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2024-07-13

外国文学教育论文(共8篇)(共8篇)

1.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篇一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钱慧超 2016春

号: 学习中心:

716088092001 永嘉学习中心

—————————————————————————————

说明: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包含从第一章至第八章的“简述题”和“论述题”。请对照作家作品、教材以及其它参考书,对这些答题进行更完整清晰的解释。

第一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一)简述题:

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意义

答: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曼·罗兰早期代表作。小说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描述了一个艺术家为人道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在逆境中成长起来。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为了保持人格独立与尊严,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在德国,反抗爱情上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在法国,又反抗将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现实。最后在宗教音乐中找到心灵的和谐和宁静。小说反对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主张人类和谐一致的人道主义理想。作者通过克利斯朵夫和法国青年奥里维的友谊,和意大利妇女葛拉齐娅的富于诗意的爱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民族和睦的思想。

2、“迷惘的一代”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等。

3、“冰山原则”

答: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论述题:

1、论述《老人与海》的寓意及艺术手法。

答:《老人与海》(1952)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古巴渔民桑提亚哥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故事。

寓意:这个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经过海明威的创作,故事增添了象征意味,或者说是一种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海明威的创作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不管这种外界势力是战争、自然灾害、战场上的敌人还是运动场上的对手,他的主人公,孤独的主人公,总免不了失败。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强调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但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体现了“硬汉子”性格和精神。他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艺术手法: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

第二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二)简述题: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1934年8月,苏联召开了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苏联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当选为作协主席。

作协章程规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同时给这个方法下了定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这一规定在当年对苏联文学的发展曾起了指导作用。但在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成了苏联文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长篇小说《母亲》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2、“解冻文学”

答: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描写一个官僚主义的厂长由于不关心工人生活而酿成事故因而被解职的故事,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生活开始出现的宽松气氛。小说从此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版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

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流称之为“解冻文学”,认为小说的结尾的“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解冻文学”思潮大约流行了十年,即因几部有争议的作品出现,导致否定,而逐步终止,其中主要争议之一是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品。

论述题:

1、分析《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形象。

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名作《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品,其主人公葛利高里成为文学史上典型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之一。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是比较矛盾和复杂的,对于这个认为形象的讨论,苏联文学界曾经有过较多的争议,而争议的结果都始终认为葛利高里是一个悲剧的形象,这种悲剧的认同都是从《静静的顿河》的思想上分析而得出的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对整部作品做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研究者们对一个复杂的、矛盾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从不同的层次来解读都会给读者打开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艺术世界。

肖洛霍夫在塑造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时,也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作者创作《静静的顿河》的时代,正是苏维埃政权经历了革命和国内战争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苏维埃政府的过火的行为和政策已经提供了历史的教训,怎样认识和对待哥萨克及中农群众是摆在苏维埃政府面前的迫切问题,也正是这种历史的教训深化了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人文关怀,试的作家有必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借鉴,并通过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从更深刻更复杂的层次上去挖掘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从此来反思人的主体意识。

第三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三)简述题:

1、现代主义文学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后期象征主义 答: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代表作家是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艾略特等。

3、表现主义 答: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表现主义一词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其他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是《琼斯皇》和《毛猿》。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

4、意识流小说

答: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

论述题:

1、论述卡夫卡的创作成就。

答: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卡夫卡的作品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却又反常的世界。卡夫卡作品的人物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人物,他们的精神十分孤独,又十分渴望加入公众生活,消除孤独感。他的叙事手法的基本特点是细节的真实性和总体的荒诞性。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犹如穿越迷宫。

《审判》写无辜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的命运。如果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解读,这个小说是对奥匈帝国官僚制度的腐败本质和草菅人命的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果从神学角度出发,认为小说中的审判是上帝对人的审判,而不是人的审判。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里的审判指的是主人公精神的内心历程。

《城堡》是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城堡是一个象征。那么它究竟象征什么呢?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城堡象征庞大的官僚机器。从哲学角度解释,我们把城堡看作一个异化的世界,K则是现代人的代表。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解读,将《城堡》看作一个寻求家园而不得的“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寓言式表达。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个小说,将城堡看作是父亲形象的投射,权威、力量和传统的象征。而K则是卡夫卡本人的心理投射。《变形记》是又一个现代寓言或现代神话。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卡夫卡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由人变形为虫的三个阶段。通过格里高尔由人变虫的遭遇及悲惨结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这三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成就以及创作特色。第四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四)简述题:

1、存在主义文学

答: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2、荒诞派戏剧

答: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等。

3、黑色幽默 答:“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则有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4、魔幻现实主义

答: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论述题:

1、论述萨特的境遇剧《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答: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禁闭》通过地狱中三个鬼魂的明争暗斗,揭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个鬼魂相互追逐,彼此妨碍,谁也没有达到目的。地狱里没有刑具,但在精神上他们都受着酷刑,遭到折磨,他们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

剧中台词“他人即地狱”是对西方社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的概括。另外,剧本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自由选择”的观点。萨特认为,环境是一种与人对抗的力量,它按自己的模式把人异化为物,而人若要保住自己的存在就得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并改变环境。然而,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正确利用自由选择的权利,去选择“善”的本质,改变环境,所以受到惩罚;他们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五章 亚非文学

(一)简述题:

1、《亡灵书》 答:《亡灵书》是一部宗教诗歌总集。是古埃及人卸载纸草上而置于死者陵墓中的诗作,供亡灵阅读,意为“死者之书”。这是人类现存最古老的书面文学。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世界,因而建筑金字塔,制作木乃伊。他们相信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对亡灵来说是陌生而艰险的,必须用搏斗或使用咒语才能度过难关。他们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这些诗歌,作为死者度过地下王国艰难险阻的指南,让他们借此摆脱厄运,得以平安地生活。

《亡灵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是对神的颂歌(颂神诗)和对魔鬼的咒语(咒语诗),或为奴隶主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古代神话和民谣。现存的《亡灵书》多是从埃及金字塔和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从总体来讲,《亡灵书》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冥国观念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死亡的否定和反抗是《亡灵书》反复出现的主题。古埃及人相信永生是存在的。

2、《旧约》的文学成就 答:《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3、诗剧《沙恭达罗》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答: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宫廷诗人和剧作家,有“印度的莎士比亚”之称。《沙恭达罗》是其戏剧代表作。这是一部七幕剧,描写国王豆扇陀和沙恭达罗恋爱的故事。思想内容:这部剧作不平凡之处首先在于对理想爱情的歌颂。他们采用干闼婆即自由的方式结合,表达了剧作的民主倾向。其次,剧本对国王豆扇陀的喜新厌旧作了讽刺和嘲弄。

沙恭达罗形象:是印度和世界文学中一个最富于人性和柔情的艺术形象。她在净修林时天真无邪、纯朴自然。作为一个净修女,放弃了苦行而选择爱情,是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乐趣的自然流露。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用干闼婆的方式结合,表明她对传统的蔑视。她追求青春欢乐和甜蜜爱情,她也尊重义父母,热爱自己的女友,热爱净修林中的一山一水。沙恭达罗的美还表现在她对背信弃义的行为的愤怒和谴责。她失望、悲伤,但不乞求、不哀告。席勒、歌德都曾高度评价这一女性形象。

艺术成就:在情节结构上,它采取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而以现实情节为主的表现方法,独具特色。善于以不同的环境来烘托或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净修林、宫廷、仙界)此外,《沙恭达罗》作为诗剧,自始至终带有浓郁的抒情性,语言优美动人。论述题:

