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2024-10-04

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精选16篇)

1.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一

让基层成为干部成长的摇篮(人民论坛)

裴智勇

《 人民日报 》(2011年02月25日04 版)

有消息说,到2012年,除部分特殊职位外,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公务员均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并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这表明,公务员选拔方向将出现重大调整。

应当肯定,高校应届生优点突出,年轻有知识,会英语懂计算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公务员从应届生中产生,的确把一批潜力很大的优秀人才充实进来了,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性人才,及时给有这方面要求的公务员岗位补充了重要的“新鲜血液”。但也应当看到,从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看,他们离开家门,出了校门,有些直接进机关门,成为了“三门干部”。这样的经历,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基层历练,没有吃过苦,对基层实际了解得不够、不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年复一年,中央和省级机关公务员队伍逐渐出现令人心忧的“结构失调”:“三门”干部增多,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干部比例减少;机关级别越高,来自基层的干部越少。

了解基层实际,了解基本国情,是公务员更好担当起职责使命的基本前提。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非常复杂。中央和省级机关

是领导机关,领导机关的决策和一举一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领导机关的干部没有走入基层的经历,就难以准确把握社情民意,难以作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难以驾驭复杂局面。公务员选拔面向基层敞开大门,有利于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有利于领导机关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更好为百姓谋福祉。

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又是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更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正因此,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早就确立的一个重要干部制度理念。此次公务员选拔方向调整,就进一步从制度上破除了基层干部流动的“天花板”,畅通了我国人才培养链条,使我国公务员培养、锻炼、选拔机制更加科学。令人期待的是,公务员选拔方向调整将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导向。一方面,促使高校毕业生“下得去”。基层需要人才,近年来,我国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奔赴边疆,奔向一线,奔向基层。公务员选拔方向的调整,将使更多大学毕业生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历练自己,提升自己,基层面貌也必将因此发生更多变化。另一方面,促使优秀人才“上得来”。基层造就了人才,人才又有了上升通道,那么从工人、农民、基层干部到大学生就都多了盼头、添了干劲,这样就把基层激荡成一潭活水,变成干部成长的摇篮。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个人成长成才,最终要在实践中磨砺,经受实践检验。可以想见,若干年后,当一茬又一茬既有丰厚文化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从基层走向机关、从群众中走向领导岗位,那将是一支多么壮大的有生力量,将会带来多么令人憧憬的新变化。

2.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二

一、“成为班主任”,是新教师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的概念是沃克在研究教师职业时提出的,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关键性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白益民认为,可以把教师每经历一个关键事件而获得专业发展的过程,称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1]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是从教师专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发展实际存在的循环中抽象出来的较为一般的循环。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历程来看,关键事件既具有突发性,也具有常态性的特征。曾宁波提出,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事件一般具有典型性、自我体验性、情境依赖性和创生性等特征。[2]

新教师起步阶段往往是关键事件的高发期,可能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学者在讨论关键事件时,都考虑到了新教师这一独特的时期。如钟芳芳分析了新入职的幼儿园教师的关键事件,提出了时间首次性、体验深刻性、影响持久性、契机转化性四个特征。[3]刘翠富、李利鑫认为,初任教师的成长是受个人经历影响的,教师的成长具有高度的个人生活史特性,了解教师的成长必须立足于教师的生活。[4]苏红通过对关键事件概念的挖掘,提出“关键事件是指能强化当事者的原有认知或引起当事者原有认知冲突的事件”,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即教师从教后的2~4年之间,关键事件出现得最为频繁”。[5]从这些研究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关键事件,一般是在特定时间或特定阶段中发生的特定事件,该事件的处置过程是教师作为个体的一次重要实践体验,且有可能使新教师对于教师职业产生新的认识,对他们今后工作实践带来深刻影响,成为他们未来克服困难的重要经验。

“成为班主任”是新教师不可回避的关键事件,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需要其作出关于自我职业形象和职业认同的重大方向性选择。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成为班主任”作为新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关注不多,偶有提及也是聚焦于某个具体的片段和事件。但事实上,现行政策对此高度关注,把教师的班主任经历规定为其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例如,上海市要求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时需有五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从新教师“成为班主任”的那一刻起,他(她)就将面临与学科教学截然不同的工作挑战,而解决班级管理等具体情景下的突发事件和典型事件的应对能力,是促使其自我反思的重要契机。因此,“成为班主任”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具备典型性特点,需要加以关注。

二、“成为班主任”,需要明确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

“成为班主任”作为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与一般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关键事件有一定区别,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中。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除了要尽快应对并胜任日常学科教学,还得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班主任的工作之中。与学科教学相比,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紧密相连,需要处理的事务类型也更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其中,对于班主任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精神境界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教师如何迅速适应班主任岗位,成长为称职的班主任成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当务之急。

1. 角色定位。

从政策角度来看,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进一步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国家以政策制度的形式肯定了班主任在中小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班主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提出,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以及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6]

2. 班主任的职责。

《意见》中列出了班主任的四项重要职责,即“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日常职责来看,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管理,协调家校社会的关系,同时还要具有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班华教授认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班主任的职责及其劳动性质,决定了他在班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操作系统。这种特殊操作系统的主体部分是从班级集体建设、活动性教育、心理教育三个方面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育措施和教育途径。[6]

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这要求班主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储备。班主任决定了班集体的风气,班集体的塑造过程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还必须具备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储备。

三、“成为班主任”,必须解决胜任能力、职责边界和专题培训等问题

“成为班主任”作为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对于新上岗教师就班主任岗位角色和职责定位的理解,以及对于教师专业身份的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就能促使新教师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提升胜任能力。然而,在现实情境下,对“成为班主任”作为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新教师在做班主任时,往往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虽然新教师们普遍认可班主任的价值,但专业情意较低。王玲在研究中总结过,新手阶段,“班主任面临心理适应、人际关系、教学、班级管理和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就问题本身来说,多是具体问题”。[8]总的看来,自身能力不足、岗位职责边界不清和得到的专题培训不够可能是制约新教师“成为班主任”的突出问题。

1. 新教师缺乏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

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F老师在入职第一年就开始兼任班主任。她除了要熟悉教学任务以外,还需要从头学习如何管理班级。由于经验匮乏,又缺乏相应的缓冲期,她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预判事态的发生变化,只能在问题发生后予以补救。她说:“我跟老教师不一样,他们在很多事情发生之前就可以看出苗头,而我不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救火队员,到处扑火。”“我也不知道我做的判断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对老教师的模仿自己慢慢摸索。”

