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优秀作文

2024-08-07

课堂优秀作文(共20篇)

1.课堂优秀作文 篇一

今天,李老师给我们分好吃的水果——橘子,还有甜甜的糖。可好吃了!

上课了,老师把橘子、糖果拿出来,大声说:“今天我们不上课了,我们一起分水果分水果!”“耶!”同学们都欢呼起来。“调整坐姿,不要高兴得太早,是有要求的,首先我要把水果分给坐姿最好的同学。”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坐得像长矛一样笔直笔直的。只有侯钧译坐得像一棵砍弯的大树一样,一直向曾维钰出倾斜。可你们猜怎么样?老师却把糖分给了她。我很不服气:她坐得一点都不好,老师还把糖分给她,不公平。哼!可是我不敢说话,毕竟老师已经给她了。

“我要把这个橘子分给课上表现最好的,给谁呢?呀!给王小明吧!”“啊?”教室里一片叹气。突然,田浩宇大叫起来:“老师您在说反话。”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上节课老师还批评他了呢?他怎么会表现好呢?老师偏心。“没有,老师没有说反话,王小明就是表现很好。我们不要紧盯同学不足的地方,最近小明的文章有很大进步,我们要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啊!”哦,原来如此啊!

“接下来,老师要把这四个橘子分给平时写文章很好的同学,谁呢?”我的作文每次都被老师表扬,这次一定是我。可是,老师的想法怎样呢?我又不敢往下想了。这时,我的心“怦碰”直跳。老师面带微笑看向我,慢慢地说:“林、正、雨!”“太棒了!”我终于得到我梦寐以求的橘子了,我太高兴了!

“最后,老师要把剩下的糖果全部分给一位同学,以大家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分给谁。”哇!老师您太坏了,我心里暗暗叫苦:吴一肯定选我,可男生会不会选我呢?真的如我所想,三位女生都选了我,男生一个都没选我的。不过我以最多票胜出,哈哈,太开心了?我高兴地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水果,快速地分给我的支持者,真是太兴奋了!

“你还真分啊?”老师又走到我身旁,伸手把糖果拿走了。啊!老师竟然骗人。我大叫道:“老师说话不算数,说好的都给我。”“哈哈,今天是愚人节,可以骗人的,现在我要把所有的糖果都收回来。”“啊!”同学们有的都赶紧把拿到的糖果藏到桌洞里,有的直接就塞进嘴里。“哈哈……”老师大笑起来:“骗你们玩的,分到的都是你们的。”

今天过得真开心,这一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公众号:红艳传书

2.课堂优秀作文 篇二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本土化的产物。它借鉴“学习金字塔”认识成果, 创意课前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开展自主学习, 课堂开展基础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 (包括学生展示、质疑、阐释和教师问题引导) 等活动内化知识、拓展能力,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原因何在?

微课程教学法要求教师提炼达成目标, 设计配套学习任务, 提供学习方法建议, 以及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为了达成目标, 需要完成学习任务, 直至课堂学习任务完成, 整个是学习过程的目标管理, 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管理者, 教师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者。于是, 我们看到, 达成目标开始直面学生。图2揭示了达成目标与学习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教师需要精确描述达成目标, 使学生对于通过什么途径与方法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标准一目了然;学习任务直指达成目标, 达到只要完成好学习任务, 就能达成目标的程度;学习方法建议也是直奔目标, 让学生少走弯路;课堂学习形式预告则让学生从中发现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之间的递进关系, 从而自觉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到了课堂学习阶段, 教师与学生同在一个时空。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创意、实施和管理者, 又是学习过程中适时介入的帮助者和问题引导者 (指导者) 。有经验的教师会把班主任工作经验与课堂教学经验融会贯通, 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 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协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扎实的训练, 在学习上达到“精熟”程度。

常规教学只能望其项背。目标对于学生来说, 本该具有的直接联系被人为地阻断, 需要通过备课进入教师大脑, 再输出为讲课行为, 学生只能观其行为产生一定的认知, 是不是明白讲课内容与什么目标有怎样的关系, 根本无从考察。图3揭示了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混沌的尴尬的关系。

一般来说, 优秀教师理解教材意图、提炼达成目标、设计可供操作的学习任务的领悟力比其他教师强, 因此, 他们设计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录制的“微课”, 创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会表现出目标精准、任务配套、方法得当、预告巧妙、课堂教学引导得法, 所有这些, 都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3.课堂作文教学初探 篇三

一、创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处于疲软状态,体现在少、慢、差三个方面: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一般小学高年级每学期写八篇作文,每写一篇作文至少要用两节课,而且作文普遍存在内容不具体、缺乏真情实感、严重剽窃的毛病。如何让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易于动笔,在规定的时间内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呢?我认为,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1.激情造境

研究表明,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写作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生会感到写作文是他们愿意做的事,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任务。我在作文教学时,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上课伊始,我激情造境,用两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

2.有效指导

节目表演完了,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猜测中,他们纷纷要我说出魔术的秘密。于是我趁热打铁,将他们从欣赏表演中迅速转到自主写作中来,并提出要求:“同学们,想知道魔术的秘密并不难,只要你们把刚才老师的表演详细地写出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和不起眼的表情,你就会悟出其中的奥秘。注意,一定要写详细!”

以往的作文指导有两种做法是错误的:一是指导过细,从审题到立意,从选材到表达,不一而是,弄得学生无所适从,没有自主权;二是学生起草,教师放羊,撒手不管。在这节课中,写前指导我只用了四五分钟,简明扼要地讲了三点意见:①为什么写——我喜欢王老师表演的魔术,当然喜欢这堂课;②写什么——写魔术表演的过程以及自己看后的感想;③怎样写——描写、叙述相结合,特别是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题目自己补充。说完之后,学生起草写作,我巡视,有针对性地帮助少数学困生。事实证明,本次习作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要好。

二、捕时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导作文也是如此。学生平时作文多半是搜肠刮肚,四处抄袭。然而,一旦因某事物触发了灵感,便文思泉涌,一吐为快。如果老师能抓住这有利时机,因势利导,那么,一篇篇理真、情切、意达的作文便可应运而生。

《刷子李》是语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选择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展示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课文内容曲折有趣,学生非常感兴趣。在学完课文后我问:“为什么叫他刷子李?”“他姓李,刷墙的本领高超。”“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还有在天津,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风筝刘。”“在我们班上,彭嵩的纸人折得特别好,我们叫他纸人彭!纸人彭!”看到学生们为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奇人而兴奋的样子,我顿生灵感:何不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一次仿写训练呢?不出所料,当我提出要大家写写身边的奇人时,学生们跃跃欲试。

学生交给我的习作证明:由于我把同学们放到了奇人同学的位置上,拉近了他们与奇人的距离,学生对这次写作有意向、有兴趣,再加上我适时的“鼓动”,学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效果很明显。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老师认真想办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素材,并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就一定会尝到成功的喜悦。虽然我不敢说能实现“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但是我敢肯定能做到“要我写,我能写”。

4.课堂上优秀作文 篇四

在一节原本属于同学们自己的自习课上,班主任正平静地坐在讲台上,但同学们却不敢发出任何怨言,因为只要你瞟一眼老师板起来的面容和看起来似乎平静但怒气舒值早已爆表的眼睛,就会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

窗外似有一片乌云飞过,笼罩住了太阳,光似乎也弱了许多,教室里只剩下一阵阵心惊肉跳的心跳。

天时、地利、人和,全在老师手中,我们都成了待宰的羔羊,所有同学都明白,这是枪打出头鸟的时候,谁只要有异动,就会被老师早以蓄满怒气的大招轰杀成渣。

就在这时,一声欢快而明亮的手机铃声传了过来,“皮卡——丘”,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暗道一声完了,教室里一股寒风肆虐着,从前蹿到后,就在老师放大招的前一秒,那不长眼的手机铃声“皮卡——丘、皮卡——丘、皮卡——丘”又叫了起来,嗖的一声,老师刀子般的目光扫视全班,“拿出来!”“完了。”这是我们唯一的想法,随即又咬牙切齿地慨上手机的主人,一名女生弱弱的递上手机,老师平静地拿过手机,“呵呵”一声,走出了教室。

