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管理总结

2024-08-27

顶板管理总结(12篇)

1.顶板管理总结 篇一

为抓好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开展了“抓质量、保安全、促生产”为主要内容的顶板管理会战活动。我矿积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狠抓“三违”,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会战期间未出现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及顶板事故,为顺利实现顶板会战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二个阶段的整治,我矿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就此次会战工作总结如下:

一、顶板会战按照计划进行第二个阶段,期间进行了自检以及公司对我矿进行了顶板管理专项检查。

二、经过近60天的专项治理,我矿的顶板管理有了明显改观:

(1)综采顶板管理:

①51004工作面运输运顺槽受工作面地质条件影响,巷道顶板均有不同程度下沉,顶底板移近量较大。综采队及时改变超前支护形式,采取加长加密超前支护范围等方法,在顶板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够达到工作面正常回采的要求。

②对综采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定期进行采集、分析,保证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使支架对顶板及煤帮形成有效地控制。

③严格要求综采队按照正规循环作业施工,使各工序衔接得当,避免综采队出现窝工的现象。

④十月份综采工作面处于仰采状态,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壁片帮、滑坡,冒顶现象严重。综采队采取跟机带压移架,及时拉超前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掘进顶板管理:

① 51000切眼大断面是综掘队此次顶板会战的关键工作,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作业,严格把关支护工艺,保证切眼的支护质量,确保安全;

②会战期间,紧抓巷道锚杆、锚索拉拔力检测,对不合格者均要求重新补打支护。

③加强对已掘巷道,尤其是顶板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地段的管理工作,如巷道交叉点、硐室开口处、切眼等跨度较大的位置。由技术员增加顶板离层仪数量,并按规程要求定期观测数据。采用“敲帮问顶”等方法加强观察,一旦发现顶板有变化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④纠正了切眼掘进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锚索滞后迎头距离较长的问题。严格要求区队锚索施工必须跟进并按照规程要求保证切眼扩帮与切眼小断面的顶网搭接,及时挂网打护帮有效地消除了顶板不安全因素。

⑤这次顶板会战期间,51000切眼掘进工作面将要贯通,要求技术员必须做好巷道贯通前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顶板支护强度,实现了51000工作面切眼的安全贯通。

⑥严格执行掘进作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监督。对照标准、对照现场全面做好锚网索支护巷道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⑦要求机掘队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严格按照规程规定作业,对于顶帮锚杆预紧力不足以及网片压接,锚杆间排距不均,喷浆厚度不足等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开拓大巷的工程质量。

在此次顶板会战中,认真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顶板管理会战文件精神相关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顶板会战”活动,积极稳妥地进行了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矿顶板管理方面的动态安全问题还可能出现,顶板管理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一如既往、求真务实、尽职尽责,不断地总结以往顶板管理工作经验,吸取工作中的教训,克服工作中的弱点。在今后工作中取长补短,继续保持顶板会战的新成果,全力推进我矿顶板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2.顶板管理总结 篇二

关键词:煤矿顶板,管理措施,分析及探究

煤矿资源作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生产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及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井下采掘工作面顶板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部分, 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难点所在。以下, 笔者将从顶板安全事故发生的地点及原因开始分析。

一、顶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地点及其原因

(一) 工作面两端的冒顶事故

1、在进行工作面两端机头和机尾的移置时, 一般需要将旧支柱拆除, 同时换上新的支柱, 而这一过程很可能导致断裂的顶板发生松动和冒落, 从而产生冒顶事故。

2、在进行回采时, 由于与回采工作面相连巷道中支架的初撑力较小, 在拆掉原本的支架时难以对顶的下沉进行控制, 这很容易导致顶板的冒落。

(二) 煤壁附近的冒顶事故

1、由于旧顶的压力增加, 使得巷道两边的顶直接破碎, 而如果煤层本身的强度较低, 则会增加无支护空间, 造成片帮的冒顶事故。

2、煤层的直接顶由于构造问题或采动问题, 很容易出现各种裂缝或游离岩块, 这时如果放炮或者支护不到位, 则很容易造成支架的崩倒, 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

(三) 巷道交叉口及其采掘工作面的冒顶事故

1、巷道交叉口的冒顶事故

巷道交叉口一般都是采用在原巷道的一侧开帮的方式, 由于这种方式需要对棚子进行替换, 当新抬棚的强度较差或者稳定性达不到要求时, 就会由于围岩的挤压而导致冒顶事故。

2、巷道采掘工作面的顶板事故

在挖掘时, 由于巷道工作面本身就有不少与岩体失去联系的游离岩块, 因此当支护不及时或者支护架失去作用时, 很容易导致岩块的冒落。

(四) 顶线及顶板破碎带附近的冒顶事故

1、顶线附近的冒顶事故

一般来说, 顶线在不断的下沉过程中, 会逐步地使周围岩体产生大量的游离岩块。当回柱时这些游离岩块会发生旋转, 这时如果支架的稳定性较差, 则很容易发生支架的倒落等情况, 而柱子的倒落又会使得顶板出现冒落问题, 这时若工作人员回避不及时, 那么就会发生顶板安全事故。

2、顶板破损带附近的顶板事故

顶板破碎带附近大多有断层带, 且这些断层带中泥沙的含量较高, 不仅遇到水时很容易软化, 而且使得岩石的稳固性较差。而当岩体软化破损时, 容易由于微观结构的变化使得岩体整个崩溃, 导致冒顶事故的突然发生。此外, 当顶板受到的应力大于岩体的抗拉极限时, 顶板的岩石也会出现冒落等情况。

二、加强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对事故频发区的顶板管理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 顶板事故的发生基本都在几个固定地方。因此, 相关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对事故频发区的顶板管理。具体来说, 相关人员要对顶板发生的每个地点的具体原因有足够的认识, 以便采取相应策略来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如煤矿企业对易破碎顶板进行特别支护时, 可采用联合支护的方式来保证巷道十字交叉口等地方的顶板安全, 对于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如工作面两端要提高其顶板管理水平, 同时还要确保空顶区的顶板安全。

(二) 合理地对回采工作面进行布置

煤矿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矿区周围的具体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来布置回采面。若回采的中厚煤层、厚煤层较为松软或者薄煤层出现破碎, 则应将回采的运输巷道设置在底板岩石中, 这会使得掘进时的施工条件更加符合要求, 从而降低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 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

生产作业现场作为顶板事故的直接发生地, 其管理好坏关系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加强作业现场的管理也是顶板管理的关键。煤矿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到“敲帮问顶的常态化、支护检查的经常化”, 同时还要控制好采掘工作面的进度。当需要爆破时, 应对岩层或煤层的硬度、巷道断面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制定出最佳的爆破方案。

(四) 建立完备的煤矿顶板管理体系

1、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 引起员工思想上的重视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对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由工作不认真或操作不规范导致顶板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 要求其写出责任检讨书, 使其从思想上对顶板安全重视起来。

2、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增强专业能力

煤矿企业可定期地组织一些安全意识教育大会, 让工作人员学习国家和企业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还可通过建立定期的考核制度, 来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使得工作人员在顶板事故发生时, 能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加强生产作业各个环节的管理, 保证作业质量

加强生产作业各环节的管理是做好煤矿顶板管理的重要措施。首先, 相关技术人员在制订掘进计划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时, 一定要认真谨慎, 结合矿区的具体情况开展掘进工作, 把好技术关;其次, 煤矿企业应对作业及顶板支护时用到的各种设备、材料进行核对以及试验, 看其型号、规格以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切不可使用一些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材料, 把好材料关;最后, 煤矿企业应对井下顶板支护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其流程的规范化, 在支护设备安装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质量上的检查, 比如看其是否牢固等, 质量不合格的不予验收。

(五) 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许多先进设备、先进工艺被不断研究出来。因此, 煤矿企业可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地引进各种先进设备和先进工艺, 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许多煤矿企业认为引入新设备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实这是一种目光十分短浅的看法。企业领导者应该明白, 新设备、新技术不仅会提高作业效率, 加快工程进度, 而且由于新设备的安全性较高, 相关的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从长远来看, 企业的利润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由于作业效率、管理效率的提升而增加了。此外, 由于顶板事故的减少, 企业因为事故而损失资金也相应降低, 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煤矿企业可通过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入来提高顶板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

顶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如何加强煤矿顶板的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应对顶板事故频发地点和原因进行分析, 建立完备的煤矿顶板管理体系, 同时还要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加强对事故频发区的顶板管理、做好每个环节的监督工作, 还可通过各种新设备、新技术的引入来做好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伍世尧.浅谈合山煤矿顶板管理问题与发展[J].技术与市场, 2013 (06) .