韩曼茹、杨继平经过调查统计,总结出我国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系统包括12项特征,即知识结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班级管理技能、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自我监控能力、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工作质量意识。[9]然而,对于缺乏职前培训的新教师来说,这些能力和素养都非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产生挫败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F老师的经历就印证了这一结论。

2.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界限不明确。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其职责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明确,大多数时间里,班主任几乎是承担了学科教师之外的所有事务。李军、曹莹雯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对学生的安全防范、心理健康、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班级常规管理”、“教学准备、批改作业”、“各类活动、会议、比赛等非教学性事务”等是班主任工作负荷最主要的来源。[10]

在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章中也常常会提及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的差异。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与任课教师相比,通常每天多工作3-4小时。班主任除了和任课老师一样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之外,还承担着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班主任几乎每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班主任比非班主任教师情感耗竭更多,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11]

3. 新教师缺乏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专题培训。

目前,一些地区为了帮助新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往往把入职第一年的新教师称为见习教师。见习教师无需担任班主任,但要接受区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参加为期一学年的每天半脱产式基地培训。

但基地学校对新教师的培训大多侧重于学科教学,较少涉及如何胜任班主任及提高相应工作能力的内容。上海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基地学校对新教师的带教要把学科带教和班主任带教分开,这样每位见习教师在基地可能有两位带教导师。同时,他(她)在聘任学校也应该有两位带教导师,但学校由于优质教师资源不足,故学科带教和班主任带教往往由同一位导师担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本校带教老师来说就是很大的负担,他们自身的教学任务也很繁重,自然就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新教师的工作平台在聘任学校,因此常规的班主任工作培训通常也在聘任学校,而基地学校往往是利用优质资源,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科提升培训上。如此,新教师班主任工作培训的效果必须会大打折扣。

四、“成为班主任”,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面对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从“称为班主任”到“成为班主任”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三方面共同努力,处理好这一关键事件。

1.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新教师班主任培训,改善和创新培训方法。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实施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班主任的相关课程在全日制师范教育中非常稀缺;新教师入职后的培训虽然密集,但大多指向学科教学,针对班主任的培训少之又少,且方法以讲座为主,内容多为理念传授,缺乏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模拟教学更为缺乏。

新教师一线工作经验不足,他们亟需实践层面可操作的范例以及可以讨论对话的平台。迟希新在调查中发现,班主任在培训中强烈关注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培训的内容贴近自己的教育实际;希望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培训教学,掌握有效的、具体的问题解决策略。[12]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的培训方式,强调实训,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形式,可惜受众有限。今后可以借鉴此种形式,各区县通过实训方式,着重对新教师进行实践培训,为新教师创设共同讨论解决难题的平台与机制。基地学校与教师任职学校也要进行衔接联动,帮助新教师更好地完成蜕变。例如聘任学校培训内容侧重工作实际操作层面,基地学校则运用其优质资源帮助新教师开阔视野,增强理论认识,提升专业水平。

2. 学校要通过心理疏导、以老带新等方式,帮助新教师加快理解和认识班主任角色定位和岗位职责。

学校管理者要帮助新教师明确班主任角色的定位,使他们认识到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生力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新教师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不能操之过急。有调查显示,新教师在成为班主任时,最有效的帮助来自于老教师的言传身教,学校可以采用并创新传统的“以老带新”的方式,如实行首席班主任制度,协助新教师克服岗位初期的困难,使之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除此以外,新入职的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调适心理。学校要重视新教师的需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管理者可以有意识地引入心理疏导,帮助新教师克服焦虑心理,尽快完成职业角色的转换。

3. 新教师要在“成为班主任”的实践中不断反思。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13]新教师在班主任工作的起步阶段,会经历很多突发事件,此时通常会向老教师寻求帮助,或通过模仿等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新教师不能仅停留于解决问题,要及时记录,进行反思总结。教师的自我观照是促进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认同感也将随着不断学习与反思迅速提升。

综上所述,新教师在踏上班主任岗位之初,可能会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存在着自我怀疑和迷茫,但这段时期对新教师而言却非常关键,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的信念与认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考验与锤炼,经受的历练越多,思考越深,获得的专业成长也越明显。从管理者到新教师自身都要重视“成为班主任”这个关键事件,通过更合理的培训制度与教师自身的实践反思,促进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2).

[2]曾宁波.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事件”[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3]钟芳芳.骤变与适应: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事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4]刘翠富,李利鑫.关键事件对初任教师成长的影响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0).

[5]苏红.学会筛选教育中的“关键事件”[J].辽宁教育,2013(8).

[6][7]班华.班主任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和操作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

[8]王玲.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及学校管理对策促进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9]韩曼茹,杨继平.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10]李军,曹莹雯.上海市初中班主任工作负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11]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12]迟希新.班主任培训应立足其专业发展需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

3.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三

【关 键 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23-02

我们不仅要做一名好班主任,更要做一名专业型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善用心理效应,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方法。

首先,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正常工作。而心理咨询中良好咨询关系的五种技能——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

其次,通过运用参与性技术,例如倾听、询问等,真正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正确运用面质,避免学生撒谎及躲避,让学生正视现实,勇于面对。

最后,识别和处理阻抗,并加以有效地克服,与学生真正建立心灵的沟通。

当然,阳性强化法、合理情绪疗法等技能如果运用恰当,可以让班主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了将心理咨询技能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的好处,现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班曾经有一位令各个老师头疼的学生小J。上课说话捣乱、下课欺负同学,作业要么不写要么抄袭,成绩极差,撒谎、打架、抽烟,与社会无业人员交往频繁。我接手这个班遇到小J后,就试图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技能帮助他获得成长。

要真正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有的放矢。我首先从了解他的家庭入手。先联系家长,但是家长都在外地工作,只有一个年长的奶奶在照顾着孩子的生活。得不到家长的有力支持,只有从学生入手。通过侧面了解得知,因为他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所以很少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尊重。我分析:虽然他很调皮,但是应该也有许多心里话想对大人说。于是我以此为突破口,将他请到办公室,让他和我一样坐在椅子上开始了我们的交谈。在这儿想说的是如果条件可能,教师最好离开自己的办公桌,表示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座椅成90度摆放,这也是心理咨询的要求。在交谈中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真诚地告诉他老师想和他做朋友,想听听他说说心里话。原以为开头会很困难,却没有想到,也许是很少有人这样和他谈心,我刚一开头,他就将他的情况全说了,不但说了他的父母,还讲到了他的朋友。在他说的过程中我并没有评价他的行为对错,只是认真地聆听,并适当地询问,让他感觉老师很关注他。通过几次这样的谈话后,对他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也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J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我从来没有想通过几次谈话就完全改变一个人,那只是教育童话罢了。但是,在他犯的这些错误中,我最不能原谅的是他的撒谎行为。有次,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春游。集合时我班学生除了小J外,其他同学都在。给他奶奶家里打电话说人不在,正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位其他班的学生告诉我说小J让他代为请假,他去看病。正在疑惑时,又来了一位学生告诉我说他今天有事情来不了了,紧接着又来了三位学生以各种理由给他请假。带着满腹的担心领着学生春游,直到中午时分,有另一个年级的同事打来电话告诉我小J在他们那一组,我才放下心来。

