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

2024-11-14

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精选12篇)

1.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 篇一

(1)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七年(1627),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2)蓼(liǎo了)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3)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4)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5)旌(jīng经):表扬。

(6)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7)皦(jiǎo狡)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8)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

(9)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10)声义:伸张正义。

(11)缇骑(tíjì提寄):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12)堪:忍受。

(13)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14)“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15)其:指毛一鹭。呵:呵叱。

(16)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17)匿于溷(hùn混)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18)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19)傫(lěi垒)然:聚集的样子。

(20)詈(lì立):骂。

(21)脰(dòu豆):颈项,头颅。函:匣子。意为把头颅装在木匣里。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古代称做官的人为缙绅。

(24)编伍:民间。明代户口编制以五户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伪托皇帝的命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相互牵引钩连为同党。

(28)株治:株连治罪。

(29)逡(qūn群)巡:有所顾忌而徘徊。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促)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环)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上吊。投,掷、扔。缳,布带或绳索结成的套子。

(32)抵罪:犯罪应受惩治。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铺):显露。

(36)赠谥(shì视)美显: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美显,美好而光荣。

(37)加其土封:修建一座大坟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ǒu有):指家里。户,门。牖,窗子。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

(41)屈:使之屈身。

(42)扼腕墓道:在墓前表示非常愤慨。扼腕,感情激动时用力握持自己的手腕。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老百姓。社稷:国家。

(45)冏(jǒng炯)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2.中学文言散文赏析一例 篇二

【关键词】文言文 散文 赏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赏析文言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但是要对一篇文言文进行赏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下面谨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谈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中的散文。

一、了解文言文的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出生时“安史之乱”平定20年,此时的唐王朝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正在形成。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任命他的东宫旧臣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叔文与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但是这次革新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因此事被贬为永州司马。但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人生和政治理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这段时间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此间他一共写了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八篇山水游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二、了解文言文的价值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似的展示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又有所发展。但是《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都是客观的描写,少有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就是作者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领略文言散文美妙的意境

《小石潭记》这篇散文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为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小石潭在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要见到它还费了一点周折。先见竹林,耳闻水声却不见小水潭的身影。“如鸣佩环”形容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身上所配玉环相互碰撞时发出的清音,待到“伐竹取道”,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水潭的真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显现虽然称不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也有“犹抱琵琶半掩面”的韵味。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悬念和情趣。接下来作者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这个小小的水潭格外清澈,整个潭底就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形状各异,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千姿百态令人惊叹。四周树木葱茏,藤蔓翠绿,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真是曲径通幽气象不凡。

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传神的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静,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文字没有一个字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但此刻水的透明,鱼的生动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见有人来,有的鱼儿静下来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儿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嬉戏,其乐融融。这些鱼儿多么富有人情味,这不禁触动了作者的情怀,文中的这个乐字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当时柳宗元由于参与永贞革新,改改受挫被贬远方,心中其实烦闷压抑,当时他离开纷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寻到了这样一个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内心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情,鱼之乐终于给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愉,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继续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和潭上的景物。“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由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小石潭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句“不可知其源”似乎又给人一丝迷惘的感觉。

文章最后说,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这样的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作者感到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这件事就离开了。柳宗元被贬之后心中愤懑难平,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是这种快乐还是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涌上心头。小石潭的清幽寂静触发了作者的种种联想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竟是立竿见影。作者突然觉得此地凄寒逼人不可久留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意忧实在耐人寻味。

四、掌握作者的表现技法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为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全文不足两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的全过程。文章中的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在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文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意境幽深。柳宗元用这种极其精妙的艺术手法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的孤凄悲凉,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就要因文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999

3.王翱文言文赏析 篇三

居数年,太监死,其犹子①以贫不敢见公,使人召之,曰:何不买第宅?曰:贫不能也。公曰:第买之。其人讶,不肯买,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第尚有余云。

诏营第于盐山,有司承媚,于外多列屋若干,公悉拆去之,曰:非诏旨也。

每朝退,于公卿前孑然独行,不与人言。时马昂为兵部尚书,崔恭为吏部侍郎,公直以名呼之。

[注释①犹子:养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馈贻一无所受者( )

(2)公悉拆去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乃解其珠出于衣间与之,可值千金

3、王翱使人召太监的养子,目的是

4、王翱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赠予(2)去除

2、王翱从衣领里取出明珠给他,价值千金左右

3、归还太监所赠予的明珠

4.《沧浪亭记》文言文赏析 篇四

【作品介绍】

《沧浪亭记》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原文】

沧浪亭记①

作者:归有光

浮图文瑛②,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③。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④”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⑤,广陵王镇吴中⑥,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⑦,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⑧,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⑨。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⑩。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⑾。尝登姑苏之台⑿,望五湖之渺茫⒀,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⒁,阖闾、夫差之所争⒂,子胥、种、蠡之所经营⒃,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⒄,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注释】

①作者的这篇文章记述了沦浪亭的演变过程,并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赞美了苏舜卿的沧浪亭;而那些盛极一时的宫馆园囿,却早已不存在了。作者的寄寓是很深的。语言朴素简洁,而又明畅自然,能于平淡直朴中见出深意,这正是作者散文的特点。

②浮图:即浮屠,梵语音译,指佛。这里是指信奉佛事的僧人,也叫和尚。文瑛,生平不详。庵:小庙,多为女尼所居。

③苏子美:苏舜卿,字子美,北宋诗人。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诗歌奔放豪健,风格清新,与梅圣俞齐名,世称“苏梅”。为权臣忌恨而被贬逐,后退居苏州,营作沧浪亭(1045年建),并作文为记。该亭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④亟(qì),多次,屡次。 亭之胜,沧浪亭的美丽景色。 所以,表原因。

⑤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是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

⑥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的儿子钱元瓘。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⑥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

⑦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孙承祐:钱镠的孙子钱俶的岳父。

⑧迨:到,等到。淮南:唐代设置的淮南道,治所在扬州。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

⑨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

⑩复,恢复,重建。 构,房屋建筑,这儿指亭子。 荒残,荒废、残破。 灭没,埋没。 馀,这儿指废墟。

⑾夫(fú),句首语气词。 朝(cháo)市,朝廷和集市。 易,替换,变更。

⑿姑苏台:在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建。

⒀五湖:这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内附近所有的湖泊。

⒁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传说太子准备将幼子季历立为王,于是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就远避江南,遂为当地君长,成了春秋时吴国的.开国者。

⒂阖闾:春秋时吴国的国王(公元前514-公元前4)。夫差:阖闾的儿子,吴国的国王(公元前496-公元前475年)。

⒃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哥哥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他投奔到吴国,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仲蠡:指文种和范蠡。文种,春秋末年越国大夫,楚人;范蠡,春秋末年楚人,曾辅助越王灭吴。

⒄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在位有二十五年(公元907-公元932年)。传位四世,后统一于宋王朝。⒄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

⒅澌:冰块。因冰块不能持久,容易消融,所以又有溶化的意思。这里的澌然,就是冰块消融的样子。

【译文】

文瑛和尚,住在大云庵,流水环绕,是苏子美沧浪亭的故址。他多次求我写沧浪亭记,说:“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于今请您记叙的,是我为什么要建这个亭子。”

我说:先前吴越立国的时候,广陵王镇守吴中,造了一座花园在内城的西南面,他的外戚孙承估,也造了一座花园在它的旁边。直到淮南一带地方都归了宋朝时,这些花园也还没有荒废掉。苏子美开始建筑的沧浪亭,到后来是和尚居住了。这样沧浪亭就改成了大云庵。自有了大云庵以来又二百年了。文瑛寻访古代遗迹旧事,在这荒芜残破的废墟之上重新恢复了苏子美的沧浪亭,这样又从大云庵改成沧浪亭。

从古到今由于时代变迁,宫廷和街市也发生了变易。我曾登上姑苏山上的姑苏台,眺望那浩淼辽阔的五湖,苍翠葱笼的群山,而古时太伯、虞仲所创建的,阖闾、夫差所争夺的,子胥、文种和范蠡所经营的,如今统统都没有了,这大云庵和沧浪亭又值得什么呢?尽管如此,那钱鏐因天下纷乱才窃取了权位,占据了吴越这块地方,国富兵强,传了四世,他的子孙和姻戚,都趁着这个机会奢侈僭位,大建宫馆苑囿,盛极一时,而苏子美的沧浪亭,却被文瑛和尚敬重如此。可见读书人想要垂名千载,不像冰块那样一下子被溶解消失掉,这确实是有一番道理存在的呢。