[2]郭涛, 张红岩.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29) .

[3]王立华.浅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10 (12) .

[4]周增辉.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2) .

3.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分析 篇三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前言

煤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煤矿井下开采工作,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矿井下进行煤炭开采工作,由于开采情况复杂,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顶板发生故障而诱发的安全事故。因此,要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对顶板做到及时维护,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煤矿井下采矿工作安全进行

一、冒顶事故常见预兆

(一)大型冒顶事故预兆

1.顶板预兆

顶板断裂或者直接顶与老顶发生离层现象时顶板会产生断裂声,若老顶与上方岩层发生断裂或者离层现象则容易产生类似闷雷的声音。顶板岩层若出现破碎则会伴随掉渣现象,若人工假顶下掉落大量煤渣和碎矸石则出现冒顶的几率较高。顶板下沉或者地质构造均可能造成顶板裂隙的生成,将楔子插入到裂缝中观察楔子是否会发生掉落或者松动现象能够做出判断。顶板发生冒落前容易出现脱层现象,问顶方法在脱层检查中应用较广,若顶板没有出现问题则声音清脆,若上下岩层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则顶板之间会产生空洞响声。

2.支架预兆

应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见支柱损坏量多于平时,使用金属支架时可见支架变形,柱体被压坏;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发生压劈和折断现象。

3.煤壁预兆

通过矿井压力来进行判断,根据以往经验,在采面顶板事故发生之前,矿井压力都会突然变大,在巨大的压力下,被开采的煤层煤质会变得柔软,在开采时就会很省力,也更容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事故发生都是有预兆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各种因素和征兆,通过捕捉征兆以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及时地撤离,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二)局部冒顶事故预兆

顶板裂隙内存在掉矸、掉渣等现象,小块矸石大量落下;出现大量张开顶板裂隙,敲开问顶时能够听到异常声音;有小地质构造存在于工作面上,对岩层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局部冒顶现象的发生。

二、顶板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顶板发生事故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首先,煤矿区域原本的地质构造例如断层或褶曲等造成破碎带的成型,破碎带下冒顶事故更易发生,节理和层理的不断发育容易破坏顶板的稳定性能,由此引发的冒顶事故也较为常见;其次,井下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没有依照科学的制度和管理规定进行作业,在突发情况发生时,缺少处理突发问题的常识和能力,没能在第一时间制止事故发生;然后,相关检查人员没有进行无死角的检查,对检查工作的疏忽大意和玩忽职守,使得检查制度没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最后,支架设备配置不齐全,架设支架时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支架的撑护作用,有些地方因为支架短缺而没有放置支架,大大增加了冒顶事故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开采的顺序不合理、岩凿爆破的不科学等也会导致冒顶事故发生。

三、优化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一)做好压力预测工作

矿井压力大小直接关系到井下生产是否安全,矿井压力突然增大是采面顶板事故发生的前兆,礦井作业空间比较小,而且环境比较复杂,井下作业环境压力受外界影响很大,往往会随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保障井下采矿生产安全,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要时刻注意矿井内部的压力变化,加强井底压力观测,以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安全。

(二)加强安全出口管理

作业面的上下出口最好配备专职人员,主要工作是维护上下出口,做好上下出口的安全检查,以便在事故突发时,出口顺畅,便于疏散人员。在安全出口处,可以设置抬棚,在下出口处,可以设置梯子。对于三角地带、构造带和安全出口等特殊位置,要进行特殊支护。顶板的维护和特殊支护要定期接受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顶板工作人员要对记录的检查结果认真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每周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所有相关人员要到井下排除安全隐患,对记录结果进行必要的复查,将危险因素及时扼杀。

(三)切实加强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

在煤矿井下掘进巷道时,应加强顶板管理,杜绝掘进工作面冒顶的发生。严禁在工作面进行空顶作业,必须确保金属前探梁使用,同时在进行爆破前,应当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对于爆破过程中损坏的支架应当立即进行修复。对于巷道的支护,应当充分考虑掘进头性质来选择巷道的支护方式。在进行煤矿井下采煤时,当掘进头遇到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或者断层褶曲时必须缩短棚距;同时,为了有效增强巷道对围岩的支护能力,应当选择具有较高支护强度的支架。在选择支架型号时,应当保障支架具备一定的初承力,有效防止围岩与支架出现空顶或空帮现象。在进行巷道老支架替换时,需先将老支架进行拆除后方可进行新支架的架设。当煤矿巷道中存在水患时,应当注重巷道的日常检查,当煤矿巷道出现异常水患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探放水措施。当煤矿巷道出现透水征兆时,应当及时撤离相关工作人员,同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

(四)加强对构造带的特殊支护

对煤矿的地质构造带要全面掌握和了解,在预知可能出现的事故前,做好现场的防护措施,并要求现场的工作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故障和突发状况,在开采过程中,要有监理人员全程跟踪,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作业,做好自身的安保措施,听从队长的指挥与领导,一旦在工作中遇有突发状况或危险情况及时向队长报告。当遇有大型冒顶事故时,要做好清理退路的准备,确保逃生道路顺畅,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井下作业情况复杂,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擅自行动的人员要给予严厉惩处。

(五)顶板管理的其他方法

为切实强化管理效果,井下管理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以制度规范井下作业人员的行为,对于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敬业奉献,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对散漫、不按规章办事的人员予以严惩,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善于从以往的顶板安全事故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总结经验,预防以后顶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系数,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对前探支护措施进行全面落实,不得进行空顶作业,同时需要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的检查力度,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使采掘工作面的现场支护质量不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志明.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3):30-32.

[2]王崇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

4.顶板管理总结 篇四

一、1-5月份顶板管理的主要工作

(一)落实责任,明确目标,添加措施,强化管理、确保顶板安全。

1、为了深刻汲取历年顶板事故教训,抓好顶板这一薄弱环节,杜绝顶板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白皎煤矿于2012年1月1日下发了芙白皎安〔2012〕1号文件,即《白皎煤矿二○一二年安全工作安排意见》。该文件重点要求了矿井在安全生产中应强化顶板管理,抓住顶板管理中容易发生事故七个环节(即岔口支护、断层支护、修料、回柱、敲帮问顶、临时支护、立碹质量)的过程管理,凡采面过断层、初采、回撤、巷道维修、岔口支护等重点工程,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技安措施,岔口维修尽可能采取锚、网、喷进行支护。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执行前探梁和一掘一喷临时支护。矿安监处要加强对锚喷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工程质量验收考核,并实行“现场验收、现场定级、现场标注”的三原则,杜绝质量检查走过场现象,继续执行工程质量评比奖头罚尾政策,使全矿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2、为认真抓好2012年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提高采掘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从根本上防止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矿特制定并下发了《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考核奖惩办法》,矿特成立了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矿生产部,全面负责日常资料收集、整理和具体检查考核奖惩等工作。该文件确立了矿井全年消灭顶板重伤及以上事故、采掘质量标准化达规划等级、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考核达标、杜绝一级非伤亡冒顶事故等工作目标;并落实了矿安监处、生产部等主管业务部门的职责;制定了分月考核季度奖惩考核的办法。

3、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煤矿企业强化顶板管理,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矿井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芙蓉生函〔2012〕187号)文件要求,白皎煤矿特制定了该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并制定了《白皎煤矿顶板管理补充规定》。该文件明确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时间、目标和职责,从活动当月起开展了由生产矿长组织的每月顶板管理分析会议;参加并参与了芙蓉顶板事故案例宣讲团的事故宣讲,并作有会议纪要;每月已进行了不少于两次由安监处牵头,生产部参加的顶板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工作;制定有四号煤层破碎顶板条件下掘进工作面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构造、旧巷等特殊带的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对采掘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动态监测并作有记录备查;

