正,不要一直想着自己要拿满分,任何一场考试都有它的区分度,考不了100分,我们可以考90分,不是吗?90分,相信没人会认为这是个很差的成绩。
心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面临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习技巧,我这里说的技巧并不是什么学习的捷径,而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方法一:培养解数学题的“惯性思维”。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惯性思维”是有害无益的,它会禁锢思想,但我认为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是需要培养出一种“惯性思维”,使我们看到题目的一瞬间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解题思路。
数学知识是纯经验的,是可以积累的,但这积累并不仅仅是题的积累,而是平时自己思考、总结的积累,比如你在做题时,自己的方法与其他人的方法不一样,这时就应该想,我的方法和他人的有什么区别?谁的方法好?自己为什么没这么想?哪个方法计算量小?哪个方法的思维难度低?再如,当你在学习或总结时,碰到一个数学知识点很熟悉,像原来的某个知识点,这时就应该考虑一下,这几个知识点为什么像?它们有什么表面联系或实质联系?能不能放在一起理解?方法能不能通用?有了类似的思考,相信你一定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惯性思维”。从而在解题的过程中为自己节省下时间,提高效率和正确率。
方法二:搭建自己的知识库。
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般以学期为单位,为自己搭建知识库的两个部分:知识集和错题集,在知识集中我会将新学习到的知识记录在上面,包括书本上的新知识和老师扩展的知识,反正对我有价值的相关东西都会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再来温故知新,也许有的同学会有疑问,为什么那些例题之类的东西也要摘抄呢?我的理由很简单: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摘抄和记录过程的本身就是消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而且我们还会在摘抄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疑问,这样就可以及时解决疑问,加深理解了,在错题集中我会将考试中做错的题目记录在上面,当然,只是记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错题进行分析。
同学们将题目做错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会做,但粗心,做错了,第二种是一时想不出怎么做,但事后就会做了,第三种是时间不够,多给一点时间思考,也许就会做了,第四种是真的做不出来,这种题大多是试卷中的最后一题,是老师为了考查大家的综合能力而编写的,找到了原因,我们就不难找到对策了: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细心加上耐心,在考试过程中细心地审题细心地做题,在平时耐心地将基本功练好,针对第二种情况,今后要多做多练,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正如我前面说的,要形成解题的“惯性思维”,这样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对题目产生最正确的反应,针对第三种情况,应安排好做题的顺序和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第四种情况比较棘手,我们在对付这种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到时间是否仍然充裕,如果时间并不充裕,我觉得放弃也算是一种理性的处理方法;如果时间充裕,那么我建议先检查一下其他的题目,再转回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会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题灵感。
以上就是我学习数学的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我不敢说这些方法对所有的同学都有效,但我相信多少都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4.课程设计学习心得 篇四
其次,认真分析数据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设计一开始就应建立自己的设计思想,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再新建各种文件。
第三,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大量的公共变量,这些公共变量应在各个功能模块的一开始就加以声明,以便于今后对公共变量的管理。
第四,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须勤动手,才能发现问题,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
5.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篇五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所以,现代设计史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现代设计史需要在知道和了解各个时期不同风格和各位设计大师的同时,去了解背后的历史发展,现代设计史我个人认为应该与建筑史和平面史等一起进行横向的研究,从而了解每一种设计风格其背后所为支撑的意识形态和历史动力和发展条件。比如说现代主义风格,其背后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而后来现代主义风格传播到了美国之后,其意识形态则完全商业化,虽然形式上依然延续着现代主义风格的特点,但是已经不能再叫做现代主义风格了,而变成了国际主义风格。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设计时所需要更深层次了解的,因为这样深入的学习,可以使我们通过学习设计史建立自己的设计历史脉络,这对于以后进行设计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许多,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
以及设计风格形成萌芽以前,中世纪:“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的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
其中有让我印象深刻的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还有威廉.莫里斯,他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与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
6.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篇六
在教学活动或教研活动中,常常会听到你的课备得如何?„„,教案写得怎样?„„;最终,无论你的课堂教学效果怎样,都会说到你的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得与失、说到你这节课准备得充分与不充分。在言谈中有好多老师、有相当一部份有多年教学经历的老师都认为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即是备好了课(笔者曾在不经意中作过调查与统计)。到底是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就是备好了课还是否?笔者认为否!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者要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备课历来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备课,才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是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的新问题。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即教案设计,可以看出教学设计是属于备课中的主项:备过程;所以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并不能等同于备课。
A、教学设计内容与方法
一、主题教案调研(文末要注明教案出处)
1、所调研教案反映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过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比较相同主题但不同设计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优劣
3、从学科教学法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某学科或某类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
4、综合以上调研分析,提出你所设计教学方案的初步设想。
二、运用教学设计系列表格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方案 运用教材《教学过程设计》中提供的《课程教学设计表格》、《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系列表格进行针对一个教学单元的课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设计。(或者采用最新版本的《教学设计系列表格》)
三、根据教案设计,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软件或相关软件
根据教案设计,制作配套的课堂演示软件或相关软件,同时也便于通过课件直观评价你的课堂教学设计效果。课件的示范和评价方法如下:
1、在教案设计实践中自觉体会、反思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
2、在你的教案设计中,系统方法如何体现?