文瑛好读书又喜做诗,常和我们在一起(徒步云游),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讲解】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沧浪亭,是苏州市的四大古名园之一。它原是五代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又说是五代末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到北宋时,诗人苏舜钦购得,并临水筑亭,题为“沧浪亭”,园也因亭而得名。后来又屡易其主。南宋初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故又名韩园。由元至明为佛寺。本文就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附录】

沧浪亭记

苏舜钦

[题解]

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市,为宋代诗人苏舜钦所建。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明代文瑛和尚又在这里重新修建了沧浪亭。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由于历史的发展,各种古迹都已经不复存在,然而,与盛极一时的吴越国的宫馆苑囿相比,苏舜钦的沧浪亭却获得了后人的赞赏。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译文】:

沧浪亭记

我因为获罪而遭贬,乘船南游,在吴地旅行。起初局促在屋子里。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得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不能办到。

一天路过学宫,向东看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山川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胜概。我喜爱,来回地走,于是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前面是竹后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影子会合于轩户之间,尤其同风月最为协调。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洒脱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人迹罕至,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得到了休息,心灵得到了净化;看到的、听到的没有邪恶,那么人生的道理就明白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是动物。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派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5.《尊经阁记》文言文赏析 篇五

【作品介绍】

《尊经阁记》详细阐述了对儒家经典“六经”的见解。文章层次井然,而且逐层推进;用通俗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明白易懂。本文名为尊经阁作记,实际上只有结尾一段,用极为概括的语言涉及这个阁的有关方面,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阐述作者的哲学思想,即“心外无物”的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文章。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评论:“阳明先生一生训人,以良知良能,根究心性,于此记略,已具备矣。”可以说,本文是浓缩了的阳明学说的全貌。

【原文】

尊经阁记

作者:王守仁

经①,常道也②。其在于天,谓之命③;其赋于人④,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⑤。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

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

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另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注释】

①经:指儒家经典。

②常道:永恒的规范。道,一般释为法则、规律,在这里指具体的经典,则当指规范、法式。因为具体的事物,不能名之为规律。

③天: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即自然界。命:命运。指吉凶祸福、寿夭贵贱等,即公款之以为无可奈何的某种必然性。

④赋:给予。性:指人、物的自然质性,通常指人性。

⑤心:与“物”相对,指人的意识。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王守仁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译文】

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人与物,遍及四海,充塞天地之间,贯通往古来今,无处不存,无处不是同样,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所以它是永恒不变之道。它表现在人的情感里,便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谦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因此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也就是亲、义、序、别、信,是同样一件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存在,即永恒不变之道。这永恒不变之道,用以阐述阴阳盛衰的运行,便称它为《易》;用以表明纪纲政事的施行,便称它为《书》;用以传达歌咏性情的感发,便称它为《诗》;用以显示体统仪节的表征,便称它为《礼》;用以宣泄欣喜和平的跃动,便称它为《乐》;用以辨别真假邪正的标准,便称它为《春秋》。因此阴阳盛衰的运行,以至于真假邪正的评价,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是心、性、命。这些都是沟通人与物,普及四海,充塞天地,贯穿古今,无处不存,无处不相同,无处可能改变的真理,唯其如此所以称为六经。六经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心中永恒不变之道。因此《易》这部经,是记我们内心的阴阳盛衰的经:《书》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纪纲政事的经;《诗》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歌咏性情的经;《礼》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体统仪节的经;《乐》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欣喜和平的经;《春秋》这部经,是记我们心中的真假邪正的经。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表露,这才是尊重《礼》;省察心中的欣喜和平而使之及时跃动,这才是尊重《乐》;省察心中的真假邪正而及时地辨明,这才是尊重《春秋》。

大抵古代圣人的匡扶人间正道、耽心后世的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耽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晓晓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

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即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何满子)

【解析】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思想的高峰时期:首先是先秦的诸子百家,然后是魏晋的玄学,再然后是隋唐佛学,最后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程朱理学,一个是陆王心学。

王x明(王守仁)就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集大成者。严格来说,陆王心学就是把禅宗的功夫用在经世致用上,是在心性上简捷方便的一个法门。心学从南宋到明代,特别是王x明入世以来,在明代中后期,对明朝的影响很大的。我们知道,整个明朝时期,在朱元璋“文字狱”的捆绑下、高压下,整个思想都是很沉闷,很保守的。但是王x明的心学出来以后,使得整个明朝的思想界为之一新,为之振奋。直接推动了明代后期的思想的发育。以后对朝鲜,对日本,影响也是很大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外部来看呢,是受到了西方的冲击;从内部来说呢,是受到了阳明心学的激励。所以阳明心学,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要认真的看一看。

另外,王x明本身就是参禅入的门。在贵州龙场驿的时候,自己到棺材里参禅,睡在里面。有一天,终于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以后,他就把他参禅所得,用在儒学的治学上,形成了他的“心学”。

我们说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的博大,也很精深,我们在家来学的话,就无所适从。学佛的人,我们看看,有好多宗派、好多法门、那么多经典,你不知取舍。另外,拿我们的因缘来说,我们的因缘也是无穷无尽的,怎样把我们这个心归结在一个处上,有所规范呢?

在古代,六经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也是知识分子、士大夫们要为自己争取出人头地的必由之路。唐宋的科举,考题基本上都是六经,到了朱元璋的八股文,基本上是四书,也是在六经的范围之中。那么怎样得大总持?佛教里讲总持嘛,纲举目张。使我们在浩瀚的学海之中,得到一个定海神针,找到自己的定盘星。还别说佛法,就是儒学也很博大,经史那就多得要命。怎样使我们归宗、汇宗,要有这样的感觉。

阳明心学有他的独到之处,但就是阳明心学,他的著作也很多。我们看陆九渊全集、王x明全集,包括他们这个学派下面的东西。如果我们看明末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到后来的《明儒学案》,那就相当于把《五灯会元》儒家化。《五灯会元》是禅宗里记载他们的传承,记载他们的语录。那么黄宗羲搞的《宋元学案》乃至《明儒学案》就是仿照禅宗的《五灯会元》在儒家里也搞这么一套东西。他把儒学从孔夫子、孟夫子以来的传承,把理学、心学的道统的传承,在宋代以后是怎么流传的,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有什么精彩的、高明的见解,用语录体的这个形式记载下来,称之为“学案”。在禅宗里叫“公案”,在儒家理学里面叫“学案”。毛主席就喜欢看这些,他还是喜欢玩思想的。

但这些东西还是太庞杂了,我们怎样得一个总持,能够全局地、精要地找到感觉?那么,王x明先生的《尊经阁记》就是一篇妙文。文字也不多,也就几百字,不到一千字。这篇短文交待说在浙江会稽那里,重建了一个稽山书院,别人请他给重修的稽山书院的尊经阁写一个记,他就写了这么一篇《尊经阁记》。这篇记也可以说是王x明的心法。《王x明全集》的内容也不少,他的著作也是很丰富的,但就是这么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就可以把他对整个心学的感觉,乃至对整个六经的感觉,纲举目张地展现出来。使我们在学修的过程中,有路途可进,有门可入,得大方便。

这篇《尊经阁记》在《古文观止》里就有,但大家在学《古文观止》的时候,就很难留意这些。因为明清的文章在《古文观止》里大家都不留意,留意的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什么韩愈的、柳宗元的、欧阳修的、王安石的、苏东坡的,这些大家喜欢看。实际上,在先秦、两汉里有很多精彩的,在明清里也有很多精彩的。

王x明的《尊经阁记》真的非常精彩,你学哲学的也好,参禅的也好,都可以给你一个很方便的感觉。另外参禅的要参到空里面去,空去空来,空自在,没有立足处。但是《尊经阁记》他就给出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应该有什么样一个态度,使我们不致空得太远。在“空”中有“有”,在“有”中有“空”,“心生种种法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些佛教的感觉。但是在这里面,他又不让我们落到虚无缥缈而误人的地带。所以《尊经阁记》非常了不起,值得大家花一点工夫好好来感受感受。

【讲解】

本文名为尊经阁作记,实际上只有结尾一段,用极为概括的语言涉及这个阁的有关方面,绝大部分篇幅都是在阐述作者的哲学思想,即“心外无物”的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文章。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评论:“阳明先生一生训人,以良知良能,根究心性,于此记略,已具备矣。”可以说,本文是浓缩了的阳明学说的全貌。

