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旅行日记

2024-11-29

小学生的旅行日记(16篇)

1.小学生的旅行日记 篇一

过完了痛苦发高烧的周末,病也差不多好了,我准备好该带的东西,开开心心的到学校,一路上交通拥挤,火车被挤的水泄不通,还以为快迟到了,结果还很早到。

交完功课,把多带的东西放在教室里,我们到外面排队,先听完老师说完话以后,我们各组各自去向妈妈行拜托礼,并且拿我们的路线规划图给妈妈,当我回来排路队时,老师看我还拿着回来,发现我们这组有一点问题,在被老师教导,还在全班面前数落一顿后终于要走了。我们先走到后门捷运站排队坐游览车,一进去,司机叔叔就先让我们看游览车紧急的使用工具,使用的方法和用途,看完还听张老师讲完一些话,也让家长讲了一些话,就到动物园了。我们先在门口那里合照,老师还教我们迷路时怎么辨识方向,知道了「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这句成语。说完我们到教育中心遇到了导游,导游说了一些话,因为教育中心没开,所以我们到前面的动物区看看到了猴子在那边荡来荡去,还捡池子里的饲料来吃,真可爱!除了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大猫、大冠鸠等许多动物。最后我们去昆虫馆,我们在在门口完了抽签游戏,有人还因此得到了大贴纸,我也因知道昆虫跟动物有什么差别而得到一张小贴纸,进去以后我看到一只锹行虫的大模型,还看到几只蝴蝶,最后另一个导游让我们看蜻蜓的电影,让我知道蜻蜓在恐龙时代就有了,古代的蜻蜓是现在蜻蜓的五倍大,翅膀是七十五公分长,但最后有奖征答时导游问古代的蜻蜓是现在蜻蜓的几倍大?我说成了七十五倍大,在全班喧笑声中,我把手放在脸上,好像恨不得钻个洞躲进去似的。

2.小学生的旅行日记 篇二

一、研究的方法、原理及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高校学生徒步旅行的喜好、经历、组织方式、线路、工具;可自由支配费用以及愿意投入到旅游中的费用等十几个问题。

本研究于选取了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外国语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五所高校为调研地, 并随机选取了五校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到了100%。

二、调研的数据分析

(一) 基本特征分析

在所有受访的学生中有80%的学生喜欢徒步旅行, 而高达39.7%的学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徒步旅行的经历,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徒步旅行的, 只是由于市场开发程度较低, 很多学生没有获得相关经历的机会。通过对学习状态的调查, 发现多数都处在不太忙的状态下。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都反映自己课程很松, 大学生活过得相当乏味, 很想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而简单的徒步旅行可以较好的满足这种需求。

(二) 徒步旅行需求层次特征分析

1、旅游消费能力分析

受访学生可自由支配费用都集中在300元左右, 而在这些费用中, 他们愿意投入到旅游上的费用大多在100元左右。虽然目前他们的消费能力还比较有限, 但是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还是愿意把较大部分日常花销外剩余的钱投入到旅游当中。

2、对徒步旅行知识了解程度分析

在受访学生中虽然有80%的学生喜欢徒步旅行这项运动, 但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上, 不了解的占16%的比例, 了解一些的占82%的比例, 很了解仅占2%。很少有学生对徒步旅行知识了解得非常全面, 这表明目前秦皇岛的旅游企业还没有重视到这个市场, 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大学生对新生的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鉴赏力和接受力, 有开发徒步旅行市场的良好基础。

3、喜欢徒步旅行的原因分析

有61.25%的受访学生喜欢徒步旅行最主要的原因是亲近自然;有26.25%的学生选择了释放压力和强身健体, 在徒步旅行中, 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 从学习中彻底地解脱出来, 真正地放松自己, 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挑战自我仅占3.75%的比例。这反映了秦皇岛市的大学生对于徒步旅行的需求还停留在观赏风景和身体需要等基本层次上, 对于较高层次挑战自我的需求很少。

4、选择的徒步旅行时间与组织方式分析

在240名喜欢徒步旅行的受访者中, 可以接受一次徒步时间长度上, 选择2天以内的学生占86.5%, 选择3天以上的占13.75%;在出游时间选择上, 选择周末和黄金假日徒步旅行的学生共占68%, 选择寒暑假的学生仅占15%。就组织方式上来看, 喜欢徒步旅行的学生大都喜欢与朋友同行, 占71.25%的比例;喜欢旅行社或俱乐部组织的仅占2.5%的比例。以上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徒步旅行时间普遍较短, 大都喜欢在短假期内去徒步旅行;二是出游方式主要是自助旅游的方式, 强调自由, 不喜欢被传统旅游方式所束缚;三是当前学生可选的渠道太少, 能够真正实施徒步旅行的机会太少。

5、喜欢观赏的景观类型与徒步旅行的路线分析

就喜欢的景观类型来看, 喜欢山体风光的占78.75%的比例;其次为峡谷瀑布的占63.75%的比例, 碧海金沙和长城古寨的比例分别占37.5%和32.5%。受访学生们喜欢观赏的景观类型差异不大, 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差异并不明显 (见表1) 。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希望在一条线路中能够观赏到多种类型景物。在秦皇岛目前适合徒步旅行的线路中, 沿海类型的徒步旅行线路较受大家的欢迎, 占67.5%的比例, 在所有类型的线路中, 选择A3、B2、C2这三条线路比例相对较高 (见表1) , 就这三条线路本身而言, 共同的特点是沿途景点在秦皇岛的知名度很高, 学生们对其了解较多, 所以他们在选择线路时会偏向这几条熟悉的线路。

