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共17篇)(共17篇)
1.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一
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优秀论文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及特征
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状态来看,公共关系是企业作为特定的经济发展组织与社会公众产生的一种相互依存且联系的组织状态,决定着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外在的发展状态。现代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依赖内部组织职能的转变,以科技驱动创新为发展核心,创造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品或服务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着重于市场营销,能够建立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来打造市场知名度,运用广告、推销、活动策划等商业手段向社会公众输出品牌文化理念来建立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公共关系。
可以说,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取得经济收益,其决定性因素是企业能否以公共关系为核心建立品牌生态。社会公众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其购买行为的产生是企业公共形象的好坏,企业与公众联系密切,具有优良的社会形象,公众就会自发地选择其商品。企业与公众疏远,社会形象较差,公众就不会选择购买其商品。所以公众关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核心决定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二、公共关系管理促进企业社会形象的形成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公共关系作为企业的决策核心和管理核心,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现代企业发展最看重的便是信誉,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取得信誉,形成较好的社会形象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以产品品牌为公信力媒介在社会公众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打造社会形象。
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能帮助公众作出购买决策,负面消极的企业形象会导致企业信誉的破产。品牌作为企业与公众联系和沟通的直接媒介,其信誉价值、经济价值、市场属性是企业公共关系的直接反映,公众对企业品牌是否认可最直接体现在公众对企业产品品牌的反映,而企业能否借助品牌影响力形成广泛的社会知名度的最直接因素是产品品牌能否取得公众认可。公共关系管理不仅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行为和简单的技巧运用,而是企业能否建立广泛的沟通机制与公众进行联系,严格产品营销和宣传程序建立广泛的品牌互动机制,以事实说话,吸引公众广泛的参与才能形成双向沟通机制,建立完整的品牌生态,在公众间形成社会形象。
三、公共关系管理增强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
处理危机事件是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因自身的过失、错误而与消费者发生冲撞的时候,一旦发生必然导致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使企业面临社会舆论的声讨。因此要通过对危机事件的.预防、控制、处理以及善后等一系列工作,使消费者信任危机造成的组织信誉、形象损失降低到最低,进而因势利导,让坏事变为好事。
通过公共关系手段,将企业有错必纠、有错必改的信息告诉消费者,争取谅解与同情,重新获得顾客的信任,这种功能是广告、推销以及业务推广所不具有的,事实证明危机事件中运用公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使企业迅速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恢复企业的知名度与可信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难以预料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导致企业经营问题的出现。总而言之,公共关系既然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反映了经济市场的潮流。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企业必须善于运用公共关系进行企业管理,以内部公关危机處理,外部公关为导向,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和形象战略才能赢得市场的主导权。
四、公共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公共关系为现代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对内,公共关系可以协调内部环境关系,如领导与员工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环境范围。对外,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好与顾客、政府、媒体、社区等各种公共关系,使企业在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保持平和协调,促使其顺利发展,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对外,公共关系能够为企业创造出一种和谐,信息畅通的环境,使沟通双方都处于最佳的环境中,让企业决策层获得可靠的社会信息、市场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使企业能及时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从现代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加强公共关系建设还能有效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帮助管理者随时了解公众意见,可以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企业的方针、政策与行为。公共关系主要对实现企业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现代企业都应设立公共关系部门,它是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是企业的咽喉,通过发布对外信息用来实现沟通,能够为企业发展创立信息沟通优势,有效实现组织与公众对象的信息交流,这种双向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市场变动信息,避免企业决策的失误。
五、结语
公共关系作为现代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和市场战略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处理各种经营危机,帮助企业获得重要的市场信息,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孙涛.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18).
[2]司杨.创业企业公共关系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7).
[3]李飞,蓝娟.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
2.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二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引发和启动, 仍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许多合资企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引入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 导入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 相应的公共关系组织机构也就随之建立了起来。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 经过了引进开创时期、适应发展时期、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 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逐渐成熟起来。1999年, 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确定公共关系为一种职业, 被列入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3类;并很快引发了公关职业潮。一时间, 公关职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接受性最大、接受面最广的新兴职业之一。
一、在现代企业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也被称为软性管理。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莱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 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 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 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以良好的符合职业道德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工具。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同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强烈地感受到, 不懂公共关系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化企业, 不懂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的企业, 也不可能成为公众信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学习公共关系理论, 重视公共关系实务,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家的共识。企业公共关系也是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也是企业公共关系。无论任何企业, 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运用并发挥好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将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一) 宣传引导, 传播推广
公共关系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有效地制造舆论、强化舆论和引导舆论。特别是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 要运用公共关系, 及时地向本企业的公众、广大的顾客、用户传播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和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 赢得公众对组织的信任与理解, 引导消费观念, 为推进企业市场推广计划营造有利环境。比如农夫山泉就是运用了那些公共关系广告舆论的渲染, 为企业争取到大量的消费者。“喝一瓶农夫山泉, 就是向希望工程捐一分钱……”已深入人心。如果只是运用商品广告轰炸, 获得顾客辨识选购, 就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 收集信息, 监测环境
21世纪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市场竞争的内容已经由质量竞争转向了速度竞争、信息竞争和知识竞争。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的生存发展, 需要信息。
首先, 企业可以借助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全面了解社会信息, 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市场供求、竞争对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大环境。
其次, 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信息, 了解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需求, 了解企业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 了解内部员工的思想倾向, 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疏漏问题等。只有建立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渠道, 利用好信息, 才能适应环境, 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和活动。
(三) 咨询建议, 形象管理
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塑造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 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 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 得到社会的支持, 获得资金提供, 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 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 其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在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中以提供咨询建议的方式发挥着参谋作用。公共关系职能机构及其人员可以运用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为企业的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做出合理的决策。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性, 减少企业损失。
(四) 沟通交际, 协调关系
现代社会, 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任何组织都不能独立的存在, 必然与周围的组织或人群发生联系和交往, 相互依存, 共同促进, 共同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运用公共关系交际、协调的手段和方法, 与相关的特定公众进行广泛的密切联系和交往, 及时沟通, 减少矛盾;广交朋友, 发展横向、纵向联系, 建立友好、合作的社会关系;听取意见, 减少社会摩擦, 缓和社会冲突, 为企业落实经营管理计划搭建对外交往的桥梁。当企业遇到困难, 出现危机, 也可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伊利和蒙牛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 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经过与各方人士的协调沟通, 较平稳地度过了难关。
(五) 解决矛盾, 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遇到但又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作的, 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极为复杂, 随时可能遇到许多突然发生的、对组织发展不利的意外事件, 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爆炸、火灾、塌方、地震、水灾等等问题。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在其《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当权的人, 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并必须为之做计划一样, 认识到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也必须为之做准备, 这样做并不是处于软弱获胆怯, 而是出于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学会与命运周旋。”为保证组织的顺利运营, 企业要发挥公共关系的职能, 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和监控, 正确对待公众的不满和投诉, 解决矛盾, 处理危机, 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 在中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职业地位还不是十分明确。一方面随着公关教育的普及, 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意识不断加强, 公关咨询专家很受青睐, 被视为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高智商紧缺人才, 另一方面, 对这一职业尚没有很规范化, 社会很多人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明确, 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不良思想败坏了公共职业。很多的公关人员素质低下, 还有待提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写的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中明确的提出了公共关系职业范畴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关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主要包括游说、协调和目标性沟通;二是智力、学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 包括创意、策划、咨询以及相关事务的随机处理;三是技能和专业劳务的提供, 包括采编、设计、传播、主持、布展、礼仪以及面向公众的各种具体服务。根据这一职业范畴, 和公共关系的目的———塑造组织形象, 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 协调企业内外关系, 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企业需要借助公共关系部门与社会有关团体、政府部门、中间商、用户以及新闻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地向股东、合伙人、职工等提供准确的信息, 建立融洽的关系, 为相关的公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提升企业信誉度, 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二) 调查和了解公众的态度,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驾驭市场是任何经营企业的最高目的。然而, 其基础是要认识市场, 了解市场。企业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广泛收集市场信息, 了解市场行情, 了解市场竞争状况, 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态度和反映, 将这些情况综合整理, 及时反映给企业的决策中心, 这对于企业制定和调整经营管理计划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策划公关活动方案, 提升企业形象
公关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宣传企业、提升形象、展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机会。它应根据企业的营销总目标, 配合不同时期的社会关注点, 有选择性地制定和布置公关活动方案, 比如红牛的勇闯南北极活动、非常可乐中国红歌赛活动、汶川地震时很多企业的赞助活动等都是很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
(四) 接待来访的顾客, 消除顾客的不满
公关职能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接待客户或消费者的来访, 听取他们对企业及产品的意见, 解答他们的疑问, 消除他们的不满。为此, 企业通常将公关部的地址、电话号码公布于众, 由公关部接待来访和参观, 解答人们的各种询问。解决好矛盾, 避免发生冲突。
(五) 辅助企业做好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运作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管理是不可以想象的。而要实施管理的职能, 就离不开公共关系。特别是在内部人员的协调、指挥和控制上, 更显现出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协调企业内部关系, 更体现了人性化管理, 真正达到了内求团结, 外求发展。
随着中国公关职业化的进程, 公共关系的职业地位将不断提高, 公共关系职业将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尊敬的社会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王金兰.公共关系[M].远方出版社, 2003.
[3]、窦文友.公共关系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5.