论证层层深入,正反论据互见,是全文的一大特点。文章先从六经的不同表现形式谈起,继而结合了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说明了六经是“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的“常道”,它作用于人生的整体,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接着,作者不厌其烦地从六经的核心内容、学习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而后又对那些舍本逐末的“世之学者”的错误认识和不良倾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评和斥责。直到结尾时,即便是介绍写作本文的缘由,作者也还语重心长地希望“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首尾贯通一气,中心非常明确。

在行文上,全文多用排比句,而且是同一句式多次出现。如第二、三、四段的开头都是这几句话:“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重复,实际上这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同时,这种手法在结构上还起到了加固作用,把这几个段落牢牢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此外,在比喻的运用上,在用词的灵活多变上,都显现出作者一定的功底。

【王守仁轶事】

《明史》载,王守仁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告诉他人,改名为王守仁,他才说话。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王守仁政治主张

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他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而当时“盗贼”日益增多,是由于“招抚”太滥,“招抚”太滥是由于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实行赏罚,以至于“进而效死,无爵赏之劝;退而奔逃,无诛戮之及”。象这样法令不明,赏罚不信,即使有百万的兵力,也是没有用处的。他还主张“赏不逾时,罚不后事”,认为过时的奖赏,等于没有奖赏,过时的惩罚,等于没有惩罚,都起不到劝善惩恶的作用。这些主张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提高统治效率,以“破山中贼”。他还主张行德治教化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犯上作乱。他说:“民穷必有盗贼”,认为老百姓已经贫困不堪,还要没有休止地征敛,就等于驱使他们去作盗贼。因而有必要“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对灾民实行“赈济”、“免租”,使他们“不致转徙自弃而为盗”。所以,他反对“蔑道德而专法令”,主张在镇压人民起义之后,立即“建立学校,以移易风俗”,以求得久安长治。他教导下级官吏说,作县官的如果能竭尽自己的心力和聪明才智,诚心“爱民”,贯彻“抚缉教养”的方针,即使是蛮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产生“盗贼强梁”的地方,也是可以变为“礼义冠裳”的所在。他强调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点,即在于使用软的一手,以“破心中贼”。但这软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强调刑罚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顽梗强横,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军法,毋容纵盗,益长刁顽”。

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区别对待他反对“贪功妄杀,玉石不分”。例如处理“宸濠之乱”的反叛人员时,主张只对主犯处以极刑,至于各“从逆”的人犯,则认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则失于轻,处斩似伤于重”,不如“俯顺舆情”,判处永远充军,使“情法得以两尽”,“以存罪疑惟轻之仁”。在另外一个“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对于胁从“作乱”的人,免于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给照复业生理”。这样作既使得“□谀知警,国宪可明”,也显示了朝廷的“仁慈”。这正是他的“绥柔流贼”策略在法律上的具体运用。此外,他还主张适用法律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在“地里遥远,政教不及”的边远地区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况下,一切“词讼差徭钱粮学校”等事务,都可以从当时当地的实际出发,作权宜的处置:“应申请者申请,应兴革者兴革,务在畜众安民,不必牵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则下,他已注意到运用法律的灵活性问题。

求重视“纲纪”,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对那些寅缘窃踞官职的豪门势家子弟的不法行为,如居心刻薄,“骚扰道路,仗势而夺功,无劳而冒赏,懈战士之心,兴边戍之怨”的情况,要大力加以整肃,特别是对“戾于法”的执法之吏,应当严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审判中,“刑曹典司狱讼”,事情“繁剧难为”。他们往往受到权贵的拂抑和牵制,以至使得依法断狱之词,“未出于口,而辱已加于身;事未解于倒悬,而机已发于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不挠于理法,不罹于祸败”是很难的。这就尤其要从整肃吏治、严明赏罚入手,消除执行法律的阻碍。他还力主加强监狱管理,杜绝“法外之诛”,指出京师的“提牢厅”,是“天下之狱皆在焉”的重地,负责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对待,特别对于“桎梏之缓急,扃钥之启闭,寒暑早夜之异防,饥渴疾病之殊养”,甚至于微贱到“箕帚刀锥”、“涤垢除下”的事,无不应当认真注意,以“身亲之”。这样才能既防止“变故不测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轻弃之于死地”。他还强调,狱中囚犯的再行“犯罪”,并非全是“禁防之不密”,还有促使他们再犯的监管不当的原因。所以只有监狱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诛”,才能避免“弊兴害作”。

6.资本高手的墓碑 篇六

龚家龙曾说,从改革开放一直活到现在的老板,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他自己也不例外。

从荆州市有关部门的立场看来,他是一个假“民营企业家”,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蛀虫:不但把两个上市公司给搞得戴上了S*ST的帽子,还套取了从国家到省级再到荆州市几乎各个银行的大笔贷款,保守和公开估计超过29亿元。

从天发集团高层的立场看,“没有龚总的天发简直不能想象”,一切以龚家龙为核心。

从一些评论者的角度看,他是“民营油企第一人”,是“垄断骇客”,“能够在中部地区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通过与政府合作获得良好的资源,表现出很强的运营能力和协调能力,具有企业家独特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现在看来,龚家龙身上只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对机会的极强嗅觉,他身上具有一个资本家对金钱和利润的天生敏感和冲动;另一个就是他的资本运作能力,总是能够搞到所需要的钱。

龚家龙本来可以把资本和实业两个轮子一起转,但是由于在产权争夺中频频失手,实业家的头衔与他缘铿一面,命运让他仅仅作为资本高手留存世间。善水者死于水,这也许是这位资本高手的墓志铭。

第一桶金不清不楚

龚家龙虽然从社会底层起步,但其绝对不同于那些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能够依靠政府资源快速发展。

龚家龙出生在三国古城荆州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其父龚宗俊是荆州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其母是农学院的教师。 1969年,由于父母下放五七千校,15岁的龚家龙失去了继续学业的机会,辍学去农村插队做了知青。其间的1971年,17岁的他参加了江汉平原油田大会战,这是他跟石油产业的第一次交集。

返城后,他先是去了荆州盐厂做司机,后来调荆州地区轻工业公司做司机,进而提升为车队队长,专门将荆州生产的轻工产品销往外地。由此熟谙生产资料倒腾学问。

例如,1980年前后,湖南常德卷烟厂的香烟很有名,但奇货可居.龚家龙听说常德卷烟厂烟叶不足,而湖北襄樊烟草公司有烟叶囤积。于是,他从襄樊烟草公司购买烟叶,拿到常德卷烟厂加工,换回常德卷烟厂的香烟,给荆州轻纺局销售。二年内,龚家龙为局里赚回几百万创收。 1988年,海南刚刚从广东另立出来,撤地建省。荆州轻工业局局长调往海南,颇得赏识的龚家龙也随之前往。尽管只在海南待了十来天,龚家龙还是长了不少见识。

回到荆州后,1988年5月18日,龚家龙以荆州轻工局的名义从当地信用社和银行累计贷款20万元,注册成立了“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以下简称“双生公司”),由龚家龙任公司经理、法人代表。 当时,冰箱是紧俏品,龚家龙发现冰箱生产中需要大量化工原料,他就委托外贸企业进口化工原料,再到冰箱厂换冰箱。就这样,依靠做冰箱贸易他赚到了第一桶金。当年,双生公司盈利近200万元。

但是,历史造成的暧昧使得这第一桶金并不属于龚家龙,因为公司是国有的,是以轻工局的名义搞到的贷款。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私人是不太可能从银行贷款的,而且企业性质当时注册为公有制。这成为荆州市政府后来坚持产权公有的法律来源,而“贷款”的本来意义则成为龚家龙主张私人产权的依据。

1989年5月,荆州地区行署选派龚家龙到海南办事处加强经营管理,并兼任“海南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党委委员。在海南期间,他收购了两个石油液化气库。并于同年7月,他挂靠荆州市物资局创办了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挂靠的原因是,当时经营石油天然气需要国有招牌。

1989年1月,龚家龙将自己掌控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和海南龙海石油液化气公司合并,分别以账面资产100万元和200万元全部投入组建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成立之后仅一个月,立即着手进行股份制试点,向社会个人募集100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1300万股。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隶属地区物资局,龚家龙任经理、法人代表。

此后一年,龚家龙再经当地相关机构准许后,将该公司再次向社会个人发行股票募集1860万股,发行价1元/股,形成总股本3160万股。

1991年5月,经荆州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批准,将荆州地区轻工产品物资经销公司所属土地12.4亩折价85万元划拨给公司投入总股本中,形成总股本3245万股。

1991年,龙海石油公司拆分为龙海实业和石油业务,将公司的所有房地产资产与利润(8000万元以上)划归龙海实业,在向财政局上交了200多万元的利润后,将公司和政府脱钩,成为无主管公司,但产权性质仍然是国有。

