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分析实验报告(共8篇)(共8篇)
1.技术指标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
关于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项目
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
《通知》明确专项目标,未来2-3年,将建成一批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通知》指出,围绕转型内容和重点将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具体要求
(一)请相关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4号)、《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和备案工作(暂不需提供落实环评、节能、土地等建设条件的相关文件),并对其真实性予以确认。同一法人单位可选择其中1个实验室方向进行申报;同一主管部门对同一实验室方向,择优选择1个项目单位申报。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申请单位应承诺予以配套资金或政策支持,保障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所需费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为构建创新网络,申报单位需承诺,若通过评审成为以上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的承担单位,将参与构建创新网络,以加强创新平台之间的协同。
(四)项目申报方案需充分体现产学研用等单位的紧密结合,并进行多个单位实质性联合共建(联合共建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建设内容和地点应相对集中;鼓励工程实验室建立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优先支持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具有全国性示范效应平台建设。
(五)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原则上将通过竞争择优确定(原则上支持本领域排名第一的单位),鼓励由企业牵头承担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并优先支持该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承担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的相关任务和项目。
(六)请主管部门在2016年10月10日前,将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一式2份报送我委(双面打印);同时请提供电子文本和有关附件等材料。
特此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16年8月26日
报告目录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摘要
二、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背景与意义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的依据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意义(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背景(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建设意义
三、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1、国内外技术状况与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技术发展比较
(1)本单位技术水平优势和劣势(2)关键技术突破点
四、主要方向、任务与目标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要发展方向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与任务
3、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拟进行技术突破的方向
4、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近期和中期目标(1)近期目标(2)中期目标
五、组织机构、管理与运行机制
1、建设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法人单位概况(1)法人单位概况(2)合作单位概况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机构设置与职责(1)机构设置(2)工程实验室职责(3)实验室主任职责(4)实验室主任工程师职责(5)实验员岗位职责
3、主要技术带头人、管理人员概况及技术团队情况
4、运行和管理机制
六、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规模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内容(1)主要内容(2)设备方案
3、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地点
七、节能及环境影响
1、节能分析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能耗指标(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节能措施
2、环境影响(1)环境依据(2)环境和生态现状(3)生态环境影响防护措施
八、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
1、建设周期
2、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建设期的项目管理
九、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1、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总投资估算
2、建设投资估算
3、分年投资计划表
4、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及其落实情况
5、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方案
十、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初步经济效益分析(1)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3)财务分析(4)不确定性分析
2、社会效益分析
十一、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2、技术应用及市场风险
3、其它风险
十二、相关文件所要求的附件、附图、附表
1、财务分析附表; 1.1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1.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1.3流动资金估算表
1.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1.5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1.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
1.7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1.8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9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10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2、相关企业营业执照;
3、发明专利
4、产品图片
5、其他证明材料
2.技术指标分析实验报告 篇二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 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 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而且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快乐、高效的学习。而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自主掌握学习方法, 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自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技能的心理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就会在大脑深处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 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状态, 自发地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注意, 对学生来说, 学习不再是吃苦受累, 被人强迫的事, 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 是一项充满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另外,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如何利用学科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是特别值得研究的问题。
课题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1) 学习兴趣是人生学习的起始动力, 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很难想象一个人对学习不感兴趣还能快乐、高效地学习, 所以确立这一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2) 利用学科的独特魅力来吸引、激发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强烈兴趣, 使学生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 也是这一课题确立的重要因素。
(3) 调查表明, 虽然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课感兴趣, 但是他们的兴趣还停留在表面阶段, 如信息技术学科, 学生对它的兴趣还并不稳定, 有时候觉得上课学习内容枯燥了就不喜欢学, 很多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放松紧张的学习压力, 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以上内容说明, 我们需要利用某些方法对学生对信息技术、科学学科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 由接受到探究, 使他们的兴趣由浅显到深入, 由临时到稳定。也就是说, 在主体教育理念下, 我们如果在教育上采用了积极的手段, 培养了学生的强烈的学科兴趣, 那么就会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实验的过程
课题组规划了三个实验阶段:
第一, 搜集资料、讨论应用阶段 (2008.3———2008.6)
