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共14篇)(共14篇)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一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王丽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句子。这是大学者朱熹在读书时的顿然感悟―――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就是丰富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有效提高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扩大课外阅读量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水源头。那么如何让孩子“乐”读,“会”读,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使语文素养逐渐丰厚呢?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有一些粗浅认识,渴望和大家共同探讨论证。
一、斟酌阅读选择、激发阅读欲望
如何处理学生爱好和阅读需求的矛盾?也就是要读什么书。我在给学生推荐读物的时候反复斟酌,多方比对,尽量给孩子们选择可读性强,孩子感兴趣,而且能让孩子无论在心理、知识等方面都会受益颇多的书籍。我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不但在网上查找大家极力推荐的,适合本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目,还集思广益,深入调查孩子们的爱好和阅读需要。所选择的书籍颇受学生欢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这学期阅读了《夏洛的网》、《木偶奇遇记》、《小狼小狼》这三本书。其中《夏洛的网》这本书是在网上反复比较读者评价才选择的。《小狼小狼》这本书是上个年级纪学生极力推荐的,孩子们对这两本书尤其感兴趣。下课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议论的重心是看到哪了,哪最有意思。孔拓涵看到小狼最后的结局时哭了,天真可爱的高义可以和我说出文中一大段的描述。在阅读品析课上,孩子们对小狼的特点给出了那么多不一样的见解……在阅读这几本书的时候孩子们的状态达到了如饥似渴,这是书的魅力。也说明了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一定要选择适合他们读的书籍。
二、创设阅读氛围、增加阅读乐趣
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还要给他提供交流的空间和群体。比如“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品读鉴赏”“个性感悟”“阅读竞赛”等等阅读方式都可以利用。我一直提倡家长和孩子同看一本书,这样就可以针对这本书和孩子产生共同语言,这样平等的交流会激发孩子表述的欲望和阅读的成就感。我建议孩子们读的书我都会去读,而且在各种时间都会看似无意地和他们去聊这个话题。在读《小狼小狼》这本书的时候,一到课间我就会问问这个,打听打听那个,读到哪了?最喜欢那一段故事?还会和孩子们分享我的阅读体会,也对他们的讲述评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孩子们把谁读得多,谁记得清楚,谁的理解透彻看做了一种可以享受赞誉的标准,所以他们就会乐在其中地去读,津津乐道地去交流。
三、开展各种活动、养成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兴趣还要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读书。在读每一本书之前,我们都会上一节阅读的推荐课,就书的内容、书的成功之处、大家对书的评价等做简要了解,让学生不会去看热闹,盲目地读。例如在读《夏洛的网》时,我给孩子们做了“阅读记录卡”,有封面,有正文,表格里有针对性的设置项目。孩子们针对阅读记录卡来读,就会更加有目的性,也可以提示孩子哪里作为重点来理解。孩子们完成了阅读记录卡,书也大致读透彻了。在读《小狼小狼》的时候,我又换了一种方式,把阅读记录卡升级为“研究报告”,让孩子在阅读中日渐完善对小狼的.评价。我们这次阅读研究报告的主题为“我眼中的小狼”,在一次阅读的品析课上,关于“我眼中的小狼”这个话题我就听到了诸如“聪明”、“团结”、“自尊”、“智慧”、“集体意识”、“坚忍”、“不放弃”等等的评价。在每个学期,我都会针对所读的书目开展阅读竞赛,获奖的学生会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这样无疑对孩子们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同时也在班级树立了很多这样读书的榜样。我还鼓励孩子们个性阅读,也就是除了大家共同读的书目外,还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也会给孩子们推荐和语文学习相关的书籍。学生们把自己读书多、积累多,看成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快乐。同样这部分孩子也会成为同伴眼中的小明星。
积极的阅读体验逐渐进化成阅读习惯,孩子们由开始的被动布置变成了主动要求,经常有孩子或者家长就会告诉我:这本书已经读完了,或者已经读几遍了,要求再帮助推荐。有了这样的丰富阅读体验,有了大量个性化的阅读,就有了个性体验,就有了独特的视觉,也就会培养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阅读带给孩子们的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是在书中得到的快乐和感悟。这就是日渐丰厚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补充了语文教学的不足,更大程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课外阅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孩子们开辟这片生命的绿洲吧,让他们尽情徜徉其中,让这源源的活水不断滋养他们的生命。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二
关键词:整合,情感,启发,突破,过程,开放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联系课文重点, 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 对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 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而获得知识, 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对课堂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是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我矫正, 发展反思能力。由此可见, 要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首先必须实现课堂提问的改革, 下面我结合教学谈谈自己在“问题设计”中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问题要具有整合性
当前阅读教学中, 问题提得过多、过碎是常见的现象。一堂课下来, 少则十几个问题, 多的有几十个问题。一个问题用于学生思考的时间, 多的分把钟, 少的只有几秒钟, 这些零碎的问题把语文课堂分割得支离破碎, 学生根本没有自主读书, 自我感悟的时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综合考虑, 多设计一些类似于自读提示的问题。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 只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读一读, 并说一说理由。这样, 学生按照这个提示读书、勾画、思考、感悟, 虽然只是一个问题, 但有关的课文内容尽含其中。这些问题的提出, 就是自主学习的提示。
二、问题要具有情感性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对文本中的人或事物会产生喜爱、厌恶、赞赏、痛恨等情感。教师由此设问, 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情感性, 要让学生愿意读书, 愿意动脑, 愿意表达。如在教学《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是海伦·凯勒, 你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你会怎么想?学到这儿你想对海伦·凯勒说什么?你从海伦·凯勒身上体会到什么?这些问题情味浓浓, 问题中所强调的“你会怎么想、你体会到什么”, 要求学生说的不是现成的答案, 而是学生自己的感悟, 自己的见解。学生就不用考虑会不会与老师的答案不同, 与同学说的不一样。同时, 学生有了想法就不能不说。这样, 学生就有了思考的动机, 有了表达的愿望, 对问题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明白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奉送”知识, 而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 是非能自辨, 斗争能自奋, 高精能自探”的境界。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 开启学生的心扉, 使他们独立思维, 深入学习, 以尝试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阿炳小时候去听泉, 他只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 而多年以后再去听泉, 他却听到了深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学生通过深入读文以及小组交流, 终于明白了, 这是阿炳悲惨的遭遇所带给他的独特感受。
四、问题要具有突破性
问题具有突破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教材重点的突出, 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数量应在解决重点难点的前提下, 越少越好。如在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 前面的内容很简单,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文章最后具有一定哲理的话语, 这是文章的重点, 也是文章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重点突破:除去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灵魂里的杂草指的是什么, 灵魂里的杂草该怎么清除呢?通过这样的几个问题, 使学生明白除草最好的方法是占据, 同样灵魂里的杂草也应该是占据, 那就是用美德。由旷野里的杂草引申到灵魂里的杂草, 学生通过类比推理, 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要铲除灵魂里的杂草, 必须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一观点。
五、问题要具有过程性
要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充分对话, 在自主探究性的阅读中有所感、有所悟, 就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成块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呈两大块:一是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 即与文本和作者对话。二是汇报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即与教师和同学对话。
六、问题具有开放性
问题的设计落脚点并不是在问题的答案上, 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 指导学生读书、思考、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问题设计也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如学完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姑娘》后, 教师可以问:“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依据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可能会说, 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依据爱因斯坦对待小姑娘的态度, 学生可能会说他是一个和善可亲的人;依据爱因斯坦的改变, 学生可能会说他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总之, 学生对课文的不同内容感兴趣, 就会有不同的见解, 即使对同一内容, 同一词句, 由于角度不同, 知识背景不同, 学生产生的情感、得出的答案也会不同。答案的开放性, 让学生有话可说,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注学生独特的个人感受, 提高了阅读质量。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三