天发集团混沌出世

1992年8月,为了开展石油及液化气业务,龚家龙联合四家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海南汇城房地产公司,共同成立了湖北天发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3月,经湖北省体改委[92]6号文件批准,荆州地区物资开发公司更名为“湖北天发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天发股份下属分公司(业务部)达到20多个。

1993年12月,国家体改委下发[1993]271号文,确认天发集团为进行规范化股份制企业试点单位。此时的天发股份,总股本6500万股,其中国家股631万股(占9.71%),法人股3009万股(占46.29%),个人股2860万股(44%)。

1994年,龚家龙以海南汇城房地产的名义将其他三家国有企业(辽河油田、锦州炼油厂、锦州市铁路分局)持有的天发股份股权全部买回,龚家龙个人实际可支配5869万股。

成立天发股份后,龚家龙看好石油产业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感受到强烈的投资冲动。1994年,龚家龙给当时湖北省有关领导写信,表达了天发想加快上市的强烈愿望,在这封长信中,龚家龙还向省政府承诺:天发成功上市后,除了发展石化产业,还会在湖北这个农业大省建立农产品开发集团。

在上市之前,政府有关部门与天发等集团达成了一个“原则性协议”:上市后的企业,原则上由一家企业帮助当地解决一个困难行业。为此,由荆州市政府出面召集荆州第一木材公司、荆州化工建材总公司、沙市农场和荆州金属材料总公司四家荆州市国企开会,将龚家龙个人实际支配的5869万股中的3009万股分别划转至上述四家国有公司的企业股代持。

至此,天发股份的国家股与法人股构成为:荆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631万股(9.71%);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800万股(12.

31%);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400万股(6.15%),荆州市沙市农场1409万股(21.68%)。五家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56%,天发集团成为国有控股公司。

1996年12月17日,在政府支持下,天发股份(000670.SZ)成功登陆深交所,募集2856.2万股公众股,股价飙升70倍,募资8亿多元。

循环持股实控天发

也就在1996年,龚家龙拿到了三峡工程后勤保障的一个项目,为其提供天然气并铺设管道。为了筹集资金,1996年11月18日,经三峡办和荆州市体改委批准,天发股份发起成立“天润三峡基金”,原计划发行10亿元,主要认购对象为天发工会、内部职工和其他投资者。

但由于审批手续不全,发行到4.86亿元时被人民银行叫停。出资人经过协商,同意委托天发公司及龚家龙继续按基金发行规则委托理财。于是龚家龙与政府协商,1997年4月按照国有独资性质成立天发集团公司,托管运用该4.8亿元委托资金。根据荆州市国资委《关于湖北天发集团公司发展及产权界定情况的批复》(荆国资委[2001]第5号)的叙述,“资本金原计划由国家投资,由于市国资局最终无资金投入,最终出资为‘天润三峡投资基金’。但公司注册时仍按国有独资性质,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并正式运行。”

之后,龚家龙通过“天润三峡基金”筹集的4.86亿元,用于收购天荣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帅伦纸厂的收购,并转回收购天发股份股权及国有企业,其中包括荆州造纸厂、荆州市第一木材总公司、荆州市化建总公司等国有企业。

1998年,荆州市沙市农场、荆州市化工建材总公司、荆州市金属材料总公司、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总计3200万股法人股划转给天发集团。

到2000年,天发集团公司直接、间接持有天发股份达40.89%。

2000年11月6日,经荆州市政府同意,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2019.2万股国家股转让给天庆实业有限公司(天发集团工会);荆州市第一木材公司将其持有的2560万股转让给天发集团公司。

为了在国有企业性质下保持对天发的控制,2001年,在脱钩改制后,龚家龙用4000万元以天发工会的名义从荆州市政府的手中买下了天发股份的631万股国有股。天发集团的产权分别交给天发集团的6个全资子公司持有,造成了循环持股的局面。

龚家龙“天润三峡基金”的神来之笔并非其原创,其原始构想来自龚家龙的十年好友和欢喜冤家崔新生。那时崔新生正在北京大学做经济学访问学者,同时为中央党校一个机构做课题研究员,经熟悉崔与龚的朋友介绍,两个人相识了,那时龚家龙显得非常谦恭,崔几天后给了龚几页纸,文字、图形等等满满几页说明基金路线和操作方式,甚至该基金的名称天润二字均出自崔的命名。但这个基金后来成功与否,崔并不知情,龚家龙也从此绝口不提。

直到后来石油业商会筹备过程,龚家龙才开始不断对熟悉的朋友提起当年崔的“功绩”:“听他那么一说和就那么几页纸,我就明白了原来产业投资基金这么容易,几天时间四个亿,挡都挡不住!”从此,龚家龙开始信任和依靠智囊团。

被捕前的龚家龙,还在酝酿把旗下的帅伦纸业和天荣农业运作上市,还设想过到香港联交所上市。据说,如果他运作成功,天发的债务危机就能够稍微缓解。

又是资金链危机

外界普遍认为,以2000年为界,天发集团进入了下行道,开始陷入资金链危机。2000年以前,天发是十分光彩的,已经成为湖北省的一个明星企业。

龚家龙凭借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得到大量的好处,尤其是在融资途径上获得了多种渠道,规避了很多风险。1998年,荆州市有关部门还出手,为天发跑来了成品油批发、零售和原油进出口的牌照。1999年4月9日,湖北省经贸委同意天发股份从事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业务。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发上市和基金募资成功后,龚家龙密集投资了一大批项目。

1996年4月8日,第一座加油站在荆州市区建成;5月24日,投资3.8亿元的三峡万吨油气库在宜昌枝江破土动工;7月3日,与挪威石化气船运公司合资组建“湖北天恩石化气船运有限公司”;7月16日,与以色列合资成立“湖北艾森天发油脂公司”,在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奠基开工;1997年,天发集团急剧扩张开始投资农业,在三湾路一带开工建设厂房占地六七百亩,1999年投产。

1996~1997年度,该公司被中国证券报社、湖北省证券会评为“最受市场欢迎的湖北上市公司”,1998年度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大陆100大上市企业”第65名;1999年度被中国证券报社等单位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第36名。

而2000年以后,天发集团两个上市公司接连爆出伪造财务报表的丑闻,连年亏损,直到戴上S*ST的帽子。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政府“拉郎配”的国有亏损企业太多,拖了天发的后腿,另一种是龚家龙管理不善(故意或者非故意),导致许多项目失败,公司亏损,从而套住了贷款,造成资金链断裂。

1997年,湖北省开始“学习韩国经验,建立产业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龚家龙一口气把湖北的15家国企收到旗下。1996年龚家龙只有270名员工,而1998年年底,职工总数激增到两万,并为上述企业承担债务20多亿元。龚家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荆州的国企改革是好企业带坏企业。我们花了15亿元收购14家国有企业,安排了将近2万名职工。”

2000年底,在“活力28职工不知情、天发集团不情愿”的情况下,荆州市国资局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沙市活力28股份有限公司5429.70万股的国有股以5972.67万元有偿转让给天发集团,每股转让价格高于每股净资产。随后,荆州市政府将活力28集团公司“划转”给天发集团,由其收购活力28集团上市公司的全部国有股股份。天发集团承诺成为活力28股份第一大股东之后,向其注入优质资产并实施重组,妥善安置全体在册职工,并承担其全部债权债务,注册地仍在荆州。2001年4月,天发集团入主活力28。龚家龙把自己的菜籽油业务注入活力28,拥有全进口设备和120万吨油菜籽油生产能力,签约了荆州周边18万多亩的农户油菜种植基地,并将生物柴油技术引入菜籽油产业,组建了中国最大的生物石油企业。这就是“天颐科技”。

但是,并非如龚家龙所言,他花15亿元取得了这些国企,相反,这些国企的卖价都很低。比如活力28,收购活力28的国有股,价格为4000万元,天发仅交了2800万元,直到2002年底还欠

着1200万元。荆州市政府还给活力28划拨600亩土地(价值6500万元)以清偿活力28集团所欠的剩余债务。证监会认为其国有控股的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更,同意豁免天发集团受让活力28集团45.43%的股份所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但是,天颐带来了债务和亏损,以及不断的职工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这些在后来深刻影响了天发集团的产权争夺。数据显示,天发接手活力28的债务为1.1亿元,累计亏损达5个亿。1000多名职工因为活力28被天发集团收购后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对活力28的改制、管理以及职工“三金”的安置不服,不断上访告状,职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2003年起,原活力28的职工开始聚众闹事。于是,荆州市政府就用一纸批文收回了天颐科技。