两分钟以后,同学们才慢慢解冻,随即炸开了锅。

5.课堂优秀作文 篇五

下午第一节课,我们玩的是经典的抢凳子游戏。李老师先讲解了规则:七个人六个板凳,随着敲黑板的节奏走动,声音一停,所有人抢坐凳子上,没有坐上去的人OUT,然后依次排列,看最后谁留下来,谁就是“王者”。

接着游戏开始了。参加的人有田子杰、付制江、陈柏兆……其中,最有胜算的是石若林同学。他体型庞大,一个人能坐两个凳子,可以轻易把其他人挤出去。他们开始随着李老师敲黑板的“咚咚咚咚”的节奏走动了起来,节奏时而快,时而慢,时而密,时而疏,他们的心随着这节奏放松又紧张,生怕自己一个反应慢就OUT下去。“啪”突然,音乐停了下来,他们应声而坐,“哈哈”同学们的笑声响起。果然,石若林一马当先,一屁股坐了三个凳子,比我预想的还要厉害,一下子淘汰了三个人,那三个人欲哭无泪的回到了座位上,谁让他们遇到了一个大胖子呢!

游戏还在激烈的进行着,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角逐,赛点来了,只见赛场上只剩下两员大将,田子杰身体小,反应快,石若林力气大,体型宽,他们两个势均力敌,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同学们个个睁大了眼,争着抢着想看他们的生死决斗,到底会鹿死谁手?大家拭目以待。开始了,开始了。只见节奏响起,田子杰和石若林互相瞪着对方,表情凝重,生怕自己得不了第一。此时,我知道,他俩心里一定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啪”,节奏停了,田子杰反应迅速,一个“潜龙腾渊”占住了有利地形,石若林也不甘示弱,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真有遮天蔽月之势,同学们连连喝彩,连李老师也忍不住叫好,但是石若林怎么也没想到,田子杰被扔出去的同时,居然把凳子也抱走了,“……”石若林一时无语,同学们也愣了三秒,随后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笑得捂着肚子,有的笑得趴在了桌子上起不来……李老师拼命忍住笑意,大声说到:“田子杰胜!”同学们一边笑一边鼓起了掌。

教室的游戏在继续,外面小雨依然在下,可同学们的笑声已冲出窗外,突破重重的雨帘,飞向云霄……

作者:鲍奕杉

6.小学的优秀课堂作文 篇六

常常在书上读到“去往春天的路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时,我没有过什么感触。这一次我在火炉边幻想起春天来,想到最后,我发现我对春天的幻想停在“去往春天的路”上,那是一条由我热爱生活的积极组成的路,是具象的积极和乐观。

或许是因为成绩有了进步,又或许是与同学的关系有了好的改变,我对自己的生活也开始有了关于道路的想象,特别是“去往春天的路”,我已经开始修建了起来。我可以看见我变得更加勤奋努力,开始相信“天道酬勤”,也开始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我可以看见我和同学们一起互相帮助,开始相信“相互信赖”,也开始相信“友谊天长地久”;我可以看见我的生活变成了热情洋溢的生活,开始相信“积极乐观”,也开始相信“的英雄主义”。

在去往春天的路逐渐显现时,我开始明白自己不再期望春天究竟会不会来,而是更期待自己把这条路修建的稳妥扎实,让这条路可以更完整地承载我去往春天的脚步或者轨迹。我逐渐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假如春天是对岸的话,那我可以把目光集聚在去对岸的路,这一条路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决定了对岸的景色,而对岸的归途并不是我应该过多去关注的,更重要的是去往对岸的路,是不是让人足够清晰明了。把对春天的幻想回归到去往春天的路后,我更加踏实地面对起生活来,在学校里做一个更好的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更好的孩子,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做一个更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如大地一样令自己放心,一点一点的完成大地对春天的想象,以及大地对春天的祝福。

7.浅谈课堂作文教学策略 篇七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 他们的阅读量很小, 写作基础较差;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 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反思我们的写作教学, 许多一线教师作过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也在不同层面上取得过成功, 只是没有受到业内的充分关注。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 激发兴趣。

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情境的感染、活动的愉悦、合作的交流、成果的分享等。

1.问题探究激发兴趣。对问题的好奇, 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激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作文就是把发现的现象、思考的价值、生成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揭示了现象的本质, 生成了情感态度, 产生独特的体验。“问题——探索——表述”构建了作文的完整过程。因此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会抓住问题, 带着问题学作文。

2.生活体验激发兴趣。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作文是生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生活化, 回归了自然, 回归了主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 陶冶情操, 磨炼意志, 形成态度, 认识价值。学生能把生活中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既是作文的所在。例如让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 参观、访问、游览等形式, 这些都是作文材料的来源。

3.合作互动激发兴趣。过去的作文教学多独立少合作, 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 使他们的作文思路变得狭隘起来。现在强调, 作文也应体现对话的过程。学生对问题、对事物、对现象的理解, 需要有一个交流的过程, 通过讨论各自的见解, 相互促进, 相互启迪, 相互沟通, 从而更好地学会表达语言。

合作互动应体现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 重视语言的积累。

1.读书积累。学生从书中间接认识生活, 丰富情感体验和积累语言。很多生活, 就是阅历很丰富的大人也不可能都经历过, 通过读书, 可以体验人生的丰富多彩和大千世界的奇妙。读书体验, 是对别人体验的再体验, 在再体验中丰富情感, 升华情感。

2.听记积累。其实学会听记是学生加强积累运用, 提高口语交际和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听新闻。听新闻, 有利于培养同学关心时事、议论事物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敏感的品质, 帮助同学感受事物、体察他人, 有助于在写作时细致地刻画人物。由于新闻播放时速度快, 语言简练, 所以在听时, 一要注意力集中, 二要抓住关键词。只要能抓住关键词, 新闻的主要内容就抓住了。

(2) 听情景对话。人们在一些特定的活动中, 特定的情景中, 有特写的人在说话。对话的目的性、针对性都很强, 让学生听记住主要内容。先搞清对话的人, 再搞清对话意思, 分析归纳对话内容。

(三) 我手写我口。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 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 没有丝毫的隐瞒, 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文章是精神产品的独创, 独创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独创才有个性, 而越是个性化的东西, 才越能打动人。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 写“我”的自得之见, 抒“我”的自然之情, 显“我”的自在之趣。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异彩纷呈、个性各异、闪烁着真我风采、具有独创性的“精神产品”。

1.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特级教师张化万在《作文教学语丝》里提到:童言珍贵——只有儿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语言目标才真正有意义。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 因为只有这样, 他们的习作才会是顺畅的、自然的、优美的。这是作文语言教学的关键。误导学生用成人的思想、思维和语言, 来反映和表达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不是成熟, 而是对孩子情感和语言学习的伤害, 不仅一般学生不需要, 就是尖子生培养也不需要。

鼓励自由表达, 培养良好的写作心态, 有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兴趣表达甚至能乐于表达, 同时, 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只要营造学生自由表达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地充分发挥。孩子虽然经验不足, 但随着自身的成长, 他们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们不习惯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怕自己说的话没有价值, 被别人笑话。其实, 一切独立思考的成果都是有价值的, 即使幼稚, 因为是属于自己的, 也就有了他人的思考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价值。因此, 我们应当大力倡导学生在作文中要写“真”, 要“我手写我口”, 学生就会养成有创意表达的习惯。

2.说后再写。听、说、读、写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几个方面, 平时教学中, 听、读能力的训练占据了主导地位, 说和写的训练则显得比较微弱。而在日常生活中, 真正要运用的主要还是说和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 我认为最好先让学生说说, 抓好说的训练, 为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