4、矿认真开展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确定了活动的主题、时间、目标、内容和组织领导,重点明确了“认真开展顶板、机电运输专项治理,防治事故发生”的工作要求。

5、矿转发了芙蓉安函〔2012〕102号《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开展“防治煤与瓦斯、顶板事故”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全矿全体干部职工对该文件通知的活动时间、范围、目标及活动内容与工作要求进行了学习,重点对“切实加强顶板管理、杜绝重大顶板事故,努力实现采掘工作面轻重伤人次同比下降30%以上目标”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落实执行。

(二)实现了破碎顶板、旧巷富集四号煤层综采面的安全开采及回撤 2114综采面位于21采区一区段东翼,属近距离采空区下的四号煤层回采工作面,各类本层、上覆层、穿层旧巷富集,开采中顶板管理难度较大。该该工作面开采中主要应用综采工艺和特殊配套开采技术,解决了采空区下极近距离破碎顶板难管理、上下邻近层及本层旧巷数量多且种类复杂、随采加架工艺复杂等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和顶板破碎带的综采三机回撤,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大幅回收,为矿井其它相似区域应用该类特殊技术进行了有益实践。

(三)在四号煤层工作面等破碎顶板、应力集中带掘进,矿制定了专项顶板管理技术措施,并进行了贯彻落实,实现了安全掘进。白皎煤矿2104、2014工作面均与上覆二号煤层间距较小,且局部段在二号煤层旧巷下掘进,掘进施工中顶板破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顶板管理困难,安全威胁大,我矿分别制定了2104和2014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技术安全措施》,对施工方式、支护方式、爆破施工、探掘施工等做了详尽说明,还分别成立了2104和2014掘进工作面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迄今两掘进工作面未发生一起顶板类事故,实现了安全掘进。

1-5月我矿还安全施工了2104边界、+300人车联络巷岔口、+450东大巷绕道、2004工作面等顶板破碎带井巷。

二、1-5月份顶板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1、发生顶板类事故,受伤一人。

2012年4月1日,806队施工的2104运煤巷碛头片帮造成一人踝骨骨折。

2、锚喷井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矿各锚喷队不同程度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在巷道成型、锚杆施工、挂网和搭接质量较差,另在前探梁使用、备用木料配备、材料消耗方面问题表现明显,矿内应继续加大惩处力度,确保井巷支护质量和顶板安全。

3、矿压监测预防工作开展程度不够,管理水平偏低。应加强对矿井顶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白皎煤矿虽开展有顶板动态监测工作,但普及面不广,开展程度不够,管理水平偏低。把顶板动态监测观测预防看作是一个辅助性工作,谈化了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顶板安全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管理体制不顺,职责权利不明确管理水平总体偏低。

4、顶板管理安全生产人员培训正对性不强,效果待提高。

尽管顶板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认真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矿成立以杜维毅为组长,宋润权、盛建发为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成立顶板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何玉福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顶板管理日常工作,技术组负责日常资料搜集、整理和具体检查考核奖惩工作。

(二)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各项工作责任制。顶板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并下发具体的顶板管理工作意见。

2、定期分析采掘头面顶板管理状况,提出具体的措施和要求。

3、对各采掘连队进行顶板管理的专项检查,由安监处、生产部组织每旬不少于1次顶板专项检查。

(三)深化隐患治理、强化科技兴安,积极推广使用支护能力强、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深化“隐患治理年”活动,及时分析、排查、治理顶板隐患,超前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2、推广软岩开拓巷道使用“W”钢带+锚索+锚网喷的联合支护。锚网喷支护巷道坚持执行“一掘一喷”支护方式。采煤工作面继续推广使用自移式液压支架。

(四)加强职工队伍顶板安全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1、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既包括提高监察人员的监察能力,不断加强安监、标准化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比武、竞争上岗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安监、标准化队伍综合素质。

2、采掘连队注重职工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重点培训采掘工作面矿山压力、顶板控制、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措施及顶板事故防治知识,强化职工按章作业的意识。培训要结合实际,多采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触动职工身心。

(五)完善顶板顶板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继续开展优质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各生产连队成为搞好顶板安全管理的第一受益者,从而提高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六)具体要求

1、雨季由于地表水渗透顶板软化极易冒落,各采掘队应做好特殊条件下的顶板支护,维护好后路,确保后路及出口畅通。特别是2104工作面、2014工作面掘进,2414工作面回采均受季节水和采空区积水影响,期间要加强防治水管理及顶板安全工作。

2、对孤岛采煤工作面(如2014工作面、2104工作面掘进),一是受高地压影响煤层均已压酥煤体强度、硬度下降,二是掘进期间过旧巷多、上覆煤层采空区等多重因素影响。必须督促相关施工队编制顶板管理专项技术措施,各职能部门动态掌握、监督现场,确保安全生产。

3、加强对顶板压力的观测。加强采煤面两端头、两巷超前支护段、机(炮)道、断层破碎带,构造带、特殊地段的特殊支护管理,工作面上下两巷严禁破顶或留顶煤掘进,若特殊情况两巷有破顶或留顶煤现象,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的支护质量、采空区悬顶面积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要求。

4、遇断层破碎带、构造带和特殊地带要制定加强支护的措施,如2461工作面回采期间过断层的特殊支护;掘进工作面靠近断层10m内要按规定要求加强支护。

5、加强顶板支护的七个环节,完善、优化巷道三岔口支护设计方案,尽量避免出现四岔门。三岔门、四岔门要选在顶板完好的地点,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

6、掘进巷道开门位置要选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地点,开门时要制定防止放炮打到抬棚、架棚和前探支护的特殊措施。

7、掘进巷道要积极推广使用锚杆、锚网喷、锚索等较为先进的支护方式,并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架棚等刚性支护方式。同时,锚网喷支护巷道掘进期间多采用“一掘一喷”方式作业,避免因放炮造成支护失效。

8、选择巷道布置、支护形式。为减少矿山压力,减少巷道支护维修费用,开拓巷道应尽量布置在稳定坚固的岩层中,准备巷道应尽量减少采动影响,回采巷道送巷应采用单孔送巷、小煤柱送巷、沿空掘巷等技术。

9、摸清和分析采前工作面已揭露出来的地质构造,合理控制采高,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破碎顶板尤为重要。加强控顶面积的管理的建立健全制度。目前煤矿井下控顶面积比较大在掘进工作面不能有效的进行临时支护和及时支护导致控顶面积范围大支护效果差支护的刚度不强,常发生冒顶事故。

10、掌握顶板来压规律,搞好来压预报,推广支护质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各种可能造成支架——围岩系统故障的隐患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使支架有效地发挥其设计支护效能,实现对顶板控制。

5.顶板管理总结 篇五

根据集团公司6月份总经理安全办公会要求,对顶板管理进行全面自检,特别是动压影响巷道、大断面丁字口、十字口支护、煤岩层顶板变化情况、矿压观测情况、掌头临时支护、超前支护质量等情况。我公司立即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现将检查内容汇报如下:

一、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生产副总经理、安监处长 副组长:各部室部长、副部长 成 员:各队组队长、技术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生产部长进行全面负责、协调。

二、专项检查主要情况

根据集团公司6月份总经理安全办公会要求,2017年6月7日我公司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3个综采工作面(15104、8206、15205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15204进风顺槽、15204回风顺槽、15204高抽巷、采区辅助轨道巷)以及大断面的丁字口和十字口支护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计查出隐患问题35条,现场整改19条,计划到6月10日前,将所有问题整改完毕。

检查的主要问题有,巷道掌头锚杆扭矩、锚索涨拉不达标,帮锚杆滞后、失效现象,临时支护单体柱没有鞋帽且不能正常升降,锚杆、锚索压力表、顶板离层仪安装不正确,工作面支架矿压表无读数,落山切顶密柱未采用专用柱帽支设,超前支护有自卸柱现象。

