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2024-06-25

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精选12篇)

1.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一

加强基层地税文化建设的思考

地税文化是地税部门十几年来形成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和地税精神的总和,是地税干部信奉并实践的价值理念,是实践和谐地税的内在源泉。通过文化对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产生的自然约束力,自觉地将个人追求引入整体目标的轨道;通过地税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使全体地税人员逐步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通过深入持久的地税文化建设,形成坚强的团队精神的强大感召力,使全体职工与地税事业结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地税事业不断发展。多年来,基层地税机关在税收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不断创新。现就如何结合基层地税工作实际,拓展基层地税文化建设,做以下思考:

一、基层地税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建设理解认识不够清晰。基层个别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缺乏深刻认识,认为地税文化建设是人事教育部门的事,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个别干部职工认为地税文化建设是笼统的言辞,对如何将地税文化融入思想、融入行为缺乏思考;个别干部职工没有把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文化载体区分开来,把文化建设同文体活动简单等同起来,混淆文化建设与文体活动的概念;个别干部职工认为文化建设周期太长、见效太慢,缺乏必要的勇气和信心;个别干部职工认为文化建设过于深邃,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个别干部职工认为文化建设就是搞形式,没有认识到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新时期的税收管理工作。

(二)文化建设目标内容不够明确。基层地税文化建设在规划上和目标设置上缺乏系统性,总体规划、各阶段目标和实施内容不够明确和完善,缺乏中长期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没有形成一个包括基本目标、即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内的目标体系,导致了地税部门在长期的文化建设中缺乏明确的方向。

(三)文化建设联系实践不够紧密。税收日常管理与地税文化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日常管理是一套,文化建设行为却是另一套,文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业务与实践相脱节,文化建设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没能使文化管理产生出有效的生产力,影响了地税文化建设的发展。

(四)文化建设内涵载体不够深入。对文化建设内涵认识不清,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环境、轻内涵的现象,认为地税文化建设就是制定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就是建立干部职工道德风范和提高地税部门知名度等,侧重于物质、表面的建设,而忽视核心理念的宣传灌输,忽视对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文化精神底蕴的建设,造成文化建设口号化和表面化的现象。

(五)文化建设宣传氛围不够浓厚。地税部门自身宣传工作思路比较狭窄,方式比较单一,对外宣传中注重税收政策的宣传,而忽视队伍建设的宣传,总体文化产品的提炼、升华还不够,应用面不够宽。特别是地税文化作为一种行业文化,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没有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还普遍存在唱独角戏现象。

二、基层地税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地税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全方位提升税收管理和加强税务机关内部建设的必然选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地税机关建设必须要通过文化建设熏陶,进而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税务文化体系,形成坚强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支撑和推动着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基层地税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地税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税务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实现,而干部职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来源于对地税文化建设的认同程度。而地税文化建设又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和看到成效。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发动尤为重要,只有思想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才能形成全员参与、扎实推进的文化建设局面,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干部职工宣传地税文化建设的含义、作用、内容和实施步骤,增强干部职工对地税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提高全体人员的参与度,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促进上下良性互动,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注重舆论宣传,利用报纸、刊物、电视、网络等介质,广泛进行社会宣传,从不同层面反映税收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广大税务干部的精神风貌,切实加强地税部门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根据外界意见、建议,改进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税务文化建设环境。

(二)建立地税文化建设的组织架构。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涉及到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地税文化建设组织架构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一是地税文化建设必须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只有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才能使文化建设得以正确引导,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所需物力和人力得到保障。二是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分清工作重点。三是在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的基础上,要适时成立各工作小组,将地税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如:策划工作、准备工作、实施工作、总结工作等细化到各工作小组,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来完成各项具体工作。四是要建立文化评价机制,坚持日常评价和综合考核并重,适时进行督促,不断加强地税文化阵地建设。

(三)明确地税文化建设的规划目标。地税文化建设是一件时间长、耗用资源多的复杂工程,要围绕核心价值文化进行统一规划,重点做好中长期和短期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地确定阶段目标,发挥好目标的促进作用。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是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准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二是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发动群众集思广益,确保切实可行。三是目标制定必须坚持合理的原则,不能企求在短时间内就会取得较大的成效,否则会让目标脱离实际,缺

乏指导和激励作用。但是也不能把评价时间定得过长,让目标失去了驱动力,影响整体推进。四是在实践中要适时调整、更新、优化目标,使目标制定实现与时俱进。

(四)细化地税文化建设的内容步骤。地税文化建设涵盖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子文化建设,涉及到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包含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在地税文化建设中就需要对每一阶段内容结合实际分步骤、分重点加以推进,不能不分轻重缓急、笼统地抓。要分阶段明确物态文化等子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建设方法、步骤和效果检验办法。在细化地税文化建设内容和步骤时,要注意:一是必须充分考虑地税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发展状况,围绕实际工作设定,以促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目标,把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其它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地税文化建设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二是要坚持稳步推进的原则,量力而行,适时融入,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三是内容和步骤的制定要与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适应本地区发展需求,增加本地区社会的认同感。四是要本着注重实用的原则,避免“空壳子”、“花架子”等形式主义发生。

(五)选准地税文化建设的活动载体。任何一种文化脱离了物质生产和实际工作环境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选择合适的载体,找准切入工作的途径和时机是地税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一是要把地税文化建设与税收征管、廉政建设、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和挖掘活动载体。二是要结合实际努力打造文化精品项目,以增强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体现文化建设成果。三是活动载体的设定不能片面,应随着地税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适时进行调整更新。

(六)完善地税文化建设的各项保障。地税文化建设离不开人力、物力和制度的保障,因此,一是要以构建学习型机关为支撑,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培训制度,实施分级分类、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同时,发挥党团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每个党员、团员的积极

参与和示范带头,把全体干部职工凝聚于建设先进地税文化之中,为地税文化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二是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加大地税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地税文化阵地建设的环境建设,利用有效的文化活动载体,宣传地税精神,展现地税风貌,力求创造一种文明、庄重、大气的地税文化内涵,营造文明、方便、快捷的办税环境,和谐、高雅、温馨的人文环境。三是建立完成各项制度机制,确保地税文化建设各项活动落到实处,通过制度建设,确保对地税文化建设及时进行总结,广泛挖掘文化建设潜能,注重积累各项文化建设理念,针对地税文化建设中好的经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纳入经常化管理,不断巩固地税文化建设成果。

三、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优质、高效服务,提升窗口文化。办税服务厅是与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直接接触最多的窗口单位,优质、便捷、高效不仅是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期望,也是税务部门自身提高素质的具体要求。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现代税收服务观念,使税收工作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形象建设上,从文明用语、着装要求到各项工作都建章立制,在制度建设中制定较为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具体工作中,切实改进服务手段,优化税收服务,密切联系纳税人,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率,创新服务方式,从而方便纳税人、满足纳税人需要。

(二)加强教育引导,提升人员素质。要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对广大税干进行教育、引导、鼓励和熏陶,培养群体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每位干部职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

(三)完善制度、加强考核,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各项制度和目标考核对各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建章立制,从而规范工作行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目标考核将工作方向规范到统一的标准上来,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

(四)坚持科学、精细,提升税收管理质量。讲究科学、精细,促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在税源管理上,通过纳税评估和测算分析,掌握纳税人的第一手资料,真正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地税文化氛围。借助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介的力量,把文化建设成果介绍出去,接受社会的检阅,赢得广大纳税人的认可。同时也可与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促进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并为上级领导掌握下情和进行决策提供参考。