(四) 重视评改。

修改是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它是对读者负责的具体表现。修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来说, 学生写完之后基本上不会修改 (因为写作时形成了思维的定势) , 这就需要发挥合作互动的功效, 通过师生、生生的互评互改, 取长补短, 促进了解, 最终能达到自评自改, 提高写作水平。

1.教师引导, 师生共评。引导学生找出评价点, 修改点, 学生评改才能积极主动。师生共评是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最直观最快捷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先确定一篇典型作文, 抄在黑板上, 拿到课堂上集体修改。老师向学生提出作文评改的基本要求, 按照中心思想要明确, 围绕中心去选材, 详略得当, 层次分明, 开头结尾, 错别字、标点、语句等统一要求和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 共同讨论, 评议优劣, 肯定成功之处, 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分组讨论写出评语, 接着综合各小组评改意见, 师生共同给文章用符号修改, 写出旁批 (眉批) 、总评。评价修改后, 由学生再一次誊写, 张贴在优秀作文栏中展览。在适当时候, 向有关报刊推荐。

2.自主互助, 进行他评。他评是学生结合自己作文实践, 对其他同学作文进行独立评改。包括互相评改或将作文任意发给每位同学评改。学生们批改得津津有味, 因为这是一种互相交流, 互相沟通。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批改水平差的作文, 会帮助作文水平差的同学提高;差生批优生作文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3.自我评改, 自主互动小组评。自我评改就是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这一步也极其重要, 自我欣赏优点, 找出缺点。因同学已有集体评改、他人评改的经历, 自我评改也就水到渠成了。尽管水平不同, 但同学知道了从何处下手, 按老师要求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认真修改。审核自己习作过程, 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升华和飞跃。自己评改自己的习作, 是评改作文最终的落脚点实践证明, 自主互动作文批改减轻了教师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加强了理解与沟通, 是一种师生之间信息交流。是一种惜时高效的好方法。

8.“超市”作文课堂 篇八

一、课前“超市”——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作文离不开生活,作文的源泉来自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使学生笔下有东西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到广阔的生活中去积累素材。

1.丰富学生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生活中学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校园生活。例如:建立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己动手创建,让学生自由地大量读写;到图书室阅读,扩大知识面,摘抄好词好句,积累语言;在班里办手抄报,把语文课向课外延伸;开展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说想写等。学生作文从感受最深的事件中选题,这样,学生作文就会由“无话”到“有话”,由“怕写”到“乐写”,由“瞎编乱造”到“真情涌现”。

2.用心品味生活

在丰富的生活中,学生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还要用一颗敏锐善感的心去感受生活。当你帮助了别人时,不要把一个笑容,一句“谢谢”,当作很平常的东西,其实这里包含着一颗感恩的心;当你受到了挫折,不要自怨自艾,这是生活给你的馈赠,细细品味你会明白很多;看到别人吵架,不要当作一场闹剧,你仔细聆听一下他们的“言论”,考察一下他们的心理、动作、神态,你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人或某件事。在观察中品味,在品味中观察,每个人将是与众不同的个体,这样的作文才会充满个性化色彩。

二、课堂“超市”——放开手脚,自由习作

小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老师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提出很多要求,设置种种障碍,生怕学生 “越雷池一步”,结果是学生越写越不愿写,越写越不会写。这就好像我们领学生到商场购物,只允许他买某样东西,或只让他在一个地方买,学生根本没有购物的自主权,你说他能开心吗?因此,课堂作文时要让孩子们放开手脚,自由习作。

1.自选作文形式

文是用来抒发心曲的,应是学生真实思想的自然流淌和外泄。作文指导,无疑要指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往往给学生规定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教师按既定的形式来指导学生作文,学生一抬笔,就要先“依葫芦画瓢”套好形式才敢动笔,这样一番折腾,学生哪还有写作激情和灵感呢?儿童要表达的东西有的俏皮,有的羞涩,有的神秘,他们有自己的听众,自己的读者,要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如写一个人物,书信体、日记体皆可以。写一处景物,除了按游览顺序写,是不是也可用散文、诗歌来表达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指导作文,文体无须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2.自拟作文题目

统一规定文题同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更易使部分学生犯“无病呻吟”的坏毛病。在此方面也应为学生营造相应宽松的空间。

“开放式”文题:在主题确定以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如写一位老师,以《我的老师》为题,可能多数学生会写现在的尤其是语文老师,内容和思路都很狭窄。若放手让学生自拟,那么《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我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我心目中的老师》……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题丰富了,内容自然不会枯燥,形式也不会单一,感情也真挚感人。

“补充式”文题:提供文题的形式,让生自补文题内容。如《我最难忘的……》,同学们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总有自己最难忘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人、事或物。于是,像《我最难忘的一个人》、《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等都可能出现。让他们自己填补文题空白,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语言雷同、形式单一的毛病。

三、评价“超市”——形式多样,自主评定

传统的作文评价总是教师一人专制,一语定优劣,极少给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这样,学生总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主动客观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文评价,除教师评价外,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评价的空间。

小学生写完自己的作文,常常不大会仔细修改,但是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总喜欢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喜欢挑同学的毛病。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就组织学生自评、小组评、全班评,互相修改,互相评议。通过各种形式,以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教师评改完后,筛选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交流。制作“优秀作文选集”,还可以把最优秀的推荐到报刊上发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果有对教师评价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允许重新评价,并按最好成绩记录。

9.这也是课堂优秀作文 篇九

——题记

一个月的时光飞逝而过,假期中曾经的疯狂都已不记得了,只有那天,稍稍一碰触,有些痛还有些幸福。

照例,我在外面疯玩了一天后回到家里,温暖的灯光下,有妈妈温柔的笑脸还有一桌热气腾腾的晚饭。

妈妈在一旁收拾我的旧衣服,我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妈妈温柔问话,感到有些不耐烦,每天都是千篇 一律的问法,“今天做了什么?”“感觉怎么样?”我刚要转头抗议,便看到妈妈手中的那件红毛衣,不解道:“我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衣服?”

“你不记得了吗?”妈妈语气依旧温柔,“那年你才10岁,过年的时候,外面的样子你嫌不好看,我就自己给你织了一件。不过,最后你也没有穿。那时候啊……”

妈妈陷在回忆中,脸上是温柔幸福的神色,她注视着那件毛衣,眉宇间是脉脉的柔情,好象看着当年的那个我,任性,乖张。

我不记得了,我真的不记得了,妈妈如数家珍的事情,我都没有印象,我扭过头,努力不让眼泪落下。

这么多年来,习惯了妈妈的温柔,妈妈的叮咛,妈妈做的饭菜,甚至习惯了妈妈呼唤我的声音,却从未发现其中蕴含的爱与包容,那爱如同就温热的醇香,醉了整条小巷。

我依旧坐在饭桌前,垂首低眉,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妈妈何尝不是最出色的老师?没有课本,没有黑板,妈妈却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它的名字叫爱。

从没发现这也是课堂,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授课,只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她的课堂,她的风采被隐藏,被遗忘……妈妈,你可知,你用最轻的一次振羽,却扬起了我隔夜的尘埃。你有的不多,却把最好的都留给我。这难道不够我用一生去学习,去领悟?