针对这一事件,周一早上一上课,我就将小J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起初他还在撒谎,通过面质,他说了实话,并且讲明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我告诉他,我可以原谅他没有参加本班活动,但是我不能原谅的是他的撒谎行为,向他分析了撒谎的严重后果,并说明犯错了就要接受惩罚,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他也表示真心接受。之后,虽然他仍然会不时地犯点儿小错,但是再也没有撒过谎。

当然,在对他的教育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严重的一次是参加群殴事件,触犯了校规,好在这时他母亲回来了。于是通过做家长的工作,他母亲同意全力配合学校工作教育好小J。我们约定每周末与他母亲见一次面,互相了解情况。对于小J表现好的地方提出表扬,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而暂时忽视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通过阳性强化,小J的正面行为得到了巩固,负面行为越来越少。到此可以说,对于小J的教育暂告一段落。

从最开始接触小J到现在为止,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如今反思对他的教育历程,我有一点儿启发。

第一,班主任工作中如果正确运用了心理咨询技能,可以更加专业地了解学生,具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但是需要注意心理咨询不同于思想政治,我们不能利用学生对我们的信任而对他们指手画脚。我们对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第二,学校教育一定要努力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取得家长的配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小步子原则”:接纳不良行为的暂时存在,但要求学生控制不良行为,让不良行为减少;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得到一定奖励。然后逐渐提高得到奖励的标准,即要求不良行为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第四,要遵循保密原则。无论学生说什么,班主任都要为其保密,决不能让第三者知晓。惟有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4.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篇四

在教学中,总会碰到学生拖欠作业的情况。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作业、少写作业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传统的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完不成,而被老师训斥、批评,甚至还有可能引发家庭暴力。然而,教师们不可能不布置作业,因为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通过课外作业,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和自学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到底该怎样布置家庭作业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

问题剖析:

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完成家庭作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作业形式单一。不少教师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写词语就是让学生被课文抄文段,要么把学生捆在课辅上不肯放松,结果又怎样呢?学生对于这一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地乱做一气,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

作业布置数量不当。相当一部分教师在领会课标精神、研究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布置作业方面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确定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完成作业所花的精力、时间。

(三)作业布置时没考虑到水平差异,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一个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吃不了”的学生,又有“吃不饱”的学生。如果教师布置作业时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不少学生作业目的不明确,作业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得法,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解决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准则。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作业完全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作业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切实的好处,学生不再受到无穷无尽的考试试题的折腾,把学生从过重的负担下解放出来,给学生一个可以发挥个人才能、自主学习的空间。

应该怎样布置语文作业呢?本人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有的教师往往将一些背诵改为默写,听说训练改成了写作,大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因此,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地迷上学。如学习了《风筝》一课后,我让学生动手去做风筝和放风筝。通过做风筝放风筝,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课文中“我们”做风筝时的高兴之情,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风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这也为第五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又如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画成一幅画;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写景色的方法,对家乡某个景点的景色用口头作文的方式进行描写。

分层次、分阶梯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十个手指有长有短,学生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自主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该一改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及统一式,给学生的作业开设一个“自助餐”或“自选超市”,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如学了《掌声》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任务:1.课文真感人,我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2.课文中有一些让我感动的句子,我要抄下来;3.把课文所讲的故事讲给家长听;4.从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5.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6.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7.读了英子给“我”的来信,请你给她写一封回信;8.搜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你的看法。(以上8题,可任选3-4道完成)以上8道题的设计,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渗透开放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标规定:“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顺应这一潮流,学科渗透题也已成为今年小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科渗透就是在注重语文学科内综合的同时,引进或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从语文的角度解决问题。因此,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在学习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到生活中去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在班级中开展交流活动。学生汇报探究成果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写成习作,拍成相片,剪报,制作手抄报,或者是手工制作品……一个星期后,在班级举行的《我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会上,学生展示了各自的作品:有的写了一篇优秀的习作,有的呈现了自己或父母协助拍摄的相片,有的制作的手抄报,有的是剪纸,还有的同学制作了风筝、中国结,有的同学拿来了书法、绘画作品……真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种作业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也综合运用到了美术书法剪纸;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热爱祖国的情感,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不知不觉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赫姆林斯基认为:“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题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我想,只有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一切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准则,那么语文作业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

5.让图书馆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摇篮 篇五

——费集中心学校

近几年,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逐步落实,费集学校图书室建设、教学图书配备不断得到提高。充分发挥了图书室在教学中的作用,费集学校的图书室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化.具体化,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使用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图书室的组织管理

图书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图书室管理工作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为了加强对图书室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对图书室实行了“统一领导、分工管理”的体制。

二、图书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1、学校充分保证图书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需要参照国家教委的配备要求,按“普实”标准配备数量充足的图书,如有损坏,及时上报、及时配备,做好验收、登记、等帐册管理工作。

2、保证图书完整无缺。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作好日常管理工作。

3、保证图书充分使用,发挥效益。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图书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学校图书室每天都准时开放,同时提倡教师多用,学生多看,做到管而不死,用而不乱。

4、学校图书阅览室对师生做到了开架阅览,从而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安排适量的阅读课,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的功能。

三、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管理

1、图书室管理制度

(1)、图书室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管理人员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图书报刊都根据需要按计划采购、及时验收,登记入帐。任何时候都做到图书室、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三级帐册相符。帐册、实物二对应。

(4)一切图书的领用、外借、归还都通过管理人员,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图书完好情况。教师领用,都提前填好图书借阅登记表,使用完毕,及时归还、注销。外校借用,都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5)、图书室还悬挂《图书室规则》、《图书管理员职责》,并完善借阅手续;阅览室还悬挂《阅览室规则》,并有阅览室使用记录。

2、图书的帐目

(1)、图书帐目是图书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图书清查、核对、统计的原始依据。

(2)、《图书总帐目》和《图书流水帐》两种。总帐主要登记按学科分类的总金额及累计数。

3、图书室的管理

(1)图书架上方按分类法分别摆放橱号牌。(2)图书分类都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在每本图书上贴上标签,标签都标明图书的目录编号、数量序号等。