通过此次检查,要加强动压巷道、失修巷道、顶板淋水区域和丁字口、十字口巷道管理,开掘工作面要保证各种临时支护设施齐全有效,并坚持正规使用,坚决杜绝空顶作业现象,最大控顶距要严格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范围之内,永久支护要紧跟煤头。同时,生产、安监部门要严格加强对生产队组临时支护的使用管理,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施工。严格执行顶板岩性探测制度,根据探测情况确定合理的锚索长度,锚杆、锚索支护的煤巷必须进行矿压观测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确定科学的支护参数。

6.煤矿顶板管理 篇六

一、总则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煤矿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顶板管理、防止冒顶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顶板管理工作必须纳入煤矿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贯穿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在安全监管和煤矿生产规划、实施、检查过程中,必须同时规划、实施、检查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各煤矿必须成立以矿长为首的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结合本矿实际,制定顶板管理工作目标和实现计划。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顶板控制技术水平。

二、顶板管理责任制

1、矿长对本矿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及时作出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决策和决定,全面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的人、财、物。

2、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的技术责任。负责对顶板管理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贯彻和补充完善,并组织研究先进的顶板管理方法,积极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3、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对全矿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负责顶板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和管理,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负责顶板管理措施的现场落实。

4、采掘队长(班组长)对本队(班组)工作头面管辖区域的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认真贯彻执行“三大规程”和顶板管理的有关技术措施,及时处理现场安全隐患,全面落实煤矿顶板安全隐患整改措施和指令。

三、矿井顶板技术管理制度

1、确保《作业规程》合格、管理制度有效。

a、《作业规程》的编制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结合实际选择先进适用的采、掘、支等技术,能有效指导现场生产(施工)作业,确保生产(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b、有健全的编制、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的管理制度,矿总工程师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作业规程》复查,形成复查结论性意见。c、《作业规程》应结合矿压观测及地质资料(地质说明书),对支护进行设计。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已经 核准施工的煤矿建设项目的巷道支护按已批准的《安全专篇》进行设计),支架的性能应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

2、过老巷、过采空区、过煤柱、过地质构造带、跨巷、巷道贯通、工作面(头)初采初放(开口)、工作面收尾、过(维修)垮冒区等,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3、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对每根进行压力试验。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好的支柱,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有压力试验、检修记录。

4、锚喷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索)、锚梁、锚网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抗拔力)、结构、树脂卷和浆液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喷射砼所用水泥、水、骨料、外加剂质量、喷射砼混合比、外加剂掺和量、喷射砼强度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5锚网支护巷道的锚杆的布置形式、锚杆、锚网及的材质、品种、规格、结构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其他形式的支护也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回风巷失修率不超过7%,严重失修率不超过3%,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设计断面的2/3),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

7、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

四、矿井井下现场顶板管理

1、各矿要坚持开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评比竞赛工作,落实奖惩。制定和落实矿井、班组两级质量验收考核制度,不断提高采掘工程质量,改善顶板安全环境。

2、矿井采掘头面实行允许开工作业牌制度。每个采掘工作头(面)必须在工作点附近明显位置挂上允许开工作业牌,开工作业前由当班负责人(班组长、安检员)检查作业头(面)安全情况,确认无安全隐患后,由当班负责人在允许开工作业牌上填写“允许作业”字样并签名,否则按违章作业进行处理。

3、实行井巷掘进开口备案制度和回采工作面竣工验收制度。a、巷道开口必须由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填制开口通知书(填制开口通知书时,必须核实有无施工设计、规程、措施并学习贯彻,井下现场的各种设备设施是否按规定安设到位并能正常使用等)。

b、由矿长签字报公司核查,同意备案后再交队(班组),队(班组)在接到正式开口通知书后才能实施开口作业,无通知书严禁开口作业。

c、巷道开口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交队(班组)作为开口依据,一份交矿调度室备查。

d、巷道开口位置必须选定煤层(岩石)稳定和技护完好的地点,并由矿级管理人员现场确定标记,开口前在开口位置前后5米范围必须采用抬棚进行加固支护,并加固特殊支护,保证开口支护完好并牢固可靠。

e、各矿采煤工作面至切割形成后,在完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后,书面提请公司现场复核验收,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采煤作业。无开口通知书而进行开口作业和公司验收同意就进行工作面采煤的,一律视为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要对矿长、总工程师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4、巷道掘进必须选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其支架选型和材料规格、支护间距等技术参数必须在施工设计和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所有新掘煤巷、半煤巷道必须采用锚网、锚喷或金属支护,金属支护必须用板皮、竹笆片进行全断面背护。如因巷道围岩稳定,要采取其他支护方式的,要在作业规程中作明确规定。

5、巷道掘进须配用前探支架进行掘进。放炮作业的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前必须对迎头10米范围采取防止支架崩倒措施。

6、所有巷道空顶距离不得大于0.5米,且长度不得超过2米,空帮不得超过0.2米,且面积不得大于1平方米,否则必须进行接顶和填实。

7、严禁在迎头无支护的条件下作业,如不能立即实行永久支护的掘进头,必须采取有效的临时支护措施。

8大于25度的上(下)山掘进,支架必须有一定的迎山角,其间要采取防支柱和人员滑倒措施。上山自溜矸石必须实行人、矸分离,人行宽度不小于0.8 米,人行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2米,并随时保持人行道畅通无阻,下口应搭设方便人员的扶梯。装煤矸的矿车不能阻塞人行出口。

9、煤层松软,围岩破碎的掘进迎头在当班完工后必须用板皮、竹笆片扛背 严实,防止交班后迎头垮冒。

10、巷道修理。

a、所有人行巷道在发现断梁、支架歪斜、片帮、漏顶时必 须当班进行维修,没有完成维修工作时,严禁该在区域内及其前方进行其他工序作业;

b、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c、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d、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内;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和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工作;

e、维修倾斜井巷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上山(下山)严禁上、下段同时进行维修作业;

f、平巷维修两点同时作业必须保证有独立的安全通道,且保证相距50米的安全间距,否则严禁安排两个以上的点同时作业。维修地点必须常备足够数量的支柱、板皮、竹笆片等备用材料。

11、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2、采煤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放足够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损坏的金属绞梁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型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1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井下采掘作业和井巷施工严禁空顶作业。采面支护选型必须科学合理、支护强度满足要求。支柱严禁打在浮煤或浮矸上,底板松软时必须进行踩底背护。工作面特殊支护的形式,关密集后安全通道的留设距离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4、乳化液泵站和液压系统完好,不漏液,压力≥18Mpa(兆帕);乳化液浓度不低于2-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查手段,有现场检查记录。

15、新设支柱初撑力:单体液压支柱柱径为80毫米≥60kN(千牛),柱径为100毫米≥90kN(千牛),有现场检测记录并及时向本矿有关领导、部门报告。

16、锚杆必须做拉力(抗拔力)试验,喷体必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 查和试验记录。

17、在顶底板松软或有淋水的回采工作面,必须采用竹笆片、板皮进行全封闭背护。

18、当班作业过程中发现工作面有断、松、脱落、失效支柱(支架)及其他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由当班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后才能恢复作业。如发现重大隐患,当班人员不能处理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9、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禁止采煤,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一次回柱放顶的循环距离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回柱放顶前要检查切顶密集、丛柱、斜撑等特殊支护是否齐备。实行分段回柱的工作面,应尽量加大分段长度,其分段距离不低于15米,对松软顶板分段距离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严禁采煤、回柱、打眼等多工序平行作业。严禁放顶人员进入冒顶区内取柱,必须用回柱机进行回柱。

20、采煤工作面必须使用回柱机回柱。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回出的支柱等材料要及时运走,严禁阻塞安全退路。

21、工作面坡度大于25度时,要有防滑、防串矸措施。

22、采煤工作面的上、下两巷,要超前工作面20米支护,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米,靠近煤壁线的10米内,在原棚梁下走双排托梁。往外10米到20米范围,采用单排托梁。不能采用托梁加固的,要采取其它加固措施。

23、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宽高均不低于1.6米,必须明确专人进行维护,发现支架失效,巷道底鼓变型时,必须及时更换,随时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24、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所有井下人员进出的巷道必须进行定期清找悬矸,做到“有疑必探、有险必除”。掘进作业和回采作业人员必须随时对作业地点进行敲帮问顶,确认无隐患威胁后才能作业。掘进巷道每班在打眼前和放炮后,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找净悬矸,确认无危险后,才能进行打眼和装矸作业。专人处理大面积悬矸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7.煤矿顶板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篇七