(六)多措并举,搞好文化建设。基层税务机关相对而言工作比较辛苦,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加强地税文化建设,要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实现同志们多种多样的需要,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的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使每个人思想精神上的解放和组织内部严格的管理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整体合力,推动地税事业的和谐发展。

2.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二

一、学习型团队的核心理念与特征

学习型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是学习。反观人类进步的历史, 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历史, 时间证明,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组织团队的发展都与学习息息相关, 如何不断的学习是个人和团队进步的基石。在电气车间的学习型团队建设过程之初, 这种理念就深入人心。

创建学习型团队,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学习型团队?同时让这种理念与思维为本团队所接受。学习型团队最初的构想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佛瑞斯特教授。系统动力学就是由他开创的, 属于提供人类动态性复杂的重要方法。1965年, 其发表的《企业的新设计》通过对系统动力学的运用, 具体形象地构想出企业组织在未来的形态, 即信息化、公开化, 以及工作伙伴关系。其对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有了最初的构想。从理论上讲, 学习团队属于能够获取知识、创造知识, 以及转移知识, 并且能够运用知识修正自己行为的一种形式。在学习型团队中, 团队成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创造有意义的结果, 锻炼出一种全新而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了团队的抱负共同努力,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从系统来看, 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够改善自我, 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最终获得成功。

但是, 在实际的团队工作之中, 很多同志们每当讲到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时, 就会讲到如何组织企业职工进行全面学习、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培训。这样的情况足以说明很多同志对学习型团队的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理论的理解上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 仅仅是从名称上理解, 望文生义而已。事实上, 不论是学习、还是培训, 都是学习型企业创建的重要内容, 但不是唯一的内容, 更不是本质。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创建活动就会走入误区, 甚至搞成又一场形式主义的学习运动。

学习型团队有不同的分类。从理论上来讲, 属于是管理理论的一种, 而不是一种学习方法, 更不是方法论。从特征上来将, 学习型团队更强调弹性管理、层次化管理, 以及自主创新性管理。学习型的团队理论认为, 学习型团队的主要特征就是善于学习、勇于学习。而学习团队的本质特征则是不断变革, 其是学习型团队建设的永恒主线。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全员善于学习, 团队的整体学习力和创新意识持续增强, 不断突破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在创建学习型团队时, 要正确认识学习型团队的“学习”所包含的新内容。学习型团队的“学习”与以往所讲的“学习”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学习与工作不分离。即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 在工作的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学习、提高, 把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 提出要求, 进行规划、检查、考核, 将学习工作化;二是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 它更强调团队的学习、组织的学习和所有层次上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彼此连接, 实现信息反馈、交流与共享, 为企业、个人带来新的创造能力。三是学后要有新行为。学习型企业强调“习”大于“学”, 强调学习后要产生新的观念、新的行为, 产生变革的重要力量。这就是说我们要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保持持续旺盛的学习力。尤其是企业决策层领导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国家政治方向、大政方针及现代企业管理和同行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引领企业不断追赶时代潮流, 使广大员工保持旺盛的学习力, 使企业保持永久、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态势。

二、学习型团队创建在基层深入开展的现实意义

有资料表明:世界500强企业, 平均寿命只有40~50岁,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5岁, 民营企业为2.9岁。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和短暂的寿命, 迫使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都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这就是学习型团队管理理论。学习型团队 (企业) 是90年代后期兴起的管理科学, 已经受到众多管理学家和企业管理者的瞩目:大批理论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人预言: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团队。而在企业内部, 创造一个个基层的学习团队, 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打造出较为完善的学习型企业。鉴于此, 笔者以为, 在基层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 在着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活动创新的迫切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不断融合、相互渗透, 各种创新活动不断集成, 越发社会化。创新平台的搭建必须要将各类型的人才视为核心, 保证学习型创新团队是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 不仅具备创新前言阵地攻克的能力, 而且能够满足科技发展综合化的需求, 将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当之无愧为区域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建设一支学习型团队, 是当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企业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 在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作用下, 行业发展危机四伏, 而在在企业内部之中, 同时存在着自主研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不充分, 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其根本原因主要就在于创新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而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能够发动全员、凝聚大家的力量, 从基层开始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 建立起一支高水平、敢创新的团队, 这才是能够与新时期相适应的新模式, 是将各类型人才大力整合的有效途径, 能够发挥出整体优势, 更是推进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 开展学习型团队建设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敢为事业用人才, 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所以, 要让各类人才皆可成才, 就要从基层做起, 从基层的各个部门开始, 建设起一批优秀的学习型团队,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学习型人才队伍, 同时, 这也是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基层创建学习型团队的途径

1.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 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团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确立企业的战略目标, 营造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价值体系。这是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基础, 一个团队经常以规划的宏伟蓝图教育员工, 并以相应的价值体系评判员工的工作业绩, 激励员工都为共同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要经常地使职工感受到他的工作为企业实现共同的目标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要经常地宣扬团队共同努力的效果, 而不要过份地宣传某一些特别优秀的个体和领导人物, 这将能够大大凝聚员工的力量, 使员工为着共同的目标协调工作, 使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趋与一致, 在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 形成独具特色的团队文化和精神, 全体员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必然会激发学习的欲望, 不断开拓创新、超越自我。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运输部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培养一流人才, 提供一流服务, 创造一流业绩。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使每一名员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都逐渐与实现共同目标的愿望相吻合, 促使个人价值与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 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全体员工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开拓创新, 研究出了以员工命名的工作法和专用工具, 自主进行了机车变频电气改造、快装快卸作业法实践、对站场系统改造, 同时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自主管理与创新成果, 使中州分公司运输装备、运输能力与控制系统含金量大大提升。这都是基层创建学习型团队结出的硕果。

2.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做到客观公正、合理适用, 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想来, 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激励, 使全体员工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事业心,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以制度的形式把群众性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指标竞赛等活动确定下来, 每月都要开展评比活动, 并给以丰厚的物质奖励, 对优秀的科技创新项目还以研发人员的名字命名, 各基层单位更是上行下效, 大力开展各项技术创新、五小十个一活动、“七个减量八个提高”, “创造价值、消防浪费”这些活动与举措, 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创建学习型团队要设置有效及丰富的载体

如上所述, 学习型团队的建设不能够局限在以往的学习型教育培训模式, 更应该以团队的工作特点与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学习观念、学习机制, 以及活动形式等进行不断的创新, 坚持团队人员教育模式与培训模式的丰富与完善。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应该在充分利用以往载体的基础上, 比如专题培训、探讨会, 以及网上教育等各种学习模式, 更要将学习渠道进行扩宽,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 尤其是健康向上、喜闻见乐的文体活动, 做到寓教于乐。

4. 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所谓信息化, 就是用数字化技术来采集、存储和检索信息, 利用电脑程序来协助人们处理和交流知识, 扩大人们的知识存储量、提高知识更新速度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从而以极快的响应速度来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厚积薄发奠定智力基础。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 如果我们不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必将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落后与时代, 因此,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也是创新企业管理思想的有效载体。同时, 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各单位、部门改变现有机制和观念方面的阻力, 填平工作中相互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真空地带”和阻隔的鸿沟, 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基层足球教练员;教学观念;认识与思考