(3)图书的陈列和存放:所有图书均开箱入橱,(体积太大,橱内放不下的除外)橱内放不下的并放在橱顶或架上。

(4)图书的维护和保养:维护保养的内容,我们主要是做好“五防”工作,即防尘、防潮、防腐、防虫、防丢失。

(5)图书的报废:对该报废的图书,管理员先进行技术鉴定,确定报废的图书都填写《图书报废申请表》,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报教育局仪器站批准,销减图书帐。

四、图书室的安全防护

费集学校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管理员注意图书室的安全,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门柜都及时上锁,离开图书室都先检查水源电源是否关闭,再离去。主要做到:以防护为主,确保图书室安全。

6.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六

答:24.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作者开篇从时代与青年成长的关系谈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经典“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B.作者两次选用《平凡的世界》这部经典作品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两次证明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C.有人认为新一代青年脆弱、敏感、自私、叛逆、物质、冷漠,其原因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缺乏经典的引领。

D.数字时代让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形态多元,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媒介让经典焕发新生,阅读的媒介变了,但其承载的价值不变。

25.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7.课外阅读应成为学生成长的需求 篇七

一、学识成长的需要

小学校园的学习氛围比大学的要纯, 很少掺杂金钱之类的观念, 多数小学生以见识广、知识多为荣, 他们在班里争吵的多是这方面的。有一个优生在积极回答一个中等生都可以回答的问题时出了差错, 比他学习差的学生取笑他, 他很生气。表面生取笑他的同学的气, 其实是气自己的缺漏, 气自己不争气。一个追求知识的学生因为学习出差错, 教师不必过多干涉, 他们可以自行调整, 这是成长的阵痛, 而要彻底解决它, 则必须多多读书, 尤其是课外读物。课外阅读才能满足学生“知识攀比”的需要, 因为课内是基础, 大家都知道, 没有攀比的资格, 不知道的、新鲜的只能在课外读物寻找。同样在一个班级, 两个学生的家庭藏书较多, 家长能够满足孩子的购书要求, 也有网络帮助学习, 他们在同学面前的表现像他们的个头一样越来越出色。虽然生性调皮, 有时也完成不好作业, 但是并没有停下读书、求知的脚步, 他们以博识广记为荣, 以多读课外读物为荣, 学识的成长是他们身心成长的标志。无疑他们这方面的优秀表现又影响打动了同学, 带动一帮人加入好读书, 读好书的行列。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识成长的一种需要。

二、交际成长的需要

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小学生的小群体分得泾渭分明, 群体与群体之间交流甚少, 多是群体内部的交流, 可以包含交际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课外生活, 最让他们投入的就是群体内的交际生活。他们的活动、阅读比个体更具明确的目标、持久的过程。他们常常围绕一个大家关注的主题阅读, 读物会在他们之间传阅, 经验会在他们之中传递, 观点会深入人心。可以说, 他们会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去阅读、思想。 (当然, 也包括娱乐活动) 一个爱读书的小学生可以带动几个伙伴读书, 作为家长早就知道, 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跟差生在一起。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是家长牢记的教子交友标准。好读书的少儿在一起, 令家长放心, 教师宽心。成人的交际以职业、学识等为圈子, 少儿多以学习、阅读、喜好组成交际圈。能够持久地在一个自己向往的交际圈占一席之地, 拥有相应的话语权, 体现自己的价值, 他必须通过课外阅读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提高自己观点的水平。要在一个交际圈影响伙伴, 成为“现代领袖”式的人物, 满足自己成长、成功的欲望, 就不单单靠鬼点子多、一时的聪明, 更要依赖知识、能力的循环提高, 课外阅读是交际成长的“必经之路”。

三、年龄成长的需要

家庭成员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领域, 容易产生代沟, 尤其是家长与子女之间最深。其核心就是家长无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见识、能力也在成长, 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当着不懂事的阶段看待, 孩子必须为证明自己的成长而奋斗。作为家长多在社会上, 其阅读等学习多为工作充电进行, 很少为了和孩子的沟通而在阅读上温故知新, 加深了代沟。我们常说一个孩子老成, 通常从他不寻常的表达作出判断。作为好读书的孩子能够在家庭中有话语权, 乃至掌握家庭话语权。这种成就感也是提高课外阅读需要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可能无法和家长比阅读的广博, 但是在某一点上, 专注的程度如果比较深, 他的话语质量就会比家长好。当小学生在家庭通过自己的阅读, 特别是个性化明显的课外阅读, 获得和家长平起平坐的自主权, 超越年龄的代沟, 他们的成就感一定非常强烈。现代孩子的阅读可以超过家长的阅历, 以证明自己年龄的成长, 赢得家长的承认。

四、扮演角色的需要

小学生喜欢扮演成人角色, 以自己的的眼光来看待成人世界, 探究成人世界, 希望成为成人世界的一员, 以体现自己的成长。因为自己与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总希望拉近这一距离, 课外阅读是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外阅读, 可以知道自己身份以外的社会角色的世界, 可以尝试和陌生的角色对话, 也可以尝试变换自己的角色, 随意成为自己想要的角色。课外读物入情入境的阅读过程就是自己扮演这些不同角色的过程, 喜其所喜, 悲其所悲, 读者和作品人物融为一体。当然, 阅读理解不到位的, 就很难体验扮演角色的乐趣, 也难于融入一些同学组成的角色群体。反之, 共同的角色群体喜好, 能够促进每个伙伴发奋, 努力扮演好角色, 并随自己意愿发展它。特别的例子是少年朱元璋对扮演皇帝成瘾, 伙伴们则扮演手下, 一来二去, 不但演得像, 而且日后真的成为现实。朱元璋自然不必说, 开国功臣徐达等就是当时的表演伙伴。这个过程, 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表演的需要, 其中不乏阅读、观看、想象。现代社会成功的角色很多,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自己理想化的角色, 课外阅读、系列的课外阅读, 可以满足他们这一需求。现代的小学生如果一直沉溺于直观的影视作品中, 他们的想象一定会受到限制, 而通过阅读, 特别是课外阅读, 就能永葆想象的活力,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享受的成功感更强。

五、娱乐成长的需要

8.假如我能够成为作家成长日记 篇八

假如地球和平,世界会四季斑斓飘香;假如生活永无坎坷,人生就会一帆风顺;假如我能成为作家,文学宝库会多一朵奇葩。

假如我能成为作家,我的作品将不会有悲剧,从此,作品中将散发快乐圆满的气息,你无须再为宝黛的爱情而伤心落泪;你无须再为窦娥的遭遇而愤怒悲伤;你无须再为梁祝的结局而愁眉上头,那时的英雄好汉会起义成功,建立太平国家;那时的有情人会忠诚眷属,一生白头偕老;那时的官府机构会廉政奉公,永不假公济私。我会用我的笔和毕生精力,为人类的文学事业而奋斗,让人们不再有悲观的思想,感受快乐生活之美,假如我能成为作家,我的作品将不会有悲剧。