第一,在文章的选材上来说,要力求内容新颖,学会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异向”思维,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比如《考试》这个题目,一般同学马上轻而易举地想到文化知识的考试,而这些材料正是所有人都可以想到的。要想写出新材料,必须抛弃直觉材料,抛弃题目本意,延伸思维。比如:可以选择对人的品格的考验。像在一次关系到自己人生前途的考试路上,遇到了因天热中暑晕倒在地却素不相识的人,众人无人相救。自己耽误考试去送他,还是为自己考试而置之不理,这样的材料写出了对人格的“考试”,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是转移视线角度,扩大思维空间,激发创造性联想和想象。如:《关心》这个作文题大多数同学很容易把文章锁定在人类亲情上,这就落于俗套,我们可以把目光平移由亲情移向其他需关心的东西。有人就写到了关心地球,文章将“绿阴如盖的大地”、“浩瀚无垠的大海”、“交错分布的江河”,分别比喻为地球母亲“美丽的肌肤”、“蓝色的衣裳”和“奔腾不息的血脉”。列举种种被污染被破坏的环境,抒写地球母亲正忍受着种种苦难的折磨而呻吟不止。这样的材料,视角新颖,为读者所心动。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新颖的材料,才能给文章输送新鲜的血液,文章才会充满机活力。
第二,在文章的立意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曾有一年高考作文题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毛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又如,对一棵古松,教师应允许学生描摹它那苍劲挺拔的风姿,直抒胸臆;也应允许学生谈它的枝、叶、果、根;学生议沦一番古树的经济价值,未尝不可;从青松就联想到它在重压下面“挺且直”的高尚品格,更要肯定。再如对“雪融化后变成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回答水、小溪、春天,都无可非议,而且.还应鼓励他们有更多、更新的答案。教师若能在平时教学中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的思维创新训练,鼓励讨论、争辩,学生的思想也必定能冲出樊笼,遨游于写作的自由空间了。
第三,疏通阅读渠道,特别是文学名著的阅读,以积累创新素材,夯实写作基础
学生的知识一方面来自课本,但决不只局限于课本。学生的阅读视野要向更广阔的领域——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拓展。教育部颁布的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必读的10本文学名著,包括《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繁星春水》、《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素材。如让学生观察公路上载客的摩托车手在烈日和暴雨中载客的情景,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写成文章。然后指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让学生把自己文中的主人公和老舍先生笔下人力车夫相比较,肯定他们的长处,指出他们的不足。这些知识看似与当前的学习考试无关,但它却为日后的创新能力构建了广阔的知识背景。我们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去广泛阅读以开阔视野。当然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阅读大量时文,收集相关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因为每个人的阅读时间有限,学生之间可以自己组织交流阅读信息和阅读心得,讨沦社会热点问题,增强思辨能力,从真正意义上把书读透读活。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得以提高、发展。
第四,作文创新要有开放意识,注重实用
创新必须建立在拥有足够见解和见闻的基础上。一般的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丰富,创造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要站在大语文教育的角度,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加强课内与课外、作文与做人的联系与沟通。俗话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种埋首书桌不问世事的学习,正是语文学习之大忌。我们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古迹名胜、城乡变迁、民间风情、乡音俚语、影视报刊、天地山川、时事要闻、公益活动……无不是语文学习的丰富宝藏。学生们沐浴在这广阔的时空环境中,见之,则开眼界长知识;听之,则明始末增信息;说之,则表情与意通思想;读之,则广见识晓事理。如此,又何愁我们的写作教学没有源头活水呢?
总之,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作文不易,创新更难。著名作家冰心有句诗叫“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创新是时代的召唤,它的天地宽广无比,愿我们的写作在这宽广无比的创新天地里,自由的发挥,自由的驰骋,自由的翱翔,自由的创造。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改“教学大纲”为“课程标准”,这一细微的改变,预示着语文学科将迎来巨大变革。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有所作为,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是首要的工作。目前,课程专家们对课程标准的内涵的理解,有三点非常值得注意:
①“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②“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③“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可以说,这三点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打破对语文学科的陈旧观念,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它。在具体操作中,应当以学生为核心,不仅要解决教什么,还要解决学生会什么,教师应当在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关于教科书的使用,教科书不是“最高指示”,只是作为教学材料,教师应当科学地使用教科书。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思维。
说到语文课程的创新,很多教师觉得它离自己太遥远,很难具体实施。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创新,并非一定要创造前所未有的东西。在充分认识课程标准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把已有的东西,创造性地运用到语文课堂当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创新。
具体地说,创新思维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阐释一下创新思维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应用。
(一)形式上的创新。所谓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针对教学任务在内容上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入合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准确地领悟教学内容。
比如,我在讲授《山居秋暝》一诗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地特点,安排了新颖的教学形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讲古诗最常见的套路,就是读读讲讲,这也是很难讲出新意的讲法。诗歌要讲出新意,关键在于根据所讲诗歌的内容特点,安排合适的形式。王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诗中有画”,这一点也是后世所公认的。而《山居秋暝》恰恰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同时也能鲜明地反映王维创作后期的思想上的隐逸倾向。引导学生学习这一首诗,对于了解王维的创作风格,可以收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我觉得,让学生把握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特点,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把诗歌的文本还原为一幅山水图画。在授课过程中,我先带着学生熟悉诗歌内容,然后在黑板上现场手绘一幅横幅的卷轴,接着把诗歌的内容,转化为卷轴画的各项内容:把诗题“山居秋暝”作为画的题目,放在画幅的右上角;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四句是画面的主体,把它放在画幅的中央;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变化成“雨后秋晚”,作为时间放在画幅的左侧,再把“王维作”作为落款放在“雨后秋晚”下面。这样能比较直观地表现“诗中有画”的特点。最后会发现,诗的尾联无法放到画幅中去,这时候介绍王维的生平和思想,使学生理解王维的隐逸情怀。课后,很多学生向我反映,这节课给他们留下非常深的印象,对王维的“诗中有画”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这节课有新意,新就新在为内容选择了合适的形式,而形式本身算不上新,但一经和内容有机结合,课堂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又如,讲授《蜀相》时,一般都要介绍诸葛亮的主要功绩。但如果平铺直叙,必然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我认真阅读了相关资料,发现有的内容是家喻户晓的,而有的学生却可能比较陌生。于是,我在介绍诸葛亮时,使用了人物竞猜的形式,先难后易,学生则自始至终保持了兴奋的状态,当谜底解开的时候,学生对诸葛亮的一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的教学目的也顺利实现了。
(二)内容上的创新。既然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凭借,一种工具,显而易见,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引入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丰富课堂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我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精心设计了第二课时的导入环节。这一环节的亮点,就在于引入了教科书以外的新内容。导入应当形式和内容并重,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做好重要的铺垫。我由《水浒传》的主题和艺术成就导入,所用材料是金圣叹评《水浒传》的有关材料。
我首先提出大家非常熟悉的俗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引导学生对“少不看《水浒》”这句话进行理性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这句话是在误解《水浒》主题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结论。然后引出金圣叹对《水浒》主题的歪曲。他说:“无恶不归朝廷,无美不归绿林,已为盗者读之而自豪,未为盗者读之而为盗也。”(《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卷之一序二》)即便如此,金圣叹依然对《水浒》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他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他还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接下来,自然就把话题转移到林冲的性格分析上。由于金圣叹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正确地认识《水浒传》这部伟大的作品。
