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2024-12-19

高中历史试卷整套(共8篇)(共8篇)

1.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篇一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学者考证,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这是

A.商汤 B.武丁 C.盘庚 D.商纣

2.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 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 . 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4.古人所谓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 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6.“贤者举而上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导“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政策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9.隋王朝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朝 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D.科举制、均田制

10.下列各项内容和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有关的是①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 新的风格②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和《黄庭经》等③他博采众长,世称书圣 ④其子 王献之书法造诣也极高,父子合称二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下列事实不属于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影响而进行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契丹族创制自己的文字 C.西夏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 D.南诏实行复种制

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A.《考工记》B.《神农本草经》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13.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利,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 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免役收庸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1127——1368年,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对这两次过程相同点的认识是 A.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B.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C.实行行省制度

D.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15.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

B.唐朝户部

C.北宋三司使

D.明朝成宣布政使司

16.下列关于汉代官吏的分析,正确的有①察举制是选用官吏的主要途径 ②地方官要回避 本籍③官吏有任职时间规定④罪犯子孙不得为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8.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使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实行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20中国古代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南北分裂或对峙,最终多以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为结局。以下哪次统一却改变了这一定势

”A.隋朝统一

B.北宋统一 C.明朝统一 D.清朝统一 2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点,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 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 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周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23.**和**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金瓶掣签确定 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互相指定

24.据《明史外国传》载:崇祯时,历法益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令其徒罗雅谷、汤 若望等,以彼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篡修。文中的其是指曾与徐光启长期合作的 A.白晋

B.利玛窦 C.南怀人D.巴多明

.加强对管理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 权的是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御史台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玄宗 C.明太祖 D.乾隆帝

27.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 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

28.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中国四大发 明中的

A.印刷术和造纸术 B.造纸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印刷术 D.火药和指南针 29.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

A.由粟末发展而来

B.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八旗制度

C.建州等部明初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D.在奴尔哈赤时将族名改为满洲 3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酿酒

B.唐朝前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C.明代引进原产于美洲的高产农作物D.清政府鼓励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 门阁(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

材料二

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187人;《明史》“ 不下万余人”。——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醒世恒言》

材料四

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叫她嫁人,留 着她做什么?”——《金瓶梅》

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 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 有何看法?(4分)32.(3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股之取士皆本于学徒,鼓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

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 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期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

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 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 措施的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 以评价。(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说明拿破仑教育 改革的目的。(4分)

历 史答 题 纸

2.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篇二

第一, 时效性原则。一般来说, 考试试卷要在考后的一两天内讲评, 不能拖太久, 因为拖得越久, 学生对当时考试思考情况的印象越模糊, 这不利于讲评, 或者说讲评的效果差。

第二, 有的放矢原则。讲评试卷忌讳面面俱到, 尤其是开卷考试的历史试卷, 更无需面面俱到地去讲评, 有些试题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简单的、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 这类题型难度都不大, 讲评时就没必要在这些题上耗时。

第三, 点面结合原则。试题讲评不能“就题论题”, 单个的试题只是考查学生某个或某些知识点的“代言人”, 同一个知识点可以用题甲呈现, 换个角度又可用题乙呈现。我们的历史教师遇到此类题型的时候, 不妨在讲评时顺道就这类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性、系统性梳理, 做到点面结合。

二、讲评试卷的几点做法

做法一:评讲前对学生的答题结果做好数据统计。

通过统计后, 我们对学生的考试得分情况既做到一目了然, 又能在评讲时做到有的放矢, 既能重点地讲, 又能节约时间, 提高评讲效率。

做法二:在评讲前必须写出评讲教案

多数教师不喜欢写试卷的讲评教案, 而是直接对学生讲评, 这样的弊端就是造成讲评时有很大的随意性, 想到哪讲到哪, 没有系统性, 讲评的效果大打折扣,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 写评讲教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第一, 写前要做好试卷学生答题情况的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第二, 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制定不同题的讲评方法, 有的用讨论法, 有的采用启发式等等;第三, 要有评讲重难点。根据分析数据, 找出学生考试存在的问题, 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尽可能地挖掘, 全面分析学生失分的情况。第四, 要对重点讲解的题目正确答案作详细分析, 让学生明白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距。第五, 要有评讲小结, 总结出这一次考试与前几次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原因在哪里, 以后努力方向是什么, 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做法三:评讲试题时涉及到相关知识点该延伸的要延伸。

例如, 2011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仿真试题 (一) 》中有这样一道题:

◆三艘贩奴船正加足马力, 从欧洲驶向非洲, 此时船上装载的是 ()

A.黑奴B.烟草、蔗糖C.枪支杂物等D.棉花

给定的答案是“C”。这道题讲评时, 我先是在黑板上板书了包括欧洲、非洲、美洲在内的一个“三角形的地理位置指向示意图”, 在解释了答案选“C”的理由后, 反问学生:如果选“A”, 题干设问应该是怎样, 如果选“B”呢?有没有选“D”的可能?这样一来, 学生对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这一历史现象就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了。

再例如: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地区应是 ()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给定的答案是“D”。这道题难度虽不大, 但跨度大, 它涉及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对“边疆的治理”这么一个考点话题。于是我顺势将台湾、西藏等这些边防地区也抛给学生, 让他们整理出这些地区在历史上中央政府又是如何管理的。这样一来, 通过一道题, 能让学生将一个较大的考点话题做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整理。

做法四:调动其他学科的有关概念来服务于学生把握历史试题中的一些提法、问法。

例如, 《2011年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历史仿真试题 (二) 》中有道试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 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 (4分)

(2) 两个工程分别对当时的统治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3) 结合上述材料, 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3分)

这道试题在没给学生测试前, 我估摸, 第一小题对学生来说, 答出应该没什么困难。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学生将“功能”与“意义”等同了, 全班90%的答案都是诸如“图一:都江堰使得洪水不再泛滥, 成就了“天府之国”;“图二:大运河使得南北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此类的表述文字。

3.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篇三

[关键词]考试命题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114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历史高考命题中越来越体现出“选择性”和“导向性”的统一,在“科学性”和“标准化”等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高考命题向“能力考查”方向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使高考试题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它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这也就要求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此种要求和变化,不但要做一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而且还要做一名“会命题、命好题”的教师,不断夯实基础,修炼内功,以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艺和命题水平,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业务能力。本文试从高中历史命题的操作与评价层面,就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命题水平这一话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高中历史考试的几种基本类型