从我国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的竞技体育成绩中可以看出,培养优秀的教练员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练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尤其是基层教练员,他们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的教练队伍由国家队教练、省队教练和基层教练组成,其中,基层教练在队伍中所占的分量最大。所谓的基层教练就是指,在我国地市级及以下的体育运动学校或传统项目学校从事体育工作和体育训练的教练员或者是体育老师。所以,基层教练员是运动员的启蒙老师,他们肩负着对运动员进行启蒙训练和帮运动员选材的重任。运动员将来是否可以进入省队甚至是国家队,与基层教练员的训练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基层教练员还保障了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输送。总而言之,基层教练员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目前基层足球教练员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基层足球教练员的思想过于陈旧

我国一直采用,用退役的足球运动员作为青少年足球队教练员的操作方法。而这些退役的足球运动员的教学观念大都受到之前教练训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停留在自己被训练的时候,训练的方法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就使青少年学生在这些教练员身上能学习到的东西少之又少,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足球学员未来的发展,而且这种训练模式还容易导致“近亲繁殖”。虽然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退役运动员来当教练的方法,但是由于我国基层教练员的思想和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加上教练员自身的水平不高,所以,如果不转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教学观念,可能会导致我国足球的发展脱离国际足球发展的轨道。

2.现阶段基层足球教练员的业务能力相对欠缺

教练不仅要具备训练运动员的能力,还要具有识别“千里马”的眼光。足球运动员能力的高低和教练的训练指导有着直接的联系,教练如果没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就不能有效地帮助球员提高,那么再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最后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球员。同时,如果教练找不到有天赋的足球运动员,那么花费再多的心思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球员,再多的训练最后也是枉然。目前,我国基层足球教练员的水平有高有低,识别“千里马”的能力和“驯马师”的能力都有所不足。

二、培养我国优秀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必要性

体育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体育訓练和体育精神的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我国足球事业快速发展,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足球的教学了。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足球是我国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赛场上我国足球的实力还有所不足。所以,我国足球实力的提高需要青少年的努力,而球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练正确的指导。因此,培养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员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球员的保障,是提高我国足球实力的根本。

三、培养我国优秀基层足球教练员的策略

1.提高基层足球教练员多层复合的专业知识

基层足球教练的根本任务是训练足球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但同时他们也应该具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基础知识。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管理足球运动员的饮食和健康、心理训练和思想教育。所谓的学科知识就是指足球专业的知识,这是基层足球教练员必须掌握的,是训练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前提,也是区别其他教练员的标志。

2.转变基层足球教练员的训练观念

在以前,足球并不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学校也不够重视足球的教学,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也不高,这就导致足球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也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在培养优秀基层足球教练员的过程中,要转变基层足球教练的训练观念。足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推动我国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应該以足球教练员为荣。同时,基层足球教练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训练方法要与时代接轨,要根据球员具体的训练情况积极创新训练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球员的能力。

总而言之,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对推动我国足球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足球教练员是足球运动员的启蒙老师,因此,基层足球教练员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练就一双慧眼,为国家寻找有天赋的足球人才。同时,基层足球教练员还要改变传统的足球训练观念,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训练的手法,循序渐进地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省级足球运动员,甚至是国家足球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事业注入新的能量。

4.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四

税务部门是各项税收工作的落脚点,税务人员是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税收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广大税务干部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工作热情是影响税收事业能否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力加强税务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已成为和谐税务建设的必然。对此,就当前地税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当前阿瓦提县地税局干部队伍思想状况 目前,阿瓦提县地税局共有干部职工47人,其中在职42人,退休5人,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0人。地税组建以来,阿瓦提县地税局年年较好地完成了地区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地税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推动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实践证明,阿瓦提县地税局是一支敢打必胜、开拓务实的队伍,一支精神振奋、作风扎实的队伍,一支不畏艰难、勇于前进的队伍。

近年来,阿瓦提县地税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大干部职工思想状况有了良好地转变。从当前整个干部队伍的思想现状看,干部思想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工作热情高,工作干劲足,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氛围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在看到思想活跃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思潮并存和较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由此反映出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为:

(一)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重,危机感强。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和生存危机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对于身处一线的税务人员也不可避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现代科技在政府部门的广泛应用,对地税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生存危机、本领危机、工作压力比他人感受的更深。原来适应当时工作需要的人员,现在已渐渐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政府日益增长的财政需求与实际税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税收任务刚性增长,完成任务成为税务部门和地税干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因而在基层税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本领危机、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重、危机感强等现象。

(二)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实际经费供给的矛盾不断加大,追求金钱的利己主义有所抬头。

国、地税分设以后,由于地税基本建设的需要,地税部门从地方政府那里享受到了一些优惠政策,方方面面争取了一些建设或福利性资金,但随着基本建设任务的完成,津贴补贴发放的规范,财政体制的调整,要想再争取资金确实困难,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平衡,差异较大。加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为谋取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挺而走险,用非法手段谋取私利,成了暴发户。由于受这些大环境的影响必然波及到一些税务干部身上。因而有的干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意识有所淡化,时刻想着钱,工作为了钱,唯钱才有积极性,个人消费胃口日益膨胀。

(三)少数干部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欠缺。有的干部缺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消极怠工,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大有人在。

(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被少数人淡忘。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地税机关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日益突显,但是部分年青干部对这些成就缺乏深刻认识,没有经过艰苦奋斗的磨练,对古人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警句没有切肤之感,从而或多或少产生比阔气、比排场、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惯。

(五)少数干部法纪意识、道德观念不强。通过几年来的普法教育,坚持依法治税的观念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执法检查中仍发现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少数干部办事不公,执法违纪现象仍有发生。有极少数干部思想意识庸俗,讲正事,无话可说,讲低级趣味津津乐道,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原则。

二、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工作出发点,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一)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加强对干部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握干部教育工作重点,针对事业发展难点,抓住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第一,要靠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干部。一是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立足点,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其政治敏锐性,为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以提高专业素质为着眼点,做好业务技能培训。加强业务学习,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并采取自学、集中办班、举办讲座等形式,组织大家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财务知识,学习管理知识,学习现代化办公知识,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努力将地税干部锻炼成复合型人才。

第二,要靠先进的典型带动干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注重及时总结、发现和培养各个方面的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典型的影响力,使地税干部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激发干部奋发向上的热情。第三,要靠健全的制度管理干部。规范干部的言行,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关管理、办公流程、廉政建设、学习培训、加强征管的全方位的政治、业务两套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办事有规范、征管有制度、检查有依据、奖励有标准,使地税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运行轨道。

第四,要靠有效的监督约束干部。在内部上,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各项规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干部交流、财务管理、来人接待、执法监察、车辆管理等项制度规定。在外部,聘请社会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注重政务公开工作,党务、政务事项“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并在延伸和细化上做文章;积极开展执法监察,进一步强化对地税干部执法行为的监督,从而从上到下、由内而外构成一张严密的监督网。第五,要靠高尚的情操鼓舞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开展“爱岗敬业、树立地税干部新形象”等专题讨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纳税户服务的宗旨意识。要通过组织具有教育意义的参观考察,增强全体干部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激发干部立足本职、勤于奉献的精神。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机关的气氛,进一步增强地税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领导带头,身教重于言教。

加强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到求真务实,切忌空谈。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胜似千言万语。因此,从领导到一般干部,都要恪守这么一条准则— “向我看齐”。要求同志们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并模范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一是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对全局性重大的工作部署和税收政策执行、干部任免奖惩、人员调动、经费开支、职工福利等问题,都要通过局党组会或局务会一次或多次讨论决定,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支持下级大胆工作,勇于承揽责任。领导对下级干部的最大爱护就是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而对一些热点、难点工作,工作上的支持尤为重要。三是以身作则,凝聚人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都要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并要以自己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身正气的作风,进一步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进而提高整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务虚”与“务实”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原则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要及时送去温暖,让干部职工“宽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三个必访”(干部家中有婚嫁丧事必访,干部因病住院必访,干部加班加点必访),“三个到家”(有喜事祝贺到家、有困难帮助到家、有问题解决到家),尽量为干部提供帮助,送去温暖。