组织课题组成员首先积极参与课题实验方案制定, 确保课题实验研究正常开展。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认识较浅, 这就要求我们大量地学习别人相关的、先进的经验。我们在搜集到的大量文章中, 精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和现代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等相关的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 每篇文章标上推荐人姓名, 提供给大家作交流、研究之用。课题组每周开展一次专题研讨, 课题组每月举行一次阶段小结, 每次会议都有记录。我们把在学习研究中得到的好的做法记下来, 作为我们教学应用的参考。再加上我们自己创造性地找问题、想办法, 也找到一些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方法, 然后在上课时试着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应用。当前,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是被动的, 也就是在课时安排和教师的带领下来学习科学;有少部分学生自己对科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 能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小制作;没有学生特别讨厌科学课。我们对我校四年级的一、三、五、七、九班二百零六名学生进行了学生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的调查, 其中一百六十三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 其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比较喜欢。但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原因是计算机的彩色画面、游戏的惊险刺激等, 属于直接兴趣。小学儿童好奇心强, 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 而愿意接触、认识、掌握它们。但是, 他们的兴趣是有一个发展过程, 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眼前具体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所吸引和诱惑, 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这样的兴趣具有极不稳定的因素, 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吻合。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的积极引导, 他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 思维能力变强了, 活动目的性增加了, 对事物有一种理性认识。这时, 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趣就不完全是由于事物表面的新奇、生动引起的, 而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目的、需要所激起的。这样, 间接兴趣便得到发展。兴趣是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但是兴趣并非全是与生俱来的, 许多兴趣在于后天的培养, 我们的科学课也是如此。每一位科学教师都非常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让学生感兴趣, 也都很希望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感兴趣。然而, 现实中有些学生是不喜欢科学的, 所以也影响了他们对科学的学习效果。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呢?根据人的情感发展过程:好奇———兴趣———喜爱———爱好———热爱, 它们是逐级提升的, 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 通过喜欢、爱好或热爱来维持、强化和提升。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上课时首要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好奇和关注, 比如通过游戏、故事、挑战性的任务、比赛、熟悉而又神秘的事物、稀奇古怪的传说、神秘发现、探案等活动来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引起兴趣。然而, 这只是引起兴趣, 更重要的事情是在后面。引起好奇以后, 然后通过激励、赞许、探究、进一步激趣等活动使兴趣保持下去。要力求使兴趣按照感情的逻辑线发展下去, 如果能够发展到热爱的水平, 即可达到教师不教, 学生也要学、想学的地步, 到那时教师就不会担心学生学不好。
第二, 总结提炼阶段 (2008.7)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研究, 听课、评课, 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总结出了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的具体操作方法, 以及科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教学结构。
第三, 应用、修正阶段 (2008.9-2009.1)
根据第二阶段总结提炼的结果, 我们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 通过听课、评课研究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如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最后形成完备的、易于操作的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技术学科) 兴趣实施方案。
三、实验目标
(1) 实验课题组各成员平时的教学案例。
(2) 实验课题组各成员以论文形式获奖或发表。
(3) 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 兴趣具体操作方案。
(4) 科学、信息技术课堂兴趣教学结构。
(5) 不同程度地提高实验课题组各成员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研究取得的成绩
其一, 我们比较深入地进行了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理论探究, 根据心理学中有关发展孩子兴趣的理论, 并根据我们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践, 更深入地理解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需要与动机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也是促进兴趣的一个原因。对于学生来说,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是一种纯自然的兴趣, 不带有任何动机和需要的功利色彩, 当然也是一种抽离的理想状况。在这种兴趣下的学习完全是一种享受, 最好的结果是把学习当成了一种需要, 促进不断地学习。同时, 由兴趣引发的不断探究也会反作用于兴趣本身, 以促进兴趣水平的提高。我们深刻地理解了“需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当孩子渴得太厉害、最需要水的时候却给孩子吃饭, 我们想他是不会接受的。而在这时给孩子水喝, 那么孩子肯定就会迫不及待地喝起来!这就是“需要”的神奇作用!从长远考虑, 当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人人生的需要, 应一辈子孜孜不倦的追求时, 就会产生积极、稳定、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会轻易消逝, 它伴随着人的一生。我们的课堂, 就是努力使学生产生“需要”, 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还比如:怎样奖励孩子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多的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 我们上课时, 让所有学生都学完、学会当节课的教学内容后, 就让学生玩一会儿游戏, 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样做的弊端很多, 如这样会使部分学生为了玩游戏而敷衍了事地学习, 学习效果不好;而后来我们改进了奖励机制, 凡是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 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凡是上课纪律表现良好的、凡是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均可以受到游戏分的奖励。在学生放学后, 可以在学校计算机室享受与游戏分相同时间的玩游戏时间。由于奖励面比较大, 使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受到奖励,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二, 优化高效兴趣课堂结构, 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对科学、信息技术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 设计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兴趣课堂结构:释疑设悬——合作探究——巩固发现——生生互学。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计算机魔术、出示计算机中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故意在操作中露出破绽等方法进行导入,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然后利用学生想迫不及待解决问题的需要, 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按照计算机室的座位排列方式, 我们让同桌两位学生为一个小组进行合作;在经过探究解决问题后, 教师就引导学生按照已有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地学习, 或者根据当堂学到的知识进行扩散性地学习, 在他们的发现、研究、探索中慢慢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在最后一个阶段中, 教师引导前三环节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去主动教其他学生, 让他们感染、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这紧张、有趣、充满成功感的学习当中去。
其三, 通过学习研究及教学实践, 我们初步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学科 (科学、信息) 兴趣具体操作方案。
信息技术学科:
课前
(1) 经常和学生取得联系, 关心爱护、帮助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前, 可以通过和学生谈心或通过QQ等手段和学生进行交流思想、探讨信息技术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建立QQ空间等信息技术交流平台, 专门针对信息技术的问题让大家进行讨论、探讨。促使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生活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等, 使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对象, 从而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方向 (低中高年级) 。
课堂上
(2) 进行学习目的和学科意义教育。小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稳定, 差异性比较大, 目的性不强。我们要经常加强学习目的和学科意义的教育, 只有当兴趣与人生目标、远大理想结合起来的时候, 他们的兴趣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方向性和稳定性, 才会有更大的推动力量 (低中高年级) 。
(3) 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敬佩, 并和学生关系和谐融洽, 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并不断注意建立与学生的良好关系 (低中高年级) 。