当然,以上仅仅是笔者个人的一点教学体会,一种教学模式未必适合每一个教师,它的成功运用,和教师个人的风格、视野都有密切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想在语文新课程中有效运用创新思维,教师应当努力做一个多面手,了解尽可能多的新形式,占有尽可能多的新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游刃有余。新教师在运用创新思维时,不妨从模仿开始,模仿一些成功的课例,在模仿中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
2007年12月18日深夜作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五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记烟台市劳动模范、莱阳市春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维新
1990年,山东莱阳市春雪食品有限公司是一个只有固定资产300万元、职工60人、年产饲料不足万吨的小饲料厂,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下设15个分支机构、员工2600多人、总资产1.8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
作 者:邢德洪 作者单位:中共莱阳市纪委宣教室刊 名:脱贫与致富英文刊名:TUOPING YU ZHIFU年,卷(期):2003“”(7)分类号:F2关键词:
6.问渠哪得清如许作文 篇六
梁洪汀
当圣诞节情人节裹着西方文化席卷中国大地;当网络语火星文冲击着文化传统;当快音乐电子书刺激着感官神经。我们疑惑着对它们的取舍,也反思着自己的行为。
比之丰碑式的大唐诗歌,兴起于市民之中的宋词可谓难登大雅之堂,词体在唐末就已出现,传唱于百姓之间,为文豪名士所不屑。可时至今日,唐诗宋词却并列为传统文化中两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承受住了历史的淘洗。其实同为经典的元曲和明清小说莫不如此。因为新,所以初期受到怀疑甚至鄙夷。但也正因为新,才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以节日庆祝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传入是世界开放的产物,我们不能采取抵制的态度也无需为这所造成的冲击而惊恐。历史告诉我们面对新生事物必须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去接受,并加以引导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第六版汉语字典收录众多新生词汇,这表明了政府对现代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甚至一向以严谨传统为尚的《人民日报》也使用了“给力”一词,相信只要正确引导,意蕴丰富的网络词汇必会为汉语文化增添活力。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的白话文热潮一度受到打击,这种适于平民百姓的浅显文词与今日的流行词语是如何相似啊!不可否认白话文的推广冲击了古典文化,但如今汉语的繁荣及众多堪称宝藏的白话小说证实了年前先驱们作出了正确的历史选择。若是紧抓古文晦的字词不放,不为之增添时代精神,我想珍贵的中华传统文化也许会像许多文明一样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吧!
文艺领域的创新对其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纵观中国的音乐发展,从庄重严肃的美声到名具特色的民歌唱腔,从通俗易懂的流行金曲到风靡网络的电子音乐。如今已形成多元共存的繁荣局面。不管是当年开创哼唱之风的周杰伦,还是如今当红的许嵩或汪苏泷,我们姑且不论其艺术成就究竟如何,单看他们的敢于创新就值得肯定。很难想像没有周杰伦类的歌手如今的乐坛将是何等模样。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七
1. 读要选择品味
英语阅读是知识综合运用的复杂过程, 可以分为识别阶段和解释阶段。识别阶段首先要识别单词的意思, 把握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理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解释阶段就是根据识别的各种要素和线索, 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阐述文章的意义。
1.1 咬文嚼字品教材
教材是精心挑选、合理设置的。英语阅读的学习首先要完成《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 理解故事的情节, 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1。因此,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理解词句。整句阅读, 分段理解, 利用上下文猜测新词和难句的意思, 查阅新词, 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 理解句意。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由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和每一段文字构成, 词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为主题服务, 围绕中心, 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 帮助深化理解。
(2) 结构分析。找出主题句, 总结段落大意, 指出句式变换的连词,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文章通常都是围绕某一个中心展开的,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 抓住中心, 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 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 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2。
(3) 评头论足。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 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设计学生阅读评论的议题, 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到立意等各个部分进行总体把握, 归纳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 从而更能了解全文的概貌, 理解作者的写作用心和目的。
这样, 既可以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还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巩固和增加英语的词汇量, 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整体阅读水平。
1.2 挑三拣四读课外
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 也是学生运用知识、开阔视野、发挥才干、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外读物的合适与否,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最好选择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英语资料, 内容要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 并能启发心智, 如经典的故事、幽默的笑话、活泼的动画、引人入胜的童话、丰富的英语画刊;同时, 也要选择一些时效性强的热点新闻、娱乐文摘以及与生活相关的科普文章。这样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在英语阅读中了解异国趣事, 大大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按照分阶段、分层次、按计划三个阶段进行3。
(1) 选择适应阶段。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书海茫茫, 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必须要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 制定读书计划, 根据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列出阅读书单,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读物。同时, 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每一篇文章的文化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 适应英文的思维习惯、逻辑推理和表达方式, 带着问题和任务去阅读、思考。
(2) 体会享受阶段。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剑桥大学教授伊萨克·巴罗曾说:“一个爱书的人, 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 一个良好的导师, 一个可爱的伴侣, 一个优婉的安慰者。”课外阅读不仅帮助学生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一个个生动有趣或扣人心弦或富含哲理的故事, 使学生得到一种感情上、精神上的升华和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写作背景、意图, 将身心融入文章中, 体会其中深刻含义, 感受作者的心声, 学会与作者对话, 体会读书是“纯洁、美好的特殊世界, 生活在其中, 其乐无穷。”
(3) 点评提升阶段。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一定环境下, 以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 传递某种信息和意图, 试图让读者阅读以后产生共鸣和启发, 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 来考查学生对文章掌握的情况, 包括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语言神态、心理变化、故事情节、文章布局、句式结构和遣词造句等, 其目的是对文章中作者的思想观点、立论依据以及传递的信息作综合性分析与评价, 适当的时候可以激发学生自我发挥, 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2. 写要胸有成竹
在英语阅读的基础上, 写能加深学生对词型句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增加阅读中的理解、欣赏和吸收4。英语读写密不可分, 一方面, 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英文写作知识;另一方面, 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1 从范文模仿开始
语言的学习首先是从模仿开始, 没有一生下来就能开口说话的天才。美国学者格雷夫斯说过:“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 (范文) , 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模仿是英语初学者的捷径, 是符合人类认知由浅入深规律的。只要学生多模仿写作, 模仿到纯熟的地步, 就能熟能生巧, 水到渠成。
(1) 遣词造句。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 好的文章是一个个恰当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的最佳排列组合。英语和汉语句式存在着许多不同, 想要写出好的句子, 必须苦练基本功, 日积月累。通过充分的阅读讲解, 分析课本中的句式特征, 仿照典型句式, 让学生做“连词造句”练习, 加强句型句式变换的训练。可以利用填空、造句、句型转换、翻译、改写等形式模仿;此外, 还需要模仿英语的语言习惯, 模仿用英语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是提高句子表达效果的有效途径, 可以理解并熟练掌握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要注意表述句子顺序和逻辑关系的词语运用, 使句意通顺、语法正确, 同时还要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等基本要求。
(2) 缩写课文。口语学习中, 有复述课文和编写课文两个环节。复述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到的词语, 用自己的话,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 写一段或者一篇作文的过程。在复述前, 教师要分析教材课文的结构、关键词句等, 引导学生在复述时加以恰当地运用。复述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 可以是一段, 一个话题或者整篇课文, 长短不限。编写是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搜集整理各方面的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 编写与课文相关的剧本。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负责编写自己的那一段情节。