二是要真心解决难题,让干部“安心”。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干部本人及家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爱地税、爱岗位、爱工作的意识和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关心干部成长,让干部有“信心”。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加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大胆地提拔和培养年轻干部,进一步增强地税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五

一、电子政府的概念和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高级政府形式。狭义上讲,公共服务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构建中的新型政府的核心职能,其他三项职能主要通过公共服务体现。公共服务包括事务型服务和信息型服务,构建电子政府是在信息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为基础,以因特网为标志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对政府治理和地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子政府是以公民参与和良好公共服务为导向,有效运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重组政府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不断创新政府运作模式,强化政府的开放性与公民参与,构建一个具有回应性、透明性、虚拟化的在线政府。电子政府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以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运用为基础;第二,以政府的全面再造为基本前提;第三,以政务公开和公民的广泛参与为基本标志;第四,以政府的信息服务、网上办公与便民服务为主要内容。地税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发挥着组织财政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还应该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善服务,增强当地的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地税部门信息化建设就是按照我国建设电子政府和征管改革的总体思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为纳税人提供良好服务的过程。

二、构建电子政府对地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目前,各级地税部门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加强地税信息化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广州、南京等地均开发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地税征管系统,提高了征管效率和服务水平。但我们应该清楚看到地税部门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电子政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不足,少部分同志不太理解信息技术,认为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对手工劳动的模仿,忽视了按照信息技术这一新兴生产力的规律对有关工作流程进行再造;二是地税系统自身的变革动因不足,从税收的角度服务社会的动力还不够强,有相当部分职工不愿意主动学习,自身素质也难以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三是政府部门及金融等行业之间信息割裂,致使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果;四是经费难以保证。

实施政府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改革的一项宏伟目标,地税部门应该知难而上,更快、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构建电子政府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流程再造不仅涉及基层的具体工作流程的再造,也涉及到宏观层面的相关制度的配合,如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等方面,有很多专家已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同时,有关涉及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很多,本文仅从基层地税部门战略、组织、制度和人力等方面谈一些简单的认识。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地税干部应切实加强学习,学有成效。一是要深入掌握信息技术的规律及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重要影响,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二是要学习有关公共管理及税法基础理论知识,树立牢固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三是要能有效运用有关管理方法,系统思考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问题;四是紧跟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时俱进,掌握纳税人主体和需要多元化的变化趋势。

2、规划和组织

地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同时,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流程再造涉及地税的各个部门,即使是基层地税部门也应该有一个专门的临时机构对有关工作进行协调和推动,保证战略或计划的目标、进度、质量、经费等的协调和执行。确立战略目标和制订规划,基层也要进行需求分析,保证决策的相对优化,最大限度促进资源的有效应用。一是我们要按照科学运用的各种分析方法,认真寻找和确认外部的真实需要,如法律和法规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纳税人和中介机构的、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要对各种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类,如一般个体工商业户和高科技公司在要求地税服务上就是有区别的,这种分类应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二是要对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清醒分析,特别是通过现有的制度、体系、人的观念等方面与需求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问题的主次和解决问题的次序,促使各方面达成共识,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3、制度建设

从地税部门成立以后,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制度日趋完善,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也还存在相当矛盾,客观上妨碍了地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一是有的制度缺少系统性,临时性、暂时性的制度多,制度之间不配套,甚至相互冲突;二是制度之间甚至制度内部分工也不明确;三是对具体操作缺少可量化的时间标准和质量标准,不重视流程建设;四是责任体系不健全,或者责任无法落实;五是制度僵化,难以适时变革。

制度的建设既可以是从上到下的一种系统构建,但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的发展。纵观我国的改革,绝大多数的制度建设基本都是一个从下往上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地税部门由于涉及的税种多、税源小、征管难度和成本大,各地条件差异也较大,除了法律规定的基本制度外,首先可以按照信息技术的要求,以省或市、州为单位建立相对标准和规范的制度,特别是有关程序性的工作制度,这样实施流程再造,防止出现“一县一个方法”甚至“一所一个方法”的局面,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让纳税人难以适合,不利于降低纳税成本。其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新旧、上下、平行的协调和过渡,确保系统性。第三,完善制度建设应具有相当开放性,确保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换和沟通,适当预留“升级”余地。第四,制度建设应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保证可操作性。

4、人员培训

一位新加坡学者讲到,影响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是公务员的素质。地税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制度、管理方法、设施的进步,最基本的是需要地税职工的进步。当前,个别地税职工的工作态度、业务技术、科学素养堪忧,有的职工汉字录入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0个字,创新意识淡薄。所以,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狠抓职工培训。一是要有完善的培训制度;二是对经多次培训后,还不能达到基本工作标准要求的干部要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三是要采取符合成人教育和地税职工特点的学习和培训方法;四是培训工作贵在坚持;五是领导要带头参加学习和培训。

5、评价体制

地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中,一定要引入规范的评价机制,及时、完整和准确评价实施效果。至少一方面可以及时对预设的目标进行修正,另一方面可以改进工作措施。

6.关于地税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篇六

来 源:新疆文明网 时 间:2011-06-10

对于地税系统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为此,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税系统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地税基层党建工作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一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要求,也是全区地税系统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首先是保证、监督上级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以贯彻执行。其次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和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组议事决策机制的需要。

二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提高党员“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能力的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局税收业务骨干基本上由党员担任,由此看出,党员的执法水平就代表着基层地税机关的执法能力。从我局党员占业务骨干比例也可以说明这点。我局现有党员45名,而业务骨干占党员人数80%以上。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基层地税机关的党建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带好队,收好税”的实际需要。完成税收任务需要党建工作的配合,党建工作的开展更需要税收工作的支持。

四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推动地税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需要。我们知道,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基层组织。地税机关也不例外,从税收政策、法规贯彻执行、税收任务落实到地税文化建设都在基层。而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就是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只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全区地税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地税党建工作坚持“六个结合”

抓好地税机关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地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阿克苏市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平安稳定的税收环境,是地税机关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六个结合。

一是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形式相结合。长期以来,我们在党建工作上,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这些都要继续坚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坚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使党建工作常做常新。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如果党建工作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工作就会受到削弱,所以工作必须要有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手段创新等,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不能摆花架子,必须创在实处,必须创出实效。

二是褒奖与批评相结合。在党员管理上,要做到既有奖励又有批评,好的要奖励,差的要批评。如果该批评 的不批评,该表扬的不表扬,就会出现好坏不分的情况,不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表扬先进可以弘扬正气,批评后进可以警示他人。被表扬的人必须是工作付出最多,工作业绩最好,群众最公认,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我局每年都要开展争当“优秀党员”活动,及时进行表彰,对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我局各党支部每年至少要召开二次民主生活会,对表现不好的党员也进行了批评帮助,使党组织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三是教育与考核相结合。在党建上,既要有教育,又要有考核,教育是软件,考核是硬件,二者缺一不可。说的不如打的疼,如果只有教育没有考核,就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如果只有考核没有教育,考核也是空洞的。教育主要解决思想问题,考核主要解决行为问题。在考核上要注意以下问题:一要考核的内容要尽可能量化,要考核抓得住的东西,考核不了的东西不考核。二要考核的内容要具体,要研究制定一整套对党建工作分类考核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三要考核的结果要公开,要在全体党员中进行通报。

