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2024-08-06

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精选10篇)

1.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一

通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的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这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大二的学生来说,就业创业的主题便成为我们同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新时期当前的经济形势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都比较稳定。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内需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度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展与质的提升。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消费需求的扩张力不够强劲,投资的接续能力不足,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偏紧,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消化过剩的产能,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比较大;地方政府债务和国际金融风暴有待化解和防范。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对此,为稳定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纵观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腐化增生,腐化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顽疾,它的出现时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对此,我们现正在积极应对,--大以来,党中央对反腐化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实施了多项措施,包括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扎实推进反腐化行动,反腐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再次是反腐化不留死角,法律面前不分国企、外企、和私企,反腐子弹不长眼,不管你是教授、官员、医生还是高人,击中谁就是谁,打‘老虎‘’苍蝇’绝不手软。2019年反腐有一新亮点,就是纠正不正之风,将唯官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靶心”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扫除,全面改革以清除腐化土壤。同时加强监督力度,监察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

国内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外部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高等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和学生就业观念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还有一些大学生虽然落实了工作,但就业状况不好,进退维谷。这一批不得志的大学生构成了“蚁族”等“族化”群体,--“族化”应从几方面入手,政府上,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加大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环境;教育主体上,结合社会需求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自身层面上,正确定位,做好自身发展。

我国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状,产能过剩呈现着全面化特征,传统产业和部分。战略新兴产业均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部分产业出现绝对和长期产能过剩。近几年,集中投资造成了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产能还在不断地释放和形成。原因是由于自由竞争,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发展,经济波动性大,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国际金融危机使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此,我们应该创造有效的需求,消化一批产能,还有就是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向境外有序转移一批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而最根本的还是要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

当今形势下的中国面临着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只有不断加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以事业的发展,不断开阔周边外交工作新局面,积极应对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才能更好的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2

今天,学校老师给我们上了堂《形势与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

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3

从2019年9月至2019年1月,我积极参加《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参加了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参加调查社会就业形势调查、组织班级就业大讨论团日活动等活动,总计2周时间。下面我就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方面的活动谈谈自己的个人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后,加深我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与政策认识,使之达到一个全新台阶、新高度,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为我们今后面对世界的分析能力奠定基础.从形势与政策的学习中,我了解它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仍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八字方针。时代发展极大程度影响着我们发展的道路,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认真学习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我们必须从不断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树立个人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努力奋斗,一步步努力完成,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四有”的优秀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积极结合自身,我们应该抓住新的战略机遇。只有国家的昌盛,才有个人的好发展。同样在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如何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是非常快的,每年以8~9%的速度发展,世界惊呼: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随之而来的起了“中国威胁论”这一说,但这实一些国家的无稽之谈。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保证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要错过珍贵的和平年代。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国防、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充分保障国家安全,心得体会《学习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二、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有了良好的外交,才有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吸引外资,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再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最后,我想说,学校开《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4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已经有几个星期了,我们从没接触这门课程到学习了这门课程之间的思想转变真的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没有学习《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之前,我们根本不了解这门课程是学什么的,学这门课程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意义,觉得这门课程与那些--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没什么区别,上课的老师授课的时候肯定像上这些课程一样的枯燥、无味,可是,到我们上完了第一天的两节课之后,才发觉,原来我们的所想的、所担心的、所忧虑的都是错误的,《形势与政策》并非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枯燥、无味;也并非像我们说说的那样没什么用、没意义,相反的,《形势与政策》直接与我们现在和未来挂钩,可以说是我们未来去向的指引灯。下面是我们组集体讨论出来的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意义与体会: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同时,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包括了总结过去经验、指导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对我们的发展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成功人士!

另外,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世界不断在更新变化,地球村里的变化也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需要的不是静静地呆在教室里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四角书橱,我们需要的更是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授课的叶老师也经常跟我们说,她希望她的学生能够到社会上走一走,走的地方、越多、越远越好,因为她总说“一个人走得越远,心就会越大”。见识多了,才能够把握好自身发展的条件。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根据如今的形势与政策,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自己,力求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才能、有人品的优秀人才,为未来的祖国、社会、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得到的总结是: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而且非常有意义。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们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思想进步了,才能够把握住现在的形势,力求做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5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势与政策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新世纪的接班人就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面对变化莫测国际形势,我们应有自己的主张。因为只有抛弃过去才能前进。由于知识面的限制,有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还请老师谅解。

先说说中美关系,我眼中的中美关系没那么复杂。国家间利益就是一切,是敌是友只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领导阶层,其施政思想是国家利益最大化。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不能为国民谋利益就会被推翻。因此,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很明显反映出这一点,以前英国是老大哥,美国跟在后面跑,后来位置逐渐改变,英国要听美国差遣。现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变化,英国开始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二战结束后,日本也要处处看美国脸色,但现在日本领导人开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当然,能否真正摆脱是另一回事,这个问题之后再说。

现在的世界一哥是老美,无须质疑。中国以后能否取而代之,不好讲。我认为希望不大,因为国情不同,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与中国比,太年轻了。也正因为此,负担轻,有能力,有魄力改革。如今各国都有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点不容质疑。贫富悬殊、暴力、等等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中国负担太重,而且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容易改变,我们总在宣扬传统文化,以悠久的历史为荣,张口四大发明,闭口黄河、长城。靠吃祖宗饭有意义吗?我看不见得。历史应该铭记,但落日的辉煌说多了就要被人笑话。

历史在不停的发展当中,未来如何谁也不敢说。我们活在当代还是说说现在有点实际意义。曾看过一篇报道讲美国的贫富悬殊异常严重,其实中国也差不多,有人穷奢极欲就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没有真正的公平,一切只是相对。社会的黑暗面不如说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怪。我们活在现实的世界就不祈求柏拉图式的天堂,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就是合作。国与国之间需要合作,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粉饰太平毫无意义。“重脸面轻实利”要不得,哪国都有自己的问题,总唱赞歌不解决问题。中国的中庸之道由来已久。它有一定价值,但害处也不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人愿当出头鸟,总希望别人来说。今年的2会有何成果在此不做探讨,只是一些代表不涉及敏感问题,竟扯什么“男人节”“女人节”让人捧腹。有问题就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后或许会有办法,但回避绝对不行。有人讲今天的中国还是小家子气,不肯在世界面前承认不足,是因为自卑,对自己的严重不自信。要面子是传统,别人不会理解“面子”对中国人的意义,但有人会利用这一点占我们的便宜,吃亏了还得表现的很高兴。想必也只有我们愿意干了。

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左右世界,这是事实。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一件件解决问题,未来一切都有可能。所谓外交无非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利的最大化,即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是各国外交不断“博弈”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以国家实力为基础的。中国不能乐观,但也无须悲观。我认为,台湾会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但很可能是有代价的从美国取得。当放手台湾对美国有利时,台湾就是中国的了。那时,日本会是另一大制约中国的因素。同时朝鲜很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威胁。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真正的劲敌是日本。大和民族有其自身优势,我们一贯不把日本放在眼里,曾看过一本书讲述大和民族精神。不管是樱花还是武士道都不可小觑。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民族精神很重要。日本几次能从瓦砾中迅速崛起,难到不可怕吗?只是我们一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日本的学者大量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难道人家真就对你有兴趣吗?不是!是在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孙子的教诲,人家应用在国际关系中,我们用在内杠上。中国人在外有“一人龙,三人虫”之说。不管对错,我们都该警醒了!现在不早做防备,当事实发生了再做事后诸葛毫无意义。

国际关系就是人的关系。只要国民整体素质上去了,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才有发言权。回归到底还是要抓教育,从儿童抓起。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要珍惜大好时光学习,奋斗。国家的路需要我们走出来,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一步步踩出来。