3.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 警察公共关系
一、引言
(一)新媒体简介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新媒体(New Media)一词,从传播角度来说,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根据传播工具分类,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式。由于技术与市场的发育和党及政府的支持,新媒体近年来迅速发展,而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已成为新媒体的重要载体。
(二)警察公共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为基点的促进警察组织和其公众良性互动,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职能和活动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概括为:提高警察组织自身的影响力,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争取更大的公众支持,获得最佳的组织效益和社会效益。警察公共关系的定义告诉我们警察公共关系极其重要。19世纪末,英国学者Robert Peel在汲取英国警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即“警察是公众,公众也是警察”。这句话强调警察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公众合作,保护公共权益。
当代警局应注重公共关系的传播,利用各种媒体尤其是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媒体,将警务信息、警察权力信息(执法观念、执法态度和警察职业情感等)、警察形象信息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改善警民關系。
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都会警察局新媒体平台
(一)迅捷、简短、准确——Twitter官方主页
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是全球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它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 Twitter是一个广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移动电话中的短信息形式(推文)发布(发推),可绑定IM即时通讯软件。
大都会警局利用Twitter这一平台访问量高、影响力大、实时动态性强的特点,打造了大都会警局自己的官方主页。大都会警局Twritter官方主页关注率达4.67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使警局能够有力地占据舆论制高点,第一时间发布主要警务信息、道路交通状况、犯罪预警、犯罪线索征集等重要警务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民众配合警局的工作安排。
(二)生动、潮流、互动性强——Facebook主页【1】
Facebook(脸谱)是创办于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照片分享站点。截至2013年11月每天上传约3.5亿张照片。因此,Facebook这一新兴网络平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大都会警局创建Facebook官方主页,进一步地增加了与公众交流的途径,进一步地分享信息,以达到建立共知、共识、共感的目的。并且Facebook可以与Twritter实时同步共享信息,第一时间发布道路交通状况等最新警务信息。另外大都会警局Facebook官方主页中“点评”这一板块很有特色,公众可以在这一板块中对警员的工作、服务等做出评价、提出意见,进一步增进警局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大都会警局Facebook官方主页相册中的照片、视频也是一大亮点,视频集中有大量法律规定、犯罪预防宣传的短片,拍摄风格贴近生活,生动可感,起到了良好的公关传播作用。
(三)视听冲击,真实可感—— Youtube官方频道
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至2006年,YouTube已有4000万条短片,每天吸引600万人浏览。大都会警局有效地利用了Youtube这一强有力的视频发布平台,开辟了视频公关传播的新阵地。
大都会警局Youtube官方频道播放列表中的视频分别按“招警宣传”、 “热点事件”、“疑案档案”、“大都会警局介绍”、“安全知识教育”、“犯罪线索征集”分类,利用视频媒介极大的表现力、感染力、生动性、趣味性的特点,诱发了公众的兴趣,引起公众更大的关注,在进一步的方便了警务活动的开展的同时,提升了组织的美誉度,得到了公众更多的认可。
三、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启示
(一)公安机关要善于利用多方资源与平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可开拓思维,加强与一些新兴媒介的合作,拓宽警媒合作的广度。如上文提及的视频平台,可利用像优酷、新浪视频等受众范围广的视频平台,还可以利用像美拍这样的新兴微视频软件,随拍随发,提高使用率与及时性。我国可以创新发展更多的中国特色专栏视频,如政策介绍、警方参与活动视频等等,为民众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二)公安机关要提高已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率。公安机关开设的新媒体平台代表的是公安机关的形象,必须树立质量高于数量的观念,对于已开设的平台可以通过设立24小时运作的新闻中心或媒体咨询中心来加强责任监管,专人负责,专门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及时发布信息,对于开设平台真正落到实处。
注释:
【1】定义来自于百度百科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843376.htm?fr=aladdin
4.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 篇四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班级:09社会工作一班 姓名:许亚东学号:20094010311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网络技术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学生:许亚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9社工一班,学号200940103115)
摘要: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现状,分析信息化社会当中社会工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并由此分析社会工作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对于构建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体系,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工作;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应用广泛,例如:军事、国防、电子商务等。由于大陆的社会工作体系建设还在初步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还非常的狭窄和简单。近年来,大陆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较快较好的深圳、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实施,社工信息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系统化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宣传和交流逐年增加,社工的覆盖已经逐步成沿海扩展到内地,全国各地的大学的社工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发,这些得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信息载体和平台。以下是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和网络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的建议。
一、背景分析
(一)、国内社会工作的特点
1、改革开放前30年初期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民政部主导的与北京大学的合作而开始了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进程。按一般规律,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先有社会需求,再由民间发起,并以慈善组织出面组织对贫弱阶层的社会服务,然后再向专业社会工作转变。
2、不能说中国没有相应的社会需求。在因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与“先发”的西方国家以及“后发”的“亚洲四小龙”在工业化过程中曾经遭遇的类似的社会问题。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计划时期的影响惯性犹存,当时人们对政府和单位的信任度远远高于社会。同时,民众囿于被费孝通称为“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并没有向社会求助的习惯。
3、改革开放前30年中期 在这一阶段,以国际公认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特征作为衡量标准,去看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七个专业特征已经具备了四个:服务公共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则采取“拿来主义”;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并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教育体系,已经有18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社会工作院系专业。然而,仔细分析,上述“具备特征”又有名实不符的嫌疑。
(二)、网络技术的特点
1、资源共享,网络的出现使资源共享变得很简单,交流的双方可以跨越时
空的障碍,随时随地传递信息。
2、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数据是通过网络传递到服务器中,由服务器集中处理后 再回送到终端。
3、负载均衡与分布处理,负载均衡同样是网络的一大特长。举个典型的例子:一 个大型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为了支持更多的用户访问他的网站,在全世界多个 地方放置了相同内容的WWW服务器;通过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4、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多维化,即在一套系统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包括来自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资源,甚至同时还提供多媒体信息,如图象、语音、动画等。在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网络应用的新形式不断涌现,如:电子邮件――这应该是大家都得心应手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发邮件时收件 人不一定要在网上,但他只要在以后任意时候打开邮箱,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来信。网上交易――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其中有一些是要通过网络直接结算,这就要求网络的安全性要比较高。视频点播――这是一项新兴的娱乐或学习项目,在智能小区、酒店或学校应用较多。它的形式跟电视选台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节目内容是通过网络传递的。联机会议――也称视频会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开会。它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在于所有参与者都需主动向外发送图像,为实现数据、图像、声音实时同传,它对网络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最高的要求。以上对网络的功能只是略举一二,我们将在以后的篇幅中用更详尽的案例去充实 大家对网络的理解。
针对以上的特点,把网络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是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技术来发展社会工作也就成了当前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作者学习网络技术课程以后,提出的几点构想:
二、网络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
1、个案档案建立
社会工作领域中,社工服务的服务对象即个案,在接受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建立个人档案时必须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模式之下,个案档案的建立对时间和精力的花费多,而且在保管和交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于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特点,把个案档案建设虚拟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个案管理的效率和节约成本。
2、个案交接
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进行社工与社工之间,机构与机构的个案交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和服务的完善。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社会工作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面扩大了,那么个案的交接就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那么各地区的优势资源的利用将更加丰富。
3、网上申请
现在,有需要服务的群众获取社工专业服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社区和直接来机构进行咨询,由于社会工作在国内的服务体系和覆盖面还不健全,许多有需要服务的人没有途径来获取相关的咨询和服务,于是建立网上申请这么一个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途径获取专业的帮助,有利于社工的普及和发展。
4、案主的信息反馈和追踪
社会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案主的服务的信息反馈和追踪,对案主的服务的巩固和服务的评价和反思。现在的常规方法是通过面对面的回访来进行追踪和信息获取。然而由于案主工作等因素的变动,常常使回访变得不可能。于是,利用网络的远程信息的传递技术,使信息反馈和追踪变得更加方便和经济。
(二)、社工人才的建设
一个专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年数短,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网络技术,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于是各地的社工人才学习更加方便。同时,各地的社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挖掘各自的经验,并进行探讨,使社工的发展更加方便。
(三)、网上宣传
当前社工网站建设处在一个积极的阶段,沿海地区社工网站的建设处在一个数量上大幅增长的阶段,在很在程度上起到了宣传的作用,然而网站的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般的网站做得过于简单且栏目单一。专业社工网站少,很多社工网站都是依附在其它政府或服务机构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上宣传的作用。于是,应该在网站建立上投入更多的经历和人才。
三、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应用的建议
政府加大重视和资金的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于是要把网络更改好的运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必须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只有政府部门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网站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社会工作的专业交叉人才,专业人才致力于网络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得天独到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借助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
四、结束语
学习网络技术,我发现现在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意识到网络技术在本专业应用的重要性,它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思路。同时,感谢聂老师提供这么好一个平台,让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体系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5.管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篇五
公安工作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公安工作的基础和重点在派出所,派出所是集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为一身的综合性战斗实体。派出所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治安管理, 防范和打击犯罪;其次是办理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 办理案情一般无需侦查手段的刑事案件,并协助侦查部门侦破其他案件;最后是科学管理户籍, 服务好居民。如何管理好一个派出所是一门大的学问,现结合管理学中的知识来阐述执行力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在公安工作怎样才能高效贯彻执行力呢?