1、试论《旧约》的意义及其影响。答:

一、《旧约》的产生

《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旧约》以多种多样文学形式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二、《旧约》的内容

《旧约》的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诗剧、小说等。神话传说:《创世纪》中耶和华神创世造人、伊甸乐园和诺亚方舟等神话。史诗性作品:如“律法书”中有关约瑟、摩西,《约书亚记》中有关约书亚,《士师记》中有关参孙的故事等,其中尤以摩西、参孙的故事为著名。史传文学:《撒母耳记》中有关扫罗和大卫的故事、《列王记》中有关所罗门的故事。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小说(故事):《路德记》写了一个异族通婚和寡妇再嫁的故事,突出和平主题。

三、《旧约》的意义和影响

意义:真实反映了古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在艺术上,《旧约》中许多作品保留着民间创作的清新、质朴、健康的艺术风格。影响:以《旧约》为代表的古希伯来文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社会和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两大书面源流之一。

第六章 亚非文学

(二)简述题:

1、物语文学 答:“物语”有语说事物之意。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产生在10世纪初,是在日本民间评书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的影响形成的,它的出现是日本民族文学走向真正独立的标志。物语文学作品又分为一散文为主的虚构物语和以和歌为主的和歌物语。物语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是两者的结合。

2、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主人公光源氏的情场和官场的的生活经历为中心;后一部分着重写其子薰君对女性的追求和失意。思想内容:通过对光源氏的一生以及周围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平安朝时期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围绕源氏政治上的沉浮和感情上的悲欢离合反映贵族社会的权力之争。其次,同情妇女,描写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反映她们的哀怨之情,表现对佛界净土的向往,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着重写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爱和恨,欢乐与悲哀。特别是“幽情”的强调。心理描写。作者特别善于描绘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的美感。结构上,全篇完整的布局同各帖的独立场景有机的结合。小说的语言特色,则是通俗优美,温柔典雅。

3、萨迪的《蔷薇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萨迪是13世纪波斯的著名诗人。他与菲尔多西、哈菲兹并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最著名的是两部教诲性的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蔷薇园》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这是一部用散文和韵文写成的教诲性故事集。全书180个故事,102条格言。内容叙述是散文,结论式的教训大都是诗歌。例如第二卷二十四则全文如下:

有一次,我向我的教师诉苦:“有人诬蔑我,硬说我的行为不正。”他回答说:“你应当用你的正直使他惭愧。”他们虽想对你诬蔑,/你若正直,他们也就无隙可乘;/琴弦的声音如果已经准确,自然用不到乐师再来调正。/ 这部著作的内容,有对暴君的谴责、对教会的揭露和对为富不仁的殷实富户的批判;也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厚同情、对正直品质的歌颂和对知识的赞美。《蔷薇园》既是萨迪一生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一幅中世界波斯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艺术特色:故事中穿插诗歌,韵散结合,诗文并茂。运用大量格言、警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论述题:

1、试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答:

一、名称由来

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只有134个大故事。

二、成书过程

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它大体上是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在8-16世纪集体创作而成。研究者认为有三种来源。

三、思想内容

多方面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的社会状况、风物人情、宗教信仰等,被认为是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批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作品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等)

2、歌颂和赞美劳动者和普通群众的优秀品德、智慧和斗争精神。(《渔夫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

3、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是同类故事中最出色的一篇。)

4、表现新兴商人冒险远航、追求财富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辛伯达航海记》最具有代表性。)

四、艺术成就

1、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和大胆的艺术夸张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2、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是其另一艺术特色。

3、善于使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语言通俗优美,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此外,它还采用了诗文并茂的表现手法。

五、《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通过十字军战争流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戏剧、音乐、绘画都产生了影响。许多西方作家在取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吸取了其中精华。如框架式结构、许多题材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 亚非文学

(三)简述题:

1、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答: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在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文学流派。在艺术上主张按事物的原样进行写作,同时反对旧道德、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即专门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倾向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倾向。田山花袋(1871-1930)的小说《棉被》是前一种倾向。岛崎藤村的《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另一种类型。

2、泰戈尔的“泛神论”

答: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其渊源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特别是来自“奥义书”。奥义书在回答万物起源的这个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时,论证了“梵”“我”的关系。奥义书认为,宇宙万物始于梵,也终于梵。而梵我之间是二而一的关系,梵即我,我即梵。泰戈尔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从梵我合一的泛神论出发的。这在作品中表现为和谐和协调,特别是人和自然、人与自我的一致。

3、夏目漱石《我的猫》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 答:《我是猫》(1905)是成名作。思想内容:小说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的一只猫的眼光来观察人生与社会,充满离奇的想象,幽默的调侃和愤懑的批判。小说通过苦弥沙的日常生活描写了明治维新以后处于中间状态的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心态。揭示了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懦弱无能,既时时与现实社会相抵触,又缺乏积极抗争行动的这种可怜可悲的处境和精神面貌,尖锐嘲讽批判了明治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与黑暗。

苦沙弥形象:其貌不扬,平庸无奇,但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但由于没有地位,无力捍卫自我尊严。缺点在于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作者对以苦沙弥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有同情,又饱含讽刺与批判。

艺术特色:小说借鉴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和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运用风趣幽默、具有辛辣讽刺的漫画式手法来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人性的弱点。猫的形象是整个小说的灵魂。这只没有名字的猫不仅有动物的习性,也有人的思想意识;它既是叙述者,也是评判者。

论述题:

答:《吉檀伽利》(191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共收诗103首,采用的形式是散文诗。诗题“吉檀迦利”,原意为“奉献”,即献给神的诗。思想内容:全诗是泰戈尔泛神论哲学思想的体现。泰戈尔在诗中歌颂的“神”,并不是任何宗教信仰中的神,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活动于一切自然之中的“神”。(第10、11首等)泰戈尔笔下的神,正是诗人的理想和光明的化身。这种理想就是理智的自由、心灵的和谐、真理的完美和国家的觉醒。(第35首等)

诗人在宣扬“泛神”的同时,又宣扬“泛爱”的思想,通过爱求得人与神的结合,用“泛爱”去求得理想的实现。(第36首等)

艺术特征:诗集充满哲理,但抒情味很浓。/朴实清新。通过诗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相结合表现出来。/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1、试析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八章 亚非文学

(四)简述题:

1、新感觉派

答: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

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表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体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

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诞生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更是将日本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

2、旅美派

论述题: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答:《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写岛村三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驹子形象:驹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伎形象,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其最主要特点可以用“洁净”二字来概括。她的外表是洁净的,她的内心也是洁净的,这种洁净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方面,通过驹子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和刻苦练三弦等几个细节表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有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在对待爱情方面:既有纯真的一面,只顾自己爱对方,不求对方爱自己,表现出女性美的最高表现,即“无偿的爱”;也有病态、畸形的一面,主动委身于已有妻室的岛村。岛村感到诱惑的便是驹子这种“无偿的爱”,便是驹子以这种纯粹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所以,川端后来在《独影自命》中说,他是怀着对于爱情的感激之情写《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

艺术特色:东西结合,自成一格。即在创作方法上,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结合起来。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腻。在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整部长篇由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短篇构成。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2.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篇二