3、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教学内容处理是否恰当?如何检验?
4、在你的教案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5、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学习者分析是否充分?并如何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处理?
6、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
B、备课的方法与形式
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备课呢?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以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虑,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
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音乐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节课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元素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的方法准确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规法,二是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三、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落实合作和网状学习
要保证学习活动不流于形式,保证课堂学习交流的效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工作非常重要。一要合理分工,以实现合作,尤其是学习内容较丰富的学习活动。
四、课前预案与课中记录、调适及课后反思相结合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此时,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要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在超越预定目标中获得创新。所以备课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预案。预案调适的原则,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老师既不能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能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诸如如何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扩大教师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可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某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微观问题。这种反思,可以指导以后的教学行为,可以使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因而是非常可贵的。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备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深刻地剖析、妥善地处理每堂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基本功,是运用“少、精、活”教学原则,发展学生智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弄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又是什么知识的基础?第二,知识结构分几个层次?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关键?第三,本节教材教给学生哪
些基础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怎样培养?多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反复研磨。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准确地分析教材重点,要在精读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全面剖析。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搞清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较准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要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教师要设法解决这些难点,扫清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才能使其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除了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外,还应该确定教材的关键点。所谓教材的关键点是指教材中对于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能起作用的部分内容。解决了关键点就能一通百通,事半功倍。备好学生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讲一节课要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备课要注意上、中、下三类学生。以中等学生为主要对象,设法在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上等学生学得多一点,好一点,对后进学生要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这就需要在课前周密设计,细致安排。做到既统一要求,又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备好方法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固有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若不选择好的方法,就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南宋时期朱熹所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所以备好方法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选择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根据教学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灵活性、启发性。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与实习法以及自学法和发现法等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学,逐渐培养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一把金钥匙,这是比什么都更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备好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每一节课除了传授知识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培养什么能力要心中有数,培养能力的措施要明确。只有如此,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培养创造性开拓人才才有希望。“备好自己”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学效果的好坏,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情绪、态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对教育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在教学行为举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备课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备课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备课中的大而全,为新课程理念中的备课少而精。当前,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冲破传统的备课形式,要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这就要求我们把关注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教学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个性化特点。