无论如何,通过收购亏损国企,天发集团资产迅速膨胀,龚家龙沉醉于眼前的虚涨体系。天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涉足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经营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分为石化、农业、造纸三大板块,拥有“天颐科技”、“天发石油”(在全国民营石油商中惟一拥有牌照)两个上市公司,还拥有天发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全资子公司。高峰时期,号称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养活了半个荆州市。

但是,天发集团在工商银行的贷款均为流动资金贷款,包括兼并武汉纸厂、活力28的中长期项目贷款也转成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使之每年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天发集团的农业项目和新建项目使其每年需要20个亿的流动资金,同时,石油产业因为管制造成的亏损在蔓延。

2001年3月,天发股份实施了2000年度配股计划,实际募集资金3.97亿元。但是配股项目的投入并没有给天发股份带来预期的利润增长,公司在2001年反而出现业绩大幅下滑,当年公司仅实现净利润223.43万元,比2000年的5236.1万元下降95.73%,2002年上半年突变为2549.1万元的巨额亏损。

为了维持资本通道,龚家龙开始频繁造假。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8月28日进入天发进行稽查,天发石油(000670 ST)由于2000年度、2001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配股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信息披露不符,隐瞒重大事项等违规行为遭到了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

2003年,公司因将未到账的财政补贴1600万元计入利润表,同时未及时披露会计差错而受到证监会的公开谴责。对此,龚家龙的解释是,当时因为天发石油的成品油经营牌照被收回,两大石油集团不给天发足够的油,天发石油只能偷偷摸摸地进黑油卖,维持销售,因此无法取得销售凭证,只能被迫造假。

2004年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称,天发石油配股募集的3.4亿元资金到位不久即大部分用于归还贷款本息和被大股东天发集团占用;决定对天发石油罚款60万元,对公司原董事长刘道兴予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对时任董事龚家龙予以警告并罚款20万元,并对刘道兴、龚家龙实施5年市场禁入。

但是,造假也不能拯救业绩低下,2004年,天发石油、天颐科技相继进入ST行列,天颐因2001年至2004年连续四年业绩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05年还查出天发集团利用向上市公司出让土地使用权和拆借等方式,侵占S*ST天颐的巨额资金。2005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天发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予以公开谴责。

长期亏损,两个上市公司被调查,不能通过股市募资,加上股市长期处于熊市,资本通道堵塞,天发只能求助于银行贷款。

2003年,天发集团资金链告急,以贷还贷来维持资金周转的模式已经行不通。2003年11月底,一笔5000万元的贷款到期,天发不能偿还,想要续贷付息,工行不理。次年,天发的资金链危机开始集中爆发,开始拖欠当年1亿多元的贷款利息。因为天发的规模太大,而且又牵涉到和大量农民的菜籽收购欠款问题。自此,天发的资金链问题演变成为一个惊天大案。

更要命的是来自商业银行贷款的冻结。2004年10月,工行荆州分行将天发起诉至湖北省高院,要求其偿还其在中国工商银行荆州市红门路支行借款本金1.49亿元及相应利息。湖北省高院在2005年3月判令天发石油还款.此时,天发已经不可能从荆州市银行借到钱。湖北省2004年组织了5个会计事务所分5个方面对其清产核资,结果是天发集团资产43亿元,已拖欠银行贷款高达2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0.79亿元,长期负债6.96亿元。普华永道审计的结果则是天发集团此时资不抵债达10亿元。

又是盲目扩张危机

为什么天发集团在短短数年内从一个明星企业变成一个烂摊子?

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天发集团的没落主要在于扩张过快,热衷于频繁地上项目,力争“大上、快上、多上”项目,由此造成了流动资金的短缺;同时,天发集团先后投资3.8亿元、4.2亿元新建宜昌三峡万吨油气库、武汉阳逻万吨油气库,但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和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目前这两座大型油气库均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规模效益。

龚家龙认为,天发集团业绩不好主要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一直在卡天发的脖子,不给天发集团足够的成品油额度,把矛头指向“石油巨头垄断”。他说,天发集团拥有的成品油进口额度仅4万吨,根本不能支撑天发集团旗下129座加油站的运营。

但是,这个观点遭到普遍的质疑,都认为龚家龙是在拿石油说事儿,动机不纯,实质是想掩盖天发缺钱的事实。

中石油相关人士称,2004年中石油华北销售公司曾与天发集团签订了年供油80万吨的协议,但是天发集团没有运营资金,所以那份协议没有执行下去;商务部2004年前后给天发的四万吨进口配额,也被龚家龙转手卖掉。

而且,对于龚家龙手里到底有多少加油站,质量如何,也是扑朔迷离。1998年之后,天发对外宣称已建立了100多座加油站。但就连天发自己的员工也弄不清这些加油站的虚实。一位石油商会前副会长也曾在媒体质疑龚家龙加油站的数量问题。

龚家龙在公开场合曾对天发石油计划未来:未来5年投资额5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10多个省市拥有现代大型加油站3000座,万吨级油气库10座;与国际知名石油巨擘合作,在中部兴建年加工2100万吨原油的炼化厂。若其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天发集团将成为集油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石油公司,预计2008年的销售额将从9亿元增至100亿元,5年后成为中国最大民营成品油独立分销商。

但是由于从1999年开始,国家把加油站当做整顿的对象,天发石油非但不再产生利润,反而增加了集团的负担。

在龚家龙出事后,经过调查发现,

天发的石油资产不管是数量还是盈利质量都远远低于龚家龙所说的水平。天发有91座加油站、两座储油库及一座储气库。91座加油站中,许多加油站手续不全(无法转让获利),有27座在建,已停业7座,目前尚在运营的有57座,而这57座中,仅有10座加油站由天发公司自己运营,其余47座都是以承包或租赁的形式包给了他人经营,承包费用大多每年为3万到5万元,最少的年承包费仅有5000元,每年仅能收入200万到300万元。三座油气库多年来也一直都在按照每年每吨20元的价格做代储代存业务,且利用率不高。

石油业务虽然在1999年以后给天发造成了一些亏损,但是从很多民营加油站都能生存来看,拥有政府支持和牌照、成品油额度的天发石油挣扎生存难度不大。因此,石油业务亏损并非天发资金危机的主要原因,龚家龙甚至还通过卖配额从石油业务上弄到钱。

据业内人士分析,天发连年亏损并不是因为“经营成本高”,而是天发集团占用资金和对外投资。天发大肆占用天发石油和天颐的资金,采用担保贷款和关联交易,甚至把自己的股份都办了抵押贷款。截至2004年,天发股份被占用的资金,短期借款高达6.07亿元,天发集团的短期借款4.48亿元;天发股份对集团公司的应收款项为3.8亿元、7.99亿元,资金严重短缺的母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分别高达1.02亿元、4.19亿元。

这么多年以来,仅仅粗算天发集团通过天发、天颐、天润三峡投资等渠道筹集的资金,前后达到20亿元之多,再加上从各级银行获得的贷款30亿元,总共50亿元资金在龚家龙的天发集团里不知去向。

对龚家龙来说,收购亏损国企带来的贷款也许才是目的。在接手活力28时,龚家龙新获贷款9000多万元,几年间,天颐科技从银行拿到的贷款共超过9亿元。据龚家龙身边之人称,龚家龙接受大量并非优质资产的国有企业,他自己也没有下决心来进行产业整合,而是借此来向银行要更多的贷款。因此,如果说是这些国企带来的债务拖垮了天发,还不如说是龚家龙的大干快上项目和管理不善掏空了天发。荆州市政府官员说,天发管理模式并没有相应地现代化。

龚家龙喜欢上大项目,搞大动作,比如湖北最大的综合性造纸企业,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全国最大的油轮,最大的生猪屠宰场,凡是龚家龙的项目,不是亚洲最大,就是全国最大,结果不了了之。他后来搞的长城联合石油公司,号称就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油企。有人说龚家龙擅长搞大项目是因为大项目容易吸引眼球,获得政府支持,得到项目批文,才好圈钱,套银行贷款,他好从中渔利。这就是龚家龙在“天润三峡投资基金”里的标准运作模式。