从管理学上讲,执行力就是员工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从公安工作上讲,执行力就是民警尽职尽责处理工作中的一切问题。派出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和依托,而能否高效贯彻落实领导的想法、目标、方向,最基本最重要是改造民警的思想----有执行力文化。
先从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来阐述执行力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指的就是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在管理学上,简单点讲,人员就是指用正确的人,战略就是指做正确的事,运营就是指把事做正确。并且指出,战略正确与运营正确只能由人员来保证,否则,战略一旦错误,运营越积极,企业陷入的处境就越槽糕。所以,执行力的三个流程的先后顺序应
该先是人员流程再是战略流程最后才是运营流程。从公安工作上讲,就是最合适的人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贯彻执行破案计划。
(一)、人员流程
人员流程就是积极选拔合适的人员到恰当的岗位上,并不断训练员工的执行能力的流程。从公安工作上,简单的讲就是“各安其位”。具体点讲首先要营造民警的执行力文化。切入点:着手挑选在个性上追求完美的人才,信任他们,并不断地培养他们的执行力文化。培养执行力文化首先从思想、心态上抓起,迫使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慢慢地培养这种思考氛围。要培养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培养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习惯:现实与“目标”比较如何?其次要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习惯:造成结果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追根究底,将原因结构起来,找出真正的原因。比方说,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动机意图是什么?最后要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自己有什么“方法”?在别人那里学到什么“技巧”?总之在营造执行力的环境时,领导者要及时跟民警沟通,及时做好民警跟全局的愿景连接的思想工作,致使民警养成从上到下的执行力文化。同时,也要倡导“一帮一”以老带新的机制,培养和提高民警的能力和素质,做到将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领导者。总之,一切从民警思想上改起,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杜绝掩盖事实真相,及时准确的撤换不合适的民警,真正做到所有民警“各安其位”。
(二)、战略流程
战略流程就是明确目标和确定方向所做工作的流程。联系到公安工作,它指的就是根据案件的证据锁定嫌疑对象及采取的合理战术。细化讲的就是首先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并为每一个目标寻求一个切入点并附带方法。在确定目标及方法后,人人都要将明确的目标解码成具体工作的派遣单,并要保证确定计划方法所必备的条件与资源。重大案件的计划中都要做好放大失败的机率和预留最坏状况的退路,比方说,上访事件与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暴力冲突等。在贯彻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困难、错误都要事先仔细评估和预想对应的方法。总之,在执行之前,设想所有尽可能发生的预案,比方说,以办理吸毒案件为例,首先确定抓获吸毒人员的警力、办案的装备(警车、办案电脑、打印设备等)是否齐全并保证正常运转,接着以抓获---调查取证---民警办理---法制审核---依法处置法律程序办案。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附带案子的切入点及注意事项。在办案中,要事先想好有关涉嫌吸毒人员不配合民警调查或耍无赖的心态,涉嫌吸毒人员的身患传染性疾病、涉嫌吸毒人员为逃避打击自我伤害等特殊情况的预案,对所发生的事情,心里要有对策,如有发生,应及时作出正确的处理并向上级领导汇报。总之作为人民警察,就应该要从老百姓最希望的事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事改起。
(三)、运营流程
运营流程在管理学上指的是员工在执行时,每一个阶段都能一丝不苟地切实执行。运用到公安工作当中,就是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对案情及时跟进和反馈。执行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运营,战略讲的再漂亮没用,问题是能不能有效执行,先是执行也不够,重点是有没有偏差或脱钩。联系到公安工作,在侦破一起案件时,在民警执行战略战术时,领导者要不断紧盯和跟进。在紧盯的过程中随时调整战略战术,民警要及时将案件发生的最新情况回报给上级领导,领导随时紧盯案件的最新动态,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在一定阶段过后,民警要对工作中的误失、疏忽、敷衍、损害要诚实的总结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在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事先出台的公安管理制度去执行。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并在考核后提拔真正有执行力的民警。
总之,人民警察,就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6.共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篇六
〔关键词〕共情;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
一、共情的概念
共情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个概念,是心理咨询中最主要的因素。1961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大师罗杰斯在他的《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一书中指出,共情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也就是说,如同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对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准确以至于有犹如亲身体验的了解。
近百年来,国外学者对共情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学者也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对共情展开了一些实证研究。多维取向的共情研究者认为,共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辨别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以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是共情的认知成分,反应他人情感的能力是共情的情感成分,共情是这三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共情是暂时放下自己原有的价值体系,跳出自己本来的参考框架,设身处地地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观念,仔细辨别他人处在何种情感状态中,感同身受地体验并准确地反应出他人的真情实感。
二、共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
共情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咨询师心理咨询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特别是中小学班主任来说,在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共情这一概念无疑能促使育人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规定明确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首先是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班主任可以借助于共情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态、学习与生活状况。共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共情的态度赢得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其权威的地位更是坚不可摧,学生服从班主任的管理是毫无异议的。然而,学生毕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想法和观念,班主任在教育与管理学生过程中难免与之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人甚至用皇帝与臣民、警察与小偷、医生与病人这样的比喻来形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见师生关系之僵化、师生情感之疏远甚至对立。这样的师生关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要使僵化的师生关系变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共情不失为一剂良方,因为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和感同身受是赢得学生信任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最有效途径。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样一种观念。在教育及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始终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仔细揣摩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一份理解、尊重和接纳,这样才能自然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班主任尤其要选择共情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学生,让学生信任自己、亲近自己,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铺好基石。
2.共情的技巧指导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作沟通交流是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和教育的必备方式。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能与班主任交流,期望老师能帮助自己成长。然而,现实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畅之处。班主任找学生进行谈话,要么是学生根本不愿意听或不愿意敞开心扉说,要么是班主任一堆大道理往学生耳朵里灌,这种沟通方式的效果可想而知。
有效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教师会听,用共情的技巧倾听。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光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这些道理学生都懂,但他就是做不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呢?先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班主任暂时放下自己作为教育者所拥有的价值观,用学生的大脑思考他的想法,用学生的内心感受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想法,接纳他的情绪,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放下防御,敞开心扉,说出他真正想说的话而不是应该说的话,教师才能听到真话而不是套话。道理只有学生真心实意地从自己口中说出来,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这样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
三、共情的具体步骤
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首先要有共情的意识和态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教育上而不是急于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某位学生作业没有完成却在抄同学作业,班主任把两位学生都批评一通,告诉他们抄作业是不正确的行为,用写检讨书的方式进行惩罚,禁止他们以后抄作业,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只是解决了具体问题,但很难保证这位学生下次不再抄作业。如果班主任有共情的意识和态度,就不至于用简单的批评教育来解决问题了。
香港学者林孟平认为,共情首先要辅导者暂时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这就要求班主任卸下班主任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积极关注学生这个个体。如果发现学生抄作业,则要对学生抄作业这个行为表示好奇,要有深入了解的欲望,而不是用既定的传统标准直接判断抄作业就是不对的,就是要接受惩罚的。
其次,要做到共情式倾听。当班主任暂时放下主观参照标准,对学生所说的表示感兴趣,积极关注,那么学生就愿意说,愿意被了解。不管学生说了什么,对所说的内容不需要根据班主任头脑中的价值标准作出好与坏、对与错的判断,要保持价值中立,但是对学生言语中所流露出来的情绪要保持高度敏感。所谓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要聆听和辨别学生话语中的情绪以及话语背后的情绪。
最后,共情认知和共情情感。班主任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的价值参照标准来体会学生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体验的情绪又是什么,并将自己的感受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还是来看抄作业的例子。从学生的价值标准出发,抄作业很可能是因为作业不完成会面临较大的惩罚。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学生也不例外。为了避免惩罚,他选择抄作业。在抄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情绪很可能是内疚,这一步是共情认知。接着班主任要把自己感受到的这些情绪和想法清晰地传递给学生,这时,学生会深深地感觉到老师的真诚、亲近和温暖,老师是多么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自己抄作业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情。有了这些情感铺垫,接下来,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依照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共情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技术,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有效的教育方式,更是班主任的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南京,210044)
7.关系营销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 篇七
所谓关系营销, 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 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双向沟通与信息反馈、合作与双赢、与利益相关方建立情感联系、动态把握与改进是关系营销的主要特征。关系营销的核心是与顾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即关注与顾客之间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的交互, 通过各种道义的、感情的方式建立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较强的参与情感与归属感, 建立顾客的情感忠诚。
二、关系营销在企业招聘中的运用
企业招聘的关系营销就是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 企业通过各种招聘渠道与潜在人才供给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以此提升招聘的有效性, 保证企业招聘工作的顺利和满意。按照招聘方式和对象的不同可将招聘的关系营销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校园招聘的关系营销。