一节课的教学思想,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为什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的一项艰辛的劳动,还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再创造的一项细致工程。所谓“几番心血一堂课”,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课备得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还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育方针的落实,它关系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备课既是衡量教师基本功和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志,又是衡量教师责任感的一把尺子。那么,在教师备课中目前存在着哪些重教学、减轻备课弊端呢?我觉得教师对备课倾注的心血不多,思维含量较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机械摘抄。教师对备课的意义认识不足,对课本、教参缺乏钻研,存在“以参代研”、照抄教参或现成教案,以应付差事。即使借鉴特级教师教案,也有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之嫌。
第二,结
构僵化。教案里“千课一式”程式化现象比较普遍,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和环节展示的全程,仅仅是教材内容、教参说明的机械翻版和重现,许多教师还始终抱着苏联凯洛夫的五大环节不放,不敢越雷地一步,致使课堂教学过于刻板,缺乏多变,缺少生机。
第三,教法呆板。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中不存在方法上的“百宝箱”。下去听课,我们看到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不少,简单套用某种教学模式的做法屡见不鲜,实践中对某节课的教法缺少优选与创新。
第四,课型单一。老师们似乎对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课型自身特点缺乏深究,在备课上缺少反映他们各自的“个性”,老师的教案中很少能看到练习课、复习的全过程。更很少见到“典型错例分析课”、“思维专项训练课”,像这些实用的课型很少看到,即使是偶尔看到也不过是非常粗糙的框架,或上课而不写教案。
第五,备用不一致。从听课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讲备不统一,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教案,上课时用不上,另用几张纸写一份,这就能看出这样的老师自己就否定自己备的教案。暴露出一个问题:备是一套,上课时是另一套。我们说备课是为了讲,如果讲课用不上,备课还有什么意义。第六,过于简略。只是教材内容的大小纲目或习题标号,看不出目的要求、方法步骤,这实质是备得不深入,不具体。拿这样的教案上课,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是反映在领导方面的。从教师的备课笔记上看到学校领导有检查,通用的评语有两种,一种是写个“阅”字标上日期,另一种是写个“查”字标上日期。这样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我觉得好像只看表面,不看实质或实际教学效果,谁的教案写得字迹端正、书面干净、详细些谁就受到表扬(但有一大部分是抄现成的教案)。当然了,写详、干净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我觉得要看教案的质量,首先要看教案中的启发性。领导在检查教案中,对于那些设计问题富有启发性,重点内容让学生参与认知过程所采用的好方法、先进手段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多少等,却忽略了应给予的评价,哪怕在教师的教案上,给予那么简单的一两句评语,也是体现了个性,这就教师来说也是个鼓励,要么,你说好,好在哪里,看不出来。
对于上面这些现象,纠其原因来自于四方面的缺乏:
一是缺乏对教育发展形势及备课实际意义的认识,起码对素质教育的内核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行动跟不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因此,我们要以21世纪需要的人才来培养今天的小学生,要不断地研究、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树立超前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
二是缺乏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我们都知道提高民族素质是我们办学的宗旨,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最佳育人途径,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面向现实,树立科研意识和钻研创新精神,搞好备课这个关键。
7.针灸治疗嗜睡案例学习心得 篇七
1 阳虚阴盛
在《灵枢·寒热病篇》就已有论述:“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说明多寐系阳虚阴盛所致。《灵枢·大惑论》进而阐述了卫气运行、阴阳交替与多寐的关系, “夫卫气者, 昼日常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阳气尽则卧, 阴气尽则痞。皮肤涩, 分肉不解, 则行迟, 留于阴也久, 其气不清, 则欲眼, 故多卧矣。”
2 脾虚湿盛
《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所谓“脾胃之虚怠惰嗜卧。”李东垣云:“脾气虚则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提到“脾胃受湿, 沉困无力, 怠惰好卧”。《古今医统·卷二十三·倦怠嗜卧门》也指出“脾胃一虚, 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察, 脾运四肢, 既察气有亏, 则四肢倦怠, 无力以动, 故困乏而嗜卧也”。
3 久病高龄, 阳气虚衰
久病高龄之人, 阳气虚衰, 营血不足, 阴气盛于心肾, 而见肢体困乏, 嗜卧多寐者, 亦不乏其人。张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曰“脉微细, 但欲寐也。”
4 髓海不充, 神无所养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ā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5 针灸治疗嗜睡的临床报道
冯守峰等[1]取三阴交、内关、列缺、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治疗嗜睡症患者38例, 痊愈18例, 显效12例。无效8例, 总有效率78.9%。陈维渝[2]用电针治疗多寐108例, 取穴: (1) 神门、内关、中脘、气海、阴陵泉、足三里、悬钟; (2) 风池、百会、心俞、脾俞、胃俞。其中治愈78例, 显效22例, 占20.14%;好转8例。许正[3]采用针刺“心俞”治疗发作性睡病两例皆痊愈。钟丽霞, 袁宜勤[4]取照海、申脉为主穴配以其他穴位治疗“多寐”患者1例, 1个疗程后治愈。唐桂文[5]每日针灸双侧心俞、脾俞穴, 留舒20 min后施温和灸, 治疗23次后痊愈。王雪峰[6]采用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内关、神门及百会, 同时灸双侧足三里, 治疗气虚痰阻型多寐1例, 针刺风池、太冲、内关、神门、阳陵泉、膻中治疗肝气郁结型多寐1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司忠凤等[7]采用平补平泻双交感, 脑干、脾, 压痛点 (埋针) , 双兴奋、半隆, 血海, 三阴交, 督脉的百含穴治疗痰湿内阻, 清阳被蒙型多寐1例治愈。
我国名老中医黄鼎坚教授曾治疗脾虚湿困证嗜睡1例。患者女性, 66岁, 每逢春夏便觉一身困倦, 嗜睡, 头重, 困得不愿睁眼, 饮食一般, 易反酸, 尿多怕冷。舌体胖嫩, 色淡红。边有齿印, 苔黄嫩。中根厚, 脉缓。以健脾温肾祛湿法取三阴交、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肾俞、足三里连续治疗两月后治愈[8]。
6 通过学习病例得出的体会
黄鼎坚教授认为, 嗜睡的发生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但总因阳虚阴盛, “阴气盛则阴跷满,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 故目闭也” (《灵枢·大惑论》) 。我国近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认为, 嗜睡的病因是大劳大病之后, 脾阳虚惫, 精神不振, 湿热内恋, 神志不清, 昏迷好睡, 亦有以饮食不节, 脾阳不振, 终日欲睡不清。治疗以灸法, 肝俞3壮, 膈腧5壮, 百会3壮, 二间、三间各1壮, 太溪、照海各5壮, 厉兑3壮。并服香砂六君子丸辅助治疗[9]。
采用针灸治疗嗜睡的案例不多, 通过学习以上案例和名家的经验, 笔者得出以下体会:嗜睡的发生主要与心、脾、肾、髓海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可由脾虚湿困, 清阳不展及肝肾亏虚, 髓海失充致病。治疗嗜睡通常取百会为主穴, 展清阳而充髓海, 使脑海得充, 而精、气、神充沛。取经外奇穴鼻交, 又名鼻交頞中。《千金翼方》云:“鼻交頞中一穴, 主多睡健忘, 莫不神验。”取三阴交, 此穴为3条阴经的交会穴, 补足阴精, 阴中求阳。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阴维脉;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经交会穴, 均有良好的醒神及调节睡眠作用;四神聪为经外奇穴, 配伍以上穴位, 更增强了醒神开窍之功。又取中脘、气海、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健脾益胃, 以达除湿的目的。阴阳跷脉有调整一身阴阳的作用, 泻通阴跷脉之照海, 补通阳跷脉之申脉, 以调整阴阳平衡奏效。如果是少阴虚寒致病, 表现为身冷、脉沉细, 治宜温阳, 可并用灸法。《针灸资生经》曰:“今人嗜卧与食罢, 则脾因卧欲, 纵不能针, 岂可不灸, 予人灸中管、膏肓, 遂皆不困, 故既言之”。综上所述, 针灸治疗嗜睡, 首先要辨明病因证型, 之后对症治疗, 以取得良好疗效。
摘要:嗜睡, 西医称为发作性睡病, 临床以白天过度睡眠, 并往往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其他症状, 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酿成意外事故而危及生命。属于中医多寐、嗜卧的范畴。针灸治疗嗜睡有较好的疗效但临床患者较少见。所以通过文献学习针灸治疗嗜睡的方法。
关键词:嗜睡,发作性睡病,针灸
参考文献
[1]冯首峰, 李晓华.针灸治疗嗜睡症38例[J].中医杂志, 2006, 47 (1) :4.
