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2024-06-11

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精选13篇)

1.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一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内容

()院长发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医院感染控制、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治疗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前段时间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及抗生素管理小组成员分次会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督导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经院务会议决定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各临床科室主任,护长必须配合整改。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发言:根据院内感染管理、抗生素管理委员会工作督导检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方案。,现提出如下:

一、后勤方面

1、改造各临床科室水龙头为感应式水龙头。

2、口腔科的储物柜不符合要求,要配置无菌柜。

3、购置合格的医疗废弃物袋。

4、存放间房前的医疗垃圾标志要改成医疗废物,室内要设洗手设施。

5、修缮手术室洗手池处墙壁。

6、改造医疗废物暂存处标识,增加防护用品,增添手卫生设施、运输车辆及清洗设施;增加病区内医疗废物储存点收集示意图和标识。

二、护理方面

1.完善科室洗手设施,要用洗手液,不能用肥皂,要流水洗手。要设置一次性的擦手纸。

2.病区各办公室内、柜子、桌子、抽斗内不能放杂物和私人物品。3.各个病区要设处置间。

三、医务方面

1、门诊妇科尽快按正规要求设置到位。

2、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3、完善临床药师查房资料,培训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4、培训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知识。

5、加强微生物送检。

6、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规范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控制一类切口预防用药。

7、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

记录:

2.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方法

由专职人员每周2~3次巡视病房收集与核对感染病例,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进行诊断[1], 按浙江省统一调查表逐项填写。

1.2 监测项目

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各科分布情况、感染部位;易感人群、高危因素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的发生率;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

1.3 统计分析

通过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系统的软件处理后进行。

1.4 质量控制

成立了院内感染质量控制小组, 开展控制院内感染业务学习培训, 每季开展1次的医院感染漏报调查, 3年共漏报71例, 漏报率为0.30%。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2.1.1 2006-2008年医院感染率见表1。

2.1.2 医院感染部位。

下呼吸道最高, 为45.85%;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5.32%;手术切口5.53%;胃肠道4.94%;血液感染最低, 为1.78%。

2.1.3 不同科室分布。

ICU、血液科、神经外科、呼吸科和内分泌科分别为55.89%、5.64%、5.37%、4.83%和4.42%。按外科I、Ⅱ、Ⅲ类手术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4%、3.75%、6.19%, 外科未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0%。

2.1.4 人群分布。

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白血病分别为14.45%、13.79%、10.02%、7.36%、6.25%。

2.2 高危因素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

侵入性操作、化疗、使用抗生素相关性的感染率分别为28.30%、0.45%、0.11%。接受侵入性操作发生例次率较高的前5位依次为气管切开 (110.20%) 、使用呼吸机 (23.26%) 、移植物植入 (2.44%) 、置管引流 (2.23%) 、泌尿道插管 (2.15%) 。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在24 067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分离出573株病原菌, 占病例数的2.38%, 致病菌分布见表2。

3 讨论

在医院管理的诸多环节中, 医院感染管理直接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影响着医院的生存和发展[2,3], 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 经济发展。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医院医疗护理质量, 影响到医院声誉, 还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据有关报道, 全世界每年约有20万人受到院内感染, 各国感染率在3.3%~18.3%之间, 我国的院内感染率在4%~10%之间[4]。我院3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3.69% 例次率为4.20%, 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 (感染率为3.92%, 例次率4.13%) 相似[5,6], 但低于包颖群的报道[7], 达到卫生部对三级甲类医院感染率≤10%的要求。

结果显示, 本医院感染率科室以ICU、血液科、神经外科等为高, 提示在进行医院感染监控中要抓住重点科室, 根据科室及病人基础疾病等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旋, 以减少感染机会。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与国内报道相似[8], 这可能与病室内空气消毒不严, 不经常开窗通风, 加上患者机体防御功能下降, 呼吸机应用中管道不能及时更换消毒, 病人长期卧床排痰不利等有关。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率偏高, 应结合耐药菌株监测进行深入调查, 找出院内感染高发的主要因素,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降低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率[9]。高危因素以侵入性操作为高 (占28.30%) , 为此应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 如病情需要,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医院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 G+菌和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比例, 这与临床中滥用广谱抗生素有很大关系;另外患者的病情重、免疫状态差及环境消毒不严格, 也是真菌感染率较高的因素。我院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实施细则”纳入医疗质量综合目标管理, 实行奖罚结合, 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揭示院内感染率的变化及感染因素的相互关系, 提供制定防治措施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感染学》诊断标准开展监测。结果:24067例住院患者中有887例发生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3.69%, 感染1012例次, 例次率4.20%;标本送检率64.03%, 阳性率87.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高 (占45.85%) ;感染科室ICU最高 (占55.89%) ;易感人群以脑血管疾病为高 (占14.45%) ;高危因素以侵入性操作为高 (占28.30%) ;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占58.46%) 。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卫生部对三级甲类医院感染率≤10%的要求, 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感染率,感染部位,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S].北京:卫生部办公厅卫医发[2001]2号, 2001.

[2]全面质量管理用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7) :656-658.

[3]韩黎, 朱士俊, 魏华.医院感染管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1) :1001-100.

[4]邵瑜, 樊飚.浅议院内感染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2 (2) :142-143.

[5]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998~199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6) :401-103.

[6]刘永发, 李兆香.2004年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2) :385-386.

[7]包颖群.861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 (6) :33-34.

[8]周小萍, 毛卫华, 郭玲娇.7 249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 2 (4) :276-277.