6、购买徒步旅行工具的意愿分析

调研结果表明在今后一年内受访学生愿意购买的徒步旅行工具的种类较多。急救包、救生工具的比例占46.25%, 说明一部分爱好徒步旅行的学生已经开始了解到这些工具在徒步旅行中的作用, 并且愿意在以后的徒步旅行中购买这类工具。宿营工具占53.75%的比例, 这个比例相对较高, 尽管目前拥有宿营工具的学生很少, 但在今后的徒步旅行中打算购买的学生却很多, 这说明他们愿意去尝试并挑战长路线的徒步旅行线路, 并且有体验野外宿营的打算。

三、徒步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一) 优先开发专项徒步旅行产品

调查表明, 秦皇岛高校徒步旅行市场目前还集中在对徒步旅行十分热爱的学生中, 他们对徒步旅行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多, 理念新, 而且学生好聚群活动, 带动效应特别强。这一市场的优先开发将对秦皇岛高校徒步市场的培育与开拓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因此, 要重视他们的徒步旅行需求, 在产品开发上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开发专项的徒步旅行产品。

(二) 树立正确徒步旅行理念, 有步骤开发高校徒步旅行市场

首先就要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徒步旅行, 给他们创造各种体验徒步旅游活动的机会, 这样才会让喜欢徒步旅行的学生能够行动起来, 同时带动那些对徒步旅行有潜在兴趣的学生, 使他们的兴趣变为现实;其次应当加强对徒步旅行知识的宣传, 加深学生对徒步旅行的了解, 在学生熟悉的徒步旅行产品中逐渐融入徒步旅行的概念, 实现产品的转型。

(三) 徒步旅行线路的开发要符合学生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

根据秦皇岛高校学生的消费能力与消费习惯, 徒步旅行项目设计要对高档的徒步旅行产品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要增加一些符合学生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项目。在设计路线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线路中存在的景点是否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如老龙头、角山、黄金海岸、祖山等, 可把它们中的一些作为线路名称的一部分, 这样可以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对没有出名景点作支撑的线路,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 让学生们了解线路的内容和特色, 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最后还需要把不同类型的景物尽可能合理地融入到一条旅游线路中。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秦皇岛高校学生对徒步旅行知识了解较少, 对徒步旅行的喜好也仅停留在观赏风景和身体需要等基本层次上, 而且至今仍有较大比例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徒步旅行经历。低度的市场开发和较少的市场关注是主因,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聚群带动效应和学生在旅游线路中的自主性是市场开发与宣传的关键。第二, 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的活动时间为2天以内, 对景观类型的喜好差异不大, 但对徒步旅行线路上的景点知名度和景物类型的多样化要求较高, 因此, 主要景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短小精悍的旅游线路产品将更受学生的欢迎。第三, 尽管当前拥有徒步旅行工具的学生较少, 但已有相当部分学生对徒步旅行工具表现出浓厚的购买欲望,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随着经济的发展, 长线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中级徒步旅行线路产品将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05 (3) .

[2]、王平.高校开展徒步旅行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

[3]、李春颖.黄远水.国外背包旅游研究的多维视角[J].旅游科学, 2005 (2) .

[4]、Scheyvens R.Ba ckpackertourism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Anna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1) .

[5]、Hampton, M.P.Backpacker Touris-mandeconomic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6]、朱璇.背包旅游者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意义探究[J].旅游科学, 2005 (3) .

[7]、盛蕾.背包旅游及其特征[J].社会科学家, 2003 (4) .

3.沙尘暴的旅行日记 篇三

五月六日星期五晴

其实,我也不太说得清楚为什么要选择今天出发,大概是因为今天正好天气很晴朗吧!我沿着种在沙漠边缘的树木悄悄地移动,小树们因为经受不起我强大的力量,一棵棵地弯下腰来。我的心一阵刺痛:可怜的小树。我离开了那一片小树林,在亮得刺眼的沙漠中孤独地行走,心里不禁怀念起沙漠中的那些亲人们。唉,心里真的不好受……

五月七日星期六阴

我以最快的速度奔出了沙漠。沙漠旁有一片黑色的小湖,小湖里生活着食人鳄,这是我早就知道的。小时候,我曾在那里救下了一只雪白的小兔。现在,那只小兔应该已经长大了吧?

黑湖旁有一个精美的兔子窝。我凑过去嗅了嗅,兔子特有的味道熏得我栽倒在地,眼镜也抛到了十米远的地方。兔子窝里好像出现了一点点骚动,难道鳄鱼来了?我摸索着戴上了眼镜,才发现一个极为熟悉的雪白脑袋从兔窝里探了出来,它的身边还有六个毛茸茸的小白球。

“你是福德吗?有孩子了啊?”我差点没笑出声来,这不正是我救下的那只小兔吗?

“是呢!”福德的脸都红了,“妻子才生的哩!”

“还记得当年,你爬到黑湖中心那棵枯树上,差点掉进鳄鱼口中吗?”我不经意地往黑湖中心瞄了一眼,“那棵枯树,没了啊?”

“对啊,才断的呢!”福德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黑湖,有点惋惜地说。等等,难道是我刚刚不小心把它刮断的?

我在福德家附近住了一夜,和福德聊着说不完的往事。但天一亮,我就走了。

五月八日星期天阴

我随着黑湖流出去的水往下游走。在一片原始森林中,黑色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亮了。我靠着一棵粗壮的老白杨树坐了下来。望着清澈的水中我那土灰色的身影,再看看身旁那些娇嫩的小野花,我叹了口气,它们多漂亮,而我,却是人们讨厌的沙尘暴!