2019形势与政策心得优质文章

2.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二

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条例》,现就其主要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关于修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复杂,原《条例》已经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性:一是不适应国家层面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立法理念、监管方式等方面都作了重大突破,在责任追究上一改环保领域手段过软的弊病,针对违法排污者创设了按日计罚等硬措施。原《条例》的部分内容与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不尽一致,相关制度措施也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二是不适应新时期环境治理工作。近年来,国家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大气、水、土壤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同时,国家对各省市明确下达了环境目标,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还很艰巨,需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三是不适应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今年国家层面由环保部牵头的环境保护改革方案有20项。同时,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中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先行先试。本市正在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改革,探索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等改革创新工作。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些改革创新需要通过修订《条例》予以法制化。四是不适应“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个中心”。距离目标节点不足五年,迫切需要通过修订《条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绿色发展,进而将生产要素向“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集中。

二、关于修法的基本原则

《条例》的修改贯彻了“广泛参与、绿色发展、全面监督、严格执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广泛参与”,推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保护,营造社会共治的格局;二是“绿色发展”,突出源头防治,从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全面监督”,督企与督政并重,在强化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的同时,督促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履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护群众环境权益;四是“严格执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三、《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推进全社会共同治理

《条例》按照“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责任:对于政府,重点强调各级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将环境保护履职情况作为对政府和领导人督察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于企业,重点强化其主体责任,除了依法履行污染防治义务外,还需要公开污染物排放和防治信息,推动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改造等。对于社会公众,重点引导公众绿色出行,注意节约资源,积极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通过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多元化渠道。

(二)关于推进源头治理

未来,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污染排放过于集中等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因此,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大力推进源头治理。为此,《条例》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规划管理和绿色发展不同的角度加强环境保护的源头治理工作,其中重点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第一,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该制度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开展的一项国土空间管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为提高可操作性,《条例》从两方面予以细化:一是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具体范围,明确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滩涂湿地等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实施严格保护。二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分类分级管控和严格保护的要求。第二,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条例》明确市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等部门应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纳入淘汰类、限制类产业目录。针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违法情况突出的地区,明确区政府应当采取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生态整治等方式实施综合治理。第三,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鼓励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对产品设计、物料采购、制造、销售、物流、回收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实施绿色改造。二是推行绿色办公,控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三是鼓励环保产业发展,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加强物资循环利用等措施。

(三)关于创新市场化环境治理机制

环境保护任务日益复杂多样,政府监管、企业治理都有必要借助市场化机制,在降低监管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治理目标。为此,《条例》创新设立了以下四项治理机制:一是污染防治协议制度。创制了环保部门与排污单位签订污染防治协议的制度,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政府跟企业之间的对抗走向合作,加快推进环保重点工作。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排污单位可以委托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污染治理。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的,排污单位仍然需要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三是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单位可通过排污权交易取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四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探索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通过市场手段强化对重污染行业的监管,同时,把环境风险责任社会化。

(四)关于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和改革

近两年,环保部门积极探索环境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改革前,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三同时”、项目试生产、竣工验收、总量控制、排污许可、排污申报等制度。改革后,取消建设项目试生产,主要是前段的环评制度和后端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竣工验收、排污申报纳入许可证管理。《条例》将改革的内容用法规加以固化,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该制度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源头防控作用。为进一步完善环评制度,《条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一是抓源头,强化规划环评。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审批部门不予审批。二是抓重点,实施分类管理。明确环评文件实行审批和备案两种方式。三是提效率,规范程序。一方面规定,技术审和行政审分离,技术评估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十天,不计入审批期限。另一方面规定,已经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中包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简化。四是抓公开,全面接受公众监督。明确了环评报批前、审批阶段和建设阶段三个环节的信息公开要求。

第二,细化总量控制制度。一是明确“批项目,核总量”。新建、改建、扩建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排污单位应当在环评阶段通过申请或者排污权交易取得排放总量指标。二是对现有排污单位的排放总量指标,由环保部门按照公平合理、鼓励先进和兼顾历史排放情况等原则,综合考虑行业平均排放水平以及排污单位的减少污染物排放措施等因素确定。三是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在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限值的,则可责令其停产整治。

第三,强化排污许可证制度。《条例》将许可证制度作为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一是明确核发范围,要逐步涵盖所有固定污染源单位。二是实施动态管理,当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等发生变化的,环保部门可依法变更排污许可证上的载明事项。三是衔接事后监管,将许可证规定的内容作为执法、收费的管理依据。

(五)关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2014年本市颁布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本市又探索了不少污染防治新措施,此次主要固化了四方面措施:一是完善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出现污染天气或者预报出现重污染天气以及根据国家要求保障重大活动的,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暂停或者限制排污单位生产、限制高污染机动车行驶等应急措施。二是加强高污染机动车管理。对高污染机动车实施区域限行措施的同时,要求托运单位不得委托使用高污染机动车运输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运输活动。三是加大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力度。船舶进入国家确定的排放控制区时,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燃油;具备岸电使用条件的,应当使用岸电。四是强化扬尘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本市扬尘排放控制标准,并要求相关单位严格遵守该标准。

(六)关于创设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相关法律、法规仅作了原则性规范,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本市土壤污染实际情况,《条例》创设了以下规定:一是建立政府调查与企业监测相结合的土壤污染监控评估机制。首先,环保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污染源排查工作。其次,排污单位应当定期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向环保部门报告。最后,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转让、租赁、收回前应当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评估。二是强化土壤污染的防范和修复责任。发现存在环境风险的,土地使用者应当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并采取防范措施;污染发生后,排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生产、销售、贮存液体化学品或者油类的企业还应当进行防渗处理。对于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严格规范土地转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污染场地用于敏感性建设项目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修复后,方能投入使用;非农用地转变为农业用地的,要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严把环境质量标准关。

(七)关于完善水污染防治措施

2009年本市颁布了《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对保障饮用水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水行动计划,对水污染防治提出了更为全面和严格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水十条”的相关要求,《条例》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对接“水十条”,要求列入限制类产业目录的排污单位,按照环保部门和经济信息化部门的要求,实施清洁化改造。二是强化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规定太浦河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禁运危险化学品。三是防范污水外运偷排偷倒风险,禁止生产性污水外运处理。

(八)关于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目前,本市的固体废物处置能力不足,固体废物的管理应当体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条例》鼓励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不能资源化再利用的固体废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置。为了促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同时,确保安全,《条例》还从以下两方面做出特别规定:一是定标准,即危险废物再利用标准应当符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规定。二是严论证,即产生单位应当在资源化再利用前组织技术论证,并将技术论证报告、再利用方案、去向等内容向环保部门备案。此外,为了缓解本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现状,条例规定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可以提供收集贮存危险废物服务,但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九)关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基本手段和公众监督机制的重要内容。为此,《条例》规定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了信息公开规定的要求。一是对政府的要求,要求环保等部门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许可、处罚以及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企业环境信用信息也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同时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对企业的要求,《条例》扩大了《环境保护法》规定需要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范围,并明确要求在本市环境信息公开平台上发布信息。另外,对石油、化工、钢铁、涉重金属排放企业还要求通过特定形式定期向公众介绍污染防治情况,介绍公众监督。

(十)关于落实最严格法律责任

3.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选择 篇三

环境保护问题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下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进行解决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的自然问题已经警示我们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加强力度和措施的改革,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所以需要政府结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战略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从财政政策的角度需要在相应的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财政政策干预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保证不危机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在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保护工作也协同进行,并且在保护过程中要求使用各种政策,因此,财政政策需要进行相应的措施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保护相协调的局面。