3.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三

【关键词】 院内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96-02

医院内感染是一个老话题,但近年来随着多家医院发生多起院内感染事故,医院内感染又进一步被大家重视。一旦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住院日就要有所增加,大大减慢了病床周转率。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有很多,为了了解和掌握本院医院感染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对本院2010年——2012年三年间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共计41094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全院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连续、全面、综合性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

1.3 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率 3年共调查住院病历41094份,其中发生医院感染809人次、845例次,感染率为1.97%,感染例次率为2.06%。

2.2 年龄与医院感染 809例医院感染患者,60岁以上的189例,占52.29%;50-59岁的189例,占23.36%;40-49岁的98例,占12.11%;30-39岁的38例,占4.70%;20-29岁的48例,占5.93%;10-19岁的4例,占0.49%;10岁以下的9例,占1.11%。由此可见,老年患者是院内感染的发生的主要人群。

2.3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341例次,占40.36%;其次泌尿系感染149例次,占17.63%;第三位是皮肤烧伤感染感染142例次,构成比为16.80%。

2.4 医院感染病原菌84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送检标本312份,送检率36.92%,共分离出210株致病菌,占病例数的24.85%。其中占头三位的致病菌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5 医院感染各科室感染率 从感染率上来看,最高的为烧伤科,达3.60%;最低的为职业病科,为0.21%;从感染例次发病率上来看,最高的为消化科,达5.23%,最低的也是职业病科,为0.21%。

2.6 抗生素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为烧伤科79.90%,最低的為心内科22.94%;抗菌药物应用细菌培养率最高的为职业病科96.89%,最低的为消化科52.36%。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率 3年共调查41094份病历,共发生809例院感,感染率为1.97%,低于国家卫生部的标准(二级医院感染率<8.0%)。

3.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本次调查记过显示,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0.36%;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占17.63%;第三位是皮肤烧伤感染感染142例次,构成比为16.80%。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病房流动人员多,开窗通风情况较少,易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为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如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患者,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发生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的机会都增加,所以导致其院感发生率较高。

3.3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 845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送检标本312份,送检率36.92%,明显低于卫生部规定≥50%;分离出210株致病菌,占病例数的24.85%,分离出的致病菌以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及葡萄球菌为主,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符[1-2]。本次调查的致病菌种有95株多耐药菌,占45.24%。在我院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普遍存在用药起点过高、选药不合理、用药过于集中、没有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等不合理现象,也是引起多耐药菌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4 干预措施 ①加强手卫生管理,洗手已经被公认为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好方法,但我院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手的依从性较差,在今后工作中,要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使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从而减少院内感染的医源性传播。②加强病房消毒隔离工作,做好病房的通风、消毒及日常监测工作。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④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⑤按照要求做好各项院感监测,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及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1] 富秀玉,马桂霞.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196-2198.

4.医院感染监测改进措施 篇四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诊断、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分析、反馈感染病例,并将监测信息每半年在医院通报,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根据上半年对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具体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使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的六步洗手方法,使用手消毒剂,正确认识手卫生的依从性。

2.加强物体表面、空气、无菌物品的监测,重点科室必要时随时监测。

3.为了提高空气消毒的效果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不合格3支及强度70uw立即更换。

4.根据《抗菌素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素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开展了耐药菌监测,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5.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交接制度,并做好个人防护,保证专职人员的安全。

6.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条例》的各条规定,做到及时诊断报告各类各种传染病,控制遏制传染病暴发蔓延。

5.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篇五

1、院感办应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生物检测率>50%。科室监控医生认真如实记录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登记表以及相关消毒情况。

3、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应于24小时内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院感办,同时在出院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4、感控科应每月月进行归类整理,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5、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6.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制度 篇六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做好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我院实际,修订本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监测。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感染病例资料。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三、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监测情况,并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10%以下: 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应低于1.5%。

五、医院感染管理科结合日常监测中发现的高危科室、多发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 控制措施等开展目标性监测,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六、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年至少幵展一次现患率调査,现患率调査的 间隔时间相对固定,每年7-8月份幵展。

相关文件:

7.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因素、侵害性操作分布的变化。选择2013年1-9月 (对照组) 185例非干预阶段及2014年1-9月145例 (干预组) 干预阶段的医院感染确诊病例。入选标准符合卫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全院确诊医院感染病例。2013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18 837例, 发生医院感染185例, 201例次;2014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1 294例, 发生医院感染145例, 154例次。患者年龄4~91岁, 平均 (47.5±43.5) 岁。感染病例分布居于前三的科室是血液肿瘤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采用实时监测, 临床科室对确诊院感病例按北京市院感质控中心制定《院感病例监测登记表》内容对患者基本情况、危险因素、侵害性操作等逐项填写并网络上报, 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对院感病例进行核实确认。

1.2.2 实施干预控制对策

1.2.2.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 观察病情变化。 (2) 遵医嘱进行治疗及护理。 (3) 落实疾病护理常规。 (4) 出院护理指导。

1.2.2. 2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院感防控措施, 给予加强护理

(1) 普遍干预。据2013年监测数据, 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如呼吸道、泌尿道、血液感染等医院感染典型病例分析与防控要点。院周会上组织学习医院感染防控文件。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等, 定期统计、分析, 向临床科室反馈。 (2) 针对性干预。 (1) 感控专职人员参加临床感染病例讨论会议, 成立干预控制小组, 由护士长、管床医师及护士组成, 加强医护沟通, 护士长组织规范落实重点院感防控措施。 (2) 感控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护士对有相关高危因素患者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实施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 落实分组护理与接触隔离,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指导长期卧床与高龄患者正确咳嗽, 加强口腔及会阴部清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地或床上活动, 利于口咽部分泌物引流。对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做好保护性隔离, 加强病室清洁消毒。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 加强血糖控制。 (3) 对有易感因素及侵害性操作患者每日进行护理评估。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发展过程。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置管, 长期留置导管者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 尽早拔除导管。怀疑置管相关感染时, 应考虑拔除导管。加强细菌学监测, 定期留取培养标本。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教育培训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及标准预防, 加强手卫生依从性。 (5) 改善宿主易感性。如对昏迷患者定期吸引口腔分泌物等。 (6) 针对呼吸道部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管床护士亲自或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叩背, 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1次, 空心掌由下至上叩拍胸背部,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特别提示操作方法要正确、规范;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保留自主呼吸;指导练习俯卧位通气等措施以利于引流。加强口腔护理, 根据p H值、口腔污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液, 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 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能合作者鼓励患者自理, 每天早晚2次刷牙, 进食后漱口。对于昏迷患者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均先检查是否有胃内潴留, 保证鼻饲管通畅, 同时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等。患者清醒有吞咽动作后要加强指导反复吞咽。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保持空气清洁, 湿度适宜,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7) 针对泌尿道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置管时严格消毒,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动作要轻柔, 避免损伤尿道黏膜。置管后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 带管过程中给予会阴擦洗2次/d, 患者转换体位、外出检查时及时夹闭尿管, 防止尿液反流;每日评估保留尿管的必要性, 及时拔出尿管。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 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8) 针对血液感染高发的情况, 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宣教, 告知其注意个人卫生, 减少探视。每天紫外线消毒病室。告知家属、患者戴口罩, 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床单位、桌椅、地面、门把手。病室加强通风, 避免患者受凉, 保持大便通畅。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帮助患者拍背、排痰。注意消毒、隔离, 加强患者体质, 增强免疫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 无法使用字检验的组间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计算,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比较