教师可让学生分组一对一进行复述, 然后请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口头复述和表演, 最后提交学生各自写的文章。这样, 学生不仅自然地掌握了文中重要词句和意思, 明白了文章的结构, 而且会潜移默化, 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使模仿的东西为己所用。
2.2 有感而发书心意
学生害怕英语写作, 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无话可说, 无从下笔。想要写好一篇文章, 必须要有生活经历或者经验, 要么是亲身经历的人和事, 要么是通过书籍、报纸、网络或者周边的人了解到的东西;此外, 对于与课文同步的命题作文, 还要做好写作前准备, 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主要句型。否则, 学生写作的时候, 必然会出现“一张白纸看半天, 两行字母问青天”的尴尬场面。
(1) 看图写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采用看图说话、写情景的方法。题材和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根据一幅或几幅图, 提供几个关键词, 要求学生根据图示写一段、几段话或者一篇短文, 主题可以自己拟定;也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环境, 比如在大街上问路、超市购物、宾馆住宿、饭店用餐、景区旅游等场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写上一段对话、一个故事或者一篇短文。
要注意的是所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日常熟悉的, 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这样写起来才会言之有物, 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有物可言。
(2) 妙笔生花。“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写出好的词句华章, 就必须通过阅读, 让书中新的知识如泉水一样, 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一般来说好的文章, 都会做到谋篇布局合理, 句式结构严谨, 遣词造句生动。要做到这些,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审题选材:审清题目要求, 包括文体、题材、主题; (2) 谋篇布局:确定文章段落结构和逻辑顺序; (3) 确定主题句:通过陈述事实, 描写现象, 表明自己的观点; (4) 论证观点:围绕主题句的观点进行阐述, 主次分明, 运用有力论据进行充分的论证; (5) 画龙点睛:结尾重述观点, 简洁有力, 运用点睛之笔。
此外, 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多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时间关系、原因关系等连词, 会使文章衔接自然, 令人耳目一新;二是运用固定搭配, 通过变换句子的开头、长度和句型等, 使句式多样化, 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为文章增色加分。
综上所述, 读写是英语综合技能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同时, 才可以文思如泉地写。英语读写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它们即独立存在, 又相互依存, 同时又是一个递进提升的过程。在写作的过程中, 要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 由词到句, 由易到难地进行练习, 让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 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摘要:读、写是英语学习的文化修养和提升阶段。本文论述了英语阅读要有选择, 读书要去品味, 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在此基础上, 从遣词造句、缩写课文开始学会模仿写作, 通过不断实践, 做到胸有成竹。学生要掌握每一个环节, 使英语读和写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英语读写,选择品味,胸有成竹,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乌亚琴.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浅析[J].教学研究, 2010, 6:167.
[2].许艳芬.浅析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 2009, 11:152-153.
[3].高亚慧.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J].经典教学, 2010, 5:106-107.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八
一、关注立体社会,摄取写作素材
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网络,投射给学生以立体的生活。小到街谈巷议、身边琐屑,大到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诉之于笔下的素材。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感悟生活的匠心,叙写生活的激情,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狭小的空间,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寻找写作的素材,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激发作文的灵感,丰富创作的源泉,从而挖掘出生活的深层内涵。农忙时节,燃烧麦秆很寻常,反映的却是农村人环保意识的淡漠;老年人骑电瓶车很正常,却反映了他们融入快节奏的生活的激情;抗震救灾带给世人无限的感动,折射的是一个民族历经磨难之后的坚强与守望;“三聚氰胺”事件全社会高度关注,体现了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态度……学生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扎根于对生活仔细观察和深刻理解,才能去伪存真,吹尽沙砾始得金。
二、创设多样情境,丰富写作素材
紧张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囿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狭小的天地,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常常造成认识的“短视”,表达的肤浅。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则是丰富学生生活的主渠道,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将这样的活动课程化,创设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广泛触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丰富学生的阅历。例如让学生到野外踏青,吮吸春的气息;参与农村劳动,体验“粒粒皆辛苦”的艰辛;走进敬老院,感受孤寡老人对亲情的渴望;访问下岗职工,明白知识在竞争中的意义;参与社区服务,体味付出之后的幸福……学生在多样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生活,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心有所动,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自然是真情充溢、新颖别致。
三、拓宽阅读途径,贮存写作素材
“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训都指出了“阅读─写作”迁移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可以通过另外一条途径——阅读,来进行有效的互补。大量的有针对性、指导性、周期性的阅读,特别是深层次的阅读,为学生了解社会、感悟生活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笔者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渠道有五:
荟萃本“不动笔墨不读书”。让每一位学生都预备一本“荟萃本”,要求每天坚持拿出20分钟把阅读过的书籍、报刊中的精彩片段或“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最有感触的核心材料记下来,并做简单点评。作文时,这些沉淀的记忆一旦被唤醒、激活,就可能为文章添上华彩的一笔。
集锦录 组织学生开展“剪报活动”。按写人、叙事、议论等专题,将剪报汇编成辑。这样的集锦录除了实用之外,更诱发了学生阅读重点文章的兴趣,更激发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热情与执著。
资料卡 鼓励学生将一些零散的资料,如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国际知识、街谈巷议、趣闻轶事,以卡片的形式记录贮存,并不时地将这些资料卡拿出来梳理归类、品读或有机组合分析,从中升华出新观点、新见解。
活电脑 利用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推荐一些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时文美文,使其熟读成诵,写作时鲜活的形象、精湛的语言便在自己笔下汩汩流淌,自然得体。
交流会 每学期组织班级开展“读书展评”活动,让学生们将自己的读书本、集锦录、资料卡拿出来展示交流,通过互相品读、评头论足推荐各人“特色片段”、“精品一则”,开辟专栏,转抄登载,互为观摩,做到资源共享。
四、探究民俗风情,挖掘写作素材
中国民俗风情异彩纷呈,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教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透彻地解读民俗风情,在浓郁的民俗氛围之中,汲取精华,增加内存,挖掘有益的素材。中国传统节日衍生出许多习俗,如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祈求平安幸福;清明扫墓、插柳寄托哀思;端午插菖蒲艾叶、戴香包、喝雄黄酒驱邪避疫;中秋拜月渴求团聚安康;重阳登高吃糕,期盼步步登高等等,这些习俗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教者要鼓励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向长者了解民俗风情的由来,全方位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享受亲情的美好,体验生活的多采,品味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其中鲜活的题材进行整理、挖掘、丰富、提升,提炼出文化的精品,使之变成学生文学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写作时丰富源泉之一。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正视学生作文实际,立足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立足变小语文教学为大语文教学,变封闭的小课堂为开放的大课堂;立足带领学生精读博览,广为采撷,使“生活─阅读─写作”同步共振,相信作文教学的“方塘”里必然会呈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喜人局面。
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九
记得有一次,在我《观察物体》的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问学生一个长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让他们可以用手里长方体的物体,如橡皮、文具盒等等来观察,也可以以拿讲台为例,到各个位置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结论。于是同学们热情的讨论起来,课堂朝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很多组得到了正确的结论,我也为我的有效设计而高兴。汇报的环节里,一切水到渠成,同学都认为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同学惊呼到,他能看到四个面。他拿出自己的一块儿小橡皮,“看我的橡皮不像讲台那么大,我看它时就能把左、右、上、正四个面都看到。”