四是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一个部门的职能工作,就是这个单位的中心工作。党建工作不能脱离中心工作,中心工作也需要党建工作的配合。围绕中心开展党建工作,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研究中心工作。作为党务工作者,要通过掌握中心工作,找到党务工作的切入点,以便于开展工作。二要服务中心工作。要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并积极为中心工作服务。

五是传统教育形式与现代管理手段相结合。现在社会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我们在开展党务工作上,既要运用良好的传统教育形式,又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以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在教育内容上,要体现地税的特点,贴近党员的思想实际,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可以利用局域网开展宣传教育,在办税服务窗口推出“党员服务在线”、“满意服务工程”、“涉税全程服务”等贴近纳税人的服务品牌,向纳税户发出“税企联系卡”、“纳税温馨告知”等,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的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活动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六是阶段性教育与长效机制相结合。党建工作不是一阵风,只靠一两次教育活动是不行的,必须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下去。要保持党建工作的长期性,就要建立长效机制。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教育机制,包括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第二是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党建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第三是考评机制,要建立对党建工作的考评机制。这三项机制缺一不可,教育是根本,制度是保障,考核是关键。没有考核,制度无法得到落实,没有制度教育无法正常进行。在三个机制中,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做得不好怎么办”,这四个要素相互衔接。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党建工作制度,但是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落实制度靠什么?靠考核,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落实就成为一句空话。

加强地税党建工作做好几个方面

一是保证指导思想的明确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基础,新时期地税党建工作,重要的是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尤其是单位领导要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思想投入”,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深处消除抓收入任务是“务实”,抓党建是“务虚”的不良认识,牢固树立“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中心思想,积极寻求党建工作和税收工作的结合点,把党建工作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克服“两张皮”,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将税收和党建工作目标一起确定,任务一起布置,工作一起考核,奖惩一起兑现,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党建工作的格局。

二是保证领导的重点关注。实践表明,抓党建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因此,单位主要领导在抓好各项税收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围绕党建领域的重大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党建工作的情况和动向,确定党建工作新思路,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同时,领导干部要靠组织上赋予的行政领导权、岗位管理权等权力的影响力和政治信念、宗旨意识、知识才能、决策能力、道德品格、感情等非权力的影响力,影响和带动党员干部提高抓党建、干工作的思想和能力。

三是保证严格的制度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做好党建工作保证。在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目标管理基本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领导包干联系、定期讨论党建工作、党建联络员、责任追究、督查通报等制度,明确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专题分析会、联系基层工作的时间和次数,对不重视、不得力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是保证活动时间和经费等必要的投入。结合地税工作实际,一方面要为党员学习、培训教育、党建活动、“三课一会”等重要内容提供必要的时间;另一方面,在开展活动时要求每个党员尤其是单位领导要提前安排好各自工作,集中精力开展活动,不得随意请假。并要将党员参加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严格考核,以消除党建工作在时间上的“空白点”。同时,要根据党建工作的需要,舍得投入经费,适当订购教材、读本和党报党刊等,相应增加党建工作的经费,以保证党组织各种活动经费开支的正常需要。

五是保证严谨的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队伍建设、税收征管、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作风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强基层党建必须要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按照“八坚持、八反对”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过紧日子、不攀比、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经常开展查思想、查学风、查作风、查廉政的“四查”活动,查找和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转变作风紧密结合起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严从重查处。

六是保证充分的组织活动载体。活动拉动是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现实选择。党建工作若不以活动为载体,就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首先,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动,经常性的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身边无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示范岗”,业务比赛、知识竞赛,争先创优,网上教育、党员论坛,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争当好党员、好职工、好公民、好家庭、好邻居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党性得到锻炼、思想得到端正、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完善自我、提高党性修养。其次,加强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设立“两室”: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教室。活动室布置要做到“五上墙”:党旗上墙、党员权利上墙、党员义务上墙、基本制度上墙、入党誓词上墙。

7.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七

一、探索经验

(一) 与时俱进, 初步建成以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为特色的计划生育信息系统

多年来, 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一直沿用手工档薄管理模式, 这种方式繁琐且不能为育龄群众提供针对性服务, 自2001年以来, 青岛市黄岛区将探索社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区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将其纳入全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加大投入。区政府要求全区203个社区居委会全部配备计算机, 区财政每台机器补贴2000元, 个别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社区剩余资金由所属街道办事处财政解决。截至目前, 全区203个社区居委会计算机全部到位。此项工作, 全区共计投入190万元, 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基本建成广域资源网络, 实现了区、街、居信息互通。黄岛区投入125万元对原计生网络进行改造, 各街道办事处、区计划生育服务站与区人口计生委通过光纤联相联, 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区人口计生局通过ADSL互联互通。青岛市黄岛区人口计生局专门配置了WEB服务器, 建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站, 区服务站、街道办事处、社区、各业务科室可以通过网络浏览新闻、查阅文件、资料;区人口计生局内部办公局域网已全部建成, 实现了育龄妇女数据、公文和工作信息的网上传递。三是开通公众信息网, 实现政务公开、信息收集和网上举报等功能。区人口计生局还开通了INTERNET公众信息网, 建成了区计划生育公众信息网站, 实现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网上投诉、网上举报;建立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的工作运行机制, 实现了群众需求信息网上采集;积极开展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主的“三为主”方针, 开设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知识栏目, 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相关知识的需求。区人口计生局建成了基于SQL-SERVER的育龄妇女管理、公安户籍人口信息、医院接生、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卫生免疫接种信息实名登记和民政结婚登记等部门的大型数据库, 实现了育龄妇女信息变更、部门信息时时比对、违法生育调查取证、统计信息上报等功能, 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效地解决了人户分离人员的管理服务难点。

(二) 大胆创新, 积极探索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新模式实现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质的飞跃

长期以来, 黄岛区的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终端一直定位于街道办事处, 但随着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变化, 街级信息变更量大、社区上报信息多, 信息变更不及时 (按月变更) 、反馈滞后 (月末反馈上月信息) , 信息面窄、针对性差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黄岛区经济发展较快, 人员往来较多, 机械变动大, 每个月街道办事处计算机管理人员所要变更的信息量相当大, 根本没有时间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另外, 社区的手工档薄管理繁琐、复杂难以适应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黄岛区人口计生局经过深入调研, 广泛征求基层广大计生工作人员意见的基础上, 对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规范, 认真研究、分析了社区工作的特点, 研究开发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软件, 涵概了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技术服务、宣传教育、计生协会、药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市、区、街、社区统计人员经过反复试点、几十次修改、反馈、总结、再试点, 逐渐满足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需要, 2010年, 又改为B-S结构, 实现了社区计生管理的信息化, 逐步取代现在的手工管理模式, 把社区计生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手工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时, 利用计算机引导社区及时采集群众需求信息、随时变更第一手资料, 通过计算机向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反馈群众需求, 根据群众需求, 有针对性的向育龄群众提供个性化宣传、咨询和服务, 及时记录服务效果, 实现了基层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

近年来, 黄岛区多次通过租用电脑学校的教室、设备, 与计算机公司联手等多种形式, 由区人口计生局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计生办全体工作人员、203个社区居委会的计生主任、统计员 (微机员) 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 人口计生软件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

