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

2024-10-29

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精选10篇)

1.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 篇一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三、解决问题

1、火花放电和接地放电;

2、火花放电是指物体上积累了电荷,且放电时出现火花的放电现象;接地放电是指为了防止物体上过量积累电荷,而用导体与大地连接,把电荷接入大地进行时时放电的现象;

3、尖端放电的原理:物体表面带电密集的地方—尖端,电场强度大,会把空气分子“撕裂”,变为离子,从而导电;

4、可以应用到避雷针上;避雷针的发展史介绍富兰克林与国王的避雷针“尖端”与“圆端”之争;

5、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6、静电产生的火花能引起火灾,如油罐、纺织厂、危险制品等地方都必须避免静电;

四、练习

1.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________

方向_________.

作业

课后“问题与练习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 邮箱:zxjkw@163.com

2.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 篇二

自 行 车 上 的 物 理 知 识

薄卫平

一、本节课设计的主导思想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大部分题目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加强了实验的考查,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试题的开放性。新课程改革的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要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知识的价值。为此,我们在初三复习课中设计了研究性学习课。

二、本节课设计的思路

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用的自行车为载体,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拉近了物理和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物理,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研究物理的兴趣。

自行车学生很熟悉,但对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并没有认真的研究过,教学中从画出自行车的简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讲述骑自行车遇到的惊险事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交流与合作,让学生通过研究,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教师的一句“为什么要骑自行车呢?”让学生分析自行车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设想未来的自行车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又要当好一名“优生”和一名“差生”,通过“优生”的作用,在关键点引导点拨学生,通过“差生”的作用去引起争议、辩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杠杆、轮轴、摩擦、压强等相关的知识及知识间的横向联系。(2)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独立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组科学、主动参与、合作研究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教学难点: 引导分析物理原理

教法与学法:实物观察、启发引导、分析讨论交流与合作、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创设情境、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简图

多媒体展示:自行车的种类、活动。自行车与我们联系的非常密切,你知

道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2.进行新课

(1)自行车的发展史简介:各小组介绍、补充(提前留的作业)

多媒体展示

(2)以小组为单位,观擦自行车,找出自行车上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惯性、杠杆、摩擦、轮轴)

分析还有那些地方用到其他物理知识。(压强、声现象、光的反射,热现象)(3)小组展示:用到的物理知识以及原理。

对不属于初中教学部分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出,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网络查询。

(4)设想未来的自行车:

3.小结: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六:本节课达到的目的

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杠杆、轮轴、摩擦、压强等相关的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关注科学、主动参与、合作研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敏锐性和独立性。

3.《静电现象的应用》示范教案 篇三

第七节 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平衡条件;

2、理解静电屏蔽 重点难点

重点:静电现象的应用 难点:静电感应现象的解释 教具

高压起电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静电平衡的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

2、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个等势面。

3、导体外表面处场强方向必跟该点的表面垂直。

地球是一个极大的导体,可以认为处于静电平衡状态,所以它是一个等势体。这是我们可以选大地做零电势体的一个原因。

二、阅读课本了解本节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现象有哪些?

2、什么是火花放电?什么是接地放电?

3、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

4、尖端放电的原理有何应用?避雷针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5、静电有哪些应用?

6、哪些地方应该防止静电?

二、利用实验和录像教学:

高压起电机、电荷分布演示器、静电现象(包括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录象)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中学学科网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中学学科网,下精品学科资料

三、解决问题

1、火花放电和接地放电;

2、火花放电是指物体上积累了电荷,且放电时出现火花的放电现象;接地放电是指为了防止物体上过量积累电荷,而用导体与大地连接,把电荷接入大地进行时时放电的现象;

3、尖端放电的原理:物体表面带电密集的地方—尖端,电场强度大,会把空气分子“撕裂”,变为离子,从而导电;

4、可以应用到避雷针上;避雷针的发展史介绍富兰克林与国王的避雷针“尖端”与“圆端”之争;

5、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

6、静电产生的火花能引起火灾,如油罐、纺织厂、危险制品等地方都必须避免静电;

四、练习

1.如图,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和B,电量分别为-Q和+2Q,它们相距L,如果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有一个半径为r(2r<L)的空心金属球,且球心位于O点,则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O点处的场强大小________

方向_________.