这是谁呀,我们都看三个面,他还能看出四个面。我走过去,看看他用来观察的橡皮,橡皮的确很小,而且他坚持自己的确看到的是四个面。这时小组的几个同学也附和着:“是能同时看到左右两个面,是不是当观察的物体小的时候就会看到四个面。”我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不过我坚信教参上写的是三个面。可是眼下该怎么办呢?我也有些犹豫,是不是也会有特殊情况呢?真是烫手的山芋,拿也不是放也不是。没办法我只好说:“这种特殊情况我们课后再来研究。”不过我还是让学生记住是三个面的答案,课堂就这样草草收场。
课后,这件事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到底是三个面还是四个面,该如何向学生解释?难道我只会把在教参上看到的答案告诉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真是一个老师的悲哀。晚上我打开电脑开始上网寻找答案。原来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追溯到“观察物体”背后的上位知识,也就是“投影与视图”的知识。
用一组假想光线将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一个面上去,称为“投影”。这个面上得到的图形,也称“投影“。投射线从一点出发的称“中心投影”,投射线相互平行的称“平行投影”。平行投影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称“斜投影”,垂直的称“正投影”。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的图形称为视图。而本单元的观察物体,即用正投影法去观察物体。所以那个男孩的观察方法首先是有问题的,教师应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观察时,要告诉学生视线应自然,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可让学生把物体平放于视线的正前方,从一个点出发,仔细观察。
另外,我还发现了学生能“看到”四个面还另有隐情。其实,学生的观察结论涉及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觉问题。
首先必须区分两个概念:“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感受器——眼、耳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而知觉是对感觉经验的确认、解释、整合和分离。有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此人在你的左眼和右眼的视网膜上都能够成像,这就是眼睛的感觉,但你不会因为左右眼的视网膜上都有人像而认为眼前站着两个人,这就是知觉——知觉的作用是使感觉有意义。对正常人而言,由感觉到知觉的过程是完全自动的。
学生能够“看到”四个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观察的物体太小,距离眼睛太近,左右眼的信息不容易整合,由感觉到知觉的过程被割裂了。二是由于学生对信息的错误知觉。这就让我想到了学习心理学时我们在书上看到的那个一只花瓶还是两张相对的侧脸的心理学试验。眼见不一定为实,至少在这个案例中,学生陷于错觉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时间充裕,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中的一些资源让学生体验到眼见不一定为实,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看到四个面”其实是“看”(知觉)了两次。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十
一、细心观察, 捕捉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 而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广泛地接触自然, 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了, 却又只注重玩赏, 而忽略了引导孩子观察、体会, 孩子们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针对这种状况, 我认为教学生写作, 首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验生活, 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秋天到了, 我布置学生观看玉屏公园菊花展。 让每位学生周末饶有兴趣地欣赏菊花, 观察并记录菊花品种、颜色、姿态……学生兴趣浓厚, 观察得仔细, 记录得认真, 积累了大量真实资料。在写作训练主题“把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写下来”中, 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写作, 而且写得真实、精彩。
叶圣陶先生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 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 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教师应该帮助、指导孩子寻找生活的“源头”, 鼓励孩子们多走出家门, 融入大自然、融入社会, 多看、多听、多思。如在指导习作《家乡美景》时, 我给学生布置的周末作业是:和家长一起去爬九峰山、玉屏山;去溪源峡谷、江滨公园游览;去领略春天独特的景色……让学生观察每个地方独特的景色、人们的活动, 留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从各个角度广泛观察, 积累材料。 学生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 善于捕捉生活素材, 写作时便“文思泉涌”。
二、凭借教材, 活用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及感悟能力。 这就提醒我们, 在阅读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例子举一反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
(一) 凭借文本填补空白。 文本的空白, 在课文中随处可见, 也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显现。 利用文本空白, 进行想象练笔, 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践的有效途径。 在《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中, 通过披文入情, 多种方式朗读, 引领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 随着教师“嘎羧忘不得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 忘不了这片自己的战友, 此时此刻它想到了什么?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悲壮的情景, 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 写出嘎羧的重情义。 ”的深情叙述, 学生纷纷描绘嘎羧临死前的庄严, 一段段生动传神的文字跃然纸上, 学生在凄婉的音乐声中读着自己的练笔, 有的读着读着, 已是泣不成声。 听着听着, 学生似乎走进了作者的内心, 走进了嘎羧的内心。原本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 生动地走入课堂, 落到实处。 习作能力在不经意间得到训练与提高。
(二) 依据文意拓展提升。 在《唯一的听众》一课教学中, 教师依据“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提供一次小练笔:“善意的谎言是否有悖于讲诚信? ”这种拓展性练笔, 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强化了语言运用。
(三) 凭借范例巩固训练。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 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 教师要让学生以文本为例, 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文本为拐杖, 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文本作迁移, 在练笔中形成语言技能。 如在《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中, 学完文章的写作方法之后, 让学生当场练习运用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写一写家乡一景。通过仿写实践, 体会表达, 加深对文本写作方法的理解。
三、鼓励阅读, 充实素材
(一) 读书看报, 积累素材。 阅读是积累及写作的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 开阔学生视野, 为习作积累素材。 要让学生多看古今中外名著名篇, 多看同龄人的佳作, 多看《小学生周报》、《优秀作文》等报刊。 博览群书能弥补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缺陷, 使学生的写作范围变得更广阔。 让学生多看《史记》等有关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典故、趣闻轶事, 汲取历史精华;阅读时政报刊获知先进的感人事迹、蛀虫的劣迹……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书看多了素材也积累得多, 在写作中也自然得心应手。
(二) 写读书笔记, 强化记诵。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阅读中可以摘抄精彩语句, 可以概括内容要点, 也可以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 将看到的好片段、好素材随时记录下来, 分门别类进行储存。 同时,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圈、点、勾、画, 学会做批注, 长期坚持, 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 对一些精彩句段、名言妙语,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而且反复吟咏体会, 最终背诵下来。 背诵多了, 词汇也自然丰富了, 写作时就文思泉涌。
四、开展活动, 收集素材
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教师应有目的地多引导学生参加活动。 如充分利用我校“六·一”儿童节的游园活动、元旦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安全自救演练及各种节日开展的献爱心活动、 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竞赛、语文课开展的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等, 在活动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 在参加活动时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参加, 并将从中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中。
学校举办了趣味运动会, 在一次作文教学中, 我紧紧围绕这次运动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获得写作素材, 大胆放手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以“体育运动会”为素材写一篇习作,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至于选材、内容、体裁等都可以灵活选择。 结果学生的作文内容五彩纷呈, 有的抓住了运动会热闹非凡的场面写;有的抓住了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写, 赞扬了同学们在运动会中表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 有的学生重点抓住了在比赛中为大家服务的少先队员, 对人物刻画细致入微、 真实生动……学生写出的作文每一篇都是那么精彩。 我也被孩子们的创作能力震撼了, 同时陷入深深思考:不是孩子们写不出好的作文, 而是他们太缺乏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 教师除了要教给孩子写作方法, 更应该引导孩子积累素材, 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 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巧外,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摆脱 “无米之炊”的苦恼, 逐步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珍珍.作文如何选择素材[J].小学时代 (教师) , 2010 (05) .