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文化素质就是人文素质, 这种素质是通过文化修养获取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 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 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而这诸多方面都以模拟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 因此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 中国不仅成为国际大家庭的一员, 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在与国际社会完全接轨, 中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渗透。因此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必须的, 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文学教育一定要包括外国文学教育。

外国文学教育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最早的外国文学教育应该从1862年洋务派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算起, 同文馆主要的学习科目是外语。二十世纪初, 清政府推出了“新政”, 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外语进入了中国的课堂。上世纪四十年代国民时期颁布了《修订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提出了“从语文中认识英语国家之大概”, 这强调的就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

在中国, 外语教学强调句型、模式。这种方法把语言变成了一种公式, 强调语法的“正确”。通过对句型做反复、机械的练习后, 学生就可以在相似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 而不是它的文化价值, 更谈不上美学价值。如果要根据典型的句型提问, 我们只能提一些很低级的问题: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很显然这种方法是不适合文学教学的。再看看华兹华斯的一行诗“我像一片游云……”, 根据这行诗我们就可以问:谁是“我”?为什么他把自己比喻成“游云”?这种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从课文中得到一些感受。

二.文学教育的作用

在中国, 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外语教学一般有两个目的: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从文学的性质上看, 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文学作品能把学生带到遥远的地方, 使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谐、神秘和伟大。文学作品能使学生感受他们在生活中还没遇到过的各种人生经历:他们与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去爱、一起去恨、一起去分享胜利、一起去分担失败。结果, 他们对人生的洞察力会更敏锐、更深刻。

文学作品还能培养学生与他人的认同感 (而与他人的认同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品质) 。罗森布莱特认为与他人的认同感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培养。通过了解他人的生活经历, 学生会体会到人的复杂性, 多面性的本质;文学给他们提供的“生活, 不是所谓的知识能够提供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甚至科学家他们提供的是一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 而没有提供对这些信息、事实的人性的了解;而文学却能转播这些信息, 并且还能提供对这些信息人性的了解。这在今天国际化的社会里尤其重要:学生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 很容易导致他们相信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而文学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同文化所代表的生活态度、信仰、思维方式, 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多样性和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 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偏狭的心态。

三.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文学课

3.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分析

文学作品对生活和艺术的描绘主要通过语言这种载体,虽然相对比音乐、绘画、舞蹈以及雕塑等形式具有直接的审美特性,但是其也具有其他形式所不具备的审美特点。因此,对于高等学校的文学教师来说,除了向学生传授大量的文学理论知识同时,也应该带领学生不断挖掘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审美因素,以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外国文学作品的主要审美因素及教学方式

在外国文学中,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戏剧是四种主要的体裁,下文将分别结合这四种主要的体裁,对高校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审美因素及教学方式进行详细探讨。

(一)外国诗歌

以笔者看来,外国文学中的诗歌主要包括情感美与哲理美两个方面,在情感美中不仅体现了文辞的优美,而且在文字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如《我愿意是急流》,富含了作者炽热的感情在内,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些作品的时候,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以达到心灵的碰撞。此外,西方人往往比较理性,喜欢对哲理进行探索,这些在诗歌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比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在《文学传记》中曾经写到:“一个人,如果不是一个深沉的哲学家,他绝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而现实中也是,他往往都在思考着生命的价值以及人生的真谛。而作为教师来说,在讲授该类诗歌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诗歌表面的涵义延伸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使其产生共鸣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二)外国散文

虽然散文也是和小说、诗歌以及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其审美特征是语言精炼、情境交融以及形散神聚。不过,外国的散文和国内的散文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比如,我国的散文比较注重抒情与议论,而国外的散文则更加注重思辨,通过阐释哲理来抒发情感。笔者通过对很多国外的散文阅读后发现,首先,它们往往在语言上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挖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深刻魅力。此外,还应该对散文的语言思辨性进行关注,对其背后的民族心理进行挖掘,进而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外国散文中的不一样的美,并进行欣赏,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

(三)外国小说

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主要是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描绘来表现出现实生活。和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小说的“真实性”更加真实,当然,其所表现出来的时代背景、创作手法以及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主旨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领略到人物形象上的审美价值,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部外国小说为例,在该部作品中,恐惧是主人公别里科夫最大的特点。现实生活让他感觉到非常不安,只有禁止的东西才会使他的内心感到踏实,相反,没有禁止的事物会让他怀疑与感到不安。因此,在具体的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反面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从而帮助学生端正他们的人生观。

同时,情节也是小说中的三大要素之一,小说主题的表现都是通过情节来展现的,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时,作者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追求奢华富贵的生活而命运坎坷的悲剧,先是写女主人公从逆境到顺境,笔锋再转入逆境。然后从波澜起伏中,突出玛蒂尔德的悲剧。作者在小说结尾处,描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遇到故人,得知项链其实是赝品的真相。小说戛然而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领悟到很强大的震撼力,从而使得学生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

(四)外国戏剧

对于外国戏剧来说,国人可能更多想到的是悲剧美与荒诞美两个方面,在悲剧美的作品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通过对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为爱情献身的悲剧,从而为读者展现出了强烈的悲剧效果。虽然双方家庭的世仇,不允许二人在一块,但是二人宁可付出生命也要与对方长相厮守,这种爱情悲剧带给了一代代读者强烈的震撼。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激励学生去珍惜与热爱生命。

此外,荒誕作为上世纪外国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文学审美的一个重要特性,以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为例。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思想背景是人类处境的荒诞与痛苦,设计了两个流浪汉弗拉季米尔和埃斯特拉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做的一件事就是等待戈多。而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去正确对待这种荒诞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丑与美,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结束语

总之,在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外国文学所展现的社会美、艺术美以及自然美等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继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羽晴.论中学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海南师范大学,2013.

[2]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4.儿童的文学教育 篇四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小学阶段是有计划的母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容易被忽视的是,儿童的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艺术性的存在。他们感性、单纯,他们热爱故事和旋律。单纯的工具化语言训练不仅违背儿童的本性,使他们丧失对母语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无法提高其母语素养。优质的文学教育能够点亮他们内在沉睡的一切,可以提供儿童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儿童的文学教育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轴。

什么是儿童的文学教育?简单说,就是借助于适切的文学文本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按照传统的分类,文学文本一般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四大类,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分类实际上没有意义。所以我把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文本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诗歌类,包括童谣、童诗、古典诗歌、现当代中外诗歌等;故事类,包括民间故事、童话、动物故事、儿童故事、神话传说、儿童小说等;还有儿童散文类和儿童戏剧类。

文学教育并不单指课堂教学,还应该包括家庭的文学教育、学校的文学教育和社会的文学教育。近年来,成长起一批儿童阅读推广的“点灯人”,他们在课堂上带领儿童阅读。同时,有很多爸爸妈妈也被感召,他们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亲子共读,成为儿童的文学教育的生力军。在此,我只是将重点聚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这个框架内,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儿童的文学教育意义何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怎样在课堂中实施文学的教育?为什么探讨儿童的文学教育

今天我们为什么探讨儿童的文学教育这样一个主题?