作业

课后“问题与练习

中学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4.《了解静电》优秀教案设计 篇四

1、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2、能大胆的去尝试、探索与发现。

3、在游戏中初步感知、了解“静电”现象,熟悉磨擦生电。

活动过程

一、以魔术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师魔术导入。

(出示吸管)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然后将吸管靠在头发上面边磨擦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吸管上的变化。

2、幼儿自由表述观察结果:“小小的纸片自动地蹦上了吸管。”

二、 通过对魔术的揭秘,感知摩擦生电现象。

1、对现象进行猜测、交流。

指导语:“为什么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教师可以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吸管,试试究竟有没有他们猜到的胶水或浆糊粘在上面,同时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扩宽思路来想象。

2、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1)指导语:“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现在自己去试试,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吗?”

提供吸管、碎纸片等材料让幼儿尽情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2)指导语:“谁会变这个魔术?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并表述。

3、小结,认识“摩擦生电”是一种静电现象。

(1)师重新演示桌面上的“摩擦生电小魔术”,突出吸管在头发上摩擦这一动作。

幼儿描述观察所得,巩固学习词语“摩擦”。

(2)指导语:“你们想不想再变一次魔术?”

幼儿再次操作,巩固对摩擦生电的认识。

(3)师对操作过程进行小结:“吸管经过磨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来了。这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4)幼儿认识、复述词汇“摩擦生电”、“静电”。

三、创设两种情境,让幼儿在合作与独立操作中体验物体间静电现象的产生过程,了解静电与生活密切相关。

1、幼儿集体进入操作情境

1:自动航行的小船。

(1)指导语:“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这里有许多的纸船停在水边,请你用带有静电的吸管去靠近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2)幼儿到水盆边自由操作。

(3)师指导重点:突出对吸管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船会产生静电的认识。“你的小船有什么变化?你是怎么做的?”“每次吸管靠近小船,小船都能航行吗?为什么?”

2、幼儿集体进入操作情境

2:会飞的柳条。

(1)请个别幼儿上台用带有静电的吸管去靠近柳条,看看有什么变化?

(2)师小结:“用摩擦后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轻薄或细小的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这就是静电的力量。”

四、在多媒体的播放和交流中进一步感受认识静电现象。

1、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幼:(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到,梳头时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滋滋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

2、观看多媒体,感知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

五、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中投放多种材料如毛衣、布、皮毛、碎块、胶棒、玻璃棍、铁质小棒、碎小纸片与塑料片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体验它们之间的静电现象。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慢慢的了解,并不是任何东西磨擦后都能将纸吸起来。

幼儿在自由操作实物、体验更多静电现象中自然结束。

看了“《了解静电》优秀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高二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范文3篇

2.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5.物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篇五

电功率

2010-9 【教学目标】

1.知道用电功率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及电功率的单位“瓦”或“千瓦”,会用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比较的能力。

3.从环保角度让学生节约用电,尽量少开大功率的用电器。【教学重难点】用比较法概括出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会用电功率公式p=W/t来进行计算及电功率的测量是本节课的难点。【环境教育渗透点】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制约点,尤其是电能。它不光输送、使用方便,无污染,而且作为二次能源,要得到它,必须消耗更多的其它能源,节约电能,更能很好的节约能源。

电能是现代家庭中都经常使用的能源,节约电能我们可以从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做到。本课通过学生渗透节约电能的知识的学习,可以明白节约电能也是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的道理。

【教学方法与过程】实验探究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导入: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着手,提出为什么电能表的铝盘有时转的很快,有时转的很慢,并用具体事例,从生活的经验着手。

教师演示实验:分别把一只“25w”、“200w”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中(关闭其它用电器),观察铝盘的转速,相同吗?(不相同)那么在这一段时间里它耗电相同吗?(不相同),生活经验告诉了我们这些 道理。为什么不同的用电器耗电会不同呢?换言之,在相同的时间内,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同,继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从而提出课题—电功率。1.电功率定义?

2.电功率单位:瓦特(w)千瓦(kw)

1kw=103w(单位换算)3.常见用电器电功率(学生了解)

如:电视机

约200w

空调

约1000w

电冰箱

约100w 4.用电器电功率规定:不同用电器有不同电功率,那么到底是怎样规定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呢?(就是看1 s内她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得出电功率公式:P=W/t 符号意义单位:

W—消耗电能—焦耳(t)

T—所用时间—秒(s)

P—电功率—瓦特(w)5.引导学生由p=W/t 得出 W﹦P﹒T 6.例题赏析: 7.作业 【教学小结】

6.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 篇六

2.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泡沫板、碎纸屑、塑料尺、气球、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等。

活动过程

1.“变魔术”活动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用“神奇”的泡沫板吸起碎纸屑。

2..幼儿自由操作,引导幼儿想一想、试一试怎么做才能让泡沫板把纸屑吸起来。

3.教师示范泡沫板吸起纸屑。教师用泡沫板在衣服上擦呀擦呀,边做边说,纸屑起来吧!