[2]任海民.浅谈小学生如何积累写作素材[J].学周刊·B, 2012 (4) .
1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十一
联想·想象
1.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态, 它跟想象一样, 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有联想能力, 才能思考清楚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好的联想力是作文精巧构思的基础, 是用好语言的条件。修辞中的比喻、拟人等, 实际上是各类联想的不同表现, 排比句、递进句乃是横式联想、纵式联想的不同表现方式。联想是以记忆为前提的, 没有知识、意象的记忆就没有联想, 要想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记忆仓库。
上新课时提几个与之有关的过去已接触过的内容, 可强化联想意识, 让学生温故知新, 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如学朱自清的散文《绿》《荷塘月色》时, 我先和学生一起背诵了《匆匆》中的几段文字, 然后提问:在文中作者说“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这里溜去”, 他当时是多少岁?朱自清写这两篇文章时分别是26岁、29岁, 看一下哪一篇文章的感情色彩跟《匆匆》更接近?为什么?学生边看文章边进行联想、比较, 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2.人们在反映外界事物时, 不仅能再现过去感知的事物形象, 而且还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从未感知过、现实中从未存在的事物的新形象———这就是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是诱发创新思维的关键。如学习完周立波的《分马》后, 我曾让学生想象当年土改时20多岁的郭全海在90岁时的情景。结果有的学生把郭全海想象成高级领导干部, 有的把他想象成胆小怕事的庸人, 有的把他想象成农业科研人员, 有的甚至把他想象成滥用职权的贪污犯等等。这说明学生能结合社会实际, 自由放飞其认识心理与个性心理, 通过对事物对象的优化组合, 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又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 让学生想象一下那时的秋风秋雨, 风雨中年迈的诗人以及秋雨屋漏、长夜无眠的诗人一家的生活情景等等。
民主·和谐
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传统语文教学中, 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上结论趋同, 答案唯一, 更是严重束缚着师生的情感和思维,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往往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要施行语文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的教学工作作风必须民主, 课堂气氛要相对宽松自由,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 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按照主体教学思想和教学民主思想, 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启发式”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教学思想。实践证明, 讨论的方式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彻底扭转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状况的有益方式。集体讨论也被语文教育家称为“创造性集体思维法”。它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 开拓思路。正如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所言,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 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 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语文课上, 我有时既无教案, 也无提纲, 常就各种问题和学生进行研讨, 启迪学生思维, 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就是这种看似无序、不规范的教学, 使学生的个体性得到了发展。有时, 对于理解难度较小的课文, 甚至可以师生换位, 让学生做一回“老师”, 这样, 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潜能,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的关键是淡化权威, 解放学生, 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 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顾忌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参与对真理的探求。当教师和学生都“把每一堂课看作一次精神的探险”, 一种新的教学境界就出现了。
12.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优化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新课改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教师再创造、再设计的自主权,增强了课程的生命力。因此,要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教师需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以“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优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优化,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课程资源基础之上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最优化原则。根据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②适应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归纳了五条基本策略:
一、教材重组
以Z版教材为例。教材在设计中,通过设置若干学习主题,展现不同的问题视角和学习视角,促进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在内容设计上也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当拓展了相关内容。在活动设计上也尽可能提供了多种方案,供教师和学生选择。这种设计思路,在理论上符合课程学习的需要,但在实践中却有许多的困难。
以“话说社区”为例。教材设计者分别以“社区”“社区人”“社区活动”“走进社区”四个视角开展学习,安排了“社区的公共设施调查”“采访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活动”“考察社区”“采访社区名人”等多项体验性和实践性活动,并分散于各学习主题中。这样的设计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各校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这样的学习视角开展学习,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教师必须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重组。按照适宜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我们把教学活动重组为四项活动:①参观社区,了解社区的概况、社区设施、社区活动、社区发展以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②开展网络学习,了解各地、各国社区的状况,交流参观、访问的成果,③分别围绕“小学生放学后由社区管理行不行”“社区卫生维护”这两个话题开展两次辩论;④在家长带领下,参加一次社区活动,采访一位社区人员。这样的整合,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学习视角,又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二、活动整合
《品德与社会》主张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教材安排了大量的资料收集,观察、调查、访谈、实践、交流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活动,摈弃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从体验、感悟、理解中让学生受到教益,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单独由《品德与社会》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学习不是很现实,教学时,有必要结合各种活动,借助于各科教师的帮助开展课程学习。
三、空间拓展
《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帮助学生将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帮助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这样,教学活动不可能在教室里照本宣科,这种开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注重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性和社会性,就必定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现实性。
2.教学注重和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品德与社会》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课程的学习以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与课程的具体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学习《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要求学生了解祖国的锦绣山河,我们可以在相当长的一个周期里,组织学生把自己旅游的风景照片、明信片、剪报、风景邮票,描写锦绣山河的名诗名句、美术作品、音乐作品等分门别类地展示出来,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说说、唱唱、画画、看看基本达到了课程学习目标。
四、人力协调
《品德与社会》是按照“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随着儿童生活领域的扩大,教室这个空间已经很难承载学习任务了,而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材中“七彩的社会生活”设计了“找出你熟悉的10种职业,了解从业人员对社会的贡献”“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调查超市,写下你的新发现”“举行物品买卖的模拟体验”“开展黄豆发芽的小实验”“参观工厂,了解各种工种…动手制作一本书”等活动。这些活动是建议性的,在实施这些课程目标时,我们主要着力开发好社区和家长这些课程资源。
1.建立家长(社区)课程资源库。主要是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组成课程资源库,在实施相关课程学习时,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邀请农业局的技术员介绍“绿色产品”。联系商场的经理组织学生调查商场,联系花卉培植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花卉种植,并指导花卉栽培实验等。
2.建立综合性学习指导小组。我们依靠社区少先队组织和假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发动同一年级的家长参加到“爱心爸爸(妈妈)”活动中来,三五个学生组成一个综合性学习小组,由热心孩子教育工作、又具有一定管理和指导能力的家长负责开展校外的学习,比如参观,调查、访谈等,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也能初步得到实施,课程的学习目标基本得到了落实。
五、网络指导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各学科改革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网络平台,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课程资源的检索。这些课程资源主要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如收集家乡的风光照片和资料,收集各地的特产资料。收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等。
2.网上的交流和指导。引导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共享一些资源,如采访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就把一个小组采访的实录发布在网上,其他小组通过阅读就能基本了解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分工和职责。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开展交流,发布学习和研究的成果,寻求别人的帮助。教师在网上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十三
一、教师课堂提问“三偏离”现象扫描
现在, 一些教师由于对课堂提问的概念存在理解上的误区, 使课堂提问偏离了教学目标, 偏离了教学重点, 偏离了思维训练, 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
1. 问题水平低下, 偏离教学目标
问题水平是指教师所提问题处于的层次。不同的问题水平涉及不同的思维活动, 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 问题的设置不能仅仅是为了提问, 为了教学的顺利实施, 它更要与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相匹配。根据案例, 笔者发现许多教师的提问, 通常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秦的统一和巩固》一课时, 课堂上提了10个问题:①秦是怎么统一中国的?②六国一定会灭亡吗?③为什么?④秦统一中国是必然的吗?⑤需要什么条件?⑥满足这些条件就能统一中国吗?⑦秦是怎么巩固自己的政权的?⑧如果你是秦王, 在巩固政权时你会怎么做?⑧书中人物的做法行不行?⑩你能对秦统一中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区分吗?