首先,它是对儿童不断被发现的世界教育大势的融入。文艺复兴以来人的价值被发现,伴随而来的是儿童的被发现,儿童的被发现在西方教育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这个前提下,西方的语言教学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全语言教育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根据全语言的理念,教学语言时,不应将语言分割成听说读写等不同的技能,然后分别教授,而应该将语言视为一个整体的沟通系统,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经验来学习。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界对此了解得并不多。

其次,它是对五四“发现儿童”的教育精神的一个承接,是对确立儿童本位的教育的历史回应。我认为,个体价值的确立和儿童的被发现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没有个体的解放、没有自我价值的确立,就没有真正的社会解放和社会变革。没有儿童的被发现,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改革。新式学堂的建立,废除了读经讲经,语文独立设科。民国第一部国语国文的课程纲要是由胡适先生主持编制的,小学由吴研因先生负责,初中是叶圣陶先生负责,高中是

由胡适先生亲自主持研制的。吴研因先生对儿童文学和儿童的文学教育有着很深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从周作人先生提出“发现儿童”,到大量介绍和创作儿童文学,到以吴研因、沈百英先生为代表进行的教学实践,民国教育对儿童的文学教育的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民国时期很多学术大家关注教育,而且他们都有对儿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今天来谈这个话题,我认为是儿童阅读推广发展的必然。十年来,儿童阅读蓬勃发展,在江浙,在广东,在四川成都,在山东济南以及更多的地区,儿童阅读已经成了很多老师必然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老师们、家长们、孩子们,在儿童阅读推广的过程中,读过大量优质的符合儿童的文学文本以后,他们没有办法去面对低劣的文本了,这也是小学语文教材引起广泛讨论和质疑的重要原因。

儿童的文学教育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民间的儿童阅读运动蓬勃兴起,但我们也看到,许多学校、绝大多数老师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教教科书,每篇文章教两三课时,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然后花大量时间让孩子们去做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造句、改错别字的练习。小学语文教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来说,对儿童的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旧存在着经典文本不足,教材里存在着不少被改编得质量不高、短小轻薄、教化很重、不符合儿童特点的劣质文本。儿童的文学教育意味着什么

儿童的文学教育对孩子、对教育意味着什么?我以为首先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华德福创始人斯坦纳认为,人的成长、自我体的确立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0到7岁这个阶段是以无意识的吸收和学习为主;7到14岁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他将这个时期称为“美的阶段”,因此这个时期对孩子过多进行理性的教育和灌输,实际上是没有作用的;14岁到21岁是意识的逐渐确立阶段,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理性的教育相对比较合适。

儿童是天生热爱故事和旋律的。小学阶段的儿童需要文学的滋养,需要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教育。所以,“亲近母语”一直倡导父母带孩子去诵读、吟诵,去读图画书。但是,有多少家长能够做到呢?所以,“亲近母语”也一直在倡导小学语文老师做儿童教育学意义上的母亲,为孩子们大声朗读,带领他们诵读吟唱。

儿童的文学教育是母语教育的需要。单纯的工具训练,绝对不可能提高母语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做过多的习题、组词造句、写同义词反义词,是对童年的伤害。事实上,有丰富的阅读经历、有充分文学滋养的孩子是不怕考试的。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更多是其内在精神生命的外在表现,而文学教育恰恰是作用于孩子内在精神生命发展的。在小学这个“美的阶段”,孩子有丰富的情感才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对人心的体察,有对他人的爱,才能有丰富的表达。

儿童的文学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母语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最终是要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合格公民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成为精神清明、有丰富情感、有独立精神的人。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做起?

我想首先应该让我们自己成为完整的人,让我们每个老师成为完善的人,然后孩子们才能向我们学习。成人首先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健康的爸爸妈妈,这样才是可靠的。所以,文学教育不仅是儿童需要的教育,也是对儿童性情的涵养,是人格的教育。用闪光的文本点亮孩子心灵

课程内容永远大于教学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教育原理。相对于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应该放在第二位。这也是为什么学者、公众对语文教材特别挑剔的一个原因。食材本身不够新鲜,营养不够丰富,甚至是腐烂的,你烹饪手艺再高妙,也是白辛苦。我们应该无限相信孩子的学习潜能,让他们有机会和真正的经典相遇。经典的文本能够成为经典,被淘洗出来,是因为它有着不能被掩盖的光泽。课堂上有闪闪发光的文本,孩子的心灵就容易被点亮。

儿童的文学教育不是儿童文学的教育,但是儿童文学教育的核心毫无疑问应该是儿童文学的阅读。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选择更多适合儿童的文学内容,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文本、世界优秀的文学文本,让孩子接受营养更丰富的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的文本从哪里来?首先应该教好教材中的文学文本,其次可以选择优秀的文学读本和文学教材,再其次,选择经典的图画书、儿童文学作品和符合儿童的更广泛的人文读物。

最近我们编写了一套文学教材《我的母语课》。十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寻求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希望把文学带给儿童,用文学滋养童年,让文学点亮生命。

仅仅有一本教科书是不够的,我们试图给教师提供一套切实可用的文学教材。在这套教材中,我们首先试图以儿童的文学教育为主轴,将语言文字的学习、语言文学的熏陶、语言文化的传承、语言哲学(或者说价值观教育)等几个层面的教育融为一体。其次我们以儿童的精神发展为“经”,以文学体裁的阅读为“纬”来安排选文。可以说,在《我的母语课》里,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力求选择适宜的文本,选择合适的序列来体现。上学、森林、四季、童年游戏、老师、猫和狗、书、体育、土地和河流,甚至“文革”、战争、幸福也都进入了儿童文学阅读的内容。同时,从童谣童诗到民间故事、动物故事、历史故事、童话、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戏剧、读书笔记、日记、书信、演讲„„几乎儿童可以阅读的文学文体,我们都设置了单元来呈现。在每个单元的助读系统中,还特地设置了“文学聚焦”专栏,并通过点子库、微型写作课等形式,帮助孩子消化、内化和转化这些文学体验。另外,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些作家专题单元和整本书阅读单元。

现在出版资源非常丰富,使老师们选择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学文本给儿童阅读成为可能。教师中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实践,薛瑞萍、蒋军晶、岳乃红、周益民、周其星、常丽华、韩兴娥等老师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需要说明的是,儿童的文学教育并不等于小学语文教学,但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忽视儿童生命体验、把母语教育下降为单纯的工具化训练的学科体系,应该以儿童的文学教育为主轴,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的训练和更丰富的母语文化实践。

如果语文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分析和无休止的练习,如果孩子们可以享受有光的文学课堂,那么他们将来必将拥有一份温暖而光明的记忆。当文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中的重要养料,今天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精神清明、情感丰富、有独立理性、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链接

儿童的文学教育怎样开展

要开展儿童的文学教育,在解决好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最紧要的是培养优秀的师资:他们热爱儿童,懂得儿童,相信孩子语言学习的潜能;他们热爱儿童文学,热爱母语,相信经典文本的力量;他们视野开阔,精神独立,既有感性又有理性的光辉,他们的课堂是有光的,可以照亮孩子的心灵。

儿童的文学教育应该使用艺术的方式,通过滋养、熏陶来实现。

从儿童的情感和心理出发,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和分享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进行文学文本的教学时应尝试找到一两个切入点,而不要面面俱到。

每一个经典的文本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应防止儿童的文学教育走进原来小学语文教学的窠臼。每一个经典的文学文本背后都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作家,每一个经典的文本一定都有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同样是童话,《夏洛的网》的表现手法和《小王子》是完全不同的。同是新美南吉的作品,《去年的树》和《红蜡烛》虽然有不少共性,但在叙事方式、塑造形象甚至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带领儿童分享和讨论文学文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两个能够帮助孩子进入这个文本的切入点。要特别重视不同文体的特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最合乎“这一个”文本的特征,是体验、学习这个文本的钥匙。这样一篇篇积累下来,孩子就会逐渐形成文学欣赏的经验。

