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

2024-10-13

心理防御机制(精选14篇)

1.心理防御机制 篇一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挫折指的是欲望与现实的矛盾。挫折是一种内心体验,表现出来是一种情感反应。欲望越高,与现实的矛盾越突出,挫折的体验就越严重。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人遇到了挫折,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出现本能的反应。心理上的反应称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应激状态。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同时出现,相互作用使反应加重或减轻。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为良性心理防御机制,反之就是不良心理防御机制。挫折的防御机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 压抑 一个人的欲望很高,一心想办成某一件事情,结果几经努力,没成,内心很苦闷,用时髦的话说,叫“郁闷”。一个人坐在那儿,不愿与他人说话,情感低落,甚至还蔫蔫地掉眼泪。这种自我压抑是很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若用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来评价压抑的好坏,它应属于中性的,可变的。之所以中性可变,是因为压抑的程度决定了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自我压抑程度大,不利于身心健康;压抑程度小,可能就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否认 否认就是不承认心里痛苦。女朋友跟别人走了,他心里很痛苦,这个时候别人来劝他:“哎,失恋了一定很痛苦。”“没有,没有,我没事儿!早就不想跟她了,走了更好!”否认不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这样很难争取到周围人的支持、社会的支持。

3. 文饰 文饰是指遇到挫折后,杜撰一些理由摆脱困境或内心的痛苦。考试没考好,真实原因是那天睡懒觉,耽误了考试,却编了一个瞎话,比如说是在路边勇斗歹徒,结果误了考试。如果是通过一个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排解,也未尝不可,也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是,这种文饰的方式一定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

4. 升华 指的是遇到挫折以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通过艺术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红楼梦》应该说是作者挫折体验的升华。平时坐在一块儿,谁也看不出谁有什么本事。一旦遇到特殊问题了,个人的能力就全显示出来了。遇到挫折时最能反映出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往往体现为升华。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

5. 推诿 指的是遇到挫折后强调客观理由。如考试没考好,强调是老师题出得不好。推诿不是一个很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因为推诿之后的结果,是不能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6. 补偿 遇到挫折以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一直到行为一一补偿过来。补偿应该是一个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及时吸取教训,调整了学习方法,争取期末把分考高一点,补回来。或者呢,反正算总分,我这边丢一点分没关系,把那边的分提高。

7. 抵消 抵消指的是发生问题时,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方式来缓解矛盾。比如,最常见的道歉就是一种抵消挫折的方法。抵消也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

8. 幽默 幽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幽别人的默,一定要幽自己的默,要学会自嘲。一个人要是会自嘲了,那他的心理就成熟了。说明他认识了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强了。幽默很容易缩短你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你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即使你这次没做好,别人也能容忍你。

9. 隔离 隔离不是一个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遇到一些问题之后,隔离自己的情感,不与人交流了。别理我,烦着呢!一个人坐在那儿,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俩从小一块儿长大,手拉手进了北大,她怎么就看上清华那小子了呢?那小子哪点儿比我好啊?人家就比你好。你得这么想才行。你这时候就得冷静地想你们俩不合适的地方有哪些,然后再幽自己一默:真愚蠢,怎么爱上这样的人呢?北大比她好的有的是,那么多人可以挑呢,这下子可给我机会了!这也就没事儿了,心里也就平静下来了.

2.心理防御机制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组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50例, 符合CCMD-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 无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患。正常对照组为部分本院职工和进修及实习人员, 无躯体疾病和精神疾患。

1.2 研究工具

(1) 一般资料调查表:自编量表, 包括人口学资料、疗效评定、诊断和治疗等项目。 (2) 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 List-90) 。 (3) 防御方式自评量表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DSQ) 采用M.Bond编制版, 共88题, 共分四组因子类型, 24种防御机制因子: (1) 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包括: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和躯体化; (2) 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包括:升华、压抑和幽默; (3) 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包括:反向形成、期望、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假性利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和消耗倾向; (4) 掩饰因子。每个项目按1~9级评分, 评分越高即应用该机制的频度越大, 其掩饰度则越小。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1.3 研究方法

对由2名主治医师和一名 (副) 主任医师对两组同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防御方式自评量表测试, 测试前向两组被试者说明问卷的内容和本研究的目的, 测试均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 对不理解的项目或句子给予相应解答, 但不作任何指示性的暗示。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组患者50例,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18~68岁, 平均年龄 (27.02±11.14) 岁, 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对照组共50例, 男25例, 女25例, 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 (31.25±8.35) 岁, 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 两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别无显著性, 因此具有可靠的可比性。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防御机制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投射、被动攻击、抱怨、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假性利他、隔离、否认、交往倾向和期望 (P<0.05或P<0.01) ;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升华和幽默 (P<0.05或P<0.01) 。见表1。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评分比较

两组SCL-90评分以研究组 (217.1±45.6)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122.5±36.5) 分 (t=12.557, P<0.01) 。相关分析显示, 研究组SCL-90总分与不成熟防御方式、抱怨、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隔离、否认和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r=0.643、0.674、0.341、0.491、0.263、0.307、0.407、0.345, P均<0.05) ;而与成熟防御方式、升华和幽默呈显著负相关 (r=-0.533、-0.503、-0.360, P均<0.01) 。

3 讨论

防御机制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机制, 当内、外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 人们会使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和处理主客观之间的冲突, 这种能保持内心平衡以适应环境的功能便是防御机制[3]。本文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同对照组相比在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有显著差异, 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心理社会成熟程度较低, 症状痛苦水平较高。面对较多的生活事件, 不成熟防御机制无法有效解决患者内心冲突时, 最终以躯体不适的形式显示出来。

不成熟防御方式及中间型防御方式与SCL-90总分显著正相关, 而成熟防御方式与SCL-90总分显著负相关。我们发现防御方式不同可能先于躯体形式障碍存在, 不成熟防御方式可能出现更多的躯体症状, 更多的症状又会导致使用较少的成熟型防御方式, 同时, 躯体形式障碍也可导致不成熟防御方式的使用增加, 二者互为因果。防御机制作为对冲突的一种潜意识反应, 是个体在应付各种挫折情景时, 为防止和减轻焦虑等精神压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习惯性适应行为, 长期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可影响人的健康。

因此,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也应多给予心理治疗,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重塑个性, 改变行为, 促进心理成熟的目的, 即改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不合适的防御机制, 使用合适的防御机制。因为使用正确的防御机制, 能够缓解生活事件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影响, 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因此,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存在缺陷, 临床医师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与患者交流,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积极应用各种心理干预手段, 对既已固定于人格中的不良防御机制加以认识和矫正,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54-160.

[2]路敦跃.防御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增刊) :115-202.