[2]陈维渝.电针治疗多寐108例[J].中国针灸, 2004, 24 (4) :256.
[3]许正.针刺“心俞”穴治愈发作性睡病两例[J].新中医, 1976, 8 (4) :222.
[4]钟丽霞, 袁宜勤.照海与申脉穴临床应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 2010, 32 (7) :66.
[5]唐桂文.嗜睡针灸治验[J].陕西中医, 1986, 17 (10) :460.
[6]周莉.王雪峰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发作性睡病2例[J].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 (4) :283.
[7]司忠凤, 趁帮新, 蔡红.针灸治疗睡眠过度症一例报告[J].恩施医学专报, 1984, 1 (1) :55.
[8]黄瑜, 庞勇, 赵丽华.黄鼎坚针灸临证经验集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8.英语口语学习心得 篇八
口语是语言技能中最容易和最基础的部分,比起枯燥的语法和高深的写作技巧,口语最容易掌握。但是,中国传统英语教育只注重笔试,忽视听力和口语,而中国同学比较内向含蓄,口语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困难。很多同学学了英语却不能和人顺畅交流,这岂不是一件憾事?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些年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学习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心态篇
这是学习口语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心态要好,要有自信。
首先,中国人在所有亚洲人中是比较有优势的。看看邻国日本和韩国就知道了,本国语言造成了他们有些元音、辅音发不清楚,而中国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障碍。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开口。不严肃地说,口语说得好的人都是“厚脸皮”,因为不怕难堪,不怕犯错。不开口说给别人听,就永远也别想提高口语水平。对学生朋友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上英语课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上台演讲。对于外向的同学自然比较容易,那么内向腼腆一点的同学就要自己逼迫自己了,比如每节课至少举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这个并不难,日积月累,胆量大了,口语也有了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开始入门时,学习最简单的用法和表达,学会描述、定义、举例说明的方法。这样你说话才有内容。也可以找一个语言伙伴,天天练习。如果对方的母语是英语,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要现炒现卖,口语也要学了就用。有些同学说也说了,练也练了,但就是进步不大。原因很简单,他们每次总是用同样的句式说同样的东西,水平自然不会提高。任何语言都是用了才会记住,才能变成自己的。把刚学到的、看到的,马上就说出来,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语音篇
这个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我也没有什么技巧,主要是模仿练习。听磁带跟读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不能分辨自己与录音的差距,听完、读完也就算完了,结果自己的发音依旧没有改进。反复听磁带,录下自己的声音,先放自己的,再对比磁带,很容易就找到差别了。然后再对照录音反复模仿,不断练习。
在模仿的时候要注意最基本的三点:语调、发音、音色。
语调很重要。英语抑扬顿挫,讲求音律感。模仿时,对照磁带用箭头给文章里的语句标注出语气的升降。这看似很傻,但却有助于记忆。在自己朗读时,还可以根据记号,寻找其中的规律。
另外一个是发音。我们的缺陷主要是双元音。发双元音时,需要将第一个单元音发得饱满,然后迅速滑动到第二个单元音,并结束。认真练习双元音,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口腔肌肉的方式。此外建议大家多听听欧美歌手的抒情歌曲。
至于音色,这是先天的,恐怕不是练习可以改变的了。
★ 背诵篇
这是口语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目的是为了精准。
背诵的作用大家不能小看,这是英语学习最笨但是最有用的方法。背诵的功力高,口语、听力、写作都会大大提高。许多同学一天读一篇,我的建议是一天背一段。不用背很长,没有时间,几句话也行。时间长了,自然会成为“大牛”。
背诵的方法,我简单总结为“四走”:
首先还是要反复听磁带,跟着磁带走,否则就失去学习纯正英语的意义。先跟磁带读,每个意群一顿,或者每句一顿。然后慢慢一段一顿,让自己把长句完整说出来。这样听个五六遍,文章基本就背下来了。很多外国语学校的同学都是这样练习的(包括我自己)。从初中开始这就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家庭作业,有的学校还极端地要求家长签字,每个同学每天到老师面前背课文,最后计入考试成绩。虽然当时怨声载道,但事实证明这样确实有效。
第二,弄清英文的思维习惯,跟着逻辑走。背篇章的时候大家会发现第一、两句话基本都能概括整段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句。下面的都是一些解释、例证。最后的一句可能再作一个小小的总结。英文的这种行文习惯与中文的松散形式很不同,大家要习惯这种方式,并在讲话以及写作时按照这样的一种逻辑方式进行思考。
第三,回想课文的精彩语句,跟着记忆走。背完一篇要经常温习,至少要自己尝试使用这篇中你认为有价值的表达方式。但是,切记:一定要忠实原文,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篡改,多一个冠词,换一个介词,就会搞得面目全非。
第四,忘记课文中的内容与结构,跟着感觉走。这个阶段试着用自己的语言重组文章。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所以很容易记住文章的精华部分。并且每次重组完后要再对照一下原文,看看自己还有什么欠缺。
总之,地道的表达始于背诵。输入的多,输入精准,输出才可能有数量、有质量。
★ 泛听篇
听力和口语总是相辅相成的,基本上听力好的人,口语也不会差。
前面推荐的背诵要求精,那么听力训练范围就可以广一些了。音乐(一定要吐字清晰的)、电影、电视剧都可以。
看电影、电视剧时,最好关掉字幕听。第一遍试试关掉字幕看,然后再对着英文字幕回味一下,肯定记忆很深。精彩的片断,喜欢的就背下来。我自己就背了很多,完全出于兴趣,没想到日后竟然派上用场。我的一个同学,大一时英语基础很差,但是每天都坚持看美国影视剧,看到喜欢的跟在后面再复述一遍,现在大有长进,表达也很地道。所以大家都要有信心,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提高,关键就看你有没有毅力了。
★ 演讲篇
最后简单谈谈演讲。演讲不仅是英语实力的展现,更是演讲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语言能力、反应能力、知识面和表现力,缺一不可。对于演讲来说,语言能力有别于书面的表达能力,起更关键作用的是口头叙述的能力。而这一差别就直接决定了演讲者的胜负。平时有意识地多参加演讲训练和比赛,不仅提高口语能力,整体英语水平和知识面都会随之提高。
推荐材料
下面是一些我觉得对大家口语训练有帮助的资料和课本。
课本
新概念第2册:初级入门,很有英国式幽默。建议初学者篇篇背诵。
新概念第3册:建议背诵,至少是课文的第一段。很多经典的句型可供学习使用。另外这两本书各有英音(32开)和美音(外研社)版本。个人觉得英音版的更加经典,美音版的磁带不是很好听。
电影
Forest Gump 地球人都知道。笔者也背诵了不少台词。
The Dead Poet Society地道美音,讲述了怎样面对人生。
Finding Nemo 虽然是动画,但是配音演员的功底深厚,发音到位。
My Fair Lady 老片子,但是可以帮助大家开启语音学的大门。
Love Actually 英国片子,英式幽默,英式发音。
电视剧
Friends 不用多说,几乎人人都看过。日常表达的灵活运用不错。