(4) 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 (低中高年级) 。
(5)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用形象、幽默、生动的语言, 夸张的教态等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深深地喜欢自己的课堂 (低中高年级) 。
(6) 给与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使他们获得学习快乐感、成功感, 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每当学生有进步或获得成功时, 教师的表扬与鼓励能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 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 (低中高年级) 。
(7) 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主动, 在探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上课纪律表现良好的、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均可以受到游戏分的奖励。
(8) 多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Word中文排版及纸张大小等在实际打印中的作用等;或者学习论坛、博客、编程等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学生乐于接受。
(9) 边学边用, 像学习Word、PowerPoint等软件, 单独为学习软件而学习软件, 学生相对觉得比较枯燥。而教学时利用这些软件, 一边欣赏电子板报, 一边学习其中某一项内容的制作方法, 然后自己去试着制作。实际用途很明了, 学生则很乐于去学习 (中高年级) 。
(10) 利用优秀的电子作品, 让学生探讨它们的制作元素、方法, 激发学生的制作动机。
(11)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如:Word、PowerPoint等可以联系起来学习, 也可以与其它计算机知识联系起来学习, 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 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已经吸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 这样, 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12) 把教学内容融入计算机游戏当中, 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小鸭子过河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研究“鼠标经过”这一计算机命令及产生的链接。
(13) 动画演示法。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运用动画向学生展示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14) 采用任务驱动法。用竞赛、讨论等手段让大家积极学习, 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享受成功感,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通过设置悬念, 让学生更加关注教学内容, 进而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15) 利用比喻法进行理论课的学习,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方便学生理解学习。比如:“前景色、背景色”就可以把舞台布置比作背景色, 而用舞台上活动的人的颜色比喻前景色。这样, 难懂的知识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
(16) 欲擒故纵法。给学生讲解某知识, 讲到精彩、重点难点处, 故意让学生闭上眼睛, 不让偷看, 学生的好奇心会大大增强, 往往会偷偷学习。
(17) 课上可以插入学习一些特殊的计算机小知识、小方法、小技巧, 这能大大地吸引学生, 建议感兴趣的学生订阅电脑、报刊,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深的爱好。
(18) 注重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制定的学习标准高一些;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其学习标准相对低一些。
(19)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 给学生提供上机练习的时间,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
(20) 根据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需要, 让学得快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得慢的学生。这样, 课堂教学效率变得高了, 帮助别人的学生也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情趣,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更高了。
(21) 信息技术合作形式和其它学科不一样 (因为座位本身不是‘T’形, 而是固定的一排一排的传统座位) , 更多的是同桌合作形式。所以我们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和学困生坐在一起, 使学生渐渐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 从而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
(22) 让学生自己多去发现、探究性地学习, 培养他们充满智慧地学习的能力, 使他们充满热情地去学习。
(23) 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再好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果长期单一使用, 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趣。
课后
(24) 课后引导学生查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或教师布置探究性作业, 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探索的内容可以和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5) 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课后复习、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取得的共识:
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时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这种兴趣只是表层的、感性的, 多是以玩游戏、调节放松为目的的。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探索、创作等为抓手不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利用激励等方法使他们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产生割舍不断的依赖性。
其四, 推出了一批论文、案例。
其五, 在实验过程中, 参与实验的教师在教学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加强, 课堂上学生参与面广;课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能主动、有热情地学习;课下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 有的家长能和学生一起积极地参与探究。
五、存在问题
3.基于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的系统分析 篇三
[关键字] 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系统分析
一、引言
实验报告网上自动批阅的目标是能让计算机像人一样对实验报告进行批阅,对实验目的、设备、原理、步骤、结果以及心得体会进行对错的判断并打分。实现实验报告自动批阅可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前,需了解实验报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个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的工作流程,即实现方案。
二、实验报告提交格式设定
通常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等;同时,应有学生基本信息等相关内容。针对实验报告网上评阅的特征,设定报告格式,使批阅过程更简单,化整为零,最后汇总得分。设定报告格式如下:
1、学生填写:学生学号、姓名,实验课程,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
2、对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要求学生按照知识点来填写,每个知识点以“句号”结束。
3、学生填写完每一部分的内容,以文本方式提交保存。
三、自动批阅工作流程
实验报告格式统一后,只需从数据库中提取出学生的实验报告;再根据实验名称从标准答案模板中提取该实验的标准答案模板;然后分别从学生报告和答案模板中提取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六个部分的内容,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每个部分的成绩,最后把所有的成绩相加。批阅流程如下:
1、每个实验都有既定的名称,假设每个实验名称不同。此时,利用实验名称作为关键字,用人工智能中信息检索、关键字匹配方法对所有实验报告进行检索,把所有该实验的实验报告提取并分类。该实验记为A,该实验A的所有学生实验报告组成一个集,记为A(S1,S2,S3,S4……)其中Si代表第i份学生实验报告。
2、对分类出的实验A报告集中的每份实验报告(Si)进行逐步批阅,即按照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进行单独批阅。分别把学生实验报告中的六部分记为Si1、Si2、Si3、Si4、Si5、Si6,简记为Sij;把标准答案模板中的上述六部分记为Wa1、Wa2、Wa3、Wa4、Wa5、Wa6,简记为Waj。
3、怎样进行这六部的批阅:以“实验目的”为例。首先,从当前批阅的实验报告中提取出“实验目的”部分的内容,再对“实验目的”部分的全部内容按照“句号”进行文本块划分,把划分得到的文本块记为Si1t(其中t的大小为该“实验目的”部分的内容中句号的个数)。因为规定学生在填写这部分内容时是按照知识点来作答的,且每一知识点都用“句号”来表示结束,所以按照“句号”来进行文本块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整个部分的内容。
4、对标准答案模板的“实验目的”部分内容全部提取,系统中答案的存储分每一部分单独存储,而每一部分中又以知识点加权值的形式存储,且每一个知识点为一条记录。在这里应提取出“实验目的”部分的全部知识点,并把它记录下来以供后面的批阅使用,记为Wa1t。
5、把3中得到的所有报告“实验目的”文本块Si1t进行文本预处理、句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信息抽取,得到报告信息抽取模块。记为pi1t(其中i、t与si1t中的i、t分别相同)。
6、对于4中得到的答案模板“实验目的”部分的所有知识点Wa1t,只需要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把切分出来的知识点部分记为qa1t,相应知识点的权值记为ka1t。
7、对于6中得到的“实验目的”部分的每个知识点信息抽取模块qa1t与5中得到的所有学生报告实验目的部分的信息抽取模块pi1t进行模块间相似度的计算,把得到的相似度值中最大的一个乘上该知识点的权值,便得到了该知识点的得分,最后把所有知识点的得分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后相加,得到“实验目的”部分的总分。
8、重复第3到第7,得出其余五部分的成绩,最后把这六部分的成绩相加就得到该份报告总成绩。