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所指的是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损坏了其他人或企业,而从经济与环境这两个方面来看,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损坏直接引起环境的损坏,如汽车排放废气、化工厂排放废水、农业农药的使用等等,这一系列的行动都对环境造成了危害。而从这个方面看,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修正和干预。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是与个人产品相对而言的,在性质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对抗性,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干净的水及周遭的环境等都属于公共产品,而正是这些不具备排他性和对抗性的公共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了资源浪费与环境的破坏,甚至如绿洲变沙漠这类事件的恶化,因此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具备政策财政政策的支持和维护。

我国财政政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总量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距较远,资金投入和环保技术这两个方面是我国目前最为缺失的,从而导致我国在环保工作中呈现各个方面因为资金缺失造成的工作不到位,进而制约了环境的改善。

排污收费政策不合理。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收费标准过低,由于所进行的处罚低于企业进行治理的成本,从某种程度来说成为了变相支持企业不治理排污的措施。收费对象和收费项目不全,对于超标企业收费而忽视未超标但持续排放的企业,从量的角度衡量都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在如生活垃圾等污染源方面尚未建立收费项目。排污费的管理混乱,国家没有对此进行统一的管理,导致各省根据其利益自由划分,在管理上得不到相应的约束。而针对排污收费政策的不合理导致在治理污染方面也受到了更多的影响和限制,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缺乏系统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由于政府没有针对环境问题设置专门的环境税种,目前我国只具备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等与环保相关的税种,因此在治理和保护环境方面少了一项有效的手段,尽管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能够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由于税种的税收内容的限制使得这部分税收来源并不稳定而且无法形成专门的治理环境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税收的规定目前仍不完善,在税收的内容中尚有待全面和改进的部分,从而才能形成完整的税收体系,更科学合理的对环境起到保护和约束的作用。而从这样不完善的税收政策中直接影响了治理环境的效果和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选择

拓宽环保资金筹措的渠道,切实增加环保资金的财政投入。从环境的保护到污染的治理都需要资金投入来完成人员的调动和物料的支持,因此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投入上根据我国国力的实际情况酌情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另外通过社会力量及借鉴国外成功案例举办资金筹措宴会及建立基金会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将从各项处罚及相关收入投入到有偿使用及滚动发展模式中,从而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改变现有的环境收费制度。通过环境收费制度来制约企业在排污方面的排放从而有效保护环境则需要将收费金额的制定金额高于企业治理金额,从而促使企业积极进行排污的自行治理,通过建立健全政府职能来完善相关环境制度的内容,对出现污染的工厂和企业进行对应的环境收费,健全收费条目从而促使相关企业和工厂自觉治理污染排放,针对没有及时进行排放治理的工厂和企业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倍处罚并给予相应行政处罚,从而加强企业和工厂对污染治理的意识。在各级财政增强管理的同时,实现收支综合管理,防止从政府内部不科学挪用资金造成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不到位或浪费。

建立健全我国绿色税收政策。针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我国需要具备相关环境及具备细节内容限制和约束的税收政策,从建立健全工作方面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开征新的环境税,针对我国目前对排污范围税收出现的范围较窄的问题,需要在环境税上增添新的税种,根据目前发展及税收的原则,可以开征含硫燃煤税这类以调整空气质量。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资源税,我国的税制结构主要是流转税及所得税等,资源税所占比重较小,因此需要拓宽征收的范围,完善计税办法,从而起到约束有限资源浪费的效果,使得资源税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更好的作用和效果。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的税收支持政策,及时减少不利于污染控制的税收支出并在进口产品上对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进行限制,投入相应的资金鼓励技术科研人员开发污染治理技术,将污染清理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通过政府财政政策刺激企业积极参与到污染治理工作中,增强治理的整体效果,并且借鉴国外经验和成功案例,如运用投资税收抵免的方式及加速折旧等税收支出措施对污染的防治的投入资金的行为进行刺激。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从财政政策的角度需要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之外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协同处理,环境的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未来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后续影响,因此企业和各个其他类型的排污单位需要通过国家的相关财政政策刺激来加入到污染治理的工作中,而通过税收内容的完善则建立健全资源税及环境相关税收的涉及范围,从有效利用资源的角度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保障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高效完成,同时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对比,容易找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但并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虚心的借鉴和科学合理的引用,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最终完成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四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从而推动了我校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具体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加强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方式我校领导极其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师生员工组成主要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由德育主任直接分管该项工作,积极组织指导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学校把环境教育纳入教育和工作计划之中,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平时有检查、有督促、整改措施、有总结,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共同搞好我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和师生能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并采取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知识水平,积极探讨研究环境教育理论,撰写经验总结,效果良好。学校还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黑板报增设环保专栏,定期向师生进行环保教育。校园里存有永久性的醒目环保宣传标语,标牌。图书室、阅览室添置了许多有关环保宣传教育的书刊,指定专人负责,让师生方便查阅。另外,学校重视各类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有关环境教育的文件、计划与总结、论文、学科渗透教案等资料,指定责任心强又具有环保基础知识的教师专人管理且管理有序。

二、积极抓好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学校领导极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木与花卉并存,使校园一片生机蓬勃、同时,学校绿地布局合理,花草配置得当,环境整洁,受到了上级领导、家长的好评。我校加强对师生的规范养成教育添置了垃圾箱、垃圾桶,创设环境教育宣传栏;张贴了“保护环境、爱我校园”等宣传标语,教育学生做到净化校园、美化校园、绿化校园,自觉主动保护校园清洁优美,校园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师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树木,无折枝毁木现象。学校能清除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源,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加以治理,杜绝一切污染源、噪声源;师生食堂美观整洁,符合卫生标准;厕所干净、无臭味。师生养成了节水、节电的好习惯。

三、落到实处,坚持环境教育。几年来,我校一直大力宣传环境教育,不仅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而且要求思想品德、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科任老师在具体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内容正确,结合贴切,学生反映良好。学校每学期都能组织1次以上环境专题教育;学校团队活动、少先队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都能适当安排环境保护内容;学校、班级经常组织学生到郊外,有机结合环境教育,感受环境保护的意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育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视校园为家园,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自觉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保持校园的美化、绿化与净化,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学校教师能以身作则,校园环境教育气氛浓厚,师生环保意识强,具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清洁,无吸烟、无乱丢、无乱吐、无乱写、无乱画行为,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地,自觉节约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教育,我校校园内环境整洁。师生长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宣传活动,环保意识增强。在美化、绿化的环境里,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净化。当然,学校教师、学生的继续教育学习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努力,使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中心小学

5.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 篇五

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1

我要演讲的是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为这美丽的大自然增添了许多色彩。可是,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受人类的破坏。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还小动物们一个温馨的家园。

虽然有些动物被列为国家及保护动物,但仍有一些被利益熏心的人屡屡向其。伸出黑手,破坏他们的家庭。不只人类拥有温情的眼眸,大自然中的动物也同样拥有。

让我们一起爱护动物吧!

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2

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什么?

有人说是老虎,有人说是狮子,还有人说是恐龙。而我觉得,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

为什么?狮子老虎能逃过人类乌黑的**吗?恐龙,又能扛住人类铁青的大炮吗?在人类进化的200万年来,有多少动物灭绝了柱牙象、度度鸟、野鸽、南非班驴,还有有其它成千上万种珍惜动物都消失了,而我们仍然快活地存在不但存在,还飞速地成倍增长。我们似乎主为自己拥有一切,我们的动物伙伴呢?难道它们就没有权利存在吗?

圆明园被毁是举世公认的惨案,可如果和动物比,这算不了什么,因为它们被毁不是一个公园,而是美丽的家!它们被抢的不是珠宝,而是它们的生命!