又是家族式混乱管理

天发的内部管理极其混乱,任人唯亲,效率低下。龚家龙之所以在天发拥有极高的权威,一言九鼎,就是因为他的用人方法:关键职位用亲人,普通职位人盯人。

龚家龙言听计从的绯闻情人张秀玲,原任天发的总会计师,后任天发集团副总裁。传言她用自己私人的公司从天发集团捞钱,之后移民加拿大。龚家龙的妻子是工会负责人,保姆做了房地产经理,气功师作了天济老总,整个天发集团高管,基本上是龚家龙的关系户。据悉,证监会第一次对天发股份进行核查时,龚家的直系兄弟姐妹携资产从天发股份退出,但是许多亲信仍然把持着关键职位。至于天发从外面聘请的经理人,往往不是做不出成绩,就是捞完走人。

背叛龚家龙的石油商会秘书长王勇诉说多年在龚家龙麾下经历时称,龚家龙采取的是人盯人的方法,刚有一个新人派驻集团一个岗位,会马上派另外一个人将前面的那个人盯住,并时刻向龚汇报其动向。龚家龙似乎很喜欢搞平衡,人斗人,大家团结一致却不被龚家龙赏识。

龚家龙还喜欢听工作汇报,事无巨细,样样要自己签字,人、财、物没有他签字,一切免谈。天发几千名员工大到集团副总,小到一个加油站的加油工人的任免都是龚家龙一支笔决定的。所以一份文件层层上报签到他那里要好长时间,而且龚家龙总是那么忙碌,成了“勤奋企业家”的模范。

7.《吴山图记》文言文原文及赏析 篇七

《吴山图记》

作者: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1〕,在郡治所〔2〕,分境而治〔3〕。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4〕。而灵岩〔5〕,吴之故宫在焉〔6〕,尚有西子之遗迹〔7〕。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8〕。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9〕,七十二峰沉浸其间〔10〕,则海内之奇观矣〔11〕。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12〕,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13〕。君之为县,有惠爱〔14〕,百姓扳留之〔15〕,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16〕。

夫令之于民〔17〕,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18〕;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19〕,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20〕,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21〕,何复惓惓于此山哉〔22〕?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23〕,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24〕。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25〕,出示此图,展玩太息〔26〕,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注释】

〔1〕吴:吴县,今已撤销并入江苏苏州市,为吴中区。长洲:明代县名,后并入吴县。明朝二县均属苏州府管辖。

〔2〕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

〔3〕治:治理。

〔4〕穹窿: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阳山:在今苏州市的西北。邓尉:山名,在今苏州市西南,因东汉时邓禹曾隐居此山而得名,山上多梅花。西脊:又称西碛山,在邓尉山西。铜井:又称铜坑山,亦在今苏州市西南,以产铜而得名。

〔5〕灵岩:山名,在今苏州市木渎镇,又名石鼓山、研石山、象山、石城山。

〔6〕吴之故宫:春秋时吴国君主夫差曾在灵岩为西施建馆娃宫。据传今灵岩山寺一带即是馆娃宫的遗址。

〔7〕尚:还。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越国君主勾践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备受吴王宠爱。相传吴王曾在灵岩山上为西施建有琴台、梳妆台等。

〔8〕若:像。虎丘:山名,一名海涌山。在江苏苏州市西北阊门外。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三日有虎踞于上,故名。唐王朝避其先世李虎讳,改称武丘。后复旧名。泉石幽胜,上有塔,登眺则全城在目,为苏州名胜。剑池:池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虎丘山。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在这里找寻过吴王阖庐的宝剑;一说阖庐葬在这里,曾用鱼阳扁诸等宝剑各三千殉葬,故名。天平:山名,在灵岩山北,因山顶方平,故名天平山。尚方:山名,又称上方山、楞枷山,在原吴县西南。支硎(xíng形):山名,在原吴县西南,相传晋代名僧支遁曾隐于此山。

〔9〕太湖:在今江苏省南部,面积二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旧说有三万六千公顷。

〔10〕七十二峰:太湖中有大小岛屿四十八个,加上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尤以洞庭东山、西山、马迹山、三山、鼋头渚最为有名。沉浸:浸入水中。

〔11〕海内:古人以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犹言天下。《战国策·秦策一》云:“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12〕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为吴县:出任吴县县令。

〔13〕高第:在吏部举行的考核中列为上等者称高第。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常在皇帝左右侍从,备顾问应对等事。因执事在殿中,故名。魏或加官,或为正官。晋以后为正官。隋开皇六年(586),于吏部置给事郎。唐属门下省。元以后废门下省,而留给事中。明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之违失、章奏封还一权。魏用晦所任为刑科给事中,《明史·职官三》言其职责为:“刑科,每岁二月下旬,上前一年南北罪囚之数,岁终奏上一岁蔽狱之数,阅十日一上实在罪囚之数,皆凭法司移报而奏御焉。”

〔14〕惠爱:对老百姓施惠和爱护。

〔15〕扳留:挽留。又作“攀留”,即攀缘车驾挽留,表示对离任者功绩的肯定和对离去的眷念。

〔16〕由是:因此。好事者:喜欢绘画的人。事:从事。以为赠:即作为赠送的礼品。

〔17〕令之于民: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

〔18〕被:通“披”,受。泽:恩惠。荣:兴旺。

〔19〕择胜:选择形胜之处。

〔20〕尸祝:尸,代表鬼神受享祭的人;祝,传告鬼神言辞的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吴。”注曰:“庖人尸祝,各安其所。”尸祝在此处的意思是:将来把他当作祖先、神灵一样祭祀。浮图:梵语音译,此处指佛教寺院。老子之宫:即道观。老子是道教供奉的始祖。

〔21〕既去:已经离开。

〔22〕(quán全):恳切、难以舍弃的样子。

〔23〕苏子瞻:即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二年(1057)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任杭州通判,历知密州、徐州、湖州。御史劾以作诗讪谤朝廷,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元间,累迁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再贬惠州、琼州,赦还卒于常州,谥文忠。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宋史》有传。韩魏公:即韩琦(1008—1075),字稚圭,宋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仁宗时,西北边事起,韩琦任陕西经略招讨使,与范仲淹率兵拒战。韩、范久在兵间,名重当时,为宋廷所倚重,时人称为“韩范”。西夏和成,入为枢密副使,嘉中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立,封魏国公。琦为相十年,临大事,决大议,虽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卒谥忠献。《宋史》有传。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韩琦曾与其兄在黄州居过,黄州人以此为荣。苏轼作有《书韩魏公黄州诗后》一文:“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此处用韩琦之思念黄州之事言魏用晦思念吴县。

〔24〕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94)十月二十六日,苏轼作《书韩魏公黄州诗后》云:“而轼亦公(即韩琦)之门人,谪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则亦黄人也。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黄人,即黄州人。

〔25〕内庭:即内廷,宫廷之内。隆庆四年(1570),归有光任南京太侍寺丞,留京执掌内阁制敕房,纂修《世宗实录》,因此有机会在内廷与时任给事中的魏用晦见面。

〔26〕太息:出声长叹。

【译文】

吴县、长洲两县的县治,在吴郡的郡治所在地,两县划分境界各自管理。府城西南的众多山冈,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山峰,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灵岩山上,春秋时吴国的宫殿的故址就在那儿,还有西施的遗迹。像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处,都是名胜所在地。太湖浩浩淼淼,面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在湖中沉浮,真可以算海内奇观了。

我同年得中的好友魏用晦任吴县县令未满三年,因考绩列入优等被调入京城担任给事中。魏君任吴县县令期间有恩于民,离任时,百姓设法挽留却未能成功,魏君也舍不得离开他的`百姓,于是有热心人便画了一幅《吴山图》来送给他。

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县令确实是贤良的,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为蒙受其恩泽而感到荣耀;如果县令不贤良,那么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遭殃,感受到耻辱。魏君对于吴县的山河,可以说是增添了光彩了。今后有那么一天,吴县的老百姓将会在青山秀岩间挑选一块名胜宝地,在佛寺或道观里祭祀他,这完全是应该的。那么魏君既然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还对这里的名山那样眷恋呢?

从前,苏东坡称赞韩琦离开了黄州四十多年,还念念不忘黄州,以至于写下了怀念黄州的诗歌。苏东坡为黄州人把这诗刻在石碑上。由此后人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贤能之士到某一处地方,不单单会使那儿的人民不忍心忘记他,而且连自己也不能忘记那儿的人民。

现在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一天,他与我同在内庭,取出这幅《吴山图》给我看,一边欣赏,一边叹息,就命我写篇文章记载这件事情。唉!魏君对于我乡吴县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又怎能使我们吴县百姓忘记他呢!