3.运动:让身体防御机制更强大 篇三

“经常运动的孩子,抗病毒的能力更强,消化吸收也更好。”

孩子经常在户外活动,经历风吹日晒,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力自然就会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即使偶尔受凉,也不容易患上感冒。

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是因为运动可使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细胞中的干扰素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的活力,而这些细胞可以吞噬病毒。在运动时,干扰素的分泌比平时要增加一倍。而且,适当运动具有养胃健脾的功效,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还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孩子的体力活动与他们对活动的天然需要有很大差距。”

有的家长经常说:“我的孩子在家一刻也闲不下来,运动量足够了。”其实,孩子的体力活动与他们对活动的天然需要有很大差距,即使爱走、爱跑、爱玩和爱活动的孩子,运动量也不一定够。运动量不够,会使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协调,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也受到影响。

孩子的运动量不足,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器官的适应能力就会降低,以后孩子更容易疲劳,对致病微生物和温度变化的抵抗力也会降低。

“从小养成孩子爱运动的习惯,将每天运动看成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那么,怎么让孩子动起来呢?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方法。

1 岁以内是孩子的感觉运动期,各种感觉与相应动作结合,用动作来反映各种感觉。这时候的身体活动主要是在父母帮助下的被动活动,比如给他做做婴儿体操,拉拉他的小手让他抓握。等孩子大一些,帮助他慢慢学爬、学站、学走。每天活动三四次,总共5 ~ 10 分钟就可以了。

6 岁以前的孩子骨骼硬度较小,但弹性大,可塑性强,所以要让他做全身性的运动,而不要做单侧运动,而且时间不要过长。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持续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运动时间一般在20 ~ 30 分钟左右,运动量以孩子不感到疲劳为宜。

最重要的是,要从小养成孩子爱运动的习惯,将每天运动看成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我想告诉你

4.防御机制 篇四

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

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第一生殖器期:2—6岁

19、替换:你感到跟一个人亲近,但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或者状态。

20、象征化:你赋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义。

21、凝缩: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们成了整体。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梦:你持续地幻想一些沮丧的或者高兴的场景,并且知道那是幻想。

23、搪塞:你为了一个目的和因为某个原因撒谎。

24、闲聊:你对不知道的事情撒谎,以减少低自尊感。

25、压抑:你忘掉不应该忘掉的想法。

26、否定性幻想:你对发生在你面前的灾难视而不见。

27、力比多压制(精神上的性压制):你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所以你变得依赖(口腔)或者固执。

28、自我压抑:三种使用途径

a)一种功能受到干扰: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强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导致的不愉快;b)退回到早年的防御机制:你开始使用心理发展早期的防御机制;

c)无效的防御措施:你的防御在不能切断情感,这样的失败通过惩罚你来减轻内疚。

29、现实压抑:你关注过去的时光,不考虑现实冲突。

30、形态学压抑:你通过做梦来回避痛苦的现实。

31、压制:你有目的地试图去遗忘。

32、向幻想认同:你向你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33、向父母潜意识的和意识的希望和幻想认同:你父母禁止什么你就做什么,把他们堕落的愿望见

诸行动,并受到惩罚。

34、向理想形象或者客体认同:你向你认为伟大的某个人一样思考和行动。

35、向攻击者认同:你虐待一个人,因为别人曾经虐待过你;这使你不感觉到痛苦的情感。

36、向受害者认同:

37、向丧失的客体认同:你向一个你失去了的亲人一样行事。如果你总是收集他的纪念品而从来没

有悲伤过,那你就处于“确定的病理性哀伤”中。

38、向内射物认同:你使内射物成为自己的超我的一部分。

39、诱惑攻击者:你通过色情或者阿谀奉承诱惑他人,以减轻恐惧。

潜伏期:6—11岁

40、升华:你积极参加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在象征层面使梦想成真。

41、挑衅:你诱惑他人发生性关系或者惩罚你,或者二者同时。

42、合理化:你找个借口来减轻张力,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

43、穷思竭虑:你“过度分析”和“徒劳无益”地试图解决问题。

44、逆恐行为:你越怕什么,越做什么。

45、理智化:你被一种特殊的行为理论所激励。

46、社会化与疏离: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远离痛苦的想法。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赋予一种自我功能以一种象征性的含义。例如:“洗碗是女人的事情,”

这是不合理地将一种特定的工作与性别等同起来。

48、某一种自我功能的压抑:你将自我功能转化为本能,并受到内疚感的冲击,所以你关闭了这一

功能。例如:你不能阅读,因为阅读等同于被禁止的性行为。

49、理想化:你过高评价某个人,因为—

a)自恋:减轻自己不完美而导致的耻感;

b)自恋:你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自体客体)融合起来;

c)爱:避免体验失望;

d)移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样。

50、贬低:你瞧不起某个人,以便保护你的自尊。

青春期和后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岁以后)

51、幽默:你到处搞笑以回避痛苦的情感。

52、具体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维(本来你有的);你谴责某种“化学失衡”,或者寻找一种病毒,以

回避思考那些让你沮丧的关系。

53、反认同:你努力变得跟父母不一样。

54、小团体形成:你身处人群中以对抗性冲动。

55、禁欲:你回避与人交往。

56、同性客体选择:你的同性别的“伙伴”减轻了你对同性恋刺激的恐惧。

杂类:

57、一种情感对抗另一种:你专注于一种情感,而回避另一种。

58、过度抽象化:你滥用理论。如果你也否认或者重建现实,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缄默:你停止说话以避免被发现。

60、饶舌:你说得太多,而没有顾及场合和话题。

61、回避:你远离某些环境,因为那些环境会制造冲突。

62、被动:在面临攻击时,你自动选择选择顺从的或者软弱的态度。

63、自大/无所不能:你是上帝给与地球的礼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64、被动对主动:“你不能向我开火;我走了!”你掌控着你自己的谎言。

65、躯体化:你专注于自己的身体,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冲动导致的冲突。

66、正常化:你不顾自己明显的精神症状,而确认自己是正常的。

67、戏剧化:你将你的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论中,以减轻被关注的冲突。

68、冲动化:你用性、吃或者仇恨缓解张力或者不愉快的情感。

69、物质滥用:你使用某种物质来平息不愉快的情感。

70、依附:抓住一个拒绝你的人。

71、抱怨:牢骚满腹,你看不见你的婴儿般的希望被照顾的愿望。

72、假性独立:你变成了独行侠,不允许任何人帮助你。

73、病理性利他:实际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认同—你否认口欲期欲望,将其投射到穷困者身上,然

