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2024-10-22

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精选15篇)

1.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一

为全面深入推进我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部署,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市区职业病防治三年计划的通知》,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基础与重点并举,“强基层、打基础、抓重点、求巩固”,全面促进全区职业健康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以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为目的,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宣传和教育培训。结合2014年我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年”的工作思路,“强宣教、提素质、防事故、保平安”,大力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宣传和培训工作;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监总局“一个规定四个办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宣传媒介,借助“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6月“安全生产月”为平台,开展以“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防治职业病危害”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职业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积极组织一线安监干部参加上级职业健康专题业务培训,提升职业健康监管业务水平。三是在全区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经考试合格,取得《职业健康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对职业病危害较重岗位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专门的职业健康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四是督促用人单位严格落实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培训制度,未经培训合格的不得从事接毒接害作业。五是把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岗位调整,导致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改变的从业人员同样纳入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对象。

(二)继续深入开展“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创建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企业”的通知》的要求,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的行业继续全面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宣传发动、试点示范、培训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的开展,指导帮扶用人单位规范制度建设、档案管理、培训教育、危害申报、警示告知、健康检查和检测评价等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工作,夯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基础,提升防范群体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能力。2014年度,完成市下5家职业卫生规范化管理企业创建的工作任务。

(三)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和项目申报工作。继续对我区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我区职业病防治现状。坚持把普查工作与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要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管基本情况管理台账。按照“再动员、再培训、再摸底,边调查、边录入”的模式,对去年以来开展调查摸底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和分析,促进申报数量和质量,为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到2014年4月底前,要基本摸清掌握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基本情况。职业危害申报工作要坚持申报数量与申报质量并重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申报宣传告知和督促力度,促进申报工作开展,年底前,在进一步详细调查摸底企业总数的基数上,实现职业危害申报率累计达90%以上。

(四)大力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活动。持续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材生产与加工(水泥、石材、砖瓦)和木制品加工等行业开展以“重培训、促申报、贴警示、戴防护、强治理、控尘毒”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在巩固2013年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一是要进一步督促用人单位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职业健康档案管理。二是要监督企业切实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条件,选择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对生产布局涉及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生产场所与工作场所未实现分开的,要采取有效工程性或技术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三是要加强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检修、保养、发放和有效性检查,确保拿得出,用得上,能防护。

(五)全面开展职业危害检测和现状评价工作。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的规定,在不断提高作业场所现场监管水平的同时,认真落实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定期检测和评价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严重的用人单位,要督促企业配置针对性的检测仪器,确保用人单位日常监测落到实处。纳入2014年标准化试点的单位必须做到检测与现状评价全覆盖。对日常监测、年度检测和现状评价过程中核查的职业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超标的工作场所、岗位、设备,要适时作出责令整改指令,对防护装置或设施失效或存在职业危害隐患的,要督促及时更换或修复,确保职业危害因素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

(六)推行“两个档案”规范化管理。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进一步完善档案核心内容和形式要件,为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为监管执法部门动态把握企业履行职业危害防控主体责任提供依据。到2014年底,争取80%的企业实现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化。

(七)推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按照《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督促用人单位对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三个环节,到具备相关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对疑似病例要及时予以确诊,并将处理情况报区安监局。2014年,全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职工健康体检率要达到80%以上。

(八)强力推行“三同时”制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严把立项审查关,严格落实“三同时”监管责任,真正做到“关口前移,源头控制”。对照总局第51号令和省局关于建设项目“三同时”暂行规定,结合我区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对尚未施工或职业危害一般、较重的建设项目,要责令业主及时补做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对职业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要同时补做预评价报告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已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项目,要组织专家对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效性、耦合性进行现场调试,并根据调试情况适时修正后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要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编制职业危害的现状评价报告。2014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率要达到90%以上。

(九)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考核体系,并纳入对乡镇政府和负有职业病防治监管职责部门的考核内容。负有职业病防治监管职责的部门必须将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明确分管负责人、分管机构和主管人员,按职责分工开展相关工作。

(十)建立完善职业卫生监管内外联席和协作机制。建立我区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区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总工会等部门围绕基础建设、专项治理、检测评价、危害申报、教育培训、健康监护等中心工作,全面开展职业卫生执法监察,对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严惩,全面推进全区职业卫生工作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职业健康工作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当前,职业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职业危害范围广,接触危害劳动者人数众多,因职业病导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监管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的关系,切实把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与安全生产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全面推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深入开展。

(二)打牢基础,突出重点。要坚持基础与重点并重的原则,在打牢基础工作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工作的推进,以基础保障重点,以重点促进基础。要突出理顺体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摸底和申报、宣传教育培训等基础,全面稳妥启动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服务机构监管、职业健康监护等新工作。要注重搞好工作结合,坚持做到监管检查与服务指导企业相结合,监管检查与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督促企业自觉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2.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二

但与此同时, 也给安全监管工作尤其是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职能划转时间不长, 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加之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多重原因, 使得通州区安全监管局身感责任重大。

刚进入2010年的时候,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便出台了两份文件, 一份是《北京市通州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通州区2010年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意见》, 另一份是《关于印发通州区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这也是通州区安全监管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以“安全发展”科学理念为统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 稳步推进各项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一种具体体现。

理清思路明确任务

随着通州区新城区建设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企业职业卫生相关信息变化较大, 对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职业卫生工作事关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对于职业卫生工作高度重视, 多次召开各层级会议, 宣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加强了对企业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使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领导对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为落实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纪福民介绍, 近年来, 区安全监管局、区卫生局、区人力社保局和区总工会密切配合, 团结协作, 认真履职, 充分发挥职业卫生协调机制作用, 使通州区的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2009年初, 便制定了《2009年通州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安排意见》, 明确全年职业卫生工作目标, 细化各项工作任务, 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科职业卫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得以一步步落到实处。

紧抓重点严格执法

结合通州区的行业特点, 安全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2009年重点开展了家具、印刷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制发了《2009年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以完善制度、建立机构、强化管理和持续改进作业场所工作环境为重点, 加强了对家具、印刷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 跟踪检查问题和隐患整改结果, 有力提高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为配合专项整治工作开展, 印制《北京市家具行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规范》3 000册、《北京市印刷行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规范》1 000册, 下发到企业, 指导企业开展工作。

同时,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职业卫生主体责任的落实, 鼓励企业争优创先, 在总结上一年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 查找工作不足, 不断改进创建活动方法, 对2009年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已基本完成了第2批12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考评验收。

在以示范典型带动行业发展的同时,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也对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的企业开展了严格执法工作。据统计, 2009年全区共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515户次, 下达执法文书256份, 处罚13起, 罚款10.2万元。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众所周知,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划转安监部门后, 由于安监系统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及编制, 所以相关工作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有些地方依靠当地政府力量, 整建制地划转了相关工作部门, 但有些地方只能与卫生、工会等相关部门协同工作, 而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具有监管能力的队伍是一个必然要做的工作。

为此,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做了不少工作, 在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中,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对全区70名乡镇安全科人员、新招聘的204名专职安全员, 进行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

除此之外, 他们还以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为目标, 充分利用乡镇安全生产例会的机会, 举办了3期职业卫生培训班, 共培训企业负责人280人。

与此同时, 根据北京市安全监管局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建设试点工作要求, 制订了《通州区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了监督员岗位建设工作的5个试点乡镇, 推选出了55名职业健康监督员。

2009年底, 配合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对其中的30名职业健康监督员进行了系统的授课和培训, 系统学习了《职业健康监督员培训教程》和《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实用手册》。下一步, 将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职业健康监督员岗位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充满信心