本调查2013年非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85例, 2014年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45例。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116, P=0.001) , 详见表1。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干预组感染部位154例次, 对照组感染部位201例次。感染部位分部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 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 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两组各部位分布情况比较, 详见表2。

2.3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

两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情况比较, 其中营养不良、高龄、昏迷、长期卧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2.4 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

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比较, 其中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静脉高营养、人工呼吸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4。

**数据不适合做字2检验, 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P值

**数据不适合做字2检验, 运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得出P值

3 讨论

3.1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应首先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控意识和技能。本研究依据医院感染监测数据, 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普遍性干预和对高发感染部位等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等措施, 提升了护理人员参与医院感染防控的作用。可见, 采取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3.2 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分布

本研究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 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 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提示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方面要重点加强规范呼吸道部、泌尿道部、血液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 尤其要对临床护士要定期加强以上三个部位防控措施的学习、培训与操作指导, 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3 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分布

本研究通过分析感染危险因素, 发现营养不良、高龄、昏迷、长期卧床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临床应加强对以上易感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重视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 提高患者免疫力,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尤其要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部感染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大量、长时间使用抗肿瘤药物极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导致多种病原菌感染[1]。高龄患者生理防御及免疫功能衰退导致自身调节能力、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 加上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较差, 往往病程较长, 易导致感染。

3.4 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情况分布

本研究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比较, 其中有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静脉高营养、人工呼吸机等侵害性操作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侵入性操作损伤了组织黏膜, 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屏障, 导致微生物定植增加, 患者易感性增加。减少侵入性操作, 规范好操作规程, 及时评估侵入性操作的风险, 根据各医院的特色建立自已的目标监测体系, 执行科学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2]。临床在治疗过程中, 不可避免的使用呼吸机、大量的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操作, 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做到尽量少做, 一旦发生医院感染, 应做相应检测, 如管头培养、尿培养等, 并积极治疗, 尽量尽早拔除插管。各种侵入性操作要保证非常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3]。每张病床旁配备手消毒液, 在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操作时应封闭感染入路, 如戴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质量可靠的管材, 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 深静脉置管时, 选择正确置管部位, 避免股静脉置管, 规范做好皮肤的清洁消毒和护理, 应在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皮肤的操作, 插入部位使用预防性屏障, 及时更换敷料, 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同时加强基础护理, 特别做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4]。

综上所述,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与技能, 加强感染病例监测与干预管理, 采取加强护理措施, 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摘要: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加强护理, 增加防控医院感染措施,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9月确诊的18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对2014年1-9月确诊的14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干预组, 实施普遍性干预与针对性加强护理干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98%和0.68%, 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两组感染部位分布构成以呼吸道、泌尿道、血液部位感染居前三位;两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情况比较, 其中营养不良、高龄、昏迷、长期卧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比较, 其中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静脉高营养、人工呼吸机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加强护理干预, 规范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的管理控制, 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熊杰, 白生华, 汪璐, 等.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3) :503-505.

[2]骆春华, 陈春娥, 彭胜华.侵入性操作与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3) :177-178.

[3]郑益娇, 吴件姿, 陈玉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8) :693-694.

8.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篇八

一)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有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的损害,免疫功能紊乱,常同时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营养不良等情况。

2、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透析次数不断增加,正常皮肤和粘膜屏障频繁损伤,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发生率高。

3、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每个透析单位都有150~180升的水与其血液接触;在透析滤过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接受15~30升左右的置换液。

4、急诊透析时的深静脉置管较长时间在血管内保留;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

5、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均重复使用部分一次性透析产 品,更增加了透析单位内血源性传染病传播的危险性,尤其是肝炎病毒的感染。

6、透析单位内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威胁,因此,如何防止透析单位内的医院感染是十分重要且又非常艰巨的问题。

由于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因此,透析室内的感染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二)常見与血透相关之感染

通路感染(access site infection)菌血症(bacteremias)发热反应(Pyrogenic reaction)源於血液內病原生物之传染

(Infections with blood-borne pathogens)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透析单位内实施规范管理,制定较为完整的血液净化中心消毒管理细则,达到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每日检查,及时纠正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 – 人物

工作人员﹕ 防疫注射

持续性知识与技能培训

严格執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政策 清晰工作指引及守则

定期重新审顶常规程序及政策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及考核(感染质控中心)呈報可疑感染病例

医、护、工的监测和防护:

1、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肝炎病毒全套和肝功能,对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和抗体均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工作人员不在治疗室就餐。有专用的公共卫生设施。如工作中发生意外感染,可立即注射高效价抗-HBS免疫球蛋白500mg,一月后再注射一次。

2、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透析室以及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均应进行严格认真的洗手。凡上机,下机,更换和拆卸设备及抽血等操作需带手套,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污物时也应带手套。

3、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的专用工作服每天更换,工作鞋每周清洗。

病人﹕ 病历评估

防疫注射及定期血液测试

病人教育(如血透前的健康宣教)探视人员﹕

尽量不设探访时间,以減少人流帶來的环境污染 需配合卫生防护中心发出的防护警示

患者的监测和防护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全套,以后每月检查一次致半年,继而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对有感染征象者应及时给于检查。患者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动员接受乙肝疫苗的注射。对贫血者尽量动员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最大限度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