校园招聘的关系营销的重点是人才吸纳与品牌营销并重, 即不仅把招聘作为选拔合适人才的机会, 更是把校园招聘作为一个传递企业产品信息、传播企业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理念, 扩大企业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1) 针对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关系营销。针对毕业生的招聘首先要加大招聘宣传的力度, 其次在招聘宣传的内容上应结合毕业生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的宣传, 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根据“中华英才网”《2007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 影响大学生选择最佳雇主第一名的原因中, “培训发展机会”因素比重最高, 约占6 1.6%, 即应届毕业生往往对个人职业的发展机会更为看重, 因此企业的宣传应重点介绍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各种提升能力和促进职员成长的培训;在宣传中, 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感染人;有效利用多种工具、多种方式以活泼、轻松的方式传递企业理念。最后, 企业可以开展体验计划, 邀请目标候选人到企业进行短期考察, 在考察期间通过与员工的接触、职业生涯规划座谈等逐步建立其目标候选人的情感认同。
(2) 针对高校低年级学生的关系营销。很多知名企业都把实习生计划列入了企业的招聘实践。如中海地产针对1年~2年内即将毕业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在校大学生, 举办“职业发展研习营”, 实施精英式人才培养, 内容包括理论与案例教学、模拟公司经营管理、多地域项目地盘研习、岗位实习计划、课题研究等,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吸引到学生的关注, 又能发现优秀人才, 一举两得。
此外, 企业可以以开放式接待外部参观访问的方式, 进一步推广企业品牌, 通过营造特色企业文化氛围等增强企业品牌的感染力, 让更多的潜在应聘者形成良好的企业品牌认知。
2. 经理人招聘的关系营销。
高级人才的招聘较储备人才的招聘有更大的难度, 首先是如何发现和接触到目标候选人, 其次是如何与目标候选人建立互信与互相认同的感情联系。因为高级人才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较储备人才更为强烈, 个人层次的提升也使得其在挑选雇主的时候会更多强调尊重与认同。结合这些特点, 企业招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关系营销。
(1) 建立人才数据库。惠普的人力资源部门已在4年前就着手在互联网上发展履历表中心, 各部门的经理可随时入数据库。经过面谈的人的履历表, 都会加入经理的面试结论, 有些不错的人才, 前次面谈因名额关系未录用, 其他经理可立即搜寻出来, 直接约谈。
(2) 多渠道进行创新性招聘, 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目标招聘者的联系。高级人才由于已有一定工作的积累, 对新的机会的把握更注重自身与企业双方在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相互适合和匹配上, 因而要打动这些高级人才的心, 是需要企业不再把招聘看成是一时的过程, 而是企业经过长期计划、并不断经营和改进的过程。
创新性招聘要求企业的招聘人员超越招聘流程, 整合内外部资源, 培养内部猎头实现招聘目标。在外部招聘中, 可利用各种非正规的渠道, 如多参加行业人士各种类型的聚会和沙龙等, 加强行业联系。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招聘关系营销人员, 登陆行业精英经常光临的网页和论坛或在专业的网站及论坛上发表文章及留言, 扩大此行业的人际网络。在内部, 鼓励和奖励内部职工推荐优秀人才。
将发现到的业务精英信息存入公司的人才数据库, 在节日等发送真诚的祝福短信, 进行持续关注;阶段性地将公司发展情况与招聘职位等信息发送给相关人才。
3. 内部招聘的关系营销。
内部招聘的关系营销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在有职位空缺时, 首先考虑内部补充;其二是在内部职员招聘受挫的情况下如何消除其负面影响, 激励其努力工作。对于后者, 企业可进行针对性的沟通, 说明不符合的理由, 并针对该员工欠缺或不足的方面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供受挫员工参考, 变消极处理为积极引导。
4. 招聘关系营销的支撑。
企业的招聘关系营销除了要进行招聘观念更新以外, 还需要一系列因素的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的招聘文化;科学合理的胜任力模型;专业的HR形象和对招聘的细节把握。
参考文献
[1]庄勇黄珈庚彭博:校园招聘, 人才吸纳与品牌营销并重[J].人力资源管理, 2007, (08)
[2]关立:试论企业人才招聘的创新[J], 甘肃冶金, 2008, (10)
[3]王妮娜: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问题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 (09)
[4]贺炳红:招聘流程的六个重要节点[J].人力资源, 2008, (01)
8.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歌唱 语调 语气 关系
歌唱艺术是通过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和深化音乐主题。想要准确地表现出歌词的意境,就要把握住歌曲中语言的语气,歌唱的重要环节就是认识了歌唱中的语气。假使语气处理不合理不到位,歌唱也就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艺术效果,对歌唱语气的研究,能使歌唱语言的内涵更为丰富,歌唱艺术表达更为完美。
一、语调、歌唱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民族语言当中的语调一般是由句子当中的句调的升降、音节读音的特点以及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因素构成的。歌唱的语调要想掌握好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要表示一个句子的高与低,长与短,轻与重,快与慢的变化,要把他们区别开来,接着进行语言唱腔旋律形态的分析与处理。也就是首先要对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短语有明确的心理意识。把句子中音节和音节之间的大小差异是句子的语义相关的间歇停顿了,为了准确地从语调的语义表其含义。
准确熟练地把握好乐谱是重中之重,演唱的基础正是来自于歌词,声乐艺术除了本身具有的美妙、动人之外,他最重要的魅力就是听者们可以通过歌词的语言与歌者进行最直接的交流。要准确地拼读歌词,准确地发音,充分地理解每一个单语的意思,字对字的进行翻译。然而,西方语是多音节语言,因而在发声的时候辅音一定要清晰,位置一定要靠前,元音一定要明亮,音色一定要纯正,演唱的时候声音要连贯、圆润、饱满。再者,音准与节奏的正确度,也将会使歌者对作品的表达意境受到直接的影响。
要想提升内在的艺术素质,在演唱艺术歌曲时就要要求演唱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再经过反复不断的实践,而树立良好的表现能力以及适度的表现欲,拥有舞台上能够自我控制、自我驾驭作品情感的能力,还要能对作品产生丰富的形象思维以及创造能力,更要有能适应舞台、适应听众的能力。只有演唱者具备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思想,并且对生活、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存在较高的歌唱技巧和较深的艺术造诣,还热爱声乐事业,这样才能将艺术歌曲中最深厚的美体会透彻。
二、语气、歌唱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气作为语调传递信息中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话的人从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语音学里边是这样说的,句子中的语调构成了句子的语气,他指的是说话的人说出的语调里面的声音特征;另外他指的是由说话的人在说话时候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构成的,所谓语气的实质。句子的语气实际上就是说话时的情感和态度,是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一定的语调形式而达到的表达。在歌唱中我们就要有的放矢对句子的语气要准确地理解,继而通过语音形式表达出其意蕴。掌握好语气须注意几点 :
找到语调和语音短语之间情感与态度里的必然联系,得出句子中语气的正确理解。在一般情况下,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必然的联系着他说话时的语调,语调,情绪张力增加激昂时,声响度增加;情绪抑郁症低落时,声响度减小;如果是非常气愤的时候音节的振幅就会大大增加,当与你和别争论时语速也会变得很快音量提高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了解说话的人在说话时候的情感和态度与句子的语调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样我们就很简单的从中了解到了句子所表达的是一种心情、一种态度。例如,在歌词 “我爱河五指山”中:“啊,万泉河,红色的江山我们保卫,红色的钢枪永在手中握。”此歌曲的高潮音乐起伏就比较大,通过语调、语气在句子中的特点能够使旋律更加的流畅、开阔、开放。作曲者正是运用了这一点。“啊”的这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正是画龙点睛之处。作曲者是在高音的延伸部分,将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当在“红色的江山我们保卫”唱出时,一要注意使用这种解决情绪明朗高亢的声音表现,另外,要使那种正气凌然的样子表现出来。“钢枪”特别的强调这两个字是要让坚决果断的语气显示出来。
结合理解乐句的词汇构成与结构形式而对句子的语气做出正确地理解,让其表现在演唱的声音形态中。语音学里边表明:句子的语调和句子的词汇构成、结构形式是相对应的,假使句子的语调不相同,那么语言情感和态度的表达也必然不相同,而句子的语气也就更不相同了。但有些时候即使语句的词汇构成相同了,假如改变了句子的结构形式,那句子的语气必然还是会改变的。如:①这片土地生我、养我。②生我是这片土地,养我是这片土地。这两个句子含义大体相同,但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句子的语气。第一个句子语气较平淡,陈述的是一种事实。而第二个句子就突显出了 “生我”与“养我”两个词汇,明显的热爱、感激的语气在句子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歌唱的时候歌词的声音强度和力量必须突显出来,这样才能使这种语气准确的表达出来。
据了解,认知非言语因素,对乐句的语气做出正确地表达与理解。心理学研究里表明,当个人身上存在状态的情感时,个体身体外部的变化往往会很明显,这种变化就是“表情”,当在声乐表演的时候,要想使言语化的表情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往往需要将语调、语速、语气、语势、停顿等的变化与音乐化的有机结合;然而非言语化的表情传达出来往往是在表演时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眼神等这些因素所形成的人物的内心活动。当两种因素相互融合时,紧密联系句子的语调与表演者的内心活动状态、情感和态度的表达,而达到对句子的语气准确理解的目的。
三、结语
歌唱艺术作为综合音乐元素的结合体,人们日常生活中就隐含它的魅力,常被应用在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中的语气和语调中,词曲音乐家把它们加以典型化的加工、提炼,一系列有组织、有规律的音响在社会生活中升华的感情里形成。语言的情感内涵通过歌唱者能完美、准确地表达出来,从欣赏者的听觉中表现出来,唤起了听众的情感和共鸣。
参考文献:
[1]郑茂平.声乐语音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9.偷梁换柱在销售书籍工作中的运用 篇九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偷梁换柱赚钱的案例很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有点我得申明下,就是我现在说的偷梁换柱不是社会上一些以次充好、雇佣托儿、采用黑心手段这样赚钱。我说的偷梁换柱是指从积极意义方面运用,就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陈出新,长久的占领市场。现在我就假设我是一名刚进出版社从事销售书籍工作的职员,怎样运用偷梁换柱这一计谋尽快脱颖而出,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
首先,偷梁换柱是一种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的前提是要对自已的书有详细的了解。比如说出版年月,也不是说越新越好。就拿企业管理类书籍来说,企业管理是工业革命后,企业产生出现的科学。所以它的发展历程就那麼2百多年,这两百多年内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不会和电子产品一样更新换代那麼快的。同时作为从事销售书籍工作的职员的我们来说,要想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还有一个就是对顾客的了解。了解他们从事什么行业、了解他们最近有什么工作要做、了解他拉的阅读习惯、了解他们的收入状况,以及他们要什么样的书籍来充电.....只有真正的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好推销工作。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制造出新的书籍献给读者。这样自己的销售工作一定会做得更上一层楼,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也是可以指日可待的。
其次,偷梁换柱是一种不断更新自己的服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服务,就要使自己做得更好。态度是决定服务,服务态度是决定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基本要求。作为从事销售书籍工作的职员的我们,必须抱着一颗真诚的心,诚恳的对待客户,对待同事,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把你当作朋友。业务代表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素质的体现,是连接企业与社会,与消费者,与经销商的枢纽,因此,业务代表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销量。当然我们也要自信。因为信
心是一种力量。自信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每天工作开始的时候,都要鼓励自己,我是最优秀的!我是最棒的!信心会使你更有活力。同时,要相信公司,相信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是最优秀的产品,要相信自己所销售的产品是同类中的最优秀的,相信公司为你提供了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要能够看到公司和自己产品的优势,并把这些熟记于心,要和对手竞争,就要有自己的优势,就要用一种必胜的信念去面对客户和消费者。作为销售代表,你不仅仅是在销售商品,你也是在销售自己,客户接受了你,才会接受你的商品。
最后,偷梁换柱是一种不断的长久的占领市场。长久的占领市场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做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总结销售经验。每天都要对自己的工作检讨一遍,看看那些地方做的好,为什么?做的不好,为什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才能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提升能力,才可抓住机会。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是有心人,就一定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作为一个刚进出版社从事销售书籍工作的职员,客户的每一点变化,都要去了解,努力把握每一个细节,做个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己,去开创更精彩的人生。
10.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
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也是一项科学活动,是人类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意识、有理想、有情感的人,有其自身生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特点,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工展班任主工作,将获得可喜的效果。
1 净化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师高尚的情操通过教育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灵魂得到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个人主义私欲,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应具有哪些心理品质呢?