纪福民副局长告诉记者, 虽然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做了一些工作, 但与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所以在2010年, 我们要继续努力, 总体的工作思路就是, 强化基础、完善机制、固化成果, 推进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主体责任意识的落实。

据介绍, 在这一年中, 通州区安全监管局将有效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 要求各单位要把此次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除了要扎实推进落实工作外, 还要重点提高企业职业危害的告知和申报率、培训率和作业场所检测率, 完善强化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顺利完成此次专项行动的目标。

要通过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的宣传培训, 提高企业的职业卫生主体责任意识。在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 认真执行《规定》的有关要求, 确保《规定》的落实效果。

3.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06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几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视,并且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颁布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始终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许多农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不合格的农产品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不断地改革并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体系。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管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机构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尽管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并且分布也极其的广泛,给监管机构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步较晚,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主要是分布在省和市的农业部门,还没有真正地扩展到基层地区。同时,许多监管机构也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和人手紧缺的现象。许多农村的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没有真正的投入到工作中。

1.2 监管体系能力较弱

监管体系的能力较弱是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例如,大部分基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并且许多机构的人力以及物力严重的紧缺,这就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另外,由于受资金紧缺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而非专业的检测人员对于农产品检测这一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并且许多检测机构人员变动比较大,从而增加了工作开展的难度。许多机构的仪器设备比较落后,导致不能准确的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

2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监管机构体系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要不断改革并且加强监管力度。例如,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抓住有利的政策,尽可能的向相关政府部门争取更多的支持。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不断加强对于各个乡(镇)和村庄监管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并且帮助各个机构招聘更多优秀的监管人员。各个乡(镇)和村的监管机构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已有的监管体系,每一个乡(镇)以及村必须要确立专人来承担这一项监管工作,并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于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不断的提高检测人员的招聘要求,坚决拒绝一些非专业的检测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2.2 强化检验检测的能力

为了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应不断扩建并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不断增加对于这些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并且利用各种新型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检测机构也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小组,定期对机构中的检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且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各个机构也应该定期的对各种农产品进行抽检,并适当增加抽检次数,对于一些农药和农药残留物要不断加大监控的力度。

2.3 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要不断的深入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各个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另外,对于所有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和生产企业必须要进行全面的登记,并且监督和完善各单位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管理工作。

3 结语

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四

同志们 :

今天,全市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评价及职业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开班了。这次培训是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能调整以来我市召开的第一次职业安全健康的业务培训,也是我市举办的规格最高的一次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得到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在这次培训班上,将由总局的领导和专家亲自授课,在此,我谨代表项城市政府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全国、全市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形势特点和当前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要清醒地认识职业健康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发展期,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控制,新的职业危害又在不断产生。全国、全市的职业卫生形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范围广,数量多。据统计,全国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超过1600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居世界首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30多个行业。据调查:我市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已超过100家。

(二)职业病患病总量大。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万多例。据专家透露,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对象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

(三)发病、死亡年龄越来越低。

(四)因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我国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1000亿元。

(五)造成的社会影响大。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先后发生

1多起影响较大的职业危害事件,如:我省新密市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以及深圳农民工集体患尘肺病等一系列职业危害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按国家新的“三定”方案,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能已经移交到安监部门。今天参加培训班的诸位可以说为我们推进全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面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积极探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把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二、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切实增强做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全面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各级领导干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生产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广大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健康状况将受到高度重视,并必将成为各类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而促进企业更加自觉地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动将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状况逐步改善、广大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障的基础上。

(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特别是今年全省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会议以来,多次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在加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在职业健康工作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一是明确在市安监局内设机构中,增设职业安全科;二是同意将全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作为全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市委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市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

(三)安全生产法制化建设的进程,为我们全面落实职业健

康监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为了进一步理顺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中央编办明确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能划转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在这次培训班上有关专家将给我们做进一步的讲解,希望大家要加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仅要学会正确运用具体的法律规范,而且要善于分析相对复杂情况下的法律适用等问题。

三、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努力开创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局面

(一)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健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职业卫生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乡镇、办事处和行业监管部门要有专职的监管人员,配置必要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执法装备、设备和仪器等,为开展好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安监部门要加强与卫生、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和单位的密切联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重大问题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氛围。

(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安全投入,加强个体防护,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要依法如实申报职业危害项目,严格遵守“三同时”规定,依法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审查;由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估。各监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预防第一、防治结合”的方针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把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实,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抓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加

强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要认真抓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全面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人数及危害状况,做到执法工作有的放矢。并逐步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定期上报职业危害状况。要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通过执法来有效促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主体责任的落实,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要加大处罚力度,对职业危害严重且整改无望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关闭。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各类人员法制意识。职业安全健康现场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新的工作,做好宣传和教育培训非常重要。首先,要通过广播、电视与主流媒体联手等方式,加强对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的宣传,营造声势,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第二,要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使监管人员熟悉和掌握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劳动者知法、守法、知防、会防。

同志们,今天举办的这次培训班意义非常深远,既是一次业务培训会,也是一次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动员会。在座的都来自职业健康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我们要从劳动者健康利益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落实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5.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五

开展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的通知

安监总厅安健〔2011〕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加强对石棉、石英砂、木质家具制造等行业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决定开展百家石棉开采及石棉制品企业、千家石英砂加工企业和万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工作(以下简称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

我国石棉、石英砂和木质家具制造行业(以下简称三个行业)的职业危害较为突出。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分别作为全面负责、具体实施职业健康工作的主要力量,在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提高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素质,对于深化三个行业的职业危害治理工作,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大力推进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总体要求及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1〕118号)为主线,以学习领会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管理知识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三个行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管理能力为目标,以预防和减少职业病为目的,通过严格培训考核,尽快改变目前三个行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意识薄弱、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不适应职业健康工作要求的状况,为扭转三个行业职业危害较为突出的严峻形势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标。从2011年8月起,用一年时间,培训三个行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1.11万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2.22万人。通过开展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在三个行业里培养一批职业健康法律意识强、懂职业健康管理的企业负责人和一支素质优良的职业健康管理人才队伍,使全国石棉、石英砂、木质家具制造行业的企业决策者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职业危害防治能力明显提高,使企业的职业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三、明确培训对象,规范组织方式

(一)培训对象。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家石棉开采及制品企业、1000家石英砂加工企业和10000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每个企业2名)。

(二)组织方式。三个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具有职业健康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具体实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石棉、石英砂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指导培训机构的职业健康师资培训;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

四、严格培训考核,提高培训质量

(一)培训内容。以《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培训教材》为重点,结合各地区和三个行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讲解;新出台的职业健康法律、规范和标准;三个行业的职业危害情况分析及发展趋势;经验交流;典型案例分析等。

(二)培训时间。32-48学时。

(三)考核发证。培训、考核合格后向培训对象分别颁发《企业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培训合格证书》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书》,证书式样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制定。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有关职业健康培训机构和三个行业企业,要高度重视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切实将其列入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日程,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本辖区内三个行业企业名录,认真组织其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按照要求参加培训;对不按要求参加培训的,严格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3号)进行处罚。培训工作结束后,各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半个月内将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开展情况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三个行业企业要统筹安排,保证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同时,要抓好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素质。

(二)强化培训管理。承担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工作的培训机构,要按照规定的培训内容和时间,认真研究培训目标,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安排有资质、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要结合生产现场,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要广泛听取学员意见,认真总结分析,及时完善培训课程,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严格教学管理,严肃查处替学、代考等行为,严防培训走过场。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三个行业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相关企业参加培训情况,以及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教学管理和培训效果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令有关单位进行整改,有效推动职业健康“百千万”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6.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六