2、透析患者在透析室的活动范围限于其本人透析用床单位,不得随意操作透析室内的各种仪器。对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行血液,体液隔离,采取专用透析机和透析床。有条件应隔离透析。

3、做好卫生宣教:让患者掌握透析常识及血管通路的保护和应急处理,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加强营养管理,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功能。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

4、加强动静脉内瘘的监护,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注意患者体温脉搏的变化,疑有动静脉内瘘感染应及时做血培养,以尽早确定诊断,给以正确的处理。

5、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疑有感染者应尽早使用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杀菌剂,注意及时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尽可能选择安全性大,肾毒性低的药物。

感染控制措施 – 环境

病房构造设计,隔离措施 病人及探视人员进场措施

家具及一般用品的清洁和消毒,衣物及医疗废物处理

除虫措施

透析室的感染管理措施

1、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进入透析室需更衣换鞋,非工作人员,非透析患者和陪客不得随意出入,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减少室内污染的机会。

2、透析结束后整理物品,床单位布类全部更换,做到一个患者一套布类。

3、透析结束后,透析器、血路管、内瘘针分别按医院感染管理的规定分别放置,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4、用0.5%过氧乙酸擦拭室内物品和地面后,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1小时并有记录。

5、透析室在每天终末消毒后封闭,至治疗前启用。

6、每周定期更换消毒容器和消毒液。

7、除每日的常规清洁工作并行之有效的通风外,每周六清洗患者的拖鞋(患者拖鞋专人专用)。

8、每周六大扫除一次,彻底清洁消毒透析室。

感染控制措施 –反渗水处理系统

确保反渗水达到微生物及化学成分合乎人体接受标准 水质监测措施及保养维修程序

反渗水处理系统监测:

反渗水系统监测(外置警报系统)每天 细菌化验(微生物)每月1次

水质內毒素检测(微生物)每月 1次 水质标准测试(化学物质)6 个月

反渗水处理系统保养:

清洗天台水缸 6 個月 沖洗沙石过滤器 每天 除铁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活性炭滤器逆沖程序 隔天(自动程序)軟水器还原程序 每周 2次(自动程序)加添盐粒 兩周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更換 1micron 滤芯 每月 1次及有需要时更換 反渗膜消毒 兩周1次(化学剂消毒)循环迴路系统喉管消毒 每天(热消毒)水机消毒程序:

1、砂滤器反冲,树脂缸再生,活性碳缸的正冲反冲每周2次。

2、反渗膜用0.05%过氧乙酸消毒每2周一次。

3、储水缸和输水管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每周一次(有条件的水处理系统应采用每天热消毒)。

4、每天都应常规地开动反渗机。

感染控制措施 –透析机

记录机件出现的問题及维修日期 维修后必须进行消毒才可使用

每次关闭后重开的血透机要按沖洗及进行测试 消毒后48小時的血透机需重新消毒才可使用 按供应商建议定期更換机件滤芯 避免共用物品

透析设备的消毒管理:

1、透析机应每透析一人次均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消毒液进行消毒清洗,如德国B.Braun血透机用含氯量5.25%的次氯酸钠消毒;瑞典Ganbro超200血透机用3.5%过氧乙酸消毒。待消毒清洗后备用。

2、透析机外壳用0.1%过氧乙酸擦拭消毒,透析机上的盖布定期更换。

3、血透机闲置时每天都应常规地开机进行冲洗。

4、优良的水质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安全治疗的基本保证,因此,对水处理系统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消毒管理制度,工作落实到班,责任到人,定期监测水质,不定期抽查水质

美国(AAMI)标准

透析用水细菌含量不超过200细菌生成单位(CFU/ml)。透析液中细菌的最高含量不超过2000CFU/ml,1990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经调查的51个透析中心有53%其透析用水细菌含量超过AAMI标准,有4%透析中心其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超过AAMI标准1ng/ml。

与上述透析用水同步调查的结果有35%透析中心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超标,有12%透析中心透析液中内毒素水平超标。

透析液的管理

A浓缩液根据透析机的品牌而定。医院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制剂要求,每次配液均经制剂快检,并在血透机上混合采样测“血气”及电解质,合格后才能启用。不同的透析液须分区存放,注意先到先用。

B浓缩液(苏打液):由于制剂不稳定,放置过久CO2挥发,PH值会升高,钙盐沉淀增加,造成机内管路堵塞,影响血透机的正常运转,同时B液的环境细菌容易繁殖。因此B液必须每天新鲜配制,装B液的桶应每天清洗,定期消毒。

透析液细菌的主要来源

碳过滤器和离子交换树脂是大量细菌的来源。

结构不合理的供水系统和储水罐是细菌污染的另一个来源。

透析用品的管理

1、严格区分无菌和未灭菌的医疗用品并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存放,使用时按灭菌时间的先后有序选用,并每周定期检查有效期限。

2、对透析用一次性物品,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规定,使用前检查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的完整性,使用后做到消毒,然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或焚烧销毁。

3、部分一次性透析用物品的复用必须严格遵守复用程序(透析器的复用其他篇章将详细介绍),对重症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严禁复用。

4、感染肝炎病毒患者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应在专用场所处理并单独存放。

5、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更要注意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严禁在感染处穿刺。内瘘穿刺时,严格消毒并铺无菌治疗巾,防止感染。做到一人一个消毒盘,一根扎脉带,一块无菌治疗巾。

微生物监测

每月本科自行采样送检透析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数和空气微生物。每季度由感染科专职人员监测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液、空气等的细菌数。

9.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九

医院感染疾病监测上报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医院感染回顾性监测,我院是全国86家监测单位之一,根据卫生部医政司的要求同步开展工作。并在全院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各级临床医师进行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见《医院感染管理》专栏。