日本心理学家进行过不少抽样调查,结论是我国心理学家对若干名优秀教师、辅导员的调查情况大同小异。中小学生喜欢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处事公平合理的教师。
所以有的家长说:“孩子交到哪位教师名下,等于再投一次娘胎。”许多学生也怀着这种心情,每当一位新教师快要走进教室,走进他们的生活时,他们都满怀热情的翘首以待,有人说:“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颇有道理,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感染,而达到“润物细无声”,“大浪淘沙见真醇”的特殊效果。
2 皮格马利翁应――朽木可雕,顽童可教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罗森塔尔和D・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希望,在某种情况下会对学生智力测验分数产生影响。这个现象与传说中的古希腊国王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塑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倾注全部心血使之获得生命,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将罗林塔尔实验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功能不仅能改善师生关系,而且更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进取的信念。
在现实教育情况中也是如此,教师一旦认为某个孩子是好学生,那么,他对那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看着顺眼,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给以良好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如赞许的点头,肯定的眼光,令人喜悦的手势等等。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尊敬、信赖和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上述期望的效果。
期望心理是师生间爱的一种双向体验,因为它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特殊的言传身教,因此,当这种“传”与“教”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时,就会产生你期望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难免要遇到后进生、顽童,对他们应多鼓励、多诱导,切忌对他们鄙视、冷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对任何学生抱有信心,把希望的阳光洒在每个学生心灵上。
3 碰撞效应――真出自辩,去伪存真
物体碰撞,由于力的`作用,留下了痕迹,碰撞越强烈,留下的痕迹也就越深。同样的道理,两个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那么对一个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就会更深刻,更全面。这种现象,我们可称之为碰撞效应。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所兴起的讨论法或问题讨论法,就是碰撞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一种表现。
学生对问题进行辨析、讨论、争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这便是观点与观点在思想上碰撞,碰撞愈激烈,便会腾起灿烂的火焰,这就是真理的火花。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利用班会课或课余时间经常开展讨论活动,如对“改革前后的对比”讨论,可使学生懂得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决策的英明;对“正宗文学与色籍”的讨论,可激发学生读好书的欲望;对“异性相吸吗”的讨论,可使学生顺利渡过青春危险期等等,“防人之口,甚于防川”,这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让学生“宣之于口”再“成而行之”,学生将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4 浸润效应――由点及面,统筹提高
图画大师最喜欢浸润这一笔法,在宣纸上,用饱含墨汁的笔着一点,将其浸润开去,然后稍加勾勒,便可成为一幅浓淡相宜,层次清晰的画面。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也往往通过教育某一个或少部分学生而带动全体学生,或者通过处理偶发事件而预防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浸润效应是教育中的举一反三,潜移默化的一种反映。因此,它要求班主任应具有深入洞察问题的能力,学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异常反映,如果班主任稍加忽视,往往会殃及全班,不可收拾。掌握好浸润契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生遇到了困难和不平,教师尽心帮助,使他露出了欢欣的笑靥。那么这位老师便可获得全体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便是浸润效应。及时地表扬好人好事并身体力行,这是浸润效应。含而不露地批评一种坏现象,渲染出富于联想,自觉地矫枉过正,一种柳暗花明的教育效果便会应运而生,这也是浸润效应。
浸润效应的一点关键,它要求班主任要用诚心去“点”,点得真,点得稳,点得实在,乱“点”,便是“葫芦僧错判葫芦案”了。情灌一点,把握一点,由点到线,由点及面,便会使你的班级工作得以统筹安排,全面开展。
11.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智猪博弈;扑克牌讹诈游戏;军备竞赛
一、“囚徒困境”与美苏争霸
国际关系的军事领域中,军备竞赛是博弈论“囚徒困境”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军备竞赛中最经典的案例应属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当然,美苏争霸的背后有着非常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单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由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策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状态,使得当时作为全球两个超级大国的美国和苏联,面临着扩军或者裁军的“囚徒困境” 选择。美苏双方由于对对方决策的不了解,和对国际社会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恐惧,都不会轻易选择裁军不设防,反而会选择扩军。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选择裁军不设防,而苏联选择扩军,则美国可能遭受苏联的压迫侵略甚至丧失主权,反之亦然。因此,尽管博弈双方都清楚扩军和军备竞赛会损害和消耗本国经济实力,却不得不勉为其难。我们应该看到,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其实是一种非零和博弈。而解决“囚徒困境”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外力介入即导入新游戏规则的制度约束,增加“背叛”者的成本。在军事领域,“囚徒困境”下的博弈并不鲜见,事实上一战、二战的爆发都是这种博弈更极端的表现方式,直至由原先军备竞赛的非零和博弈,转化成战争冲突的零和博弈。在现当代国际社会中,避免这种零和博弈的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战争法的制定对国际策略空间的参与者给予游戏规则上的约束;二是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三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来看,美苏争霸中,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的约束。一方面由于核武器等的出现使得战争成本过高,因此没有从军备竞赛升级成更极端的战争冲突形式。
二、“智猪博弈”与小国的军事结盟策略
根据“智猪博弈”的原理,选择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搭便车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1965年于《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基本含义指的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在实践中善于投机的企业常常充分利用外部性而坐收渔翁之利。在军事领域, 搭便车的方法运用比搭便车理论的提出要早得多,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弱国选择通过合纵连横,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借用强国的实力,来维护本国的生存。在近代,由于列强争夺全球资源,国际间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很多国家由于国家安全面临挑战,往往会选择结盟战略。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的政治》中指出:“国际政治的最终目标不论是什么,但权力总是其最直接的目标。争取权力的斗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否认的经验事实”。近代以来的军事结盟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国、强国之间因需要达成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强强联盟,还有一种便是小国、弱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便车”寻求大国、强国的保护。这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兵者,国之大事”,在国家安全方面,是绝对不等同于企业的盈利和运营。将本国的军事安全“搭便车”一味委托给大国、强国,虽然暂时节约了国防和军备开支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是相当危险和不明智的。因为在现实当中,一旦战争的危险来临,没有那一个大国会为了与本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弱小盟友火中取栗,二战前东欧的很多小国将国家安全完全依靠于英、法等强国的保护,结果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之下纷纷沦陷便是深刻的教训。因此,在军事领域,“搭便车”策略不是不可以使用,但是不应该轻易放弃本国的军事实力而完全依赖别的国家保护,毕竟“智猪博弈”模型也是建立在一定前提条件之下的。
三、“扑克牌讹诈游戏”与慕尼黑谈判
“扑克牌讹诈游戏”是模拟策略博弈的一种模式。游戏中根据“理性人”假设,甲抽到黑牌至少可以赢a根火柴,所以一定会博,如果抽到红牌则面临认输的“不讹诈策略”和继续博的“讹诈策略”两种纯策略;而对于乙来说,只有甲博时才获得影响一局博弈的机会,此时乙也有两种纯策略,即只要甲博就要求摊牌的“摊牌策略”和只要甲博就认输的“不摊牌策略”。
而这种“扑克牌讹诈游戏”在近现代军事史上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二战前英、法两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政策的顶点——慕尼黑谈判。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两国为了达到避免战争爆发的目的,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协定不仅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还丧失了捷克斯洛伐克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协定签订后,从慕尼黑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然而 1939年3月,希特勒即践踏在《慕尼黑协定》中承诺的国际保证,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该协定的签订不但没换来张伯伦所宣扬的“一代人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事实上,在慕尼黑谈判中,纳粹德国希特勒得寸进尺,出尔反尔,一再地进行讹诈,英国首相张伯伦却始终选择退让而不是摊牌,用原则换取暂时的“和平”。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张伯伦输掉的是军事外交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要紧的一次外交博弈,而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二战时期英国著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指出:“《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
四、小结
由于在国际关系的军事战略领域中,常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因此需要决策者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
12.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二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而特殊的人际关系, 如果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 那么这一关系就是典型的助益性关系。师生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习成效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与教师保持良好关系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更优秀, 个性更开朗, 能够与同学保持更良好的关系。如果比较同一学科不同教师所教授的班级, 那些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所带的班级, 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尽管一些采用强制手段的教师也做到了这一点, 但从长远来看, 这种方式往往不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事实上, 人们尚未在实践中将师生关系建构看作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1 助益性关系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大量研究显示, 由于家庭教养和学校教育的失败, 不少学生的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 不少中职教师并未从推动学生自我成长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是将重点放在学生行为矫正方面, 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
