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共6篇)(共6篇)
1.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篇一
太原市环卫工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东北财经大学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并由此为相关部门改善您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意见,进行了这次调查。本调查不用填写姓名,答案也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1您的性别:□ 男□ 女年龄:
2受教育程度:□ 从未上过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 4您的户口种类是?□ 城镇户口□ 农村户口
5您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 正式工□ 临时工
6您每天的工作时间是:□ 8小时以下□ 8~10小时□ 10~12小时□12小时以上 7您从事环卫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可选择多个选项)
□ 没有耕地□ 自身条件受限,不能从事其他工作□ 农闲时兼职,贴补家用 □ 看大家都做这个工作,自己也跟着来□ 比起其他工作,更喜欢做这份工作 □ 退休在家无事,锻炼身体□ 还有其他原因:
8您的月收入是多少?元
您收入中最多用于(最多选三项)
□ 日常基本生活消费□ 子女教育支出□ 交通、通讯□ 看病□ 赡养长辈您的收入中用于食品消费占的比例大约是多少?
□ 30%以下□ 30%~50%□ 50%以上
9您所在的单位是否为您提供以下待遇
签订劳动合同□ 是□ 否
按时足额发放劳动工资□ 是□ 有时是□ 否
社会保险(工伤、医疗、生育、养老、失业)
□ 五种都有□ 只有□ 一种都没有□ 不清楚
加班补贴□ 有□ 有时有□ 无□ 不清楚 岗位培训□ 有□ 无
住房补贴/公积金□ 有□ 无□ 不清楚
节日福利□ 有□ 无□ 不清楚
10您目前的住所来源
□ 自己所有□ 租房□ 借住在亲戚朋友家□ 回迁□ 自己搭建□ 单位提供□ 其他:
11如果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您是否愿意参加?
□ 愿意□ 不愿意
12工作之余,您一般做什么?
□ 做家务□ 睡觉□ 看书看报□ 看电视□ 参加培训或其他培训学校□ 听广播□ 棋牌□ 其他:您对未来的设想是:□ 从事其它行业□ 以后回家乡生活□ 继续从事本行业□ 不清楚 14假如您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您会怎么做?
□ 找工作单位谈□ 诉诸法律途径□ 向电视台、广播、报纸反映
□ 找相关部门投诉□ 私下协商解决□ 忍气吞声自己承担
15您最希望环卫工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福利待遇?(限选三项)
□ 完整的社会保险□ 住房津贴□ 休息日□ 解决子女入学难问题 □ 工伤赔偿□ 城市低保□ 完善的劳动保护设施
问卷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配合!
2.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篇二
在此次调研中, 选取涿州市、高碑店市为采样地点。统计后发现: 环卫工人队伍中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25. 6% 只上过小学, 46. 2% 上过初中, 还有20. 5% 从未上过学; 在年龄上, 40 - 49岁的环卫工人约占20% , 50 - 59岁的达46. 7% , 60岁以上占30. 7% ; 在性别上, 女性占76% 的比例, 男性仅占24% 。可见, 环卫工人群体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中老年。
二、劳动条件现状及问题
( 一) 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障没有落实
《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受访的环卫工人却几乎都是临时工, 未签订劳动合同, 仅有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而正式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享有五险, 且周末、节假日可休息。
( 二) 工资低、工时长
工资约在1400 - 1600之间, 不同城区工资还有差别。 《劳动法》第36、38、40、41条等规定, 每天工作时间不超8小时, 加班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环卫工却都表示每日工作基本达9小时, 加班更是到13小时。只有大年初一休息, 周末、法定节假日无休息。按《劳动法》第44条, 平时加班有150% 的补贴, 节假日则是300% 。有环卫工称不知是否有加班补贴, 有的则表示加班费只有十元左右。
( 三) 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 交通事故
环卫工的交通事故多发生在凌晨4时到6时, 俗称“黑色两小时”。交叉口、立交桥洞处等是事故多发点。因缺少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备, 以及环卫工人的人群特征、工作条件导致其机动性差, 环卫工人伤亡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从法律上看, 环卫工的“道路作业权”缺失。在处理裁定意外伤害事故时, 在行车道上工作的环卫工只被视为一般行人。
2. 职业危害
调查显示从事环卫工作一年以上的人, 呼吸系统都不同程度染上疾病。由于工具选择不当或是作业手法粗糙极易被锋利物扎伤, 更有不明化学品、医疗废物未经合理方法回收, 可能使得其受到病毒和有害物的侵害。极端气候下户外停留作业, 风湿骨病、气管炎和尘肺等疾患易发生。路面湿滑, 易摔倒。长期工作于车流旁, 听力易受损。同时简单的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使得他们饱受肩周炎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病折磨。
3. 心理伤害
部分人对环卫工的认识滞后且有偏差, 不看重其创造的社会价值, 出现歧视、辱骂、肆意践踏他们劳动成果的现象。使得环卫工自我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很低。
面对一系列劳动安全问题, 环卫工因自身文化程度不高, 法律意识不足, 不清楚其权益遭到侵害如何去救济, 或是忍气吞声, 不相信法律及政府能真正提供帮助。
三、解决建议
( 一) 加大资金投入
《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加大资金投入, 为环卫工人配备安全作业装备, 如工作服 ( 应贴有反光带) 、警示牌, 设置休息点。引入更高效率的设备, 如增设清洁车, 滚轮垃圾桶, 以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有及时更换口罩、手套等, 以保证环卫工人的健康工作。
( 二) 加强环卫意识
对公众宣传教育, 强化环卫意识。相关部门同时制定法规, 对垃圾进行合理分类, 安全密封, 恰当包装; 不可随意乱扔垃圾, 完善门店集市“门前三包”, 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作出严厉惩罚。
( 三) 建立、完善法律保障制度