10.这也是课堂优秀作文 篇十

这次,我在课外也上了一堂人生课。

星期六的早上,和任何一个假期的早上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这一个非常平凡的假期,我经历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起得很早,也许是在学校里养成的习惯吧,我轻手轻脚的爬下床,朝爸爸妈妈的房间里一看,他们还没起床。我很快就洗漱完毕了,正在想现在要干什么呢,突然想到了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做饭给我吃,我今天能不能为他们做点事呢!于是,我在储钱罐里拿了一些零钱,决定用这些平时自己积攒起来的钱,上街去买菜,为爸爸妈妈分担点家务事。

我骑着自行车,一路哼着小曲,来到了菜场。真惊讶啊!这地方实在太脏了,菜场一片狼藉,吵杂不堪、人声鼎沸、川流不息,一想到奶奶、妈妈她们经常出入这个地方,不由得对她们肃然起敬。

我下了车,推着车走进了菜场,我需要些什么呢?正想着,一个摊位发出了吆喝声,我转头一看,一位婶婶正卖力的吆喝着:快来看看,都是最新鲜的菜啊,各式各样的青菜哦!

呵!婶婶,您这胡罗卜怎么卖的呀?我微笑着对着卖菜的婶婶问道。

哟!丫头,你第一次来这吧?这位被我称为婶婶的人惊呀的问我。

嗯!

丫头,看你第一次来,还没个大人陪同,我就便宜点卖给你,就2元一斤吧!

我欣然接受了,多么朴素的人啊,但她的话会让许多人都感到温暖!

接着,我又来到一个长得非常瘦弱的老婆婆的摊位前,她那儿的菜种类非常少,但是菜却看去却非常新鲜,正好有我需要的菜苔,我左挑右选,终于选好了,正要打算问价,老婆婆开口了:小姑娘,你是喜欢吃比较嫩的菜苔吧?那声音很苍凉,非常低,让人感觉她那柔弱的身体似乎要倒下去一样。是啊!我回答道。那你不能买这捆菜苔,这捆不是最嫩的,我帮你挑一捆吧!说完就递给我一捆看上去更嫩的菜苔,我感激的望了一眼老婆婆,付了钱对她说:您人真好,我以后一定经常光顾你的摊位。老婆婆对我微微笑了一下。

终于,我买好了菜,推车走出菜场,想起那位好心的婶婶、那位满脸布满沧桑且声音苍凉的老婆婆,她们都是最平凡的人,也是最朴素的人,但我却从她们说出的话中,能感觉到她们内心是多么的纯洁!生活中那些见利忘义、自私自利的人只是少数,其实大多数人都纯洁善良的。

11.英语作文的课堂训练 篇十一

一、巧记单词,增加词汇

英语写作要求有一定量的词汇,没有词汇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单词过不了关,英语学习就难以深入?相反,学生掌握词汇越多,他们用运语言能力就越强?因此,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识记单词,不断扩大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同时,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所以老师上课时可以采用图片、故事、音频、视频等立体记忆技术,记忆英语单词不再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学习任务,而是变成了一种愉悦的享受。

二、背诵范文,以说促写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背诵范文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它不但可以加强记忆、积累语言材料,而且可以定型句式和语言模式,将背诵用于英语学习更是见效。俗话说:“只有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成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用词造句,由词生文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说。可以把现实生活搬进课堂,模拟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情景,让学生在真情实感的角色扮演中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把生活中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演出来,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也可以通过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三、掌握语法,学以致用

英语中虽有很多句子与汉语相似或相同,但语法与汉语不尽相同,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学好语法。英语中有五种基本句型结构,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应牢记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并不断地练习运用。

除此之外还需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扩句练习。其次,要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

四、灵活运用,行云流水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英语句型已经背得很熟了,但实际写作时不知道怎么运用,写作时总把脑中的中文逐字翻译成英文,写出来的文章是中式英文,把地道的英文表达通通抛在脑后,更不用说写出漂亮的文章了。所以在写作前,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有关句型一一罗列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尝试把自己想说的话用这些句型表达出来,就像平时写英语句子一样,不必想得太复杂。随着英语句型的灵活变化,漂亮的文章就应运而生。

1.打造简单句,“转换”来帮你。打造简单句,“转换”来帮忙;要么换词语,要么换句型;也可换结构,三者任选一。

例1:汤姆喜欢音乐。(换词语)一般:Tom likes music.

较好:Tom is insterested in music . Tom is fond of music .

例2:我今天好高兴。 (换句型)一般:I’m very happy today.

较好:How happy I am today!

例3. 你真好!每天帮我学习。 (换结构)一般:You are very kind. You help me study.较好:It’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 study.

将作文中的简单句用巧妙的句型或词汇进行转换,使作文由一般表达转换为较好表达。通过这种方法,我们的英语文章会大放光彩,更加生动。

2.句子接句子,“红娘”是“连词”!

转换简单句,也用复合句。“连词”当红娘,作用很积极。并列加主从,文章上等级。

例: 简单句较多时,可用连词(and, but, so, or)把两个简单句子连接起来,变为并列句。

一般表达:My uncle has come back from America.I am very happy.

较好表达:My uncle has come back from America so I am very happy.

3.巧用过渡语,锦上又添花。

在一篇好的英语习作中,我们要学会穿插使用灵活多样的句式来准确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当然,这还不够。恰到好处地在语句或段落间使用过渡性词语在英语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美化句子,增强语句的节奏、韵律和文采;另一方面它可以更加紧密地连接上下文,使行文连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适当地进行写作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光大谈写作,而从不去动笔写,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所谓的熟能生巧就是说的这一点。可以让学生采用写日记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就不同的题材,自拟题目来写或者就某篇课文来扩写、缩写、改写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练练笔。也可以要求学生随读、随学、随写,读有所得,学以致用。

12.作文课堂的辩论型导入 篇十二

一、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同时也对重点、难点突破、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历史教学课堂导入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界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皮亚杰语)。美国有位心理学家阿希研究得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因此,要提高新课教学的效益,就必须以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热情,使其达到精力高度集中,减轻乃至消除无兴趣的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万事贵乎始”。

二、辩论式导入法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时间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时间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情境,其中应包括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情境创设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对于中小学生,应尽量创设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应创设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 辩论法导入的操作

作文课一般是一门比较不受人喜欢的课堂,主要桎梏是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愿望。但是通过一个辩论主题,却能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似乎平时作文干巴巴的学生也可以写一篇有内容的文章了。辩论型导入分以下几个步骤:制定辩论话题;分组,确定正反方;开展辩论;点出作文题。

制定辩论话题:例子,一节作文课,笔者准备写这样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妈妈。辩论话题: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爸爸妈妈谁给我提供的帮助最大。社会角色的不同,或者学生观察的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能吸引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让全班大致相同的人认同一种观点的辩论话题是最好的。

分组:分支持和反对组,也可以老师命令自然位置为正反组。

开展辩论:正反方整理意见,发言,这个环节要注意控制学生时间,作文课堂的导入是最关键的一环节,并且作文课一般是两节一起上的,时间相对充足,但也不能放任学生辩论。

点出作文题:如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爸爸妈妈谁给我提供的帮助最大的辩论话题中,可以让正方写:我的爸爸;反方写我的妈妈。

三、辩论式导入法的优势

优势一:通过一番激烈的争辩之后,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愿望自主探索证据,这样的话,激发的不仅是学生的兴趣,更是学生的斗志,最主要的是还能促使学生课后自觉地探究查询资料,变这种引导学生产生兴趣为让学生自主产生兴趣的情境创设,能够真正达到目标,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就会带着强烈愿望且尽可能多地收集资料,而且还会自己组织分工去寻找证据,这使得协作学习很自然地进行并且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样一来,使得从导言模块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过程模块,而且过程模块会在不知不觉中过渡到作文主体写作模块,每一模块效率必然提高,最重要的是过程模块能完成得比较充分。结果是:1)对于概念型的问题是越辩越清楚,2)对于案例性问题越辩越周到,3)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增强。

优势二:通过辩论,能充分地思考各方的优势和劣势,做到考虑周全,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据我了解,当我用朗读范文的方式来上作文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们都认为自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是自己没想到。辩论法能克服这样的困境,激发学生思维。辩论导入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作文无论是字数还是质量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但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种多方辩论存在一个难点:选择合适的主题。辩论型只是导入型的一种,它并不是对所有类型的主题都适用。既成的事实性知识并不适合使用辩论法的方式来导入, 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确定选题,特别强调问题来源的情境性,在真实情境下的充分体验和对困惑的感受,是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选题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一,主题无固定答案,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任务。学习结果是开放的,不同的学生可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结果;其二,选题要有价值。要实现知识掌握和技能发展同步进行,不能为发展技能而忽视知识的筛选;其三,体现学科的综合。由于这种模式本身的探究性及各类学科之间的自然交叉,会最终形成学科的综合。为了保证问题研究的完整性,选择覆盖多个学科的主题或许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2]施良方.崔允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 1999.

