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2024-10-18

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精选8篇)

1.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一

首先,医疗费用因为高新医疗手段不可避免的有所激增;现在的看病就医比无病预防的花费差异较大,而全科医疗则是为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理念,早期发现疾病并迅速处理,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等模式。

以此同时,全科医生提供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省去了大量去医院挂号排队的时间,病人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医疗的服务,节约了财力和时间,医院的成本效益也因此可以得到提高。

其次,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龄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同时增加。

病人在医院外的状况仅仅依靠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学观念及医疗服务体系是很难详细掌握的,宝贵的救治时间和一些突发疾病可以会因为不了解病史而错失良机,采用全科医学能全面有效的解决好这一现状,实现以家庭和社区为主要单位的综合性及个体性的照顾。

第三,很多疾病谱因特异性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而发生改变。

如慢性病患者,立足于家庭和社区的全科医疗保健模式是十分需要的,充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来跟踪了解病人病情,治疗方案也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做相关调整。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实施全科医疗对我国医疗事业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意义,全科医疗处于卫生服务的顶端,常见的健康问题是全科医学所处理的,大多数民众的身体健康用低廉的成本维护着,而全科医学也时常利用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能对一些慢性疾病有所预见,和专科医学相比,全科医学是保证患者健康的第一步,如果有更为严重的病情,全科医生还需协助专科来更为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寻求最佳诊治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全科医生还可大量,高效及经济的解决日常出现的一般健康问题,使专科医生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在简单的病例上,可以更好的应用高科技医疗手段解决疑难病症。

所以,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是互利互补的,对改善当前医疗现状和服务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的发展促进着社区医疗往积极的方向转变,对我国医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全科医生在我国范围还较小,有些全科医学缺乏必要的职业认同感,所以发展全科医学的关键对全科人才的培养,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全科医生及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建立合理的全科医生培训制度,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医疗。

参考文献

[1]程颖莲,陈渊青,张雪等.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的社区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13(4):361-363.

[2]张国庆,林玳玳.促进社区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对策思考[J].生产力研究,,(19):120-121,167.

2.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高校住校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 以宿舍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 抽取120个宿舍65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 由经过培训的大学生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共收集问卷632份, 获得有效问卷598份, 应答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7.2%与93.1%。其中男生199名, 女生399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资料, 内容包括2个部分: (1) 利用匹兹堡量表评价学生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该量表由匹兹堡大学Buysse等编制, 刘贤臣等1996年翻译为中文。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 各条目由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成份组成, 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 累积各成份得分为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得分, 总分范围为0~21, 得分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 (2) 学生一般情况, 包括性别、专业、课程、学习状态、宿舍环境、网络利用等行为习惯、家庭状况及应急事件等。要求学生在20 min左右完成。资料收集于15 d内完成, 同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调查对象中有18人无应答, 主要原因为被调查者外出或拒绝参加。

调查前对研究对象说明调查意义及其目的, 研究对象同意后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所有调查资料均由研究者处理、保存, 并严格保密。调查前与学校心理咨询室联系, 并请心理学教师参与, 以及时处理因调查引发的心理问题。

1.3 统计处理

所有资料经过质量评价和逻辑检错后, 采用双轨录入法, 利用EpiData 3.0录入资料, 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结果包括2个方面: (1) 利用均数、标准差与百分率描述PSQI总分的分布水平及规律; (2) 利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χ2检验以及Logisitic回归探索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2 结果

2.1 睡眠情况

学生近1个月睡眠情况分布见表1。

2.2 PSQI指数

城乡、不同年级以及是否准备考研的医学生PSQI总分经过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但不同性别、对个人健康程度是否满意与PSQI指数有关 (P值均<0.05) 。见表2。

2.3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按照PSQI得分将人群分为睡眠正常 (PSQI≤7) 和睡眠较差 (PSQI≥8) 2组, 单因素χ2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年级、健康状况、宿舍是否经常吵闹与睡眠质量相关 (P值均<0.05) , 而是否准备考研、城乡、学习成绩等与睡眠质量无关 (P值均>0.05) 。见表3。

2.4 影响睡眠质量危险因素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

以PSQI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2类, 作为因变量 (睡眠差赋值为1, 睡眠正常赋值为0) , 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年级、自评健康状况、心情以及宿舍环境和家庭内是否发生令人焦虑或担忧的事件, 而学习状态、是否准备考研、学习成绩、是否经常锻炼、睡前是否经常吃东西、家庭状况、月生活费开支及父母是否经常失眠等与睡眠质量无关。见表4。

注:调整变量为性别。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 医学生中睡眠质量较差者占56.3%, 与戚东桂等[3]2007年调查的结果基本相同 (52%) , 但高于冯国双等[5]2005年的调查结果 (19.17%) , 也远高于张剑光等[6]的调查结果 (19.3%) 。说明目前大学生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而睡眠质量是否有逐年下降趋势还不能确定。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压力造成失眠, 以及学习时间过长、网络利用过多造成睡眠不足。这种睡眠状态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 对情绪和精神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 男生PQSI总分略高于女生, 与易欢琼等[7]研究的结果相同。但是, 性别差异也可能是混杂所致, 由情绪、心理特征及行为方式等混杂因素造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睡眠质量差;随着年级的提高, 睡眠质量下降, 可能由于学习基础、课程压力、心理以及经济状态所致。值得注意的是, 健康自评结果较好者睡眠质量较差, 可能与健康状况较差者更积极地调节自己的睡眠、减少上网和游戏时间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与其他人有体质差异所造成的颠倒混杂偏倚所致。应激性事件是引发失眠的重要因素, 在被调查学生中有14.38% (83/598) 家庭或自身最近1个月出现应激事件, 而心理状态也与睡眠显著相关, 这些因素互为因果, 影响睡眠。在诸多客观因素中, 宿舍环境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通过采取修改作息时间、规范晚上就寝时间、建立规律睡眠、加强就寝纪律、改善就寝环境等一些积极的措施 (包括教学管理) 进行干预, 会有效改善睡眠。