河面上出现了一个倒影——一只美丽的花猫。突然,倒影说话了,不对,应该是河对面的那只花猫彬彬有礼地说话了:

“尘尘,还记得我吗?”

“你是——?”我飞到了河对岸。

“花猫问问。”

“问问?好像有点印象……”我突然想起来了,“就是我小时候迷了路,给我喝鲜奶,然后又送我回家的那只猫咪?”

“对呀!”问问笑了,“唉,你这尘尘,真健忘!”

“我……不和你多说了,我还要赶路呢!”

“那这样吧,你照着这张地图去马赛里鹿森林玩玩吧!那里,是我的家乡!”问问扭扭捏捏地说完之后,递给我一张破破烂烂的地图,给我指了指地图上的一片森林,然后跳到丛林中,不见了。我原地躺下,睡了一个有生以来最甜美的觉。

五月九日星期一晴

醒来后,我走出了阳光明媚的丛林,沿着一条偏僻狭窄的小石板路走了一小时,来到了一片宽阔的大草原的边缘。我伸长了脖子往草原里窥视(也不是窥视,就算是参观吧)了一番,确定没有埋伏,便从草原上刮了过去。翠绿的草有半人高,此时,它们像绿色的波浪一样上下起伏着。

在一个岔路口的草丛中蹿出了两只一模一样的野狗。克隆出来的吧,我想,现在的动物也懂得高科技了?我拿着地图,正愁不知道往哪条路走呢,正好问一问它们:“往哪边走可以到达那个什么马赛里鹿森林?”

“从这边!”一只狗指着左边的那条路。

“不对,是从这边!”另一只狗指着右边的那条路。

“我到底听谁的呀?”我的眼镜从鼻粱上滑落了下来。

“嗯……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

我的天,我都快等死了!他们不知道我沙尘暴的时间也是宝贵的?我选了一条我自认为对的路走了过去……

五月十日星期二大大大太阳

对我来说,今天真的很不幸!我竟然碰到了我最最最讨厌的大太阳!虽说我问过豹子之后,知道自己走对了方向,但是却不得不在这发烫的石子路上走个没完没了!下午的时候,我阴沉着脸,面对着眼前那至少有十条道的路线,到底该走哪条路啊?一只小鸟叼来了一大堆树枝,扔在一个岔路口的入口。难道,这是一个暗示?是走那条路,还是再试试别的路呢?我犹豫不决,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那条狭窄的小路,小路旁的岩石越来越少,而树木却越来越多。到深夜时,差不多已经看不到大块大块的岩石了。莫非……莫非我真的到了马赛里鹿森林?

五月十一日星期三晴

我睡了一夜。醒来时,惊喜地发现自己面前竖着一块写有“马赛里鹿森林”的大木牌子。哇!我成功了!我兴奋极了,真想坐在森林入口处痛痛快快地大笑一场。

我往森林深处走去,惊讶地发现,这片森林简直是美丽的人间仙境: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在遍地的小草、野花上闪烁着,一条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小路伸向不远处的双层小木屋。那小木屋有着亮亮的红瓦屋顶,二楼墙面的淡紫色和一楼墙面的金黄色好像才刷上去的一样,整栋楼都亮晶晶的。墨绿色的栏杆围着淡绿色的前廊,两把天蓝色的安乐椅在前廊的棕色地板上“嘎吱嘎吱”地晃动,粉色天花板不知为那两把安乐椅挡过多少风雨。淡蓝色的台阶与石板路未了个“亲密接触”。除了通往小木屋的那条小路之外,还有另一条小路通向了后院。后院有一个用水泥砌起来的彩色花坛。花坛中种着娇嫩的,还挂着露珠的郁金香,红的、黄的都有,还有雪白的一尘不染的百合花。花园中心的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中,有一架水车,正乐此不疲地转了又转,转了又转。

4.我的旅行日记 篇四

我们为什么要在旅行前做计划呢?俗话说“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要有准备才能成功。我们旅行也要做好计划,才能吃得安心,玩得开心。

我觉得一个旅行计划应该包括住、吃、行、玩这四个方面。

首先,我们这次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南沙花园酒店。妈妈已经提前预订好房间,我们到时只要带上预订单就可以了。

然后,就是吃的计划。除了酒店送的早餐之外,我们还有三顿正餐要安排。南沙地处海边,我可是打算尝一尝海鲜大餐。

接着,出行的计划我也准备好了。我已经上网查好从我家到酒店的线路,可以通过地铁和接驳公交到达酒店。从酒店到餐厅就需要打车了。

最后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玩什么。酒店有提供恒温泳池,我们可以享受在冬天游泳的乐趣。另外还可以去酒店旁边的滨海公园玩沙子和踩单车。

5.我的旅行日记作文 篇五

我们被装进一个轰隆隆响的大机器里,锋利的刀片把我们兄妹5人粉碎成一个个的小不点,现在我们谁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高粱、玉米,还是什么了。

我们只好任由自己被一个高高架起的大铁臂送进一个庞然大物的嘴巴里。在这里,我们又认识了酒曲叔叔,大家一起来到发酵池,工人叔叔用红土把我们埋起来。在一片漆黑里,我们昏天暗地地不知道睡了多久,突然有一天,我们被挖了出来,终于能再次看见太阳了。

下一站,我们被送进一口奇大无比的锅里,它像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把我们吞下去。里面好热啊,我不停地流汗,咦?我好像变样了,这么细的管道我都能顺畅地通过,哈!原来我已经变成了液体。

这还没算完,我又进了缸里,昏沉沉地睡了几十天,我的味道变得更加香醇,这太让人兴奋了,因为连我自己都爱上了自己。

6.日记本的旅行作文 篇六

日记本的旅行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天空缀满无数闪烁的星星,月光像水银一样洒满了大地。