为进一步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力度,防止职业病高发,全面推进职业健康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根据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特提出海门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从2011年年初开始至2013年年末,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十个百分百”目标,推动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编办〔2010〕104号文件精神加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0〕201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10〕136号)等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继续深入开展作业场所粉尘和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职业健康监管机构与体系建设,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和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有效减少和控制职业危害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海门职业健康“123”监管模式,整体联动,全面实施,实现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十个100%。初步培育一批管理上水平,企业上档次,职业危害零伤害,基本达到或符合国际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的企业。

“123”监管模式是指“一档两证三机制”的简称。即:“一档”是指企业的职业健康档案;“两证”是指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三机制”是指部门联动机制、评价机制和考评机制。

十个100%,即:

1、存在职业危害的重点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率达100%;

2、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建立达100%。

3、存在职业危害的重点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知识培训率100%,4、存在职业危害的重点企业“一企一档”完成率100%。

5、存在职业危害的重点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100%。

6、严重职业危害案件查处率100%。

7、职业危害岗位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率达100%。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100%。

9、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合格率达100%。

10、重点职业危害企业职业危害现状评价达100%。

三、工作措施

一、大力开展“一档一报三告知”工作,夯实职业健康监管基础。“一档”是指建立企业的职业健康档案;“一报”是指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全市范围内存在职业危害的重点企业全部完成网上申报和备案工作;“三告知”是指合同告知、公告栏告知、标志牌告知。

1、摸清职业危害企业底数,建立动态数据库。进一步摸清全市内职业危害企业的底数,并做好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市局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企业动态数据库,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及岗位操作规程,设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尽快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结果存入相应档案。

2、督促指导企业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工作。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应认真、全面、准确、按时申报职业危害因素。市安监局将适时组织乡镇(园区)安监所(科、局)培训职业危害网上申报工作,乡镇对辖区内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做好指导和服务。市安监局将不定期对企业的职业危害申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3、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一是督促企业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二是在企业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三是在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二、大力开展“两证两培”工作,提升职业危害监管能力。

1、加大持证管理,确保有效监管。一是实施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制度。企业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领取由安监与卫生部门联合颁发的《职业健康监护证》。市安监局将对如何使用和管理此证,制订相应的办

法,同时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二是实施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制度。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存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

2、加大职业健康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加强与卫生、工会、劳动等部门的沟通,通过编印分发宣传资料,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全市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知识。在安全生产基础培训、职工三级安全教育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中,增加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内容,扩大职业健康培训的覆盖面。“两个培训”是指定期举办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乡镇(园区)职业安全监管人员以及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法律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大造声势,让职业健康、职业危害知识走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

3、加快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在每个重点行业中选择1至2家有一定规模、安全生产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典型,由安监局和乡镇(园区)安监所(科、局)进行重点培育和辅导,同时融入“1+3”安全监控工作、安全合格班组创建、“三卡”等内容,对照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初步培育一批基本达到或符合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要求的企业,适时召开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现场会。

三、大力开展 “一联一评一考”工作,促进职业危害监管工作上新台阶。

“一联”是指部门联动机制;“一评”是指检测评价机制。“一考”是指考评机制。

1、落实职业健康监管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安委会办公室协调,安监、卫生、人保、总工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关部门、重点区域所在地政府、重点行业安全理事组共同参与,研究协调职业健康有关工作,协调解决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加大对职业危害违法行为和举报的联合查处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落实职业健康检测评价机制。一是建立职业健康评价工作小组,规范和指导企业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二是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以及相关报告、批文的备案等工作。由中介机构对涉及职业危害的企业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三是把住职业危害源头管理,督促企业改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积极采用无毒或低毒物品替换高毒物品作业,确保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浓度(或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规定。培育一部分企业通过国际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7.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七

1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

1.1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内容与目的

当前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的立法和监察、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与宣传、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等。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目的是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工作条件,消除和预防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伤亡、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保障劳动者以健康的劳动力参加社会生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3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志

2008年,在“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2]。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实现全体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基本前提。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其基本标志就是职业安全健康。

2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安全生产严峻形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3]。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时刻不能放松。

2.1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性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可能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职业安全健康事关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和根本利益,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对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威胁得不到解决,会使广大劳动者感到不满,严重时可能使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改革的目标产生疑虑和动摇。当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发生震动性事件的时候,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之一。人民群众的基本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如得不到改善,甚至出现尖锐的矛盾,也会直接影响稳定发展的大局。

2.2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必要性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劳动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由于我国的劳动保障方面的建设滞后,致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而出现了张海超“开胸验肺”、“‘苹果’有毒”[4]等事件,“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的劳动”就要求我们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进程,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帮扶、生活救助、医疗互助、法律援助等帮扶制度,着重解决困难劳动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广大劳动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2.3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形势十分严峻,近十年累计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高达120多万人[5]。截至2009年底,全国单是累计认定工伤就420万人[6]。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每年由于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概在8000亿元左右[7]。我国职业病劳动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截至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2010年相比2009年增幅达到50.3%[8]。可见,我国当前的职业病预防体系无法遏制逐年严峻的职业病爆发趋势。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标严重相悖。只有从中央层面高度重视,革新体制,加大投入,全面推进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才能真正地造福劳动者,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3职业安全健康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按照现代的观点,全面的发展应包括三个层次:社会机构转化、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和财富量增加,其核心是提高人民整体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职业安全健康,保障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1 人力资本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本

人力资本(HCM –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9]。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经济学家们通过系统地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使“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水平。上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并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写进了标准之中,其核心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力资源。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的理论,认为经济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可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衡量)和新思想(可按专利数量衡量)。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人运用罗默的方法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结论说:妨碍穷国赶上富国的,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缺少有形资本。

3.2 我国急需加强人力资源保护工作

一方面,我国当前劳动力大量过剩。在今后几年里,我国城市每年待业的人数在2400万左右,而城市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1100万个,缺口约为1300万[10]。 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从而形成人力资源买方市场格局。大量用人单位用较低的工资收入和不良的作业条件使用劳动者,造成了劳动力的不安全状态,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据统计,未来10年我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而在20-40岁之间,中国人口更是减少1亿-3亿。据专家预测,未来我国劳力缺口达到1亿以上[11]。

无论从重视当下人力资源质量的角度,还是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数量的角度,我们都急需加强人力资源保护工作。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人力资源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高度。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着职业安全健康保护不足和远景堪忧等重要问题,加强人力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3.3 职业安全健康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的保护

职业安全健康的核心是对人力资源质和量的保护。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培养,让劳动者全面、综合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片面追求物质产品的丰富,忽视对劳动者的保护,其发展前景不会理想。

具体地说,职业安全健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作业场所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造成劳动者伤亡、残废、疾病、丧失或减弱工作能力,导致生产滑坡。尤其是企业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因职业安全健康保护不足不得不提前退休,而培训新工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企业人力资源体系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命力。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力资源的保护。

4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保护战略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保护战略,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4.1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应该立足于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力度[12],根据不同地区企业的类型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重监管企业与用工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工人的保障情况:一是企业与员工间是否签订劳务合同并参保相关的工伤保险;二是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班加点审批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劳保用品发放制度及特殊保护制度;三是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的制度,如设备维修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四是企业否为员工提供了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相关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经销企业的监管,促进职业安全健康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13],增强职业安全健康对人力资源的保护能力。