Desperate Housewives 这两年很红的一部美剧。里面的对白用词简练,恰到好处,可谓句句经典。
Coupling 英国版的Friends。喜欢英音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剧情紧凑,而且也可以发现英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别。
Little Britain 一部黑色喜剧片。演员用英国不同的口音表演,对听力的挑战很大。
Gilmore Girls 适合喜欢温馨、浪漫的女生。语言简单,而且讲的多是校园生活。
America's Next Top Model 真人秀。优点就是不做作。
网站
www.putclub.com(普特听力)。每天都有VOA、BBC、DISCOVERY、CNN 等等的新闻和视频下载,还有“牛人”的听力笔记。
9.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篇九
教学设计模板学习心得
2018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学模板设计从课前系统部分、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三部分来设计,课前系统部分详细分为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用具五部分;课堂系统教学过程详细分为课前探究部分、新课导入部分、师生互动部分、课堂总结部分、课后作业部分五部分;每部分都根据课标和教学实际给出了详细要求,实用性强。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在活动中要求设计情景,有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在情景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教学模板设计特别增加了教学反思环节,并提出详细要求,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详细反思,对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形成了良好的模式。
10.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色彩环境中,难以想象没有色彩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除了享受自然世界缤纷的色彩之外,也正在运用各种色彩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她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激情和活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色彩的重要性——任何进入视线的物体,第一感觉就是色彩。
人类可见波长为380-780m,能感觉到750万种颜色。设计色彩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两大类。无彩色系如黑、白、灰。有彩色系是指可见光楷中的全部颜色。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颜色。有彩色系有三个基本要素,色相、纯度、明度。色相指的是色彩呈现出的面貌,色彩的重要特征。邻接色相构成:是指色相环互相邻近的色相配合。由于色相相差微妙,因此必须变化其明度或配对比的颜色才能增加色彩的生气。纯度是对色彩感觉的一种特征。色彩、浓度、彩度、饱和度、鲜艳度、含灰度等是它的简称。色相不改变而改变纯度的配色其效果会不一样。高纯度基调刺激,中纯度基调和谐、协调,低纯度基调暧昧。明度的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亮度、深清度。任意选择一色彩分别混合黑或白制作纯度、明度等差的色标。在此色标上若选择不同明度基调和明度对比强弱的配色,各具不同的个性和情调。
色彩的运用非常广泛,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色彩。大的如高楼院落,小的如服装、眼镜、装饰品都充满色彩。色彩正确的运用非常重要。对比强烈的色调,柔和的色调,明快的色调都给人不同的心情和感觉。如在北方的室内设计中运用倾向暖调的色彩,而南方则运用冷调的色彩。色彩运用地不好会给人反面的效果。
11.我的语文学习心得 篇十一
很多同学都有着同样的经历:老师布置日记时感到生活平淡无味,即使写出来了语句也不优美。其实想写好作文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心,你会发现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当你看某本名著时肯定会想:“哎呀,这些作者的语句是那么优美,为什么我们写不出来?”其实,优美的语句都是读出来、看出来的。记得读二年级时,我的作文一塌糊涂,全是流水帐,自己读着打哈欠,老师读着也直叹气。然而,我的一个爱好“挽救”了我的作文,那就是:爱读文学作品。我不像有些人把好词好句圈出来,抄在本子上。而是看完一本后,过几天觉得没劲了,又把它看一遍,过几天后再看一遍,百看不厌。记得有一本《王子复仇记》,我读了很多遍,以至于可以把情节和人物统统背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知不觉学到了它的风格,写起作文来就有些文学名著的味道了。
背诵,也是我们学习语文时经常感到头疼的东西。有很多同学学语文都是死记硬背,而在考试中因为一下子想不起来而出丑。我背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先把背诵部分看几遍,理解文中的意义,掌握其中的规律后再把它分割成几层,一层一层地背,背完后再把它们一起背一遍,背好后再看一遍,发现错误后再背一遍,并把错误纠正了。早晨起来再看一遍,能延长记忆时间,加深记忆程度,这样,背诵就不成问题了。
12.设计学习心得 篇十二
1. 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
许多教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 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2. 促进了多边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边互动, 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3.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 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 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 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 既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 又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益处。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 还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二、教师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但也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合作学习时, 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来, 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参与学生的讨论, 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学习结束以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反馈合作学习的信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指导。教师要下工夫了解每位学生, 要尽可能为所有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对表现欲望强、表现机会多的学生, 既要有鼓励又要有提示, 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分享。