关键词:煤矿,顶板管理,问题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就是顶板事故, 这种事故的比例非常大, 有关数据表明, 顶板事故在总的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例超过60%。因此, 煤矿安全生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 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本文深入分析煤矿顶板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提高煤矿顶板管理的有效对策, 以期为广大煤矿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1 造成煤矿顶板管理问题的原因

1.1 不稳定岩块引发的事故

不稳定岩块, 主要是指煤层顶板的离层三角块, 砂岩包裹体或同生结核等岩块构造。这一类型的结构和附近岩层的结合度不高, 非常不稳定, 同时对煤层顶板的原生结构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当有外力作用到煤矿顶板时, 则非常易于引起不稳定岩块发生垮落, 导致发生顶板事故。长期的实践证明, 煤矿重大顶板事故, 都和采动围岩运动和应力场改变存在定的关系。在煤矿工作面没有开采前, 每一个岩层都处在一种应力平衡状态之中, 随着煤层逐渐开采, 使得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 这样岩层内部需重新分布应力, 使得围岩出现运动, 最终使围岩及支护物形状改变, 有时候还会垮落。

1.2 地质环境的原因

地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煤矿顶板的质量, 中国幅员辽阔, 土地资源丰富, 同时地质环境状况非常复杂, 尤其是不同煤矿附近地质相互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别, 要是煤矿附近地质太过松软, 则在开采时非常易于发生煤矿坍塌事故;要是地质状况比较坚硬, 那么将制约到煤矿开采生产进度。要是附近的地质结构相对活跃, 同时没有对井下顶板做好加固措施, 这样就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3 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有待于提高

在开采作业中, 必须严格限定各项相关施工技术, 使各项作业具有较高的规范性,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但是, 就中国的煤矿企业而言, 特别是那些不具规模的个人矿厂, 通常不会专门投入力量培训员工, 忽视对他们进行技能考核, 大部分员工的素质与技能相对较差, 在煤矿采集作业过程中根本不能规范的进行操作, 易于出现一些技术上的疏漏, 从而埋下煤矿顶板坍塌事故的隐患。

1.4 煤矿企业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

煤矿企业井下作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所以需要企业高度重视员工, 为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在确保矿井工作推进的基础上, 还应该对广大职工负责。然而, 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 有的煤矿企业只是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 而往往不注重严格监督煤矿施工工作, 监督不及时、不细致等, 使得许多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成为一些安全事故诱发根源。

2 提高煤矿顶板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做好采掘面的规划工作

在煤矿作业实施之前, 需要提前确定煤矿作业采掘工作面, 工作面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煤矿安全生产。要是采掘工作面存在问题, 则会使煤矿内部结构出现严重问题, 从而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在实施采掘作业前, 必须先将煤矿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 掌握第一手资料, 松软地质能够引发坍塌事故, 而地下水源附近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 企业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规划, 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面, 并计划好各种预防措施, 杜绝盲目开采现象的发生。

2.2 加强顶板操作技术管理

煤矿作业过程中发生的顶板事故, 主要是由于现场开采技术管理疏忽所致, 由于管理不严导致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最终酿成事故, 所以, 煤矿企业必须将技术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具体来说, 需要组建一支专门的技术管理监督小组, 由总经理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 主要负责监督管理井下作业, 并对其进行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技术问题, 应当尽快责成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防止引发危险事故。另一方面, 有些煤矿顶板事故主要是外界因素引起, 例如汛期雨水渗透与区域地壳运动等问题, 造成顶板坍塌。为有效避免该种事故出现, 需要加强顶板的施工技术, 具体来说, 应加固顶板, 并进行相应的防水处理, 从而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2.3 加强煤矿队伍技术培训

作为一个高危工作, 煤矿作业的安全开展需要过硬的技术, 一定要严格规范工作员工的作业技术。具体来说, 煤矿企业一定要经常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教育活动, 尤其是针对那些井下作业员工, 对其实施系统全面的技能培训, 针对常见的事故进行培训,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能力, 避免各种不规范作业现象, 扫除各种安全隐患。另一方面, 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 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考试, 加强监督和考核, 主要针对员工对操作流程与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使他们将制度规程牢记在心, 认清违纪行为的危害, 使他们都能够做到规范施工, 安全施工, 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同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发展, 煤矿采集作业中涉及的机械不断增加, 针对各种地质、煤质设计出的专门的采集设备同样在不断增多,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集工作效率。

2.4 加强安全煤矿顶板质量监督管理

严格控制煤矿顶板质量, 是降低煤矿事故的一个关键的措施。就煤矿企业而言, 为抓好顶板质量检查工作, 需要组建专业的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 主要由企业领导与煤矿技术专业人员组成, 负责定期检查顶板的质量状况, 对检查中发现的顶板质量薄弱地段, 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 适当增加支护设备;及时发现存在的顶板开裂问题, 选择科学的应对策略, 例如浇灌等方法, 尽快排出安全隐患, 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3 结语

顶板问题是煤矿安全事故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需要煤矿企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结合当地地质, 密切关注煤矿周围地质变化情况和施工操作的规范程度, 认真做好煤矿采掘面规划, 加强技术培训, 认真执行采煤规程和相关安全制度, 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从而推动煤矿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东.煤矿分层开采时的矿压显现与顶板管理[J].科技创业家, 2013, 3.

[2]王崇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9.

8.顶板管理总结 篇八

关键词:地质构造复杂悬移支架管理维护

悬移支架属轻型液压支架,在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和投入使用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但在鹤煤八矿使用是刚刚起步,面对鹤煤八矿煤层倾角大,顶板易破碎,而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压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特别在复杂顶板下悬移支架管理与维护比较困难,支架配件易损坏,从而费力费工费资金,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增加了吨煤成本。因悬移支架没有较好的管理措施及相关的技术方案,使支架与配件损坏严重,鹤煤八矿通过较合理的管理措施及技术方案,从而来减小悬移支架与配件的损坏,节约相关费用,提高安全生产系数,增加生产时间,提高计划产量等。

1 工作面概况

32012中工作面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为主采煤层,煤厚不稳定,工作面内地质构造复杂,工作面南边有一煤层变薄带,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北边有24F5断层(H=7-15∠50°)。工作面走向长度为210m,平均倾斜长度为115m,倾角23°~26°,平均24°,面积为24150m2,工作面平均煤厚为4.0m,采用ZH2000/17/25型悬移液压支架支护,综合回收率按93%计算,工作面地质储量为14.3万t,可采储量为13.3万t。适合复杂顶板下悬移支架管理维护技术研究。

2 悬移支架管理维护

按章操作,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实施标号管理。悬移支架工要严格按照管理标准要求进行移设支架,带班队长、安检科、生产科采煤分管人员、安检员负责监督检查,发现移架质量不符合要求,令其立即整改并落实到责任人。

2.1 操作悬移支架前的注意事项 在操作悬移支架前,应先检查管路系统和支架各有关部件的动作是否有阻碍,要消除顶、底板的障碍物。注意软管不要被矸石挤压和卡住。管接头要用U 形销插牢,液压系统不漏液不窜液。开始操作支架时,应提醒支架周围工作人员注意,以免发生事故。操作支架应观察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悬移支架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2.1 移架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观察顶板、清除影响移架的障碍物,检查软管不得被矸石挤压和埋压,支架各部分状况是否良好。

2.2.2 能立即支护的支架要及时支护。如在采煤前发生片帮,顶板暴露面积大,支架应超前支护。对破碎顶板要及时采取措施。移架时,顶梁不宜下降过多,可采用“擦顶移架”或“带压移架”。相邻两架支架不得同时进行降柱与移架,也可根据顶板情况进行隔架或分段移架,支架要接顶升紧达到初撑力。

2.2.3 如出现较硬夹石层、过断层或有火成岩侵入必须增大装药量时,需履行审批手续,采取可靠的掩护措施。在支架内运送器材时,应注意防止擦伤、碰坏支架的部件。以免影响支架正常使用。