我国至今尚未有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出台, 现有法律较粗线条, 没有针对性的。应确立环卫工的道路作业权, 给予法定权利以有效保障。补偿制度以工伤保险为主, 有重事后补救而轻事前预防的倾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 用人单位应依法兑现用工待遇, 缴纳工伤、养老、医疗等保险, 切实保障环卫工权益。人身意外险属商业险, 不能等同于工伤保险, 因二者的法律依据和请求权基础不同, 理赔后不该影响正常工伤保险待遇。
( 四) 发挥工会作用
《工会法》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25人以上的, 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劳动合同法》规定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单位订立; 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应当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法律有赋予工会一定权利, 那就应积极发挥工会作用, 帮助环卫工集体维权。
( 五) 加大法律处罚、监管力度
法律应起到教育、引导功能, 加大处罚力度给以警醒。 可增加赔偿额度、加重行政处罚, 甚至可设立专门的篇章规定侵犯劳动安全权利的刑事责任。政府监管需要优化。可采取公开招标、竞标的方式选择服务外包企业。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 监督其履行合同义务, 把环卫工人的权益保障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用人单位需制定规范的环卫工用工制度。国家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所负有的义务必须履行。
参考文献
3.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篇三
社会治理模式,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相适应,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规范和价值等方面,可以分为统治型治理模式、管理型治理模式和服务型治理模式1。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模式也不相同。社会组织分为三类,政府、企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非营利组织。政府是公益性质的公共组织,以追求公平正义为目标,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对于营利性的企业而言,其对投资者自然承担经济责任,要满足投资人追逐利益的需要。在特定的治理模式下,为企业在社会中的行为提供了特定的社会治理基础。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规定也不相同,这种关系模式也决定了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不同。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内涵的发展,就要考察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从社会治理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化。
一、统治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农业社会是熟人社会,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以权力规范为基础,以统治利益为导向的专制型治理模式,即统治型治理模式。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全确立的社会基础上,是以权力统驭社会及社会活动的治理。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政府作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农业社会中,政府和社会融合在一起,没有存在领域分化,没有现代意义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在这种治理模式中,政府和社会包括社会中的企业(这一时期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为了表述方便,此处仍暂用“企业”一词),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状态下,企业的社会责任有着特定的外延:企业在保证对统治权力的服从基础上,承担伦理责任。
农业社会是权力关系和伦理关系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因此,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的是权力责任和伦理责任。就权力关系而言,企业是作为被统治者的角色出现的,属于权力的末端。企业要做的就是服从于统治者利益的需要。就伦理关系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遵守由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责任为内涵的。
严格的说,农业社会的治理模式是统治型的治理模式,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所谓的企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虽然有法律,但是没有法制,不是法治型的社会。法律不过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工具,因此,企业需要守法,与其说是遵守法律责任不如说是有服从统治者利益的义务。农业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化没有完成,作为王朝的统治者,家天下状态下实质是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社会关系主要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关系,社会规范也主要是以权力规范体现出来的,企业不能违背和干扰权力的运行,不能破坏这种权力关系的状态。
统治型治理模式下,在社会治理体系内部,主要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在日常生活领域,社会规范是以习俗和道德体现出来的。熟人社会的关系模式使得商业组织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为伦理责任。统治型治理模式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狭隘地域为限的经济,自给自足且具有很强的封闭性,社会流动性很小。因此,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人们终其一生都要依附于土地,从而依附于这片土地所承载的一切因素——历史文化、大众心理、生产经验等等。土地的不可动性导致了土地上作业的人的稳定性,缺乏流动性的社会造就了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和互动,依于核心家庭的不断繁衍构建了不断扩大和壮大的交往群体,就是熟人社会。在这个熟人社会中,伦理关系成为最广泛存在的关系,是最为古老和稳定、也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之所以能够产生伦理关系,是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社会联系。基于伦理关系基础上的道德伦理规范则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基本准则。农业社会中,商业不发达,商业组织规模小,活动领域有限,作为熟人社会中组成,依附于自然经济而存在。不作为普遍的经济形态存在的商业组织,没有成为现代意义的庞大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独立主体,依附于熟人社会的,具有熟人社会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规范。与周边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伦理关系特征。同时,在农业社会,没有健全的法制,商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商家的道德自觉。因此,企业主要承担的是伦理责任。社会责任在这种语境下是一种伦理责任,也有用商业伦理来表述的。