根据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 将上述案例按提问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位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水平。本堂课中教师共提出10个问题, 属于知识水平的提问有①、④、⑤、⑥、⑦, 理解水平的提问有③, 应用水平的提问有⑩, 综合水平的提问有⑧, 评价水平的提问有②、⑨。可以看出, 本节课的提问, 知识类的占了50%, 而其他五种类型共占剩余的50%。从这一比例可以清晰地看出, 该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水平相对较低。
2. 问题表述不清, 偏离教学重点
教师的课堂提问, 需要教师将设置的问题用语言传递给学生。所以, 教师在传递问题时, 所使用语言的清晰度, 对于问题的传递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向学生传递问题时语言要清晰、准确的语言, 而根据搜集的案例, 笔者发现传递问题时常出现使用的语言复杂、模棱两可、可作双重理解等现象, 甚至把两个甚至多个问题放在一个问题中, 以至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时, 采用了以图导学的方法。他提问:比较“手摇纺车”等五幅图的发展变化, 说明了人类在使用机器工作时, 渐次摆脱了哪些方面的限制?蒸汽机的发明又带给交通运输业什么巨变?很多学生听后一头雾水, 无从回答。于是, 教师只好自己解释:“手摇纺车受人力的限制;珍妮纺纱机虽然比手摇纺车效率提高了, 但还是受人力的限制;水力纺纱机必须设在有水源的地方, 受自然条件限制;而蒸汽机发明后, 以煤炭作燃料, 摆脱了上述限制……蒸汽机发明后, 人类以蒸汽为动力, 发明了蒸汽机车, 这正是交通运输史上的巨变。”这位教师设计的第一问是想说明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摆脱了季节、地理位置、人力等限制, 而实际上却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引到所谓的“哪些方面”上, 而体会不到这几幅图反映的实质。在某些教师的观念里, 认为问得越深、越细, 学生就越能理解到位, 所以带领学生“钻山洞”, 一直致力于摸索。事实上这样做效果并不好, 不仅使得学生疲乏, 不知所措, 课堂也不能实现师生互动的情境, 教学效率也不可能提高。
3. 问题序列单一, 偏离思维训练
问题序列, 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教师所提问题, 除了要考虑问题水平是否合适外, 还要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也就是问题序列。现在, 许多教师都习惯了一种问题序列, 那就是开始时多采用开放性问题, 然后不断地给问题加上具体限定条件, 再导向下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只是简单的回顾或推论, 而没有在思维上提升一个层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主张》一课时, 在整理复习环节,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已经大致知道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文化在世界上是很繁荣的, “百家争鸣”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象征。“百家争鸣”中, 主要有哪些文化派别?
生:“百家争鸣”的文化派别很多, 但主要的是儒家、道家、墨家这三家派别。
师:对!那么儒家、道家、墨家分别出现在哪个时代?代表人物是谁?文化主张又是什么?
生:儒家出现于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 并强调以“德”化民, 以“礼”治国。
……
上述案例的问题序列可归结为“漏斗型”。这种类型的问题序列是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然后将其范围缩小, 进行简单的推理得出结论。该问题序列较适用于知识、原则的说明。就这一点说, 该问题序列的选择是合适的。但关键是, 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去回顾知识, 而是应该通过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比较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二、教师课堂有效提问的“三落点”
笔者结合教学实例, 谈了初中课堂提问中的“三偏离”现象, 旨在通过反例去厘清课堂提问的本质内涵。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探寻有效提问的落点, 并以此优化课堂提问的质量呢?
1. 要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
现在,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随意发问”的现象, 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堂成了问题的堆砌, 课堂交流成了“一问一答”的低效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 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设问, 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这样才能把课堂提问引向高效。
(1) 针对教材内容发问。提问的针对性首先要针对教材内容, 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例如:在引导学生对隋朝大运河进行评价时,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 引入后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说, 以促进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 隋朝大运河确实方便了当时的交通。但是, 对于这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是一件好事, 而有的人认为不是一件好事, 如皮日休就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们怎么看呢?
生1:我觉得对待这一历史事件, 要一分为二地看。
师:怎么一分为二地看呢?