2.2.4 在倾斜煤层中,支架的推移顺序一般要求从下向上进行,移架速度要快,随时调整支架,不得歪斜,并保持中心距相等,移架后必须使支架成一直线,支架要与顶板接触严密,如顶梁上有大量矸石,应予以清除。移架时,梁端距要符合要求。当发现支架受力不好或歪架、顶梁咬架时要及时处理。支架操作完毕、操作手把必须放到零位。

2.2.5 在进行悬移支架的液压系统故障处理时,应先关闭进、回液断路阀,以切断本架液压系统与主管路之间的连接通路。然后将系统中的高压液体卸压并放出,再进行故障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后再打开断路阀,恢复供液。在需处理故障时,必须与泵站司机联系,待停泵后方可进行故障处理。

2.3 悬移支架的完好标准 ①支架零部件齐全、完好、连接可靠。②立柱与各种千斤顶的活柱与缸体镀层无严重锈蚀和脱落,动作可靠,无严重损坏和变形,密封良好。③各种阀密封良好,不窜液,漏液,动作灵活可靠。安全阀动作值符合规定,过滤器完好,操作时无异常声响。④金属结构件无影响使用的严重变形,焊缝无影响支架安全使用的裂纹。⑤软管与接头完整无缺、无漏液,排列整齐、连接正确,不受挤压,U形销安装正确完备。⑥泵站供液压力符合要求,乳化液配比度符合标准。

2.4 悬移支架倾倒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支架倾倒的主要原因是超高回采、过断层和老硐、顶板破碎而端面冒顶;底软使底座下陷;移架时降柱过多,立柱自动卸载或误动作;支架歪斜后未及时调整等。所以预防支架倾倒的主要措施有:

2.4.1 控制好下出口几组支架是整个工作面防倒的关键。要保证工作面最下端处于巷道内呈水平状的第一架支架的架设质量。

2.4.2 严格控制采高,使有效采高低于支架最大支撑高度200~300mm。

2.4.3 坚持顺序上行移架,带压移架、擦顶移架、移后调架的原则,要一次移够,不要反复升架,频繁调架,必要时可用邻架推移千斤顶支紧输送机槽后再移架,以保证移架行程。

2.5 液压支架井下检修注意事项

2.5.1 检修前注意事项:大的零部件检修时,要制定专项检修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贯彻落实到人。工作面所有支架要编号管理,分架建立检修档案。检修人员入井前,要向有关人员了解支架工作情况。检修负责人应向检修人员讲清检修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接班后应对所有支架巡查一遍,对现场急需的问题应优先安排检修。

2.5.2 检修时注意事项:各工种要密切配合,必要时刮板输送机要停电、闭锁、挂停电牌,以防发生意外。支架液压系统的各种阀、液压缸不准在井下拆卸和调整,若阀或液压缸有故障时,要由专人负责用质量合格的同型号阀或液压缸进行整体更换。在拆卸或更换安全阀、测压阀及高压软管时,应在各有关液压缸卸载后进行。在更换管、阀、缸体、销轴等需要支架承载件卸载时,必须对该部件采取防降落、冒顶、片帮的安全措施。向工作地点运送的各种软管、阀、液压缸等液压部件的管路连接部分,都必须用专用堵头堵塞,只允许在使用地点打开。液压件装配时,必须用乳化液冲洗干净,并注意有关零部件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防止因碰伤或损坏而影响使用。处理单架故障时,要关闭本架的断路阀。处理总管路故障时,要停开泵站,严禁带压作业。组装密封件时,应注意检查密封圈唇口是否完好,加工件上有无锐角或毛刺,并注意密封圈与挡圈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管路快速接头使用的U形卡的规格、质量必须合格,严禁单孔使用或用其他物件代替。

2.5.3 检修完工后注意事项:必须将液压支架认真检

查,并进行试压动作几次,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检修时卸载的立柱、千斤顶要重新承载。检修完工后,各液压操作手把要打到零位。认真清点工具及剩余的材料、备品、备件,并做好检修记录。

3 效益分析

我矿悬移支架配件费定额吨煤0.45元,支架损坏率1%,但在以往的实际操作工程中,因操作不规范和检修不及时,造成吨煤消耗1元,是定额120%,支架损坏率达到5%,远远超出了定额标准,按我矿年产80万吨煤计算,超定额共44万元,从有了新的管理措施后支架配件吨煤消耗降到了0.40元,配件费消耗降低了60%,悬移支架损坏率也降到了矿规定内,每年可节约48万元,效益可观,值得推广应用。

4 结语

实践证明复杂顶板下悬移支架管理维护技术,可减小悬移支架在回采期间支架、配件损坏率,克服了悬移支架在过构造时易损坏的缺陷,增加了工作面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降低了吨煤成本,是当今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值得煤矿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翟永胜.悬移支架式采煤法在大倾角复杂煤层的研究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

[2]王金生.分体组合悬移支架在大倾角采煤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08).

[3]姚奇吾.采煤工作面悬移支架的回收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4).

作者简介:

李明磊(1978-),男,河南濮阳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河南工程技术学校,现从事采煤管理工作。

9.顶板管理活动报告 篇九

根据汇森煤业公司《关于开展“顶板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陕汇煤司技字【2014】25号),结合实际情况,公司决定开展“顶板专项治理”活动,为了响应本次活动并有效提高3-1煤顶板治理效果,我队成立了以队长陈立志为组长的顶板专项治理小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了顶板专项治理活动。以班前会宣传、强调;工作时现场抽查;验收时逐项检查的方式,对井下各个项目进行了排查,卓有成效。现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地面部分

1、编撰好制度,做到各个项目有据可查

根据本次活动,我队对原制度汇编中的顶板管理项目进行了整编,添加了原来没有的锚索、锚杆拉拔器台账、井下支护用品摆放要求和力矩扳手摆放地点的要求,以及相关处罚条例。根据我矿标准化要求对井下物料架进行了统一设计,努力做到了整齐、美观。将原有的支护台账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添加了下料台账,对进行材料消耗可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做到了当班井下剩余多少锚杆、锚索都一目了然,直观表现出次日下料量,极大提高了早班下料工作效率。

2、加强对职工的宣传、培训,让此次活动深入人心

安排我队技术员利用班前会时间对职工仔细宣讲支护作业标准,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贯彻顶板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标准、敲帮问顶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贯彻,从而使现场操作人员掌握顶板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并对班前会每日一题进行了适当修改,增加了顶板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比例。鼓励职工发现进行危险源,并提出整改意见。在班前会严格执行安全预想,如有错误或不完善预想,由技术员当场进行指正并帮助修改,加强职工的记忆,以期改正职工井下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完善规程措施的编写,对于工作面地质条件改变、顶板条件差的时候,对于相关措施规程培训考试进行严格把关,考试不及格坚决不容许投入工作,做到人人都有危机意识。

二、井下部分

1、开展职工井下自检工作

开展了班评估工作。每个生产作业班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及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在下班时将班评估表交到队上由技术员统一整理,并归类问题交由下班处理。做到职工未下井前就对工作面顶板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认真、真实读取每个顶板离层仪的示数,做到台账与实际相统一,每班由验收员对井下所有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将数据汇总到技术员处统一记录。

2、按章操作,做好每个细节

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掌握规程措施中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方式、最大控顶距、循环进度、爆破参数等规定,严禁空顶作业。当遇到地质破碎带掘进时,能够按照措施要 求进行施工,在工作面安设水管、风管时,每隔6m加打一根专用吊挂钢棍,当起吊设备或者物料时,根据起吊的重量以及巷道围岩和支护情况,选择合适的起吊点。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现场开工前,跟班队干、班长,下井后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隐患,确认无危险时,方可让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开工。