这种伦理责任的承担历史成为商业伦理的历史传统积淀,也为今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了文化思想基础。在我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强调道德伦理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中的“见利思义”、“以义驭利”的义利之辨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伦理责任的重视和强调。中国的晋商被称为儒商,究其原因,是其秉承了儒家文化中的诚实守信原则。商业伦理是商人和企业的道德底线。2
统治型治理模式下,商业组织本身并不是农业社会的典型的主导地位的组织,社会对商业组织也没有更多的要求。但是作为熟人社会的组成部分,商业组织为了生存,必须履行熟人社会的行为规范——伦理规范,建立与熟人社会圈子内部的信任关系。
二、管理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在工业社会中才出现的。管理型治理模式是工业社会的典型治理模式。工业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大量出现,改变着经济形态,也改变着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存在方式。社会关系与社会规范不同于农业社会,治理模式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平等关系。企业主要承担经济责任,维护股东利益的责任主体,成为私人领域中不可侵犯的空间,此外,政府和社会之间相对分离,政府和社会之间是平等的法律关系,这种管理型治理模式中,法律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治理规范主要是法律规范,法律责任成为企业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相反,这个时候,道德责任和权力责任被淡化。
陌生人社会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社会,公共事务的增加,对社会治理提出了管理化要求。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受制于地域局限,熟人社会呈现出封闭性的特征。但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使人们在人身上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在社会交往上,也呈现出相对开放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范围比以往扩大,除了上下层级之间的线性沟通之外,沟通也呈现出点线结合的特征。由于商品交换活动的频繁,每个个体活动范围的扩大,其与外界交往的范围也扩大,原有的统治模式可以规范的交往活动在相对开放的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作用。正是这种相对开放的社会对社会治理的管理化提出了要求。工业社会中,最大的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由熟人社会的等级化,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平等化。社会秩序面临失衡的威胁。社会秩序实现的方式——统治已经没有了稳定的社会结构作为依托,权力赖以实现的熟人社会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迅速走向陌生化。农业社会中的思维方式不再适应工业社会的特点,作为个体的人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农业社会中,个体的存在是以群像表现出来的。个体的特征就是在其所在的等级秩序中的群体特征,个体的行为方式就是其所在的等级体系中特定位置的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是由习俗和习惯所确定下来的,这种稳定性使统治有了更多的可靠性。但是,恰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打破了原有的熟人圈子,因而破坏了原有的等级体系,在熟人社会中的基于习俗、习惯的规范失去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从土地的依附中涌向城市的劳动者,摆脱了原有的身份,拥有了新的城市工人的身份,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在资本面前,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简单,就是一种平等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也存在层级节制的关系。但是,不同于农业社会的等级之间的层级节制,农业社会中的等级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由权力所确定的,在工业社会中的社会资源包括治理资源不能再由统治权力所分配,对同一层级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基于效率目的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协作所确定。这种社会结构需要治理主体结构确定新型的规范去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这种规范就是法律规范。
管理型治理模式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然确立的社会基础上构建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以后,市场平等竞争的主体作为经济生活中具有抽象意义的独立的“人”而存在。政府和社会相对分离。公共领域中,政府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政府成为公平正义理想的维护者;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主体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存在,相对于公共权力的私人领域成为独立的存在,公共权力不能再任意侵占私人领域的空间。(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形成于资本主义时代3。)这个时期,正是思想家们推崇市场机制的时期,理论家所追求的是完美的自由秩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管理型治理模式中,政府和企业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权力关系,而是法律关系。自上而下的命令与服从的权力关系仅存在于治理主体——政府内部。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各个主体的利益不受侵犯。政府和社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行为规范是法律规范。在法制社会中,法律规范是主要的社会规范。对于企业而言,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就是被允许的,法律规范是企业行为的最底线。为了参与社会生活,保障私人利益,因此,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是法律责任。对政府没有权力责任,或者说政治责任被淡化。