后替代性地感到被滋养。

74、煤气灯: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乱,或者相信他人精神紊乱了。

75、最小化:你意识到了痛苦的现实,但你却轻视它。

76、夸大: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太多。

77、普遍化:不恨某一个人,将其视为魔鬼中的一员。

78、重建现实:你否认现实之后,重造一种情景。

79、移情:你将既往情景和关系的记忆转移到现实中的一个人。然后你用旧的防御忘记过去,或者

通过象征性生活其中来掌控它或者是改变它的后果。

80、分离:a)你完全忘记你自己;b)你让某个人评论你,然后你拒绝他或者她的观点。

81、拍照恐怖:你回避光线,以回避你的偷窥冲动。

82、冷漠:你对启动情感没有任何兴趣。

83、胁迫他人—欺凌弱小:你使别人处于警觉状态,以减轻自己的焦虑。

84、匮乏补偿:你排斥那些比你整合得更好的人。

85、精神性痉挛:抖动,以减少张力或愤怒。

86、内省:你全神贯注于内在反省以减少张力,或者回避外在现实。

87、限定协议:你部分同意以避免反抗。

88、弱化的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的情感耐受力和冲动控制力(肌肉的或者性的)较弱,你赋予其

温柔的内涵。

89、伪装:你骗人,或许是习惯性的90、过度现实化:你使用次级过程以避免情感。

91、暧昧:你隐藏细节。

92、过度唯美:你沉溺于美与真理,以回避现实和情感。

93、油腔滑调:你说得很快,但内容空洞。

94、躯体暴力:你“废掉客体”,以终止你的仇恨。

95、与受伤客体认同:你弄伤一只你认识的(有时候是所爱的)小鸟,然后再模仿它。

96、形式上的退行:你停止使用逻辑的、时间定向的思维。

97、过度警觉:你永远睁着一只眼,尽管有时完全没有必要。

98、现实置换成未来:你想象“假如…”或者“有朝一日…”

99、疲乏:你感到疲劳,但你身体没生病。

100、坦白:你真诚而生硬,但这些掩盖了你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5.“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篇五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体教职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相关的文件精神、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决定建立学校心理健康 “三级”教育机制。

一、领导小组: 组长:白建生 副组长:陈兵

组员:钟伍妮、杨娟、各班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

二、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必要性

1、它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2、它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建立该机制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通过这项制度的建立,一是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由学校下移到各班级,壮大工作队伍,扩大工作覆盖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二是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于心理宣传员和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发现老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一旦出现事故苗头,还能迅速向学校反映情况,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因此,设立班级心理宣传员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由过去出现问题后再解决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学生自己上门咨询转变为主动寻找、发现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迅速、更主动、更贴近学生思想现状。

三、“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工作任务和内容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学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建设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预警机制。一级预警机制以学校教学班为单位,由班级心理委员小组长、班主任组成,对患有抑郁等倾向的学生作重点预警,进行力所能及的保护和干预,并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管理层汇报情况。二级预警机制以学校为单位,由学校心理咨询教师、政教(德育)处主任、校长组成,对班级上报的患有抑郁等倾向的学生进行鉴别,并对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业医疗机构。三级预警机制通过学校辐射至校外,由家庭、校间协作体、社区街道组成,常常进行信息通报和反馈,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患有抑郁等倾向的学生

6.浅论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建立 篇六

目前,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总体框架已初步建成, 只是在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存在问题仍然较多, 这与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有关, 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调整,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而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单元 (包括社区、农村村组、渔船船队) 组织尚未建成, 灾害预防意识薄弱、预防设施缺乏、防御技术培训不到位、应急救灾组织的空缺、预警灾情信息渠道不畅等问题才是制约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最关键的问题。为此需尽快加强灾害防御基础单元的能力建设, 加大防御设施投入力度, 完善组织机构, 组建信息员和志愿者队伍, 加大防御技能培训, 构建强有力的基础单元防御体系。

2 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

2.1 总体的规划与设计, 配套资金的投入。

在社区改造和新建时, 要按照总体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设计相适应的防灾救灾设施和避灾场所, 并监督实施;要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 还要动员社会力量, 从企业捐助、社区居民自愿募集、基金救助等多种方式筹集社区防灾减灾基金, 以保证社区提前有序预防、提前自我应急、提前自我救灾, 自主开展日常防灾宣传, 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 构建社区防灾减灾的新格局。

2.2 组建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自治组织, 完善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体系。

要在政府指导下, 依靠社区居民自主选举产生社区气象灾害组织管理机构, 承担日常的防灾宣传、组织应急演练, 开展社区居民防灾基本能力培训。依靠广泛的宣传动员, 组建以社区自愿者为主的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小组。在气象灾害来临时, 组织社区居民避灾防灾, 组织应急小组开展社区灾害救援。

2.3 制定完善细致的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预案要从社区实际出发, 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 细化分灾种的应急行动计划;明确社区管理组织、应急小组、居民的不同分工, 清晰列出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行动的流程, 对避灾场所、转移路线、交通工具等都应做到具体化。待灾害来临时, 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组织可按照预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社区灾害应急工作。同时要根据当地的气象灾害变化状况, 做到应急预案和启动标准滚动修订的制度化, 加大预案培训和宣传, 使社区居民在灾害防御中清楚行动细节, 积极参与行动。

2.4 建立社区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认证制度。

市 (县) 气象主管机构可通过组织开展社区、村镇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认证和气象灾害防御模范社区 (村镇) 创建活动, 同级政府应建立认证小区和模范社区的奖励机制, 促进防御社区建设进程, 全面提高基础单元综合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社区、村镇应当建立气象灾害警报站, 确保及时接收国家气象主管机构所属台站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 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 正确防御气象灾害。

2.5 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提高居民避

灾、自救能力是一项减灾效益最明显的举措, 也是社区减灾的重要环节。

社区如能在平时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科普宣传, 并坚持不懈, 就可提高社区居民对不同气象灾害的危险性的认知程度, 提高自觉防灾的意识, 主动了解相对应的灾前准备措施、灾中避难措施。如再配以防灾技能的简单培训和实际演练, 在灾害来临时, 所有居民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觉防灾避灾, 自愿参加到灾害应急工作之中, 社区自主防灾减灾的自愿者队伍将得到壮大, 防灾减灾整体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 建立防御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3.1 坚持“政府主导, 多部门联动, 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项涉及面广, 资源需求多的系统工程。在中国只有依靠政府统一组织、协调、指挥, 才能将全社会资源快捷地使用到防灾减灾上。

3.2 坚持“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 属地管理”的原则。

根据我国的政府组成架构和气象灾害发生的区域, 必须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管理职责, 清晰市、县、乡、村的防御分工, 细化组织实施职责, 建立清晰的分级负责制;根据气象灾害防御链中个环节所涉及的部门, 建立部门分类管理、联合防御的机制。