4.2 借鉴经验完善体制

除加强监管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可以借鉴其他领域或者其他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完善现有的劳动保障体系[14],如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15],以完善的教育培训体制提高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水平。我们还可以建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工伤事故受害者的治疗与补偿,让那些有没有参保工伤保险、无法认定劳动关系的工人也能够得到应有的救助。同时,还可以考虑由政府出面主持或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类似于行业协会的专门组织,其组织形态以机构或公司形式存在,将地区的流动工人吸纳进来作为员工,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为其参保社会保险,使用高级的防护设备。形成一支技术含量高,防护措施完善的施工工作队伍,既解决了工人劳动关系不固定的问题,又使其获得劳动者应有的保障与权益,从根本上防止了工伤事故的发生。

4.3 加大对相关职业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的研究

各种工伤事故的发生,有很多还是与职业安全健康保护不严直接相关。加强职业安全健康保护实际上就是消除生产中会引起伤亡事故等的潜在因素,以保证工人在生产中的安全。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都会有非常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予以保障。我国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解决部分技术问题,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保障不足,工伤事故高发的问题,还应从政府角度加大对劳工职业安全健康保护的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通过科研项目、招标等鼓励方式促进自主研发,以普及那些保护技术,同时对于生产经营安全保障器材或技术的公司予以政策上的支持,有效降低用工企业对于劳工实施保障的成本。 2011年11月10日,国家安监总局下发了《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安监总科技[2011]170号),这是我国贯彻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的重大举措,必将加快我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进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8.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八

目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在校生5000多人,其中农民的后代占了70%以上,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生产第一线。由于他们在农村生活中自由、懒散的习性与现代城市工作所呈现的规范化、有序化的特点格格不入,导致他们被社会赋予“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的同时,也很容易成为职场受害的“主力军”。因此,如果让每一个毕业生在上岗之前就能接受系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培训,告知他们各种职业病发生的原因,让他们掌握职业保护的知识和手段,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在劳动中自觉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与安全,职业危害就能很大程度地减少。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教育,探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职校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统称溧阳中专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做了调查。

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问卷调查在溧阳中专校的机电部、电工电子部、计算机部和大专部四大专业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二年级普职班和四年级大专班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97份,占发放问卷的98.5%。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67.5%,女生占32.5%。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认知的调查

图一:

图二:

“图一”调查显示,27.92%的学生自认为了解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57.36%的学生认为大致了解该内涵,而有14.72%的学生认为完全不清楚。从“图二”可以看出,81.73%的学生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16.24%的学生认为就业后与自己会有密切的关系,而只有2.03%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

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没有深刻的认识,但97.97%的学生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与自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2.对职业病认知的调查

图三:

“图三”调查显示,78.17%的学生对职业病的概念比较模糊,最多只知道一两种,而自认为熟悉的有21.83%。在笔者与自认为熟悉的学生座谈中,了解到他们所谓的熟悉也只是从网络、电视等途径略微了解到一些职业病的知识,因此,真正了解职业病及其危害的学生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时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无形地保护着自己,干扰对自我的全面、正确、客观和公正的认识,使自我真实形象产生变形或扭曲。按照管理学家史蒂芬?罗宾斯的统计,75%的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图四:

“图四”调查显示,46.1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职业病,49.24%的学生认为不清楚,1.52%认为自己有职业病的学生和3.05%认为自己“有过,现在好了”的学生也可归纳为对职业病了解不够清楚当中去。

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病概念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略微了解到一些。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加强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通识教育,加强学生对职业病的了解。

3.对自身救护技术认知的调查

图五:

图五”显示可知,对现场救护技术一样也不会的学生只占14.72%,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一项以上的现场救护技术,但不容乐观的是掌握四种现场救护技术的学生比例偏低,学校还应大力加强学生现场救护技术的培训。

图六:

“图六”调查显示,77.66%的学生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学生比例虽然只占11.17%,但在宝贵的生命面前,这个比例还是触目惊心的,学校非常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

4.对未来职业危害担心的认知调查

图七:

“图七”显示,学生对调查表中所列出的四种未来工作岗位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的选择的比例相差不大,都在25%左右,最高为担心由于工作制度不合理带来的职业危害因素,比例为27.38%;最低为担心心理状况不适应带来的职业危害因素,比例为22.62%。这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于学生还没走上社会,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的最多的就是哪些由于制度不合理、执行不到位所造成的职业危害。

5.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

图八:

“图八”调查显示,目前学生了解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35.03%)、电视(34.01%)和学校宣传(31.98%),其它依次是报纸(16.24%)、课堂(14.21%)、杂志(9.64%)等。这说明学校在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教育方面还做的很不够,学校应把课堂作为学生了解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主阵地。

6.对学校是否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和活动教育的调查

图九:

“图九”显示,有74.63%的学生认为溧阳中专校开设了与职业健康和安全相关的课程,但就笔者了解,该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于是,笔者通过和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把学校聘请相关人员做的法律、交通安全等讲座以及开设的《职业道德》等课程误认为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图十:

从“图十”显示可知,有50.76%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或地震逃生演习,11.17%的学生认为每年组织一次,18.27%的学生认为从来没有组织过,这与实际情况还是基本相符的,溧阳中专校的燕山校区每年举办一次火灾或地震逃生演习,城中校区则从来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演习,选择“从来没有”主要是城中校区的学生。

7.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开设情况的认知调查

图十一:

“图十一”显示,51.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把职业健康与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41.12%的学生认为应作为选修课,也就是说有92.3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该课程。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二”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负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负责主体上还是比较理智的,认为应有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政府四个主体共同负责,学校(92.39%)和用人单位(67.51%)负最大责任,家长(55.33%)和政府(64.97%)次之。从“图十三”可看出,学生选择承担该课教育任务的主体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班主任或辅导员(77.16%)、专业实训教师(67.01%)、德育课教师(66.50%)、企业师傅(50.25%)和公共课教师(44.67%)。

8.对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式的意向调查

图十四:

从“图十四”调查可知,为了更好地增强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教育的效果,学生认为学校最好应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84.77%)、经常召开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77.66%)、多作相关讲座、宣传栏(74.62%),其次应多进行演习和演练(68.02%)、校电视台多播放宣传片(65.99%)和校园网设立安全宣传栏(53.30%)。

图十五:

从“图十五”调查可知,为了展示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认识,学生最愿意参加的实践活动分别是知识竞赛(47.21%)、手抄报比赛(47.21%)和演讲比赛(43.15%),其次是征文比赛(37.56%)、摄影比赛(34.52%)等

9.对学生执行安全规定的执行力的调查

图十六:

“图十六”显示,有68.53%的学生从来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也有21.83%的学生有时会违反使用,4.57%的学生经常会违反使用。因此,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应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执行力。

调查学生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作讲座等外,还希望学校:一是在开展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时应与专业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多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对家长进行辅导。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及辅助个人访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病的内涵认识模糊。

2.学生对事故现场的救护技术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掌握不够全面。

3.一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4.学生迫切希望学校开设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方面的课程和开展与此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

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对策

1.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的法制建设

参照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安全培训经验,会发现他们都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培训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安全培训的范围、内容、时间等,并对违反规定不实行培训也有严厉的处罚措施规定,这些详细明了的法律条文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安全培训责任并对员工实施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2.在职业学校中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

澳大利亚、德国等一些国家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到职业教育中。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容,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有关职业的安全技能;另外,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职业技能考核的重要项目,提升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安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3.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健康安全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安全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安全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安全方面的教学工作,扩大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

4.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把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在职业学校教育当中,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因此,我国职业学校也应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学结合相结合,与职业指导课程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职业健康与安全基本理论知识、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见问题与对策和相关法规政策,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的基本方法,培养安全意识,提高求助和自我保护能力。