第二,文学教育应该艺术化地作用于儿童的情感和精神发展,而不是道德的灌输和理性的认知。

儿童文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儿童情感发展的过程,是他们内在生命体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文学教育过程中,不要总想着教育孩子,因为一切教育蕴含在故事中。美国心理学家苏珊说:“我们所说的故事和我们所听到的故事,会决定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第三,要重视语言的反复品味,而不要总是浅尝辄止。

要试图让儿童充分地浸润在文本之中,在不断地分享中,引导他们不断地回到文本本身,充分感受和体验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要充分重视诵读和表演在文学教育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默读”,要让孩子在具体而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体会经典文本的魅力。

我的话:孩子的心灵如果是空虚的,就会被电脑、电视、游戏等污秽充斥,由此衍生的叛逆、网瘾、厌学也就接踵而来,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感到处理起来很困难。

如果在孩子成长之始,我们便把他们引入文学殿堂,他们的知识丰富了,他们的修养提高了,他们的心灵丰富了,就不会染上尘埃。我们碰到的教育难题便会少一些。(绝不仅仅为了成绩)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一是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另一方面是通过母语这个工具吸收丰富的文化知识。

一二年级处在“学习这个工具”的阶段,大量识字是必要的。在学习了拼音之后可以通过阅读来识字(优秀的学生这个阶段就可以吸收很多文化知识了),到了三四五年级,语言工具掌握较好了,就可以大量阅读,大量吸收文化营养。

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应该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条路适合每一个学生。

家长们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引孩子走进文学殿堂好比爬山,爬山的过程是辛苦的,但爬上之后的风景是迷人的。当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的时候,谁还在乎爬山的艰辛呢?

这一步时间跨度可能长一些,让我们耐心一些,方法巧妙一

些,孩子一旦进入了文学殿堂,他就不想再出来了,一切都会变得容易起来,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

5.外国教育名言名句 篇五

2.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3.儿童的过错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

至于儿童受到赞扬的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4.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5.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

6.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7.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8、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9.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6.外国教育史简介 篇六

1.研究史前时代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答: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2.述评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的主要观点。

答:(1)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沛西能

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化过程,认为动物界亦有教育,教育起源于生物冲动,将教育看做是扎根于本能行为和种族生活的天生、自发的表现。评价: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它的提出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2)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评价:这种观点实质上和生物起源说无本质差别。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即时本能的,不是文化和社会的。

(3)劳动起源说:这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些教育史和教育学家的观点,尤其是苏联米丁斯基,该学说以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

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生存而生产的。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都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论述史前教育的主要特征。

答:(1)对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平等,对儿童实行公有公育。

(2)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3)教育尚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4)教学方法是口耳相传

第二章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

1.论述学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世界上最早的学校。

答:学校教育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仅仅是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政权的需要而设立的。

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间接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是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

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学校。

2.述评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的概况及其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古代东方国家最早的学校类型主要是宫廷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等,学校也开始有了专职教师、固定的学生和专门的教材。但教师职业不稳定,尤其在初期的学校中,教师专门化程度较低,主要以祭祀、官吏和文士为师;大多数学校设施简陋,进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但宗教色彩浓厚;教学方法注重书写和背诵,体罚盛行。

3.古埃及学校有哪些主要类型?古埃及教育对西方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僧侣学校。

古埃及文化教育通过希腊化对西方文化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产生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国文字,如英文,发文,意大利等。

希腊的数学、科学、宗教和神话很多是从古埃及传入的4.简述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影响希腊文字,古代希腊文字又衍生出拉丁文,从希腊文和拉丁文衍生出各

答:亚述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历史是悠久的,甚至可能早于埃及,或至少与埃及同时有了学校的,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教育的摇篮。

5.种姓制度对古印度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种姓制度是保护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制度以及婆罗门权力高于一切是一度文明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印度历史上的一切思想形态、教育组织等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古代印度的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的。在四个种性制度中,婆罗门垄断了文化和教育的特权。其他种性不得从事教育活动,首陀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6.简述古印度的“古儒”学校。

答:公元前8世纪,出现了一种办在家里的婆罗门学校,统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为《吠陀》。古儒学校的课程内容以神学为主,但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在古儒学校了,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7.佛教教育和婆罗门教育有什么不同?

答:婆罗门的教育视为了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种姓的子弟。佛教的教义是为了宣传众生平等。所以广大劳民人民成为信徒,扩大了教育对象。婆罗门教育内容主要是《吠陀》,教育机构主要是古儒学校,而佛教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经典,寺院成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8.古代希伯来人的教育与古代东方其他各国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希伯来的教育不同于古代东方其他各国教育的地方是其浓厚的宗教神学气氛。以教育儿童接受“上帝”为开端,要求儿童一开始就要服从、信奉、敬畏上帝;注重品德培养胜于传授知识,尤为注意培养儿童谦逊、节制、仁慈和诚实的品质,各种形式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神学知识了律法伦理。在希伯来人看来,掌握世俗知识的目的在于为宗教神学服务。无论是其前期的家庭教育还是后期的学校教育,都极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对人文知识的传授。

第三章古代希腊教育

1.简述古代希腊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古代希腊文化教育的发展大致通常划分为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四个历史阶段。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

答:相同点:都是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和政治色彩;学校教育已脱离生产和生活过程,成为一项专门的活动;在战争频繁地

奴隶制时代,都重视军事和体育。

不同点:斯巴达,教育被视为国家的事业,因而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军事教育而忽视文化教育;品格教育强调集体性压抑个性;重视

女子教育。

雅典,倡导并践行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有私立和国立两种,制度化程度较高;教育和生活紧密结合;不重视女子教育。

成因:由于二者的地理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差异决定的。

3.雅典的旧教育和新教育有什么区别?

答:新教育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时职业教师——“智者”的出现,当时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的制度,雄辩家是政治生活的主角,因此青年需要接受

4.简述希腊化时期雅典本土和亚历山大里亚教育的变化。第二:中等教育,由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改为一种军事和学园教学结合的教育,埃弗比

第三:高等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高等学府

而著称于世,此时又出现了很多学园,有了明显的发展。

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博物馆具有大学的性质,很多青年来此次学习。

5.简述毕达哥拉斯的非功利教育价值观与和谐发展思想对后世希腊教育思想的影响。

答:毕达哥拉斯的非功利教育价值观与和谐发展的思想对后来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黑格尔说毕达哥拉斯是希腊的“第一个民众教师”。他不是一个政治上的立法者,而是一个以教师为业的公众教师。首先,他的学说不仅以说服人

为满足,而且要安排人的整个道德生活。其次,他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引进了数学,把数学交给希腊人。他与她的学生所从事的数学的教学和研究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6.简述智者对西方文化教育的主要贡献。

答:第一:智者关心社会政治和人的道德问题,希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变化是从智者开端的。

第二:智者的活动适应了当时希腊社会的需要。

第三:智者们致力于文法、修辞、逻辑的研究和教学,使这三门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并成为此后2000多年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7.普罗塔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评述。

答: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被黑格尔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命题。但普罗塔格拉仅仅停留在承认感觉的矛盾上,并把这种因人而异的矛盾当做真理、当做衡量万物的尺度,就必然走上了否定客观真理的道理。