高中历史考试一般情况下有四种类型:形成性考试、诊断性考试、终结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

形成性考试就是平时所说的单元测验,主要用于监控、调节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强调的是通过反馈改进教学。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时要顾及所有重点主干知识的掌握,整体反映平时的训练质量。要突出连续性,有周期特色,也要跟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提倡用教辅资料上的现成试题,因其往往反映不出课堂教学质量。

诊断性考试主要用来考查学生进行新内容学习或复习授课、专题性教学前的知识、能力准备情况,以便了解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高中历史教师命题时要以各个年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为基准,掌握准确的数据,以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有时称之为摸底考试。新年级、新接手的班级,一般都要进行这样的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的考试,通常的期末考试、毕业考试、文理科综合考试等都属于此类。其基本功能是评定学生的学业等级,展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它也被称为过关性考试,难度系数较高。

选拔性考试是最核心的考试,高考和平时选拔学生进入集训班都属于这类考试。复习时所常用的模拟试卷也有这种命题特色,但没有选拔的功能。这类考试的命题一般都是由专家完成,年轻的高中历史教师关键要及早了解这类考试的命题要求、命题过程、试卷特点,以便于平时注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训练。

二、高中历史教师研究考试的常用方法

考试的水平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却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命题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首先要提高对高中历史试卷的评价能力;其次是注意模仿优质高中历史试卷的命题方式,在模式上保持一致;最后是从对优质高中历史试卷的改编到高水平的原创。

先讲提高评价能力。一张好试卷是让考生以高兴的心情进出考场,不同的心情接受考分。现在有一个现象:高考结束后,有部分教师到处吹牛猜到了题目,其中不乏一些老教师,但他们最后的平均分都不突出,为什么呢?现在高考都考学科的主干知识,猜到了也就意味着又有猜漏了,遗漏了主干知识怎么拿好分数?这些现象都属于缺乏评价能力的表现。评价能力提高先要了解各类考试的性质,这在前面已讲到,各自的标准是不同的。然后是了解好题坏题的评价标准,这在后面单独讲。最后是多实践、多看。高考题为什么好?因为十年八年后还有生命力,而平时的期中、期末题目很快没有了生命力。评价能力提高相对会快一些,就像看别人挑担一样,毕竟不要自己操作。但这一过程很重要,会评价是进行考试研究的前提。

再讲模仿。想提高命题水平,模仿是必走的一条路。高中模仿高考,初中模仿中考。高考、中考的指挥棒就是这样来的。模仿的过程首先是形似,在形式上要相似。有时看到兄弟学校的试卷,针对性不强,感到他们的研究水平不高。行话叫走平行线,不是重合、交叉线。考的和练的分开了,难出好成绩,误人子弟。高级模仿是神似,要深刻理解高考命题的内涵。例如高考0.6的难度系数控制,易、中、难题是3∶5∶2的比例,主干知识考核的原则,新颖角度设问的技巧,分层次推进增加区分度的方法,超纲小字部分的回避原则,反猜题的技巧等等。掌握了这些东西,在平时课堂教学时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教材,归类分析更加到位,知识拓展更加合理。

改编和高水平的原创是高级层面。有部分教师教了一辈子书,还是不会出题,实际上是没有达到这个层面。平时的考试一般都是改编的。改编先是选择,挑选一些立意好的,然后在材料上作一些删除、增补,在设问上进行梯度和区分度的调整,适应被测量的对象。这样不仅方便,而且试卷漂亮。改编有两个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是怕出现太多的陈题,这需要通过你的积累进行处理。高考中经常出现教授原创陈题现象。二是试卷太难,基础题过少。抄别人的试题不能都挑精华,要有平衡意识。原创指一些关键考试时使用,原创可以避开陈题,更加贴近书本,贴近学生,更可以体现鲜明的个性特色。年轻的高中历史教师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多思考、积累,自己的原创题可以在考试中接受反馈,看区分度如何,学生适应性如何,同行评价如何,手熟了水平也提高了。

三、高中历史试题的评价标准

1.目标性:试卷符合考试大纲的情况和试题所涉内容的规范情况。以能力立意为主。要避免出现超纲问题,处理好不同版本问题,兼顾内容的全面性等。

2.覆盖性:试卷的知识覆盖面的情况,是否体现考纲和教纲的重点。既要体现主干知识,又要考虑到一、二级标题等。

3.适用性:试题题型是否适合测量对象的心理特质及其行为标准。要注意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与高中考试的差异。

4.相关性:完成试题所需要的知识、认知技能、过程方法与要测量的行为目标和内容领域是否一致。材料的选择和提示语言的运用,指向是否明了等。

5.公平性:试题是否有民族、地域、学校、性别、家庭背景等影响公平性的偏向。要对所测对象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是分省命题的原因之一。

6.明确性:试题文字表述是否明确、简明和恰当。有的试题前面的文字太多,分散了考生注意力。有的过于笼统,看不懂,无从下手。这都应该避免。

7.导向性:试题及其各部分的指示语是否完整、简明、准确,指示语作用范围是否恰当。

8.合理性:试卷题序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考生答题和教师评卷。如开头试题,不能“当头一棍子”,否则考生心态容易出问题。试题的答案尽量唯一,以便于不同阅卷教师减少误差。

9.适当性:每个测量目标和内容领域的试题数量是否恰当,不能过分集中。试卷的阅读量、书写量、运算量是否恰当。

10.难度:试卷整体难度估计情况。一般标准:非常易(0.75以上)、较易(0.65~0.75)、适当(0.55~0.65)、较难(0.45~0.55)、非常难(0.45以下)。难度根据考试的性质决定,控制难度凭经验。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命题功力。

11.区分度:这是一份试卷优劣之核心。要求试题有层次性。既要有易、中、难的分值比例,高考是3∶5∶2;又要有许多分层次设问,能拉开不同层次的差距,是常用的方法,也增加试题的厚度。这个环节处理好,就带来信度和效度。

12.政治性:试题是否有政治性(含宗教、民族、法律、道德等方面)错误。上网发表、交流都应注意。

13.科学性:试题是否有科学性错误,主要是学科知识。例如宁夏的人均产值曾出现过问题。

14.新颖性:试卷是否出现陈题。设问的角度应新颖。有时可以从例题或各类考试试题中直接改编。

15.独立性:试题是否出现无关条件,与其他试题是否有关。可以跨学科,但不能代替。

16.准确性:试题、答案及其评分标准是否会产生歧义和争论,要及时改动。状元们拿高分跟试卷规范有关。平时花费不少时间在这个方面。书本作依托,但不能作为唯一根据,要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17.江苏特色:知识上涉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稳定、厚实、区分度好、角度新颖、导向合理。