9、对同一实验的其他学生实验报告重复2到8进行批阅;对其他实验的实验报告的批改重复1到8就可完成批阅。
四、举例分析自动批阅工作流程
1、在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中,按当前批阅实验的实验名称进行搜索,把得到的实验报告进行单独管理。以“负反馈放大器实验”为例,把“负反馈放大器实验”记为A,并把搜索到的N份实验报告组成一个集,记为A(S1,S2,S3,S4……Sn)。同时把标准答案模板中“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的标准答案模板记为Wa。
2、提取一份实验报告Si,对它的实验目的、实验设备等六部分分别进行批阅。以“实验目的”(记为Si1)为例来说明。首先提取“实验目的”的全部内容,按照“句号”进行文本块划分,把得到的文本块记为Si1t。例如学生报告中“实验目的”内容:
(1) 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2)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划分文本块后得到的内容:
文本块一: (1) 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文本块二:(2)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其中把“文本块一”记为Si11,把“文本块二”记为Si12。
3、提取负反馈放大器答案模板中实验目的(Wa1)部分的全部知识点,并把各个知识点记为Wa1t。得到如下结果:
知识点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2#
知识点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3#
其中把“知识点一”记为Wa11,把“知识点二”记为Wa12。
4、对2中得到的所有实验目的部分的文本块Si1t进行文本预处理、句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信息抽取,生成报告信息抽取模块。记为pi1t(其中i、t与si1t中的i、t分别相同)。以2中得到的结果为例,说明如下:
文本块一:1、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文本块二: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信息抽取模块:
信息抽取模块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信息抽取模块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其中把“信息抽取模块一”记为pi11,把“信息抽取模块二”记为pi12。
5、对于3中得到的答案模板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因为在计算机中存储的答案模板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知识点的信息抽取模块和该知识点的权值,所以切分出来的知识点就是信息抽取模块。把切分出来的知识点部分记为qa1t,相应知识点的权值记为ka1t。实验目的全部知识点:
知识点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2。
知识点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3。
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后的结果:
信息抽取模块: 权值:
知识点一信息抽取模块: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2
知识点二信息抽取模块: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3
其中把“知识点一信息抽取模块”记为qa11,把“知识点二信息抽取模块”记为qa12;对于权值“2、3”相应的记为ka11、ka12。
6、把5中得到的第一个答案信息抽取模块qa11与4中得到的两个报告信息抽取模块pi11、pi12分别进行模块间相似度的计算,并取最大的相似度值。由于qa11和pi11这两个模块是完全一样的,相似度值为1(设定相似度的最大值为1),所以此时相似度值为1;然后取与qa11相对应的权值(ka11)2,与得到的相似度值相乘,得到了报告对qa11这个知识点回答的成绩,即为2分。分别计算出答案信息抽取模块剩余的相似度值,并得到成绩,两个知识点的成绩相加得到学生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成绩,本例得到实验目的部分的成绩为5分。
7、上面是对一份报告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批阅,对于同一份报告中的其余部分以及不同报告、不同实验的报告都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批阅。最后把同一份报告中六个部分的成绩相加便得到了这份报告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其云、李中言,信息抽取的功能和实现方法,情报杂志,2005,5:67-68
4.《数字解调技术》实验报告 篇四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BPSK相干解调的原理。
2.熟悉BPSK数字解调过程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2PSK信号的采用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PSK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在图1-1中给出了一种2PSK信号相干接收设备的原理方框图。图中经过带通滤波的信号在相乘器中与本地载波相乘,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再进行抽样判决。
(图1-1 BPSK信号相干解调器工作原理图)
2)实现难点:
a)难于确定本地载波的相位。因为通常在接收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载波的方法是用倍频—分频法,即将接收信号做全波整流,滤出信号载波的倍频分量,再进行分频,恢复出载频。但是,在分频时存在相位不确定性,即分频得到的载波相位有两种可能性,它依赖于分频器的初始相位等一些随机因素。这样就有可能把相位0和π颠倒,从而把信号码元“1”和“0”颠倒,做出错误判决
b)信道存在不稳定性,使接收信号的相位产生随机起伏,若接收端产生的本地载波的参考相位不能及时跟踪其变化,也会造成同样的相位颠倒。第二,在随机信号码元序列中有可能出现信号波形长时间地为连续的正(余)弦波形,致使在接收端无法辨认码元的起止时刻。这样抽样判决时刻也就随之不能正确决定
三、实验步骤
1、事先运行原实验二的仿真波形,确认正确的情况下,即在实验二的基础上,继续操作
(图3-1 仿真波形图)
2、增加乘法器IP核(此处输入信号均为10bit位)用于混频操作。
(图3-2 乘法器——混频)
3、将输出信号经过由软件系统设计的低通滤波器。
4、将输出的调制信号与位同步信号,进行相干解调。
5、最后进行进行抽样判决,得到解调输出信号。
(图3-4 抽样判决)
6、
代码设计无误后,完成综合实现并烧录bit流上电运行,根据学号拨动拨码开关,得到解调输出信号波形
代码设计无误后,完成综合实现并烧录bit流上电运行,根据学号拨动拨码开关,得到解调输出信号波形
(图3-5 输出波形)
四、实验总结
1.设计乘法器混频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数据位的一一对应,否则可能将导致输出信号严重失真。
2.必须注意设置合理的判决门限,因为判决门限对应的则是信号的高低电平转换,一旦出错则是对应bit位的信号出错。
3.烧录比特流后注意将拨码开关SW0上拨,触发时钟信号产生,才能得到信号。
4.根据实验数据显示,解调信号与调制信号波形变化基本一致,仅存在时间上的相位差。
5.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报告 篇五
课程名称
《现场总线技术》
题目名称
现场实验报告
学生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 1 月 1 日
实验一
0 STEP7 V5.0 编程基础及 S7--C 300PLC 组态
一、实验目的
通过老师讲解 STEP7 软件和硬件组态的基础知识,使同学们掌握使用 STEP7 的步骤和硬件组态等内容,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 内容 1、组合硬件和软件 STEP7 V5.0 是专用于 SIMATIC S7-300/400 PLC 站的组态创建及设计 PLC 控制程序的标准软件。按照以下步骤:
(1)运行 STEP7 V5.0 的软件,在该软件下建立自已的文件。
(2)对SIMATIC S7-300PLC站组态、保存和编译,下载到 S7-300PLC。
(3)使用 STEP7 V5.0 软件中的梯形逻辑、功能块图或语句表进行编程,还可应用 STEP7 V5.0 对程序进行调试和实时监视。
2、使用 STEP7 V5.0 的步骤
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 生成一个项目 下载到 CPU 进行调试诊断 硬件组态 程序生成 程序生成 硬件组态
图 1-1 STEP7 的基本步骤
3、启动 SIMATIC 管理器并创建一个项目(1)新建项目 首先在电脑中必须建立自己的文件:File → New →写上 Name(2)通信接口设置 为保证能正常地进行数据通信,需对通信接口进行设置,方法有 2 种:
1)所有程序
SIMATIC
STEP 7
设置 PG/PC 接口
PC Adapter(Auto)
属性
本地连接
USB/COM(根据适配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方式选择); 2)SIMATIC 管理器界面
选项
PC Adapter(Auto)
属性
本地连接
USB/COM(根据适配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方式选择)。
(3)硬件组态 在自己的文件下,对 S7-300PLC 进行组态,一般设备都需有其组态文件,西门子常用设备的组态文件存在 STEP7 V5.0 中,其步骤如下; 插入 →站点 →
SIMATIC 300 站点 ; 选定 SIMATIC 300(1)的Hardwork(硬件)右边 Profi
→
标准 → SIMATIC 300 将轨道、电源、CPU、I/O 模块组态到硬件中:
轨道:RACK-300 →
Rail;,插入电源:选中(0)UR 中 1 1, 插入电源模块 PS-300 →
PS307 5A;
插入 CPU:选中(0)UR 中 2 2,插入 CPU 模块 CPU-300→CPU315-2DP→配置 CPU 的型号(CPU 模块的最下方); 插入输入/输出模块 DI/DO:
1)选中(0)UR 中 4,插入输入/输出模块 SM-300
→ DI/DO→ 配置
输入/输出模块的型号(CPU 模块的最上方); 2)S7-300 PLC 中有些 CPU 自带输入/输出模块,此时不需进行 DI/DO组态。
(4)S7-300PLC CPU 的开关与指示灯 S7-300PLC CPU 的开关与显示灯如图 1-1 所示 模式选择器:
MRES:
模块复位功能。
STOP:
停止模式,程序不执行。
RUN:
程序执行,编程器只读操作。
RUN-P:
程序执行,编程器读写操作。
指示灯:
S F: 组错误:CPU 内部错误或带诊断功能错误。
BF: 组错误: 总线出错指示灯(只适用于带有 DP
接口的 CPU)。出错时亮。
FRCE:
FORCE:指示至少有一个输入或输出被强
制。
DC5V: 内部 5VDC 电压指示。
RUN:
当 CPU 启动时闪烁,在运行模式下常亮。
STOP:
在停止模式下常亮,有存储器复位请求时慢速闪烁。正在执行存储器复位时快速闪烁,由于存储器卡插入需要存储器复位时慢速闪烁。
(5)编程 图 1-5
CPU 开关与指示灯 图 1-1
CPU 开关与指示灯
S7-300PLC 采用模块化的编程结构,包含有通用的 OB 组织块,通用的 FC、FB 功能与功能块,西门子提供的 SFC,SFB 系统功能块,DB 数据块,各个模块之间可以相互调用。OB1 是其中的循环执行组织块,程序首先并一直在 OB1 中循环运行,在 OB1 中可以调用其它的程序块执行。
在 S7
Program 下的 Block 中,选定并打开 OB1,用梯形逻辑、功能块图或语句表编程,再保存编译和下载,即可执行程序。
(6)程序的清除(存储器复位):
图 1-2 编程界面 A、模式选择器放在 STOP 位置 B、模式选择器保持在 MERS 位置,直到 STOP 指示灯闪烁两次(慢速)
C、松开模式选择器(自动回到 STOP 位置)
D、模式选择器保持在 MERS 位置(STOP 指示灯快速闪烁)
E、松开模式选择器(自动回到 STOP 位置)
(7)运行并监控 将 CPU 打到 STOP 模式,下载整个 SIMATIC 300 站点。再将 CPU打到 RUN 模式,打开监视,程序运行状态可在 OB1 上监视到。
三、思考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硬件组态?