假如我能成为作家,我会让文学史上锦上添花。我要用笔描绘多彩的生活,我会去游遍大千世界,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世界的`多姿多彩,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我会去贫困山区体验生活,将他们淳朴的生活展现给世人,为那里的人写新奇的故事,给孩子讲不老的神话。我会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与鸟同唱,与鱼同乐,聆听涓涓细流歌唱,诠释山之巍峨高大,品四季花开花落。让人们读时能身临其境,置身于自然。假如我能成为作家,文学史上会 更流光溢彩。

假如我能为作家,文字不再深奥难懂,我不会用生疏华丽的词藻堆砌没有灵魂的文章,不会再让人们拿起文章便睡意四起,为一部语言繁琐的 作品而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致使厌烦,恐惧文字。他们将喜爱文字,同时热爱文字。用简单优美的文字构筑内涵丰富的文章,让思维汩汩涌动,让思想绽放火花,让文章通俗易懂,使众人领会精华,明白含义,在简单的文字中寻找灵魂的花园,精神的寄托,心灵的驿站,使他们得到知识的滋润。

9.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九

暑假里,我自学了《陶行知理论》、《课程标准》和《目标导学法》,在学习中感受很深。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活动的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是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在假期的学习中,我一直在不断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呢?”通过学习,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要想成为“良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反思。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过去,人们也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这句话却变成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就需要加强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一些有关专业教学的文章,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并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同事学,和实践学。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假期,我们全体教师在休假中不忘学习充电,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对《陶行知理论》、《课程标准》以及《目标导学法》的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重温《陶行知理论》,让我走近了陶行知,聆听了他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我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当今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是多方面的,同时,也让我倍感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还需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和任务,为教学工作指示了方向;通过学习《目标导学法》,我知道了“目标导学法”就是教育主体引导学习主体在教育环境中交互作用,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学习内容,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从中体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使学生学会自学,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目标导学实施的是“先学后教,互教互学,学中展示,反馈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学的基本流程是“目标导学--情境建构--当堂达标”。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己。

学习与思考是相伴而行的!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每天四问,即“我今天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今天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句话,其实这就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每天教育工作与生活的反思。只有做到不停的反思,才会有所更新、有所进步。而教育教学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有新的突破;只有不断的变化,教育才会有生命力。同时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思路,才能更好的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更全面的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只有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可以保持教学的源头活水,才可以保持心灵的润泽、灵魂的.高尚,才可以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就让学习和反思改变我们的生活,就让学习和反思创造我们生命的喜悦吧。

二、要想成为“益友”,必须要付出真爱,学会尊重学生,爱学生。

“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爱的教育。陶老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的确,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没有爱就不可能真正的成为学生的“益友”。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后进生更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只有付出真爱,才能以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学生,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才能使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一种真正的朋友关系,成为学生的“益友”。

10.让学校成为师生快乐成长的沃土 篇十

一、营造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工作氛围

1.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为教师发展引导航向

学校工作看似烦琐,但每件事都关乎孩子的终身发展,但它是没有彩排的,只有现场直播。教师特别需要以仁爱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待学生和教育工作。学校领导干部如能以强烈的责任心处处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教师发展引导航向,则会成为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最为重要的精神力量。 为此,我们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三带头”:

(1)带头学习,做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让大家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带头教研。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中求发展、求提高、求创新。

(3)带头守纪。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

2.科学的管理为教师发展拓展空间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体现在领导层,就是以教师为本———“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我们努力创设 “自由、民主、包容、人文、人本、人性”的工作氛围。校领导自己时时刻刻注意把这些价值理念贯彻到师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工作之中。

此外,正确运用评价手段,用制度去激励人。学校绩效工资的发放,岗位聘任制度的出台与沿用,评优评先的标准,都要体现出制度与民主的有机结合。

二、创造让每位教师进步的教研氛围

1.领导参与,让教师教研变得主动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是除了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研讨会外, 还实行行政领导包保责任制,即每人包保一个教研组、一个学科、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点;二是班子成员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了解、分析和指导他们的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三是每人每学期完成一篇教学调研报告,认真分析现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下阶段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2.集体备课,让教师在共享中发展

学校制定固定而完备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遵循“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四定”原则。坚持“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学法,备思路创新,备精讲精练,备学生素质提升”的“五备”内容。同时活动要呈现序列性,即集体备课———课中观察———课后研讨。

3.争做研究课,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

学校将每年的4月和10月定为“教改活动月”。每学期一个主题研究内容,教务处做讲座,提要求。教研组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组内教师共同听课,及时评课,及时改进。教务处及时跟进,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每一轮教改大课堂活动要力求体现原汁原味的课堂,要求课堂体现“三生”,即生态、生本、生成。提倡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在课堂上要心中、眼中都有学生,在各学科创造性地运用“导、学、教、练”的教学方式:导: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导学;学:独立读书、完成检测自学;教:反馈检测、升华提高教学;练:当堂训练、分层检测评学。

4.学习型小组,使教在吸取中成熟

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时间,我们将教育教学问题课题化,围绕课标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边学习,边实践,真正解决教育中的瓶颈。

三、创建让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学习氛围

1.制定学困生评价方案

此方案制定的目的,一是要教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二是学校公正评价教师。具体内容包括:

(1)学困生的认定。每科成绩除以年级平均分的比值作为观察学困生进步与否的标准。

(2)学困生档案跟踪。本学期与上学期的比值差大于或等于负10%的界定该学生进步;反之,界定该学生退步。

(3)对学困生的评价。一是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及时掌握他们的能力水平趋向,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对进步的学困生进行表扬,鼓励和帮助他们进步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和动力。二是帮助学困生进步的任课教师会得到相应奖励。

2.建立学生阅读评价体系

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并通过了 《小学课外评价阅读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段推荐书目,以阅读考级的形式评价促进学生广泛阅读。“阅读考级”是激励学生进行读书的一项新举措,采用星级制,从低分到高分为五个等级,以“口头抽测”“笔头测试”的方式对报名参加考级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便可领到考级证书。这项考级意在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和动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力求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能持久地投到入阅读中去。

3.推行课堂教学评价

教务处提出:教师备课时要明了学生已学会了什么,本节课学生要学会什么,怎样来学,要备每个环节如何评价学生。 包括自学情况、读书情况、发言情况、作业情况等。评价要遵循的以人为本、发展性原则、多元评价的原则、质性评价为主、与教学改革同步的五项原则,同时鼓励教师创新评价的形式。

4.充分实施褒奖教育

学校利用开学典礼和“六一”儿童节对在各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表扬面达60%,让孩子们享受到教育的快乐。

11.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十一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核心力量。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可以造就一个积极、团结的班集体,固然会造就一批批优秀学生。因此,一位优秀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多读书、勤思考,加强自身修养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专业成长的道路更是漫长而艰辛的。善于挖掘自己,反思自己,才能提升自己,更好地驾驭自己。我们的专业技能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涵养,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课任老师

绝大多数班主任同时也是课任老师,如果你的课上不好,学生可能会蔑视你,以至于你在班主任工作上对的他也不买账;而如果你的课上的好,他就有可能把对你的课的认可或敬重转移到你的班主任工作的认可上。所以我觉得,上好课对班主任很重要。

如何上好课?