研究结果提示, 大学生睡眠质量需要进一步改善,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宿舍管理, 提供更好的休息环境, 并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2) 利用各种教育措施,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就业形势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 减少焦虑等不良情绪; (3) 对网络利用进行干预, 避免网络成瘾带来睡眠不足, 防止因上网影响学习; (4) 积极与学生沟通, 及时排除应激事件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睡眠受教学周期的显著影响, 如考试、毕业等, 而这些因素无法在横断面研究中分析, 本调查结果也可能与临近考试关系密切; (2) 调查对象的专业局限, 结果外推有一定局限性, 每一所学校都有具体的办学条件和不同的特征, 专业设置差异很大, 带来的不同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也会有很大差异; (3) 调查地区局限, 本次调查局限于1个城市, 而高校所处的城市不同, 会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情绪。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睡眠状况, 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 为医学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某高校医学生650名 (均为住校生) 为研究对象, 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 为睡眠质量评价工具, 结合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者占56.3%, 男生较女生差, 且存在城乡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应激事件、心理状态、宿舍环境与睡眠质量显著相关 (P值均<0.05) , 且睡眠质量随年级增高而降低;但是否恋爱、考研、是否经常锻炼身体、月生活开支以及学习成绩等因素与睡眠质量无相关性 (P值均>0.05) 。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应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睡眠质量, 以保证医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睡眠,卫生保健质量,因素分析, 统计学,学生, 医科

参考文献

[1]李茹, 王育强, 张志群.某军校三年级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6, 24 (5) :347-348.

[2]EDWARD S, AC PETER P, LEHANA T, et al.“Sleepiness”is se-rious in adolescence:Two surveys of3235Canadian students.BMC Public Health, 2006, 6:116.

[3]戚东桂, 刘荣, 吴晓茜, 等.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5) :875-877.

[4]MILLMANPM.Excessive sleepines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Causes, consequence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Pediatrics, 2005, 115:1774-1787.

[5]冯国双, 陈景武, 杨秀珍.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5) :325-328.

[6]张剑光, 柯昕, 赵亮.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睡眠质量及心境状态.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 (增刊) :189-192.

3.婉约派的兴衰发展及其影响 篇三

关键词:婉约;兴盛;衰落;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3

1、婉约派概念的提出

婉约派,是宋词的风格流派之一。明代张詅认为是明确提出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的人。张詅在《花草蒙拾》中提出:“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王又华在《古今词论》引用了张詅这一观点。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也说:“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虽各因其质,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为正。”可见张詅是历史上最早较正式提出婉约派的人了。

2、婉约派的特点

鉴于婉约派的特点,前人多用“婉美”(如《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或是“软媚”(如《词源》),或是“绸缪宛转”(如《酒边词序》),又或是“曲折委婉”(《乐府馀论》)等词语,来形容这些作品的风格。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应当说是经过长时间斟酌的。

3、婉约派的发展趋势

婉约,即婉转含蓄,词一般合乐而歌,用以愉悦宾客和表达兴致,内容多为离愁别绪,闺情绮怨。简单概括为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繁荣于北宋,派生于南宋。从五代的《花间集》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多为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李清照、晏殊、周邦彦、欧阳修、柳永等,继承前人词风并在内容上不断创新,运笔更精妙,各具风韵,柔软旖丽的词作不断涌现,艺术水平越来高,成为宋词的主要流派。南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渐渐衰落。但到明清时,由于一批词人追求李清照的风格开始婉约词有一次小辉煌。

3.1 婉约派盛于宋的历史背景

词在宋时达到空前繁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明珠。婉约派无疑在宋取得了重要成就,其辉煌的原因是什么呢?

3.1.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是婉约派兴盛的社会原因

北宋的建立打破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统一的国家,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矿业、纺织业、造船业、煮盐业、采茶业和酿酒业的发展日益兴盛,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而雕板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对文化的传播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繁荣,经济发达,人们悠闲舒适,整个社会享乐之风浓厚,婉约派无疑有了丰厚的生存土壤。

3.1.2统治阶级的推崇又为婉约派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宋王朝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用礼乐来维持帝王的尊严。与此同时利用娱乐来消减人民的反抗意识,对民间流行的“俗乐”只是留意搜罗,却不予阻碍。宋太宗本人不仅爱听,而且还自制“新声”。宋代,可以说是封建伦理得以强化的朝代,是君臣享乐、安逸成风的朝代。当时的民间娱乐,可谓是形式多样,勾栏瓦肆,演绎各种技艺;茶楼酒坊,竞唱各种新声。宋初在削平各割据小国后,获得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妓。他们来到京师,带来了各地精湛的民间技艺,并且与汴京本地的艺人交流切磋,这种地域间的交流,对乐曲的创新、提高和传播都起着很重要的影响。新作乐曲和原有旧曲都需要有新词,于是为此类乐曲填词的词人便应势而出。《避暑录话》中记载了柳永“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1]婉约派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3.1.3南宋特殊历史阶段继续丰富着婉约派的内容

北宋末年,战争破坏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到了南宋,靖康之耻成为汉民族心中的伤疤,人们渴望恢复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时婉约派一改北宋时的风花雪月,国破家亡之恨、生离死别之情,不断在婉约词中反映出来。“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2],将被金人虏离故土和失去国家的无限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就是改变词风后的婉约派典型作品;但与此同时,宋金对峙达到平衡,大宋尚残留半壁河山,江南一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临安成为了都城,经济慢慢发展起来,达官贵人、文人雅士都沉醉于表面的升平之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3]。婉约派的儿女情长之风又卷土重来。

此外,宋代城市不断发展,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当时繁华的城市生活。城市生活出现,市民阶层兴起,人们把兴趣从欣赏唐代工整雅致的诗文转移到词这个俗文学中来。柳永是把词引向市民阶层的杰出作家。因此,市民阶层的出现,也是婉约派词繁荣的原因之一。

3.2.婉约派在宋兴盛的辉煌状况

婉约派词体作为宋词的重要流派,辉煌时一时无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创作成果繁荣丰硕

首先表现为作品数量空前。宋代词人和作品的数量是非常多的,现存宋代有姓氏可考的词人共1493人,词作共21055首,婉约派词人和作品占其中一大部分。《全唐五代词》记录的只有170余人,2500余首作品。从数量上看,宋代词人词作的数量已在唐五代词人词作的基础上翻了十倍有余,显示出宋词创作的空前盛况,也反映出婉约派的空前盛况;其次表现为宋词别集的大量涌现。别集即为作家的个人专集,它是检验一名作家创作成就大小的标志,也是衡量一种文体繁荣与否的指标。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乐章集》、周邦彦的《清真集》等,就是婉约派别集的代表作。别集的产生和流传,成为婉约派创作丰硕成果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3.2.2 作家队伍的整齐壮大