临床医师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对医院感染的病例做出诊断及控制。

(一)如发现医院感染传播时,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二)如发现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三)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趋势时,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必要时可直接上报院领导及相关部门;同时进行隔离,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1、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2、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10.剖宫产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篇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1日-5月31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所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

1.2 监测方法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下到科室,与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共同对所有在监测时间范围内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进行现场登记,并填写《剖宫产手术目标性监测登记表》,术后于出院前进行一次以上现场调查,了解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并在患者出院后,于术后1月内进行电话追踪回访1次。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及切口感染率

225例剖宫产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率为5.33%,其中切口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2.22%,泌尿道感染5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225例产妇中有179例留置导尿管1 d,发生尿路感染2例,泌尿道感染率为1.12%;41例留置导尿管2~3 d,发生尿路感染2例,感染率为4.88%;另5例留置导尿管4 d及以上,发生尿路感染1例,感染率为20.0%。见表1。

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25例患者均为术中断脐后给药,用药品种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选用克林霉素。术后24 h内停药的有1例,占0.44%,术后48 h内停药的有18例,占8.00%,术后用药3~4 d有118例,占52.44%,术后用药超过4 d有89例,占39.56%。

3 讨论

本次监测研究显示,225例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22%,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但高于日常监测资料,可能与常规监测中临床医师对上报切口感染有所顾忌,担心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及因上级部门监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关[2]。在监测中发现,部分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裂开,伴发红、肿胀,少量脓性分泌物,无高热现象,临床医师认为是脂肪液化而非切口感染所致,因此不做病原学检查,同时又盲目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与脂肪液化诊断相矛盾。治疗效果不佳时再作病原学送检,细菌培养阴性也可能与标本采集部位、采集方法、送检时机及已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有关。肥胖产妇因腹部皮下脂肪厚,局部血运不佳,而缝合时切口张力大,难以缝合紧密,易形成死腔,从而造成脂肪液化。研究显示,产妇的腹部脂肪厚度大于4 cm时,其皮肤会有明显的皱褶,在给予其进行消毒处理切口时,易造成消毒不彻底,引起切口感染的发生[3]。孕产妇常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且手术部位到达宫腔,与生殖道相通,易于诱发细菌感染,从而形成切口感染等医院感染。因此,应严密观察产妇切口情况,是否具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包括发红、肿胀、疼痛、发热等,监测感染相关指标,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有渗液或脓液时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从而有效区别脂肪液化与切口感染,以明确切口感染的发生。资料显示,泌尿道感染与导尿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2~3、4 d及以上者,泌尿道感染发生率逐渐升高。插入导尿管破坏了尿道的生理环境,容易造成泌尿道周围的细菌侵入、定植,继而繁殖引发感染。因此应尽早拔除导尿管,以降低引发泌尿系医院感染的几率。

监测发现贫血、产前子痫、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急性重症肝炎是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王爱桃的研究结果相符[4]。而王文爱等[5]研究认为切口感染与胎膜早破无关。胎膜早破后生殖道的细菌容易上行进入宫腔,增加宫内感染的几率,从而导致切口部位感染。杜新青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研究后认为,胎膜早破与切口愈合密切相关[6]。

考虑到抗菌药物毒副作用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剖宫产手术均在钳夹脐带后静脉应用抗菌药物,符合卫生部相关要求[7]。用药品种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选用克林霉素,品种选用合理。术后48 h内停药的有19例,仅占8.44%,大多数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超过48 h。剖宫产手术属清洁-污染手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应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8]。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频率高,疗程长,这种不合理使用现象容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增加医院感染率[9]。积极治疗患者基础疾病,重视危险因素,是减少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有效途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既能达到预防切口感染等医院感染的目的,又能避免耐药菌的滋生,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内容。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监测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采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围术期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25例剖宫产患者有12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5.33%,其中5例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22%。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贫血、产前子痫、妊娠糖尿病、胎膜早破、急性重症肝炎。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在48h内的有19例,占8.44%。结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关键词: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剖宫产,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周莉娜,王华勇.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6):151-152.

[2]魏凌云,温济英,李正梅,等.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4):3395-3398.

[3]姚红芳.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07-108.

[4]王爱桃.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16):34-35.

[5]王文爱,郑艳,曹斌,等.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监测与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19-3321.

[6]杜新青.4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24-12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8]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11.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十一

【摘要】 目的:通过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早期护理干预,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3年1-9月确诊的18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1-9月确诊的145例医院感染病例作为干预组,针对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感染科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98%、0.6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加强对侵入性操作和消毒隔离的管理控制,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监测;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3-0132-03

Hospital Infection in Medical Records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LI Hui-fang,TONG Li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5,13(13):132-13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hospital infections by monitoring and asses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of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September 2013,185 cases confirmed hospital infection medical records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received routine care.From Jan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4,145 cases confirmed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chosen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as medical records for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n and weaknesses,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personnel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vealed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0.98% and 0.68%,the infection incidenc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Using th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invasive operation and disinfection isolation control,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Monitoring; Relevant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Beijing Shunyi Hospital,Beijing 1013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3.068

医院感染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也是医疗高新技术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高危因素干预管理,指导护士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对2013年1-9月(对照组)与2014年1-9月(干预组)确诊的185例和145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感染相关因素,侵害性操作分布的变化。选择2013年1-9月185例非干预阶段及2014年1-9月145例护理干预阶段的医院感染确诊病例。2013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18 837例,发生医院感染185例,201例次;2014年1-9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1 294例,发生医院感染145例,154例次。患者年龄4~91岁。感染病例分布居于前三的科室是血液肿瘤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