5.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对安全的需要,甚至比对爱或被爱的需要更加深远”,所以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第二基础需要。现在职业安全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和建设。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安全意识。一是多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编印有关职业安全的经典案例,分析具体产生的原因和注意事项,为学生提供借鉴,增强安全意识。二是多举办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来。三是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安全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报、宣传栏、墙壁上形成安全教育的人文环境。四是在校园网上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宣传专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宣传活动,加强网上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五是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勤工助学和工学结合等活动,把安全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积累安全生产经验。

9.2017安全、职业健康工作总结 篇九

2017年,在省市区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在以佟兆启董事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围绕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深入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为契机,在强化现场安全基础管理的同时,狠抓安全队伍建设,大力塑造企业安全文化,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安全实务能力,全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不断夯实安全工作,强化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及相关单位、部门的积极配合,取得了较好的安全实效。同时,强化职业健康和环保保护,企业职业健康、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安全、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公司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完善管理构架,落实安全责任

(一)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

2、加强安全标准管理,完善修订作业标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各部门职责。对外修各承包单位进行安全资格审查并签订安全协议;督促各车间与各部室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根据公司机构调整,及时梳理了生产技术部工作职责。

3、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化,修订各类作业标准。一是完善修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评审、备案工作;二是完善公司级安全规章制度4项;三是组织梳理作业安全规范标准3项;四是修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考核办法、举报奖励管理办法等;五是梳理完善公司、部门各岗位说明书;六是现场作业在醒目位置安装安全警示标识等。七是编制有限空间、粉尘防爆相关制度、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措施等。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

组织进行各类安全作业规范培训4场、学习200人次;进行各类考试换证20人;

5、以安全为主线,组织开展各类工作:

(1)组织各类事故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了高温烫伤、高温中暑、高空坠落和有限空间等多种形式的专项应急演练,加强了我公司应急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现场整治,提高作业环境,消除安全隐患。规范现场定置区域管理,制作安装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牌;对危险作业点加装警示立柱、反光警示条;粉刷、整理摆放封闭区道路两侧隔离墩;规划了各区域车辆、摩托车、电动车停放区;对封闭区内摩托车、电动车进行了现场整治。

(3)根据《双鸭山新时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2017年7月至10月末,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由蒋勤亮副总经理亲自部署,落实任务。要求各部门针对本次大检查,精心组织,制定大检查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检查过程中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和整改,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对违章违规行为、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的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检查结果认真治理,不走过场,形成闭环管理制度。

二、职业健康管理

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公司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逐步完善和规范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改善员工作业环境,加强对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有效保障了员工的健康权益。

(1)编制建立了《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包括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等13项制度。

(2)职业卫生档案健全情况: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及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中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计划、发放记录、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等档案资料。

(3)、修订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表。③.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结果登记表(附: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④.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汇总表。

(4)、修订完善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①.劳动者个人信息卡。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③.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④.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⑤.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5)、职业健康检查与检测情况。①、公司加大投入,为增强职工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修改完善了安全警示标志牌、职业危害告知牌、安全操作规程牌等共计112块。对工作现场防护栏杆、防护罩等防护设施进行了加固维护。②、按规定要求配发劳动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针对粉尘和噪声危害,一方面为工人配置休息室、控制室、减少作业工人实际接触危害时间;另一方面为工人配备防尘口罩、眼镜、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通过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检查,提高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觉性、主动性,养成自觉佩戴的良好习惯。加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职工坚持处罚,全力整改安全隐患,确保从业人员健康。③、组织全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了例行体检,应检人数200人,实际200人参检。这次体检结果,没有新增职业病人员。④、聘请黑龙江光正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有限公司,对企业职业危害现场进行了检测评价,并出具了现场检测报告。

(6)、职业卫生培训工作

公司根据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职业卫生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轻,消除职业危害,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

10.2017年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总结 篇十

项目部自从执行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始终秉持按程序办事、用制度管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理念,并结合项目部实际运行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我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现将2017年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项目部未发生一起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未新增任何一例职业病。2017年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目标圆满完成。

二、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

项目部安全部在安全周例会上通过职业病防治培训PPT对各工区安全员组织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让安全员明白什么是职业病,形成职业病的因素,怎样预防职业病等相关知识并将之实际运用于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中,为现场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切实做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把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的健康作为重点工作,对个体防护设施的配备、以及防尘措施等方面认真进行落实,为现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2)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检查,认真落实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三个结合”,即日常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性检查相结合、交叉检查与观摩评比相结合,对每次检查发现的可能危害职业健康安全的问题和隐患加大整改和惩处力度,对重复发生的问题和隐患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预控办法,切实将各类可能危害职业健康安全的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认清存在问题,实现持续改进

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涉及范围广,知识要点多。普遍存在对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重要性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大大加大了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难度,鉴于此项目部在不断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实践;对工程管理作业人员加强体系内容的宣传,提高工程管理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工程相关方的影响,努力营造工程参建各方共同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的工作氛围。

11.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煤业集团;职业安全;管理

煤矿行业由于其高危性,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的培训,并采取一些措施为职工做好职业安全健康的保障。在职工安全健康的问题上企业应该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投入资金积极有效地改善工人生产作业的环境和条件。为工人的工作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加一层保险。在进行保障职工安全健康的相关工作时要注意其科学性,严格管理并做到依法进行监督,避免违规操作和有损职工安全事件的发生。

一、设置保障职业安全健康的机构

为保证煤业集团对职业安全健康有足够的重视,并确保其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设立专门保障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机构,并配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开展相关的保护工作和进行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将安全生产和职工的健康安全问题责任到人,如成立管理工作小组,书记任组长,矿长任副组长。保证企业上下,从管理层到职工都不能忽视安全的问题。该机构再下设教育培训中心,由矿领导和工作小组领导,负责安全工作的实施以及相关制度的施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有损职业安全健康的问题,做到科学防治。制定企业职业安全危害防治的有关条例,落实到具体措施,严格责任的追究,建立成熟科学有效地防治职业危害的工作体制。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并确定防治危害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职工中加强对职业危害的宣传教育,定期做相关的培训,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对工作人员所需配备的安全设备做好发放工作并督促其规范使用。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做好监测危机的工作。一旦发生危害,要按照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及时进行通报告知,不可隐瞒以免造成更大的后果。对确诊为职业病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其健康恢复和补贴的工作,避免工人的权益遭受更大的损害。为工人建立人身档案,定期做体检。另外,要完善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所应采取的应急救生预案,以及其它有利于保障职业安全的制度。

三、加大工作场所安全投入

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职业健康安全,为更好地维护煤矿工人的健康权益,要根据相关的规定为工作在较危险场所的工人配备一定的安全设施,加强个体的防护,督促和监管工人正确规范地使用这些安全措施。在加大对个人安全措施投资的情况下也要投入资金积极地改进技术和装备,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研制和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避免产生职业危害的新技术、新设备。循序渐进地淘汰有损职业安全健康的工艺和材料。定期对安全设备和应急救援的相关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其能够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正常地使用发挥作用,减少损害。