3.3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气象灾害防御中, 要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改善人民生存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要立足于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以非工程措施为主, 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要实行统一规划, 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 按轻重缓急要求, 逐步建设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3.4 坚持“依法防灾、科普先行、科学防灾”的原则。

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依靠完备的气象灾害防御法律和标准体系, 规范防御行动, 约束防御行为。要通过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监测和预报气象灾害的能力, 科学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工程建设的合理避灾, 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有效救灾的能力。

4 气象灾害防御高效机制建立的思考

4.1 实现气象灾害防御信息的高效共享。

气象灾害涉及面广, 按照现行体制各部门都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相关信息的收集。虽然各部门都希望相关信息可以实现共享, 但为了部门利益, 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高效实时共享, 灾害防御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决策过程, 必须综合各类信息才能做出客观、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因此,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信息的实时共享平台, 是科学防御气象灾害的基础, 也是减少重复劳动, 节约投资和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

4.2 科学规范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目前, 各类自然灾害的防御管理形式多样, 管理交叉、重复、缺位现象明显。建议政府科学规划,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将与气象灾害防御相关的机构整合, 按照统一规划和设计, 构建职责清晰、层次明确, 以基层防御为重点, 以预防为主的防御组织体系, 可明显减少机构职能交叉, 政出多门、重复建设、队伍庞大的现象。

如目前要求村镇、社区建立各类信息员队伍的部门就有10多个, 各部门都在建立高档次的防灾指挥系统等等, 只有整合防灾管理机构, 才能减少管理成本, 加大对基础单元防御能力建设的投入, 提高防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提高全国气象灾害防御的整体能力。

4.3 实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的共享。

目前, 各类报纸、电视、电台、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系统、农村广播电视系统等分属不同的部门和企业, 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及时有效性特点决定发布预警信号只有在最短时间内发布到最广的区域才能起到提前防御的效果。因此, 建议将共享社会资源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立法规范, 明确界定发布渠道拥有权机构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具体职责, 实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减少重复建设, 节约防御成本, 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熟读和范围, 实现提前防御的目的。

4.4 实现防御设施和救灾物资的共享。

无论是气象灾害, 还是其他自然灾害的防御, 其防御设施和救灾物资大致雷同。目前, 除各级政府民政部门贮备的救灾物资外, 很多部门也都在兴建本行业部门的救灾贮备库和避难场所等防御设施, 开展自备救灾物资贮备。建议政府统一规划自然灾害的防御设施建设和救灾物资贮备, 同时将社会其他组织和单位拥有的防灾救灾资源纳入统一管理, 在应急救灾时集全社会力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 实现救灾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提高全社会的救灾能力。

责任编辑:田波

摘要:现分析研究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单元能力建设现状及关键环节, 介绍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遵循的原则, 并对建立灾害高效防御机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7.心理防御机制 篇七

关键词:中专生;防御方式;心理健康

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防御机制的运用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可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人群、大学生及中学生群体,针对中专生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以中专生群体为对象,对中专生运用心理防御方式的状况与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供客观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我院2007、2008、2009级254名中专生组成被试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1.2工具:①采用Derogatis编制国内王征宇翻译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该量表有90个题目,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情感、思维、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反映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用5级评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②采用由M.Bond(加拿大)编制路敦跃翻译修订的防御方式问卷(DSQ)。该问卷共包括88个项目,涉及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四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用9级评分,分数越高应用此种防御机制的频度越大。

1.3方法: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2.1中专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由表1可知,不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成熟型防御机制与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SCL-90总均分及其他各因子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2.2心理健康者与心理问题者防御方式评分比较 以SCL-90总均分<2分为心理健康者,SCL-90总均分≥2分为具有轻度以上水平的心理问题者,把被测试者分为心理健康者和心理问题者两组。经比较发现,心理问题者与心理健康者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及幽默等条目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专生精神症状的痛苦水平与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动用程度、选择类型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相关关系。心理问题者比心理健康者易采用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交往倾向、消耗倾向等中间型防御机制,幽默这一成熟型防御机制等防御方式。这一方面与中专生正处于心理品质从依赖向独立、自信方向的转折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正确认识及有效的应对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与不成熟型防御机制是比较原始的、简单的防御方式有关。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成熟度较高,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和理智,因而倾向于选择成熟型防御机制。这提示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特点,学习掌握一些化解不良情绪、缓解内部矛盾冲突、维护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的方法,纠正不良的防御机制,逐步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在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中,成熟型防御机制与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幽默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中专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有成熟的一面,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当他们在面对主客观矛盾冲突的时候,不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等成熟型防御机制所致。

参考文献:

[1]A.Freud.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London:Hogarth Press,1937.

[2]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92-294.

8.试论理想价值发生的心理机制 篇八

试论理想价值发生的心理机制

理想价值,是指理想作为一种精神客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理想价值发生的心理机制,是指推动理想价值发生的主导性心理要素的机能和作用规律.理想价值的发生是由人类的生存欲望、发展意识、超越意识、客观需要等多种心理机制组成的合力推动的..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价值活动中、理想价值活动中所形成的多重矛盾关系,是多种心理机制推动理想价值发生的内在根据.

作 者:荆品娥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经济政法系,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9)分类号:B815.4关键词:理想 价值 心理机制

9.心理防御机制 篇九

摘要:审美心理机制在审美主体观照审美客体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配和调节的作用。对审美心理机制的特性,尤其是遗传性作深入的实证性研究,可以开创审美学研究的新局面、新视野、新方向。本文阐释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机理假说原理及其显著的特征。这为揭示审美心理结构的奥秘,原始文化的研究,审美心理发生机理的建构,文化的承传、交流、融合、创新、发展……都有着导向性的建设意义。

关键词:审美心理遗传原始思维显隐渐变原始文化

对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属性的深入剖析,给审美领域尚有争议的难以解释的问题――审美发生的契机是什么,如何理解审美心理发生机理,是否存在审美心理结构……以建设性的导向意义。

一、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机理假说

心理活动是人脑特有的一种高级机能,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支配并反映着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或体验的审美心理活动应该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维活动。这种审美心理机制实际上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特别的思维机制――以自我为中心的物我相互渗透的原始共相为显著特征的原始思维形态。由原始人类共同创造的作为原始思维物态化形态的原始文化、文明折射着原始思维有着整个类的特性,并且是原始人类共同的思维模式的映射。它伴随着人类的生生繁衍和人类文明、文化的创新、发展而包蕴着鲜活的生命力。即是说,它随着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文化的代代承传而始终存在着,并发挥着应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它不可能被消灭或取代,只可能在不同的程度上被压抑、压制和遮盖。作为人类思维发展模式雏形的原始思维始终因为类的根本性存在而随着人类的存在、延续而得以存在和被遗传。根源于原始思维形态的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机理正在此。