【赏析】

8.《隆中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篇八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史上本无《隆中对》一说,隆中对的标题是后人加的。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冬至2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襄阳城西30里)(史料记载)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著名的“三顾茅庐”)。《草庐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诸葛亮出山后,没有任何的官职,直到刘备取得荆州四郡时才拜军师中郎将,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hào)为《梁父(fǔ)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yuè)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duó)德量力,欲信(shen)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chāng jué),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miǎn),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zhòu],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练习题及答案

一、,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陇亩 lǒng 倾颓tuí 猖蹶chāng jué 存恤xù 因屏人bǐng

夷越yí 胄zhòu 殆 dài 沔 miǎn 诣yì 度德量力 duó

二、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ò),是晋朝人,史学 家,所著本书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对,是回答、应对的意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 好:喜欢。 每:常常。 比于:和……相比。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友善:友好。信然:确实这样。

2、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

枉:委屈。 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顾:拜访。

3、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 遂:于是,就。 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 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 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度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遂:就。 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已:停止,罢休。计:计策。 安:疑问代词,怎么。

4、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惟天时:不仅 。 抑亦人谋:而且。 谋:筹划(得当)

挟:挟持,控制。 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不可与争锋:争强,争胜。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援:外援。 图:谋取。

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大概。 资:资助,给予。 险塞:地势险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懦弱。 殷:兴旺富裕。 存恤:爱抚、爱惜。

胄:后代。信义:信用和道义。著:显明。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修:治理。 政理:政治。身率益州之众:亲自。

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名词作动词。箪,用箪盛。壶,用壶装。

诚如是:确实像这样。 日:一天天。

四、词义归类

1、一词多义

谓 ①谓为信然说

②谓先主曰对-----说,告诉

已 ①然志犹未已 停止

②自董卓已来 通“以”

③已历三世已经

信 ①谓为信然确实

②信义著于四海信用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然 ①谓为信然这样

②然志犹未已 但是

用 ①遂用猖蹶因此

②贤能为之用 任用

此③用武之国 运用

为 ①好为《梁父吟》 唱

②谓为信然 是

③以弱为强者 变为

④贤能为之用 被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结为、作为

之 ①先主器之代词,他,指代徐庶

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助词,的

③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代词,它,指代益州

④先主解之曰 代词,他们,指代关羽、张飞

⑤孤之有孔明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因 ①因屏人曰于是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于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和、跟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 向

③曹操比于袁绍跟、和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

2、词性活用

箪 名词作动词 用箪盛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名词作动词 用壶装

3、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五、翻译句子:

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我不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自己的才智和谋略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②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能够同他争胜。

③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_这个人只可以到他那里去,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④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将军你呢?

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_这只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_

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_

⑦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

⑧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不同意这件事。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2、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

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傲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5、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6、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7、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军事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优势),此诚不可与争锋。(诚字强调要尊重这个客观事实)

(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内部团结紧密,地位巩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荆州是用武之国(兵家必争之地具有战略意义),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经济力量雄厚),但刘潭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刘表、刘璋两个集团内部极不稳定)。

(5)刘备是帝室之胃,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有号召力)

(6)联合少数民族 ----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联合孙权孤立曹操----使其两面受敌。

诸葛亮的对策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是完全可行的。他在对当前形势分析是都强调了“人谋”的重要性。例如:谈曹操的“以弱为强”时就指出---“非为天时,抑亦人谋”;谈孙权的地位巩固时则指出---“贤能为之用”;向刘备提出总揽英雄建议时表明---尽管刘备目前处境艰难,但只要“人谋”得当,成霸业、兴汉室的愿望还是可以实现的。

统观对策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1、分析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的方针;

2、指出荆、益两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

3、归纳策略上的主要之点并指出光明的前景。

中考试题及答案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因屏人曰 屏(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4)愿诸君勿复言 愿

5.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犹鱼之有水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 曹操比于袁绍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6.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3分)

翻译: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

翻译:

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答案:

4、(共4分)屏:命人退避 信:(通”伸“)伸张 日:一天天 愿:希望 (一词1分)

5、(3分)A (A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分别为并列关系、修饰关系的连词。C项分别译为”凭借“、”于是“。D项分别为”同“、”在“。)

6、(共6分)(1)这个人值得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您应当屈尊亲自去拜访他。(3分,就见1分,枉驾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2)将军亲自统率益州大军从秦川出击,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水来迎接将军您呢?(3分,”出于秦川“1分,”箪食壶浆"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7、(3分)A(应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今新野县)。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正面描写,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2)侧面描写,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以及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四部分(6)侧面描写,写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和器重。

人物形象

诸葛亮:才能非凡,目光长远,洞察时局,远大抱负,不趋炎附势。

9.五人份青春 篇九

那一年我们初三,从明晃晃的操场上走一圈下来,汗水应该是流了很多的,紧接着我们上正课,只是对于我来说,上课与下课都没有多少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上课聊天,必须借助纸条才能完成。

我们甚至已经发展到了拥有专门用来写纸条的笔记本,一本又一本,一本又一本,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五个人轮流写纸条,一张纸的确是不够用的。用一本传递起来也轻松,老师还以为我们是有多努力,奋笔疾书记笔记后还互相传阅,学习精神何其可嘉。

很多时候聊天都只是没话找话说些废话。

李子的父母说她要考不上就不让她读了,祺的情况也差不多,文和珠珠仍在迷茫着,而我,则是无为而治,就像骑车下坡不刹住一点,就这么放任其一去千里。我们的共同点在于,每天在纸条上唧唧歪歪最多的都是“考不上了怎么办”。

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是纸条上列举的大多数计划最终都无一幸免地搁浅在了思想阶段。不久,彼此就又开始插科打诨并且因此由愁眉紧锁转到乐不可支了。

传纸条的地下活动一直在安全有序地进行,唯一一次失手,是在化学课上,我和祺聊到高兴处,就停下笔,互相在课上扔一小团纸。得意忘形,乐极生悲,结果可想而知。站起来挨训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用写纸条的罪名来评价我们近乎幼稚园儿童游戏的掷物行为实在是不怎么合理。而祺则一脸懊恼,毕竟这确实不是一件多有面子多光荣的事。

也许比起祺重视的面子,我更注重于研究事情的本质。换句话说就是,我比较厚脸皮。

逃课

有时我会一个人站在教室门外的某个角落,看自己的影子在太阳的拉扯下变得很长很长。暗暗的,懒懒的,随意的,就像还未到达的远方。它开始摇晃,然后随着我的离开而消失。

初三开始祺就变得十分“林妹妹”了,倒不是说她开始变成一个很有才的淑女,而是,她开始“体弱多病”。当然,大部分是装的。

李子每每听到祺为了这个那个的理由要装病回家都要大翻白眼,珠珠和文则大肆吐槽,极尽毒舌。我什么也不说,只是每次拿请假条和送她下去的“陪护”工作都是由我担任。理由很清晰,我不想呆在教室里,哪怕出去喘一口气之后还得回来。

有一次语文课,祺和我打过招呼后就径直走上讲台,作为帮凶,我当然也是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紧随其后。

老师边写请假条边关切地询问那个已经进入病痛状态的祺,用不用让同学送你回家?

我转过头看祺,她眯着眼睛一脸痛苦,但眼中却闪烁着一丝小小的奸诈。我面无表情回过头,淡淡地说,我陪她回去。

我们骑着车一路欢声笑语。街上人烟稀少,只有满地阳光,静静地流淌,每一寸,都是被我们荒废了的时光。

我望着祺,突然觉得这个比我早出生10天的女生和我是那么像,一样的慵懒,一样的自由放纵,连在老师面前的表演也是一样的自然。不同的是,她演技精湛纯属自学成才,而我则是因为早就习惯了伪装。

回到家,我三言两语说完早退的原因就缩回房间,但耳边还是传来了妈妈的一阵怒骂。初三的每分每秒都十分金贵,可惜,这只是对于她来说,作为当事人的我却完全没有这种自觉。

我冷静地告诉自己,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逃课,只是换了一种较为含蓄的方式而已。

我,是个差生。颓唐而叛逆。

学习

我们之中,李子朋友圈广,又大大咧咧,不太管学习,但她说过,家里对她还是有期望的。我记得她说这话的时候我就坐在她的床沿望着她。她十分削瘦,目光平视,静静地说着,显得十分遥远。