A.名家辈出,群星璀璨,是宋词繁荣昌盛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堪称“大家”和“名家”的词人排名前30位者,李清照、柳永、秦观、周邦彦、欧阳修等婉约派词人皆位居前列。这些词人分布于北宋、南北宋之交、南宋各个历史时期,无论从其创作力、表现力,还是从其作品的艺术性来看,都可以堪称是达到巅峰状态的词人,也代表了婉约派的最高成就。除此之外,更为壮观的是婉约派词的作品中,还包括着一代代、一群群、一个个的业余词人,帝王将相、乐工歌妓、才子佳人、钓叟莲娃、贩夫走卒等等,他们都能创作一二。

B.婉约派著名代表人物研究

婉约派的兴盛就是有一些著名代表人物经久不衰的词作来佐证的,婉约派的流行给这些代表人物提供了舞台,他们的创作无意为婉约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婉约派选择了他们,其的人生背景也促使他们选择了婉约派。

a亡主李煜是婉约派开起时代的代表人物。作为亡国之君,其凝郁的性格,感伤的情怀,婉约派无可选择的成为他的归宿,他创作的词作委婉传情、凄恻动人,反映故国之思和感伤之情的词篇是主流。李煜用凝炼挚朴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抒发自己的灵魂、表现没落王族的悲哀。如《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追忆了帝王生活的沉醉豪奢,江山依旧而人事全非。这就是婉约派的风格。

b“浪子”柳永(987?~1053?)北宋婉约派词人,名永,字耆卿,崇安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打破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和小令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在两宋,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的现存作品213首,用词调133种。宋代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柳永对于婉约词派的发展居功至伟。

我们来看看柳永的性格、生活态度。柳永是一个多情的词人,为人放荡不羁,一生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特殊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接触,特别是对都市生活、歌女和市民阶层相当熟悉,自然就写出了儿女情长的婉约派了。

c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的词作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中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她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清照的词清新、婉转,感情细腻。多描写小情调的妇女生活,常抒发闺情。后期的作品,悲叹身世,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之情。李青照之所以能成为婉约派之首,与其早期富裕舒适的生活,以及女性性别不无关系。

她的作品《如梦令》,描述自己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这样的生活只能用婉约风格来“歌之”了。

一个亡主、一名“浪子”、一位女性成就了婉约派。

3.2.3 婉约派词的昌盛气象还体现为词体词调的成熟完备

文学形式规则的成熟完备是一种文体繁荣的标志。在宋代之前,唐诗光芒掩盖了其它文体。宋代,音乐文化开始繁荣,也有了新的风采。在继承前朝燕乐曲调的基础上,宋代的燕乐新声不断涌现。特别是公元十世纪后一百年的时期里,城市文化的兴盛和市民阶级的壮大,市井新声喷薄竞起,与时俱进地推动了婉约派迅速走向繁荣发达;另外,宋代教育全面普及,能度曲制谱的文人越来越多,像柳永这类的热爱音乐艺术的专业词人大量涌现,他们倾力创造,使婉约派有了重要发展。宋代燕乐曲调不仅在总数上远远超越了前代,而且曲调的体制更加丰富多样,慢、令、引,大小长短,各具特色;传统的小令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更加精美娴熟,新兴的长调和慢曲也尤为新颖多姿;音乐曲调的表现功能更加全面,音韵格律和方法技巧等形式规范也更加稳定严谨。只柳永一人就用调133种,词调兴盛,众体兼备。

3.3婉约派的衰落

婉约派在宋达到巔峰,后开始衰落,其原因我们初探如下:

3.3.1社会环境的变化

宋亡后,蒙古元朝统治中原。蒙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风吹草低显牛羊,开阔的游牧生活形成蒙古民族豪放的性格,他们的歌唱是高昂的,很明显婉约派的浅吟低唱不符合其本性。统治阶级上层社会慢慢疏远了婉约派,婉约派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

3.3.2 婉约派本身的局限

婉约派词作虽多,但内容狭窄,除了言情、离别、失意、愁苦之外,几乎再无其他。内容的单调,不能随时代而发展,不能表达日益丰富而多变的生活,自然就淡出人们的视野。

3.3.3正统文人的介入

婉约派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大众化的特点,代表词人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在创作方式上改“雅”为“俗”,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表现了婉约派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用大众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着力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造就了婉约派的流行。因为婉约词风的流行,包括王安石在内的一些正统文人也禁不住步入其中。他们的生活阅历又不具有婉约的情感,婉约派不可避免地有了正统化的倾向,因而其青春活力也日趋渐减少最终衰老。

4、婉约派的影响

4.1婉约派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宋朝时它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上至皇帝下至黎民,无不“吟之”。它的影响力,甚至影响到了帝王,宋太宗、宋徽宗都有词作流传后世。还有很多豪放派的词人也有婉约词传世。如居豪放派之首位的苏轼,也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样的凄婉之句;而强如岳飞这样的猛将,也有《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的惆怅之思;贤如范仲淹这样的名相,有《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样的婉约之词。这些都是由于婉约风格侧重儿女、男女风情,这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细腻与软弱,触景生情进而才能写出婉约风格的词作

4.2婉约派对后世的影响

婉约派长期支配词坛,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婉约派对后世影响巨大,直至清代还有中兴之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情若是久长时,以岂在朝朝暮暮。”、“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优美的词句我们现在还在吟诵。

我们发现中学第二册历史书“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章,对词的介绍共有440字左右,其中有132字就是对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介绍;《中国少年百科全书》中对婉约词的介绍也比较全面,可见婉约派的历史文化地位。

婉约派弘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时代特色鲜明的文化,通过了它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文学发展,对我们继承和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注释:

[1]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

[2]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3]宋代,林升,《题临安邸》.

参考文献:

[1]《宋词的昌盛气象及其繁荣原因》刘尊明 陈鑫,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2-30.

[2]《宋代词调及用调的统计分析》刘尊明 范晓燕,齐鲁学刊-2012-07-15.

[3]《唐宋名家诗文赏析》张超,线装书局,2007版.