四、重视矿井作业场地的职业危害防治

矿工是工作在一线的煤业集团工人,由于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易发生危险情况,而且因为处于地下较深的位置,一旦发生危险状况往往会影响人的生命安全,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加强对矿井作业场地的安全防治工作,为矿工工人提供良好的职业安全健康保护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防治粉尘污染。在矿井作业场地,由于采煤设备不断地将煤矿进行切割会产生大量的煤灰,其粉尘含量较大。企业要重视矿井粉尘防治的相关问题。首先,通过建立完善的防尘和除尘系统降低工作场地的粉尘浓度,逐步改造防尘系统,根据需要配备更高效的防尘保护用品。在掘井巷和硐室时,要使用湿式钻眼,使用水炮泥减少粉尘的产生,并且在爆破的过程中采取一些防尘降尘措施,如采用高压喷雾降尘、净化风流等综合性的措施。然后在出煤时,要通过洒水的方式降尘。液压支架必须要安装自动喷雾等降尘装置,减少粉尘的产生。在对煤矿进行破碎作业时,一定要在破碎机上安装防尘器,并安装喷雾装置或者进行抽尘工作对粉尘进行净化。在井下对煤进行转运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采取防尘的措施,在进行产粉尘较高的相关作业时要通过喷雾进行降尘或者用除尘器降低粉尘浓度。总之,要在煤矿工作场所中一切产生粉尘的地方加装必要的除尘或者降尘的设备,来保证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尽量的低。

(二)防治热害。在地下的开采环境中,由于通风不利,较容易产生热害等有损工人健康的情况。因此要确保工作面的通风设备设置合理,其通风的系统和压风系统保持正常和完善。通过增强风机的能力和减少风阻等措施实现通风降温,引进降温技术治理矿井的热害等问题,保障矿工的人身健康。

(三)防治噪声污染。如果人们长期处于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使得听力下降甚至过早失去听力。因此在矿井工作场所要控制其声音不应超过85dB(A),若声音超过85dB(A)时就要给工作配备个人防护的用品。若大于或者等于90dB(A)时要在工作现场采取降低工作场所噪声的措施来保障工人安全健康。矿井中应该注意在通风机房的房间内和墙体表面设置吸声体,在压风机的设备产生噪音较大的地方如进气口安装消声器,且要在房间的表面做吸声的相关处理。总之煤业集团应在产生噪声较大的地方进行降噪和吸声处理,在离工人工作较近的地方设隔声屏障,采取可能的措施减少噪声对矿井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防治中毒情况。在矿井中由于容易产生瓦斯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可以对人体产生损害使人中毒而且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较易引发爆炸等情况。因此首先要加强矿井的通风,使得产生的瓦斯等有害气体能尽快排出工作场所,避免其聚集达到较高浓度。其次要对工作的煤矿工人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防护。根据煤矿行业的相关规定,在矿井实施爆破后为了避免产生的氮氧化物聚集产生危害,要使得局部通风机的出风口距离工作的场所不得超过5米,并及时地排除爆破产生的炮烟。在进行爆破的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要撤离到新鲜的空气流中去,在爆破工作完成后要在工作面洒水减少危险气体,保证在煤矿工人进入工作面时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稀释。由于煤矿的工作场地特殊,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凡是粉尘、有毒等有关的有害物理条件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在采取相关的防治措施之后要给工作人员佩戴防尘防毒设施。

五、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宣传教育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的教育与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密切相关。煤业集团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和标准积极为保证职工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得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能自觉主动地配合企业的安全工作,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对工作当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发挥自己的职能,明确责任,在职业安全健康及其危害防治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切实落实防治的措施,各部门配合,共同协调加强管理共同做好职业安全管理和危害防治工作。

煤炭行业作为一个高危的特殊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制约着煤矿的安全产生。煤矿企业应切实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全面地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传统的被动管理事后“亡羊补牢”转化为超前预防。将安全生产规范化,科学化,实现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翠霞,秦慧芳.浅谈煤炭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1.10(24):27-28.

[2]田瑞云.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实践及思考[J]煤炭工程.2012.

12.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十二

2010年7月22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 (国办发[2010]15号) 精神, 进一步做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监察工作, 落实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 稳步推进煤矿职业健康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出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的通知 (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包括:一、总则;二、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三、煤矿职业危害申报;四、煤矿粉尘危害防治;五、煤矿噪声危害防治;六、煤矿高温危害防治;七、煤矿职业中毒防治;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九、监督检查;九、监督检查;十、煤矿职业危害事故认定与处理;十一、附则;附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13.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12年以来,郑宏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落实各级文件有关规定,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把改善作业环境、强化员工职业的健康作为重点工作,认真进行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我矿员工营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责任

建立了以矿长全面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矿长是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行政副职对行政第一负责人负责,对所管辖业务及分管部门的职业危害防治具体领导责任;通风科、安监科、人力资源科等各职能部门和各区队对职业危害防治负责。通过细化分工,使职责落实到人,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落实了责任,为加强我矿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班前会、宣传栏、培训学习、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加大对《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就职业病防治、预防、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宣传教育,通过宣

使用防护用品检查情况纳入本单位考核。检查主要包括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落实情况和劳动者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通过检查,各区队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及时督促员工正确配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加强职业病防治投入,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增加各个工作面的全断面净化喷雾数量,并在各运输转载处安装手动降尘喷雾等降尘装置。利用建设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机,敷设供水洒尘、供气管路、更新设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减轻职业危害的发生,使员工生活在健康、清新的环境中。

5.按照要求不断完善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职业病的防护、检查、复检、治疗等全部过程的各类资料,为公司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数据。对于不适合原工作岗位的员工进行合理调岗、安排内退休养并进行公示。

四、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基层员工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二是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有待加强。

三是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4.职业健康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连云港项目部

安全办公室 2004年12月14日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转眼间,紧张与忙碌的2004年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了。在这一年的安全工作中,我们严格以安全管理“六结合”为指导,以贯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基础,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为手段,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动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及方法,加强过程控制,全面贯彻落实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圆满完成了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注: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提出的2004安全目标:无重大责任事故、无辐射及放射源事故、无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无死亡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爆炸事故),现将2004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扼要总结。

一、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1.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力争零事故;杜绝工伤死亡和重大设备、质量和消防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的设备、质量及消防事故,视同工伤事故死亡一人);控制重伤;工伤事故严重率低于150

2.200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无死亡、重大设备、质量和消防事故,工伤事故严重率为62.0

按照建设公司、业主和监理公司的要求,认真做好了 “企业伤亡事故”月报、季报和报表的上报工作。

二、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总和,是职工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和安全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可有效消除被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抵触或轻视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情绪而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使员工从被动的服从管理制度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的遵章守纪行为。

安全办从2001年底项目部筹备阶段就以刊发“安全简讯”的形式创建自有连云港项目特色的安全文化。“安全简讯”以安全文学、安全文艺的形式在职工中宣传安全知识、优秀施工队/厂、班组的先进安全事迹,以便共同总结、学习和提高,起到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共刊发“安全简讯”149期,其中2004年刊发41期。

为了使广大职工加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安全办在田湾核电站“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与建议” 征文活动和安全文化专题讲座。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心得与建议”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稿件30多份,经过认真评审,安全办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了适当的物质奖励。六月中旬,安全办分批对助理级以上中层干部(27人)和各队/厂班长及分队长(167人)进行了安全文化专题讲座,安全办公室就项目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目的、途径和意义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回顾。深入开展的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职工树立了安全第一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性是生活质量的观点、风险最小化观点以及保险防范意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等安全观念文化,促使每一位职工形成自己的安全价值观。