要善于为小组讨论设计各种话题, 让那些不爱开口的学生也有感兴趣的话题, 并及时给予鼓励。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式学习的不同方式, 和教师共同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 以维护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环境, 实现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 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交流, 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好学生的“垄断”, 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教学中, 当提出一个问题后,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的学习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做好小组分工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 最好按照异质分组, 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 可以采取轮换制,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 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 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 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五、要防止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当前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存在下列一些倾向:一是形式主义, 认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 (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 就是合作学习。二是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讲究场面的热闹。三是在合作学习形式上研究甚多, 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这些倾向对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沈阳市皇姑区教师学校)
13.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篇十三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 指导老师:xxx 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我对工业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工业革命是工业设计的母体,所以,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和经济发展而孕育出来的,它以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手段,以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原则,通过人性化的造型设计,推出具有全新面貌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曾长的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关于莫里斯,为什么他是现代设计之父?我难以理解,也许这是我上此课的最大遗憾。其成就是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都有的;其机遇或者想法也并非自成一家,别无分店。其最大成就是打破装饰性为主的传统建筑,然而是否设计世界以此为古今分界呢?难以定论!我将继续研习史潮以求真解。
2、我较喜欢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格罗比乌斯和唯美主义的拉里克,前者的设计精神领导了包豪斯;后者的高雅风格征服世界成为法国高雅风格的代表
3、我最崇拜的设计师是美国人罗维,可口可乐标志设计者,流线型风格的倡导者,工业设计专业的先驱。原因很简单:他让流线型深入产品深入人心!这也是我最喜欢用的风格。
4、战后日本意大利发展神速。德国也不落后,似乎但凡战败国,只要其略有改悔之意便得万人扶正。日本有三菱日产本田丰田索尼佳能??每一个在我们国家都人皆耳熟能详。这是日本人的骄傲也是我
们国家的悲哀!
我开始关注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却发现工业设计真是无处不在,它绝对不只是冰冷的机械,从我们手中的铅笔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桌一椅,再到家用电器,到汽车轮船,甚至航空母舰无一不属于我们工业设计的范畴。是的,设计无处不在!酝酿了那么久,终于转入了对工业设计史的具体学习.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应该算是工业设计的开端了。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工业革命后,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混乱是难免的。由于传统的风格和形式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定型、成熟,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进行商品生产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是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传统形式。这就在旧形式和风格与新的材料和技术之间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从18世纪下半叶一直延续到1九世
“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新艺术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显示了欧洲文化基本上的统一性,同时也表明了各种思潮的不断演化与相互融会。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即霍尔塔和威尔德.他们两个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除比利时以外,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也很有影响。法国新艺术最重要的人物是宾和吉马德.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最复杂、最富天才和创新精神的人物出现于一个与英国文化与趣味相距甚远的国度,他就是西班牙建筑师戈地.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他吸取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精心研究着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新艺术在美国也有回声,其代表人物是泰凡尼,他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师及许多优秀的作
时光飞速,转眼间半个多世纪已被时间的车轮碾过,但是赖特和赖特的作品仍然在时光的打磨下濯濯生辉。富有生命的艺术最不朽!赖特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矢志不渝的斗志,源源不断的灵感,积极向上,永不停滞的心态为那个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年代书写了更为宏伟,更为色彩纷呈的画卷!