18.总体评价和调整:

题号分值难度分布易中难难度系数预测得分

一份高质量的试卷,开始要有双向细目表,确定考查的内容、方式;过程要分工,以一比三或四的比例进行原创;要民主协商进行选择,各抒己见;要进行总体评价,进行初期量化;要引入审核机制,不能流于形式;要进行最终打磨,出精品。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更多地进行资料的积累和分类。分类要有类型意识和年代意识,也要经常性积累经典题,剔除旧题。保留经典试题以电子文本保留和教科书保留两种方式并重。这样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虎添翼,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

4.2014年海南历史高考试卷分析 篇四

一、试卷的特点

1. 试卷较好地体现了高校选拔新生的命题原则, 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全省参加考试人数23371人, 全卷平均分44.55分, 最高分89分。90-80分数段的人数为19人, 79-70分数段的人数为467人, 69-60分数段的人数为2519人。及格率为12.9%。60-45分数段的人数为8517人, 45-30分数段的人数为8599人, 29分以下分数段的人数为3114人。

2. 试卷最突出的特点是加大了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考查力度, 不回避重大时政热点。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敏感时期。全卷有三处涉及了这一热点问题。如:21题就考查二战后美日关系, 27题考查了抗日战争中的文化统一战线, 31题考查《旧金山和约》。28题用意在于广泛借鉴, 吸收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为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29题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 能体现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

3. 试卷注重对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考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历史试题命题的基本发展趋势。非选择题部分更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对所预设的问题根据材料提供的史实, 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概括、说明、分析、理解、比较等。如选择题第2、3、5、9、13、15、16、19、20、21、24题为“反映”类, 第6、12、18、22题为“表明”类, 第10、14、21、2 3 题为结果、作用类, 第8、25题为原因类。非选择题第26、2 7、28、29、30、31、32、33题主要考查特点、原因 (背景、历史条件) 、影响 (作用) 等, 尤其侧重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两大能力。

4. 命题角度贴合海南学生和教育水平的现状。首先, 表现为材料的呈现不采用全文言文材料, 没有出现晦涩的长篇外文翻译材料。其次, 设问充分体现教材知识与材料的结合, 所有的历史主观题, 几乎都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字样, 说明今年高考题较之往年更注重所学知识与所给材料的结合, 让学生在理解与思考方面不觉突然与陌生。其三, 设问的关键词比较明确, 这样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解答, 减少了审题理解的模糊性和难度。今年的历史高考题关键词集中体现在这几方面:一谓语用词有“概括”、“简析”、“指出”、“说明”, 二宾语用词有“背景”、“原因”、“历史条件”、“影响”、“特点”、“历史作用”、“变化”、“影响因素”。体现了历史试题难度降低的趋势, 更贴合了海南学生和教育水平的现状。

5. 试卷的不足。 (1) 试卷内容的设计上看, 整张试卷都是文字材料, 材料呈现形式单一。 (2) 没有体现海南特色的试题。

二、考生答题情况

1. 客观题考生得分情况。

2. 必答题26、27、28题考生得分情况。

呈现的特点: (1) 本次评卷通过评分细则的制定和各题组长的努力, 基本界定全抄材料和摘抄材料的区别, 评分尺度的把握比较准确, 使考生的得分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 (2) 问题的设置均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因 (背景) 、影响、概括特点, 学生无理解障碍, 容易作答。 (3) 27、28题只要恰当地摘抄材料就可以获得4-5分。 (4) 26题比27、28题平均分稍低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中有部分文言文, 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3. 选修题29、30、31、32、33题考生得分情况。

呈现的特点: (1) 选择33题作答的考生人数第一次超过29题。说明更多的考生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 摆脱教师讲授的固有模块, 懂得“趋利避害”, 理性思考, 独立判断。 (2) 从各题平均分来看, 32、33题得分最高。主要原因是32、33题第一个设问为“根据材料作答”, 直接从材料可以找到4、5分, 其他选修题目两个设问均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命题人在选修模块试题部分, 企图实现形式和难度上基本保持一致的意图还尚未达到。 (3) 29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文材料呈现, 结果平均分之低出乎意料, 经过分析发现该题是所有选修题当中唯一没有办法直接从材料找到得分点的。其次学生思维层次较为单一所致。 (4) 30题平均分最低是意料之中。原因是相对于中国史, 学生认为世界史更难掌握。其次从该题问题设置看, 第一问历史条件要求学生的思维跨度要大, 第二问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设问比较拗口, 学生审题不到位, 解题乏力。 (5) 31题平均分为近几年以来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得分最高的一次。主要原因是第一问可以从材料中完整地得出答案。

三、从学生答题情况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时间错乱, 史实混淆, 概念模糊。

2.对材料没有任何加工和整理, 照搬材料原句来撞分的情况比较严重。3.思路单一, 发散性思维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特点类、影响类答题时, 单纯从一个角度写三四点, 不会考虑从其他角度作答, 答案普遍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感。

四、教学策略建议

1. 教学中要降低难度, 提高灵活度。注重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综合素养的长期积累和培养。

2. 针对历史卷中出现的关键词, 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

3. 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认识呈现材料的历史大背景, 尤其是时代的主要矛盾, 高屋建瓴地审视材料, 学会用比较史观、整体史观去分析运用。

4. 培养学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的逻辑思维能力。

涉及背景、原因、特点等考查项目, 一定要在平时的高三复习课堂上专题专练。高考仅有90分钟, 但学生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 教师要注重平时严格细致的培养和课堂教学的训练, 注意纠正学生在主观答题中出现的不良习惯, 并告知行之有效的答题技巧。如: (1) 忌脱离材料与时代特征, 天马行空式地空发议论; (2) 忌挂一漏万, 宜点到为止; (3) 贯彻论从史出的原则, 答史实比空发议论更有得分力; (4) 有意识地模仿和记忆关于背景、原因、作用、影响、特征的概括性词句、动词。体会其层次和逻辑关系; (5) 学会抄材料:要摘抄而不是整段抄, 找标点、分层、写序列号, 最好对材料有稍微地变化或调换位置; (6) 强调答题规范:提示语、序列号, 重要答题要点写前面, 补充要点写在后面。

5. 对学生而言, 背书不是万能的, 不背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该背的还是要背。