三、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个人的意识和能力

安全培训教育作为员工接受和更新安全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是安全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绩效的努力方向之一。在2004年安全培训中继续沿用“光碟”实物场景教学、幻灯片对施工现场主要危险点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和施工活动进行幻灯演示教学和田湾核电站兄弟单位典型的血淋淋的事故教育外,进一步增加了职业健康卫生知识教育和各种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知识教育。到目前为止,一级安全培训5069人/次,二级安全培训4198人/次,三级安全培训3442人/次。为及时掌握安全培训效果,我办继续对安全培训效果实行不定期一、二级安全培训效果跟踪调查与评估,每次调查人数为40~50人左右,对调查结果实行评估,掌握职工懂得安全知识的状态,使下一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为提高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我办组织了4项专项培训,分别是:1)2004年4月,1#核岛A-7阶段大修施工,针对业主对施工人员的特殊要求,安全办组织了安全培训(一、二级)、消防培训、辐射防护和核事故应急培训,共培训871人/次。2)2004年10月14日,针对外部审核单位在现场审查时提出的问题,安全办组织工程部架子队架子工和各队/厂安全员对脚手架搭设、验收标准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共培训69人。3)2004年1月,安全办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即将颁布实施之际,组织各施工队/厂对两个条例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共有902名职工参加了学习。4)2004年11月,安全办组织核清洁队即将进入1#核岛辐射区域的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进行了一次专项培训,共培训人员29人。

四、完成2004安全、保卫责任考评

2004年1月,项目部总经理与各队/厂经理签订了2004安全、保卫责任书。为落实各队/厂安全、保卫责任,安全办、保卫部对各队/厂按照安全、保卫责任书考评表进行月度考评并监督各队/厂严格按安全、保卫责任书的规定落实实施。在月度安全、保卫责任考评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部行文《关于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流动红旗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季度安全、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保卫考评得分为考评基础,先后评出了通风队(一季度)、管道队(二季度)、管道队(三季度)为安全文明施工先进单位,并获得了流动红旗和奖金。下图为各队/厂月度安全、保卫得分图。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机械队管道队电气队通风队动力队预制厂车队调试队

图:1~11月各队/厂月度安全、保卫得分

五、做好A-7阶段的安全管理

2004年4月,江苏核电有限公司针对1#核岛冷试、热试后出现的问题,决定开展A-7阶段大修活动,相关工作由业主指挥,二三公司连云港项目部参与配合。在施工前,安全办对进入1#核岛从事A-7阶段施工的人员进行了相关安全、辐射防护、消防和核事故应急知识培训。针对A-7阶段复杂的施工环境,很多设备已带电、带压,我办要求各施工队/厂严格按业主相关程序要求,作业前必须先申请办理工作票,做好风险分析,待施工条件和施工设施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每月针对施工动态,将A-7阶段的施工区域纳入“四点”安全控制区域,实行重点控制和检查,有效的保障了特殊区域施工作业的顺利完工。

六、组织安全检查,落实绩效监视和测量

安全监督检查是督促各部门、队/厂切实履行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安全办落实了安全人员日查制度、一月一次联合检查制度和配合贝克斯监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理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的每月两次(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二)的联合安全检查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节前专项安全检查。在安全检查中,我办对安全设施不完善,及时下发了 “纠正措施报告”和“观察意见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将整改信息及时反馈我办,以便我办及时复查整改落实情况,共发出“纠正措施报告”和“观察意见通知”22份,都做到了信息反馈和整改落实。对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个别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和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查处并落实教育,2004共处罚违章作业人员41人。根据“一体化”管理要求,安全办落实了生产性噪声每月测量一次、安全标志牌每月检查一次、安全防护用品每月检查一次、密闭空间氧含量测量、机械设备每季检查一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每季度检查一次的检查和测量制度。截至目前为止,共组织月度联合职业健康安全大检查11次,共发现和整改问题91项,各类专项安全检查53次,共发现和整改问题385项。

七、进行综合安全管理,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 1.提高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

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安全状况的好坏是直接关系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为堵住事故源头,消除不安全状态,我办在土建将施工厂房移交到我项目部后,立即组织人力、物力对土建遗留下来的预留孔洞和临边进行了封堵防护。对于在施工中需要打开封堵好的预留孔洞时,落实“预留孔打开使用申请表”制度,有效地遏制了施工班组随意打开预留孔洞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和不及时封堵好的不良现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未封堵好的预留孔洞及临边及时通知清扫队进行防护,确保万无一失。对于主要施工设施脚手架的管理落实了安全检查制度。在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由使用单位安全员验收合格,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并挂上“脚手架验收标志牌”后方可使用。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脚手架的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在对门式脚手架的管理中,严格落实了“门式脚手架搭设、使用与验收管理规定”。通过安全办长抓不懈的检查和管理,施工现场脚手架和门式脚手架不合格现象已大大减少,从而促进了安全生产。

2.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施工现场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最直观的表现,文明施工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职工整体素质。自项目部将文明施工纳入安全管理的范畴以来,安全办始终尽心竭力的抓好这项工作,要求全体职工要充分准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程序作业,杜绝野蛮施工行为;要求各施工队/厂加大对施工现场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现场物料堆放整齐、安全以及已安装物项的保护工作。安全办为使职工有一个良好卫生的工作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1)对于各队/厂清理出的生产垃圾,安全办通知总务部按时清运出生产现场;2)为保障施工现场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保障地面清洁和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出核岛厂房,清扫队在每一层核岛厂房设专人负责清扫地面和清运施工垃圾3)为使施工现场的电焊烟雾和土建单位施工造成的粉尘及时排放出去,清扫队派专人负责风机的管理,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4)按照业主、监理公司和项目部的要求,清扫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对已安装好的物项进行了清洁。

3.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加强劳保用品的管理,合理地发放、使用劳保用品,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职工切身利益,是国家劳动保护法规的基本要求。根据项目部《劳动保护用品管理程序》,我办实行了劳动保护用品季度统计上报,由物资部统一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采购发放。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由于土建单位施工造成的施工现场粉尘较大,我办及时给各施工队特批了一些口罩,并提醒职工在粉尘较大的作业环境戴好口罩,确保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对于职工焊帽损坏严重的情况,及时签字确认并要求物资部给职工更换新的焊帽,确保了职工的职业健康。

八、做好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为了加强对重要施工项目及施工活动的管理,做好施工前的风险分析及预防对策,我办严格落实了《风险分析作业票实施细则》和《“四点”安全控制区域管理办法》,要求各队/厂凡是被安全办确定的本月“四点” 安全区域(重要施工点、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必须严格按《风险分析作业票实施细则》的规定,做好施工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并要求施工队/厂安全员检查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例如:管道队的21UJA厂房高空脚手架搭设、机械队的1#核岛A-7阶段大修施工、通风队的21UCB+36米高层风管安装及保温、电气队的夹层贯穿件安装和2#核岛穹顶照明灯具安装等超高空作业施工都做到了风险分析及措施落实检查。对于每月确定的“四点”安全控制区域,安全办每月安排一次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各主要施工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到目前为止,安全办共确定“四点”安全控制区域203个,各队/厂共填报风险分析作业票635份。

九、组织田湾核电站“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 按照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关于开展田湾核电站2004“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的通知》精神,中核二三公司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由连云港项目部发出《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了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月”活动的目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要求及具体活动安排,使连云港项目部“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的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本次“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以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主线,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为重点,突出“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全国第三个安全生产活动月主题,进一步强化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了连云港项目部的安全文化建设,以安全生产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在“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宣传、安全文化知识讲座以及各类安全检查活动。本次活动共组织各类安全检查26次,共发现问题164项。“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在项目部的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暨“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计划中的各项工作。提高了连云港项目部综合安全管理水平。

十、全面贯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迎接内外部审查

2003年底,建设公司顺利通过了外部审查单位的审核,获得了国家质量体系资格证书,环境体系资格证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资格证书,建立起了一体化管理平台。安全办公室作为连云港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控部门,承担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控制工作。为此,2004年安全办严格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素要求,运行和控制连云港项目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力求持续不断提高体系的运行绩效。2004年8月和9月,建设公司和外部审核公司组织的“一体化”内、外部审核中,对连云港项目部的职业健康运行管理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个别