1.2 方法

1.2.1 监测方法 采用实时监测,临床兼职院感质控医师实时监测本科室病例,确诊院感病例立即通过网络上报系统报告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查阅此病例,进行核实确认。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指导护士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1.2.2 实施干预控制对策 主要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成立干预控制小组,由各科室护士长及主管床位医师、护士组成。(2)重视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侵害性操作评估,提高护士预防医院感染意识。针对长期卧床、癌症、免疫功能低下及有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侵害性操作的患者要加强每日护理评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3)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加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降低感染风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4)每例确诊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科室参加科室院感病例讨论会议,针对易感因素、侵害性操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指导医护人员规范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5)建立医护沟通机制,主管床位医师将感染患者需要重点落实的感染防控措施向护士长汇报,由护士长组织主管床位护士重点加强落实,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6)针对呼吸道部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管床护士亲自或指导家属为患者翻身、叩背,病情允许时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空心掌由下至上叩拍胸背部,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松动、脱落后排出,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特别提示操作方法要正确、规范。②加强口腔护理,根据pH值、口腔污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清洗液。及时清除口腔、鼻咽腔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等,以防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③对于昏迷患者每次注入营养液前均先检查是否有胃内潴留,保证鼻饲管通畅,同时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等。④加强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保持空气清洁,湿度适宜,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7)针对泌尿道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②置管时严格消毒,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③置管后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每日评估,及时拔管;④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8)针对血液感染高发的情况,重点加强以下护理措施:①加强患者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探视;②每天紫外线消毒病室;③告知家属、患者戴口罩,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床单位、桌椅、地面、门把手;④病室加强通风,避免患者受凉,保持大便通畅;⑤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⑥帮助患者拍背、排痰;⑦注意消毒、隔离,加强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病情况比较

本调查2013年非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85例,2014年干预阶段确诊医院感染病例145例。干预后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

组别 调查人数(例)感染例数(例)感染率(%)

干预组 21 294 145 0.68

对照组 18 837 185 0.98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感染部位分部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两组各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布

两组医院感染易感因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易感因素中以癌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高龄居前四位,详见表3。

2.4 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分布情况

两组病例医院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害性操作中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居前三位,详见表4。讨论

3.1 干预措施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应首先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增强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意识。本研究通过感染管理科对高发感染部位制定重点护理干预措施并培训临床护士规范落实,对每例院感病例组织科室病例讨论会;管床医师加强与护士长沟通;护士长组织规范落实重点感染防控措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感染病例的管理意识,护理人员在感染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加强感染病例早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3.2 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分布

本研究结果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部感染居首位,泌尿道感染居于第二位,血液感染居于第三位。提示在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方面要重点加强规范呼吸道部、泌尿道部、血液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尤其要对临床护士要定期加强以上三个部位防控措施的学习、培训与操作指导,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感染管理部门要和临床科室多沟通,加强重点科室及重点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和早期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医院感染发生率。

3.3 医院感染主要易感因素分布

本研究通过分析感染危险因素,发现癌症、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高龄患者有较高的医院感染率。提示临床应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与控制,重视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尤其要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部感染高度重视。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大量、长时间使用抗肿瘤药物极易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多种病原菌感染[1]。老年患者生理防御及免疫功能衰退导致自身调节能力、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加上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往往病程较长,易导致感染。

3.4 感染相关侵害性操作情况分布

本研究结果显示,居于前三位的侵害性操作为静脉穿刺、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侵入性操作损伤了组织黏膜,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屏障,导致微生物定植增加,患者易感性增加。减少侵入性操作,规范好操作规程,及时评估侵入性操作的风险,根据各医院的特色建立自已的目标监测体系,执行科学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2]。临床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使用呼吸机、大量的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等操作,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侵入性操作要保证非常严格的无菌操作流程[3]。每张病床旁配备手消毒液,在护理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进行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质量可靠的管材,尽量缩短留置导管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选择正确置管部位,避免股静脉置管,应在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皮肤的操作,插入部位使用预防性屏障,及时更换敷料,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同时加强基础护理,特别做好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4]。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增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感染病例监测与干预管理,加强护士对高危易感因素控制措施的学习、培训与规范落实指导,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2.暑假日记日常记录 篇十二

暑假的一天,我来到一中。这时一中美极了,到处都是碧绿的草滩。里面偶而会有一些小野花。当你睡在草地时,你会软软的,还带着野花的香味,多像一张带有香味的美丽的绿地毯;其实它又是大地妈妈的新衣。你望天上看,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和好多风筝。有地放蝴蝶风筝、有地放燕子风筝、还有地放三角风筝等等。

不知不觉我已经来到石桥上。突然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着股香味是从哪来的呢?我望下面一看,阿!原来是池塘的荷花开了呀!你瞧,那粉红的荷花在绿叶地衬拖下,显得脖脖生机。可真美呀!我感觉着一切就像一幅美丽的.画,我真想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可是天慢慢黑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走了。

13.医院感染监测日常记录 篇十三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控制感染,质量监测

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消毒供应中心除护士长是质量管理的责任人外, 还应设立质量工作小组, 并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设专 (兼) 职质量监测员, 对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的全过程进行常规定时质量监测和每天动态质量监测;同时负责对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相关设备进行检验与验证, 及时修正, 并准确记录相关结果。因此, 每个员工、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 确保每一把器械、每一个包装质量合格, 为临床提供安全的灭菌物品。

1 清洗、消毒质量监测

物品清洗质量是直接决定消毒供应中心提供的产品灭菌是否有效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质量监测员必须对去污区清洗环节、清洗设备进行质量监测;借助目测和放大镜观察清洗后物品的清洗质量;同时要对器械的功能进行检查与校核。清洗质量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所有清洗、消毒设备必须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 物品必须分类放置、规范装筐;准确区分手洗物品、机洗物品、高温和低温灭菌物品、特殊污染物品和一般用物。

(3) 穿刺针类穿刺针针尖锐利无钩、无卷面、斜面平整;针梗、管腔畅通无弯曲、无污垢、无锈迹、无水分 (注人空气或95%酒精检查) ;有外套管的穿刺针类应配套准确。

(4) 金属类凡有外管、内管、管芯的, 清洗时均应拆除;其他有咬合面的、有关节的金属器械均需打开, 能拆卸的器械应拆开, 使其得到充分清洗。

(5) 玻璃类物品应光亮、透明、无污垢、无裂痕、无破损。

(6) 橡胶类物品无污垢、无裂痕、无破损、无粘连, 确保管腔通畅。

(7) 每日确保使用中的清洁液、消毒液、清洗酶、润滑剂、除垢剂类浓度有效、更换及时 (有测试条件的应按照说明书进行相应测试: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 L,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8) 每次对使用中的各型清洗机与干燥机的装载、时间、温度、运行流程等进行监测。