总结:

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泡沫板在衣服上来回摩擦产生了一种电,叫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上来。

4.幼儿再次操作,体验操作成功的快乐。

分别请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幼儿操作示范。

总结:摩擦时时间要长一点,速度要快,就容易产生静电,吸起碎纸屑。

5.幼儿分组操作,尝试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可以和哪些别的东西摩擦产生静电。

发现:泡沫板、塑料尺和气球跟丝绸、手帕、手套、衣服、头发摩擦都可以产生静电,将纸屑吸起来。

6.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衣服时听到了滋啦滋啦的声音。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起来。

7.活动延伸

7.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活动反思 篇七

大班科学《奇妙的静电》活动反思

在干燥的秋季和冬季里,人们有时在脱毛衣中,会发出火花和噼噼啪啪的声音出现。与同伴

碰撞一下,就会感到被电击了一下。小朋友们都会对其产生好奇心,在这节课中我带领着孩子

们一起去探索、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首先让孩子们参与活动中,大家一起玩“会飞的泡沫球”。孩子们用布摩擦塑料尺后去吸泡沫

球,塑料尺指到哪,泡沫就飞到哪儿,孩子们被这个小游戏吸引住了,做出了不同的猜测,有的说,尺上有胶水;有的说,尺是湿的;毕志勇说:“尺子在布上摩擦之后能引起静电的反应

”。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把“静电的现象”总结给他们听了。

为了使孩子们对“摩擦起电”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问道,“除了塑料尺,什么东西用绸布摩

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纸片呢?”孩子们做出了大胆的猜想:铅笔、橡皮、尺子、玻璃、吸管等

等。在操作活动中,孩子们还有了新的发现,除了用塑料尺摩擦布引起这种现象,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摩擦之后也能产生静电现象,比如用铅笔摩擦衣服或裤子;吸管摩擦头发,皮肤这些

都会产生静电现象。最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与交流“静电的现象”,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摩擦

之后可以起静电现象,哪些摩擦之后不可以起静电现象。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及如何预防静电,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现象。

但是下课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为孩子们准备记录纸。孩子们可以

将自己发现的事情记录下来,互相可以做参考,进行更好地交流。在交流中也能培养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愿意倾听别人意见,诉说自己的见解。其次在材料中的投放可以多一点,可以事

8.物理静电教育活动教案 篇八

国标型号为:HDG.600.35.BD

机房一般采用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作为机房地板,FS1000(集中载荷为1000LB),“林特福”牌防静电地板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1.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由地板、可调支撑、横梁、螺丝组成。

2.地板结构:由全钢外壳(SPCCID硬质钢板,产地均为上海宝钢)、高标号发泡水泥、HPL贴面、防静电嵌条组成。

3.地板规格:600*600*35mm。

4.地板厚度公差:±0.3mm。

5.地板边长公差:-0.4mm。

6.地板集中载荷(每片板的中心点受力):≥453kg时挠度≤2.0mm。

7.贴面材料:香港“美亚”牌HPL贴面,贴面厚度为1.2mm。

8.贴面表面电阻:10∽10Ω(测试电压100v时)。

9.贴面耐磨性能:≥1000转(耐磨10年左右)。

10.嵌条电阻值:10∽10Ω(测试电压100v左右)。

11.嵌条必须完全接触贴面,不允许松动或脱落。

12.注水泥孔盖打开后须观察水泥是完全饱满并保证水泥坚硬。

13.支撑:由上托板、圆管、罗杆、罗母、底板组成。

14.支撑上托板厚:≥3mm(冷轧钢板),75mm*75mm。

15.支撑圆管壁厚:≥1.5mm,高度为300mm以下,高出300mm应定做加粗管径和壁厚。

16.支撑底板厚:≥2.0mm(冷轧钢板),100mm*100mm。

17.支撑底板与圆管连接处必须焊接。

18.支撑表面须镀白锌处理,以防止氧化生锈。

19.横梁壁厚:≥1.5mm(镀白锌处理)。

20.地板安装时支撑必须与地面固定。

21.机房环境温度要求:15 ℃~35℃。

22.机房环境相对湿度要求:45%RH~75%RH。

此地板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或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11236-2001以及《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等国家标准。