从生命出现到今天,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因为他杀别的动物,有时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所有人为灾难的根本金钱!!

朋友们,从现在起,请保护动物,不买动物皮肉做成的商品,那么世上最残忍的动物就不再是人类了!

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3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总有一声声清脆的鸟叫声在我耳边环绕着,人与小鸟亲密无间,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

在森林中,动物与植物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有的虫子要侵害树木,就有鸟类来吞噬这些虫子,使整个森林处于生态平衡之中。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为动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还提供栖息之所。发过来,许多动物,特别是鸟类,又保护了绿色的森林。

但好景不长,人类对鸟类的猎杀行为还是屡见不鲜的,如今鸟类已从以前1万多种减少到现在,只剩下3000多种,人类不仅把射杀一般的鸟类作为猎趣和食物,而且把猎杀大型鸟类的人冠上荣誉称号。

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大类,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能真正丰富多彩。

鸟类不仅是森林的保护神,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就能为人类从老鼠嘴里夺回一吨粮食。因此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森林,要保护森林,就要保护鸟类。我们还可以制作许多的木盒子,挂在树上,为小鸟们提供优越的栖息之处,让它们生儿育女,更好的生存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又能保护森林。

所以,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中国人民,我们应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积极参与各种保护环境的活动,为鸟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园,为未来增添生机与活力。

今天,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4

我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爱,不同于“提笼架鸟”、“养猫养狗”的爱,也不同于狩猎者和动物“竞赛”的爱,也不同于宗教“普度众生”的爱,也不同于“只爱益鸟益兽”、“保护就是为了利用”那种人本位的爱,而是从生态学和生态伦理的观点出发,去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种,特别是濒危的物种。但现实使我们痛感到,生物物种的急剧消失,已经威胁着整个自然界,也威胁着人类自己。……?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才加深了我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感情和爱。

为什么我们要热爱野生动物?

这个问题看来简单,实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是一个涉及到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风范问题。现在有些社会组织和有识之士正在倡导热爱野生动物,开展“爱鸟周”、“生物夏令营”、“热爱野生动物知识竞赛”等活动。但许多人,甚至包括组织这些活动的人,认识不都是一致的。

为了把问题说清楚,先从分析几种看法着手:?

1.提笼架鸟算不算爱鸟

北京有个“养鸟爱鸟协会”。我不养鸟,不了解这个组织;但我爱鸟,总觉得一个社会组织把“养鸟”和“爱鸟”联系在一起有点别扭。人们愿意饲养一些观赏鸟类,训练它们说话唱歌,陪伴自己生活,正如许多人养猫、养狗一样,本来无需非议;但要把这个说成是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可能是九百年前的大文豪欧阳修。他在聆听山间《画眉鸟》的诗中写道:“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柳宗元还以一首《放鹧鸪词》,记下了他破笼放鸟归林的实际行动。清代的郑板桥说得更清楚:“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他不仅反对,而且提出了植树招引,为鸟类和人类共建良好环境的设想:“欲养鸟莫如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近代画家丰子恺作了一幅题为“囚徒之歌”的画,半空悬一方形鸟笼,笼中一鸟栖架上,作哀鸣状。他的老师弘一和尚(即中国近代著名的文人李叔同)从旁题诗曰:“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闻奇录》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关中有个商人因事被关压了几天,出狱后深感自由之可贵,就把笼中很会“说话”的鹦鹉放归自然。可见,提笼架鸟并不是舆论一律的国粹。

当然,上述古人对养鸟持有异议,主要是出自热爱大自然,出自人类的同情心;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感情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更不能容忍把提笼架鸟的行为宣扬为一种社会美德。?

我们还要看到一种情况:一个人提一个笼子不够,自行车上挂着四个五个,甚至一辆三轮车上架着十几个笼子。养鸟之风刮邪了,自然刺激鸟市的恶性发展,刺激很多人到野外滥捕鸟类,在捕捉和贩运的过程中,鸟的死亡率是存活率的好几倍甚至十多倍;而且捕鸟者不分青红皂白,物以稀为贵,越贵越捉,越捉越少,使得一些珍贵稀有的保护鸟类更加濒危。这些现象虽然多次遭到舆论的指责,但屡禁不绝。这和养鸟者、养鸟组织、养鸟文化能说毫无关系吗?更令人奇怪的是,有一次我去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个热爱野生动物的大会,这个养鸟爱鸟协会竟接受一些热爱自然的农村小学生的捐献——孩子们靠拾麦穗、捡破烂得来的钱。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使人感到,人们在认识上是何等混乱。

养鸟者可能要反对:“我们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养鸟,难道不是爱吗?”这是爱,一种纯属个人的爱。这“纯属个人”有两个含义:一是个人占有;再是只顾自己,不管他物。

还有些人却非如此,爱动物充满慈悲之心,爱到连家禽家畜也不忍心吃,也不愿意去动物园或海洋公园观看失去了自由的动物,同时也反对把野生动物充当马戏团的演员。但这些和我们所提倡的热爱鸟、热爱野生动物、热爱生物的多样性还不是一回事。不过这种爱很容易转化为公益的爱,自然的爱,真正懂得热爱野生动物的社会美德。譬如说,西方人喜欢去野外观鸟,随身携带一个望远镜、一本鸟的图谱和一个笔记本,在大自然中观察鸟的生活,寻找和发现鸟的种类。就好比野游、听音乐、看球赛一样,是一种精神享受。而这种享受,丝毫不影响鸟的自在生活。?

在北京我认识一对夫妇——十足的观鸟迷,男的是丹麦人霍恩斯科(Gesper Hornskov),女的是中国人宋爱勤。其实着迷的只是霍恩斯科,女的只是“夫唱妇随”。霍恩斯科生活非常俭朴,照相机有了毛病,都舍不得换一个新的。在丹麦工作一段时间,积攒了一笔钱,就来中国观鸟。一呆就是一年甚至两三年,为此还娶了个中国妻子。共进晚餐的时候,我给他们讲了“梅妻鹤子”的故事,还开玩笑地对霍恩斯科说:“其实你爱鸟还不如林逋,你爱鸟还娶了个妻子,他连妻子都不要。”宋爱勤在一旁埋怨说:“他根本不爱我,也不爱孩子,就爱他的鸟。”我说:“古书上说‘爱屋及乌’,他是‘爱乌及屋’。如果他不爱鸟,怎么会娶你呢?”?

霍恩斯科观鸟是有记录的,他在世界各地已经看到2000多种,其中包括在中国看到800多种(全中国是1189种)。他在中国西北一个鲜为人知的地区看到300多种,其中有60多种是当地的新纪录。不要说普通的中国人,就是中国的鸟类学家,也达不到这种专心致志的程度。记得有一次,在北京的外国人组织起来去十三陵观鸟,邀请了我和马霞,还邀请了一位中国鸟类专家。谁知道这位专家只习惯在标本室里研究鸟,不习惯在野外观鸟,问他几种鸟都说不上名字。外国孩子都知道是什么鸟,而他只能回答:“可能是……”、“也许是……”。我更是望尘莫及,躲得远远的。以后再去野外采访,也学会拿望远镜了。?

所以观鸟不仅是一种爱鸟行为,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科学活动。香港每年在观鸟的季节还正式组织比赛,把观鸟者组成若干队,看哪个队在一天之内看到鸟的种类最多,给予特别的奖励。这样比赛一次,就等于对香港地区的鸟类区系做了一次本底调查。年年都比赛,对香港的鸟就了如指掌了。?