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是否要承担伦理责任呢?对于这一点颇有争议。政府与企业在角色定位上完全没有交集之处。政府代表公共利益,企业追逐私人利益,政府企业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一治理模式前提下,亚当斯密乃至后来的哈耶克、弗里德曼等否定了企业承担伦理责任乃至社会责任的说法,因为,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离的前提下,在政府作为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管理行政的前提下,政府与社会角色定位完全不同。政府被冠以“看门狗”或者“守夜人”的角色,守护着公平的市场自由竞争秩序;市场主体——企业追求着效率,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是为了更大限度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然是功利性的逻辑。
伴随着罗斯福新政,国家在广泛的层面上干预经济,政府侵占了私人领域的空间,政府公共权力进入市场体系,企业不是作为经济主体而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而存在,成为政府等级秩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也不需要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思考。除了企业要服从政府的领导,社会对企业没有其他的期望。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不分,政府依靠行政权力命令的方式干预企业管理。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获得其存在合法性4就只是需要遵从政府的指令。与其说社会对企业存有伦理期望不如说社会对政府存有道德期望。这种治理模式下,企业必然承担伦理责任。但是,企业承担的伦理责任其实是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然延伸。社会对企业承担伦理责任没有特殊的要求。
可见,由于企业是作为与政府相对应的私人领域的存在,而不是公共领域的构成,也不是社会治理主体,只是作为社会治理对象而存在,因此,不具有公共性特征,这个时期的社会责任也必然缺乏公共性色彩,企业缺乏主动承担公共责任的社会治理基础。西方自由主义拥护者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由秩序的破坏。从亚当斯密开始,就对那种期望从“那些装作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进行贸易的人”那里能得到利益抱有怀疑态度。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也对此有所反对,认为企业主要是为了股东的利益而存在的,让其承担社会责任是对自由竞争的破坏。弗里德曼也反对“自由企业制度中商业的社会责任”的说法。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仅存在一种、而且是唯一的一种商业社会责任——只要它遵守职业规则,那么它的社会责任就是利用其资源,并且从事那些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在没有诡计与欺诈的情况下,从事公开的、且自由的竞争。”在人们对“资本主义”、“利润”、“没有灵魂的公司”的普遍反感下,“这样做是使公司取得信誉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信誉是作为那些被完全证明为符合该公司自己的自身利益的支出的副产品而存在的。”5企业担当社会责任是出自于功利性的目的,是一种虚伪的、粉饰门面的行为,因此,不能指望企业为了公共利益而展开活动。社会责任的承担只能是政府的工作。弗里德曼更为直接地表述说——总经理不是公务员。理论界这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否定性意见在实践中,往往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佐证,某些企业“醉翁之意不在酒”,其主动承担伦理责任只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事实上,这些思想就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是以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为核心的责任。
三、服务型治理模式与企业社会责任
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管理型治理模式向着服务型治理模式演进。在服务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最广泛的内涵。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含了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责任,也包含了对利益相关人的责任。在服务型合作治理模式下,作为社会治理的共同行动者,企业也具有对政府、对其他社会主体的多元责任和多元利益。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是建立在新型的陌生人社会基础上。人与人之间,随着信息通讯交通等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全球一体化浪潮下,原有的陌生人社会带有了更多的熟人社会的气息,陌生人之间,多了基于信任而产生的合作要求。在这种新型陌生人社会中,公共领域范围扩大,政府和社会重新走向融合,这种融合是以政府和社会保留各自独立性的合作与交流为主导的。政治参与的扩大,民主的发展,社会自治力量的壮大,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以非政府组织为载体的市民社会之中兴,促使社会治理出现了多元主体。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得广泛的民主参与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能。社会生活一系列的变化,致使政府不再垄断社会治理唯一主体地位,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角色由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主。除了政府这一社会治理主体之外,非政府组织力量的发展壮大,迎来了社会自治的曙光。同时,在一度被排在治理体系之外的并被看成是纯粹私人领域的企业,被视为“企业公民”,和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一道,也成为社会治理的行动者。