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我们中考都考砸了,而且是彻底砸了个稀巴烂。

我倒是没挣扎过,毕竟是我自己最后故意放弃的。从全班第一名,到第二名再到第二十名是一个很轻松就能经历的过程。反正扔掉尖子生的光环,于我并不是有很大影响的。

我依旧一大清早骑着我那辆被我重新上色的奇怪山地自行车横冲直撞,用了3分钟跑完平时要用10多分钟的路程再听着上课铃声闯进校门;依旧在老师锐利目光的安抚之下为上课时身边浓重的学术氛围所“沉醉”,顺便补眠;依旧在下课时无所事事东游西逛再和别人扯几句闲语;依旧不交作业,即使交了也跟没交一样,完全照搬答案……

班主任说,你是很有潜力的,父母对你的期望是很大的,你只要努力就一定没问题的……她身体不好,我不忍心顶嘴,只是对着她那张苍白如纸的脸一个劲儿点头。点完头她说你进去吧,我就转身走进教室,继续聊天抄答案。

而我的同桌文则不同,她后来考不好也许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我们带坏的。她做事一向认真好强。我和她偷偷溜进学校尖子班补习,后来被班主任发现又灰头土脸地跑了出来;我们也曾一起问老师题一直问到晚上7点半,再摸黑走出校门;制定很多学习计划,一起瞎折腾的也总是我们。只是,这一切折腾看起来就像电视上大肆鼓吹的骗人广告,看似华丽,其实也就真的只是瞎折腾,完全没有实际效用。但我们却依旧乐在其中。

过程比结果更让我们快乐,因为那就像吃了沙漠中的毒草之后眼前出现的海市蜃楼,制造出一种我们很努力且未来将很有希望的错觉。事实上我们却没有真的努力。

五月底,拍毕业照那天,本来心情还有些感伤,她却刚好站在我旁边,在下面用右手的食指勾住我左手的小指。这种奇怪的牵手也就只有她想得出来,所以最终照片拍出来的效果是,在阴天沉闷的背景下,我在全班同学之中,笑得格外地山花烂漫,春满乾坤。

未完待续

李子和珠珠是同桌,而我、文和祺坐在她后面一排,大家坐得近了,难免会起一些或大或小的摩擦。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小打小闹中度过,吵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之间,每个人都和其他四个人闹过别扭,而与此同时,我们又都充当着和事佬与当事人的双重角色,哪两个吵了,其余几个劝架,一般不用太久就又和好了。

五个人之间的吵架,再难听的话也骂过,再剑拔弩张或者极端冷战的局面也出现过,但终究都过去了。

原因很简单,我们之间拥有更多的是快乐,而且这些快乐总是单纯而真实的。即使争吵,也都只是因为彼此的缺点碰撞造成,并没有真的涉及到伤害甚至是背叛。

这一点,也是最让人怀念的。

我们经常会站在某一个点上眺望远方,只是最后当我们真的都到达了那个远方的时候,偶尔想要回头,却往往会沮丧地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转眼大家都已经身陷高三,不会再那么沉不住气,但也似乎失去了些什么。是什么?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们都变得更加成熟,坚强。李子变得更加强大,珠珠变得更加豁达,祺变得更加懂事,文变得更加优秀,而我,则不再像之前一样倨傲冷漠。我们都变了很多。

现在,又是一个关卡,彼此都在努力着,即使我们散落于各个不同的地方,却依旧息息相关。

那一段青春,是五人份的,没有大风大浪,大起大落,却平淡绵长,清新明朗。或许当我们再聚到一起的时候,还会聊起曾经残留于记忆的那永不褪色的过往,还有那像清泉般的澄澈友谊——永不遗忘。

覆盖苍凉。

10.任末好学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篇十

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同学们钦佩他的勤学精神,常用洗净的`衣服换取他写满字的衣服。他临终时告诫别人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便是活着,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赏析:

任末的成功,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学习态度,务必克服一切困难,勤奋学习;二是学习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随时记录。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心得要随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学到有用的知识。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并不是靠短暂的记忆来见证的,而是要靠日月积累、刻苦努力得来的。

11.金陵访碑记(一) 篇十一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早在战国时,楚威王在这里设“金陵邑”,所以南京有了金陵的别称。三国时孙权建石头城,诸葛亮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今天,南京仍保留了龙蟠路、虎踞路、朱雀桥、玄武湖等与历史有关的古老地名。传世的大量南京碑刻,散布于南京各处景点街巷,见证了南京城的历史,也保留了精妙的书法艺术。古代称寻访碑刻为“访碑”,吴老师就带着同学们穿越历史,到南京各大名胜景点来一次“金陵访碑”的文化之旅吧!

南京现存最早的碑刻是东汉时期的校官碑,它也是江苏境内唯一完整存世的汉代碑刻,碑高148厘米,碑额上有“校官之碑”4个大字,正文470字为隶书,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院。碑文字体方正古厚,气韵沉雄,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碑”。

南京铁心桥东南的将军山古称岩山,山下有上断石村和下断石村,地名来源于三国时的“三段碑”。三段碑正式的名称是《天发神谶(chèn)碑》。话说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性格暴虐,导致国家衰落。他十分迷信,为维护统治,下令在岩山刻《天发神谶碑》制造“天命永归大吴”的舆论,可笑的是,仅仅4年之后,吴国就被西晋所灭。《天发神谶碑》内容虽荒诞,书法却珍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相传为大书法家皇象所书,书体若篆若隶,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书法篆刻都明显受其影响。

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是1965年燕子矶人台山发掘王彬家族墓地时出土的。墓主王兴之和王羲之是叔伯兄弟,但这个墓志字体介于楷隶之间,书风古拙质朴,与著名的《兰亭序》很不一样。《王兴之夫妇墓志》朴实严谨,方整遒劲,它与同期出土的《王闽之墓志》《王丹虎墓志》等,为东晋书法增添了新的品种。

在南京江宁、栖霞等处,散布着一大批南朝陵墓石刻,这些六朝古墓有石碑保存下来的很少,碑文清晰可读的就更是罕见。其中保存完整、字数最多、文物价值最高的就数位于栖霞区十月村的梁朝《萧憺(dàn)碑》了。此碑有5米多高,碑额上书“梁故侍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碑文近三千字,为徐勉撰,著名书法家贝义渊用正楷书写,一丝不苟,笔画遒美,结体茂密峻整,从书风看是上接钟繇、王羲之,下启欧阳询,承前启后,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

考考你,在《萧憺碑》附近有一组石刻,其中的梁萧景神道石柱题额上刻了一种奇怪的书体,竟然全是反字,同学们知道这种书体叫什么吗?

12.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 篇十二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评〕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杀人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瑀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注释

①太公望:吕尚,名望,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齐,为齐国始祖,故称太公。

②弃民:不可教训应该抛弃的人。

③三盈三虚:指孔子的门徒多次被少正卯的讲学吸引走了。

④两观之下:指宫门之前。

⑤壬人佥士:奸佞之人。

⑥匦:方匣。唐时设匦于朝堂,凡臣民有冤状及匡正补过、进献赋颂的,都可以投状于匦中。

⑦敕:皇帝的诏书。

翻译

太公望被周武王封于齐这个地方。齐国有个叫做华士的人,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宗旨,人们都称赞他的旷达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他三次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派人把他杀了。周公于是问太公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这样一个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的人,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我吕望都无法臣服、难以结交的人,就一定是不可教训而应该要抛弃的人;召他三次而不来,就是叛逆之民。如果为此反而要表彰他,让他成为全国百姓效法的榜样,那还要我这个当国君的有什么用呢?”

少正卯与孔子同处于一个时代。孔子的学生曾经多次受到少正卯言论的诱惑,而离开学堂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讲课,导致学堂由满座变为空旷。于是到了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就判处少正卯死刑,在宫门外把他杀了。子贡向孔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名望很高的人。老师您杀了他,会不会有些不合适啊?”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盗窃与之相比还算好的行为: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无实但却十分雄辩并能动人心,第四种是所记多为怪异之说但是却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助别人之错误还为其掩饰辩白。一个人如果有这五种罪恶之一,就难免被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同时具备这五种恶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这是不可不杀的。”

评译

因此,齐国没有懒惰之民,并始终没有沦为弱小的国家。韩非《五蠹》中所讲论的学说就是以此为本的。

如果小人没有过人的才干,就难以祸乱国家。如果小人有才能但愿意接受君子的指挥,那么未尝就对国家没有好处,而君子也不应该一概摒弃他们。可是少正卯煽动迷惑年轻人,甚至连孔子的弟子也不能幸免,几乎要胜过孔子,孔子还能和他同朝共事吗?孔子狠下杀手,不只阻止了当时因口才雄辩而扰乱政局的状况,也为后世以学术作为借口摒除异己祸乱国家者树立了“榜样”。

上一篇:生物制药专业简历下一篇:医院病历质控管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