在中职教育中, 教师直接提出的行为要求往往不能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指责, 直接的行动要求或是建议, 甚至学生基于对教师的好感, 为达成教师的期望而“自觉”做出的行为改变, 都无法使学生稳定成长。因为这些影响都是外在的, 无论以什么方式出现, 实际都是从外部对学生的控制。无论学生是被动, 还是主动地接受这种控制, 本质上都是他在适应这种控制的要求。例如:一名为达成教师期望而努力学习的学生, 如果学习动机不能转变为自我需要, 他所做的不过是表现得令教师满意。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其实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控制这名学生。一旦这种控制消失, 这名学生往往就会回归最初的状态。真正使学生不断成长, 甚至在离开学校后支撑其终身学习的是自我需要。因而, 教师建构助益性师生关系的目的是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个提供心理支持的成长环境, 以促进学生成长。
2 助益性师生关系的特征
罗杰斯明确提出, 助益性关系适合以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为目的的师生关系。如果能在中职教育中构建助益性师生关系, 将能促进学生成长。在中职教育中, 这一关系有如下特征。
2.1 安全性
作为以促进成长为目的的人际关系, 助益性师生关系应当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师生关系中的威胁并不只是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压迫感。人因为对陌生事物的未知而感到恐惧, 在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掩饰真实情感, 哪怕只是无意识的掩饰, 也会让学生感到不安, 因为他需要揣测教师的真实想法, 且不确定自己的揣测结果, 这样学生就无法在师生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外部的目标和评判使人失去安全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当个人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2]。这是个人内心自发出现的一种积极的自我驱动力量。如果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足够的条件, 他就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而条件不足时, 外部目标只会使学生感受到压力, 往往会应付那些要求, 而不会从中成长。如学生往往不能从考试中成长, 当面临考试时他们想尽办法记住考点, 甚至不惜作弊, 但考试结束后就很快遗忘这些知识。而学生往往会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学习, 以满足自我需要。
具有安全感意味着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发展自我是最好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在师生关系中获得安全感, 这种动机就会逐渐显现。
2.2 助益性
对学生而言, 最大的支持来自教师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评判式的分析, 而是站在当事人角度的共情。当教师站在学生角度, 去感受脆弱、愤怒和感伤, 教师便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 与他们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当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理解, 他的内心就有了一个同伴, 这个同伴能够帮助他理清混乱的思绪。
接纳和理解往往同时出现, 会成为一种助益性力量。如果教师进入了学生内心, 感受到学生的负面情感, 却依然认为这名学生具有自我价值, 那么这名学生将感受到支持, 觉得获得了一名心灵的同行者, 便有足够的力量支持自己。
如果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做到真诚, 学生便总是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理解和接纳, 这样教师将获得学生的信赖。因为教师的存在, 学生内心获得了安全感, 而这种安全感将使其不再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 也不再害怕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由此学生能够自信地完善自我。
教师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成为学生心理的支持者和坚强的后盾, 使学生自信地踏上自我成长的道路。
3 由教师主导的助益性师生关系
要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建构助益性师生关系, 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真实的教育情境纷繁复杂, 但一些原则性要求是共通的, 这些要求为教师指明了方向, 教师必须尽力接近助益性师生关系中那个需要的角色。
3.1 表现真诚
在与学生交往时, 教师要展现真实的自我, 以获得学生的信赖。展现真实的自我意味着教师要了解自身的真实情感和需要, 并使自身情感和表现相一致。如果教师掩饰自身真实想法, 学生就会感到交往的威胁, 从而心有防备。这样的师生关系无法促进学生成长。
做到真诚, 对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 教师要探寻自身真实情感, 做到真正认识自己。然后, 要敢于真诚面对。如果要教会学生正视自身需要, 那就必须先肯定自己。教师有责任向学生真诚地传递信息, 而不是掩饰自己的负面情感。
3.2 缩短心灵的距离
教师要敢于在交流中流露自己的积极情感。如果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用自己的博大胸怀去接纳他们, 给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 那么教师所期待的成长就一定会出现。
3.3 保持自我情感的独立
教师的内心要足够坚强。在与学生的共情中, 教师要保持自我情感的独立, 使学生借以获得坚定的情感支持。只有教师感受到自我力量时, 他才有能力理解和接纳学生。
这种独立源自教师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它使教师允许学生寻找自己独特的成长道路。无论学生是诚实的还是虚伪的, 是幼稚的还是成熟的, 都无法对教师的自我价值产生威胁。这使得教师不会因为担心失去对局面的控制, 而要求学生与自己保持一致。
3.4 帮助学生理解自我
教师要完全进入学生的情感和个人世界, 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 帮助学生理解自我, 即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而不是从自身角度评判学生。
3.5 接纳整体的学生
教师要将学生的个人世界和情感视为一个整体。罗杰斯认为:如果我的态度是有条件的, 凡是“我”不能充分接受的经验领域, 他就不能有所变化和成长[3]。而整体主义观点认为, 一个人的个人世界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3]。情感亦无好坏, 同一情感, 在一种情境下称为固执, 而在另一情境下称为坚持。需要改变的不是情感本身, 而是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如果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展现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他便会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榜样。
3.6 给予学生安全感
要使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并妥善处理他们内心的情感冲突, 促进其成长, 教师就必须使学生消除师生交往中的威胁感。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教师需要重塑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学生更愿意教师展现“伙伴”的形象, 这为助益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创造了条件。
3.7 拒绝外部评价
罗杰斯认为, 外部评判无法促进个人成长, 因此, 它不是助益性关系的要素。他认为:从长远观点来看, 一个积极的评价与一个消极的评价一样, 都具有威胁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成长, 使他们珍视这种成长, 而不是主观地为学生“构想”一些所谓的成长, 帮助学生了解到要对自身成长负责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学生怎么看待进步, 如果这个进步获得学生的认同, 就会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如果只是得到教师的赞许, 那么学生就会更倾向于迎合教师的要求。
3.8 注重师生平等
仅想要改变学生的意愿不可能使教师与学生平等, 如果学生变成一个教师要加以改变和评判的客体, 就注定使学生感受到压力。反之, 那些得到教师真心欣赏的学生获得了稳定的进步, 说明在教学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平等交往十分重要。
这些要求为教师建构助益性师生关系指明了方向。首先, 创造一种促进学生独立成长的关系取决于教师自我成长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心理必须不断成熟。其次, 教师必须转变固有观念, 认识到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可以为这一过程创设条件, 但无法直接主导这一过程。最后, 教师应排除一切来自外部的干扰。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避风港湾, 为他们抵御那些不良影响的侵蚀。
建构助益性师生关系使得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这种成长将伴随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但同时也让教师体验到促进学生成长带来的成就感和自我成长带来的充实感。正如罗杰斯所言:“我们面前展示的将是一份充满魅力的终身职业, 它将会不断扩展我们的成长空间, 并永远激发我们的成长潜能。”
关键词:助益性关系,中职教育,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生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3.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三
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的小品《村里有个大明白》一出场夸张的肢体语言 “„„不打针不吃药,就是跟你唠,给你做话疗”、“没病还总想吃药,就是心态不好”典型的赵本山语言引起了晚会一片笑声和一阵阵掌声。这是小品艺术的感染力发生了作用,笑声、掌声反映的是一种艺术表现与人的情感的共鸣。由此“话疗”一词成了一种流行语。但为了书面语言的严肃性以及与“化疗”的区别,本文还是觉得使用其全称“话语疗法”比较得当。
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治水的秘诀就是疏导,而也有一句古话“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这些人们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在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运用于教育,其结果将会是怎样的呢?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像洪水一般总是泛滥成灾,引起红色警报,那么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是“堵”还是“疏”?如果学生总是调皮捣蛋或成绩不见长进,你是拎过来呵斥一通,还是循循善诱?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人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学会与学生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或者说要尽可能的贴近他们,只要注意方式和恰当时机,不仅不会丢失自己的威信,而且可以让学生们越来越信服于你。这就是采取的第一处态度----疏导。而疏导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谈话,有针对性地聊天,即“话语疗法”。本文将就话语疗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成功运用作一些探讨。
一、“话语疗法”的历史由来
讲“疗法”听起来挺刺耳,一般这一范畴总是与病症相联系,让人不是很舒服。而且在赵本山小品出来以后,这一范畴一开始,就是运用于各种疾病,甚至绝症的心理治疗,据笔者从网上搜索的结果看,大部分还是在治病层面上运用这一术语。而笔者前面已声明,为了避免人们心理的对“话疗”这一术语的定势的逆反心理,将这一术语改为“话语疗法”,也是为了避免歧义。本文所述之“话语疗法”,就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常用的主要形式之一,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看,实质上就是个别谈心,个别谈心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方法之一。那有人可能会发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个别谈心”而要标新立异用“话语疗法”?这一方面是与时俱进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有关。暂且由笔者卖一个小关子,留待下方交待。
二、“话语疗法”的出场背景概述
三、“话语疗法”的出场路径探求
14.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四
2006年,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也规定,在检察工作中要进一步完善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它的提出,对于检察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更新执法措施,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就试着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内涵入手,并结合反贪工作实际,浅析如何在反贪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是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灵魂。宽严相济就是要求我们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坚持区别对待的策略思想,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初犯、偶犯和过失犯,对失足青少年,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做到当宽则宽;对严重刑事犯罪严厉打击,依法快捕快诉,做到该严则严;简而言之,就是适度宽容、轻处小恶,以感化轻案犯;依法从严、惩罚大恶,以震慑重案犯。
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要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反贪局作为反腐败的职能部门,在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等各种职 1 务犯罪中,对罪行严重、拒不认罪、拒不退赃或者负案潜逃以及进行串供、毁证等妨害诉讼活动的,要果断采取必要的侦查、控制手段或者拘留、逮捕等措施。对于罪行较轻、真诚悔罪、证据稳定的,特别是其中的过失犯罪,可以依法不予逮捕或者及时变更强制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检察机关应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检验检察工作的重要标准,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有效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当前反腐败的严峻形势要求严厉的刑事处罚