小明告别一天的劳累,上床睡觉了。就在小明刚刚进入梦乡的时候,他的日记本迫不及待地跳出书包,撅着嘴,自言自语地说:“一直待在小主人书包里,太无趣了,我要出去见见世面。”它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大街上,不一样的世界立即映入眼帘:很多漂亮的楼房,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发出耀眼的光芒。湛蓝的夜空中镶满了一颗颗钻石般闪闪发亮的星星,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正朝它眨着眼睛,好像在说:“日记本,晚上好呀!”“哇!太迷人了”日记本陶醉地边走边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正当它走到马路中间时,一辆卡车疾驶而来,日记本急忙纵身一跃,幸亏及时,不然就被压扁在马路中央了,日记本吓得胆战心惊,飞快地回到了小明的书包里。

经历了这次旅行让日记本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诱人,但要学会保护自己啊!

7.小日记:小学生放飞心灵的空间 篇七

一、接近学生,共同感悟生活

教师要成为学生平等、亲密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世界,满足他们的愿望。喜学生所喜,忧学生所忧。你该知道“小丸子”是何许人也;你也该悉知“奥特曼”变身的奥秘……惟有如此,教师才能牵着学生的手在日记的天地里遨游。一同感悟生活,品味生活,引导学生用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的美。

二、点缀日记本,展示“真我”的风采

当学生刚升入二年级时,教师就送给他们每人一本崭新的日记本,请学生为这个“新朋友”设计形象,自己动手剪剪、贴贴、画画,并起一个最美、最富有诗意且最能体现自己个性魅力的名字, 来展示真我的风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小朋友手捧这本经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日记本时,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写日记的欲望已经在心中悄悄萌发。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留给学生更多空间

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或不善于观察,所以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平时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条件。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生活——劳动、参观、游玩、采访、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动腿,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记日记的兴趣和冲动已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内心。例如:在学校生活中,为了参加呼啦圈比赛,小朋友们认真练,以至于走起路来都要情不自禁地扭啊扭时;一次有趣的参观, 令他们大开眼界时;学了一个童话故事,不满足于平淡的结尾,想要为它“狗尾续貂”时;班队会上“小主持人”、“小演员”纷纷施展自己才能,获得好评时……日记应运而生就不足为怪,学生写作时兴趣盎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日记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极具个性色彩的精神产品。所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不应有过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要允许学生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和心灵,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选择材料的能力,而且他们的观察视角也许更独特。看 ! 目睹“美伊战争”,小朋友呼唤世界和平;抗击“雾霾”天气,他们感受到“洗手”“戴口罩”是“小公民”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他们的文笔还很稚嫩,但我们从他们的言语中仍感受到满腔的童真。

日记并非只能写事,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或记事,或议论,或抒情;或信笔涂鸦一幅画,或随笔吟诵几句诗; 或采撷几片秋的落叶拼个有趣的图案,或觅来一张泛黄的照片配几句话;或把心底的秘密悄悄倾吐,把高兴的笑、悔恨的泪融入日记; 或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任你放飞理想……

四、运用评价,激发兴趣

(一)语言激励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我们可以常在日记末写上几句真诚、温馨的评语,常跟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向学生在日记中挥洒的快乐表示祝福,对倾吐的烦恼给予安慰,尤其要给学生保密,尊重学生的隐私,使学生敢于倾吐真情,唤回学生的童心。

(二)在学习园地内开辟《笔尖上的梦》日记专栏

由教师推荐,把一些学生的优秀日记和进步快的学生日记刊登出来,使大家把能在学习园地内登出自己的日记看作是很光荣的事。

(三)举行日记朗诵会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写得最满意的一篇日记在班上朗读,每周一次,由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日记。

(四)寄日记

向父母、亲戚、远方的朋友、同学寄日记卡,卡片上写一则日记,请他们给予指导和评论,然后收集起来,在班上通报。

(五)主题游戏

开展“我是怎样写日记的”主题游戏,让学生自我总结,谈体会,找差距,交流观察和写作的经验。

(六)争取发表

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投稿,因为有了“争取发表”这个目标,学生写日记就有了主动性、目的性,写日记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当学生的日记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或获奖、发表时,心中自然会涨涌起成功的喜悦,并成为今后努力的动力。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日渐浓烈,写话水平也逐步提高。生活需要记录。对学生而言,一篇真正的好作文是不可能一下就写出来的,它必须有积累,很可能首先就出现在日记里。因为那不仅是一个材料的仓库,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的仓库。由此可见,日记,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学生放飞心灵的自由空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当这些学生打开那尘封的日记,看看他们那时的童真,那是多么珍贵的一份记忆……

摘要: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二年级学生书面表达作了如下规定:能写完整的句子,能连贯地写出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学习写简单的留言条、请假条和三言两语的日记。随着笔者的不断深入研究,实验班小朋友的识字量逐渐增加,所积累的语言也更为丰富。因此,我们有必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8.记一次快乐的旅行的日记 篇八

今天,我和家人一起去内蒙古玩。在飞机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大草原了。下了飞机,我在旁边就看到了绿油油的草。在汽车上,我一边看外面的风景,一边听导游说:“我们现在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缘。”我一听这个立马兴奋起来,心里暗暗地想:这么说我是不是要出国了呢?一路上,两旁有很多风力发电机,而这些发电机有辐射,对小草的生产不利,所以这边的`草长的不是很茂盛。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马场。一下车我就看到柱子上栓着许多匹马,我带上护具,还挺神气的呢!我选了一匹白色的马,我见它特别乖又很帅气,我给它取了名字叫”白马王子“,那边的工作人员把我抱到马背上去,旁边的导游还特地嘱咐我们不要拍马屁。马带着我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散步,骑在马上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很快骑马活动结束了,要去下一个景点——套娃广场,心里真是有点舍不得呀!