多一点准备,多一点从容;多一分精彩,多一分尊重。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你是导演、演员、主持人,应要求自己像名牌主持人那样,“主持”好你的每一分钟。要

让学生感到你很激情——用你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

让学生感到你很风趣——运用语言技巧,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听课变成享受;

让学生感到你很干脆——详略得当、掷地有声、不啰嗦;

让学生感到你很博学——充分备课、旁引博证、数据熟记,增强信服感;

让学生感到你很丰富——做一个情感、学识都很丰富的人;

让学生感到你很可敬——不要用俗气的语言,博得学生们的开心;

让学生感到你很可亲——注意你的授课表情,对着镜子好好练练;

让学生感到你很平等——不老资老味、高高在上;

让学生感到你很理性——追求合理的课堂气氛,不乱、不死;

让学生感到你很从容——你的从容将换来学生的从容;

让学生感到你很阳光——喜爱阳光是所有人的天性;

如果学生不听课,是你语言不丰富;如果学生没听懂,是你表达不清楚。刻意追求一种“行如流水,酣畅淋漓”的授课感觉。

三、做一任班主任,团结好一个团队

当班主任,就像领兵打仗,领什么样的队伍都能够打好仗才行,课任老师是否能团结在你的周围,是你个人人格魅力的体现。课任老师,各人有各人的风格,教学能力有高低差异,学生的认可度也会有所不同。作为班主任,应该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协调好各课任老师的关系,协调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块工作的同事,就应亲如兄弟姐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即便是工作中有什么不爽,也应该心胸宽广些。作为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老师的强弱搭配是一种必然,在任何学校都不可能把你认为好的老师都挑到你这个班。切不可为了自己班级的学生的成绩去贬低自己的同事。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任班主任,团结好一个团队,交一批朋友。”

四、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班会,进行品德和励志教育

每周一节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全体同学进行思想品质培养的重要时段,所以班会课一定要当成课来上。开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贴近学生的情感选好主题,内容和论证过程首先要感动你自己,这时的班主任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同学对自己信心不足或缺乏上进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满斗志地努力学习,这样的班级才会越来越好,问题越来越少,班主任工作才会越来越省心。

五、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优秀的班级,一定要有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我们很多班主任都抱怨自己班里没有能当好班干部的人,其实,谁也不是天生会做事,正所谓“世间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能只靠运气,而要靠培养。通过观察筛选,被我们选作班干部的学生,只要你肯下功夫有耐心,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要求其全方位进步,扶着他走一段,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干部。

六、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赢得家长支持

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影响,充分发挥家长的影响力,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支持。

七、严管更需慈教

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人,我一贯认为管要严,教要慈。我总结了五个字:

(1)是“压”。即采用强压手段强行让学生静下来,也就是说该严厉的一定要严厉,矫枉必须过正,绝不能心软,不能只做老好人,严厉制止课上交头接耳、传纸条、看课外书等现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想学的同学能够安心听课,不受干扰;好动的同学会有所收敛;顺大流的同学顺认真听课的大流,创造必须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大环境。特别是副科的老师,千万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到位,副课课堂纪律会辐射到主课的课堂纪律。

(2)是“理”。即要进行思想上的梳理。不仅仅要让孩子们因怕老师才遵守纪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确实应该遵守纪律,应该自觉维护班级的良好环境。深刻认识到他们真的不再是孩子,真是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看看书了,真正明白“宁静致远”的道理。

(3)是“激”。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斗志。“压”是治表,“理”是治本,而“激”是要求强。班主任平时要“刻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好胜不服输的精神,抓住一切机会对孩子们进行精神激励,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优秀班主任)一个充满自信极具上进心的群体本身就是最优秀群体。

(4)是“扶”。就是帮扶他们走过这段泥泞的雨季。几乎所有的孩子,刚进入高中时都有自己的新梦想,个个是信誓旦旦暗下决心,他们立志成才的强烈愿望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基础和学习习惯太差等多重原因,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经常遭遇挫折,而且有的学生非常脆弱。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注意留心孩子的变化,及时帮扶,陪孩子顺利走过这段泥泞的雨季。

(5)是“亲”。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为了让学生“信其道”,就应该努力让学生“亲其师”。具体来说,就是老师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主动关爱学生,和孩子们谈心交朋友,如果你和相当多的孩子成了朋友,还用着担心你的课堂教学效果吗?鉴于初中的升学率情况,初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只关注那些能考上的学生,对于那些无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不管不问、歧视的粗暴管理,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真心关爱他们,对他们就是雪中送炭,你们将会很快赢得学生的心。

以上五个方面应是顺次进行,本人认为:“压”不住,不好谈其它;没有“理”,“激”的结果就可能不够理想;没有“扶”,学生随时可能会趴下;在老师的“亲”情关怀下,稍可“理”喻的孩子都能被“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

八、协调好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

我们班主任应主动充当任课老师和同学的桥梁,不仅仅是让家长和同学不挑剔老师,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喜欢自己老师(你会处理婆媳关系吗?)。我通常的做法是努力发现任课老师和同学们的长处,然后进行“添油加醋”。在班会课上,我告诉同学们某某老师因为你们某一方面表现的好夸你们呢,另外我再搜集甚至编造一些非常有利于同学相信老师的评论告诉同学,这样以来,同学们的听课状态变得更好。另一方面,我一定会把一些同学对任课老师的拥戴之情略有放大地告诉任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一定会不仅仅融洽,而且愉悦,同学们的上课兴奋程度大大加强。

九、个别谈话怎样才够艺术

既然是艺术,那就应该是学无止境,各有不同。我的做法是:首先最好能做到有备而谈,尽量先从侧面全面详细了解情况。第二,要找一个能让孩子倾诉的安静的好环境(不一定是办公室)。第三,谈话过程中要用眼睛关注孩子,要用眼睛传神,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关爱,要用真情去感染孩子;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表情的细微变化。第四,说话要有思考,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详略得当,轻重合适,要有判断。第五,语言语气要有亲切感,诙谐幽默的语言能让孩子不设防,道出心声。第六、努力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便是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学,也要批评时不忘鼓励。当你想对某个学生发火的时候,再多一点耐性,再多一点温柔、多一点爱。慢慢你就会发现什么叫以柔克刚。

12.成长的过程 篇十二

最近她们总问我怎样了?我很诧异,我自己并没有发现自己的不对啊!