PLC 是一种模块化的结构,电源、cpu、i/o 等模块都是单独成块的。而 PLC 组态是对硬件进行配置,简单的说就是告诉系统你配置了哪些东西,这样系统才能去连接你的东西。
二.硬件组态和程序生成有先后之分吗?哪种比较方便些? 没有先后之分。先进行硬件组态,然后是下载用户程序方便些。这样STEP7 在硬件组态编辑器中会显示可能的地址。而且有了系统数据块后,如果你的程序中硬件组态与你的实际硬件一致,就可以在 SIMATIC管理器中,直接选中 Blocks,然后执行下载,在提示你是否也下载系统数据块时,只要点击 Yes,就把硬件组态信息和用户程序一起下载到 CPU 中。
四、实验心得 在这次的实验中,从中了解 STEP7 V5.0 的软件,并学会在该软件下建立自已的文件,对 PLC 站组态、保存和编译,并且下载到 PLC,用软件中的梯形逻辑进行编程,还用软件进行实时监视。开始没找到正确的硬件进行组态,然后在师姐的指导下,找到完全和硬件一致的进行组态,之后的还是比较容易。
实验 二
S7-300PLC 之间的 MPI 通讯
一、实验目的 熟悉现场总线网络 MPI 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和 STEP7 硬件组态,掌握 S7-300PLC 编程和两个 PLC 之间 MPI 网络通讯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要求:对 PLC 及 MPI 网络组态,采用 STEP 7 V5.x 编程,以 MPI 网络通讯的方式,在第二台 S7-300 的程序中编译一组密码,在第一台 S7-300 上输入八位的开关信号。如果开关信号与密码不同,则第二台 PLC 的某个输出点上的输出信号闪烁;如果开关信号与密码相同,则这个输出点上的输出信号长亮。根据需要添加实验内容和使用 PLC 内部的系统功能。
(2)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材:S7-300 可编程控制器,开关装置,S7-300 适配器,装有 STEP7 软件的工控机(或电脑)。
(3)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
图 2-1 MPI 通讯示意图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硬件连接 应用带连接头的屏蔽双绞线,通过 PLC 中的 MPI 接口进行连接,SIEMENS300(2)CPU SIEMENS300(1)CPU 全局数据
将实际线路连好,开关输入量也接好;同时全部清除两台 S7-300PLC原有的程序,并打到 STOP 挡,为硬件组态和编程作好准备。
2、组态硬件 利用 SIMATIC 管理器,在项目中为要连网的设备生成硬件站之后利用硬件组态工具逐个打开这些站。
1)打开 SIMATIC Manager,在“文件”选择“新建”。在空白处点击右键选中“插入新对象”,再选 SIMATIC 300。
2)进行组态 第一台设备:根据实际硬件配置组态。
第二台设备:根据实际硬件配置组态。
3)选“站点”,进行“保存和编译”。
3、设定 MPI 地址 组态硬件时,必须定义CPU连接在MPI网络上,并分配各自MPI地址。
1)在 SIMATIC 300(1)选中 Hardware(硬件)。
2)双击,选 CPU315-2DP。
3)双击,选属性。
4)选定 MPI(1),并设定其地址。
在硬盘上保存 CPU 的配置参数,然后分别下装到每一 CPU 中(点到点)。
4、检查网络
1)网络组态 分别在两台 PLC 硬件组态中,选菜单栏中的“选项”,然后选“组
态网络”,进行组网。选中 MPI(I)双击,将两台 PLC 组网。
用 Profibus 电缆连接 MPI 节点,可以用多条 MPI 线连接。在这里用一条 MPI 线连接即可,这样就可以与所有 CPU 建立在线连接。打开网络组态查看,还可用 SIMATIC 管理中 PLC 下的“Accessible Nodes”功能来测试连接状态。
5、设计程序 编译程序 进入程序设计时,可按以下步骤:选 SIMATIC 300(1)→CPU 315-2DP→S7 Program(1)→Blocks→OB1,双击后可开始编写程序。
第一台 S7_300 的程序框图:
读取八位开关信号 IB0,传递到 MB0:
MOVE EN
ENO IN
OUT 第二台 S7-300 的程序框图:
输入密码,输入固定数据 1280,传送到 MW2:
MOVE EN
ENO IN
OUT
开关信号数据 MW6 与密码数据 MW2 对比:
IB0 MB0 1280 MW2
CMP==1 IN1
IN2
CMP<>1 IN1
IN2
输出为 Q0.0。输出信号灯闪烁:
第二台 CPU 的时钟存储器,地址 M100 此时闪光频率为 1Hz,周期=1s,灯通=0.5s,灯闭=0.5s 程序框图
M100
Q124.5 6、生成全局数据表 应用“定义全局数据”工具可以生成一个全局数据表。将数据表编译两次然后下装到 CPU 中。
根据程序可知,数据从第一个 CPU 中的 MB0 发送到第二个 CPU中的 MW6,编译两次后,下载。
生成全局数据表步骤如下:
1)选择 MPI 网 回到前面的项目界面双击 MPI 网→选项→定义全局数据,产生或打开全局数据表。
2)分配 CPU MW2 MW6 MW2 MW6
点击 GDID 后的空格右键弹出 CPU→点击 CPU→双击 SIMATIC
300(1)→双击 CPU 3)填入发送和接收数据(注明发送方)
填入 MB0→选“选作发送器”→在后一空格用右键弹出 CPU→点击 CPU→双击 SIMATIC
300(2)→双击选中另一个 CPU→点击下一空格填入 MW6→编译→关闭→点击“查看”→选“扫描速率”及“全局数据状态”→编译→关闭→退出。
4)下载程序
定义完全局数据后下载程序。在下载程序前应先清除原有的程序。SIMATIC 300(1)→下载。
5)运行及结果 A、将两台 S7-300PLC 的开关打到 RUN 挡,S7-300CPU 上的其它灯是不亮的,这时全局数据开始自动循环交换。
B、在第一台 PLC 上输入八位开关量 IB0,数据传递到 MB0,通过 MPI 网络,运行全局数据表,数据从第一台 PLC 的 MB0 传送到第二台 PLC 的 MW6。MW6 上的数据与第二台 PLC 的 MW2 中C、密码数据相比较后,在第二台 PLC 的输出点 Qxxx.x 输出结果。若信号与密码相同,第二台 PLC 输出灯 Qxxx.x 亮。
三、思考题 1、在下载程序前如何清除原来的程序? 现在 PLC 把新的程序下载进去,会自动覆盖原本的程序的。如果要直接清除的话,则可通过复位清除寄存器内容,先把模式选择器放在STOP 位置,然后模式选择器保持在 MERS 位置,直到 STOP 指示灯闪烁两次,再松开模式选择器,模式选择器保持在 MERS 位置,此时 STOP 指示灯快速闪烁,然后松开模式选择器就可以了。
2、下载程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A 硬件组态没有错误,组态都错了,下进去也没用。
B最好先下新硬件组态信息,然后保证按键打到STOP档位再下程序。
C 在进行了新的组态编译时,必须点击 Yes,即把新的硬件组态信息也下载到 CPU 中,否则新的硬件组态和旧的用户程序将产生冲突。
3、密码数据在开关量上是如何表示的?试着把密码设为小于 256 的数,再运行程序看结果如何?为什么? 如果字节数据转换成字,则 MB0、MB1 分别变成 MW6 的高 8 位和低 8位,MB1 没有则补 0,MB0 传送到 MW6 中变成高 8 位。如果小于 256,则输出信号长亮,因为密码相同了啊。
四、实验心得 在这次实验中,学会了 PLC 两个 PLC 之间 MPI 网络通讯的方法,同时学会了用梯形图编程,如果是简单的程序基本能自己编好。实验中开始没懂程序原理,难点就在那个密码表示,后来请教师姐才懂的。
实验三 三
S7-300PLC 之间的 DP 通讯
一、实验目的
熟悉现场总线 DP 网络通讯的基本原理,掌握 S7-300 编程和两个 PLC 之间 DP 网络通讯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要求:对 PLC 及 DP 网络组态,采用 STEP 7 V5.0 编程,以 DP 网络通讯的方式,在第二台 S7-300(从站)的程序中编译一组(三个)两字节的密码,分别为 256,512,1280,在第一台 S7-300(主站)上输入 16 位的开关信号。如果开关信号与其中一组密码相同,则第一台 PLC 的一个指定的相应输出点上的输出信号亮,即输入信号是256,则 Q4.0 亮,输入信号是 512,则 Q4.1 亮,输入信号是 1280,则 Q4.2 亮;否则没有灯亮。
2)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S7-300 可编程控制器,开关装置,S7-300适配器,装有 STEP7 软件的工控机。
3)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
1、硬件连接 将两台的 DP 口通过 PROFIBUS 电缆连接,开关输入量接在主站的DI 模块上;同时将两台 PLC 全部清除原有程序,打到 STOP 挡,为硬件组态和编程作好准备。
SIEMENS300(1)主站
交换区 PROFIBUS-DP SIEMENS300(1)从站
交换区
图 3-1 DP 通讯示意图 4)组态硬件(1)新建项目 在 STEP7 中创建一个新项目,然后选择“插入”站点Simatic 300 站点,插入两个 S7 300 站,这里命名为 Simatic 300(master)和 Simatic 300(slave)。再选择“插入”“站点”PROFIBUS。如图 3-2 所示。当然也可完成一个站的配置后,再建另一个。
(2)组态硬件 从站和主站硬件根据实际选定,原则上要先组态从站。双击 Simatic 300(slave)“Hardware(硬件)”,进入硬件组态窗口,在功能按钮栏中点击“Catalog”图标打开硬件目录,按硬件安装次序和订货号依次插入机架、电源、CPU 和输入/输出模块等进行硬件组态,主从站的硬件组态原理一样。
5)参数设定 硬件组态后,双击 DP(X2)插槽,打开 DP 属性窗口点击属性按钮进入 PROFIBUS 接口组态窗口,进行参数设定。
(1)从站设定:在“属性 DP ”对话框中选择“工作模式” 标签,将 DP 属性设为从站(Slave)。然后点击“常规”标签,点击“属
性”按钮,之后点击 Network Settings 标签,对其它属性进行配置,如:站地址、波特率等。设定完成之后,点击”保存”即可,不要进行编译。