13.描写课堂的初一优秀作文 篇十三

这原本是一节体育课,因为体育老师生病,所以就没人管我们啦。当我们正在欢呼时,捣蛋鬼——赵宇杰从他的座位上摔了下来,“啪”一声让全班安静了下来,但不知道是谁又笑了起来,而后笑声久久没有离开过教室。

这时,一个老师冲进了教室,我们像被女巫的魔法控制住一样不说话了,装模作样的认真写作业,只见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就走了。

但这些还是没能改变我们狂欢的气氛,教室一样乱哄哄的,一群热爱足球的男生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踢足球,观众则是一群“花痴”女生,她们就只差没流口水啦!而我们班的“睡神”和孝远还是一如既往的趴在桌课桌上呼呼大睡。让我惊讶的是他的睡觉功夫,在这么嘈乱的环境下竟然也能睡着,调皮的口水还流到了要交给老师的试卷上,他真是一睡便不知天昏地暗了。我笑嘻嘻地对同桌说:“我亲爱的美丽同桌呀,今晚是吃火锅还是吃自助餐呢,不管吃什么都是我请客——你买单好不好!”“哎!你又……”

就在我们聊得正嗨时,一个人在我们的耳边说:“聊得开心吗?”我沉迷在美食的诱惑中,没有注意到数学老师已经在我身边,更没看到他慢慢升起的怒火,“我们非常开心,因为不用上课,哈哈……哇老……老师你…你是什么时……时候来的,真……真是阴魂不散,啊!不……是美丽动人啊!”

接着,从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惨叫声,那就是我被老师“打”得遍体鳞伤咯!虽然我被老师“打”了,但还是希望能多几次这样欢快的课堂。

14.课堂上的笑声优秀作文 篇十四

下一个经典回顾的必定是另外一位男生,形容他的笑有点简单又有点变态。因为他笑起来像女人,他笑的时候最多露出三颗牙,我也是现在才发现,要是早知道就在上小学的时就把他那含蓄又委婉的笑记录在我的作文本上了。

还有是一位女同学,她的笑我认为最有个性,因为她本来就胖嘟嘟的!再加上她的下巴比那都白,一笑起来,脸上的肉就开始一颤一颤的,活像一只大青蛙,一看就笑死我了!不过这样的笑是很难见到的,因为她有些不太爱笑。经过五年的观察我也就看到两三次,不过每一次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乐趣。

最怕笑,又最爱笑的是单书健,因为他的笑点很低,总是轻易就被几个小幽默笑倒,他也常常说一些令我们捧腹大笑的话还加上搞笑的动作,他被称为我们班的一名“开心果”。

15.构建小学高效的生态作文课堂 篇十五

一、营造习作生态环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环境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其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渗透到学生的作文中去, 这便是“润物细无声”。如对教室里资源的整合, 布置作文展角, 传阅班级手抄报, 建课外书报站, 加强同学间、同龄人间的交流, 博览群芳, 取长补短, 对学生写作能起到强有力的激励作用, 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以它特有的丰姿、无与伦比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 从而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另外, 网络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促进了学生的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需要, 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直观形象的音画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要在教学中尊重个体的差别性和生命的多样性, 构建一个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生态环境。

二、亲身体验, 真实观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生活化是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和活动空间, 放手让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通过分析比较, 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来写, 表现的是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我们在安排作文活动时, 往往只在题目或取材范围上作方向性的要求, 至于选题、选材、从哪个或哪些角度去表达哪一种体验或认识……整个过程都由学生决定, 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 因而作文活动常常因学生的不同需要而改变活动安排。夏日, 天气炙热。那天的作文课, 我原打算让大家坐在教室里说说对凉爽的渴望。可是, 有人提出:与其凭空说一说, 还不如让咱再去感受一下阳光!“好呀!”他的意见得到了很多同学的支持。于是, 大家来到阳光下接受太阳的考验……通过对熟悉事物的再次研究, 大部分同学都准确地表达出了“太阳”的特点。有的说“阳光刺眼, 我一出教室就沿着墙角走, 实在没办法, 就赶快将手掌放在额头上, 遮挡光线, 免得让它灼伤了我的眼睛”。有的说“太阳光好像一团火, 晒在身上就像是在火炉边。”。还有的说“班上那几个女生, 一听说要去晒太阳, 赶紧拿草帽、戴阳伞, 生怕弄伤了自己娇嫩的皮肤”……这种不盲目抄袭别人, 让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的精神就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着重培养的个性品质。有一个学生甚至发挥到“太阳的热情简直让人无法承受”的境界。学生在作文过程中, 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感受生活, 他们做自己想做, 说自己想说, 写自己想写,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语言, 让习作文采飞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有新鲜感的词句。”由于性格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经历不同, 因此, 写出来的文章在语言表达上也必然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他们有的表现出喜欢叙述的倾向, 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 有的不太喜欢用修饰语, 有的则喜欢用词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 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 因此, 我们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影响学生, 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如有位学生在《草丛中的发现》一文中写到:“一只七星瓢虫, 悄悄地落在我身上, 让我一点也觉察不到。它还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亲了我一下, 我才知道她在和我逗乐呢。”文中的“觉察”“顽皮”、“亲了我一下”、“逗乐”就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写出了这小小的七星瓢虫的可爱。对这样的“语言”我们就要给予鼓励、肯定。长期坚持下去, 我相信学生这种“特别的”语言就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们不仅会看到一篇篇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习作, 更会看到一个个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学生。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被媒体刊载出来时, 人们交口称赞。他运用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整篇采用纯熟的古白话, 散整错综, 明白晓畅, 文采飞扬, 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 折服了阅卷老师, 作文得了满分。他的成功作文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个性化语言。对于学生的作文, 我们要多点欣赏, 少一点苛责;多一点感动, 少一些失落, 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

四、放低要求, 点评中肯

教师在点评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说写训练评价应放低要求, 摆脱“成人化”、“作品化”、“经典化”的认识误区, 对思想拔高、思维僵化、脱离生活、没有个性的作品说“不”, 对稚拙浅显却不乏五彩缤纷、童趣横生、个性迥异、激情澎湃的作文多加表扬。即使整篇文字一般, 但有一两个准确的成语、鲜活的句子, 我们都应表扬。当然, 我们的评价既要客观公正, 一视同仁, 又要因人而异, 要看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从而激励起每个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16.让“互动”走进作文课堂 篇十六

【关键词】 互动 作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4-027-01

如何走出这种困境?虽然方法可能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我认为,让“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作文课堂,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教师技法点拨是“互动”的基础

提倡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助合作,完全排除对学习的强制手段,培养民主个性,教师在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中快乐地学习,其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因此,教师技法点拨尤为重要,它可以说是整个“互动式”课堂的指挥棒,是保证学生有效进行“互动式”讨论和评改的前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准确、清晰地让学生明白,一篇合格乃至优秀的记叙文应该囊括的基本要素。

(一)审题要准确。写好一篇文章,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审好题,审对题。依据材料的类型,审题方法也稍有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做到“咬文嚼字”。如,“昨夜的风雨给今日的早晨戴上了金色的和平”。品读泰戈尔的这首小诗,你有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以“风雨过后”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泰戈尔的这句诗阐明了风雨的作用,展示的是风雨后早晨的美好景致。准确理解“风雨过后”才是正确理解了写作要求。但是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将“风雨”作为行文的重点,而忽略了经历风雨之后的心理、感悟、转变等,导致扣题就不够准确,行文重心发生偏移。

(二)情感要真挚。“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于中更感人。”《语文课程标准》中解释,“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是文章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无病呻吟。这就要求小作者在文章中要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以情动人,使感情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生硬地附加装饰,更不是虚情假意。由于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阅历也相对简单,所以在写文章时,宜选取某一事物作为情感的载体,真情实感就水到渠成了。如,学生写亲情。有了以上思路的点拨,找到了情感的载体,生动的文字随处可见:“春天渐行渐远,老家院子里的那株杨桃树,现在一定又是绿叶覆盖枝桠了吧,也许还有零星的花儿点缀其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忆起,那些与爷爷在树下下棋、谈天说地的日子,是那般的快乐。它让我无比的怀念,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种鞭策。哦,我知道,今天我又想您了,我亲爱的爷爷!”