正是在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中,企业同非政府组织一样,具有了一定的公共性。尽管这种公共性与政府的公共性色彩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在公共责任上,三者就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要素,对公共管理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参与着社会治理活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由伦理责任,扩展到法律责任,再扩展为公共责任。这种公共责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有着一定的差别,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的公共性表现也有差异。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外延必然包含着政治责任。但是,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环境责任、劳工责任等。不同于管理型治理模式下的法律责任,服务型治理模式下企业社会责任蕴含着伦理责任,基于法律责任,同时又高于法律责任。
服务型治理模式为企业承担伦理责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服务型治理模式是合作型的治理模式。在社会治理的层面上,社会各个构成要素展开广泛的合作,使得在管理型治理模式下企业所丧失的伦理责任在合作治理模式下重焕生机。这是因为,服务成为合作治理中的核心伦理价值,成为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得以生长的基础。这种包含着更多利他因素的伦理精神所统摄的社会治理活动中,政府所追求的不再是管理型治理模式下的效率主导,而是强调公共利益的实现,倡导公平正义的实现,强调建立服务型政府,西方学者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也是这个思路。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除了利益追求,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追求。当服务的价值成为社会治理的普遍价值时,伦理责任的主动担承就是现实可行的。同样,伦理责任也不再是政府自身的角色规定,也是其他社会力量的角色期待。“服务”成为越来越多社会组织——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宗旨。实践中,很多企业也把企业精神定位于“服务”这个包含着丰富伦理要求的词上(如国家电网公司将之表述为“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可见,作为社会治理行动重要参与者的企业,也不再把社会责任的承担定位在对股东的经济责任,而是放眼于社会中的利益相关人,放眼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强调企业的伦理责任。
伦理责任的担当,不再是企业家手中的小玩具,成为装点门面的粉饰功夫,也不是企业家必须采用的政策,而是成为企业家的哲学。在哈佛大学MBA的课堂上,企业伦理成为必修课;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伦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从形式上到实质上,有了承担伦理责任的社会治理基础。
企业主动担当伦理责任,不是一种高调行为,也不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行为,而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企业中的个体,从企业家到企业管理者再到企业基层操作人员,都是社会普遍联系中的一员。每个成员都有他的家庭,朋友,在情感上他都会归属于他的团体、他的城市和他所热爱的国家;就企业整体而言,它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并为社会进步而贡献自身的力量。在普遍的伦理关系纽结而成的社会联系中,企业承担伦理责任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4.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篇四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安徽大学的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环卫工人的社会福利现状,以及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程度,并由此呼吁社会为环卫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进行了这次关于环卫工人社会状况的调查活动。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希望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进行填写。我们也将保证对您的信息提供保密,不泄露的责任。
衷心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安徽大学“城市天使”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1、您的性别:
① 男② 女
2、您的年龄:
① 18岁及以下; ② 18—30岁;
③ 31—50岁;④ 51岁及以上;
3、您商铺的月收入约为?(可选做)
①5000元以上;② 3000—5000元;
③ 1000—3000元;④ 1000元以下;
4、您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了解多少?
① 非常了解,自己有亲戚或朋友从事该工作;
② 比较了解,经常见到过他们的工作或听过一些新闻报告;
③ 一般了解,只是偶尔关注一下他们;
④ 不了解,没有留意关注过他们。
5、您平时关注环卫工人的生存状况报道吗?
① 经常主动关注;② 看到新闻报道会关注;
③ 偶尔看看报道;④ 不会去关注,和自己无关。
6、您对环卫工人这个形象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① 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清洁卫士,值得尊敬;
② 他们只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没什么特殊印象;
③ 他们工作脏、不卫生、社会地位低;④ 没怎么关注过他们,不清楚。
6、您认为环卫工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应该是怎么的?
① 富裕;② 小康,相当于普通的市民家庭; ③ 基本温饱;但比一般家庭条件差;④比较贫困,不能达到正常温饱。
7、您商铺所在街道,环卫工的工作频率大概如何?
① 频率很高,每天上午、下午都会出现;
② 频率一般,一天只在此街道工作一或两次;
③ 频率很低,几天出现一次;
④ 不清楚,没有仔细观察留意;
8、您认为环卫工人,对您商铺所在街道的环境贡献如何?
① 贡献很大,保持街道日常清洁,有利于商铺日常商业活动;② 贡献不大,街道环境对自己商铺的商业活动无直接影响;③ 这是环卫工工作的要求,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谈不上贡献。
9、为了更多的保持您所在街道的环境卫生,现提出为该街道环卫工自愿的提供便利帮助,如:提供饮用水、便利休息处、物品短暂存放等。您会参与吗?: ① 非常热心主动参与,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② 看其他人,参与的人多就参加;
③ 可以接受,不过不能影响自己的商铺生意;
④ 不会参加。
10、假如,现在提倡街道商家为环卫工在夏季提供免费的饮用水服务,您会参与吗?