(2)主站设定:在“属性 DP ”对话框中选择 “工作模式”标签,将 DP 属性设为主站(Master)。然后点击“常规”标签,点击“属性”按钮,对其它属性进行配置,如:站地址、波特率等。注意:这里的主站地址跟从站的地址不能重复,且同一个站的 MPI 地址和 DP地址要保持一致。
(3)连接从站:在硬件组态(HW Config)窗口中,打开窗口右侧硬件目录,选择“ PROFIBUS DPConfigured Stations”文件夹,将 CPU31x 拖拽到主站系统 DP 接口的 PROFIBUS 总线上,这时会弹出 DP 从站连接属性对话框,选择所要连接的从站后,点击“连接”按钮,再点击“确认”。注 注:如果有多个从站存在时,要一一连接。
(4)设定交换区地址 双击从站,选择“组态”标签,打开 I/O 通信接口区属性设置窗口,进行设置。或者进入“从站属性“窗口,如果没有出现表格,则要点击下面的“新建”,分两次输入表格。
地址类型:
选择“Input”对应输入区,“Output”对应输出区。
地址:
设置通信数据区的起地址。
长度:
设置通信区域的大小,最多 32 字节。本例设为 8 字节。
单位:
选择是按字节(byte)还是按字(word)来通信。
一致性:
选择“Unit”是按在“Unit”中定义的数据格式发送,即
按字节或字发送。
从站与主站设置完成后,点击“编译存盘”按钮,编译无误后即完成从站和主站的组态设置。
6)检查网络 点击“组态网络”图标
。打开网络组态查看,是否成功。
7)设计程序
输入三个 16 位的密码:
256,512,1280 结束 从站
主站 给定一个 16 位的开关量信号 开关量是 256 开关量是 512 开关量是1280 Q4.0 亮 Q4.1 亮 Q4.2 亮 结束 图 3-2 程序框图
8)程序清单
输入零字节的任一位闭合,使能接通。IW0的值传送到 QW10。
图 3-4 从站中密码设定
图 3-3 主站程序
9)运行及实验结果 输入开关量 1,则 Q4.0 亮;输入开关量 2,则 Q4.1 亮;输入开关量 5,则 Q4.2 亮,输入其它量时,信号与密码不同,无灯亮。
三、思考题
1.指出 PROFIBUS 中,DP 与 MPI 通信的特点与区别。
MPI:多点通信的接口,是一种适用于少数站点间通信的网络,多用于连接上位机和少量PLC之间近距离通信。MPI的通信速率为19.2K~12Mbit/s。在 MPI 网络上最多可以有 32 个站。MPI 允许主-主通信和主-从通信。
DP:允许构成单主站或多主站系统。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连接 126 个站点。通讯波特率最大支持 12MB,距离可达 1200M。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类型设备:一级 DP 主站、二级 DP 主站、DP 从站。
2.简述数据交换过程以及数据交换区的设置方法。
由主机数据交换区的数据通过总线传送到从机的数据交换区。双击从站,选择组态标签,打开 I/O 通信接口区属性设置窗口,进行设置。或者进入从站属性窗口,如果没有出现表格,则要点击下面的新建,分两次输入表格。
3.在不改变交换区地址的情况下,QW10-QW16,IW20-IW24 可以用 M寄存器区取代吗?说明原因。
可以,取代的话还会使程序简单,不过功能也会变得简单罢了。
四、实验心得
6.《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篇六
(一)现代通信之我见
——三网融合
周炯槃先生在我们的《通信原理》第一版的序中这样写道:“通信乃是互通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是无处不在的。从古时的烽火狼烟、鸿雁传书,到莫尔斯的有线电报、贝尔的第一支电话,再到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人类通信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语言文字通信、电通信和电子信息通信。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类科技的巨大进步,人类通信技术更是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程控交换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信息传输技术、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使我们的通信方式变得方便快捷。2000年,我国颁布的“电信法令”更是宣示着我国“大通信”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电信行业外,广电、互联网及相关的设备制造、服务也归入通信行业的范畴。而所谓的“三网融合”恰好契合了大通信的趋势,也为广电和电信旷日持久的争执提供了解决的办法。以IP技术为基础,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这三张分离的网有了融合的可能。“三网”概念的第一次提出是在1997年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2001年,“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2010年,我国才开始正式进行“三网融合”的实施工作,并选定了一批试点城市。然而,“三网融合”在经过了如此久的酝酿后,实施过程并没有预期中的顺利,甚至还一度处于停滞状态。虽然,各试点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地进行网络基础层面的改造,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三网融合的进程却仍然没有大的发展。前面提到的电信和广电的矛盾在融合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广电和电信的业务分管体制使各方过分的关注于融合网络的主导权。技术问题变成了利益之争:广电在建立自己的全国通信网络的同时借机开展自己的宽带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相反的电信运营商却不想失去自己最后的领地。在我看来,网络始终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和载体,三个网络的融合与互通不是目的。“三网融合”追求的应该是应用与服务的融合,要加强服务而不是强化管控。2011年,经过一年的发展,“三网融合”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就只有IPTV。IPTV是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缩写,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20112****班-**号-**-2014《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一)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和经典的数字电视,IPTV利用计算机或机顶盒+电视完成接收视频点播节目、视频广播及网上冲浪等功能。其中,“上海模式”成为当时“三网融合”的推进样板,其IPTV用户规模突破了150万户。时至今日,三网融合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话题在新形势下似乎显得有点扑朔迷离。从刚刚过去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便可以瞧出一些端倪。智能终端、多屏融合、OTT、高清和超高清、3D立体电视、云计算、智能电视等新技术和产品占据了各个展台,而从话题来看,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成为焦点,唯独看不到三网融合的踪迹。在2013年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OTT和NGB便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参展的厂商都将主要目光转向了OTT业务和NGB业务上来,不遗余力地展示各自解决方案,而三网融合则在角落里充当着配角。这与前两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目前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OTT业务的兴起被认作是击中了三网融合的软肋。一方面,OTT模糊了三网之间的区隔,凭借互联网丰富的视听内容资源,能够提供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所不能比拟的视听点播服务;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联网基因,无论是业务、应用还是终端,都给了用户无比开放性的体验。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讲,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甚至于未来的智能电网,这些新技术真正的有可能逐步取代三网融合。
7.技术指标分析实验报告 篇七
1 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大多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项目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的开发。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内容的设计要更加突出专业特点,更加注重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所以,在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要适当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