4.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四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在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中,生理特点指功能特点,如出生后感觉的灵敏度、知觉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灵活性等。解剖特点是指机体的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在上节中我们已经述及,自然属性,即人的生理方面的特点是人的自然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发展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一个先天失明的人就不能发展视觉,成为画家;一个生来就聋哑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听觉,成为音乐家;一个无脑畸形儿或染色体畸变者,无论外在条件如何优越,都无法使他们得到正常人应有的心理发展。

人的遗传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潜藏着发展的巨大可能性,这也是人的发展优于动物的地方。尤其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构造与机能,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百几十亿个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神经元通过树突接受外来刺激(信息),经细胞整合后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出去。一般的学习就是神经元凭藉这种对刺激的反应功能和传导功能而建立的干百万个暂时的神经联系。因此,从脑的生理机能而言,人脑组织的复杂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能。这种潜能提供了人的接受教育和发展各种才能的可能性,亦即区别于动物的巨大的发展可能性。但是,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无定向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和方向还有赖于出生后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体的主动性的发挥。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年龄特征 作为一种状态,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作为一种过程,成熟是由一系列遗传因子控制的程序。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成熟的规律规定了个体身体发展的基本路线和状态。按照正常的发展,个体到了某一年龄阶段就应出现该年龄阶段应出现的年龄特征,如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都各自具有不同生理发展的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渐进的成熟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是从缓慢的量变飞跃到质变的过程。由于新质的出现,人的发展就从前一个阶段达到另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的形成是与人的年龄相关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遗传素质生理成熟水平的制约。心理学家格塞尔同卵双生子的爬梯实验,就是对遗传素质成熟程度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有力证明。皮亚杰等人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以在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的基础上发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的。教育就是要遵循人的遗传素质的这个特点,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人的自然属性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和变异性。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遗传差异是指由遗传基因的不同而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差别。个体遗传基因的差别,会给人的身心发展留下深刻的印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理上,遗传控制个体的先天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致使不同的人在机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上呈现出差异。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基因型是相同的,但是在机体的构造和机能上也有不尽相同的特点,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的构造和机能都会具有不同的素质差异。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揭示了人的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的

差别;心理上,遗传会给个体的能力发展和性格气质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是人们心理状态各不相同的自然前提。如每个人的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才能、特长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遗传素质的影响。由于遗传素质上的差异,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善于思辨的科学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一名有才能的音乐家,有的人易于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鉴于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优生问题。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就遗传基因来说,它决定了个体在生理上的、结构上的,甚至行为上的潜在性能,但并非所有的潜在性能都必定可以在那个正在发育着的个体中获得实现。许多事实证明,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平衡、灵活的人,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下,也可以变成类似神经活动弱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一个在遗传素质上神经活动属于强而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在良好的教育下,也会变成很有涵养、很守纪律的人。科学实验还证明,神经细胞中核糖核酸的含量与人在积极活动中所接受的感觉刺激有直接联系,刺激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加速或延缓先天的生长因素。根据形态学的研究证明,视觉输入的刺激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的多少、视神经的精细等。人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所有这些,都说明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影响的大小与其本身是否符合常态有关 人的遗传素质大部分处于常态。对遗传素质处于常态的人来说,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便不起决定性作用。然而,对处在常态两端的各占3%一5%的个体来说,遗传素质对其便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天的生理缺陷或弱智决定了一个儿童终生处于低能状态;而对超常儿童来说,则因他具备了一般人不具备的极优越的天资,如果后天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就会使他在某方面的发展,达到他人无可比拟的水平。遗传上的这种差异不是通过简单的后天的努力就可以得到弥补和改善的。

(六)遗传素质对人的影响在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经研究指出,至学龄中期,人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方式,遗传已对它几乎没有影响。原因有二:一是发展作为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随时间推进,潜在已成现实或潜在错过了变为现实的过程,潜在因素的作用就变弱了;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逐渐增多与增强,人的心理发展也趋向高级复杂,故遗传的作用就相对减弱。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环境的定义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按成分和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环绕着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主要有大气、土壤、水、岩石、植物、动物、太阳等。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与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也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人从出生起就面对现实社会而不能选择,只有认识和适应这个现实的社会环境,人才能生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环境按构成范围的大小为标准,又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同一地区的相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基本一致,小环

境则千差万别。一般来讲,大环境限制了个体发展的总的程度和水平,小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作用更为具体和直接。

(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均有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影响到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的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的直接影响作用在相对的减弱。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更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关于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外在的客观基础和特定条件,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中生活的人,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知识才能和行为习惯都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的思想、品行、才能与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文化和社会阶级与阶层的烙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环境是人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即使是智力优异的个体,处在一个生活艰难、教育水平低下的环境里,也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的影响,这种可能性决不会转化为现实。“狼孩”的事例就是有力的证明。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一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创造和决定一定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是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生活着、发展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直接为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原始社会,生产力不能提供任何剩余产品,决定了人的发展是十分低下的。现代生产力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人们的发展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就可以达到空前的高度。

其次,社会关系影响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和性质。在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也总是和其他成员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出生到世界上来,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与人关系的体系之中。这种社会关系体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这种阶级地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面貌、需要、兴趣、情感以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同时,各个阶级所拥有的不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阶级社会中,一部分人占有发展的垄断权,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夺了发展权),它也影响到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发展。从较低层次看,青少年儿童总是直接生活在各种社会细胞之中,如家庭、邻里、同伴、集团、学校等等,其中所发生的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均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儿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近期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就说明家庭的结构和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都会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留下它的痕迹。

再次,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发展内容。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精神生活过程的总和。广义的社会意识指社会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特别是文化传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既深且巨。文化传统发端于过去,承继至现在,并将影响将来。它影响着现代人的言行,而人们往往并不自觉,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另外,人类借助于语言文字,把实践中所积累与形成的知识、技能和思想观点,以科学、哲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等形式保存起来和留传下去。一个人从掌握语言文字开始就在与成人交往中接受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这些社会意识就成为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容。

可见,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相对于人的发展的先天因素,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社会性差异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人,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总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尤其是人们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也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为人们发展出更优良的素质创造了条件,而人的发展又为社会进化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根据人的主动性发挥的程度,可以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方式分为两种: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所谓被动接受的方式,意味着人总是首先接受和适应环境的影响,然后才能获得发展。所谓主动选择的方式即是指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离不开个体的主动选择,需要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首先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这一点与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有关。环境的给定性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一个人生来便不能选择家庭、民族,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社会、群体和国家中,他必须继承以往历史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和各种社会关系。环境的先在性、给定性的一面,对于儿童来说是无可选择的。这些环境及其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只能在先在的、既成的、给定的环境中生活,无法抗拒或摆脱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他只有适应环境、接受环境的影响而生活,并从中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于一个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展的儿童来说,他不知道如何选择,只能接受环境的影响。在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儿童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动性,提供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种状态下,儿童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也可能是环境引导的结果。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儿童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而环境的引导是教育的作用。