(三)选材要典型。记叙文的特点是写人叙事,以事感人。因此,选什么样的材作为叙事重点就显得相当的重要,虽然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体验,但是并非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一股脑儿地进入到我们的作文当中来。为了文章更加的真实感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文之前要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挑选最适合最典型的材料入文。

《2014年的夏天》。夏天发生的事情特别多,但是因为有了“2014”的限制,所以在写作时选材就不能把跟夏天有关的所有事情都考虑进来。2014年的夏天,学生们所处的人生阶段基本上是初中毕业季,暑假和高中军训生活。

“2014的夏天已经过去了,可它却深深的烙印在我的生命里,那是我青春的印证。南国的9月,阳光依旧灿烂,七月流火距离我们尚遥远。在烈日下,我们汗流浃背,立正、稍息、齐步走……”

二、学生讨论是“互动”的灵魂

学生的讨论是“互动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讨论探究的意义无疑是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合作性,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其更大程度参与课堂。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讨论的实效性才能体现。但是,“互动式”讨论要注意避免讨论流于形式,光有场面的热闹,而无实质内容。因此,在讨论之前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和讨论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写作基础,以及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差别。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包含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并确定好小组长,每一次的讨论由组长负责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小组讨论的结果。

(二)讨论目标指向要明确。为了提高课堂讨论的时效性,需要教师分配给小组成员明确的内容以及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可以避免准备不充分,讨论不深入,也杜绝了讨论流于表面的热闹气氛,没有实质性的思考。

(三)强调生生互动,强化交流意识。讨论是一种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清晰,更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要强调生生互动,学会质疑和思考,最后,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然处于核心位置,既要眼观六路,又要耳听八方,不失时机地进行导向、提示、释疑等等,最后还要选取优秀的评价进行示范讲析,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登山者》。图上展示的是:一个背着行囊的登山者,攀上高峰,目光远眺,远处,山峦相连,雪峰相接……”仅仅从图画中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写作知识是不难完成的,但是要写好却没那么容易。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多观察多思考,由表及里,从主人公的外在着装、动作、神情更深入思考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可以将细节描写地更生动、更感人。

17.难忘的课堂作文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十七

有一次,我早上起晚了,等赶到学校已经上课。我徘徊在班级门口犹豫不决。是进去呢?还是不进去呢?如果进去同学们一定看我,老师也会批评我,或者让我在门口站一节课。但如果不进去,这堂课一定泡汤。我想“算了,不就是一顿批吗,大不了站一节课,总比不听强吧!”我硬着头皮喊了声报告,老师开了门。果然不出我所料全班66双眼睛不约而同的盯着我,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一场“

暴风雨”的降临。老师开口说话了,我打了个寒战,可听到的却是“快回到座位,正要讲要点,来的正是时候。”我吃惊的抬起头,没有

想象中充满怒气的脸,而是一张充满笑意的脸,老师拍拍我说:“快回去吧,认真听,这个知识点很难理解。”我感激的望了老师一眼,

回到了座位。那堂只剩20分钟的课,却是我听得最认真的一节课。

18.这也是课堂优秀作文 篇十八

记得我上小学时,那时我们还未般家,住在顶楼。顶楼的视野很好,很开阔,而且也不必忍受楼上邻居小孩的跺脚声,很安静。经常的,闲来无事时,我便喜欢向远处眺望。

有一天,我正透过窗户抬头望天时,竟然发现窗檐下挂了一个硕大的马蜂窝,有一个小孩玩的皮球那般大小。上面还密密麻麻地趴着许多蜂。可能因为长期窗帘未拉到拐角处的原因,这么大了,竟未发现!

我起了好奇心,于是便爬到桌子上去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像许多科普书上所看过的,蜂的窝都是由一个个六边形状的“小房间”组成的,每个“小房间”里都住着一只蜂。我想,应该是工蜂吧。它们每一只都趴在窝上,不停地把触角来回“擦”着,又放到嘴边“舔”着,反复地不停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似乎不厌其烦,过了好一阵,有一只蜂突然离开窝巢,往直向地面飞去了。应该是去采蜜吧!我又靠近了,仔细地端详着那只蜂离开后留下的窝巢,真的很有趣。不知该如何形容的那种黄,六边形竟是那么规则。原来动物中也有这等深藏不露的数学高手,不用手丈,不用尺量,也能把六边形做得如此完美。那小块窝巢里还盈着成珠状汪汪的东西,那就该是蜂蜜了。很想尝尝看呢,仿佛伸手就能弄到了。我是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蜂,竟不感到恶心。自从我在某年的一天,无端地被一只蜂蜇到,饱受其苦后,我就开始“憎恨”蜂这种小东西了。今日所见,神奇完全消除了痛苦。我发觉,我开始喜爱它了。那一只蜂又回来了,我相信它带来了丰富的蜜源,又准备要开始辛勤地工作了。

后来我感到可惜的是,因为蜂扰,我们无法打开窗户,爸爸就请人把窝捣掉了。

再后来,我上了初中,学了生物。知道了蜂是社群行为的动物,它们分几类蜂。蜂后是专门负责生产工作的蜂,它负责繁殖蜂群的后代,它奇大无比,所以需要大量充足的食物来源供给。所以工蜂就必须每天不停地辛勤地采蜜给蜂后吃。它们不停地工作,就像愚忠的卫士,一生只是工作,最后便会精疲力竭地死去。读到这些,我会非常地伤感。但是蜂也是团结的动物,如果一只离开了群体,便不能独立生存下来。

当时的观察,再加上生物课上的学习,让我对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让我也为蜂这种小动物这种顽强的生存精神而感动不已。

19.初中课堂作文有效教学研究 篇十九

1.1 教学计划不够系统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少系统化的教学计划。也正是因为如此, 学生才很难在写作教学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作文教学走马观花。也就是说在日常教学中, 写作课程的安排往往都是以相应的课本为依据的, 教材内容是什么就以什么为题进行训练。另一方面, 教学目标不够现实, 缺乏过渡[1]。在作文教学刚开始时, 教师总是会将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巧与思路一次性的传授给学生。然而事实上, 在当时阶段, 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未达到如此高度, 却被下达了如此高的要求, 这必然会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1.2 作文内容的选定和学生生活脱节

文章的完成来自于生活, 也来自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如果没有了生活的支撑, 那么写作过程也就变为了没有源泉的河水和没有根基的树木。初中时期的写作教学内容大都和学生年纪与生活阅历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使得作文很难体现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 而生活也很难融入到作文的写作主题和内容中去[2]。不仅如此, 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读与写互相分离的问题, 导致阅读作用很难发挥到写作中来, 而写作也很难鼓励学生继续进行阅读。