(9) 每年 (有条件的应每锅) 对清洗机的清洗性能进行监测。

(10) 洗涤用水应每年进行化学监测, 对软水、去离子水、纯水装置应每周监测。

2 包装质量监测

2.1 包装材料选择

(1) 所有新包装材料应用生物指示剂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纸质、无纺布的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 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 其微生物屏障性、抗水性、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透气性、抗盐水性、表面吸收度、毒理学实验、最大等效孔径、悬垂度、拉伸强度、湿拉伸强度和耐破度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应一次性使用。

(3) 棉布包装材料应为大于140支纱, 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 进行脱脂去浆处理, 不得缝补后使用, 只能使用50次。

(4) 纸塑包装材料纸质应符合纸质包装材料要求;塑料薄膜具有两层复合或多层共挤, 不得使用具有毒性物质的材料, 不得有针孔类缺陷和异物。

(5) 封闭式硬质容器包括自动启闭式或带筛孔的容器 (储槽等) 。其材料、设计、结构和表面应该有利于内部和外部的清洗及消毒灭菌, 可以安全堆叠和装载, 不发生永久性变形, 性能参数不会发生改变, 密封性能符合有关要求;使用寿命不少于500次循环的要求, 垫圈的使用周期应不少于l00个使用循环。

2.2 包装检查。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后, 各种灭菌包的质量严格把关, 重要器械包应进行双人核对:

(1) 三查:准备时查、核对时查、包装时查;七对:对品名、规格、数量、性能、灭菌日期、有效期、双方签名等进行核对。

(2) 盘、碗、盆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 若需多个包装则器皿间应用吸湿毛巾、纱布、医用吸湿纸隔开, 所有开口朝同一方向, 以利蒸汽穿透。如有盖子应全部打开。

(3) 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组成;检查时应将内管插入外管, 其内管长度比外管长度短1~2mm, 管芯的尖端要求椭圆形, 插入外管内椭圆部分应突出外管0.5cm, 其周围必须完全闭合, 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 但不可太松, 以免脱落。

(4) 持针器, 其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 取一根与持针器相称的缝合针, 用持针器夹住缝针, 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 试着摇动缝针, 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地抽出, 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 需要更换。

(5) 剪刀的检查, 剪刀应锋利, 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需要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 主柄是否对称, 关节松紧度合适不应自动弹开, 螺丝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必须能够以刀尖处一次剪齐四层纱布;5cm以下的剪刀, 则应以刀尖处一次剪齐两层纱布;眼科剪不用此法检查, 以防损伤精细器械。

(6) 有关节的器械的检查, 关节活动要顺畅, 检查咬合功能, 咬齿完整, 松紧合适, 对合整齐, 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 无扭曲、无变形, 边缘圆滑无磨损;检查器械的锁齿, 可将钳子夹紧橡胶管, 然后抖动, 自动弹掉者予以更换;也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 持着器械的另一端, 而以锁齿的部位在手掌拍打, 如果器械因此弹开, 则表示锁齿功能不佳;检查器械的张力, 需把器械合并, 两边齿干上锁, 齿间应有1mm左右的距离, 若发现关节较紧, 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在表面及关节上。

(7) 需要拆卸的器械必须拆卸;有关节的器械必须打开关节;锐器尖端应加保护套。

(8) 管腔类物品必须盘绕放置, 不可打折;接头开关必须打开, 以确保管腔通畅。

(9) 使用无纺布和棉布包装材料, 不得少于两层。

(10) 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密封宽度应大于6mm, 保证热封严密完整。边缘的灭菌日期、灭菌效期应清晰明确。

(11) 硬质容器必须一用一洗。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 容器内物品不宜装得过多过紧。

(12) 打包的程序应规范化, 各种包内的物品齐全、性能好、包名与包内物品相符, 包内有指示卡, 包外有指示胶带。包外应标识清楚、项目齐全, 包括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操作者、核对者、灭菌锅号、锅次等相关信息。

(13) 各种包类必须包装严密, 松紧适度。大小、重量适宜:金属器械包不超过7kg;敷料包不超过5kg;使用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25cm;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时, 包的体积不超过30×30×50cm。

(14) 干热灭菌的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10×10×20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油剂、粉剂厚度不超过0.635cm。

(15) 环氧乙烷灭菌的物品宜选用医用皱纹纸、纸塑复合袋、通气型硬质容器, 不能选用金属箔、聚氯乙烯、玻璃纸、尼龙、聚酯、聚偏二氯乙烯、不能通透的聚丙烯等包装。不适用包装食品、液体、油脂类、粉剂类物品。

(16) 等离子体灭菌物品包装灭菌物品中不能有植物性纤维材质, 包括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类等。不锈钢材质的管腔长度≤50cm, 直径≥1mm;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材质长度≤200cm, 直径≥1mm。当物品长度l~2m, 直径1~5mm时, 需使用增强剂。

3 灭菌质量监测

3.1 待灭菌物品装载质量监测

(1) 装载量下排气式蒸汽灭菌器与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和90%, 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l0%和5%, 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2) 物品装放时需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 上下左右需要一定空间, 大于或等于2.5cm以利于蒸汽流通。灭菌包不直接接触灭菌器的内壁及门;最上层灭菌包距离灭菌器顶部7.5cm。

(3) 尽量做到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物品混合装载时, 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标准。难于灭菌的大包在上层, 较易灭菌的小包在下层;敷料包放在上层, 金属包放在下层。

(4) 金属器械包与自动启壁式筛孔容器应平放;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盆盘碗类包应稍倾斜、侧立或倒立;纺织品类应竖立;玻璃瓶与管腔类开口应一致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5) 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纸塑包装物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全部打开。