生1:大运河的开通具有历史意义, 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
生2:大运河的开通能够促进当时的交通, 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生3:大运河的开通是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 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 所以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 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苦难。
生4:是呀!隋王朝仅存在37年就灭亡了, 这与大运河可能很有关系。
由于提问设计针对教材内容, 所以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 掌握一分为二的历史辩证方法, 从而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2) 针对认知结构设问。根据回答所要求的思维域限, 可以将提问分为宽问题和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回答情况, 灵活调节提问的范围, 使之适合学生智力与能力, 增进学生对提问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例如:①气候变暖对我国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②升温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提问②与提问①相比, 提问范围逐渐缩小, 明确了思考的方向, 增加了学生给出多种答案的可能性。一般说来, 当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 教师应使用窄问题,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 教师可采用范围较大的宽问题。当然, 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 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所设计的问题难易和深浅要适当, 同时所设计的问题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识能力为依据。有效提问就是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量体裁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维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
2. 要有层次性, 层层递进
“跳一跳, 摘得到”是很重要的教学理论, 也是最实用的教学理论。在教学中,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即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先易后难,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搭桥铺路。
(1) 纵向深入。提问的纵向深入, 就是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思维特点, 设计一组具有思维层次的问题。例如在《来自海上的挑战》一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①15世纪至18世纪的中国, 在对外关系上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根据教材列举) ?②对当时的中国而言, 这些事件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③哪些是主动探索, 哪些是被动应对?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 前者探究的结果是后者思考的基础。这些提问有连贯性, 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内在的变换和组合, 而不是分散、孤立的知识识别与再现。
(2) 横向拓展。提问的横向拓展, 就是指教师的提问还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广度, 要善于从一个点出发, 设计具有拓展面的一组问题。例如在教学《社会舞台中的角色》一课时, 我根据教材中的三幅反映现实生活中学生选择角色的对话框, 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我们中学生在选择社会角色时, 经常会与爸爸妈妈的期望产生矛盾。这时, 我们应怎么处理?②我们在选择个人的角色时, 要与社会规定的角色相适应。如何使两者相融合?③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有时我们往往会在一个时期期望扮演好几个角色, 但是我们却分身乏术。我们应该怎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由于这一组问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具有一定的思维广度, 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辩论。
3. 要有思考性, 预留空间
现在, 一些教师认为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立刻回答, 这样的提问就是好的, 就是有效的。确实, 从表面上看, 这样的课堂显得十分热闹,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似乎被调动得很高。但是,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的提问, 应该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应该是具有思考性的提问, 应该是能够给学生预留思考空间的提问,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彩。
(1) 在思维转折处提问。学生在新知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 这其实是学生学习的思维转折处。这时教师适时提问, 能够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转变为积极思维。例如在一堂复习课中, 为了让学生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科学论断, 我提问:①在中国历史上,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分别属于什么性质?为什么会失败?②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诞生的?它代表的是谁的利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解放?这两个问题就能够让学生明白:除中国共产党外, 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 如农民、资产阶级、新老军阀等, 都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无产阶段的利益, 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样的问题就具有思考性, 能够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
(2) 在思维关键处追问。好的教学是一场对话, 对话的关键是提问。针对学生的初始回答, 连续追问能促进学生思考, 因此要善于在学生的思维关键处追问。例如教学《鸦片战争失败原因》一课时, 我先提了两个问题:①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②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 鸦片战争会失败吗?这两个问题分别关注了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过程, 当学生回答完这两个问题以后, 我又追问:①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②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两个追问切中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思维关键处, 有效地唤起了学生的民族反省意识, 有效地挖掘了鸦片战争蕴涵的历史教育价值。
总之, 课堂提问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社会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有效落点, 要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思考性、延时性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 以有效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本文剖析了课堂提问偏离教学目标、偏离教学重点、偏离思维训练的“三偏离”现象,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策略:提问要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要有层次性, 层层递进;要有思考性, 预留空间。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33-242.
[2]孙菊如, 陈春荣等.课堂教学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7-129.
[3]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85-102.
[4]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51-165.
[5]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 (2) :40-44.
[6]金传宝.美国关于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 1997, (2) :54-57.
14.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篇十四
关键词:科学小论文; 写作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82-001
指导学生写小论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动手实验的过程。当然,学生的这些表现是不成熟、不系统的,这就要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隐约可见的创造性思维火花,积极引导,促使学生去进一步思考,写出独特、有创见的小论文。我由经验得出: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必须遵循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一、激情与引趣
小学生一般都怕写语文上的命题作文,这种望“文”生畏的心理,对他们学写小论文是一种严重的干扰。为了避免这种负迁移的产生,教师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循序渐进,诱其入“围”。
根据“学会参与”的教学理论,教学生写小论文,最初的期望只能以“零”作起点,即一开始并不要求写出小论文(即“零”),但学生却人人参与了(即“起点”)。这听来玄乎,实则只要设计一张“观察、实验报告”表格(下文一律简称“报告”)就行。
在教学中,只要经常让学生观察、动手,并通过讨论自行得出初步概念,再经教师小结,学生就都能按要求填写“报告”上的“观察、实验目的”(以下省去“观察、实验”字样)、“器材”、“内容”、“现象”、“结果”和“得出结论”等项目。在具体实施时,第一阶段是“扶”着学生走,告诉他们如何逐项填写。第二阶段是“半扶半放”,学生自行填写后,大组交流,纠错订正。最后阶段是“放”,要求学生在填写“报告”量的积累上,写“观察日记”,使学生的心理产生质的飞跃。
二、巩固与开拓
写好小论文,得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底蕴。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创设让学生观察、实验的条件,并在观察实验的目的、方法及有关知识准备等方面做预先指导。开拓,指的是拓宽课外知识,当学生对自然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常会更深层地质疑。“疑”能产生动力,并孕育发现。这些“疑”源于生活,高于教材。如果趁势顺藤摸瓜,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课外科技书籍,他们就能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在解疑中得到提高。
三、观察与思考
如果没有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小论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培养他们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学会确定自己的观察路线,有条理、有层次地组织活动,并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在观察实验课上,学生学会了直接观察、对比观察、解剖观察等众多观察方法,他们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乃至成功者,总有一种要将之诉之于众的情感冲动,常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提起笔来。如学生在天寒地冻之际发现室内玻璃上有冰花,脑中顿时冒出了问题:“室外气温低于室内,为什么冰花结在室内而不在室外?”在科学老师的启发下,他再三思考写出了小论文《奇异的冰花》。
四、实验与发现
在课堂的实验活动中,教师往往退居辅导地位,而更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因而,当学生在课外遇到某些特定的问题时,那种利用实验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心理状态,会促使他们去动手实验,并有所发现,有所创见。
一位学生在一场大雪后,突然发现家门前仍堆满厚厚的积雪,近在咫尺的公路上却只有雪水,感到很奇怪。教师帮他把这一发现提炼为大家课后研究的特定问题后,学生们便分组实验,用装了重物的小汽车快速地在门前一块积雪上开动,积雪渐渐成了雪水。在这个事实中,有一些表面上不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事情的“条件”。只有启发出这些条件的相关联系,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简化、跃进,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们发现汽车的重量和高速行驶的车轮与积雪摩擦生热;又发现碾碎的雪比整块的雪吸热面积大更易融化;还发现积雪融化的速度与汽车的重量有关……于是,学生写下了一篇篇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的小论文。
在这种课外的定向实验活动中,学生们增进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形成了较系统化的内部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在面对新的教学活动情境时,富有极大的创造性。
五、研讨与争论
在科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讨,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还为他们“标新立异”、突破书本和老师的框框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常因发现了不同的解題方法和学习方法而热烈地讨论起来。这样的研讨和争论,往往孕育出学生的发现、创造和成功。写小论文的题材也常应运而生。
在研究“纸飞机下落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学生们大胆提出假设,精心设计实验。有人提出“纸飞机下落的速度与机翼的长度有关”,他准备从机翼中心连接处撕开来改变机翼长度,然后再严格控制变量,实验收集证据。此时教师诱导学生对这个实验设计提出大胆的质疑和改造。学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各抒己见。有人指出这样不妥,因为在改变机翼长度的同时,机身的长度也改变了;有人建议通过剪下部分机翼来达到目的,但此时又有人指出这样做后飞机的重量也改变了,建议机翼的长度通过折叠来改变,或者把剪下的机翼部分用回形针固定在机身上……学生们在研讨、争论下设计出了更好的对比实验。学生执笔写下了一篇篇小论文,文中洋溢着学友间研讨、争论的乐趣。在这种研讨、争论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学生的小论文纷纷获奖时,这小小的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欢乐,并化为他们克服困难、再接再厉的动力,化为他们长久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崇尚科学、创造未来的愿望和理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