五、对命题者的一点建议

5.初中历史试卷讲评教学初探 篇五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试卷讲评 方法探讨

从这几年来我所了解的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在历史试卷答题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历史事件整体感悟能力不强,答案生搬硬套,整段照抄,缺少分析和归纳,这与实行开卷考试的初衷大相径庭,的确让人担忧。面对这种令人担忧的情形,根据我个人的历史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试卷讲评课的原则

1.试卷讲评课要注意及时性。一套试题做完后,不管学生程度如何,都有想知道自己考得如何、知道正确答案的迫切愿望,这时趁热打铁,对于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落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由此,试卷讲评应及时进行。我经常今天考的试卷晚上就挑灯夜战的改出来,以便第二天可以讲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的记忆表象,容易及时纠正其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试卷讲评课要注意典型性。教师在讲评试题前应该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对多数出错的题型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评。讲评课不能就题讲题,要从一道题出发,在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进行多角度变化和创新,让这一道题带动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试卷讲评课要注意兼顾性。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试卷时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的层次性,把难题给优生解决,把易题给学困生回答,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既能兼顾到好生、中等生、学困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域里,有不同的收获与启迪。

4.试卷讲评课要注意激励性。学生一般在考试后情感会表现出强烈的两极性,有的是太过自信、自以为是,有的是太过自卑、心灰意冷。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激励的方法。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的学生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也应该包含殷切的期望,这样才能使学生能面对现实,振作精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

二、试卷讲评课的环节

1.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高明的医生能给病人开出良方,关键在于探明了患者的病因。由此看来,教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在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评前,除认真独立做完试卷外,还要进行有关成绩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此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试卷讲评课要讲究实效性。一堂试卷讲评课应该充满思维与思维之间的碰撞,也就是学生与学生、甚至是学生与教师的争论。这种交锋在很多学校都屡见不鲜,但教师应利用这难得的思维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潜在的意识和能力,不要将视野局限在所谓的“正确答案”上,而应采取各种手段来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展开。试卷讲评课要和谐互动才能增实效,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热情讨论、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与老师的平等对话、与同事合作交流的过程,既让老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上还需要进行哪些改进,也有利于达成学生与老师在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真诚信任,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吧。

3.试卷讲评课要讲求方法。俗话说:“喝牛奶要品出芳草的清香”——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试题知识隐含的本质规律,对各类题目要概括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方式,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能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的效果。例如,在主观题中,很多题目要求相关历史中得出经验教训、启示。其实,认识、启示题的作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1)一般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要注意答案与前面答案或设问的协调;(2)启示是有借鉴意义的,用于指导现实活动,而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东西才能起借鉴作用,因此答案必须整理提炼,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切忌过于具体,缺乏概括;(3)答案应该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并且必须用正面语言表达;(4)只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学生如果带着这样的共性规律去回答启示题,就不会漫无边际、不着要领了。

除此之外,教师在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前还要记住“三切记”:一切记逐条不分主次地对答案。二切记将分数作为责怪、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三切记满堂灌,不给学生思辨、互动、订正的时间。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要以及时性为前提,典型性为基础,兼顾不同层次学生为主线,教师课前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课中要讲究实效性和讲求教学方法。让每一节历史试卷讲评课鲜活地生成于乐趣之中。(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正军.走进数学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1,(6):119 -119.

6.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篇六

2011年的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综合研究今年高考试题, 可以说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新中带奇。具体来说, 有以下特点。

(一) 立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突出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2011年历史试题均依据考试大纲或本省市考试说明, 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同时,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与焦点问题。

1. 考查时间、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基本知识与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归纳等基本能力。

如北京文综第23题历史文献排序;天津文综第9题国际关系大事排序;上海单科第9题的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民族政权的对峙;广东文综第23题的马歇尔计划;福建文综第23题的杜鲁门主义;浙江文综第12题“小国寡民”;浙江文综第15题的明清会馆;江苏单科第15题罗斯福新政内容;山东文综第9题的科举制与读书、做官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等。

2. 焦点及热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必然会涉及的问题, 在2011年的高考试题中, 侧重考查以下焦点与热点问题。

(二) 利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2011年高考试题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材料, 如图片、示意图、漫画、海报、宣传画、表格、媒体报道、诗歌、歌谣等, 有的甚至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具体表现如下。

1. 图片材料。

课标文综第25题“货币使用示意图”, 第32题商品、资本流动示意图;天津文综第4题的“大清邮票”, 第10题的“马拉汽车”;江苏单科第7题“天津同升和帽庄”, 第17题“阳台对话”;山东文综第10题农业生产工具, 第13题营业执照;福建文综第14题的坎儿井, 第24题布雷顿森林体系变化图, 第16题的境外抗战;浙江文综第22题的绘画作品, 等等。

2. 漫画材料。

北京文综卷第17题“殖民侵略”;江苏单科第2题“进士分布图”;福建文综第22题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漫画;安徽文综19题“近代德意志代议制 (政体) 的特点”;上海单科33题“对垄断组织本质的认识”;四川文综17题“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的社会诉求”, 等等。

3. 表格材料。

北京文综卷第19题企业结构表;山东文综第12题民族工业的发展;广东文综第17题农民会员数量变化原因, 第18题杂志封面等;上海单科第3题“欧洲中世纪的采邑制”, 第29题“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南单科第22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日本政局变动的社会因素”;福建文综第24题“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等等。

4. 重要历史人物言论。

课标文综第26、27题, 分别摘选黄宗羲、苏格拉底言论;江苏单科第9题、第10题、第24题A, 分别摘选费孝通、毛泽东、米庆余等言论;福建文综第18题、第41题B, 分别摘选林则徐奏章和康有为、白寿彝言论;浙江自选第9题, 分别摘选夏衍、[美]马士的言论;海南单科第29题, 摘选奕䜣等言论, 等等。

5. 对思想史的考查较多, 难度相应较大。

江苏单科第5题用进化论的观点诠释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第13题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天津文综历史第3题李贽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课标文综第27题苏格拉底捍卫思想自由原则的主张;北京文综第20题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福建文综第21题文艺复兴时期探索与发现、思想与文化等成就;浙江文综第38题顾炎武的分权和评判君主专制思想;山东文综第27题黄宗羲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安徽文综第14题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对待西学态度的比较, 等等。