① 会;② 不会;③待考虑。
11、对于上题(10)提供免费饮用水的倡议,您可以接受的每日提供量为所少? ① 20瓶(或以上);② 15—20瓶;
③ 10—15瓶;④ 10瓶一下。
12、环卫工人确实为我们城市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目前,他们的工作条件却仍存在很多艰苦和困难。比如,当下炎热的夏天环境。为此,您觉得,您有除了上述提供饮用水、休息处等建议外,社会还能为他们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感谢您的真诚合作,希望我们一起为环卫工人提供更多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5.国旗下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 篇五
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1
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就应当用自我的双手去美化它,去改变它。
一天清晨,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拉开窗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清洁工人。她的工作帽是那样的干净,又大又白的口罩把她大半个脸都挡住了,只露出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在一双睫毛下闪着不一样的光彩。她手戴一幅手套,手里紧紧握着一把扫帚。
清洁工人扫一下,退一步,那把笨拙的扫帚在她手里运用自如,那些玩皮的树叶在她的扫帚下也变得服服贴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大街上散步,突然看见一个青年人往地上吐了口痰,给美丽的地球染上了一个污点。正在我十分苦恼怎样让这位青年知错时,那位熟悉的清洁工人走过来劝阻他,并向他说明了刚才犯下的错误,然后,清洁工人又把这个污点擦去了。青年看见旁人对他指责的目光,惭愧地低下了头。
有些人会认为清洁工人多管闲事,会瞧不起他们,嫌她们脏,可是错了,清洁工人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地为人民服务,她们是最可敬的,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我们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地球就是属于我们自我的。我们应当像清洁工人一样,用我们自我的双手,来创造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来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2
当我们走在宽阔而又干净的马路上时,我们可曾想过是哪位“化妆师”的成果,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如此干净而美丽呢,你也许见过他,他就是伟大的环卫工人。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你也许正在家里甜甜的睡着,但当你到马路上看一看,那一位位隐隐约约的身影,手里拿着扫帚,穿着一个黄色的马甲,嘴上还带着一个白色的大口罩,弯着腰,默默的打扫着。他们就是环卫工人。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马路旁走着,只见一辆车飞快地从马路中间奔去,那辆车走后,马路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塑料袋,好像是那辆车上的人扔的,环卫工人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垃圾扫进了垃圾桶里,但在我心中,我已经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它使我感到可敬,是我们要尊敬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要伟大。
还有许多的时候,你都能够看见那一位位默默工作着的环卫工人,他们无怨无悔。那次,我还看见一家饭店的门口有一大堆垃圾,只见一位环卫工人在那边打扫着,突然出来了一个人,把一包垃圾简便的一扔,正好扔在了环卫工人面前,我当时有点生气,但环卫工人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继续打扫着……
我有时常常想,他们这样默默地奉献,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而繁华,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洋溢着欢乐的笑脸。我们的欢乐就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伟大的环卫工人啊,你们就是勤劳的小蜜蜂。你们不怕辛苦,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会永远记住你们。
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3
20__年10月29日上午8点,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了“关爱环卫工人,共建绿色家园”的环保志愿活动。
早上7点15分,各部成员在会长陈婷的统一安排下整装出发。8点,我们顺利到达了玄武区社区委员会,在玄武区社区委员会的全力支持和帮忙下,我们的会员兵分六路对玄武区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访谈,并和环卫工人一齐对路面垃圾进行了清扫。大家各尽其能,各负其责,都进取地投入到自我的工作中去。
队员们经过户籍及居住状况、个人及家庭情景、工作基本情景、工作评价及关注度和对于青奥他们的提议等方应对环卫工人进行了访谈,经过访谈,队员们对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家庭以及他们对于这份工作的态度都有了具体的了解。最终,队员们还帮忙环卫工人对路面垃圾进行了清扫,体验了一番环保工作。
虽然活动仅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可是队员们却更加懂得了环卫工人对城市环境所做出的贡献,更加明白了环保应当从自身做起的重要性。经过此次活动,相信队员们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为城市环保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4
天边才渗透出一点光亮,路上便响起了“沙…沙…”的响声。他们的身影在大街上若隐若现,这些人就是——环卫工人。他们正拿着扫帚清扫大街,整个城市还寂静无声,环卫工人奏响了第一支交响曲。
濮阳是个美丽的城市,街道上干干净净,带给人们舒服的感觉。是谁让我们这个城市变得干净漂亮呢?是环卫工人,他们靠自我的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清扫干净,让我们都能在干净的环境中生活。
每一天,我们都能看见穿着桔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他们在人群中穿梭着,默默无闻地工作。每见到垃圾,他们都会弯下腰去,扫进了簸箕。
一天晚上,已经到了十一点多,大街上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可是,远处还有人在街上,原先是穿着桔黄色的衣服的环卫工人还在忙碌着。看到他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冬天,那些环卫工人铲除积雪的情景。
去年冬天,雪下的十分大,地面都覆上了一层雪,被车轧得又硬又滑,很容易滑倒路人。这时候你便会看到环卫工人的身影,他们拿着铁锹不停地清除着地面上的积雪。他们没有戴手套,手被冻得通红。但额头上已不知何时渗出了点点汗珠。这是多么感人的情景啊!春节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们却耐着严寒在路上忙碌着,他们是多么的可敬啊!