当然,时代的车轮是一直在向前发展的,工业设计也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纵观整个工业设计史,无非是改变了的重复----改变的是时间空间,重复的是历史的足迹!篇二: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本学期的工业设计史课程,开展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工业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以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调动学习的自觉性。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运用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及老师的指导,通过自身的实践,创作出积聚价值的工业产品。总体来说,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我学会了很多知识,虽然过程可能有点枯燥,但在工业设计领域中,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我觉得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目的在于通过对设计的起源与现状的介绍,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和以及主要设计风格的形成与演变的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设计的源流,进而在今后的具体设计中认识并理解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对设计的影响。本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设计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各国典型的设计风格及其基本成因,了解当时技术、经济、政治等重大事件对设计风格的影响。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扩大阅读量,为长远的专业发展,培养基本的人文素质和必要的历史眼光。
通过系统地学习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的特色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使我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并为学生的课题设计提供大量的设计参考。我对工业设计史的学习在总体概述工业设计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设计与工业的对立统一为主线,讲授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750-1919)期间工业设计历史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该种方法进行教学,容易理清发展脉络,提高对工业设计史的总体认识,便于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
质,吸取经验教训,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将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阶段:工业革命之前设计的萌芽阶段和手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至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之间的传统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过渡的阶段;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工业设计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于多元化的阶段。我们在工业设计史老师的教学实践中深切感悟到,第一和第四阶段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我认为,工业设计史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
本课程通过介绍设计形成百年来的各种典型事件和设计风格,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设计发展状况与变迁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当代设计的丰富内涵。老师将课程针对重点内容重点讲解,还安排具有启发性的专题讨论,以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掌握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风格。使我逐步具有深入的阅读能力,及设计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对工业设计史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大学里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说图书馆、学术论坛、网络资源等。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充满信心,要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资源,掌握好复习的间隔,还有要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对不同问题的意见,将更有助于拓宽思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相信自己,成功将属于你!篇三: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姓名:张娜 学号:0908012030 班级:工业设计(2)班 指导老师:李春娟
学习工业设计也有2年多的时间了,但一直没有系统的了解这个专业。工业设计史的学习,使我发现原来这个专业也是那么的生机勃勃,那么光怪陆离。尤其现代的工业更是充满了人性的关怀和美丽,它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作品。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今天,设计师在变着法子的挖空心思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这就使工业设计蒸蒸日上。我开始关注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却发现工业设计真是无处不在,它绝对不只是冰冷的机械,从我们手中的铅笔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桌一椅,再到家用电器,到汽车轮船,甚至航空母舰无一不属于我们工业设计的范畴。是的,设计无处不在!酝酿了那么久,终于转入了对工业设计史的具体学习.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应该算是工业设计的开端了。
18世纪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矛盾的。工业革命后,新的材料、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不断出现,传统的设计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人们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新的设计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混乱是难免的。
“新艺术”是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实用艺术的风格。就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一样,新艺术一时风靡欧洲大陆,显示了欧洲文化基本上的统一性,同时也表明了各种思潮的不断演化与相互融会。新艺术在时间上发生于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在设计发展史上也标志着是由古典传统走向现代运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转折与过渡,其影响十分深远。新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很广泛的,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材料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最富代表性的人物有两位,即霍尔塔和威尔德.他们两个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同样是深远的.除比利时以外,法国的新艺术运动也很有影响。法国新艺术最重要的人物是宾和吉马德.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最复杂、最富天才和创新精神的人物出现于一个与英国文化与趣味相距甚远的国度,他就是西班牙建筑师戈地.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他吸取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精心研究着他独创的塑性建筑。新艺术在美国也有回声,其代表人物是泰凡尼,他擅长设计和制作玻璃制品,特别是玻璃花瓶。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师及许多优秀的作品
纵观所有设计师,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赖特。赖特(1869-1959)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的一生中,行遍各大洲,在很多不同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过,这就为他毕生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为他每一时段截然不同的风格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依
据。
赖特的创作令我着实咋舌,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不胜枚举,但像赖特一样能把自己的创意持续下去,到晚年还能继续突破自己,寻找新风格的大师就屈指可数了!赖特是建筑史上最多产的设计师,他在90年的生命中创作建成1000多件作品。他在每一时期每一区域所设计建造的作品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从东西艺术完美结合的东京帝国大饭店,到三十年代自然天成的流水别墅,到充满异域风情的西达里埃森,到晚年继续突破追求不同的唯一教堂,到带有后现代色彩的普赖斯大厦,再到开始以曲线为主的古根汉姆博物馆〃〃〃〃〃〃赖特的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设计大师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设计理念。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这才是一个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凝结了这种精神的作品才能留芳百世!
在赖特所有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无疑就是他在三十年代于美国建成的流水别墅。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流水别墅的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花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流水别墅的空间陈设的选择、家具样式设计与布置都独具匠心。流水别墅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时光飞速,转眼间半个多世纪已被时间的车轮碾过,但是赖特和赖特的作品仍然在时光的打磨下濯濯生辉。富有生命的艺术最不朽!赖特以他坚韧不拔的毅力,矢志不渝的斗志,源源不断的灵感,积极向上,永不停滞的心态为那个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年代书写了更为宏伟,更为色彩纷呈的画卷!篇四:工业设计史学习心得 世界工业设计史潮学习的感想概述
序言
这篇心得本不是课程的结束论文。只是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感想。许多东西难以拟稿成篇,于是只用了片段式的表达。
1。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我们的设计史老师,也是服装设计师。成熟稳重,个性睿智,是许多同学心中的偶像并不夸张。给我们上的是工设史,也是人生哲学!这是我的看法。
我会永远铭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2。
通过学习工业设计史潮,对工业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只有认清历史,才能把握住现在。当然,时代的车轮是一直在向前发展的,工业设计也是与时俱进的,我们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纵观整个工业设计史,无非是改变了的重复----改变的是时间空间,重复的是历史的足迹!