1.3 写作评改标准单一

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评改作文缺少耐心、细心的情况, 往往会使用一些常规性的评语。除此之外, 在教育写作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时, 教师也没有采用相应的评改对策, 造成学生很难重视起最后的评改结果。这样一来, 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进行作文评改, 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学习热情也会有所下降, 最终降低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3]。作文评改流于形式, 未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也没有进行正确的定位。

2. 初中课堂作文有效教学措施

2.1 传授合理的阅读方法,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得以提升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写作而言, 阅读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有着较强写作能力的学生通常都有着非常扎实的阅读条件, 而阅读和写作见互相作用。如果勤于阅读, 那么日常的写作难度将会得到有效的降低。因此, 教师要在阅读中投入足够的精力, 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从而提升其写作技能[4]。另一方面, 教师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和扩展写作思路。同时, 还要以部分优秀作文为例, 抓住学生的瞬间想象力, 进一步的刺激其写作灵感。

2.2 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初中作文的素材均应尽可能的与学生日常挂钩。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感知四周人与物发生的变化, 从而提升学生的洞察能力。与此同时,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 教师还应注意讲授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身情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谭英亚曾经说过, “写作必须要体现出最真实的自己, 而创作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想说就说, 心口合一, 拒绝夸夸其谈。”[5]所以, 当写作素材确定之后, 教师不应对学生做出某种暗示或要求, 即把自身或别人的言论行为定位的过高, 从而增加作文中褒义的内容。例如, 在提到家乡时往往都是经济水平越来越高, 环境越来越好等。除此之外, 学生还不能过于妄自菲薄, 使写作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变为了检讨书, 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做出合理的引导与指导。

2.3 优化作文点评机制

作文的评改在写作教学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而其重要性更与作文指导课程可媲美, 这要教师投入足够的精力。教师应按照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需要从两方面同时进行, 一方面, 施行学生间或师生间的互批方法。这种批改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批改兴趣, 同时还可以从中了解和学习别人的写作优点, 弥补自身的写作缺点。另一方面, 则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并给与及时的夸赞。作文批改过程中, 不管作文写作水平是高是低, 教师都应努力找出其存在的闪光点。即使只是一个带有创新性的开头部分或句式, 教师也应不吝于赞美。这是因为在受到了教师的夸赞之后, 学生的写作兴趣大都会有极大的增强, 如此教学的有效性也将会得到提升。

3. 总结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目共睹, 教师需同时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优化初中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 敢于尝试, 挣脱传统写作教学的束缚。同时, 教师还要借助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来优化教学效果, 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薛建.浅议初中作文教学缺失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 2009 (07) :89-90.

[2]杨春.作文应该这样写[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01) :20.

[3]程梅.初中作文有效性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4) :136-138.

[4]赵克明.语文伪教学当休矣[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9 (11) :71-72

20.《你听,多美》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篇二十

生:我感受到江南的雨声是美的。

师:很不错,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想必各位还有印象,虽有点寒意,却真的很美。

生:我觉得长江、黄河的奔腾咆哮之声也很美。

师:嗯,壮阔。只要不泛滥就好。(生笑)

生:我听那些古曲《春江花月夜》《梁祝》就感到很优美。

师:高雅!

生:我写的是我看的两个电视节目:一个是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一个是《加油,好男儿》中聋哑人宋晓波的表演,我觉得很震撼,他们虽然耳朵听不到,却能用心感受到音乐的美,并把它传递给我们。

师:非常好。也向你表达敬意!

生:我觉得周杰伦的歌也很不错,像《东风破》《菊花台》《青花瓷》都很美。

师:像《双截棍》《龙拳》之类的呢?

生:也好听,只是有点吵。

师:啊呀,知音啊,幸会幸会!(生笑)

师: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如果我们的思维再开阔一点还可以想到更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先来分分类,听的可以包括声音、音乐和其他。当然音乐也是声音的一种,因为刚才有几位同学提到音乐,我们把它单独列为一种特殊的声音。如果还要再细分的话,声音又有自然万物的和谐之声,如鸟语花香;有祖国前进的文明之声,如北京奥运;有驰骋疆场的雄壮之声,如刘项之争;也有振聋发聩的呐喊之声,如鲁迅的《呐喊》、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至于音乐,那更是数不胜数了,不知各位听音乐时看重哪些方面?

生:我觉得音乐首先曲子要优美,然后歌词再诗意点。像方文山给周杰伦作的那些就很好。

师:还是离不开周杰伦哪?(生笑)不过,这位同学的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既然大家对周杰伦如此感兴趣,我们就来研究研究为什么他的歌广受欢迎。

生:他的歌很适合我们,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生:他的气质个性很独特,在歌曲中有时体现一种大气,如《霍元甲》;有时又有古典韵味,如《菊花台》。

生:他的歌包含了很多元素,有现代的,也有传统的东西,但能够很巧妙地融合,简直天衣无缝。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还真的很在行。其他的我们不去细究了,单说他的古典味道,如果细心研究过,方文山绝对功不可没,相思情爱是古人今人共同的情感,在现代歌词当中融入古色古香的故事、古典诗词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你可以从《菊花台》中体会到征夫和思妇的相思,可以从《发如雪》中领略到青春和爱情的感伤,可以从《青花瓷》中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神奇。既然这些都是美的,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到作文中去让我们也来分享你的美感呢?

师:除了这些,其实还有不少——你还可以写听到《听妈妈的话》时对儿女理解父母的感同身受,听到《中国话》时对世界认可中国的骄傲自豪,听到阿炳拉《二泉映月》时的凄惨悲戚,听到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的顽强不屈,听到天才郎朗演奏时的精彩绝伦,听到弱智舟舟指挥时的自信潇洒……当然,除了这些音乐,你还可以写其他的方面,比如希望小学里响起的清脆的读书声,某位人生导师留在你心中的谆谆教诲声,或者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听到雄壮的国歌声让你激动不已,甚至你还可以从文学作品艺术创作中获得灵感,比如前一段时间放映的电影《集结号》,整个连的人不就是为了听那一声期待的“集结号”吗?以上我所说的这些你任意选择一个作为切入点都可以,这时你还觉得作文没东西可写吗?有句古话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但我要告诉各位的是:“若取一瓢饮,须有水三千。”(板书)你在作文之前不要急着下笔,先将自己的思维横向纵向拉伸拉伸,尽量让自己想的多一点,然后选择最优最佳的一个。不怕货比货,就怕你肚子里没货。(生笑)我还告诉你们一个我的发现,古人说的“胸有成竹”,这个“成”字不仅解释为完整、成形,还应解释为成批、成量。只有见过成批成量的竹子,熟知它们的各种类型,在胸中才能有完整成形的竹子。而要“有水三千”,必须多喝水,当然白开水不行,矿泉水也不行,(生笑)得是墨水。

师:刚才我们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说了作文选材的问题,现在我们说说你确定了材料后怎样才能写得好的问题。

生:我觉得“你听,多美”这个题目本身就很美,确定材料之后应该还要在形式上构思,是写成故事的形式还是抒情散文的形式。

师:很好的见解。

生:我想在语言上还要进行加工,因为你听到的这么美的东西如果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也是糟蹋掉了。

师:嗯,这个难度蛮高的,估计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生:我想如果能说出自己的话,真心话,应该也可以。