我跟我妈打电话,仅仅是一个电话,她就问我怎样了,怎样话这么少。

男朋友问我“跟我在一齐是不是不开心,是不是很无趣,感觉你天天闷闷不乐的样貌。”

同事问我“怎样了?经常在发呆干嘛?坐你旁边,看你看视频看呆了一样,结束了都不明白换。”

偶尔发一条动态,不在身边的朋友才想起我,说我最近都不活泛了,也不明白主动联系,完全蒸发了一样。

就这段时间,透过他们的`话,我才明白自己好像变得有点闷。我不明白是工作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原因。因为小编我的工作,就是在属于自己的办公桌上,敲打键盘,基本上不用交流,也都是用电脑打字间的交流。我干了半年多了,也越来越发现自己比较冷静的一面了,做事也不马虎了。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慢慢变化,环境不一样了,人也会变嘛。我之前是一向生活在合肥,一毕业就来苏州了,觉得什么都是陌生的,个性害怕。来公司的前几天,我每一天早上要坐1个小时的公交车,一个小时的地铁,总之就是公交车转地铁转公交车再走路,总共2个半小时才能到公司。每一天我都是5点,赶6点的第一班公交车,我当时不怕起早,不怕累,就害怕陌生的环境,坐车都特紧张,怕坐过站什么的。但是都过来了,我真的能够克服很多,我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只要我努力了,不管有没有成果,我都挺幸福的。

13.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十三

依校本培训的目的概括起来为三个发展:为了学校、为了教师、为了学生。

从提出校本培训到现在已十余年了, 其实施如何呢?

不少学校都有较为详细的校本培训实施规划计划, 但一到具体情境之中, 却不为教师所乐意。教师们把培训当作了额外的负担, 使培训难免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如何在校本培训中搭建教师成长阶梯说说一点看法。

在校本培训中, 还要关注教师的个性, 承认教师的个性, 认同教师不同成长方式, 不能千人一面。要尊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系统的能指导教育教学又具有个性特征的理性认识, 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被教师的个人理论综合以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鼓励教师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 因为教师的声音是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不断自我建构理论总结, 是教师自主性及专业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这正应了一句话, 三年反思成名师。

一、扎实培训是路径

校本培训工作应以学校发展为纲目、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 注意培训的系统性,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实用、有效上做文章。

首先是常规培训不放松。校本培训要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 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 与教师的培养相结合, 要落实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时间和内容, 使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化、日常化。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有师德师风学习、教育理论培训、教学技能学习、教育基本能力训练、各科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如, 语文科就包括教学理论选学、各学段课标学习与联系、语文教育科研、语文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等专题, 以期教师对语文教育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培训形式则有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外出交流听课等。总之, 要着眼教师的教学实际, 以问题的提出为根本,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 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是为了提高, 旧有的一些校本培训方式已不为教师所乐见。那么, 就需要集思广益找到新的着力点, 激发教师参培兴趣。比如, 师德师风学习, 就可以运用CCTV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栏目为材料, 让教师看到身边榜样的力量, 感同身受, 唤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这远比念一段文件、读几则条款要实在有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 很多的课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那么,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呢?借用“微”的概念, 先开展教师微课题研究, 即教师在教学上有一个美妙的解决办法, 就可以在教研会、业务学习会上与大家分享。如此积少成多, 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理论经验、逐步建立起科研的信心, 然后实施课题研究, 自然得心应手。

积极推进, 创新教研组工作。比如, 大型学校的集体备课较易实施, 袖珍学校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我们的做法是围绕课标, 分学段集中研讨, 一二学段的识字教学、初中学段的阅读方法等。

引入教育技术, 引导鼓励教师加入学科博客群、QQ群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何乐而不为?象渔洞二小语文老师“草根联盟”就是鲜活的例证。

其他的创新方法形式还有很多, 只要大家做个有心人, 必定有举不枚举的新方法新举措。

二、评价激励是保障

制度保障。为使校本培训能够顺利、有效、规范地运行, 要专门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如, “教研组考核奖励办法”、“校本培训常规制度”、“校本培训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使校本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章可循, 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检查督促。检查前要设计好表格, 检查时作认真记录, 检查后作公布评比。要重过程检查和应用检查。检查内容可以根据培训实际灵活处理。

考核评比。按照年初方案给予考核评比。对优秀的要大张旗鼓表彰, 好的论文可编订成集。要与绩效、年终考核、职评晋升等挂钩。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要根据学校实际每年拨出专项经费, 用于校本培训工作, 鼓励教师参与论文评选、教学评优、外出学习, 并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

校本培训任重道远, 学校要积极思考。创新培训, 为教师自我提升、专业成长搭建一把梯子。让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成长, 在成长中享受幸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2]中小学教师培训.

[3]中小学管理.

[4]赵伶俐.课堂教学设计与操作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成长的过程作文 篇十四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收看体育频道的赛车比赛,尤其是摩托车比赛,因为摩托车在高速转弯时,车身会向内倾斜,简直是要躺下来了!我认为那种动作帅呆了!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他们那样。没过多久,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可真高兴呀!我认为自己离电视上那种帅呆了的动作已经不远了,梦想就要实现了!