1.1 验证性实验
例如,验证TTL集成与非门74LS20的逻辑功能。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掌握TTL集成与非门的逻辑功能和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TTL器件的使用规则;也可以进一步熟悉数字电路实验装置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开设数电实验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在电子设计和制作方面的能力,因此,良好的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类似这样的验证性实验,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些集成芯片、会使用多种常用集成门电路和掌握若干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装调,为以后的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打好基础。
1.2 综合设计性实验
这个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指定实验项目,让学生按要求来完成。例如,设计一个用与非门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或者,设计一个用异或门、与门、或门组成的全加器。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既要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要考虑实验本身的要求,根据设计任务来确定最终的逻辑电路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1.3 创新设计性实验
在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创新性实验属于拔高阶段。在此环节,学生需要完全自主进行,包括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方案、自主实验操作、自主判定结果的正确性。例如,某同学选定创新实验项目为:水位检测电路。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所学的数电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且一定要有创新点,同时也一定要符合本次实验最终的实验目的。
2 授课方式及成绩考核方法
2.1 授课方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采用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方式与教师课堂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对于一般性实验,在上课之前,学生首先要通过网络平台,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仪器及所用元件、掌握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之后预约实验时间;进入实验室后,根据原有电路或自己设计好的电路,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指导教师仅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实验操作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课上情况,随堂给出。对于创新性设计实验,学生要根据实验中心已有的实验资源,有效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只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整个实验流程由学生自己完成;此类实验完成后,学生要进行答辩,由指导老师给出最终的实验成绩。
2.2 成绩考核
实验考核由平时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实验考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为平时实验内容的某一部分。实验总成绩采用五级分制。设实验课程由N个实验构成,则平时实验总成绩、实验报告总成绩均为N个实验相应成绩的平均值。最终,实验总成绩=平时实验总成绩×0.3+实验报告总成绩×0.2+实验考试总成绩×0.5,然后对应折算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实验考试成绩若不及格则实验总成绩为不及格。
3 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报告也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所开设实验项目进行的总结性报告。因为没有统一的写作格式、标准以及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时比较随意,也达不到设定实验的最终目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根据所开展的实验项目的性质,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要求。首先,对于验证性实验,可以采用大多数高校目前所沿用的实验报告手册模式,报告中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与思考;另外,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采用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以及实验总结的模式来完成;最后,对于创新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采用“论文式实验报告”的模式来撰写。“论文式实验报告”以“小论文”的形式书撰写验报告,对报告的格式和内容都有规范要求,学生在完成报告时需充分掌握相应知识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查阅相关文献。通过讨论与分析实验的目的,有倾向性地撰写实验论文,并从多方面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结束语
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从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在授课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创新设计性实验纳入必修实验环节,力争引导学生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实验课,希望能将实验内容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创新的能力以及实践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可以保证实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适时性和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琰,吴建强,齐凤艳.开放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134-137.
[2]吴建强,李琰.全开放、自主学习模式下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4):70-72.
[3]沈富兵,邓念华,郑崛村.“论文式实验报告”撰写模式的教学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5(3):136-138.
8.教育技术综合实验需求分析与设计 篇八
关键词 教育技术;媒体;综合实验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11-0055-04
Analysis and Design on Integrated Experim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Ye Aimin ,Wang Youmei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experiment course which trains stud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it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bout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and expounds the integrated technique abou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practice so as to inspire students’ enthusiasm,improve their integrated abilities efficientl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practically by integrated skills.