(三) 古今贯通, 中外相联。

2011年高考试题中, 贯通古今、中外相联的题目较多, 这类题目综合性相当强, 难度相对较大, 试题分值都较高。如天津文综历史第12题的古今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分) , 第13题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近代中国与全球化的关系、对全球化的认识;山东文综第27题明清儒家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福建文综第38题古今中国政治的重大变革;浙江文综第38题中国古代到现代的政治文明;安徽文综第35题古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等等。

(四) 贴近生活, 关注热点及地方文化。

1. 社会生活在高考试题中也成为命题关注的区域。如天津文综第6题;浙江文综第17题;江苏单科第7题, 等等。

2. 考查地方历史、关注地域文化。新课标自主命题的省市试题重视地方历史文化的考查, 给本地考生以亲切感。北京文综卷第12题北京出土的货币;安徽文综第12题的安徽名胜古迹和第35题的古代安徽经济, 等等。

(五) 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题屡有出现。

2011年高考试题重文史常识与史学研究的考查。如天津文综第1题的古今地名对照;山东文综第27题史实与史观;广东文综第38题;浙江文综第14题;安徽文综第22题;浙江文综第14题, 等等。

个案评析:

1. 课标文综卷。

(1) 创设新情境, 提供新材料, 在新情境下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主干知识少, 边缘化知识变得重要。尤其是选修内容。如第45题答案完全来源于材料中, 与课本知识无任何联系。第47题显得有点偏、难。

2. 北京文综卷。

(1) 稳定性。试题形式和分值仍然保持不变, 材料沿袭以往风格。即围绕某一主题, 引用四段材料, 探究四个问题。如第37题以“国家制度”作为切入点, 分别从“秦到汉的政治制度”, “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等4个方向设计问题。 (2) 时代性。北京文综卷从来不刻意回避热点, 如第38题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努力。

3. 天津文综卷。

延续2010年的试题布局, 将政治、历史与地理三部分明确分开;关注主题知识、热点问题, 如第6题的民生问题、第7题城市化、第8题的危机意识、第9题的单位GDP能耗、第12题的法制与社会。

4. 安徽文综卷。

继承2010年试题的特点, 稳中求新。 (1) 创设新情境, 引用新材料, 知识考查与能力立意并重。如第12题的安徽境内的文物古迹;安徽文综第13题绘画作品;第16题的中国军队境外抗战;第19题德意志第二帝国漫画;第20题大国崛起示意图。 (2) 选修内容一改2010年单纯采用选择题的方式, 而是一道选择题、另一道与非选择题相整合, 分值基本基本稳定在10分左右。 (3) 两道非选择题的设计可以说是东边日出西边雨。一道题延续2010年强综合、大跨度的设计特点, 如第35题中国古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道题则是中外横向对比, 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如第36题的政治制度变化。 (4) 关注社会热点。如第22题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露问题。

5. 福建文综卷。

(1) 考查内容基于模块, 突出主干知识, 引用丰富材料, 体现能力立意。如“坎儿井”、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美国的经济危机。 (2) 运用新材料, 纵横考查历史知识。如第38题第二小问, 通过三个时段和三幅漫画解读出有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与当时的国际环境, 总体要求比较高。

6. 广东文综卷。

创新仍是广东历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2011年表现为:如第16题以辛亥革命后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为题, 从微观中看辛亥革命宏大历史的影响;第17题以大革命时期农民入农会的数量变化看北伐战争的影响;第38题将历史知识与史学研究相结合, 第39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思潮的兴起与变革,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等等。

7. 江苏单科卷。

(1) 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泛, 图文并茂。如第2题、第6题、第7题、第11题、第17题等。试题难易度起伏较大。如第1题学生可能就会碰钉子。其他如第6题、第9题等难度亦不小。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的科举制、第4题的行省制、土地制度的变迁等。非选择题以“小切口、深分析”的方式设计, 新颖而有高度, 具有综合性、探究性的特点, 如第21题儒学的教化功能;第22题剖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表现及评价;第23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原因、对政治的影响及认识。

8. 山东文综卷。

(1) 灵活考查思维能力。如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 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 考查历史思维深度与广度。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欧美四个主要国家, 从时间上涉及近代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考查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 (2) 突出研究性, 注重对历史理论和历史方法的考查。如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 突出了史料在历史探究中的地位。

9. 浙江文综卷。

整体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 凸显理解和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融为一体;贴近时代生活, 强调“以史为鉴”。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辛亥革命100周年、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中东问题, 引导历史教学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世界意识的现代公民;注意梯度区分, 关注知识联系, 如第12、21题中外关联, 第38题古今贯通, 等等。

二、2012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提升策略

高考复习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一) 夯实基础知识, 理解历史概念。

考题形式千变万化, 新颖材料层出不穷, 但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大家的历史知识贮备上面。因此, 要脚踏实地, 稳步推进, 牢固地掌握备考知识点, 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为下一轮综合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重要经济政治制度、重要历史概念、重要历史结论等, 并作相应的分类、对比研究;通过多种途径梳理主干知识;注意对历史素养方面知识的复习。

(二) 把握历史主干, 重构知识体系。

在夯实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 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意义重大。最好是打破模块局限, 构建通史框架体系。按历史发展的阶段重新整合历史知识, 构建通史框架, 加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史观。

(三) 了解基本史观与史学范式。

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证史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实事求是;英雄与人民群众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等等。

2. 全球史范式。

要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查。尤其是要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主动融入世界, 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表现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3. 现代化范式。

它强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 从而带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变化。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现代化的理论来阐释历史。

(四) 关注人类社会。

在平时复习时, 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 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公民意识为例。历史上, 封建专制制度、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培养了适应封建政治文化发展的臣民意识, 根本谈不上什么公民意识。近代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革命, 公民意识在不断提高。但近代的中国, 民众的这种意识却极其淡薄。改革开放后, 随着思想得到了较大的解放, 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 我国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在复习过程中, 以公民的民主法律意识为主线, 联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律制度与人文主义, 古代中国封建专制集权制度, 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与革命, 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等史实, 来构建小专题进行复习。

(五) 训练高考试题, 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能力只能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科学的训练是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高考试题的规范性、导向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要注意训练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尤其是新课改区的试题) 。

7.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 篇七

笔者认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功能是:找出试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及其根源、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巩固拓展相关的知识和提高相关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部分历史教师常常忽视讲评课的主要功能, 而走入一些误区。

一、历史试卷讲评课中常见的误区

1. 准备不足, 讲评随意

部分历史教师比较重视新授课、复习课, 却忽视讲评课, 甚至不把讲评课看成是一类独立的课型, 认为讲评课无关紧要, 所以课前往往准备不足, 课堂上随意讲评, 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 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 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