(6) 干热灭菌待灭菌物品装载物品放置不能超过灭菌器的2/8, 包与包的间隔不少于2cm, 物品不能与灭菌器底部及周围侧壁接触。

(7)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物品装载灭菌物品不能接触灭菌柜四壁, 装载量不应超过灭菌器容积的80%。

(8) 等离子体灭菌器物品装载灭菌物品中不能有植物性纤维材质, 包括纸、海绵、棉布、木质类、油类、粉类等。包装材料的塑面应朝同一方向, 灭菌物品不得接触灭菌器内壁;灭菌物品装载高度距灭菌器顶部8cm, 同次灭菌应将不同物品混放, 不能只放金属物品。

3.2 灭菌过程及结果质量监测

3.2.1 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监测

(1) 工艺监测:每批次灭菌必须监测灭菌过程参数 (温度、压力、时间) , 参照并达到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

(2) 化学监测:监测每一包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卡, 也可进行批量化学指示物监测。检测时, 所放置的化学指示剂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 方能判断为灭菌合格;若其中任何之一未达到规定变化条件, 则灭菌过程不合格。

(3) 生物监测:每周一次, 灭菌量大的可适当缩短监测时间;如果灭菌植入型器械、严重污染物时必须每锅进行生物监测;采用新的包装材料、新的方法灭菌时均应先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合格后方可使用。监测方法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相关规定执行。

(4) B-D试验 (Bowie—Dick Test) :脉动真空型灭菌器每日灭菌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其监测方法为:选择一个成品的3M标准测试包, 将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器内灭菌车的前底层, 靠近柜门与排气口底前方;柜内除B-D测试包外无其他任何物;l34℃, 3.5~4min后, 取出B-D测试包内的测试纸, 观察其颜色变化, 变色均匀一致, 说明冷空气排出效果良好, 灭菌器可以使用;如果B-D试纸变色不均匀视为不合格, 应及时报告并查找原因, 再行BD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 PCD:即灭菌过程挑战装置, 是对灭菌过程有一定抵抗力的模拟装置, 对灭菌物品进行批量监测以及管腔器械的灭菌质量监测, 可选择一个成品的3M标准测试包, 其相关操作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

3.2.2 干热灭菌质量监测

(1) 工艺监测:监测每锅温度、作用时间均应达到规定要求。

(2) 化学监测:每包监测, 监测每一包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剂, 根据指示剂颜色和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3) 生物监测:每周监测其监测方法和结果判断。菌株为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 (ATCC9372) 菌片分别装入试管内灭菌。

3.3 低温灭菌的质量监测

低温灭菌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法、低温甲醛灭菌法。

(1) 工艺监测:每批次监测温度、湿度、浓度、作用时间应达到规定要求。

(2) 化学监测:每包监测, 监测每一包外化学指示剂、包内化学指示剂, 根据指示剂颜色、性状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3) 生物监测:环氧乙烷应每灭菌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过氧化氢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环氧乙烷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和结果判断均不同。

3.4 特殊监测

移植物灭菌后, 必须等生物监测结果为阴性方可使用:科内质量监测员应至少每周对灭菌物品进行抽样监测, 应为无菌生长;对使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每个批号进行质量验收或质量监测;对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灭菌设备的灭菌过程参数监测 (如各点的温度、压力与浓度等) 与生物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连续进行3次;干热灭菌器连续进行5次;低温灭菌器按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验证, 合格后方能使用。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在新安装和大修后需进行B-D试验3次, 合格后方能使用。

4 灭菌物品卸载质量监测

(1) 灭菌操作完毕后, 应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卸载灭菌完毕的物品。

(2) 戴上防护手套拉出载物车或装载篮筐。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不能有湿包 (含水量不能超过3%) ;灭菌包应放在远离空调或冷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 冷却过程不可徒手触碰灭菌物品, 灭菌包未完全冷却前, 不能放在冷台面上, 以防产生冷凝水, 造成湿包。

(3) 要检查灭菌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 如有破损、湿包应视为灭菌失败。

(4) 如果灭菌包掉地或误放在不清洁处、沾有水渍, 应视为污染。要仔细检查每一个包化学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 未达到标准要求和可疑的应视为灭菌不合格, 查找原因, 重新灭菌处理。

(5) 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 应按流水号记录, 其内容包括灭菌包的种类、数量、灭菌锅号、锅次、灭菌程序、灭菌温度、灭菌日期、灭菌时间、操作人等, 并存档。

(6) 取放无菌物品前应清洁双手或戴手套。

5 灭菌物品存放质量监测

(1) 灭菌完毕后的物品经检查为合格后, 必须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区, 并由该区人员放置。

(2) 无菌物品存放区应保持环境洁净、干燥。温度保持在20~25℃, 相对湿度小于60%;存放柜或货架必须离地高20cm, 离天花板50cm, 离墙远于5cm。

(3) 灭菌物品应严格按照类别、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固定位置。应严格遵循先灭菌、先发放的原则;灭菌物品一旦失效, 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处理。

(4) 严禁非灭菌物品从灭菌物品存放区进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必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灭菌物品存放区;取放无菌物品应清洁双手或戴手套。

(5) 下送的灭菌物品应清洁封闭存放或加防尘罩。

(6) 发放的灭菌物品应有登记和统计。

6 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监测

质量监测员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982~1995要求执行。环境空气:无菌物品存放区≤200cfu/m3, 并未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检查包装灭菌区≤500cfu/m3, 并未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物体表面:无菌物品存放区≤5cfu/cm2;检查包装灭菌区≤10cfu/cm2, 并未检出致病菌;工作人员手:无菌物品存放区≤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包装灭菌区≤10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去污区≤15cfu/cm2,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空气消毒机等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说明书检查使用。

7 监测资料的保存

监测资料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原始记录依据, 需要质量监测员妥善保管, 归档备查。要求资料齐全、完整, 具有连续性, 不能缺失。需要常规保存的资料包括B-D测试纸、工艺监测记录、化学监测记录、生物监测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验收记录、整个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记录等等, 保存期大于等于3年。

8 总结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交流座谈会的发言稿下一篇:表达惭愧的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