二、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原理阐释

对审美心理机制遗传原理的阐释,不能仅仅局限于从原始思维与审美发生的关系层面,还理应从思维与心理关系的宏观层面,即从审美心理机制遗传的普适性视阈来对其予以定性和阐析。

(一)思维机制是心理活动的运载程序

一切心理活动的展开皆是以某种思维形式的运作为基础的。根据心理活动发生的形式和展开的状态,即意识直接或间接参与心理活动开展的程度,可将其分为显性或隐性的心理活动。显性的心理活动是指受到明显的思维形态的控制,有意识地对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刺激的一种积极地反映和应对的心理运作型式。而隐性的心理活动则是指在潜伏着的原始思维支配下,来自于外在世界的刺激事体唤起并激活了潜意识领域里经过长期原始积累的思维共相,而以此来观照或体验他在世界的一种心理运作模式。无论是显性或隐性心理活动,都是在某种思维形态所能及的领域内展开相应的心理投射活动。判断某一心理活动的属性是显性还是隐性的关键在于分析和判定支配它的思维形式的性质。

思维形式变化的根据在于支配其运作的思维机制有所差别或不同。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受相应思维机制的制约和支持的并且是其最普通最根本的外化表现形式。换言之,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都不能够也不可能跳离思维的领域而独立存在和运作。质言之,没有思维机制支配的思维模式的运载,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僵化的甚至不在场的。因而,对心理活动属性判断的关键之关键在于对思维机制属性的辨别和鉴定。诚然,人类情感领域里的审美心理活动也有其相应的思维机制形式存在并决定其存在状态。

(二)原始思维是审美心理发生的程序平台

原始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它对外在世界的物我相融的整体性观照或体验,是以原始共相为其基本呈现形式的。所谓原始共相是指原始思维机制所特有的原始思维形态驱使相对应形式的心理活动对外在世界深入细致地观照或体验之后而直接形成的稳定的共通的永恒的意象积淀物。并且,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它在相应刺激物或情景的诱导下极易被激活,而且不会因为时间、空间、地域、民族、种族的差异而有所丝毫地流变。即它始终具有人类思维型式共通性、普适性和稳定性的显著特征,这就是原始思维机制的本质特征及其外在形式的必然呈现。

对审美发生问题的阐释的关键就在于准确、详细、清晰地论述如何使由外在世界投影到审美主体鉴赏视域中的形象或形象群成为可供审美主体玩味、感悟、咀嚼的美的意象或意象群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外在形象怎样转化为内在审美意象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必须回到支持转化过程的思维机制上来开掘其根源。由外在世界的零散杂乱的形象转化为审美视野中和谐、秩序、匀称、统一的富于生机和美感的意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审美主体在原始思维机制支配下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内化整理升华美的过程。其内化的过程性可大致描述为:存在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一个认知、道德伦理和情感需要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的综合体。然而,由于条件的差异性,在来自外部世界的某些特殊的形象或事体契合了实践主体的某一思维机制而刺激其对应的心理活动兴奋起来并在一定时限内持续下去,通过心理活动与相应思维机制的频繁交互作用,积淀在意识深层结构中的原始共相经由原始思维机制的激活而被激活并驱使人在原始思维形态域中产生相对应的心理活动和意识亢奋,因而,普通的实践主体就由此而上升到审美主体并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纯的美的愉悦之中。要言之,存在主体的心理活动作用于外在世界之物时,只有激活其原始思维机制来唤起其原始共相的共鸣之后,审美心理发生的契机才开始了现实化,普通的实践主体才开始了向着审美主体的飞跃。这即是审美心理发生的内化机制原理。

(三)原始思维的遗传特征及其原则

1、原始思维的遗传特征的表现

在过程中把握本质,在发展中理解永恒。因此,对原始思维的遗传性及其特征的审视和理解,应该放到思维发展演化的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去,这才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原始思维的遗传特征表现在:

(1)思维的层次性

思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根据思维的进化过程的抽象程度,大致可以从逻辑思维和原逻辑思维两个层次来理解思维的发展历程。逻辑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抽象的以概念为基础、判断为内容、推理为前提的理性思维型式。原逻辑思维则是一种原始的形象的以物我相融的原始共相为显著特征的感性思维型式。二者看似对立,实则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承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层次。逻辑思维是人类或是人类个体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实际经验改造优化原逻辑思维的必然的历史性结果。而原逻辑思维是支配原始人类或儿童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不但不排斥逻辑思维活动,而且在实际的进化历程中,还包孕甚至包含着逻辑思维的思维模式。这是因为“即使在相当低级的社会集体中,抽象、概念就已经形成着了,尽管它们在一切方面都不能与我们的概念相比,但它们终究是概念。”[1]P446这即是说,在思维发展的早期阶段――原始思维形态域中,已开始伴随着不同抽象程度的逻辑思维了。只有在原始思维的存在和承传中,逻辑思维才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并且,逻辑思维只有对原始思维的超越和提升,人类思维才得以发展、成熟。

(2)思维层次的平衡性

逻辑思维和原逻辑思维作为思维的两个基本层次,不是互相排斥、否定,而是和谐共同地存在于思维的平衡的张力场中。逻辑思维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原始思维的存在成熟为前提,而且逻辑思维还是原始思维发展的必然的历史趋向和历史产物。作为必要基础前提的原始思维和作为必然历史结果的逻辑思维的存在发展在其内部机制上是一脉相承的。活跃于原始思维领域的原始共相即使“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损害,但并没有被根除,而是与那些服从于逻辑定律的表象并行不悖的。”[1]P452因而,无论在逻辑思维层次还是在原逻辑思维层面,它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平行地共处于思维的力场中。即是说,在整个思维的力场里,它们之间始终存在并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张力制约并调节着二者的关系、作用、位置。倘若它们之间的平衡性受到破坏――或者任何一方消失,或者任何一方受到强制的弹压――那都会造成整个思维机制的瘫痪和废弃,而致使一切思维活动无从展开和存在。思维张力场的平衡性受到破坏就犹如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在张力的挤压下失衡而破裂一样,一切存在转眼间灰飞烟灭。“抽象的和一般的概念一经形成,任何东西也不能阻止它在自己身上保持着属于前时期仍然可辨的痕迹的因素。”[1]P446由此可见,原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在人类思维发展成熟的进程中发挥着由二者之间平衡的张力所维系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整个思维机制的认识、理解、把握忌顾此失彼、以偏概全。

2、原始思维遵循的遗传原则

规律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它不但潜在于各类事物现象之中,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甚至支配着现象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性质。诚然,原始思维的遗传规律制约并影响着原始思维的遗传机制的作用的发挥和效力的生成,其物态化表现形式就是原始思维遗传所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