早在上世纪末,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同志多次在会议上指出,腐败现象猖狂到了足以亡党亡国的程度。这样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腐败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上最关心的话题。从媒体曝光的案件看,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特别是商业贿赂犯罪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涉罪金额不断攀升,不断有新的纪录诞生,严重地损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笔者认为,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的“严”来遏制、震慑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据某基层人民检察院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1月至2006年11月,该院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案件57件77人,提起公诉75人,共中涉嫌贪污罪18人,受贿罪45人,挪用公款罪7人,其他罪3人。具体的判决结果是,有期徒刑72人(10年以上的 2人、3至10年的11人、3年以下的59人)大部分判决集中在较轻的刑种之内。该院进一步调查显示,在该院所有被宣告有罪的72人中,有54人适用了缓刑,3人免予刑事处罚,而仅13人被判处了实刑,适用缓刑、免刑人数占有罪判决总人数的79%。由此可见,对职务犯罪的过分宽容也是导致腐败现象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重罪轻判现象不仅仅是对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错误理解,而且还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相适应原则,更重要的是它误导了社会上其他的贪污腐败分子,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贪污受贿被查处是一种不幸,但之后仍有回旋余地,大多数是能够“全身而退”的。让贪官污吏们感觉到一种侥幸,被惩处的概率很小,腐败的成本很低,以至于前“腐”后继现象司空见惯。可以说,当前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一种警醒,可以更有效的震慑各种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反腐斗争的双刃剑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宽要有节,严要有度,宽严有据,依法办案。这就需要解决如何正确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来获得刑罚效果最大化的问题。
犯罪不仅是一种法律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社会都存在犯罪现象。刑罚,则是控制犯罪的一种方式,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获得刑罚威慑犯罪的效果,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是刑罚威慑力并不会随着刑罚的加重而无限地增加,在罪刑均衡的范围内,刑罚威慑力与刑罚轻重是成正比的,一旦刑罚超出公正的限度,不但被告人难以接受,而且社会也难以认同,其威慑力就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就会产生刑罚效力的贬值问题。而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会使轻罪与重罪分别得到妥当的处理,这样才有利于获得刑罚效果的最大化。
1、进一步加大对贪污贿赂案件的查处力度。众所周知,1997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重新调整了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对部分案件的侦查权,其最大变化就是缩减了检察机关的侦查范围,目的就在于让检察机关集中精力查处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也就是要加大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这是人心所向。目前,反贪工作要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在法律范围内,做到宽严合法,于法有据。依法严肃查办党政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进行权钱交易的职务犯罪,尤其是要重点查处发生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资源审批和社会保障等工作中侵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职务犯罪,发生在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务犯罪,发生在基层或者社会关注的行业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从而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2、依法采取及时而有效的强制措施。案侦实践证明,刑诉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对他们的身心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如何审时度势,正确应用这五种强制措施,特别是“拘传,拘留和逮捕”三种羁押性的强制措施,是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环节。案侦过程中,对职务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显得较为疲软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共同犯罪或重特大案件,一般都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就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活动的余地,有的说情打招呼,有的串供翻供,有的甚至逃跑、自杀。取保候审后,由于有些案件事实得不到相关证据的支 撑而不了了知,这就直接影响到全案的侦破效果;审判机关对于取保候审的案件也乐得做好人,常常是运用简易审判程序,根本下不了判实刑收监的决心。取保候审成了判决缓刑的导向标,犯罪嫌疑人一旦被宣布取保候审就等于受到了缓刑判决书。由此可见,强制措施不力也是导致重罪轻判的重要原因。
3、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的法律监督。当前实践中,抗辩式庭审对公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各地检察机关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率是个巨大的挑战。这样的考核,往往让公诉机关仰看法院的判决来决定公诉的考评,从而“有求”于法院,这种考评机制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不作为。在司法活动中,对职务犯罪量刑偏轻,而审判监督流于形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我们要摒弃有罪判决达到100%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完善工作考核机制,继续深化“两个延伸”,充分认识到刑事抗诉职能既是检察机关的权力,更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不可懈怠的义务,对于量刑畸轻或适用缓刑不当的都要积极地履行审判监督职能,该抗诉的一定要抗诉,并要一抗到底,直至改判适当的刑罚。
15.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五
一、关系营销理论的涵义
学者们对关系营销内涵的理解很不一样。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伯瑞 (Berry) 认为关系营销的实质是“保持和改善现有顾客”, 其核心理念是保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成本更低, 营销的效果更好。
摩根 (Morgan) 和亨特 (Hunt) 认为关系营销是“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关系交换的所有营销活动”。其核心是关系交换是否具有生产性与有效性, 即是什么导致关系营销的成功与失败。
塞斯 (Sheth) 和帕维提亚 (Parvatiyara) 从网络化的联系的角度来理解关系营销。认为“应通过合作及合作努力来与选定的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利益者为了创造价值而建立更密切的互动关系”。
我们不妨从众多权威学者的定义和实践中, 把关系营销的理论定义如下:关系营销是指买卖双方间创造更亲密的工作关系与相互依赖关系的艺术。
二、关系营销理论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关系营销理论是营销学者对大量企业营销策略、营销行动实践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它契合了现代市场中企业的营销实践, 对企业经营效果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获得了企业界广泛的响应并得到快速发展。其理论意义表现在, 从微观上认识到了企业与顾客相互关系的性质在不断改变, 需要牢牢把握老顾客;从宏观上认识到市场营销对范围很广的一系列领域产生影响, 需用全局观、网络化观念处理好与各相关利益者的关系, 树立大营销思想。在实践上其意义主要为:1.可降低不确定性, 减少运营成本;2.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面临尴尬
由于对关系营销概念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误区, 这其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有以下几点:1.缺乏关系营销理念, 很多企业还只是沿用过去的旧思维, 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实施关系营销理论;2.忽视内部关系营销, 很多企业把关系营销的“关系”概念理解的过于狭小, 忽略了企业内部的营销, 从而未能收到很好的企业营销和经营管理效果;3.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企业对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营销并未做得那么细致和深入, 对于自身企业的市场定位也不明确, 这就造成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摇摆”和被动;4.对客户以外的关系主体缺乏明确的认识;5.把产品和服务割裂开来;6.实施基本客户战略缺乏相应的策略。
四、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关系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经济变化的特点, 抓住了目前西方国家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 这种营销思想对我国企业的营销活动也会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关系营销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 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
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争夺顾客。要建立与维持同顾客的良好关系, 首先, 必须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 一切从消费者出发, 将此观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其次, 切实关心消费者利益, 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使顾客利益落到实处;此外, 要加强与顾客的联系, 密切双方感情。
(二) 促进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市场机会
一些市场营销专家认识到,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视竞争对手为仇敌、彼此势不两立的竞争原则已绝非上策。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竞争, 而且也存在合作的可能, 有时, 通过加强合作更有利于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首先, 企业要树立起通过合作营销也能有利于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的信念;其次, 开展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力求开辟新市场;最后, 力求通过关系营销减少无益竞争, 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
(三) 通过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是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企业的营销活动必然要受到政府有关规定的影响, 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上, 企业应该持积极的态度, 遵循国家法规, 以此保证企业营销的成功。
五、结论
关系营销眼下虽是营销理论界和实业界热衷的话题, 但传统的交易式营销理论经过了长达五六十年的发展其理论上的统一性、完整性及被接受的普遍性特别是在应用上的简明和可操作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全球市场的多样性和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如此巨大的现实情况下, 两种营销理论都必有其适用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发展的土壤, 两者的互补性决定了两者必将长期存在。关系营销理论必须要吸收成熟的交易营销理论优势来丰富自己的机体。
摘要:现在关系营销理论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理论, 其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愈发体现出来。本文中笔者就从关系营销理论的涵义、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及在我国企业应用中面临的难点与问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对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应用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以期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有所助益。
关键词:关系营销理论,企业营销活动,关系营销对策
参考文献
[1]屈云波等.关系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1:60~120
[2]甘碧群.论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演化与兼容[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1, 8:42~200