2004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了4个问题,其中内审3个,外审1个。审核后,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进行了纠正,促进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5.世界职业安全与健康现状及分析 篇十五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 全球每15秒钟就有1 名工人死于职业事故或职业病, 每15 秒钟就有160 名工人发生职业事故, 每年有234 万工人因工死亡 (其中202 万人死于职业病, 32.1 万人死于职业事故) , 每天约6 300 名工人死于职业事故和职业病, 其中工作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约有5 500 例, 并且这些数字还在增加。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 每年约有1.6 亿例非致命性工作病症发生。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估计每年因职业安全与健康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经济压力约占GDP的4%。

世界卫生组织2006 年报告中确定了57 个国家正面临严峻的医疗人力危机。这些国家平均每万人有不到23 个卫生工作者 (医生, 护士, 助产士) , 仅为最低覆盖率的8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面临的挑战最大, 其人口占世界的11%, 却承担着全球疾病的25%。该地区拥有不到1%的全球卫生支出, 只有3%的全球卫生人力资源。

在全球, 各级道路交通伤害仍是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2013 年,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 2010 年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道路交通百万人死亡率 (分别为18.3 和20.1) 高于高收入国家 (8.3) 。虽然许多高收入国家的道路交通死亡率在近数十年来稳定下降, 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交通伤害仍然不断增加。2015 年10 月, 世界卫生组织称, 全球每年约125 万人死于道路上, 20 万~ 50 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 约3/4 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男性。尽管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道路交通伤害仍然是造成死亡、伤害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据估计, 如不立即采取措施, 到2030 年, 每年将有240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将上升至第五大死因。

职业病报道的类型和发展趋势差异很大。例如, 2010 年中国报道的2 万7 240 例职业病中, 有2 万3 812 例由工作场所粉尘引起。同年, 阿根廷报道的2 万2 013 例职业病中, 肌肉骨骼病例和呼吸道病例占大多数。2011 年, 日本报道的7 779 例职业病主要为腰痛。在英国, 2011 年的5 920 例职业病症赔偿案例中, 尘肺、弥漫性间皮瘤和骨关节炎是3 个最常见的疾病。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 2011 年, 美国有20 万7 500 名工人出现非致命职业病, 其中皮肤病、听力损失和呼吸系统疾病最为普遍。

职业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然而, 相比于工业事故, 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病症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形的。此外, 职业病的性质也在迅速改变, 随着全球经济状况、技术和社会的变化, 新的危害种类正在出现。常见的职业病 (如尘肺) 依然普遍存在, 同时新型职业病 (如精神上的职业病和肌肉骨骼病症) 呈上升态势。

虽然人们在应对职业病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但仍需加强国家职业安全卫生体系的预防能力。随着各国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的协同努力, 与职业病的斗争将在全球和各国的卫生与安全议程中占据突出位置。

分析

人类在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 难免会受到自然界、作业场所以及劳动工具的伤害。在农业社会, 这种伤害程度有限。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后,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问题就倍受关注。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面临着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带来的巨大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对安全生产的普遍重视和安全生产相关法的颁布,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职业健康涉及工作场所的各个方面, 受若干因素的影响, 包括癌症、意外事故、肌肉骨骼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听力丧失、循环系统疾病、压力相关的失调、传染病等。在正式或非正式的雇佣关系下, 还包含工作时间、工资、工作场所、产假有关政策和保护规定等其他重要因素。

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 安全生产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 大致可划分为4 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 生产安全事故达到高峰并逐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 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 生产安全事故稳中有降, 事故死亡人数很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历程。

在宏观层面上, 一个国家的安全生产状况受经济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影响。依据世界银行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 有关机构选择了4 类、27 个国家、14 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状况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 的影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 人均GDP、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教育普及水平是影响安全生产指标的主要因素, 其中产业结构对安全生产状况影响贡献率最大, 为30.4%。处于农业经济阶段和工业发达阶段的国家,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均处于最低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于50% 时,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以韩国为例, 虽然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安全生产状况没有得到相应改善。韩国在1970年全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不足500人, 但此后工业化加速发展, 到2004 年全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 537 人, 处于高峰和波动状态。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优化, 事故死亡人数逐年降低。

因此,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对降低事故死亡起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已普遍形成服务业比重高、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其次、农业比重很低、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较少的产业格局。2011 年美国采矿、建筑和运输业3 个高风险行业的从业人数, 仅占总从业人数的10.7%, 这3 个行业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16% 和7%, 远高于其他行业, 但由于服务和金融等低风险行业就业人数占较高比重, 使得总的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较低。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 安全生产状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转向如何预防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实现职业健康。2000 年以来, 英国每年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在250 人以下, 并逐年下降;美国保持在6 000 人以下;澳大利亚300 人以下;日本1 800 人以下, 并逐年小幅下降。

就职业健康而言, 在工业发达国家, 传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的职业病 (如尘肺病、化学中毒、噪声性听力损伤等) 已退居次要地位, 因心理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引发的职业病越来越多。美国约有40%, 高达1.3 亿的雇员受到职业病困扰。2011 年, 欧盟统计署公布的2009 年欧盟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中9.6%的工人存在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性肌肉骨骼劳损、与工作有关的压力、焦虑或抑郁症是最普遍的疾病。为此, 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美国早在1970 年就颁布实施了《职业安全健康法》, 并成立了职业安全健康局, 各州的劳工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随时向公众发布与职业相关的疾病信息和建议, 以提醒雇主及雇员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英国于1974 年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法》, 成立了职业安全与卫生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 制定了专门的职业健康战略, 以保护和改善公众的职业健康。德国《社会福利法》规定, 意外事故保险承保单位的首要任务是预防工伤和职业病, 并将职业病的预防、认定和赔偿纳入法定强制保险体系。

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发展历程表明, 高科技的应用为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研发投入, 许多国家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国家级的专业科研机构或技术中心, 支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并提供政府财政预算等。如欧盟的欧洲工作安全与卫生局和德国的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都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 主要职责是给政府提供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政策建议, 将政府的科研政策传达给各研究机构, 组织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克科研难题。如欧洲研究机构联盟PEROH是一个欧洲各国的研究机构网, 这些研究机构一般接受企业的资助,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企业也会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反馈给科研机构, 形成高新技术应用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 国外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很快。欧美发达国家将大量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各个领域, 重视个人防护设备的研发应用。目前的研发趋势是应用高科技减轻防护设备重量, 提高工人佩戴舒适度, 为工人提供个性化的防护设备。同时注重个人防护设备使用的连续性、设备淘汰指标和现场设备分发等方面的研究。物联网、头盔显示器和环境感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安全培训、应急演练模拟和工作场所智能保护, 保护工人在复杂环境下免受伤害或者减少伤害。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及早发现工作场所中设备隐患, 但不影响和破坏设备。

提高工作场所自动化和监测监控水平是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状况好转的重要手段。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且减少了工作场所人员数量, 使得工人伤亡率和职业病大大减少。监测监控技术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如手机屏蔽仪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监控, 防止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引发爆炸事故;社交媒体和救灾机器人等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用户数量众多的社交网络可以及时得到事故报告信息和快速反应, 并可在短时间内组织疏散和救灾, 实现实时互动。救灾机器人可深入到狭窄、有限和危险的空间内完成搜救, 或者充当通讯中继。

发达国家同时注重对新技术使用过程中新型风险的研究和预防, 如个人防护设备通讯信号和纳米材料对人的影响等。

上一篇:金融风控体系建设下一篇:幼儿园音乐教案大象和小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