那天,我骑车到一个斜坡的顶端,在斜坡的最末端紧跟着有一段右转弯的路,可以让我在高速下转弯,而达到最初的效果。我跨上自行车,准备开始。我吧脚放上踏板上,用力一踩,自行车便开始向下滑,我继续猜踏板,车速不断增加。这时,我突然发现在斜坡的末端停着一辆车,使路道窄了很多,若想穿过去,很难,特别容易撞倒。于是,我下意识地刹下车闸。这时,我才想起来左闸坏了,还没修呢!只有右闸在使车速减慢。我试着把脚放在地上,使其与地摩擦让正在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当时因为我还小,腿部长,自行车又高,所以只有脚尖才能碰到地面,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冒险从那个较窄的路穿过去。对了!刚才忘了说,因为这个斜坡又陡又长,所以我一开始看不到那里的汽车。

把准了方向,向那儿冲去。还差大约几米了。突然,把车猛地向右一歪,一下子连车带人地倒了下去,朝那辆车冲去。自行车从汽车底下冲到了另一边,而我却留在了车的前面。这次膝盖中的筋拉伤了,自行车也坏了。

15.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十五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特训营课后总结:让感恩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

为期两天的训练生活结束了,到今天才有时间闲下来整理一下这两天的思绪。

我一直都知道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可是我不知道原来现在的我还可以这么“神经”,这两天完全是在大哭大笑中度过的,想着这两天的每个细节,好像电影一样,从未有过的体会。

刚坐下没多久就引起了xx老师的关注,翘着腿坐得笔直听着眼前这位老师的开场白,而在老师看来翘着腿是一种高傲的表现,虽然我两眼直勾勾的盯着老师我以为这是在认真听讲,但老师他需要回应,这才让我发现或许这么多年来在别人眼里我都以一种高姿态活着,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得不到回应,不被理睬是什么感觉。后来讲到了孝道,讲到了仁爱,人性,儒释道,讲到了好多真实的例子,那是我第一次哭,不知道是被故事感染,还是被xx老师讲课艺术感染,亦或是为故事中的人物哭,为人性,亦或者都有。

在接下来的“较劲沟通”体验中,我更是发现最真实的自己,原来自己是那么要强,那么叛逆,也明白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真的伤害过太多的人,现在想想真的很可笑,为了赢,我破坏规则,甚至对我的死党(同川)拳打脚踢,原来这么多年我身边的人一直就像他一样那样包容我,在握着他手的刹那,我想到了好多好多,忍不住抽泣起来,为逝去的哭,为失去的哭,为得到的哭,为依然为我守候的而哭。。

在团队的管理游戏当中,我更是看到了自己的怯懦,以及不切实际的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看到了团队精神,看到了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承担,什么叫时间就是生命。一直在学管理的我自以为应该会比别的队员懂,我真不知道没有管理经验的我这样的自负从哪里来的?

在这次活动中我让我彻底认清了自己,但更坚定了我做管理的信心,理由很简单,我喜欢,我也喜欢这份承担。

而在最后的命运转盘中,更是给了我莫大的触动,一直让所有人泣不成声。我们每个人随着转盘的转动回到了过去,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亲人,朋友,所有与我们有过交集又或擦肩而过的人,看到了自己对亲人朋友说NO时的伤害,也体会被被人说NO的挫败,看到了因为年轻、因为冲动、因为叛逆所犯下的错。。。

哭是一种释放,然而在短短的两天我觉得我得到的更多的 是快乐,是爱。他们一直说我有一颗博爱的心,而在这里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事喜欢,也知道了隐藏心里的爱不是爱。

我想说我好爱好爱这里的每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可爱,也看到每个人眼中闪烁的真诚,在和他们生活学习的这两天里真的很幸福。还有我的搭档,老师说我们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死党的关系,对于这句话,我更喜欢他说的另一句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而且同川也确实很像我弟弟,各个方面。我说他是木头人冷血,因为从始至终别人在哭,感动或难过的时候,他脸上都没什么变化,我想我可能又自以为是了,想想我弟也是这样,把关心和爱放在心底从不说出来,反而像哥哥似的照顾着你,川弟说我有暴力倾向,呵呵想想这两天我确实没少欺负他,在结束的时候我说了一句对不起,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川弟我爱你,能真的做到像老师说的那样成为姐弟,一辈子的死党。

或许最后的几句谢谢,一个拥抱都不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和这两天里获得的所有的所有,但这坚实信任真诚的拥抱却传递着无限的爱和对未来的祝福。特训3班的老师同学们,谢谢。。。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16.成为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学生成长,作用

初中思品教师要将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提高教学针对性,补充大量鲜活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思品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教师要在师生之间努力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以平等眼光看待学生。

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但对于思品教学而言要求更高。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而区别对待学生,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或是行为习惯不够规范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

2. 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之余,要抽出一些时间,深入到学生中间,开展谈心交流活动。要以民主的姿态对待学生,听取学生对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在交流与共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想法,并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

3. 帮助疏导困惑的心理。

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在学习生活之中会面临许多困惑,这些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则是难以有效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发挥疏导作用,利用担任思品教学工作的有利契机,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结合学生特点,提高教学针对性

思品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中所列举的实例与信息与学生学习生活之间还有一些距离,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教学针对性。

1. 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教师如果采取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生也能够接受,但是产生的思想共鸣并不一定非常强烈,结合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其教育成效一定会有所增强。如在教学友好交往等内容时,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有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排练了一个专题小品作为教学观摩评议素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2. 结合校园学习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为了提高思品教学成效,教师除了要将教学切入点放在教材关键内容上之外,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从中寻找到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抓手,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男生·女生”内容时,有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效,组织学生就当前初中校园男女生关系发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活动,并注重对其进行正确观念的指引与点拨,从而帮助学生拨开思想迷雾,促进其身心发展。

3. 结合社会流行思潮观念组织教学。

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下,校园已不是一方净土。针对社会上各种消极思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消极对待或是回避,而要直面这些不良思潮,通过正反辨析、举例剖析、现身说法等方式与途径,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思维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广泛搜集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思品教学工作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中所包含的素材与信息,是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教学工作要求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做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心人,充分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补充大量生动而鲜活的信息,提高教学生动程度。

1. 补充学生生活实例辅助教学。

在思品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空洞说教。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大量生动鲜活的实例为补充与佐证,从而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生活实际之中的一些实例搬上讲台,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生动性等方面就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2. 补充社会典型案例辅助教学。

将本地区一些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活动的补充信息,可以在增强教学活动的感知效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在“难报三春晖”内容教学中,有教师将本市评选的十大明星家庭之中的“孝星”家庭典型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学生对此本来就有耳闻,所以在课堂学习之中接触到这一内容就更加亲切,有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

3. 补充重大事件信息辅助教学。

教师要注重将世界与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如在讲授“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时,可以搜集一些中国援助非洲的生动数据作为素材,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以此提高教育教学成效。

四、走进社会实践,拓宽思想教育渠道

思品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要注重构建立体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进一步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

1.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增强感知。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以消化与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本地、本校青少年上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问,获取第一手资料,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建议等,增强学生对网络这一“双刃剑”的正确认识。

2. 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感知。

针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之中受到深刻教育。如教学“竞争合作求双赢”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竞争与合作在学习中的作用与地位”等问题开展辩论,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等。

3. 走进专门场所观摩增强感知。

一些校外教育基地或专门场馆,也是促进思品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少管所听取失足青少年的现身说法,增强教育震撼效果,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爱国主义展览,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等。

上一篇:化工企业下一篇:《昆虫世界历险记》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