(2)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和能动的活动是实现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具有给定性、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多变性、自发性和偶然性等特点,它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环境影响的主动选择上。处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对环境做出的选择和反应也是不同的。因为人们总是按照他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需要等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的。每个人所已有的知识、经验,当然也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后,就具有一种相对独立性。以后,当其它环境因素作用于人时,就要由原来已经获得和形成的知识、经验、需要和兴趣来对外部影响进行改造,通过这样的思维矛盾运动来接受外部的影响。由此说明,人的大脑不是一种原料的仓库,而是一个加工场。也正因为这样,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对于环境的影响决不能从简单的、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倾向不同,对客观环境的反应也就不同。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

由此可见,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

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特性。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一切动物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它的意志的印记,只有人才能支配自然界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自觉性,表明了人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意识方面来说,它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等主观积极性;从它的外部表现来看,则表现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即人的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来源于人的新需要与已有的心理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任务、问题和困难等),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需求分为生物方面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前者是与维持人的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低级要求,如对营养、自卫、繁殖后代的需求;后者是体现着人的社会动机的高级要求,如对社交、劳动、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活动等的需求,它对人的学习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需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总是代表着新的一面,它与人的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构成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种内部矛盾的运动,就是推动人们心理向前发展的内因或动力。需要当被主体意识到并激起人的活动意向时便转化成为动机。由动机所引起的行动的预期结果便是目的,由目的制约着人的行动。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意向性总和构成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实际上人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于是,这一矛盾便激发人们的学习需要,并由需要引起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这种自觉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便成为学习的具体动力。在教育工作中,只有善于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他们的内心需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在人的社会生活与活动过程中,为了解决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始终是作为活动主体而存在的。人不仅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和改造自身的主体,并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人的能动性。

(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遗传素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现有的经验和水平等;外部因素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教育也属于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人的遗传素质同主观能动性,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内部因素,遗传素质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人发展的现实性,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人的能动的活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体自己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外在的学习内容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

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已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既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活动只当作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同时,也批判了唯心主义者脱离客观实际,由主观的抽象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人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这两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有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顾学生的特点,视学生为消极的容器,生填硬灌,注入式的教学,这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另外,西方的一种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脱离社会条件,片面倡导学生个人“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其实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无条件的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两种倾向犯有—个共同错误,这就是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人的主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四、叶澜的“二层次,三因素”论

在“二层次三因素论”中,第一个层次叫做“可能性因素”,是对个体发展潜在的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两部分,其中个体自身条件又包括先天遗传,成熟机制和自身条件中的后天因素;第二个层次称为“现实性因素”,它是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指人的各个类型的活动。“二层次三因素论”提出,影响人发展的每一个因素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从属的关系,只有在它们之间发生联系后,构成整体后才能成为促使人发展的充足条件。

叶教授认为,环境条件和主体自身条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但要使可能性的发展最终成为现实性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个体自身的活动才可以实现。影响人发展的各个因素及其对发展主体作用的强度、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在主体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有规律的变化着的。前一个阶段的发展结果成为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原因,同时现有发展水平又对潜在因素实现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发展主体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复杂结构,揭示出人在一定条件下掌握自己命运的可能及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中关键性的转折点就是发展主体独立意识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形成。

五、“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1、“遗传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但遗传物质上的重组和变异,也是生物进化的不变规律。遗传素质,本身就存在着不定性,很容易产生差异。因此,遗传只是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是现实决定性。

2、“环境决定论”的批判依据

⑴环境影响具有自发性,无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对身心发展的影响都具有自发性,环境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

⑵环境影响具有偶然性,客观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不一定实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个体的接触才有可能产生影响,不接触便很难受到影响。

5.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五

论文摘要: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网络舆论承载着互联网虚拟世界中无数网民的心理寄托和情绪表达。在没有互联网以前,公共舆论是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早期研究的一个传统,同时也引起了美国政治学家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产生以后,西方学界从传播学和社会学两种角度上,分析和研究了网络舆论。本文通过网络舆论的优势以及特点,指出网络舆论对社会形成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舆论 现阶段特点 社会影响

一、网络舆论的优势

1.提供的意见通道要更为广阔。

2.与传统媒体交互作用,使网络舆论功能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网络舆论和传统媒体开始将相互分离,互不相干的僵局打破,逐渐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网友在网络上频繁地发帖引起传统媒体的注意,通过传统媒体将这一事件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从而使全社会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3.政治民主在网络舆论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和进步。

4.文化的试验、培育基地。在当今的网络经济时代驱使下,人们的消费重点已经逐渐向精神和文化沟通进行转移,而这种诉求也通过网络舆论充分地体现出来。网络媒体划分在文化载体范畴中,在传承优秀文化,塑造良好社会风气已经网民的文化诉求中,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二、现阶段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多元性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但是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仅仅是自己,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每个人会扮演医生、记者、导演、歌手等与生活可能毫无关系和联系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生活阅历运用各种形式公开,与网友共同分享,所体现出来的主题涉及面也较为广泛,通常话题的确定也是自发的,或者比较随意的。

因为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他们的话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等多层面内容,网民在不受到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将言论提前写好,想什么时候发在网上就什么时候发,发表以后,此言论可以在网上被网友任意和跟帖。

(二)自由性

网络本身草根性较为强烈,这一点对于社会舆论而言,提供了更自由的言论空间。通过网络媒体,人们发表言论自由性得到了一定的保障,而且这种自由的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姿多彩,这样的话,社会舆论就与政治上的空话套话相分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当前,电脑已经逐渐普及到每一个家庭中,互联网在中国的使用人数逐年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直到12月底,中国网民已经达到5.13亿的规模,从这个数据中可以发现,网络具备的很强的自由行,民众的参与意识也很高,也只有这种社会舆论才能够将百姓身边的事件充分直接地反映出来。因为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公众的信心就十分高涨,在舆论监督的平台上也更有发言权,将自己的意愿和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互动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的参与意识显得十分踊跃。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流信息和获取信息。针对某一问题或者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都会有很大一部分网民参与交流和讨论,并且网络中存在匿名性,很多网民会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或者将自己的真实情绪体现出来。网民与网民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个互动的场面,其中有赞同的讨论,也有反对的讨论,这两种观点会同时出现,相互探讨,相互争论,观点与观点的交集,观点与观点的分歧,更激烈的场面还会出现意见交锋。通过这样的相互交流,可以使网民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及时地表达和反馈出来,讨论的内容随之延伸,涉及面也更为广泛,很多民众观点也可以实现集中体现。

(四)突发性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随之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在此基础上,网络媒体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大众传媒、民意表达以及群众意见反映和反馈的平台。因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与日俱增,通常情况下,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也相当快,只要捕捉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与个人的情绪意见相结合,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舆论。网民在网络中发表的意见,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公共意见,从而使意见声势迅速扩大。