3、加强质量验收工作

我队要求验收员全程跟踪当班班组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指导改正,并且要求验收员必须在计分台账上要对违反规程的人员作出相应处罚。在当班工作收尾的时候对当班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尤其是对顶板支护质量要向当班值班技术员进行汇报,有技术员对所汇报数据进行汇总。巷道锚杆发现托板未紧贴壁面的要用力矩扳手拧紧,壁面不平整的要将壁面处理平整后重新补打锚杆并确保锚杆托板紧贴壁面。锚杆巷道发现锚杆间排距过大的(超过允许偏差值±100mm),必须重新补打锚杆。锚杆巷道发现锚杆外露长度超过50mm的,要将外露长度处理掉。对于因外露长度长没有达到设计的锚固长度的锚杆要重新补打。

4、加强顶板探测

我队要求每掘进30m就对工作面进行一次顶板探测。探测方法是用锚索探测,由施工人员记录当班顶板数据并汇总到当班值班技术员处,由技术员绘制顶板探测图对井下顶板进行记录并对下班顶板进行简单预测。当顶板破碎时要求每班工作人员都对顶板进行探测,数据处理同上。

三、存在问题

作业规程中还有很多无法对现场起到指导性作用的部分,我们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请教有经验老工人对不合适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

在此次活动中我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井下工作面现场 管理和资料管理距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我们更加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施工队伍素质,以便促进我队的安 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掘进二队

10.顶板分级管理制度 篇十

1.目的

井下作业环境必须建立在稳固的顶板之下,而顶板岩石性质的差异又很大,因此,为了保证井下作业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冒顶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井下掘进与回采作业过程中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

3.术语

顶板:分巷道顶板和采场顶板两种。巷道顶板是指由巷道墙面支撑并在两墙面之间的上部岩石或矿石的总称,通常有三心拱,半圆拱等形状;

4.主要职责

4.1地测部负责将顶板按岩石软硬程度不同进行分级,组织人员编写相关管理制度。

4.2安全监督管理处(以下称安全监督处)负责监督顶板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

4.3工区安全员、安全监察员、工程技术人员、找顶工、支护工等井下作业人员具体负责落实并严格执行顶板分级管理制度。工作内容及程序 5.1顶板的分级

5.1.1按岩石稳固性对顶板进行分级 1)(Ⅰ级)开挖后稳固、无坍塌或经撬检后无大块围岩。特征有:单一岩性,均质块状;风化不明显;节理不发育。

2)(Ⅱ级)开挖后围岩脱落或经检撬法难以处理。特征有:岩体构造呈块状;节理不发育,但有较大裂隙;受地压或震动后出现各种结构的危岩块。

3)(Ⅲ级)开挖后较稳固;长时间会出现危害脱落或局部倒塌;受爆破影响有危险脱离。特性有:岩体构造呈块状且破碎;一般风化不明显;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

4)(Ⅳ级)开挖后极易倒塌,有时突然脱落或一层一层脱落。特性有:岩体呈碎石状压碎构造;岩性复杂多样,构造发育;层节理发育,裂隙中有泥岩;各种软弱的蚀变岩浆岩;严重风化带。

5.1.2按顶板岩性的强度大小和冒落难易,对矿体顶板进行分级; 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岩性复杂多样,主要有黄斑岩、泥质灰岩、裂隙发育的变质岩以及严重风化带,顶板易冒落。

2)中等冒落的顶板,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闪长岩及风化闪长岩,冒落后上部坚硬顶层呈悬空状态,随着悬空面积增大,产生初次来压,以及随后的周期来压,威胁顶层的稳固性。

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岩性为中等强度的灰岩和矽卡岩,不随岩柱和邦壁垮落,但采空区悬空时间长,压力大,周期来压明显,需加强监测。

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岩性为厚度大、整体性好的灰岩和坚硬的矽卡岩,这些顶板悬空时间长,面积大,平时来压小,突然来压大,可造成压垮工作面的严重冒顶事故。

5.2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5.2.1巷道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1)对于Ⅰ级岩体顶板,一般无需任何支护。

2)对于Ⅱ级岩体顶板,一般采用锚杆支护或支持支护。3)对于Ⅲ级岩体顶板,一般采用方式有三:临时支护跟上推进,不准空顶;用锚网永久支护;当冒落高度超过1.5米时,架棚支护。

5.2.2矿体顶板管理一般规定

1)对于易冒落的松软顶板,由于其顶板支得住,放得下,比较稳定,因此易于管理,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来压和冒顶事故。

2)对于中等冒落的顶板,由于其随着悬空面积增大,产生初次来压,以及随后的周期来压,威胁顶层的稳固性,因此要加强监测,掌握初次来压和周期性来压步距和规律,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对于难冒落的坚硬顶板,由于其采空区悬空时间长,压力大,周期来压明显,因此必须加强监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对于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由于这些顶板悬空时间长,面积大,平时来压小,突然来压大,造成的危害大,因此,为避免事故,常需充填接顶或封闭处理。

5.3采场顶板管理

5.3.1矿区每天由安全员对采场顶板、邦壁等部位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进行专项检查与隐患整改;做好季节性的顶板管理,发现顶板有异常,如突然渗水、有响声、裂缝等应立即停止作业,会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并查明原因,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作业。

5.3.2采场回采施工中,应对顶板稳定进行观测,按稳定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并分别制定出安全防范措施。

5.3.3采场回采时,采场浮石清理干净,敲帮问顶,对于松软破碎矿岩应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以减轻对顶板的震动破坏作用,保证顶板稳定,发现悬拱应及时处理,严禁人员在悬拱下放作业。

5.3.4采场内暂时停止回采作业时,应采取防止矿岩自然冒落的措施

恢复生产时,各矿井负责人必须组织凿岩工、爆破工、安全员等到现场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作业。

5.3.5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有明显地压活动的采场,应有专人负责地压管理工作,及时进行现场实测、定期观测、积累资料,掌握地压活动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建档工作。

5.3.6 发现有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设备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5.3.7 矿石松散破碎及断层、节理发育不稳固的采场,对顶板必须加强支护、采用锚杆、锚杆金属网、长锚杆或用控制爆破与锚索联合控顶,在爆破后进入采场凿岩、装运等作业过程中,都必须注意观察顶板和支护发生的变化,发现冒顶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设备;经妥善处理后,方准恢复作业。

5.4 顶板浮石的检查与处理

5.4.1 工人进入工作面,首先要详细检查工作面15米以内及主要通道的顶板,发现浮石要及时处理,禁止冒险作业。

5.4.2 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每班至少对工作范围的井巷检查一次,发现浮石要及时处理。

5.4.3 对用检撬法不能处理的大块浮石,班组工人要及时向矿区报告,矿区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向健康安全环保部汇报,处理不好,健康安全环保部有权停止该工作面作业。

11.顶板管理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 顶板管理

在社会发展步伐中,煤矿开采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提高。为了能够提高煤矿企业高采、高效的发展,对于综放工作面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融入,将有效的提高综放工作面的工作能效。为了使各项新技术能够很好的在工作中被运用,就需要我们对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进行很好的分析与研究,以促进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

1 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分析

在对综放工作面支架、顶板进行管理与控制,必须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进行数据分析,才能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对矿压显现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了解综放工作面的基本情况:①如工作面岩性特点、开采煤层厚度、煤层硬度、工作面走向、工作面倾斜度等数据。②综放工作面上下顺槽断面和支护方式。在综放工作面中:上下顺槽布置地点;断面的宽度、高度、长度;断面加固方式;工作面支架的支护方式等。③是工作面支架的型号、工作面开采方式。

其次是对综放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①对支架负载量进行观测,主要观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和时间加权阻力。②对支架的活塞缩进量进行观测。③对上下顺槽支架进行观测,在上下顺槽离切眼的不同位置进行变形观测。④进行宏观统计观测,沿综放工作面的倾斜方向每天统计煤壁和端面顶板的碎裂情况,并对支架安全阀的开、关进行统计。

然后是通过上述观测数据,分析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矿压显现规律主要是通过对工作面顶煤初次垮落、老顶的初次垮落、工作顶板的周期垮落和老顶来压强度进行分析而得出:支架阻力的分布特点,如支架的初撑力、支护强度等;上下顺槽受采动受压变化情况如围岩的变形情况,超前支架受力变化情况,从而将为综放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确保工作面开采工作是否可行。