这种吸引大家都来观察鸟、认识鸟、保护鸟的群众活动,把个人钟爱和社会美德、科学调查溶合在一起的社会风尚,值得大大提倡。相比之下,提笼架鸟却不足取,而应当引导和提高他们的情趣和爱鸟方式。

2019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5

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我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什么?”

有人说是老虎,有人说是狮子,还有人说是恐龙。而我觉得,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

为什么?狮子老虎能逃过人类乌黑的猎枪吗?恐龙,又能扛住人类铁青的大炮吗?在人类进化的200万年来,有多少动物灭绝了——柱牙象、度度鸟、野鸽、南非班驴,还有有其它成千上万种珍惜动物都消失了,而我们仍然快活地存在——不但存在,还飞速地成倍增长。我们似乎主为自己拥有一切,我们的动物伙伴呢?难道它们就没有权利存在吗?

圆明园被毁是举世公认的惨案,可如果和动物比,这算不了什么,因为它们被毁不是一个公园,而是美丽的家!它们被抢的不是珠宝,而是它们的生命!

从生命出现到今天,最残忍的动物是人类。因为他杀别的动物,有时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所有人为灾难的根本——金钱!!

朋友们,从现在起,请保护动物,不买动物皮肉做成的商品,那么世上最残忍的动物就不再是人类了!动物演讲稿相关文章:

1.保护动物的三分钟演讲稿 保护野生动物的演讲稿5篇

2.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演讲稿500字作文

3.保护动物的演讲稿范文

4.小学生爱护小动物演讲稿

6.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六

我校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结合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把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作为优化教育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为办学理念,把环境育人的理念注入到学校的管理、校园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绿色学校”,向国家级绿色学校目标奋进。现将我校几年来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

XX年开始,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强化环境意识

建设绿色庭院—XX年建设绿色学校工作要点》、《XX中学绿化美化方案》等关于绿色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对学校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切实保障创建绿色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积极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创建工作正常运转。

二、广泛开展绿色宣传教育

1、我校图书馆阅览室订购大量的《环境》、《大自然》、《大自然探索》、《森林与人类》、《中国国家地理》、《中学生物学》、《地理教育》等有关报刊和书籍,供师生阅读。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节目,给学生以更感性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与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影响。

2、学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引导学生上网阅览或下载环保资料,作为组织活动和写作有关环保材料的重要参考。学校还在学校网站是专门制作“绿色学校”网页,收集大量资料供师生欣赏学习。

3、为增强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文明意识,我校设置了环境教育宣传栏,或图或文进行宣传。在校园中设置固定绿化教育标语,如“花草树木赏心悦目,还需你我共同爱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广泛宣传绿化的重要意义。

4、学校通过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兴趣小组、出版小报班刊、张贴宣传图片等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团委会、学生会经常组织有关环保活动,如组织参加植树种草,清扫校园卫生,参加市区卫生大扫除劳动,参加创卫生城市活动,协助居委会灭“四害”,向群众和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卫生劝导队上街督查卫生,收到良好成效。从1997年起,学校开始从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延伸,做到远近高矮各异的多层次绿化景象。我们利用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绿化环境的教育,各班团支部包块认养花草树木,挂牌设岗,精心养护。初一、初二少先队员也发出了“我们和小树苗一起成长“的口号。我们学校坐落在右江之滨,学生们喝着右江的水长大,学校因势利导,从启发学生关心保护右江水质到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环境教育。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水质调查,参观考察沿河造纸厂废水处理方法,让学生取水样考察农村水道污染情况,带领学生到生态村考察,了解生态农业的模式及其意义,让学生亲眼目睹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增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紧迫感等;有些同学运用刚学到的环境噪声监测等基本知识,测定学校高音喇叭的噪声,并向学校反映。学校从去年起,投入45万元,将所有的高音喇叭换成中低音喇叭,避免了对周边单位、周围单位造成的环境噪声污染。

5、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开设2次以上的环保专题讲座,邀请环保局的专家或者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师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响良好。

6、我校通过举行环保夏令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机会,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如通过

“国旗下讲话”、《倡仪书》、环保墙报、宣传标语、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作环保宣传,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让绿色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位师生的心中。

XX年7月,在百色市环保局直接领导下,我校与广州、澳门组织以“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上百名学生分别考察城市生态环境以及野外自然环境,走到哪里,就宣传到哪里,呼吁全社会来关注环保,保护环境,并在车上、田边、街头举行“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演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了学生把兴趣放到周围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上,从而培养了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知识。

三、开展主渠道环保教育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渠道。为此,学校充分发动教师挖掘各个学科隐含的环境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学。

1、学校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各处室、各学科

在制订学期、学年计划时都把它列为学校工作及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期末都做到认真总结,从而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门类齐全的选修课,每个学期均有2次以上的环保选修课,此外,地理、生物、化学、物理4个学科每个学期均有多次环保内容的讲座。

在进行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结合贴近学生身边的实际来进行教育,如物理科针对手机的电磁波辐射,城市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地理科引导学生关注“厄尔尼诺”、“酸雨”“海啸”等现象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生物科则引导学生关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化学科则让学生采集河流水样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懂得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科则通过对《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和学习,使学生自觉树立法制观念。

2、通过地方选修课、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对地方选修课有总体安排,环保是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之一。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做环保项目的调查,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环保意识大大增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大华化工厂、田东油矿、平果铝;政教处、团委会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我国打击走私、贩卖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犯罪活动的纪录片;邀请广东实验中学环保专家郭志坚主任来校举办环保教育的讲座;在初一年学生中开展“爱鸟周”活动;每年的3月12日,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结合“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提倡自觉节能节水,购买绿色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清除白色污染,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拒食野生动物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环保意识,促进学校环境教育的全面实施。

3、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XX年以来,我校在学生中成立了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全校有关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有10余个,并配备相应的教师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专题探索,如组织环保课题组到本市和靖西等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提出防治意见,从而进一步地增强了学生的环保观念。几年来,环保知识课题研究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一直进行着课题研究活动,写出一些很有价值的论文。

校园是广大学生密集的地方,在水资源的利用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如浪费等各种问题。为了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节水方案”。该方案以校园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增加一些简易管道、装置以及蓄水设备,再利用废水、雨水,来达到预期的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主要项目有:1、足球场草地节水灌溉方案。2、教学楼节水冲厕方案。该方案实用性强,受限制少,易推广,一般在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可以借鉴、普及。

四、加大投入,措施到位

建设一个绿、净、美的优雅环境,是创建绿色学校乃至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建设优质、高效、一流名校工作结合起来,真正让环境发挥育人的功能。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请专家对学校的布局进行科学的设计,充分考虑绿化和美化问题。有计划地砍伐部分老树,补种低矮常绿的风景树,大面积在水泥路和运动场之外种草栽花、培育树(花)苗,垒搭花坛……学校从一无草坪绿化校园发展到现在种在12块草坪共1505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26500平方米,XX年10月,我校投资400万元改造田径场,10个跑道全部铺上塑胶,中间是一块国际标准、人工栽培的绿色草坪的比赛用场,共6000平方米。学校3年来投入绿化经费几十万元,校园中共种植各类花草树木100余种,乔、灌、花、草配置得当,绿化布局合理美观,绿化覆盖率达60

%。依照美的规律来构建校园,栽种和修剪着眼于画意,乔木和灌木俯仰生姿,一年四季绿意萦绕。假山池沼、围墙走廊、石桌矮凳讲究层次与配合。现在的XX中学,环境优雅整洁,校园绿草如茵,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亭台别致,小桥流水,夜光工程大放异彩,现代化的绿色校园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气息。角亭池水,点缀其间,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与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楼房、人文景点相映相衬,构成了一幅现代化花园立交图,做到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辉映;喷泉流水与假山异石相衬托,校园绿化错落有致,幽静清新,学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合理的布局。