(三) 立足需求, 全面提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快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了计划生育部门的职能转变, 从而使计划生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基层通过育龄妇女信息系统、部门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较好地克服了过去手工管理方式存在的工作量大、准确率差、效率低、漏洞多等诸多弊端, 尤其是社区实行计算机管理, 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基层育龄人群的情况, 便于基层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 真正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目的。同时, 社区计生工作人员随时对信息进行变更, 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信息的准确度, 更准确、及时地反映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切实保障源头数据的质量, 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更为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 资源共享, 实现相关部门信息网上自动分离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出台以后, 基层对新婚登记情况的掌握难度加大, 已婚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难以及时掌握。对此, 区人口计生局积极协调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 探索实现部门信息共享的具体措施。目前, 区人口计生局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区妇幼保健所、各街道公共卫生工作站、各负责接生工作的医院通过ADSL的方式相联, 各相关部门随时将新婚登记人员、医院出生、出生婴儿办理医学出生证明、卫生防疫接种等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区人口计生局, 街道、社区计生人员通过登录网络, 部门信息网上自动分离、定时与育龄妇女信息 (WIS) 比对, 能够随时掌握婚、育的变动信息, 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加快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有利于改进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规范管理。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开通,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将伴随网络传向全社会各个领域, 传向世界各地。这不仅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宣传途径, 而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 实现了依法行政, 规范管理, 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与此同时, 随着网络的发展, 也时时刻刻提醒我们,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树立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社会形象和国际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岛市黄岛区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各方面面临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为解决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带来了机遇, 但是在发展初期, 体制不够健全, 规范化管理相对滞后在基层表现最为突出。一是工作制度的规范化, 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合各级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有必要出台《人口和计划生育计算机管理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网络信息管理规程》、《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计算机管理条件下街、社区居委会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计算机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 就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提出要求, 对街道、社区计算机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二是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信息化建设工作最早一般由规划统计部门挑头, 但随着工作辐射面的扩大, 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遍及计划生育方方面面, 单纯依靠规划统计部门显得势单力薄, 需要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部门共同参与, 分工协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投入, 不断新增相关设备, 同时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 采取措施, 防止发生“安全灾难”和“数据灾难”, 确保系统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二) 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人员问题

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中机构和人员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性问题。由于信息化建设工作专业性强、工作量大, 与人口和计划生育结合涉及面广,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长期靠几个兼职的人员来推行信息化建设显然是行不通的, 县级以上计生委内部有必要逐步设立计算机中心并配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员, 分工负责。街道、社区居委会两级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加强信息、统计力量, 为信息化人才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制定优惠政策。如何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调整、分流, 吸纳计算机管理专业的新鲜血液充实到计划生育队伍中去, 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要求的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对现有人员要区别对待, 大部分素质尚可, 有一定培养前途、计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 增强其业务素质、计算机操作技能, 努力培养一支既熟悉计划生育业务, 又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队伍;对少部分年龄偏大、基础较差的特别是对计算机知识严重缺乏的人员要采取调整、分流的方式, 妥善安置, 毕竟这部分人对计划生育事业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对于以后新选拔的计生干部, 要把掌握计算机知识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

(三) 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 互联互通问题

由于条件的限制, 在基层县级以下政府部门内部大多没有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部门, 现阶段大多是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各自为政, 技术标准各不统一, 缺乏统一规划, 政府的投入相对分散, 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 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的采集单纯依靠计划生育部门自己, 势单力薄, 需要加强与公安、民政、统计、卫生等部门的联系, 有必要由政府牵头, 在计划生育广域资源网的基础上组建政府信息资源网,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统一分配网络资源, 让更多的部门加入进来, 建立综合性的人口信息大型数据库或政府资源信息大型数据库, 规范和完善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 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网络资源共享、人口信息、资源信息共享, 多渠道采集信息, 最终形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8.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八

公茂虹

近期看到由胜利油田完成的研究成果《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的方法途径研究》,颇受启发。该成果从油田的行业特性、基层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建设“百年油田”的内在需要等方面,研究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胜利油田的探索实践,从搭建管理平台、创新“三全”管理、强化人本创建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胜利油田开展基层建设的主要内容、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油田基层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该成果的突出贡献是深化和创新了新形势下基层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为加强企业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该研究成果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突出了基层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胜利油田在总结50年建设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基层建设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提出,基层直接承担着油田生产、经营、科研、服务等各项任务,是油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是油田的基本管理单元;必须把基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基层作为“打造世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的实践主体和活力源泉。对基层建设如此重视,在此前的实践中还不多见。对基层的这种认识和定位,直接来自一线的实践,很有价值。其重要性在于为在实践中重视和加强基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确立了基层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2、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关于基层建设的实践框架。近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都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向基层拓展延伸。胜利油田突破了把班组作为基本管理单元的局限,把基层作为新的基本管理单元,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一环,坚持把基层建设牢牢抓在手中,抓住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抓基层打基础要求的有利时机,努力健全基层建设的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机制,拓展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标准,把关于基层党的建设、基层文化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实现了工作重心下移,夯实了企业管理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积累了宝贵经验。

3、实现了对石油石化系统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超越。自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油田提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的管理经验后,抓好基层建设、创新基础工作、提高基本素质,成为“三基”工作的基本内容。胜利油田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需要,把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作为“三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突出出来,以基层建设统领基础工作创新和基本素质提高,实现了对“三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胜利油田在实践中把基层党建、队伍管理、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等内容纳入基层建设范畴,逐步拓展到基层班组、岗位责任制、岗位练兵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基层班子和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以制度文本、工作流程、标准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以政治素养、业务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素质,基层建设基本覆盖了基层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继承“三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和实践的需要,实现了突破创新,赋予石油石化系统“三基”工作优良传统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4、实现了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高度融合。长期以来,如何发挥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党建思

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两张皮”,一直是一些企业解决不好的难题。胜利油田加强基层建设的实践探索对于启发人们更好地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很有意义。特别是胜利油田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把基层建设作为推进基层党建思想文化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大力开展基层创建活动,以基层党支部为基本单元,把所有基层单位和机关部门全部纳入创建范围,做到每个队种都有明确的争创目标、具体的争创计划和配套的措施办法,实现了基层建设的全方位、无缝隙覆盖,有力推动了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软硬指标同步优化,真正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发展、融入服务员工,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精神力量,值得认真总结并加以宣传推广。

9.市地税局基层建设经验材料 篇九

春风化雨润万物求实创新促税收

——##**地区**市地方税务局基层建设经验材料

几年来,**市地方税务局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按照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总体目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法宝,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地方税务局努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又上新台阶,有力地推动了全局以税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一、以教育为先导,狠抓思想建设,汇集推动税收事业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年来,**市地税局针对干部队伍中年轻人多、思想活跃的实际,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树立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思想,利用政治学习、党团活动和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是坚持从正面灌输现代先进的思想观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对政治理论学习、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长规划、短安排,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每年,局党支部都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市地税局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对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内容,以及开展工作的方法与要求,都做了具体规定,长期坚持周五党团活动和月末集中培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以及“三德”、“三观”“三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抓好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联谊座谈会等,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同时,**市局积极探索思想教育的新方法,大胆创新,使干部队伍做到了“六个学会”,提高了“五种素质”、“五种能力”,即:学会做人、求知、生活、健体、劳动和审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业务工作素质、美的心灵素质;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局领导班子始终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细微处入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起到了春风化雨润万物的作用。每逢干部家中婚丧喜庆,局领导都亲临探望;对干部职工的疾病痛苦,都亲自过问;针对局里年轻人多,住房少的情况,在经费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新建职工住宅15套,大大缓解了住房紧张的状况;为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加大了“五小税务所”建设投资力度,在两个税务所配套建起了小食堂、小娱乐室、小阅览室、小浴室和小菜园;为了解决征收单位交通工具短缺的现状,为两个基层税务所,管理税务所、稽查局配备了工作用车。通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从而调动了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当前干部的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实际,**市地税局在制定工作目标、内容时不断创新,以满足干部的不同需求,确定培养和引导的重点,三年来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8期,举办经验交流座谈会3次,组织参加业务、文化比赛5次,请党校老师、资深会计师、法律专业人士讲课4次,极大地满足了年轻干部“创业、立功、成才”和中年干部更新知识、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需求,丰富了干部的精神生活,使蕴藏在干部中的巨大能量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以班子为重点,狠抓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典型和“带头人”的教育作用。