我们的生活,一天都离不开环卫工人。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将会是一片狼藉;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将不再美丽;没有他们,我们将没有舒适的生活;没有他们……
环卫工人们起早贪黑、默默无闻地工作,天还没亮,他们就骑着三轮车来到了大街上,将大街小巷清扫地干干净净;夜晚,明月当头时,他们还在皎洁的月光下忙碌着,任劳任怨,从没有过叫苦。保护城市环境,创造完美生活。这些可敬可爱的环卫工人们,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清洁。我们要向环卫工人致敬,向保护我们城市环境的天使致敬!
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5
夏天,炎热的太阳煎烤着大地,小鸟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植物都垂头丧气,显得毫无生气;知了在枝头不停地高叫着;大家纷纷躲进了空调房里避暑。
这时,仅有环卫工人孤身一人在大街上清扫垃圾。她一个劲儿地扫起地上的灰尘,大豆般的汗水不住得往下流,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她也顾不得去擦一擦。头上原本是淡黄色的草帽被太阳晒成了深褐色,她一边扫,一边用袖口擦着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长期的日晒雨淋让她的皮肤失去了从前的光彩,她的额头上也显露出一条条厌恶的皱纹,这一条条皱纹上烙印了多少艰辛,多少疲劳,多少付出呀!看着她的样貌,我忽然想起教师说过得一句话:“只要我们不乱丢垃圾,环卫工人就不用那么辛苦”。是呀,保护环境本来就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体谅那母亲一般的环卫工人呢?你想一想,如果我们这个城市没有了环卫工人,就没有了美丽的环境,取而代之的是不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垃圾城市”呢?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乱丢垃圾,是不是就不用环卫工人日夜操劳呢?
你是否想过,凌晨4点,当你正在甜美的梦乡时,你是否明白,清洁工人们已经起床,披星戴月出门清扫马路了;午时1点,当你在空调房里休息时,清洁工人们就开始工作了。其实他们日夜操劳不畏辛苦地工作,不求别的,只求城市的美丽。环卫工人,您真的好伟大!
国旗下描述环卫工人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国旗下环保讲话稿范文
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3.最新国旗下保护环境讲话稿范文
4.最新5.12护士节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5.环保从我做起国旗下讲话稿范文
6.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7.国旗下关于共度好时光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8.国旗下关于以珍惜为话题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9.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国旗下5分钟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
6.社会治理视角下环卫工人权益保障分析 篇六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预期;稳定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11-02
邓小平同志指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可以说,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需要由调节社会矛盾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坚强的后盾,因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保护民生稳定民心,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社会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作为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社会保障从多个角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从社会预期角度来看,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防范各种社会风险,从心理层面提高人们的预期,从而消解各种可能引发社会失控的危险因素。早在社会保障建立之初,德国宰相俾斯麦就意识到 “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1]。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就进一步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人类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2]。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都可能降低人们的心理预期,进而引发社会动荡、社会冲突、社会损失。尤其是当人们的生存权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果“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3],各种引发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就可能随时爆发,就像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指出的,当无产者穷到完全不能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要,穷到要饭和饿肚子的时候,藐视一切社会秩序的倾向也就越来越严重了[4]。因此,要维护社会稳定就要提高人们的心理预期,要提高人们的心理预期就要重视社会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从法律上、经济上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乃至不断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不仅能够化解已经发生的各种风险,帮助身陷困境的社会成员从生存危机中解脱出来,而且也能够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消弭于无形之中,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保证所有社会成员安稳地从事生产生活活动,消解社会成员因生存危机而可能出现的对社会、对政府的反叛心理和行为,保证社会成员在特定事件的影响下仍可以安居乐业,从而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引发社会震荡与失控的潜在风险,防范造成社会失序的各种越轨行为发生,进而保障社会稳定地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次,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通过保障手段能够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和总消费指数,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不变,他持有的一种商品越多,那么他对于那种商品增加的单位所得到的效用就越少,因而他对于那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少[5]。所以,要想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就要提高无产者的消费水平,增加社会总边际效用,提高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一点,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表的《通论》中也有明确的论述,他认为,国家对社会福利领域的干预有助于增加消费倾向,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一方面,社会保障收支会自发地作用于社会总需求,从而具有调节与缓和经济波动稳定器的作用。当经济走向衰退时,供给大于需求,减少社会保障税收,增加社会保障费支出,会相应增加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支出,有利于经济复苏;当经济出现过热时,需求大于供给,增加社会保障税收缴比例,减少社会保障支出,这样会减少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需求,有利于治理生活过度膨胀,使经济运行减少波动,进入安全良性循环,给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6]。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往往表现为经济方面的强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受助的弱者基本是生活困难者,这些人的消费水平极低,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难以满足,对于较好一点的生活要求更是可望而不可即,所以,边际收入的增加会给他们带来消费的必然增加。相比之下,强势群体在满足了基本生存和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边际收入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消费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规律,所以,在他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要想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从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入手。据此,若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通过第二次分配调解收入差距,使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和福利水平都提高,这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带动经济的稳步发展。