整洁的校园为莘莘学子创造了怡人的学习氛围,幽雅的环境,怡人的氛围,唤起了百高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加强环境管理,保持校园优美整洁

有了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还需有广大师生共同管理和爱护,才能永葆学校的绿色,才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为此,我校结合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划分班级绿化责任区,校园清洁卫生由学生会负责安排各班轮值,近两年为了帮助国家解决下岗工人而安置了6名下岗工人组成环卫组,全天候保持校园整洁,学生宿舍也实行自主管理,各宿舍、各楼层开展评比。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植树种草栽花,清除灰尘杂草,人人参与,既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又提高环境意识。现在,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入学校设置的分类垃圾桶内。校园整洁美观,鲜花常开,绿意盎然。

六、师生绿化意识高,创建工作卓有成效

随着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师生绿化意识不断提高,能自觉地参与创建活动,珍爱美丽的校园,参与社区环保绿化活动,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些年来,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文明庭院”、市园林绿化优秀单位”、“自治区先进集体”“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良好的环境教育氛围,极大调动了师生接受绿化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环保知识扎实,参加各级竞赛屡获佳绩。黄斌老师《漫谈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等教师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张树军老师所撰写的《从澄碧河水库论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论文刊登在《右江日报》上;张树军老师所指导的汤凯斌同学在参加全国林学夏令营活动中所撰写的《保护环境,造福人类》荣获“优秀小论文”奖;韦嘉嘉《一道关于校园白色污染的计算题》等小论文获市一级以上奖励。

七、存在问题

1、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校园的整体建设项目不全,绿化有待向多样化、立体化发展。

2、我校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不少学生来自农村,环保意识较薄弱,环保意识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些学生的环境意识还不强,使有些学生还未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

3、师生自觉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自觉调查和监测社区污染等方面仍做得不够。

4、由于受重点高中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安排用于环境教育的时间不够多,各个环保课题研究小组的活动时间不够多,以至学生的研究成果太少。

八、努力方向

1、继续筹措资金,加大校园绿化、美化的资金投入,加快校园建设步伐,提高绿化美化档次。

2、发挥理、化、史、地、生物等课教师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学习。

3、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环境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带动和影响家庭、社区环保行动,将我校的环保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7.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七

1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均相继出台了节能政策, 并赋予其法律性质或行政规章性质, 不管是哪种性质的政策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做好节能工作, 将节能设备和技术应用其中, 降低能源消耗, 保护大气环境。这些节能政策有效指导了节能工作, 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计划经济时, 所制定的节能政策都是以行政指令为主,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才开始节能政策的探索, 但这些政策依然由政府执行, 而对于企业与个人应怎样履行自身职责还是未能体现, 特别是高耗能企业应怎样发挥自身作用并未真正指出[1]。很多政策在制定以后都流于表面, 落实很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相对完整, 但还是有不少问题存在。如现有的单项法规所具有的效力基本相同, 缺乏更高层的法规协调。对于严重污染的企业基本都是以经济制裁为主, 但经济制裁毕竟有价, 而环境保护则是无价的, 很多企业在缴纳罚款以后继续施工, 依然污染环境。这些都是政策漏洞, 并未真正起到环保的目的。

2建立健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主要方式

现阶段, 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存在困难, 究其原因在于两点: (1) 现行节能减排方式与市场机制不符, 通常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但市场主体并未真正认识到资源短缺情况的存在, 很多企业依旧进生产作业, 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依然存在。 (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做出的规定存在差异,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依然让污染严重企业存在, 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健康却受到严重影响。

要彻底转变以上情况, 应坚持走两条路,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真正落实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措施[2]。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 应用先进技术, 以便提升经济资源利用率, 做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同进行。落实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 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普及节能知识, 落实到污染治理工作。只有将这两点真正落到实处, 才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 更好的保护环境, 反过来, 环境受到保护, 人们才能更放心的进行工作, 推动经济增长,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 从宏观角度讲,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政策应在优化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 促进其目标的实现。

要真正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 一定要坚持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首先, 坚持完善市场制度, 重点构建可以反映能源缺少的价格机制, 严禁污染严重企业与浪费资源企业进行生产, 多给予节约企业鼓励, 淘汰落后企业, 禁止其继续浪费能源, 将先进技术与创新作为主动力。其次, 坚持政府管理, 在这项工作中, 应将制度本身作为主要建设依据, 要求地方政府取缔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企业, 在中央政府的引导下做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

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制定应从重视环境保护入手, 促进市场运行方向与节能减排目标相一致, 不断促进全局利益与市场利益的共同发展, 在注重眼前利益的同时也应看到长远利益。同时, 现阶段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目标都是由中央政府所制定, 并以行政的方式进行落实, 这种情况在近期不会改变, 因此, 应根据这一现实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如优化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同时发展[3]。

3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 尽管我国对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进行了多次改革, 但其中依然存在不足, 这就需要结合其中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 尤其是地方政府不应只关注当地经济发展, 要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 取缔污染严重、浪费严重的企业, 中央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应结合实际情况, 要求各级政府真正落实该政策, 明确指出企业应肩负的责任, 对于违规企业应给予惩罚, 情节严重的应要求其停业, 以便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生活环境质量, 尤其是在资源短缺的今天, 国家开始提倡节能减排, 保护大气环境, 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以便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国际上相继制定了一些政策, 如《京都议定书》要求签署国家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此, 本文将从我国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入手, 提出完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宏观政策

参考文献

[1]马涛.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宏观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11, 45:22-24+32.

[2]王倩.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效应实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4.

8.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八

作者简介: 钟太洋,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

通讯作者: 黄贤金,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01063;40971104)。

摘要 为分析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效果,论文把目标分解为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是否对耕地流失面积的减少产生了影响;二是如果有显著影响,效果有多大,即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流失面积减少了多少。论文收集了2004-2007年的省级面版数据,分别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均不优于混合OLS模型。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耕地流失的影响,并计算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

关键词 土地经济学;政策效果评价;耕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1-009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1.015 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管理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9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具体数量指标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分解下达”。自从1994年出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以来,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业已实施16年多,那么,以保护耕地为目标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如何?从已收集到的文献来看,有不少文献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的运行效果,有研究将耕地保护的各类政策作为一个整体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的综合效果[1-6],而有的研究则具体分析耕地保政策体系中具体某项政策的运行效果,例如分析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效果[7-8]、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效果[9]等,只有少量的文献对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耕地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10-11]。从已有研究来看,有关基本农田政策效果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入:一是,在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表达指标方面,除采用虚拟变量和根据对政策强度的主观赋值之外,可以采用更为科学的定量指标来表达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二是,评价方法方面,除选择有关指标进行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之外,还可以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本文拟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否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二是,如果有效,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即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耕地流失面积减少了多少?