16.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六
【关键词】微课 高職 公共艺术课程 戏剧鉴赏
【基金项目】院级课题:《微课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的设计与运用》(编号:15JY109);院级课题:《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戏剧鉴赏>的教学改革》(编号:JX144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2-01
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微课已成为专业课程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作为全校普及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微课教学层面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所教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开展了微课的探索和实践,现将以《戏剧鉴赏》课程中设计的微课《<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为例(该微课获2015年江苏省高职组微课大赛二等奖),探析微课如何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设计与运用。
一、《戏剧鉴赏》课程的学生现状
笔者现任教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戏剧鉴赏》,在实施微课教学改革之前,对选修《戏剧鉴赏》的学生开展了关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调查问卷。首先,有92%的选课学生对该课程内容并不熟悉。相对本科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绝大多数学生在选修《戏剧鉴赏》课程时,并不知道“戏剧”究竟是什么。第二,有95%的学生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学分而不是兴趣。其中,决定学生选修课程的主要因素在于这门课程往年的通过率,而不是从获取这门课程的知识角度出发选课。第三,93%的学生反感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其中29%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更快的遗忘知识,63.3%的学生认为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吸引力。
二、微课在《戏剧鉴赏》课程中的设计
1.有针对性的选题
微课很短,选题只能是针对一个知识点开展,比如在赏析《暗恋桃花源》戏剧中,“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是课程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前提前观看这样的微课,可以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微课的开头,用字幕和旁白明确本次微课的教学目标——“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让学生有非常清晰的知识点概念。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还体现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紧紧围绕“戏中戏的离间效果”这个知识点展开,呈现逻辑清晰的微课教学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加入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学生持续关注,去除不必要的材料,这样保证在有限的微课时长中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3.直观的教学方法
因为选取的微课选题是教学难点,那么在微课讲解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图形的方式去讲解难点。第一,在《<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中,“什么是离间效果”这是必须要对学生讲解清楚的,而“移情共鸣”理论是和“离间效果”理论相对的一个概念,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演员和观众的情绪表现、效果这几个维度用表格作对比,非常直观。第二,微课是以画面呈现的,对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用图形图画、图片、动画、画面转换来呈现,比如在讲解“离间效果”理论的观众情绪表现中,有“将观众从戏剧中脱离出来”这样的表述,笔者使用了一个横向锯齿状割裂的球形,上半部分象征舞台表示“戏剧”,下半部分象征看台表示“观众”,这样非常直观的表达出观众在观看戏剧中被打断被脱离的情形。
4.合理使用影像资料
《戏剧鉴赏》课程常常是结合戏剧的影像资料配合教学的,在影像资料的选取上,一方面,做减法。在简短的微课讲解过程中,不能长时间的使用影像资料,这就需要在制作微课时,紧扣知识点,精剪影像片段,笔者微课设计中影像资料控制在20-40秒之内,这样简短明确的视频资料,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关注度,又吸引了学生对该戏剧的兴趣。另一方面,做加法。对于能够辅助说明难以理解的表述,可以选用从其他角度表述的影像资料。
5.有效的微课反思
用于课前的微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针对戏剧课堂教学更有效果,那么在微课设计中必须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例如在讲解《<暗恋桃花源>戏中戏的离间效果》微课过程中,用戏剧片段去举例了“戏中戏的离间效果”戏剧特色,那么反过来让学生在课前按照该戏剧特色去寻找更多的戏剧片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回答,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在《戏剧鉴赏》课程中实施了微课辅助教学之后,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赏析戏剧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除了在课前反复观看微课,在课堂教学之后再次观看微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参考文献:
[1]顾凤佳.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学习课程设计原则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
[2]司春燕.微课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作者简介:
17.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篇十七
近年来,心理学在监管工作中逐步得到了重视和应用,有效推动了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从根本上掌握住在押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用遏制危害思想产生的方法杜绝危害行为的发生,对于确保监所安全,高效完成监管使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心理干预的背景和成因
心理干预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关怀和帮助的一种方式,国外有时亦称为情绪急救。具体而言,就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通过适当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其学会新的技巧,使其心理恢复平衡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功能水平。看守所的在押人员由普通工作生活状态进入到被羁押状态,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往往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如果不适时引导,可能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创建心理干预机构,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要创建心理干预机构,具体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和多功能会议厅。
心理咨询室,可以帮助咨询师营造出相对宽松、豁达、真实、合作的心理氛围。
心理治疗室,从改善人体心率变异性入手,教授在押人员日常生活中应对压力和调控情绪的技巧,从而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负面情绪。要配备箱庭,创造从无意识到意识,从内心世界到外在世界,从精神到物质,从非语言到语言的桥梁,让在押人员退回到过去的体验,促进康复和整合。
多功能会议厅,主要用于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在押人员的团体心理辅导,真正做到心理咨询与法律教育相结合,个别咨询与集体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与健康讲座相结合。
同时,还应该制定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如《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守则》、《来访者须知》、《心理咨询简介》等等,以此来保证心理干预的有序开展。
在押人员通过科学的治疗、合理的宣泄,摆脱负面情绪和压力,身心得到放松,才能发自内心的服从管理,接受教育,坦然面对接下来的各种刑事诉讼活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看守所应该每季度进行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针对在押人员的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课程,大体方向上应该以心理健康、情绪管理、情感培养、自我认知为主。让在押人员认真记录、撰写心得,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积极处理心理冲突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以接纳自我,重塑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四、运用心理测评技术,建立在押人员心理档案
与在押人员进行摄入性会谈后,要进行调查问卷和心理测评,以此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咨询方案、实施心理干预。测评时,根据在押人员特殊的个性心理和心理状况,建议使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心理卫生评定量表(SCL-90)。
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押人员的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在押人员的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建立在押人员心理档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在押人员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现状,进而为咨询师科学制定方案提供心理学依据。
对在押人员的心里咨询情况汇总和量表评估应该每月进行一次,坚持一人一档,专人管理。
五、实施定期心理咨询,疏导情绪矫治行为
每周用一天时间全天候开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室,对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在押人员进行个案咨询,可以达到疏导情绪,矫治行为的目的。以我所的在押人员刘某为例,刘某几年前患有白血病,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欠下巨额债务,某日因琐事与邻居争吵起来,因邻居指责他是家里的累赘,刘某大打出手,最终将邻居打死,后投案自首,属激情犯罪。入所后,刘某心理异常复杂,觉得父母为了给他治病付出了太多,自己还没报答,却犯下如此滔天大罪,若判死刑,就再也见不到父母,即使被判死缓,刑满出狱后父母也可能都不在了,无法尽孝。过度的自责使他产生了严重的心因性精神障碍。生理方面:头昏耳鸣,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理方面:情绪低落,自卑孤僻;意志行为方面: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有自杀倾向。量表测试结果:敏感,感情用事;忧虑抑郁,烦恼;知识面窄,依附性较强。这是一例创伤后应激障碍,咨询师通过五次咨询完成了五个步骤:(1)快速收集有关信息,倾听、安慰、共情、支持;(2)采用行为训练方法:用深呼吸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3)“正常化”技术使当事人慢慢恢复理性;(4)回忆事发当天的情景,帮助宣泄负性情绪。(5)采用催眠技术,通过父母的来信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在押人员由于外部生活方式的单一,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于自我的内心体验,会因为一封家信而产生强烈的内心感受,这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是在社会上不太容易出现的。当他心情激动走出了抑郁状态时,此次心理危机干预也取得了成功。
六、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寓教于乐
在押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对监管民警存有不同程度的阻抗心理,采取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何能够更好的对在押人员实施心理干预,这就要求咨询师掌握科学的方法。有人建议将团体咨询中的游戏概念引入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因人施教、因事施教、寓教于乐”。 心理游戏由于其趣味性强、灵活性高、个性化突出、形象化逼真等特征,起到了辅助和弥补心理咨询中不足的作用,在解决问题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意想效果,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在押人员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管理自己的情绪,拥有积极、阳光、向善的心态,宽容、谦让、关怀的人格,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结
【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推荐阅读:
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总结07-13
公安宣传工作与警察公共关系09-16
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11-06
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09-26
高校公共关系11-02
项目公共关系处理08-10
公共关系与礼仪10-23
企业组织公共关系11-21
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06-23
公共关系心得体会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