8.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思想评述。

答:“美德即知识”是他的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即道德与知识的同一性问题。这个命题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

是同一的。在他看来,无人自愿为恶,人们由于无知才做错事。“美德即知识”明确肯定了理性知识在人的道德行为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在古代希腊以致整个西方哲学中首次建立起一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对后来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他成为著名教育思想家的先驱。

9.苏格拉底方法的述评。

答: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即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

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题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也被人们称为“产婆术”。这是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简述苏格拉底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主题从自然转到人,并促使古希腊的哲学、科学和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他一方面和智者一样顺应历史潮流,主要

研究社会和人的问题,特别致力于伦理道德问题;另一方面,他坚决反对智者的感觉论和怀疑论,反对他们的相对主义,大力提倡理性。他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揭示了道德与知识的同一性,他的苏格拉底方法被视为后世西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渊源。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他的弟子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筑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和教育体系,开创了古典希腊文化和教育的最光辉灿烂的全盛时期。

11.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

答:柏拉图以其社会政治观为基础,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体系,其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1)论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柏拉图主张教育从幼年开始,教育内容主要是讲故事,并且要慎重地选择故事材料。初等教育分为音乐教育和

体育,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同时柏拉图也注意到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到了14岁的少年可以进入体操学校学习3年的体育。17~20岁的青年人除了继续接受音乐教育外,还应学习初

步的科学知识,包括算术、几何、天文。一般到了20岁,少数优秀人继续深造,开始学习哲学。学完5年,还要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样到了50岁,他们就可以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12.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教育观有什么变化?

答:他在《法律篇》这篇作品中所反映的教育观发生了下述变化:第一,由选举产生专门负责教育的官员,任期5年,其在新制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第二,对学校的兴建和专职教师都有了明确的规定;第三,更具体地规定了早期教育的步骤和内容;第四,首次提到了强迫教育,规定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第五,详细介绍了埃及人“寓学习于游戏”的经验,同时也对儿童实行更为严格的管理;第六,在课程设置上,取消了哲学课程,最高级的课程有3门,即算术、天文和几何。

13.简述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吸收了当时希腊城邦尤其是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并以自己的理念论哲学为理论依据,建立起恢宏博大的教育思想

体系,几乎涉及教育领域中的所有重要问题:国家负责办理教育;论述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中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确定了“四艺”;提出重视女子教育及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学说对后世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西方教育学说的重要思想渊源。

14.简述亚里士多德教育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讨论教育问题,重视城邦对公民的教育作用,他的政治学被称为“教化伦理学”。

(1)伦理学和教育:

(2)政治学和教育:他深刻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只有公民品德良好,城邦才是良好的。良好的城邦必须建立在每个公民都具有

良好的品德的基础上,整体的善事从每个个人的善而来的,因此他十分重视教育的问题。

(3)“白板说”与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的灵魂正如一本空白的书,所以能接受对象知识。

(4)形式——质料说、潜能——实现说与人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是一个有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过程,由潜能变为实现的条件就是教育。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他首次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思想。第二,他是后世“外铄论”和“内发论”两大思潮的渊源,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思想。第四,他所倡导的自由教育对西方后世的精英教育亦有重要影响。

1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观。

答:

17.论古代希腊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古希腊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头和开端。

第四章古代罗马的教育

1.简述古罗马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

2.简述共和后期的文化冲突与交融及其对罗马教育的影响。

答:罗马征服意大利后,经过长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意大利逐渐罗马化,另一方面罗马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尤其是被希腊文化所吸引。罗马人在吸收许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拉丁文化。在以希腊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与罗马固有的传统文化冲突的过程中,罗马的学校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最早的学校几乎是外国语学校,教师是希腊人用希腊语教学,教材也是希腊人的作品,后来罗马人建立起拉丁文法学校和拉丁修辞学校,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因此,罗马教育不是希腊教育的简单继承。在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中,罗马逐渐创造性地发展期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学校教育。

3.罗马帝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发展有什么新的特征?

答:国家重视发展教育,逐步建立了一套为帝国统治服务的国家教育制度:第一,学校承担起培养各级官吏的任务。第二,罗马皇帝在罗马本土和各行省鼓励兴办学校。第三,教师的工资一部分由国家支付。第四,皇帝采取了一些控制教育的措施,包括对建立学校的控制和对教师的监督。

4.简述西塞罗《论雄辩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在西塞罗看来,雄辩家应具备的条件是掌握广博的知识还要掌握雄辩的技巧,在品德方面雄辩家必须是一个好人。对于雄辩家的教育,西塞罗非常重视天赋发挥的作用,也同时重视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练习方法有模拟演说,练习写作。

西塞罗积极倡导雄辩家教育,并使雄辩家成为有教养的人的标志或代名词。昆体良继承并发展了他的雄辩家教育理想以及关于天性与教育的思想。

5.简述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作为一个雄辩家,具有广博的知识与一定雄辩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德行比出色的雄辩才能更为重要。对于雄辩家的教育,雄辩家的培养分为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倡导因材施教,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坚决反对体罚。这本书,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

6.昆体良教学法思想评述。

答:教学法思想:教师应德才兼备、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因材施教、反对体罚学生、教师要俯就学生的能力、启发诱导和提问解答、防止学生疲劳过度。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教育家中,就教学法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像昆体良那样给后代以深远的影响。人文主义者和夸美纽斯因为有了昆体良而启发了思想、增长了智慧;昆体良因为有了人文主义者和夸美纽斯而得以被人类所赏识。

7.奥古斯丁教育思想述评。

答:教育目的: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的基督教徒以及能为教会忠心耿耿服务的教士。教育的内容:《圣经》,也学习古典文科,“七艺”可

以作为理解《圣经》的工具。认为儿童是邪恶的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学习《圣经》。重视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教育。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1.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受到哪些重要历史因素的影响?

答:西欧中世纪教育受到封尘制、基督教会和基督教文化、新兴城市发展和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传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简述基督教会和基督教文化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答:一方面,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早期承担起对蛮族的启蒙教育,基督教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其世界观和教育观对中世纪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基督教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在西欧中世纪举去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3.简述《本尼狄克教规》及其教育意义。

答:《本尼狄克教规》的编著者本尼狄克,共73条,规定道士必须遵守严格的教规,宣誓保持清贫、贞洁和顺从,甘心过清苦而勤勉的生活;主张修士不敛私财、辛勤劳作和读书学习。修士每天要做7次祈祷,向上帝忏悔自己的邪念和罪过,不许贪图享乐并保持谦卑。教规成为后来被所有的西欧修道院所采用,学习生活后来成为本尼狄克式修道院的共同特征。

4.简述“七艺”的内容和意义。

答:“七艺”是西方教育史上对七种教学科目的总称。“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合称为“七艺”,成为中世纪学校教育的科目。七艺教育延续了古代文化,并为大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必要的准备。

5.简述西方修道院制度在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在中世纪初期修道院成了教育的实际承担者和主要的文化中心,延续和保存了古典文化,使得基督教文化得以传播和确立。但是到了中世纪中