1 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

199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正式确立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998年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订,在耕地保护方面区分了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并对基本农田规定了相对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在数量保护方面,明确只有国务院才有批准征收基本农田的权利。《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也在1998年作了相应的修改。2003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采取措施落实严格保护耕地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88号),进一步强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出了“基本农田五不准”,即“一是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二是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平坝)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三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四是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五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2004年,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國土资电发[2006]17号)和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这两个政策文件进一步加大了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2.1 变量选择

本文以年内减少耕地面积为因变量,选择以下一些因素作为自变量:

(1)固定资产投资,有不少研究已证明了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8],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因此,通常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具有正向关关系;

(2)人均GDP,经济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尤其是建设占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12-13],已有的研究对于人均GDP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关系形式还存在争议[14];

(3)路网密度,有研究认为与耕地减少之间存在联系[1,15],一般认为路网密度的提高会增加耕地占用的可能,因此,路网密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4)年初耕地面积,一个地区某一年度耕地减少面积不应超过该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从土地占用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地区耕地面积比较大,在区域土地总面积总耕地比重相对较高的话,耕地被占用的可能性也相应会更高,也就是说某有地区年内减少耕地面积与该地区年初耕地面积应有正向关系;

(5)年度虚拟变量,在不同年份,除实施基本农田政策之外,国家还可能出台其他有关耕地保护的政策,这就导致耕地保护实际执行力度在年度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又很难将每年的政策力度加以量化,因此,这里设置年度虚拟变量以解决这一问题;

(6)基本农田保护率,在现行的土地统计体系中,基本农田面积包括耕地面积和非耕地面积,考虑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9条的规定以及上一轮规划,即《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1997-2010)》的规划期限是1997-2010,基期年为1996年,因此,这里采用每年年初基本农田中耕地面积与1996年耕地面积之比作为年度实际的基本农田保护率;之所以不用基本农田面积除以耕地面积计算基本农田保护率,是因为基本农田中包含耕地和非耕地,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主要包括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这就导致有的地方基本农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因此,这里采用基本农田中的耕地面积与1996年耕地面积的比值作为基本农田保护率。因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的征转审批存在差异,因此,如果某一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率越高,则其耕地占用的难度就更大,因此基本农田保护率对于耕地面积减少具有负向作用。

各变量的含义以及期望符号具体见表1。

其中,yit为第i区第t年年内减少耕地面积,a0为常数项,basicit为第i区第t年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变量,Zit为第i区第t年影响耕地面积减少的其他因素,vit为残差项;δ为basicit的系数,β为Zit的系数向量,i为区域,t为年度。

为避免共线性的影响,计算了表1中除年度虚拟变量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固定资产投资与路网密度、人均 GDP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585和0.417)且均在1%水平上检验显著,因此回归模型中,未把这两个变量包含在内。经过变量筛选之后的回归模型为:

yit =a0+δbasicit+β1arableit+β2investit

+β3year2005+β4year2006+β5year2007+vit (2)

其中,β1、β2、β3、β4和β5分别为arableit、investit、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7的系数,其余同式(1)。

2.3 效果评价方法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是否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如果有效,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效果有多大?对于这些问题,判断和计算方法如下:

(1)是否有效的判断。如果δ0且检验显著,则认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有效;否则,认为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无效;

(2)效果大小,这里定义为绝对效果。通过模型估计得到各变量的系数,并将自变量的实际观测值代入模型,

2.4 数据来源

各省年内减少耕地面积的数据来自各《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只有2005年和2007年的《中国国土资源年鉴》有基本农田的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有2004年年初和年末基本农田数据,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有2006年年初和年末基本农田数据,这相当于具备2004年年初、2005年年初、2006年初和2007年初的基本农田面积数据;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1996年耕地面积数据对应的时点是1996年10月31日,在其他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中也没有1996年年末耕地面积数据,因此,1996年年末各省耕地面积数据采用了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提供的数据。

人均GDP数据来自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用GDP指数修正为可比价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并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修正为可比价固定资产投资。

路网密度则根据2005、2006、2007和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公路里程数据和区域土地面积计算得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在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没有天津2004年初的基本农田数据,因此,在以下的分析中,未把天津包含在内;当然,本文分析所涉及的数据均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另外,数据均为省级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本文的数据为省级面板数据,这里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并分别用F检验和B-P检验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加以检验。固定效应检验的F值为1.93,对应的P值为0.0109;B-P检验的卡方值为1.15,对应P值为0.2842。综合以上检验结果,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均不明显优于混合OLS模型。因此,这里只报告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估计结果具体见表2。

模型检验的F=16.48,其对应的P值为0.000 0,R2为0.47,N=120;各系数的T检验均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可以用于解释。

从表2可以知道, arable、invest和basic的符号与预期一致。年度虚拟变量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8均检验显著,这三个年度虚拟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为负,这说明与2004年相比较,2005年、2006年和2007年有更小的截距项。这可能是由于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开始实施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土资电发〔2006〕17号)和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这些文件的出台加强了耕地保护的力度,使得相对于2004年,2005、2006和2007年耕地保护的力度相对更大、形成更为严格的用地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环境。比较年度虚拟变量year2005、year2006和year2007的回歸系数可以发现,这三个变量系数的绝对值越来越大,这说明,在2004-2007年期间,耕地保护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可能在2004-2007年期间地方各级政府面临着更大的耕地保护压力,2006年9月,国土资源部上报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纲要》在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上没有被通过,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其中明确“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 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即暂停了退耕还林。

和预期一样,固定资产投资的符号为正,回归系数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约需增加4.3 hm2 耕地,这与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绩效采用基本建设投资数据的一项研究的估计结果比较接近[8]。年初耕地面积这个变量的回归系数的符号也与预期一致,估计得到的系数为正且系数检验显著,表明区域耕地减少面积与该区域的资源基础相关的,耕地面积相对多的地区其耕地减少面积也相应多一些。

3.2 政策效果评价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δ的符号为负且t检验值在10%水平上检验显著,这说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对遏止耕地面积减少确实产生了显著影响。δ等于-364.435 5,这说明,基本农田保护率每提高1%,每省每年平均约能减少耕地流失面积364.4 hm2。

采用式(5),计算各区域各年度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计算结果见表3。

表3的数据是根据式(5)计算的,从式(5)来看,式(5)的计算出来的值的含义是与不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相比较,各地区各年度(2004年-2007年)以不同比例的基本农田保护率划定基本农田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面积减少量。从表3可以看出,2004年-2007年期间,由于实施了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划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国(不包括天津市和港澳台地区,下同)分别减少了耕地流失面积为853 44519 hm2、847 72491 hm2、859 55937 hm2和857 96126 hm2,4年合计减少耕地流失面积3 418 69073 hm2,约为期间实际耕地流失面积3 020 76949 hm2的113倍。可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实施的确有效地遏止了耕地面积减少。

将表3中各地区各年数据与各地区1996年年末耕地面积相比,计算相对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从表4可以看出2004-2007年之间,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等地的相对效果比较明显。以表4中的相对效果(r)为因变量,因人均GDP和路网密度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效果不好,因此,还不能确定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相对效果与和人均GDP、路网密度的关系。

4 主要结论

通过前面有关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效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9.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九

2、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3、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海洋。

4、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

5、改善海洋环境,共建美好未来。

6、愿大海永远清澈与辽阔,愿人类更美好。

7、民无海洋不富,国无海洋不强。

8、关爱海洋,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9、关心海洋,你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

10、保护海洋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1、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12、海洋生物,也有生命。

13、生命源自海洋,污染海洋就等于污染你的祖坟。

14、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15、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6、蓝色经济,领航绿色生活。

17、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18、海洋生物,也有生命;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19、海为画世界,人在城中行。

20、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共图民族复兴大业。

21、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22、滴滴水源,不可浪费。

23、海洋犹如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我们应该保护她。

24、扬帆绿色奥运,拥抱蓝色海洋。

10.2019环境保护政策解读 篇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切实履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强化污染者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筑牢全区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二)基本原则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赔偿义务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主动磋商,司法保障。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赔偿权利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主动与赔偿义务人磋商。不具备磋商条件或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可依法提起诉讼。

——信息共享,公众监督。实施信息公开,推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信息。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中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开,并邀请专家和利益相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

——依法推进,鼓励创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立足我区实际,由易到难、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对法律未作规定的具体问题,根据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和实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案例实践,同步推进。选择典型生态环境损害案例,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制度体系,形成部门间综合协调和联动机制,构建科学、可借鉴的推行模式,同步推进全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三)工作步骤及目标