师:这话我很赞同,我就多说几句。作文本来就应该写自己的话,有时“自己的”甚至要比“正确的”更重要。如果你明明没有听出美感来,却非要在那里绞尽脑汁地编你听了有多美多美,明眼人是能看出你的虚假的,这样的作文要么空洞乏味,要么矫揉造作。比如你根本没听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降临带给大地万物的喜悦,你没听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空谷传音更衬托宁静清幽的美妙,或者你根本也没觉得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声音是美的,那就不要选择它们,你应该写的是你确实听到某个打动或者震撼了你的声音。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若言为心声,则情真意切。”(板书)你先感动了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感动读者。我也来说一个我听音乐的一次亲身体验。我们知道曲子是一首歌的灵魂,有时甚至没有歌词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强大的力量,好多年前香港版的《笑傲江湖》琴箫合奏曲,我第一次听那个曲子的时候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后来我又听了很多次,一直到现在还对这首曲子情有独钟。我不敢说我听出了作曲人的全部心声,但感觉应该听出了些意味:你争我夺的惨烈,爱恨情仇的激越,行侠仗义的豪放以及退隐江湖的闲适,有清高,有孤傲,有寂寞,有潇洒。所以这样的曲子不但旋律好听,还有江湖故事、侠义精神,甚至还有其他我没听出来的东西,这是我自己的真切感受,如果我来写这篇作文的话说不定就写这个了。周杰伦说要听妈妈的话,那是应该的,我还想说的是也可以听听我的话。(生笑)当然,更要听听那些圣贤的话,但是更重要的是别忘了要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话。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嘛:“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生笑)

师:当然,如果是高手,你来个虚构的真实能够让人信服那也很不错。像小说戏剧,那就是艺术的真实。再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描写垓下之围时那段“霸王别姬”写得多么深情,惹得多少儿女泪,你说真正有这事吗?不一定吧,但它就是让人感动。我们这次作文中有位高手写的是荆轲听高渐离的击筑后引为知己,后来荆轲刺秦失败后高渐离也投筑刺秦。写了高渐离的三次击筑:琴酬知音——易水壮别——投筑刺秦,非常生动精彩,特别是第一个环节,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但她设计了两人见面听到筑的美妙声音,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认为这就是很成功的虚构真实,同样达到情真意切的效果。这也是说自己的话,不过忽悠水平比较高,你甚至要举起大拇指表示佩服。(生笑)

师:在有了好的材料,有了真情实感之后,还要在哪些方面考虑做得更好些呢?

生:结构上应该注意层次,比如来几个小标题或者在段中反复出现“你听,多美”的句子。

师:这样阅卷老师看的非常清楚,也能体现你的功底,蛮好。

生:我觉得在谋篇布局上还可以再弄些花样,比如来点悬念,像欧·亨利的小说结尾常常出人意外。

师:嗯,不错,很能借鉴。

生:都被他们说掉了,我同意他们的观点。(生笑)

师:其实刚才几位说的都有点创新,是吧?好,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大家看看写得怎样?(朗诵作文)

6∶10,闹钟响。想再赖一会儿,妻踢了我一下。嗯,好吧,起床、刷牙、洗脸,穿上结婚时的衬衫(穿西服太热了),套上新鞋。摸摸脸,又折回来,拿出剃须刀。前一天刚刮过,可现在又有些小胡茬,粗粗的,得清理清理,要不然怎对得起这身行头。

9∶20,手机铃声响。还有五分钟就下课了。清脆的铃声即使已经是最低音了、即使隔着裤子口袋依然十分清晰,学生们都知道这声音来自我身上的手机,我当然也知道这短消息来自于妻。极为尴尬的五分钟终于让下课铃声解放了,还没走出教室,就掏出来看了:“医生说十点钟做手术,快点来。”

9∶38,我在完成了请假、飞车、健步等一系列的动作后直奔医院三楼的妇产科。“签字吧。”医生递过来手术同意书。我看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手术可能发生如下医疗风险……”有些迟疑,妻也在催促:“签吧,我已经签了。”我很想说出“不”。之前的九个月本来都商定好要自然分娩的,可这个小家伙到了预产期一点动静也没有,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还不想出来,妻似乎有些急了,而且前几天查了羊水有点偏少,于是决定要在自己原先光洁无比的腹上划上一刀。我曾说:“这个疤将永远留着,你不怕吗?”“有什么怕的,又没人看到。为了能早点见到小宝宝,挨一刀也值。”她似乎说得很轻松。我知道有的女人为了爱,是什么都可以舍弃的,妻更是。她一直都是这样,决定了的事绝不后悔。一刀,一把锋利的刀带给女人一生的疤痕,却依然要一脸幸福地去领受这一刀,即使担着这样多的风险也毫不退缩。女人有时真的可以比男人强大,我迟疑地落下名字……

10∶03,妻躺在担架上被推向手术室,一脸宁静。我轻轻捏捏她的手:“怕不怕?”她笑着摇摇头。

10∶09,门被关上。我被挡在外面。妻努力还想再看我一眼,头稍稍仰起,想要说些什么又终于什么也没说。我知道这目光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妻的这深情一瞥。虽然我知道这种手术成功率是很高的,但要说完全不紧张那是在欺骗。我掏出手机,10:09,真是巧,今天又是10月9号,这一天,这一刻注定是属于一个非同寻常的人。

10∶17,我和两个妈妈坐在门外的椅子上,一会儿又站起,走走,手指也不知交叉过多少次了。掏出手机,才过了8分钟。

10∶34,楼下有个学校的同事上来,他的妻子三天前刚刚生了一个胖小子,向我来传授经验分享甘苦了。呵呵,我也将为人父,真快啊,想起这个小家伙还真是让我们有些担惊受怕,半个月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让他妈妈还出了血,不过其实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他已经来了。四个多月的时候,又是莫名其妙地让妈妈出血,吓得我们住院保胎。可他没事人一样,照样在肚中踢得欢快,现在终于要出来了,但愿他是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10∶38,一声啼哭。丈母娘第一个反应过来,是我们的宝宝。我虽然也听到了,但不太确定,好像是楼下传来的吧。几十秒后,门被打开,我连忙冲过去,从护士手中小心地接过。“是个儿子。”听到护士这样说,其实这句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出生了,他健健康康地来到这个世上了。我甚至都忘了说声“谢谢”,就忙着逗他了,直到听到“快抱到下面去称一称,然后打针。”这才醒悟过来。

10∶56,门再次被打开,妻也被推了出来。“怎么样?”“还好。”她看不出有任何的疼痛,也许是麻药没过吧。“你在里面有没有听到小孩的哭声?”“当然,他哭的那一刻,我也哭了。”这就是母亲吧。

师:有点长,是吧?如果你们给这篇文章打分,准备打多少?

生:好像没有提到“你听,多美”啊,我觉得偏题了。

师:好,我给这篇文章加一句“你听,多美。”就在文章最后:“妻又微笑着说:‘你听小孩子这清脆的哭声,多美。’”这样行了吧?

生:嗯,好像切题了。

师:如果没有这一句这篇文章就跟题目没有任何关系,可加上去之后就觉得不但切题,甚至可以说就是“点睛之笔”。用明确的时间记录等待小孩子出生的整个过程,不但有别于一般的散文,而且把人物焦虑、期待的情绪很好地展现出来,并且前面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描述这个过程,不就是为了听最后的那一声美妙的啼哭吗?现在你们打多少分?

生:65分。(满分70分)

生:我给满分。构思很巧妙,形式很新颖,而且虚构得很真实。

师:看来各位的评价很高啊。确实,如果在考场上看到这样一篇作文,相信阅卷老师会眼前一亮。不过这篇作文要写出来得有相关的经历才行,凭空虚构似乎难度比较大,是吗?(生点头)

师:(停顿片刻)再透露一个消息,其实,这篇文章出自鄙人之手,为了纪念小儿出生而作。(生哗然,作晕倒状)

生:我要求重新打分,不及格。(生笑)

师:哎呀,从天堂掉进地狱了。(生笑)其实这篇文章倒真的跟我们的作文题丝毫也搭不上边。但是前两天我在想这个作文如果让我来写我会用什么材料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篇文章,就把它拿过来跟大家开了个玩笑。我刚才说要写这样的文章得有相关的经历才行,但如果我们当中确实有人虚构出类似于这篇的作文来,那也是有相当震撼力的,不是吗?所以,我还有一句话要送给各位:“若创新求变,可更胜一筹。”(板书)好,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注:“你听,多美”为南京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作文题。)

上一篇:幼儿园中秋、国庆致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游保国寺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