9.大班教育活动教案 篇九

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内容,理解“清凉”、“香甜”、“温暖”等词汇。

2、幼儿能用优美的声音朗诵散文诗。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表现出艺术作品的美。活动重点:幼儿能够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幼儿能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表现出艺术作品的美。

活动准备:图片、伴奏音乐等

活动过程:

1、教师用“谜语”引出课题(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满天乌云黑蒙蒙。谜底:太阳)。

2、教师边展示图片,边用富有感情和韵律的声音朗诵散文诗。问:这是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哪个季节?

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给四季里的人们带来了什么?

3、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问:绿色的太阳会给夏天里的人们带来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清凉”。

金色的太阳会给秋天里的人们带来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香甜”。红红的太阳会给寒冬里的人们带来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温暖”。

为什么春天的太阳要画彩色的?彩色的太阳会把春天打扮成什么样子?

4、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进一步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散文诗。

5、幼儿集体、分组配乐朗诵诗歌,体验诗歌的美,重点引导幼儿能用优美的声音朗诵诗歌,表现出艺术作品的美。

6、激发幼儿想象,为表征活动做好铺垫。问:你想画个什么颜色的太阳?你画的太阳会给人类和自然界带来哪些好处?

10.教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篇十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解释静电现象

2、认识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3、知道电荷流动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塑料梳子、碎纸屑、充气气球、挂气球的支架,羊毛制品。教师准备:静电现象的相关幻灯片和视频。【教学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了解学生对静电的初始认识 引入:今年是兔年,老师特意邀请了一只玉兔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玉兔图)可爱吧!你们有什么办法让玉兔直接站在黑板上?(学生尝试)

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办法的?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体验活动就知道了。

1、体验静电现象 课件出示“体验活动”

活动一: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活动二: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又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体验,交流后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现象?怎样解释这两种现象呢?

师:这就是静电现象。生活中静电现象随处可见,让“玉兔”直接站在黑板上也是静电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板书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交流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还有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2)出示课件播放更多的静电现象。

小结: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二、认识不同的电荷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我们找到、看到了这么多静电现象,也了解到静电存在于周围的一切物质当中,但是,我们摸物体时有电吗?这个有电吗,这个呢(摸桌子、饮水机等)?那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1)出示课件: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师:根据这个结论思考物体为什么带电。

(2)出示课件: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明白了吗?(明白了)一起来看下面的练习题检测一下自己是不是真懂了。(3)习题巩固: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负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梳子上,梳子上就有了多余的负电荷,所以梳子就带负电荷,头发缺少了负电荷就带上了正电荷。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就产生了静电现象,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2、电荷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实验,进一步观察摩擦物体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

活动一: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活动二: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讲解活动要求,学生动手操作(3)汇报、整理分析 如果气球和羊毛制品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头发应该带什么电;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吗?(教师随机板书)

两个都和羊毛制品摩擦后的气球带什么电,当它们相互靠近后,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教师随机板书)

(4)小结: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 ○ ○○ ○ ○

师:仔细观察图示,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板书: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这和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磁铁)

三、认识电流的形成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同学们可能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就是靠电流来维持工作的,那电流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是这节课要了解的第三个内容。板书:“让电荷流动起来”

1、让电荷持续流动起来就会形成电流。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

2、汇报交流:需具备的条件是“电源”、“电路”。

3、课件演示:将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构成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电流的正确认识,并了解电路的构成。小结: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电荷就开始流动了,我们的电器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值得注意的是:静电对人体没有伤害,家用电器所使用的这个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所以大家不能随意触摸家电所用的电。

四、拓展延伸

1、播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视频,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课后思考:(1)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被站起来了,怎么解决?(2)裤子粘在大腿上怎么办?(3)为什么油罐车后面都有一个尾巴?(4)高层建筑物上为什么都有一根避雷针?

3、小结:关于静电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究,课后大家可以去查一些有关静电的资料,还可以继续做实验研究静电现象,了解电的奥秘。这个单元会有很多和电有关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多了解,多掌握。板书: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体验静电现象 不带电 带电

上一篇:部队课前即兴演讲范文下一篇:焊工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