Key wor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media; integrated experiment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Zhejiang325027
1 引言
教育技术是一门正处于发展中的年轻的学科。1994年,AECT将其定义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是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实践活动,又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教育技术自己的理论[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善于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的精湛教艺,而且要具有精于全面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的高超技术,具有采用现代先进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具备善于使用各种现代媒体优化教学的综合技能[2]。而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不仅要学好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还需要掌握实践应用的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本文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教育技术专业的综合实验进行初步设计与规划,以促进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 教育技术实验装备现况与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媒体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教学媒体通过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的感知深度,使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正因为如此,学校都非常重视媒体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近年来,各学校都在不断增加教学设施设备,提高设备档次,增加多媒体教室设备,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
为了解目前各个学校教育及实验装备现况,笔者对温州部分学校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温州地区大部分学校都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典型的如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实习点——温州实验中学,每个教室都配备有电脑、投影仪、传统投影柜、话筒、视频展示台、录放机、DVD播放机、录音机等教学设备。目前,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中除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外,经常要处理一些电教管理、媒体服务方面的问题,如教室媒体教学系统的构建和维护,考试报名系统照片采集和处理,视音频的综合应用和处理等。这就需要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首先具备扎实的教育技术综合技能,才能使他们不论在实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都能较好地解决教育教学和生活中一系列问题。
因教学设备条件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在各大院校的实验设置和内容安排上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改进,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在以往的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中,总是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投影胶片的设计和手工绘制,而关于综合媒体的使用,通常是让学生进入一个多媒体教室实地参观体验,因多媒体系统线路都是现成连接好的,学生只需要简单按几个功能键进行操作。对此教学系统,学生只是大致了解,至于设备的线路连接及一些具体操作则非常模糊,一旦拿到独立的设备,就不知如何使用,这样一来就达不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达不到专业要求。笔者就学校常规媒体的认识和使用,对03级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结果:(1)约有20%的学生使用过数码相机,但只知道些简单的操作方法。扫描仪、视频展示台平时不大有机会接触。(2)大部分学生都会使用传统投影柜来投影胶片,而对于液晶投影仪,因平常都是固定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只知道用遥控器开启、关闭,而调焦、聚焦等一些具体功能也没使用过,至于如何将投影仪跟电脑、实物投影、录放机等设备连接更是感觉困难。(3)只有个别在校园广播台工作的学生有接触过调音台,但只会简单音量调整。(4)关于声音的转换、处理问题,比如怎样将录音磁带中的声音录成MP3音乐、个人唱片的制作、特殊音效的处理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学生总是满怀热情地设法解决,但因缺乏经验问题,解决总是不到位,结果也不理想。
据了解,学生已经学过媒体理论以及影视技术等相关课程,有一定的技能基础,不过运用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该班级学生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任务,90%以上的学生觉得很有必要做综合实验,只有5%的学生认为碰到问题可以自学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对媒体的综合实践和应用很感兴趣,因之前只理论学习过演播室系统,没做相应的实验,所以学生希望利用综合实验的机会熟悉演播室系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设备进行综合锻炼。
3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设计
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是培养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育专业人才、教育技术学科的教师和中等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各级电教馆的教育技术人员。目前,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各学校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教育技术教师,还有部分从事电教管理与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专业要求毕业生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以优化教学过程,把计算机、多媒体作为常规的教学辅助手段,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规教学媒体,掌握多媒体教材的构思与设计、图片扫描、视音频采集与处理、录像资料摄制、媒体光盘的制作等各种综合能力,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优化效果。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时刻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学会用技术辅助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那么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综合技术,学会使用各种媒体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选择与开发,用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
通过对03级教育技术学生的课前调查和技能基础掌握情况的了解,以及学生对教育技术综合实验的学习需求和社会上学校各部门对教师、技术人员技能的要求,根据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大纲,笔者初步把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划分为6个小项目,共18个学时(见表2)。
4 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实训一例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通过讲解、学生自主设计、小组合作的实验过程,使学生更加扎实掌握教育技术综合技能,掌握多媒体教学平台(包括投影、视频展示台、录放机、DVD播放器、卡座等教学媒体的基本操作和媒体组的综合应用),学会视频、音频的获取、转化及数字化处理,熟悉演播室现场直播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高教育技术综合能力,使学生能轻松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应用范围广泛,在教学、工作、生活、娱乐等领域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学院的讲座、学术交流活动、系列晚会、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媒体,这些都是很好的综合技能锻炼机会。有了教育技术综合实验的技能基础,学生就可以进行摄像机、投影仪、录放像机、卡座、调音台等各种设备的综合应用,考试报名系统照片采集及批量处理,音乐CD、个人MTV的制作,视频的线性、非线性处理,现场直播系统的实现等。下面以“毕业生欢送晚会”中综合运用媒体的项目实验为例,谈谈教育技术综合实验的实施。
4.1 前期准备
学生在策划节目时准备得很周到,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实验中心设备,采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学院概貌和活动花絮,平时积极捕获,积累毕业生学习、生活、参赛和活动的有关镜头,采用先进的演播室虚拟场景系统制作《毕业生回忆大学生活》《师生访谈》等节目。还解决晚会当天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如不能到场的领导致辞、校友们的祝福都预先拍摄准备好,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其做成VCD,以待在晚会现场中播映。
在音乐准备方面,如毕业生的只言片语,舞台剧的解说、背景音乐合成录制等,若是全采用现场声,因有些音乐难以控制,可能会出现演出配音进度与背景音乐的错位。因此采用预先配音的方式,准备晚会节目中所需要的音乐素材,利用数字音频制作系统,将来自话筒、DVD播放器、卡座、电脑等多路音频信号通过数字调音台,经过适当调整和处理录制合成MP3音乐,再刻录成音乐CD光盘,或录至录音磁带,从而大大地优化了舞台剧的音乐效果,提高演出效率。
4.2 媒体在晚会现场的使用
为了使毕业生晚会更顺利圆满地进行,烘托晚会的气氛,同时也发挥教育技术的专业特长,锻炼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晚会安排了简单的直播现场,让现场的观众更能清楚地观看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
晚会直播一般采用3台数码摄像机,分别负责摄录舞台全景、观众活动、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由3路摄像机的视音频信号分别接入特技机的视音频输入端,通过特技机面板功能进行视频信号选择和特技效果的设置,以实现3机位的快速切换和画面与画面间的和谐过渡,由特技机输出的节目以视频方式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大屏幕。与此同时,电脑VGA信号也输出给投影仪,来自话筒、DVD、卡座、电脑的音频信号经过调音台的音效调整和高效率切换经功放由音箱传送给观众。如此使用起来就能给观众展示很好的现场感,屏幕像是另外一个舞台、一个视频窗,演员的细节动作表情在特写镜头的作用下,坐在远处的观众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预先准备的领导致辞、校友们的祝福、活动花絮等视音频都可通过电脑选择性地展现给大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实现,采用多台摄像机和特技机完成观众群体、舞台、演员的完美切换和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画面和谐过渡,并采用现代媒体进行现场视音频与电脑的切换,大大缩小了与观众的空间距离,给观众产生生动的现场感。
5 结论
经过多年的教育技术综合实验设计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笔者认为:(1)教学在进步,在不断更新,教育技术综合实验不能停滞不前,应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实际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2)学生在做教育技术综合实验时不能仅满足于媒体设备的表面功能的使用,应要以媒体理论为指导,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熟悉媒体的功用、结构和具体的操作,包括线路连接、功能按扭、调节旋钮的具体使用以及菜单的设置。(3)教育技术综合技能的培养需要有齐全、先进的媒体设备和开放性的实验场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设备,提供给学生自由操练的平台,鼓励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在实践中团结合作,发扬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郑长高.试谈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EB/OL].[2005-12-13].http://esatc.hutc.zj.cn/old/xjzdkc/news/2/20051213141329.htm
【技术指标分析实验报告】推荐阅读:
财务指标分析报告10-26
信息技术实验报告09-27
电视技术实验报告12-07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08-18
防火墙技术实验报告11-29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07-13
监控系统技术指标12-01
《EDA技术基础》实验总结报告及要求12-07
gsm指标分析08-04
财务预警分析指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