(1)显隐渐变原则

原始思维在自身发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在不同程度上伴随着逻辑思维发生发展的痕迹。它们之间是相互平行制衡的,根本不存在谁替代谁的单一发展的存在模式。它们共同遵循着思维演化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则――显隐渐变原则。所谓显隐渐变原则,就是指事物或现象在自身的整个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实践发展需要相吻合而呈现出的或清晰或模糊影象时所遵循的潜在的一种规则。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原始思维遗传机制的根本性原则,还在于它从思维发展的动态中恰切地反映了其运作机制的质的规定性和规律性。

原始思维是原始人类在原始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一种当在时相当成熟的思维模式。它具有原始人类所特有的“逻辑思维”结构和特征――以我为中心的物我融一,即是说,它不排斥矛盾,也不回避矛盾,而且,认为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我”之世界。它即是我,我即是它,是原始思维逻辑结构的最为根本的特征。原始人类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色彩,一切皆联系于我,一切皆因我而存在。在原始人类的思维结构中,世界、自然、人、物等元素皆是以原始共相的形式存在、呈现和运作的。以我观物,以物系我的实质就是它十分强调的物我间的高度共存性。在整个漫长的原始思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原始思维始终主要是以显性或较显性的形式支配着原始人类的实践、生活、创造等活动及其从事这些活动时的心理活动机制及状态。这是由因为原始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原始文化的原始性本身从根本上决定了原始思维的独特的逻辑构架的特质所决定的。尽管在原始思维演化的历史阶段,必须也只能是原始思维居于重要的支配地位。然而,实践在发展,因其而产生的思维也随之在演进,所以,即使在原始思维自身的进化过程中,它也不是居于一成不变的独霸局面,而是有一个由显性转化为隐性的历史必然的趋向性过程的。

在原始思维显隐渐变演化的同时,还包孕着逻辑思维隐显渐变推进的客观必然性。原始思维自身所独有的逻辑结构(机制),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演化、充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由长期的隐藏中显性化,并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这是因为“关于这些人和物的集体表象开始向着我们叫做‘概念’的那个方向发展了。这表象还远不是概念,但把它引向概念的那个过程已经开始了。”[1]P441可见,逻辑思维在人类思维发端之时,即原始思维发生之时,就已经随之而隐性地潜伏在思维的张力场中。由于人类自身的生理、心理、认知结构未能够成熟、发达,以及实践活动水平的低下和原始,没有能够也不可能充分激发并激活逻辑思维机制,迫使它在原始思维的支配下,长期蛰伏。逻辑思维开始明朗化、显性化的同时,就是原始思维开始明显隐性化的起点。这个演化历程是漫长的,但又是历史必然的。促使这一过程发生并最终实现的原动力及其中介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细致、深入的分工化。这说明了人类已经有了驾驭各种纷繁复杂事体的能力,有了关于各种事物、现象的初步或较成熟的概念,并且能够寻找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事物、现象进行分门别类地归纳和整理。由此可知,社会实践活动精细的分工化就意味着开始打破以原始共相为显著特征的原始思维所主导的局面,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具有抽象性质的概念和简单的推理,这标志着逻辑思维开始被唤醒并逐步确立了思维领域的主导地位。由于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实践中,原始思维的逻辑结构暴露出了相应的缺陷和不足,呼之而来的就必然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为显著特征的逻辑思维模式。

(2)淡化与强化:显隐渐变原则的根本特征

原始思维由显性转化为隐性,逻辑思维由隐性凸现为显性的契机是社会实践的分工化。这一思维领域里的历史性巨变不是偶然的,它有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这种积淀的过程性呈现出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原始思维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达而逐渐被淡化,逻辑思维则因此而逐渐被强化。这里,须先明白:“淡化”不是被抹杀消失,而是一种因失去其彰显性而被隐藏、掩盖却始终存在着的过程性状态。“强化”不是替代剔除,而是一种使始终存在着却被长期隐藏、掩盖的事体更加显性化的过程性状态。这两种状态同时强调了两种思维型式的平衡制约关系及其发展的动态性特征。如图所示:

两种思维型式在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以不同形式存在,这取决于相应思维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大小、程度。其根源在于社会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和需要。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两种思维型式在不同的演化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的必然。质言之,社会实践的永恒决定了两种思维型式存在的永恒。要言之,原始思维机制在思维的整个张力场中,在显隐渐变原则的支配下,以一种被弱化的状态,随着人类生命的延续、承传而一代一代遗传下来。诚然,以原始思维机制为运载程序的审美心理机制也因之而具有种和类的遗传特性。

三、审美心理机制遗传原理在审美活动领域的意义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精神观照、心灵体验的一种雅致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状态。在这一关系状态持续的过程中,审美的相关的各项内容皆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其中相应地反作用于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及状态,审美主客体间的关系,审美观照的方式、途径,审美发生的机理、契机,审美心理机制的内涵、本质属性、根本特征、外化形式,审美鉴赏评价系统模型,审美价值取向……都是审美活动领域研究的重要的课题。加之“人的鉴赏功能有一部分是无法选择的,先天不足的人无法成为歌唱家。功能有遗传性天赋性,它只有大小强弱的区别而无正确错误之分。”[6]P19因此以审美心理机制及相关内容为其研究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社会历史的人始终不能跳离社会历史领域而单独生活、存在。但是,仅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没有在原始思维机制运载下的审美心理机制的内化,一切审美观照皆成虚无。换言之,只有在审美心理机制的激活状态中,一切社会生活的内容方才变得有意义,特别是审美鉴赏的意义。因此,对审美心理机制,特别是其遗传特性的认识、理解就尤为重要和根本。审美心理机制的遗传原理不仅阐释了审美主体的类的遗传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据审美主体内在的原始思维机制阐述了审美发生的内在契机,并为认识、理解、建构审美发生机理开辟了独特的理论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1][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

[2]朱狄《原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陶水平《审美态度心理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0

10.心理防御机制 篇十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 语用心理能力 心理机制

一、前言

自交际教学法形成后,培养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已得到充分肯定。学界也从认知观、跨文化交际、语境观等不同维度对语用能力的内涵进行探讨并进行分类。笔者认为,所谓语用能力,是指在具体情境下,语言使用者能正确得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对其进行分类,应从交际的主体——语言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语用能力应分为语用语言能力、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认知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篇组织能力、时讯语用能力、人际语用能力和母语语用能力。本文重点探讨了语用心理能力的内涵,并从心理机制的角度,讨论如何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二、语用心理能力的内涵