三、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兴起不久的舆论形式,所产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传统媒体也因为网络舆论的出现而有了新的合作伙伴,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中进行传播,使民意的反馈渠道更为广阔,这样的话,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很多,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更加强烈。网络舆论对社会的正面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体现:

第一,公众意愿在网络舆论的基础上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使社会问题得到了及时地解决和处理。网民在社会公共事务上所发表的建议和意见是群众共同的努力和智慧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其中也存在很多合理的成分。网民在判断社会问题的时候,虽然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各执所词,但是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网民的意见可以达成统一。而这些意见中,体现了更多普通民众的心声,体现了公众的意志,政府部门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更方便地了解民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工作更为顺利进行,更为有效地进行。

第二,政府部门通过网络舆论可以对社会情绪进行疏导,对社会矛盾进行缓解。所谓网络舆论最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人们所产生的真实情绪的表达,在这些情绪表达中,虽然也存在着某些非理性成分,但是总的来讲,我国网民已经开始逐渐成熟起来,责任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公众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参政议政也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而政府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社会最新动态,尽最大的努力找到可以舒缓社会情绪的基本依据和条件。

(二)网络舆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6.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六

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自有史以来,游戏与竞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以武术、气功和其他民间体育活动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这便为后来西方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传入准备了内在条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急剧的变化,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就是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在学习西方的浪潮中传入和兴起的,这其中以洋务派为代表,其在按西式编练的新军中,首先引进了西方的兵操,初期以习练英式兵操为主,后来多采用德式兵操。这其中,他们连同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两大措施,以及聘请外籍教练员等等,在其推动下,西方体育及奥林匹克运动才逐步开始进入中国。然而,中国人最初是通过了解奥运会来真正开始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举行,中国的一些报刊曾刊载了这届奥运会的消息。由于这届奥运会的规模较小,再加上当时中国民众对现代体育了解甚少,这些报道只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1907年以后,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的人士开始在社会上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同时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5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指出:此次运动会的成功,是我对吾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张伯苓先生建议中国加紧准备筹建奥运会代表队,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事实上,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萌芽。

1908年,一些报刊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第4届奥运会进行了报道:再过几星期,伦敦举行一次盛大的奥运会,世界上没有一个运动会能与奥运会相比。有的报道还建议要积极争取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此后与奥运会有关的字眼在更多刊物上出现。同年10月,在天津青年会第6届学校运动会的颁奖式上,用幻灯放映了奥运会的盛况,天津青年会的美籍体育干事饶伯森还在演讲中阐述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前景,激起了同学们对奥运会的极大兴趣,从而将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参加奥运会的愿望推动了奥林匹克在中国的最初实践和发展。

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随着现代体育加速从学校走向社会,以举办全运会、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制度便逐步确立。1924年8月,全部由中国人组成的全国性优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称“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张伯苓任名誉会长,王正廷为名誉副会长,沈嗣良为名誉主任干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不但接管了先前由基督教青年会外籍人士主办的各种体育活动,还组织开展了更多的各种分区比赛、单项比赛、体育训练班等,而且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体协的分会组织,这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此前值得一提的便是,1922年,国际奥委会选举了中国体育界著名领导人、远东体协的发起人、历届远东运动会的赞助人、第2、5、8远东运动会会长王正廷为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中国的第一位和远东的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为此中国便开始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也是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互相接受的重要里程碑。1927年以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相继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它国际体育组织。于1928年中国被正式获准派代表团参加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应该说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与奥运会亲密接触,但由于准备不足,只派了宋如海一人作为观察员身份出席而未参加竞赛,然而这就是中国与奥林匹克开始。1931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

委会,使古老的东方大国正式成为了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联系便逐渐密切,而后参加了第十、十一、十四届奥运会。其中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当时东北大学学生刘长春参加了比赛,他成为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中国选手。在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第8个入场,刘长春手擎大旗在前,总代表沈嗣良继之,再后是教练宋君复、留美教授申国权、美国人托平(当时上海青年会体育主任)。这次奥运会上刘长春参加了男子100米预赛和200米预赛,因长途跋涉、体力不支均被淘汰,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存在。在第十一、十四届奥运会上,均因旧中国国力衰败而在运动成绩上留下了“零的记录”。一副外国漫画这样嘲讽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三、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曲折历程及其新的征程

建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的变化给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开始了新的历程。

1949年10月下旬,在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改组建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1952年全国体总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此后,各地陆续建立了体总的地方分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对外代表中国的国家奥运会,其主要任务是举办全国性的体育竞赛和运动会,负责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举办或代表中国竞赛活动。这为推动中国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体总成立后,陆续改组和成立了一批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为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发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先后成立了一批行业性的体育运动协会。它们在各自的范围内组织和推动体育的发展,促进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它们是中国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基础。

然而,就台湾与中国大陆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争端中,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台湾方面默认,1958年8月全国体总和有关单项体育协会不得不与国际奥委会和有关9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断联系。随着社会进步和多方面的努力,1974年5月,国际击剑联合会代表首先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击剑协会入会的决定,同年8月和9月,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国际举重联合会相继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会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决议。最终于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领导人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正式宣布,经过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通讯表决,以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费票、1票弃权批准了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正式决定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地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将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性机构留在国际奥委会内,但它不得使用它目前所使用的歌和旗。

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稳步发展

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但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整个体育运动都起着示范和带动的作用。40多年来,中国的竞技运动经历了坎坷而辉煌的历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52年后,我国陆续建立了各级各项代表队,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如1954年陈镜开首次打破举重世界记录,之后佳绩连年。1956年通过各类竞赛,打破全国记录1300多次,显示出中国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才能和巨大潜力。

诚然,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中国竞技体育的坎坷十年,它给我国竞技运动以灾难性的打击。十年**之后,中国运动健儿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鼓舞下,开始向世界体坛顶峰攀登。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省级以上体委在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此后,又逐渐形成了在项目设置、竞赛制度和训练等方面都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战略思想,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984年7月29日,梦想终于

成真,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日子。洛杉矶射击场上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记录,雪洗“东亚病夫”的屈辱,是全世界华人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同时,中国女排在连续夺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之后,首次登上奥运会冠军宝座,实现了“三连冠”的美好宿愿。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面出征奥运会,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在金牌榜上位居第4位,成为中国当代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迎来了中国奥林匹克的新时代。