到了套娃广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套娃。进入商店,里面有许多琳琅满目的饰品,我买了一个套娃做为纪念。

9.英语旅行日记 篇九

In July 25, just my summer holiday I went to the Huangshan Mountain with my parents.We went there by car.There were a lot of plants, such as bamboo, pine.The weather was bad.It was raining and cool.We took the cable car up the mountain.Huangshan is well known for its pine trees,rock formations,the sea of clouds and hot springs.We took seven hours to climb.We are so tired in afternoon.But I am so happy.I hope come here next time.

10.谈指导小学生写日记的“三措施” 篇十

一、从“兴趣”入手, 提高习作水平

兴趣是学生勤奋的动力, 是人才成长的起点,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朱熹对兴趣也强调:“教人未见意趣, 不必乐学。”激发学生对作文兴趣刺激其表达欲望, 使之乐于作文, 那么如何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选材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平时干些什么, 玩些什么, 想些什么, 老师都要有个数, 有个数后出题就有了范围, 就叫学生把干的、玩的、想的在日记中写出来。

2.成功体验, 激发兴趣。学生最大的喜悦莫过于对自己成功的体验了, 只要他们对写作有了成就感以后, 相信他们就会爱上习作, 乐于习作。

我班有个学生, 家庭环境较差, 在家经常要帮家里人干家务, 与同伴玩的时间都没有, 时间长了, 大家都冷落他了, 他自己也把自己封闭起来, 学习成绩一般般, 平时也少看课外书, 一次, 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的好伙伴》, 第二天, 学生们都将自己的作文纷纷交上来, 只有他交了本空本子上来。课后我找到他, 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他低着头对我说:“老师, 我没有伙伴。”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感觉这孩子太自卑了, 我赶忙安慰他说:“是不是家里的活太多了, 没时间和小朋友玩。”他点了点头。“那你能不能告诉我回去主要干了些什么。”。他就说了“煮饭、烧菜、喂猪……。”当他说到给牛喂水洗澡时, 我发现他特激动, 脸上还有一丝笑意, 我赶忙引导他, “那你家的牛都很喜欢你吧!”他忙说:“对呀!每次看到我回来了, 牛尾巴就甩起来, 眼睛还冲着我笑呢?”不知不觉地他竟讲了一堆他与牛的事, 我听得很高兴, 最后我引导他, 那你家的牛都成了你的好伙伴了不是, 他笑着对我说:“老师, 我会写了, 我回去补写!”下午, 他就将一篇充满人与动物间的默契和情感的作文交了上来, 我帮他修改了一下, 贴在我们班的示范栏里, 同学们都纷纷来看, 怎么也想不到, ××同学能有这么一篇有趣生动的作文展示在这里, 同学们不断地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他也露出了微笑, 从那次以后, 同学们也主动去接近他, 不再用异样的眼光看他, 有了这次成功的体验后, 我发现他对作文课积极了许多, 还不止一次地受到表扬, 作文水平当然就提上来了。

以此为例, 我就经常寻找学生们不同的闪光点, 寻找机会让他们逐一地体会自己成功的喜悦, 逐渐地我们班的作文水平在不断地成功中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 笔者不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他们纷纷向老师表示自己的决心, 并人人准备好写日记的本子, 开始写了起来, 并形成了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二、先模仿后创新, 读写结合

要求学生把自己一天的想的、看的、做的、玩的, 值得写的事记下来, 不要拘束形式, 要求语句流畅, 简明扼要, 有重点。并要求他们天天写日记,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了习惯。如:坚持一举两得的循环日记。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习作材料的最好方式, 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日记的内容很广, 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 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循环日记”, 同一小组的同学轮流写日记, 互相评价, 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 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又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一) “循环日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刚开始, 学生写的日记都比较简单, 有的学生总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我鼓励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 并帮他们找突破口:活泼紧张的学校生活, 快乐有趣的动手操作, 曲折感人的电视节目, 刺激迷人的电子游戏, 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小巧玲珑的物品都可纳入日记中来。

有一天上体育课, 学生们都很兴奋, 我就提议把体育课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第二天, 果然有几个学生写了体育课。其中, 林明华把女同学跳绳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生动具体。杨婧同学问我:“老师, 我想把厦大的哥哥姐姐教我们动手做风车的事写进日记里, 可不可以?”我说:“你试试嘛!”第二天, 她果然交了上来, 我利用班会课上的几分钟读了她的日记。江智渊举手说:“我提个意见, 做风车的动作描写较少, 还可再修改。”我肯定了他的意见, 让他帮着修改, 修改完, 杨婧重新誉抄, 贴在展示栏, 同学们都围上去观赏。就这样, 写日记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 平时写日记愁眉苦脸的同学都纷纷找同组的“高手”帮忙修改, “高手”们也都乐此不疲。

(二) “循环日记”引导、督促学生的言行

“循环日记”引导、督促学生的言行, 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还发现班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好人好事多了, 打小报告的现象少了, 班级气氛活跃了。原因是, 你一不小心, 会成为别人的日记素材。

小王写了一篇“恼人的体育课”, 重点描述了淘气包小江的丑态:专门捣乱, 别人正兴高采烈的跳绳比赛, 他就出其不意地冲进“阵地”, 用脚勾住绳子, 让比赛的同学不得不停下来, 他还用蹩脚的英语说:“I am sorry”, 大家被他弄得啼笑皆非。我就把这篇日记拿出来交流, 同学们哈哈大笑, 小江羞红了脸。从此, 他的“疯劲”收敛了不少。

今年元旦过后, 我们搬进了新校舍。不少同学都写到日记中, 表达搬到“新家”的兴奋和喜悦。黄胜杰提议:“这是我们的学校, 也是我们的家, 我们一定要爱护里面的一草一木”。小平还提出了“爱校的三措施”:不能弄脏墙壁, 经常清理垃圾桶, 一天冲洗厕所四次。

通过循环日记, 学生们互相提醒互相督促, 表达共同的心声, 他们的自觉行动胜过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啊!几个星期下来, 我班的教室、环境区都特别的整洁。循环日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还能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 一举两得!