2. 赶课时, 单纯核对答案

课改后, 高中历史课内容多, 课时少是常态。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 往往单纯按照标准答案给学生核对试题, 把历史讲评课异化成教师念答案, 学生抄答案的课。这种做法只会产生一个结果, 学生对选择题无法知道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对材料题无法知道怎样才能组织到这个答案, 更谈不上对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方法技巧的巩固和提高, 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3. 逐题讲评, 没有重点

有的教师讲评试卷, 从第一题一直讲到最后一题, 面面俱到, 没有侧重点;其实, 一份试卷有一个整体难度系数, 但各题的难度值是不一样的, 有的题目的难度值在0.85以上, 也就是说整个班只有极少数学生出错, 此类题目可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辅导, 没必要占用课堂时间, 以提高课堂效率。

4. 就题讲题, 不求拓展

孤立讲评, 不求拓展的现象在历史讲评课中也相当普遍, 授课教师在讲评时, 往往就题论题, 忽视整体考查的功能;现在的中、高考试卷中出题组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也就是说各题是作为考查的知识链中的一个环, 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环。

二、编写教案, 描绘讲评课的蓝图

试卷讲评课的基本架构是一“评”, 二“讲”, 三“练”。一“评”什么呢?评试卷的考点分布、长度、梯度、难度值等;评教学双方的成绩、问题、对策。二“讲”什么呢?讲错因, 讲路径、技巧、规范, 拓展与考点相关的知识体系。三“练”什么呢?练“盲区”“弱区”, 又练“巩固”“拓展”。但这些基本架构的内容都需要教师亲自去编写。那么, 怎样才能编写好历史讲评课的教案呢?

1. 认真阅卷, 做好统计工作

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 阅卷的准确度越高, 统计的数据越准确, 反映的问题就越客观, 采取的应对措施就越有针对性。为此, 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统计试卷中各考点的分布情况, 并对各模块和各考点所占分值比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另外要统计分析试卷中各题的难易程度、明确各种难度值的题所占分值的比例;再根据统计情况明确要复习拓展的知识点和设计纠错练习。

(2) 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方面要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 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 并建立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例如, 在《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 笔者曾经这样统计:

A.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选择题12小题, 每题4分, 共48分。各小题得分情况, 统计如下:

从上述数据可知, 本校第一卷平均得分33.82分, 得分率为70.5%。可见, 选择题总体得分率较高, 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掌握比较到位, 但与省、市平均分仍有些差距, 如第16、18、20、22、24题等相对较难的题目, 我校得分率都比较低, 说明我校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比较差, 遇到难题失分严重。

B.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分析

同样对非选择题得分情况也应当进行统计分析, 在此不再赘述。

C.分析归纳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

依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及与学生面谈调查, 发现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主要有:

a.审题粗心大意, 忽视题干中的限定项;b.历史概念模糊不清;c.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d.解题方法不当;e.获取信息能力有限。

2. 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历史讲评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怎样才能不再错。因此, 讲评课要在科学分析试卷的内容和结构、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明确应当联系复习的教材内容、要拓展的知识点, 并将其归类化、小专题化;要明确学生应当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还应当明白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 历史讲评课授课内容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总结考试情况。根据自己对试卷的分析统计结果, 如实向学生说明情况, 有成绩的表扬激励, 考不理想的总结经验教训。例如, 在平时单元考时, 笔者通常将本次考试与以前考试对比, 将本班的成绩与别班的对比, 使学生得到激励、得到鞭策。

(2) 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 总结命题及解题规律。笔者讲评试卷时都在课前统计时将题目归类, 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归类题目, 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总结答题规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考场心理素质。

(3) 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确定纠错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才有可能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笔者常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先让他们自查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再共同有针对性地去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最后, 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相关的知识点, 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4) 联系相关知识, 拓展延伸知识链条。历史讲评课能否取得最佳效果关键是知识的联系与拓展, 这也是讲评课的复习功能之一。笔者常在讲评课中, 结合具体问题联系相关知识点, 启发学生学习思考, 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由于课前已引导学生分析归类题目, 所以此部分的联系拓展可谓是顺水推舟了。

以上四个部分都是必须的, 但课时有限, 要突出如下重点内容: (1) 统计中得分率低的题目所对应的知识点。 (2)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 但又是“课标”和“考纲”要求的知识点。 (3) 以前曾经纠正过, 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难点。 (4) 学生必须具备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技能。 (5) 影响解题准确率的非智力因素。

3. 制订讲评的方法

讲评方法的设计要避免方法单一、越俎代庖, 要授之以渔, 使学生掌握规律性的学习法, 这就需要遵循下列三个原则: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积极参与讲评课的全过程。

(2)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原则。对于得分率高的题目, 可在课堂不讲评, 课后个别辅导出错的学生;对于得分率低的题目、典型性错误等要作为普遍性问题作重点讲评。

(3) 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如前文所讲的“准备不足, 讲评随意”“就题讲题, 不求拓展”等, 历史讲评课应该这样上吗?其实, 历史讲评课应该坚持温故与知新相结合原则。它除了分析具体题目外, 还应当对相关知识、易混概念、技能技巧进行综合复习, 使学生通过测验、讲评, 找出知识的缺陷, 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4. 准备变式纠错练习

确定了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后, 还要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变式练习, 以巩固、深化讲评课的效果。

5. 注重方法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杨子坤教师说:“历史学科能力作为一种心理特征有很强的综合性, 它应当包括知识、观点、方法和技能技巧, 主要因素是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它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基本思维方式, 需要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归纳、抽象和概括、系列化和具体化等基本思维方法, 需要敏捷性、多向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辨析性等基本思维品质。

的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讲评课的目的如上文所说“明白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 怎样才能不再错”, 其实质是掌握方法去正确解决已有的问题和新的问题。所以, 讲评课成败的又一关键是方法的指导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历史试题主要有两大类, 即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讲评课必须讲相应的解题方法, 落实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比较法、直选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顺藤摸瓜法等。如, 顺藤摸瓜法即根据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的知识先确定一个或两个正确的选项, 以此作为基点, 然后以此对其他各选项进行比较辨析, 顺藤摸瓜,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材料解析题也称史料解析题。“史料解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从提供的文字、图表等史料中获取信息, 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对提取信息的分析、归纳、评价的主观题型, 在现在的历史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解题步骤主要有:

(1) 要认真审题, 扣准“五要素”, 审清问答项、限定项。审题要“咬文嚼字”。主要是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 准确无误地审清问答项、限定项, 把握“要做什么”“条件是什么”。

(2) 带着问题看材料。一看材料的主题和出处, 二找中心句、关键词, 三注意几个标点符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等, 四要弄清材料有几层意思。

(3) 将中心句、关键词转换成答案。答案要表达成句, 意思完整。答案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列化。

三、依案施教, 注重课堂效果的生成

教案为讲评课描绘了蓝图, 即精心备好的教案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另外, 教案中预设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笔者一般在讲、评、练三个架构的基础上, 按四大模块实施教学:

1. 概括总评

笔者一般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公布考试总体状况 (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 及试卷的难度系数、区分度等, 使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指明本次考试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使学生明了讲评的目标和方向, 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

2. 学习小组集体改错

这个模块, 笔者是这样实施的:第一步, 由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改错, 再派小组长或推荐的代表发言 (说出正确的答案及解题依据) 。第二步, 各学习小组相互提问和解答对方的疑问, 特别是要讲清解题思路。第三步, 教师突破重点和疑难点, 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

3. 归类分析, 注重拓展

课前, 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题目按政治、经济、文化等分类, 或者按更小的专题分类, 如地方行政制度沿革、赋税制度演变等;题目一归类, 就便于总结规律, 也便于知识的联系和拓展。

前文曾总结讲评课中的误区“就题讲题, 不求拓展”, 就是犯了没有将题目或考点看作整个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错误。

其实, 讲评时, 要通过题目的讲解, 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知识体系, 注重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学生通过试卷的讲评, 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 又有了新启发、新思考和新收获, 使试卷讲评课起到归纳整理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的作用。

如, 选择题:20世纪初,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有: (1)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进步思潮。 (2)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 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4) 封建帝制被推翻。A. (1) (2) (3) (4) B. (1) (2) (3) C. (1) (2) (4) D. (3) (4)

此题的解题技巧是确定最可能的选项和最不可能的选项, 即用排除法;本题最不可能的选项是 (3) 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很明显“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如此这般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同时, 在讲评本题时, 笔者作了拓展, 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历程、特点及影响”作为小专题又梳理了一遍, 使学生的知识点形成了知识体系。

4. 纠正训练, 巩固提高;有练必批, 有批必改

纠错变式练习倘若在课堂上没时间完成, 可放在课后完成。同时, 为程度好的学生准备提高练习。还应当坚持凡有练习必批必改。

四、课后抓课堂效果的落实

1. 落实好巩固环节

讲评后, 笔者常要求学生认真订正试卷, 典型的问题还要求学生收集在“错题本”中。订正完后, 笔者要能及时给予批阅, 并做好记录, 建立档案。

同时, 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纠错练习, 让学生有反复巩固和练习的机会, 使他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落实好差生的辅导环节

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教学预设目标是很难百分百实现的, 有可能还会有一些差生对有些问题仍然搞不懂。因此, 课后要及时给他们个别辅导, 以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一些知识盲点。

常言道:教无定法。历史讲评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只是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 从总结讲评课的常见误区、探讨讲评课的备课、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巩固等环节, 去总结、探究历史讲评课的架构和技巧, 去发掘历史讲评课的功能和意义。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子坤.特级教师点拨高考·历史.学苑出版社, 1997-02.

8.高中历史试卷整套 篇八

概念解释:“特点”是指表示事物独特的地方。特点包含特征, 范围比特征更广, 特征是特点的突出表现。特点适用的范围广泛, 可以用于抽象事物, 也可以用于具体事物, 可以指事物内容、性质上的独特之处, 也可以指事物形式上、外形上独特之处。

一、“特点”题示例和其题型特点的分析

1.“特点”题示例

2008年四川文综高考第37题 (部分) 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 印度人很快跟进, 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 绝大多数属于印资, 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 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 但是, 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 (南亚卷) 》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19世纪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直接设问)

2008年山东高考第29题 (部分) 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 粤人知其益者, 十之八九;两江闽浙, 十之二三;河洛以北, 万不得一。名卿巨公, 以为是者半, 以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4分) (间接设问, 这里的现象亦即特点)

2.“特点”题的特点

一从设问看, 直接要求回答其特点设问词语一般如下: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 (各自特点) 、共同特征、不同特征。间接设问, 如“有什么现象”或“与谁相比的不同点”等设问词语。二从题目的要求看, 要根据且必须紧扣材料。三从方法上, 必须经过分析概括归纳才能得出结论, 而不是直接从材料中获得答案。四从能力上看, 对考生的要求高, 有:获取和解读材料,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方法来论证历史问题等多项要求。

二、解答“特点”类题目的方法指导和答题思路的总结

1.正确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 根据材料中体现的历史要素和其所属方面来确定答题方向。材料的有效信息包括直接和间接信息。第一步, 我们先确定其叙述的中心和整体意思, 从材料中找出历史事件构成的各要素 (原因、背景、时间、人物、地点、目的、方式或途径、经过、结果、影响、意义、作用等) 。把材料简化成仅有的一点有效信息 (如在前面列举的材料中的下划线部分) 。第二步, 解答时, 再确定其归属, 到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的哪一个方面?第三步, 再结合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确定是跟哪些方面的哪些内容有关再作答。

如2008年四川文综高考第37题第 (2) 问的特点分析 (材料见前面) , 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确定:材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 讲的是“棉纺织业是……主要部门”和“……进出口棉布的比重”。结论性的表述有“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时间突出的是“一战前”, 国家“是印度和英国”, 综合上述几个方面, 结论就出来了:棉纺织业是印度民族工业的主要部门, (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得到迅速发展; (3分) 印度仍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民族工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3分)

再如2008年山东高考第29题第 (1) 题特点的分析 (材料见前面) , 其描述的历史现象有:中心是“机器之利” (即近代工业) ;看法和认识是“粤人”“十之八九”, “两江闽浙”“十之二三”, “河洛以北”“万不得一”。据此我们就不难归纳出其特点或现象了: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或南北发展不平衡, 或南方先进于北方) ;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2.选取适当的参照对象, 回归所学知识, 针对材料的可比项进行逐一的比较。特点是表示事物独特的地方。要找出事物独特的地方, 就要经过一番比较。通过比较, 突出新旧历史事物的不同, 中外历史事件的不同。突出人类文明进程是从落后迈向先进的过程。如2008海南高考第28题, 材料提供一个“大事年表” (略) , 问:与欧盟相比, 东盟有哪些特点? (5分)