语用心理能力不同于语用认知能力。语用认知能力,是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双方以共有的知识以及共享的信息为基础,用最小的代价取得和话题表达有最大关联的认知效果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心智体验性的感受、对预设的把握、对会话含义的推理、对话语标记语的掌握、对思维隐喻性的揣摩等。而语用心理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克服心理问题,从而保障交际成功进行的能力。语言交际是一种建立在心理接触上的人际交际,语言表达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在现实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常出現语言失误(speech errors),影响交际地顺利进行。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最直接。由此可见,要保障交际能够成功进行,英语学习者就要对了解心理机制的运作工程,从而提高语用心理能力。

三、心理机制为与语用心理能力

桂诗春(2000)认为,语言使用牵涉到心理机制。语言处理是语言的原则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的信息都必须使用一系列的心理结构来编码、储存和提取,所以其核心部分是记忆。记忆的目的是把信息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记忆系统要求把要记忆的信息放在合适的形式里,以备日后使用,即编码。每一个记忆系统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的习得(编码),另一个是信息在以后的提取。通过把经验中的内容和记忆中相似的内容相匹配,然后提取有关的信息。然而,人类的记忆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有些信息在编码前就丢失了。即便对信息进行了编码,记忆系统也会丢失一些次要的信息,而保留最重要的信息。记忆的强度与提取的可能性及提取速度成正比,即记忆强度越大,信息提取的可能性就越大,提取速度也越快。英语学习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找规律法、词根辨析记忆等方法扩充、积累词汇量,从而减少信息提取的时间。在确保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完整信息检索、提取并加工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停顿时间;英语学习者懂得心理机制原理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编码和提取信息的策略:把信息放到有意义语境的策略、在对以后需要信息的语境进行编码时进行思考的策略、经常有意提取信息等一系列策略来保证交际的流畅性。英语学习者在组织语言时,可采用反向策略、具象策略、系统策略及层次策略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确保思维的清晰,遵循自然次序原则、连接性原则、最少负担等原则来保障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的逻辑性。

英语学习者在进行交际过程中,那些使用大部分资源的任务称为控制任务(controlled tasks),而所牵涉的过程则是控制过程;与之相反,那些不大需要使用记忆容量的任务称为自动化任务(automatic tasks),其过程被称为自动化过程。控制过程可以向自动化过程转化。对于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说的每一句话都需要语音、词汇、句法、话语和语用各个层面的知识,并使用大部分资源进行协调,但是经过较多的练习后,英语学习者熟练程度提高后,就会冲口而出,这正是从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的转化。显而易见,只要英语学习者通过对语音、词汇、句法、话语和语用等方面勤加练习、提高熟练度,就会发生从控制过程向自动化过程发生转变,从而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四、结语

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最大,同时也最直接。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基于心理机制这一视角,有的放矢地探求相应策略,希望减少英语学习者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失误,保证交际顺利进行,最后提升英语学习者的语用心理能力。

参考文献:

11.高职生自我防御机制相关问题论略 篇十一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与方法

选取河南省两所高职院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 共发放问卷700份, 回收632份。其中, 大一280人, 大二230人, 大三190人;男性498人, 女性202人。年龄为18-25岁, 平均21岁。数据统计与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 主要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二) 工具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等编制, 是一项自评问卷, 包含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 由被测试者根据事件发生后的心理感受进行评定。量表为五级评分, 对个体近一年的情况进行评定。该量表适合青少年尤其适用于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出现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 经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能够较真实地评估效果, 对被试的心理健康情况反映良好。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 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 包括客观支持 (3条) 、主观支持 (4条) 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3条) 三个维度, 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从反馈回来的意见看, 该问卷的设计基本合理, 条目易于理解, 无歧义,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3.自我和谐量表 (SCCS)

由王登峰编制, 测试者可通过被测者对35道题的自陈报告, 检测被测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的差距, 并借此推断被测者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测验从三个方面测查被测者的“不和谐”认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体验的灵活性和自我观念的刻板性。量表的信度、效度较高, 适用于14岁以上的正常成人。

4.防御方式问卷 (DSQ)

1983年由加拿大学者Bnod编制, 为被试自评的问卷, 在1986年和1989年经过了两次修订。我国的路敦跃博士在1990年对此量表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很多学者使用了该量表, 经检验信效度良好。该量表包含88个题目24个项目4个因子, 包括成熟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该量表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各个职业和文化阶层, 各个年龄阶段,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精神病人, 皆可使用。但目前在国内外该量表还没有常模。

二、结果

(一) 高职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自我防御机制的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除丧失、受惩罚外, 生活事件总分及生活事件各维度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 (P值均<0.01 ) 。除其他外, 生活事件总分及生活事件各维度均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生活事件总分及生活事件各维度均与成熟防御机制无显著相关关系。

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社会支持总分与中间型防御机制、成熟型防御机制相关不显著。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为显著正相关 (P值<0.01 ) 。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P值<0.05 ) 。除灵活性以外, 自我和谐总分及各维度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

(二) 高职生自我和谐、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防御机制的回归分析

以自我和谐总分、社会支持总分、生活事件总分 (总应激量) 为自变量, 分别以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 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不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 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自我和谐总分和生活事件总分 (总应激量) ;以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成熟防御机制为因变量, 只有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 (见表1) 。

三、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生活事件总分 (总应激量) 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即一个人遭遇的负性事件越多, 就越容易导致自我的心理失调, 更倾向于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来应对。另外, 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等因子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大学生尤其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方面的困扰时更易选择逃避。

研究结果表明, 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社会支持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几率。不成熟防御机制与对支持的利用度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相对于主观和客观支持来说, 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是高职生更应该注意把握的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 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负相关关系, 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与自我和谐总分为显著正相关。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我越和谐的人较多采用成熟型防御机制应对压力和挫折, 自我越不和谐的人较多采用中间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来应对压力和挫折。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和谐总分、生活事件总分对不成熟防御机制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说明高职生的总应激量和自我和谐状况可以预测其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情况。这与以往的结论基本一致[2][3][4]。当一个人遭遇很多的负性生活事件, 而自我又不能使经验与现实协调起来, 就会产生焦虑和冲突, 作为一种挫折反应和应激策略, 自我防御机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启动, 来帮助个体减缓焦虑, 获得内心的平衡, 从而适应环境。自我和谐对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这是因为中间型防御机制使用消极的成分较多, 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心理的压力, 保持相对的平衡, 但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而且过分地使用只会使当事人离现实越来越远, 阻碍个人的成长, 很难真正达到自我平衡与协调。自我和谐对成熟防御机制存在负向的预测作用。说明自我越不和谐的高职生采用成熟防御机制的几率越小。因此, 高职院校要探索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思想以及方法上和谐一致的互动机制, 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起来[5], 引导高职生客观地认识自己, 同时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 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 以保持自我平衡与协调, 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登峰.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4, 2 (1) :19-22.