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是无穷的力量。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群众看干部,下级看上级”。领导干部带头做模范,对群众是一种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因此,**市地税局领导班子把“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作为奋斗目标,从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入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大力选拔优秀青年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地税干部队伍,为地税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多年来,**局始终把贯彻落实《**市地税局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班子建设的主线,严格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周五过组织生活制度,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使班子整体政治素质达到了新的高度;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局党支部研究制定了《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和《议事工作规

则》,对局里的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坚持发挥模范作用。单位的义务劳动,哪里的活最脏最累,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职工分房、减免税等热点问题,领导带头坚持原则,把好人情关,起到了表率作用。正是这种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赖,全局干部积极要求进步的人不断增多,党员干部队

伍不断壮大,局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当地市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二是优化干部结构,培养和发展业务骨干。在抓好班子成员自身建设的同时,局领导班子还在提拔使用干部上,注重抓住“选准、用活、管好”三个环节,使干部的素质和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02年进行了第三轮中层领导竞聘,使一批思想好、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优秀青年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通过健全缓聘、落聘、解聘与辞退制度,建立起了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目前我局科所长的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突出了中层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特点,营造了敢于争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岗位练兵和树立模范典型,激发干部争当先进的积极性。为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局里采取了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干部培训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派出去学,请进来教,岗位上练的办法,在局里组织建起了“文明学校”、“培训夜校”,开展了中、短期培训,并长期坚持月末集中学习制度,采取考试成绩与津贴挂钩的办法,有效地调动干部钻研业务、争当先进的积极性。同时,深入开展向优秀税务干部的楷模学习活动、争创“青年文明号”、“稽查能手”、“征管能手”、“最佳办税员”等活动,在全局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通过强化培训和引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要求上进的人越来越多,业务“尖子”和优秀干部不断增多,在税收工作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地区地税系统组织的业务大比武中,**市地税局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参赛的10名选手当中4名名列前茅。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获得地区级以上荣誉14人,他们中有自治区级“优秀纪检干部”郭银芳、“先进税务工作者”史月萍等,为全局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以服务为宗旨,狠抓作风建设,树立文明高效的地税新形象。

抓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干部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模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多年来,**市地税局始终坚持抓好规范化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和开展文明征收,为树立地税形象、实现税收目标不断努力。

一是从硬件入手,为纳税人创造优良的办税环境。2002年,局里对办税服务厅进行了改扩建,重新设置了办税窗口,增添了服务设施,实现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售、税法咨询、税款结算的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加强了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引入人机结合的理念,扩大了计算机应用的覆盖面,在税款征收工作中实现了现代化、电子化和规范化,使90以上的管户纳入了计算机管理。

二是从软件入手,加强文明窗口建设。局里在征收大厅实行了以“文明办税八公开”为内容的“光明工程”,公开办税政策、公开办税程序、公开办税纪律、公开办税制度、公开办税结果。对征收厅内“文明示范窗口”的服务项目、服务态度、服务时限、服务质量以及社会承诺条款向纳税户进行公开,同时严格执行着装挂牌上岗制度和使用文明用语,积极开展“让纳税人办税一趟清”、“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最佳办税员”、“最差办税员”评比活动,在“窗口”建设方面实现了“五化”,即:服务内容公开化,服务场所多样化,服务时限规范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岗责具体化,使办税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方便纳税人,局里在征收大厅设立了领导值班台,及时处理纳税人的各类意见及建议,制作了简明易懂的纳税流程图,提供各项办税须知;为纳税人准备了休息用的椅子,配备了饮水机、纸张、笔墨等,大大方便了纳税人;同时为使自治区优惠政策能够及时落实到位,还特别设立了下岗职工办税窗口。几年来,征收大厅先后被市文明委、团委、评为“最佳文明服务窗口”、“巾帼文明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号”集体,2003年被自治区文明委授予“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从监督管理抓起,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加强外部监督,分层次聘请了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和作风评议员,建立了义务监督员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向上征求当地市委、政府、组织、纪检和地区主管部门的意见,向下深入基层税务所、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群众中去,发放征求意见书1000多份,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中评议作风和行风,在监督方面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科室内部自评与部门互评相结合,明察暗访与纳税人评议相结合。在内部,为了强化职责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赢得群众满意,**市局大胆创新,将“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引入到征收工作当中,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开展创建“一流服务”的活动,构建服务型地税形象,努力做到了“四个到位”:组织建设到位,服务设施到位,制度建设到位,服务质量到为,使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执法水平、服务水平、办事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以监督为手段,狠抓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廉洁公正的思想政治环境。

这几年,**市地税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严治标、着力治本”的工作思路,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线,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重点,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组织收入工作的圆满完成,营造了廉洁公正、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做到廉政纠风工作与税收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每年年初都与各科所签订廉政纠风目标责任书,并按照局领导班子分工负责的原则,分别抓好分管科室廉政纠风责任书的落实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副职结合业务抓,纪检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同时依据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划分职责,确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联系点,按照考核办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廉政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力度,不断强化监督职能,完善制约机制。通过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在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开展了对税款入库、稽查处罚、调定税工作、经费管理、财产管理、公款招待的监察;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税务稽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强化了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结合税收工作特点,实行了“文明执法廉政反馈卡”制度;制定和完善了“双定户”调定税工作制度;规范了行政处罚、听证和复议等行政执法行为;对案件的定性和处理,坚持集体议案和集体审理制度。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使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各个环节相互制衡,有效地防止了“人情税”、“关系税”的发生,从根本上铲除了以税谋私的温床,起到了关口前移、加强防范的作用。

三是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按照“以理教人、以事明人、以业励人”的思想教育方法,通过看电视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座谈、宣传廉政典型等形式,警示教育全体干部。局里还从建制度、勤教育、强素质入手,先后建立健全了廉洁自律、班子建设、纠风整改、监督网络、目标考核等20多项工作制度,与警示教育相辅相成,增强了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加强,使干部队伍呈现出了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良好局面。

几年来,**市地税局通过坚持“抓思想、抓组织、抓作风、抓制度”,强化教育和引导,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了生命线的重要作用,使全局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地区地方税务局授予税收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纠风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涌现出一批优秀税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征管能手、稽查能手和优秀共产党员。同时,连续三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与2004年相比,税收收入增加了1442万元,为**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10.对基层央行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十

(一) 商品意识、效益观念的增强, 大局意识、奉献精神受到冲击

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有所抬头。攀比心里, 享乐心里随之产生。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顺口溜, 有本事会挣钱, 会来事得实惠, 埋头做事没出息。有人好办事, 有钱好协调, 实干不如做表面文章, 面子活出业绩等等负面效应的困惑, 导致部分职工价值取向转移。