期以后,随着修道院数量的众多和所辖田产的扩大,修道院和教会成为藏污垢纳的地方,最终导致宗教改革的发生和基督教会的再次大分裂。

6.简述查理曼大帝的教育改革。

答:具有雄才大略的查理曼大帝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继续以较大热情在全帝境内鼓励教育、兴办学校、招聘学者、讲授七艺,西欧的文化从此开始缓慢复兴。首先,查理曼发起了基督教化运动,这是一个试图以武力征服为前提的基督教的一体化运动,他邀请学者参与教会的改革工作,颁布法令要求修士们学习知识以提高修养,并在教区内设立学校,让儿童学习识字阅读。再次,他还力图振兴宫廷学校。

7.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制度述评。

答:骑士制度以封臣制为基础的。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诚、勇敢、服从、贞洁、礼貌、谦逊、仁慈的骑士。骑士教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家庭教育,进行身体的养护,和初步的宗教、道德教育。第二阶段,侍童教育阶段,将儿童送到封建贵族家里充当侍童,学习各种礼仪和弈棋、弹琴、唱歌、识字、吟诗等,此外还有宗教教育以养成对宗教的虔诚。第三阶段,为侍从教育阶段,继续学习贵族礼仪,并主要照顾主人的日常生活,并要学习武士技能。

8.简述“骑士七技”。

答:“骑士七技”是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前5项为训练一个强壮、能征善战的武夫所必需的;下棋是为了发展机智、沉着、判断情况和布置攻防的能力;而吟诗是为了培养歌颂武功、效忠领主和献媚贵妇的才能。

9.简述经院哲学及其与中世纪大学的关系。

答:经院哲学作为基督教哲学在本质上是为信仰服务的,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共相和属相、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对中世纪教育影响巨大,它与中世纪大学的关系密切,是当时大学的灵魂。经院哲学是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而大学又受制于教会,所以大学轻蔑自然、经验和社会现实,崇拜权威,信仰教义,这使其教学内容贫乏,与现实隔绝,教学方法繁琐、死板,充满形式主义。这些就是后世西方思想家所不断抨击的“经院习气”。

10.西欧中世纪大学述评。

答: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城市经济的发达、阿拉伯文化的传入、经院哲学的发展和学者游历讲学的传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著名的大学有:萨

勒诺大学,以医学见长;波隆那大学,以法学著称;巴黎大学,以神学闻名。后来中世纪大学都分为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个院。管理类型有学生大学(波隆那大学)和教师大学(巴黎大学)。

11.简述西欧中世纪后期城市学校的兴起及其发展特征。

答: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新兴市民的势力也逐渐壮大,他们自己设置学校提供世俗教育。有拉丁文法学校,服务于城市自由民的兴趣和爱好。也有用本族语教学的小学,教授在商业生活中所需要的读和写。发展特征:世俗性,自治。

12.简述中世纪的艺徒制及其在西方职业教育史上的地位。

答:儿童和师傅签订契约:在学期内,要绝对服从师傅的命令,不得擅离职守,保护师傅等,师傅也要不加保留得将最好的技艺传授给徒弟,向学

徒提供食宿和衣着。学业完成后,由师傅和行会鉴定其成就,获得师傅称号,可以收徒,也可以独立创业。

西欧行会的艺徒制开了西方教育史上职业教育的先河。

13.中世纪行会在发展城市教育方面的贡献。

答:行会在办学事业上也起过积极作用。行会为了本行会会员子弟能受到必要的文化教育,对于行会办学颇为热心。欧洲各国在行会的推动下,兴

办了很多学。现代德国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从手工业行会教育发端的。

第六章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教育

1.简述拜占廷文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宽容的民族政策;拜占庭的法律史罗马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拜占庭具有东方专制特征;拜占庭文明的另一最主要的特征是人与上帝的关系。拜占庭人抱有这样的信念——人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由于拜占庭存在着强大的世俗政权,具有从古代继承下来的比较繁荣的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工商业,并继承了希腊古典文化遗产,所以拜占庭的世俗教育发达,重视法学教育,世俗教育体系和教会教育体系长期并存。

2.简述拜占廷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答:拜占庭帝国成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它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又影响了近代西方文明,尤其是斯拉夫文明的形成。作为中世纪史的构成要素,拜占庭文明在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之间我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拜占庭文明不仅与西方文明的关系源远流长,而且与东方文明联系密切。

3.试比较拜占廷与同一时期西欧教育的异同。

答:

4.试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般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5.简述《古兰经》和《圣训》对阿拉伯教育的影响。

6.简述阿拉伯的教育机构“昆它布”。

7.简述拜占廷和阿拉伯文化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

7.外国文学教育论文 篇七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否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设计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为板书书写的即时性、黑板空间的有限性, 这就要求板书内容精简、布局合理、主辅分明、突出关键。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 板书量特别大。不仅要将教学主要内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条理、有层次地板书出来, 几乎所有的人名 (作者、作品主人公) 、书名都需板书。外国人名相对于中国人名而言要长一些, 难记易混, 再加上音译过来的名字未必一致, 板书是必要的, 否则, 学生根据读音记下来的名字会五花八门, 甚至我介绍完人名, 略作停顿再要求学生复述, 有人已“欲辩已忘言”。记人名本身就是外国文学学习的一大难点, 同一个人名, 不同翻译家都可能会选用不同的字。如梅里美的Carmen, 曾被译作《卡门》, 现在多采用的译名是《嘉尔曼》, 在不作介绍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把这两个译名联系在一起。即使是文坛大家的译名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我在课上曾提问《红与黑》的作者是谁, 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司汤达。我接着问斯丹达尔的代表作是什么, 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是《红与黑》。司汤达与斯丹达尔都是比较常见的译名, 不仅书市中两种译名并存, 甚至文学史教材也没有完全统一。现在高校较多采用的版本中, 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与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中译名都采用“斯丹达尔”, 蒋承勇主编的《外国文学》则采用“司汤达”。所以, 为避免大众认知的混乱, 在尽可能精准的前提下统一是必要的。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 多媒体课件减少了课堂上的书写量, 减少了书写所占用的课堂时间, 也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它可以课前设计, 篇幅也不受制约, 资料展现方面它具有无限扩展的可能。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与之相比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它拥有比黑板书写完整、详尽的便利, 但是若是没有筛选的完整与详尽, 或把讲义搬上课件, 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本来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需要更精心, 它是声、光、影、映的结合, 文字、图片、声效、视频、动画演示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能避免传统板书的单调枯燥,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 调动学生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而单纯地把讲义搬上课件只能是对教学资源的误用与滥用。

课件只是教学的一个工具, 在运用中才有了活力与效果。教学过程是活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教学对象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有回应、有反馈、有互动的, 所以再精美、详尽的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需要补充与完善, 即时性板书无法完全被取代, 板书是对课件的灵活的补充, 是必要的。当然, 这里说的即时性板书并不限定在传统黑板上, 多媒体展示过程中的批注、提示、补写、强调都属此类。所以, 多媒体教学是可以取消传统的黑板, 但不能完全省却即兴书写。

二、抄笔记与做笔记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堂笔记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笔记的“模板化”——对课件内容没有筛选地全盘抄录, 学生笔记千篇一律, 没有了自己的特性。这是典型的抄笔记, 而不是记笔记, 更不是做笔记。记笔记是对课堂内容有选择、有甄别地进行记录, 而做笔记是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是课后对课堂所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理、消化、补充。所以, 抄笔记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 记笔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同步的思考与互动, 而做笔记则是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 课件是详细点好, 还是简略点好?怎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我以11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查阅其笔记记录情况, 自认是抄笔记的有62人, 占总人数的55.4%;记笔记的有42人, 占总人数的37.5%;做笔记的有8人, 仅占总人数的7.1%。甚至有学生表示对多媒体课件已经有了依赖性, 偶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反而不适应。对于课件内容的详略问题, 也是各有偏好。112人中, 有75人喜欢教学课件详细些, 理由是这样能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不至于有所遗漏, 有37人认为这容易养成不动脑子的记笔记习惯, 助长了人的惰性, 所以课件简略点好, 没有可依赖的模式就只有自己记, 这样笔记有区分度。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选择上, 学生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方式。