解题思路:即使题目没有“与欧盟比较”的提示, 最终也要回归到以欧盟为参照来进行逐一的比较。因为欧盟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中最为成功的, 具有代表性, 能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趋势, 也反映了命题者的用意要以一题达到考多题的目的。依据“大事年表”可以看出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成员国的组成、合作领域和合作层次水平等。再联想到所学知识:欧盟的成员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是政治经济联盟, 合作领域包括经济 (先) 政治 (后) , 一体化程度最高。由此, 根据材料的分析, 再通过对比后, 可归纳出东盟的特点:成员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社会制度不同;合作领域是先政治后经济;政治目标是地区稳定;经济一体化水平低。

所以在做“特点”题时, 考生往往要带着比较的眼光去分析思考问题, 要回归课本或迁移到所学知识中, 还可以联想迁移到历史事物相关的特点来表述。就如谈到“近代中国民主共和历程中的特点”时, 要引导学生联想“法国民主共和艰难曲折”的特点一样。

三、常见的答题思路、答案组成的分析方法和归类整理

历史问题的“特点”反映在材料中, 必定是通过材料的分析, 联系所学知识, 概括和归纳出来。表面上, 答案的表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 但答题的思路和答案组成的分析通常会有一定的方向或规律可循。下面提供一些常见的答题思路或答案组成的分析方法, 虽不够全面, 但有的却是答题时必不可少的。在作答“特点”题时, 师生可以进行适当的参考。

1.从阶级本质、社会制度、阶级差异上分析:措施和制度, 是哪个阶级推行或建立的, 目的是维护或巩固的哪个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如古希腊的民主是奴隶制的直接民主, 近代西方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民主, 新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型的民主。还有就是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去分析, 其目的和方式就不同, 对事物的认识也必然有差异, 如能否发动人民群众和解决广大民众的土地问题, 能否彻底地进行反帝反封建, 对新事物是接受或排斥, 是改革还是革命, 等等。如2010、2012年天津高考等有体现。

2.从政府的具体政策、具体制度和立法层面上分析:如重农抑商或重商主义, 国家干预或自由放任, 政府是否重视, 有何措施体现等。具体政策和制度是什么?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 有没有立法或法律的保障, 成立什么机构来领导和组织实施, 活动是自发的还是政府组织的, 等等。

3.从出现的新现象、新局面上分析:结合时代特征考察, 如现代化中的工业化、民主化的开端或发展到什么阶段, 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出现, 等等。如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有萌芽时期的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再到垄断组织的出现, 垄断又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到初步发展, 到进一步发展, 萎缩, 破产到新的春天, 等等。新中国经济体制, 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向西方学习”等中国近代各时期各种具体的新思想的出现, 西方各时期出现的各类新思想, 等等。还有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 (社会的转型) 等。2010年陕西高考等有所体现。

4.从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和思想成分的对比或比重上分析:谁是主导、主体、主流。主次地位如何, 或绝对优势和附属各是什么、占统治地位的是什么。前提、基础、核心和原则是什么等。2009年全国卷、宁夏高考卷, 2010年福建、陕西高考卷等有所体现。

5.从动态发展的过程来分析:表述时要体现各时期历史事物或现象的阶段牲特征。如历史事物的性质有没有发生变化。时间有早晚、先后的顺序, 到何时结束, 持续的时间长或短。地点往往从地理位置上表述:发生或重心是在哪个区域, 是中国的东西南北中的哪个方位, 如在古代中国经常会突出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 近代中国的东南沿海, 等等。是长江黄河的南方还是北方, 边疆地区或在少数民族地区, 沿海还是在内地, 城市还是在农村, 整体还是局部。规模来说是否有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由盛及衰或相反。速度是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 发展速度的快慢程度, 等等。部门结构是单一还是合理, 工业体系完整与否, 发展范围广或窄, 国内国外市场的开拓, 等等。2009年全国卷、宁夏高考卷, 2010年四川、山东、全国卷, 2011年天津卷等有所体现。

6.从民族关系上分析:可以从中西方文化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关系, 西方侵略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是否有借鉴学习与融合交流或冲突与排斥的方面。如近代史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就有并存且学习西方的一面, 又有冲突甚至抵制的一面。新文化运动有对中西方文化有全盘肯定或否定的看法。近代中国的许多现象还具有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向西方学习具有渐进性, 有选择有侧重地学习, 不断深入的层次性, 学习时“本”“体”、前提与“用”各是什么?有否保留本民族特色, 或保留封建专制制度。或思想文化上有否与时俱进、实事求是, 与国情相结合或创新的特点, 等等。2010年天津、四川、山东、全国卷等有所体现。

7.从方式上去分析:和平方式或暴力方式, 温和或强制手段, 改革或革命、和平崛起或对外扩张, 等等。如2011年天津高考卷。摇

8.从表述的语言上看, 经常有用“什么性”的表述:有封建性、人民性、阶级性、妥协性、软弱性、依赖性、主动性、被动性、盲目性、空想性、屈辱性、爱国性、民族性、积极性、进步性、爱国性、反动性、自发性、曲折性、短暂性、艰巨性、多样性、复杂性、系统性、自发性、自愿性、组织性、原则性、灵活性、落后性、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自给自足性、绝对性、局限性、渐进性、广泛性、普遍性、继承性、适用性、民主性、层次性、不平等性、不平衡性、持久性、科学性、计划性、目的性、创造性等。2009年宁夏卷、2010年安徽卷等有所体现。 (3) 5∶40 18∶48 5∶39 18∶49

当然, 答题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 紧扣材料的有效信息, 从各要素出发, 分清其归属方面, 适当地参考上述的思路和表述方式, 相信对答题会有所帮助。

四、建议

1.帮助考生树立解题的信心, 克服惧怕的心理。让考生相信:虽然此类题型难度大, 答案一定是在考生的能力许可范围内出现的。总归有答案, 而且答案就藏于材料和所学的知识中, 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遵循一定的原则, 问题就能迎刃有余。

2.立足课堂, 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学会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 调动迁移所学知识, 多引导分析和比较相关联的历史事物。深入挖掘各历史知识的要素, 培养分析概括归纳的基本能力, 多进行限时的专题训练, 有针对性地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3.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 熟悉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勤积累, 多反思, 善联系, 用比较的眼光、研究的观点去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改变单一的死记硬背和把相关的历史知识隔裂开来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下一篇: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