2 综放工作面顶板管理分析

在对综放工作面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因为采动变化将影响开采区各地方受力情况产生变化,要进行安全开采,就需要对顶板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安全可行性。在对工作面顶板进行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加强支架初撑力的管理与控制。对支架初撑力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在工作面中的煤壁片帮,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顶板的早期离层,支架初撑力是提高支架工作阻力的基础。在工作中,需要对每一个支架安装压力表,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及时的检测与观察支架的工作阻力,掌握支架的工作状态。工作人员应该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确保支架都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减少煤壁片帮情况的出现,提高顶板的工作效率。其次,应该加强对一些特殊顶管的管理。如在对媒体的松软地带,采用超前回采的时候,需要控制超前距离,一般为0.3米至0.5米,这样将能有效的使煤壁的压力向上煤壁、下煤壁进行转移,从而减少煤壁片帮的发生。如果是在媒体松软地带进行超前移架的时候,应该要注意支架的工作阻力,及时使支架向前移动,并提高煤壁区的承载强度,避免煤壁片帮的发生。

然后,是做好支架的防护工作。在综放工作面中,支架是承载顶板、煤壁等压力的,支架稳定的工作,才能使工作面进行有序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对支架的管理,特别是支架的防倒、防滑工作。如在移动端头架的时候,需要确定移架顺序为从上而下进行,把要移动支架的侧护板打开,使用防倒千斤顶;如果是对工作面中倒架、歪架进行调正的时候,可以采用调面回采的方法,将歪架、倒架调正;或者是将运输机下滑,调正倒架歪架,即将工作面中的运输机下滑,这样支架的底部将会因为受到运输机下滑的影响而下甩,从而就可以对支架进行调正工作。针对支架的防滑,一般是采用调伪斜回采的方法,伪斜的角度范围为九十五至一百度;如果是煤层倾角度变大是因为工作面的地质变化引起的,移动支架必须及时的下甩支架,保证支架与运输机呈垂直状态。

最后,是做好工作面运输机的防滑工作。在综放工作面中,一般每隔10架运输机就需要配置一台千斤顶。千斤顶将能够有效防止在对运输机进行上拉的时候出现下滑的现象,而且必须保证千斤顶一直处于被拉的状态;同时在运输机两端机头必须有与运输机机头架倾斜度相同的防滑支杆,这些支杆一般为穿了铁鞋的单头做的迎柱。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综放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必须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可行,应该加强对综合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有效的分析,以确定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等,并对顶板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可靠,才能够使开采工作持续、稳定的进行,为煤矿企业高能、高效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辉.大采高综采和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对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

[2]索永录,刘建平,王立峰.松软煤层稳定顶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点[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641-

644.

[3]胡立君,张黎明,杨瀚.双大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顶板管理问题探讨[J].江苏煤炭,1996,04:37-40.

[4]程弋.中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管理[J].煤炭技术,2005,10:44-46.

12.分析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的要点 篇十二

1 冒顶事故常见预兆

1.1 大型冒顶事故预兆

1.1.1 顶板预兆

顶板断裂或者直接顶与老顶发生离层现象时顶板会产生断裂声, 若老顶与上方岩层发生断裂或者离层现象则容易产生类似闷雷的声音。顶板岩层若出现破碎则会伴随掉渣现象, 若人工假顶下掉落大量煤渣和碎矸石则出现冒顶的几率较高。顶板下沉或者地质构造均可能造成顶板裂隙的生成, 将楔子插入到裂缝中观察楔子是否会发生掉落或者松动现象能够做出判断。顶板发生冒落前容易出现脱层现象, 问顶方法在脱层检查中应用较广, 若顶板没有出现问题则声音清脆, 若上下岩层之间发生脱离现象则顶板之间会产生空洞响声。

1.1.2 支架预兆

应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可见支柱损坏量多于平时, 使用金属支架时可见支架变形, 柱体被压坏;使用木支架时支架发生压劈和折断现象。

1.1.3 煤壁预兆

随着冒顶前压力的不断上升, 煤质会出现变软现象, 随着片帮的不断增加, 应用电钻进行打眼时用力更省, 而用煤机器进行割煤时不会感受到较大负荷。

1.2 局部冒顶事故预兆

顶板裂隙内存在掉矸、掉渣等现象, 小块矸石大量落下;出现大量张开顶板裂隙, 敲开问顶时能够听到异常声音;有小地质构造存在于工作面上, 对岩层的完整性造成破坏, 从而导致局部冒顶现象的发生。

2 顶板事故发生原因

管理和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出现问题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地压活动会加大顶板事故的发生率;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导致破碎带形成, 此外, 由于层理以及节理发育对顶板稳定性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顶板事故;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工作时没有认真全面的进行检查, 敲帮问顶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没有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 支架短缺或者未及时放置支架导致事故发生;支架放顶、凿岩爆破以及采掘顺序等不合理, 采矿方法缺乏科学性造成事故发生。

3 采取有效的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3.1 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措施

为了减少安全隐患, 在维修巷道前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措施, 加强对片帮的管理力度。完成现场顶板鉴定后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然后维修井巷,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安全措施的顺利施行。重视巡回检查, 将悬矸、危石、脱皮等及时清除掉, 采取专门措施维护严重失修地段, 一旦巷道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修复。进行井巷维修和断面扩大时必须确保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巷道支护更换时必须对临近支护进行预先加固, 连续行支架拆除和架设工作。生产采区若出现冒顶危险以及3架或以上支架失效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维护掘进工作面并进行井巷维修, 一旦出现帮顶杆低矮、脱落或者片帮等现象时需要立即停止作业, 避免发生顶板堵人以及冒落伤人事故。

3.2 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防治措施

不得在工作面进行空顶作业, 必须确保应用金属前探梁措施, 行爆破前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若支架在爆破过程中遭到破坏需要立即进行修复。进行巷道支护方式选择时需要考虑掘进头性质, 对空顶距进行严格控制。若掘进头遇到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或者断层褶曲等时必须缩小棚距。为了使增强巷道对抗围岩的力量, 必须保证支架具备较强的支护强度。在进行支架型号的选择时需啊哟确保支架具有理想的初承力, 避免围岩与支架间出现空帮或者空顶现象。替换巷道支架时需先将老支架拆除再进行新支架搭建。若巷道存在水患威胁, 必须进行检查, 一旦出现异常现象需要立即行探放水工程设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探放水措施, 一旦发现透水预兆, 需要立即撤出工作人员并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3.3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措施

必须确保所有支架的牢固性, 不得在浮矸或者浮煤上进行支架架设, 若支架出现失效或者损坏现象需要立即更换新的支架。采煤工作面必须储存一定量的支护材料, 不得应用受损的单体液压支柱、摩擦式金属支柱和金属顶梁等。不得将不同性能和不同型号的支柱应用于同一采煤工作面中, 若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定期检修采煤工作面, 同时进行压力实验, 确保检修和实验结果合格后再行应用。若采煤工作面控顶距无法满足作业规程规定则需要停止作业。为了使工作面推进速度获得加快必须推动工作面控顶面积的不断减少, 顶板下沉量、支柱荷载与回采工作面空间成正比, 空间越大, 则顶面下沉量以及支柱荷载增加越大。冒顶和顶板下沉量受工作面推进速度影响较大。过慢的工作面进度会对顶板下沉量造成更大影响, 增加木支架折损量并加大金属支架的压力, 从而导致冒顶的发生。为了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必须促进工作面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保证采煤设备选择的合理性、使空顶距获得缩小并保证回采工艺的安排的合理性能够使工作面空顶面积得到减少。

4 结语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系数, 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对前探支护措施进行全面落实, 不得进行空顶作业, 同时需要加大现场安全检查的检查力度, 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除此之外, 还需要使采掘工作面的现场支护质量不断获得提升。

摘要:煤矿生产中发生顶固事故的几率较高, 不但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还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通常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生产技术因素以及顶板管理缺乏合理性为外因, 而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为内因。为了降低冒顶事故的发生率, 必须对顶板冒落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友欣.加强井下采矿顶板管理的方法[J].科学时代, 2013 (10) .

[2]尚军宁.煤矿井下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1 (12) .

[3]王崇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9) .

上一篇:竞聘报编辑部副主任演讲稿下一篇:五年级下册暑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