其实课件详略对学习效果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是个人的学习方式, 是被动地接受还是积极地思考、参与、互动。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都会给学生强调, 不是课件上的内容都需要抄, 也不是课件外的东西都不用记, 其实所有的内容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与筛选, 这才是“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接受”与“重复”。

三、影像介入的利与弊

在文学经典的推介、传播过程中, 影视媒介可以说居功甚伟, 它将大众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经典变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文学经典得以普及。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在将文学经典由文字转变为影像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人物, 是情节, 是画面, 而原著深邃的思想内涵常难以完美再现。这是由体裁的特性决定的, “任何体裁都有其自己无法逾越的作为媒介的边界。如小说不可能逾越语言文字媒介, 而电影无法逾越摄影机镜头的视域”。[1]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1988) , 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 电影把一部思索的、哲理丰富的小说改编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三角恋的故事, 但小说的沉重意义和阅读深度到了影视领域几被消解殆尽。之后, 米兰·昆德拉拒绝再将他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这是影像媒介较之于语言文字媒介的局限性。

那么, 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借用影视资源?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在众多版本中该如何筛选、如何引导学生鉴赏, 怎样把影视文本与文字文本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了解作品, 先行比较各个版本, 选取最接近于原著的。其实, 每部经典在由文字转变为影像形式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再创作, 包含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作品的理解与演绎。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读作品, 进而探讨、比较、挖掘作品的内在意蕴。

我在讲授古希腊神话时会提到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 在介绍这个故事前我往往会提两个问题, 如达芙妮是大家常见的一个品牌名, 这个名字背后有没有什么美学意蕴?“桂冠诗人”这一说法从何而来?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个MTV, 方文山填词、S.H.E演唱的《月桂女神》。之后再介绍这个神话故事, 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希腊精神, 以及方文山词作中的现代演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授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 我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先阅读小说, 再比较好莱坞1948年改编的电影与徐静蕾2004年改编的同名电影, 比较改编的差异, 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效果, 探讨不同媒介带给人的不同的震撼力。

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能以学生阅读为前提, 而长篇小说就难以提供阅读保障了, 再加上教学的课时限制, 不宜占用课堂时间阅读或播放影视资料, 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剪辑影视资料也是必要的, 这是为了突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切不可喧宾夺主、偏离教学方向。影视资料在教学中可以用, 用得恰到好处能增强教学效果, 但若滥用必适得其反。所以, 这需要课前用心布局、精心设计。

教学是一门艺术, 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尽可能发挥其优势。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我切实感受到多媒体的便利, 也深知不该滥用资源, 因此绝不能忽视各个环节, 尤其是应重视学生的感受与反应, 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 这样才能算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8.文学教育的策略 篇八

一、加强诵读训练,重视阅读积累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学熏陶。诵读即吟诵、朗读,是经千百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定期找些课外的名篇名著,并把它推荐给学生,通过诵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文学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讨论,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古诗词是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永恒的经典。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的诵读中,不但可以领略到语言的美,同时能够感悟到意境的美,体会到蕴涵的情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应多背一些古诗词。所以,在初一年级时,我就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要求一位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名作。先把它抄在黑板上,然后谈这首诗(词)的意境,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并让学生记在专用本子上,朗读且背诵。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心里已“烂”了近两百首古诗(词),课间课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千古名句充盈着教室,其乐融融。古诗词的背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他们的作品也透出浓浓的文学味道,还让他们品尝到文化积淀的智慧,精神生活的香甜,享受生活的诗意。

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优美,丰富多彩,蕴涵着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大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楷模。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揣摩、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能收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基础好、成绩高的学生大都喜欢看文学书籍,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文学作品,除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外,也能把老师从肢解、分析课文、分析语段等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2.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一部好书,能影响几代人的成长,的确,作品中闪光的思想,能指明一代人前进的方向,激励无数人不断进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点和引导。教师在介绍课外阅读内容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主要是前沿性和经典性的作品,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传统的优秀古诗词。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作品中的语言精华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丰富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三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有优美词句的摘抄,有对人物故事的评价,有抒写人生的感受……我把学生的读书笔记,分期中、期末两次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交流、欣赏、评比,这样,课外阅读蔚然成风。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文学知识

1.由名篇向名家拓展。例如在学习《窃读记》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的散文集和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进而介绍台湾文学发展状况,学生往往能对这种由此及彼的拓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时,我介绍了作者生活上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于是,学生们主动找来《儒林外史》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初中教材多为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2.由课文向文体拓展。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靠课本中那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之能尽窥其中奥妙。如在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时,我意识到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现代诗歌,应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于是我简单介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介绍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我又介绍了当代的朦胧诗,学生从这些优美的诗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每周专门开设一节朗读课,朗读的素材既可以来自于课内,也可以选自课外,题材也可以不限,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朗读。

三、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大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这些作品的主要社会功能,不仅仅在于学生从中得到读写知识,受到思想教益,同时还在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从这个角度讲,审美和语文是水乳交融的,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以美育人的作用。

文学审美教育,不能像别的教育那样,由教师来传受,而只能由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起作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导演而已,只是根据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文学审美教育的内容等情况来因势利导罢了。这样,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可用的欣赏经验。譬如以古代诗词来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懂得古文字和音韵格律知识,否则就品不出诗味,不知诗美之所在。所以,在文学审美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多积累”,做到“知之深、爱之切”。

1.想象画面,进入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描绘,展开想象,再现画面,感受生活,产生“身在画图中”的美感。它是由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知觉强度,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生活美的画图再现出来,从中得到美感。这时,教师应做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以自己所经历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令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如痴似醉地在真实情景中欣赏。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身临其境”之美。

2.体验情感,产生共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情感。一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二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只有读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时,文学审美教育才会起教育读者的作用;只有读者既有与作者同样的情感,又有由作品影响而产生出自己应有的情感,文学审美教育才能更有效。

因此,欣赏文学作品时,欣赏者不但要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生活情景,而且要感受体现于这景物形象、生活情景中的作家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引导学生不但感受着作家浸透于审美对象中的情感,还产生出自己不同与作家的情感。就像巴金在《祝贺与希望》中所说的那样了:“好作品能够帮助人,鼓舞人前进,激发人们身上美好的东西。”

3.感悟体验,内化提升。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如果只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通过作品中所写的人物形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欣赏作品形象的美,达到对作者的理解和沟通,这样学生得到的教育不会是最有效的。所以,文学审美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就应引导学生去“悟”。“悟”是指哲理的思考,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哲理的揭示,是由形象感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同类中的规律、道理,悟出作品中、形象中的哲理。如果说“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验情感,产生共鸣”,是引导学生把自己读进文章,达到物我合一,那么“悟理”,则是引导学生把自己从文章中读出来,站在作品之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品怎么美,还要懂得它为什么美,怎样才使它更美。通过这样的“悟理”之后,才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前景下一篇:生产保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