再次,从社会公平角度来看,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公平通常是以利益的规则流动或公平分配为表现形式。当社会机会均等、分配公平时,社会会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反之,当出现不公平分配时,社会成员间的利益矛盾将随之产生或扩大,当个体的心理不公发展成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会严重威胁社会稳定。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的:“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也是最容易诱发嫉妒心理和社会动荡的方面”[7]因为任何人都希望生活在公正的社会受到公平的对待。所以,一旦由于分配不公而造成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将会受到挑战,部分社会成员的愤世嫉俗与社会动荡也将一触即发。所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刻不容缓的课题。这就要求社会采取一种有效的调剂手段,对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追求效率的基础上进行再分配,以缩小贫富悬殊。这在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看来才是符合补偿主义原则的,他们认为:任何经济政策的改变都意味着价格体系的改变,都会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所以,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由变革的受益者补偿变革的受损者,使受损者保持原有的福利水平[8]。通过“税”、“费”或“转移支付”等形式补偿受损者,努力消除或降低社会分配差距,调整社会人群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保障社会成员平等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降低社会发展结果不公平的程度,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当然,这在吴忠民看来需要执行“标本兼治”的手段,既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起以人为本和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制定并实施系统的社会政策,培育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更要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建立起有效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系统的社会救援体系,实现政府职能的定位由经济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使所有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9]。
最后,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充分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推动不合理的“金字塔形”社会结构走向合理的“扁橄榄形”结构,从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所谓金字塔形的社会,主要表现为占人口极少的富有者盘踞在社会的顶层,掌握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从而越来越富有,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者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因为权力的缺失和资源的贫乏而越来越贫穷,是两极分化较严重的社会状态。而“橄榄形”结构则主要指社会中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绝对富有者和赤贫者都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是相对平等的社会状态,其橄榄形状越扁,社会越趋于平等。如果社会结构长期呈现金字塔形,即只有极少部分强势群体盘踞在塔顶,而绝大多数弱者都处于社会底层,那么,一旦底层群体的生存或生活出现问题难以保障时,其不满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则整个金字塔的稳定性就会动摇,严重时会立刻倾倒。所以,“如果人人对自己能取得的一切财物力图绝对占有,那么不管产品多么充足,还是少数人分享,其余的人贫困[10]。” 那么,社会长期稳定只能是空谈,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如果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阶层结构,稳定都是一种空想。如果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差距,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取富济贫,通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对此,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理想城邦应该是中产阶级占绝大多数并统治国家。他认为,只有中产阶级最能顺从理性,趋于这一端或那一端——过美、过强、过贵、过富,或太丑、太弱、太贱、太穷——的人们都不愿顺从理性的引导,而且中产阶级少野心,有野心的人,对于城邦会酿成大害。所以,要发展“无过不及,庸言致祥、生息斯邦、乐此中行”的中产阶级,以此建立正义的国家[11]。这种社会结构有助于化解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处于两端的社会成员虽收入差距大,但由于人数较少,彼此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只要采取相应对策便容易化解。同时,由于处于中间的社会成员占绝大多数,他们与处于两端的社会成员存在着较多的利益关系和沟通渠道,是两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重要缓冲力量,在化解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方面,他们发挥着重要的调解作用。
总之,人民的安康离不开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依托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从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客观规律还是从社会保障功能的逻辑视角来看,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就是实施符合实际的社会保障措施,它能提高人们的心理预期,调节尖锐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缓和统治危机,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推进社会公平,改善社会结构,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权稳固,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所以,当再次肯定“稳定压倒一切”的时候,我们可以坚定地讲,保障稳固一切!没有切实的保障措施,一切稳定都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胡晓义.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10,(7).
[2]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C]//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4.
[3]墨子·非乐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庇古.福利经济学[C]//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荣燕.论社会保障对社会稳定的促进效应[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9).
[7]初次分配对社会保障再分配的作用[EB/OL][2013-03-05]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3/05/227598
92_0.shtml.
[8]张士昌.社会福利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06.
[9]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M].济南:山东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8.
[10][英国]莫尔.乌托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