五、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高潮

就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经过16天的鏖战,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32枚金牌,17枚银牌和14枚铜牌,奖牌总数共计63枚。金牌榜排名已超过俄罗斯越居第二,仅落后排名第一的美国队3枚。这其中15枚金牌是过去从未得过的项目,女子有本届奥运会最大的黑马:女子网球双打李婷/孙田田,此外还有女子摔跤、田径的10000米邢慧娜等等。当然,男选手的进步和突破更是有目共睹,特别是田径110米栏刘翔和水上项目男子500米双人划艇孟关良/杨文军的历史大突破,这两项突破彻底打破了欧美人乃至我们自己心目中固有的一种观念: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田径短距离项目和赛艇、皮划艇男子项目上难有所作为。

纵观过去,从1952年至2004年一共举行了14届夏季奥运会和14届冬季奥运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仅各参加了其中的7届。但在中国奥委会被迫中断同国际奥委会的联系期间,中国运动员并没有放弃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精神,仍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而积极努力。从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自身和整个奥林匹克运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不但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体育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人体育观念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东方大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国内正经历着一场新的深刻变革,同时又面对着一个正在重新分化、改组的动荡多极世界,这些必将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①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和经济文化协调发展,②奥林匹克运动更加普及和深入,③奥林匹克组织更加健全,④奥运战略更加完善,⑤国际和区域体育合作进一步加强。

7.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11届各专业所有毕业生893人为调查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2.1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1.2.2 调查内容

问卷参照目前“国内就业意愿调查表”的形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专业、是否是贫困生、学习成绩、家庭所在地等;(2)基层工作的就业意愿,包括就业政策的知晓情况;(3)基层就业的优势和劣势。

1.2.3 访谈内容

访谈就业办的老师,了解我校目前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程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基本状况。

1.3 质量控制

本调查首先和年级老师进行沟通,在调查前获得毕业班的基本情况,并和班长、学习委员取得联系,让其协助;其次,培训调查人员;再次在问卷正式开始在小范围内做了预调查,才开始在全校毕业生中正式调查;最后调查快完成时,调查员之间相互检查问卷,确保问卷真实有效。

1.4 统计分析

数据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的性质和类别采取描述性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在864份有效问卷中,临床医学专业496人(57.4%),非临床专业368人(42.6%);贫困生431人(50.3%),性别构成方面,男生332人(38.4%),女生532人(61.6%);家庭月收入500~1000元的有282(32.6%),1500~2000元的有229人(26.5%),2000~3000元以上的有133人(15.4%),3000元以上的有220人(25.46%)。

2.2 被调查者的基层就业意愿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893份,回收有效问卷864份,回收率为96.8%。其中只有240人(27.8%)愿意到基层工作,508人(58.8%)觉得到基层工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16人(13.4%)则直接表示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可以看出医学本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愿低。

为此,我们还调查了同学们对基层就业的劣势的看法,67.8%的人选择了“工资低”,51.3%的选择了“保险、住房等福利待遇不佳”,48.5%人选择了“生活环境差”,72.8%的人选择了“职业发展前景不佳”,67.8%的人认为“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机会少”,40%的人选择了“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55.7%的人认为“不利于子女的发展”,38.2%的人认为“与家人期望不符”,结果见图1。

2.3 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基层就业意愿综合得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方差分析(a=0.05)后,以“专业、是否是贫困生、家庭所在地、家庭月均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就业课程的帮助、基层就业政策知晓程度”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方差分析作显著性检验,F=25.252,P<0.001,所拟合的方程有统计学意义。从符号看,临床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家庭平均月收入低的学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就业课程帮助大的毕业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基层就业政策知晓多的比知道少的毕业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一般回归方程为:Y=19.130+0.127X1-0.264X4+0.553X7+1.567X8。

变量赋值情况见表1,多重线性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与建议

3.1 基层单位自身方面

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基层就业单位在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基层就业环境艰苦,工资福利待遇问题一直是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2]。本调查得到的结论在此证明了这一点,从图1可以看出工资低、“保险、住房等福利待遇不佳”、“生活环境差”,“职业发展前景不佳”、“培训、进修、继续教育等机会少”、“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不利于子女的发展”、“与家人期望不符”成为医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提供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待遇[3],此外还应有特殊的照顾,如住房等。此外,做好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宣传工作,扩大其影响力,充分发挥电视、电脑、广播、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完善基层就业的信息发布途径,使之全面覆盖[4]。最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基层医生的培训计划,加大继续教育培养力度,提供培训班、在职研究生等方式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好规划。

3.2 人口学特征方面

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家庭平均月收入(B=-0.267)”与其成反比,贫困家庭的毕业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在访谈中也得知,家境贫困的学生更愿意在自己毕业后去建设自己的家乡,改善家乡落后的卫生条件。在单因素分析中,父母亲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基层就业的一个因素。在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的思想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孩子的选择和去向[4]。所以首先,对于贫困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社会、学校应该为其代偿学费,并为给予特殊照顾。其次,要提高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觉悟,使家长们能够从国家大局及中国国情出发,教育、引导子女到基层建功立业、锻炼自己,同时政府、社会也要做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子女到基层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3.3 学校方面

3.3.1 就业课程指导

在线性回归方程中显示“就业课程指导的帮助”与医学生愿意到基层的综合得分成正相关,学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越多,毕业生越愿意到基层就业,与国内某些研究已报道的学校在教育和引导毕业生就业到基层就业反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结论相一致[5]。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广泛宣传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和待遇,指出当今的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城市趋于饱和,而且生活压力非常大。而在农村,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大量的医疗资源会转向农村,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发展潜力非常大,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已经是大势所趋,从入学开始就开始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使学生形成一种意识,从而大大减轻高校的就业压力。

3.3.2 专业设置

在线性回归方程中显示“专业”与医学生愿意到基层的综合得分成正相关,一些稀缺专业(麻醉、影像、口腔)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5],而临床、预防专业的毕业生更愿意去基层工作。这与国内某些研究报道的专业与毕业生就业意愿有关[6]的结论相一致。我国基层医学人才总量却相对不足,据统计,2009年我国人均拥有医师数约0.03%,人均拥有护士数约0.022%[7],与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而麻醉、影像专业的毕业生更稀缺,这需要政府和学校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3.4 毕业生自身方面

在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中,就业政策知晓程度(B=1.567)与医学毕业生到基层的意愿成正相关。意味着毕业生自己知道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越详细,越愿意到基层就业。本人从就业办老师的访谈中得知我校每年在毕业前都把基层就业政策的小册子发给每一位毕业生,而且及时在就业网站上更新信息,适时开展讲座、悬挂基层就业项目的横幅等形式宣传基层就业政策。可是毕业生自己却不太关注,对就业政策感不甚了解,觉得到基层就业屈才,只有在大医院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愿提高自身素质。为此毕业生自己要通过网络、学校海报等形式了解基层就业政策毕。此外,医学毕业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到基层去锻炼自己。

参考文献

[1]黄进,王海清.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0,31(4):28-30.