3。
工业设计到底是何物?每每告知别人自己的专业时便会遭问此句,因为很多人对它还比较陌生。但是,严竣的竞争局势不容我们再对它陌生。因为我们的祖国也要发展工业,也要发展世界品牌,也要富民富国。
工业革命是工业设计的母体,所以,工业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和经济发展而孕育出来的,它以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为手段,以满足市场需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原则,通过人性化的造型设计,推出具有全新面貌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曾长的需求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市场地位和经济效益。
4。
关于莫里斯,为什么他是现代设计之父?我难以理解,也许这是我上此课的最大遗憾。其成就是许多里程碑式的人物都有的;其机遇或者想法也并非自成一家,别无分店。其最大成就是打破装饰性为主的传统建筑,然而是否设计世界以此为古今分界呢?难以定论!我将继续研习史潮以求真解。5。
我较喜欢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格罗比乌斯和唯美主义的拉里克,前者的设计精神领导了包豪斯;后者的高雅风格征服世界成为法国高雅风格的代表
6。
我最崇拜的设计师是美国人罗维,可口可乐标志设计者,流线型风格的倡导者,工业设计专业的先驱。原因很简单:他让流线型深入产品深入人心!这也是我最喜欢用的风格。
7。
有关的一个想法:设计史里人物很多,学过的很多而我真正记住的很少,是否要象中学历史人物一样抽那么几个早上痛背几遍兴许混个耳熟!
8。
战后日本意大利发展神速。德国也不落后,似乎但凡战败国,只要其略有改悔之意便得万人扶正。日本有三菱日产本田丰田索尼佳能??每一个在我们国家都人皆耳熟能详。这是日本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我尤其痛恨日本人,其所谓的和魂洋才不知跟美国的引进包豪斯教员学子有何区别;其集体主义精神也许就是大日本帝国时的武士道精神的延续,并不值得自豪。况且集体主义并非日本特产!其重视教育也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呼声最响的声音,怎奈我们人多地广,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当然小小的日本很容易就整体提高了。无怪!日本的民族之魂根深蒂固的恶劣,从来看不起中国;
从来不把落后者放在眼里;残无人道(普遍而非全部);日本的工业设计的发展就如同秦烩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的恶人即使有那么百分之零点几的小足之处也不值得我们去学,有之只觉其恶,无之尚感清净。意大利则不然,其独到之处在于输出人才和响誉全球的新设计风格。(ps:该段只作浅薄直言,说过是感想,敢想既言,请老师原谅。)
9。
观念的革命必然导致产业的革命,新世纪呼唤工业设计意识的觉醒与奋起
现代工业社会,名牌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工业设计,有人说:工业设计是名牌的摇篮。实施名牌战略,其重要环节就是推广现代化的工业设计,高新技术只有通过工业设计才能变成美观大方的实体产品,才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可见工业设计与工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我国产品之所以落后国外,是因为不重自身设计一心想学国外产品,从而不能打入国际市场,从而不能与国外交流,从而落后千丈。
10。
结语:
“新旧世纪转换之际虽极不稳定,却处处潜含发展机会,而目前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温故知新的最佳时刻。展望未来,世界工业设计的历史发展方向将要把我们引向何方?设计风格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是一个更加宽泛和多样化的新时代,类似计算机式的网络体系必将冲垮金字塔式的体制,为此,我们屏住呼吸,翘首以待。”(引李亮之老师言)
工业设计025班 篇五:设计史学习心得
设计史学习心得
近来,由鹿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设计心理学》,让我们深有感触。明确啦很多道理。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中不断完善自己,学好这门知识将更深刻的了解设计史,更能有助于以后的设计。
设计史是对设计的历史的研究。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至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设计艺术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设计实践、设计史、设计教育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设计史包括审美价值取向,社会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意识。在人类悠久的设计史中,设计的范围和类型不断的发生变化,从早期遗留下来的器具中,可以显示出实用和审美两大要素的结合。
工艺在莫里斯时代被艺术家们重新发现,从而开启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大门。同时也宣告了现代艺术诸种类之间的相互对流、整合和发展的新时代的开始。英国的设计启蒙运动在设计思想上为以后的设计运动建构了理论观念,并以身体力行的设计实践活动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就其性质而言,设计启蒙运动是从手工艺设计逐步向现代设计过渡的运动,是整个世界设计运动的出发点,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设计史主要包括7个方面:
1、设计的概念
2、开启现代设计之门----设计启蒙运动
3、现代设计新风尚----新艺术设计运动
4、现代设计装饰风----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风格
5、现代设计的革命
6、现代设计里程碑----包豪斯的出现,对现代设计艺术理论、现代主义 设计教育和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现代主义设计的持续与反叛时期
【设计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教学模板设计学习心得06-11
制药工艺设计学习心得12-31
无障碍设计学习心得07-10
设计院cad学习心得10-28
Java设计模式学习心得01-20
学习习近平面设计的心得06-17
网页设计学习的心得体会10-05
学习微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10-23
工程量清单计价学习心得及课程设计08-19
如何学习美工设计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