[2]辛雅丽.大学生的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 11 (5) :292-294.

[3]李志凯.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1) :960-961.

[4]李莉, 陈水平.女中专生自我和谐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2) :131-133.

12.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篇十二

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探讨

传统文化将属于该文化体系的独特的为该民族共享的.文化特质,通过文化积淀、文化传承等各种途径,作用于个体心理生态系统,通过对个体行为方式、认知方式等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标准观,通过有关自我的概念、认知方式、情绪表达、心理问题及表现形式、对应激的处理方式等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作 者:汪晓萍 Wang Xiaoping 作者单位: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0072刊 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9)分类号:G05 C912.6关键词:传统文化 心理健康 作用 机制

13.心理防御机制 篇十三

另一是广告诉求说服的心理学规律。它要求通过广告诉求(广告内容与形式),能影响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价值体验,从而促进销售实现广告目标。基于这一规律广告人要保证广告信息必须依据消费者心理特点(需要与价值)进行设计,即将消费者加工广告信息规律与消费者需求、价值观以及自我(意象)等特点联系起来设计广告并进行传播,才能打动消费者的“芳心”(消费者情感与价值满足)。

对广告传播效果评价机制问题的广告心理学研究已有不少探索,如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的传播劝服理论,广告心理学家科利提出的设定广告目标以测定广告效果理论。特别是近年来培蒂和卡西普(Petty&Cacippo,1986)提出的ELM模型。基于这些研究我们不难看出评价广告效果已不仅是测量受众的广告回忆率、再认率、喜好度、购买意向等单一指标,而是认知与情感体验两方面指标的结合。目前影响较大的是广告反应模型(advertisingresponsemodeling,简称ARM)。这一理论模型为全面理解广告效果评价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广告反应模型是由美国广告心理学家曼特等人1994年提出来的。这一模型是基于上述提到的ELM模型的原理提出的,其主要内容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处理是沿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两条路径进行的。沿中枢路径,受到受众动机、能力等影响,对广告的关注集中在与产品、品牌直接相关的信息之上,如口味、产品测试、功效、成份等。沿边缘路径,受众的注意力则集中于与广告本身密切相关的信息线索上,如音乐、广告模特等形象符号。这一模型是ELM模型的完善与发展,值得学习。

消费者对广告信息加工处理两条路径受到受众卷入度水平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高卷入度水平下,受众会沿中枢路线详尽思考与产品/品牌直接相关的信息,在低卷入度水平下,受众主要靠情感打动人心的广告沿边缘路径处理相关信息。两种信息加工路线所导致的结果及其时间持续程度都是不同的。中枢路线会直接导致受众形成对于产品/品牌的态度,如喜欢/讨厌/一般等。而对品牌的态度则会影响受众的购买兴趣或购买意图。从时间持续程度看,在中枢路线条件下,受众对品牌的态度较为持久,而且不容易改变。与中枢路线相比,边缘路线则会直接影响广告受众对广告作品(表现)本身的喜欢程度,这虽然也会影响受众对产品/品牌的态度评价和购买兴趣,但从时间上看,这一态度只是暂性的,而且容易相关边缘信息线索的隐没而丢失。受众对广告的印象只是一种瞬时或短时记忆。

受众心目中已建立的熟知品牌的形象也会影响对广告的态度,对低卷入度的新产品/品牌的评价也会影响受众对广告本身的态度。这一点与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广告表现方式也会影响广告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加工处理路线。一般而言,高信息度的理性诉求广告会导致广告受众以中枢路线的方式处理广告信息,而靠情感打动人心的低信息度广告则会引导受众沿边缘路线处理相关信息。

ARM模型在广告评价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全面、完整地理解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序。广告人要学会通过相关调查统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求出标准回归系数,从而有助于分析两条路线中各个信息线索与品牌排名、广告喜欢程度和购买意向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2鉴别广告作品是否能够真正实现预期的传播目标。如是通过中枢路线信息影响品牌态度变化(动机)与对广告信息加工再到影响购买意向以达到营销目标还是通过边缘路线信息影响对广告评价(体验)再影响购买意向的方式以达到营销目标。

14.心理防御机制 篇十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组来源于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50例,符合CCMD-3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无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疾患。正常对照组为部分本院职工和进修及实习人员,无躯体疾病和精神疾患。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为自编量表,包括人口学资料、疗效评定、诊断和治疗等项目。(2)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1]。(3)防御方式自评量表(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DSQ)采用M.Bond编制版,共88题,共分四组因子类型,24种防御机制因子;每个项目按1~9级评分,评分越高即应用该机制的频度越大,其掩饰度则越小。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1.2.2 研究方法

(1)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入院后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前1天及治疗8周后分别由两名不参与治疗的主治医师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并按要求填写DSQ问卷。(2)治疗方法:采用药物治疗与个别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为期8周,药物治疗采用SSRI类抗抑郁药,必要时联合使用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3)正常对照组按要求填写DSQ问卷。

1.2.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两组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对照组和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组治疗前的DSQ各因子分的比较

见表1。躯体形式障碍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掩饰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组治疗前后DSQ各因子分的比较

躯体形式障碍组治疗8周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3 讨论

心理防御机制由S.Freud(1894年)首先提出,用于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些习惯性的适应性行为[3]。由于防御机制存在的普通性,以及它在缓和内心冲突的痛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症的研究。

本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防御方式明显不同,躯体形式障碍组过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如投射、被动攻击退缩和躯体化等,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如压抑,幽默。提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应激状态下,多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应对内心的冲突,暂时维持心理上的平衡。但此种防御方式的存在,致使其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冲突,而表现出症状。

治疗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改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进而使患者防御模式发生变化。Ronald等[4]用DSQ测定一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行为治疗好转前后防御机制的变化,发现症状改善后成熟防御机制使用明显增加,说明成熟防御随疾病恢复而再现。本研究支持Ronald的观点,认为治疗后防御机制发生改变,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治疗前,较多使用升华防御机制,同时治疗后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较少使用被动攻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组治疗后症状改善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减少和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增加相关。

本研究认为心理防御机制与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症状成因和治疗密切相关,防御机制越不成熟症状越明显,当治疗症状改善,成熟的防御机制会复现。但是防御机制向成熟方向发展的这种变化是否持久,是否与远期预后直接相关,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4-160.

[2]路敦跃.防御方式问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7(2增刊):115-202.

[3]Pollock CP,Andrews G.Defense style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anxiety disorder[J].Am J Psychiatry,1989,146(11):1500-1502.

上一篇:质量工作方案下一篇:我国部分城市形象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