(二) 改革的效果没有达到顶层设计的要求, 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县市一体化”改革后, 实行了ABC岗位, 产生了利益冲突。在工作中只考虑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 围绕利益应对工作。多分摊一点工作, 谈条件, 讲价钱, 要系数, 不愿意过多的承担工作任务, 消极的对待工作。把利益的得失作为工作的动力, 在工作中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上进心, 缺乏激情和进取意识。

(三) 社会需求节奏的加快, 员工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一些职工思想认识模糊, 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与待遇。有的人事业心, 责任感不强, 过于强调个人的得失, 兢兢业业做好工作的热情不高。有的人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工作作风不扎实, 没有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工作讲价钱, 待遇比高低, 抱怨多于实干, 借口多于成绩。

以上这些, 虽然是体现在部分职工或个别人身上, 但影响是很大的, 会导致中央银行的领导力、公信力、向心力下降, 影响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二、不良现象存在的原因

1.激励措施缺位。基层央行绩效工作没有实实在在与职工利益紧密挂钩。技术职称享有的待遇与本人工作业绩不成比例, 岗位设置与系数的确定, 没有操作性很强的量化标准。A岗工作量与B岗工作量没有明显区别。由于岗位设定不合理, 致使一些职工带着情绪工作。2.思想教育未能及时跟进, 未能体现人本精神把思想工作做到家, 制度规定多, 耐心解释少, 有些最敏感的问题, 组织改革的职能部门也难以解释清楚。3.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和冲击, 部分自控能力差的职工心态失衡, 逐渐背离了央行人员应有的诚实守信, 无私奉献的道德观念。追求起来贪图安逸, 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的时尚, 认同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基层央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 加强基层央行职工队伍建设, 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 建立行为规范和制度措施约束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一) 找准定位, 强化教育

在强化职工队伍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思想教育为统领, 用科学的理念、方法、制度融会贯穿到思想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坚持围绕人民银行中心任务, 加深对上级行党委意图的理解。对准本单位的工作实际, 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把共性的东西个性化, 把原则的东西具体化, 增强操作性。二是紧紧围绕团结、稳定、鼓劲这一出发点, 积极引导职工。因人而宜, 结合形势、工作和职工思想实际, 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把职工思想统一到各级党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把行动统一到基层央行建设上来, 把动作统一到谋发展, 创一流的工作上来。

(二) 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要把功夫下

在强化职工理想信念、提高职工心理素质、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和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上, 由单向灌输式教育转化双向互动式教育, 在广泛教育的基础上, 实施科学管理。一要严密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员工守则》和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规范和约束员工行为。二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工作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必须认真细致, 坚持经常, 做好考核记录, 建立职工日常的品行档案, 对职工的品行做出综合的客观公正评价, 为严明的奖惩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为职工提拔、履职提供可靠的考核依据。三要严明奖惩。严明奖惩是激励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运用奖惩措施一定要做到奖勤罚懒, 工作绩效要与个人经济利益挂上钩。真正让爱岗敬业的职工得到更多实惠, 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受到严厉的惩罚, 决不能在奖惩过程中奉行好人主义, 也决不能下不为例。

(三) 突出重点, 贴近群众

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 应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对职工群众要从政治上关心, 生活上体贴。努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使职工安心本职工作岗位。对要害部门要害岗位人员的思想状况要重点关注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谈心和感情交流, 及时做好职工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做好基层央行改革后的职能岗位调整工作, 对改革后的机构运转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 对不合适宜的制度和规定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 使之更加科学, 更加合理。二是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重点做好各岗位的工作量化。将方方面面的工作融为创建活动之中, 通过创建考核, 加以突出。不仅要考核创建活动的结果, 而且要注重创建活动的过程。创建活动的过程, 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 也是科学管理的过程。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涵盖了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 全面推进基层央行建设。三是积极开展好谈心活动。通过谈心, 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 及时为职工释疑解惑, 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到党委的目的和意图上来。通过谈心活动, 及时了解每个人的思想状况及各自工作或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要求, 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进而极大地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摘要:目前, 在基层央行职工队伍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思想观念扭曲, 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基层央行职工队伍建设的现状、成因, 提出相应对策。

11.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十一

对加强基层央行货币金银队伍建设的思考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了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服务的职能,货币金银工作在基层业务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人民币流通管理、反假和高科技、高技术电子化的应用等项工作更为重要.这就给基层央行从事货币金银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加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基层人民银行正确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了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服务的职能,货币金银工作在基层业务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人民币流通管理、反假和高科技、高技术电子化的应用等项工作更为重要.这就给基层央行从事货币金银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加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于基层人民银行正确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对基层地税队伍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篇十二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

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战略部署,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资源禀赋,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步伐,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张掖的发展正朝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游生态城市方向迈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生态城市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镇化建设,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以甘州古城为核心,辐射滨河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国家湿地公园、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5个新型功能区的“1+5”生态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黑河沿线的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正在建成水天一色生态城市带,山丹、民乐和肃南三县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的高原生态城市,呈现出新老城区和谐共生、古韵新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则是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按照城区以生态城市建设为重点、农村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本思路,把中心城镇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起来,以整村推进、产业配套为重点,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实现了城市生活的方便优越与乡村美好环境的和谐耦合。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新型城镇化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应付导致城镇化建设后劲不足。我们立足张掖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宜居宜游作为张掖发展的首位产业,抓住全省构建经济、文化战略平台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靓丽名片,做大做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集聚生产要素,催生新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绿色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以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工业,着力凸显以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兼容并进,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宜商宜业更宜人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我们顺应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借助宜居宜游产业的带动性、多元性和富民性,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项目

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市交通体系、餐饮住宿接待体系、商贸流通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人文道德培育体系、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等诸多功能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靠市场驱动不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宜居宜游成为就业的大空间、增收的大平台,体现为更好的人居环境、更优的社会服务、更多的惠及于民。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陈飞翔

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无疑,我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的是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适合现有国情加快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大战略。真正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未来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新型城镇化的三方面特征

近代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以城市化为基本的标志。正是由于产业和人口快速地聚集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形成了生产资源的集约使用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市场效应,为实行社会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交换环境。至今为止,城市化率仍然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1%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不小,推进城镇化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无疑将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整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行业在当地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快后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动态的升级过程,对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更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产业升级则是推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社会组织的升级。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市民,由此而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基层组织的市民化。与传统意义上分散居住的村民不同,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将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识,这包括对当代科学文化的追求和政治民主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城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根本改造上,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第三是消费方式的升级。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大众消费的普遍市场化,一方面把传统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消费转变为市场交换,另一方面又会通过示范效应等大大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效需求会直接拉动服务经济部门的增长,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商品。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要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显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种全面的社会经济转型,不能也不应当片面地解释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与房地产泡沫互不相容。城镇化诚然需要有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但房地产业本身并不等于城镇化。盲目地搞房地产,并不能带来产业聚焦、人口集中和市场发育,而只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出现的“鬼城”已经提供了很深刻的教训。因投资投机而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不仅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严重的误导,更是明显增大社会上的利益矛盾冲突,客观上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非常负面的因素。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也一定要尽早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不良影响,近期内不仅应当继续坚持已有的调控措施不放松,也需要加快推出房地产税等新的办法,决不能让房地产泡沫重新泛起。如果普通公众无力购房,推进城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长远来看,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重点放到对人的投资上,纠正过于偏重物质资本投资的传统观念。人是现代城镇的灵魂,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未来应当以民众的幸福和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投资重点,努力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的人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进而从根本上铲除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土壤。

上一篇:开卷有益_作文600字下一篇:临床医学五年制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