三、从“导”字入手, 提高习作能力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较为肤浅, 而农村的学生, 受社会环境的限制, 意象贮存较为杂乱, 写起作文来, 就显得思路狭窄, 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 必须多下几分功夫, 先要找准习作的源头———充实生活, 坚持写日记, 以此来调动学生从审题到用心交流, 以及最后的带有创意的表达。

11.旅行日记 篇十一

我们来到了西峡县的鹳河旅游区——中原第一漂,体验了惊险、刺激的鹳河漂流。

我们坐上皮艇一眼望去河面宽阔,蜿蜒曲折,像一条长龙直通天上。轻风一吹,河面泛起层层小浪犹如起了皱的裙幅,均匀地平铺在河面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像撒满了珍珠一样。我坐在皮艇边把脚伸进水里,随着船的走动,水轻抚着我的脚面,感觉舒服极了。突然平静的河面像一锅烧滚的开水,猛烈地沸腾起来。那张牙舞爪的浪花,就像妖魔鬼怪一样,向我们扑来,河水打湿了我们的衣裳,皮艇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在河面上跌宕起伏,漂浮不定。

水面就像一张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忽而平静,忽而沸腾。

12.旅行日记 篇十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五台山旅游。下午1;30从家出发,晚上到阜平时7;30,我们在一家旅馆住下,第二天早晨六点我们就开车去五台山,一路上,我看见山山连绵不断,高低起伏。有的山 连起来就像一条巨龙。近处的山颜色深,远处的山颜色浅。我们走了五个隧道,最长的隧道是长 城岭隧道,它全长是4641米。我想‘中国人太伟大了!竟然穿越4641米的大山。我真为他们骄傲!

我们很快就到了五台山,我们从西门进山口买了票,就把车停在停车位,然后我们坐上观光车去大塔院寺,我们过了大塔院寺,我们来到菩萨顶山上一看,风景真美呀!对面山上是大片大片的树 ,有松树、杨树、枫树、还有橡树。橡树高高的像士兵一样站在前线,好像是守护着五台山呢!

五台山上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各种各样。无颜六色,构成一幅很美很美的图画。我知道;它真是十大名山之一。五台山真美。

13.浅谈对小学生日记练笔的正确指导 篇十三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能作文”的能力。自能作文的质变要以合乎科学的量变作基础, 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把水平不一, 层次不同的众多学生按同一文体, 同一步调进行训练, 且规定每学期大小作文至少各写八篇, 这是不能达到作文的自能目的的, 更何况除经常写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之外, 还有些看图作文, 书信等, 每种作文能练写几篇就可想而知了, 没有足够量的积累, 怎能期待大批学生素质来一个“质”的飞跃呢?日记练笔正以覆盖面广, 灵活性大的特点, 弥补课堂作文的不足。但是简单的量的积累并不一定能引起质的飞跃, 无目的的日记练笔, 循环往复, 原地踏步走, 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故此, 要想练有成效, 必须加强正确指导。

如何正确指导学生日记练笔呢?

一、激发兴趣, 诱导引路

“教人知之, 莫如教人好知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要消除惧怕心理。正如课标所要求的:“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记练笔就是鼓励学生把平时说的, 看到的, 听到的, 做到的, 想到的记下来, 一天一篇, 内容不限, 形式不拘, 可以记一段妙语, 写一件趣事, 描一处景物, 谈一下见解。洋洋几百字也可, 寥寥数语也行。应让他们放飞想象, 写童真, 叙童趣, 抒童情。总之, 只要动笔, 就给以鼓励, 尽可能让学生觉得日记练笔抄记自如, 乐于为之。当学生写顺手后, 老师要逐步提高要求, 由观察到积累, 由内容到形式, 由数量到质量, 去劣求纯, 除杂存正, 一步步引向正规化训练。

二、有的放矢, 量中求质

学生从一年级下学期就开始写日记, 从写一句话, 写几句话, 到写一段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记练笔之后, 教师要依照《语文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规定的各年级训练点并结合课本习作例文的示范作用, 有目的地用题目牵引或专栏定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性、周期性的训练。比如, 三年级一开始, 学习写人, 我们不妨要求学生以“我的……”为题写一组系列作文, 要求一个系列少则三五篇, 多则十几篇, 每篇一百多字。到六年级再练同步作文, 要求则提高了。从三年级日记练笔中选取3至5个有意义的材料, 修改充实, 连缀成篇, 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复杂的写人的作文, 这就自然培养了学生的选材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 学生也会感到此法简单易行, 言之有据, 言之有序, 再也不是一到作文课便挤牙膏, 搜肠刮肚, 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形了, 学生便更乐于为之了。这就要求进入四五年级后, 日记练笔从数量要求逐步转向质量要求。具体做法有:

1. 小组合作, 放飞精彩

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 用到日记练笔教学中, 它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日记质量。为了在小组竞赛中获胜, 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用心观察身边的人与事, 尽力地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努力搜集材料。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递, 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萌生。

2. 互查互评有的放失

教师可举办“练笔得失谈”“互查互改互评”等活动让学生交流经验, 激励学生努力清除练笔中的毛病, 进一步提高质量标准, 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平时的日记练笔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服务的, 而不是无的放矢, 劳而无获的。

三、纵横延伸, 强化提高

学生经过几年的日记练笔, 常见的作文经过训练, 材料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 一些写作技巧也初步掌握, 大都养成了自觉练笔的习惯。进入六年级, 要求提高了。

1. 要对学生加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但想象又以知识为基础, 经常观察生活, 深入思考, 放飞想象, 作文才会境界高远, 充满灵气。学生在认真观察和亲身体验的同时, 写作的兴趣和冲动也会被激发起来, 场面描写也能写得有声有色了。

2. 激励学生全面正确的自我检查, 自我督促

学生全面正确的自我检查, 自我督促, 可以达到或超过《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要求。

总之, 在日记练笔的这一教学中, 我们再不难采取图省事, 放羊式, 而要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 真正发挥日记练笔对写作的辅助作用,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及水平。

摘要:目前, 小学生日记练笔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这一现象, 根据教学经验, 谈了对小学生日记练笔进行正确指导的必要性, 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正确地指导小学生日记练笔。

关键词:日记练笔,小学生,自能作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14.北京旅行英语日记 篇十四

Beijing has a long history . There are lots of places of interest .

Every year lots of travellers go sightseeing . Last summer holiday , I went on a trip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 .

It took us two hours to go there by plane .As soon as we arrived there ,we went to visit the Palace Museum and Tian’an men Square . The next day we went to the Summer Palace . The view there was very beautiful . We tasted many famous delicious Beijing foods . such as Beijing Duck .I also bought some souvenirs for my friends .Although we felt very tired ,we enjoyed ourselves very much .

15.沙尘暴的旅行日记作文 篇十五

“我”是沙尘暴----威沙,因为妈妈希望“我”长大威武天下,所以“我”姓威,小时侯的“我”,总是“沙沙”、“沙沙”叫个不停,就起名为“沙”,连起来就叫威沙,

沙尘暴的旅行日记作文

今天“我”的心情就像喝了蜜一样甜美,因为“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妈妈答应让“我”到外面去闯一闯,看一看。

-----2011年4月2日心情好到了极点

今天“我”就要到外面闯一闯了,“我”先去哪里好呢?哈,就去内蒙古好了。内蒙古有好吃的羊肉,最好吃的就是羊肉串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羊肉串在炭火上烤,烤到肉皮快要焦了,才好呢。肉皮虽焦,但皮香肉嫩----不说了,再说“我”就要垂涎三尺[注: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了。

-----2011年4月3日心情较好

“我”以每秒80公里的速度飞往内蒙古。刚刚到,“我”就闻到了羊肉串的味道。这羊肉串味十里飘香,“我”便跟着香味寻了过去,是一家烤肉店。“我”上前一步对里面的人说:“我是沙尘暴威沙,专门来吃羊肉串的。”话还没说完,里面的人“一窝蜂[注: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地跑了出去,不见了踪影。于是“我”便进去,坐在桌子上大吃起来。“我”听人说过吃羊肉串喝着酒更香,“我”没见过酒,就随便拿了一瓶“水晶葡萄汁”当酒喝。

16.小学生的旅行日记 篇十六

关键词:日记,初中,“得”与“导”

写作教学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当前写作教学实施难见实效, 学生对写作热情不高, 兴趣不大。而写日记则会让初中生获益颇多, 因此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是提高他们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教学实效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引导, 则有利于让日记深入学生的生活, 成为心灵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阶段, 青春的血液在胸中激荡, 激情涌动内心, 日常生活中也不缺乏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的人和物。他们之所以会畏惧写作,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话可写, 无从下手, 不会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写作时越没话写, 久而久之就越容易产生害怕写作的心理。而日记, 内容丰富无限制, 格式简单易把握,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每个人都可以有话写, 没有特别的目的, 只为把年轻的心绪抒写出来, 只因为心中有表达的欲望, 何乐而不为呢?一旦写日记形成了习惯, 它会很自然地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变成一种很自然的冲动, 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的境界。

一、初中生写日记之“得”

不在乎是长是短, 不在乎深奥还是浅显, 不在乎辞藻华丽还是朴素恬淡。总之, 日记是心灵的歌声, 是一种至真至纯的流露。只要你愿意, 就可以畅快地向这位挚友倾诉。写日记好处多多, 只要用心, 必有所获。

(一) 真实表达, 真情流露

日记, 可以让学生说真话, 说自己想说的话。“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 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里提出写作的要件。说真话、抒真情, 一篇文章才能够真实地传达出写作者的内心想法, 也才有可能打动读者。写作原本就没有那么复杂的功利性的目的, 我们可以诗意抒写生活的美好篇章。街头趣闻、日常琐事、生活杂感、师生情谊、考试心得、青春悸动……初中生的生活和感想比我们想象得要精彩, 写日记, 可以尽情地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与独特见解。这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 说真话、抒真情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实现。在这样的写作氛围和心理中, 叙述和表达无拘无束, 文字和思想畅行无阻, 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泻于笔端, 最容易形成写作者稳定的文风, 也会产生一行行、一篇篇打动心灵的富有个性和灵性的文字。长此以往, 学生说真话的写作品格和做学问的求实精神也会自然形成, 真挚朴实的文风会成为追求, 又何愁形成不了学生真实、真诚、真心、真情的情怀以及真性情、率真自然的美好品质?