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适用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推进我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林草局、市公安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交通局、区文旅局等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案例试行,力争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2019至2020年,力争在全区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制度完善、技术规范、保障有力、公开透明、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适用范围及启动条件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草原、湿地、地表景观、地质遗迹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不适用本方案,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

(二)启动条件。

在本行政区域内,因人为因素造成国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且有明确责任主体的,按本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1.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中重大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

2.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

3.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发生严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

4.向环境(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非法排放污染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危险废物等),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

5.因污染或生态破坏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农用地10亩以上,草原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致使国有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

6.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要求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赔偿权利人认为有必要启动赔偿程序的;

7.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事件的。

(三)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管辖和启动程序。

XX区管辖范围内发生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由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涉及跨县区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由市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由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对本辖区内发生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进行初审,符合启动条件的,报请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提出意见,经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提出意见,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由提出意见的市政府相关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指导协调案件发生地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对于跨县区发生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由涉及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分别进行初审,符合启动条件的,经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提出意见,经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涉及各部门职能不明确的案件,报区领导小组审议并确定具体的职能部门办理。区政府管辖本行政区域内涉及跨区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和重大、复杂的生态环境损害案件,按照省、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执行。

三、工作内容

(一)明确赔偿范围。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律师代理、诉讼等合理费用。经磋商达成一致,且由赔偿义务人负责进行污染清除或生态修复的,清除污染、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不再纳入赔偿范围,但需达到磋商确定的修复效果。

(二)确定赔偿义务人。

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或环境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现行民事法律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有相关免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

(三)明确赔偿权利人。

区政府是我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可指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务、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分别开展矿山、土壤、环境污染、水资源、耕地、森林、草原及湿地等生态环境损害的索赔工作,监督赔偿义务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可根据工作实践和需要,向区政府提出相关参考建议,由区政府按程序向上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四)实施赔偿磋商。

根据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办法,实行先磋商后诉讼。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要赔偿的,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就损害事实和程度、修复启动时间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事宜与赔偿义务人进行磋商,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最优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对经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依照民事诉讼法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区政府或机构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五)完善赔偿诉讼规则。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由人民法院依法协调和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赔偿权利人起诉时,应当向法院提交证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判决前经法院同意,可以继续磋商,进行庭外和解,或者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根据赔偿义务人主观过错、经营状况、赔付能力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主动修复、委托第三方机构修复、直接经济赔偿等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

区法院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意见,研究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的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等制度;可根据试行情况,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建议。鼓励法定机关和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六)加强生态修复与监督。

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评估机制。赔偿权利人及其确定的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我省关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效果后评估有关规定,对磋商或诉讼后的生态环境修复方案、执行情况和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项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监督机制。加强对赔偿义务人和权利人的监督管理,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监督管理办法,对赔偿权利人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在索赔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监督和规范管理,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诉讼提供鉴定意见,鉴定评估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八)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磋商或判决要求,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赔偿义务人无能力开展修复工作的,可以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委托修复的,赔偿权利人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前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

严格执行甘肃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赔偿义务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其缴纳的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同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由赔偿权利人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替代修复。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探索企业或者行业环境损害责任信托基金制度、环境修复类债券等绿色金融手段。区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

四、工作程序

发生生态环境损害事件且符合本方案适用情形的,按以下程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一)提起赔偿。

发生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或收到相关投诉举报后,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部门应进行初步核实研究,认为可以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的,及时提出意见和工作方案,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启动程序,启动相关工作。

(二)损害调查和鉴定评估。

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代表和专家组成损害调查组,就生态环境损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委托具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资质的机构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形成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

(三)赔偿磋商与诉讼。

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部门根据损害鉴定评估报告,与相关义务人进行磋商,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或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四)赔偿实施。

1.生态修复。赔偿义务人按照赔偿协议或诉讼判决结果,开展自主或委托修复,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根据评估价格实行资金赔偿。

2.生态修复监督。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部门建立健全修复方案制定与实施、资金管理、工程质量及效果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对赔偿义务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自主修复或委托修复全过程监督。

(五)绩效评估。

生态修复工作完成后,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部门及时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绩效评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区政府办主任、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由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沟通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结合我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环境风险大和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易发、高发的特点,鼓励并推动企业参加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将强制保险的性质定位、损害主体、强制范围、鉴定评估、定损理赔等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给付到位,切实降低污染企业经营风险。

(三)加大经费保障。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所需经费由区级财政予以安排。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市公安局XX分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区林草局等有关部门要对生态环境损害调查与修复等相关项目优先考虑、予以倾斜,提供资金支持。

(四)加强考核监督。

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试行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细化、分解部门工作目标任务,形成严考核、硬约束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建立联络员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信息采集、沟通衔接、信息共享等工作。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林草局报送案例开展情况,其他部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小组将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开展不力、问题突出、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

(五)鼓励公众参与。

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方式,邀请专家和利益相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生态环境修复或赔偿磋商工作。依法公开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诉讼裁判文书和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报告等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要求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机构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和答复。

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做好与机构改革工作的有机衔接,按照区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确定的部门(单位)职责,主动承担各自的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1.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分工

2.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

附件1

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任务分工

任      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一、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完善赔偿诉讼规则。研究符合XX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的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等制度,并提出相应审判执行规范和指导意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之间衔接机制,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建议。

区法院

区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2.研究制定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监督管理办法。

区检察院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3.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制定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监督和规范管理。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区司法局

区法院、区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4.研究制定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管理办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

区财政局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5.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配套制度和机制。提出细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建议;根据实际需要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评估机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二、加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能力建设

6.加强和完善环境资源审判能力建设,探索实行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

区法院

区检察院

7.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成立XX市XX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

区司法局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区法院、区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三、推动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和关键技术研究

8.鼓励并推动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将强制保险的性质定位、损害主体、强制范推动围、鉴定评估、定损理赔等纳入法治化轨道,确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给付到位。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

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9.针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关键环节,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区科技局

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四、加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试行工作经费保障

10.各成员单位在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试行工作所需经费。

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发改委、市公安局XX分局、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区卫健局

11.对生态损害调查与修复等相关项目优先考虑、予以倾斜,提供资金支持。

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草局、区水务局

附件2

XX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

组  长:XX  副区长

副组长:XX  区政府办主任

XX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局长

成  员:XX  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XX  公安XX分局三级高级警长

XX  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XX  区发改局副局长

XX  区科技局副局长

XX  区司法局副局长

XX  区财政局副局长

XX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副局长

XX  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副局长

XX 区住建局副局长

XX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XX  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XX  区水务局副局长

XX  区卫健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办公室主任由XX同志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统筹安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工作。

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区法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则,加强环境资源司法审判能力和相关制度建设工作。

区检察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检察工作,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公益诉讼相关活动。

区发改局负责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项目优先考虑,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区科技局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工作。

市公安局XX分局负责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涉嫌刑事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对其他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依法进行查处。

区司法局负责负责监督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工作程序,规范管理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负责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司法保障工作。负责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方面提供法制保障。

区财政局负责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工作,适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修复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

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负责组织对涉及土地、矿产、地质遗迹及其管理的地质公园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XX分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修复效果后评估等业务工作。对涉及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造成城市建设方面的生态环境损害具体赔偿工作。组织对涉及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对涉及草原、渔业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区林草局负责组织对涉及森林、湿地、陆生野生动植物及其管理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区水务局负责组织对涉及其管理的河流、湖库、地下水等生态环境损害进行调查、鉴定评估、赔偿磋商、提起诉讼、修复监督等工作。

上一篇: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下一篇: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