[2]吴磊.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38-39.

[3]王云鹏,靳媛,时建伟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0,7:35-36.

[4]曹威.医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17(4):790-792.

[5]王君娜,刘波.浅议医学生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矛盾[J].高等教育,2011,109(11):95-96.

[6]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学院学报,2011,31(6):76-78.

8.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其发展 篇八

关键词:环境影响后评价 作用 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41-02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得到越来多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更好的进行项目规划以实现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的共同发展成为时代进步和发展主旋律。而对于已经完成的项目来说,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估,也能够促使人们能够及时对项目完成后依然存在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予以整治,从而促使项目在得到完整、顺利展开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事实上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是为了更好的凸显环境保护的意义而进行的一门研究。所谓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指的是在项目完成后,通过将环境保护和环境评价机制引入到项目完成后期的整体运营管理体系中,从而通过实施有效的环境监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所以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也必将更好的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发展。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开始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来。因此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出现,也必将为更好的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推动环保实现起积极作用。国外关于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起步相对较早,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我国由于在环境影响后评价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因此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不断进步态势。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针对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及其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对目前我国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完善的具体举措。

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阐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阐述,“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在开发建设活动正式实施后,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基础,以建设项目投入使用等开发活动完成后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评估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及周围环境质量变化,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和环境补偿措施的有效性,分析项目实施前一系列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找出出现问题和误差的原因,评价预测结果的正确性,提高高决策水平,为改进建设项目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提高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的一种技术手段。”

事实上,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相较于环境影响评价而言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所强调的是在施工项目已经完成后,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环境的整体项目发展和结果预算等形式进行有效把控,从而形成对的一种评价模式,其可以通过对不同规划和指标的综合衡量以对项目完成后存在的环境影响情况作出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强调的是对已经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及时补充和完善而做出的评价。

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探讨

环境影响后评价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所起到的作用并非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整个项目监管的每个环节中。从整个项目的建设规划,到建设单位环保工作的具体开展,再到相关行政单位对环保监管举措的实施等等,在整个环境保护的监管体系中,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影响作用的范围十分广泛。

2.1 对整体环境影响的作用

环境影响后评价对整个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意义。这是因为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本身就是针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而实施的一种制度。因此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可以促使我们更好的了解环境保护及环境监管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及欠缺,从而促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关监管措施以更好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整体效率,对促进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2.2 对规划和建设单位的作用及意义体现

对相关的规划和健身单位来说,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可以督促相关单位对自身在项目监管过程中的行为加以监督,促使自身提升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管的意识。所以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可以促使相关施工单位能够时刻绷紧环境保护的弦,督促他们在进行项目进展过程中始终都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从而确保环保设施总是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中,以保障整个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按照预期计划平稳、有序的进行。

2.3 对相关主管部门的作用评价

对相关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可以促使相关的主管部门能够依据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相关评价指标,迅速的建立并完善一整套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提升的相关监管体制。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促使相关的监管部门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和治理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及时发现、实时整改,从而促使相关责任人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时刻将环境保护意识放在一切的首位,从而实现整个环保工作效果的不断提升。

3 提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举措

由于我国在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相关制度建立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我国在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据不同单位的不同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整体效用。唯有真正实现对环境影响后评价体系中所有相关部门的有机调控,才能真正促使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发挥其对环境调控和环境保护的真正监管力度。

3.1 主管部门的重视力度加强

首先是相关主管部门要充分重视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构建,同时要切实促使自身在运用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监管过程中,加强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视力度,将评价结果切实的落到实处,从而督促自身在进行相关企业监管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监督效果,督促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强化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监管力度的提升是促使该措施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通过主管部门加强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视力度,能在很大程度促进该评价机制的有效开展。

此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为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认清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在进行监管过程中积极促进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建立完善,从而促使自身在进行日常工作过程中进一步促进相关评价监管工作的完善,在不断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从而为开展监管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支持。

3.2 相关建设单位的整体意识提升

在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过程中,作为相关的建设单位来说,其是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主体。对相关建设施工单位来说,其在整个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进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影响意识的思想认知,促使自身在建设过程中同步完善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机制的建设,以督促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在进行环境影响后的环境评价、环境监理、环保竣工驗收以及运行期环境保护监管过程中能及时对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处理解决,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态度。

对建设单位来说,其在推进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和模式确保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引导作用得到有效运用。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建设单位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以促使自身在应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结果时能及时响应,促使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实际意义得到真正实现。对建设单位来说,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督促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从而提高自身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整体效用的目标实现。

3.3 整个环境影响后评价大环境的构建

从整个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运行的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社会大环境的运营机制中,亟待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的目的。当前在整个环境监管体制中,无论是相关的监管部门还是一些建工企业,往往都存在一种重审批轻监管、重环评轻验收的思想。所以这也就使不少企业在面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实施过程中,盲目的装样子走过场,并未真正提升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重视程度。所以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方面加强社会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对进一步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建立,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效果的真正实现显得十分必要。

从社会大环境的营造方面来说,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法律约束效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地位,明确实施主体、适用对象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从而将各级环保部门有效串联起来,共同促进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影响力的形成。

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分析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相关举措,但从发展上来说由于我国在环境影响后评价方面仍处于初级发展态势,所以我国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体系仍处于不断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4.1 主要发展方向分析

随着各级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后评价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已经实现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等相关举措的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我国环境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切实基于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把握出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并就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评级机制的完善提供助力。

在未來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相关监管部门和实施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也会得到不断完善,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巨大推动力量。

4.2 主要发展意义探讨

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对于更好实现环境评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建立,促使相关监管部门和实施主体都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认知,影响了环评制度的深入贯彻以及环评的实际效果和实际作用。所以环境影响后评价事实上是对环评制度的有效补充。

5 结语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就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作用以及提升措施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实现对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的认识程度,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机制在我国的有效运营,并推动其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真正实现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实质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水生.论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J].环境保护,2008(8).

[2]李悦红.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和跟踪评价[J].污染防治技术,2003(12).

[3]魏密苏.环境影响后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意义作用[J].环境,2007(7).

[4]昊照浩.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及实施[J].污染防治技术,2003(9).

上一篇:写建议书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校园艺术节开幕式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