(二) 规范语言, 形成惯性

陆游曾说过“功夫在诗外”, 日记是课堂写作的重要补充, 是连接生活化写作与课堂习作的桥梁。经年累月地写日记, 会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用语习惯得到规范, 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和感悟能力会越来越强, 文字功底越来越扎实, 形成一种写作自觉。如此, 课堂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水到渠成。日记写作习惯的养成还会让学生形成写作的惯性, 拥有表达的欲望, 心中有感有悟时不吐不快, 笔耕不辍, 使心灵的弦不断被拨动, 心灵的歌得以自由释放。

(三) 热爱生活, 珍惜青春

写日记, 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更珍视青春时光。青春岁月美好却短暂, 每个人的青春经历都只有一次, 失去了就不再回来。写日记, 正是将这青春的欢笑、泪水、喜悦和苦涩诉诸于文字、记录于笔端的过程, 必然会将生活中触动内心的事件和感悟小心翼翼地珍藏, 记录的过程中, 学生会深切感悟到青春的多彩和岁月的易逝, 感受到风景无处不在, 生活如此多娇。“岁月的溪水边, 拾捡起多少闪亮的诗行”, 这些诗, 必然会将青春岁月装点得绚丽、雅致。只要心灵充满着对生活的爱, 日记又怎能写得完呢?

(四) 净化心灵, 提升人格

坚持写日记, 可以净化学生心灵, 促进人格提升。日记是一个纯私人的空间, 写日记的过程, 就是坦然面对自己内心, 与自己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在夜晚静谧的氛围中, 在柔和温暖的灯光下, 人的内心是安静的, 精神处于最放松的状态。学生记录自己的心语时, 会反思自己白天的行为, 不断鞭策自己, 进而督促自己改正缺点、强化优点。长期写日记, 会让人的心灵变得更为纯净, 更能学会独处, 修炼一颗沉静质朴的心。长期的坚持能使学生变得有毅力、更加勤奋。只要真诚地与生活进行对话, 日后回顾自己的日记, 就会常常被自己感动。特级教师刘建琼说:“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 人类可以写作以释放文明的气息, 以真来充实, 以善来滋养, 以美来感染熏陶, 健康而忘我。率真、情趣、责任同在, 教育的意义就不会泯灭!”日记写作直抵灵魂, 让语文教育更有意义。

二、教师对学生写日记之“导”

教师在发出写日记号召后的引导也很重要。在形成班级写日记风气的过程中, 要作相应的指导, 不能不管不问, 更不可放任自流。

(一) 引导自愿上交

初中生内心敏感, 很多人的日记是不想让别人看的, 教师就应提前告诉他们:“日记写完后, 同学们按照自愿原则上交给老师。”以便给学生营造彻底自由表达的平台。收上来的每一篇日记, 教师都要认真对待、用心品读, 因为那是孩子们至纯至美的真心, 哪怕他们是稚嫩甚至可笑的。读懂了学生的日记, 就有可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跟他们进行更有效的交流。教师要用虔诚的心为学生的日记写评语, 当然不是“行文流畅”“结构完整”之类的空话, 而是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这样, 在批阅完发给学生以后, 他们势必能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欣赏与真诚, 在这样的喜悦感和成就感的感染下, 愿意上交自己日记的学生必然会越来越多,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信任的融洽关系何愁形不成?

(二) 引导写作频率

对日记写作的频率, 教师应灵活地引导, 要求学生并不一定每天都要写, 在自己有所触动、有所感悟的时候写, 重要的事情详细写, 深切的感触认真写, 切忌一直记流水账, 要学会将材料进行取舍。久而久之, 学生在对生活中的事情有所触动的时候, 会很自然地产生写作的冲动、表达的欲望。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去行文, 我手写我心。

(三) 精批阅, 巧讲评, 师生同写

在引导学生写日记的初期,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学生的习惯尚未形成, 写日记甚至可以替代常规的作文教学。在批阅时, 教师要灵活处理, 可采用“轮批式”, 每次批阅一半或者一部分。教师在批阅和讲评学生日记时, 要指出学生日记中存在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引导他们奠定良好的文字功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敢想敢写, 不要刻意地将日记写成什么样, 不去想别人怎样评判它, 随心而至, 顺其自然。如果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写日记, 对他们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会更高。

(四)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写日记与阅读相配合, 才会收到更大的实效。广泛的读书和火热的生活是日记内容的“源头活水”。不管是读书还是写作, 都不应该抱着功利性的目的, 而应让学生自己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体会精神世界的日益丰厚、富足。

在引导学生写作初期, 批阅日记会给教师带来沉重负担, 但是一旦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形成, 对文字的驾驭日益醇熟, 美好品质越来越多, 写日记成为了一种内心需要, 与此同时, 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提高, 教师必然会越来越轻松。写日记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样, 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 好像天空高飞的风筝, 要想高而稳, 它总需要引线的牵引和约束;二是发展阶段, 好像雏燕的低空轻飞。这时候, 学生尽可以自由放任, 可以自选动作, 但也还需要在教师的视野范围内经常得到指引和鼓励。当翅膀渐大渐硬, 便进入第三阶段, 可以像雄鹰那样奋翅翱翔, 搏击苍穹了。学生的表达和思想越来越成熟, 教师会在学生的点滴进步中, 收获沉甸甸的幸福感。让学生释放心灵的歌, 我们便可聆听着他们纯美的心声, 沉醉不知归路……

参考文献

[1]刘建琼.语文的境界与追求[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125.

上一篇:银行金融系统防雷下一篇:领导检查工地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