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微型课(15篇)
1.藤野先生微型课 篇一
微课不是微型课
微型课
微型课就是比正常课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上课时间一般只有20分钟,其中15分钟用于上课,5分钟用于答辩评委的现场提问;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现场备课,现场授课。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特点
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把教学过程进行展示,期间包括老师问题的提出、课堂活动的安排、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再现。只不过由于没有学生,老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假设学生已经完成了,教师只需要将下一个教学环节继续展示下去。也因为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期间学生答疑或活动的时间是节约下来的,所以15—20分钟是足够了。
微型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与常态课不同的是它时间短,是一个没有学生实际参与的检验过程,而由评委老师来判断上课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微型课和说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如“说课”重点在“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而微型课是在上课,从导入到新授,从提问到点拨,从归纳到拓展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实,只是比实际上课少了学生的表现。
在微型课中,学生活动被省略之后,教师的讲解水平就倍受评委的关注。教师语言在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授课环节
板书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要真正起到对内容要点的提示作用。在微型课中,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在微型课的结尾,一定要有小结,用二三分钟时间对一节课的教学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微型课的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注重总结内容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方法的总结。
微型课的关键在于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没有学生。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师在微型课课堂上展示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教师该提问提问,该布置布置,该指导指导,该点拨点拨,该评价评价。这些“过场”都要一一呈现。只是学生没有实际作,执教者只是假定学生已经完成、估计学生完成的程度和结果。这种估计是否恰当,这些建立在估计基础上点拨评价是否到位,要由专家评委做出判断。所以,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执教者就要在备课时研究学生,或设想教材所对应的学生群体的状况,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现存问题
1.把微型课当做说课。在短短的15分钟内,只是叙说自己的教学设计,说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教学方法是什么,准备怎样怎样上,就是不具体、实际地上这一节简短的微型课。
2.不会取舍教学内容,没有重点。微型课的课题,有些是很具体的一个问题,有些可能只是一篇课文的题目。许多老师,抓不住重点,讲得面面俱到,在简短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讲到了,但又是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没有讲清楚。
3.虚拟师生双向互动,课堂虚假。有不少老师,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不管课堂没有学生的实际,还要故意虚拟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如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等,给人一种非常虚假的感觉,同时也浪费了非常有效的时间。但也不可一叙到底,使课堂变为教师的“独角戏”。
4.答辩抓不住要点,回答散乱。许多老师在回答评委的提问时,往往抓不住问题的要害,要么只是在问题的周围绕圈子,要么是所答非所问,要么纯粹是胡乱作答,再加之口语表达不够流畅,严重影响了答辩的水平。
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一般没有学生,连老师有时也不出现,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在网上的学习视频有好多就是微课。
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微课的“十大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2.藤野先生微型课 篇二
在设计中我确立了两个亮点:导入环节和应用环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取“开门见风景”的办法, 利用简笔画, 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现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的统一。
应用是课堂活动的高潮, 在学生了解了土耳其文化的基础上, 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 利用小组活动, 讨论有关中国的餐饮礼仪。体现出课堂是舒展灵性的空间, 让学生放飞自由的思维和想象的做课思想,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 达到教学的目的。
但微型课中, 我没有将亮点凸现出来, 甚至没有将自己的思路展现出来, 使我深感遗憾。
一、微型课失败的原因
1. 自身素质问题。
面对评委老师, 讲授一节自认为准备完好的课, 却无法坦然面对, 过分的紧张让我一开始就没有投入课堂教学, 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对微型课把握不足。
由于第一次接触微型课, 很多知识觉得没有学生回答就忽略, 是做课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最后的高潮环节, 本应学生群策群力, 体现自主学习, 自由发挥, 学以致用。但由于少了学生, 我只用了“Team work.Find the differences in China and Turkey in 5 minutes.”一语带过, 使评委老师无法了解设计意图和效果。
二、微型课成败的关键
1. 教师自身的素质。
要想取得微型课的成功, 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具备了优秀综合素质的教师, 才会临场不乱, 发挥自己的良好水平。微型课不仅能够考查一个人的能力水平 (如应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提炼总结能力等) , 还能够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它要求授课人在短时间内把握讲课内容的精髓, 言简意赅, 条理清晰, 逻辑明确。
2. 处理好微型课的几对矛盾。
(1) 要处理好“有”与“无”的矛盾。
在微型课的做课现场, 没有学生, 但执教者心中不能没有学生。教学流程中的“学生活动”, 提问、布置、指导、点拨、评价都要一一呈现。要做到估计“恰当”、点拨评价“到位”, 执教者备课时要研究学生, 做到“场上无学生, 心中有学生”。
(2) 要处理好“多”与“少”的矛盾。
3.《散步》微型课教学设计 篇三
一、微型课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微型课不断地被应用于教师公开课或优质课的评审;各个师范类院校也将其作为师范生模拟真实课堂进行教学练习的方式之一;社会上的公开招聘教师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面试环节也均采用微型课的形式进行选拔考核。微型课与一般的常态课相比,时间短、内容凝练。微型课的讲授时间在十五分钟以内,在规定时间内,选取一节课中的某一方面或是某一精彩片段为主要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一般没有学生,大多是面向评委或是其他教师。
二、教材分析
《散步》是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虽篇幅短小,全文仅600余字,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内涵极为丰富: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一家三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以及作者与“妻子”作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在有限的字数内彰显出如此丰富的内涵,自然是作者语言功底深厚的表现。因此,这篇散文多年来被选入初中教材,成为学生品词造句、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
三、设计思路
授课时间有限是微型课的显著特点。因此,在设计一堂微型课时应从整体出发,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求保证一堂课的完整性。《散步》全文短小精悍,在微课的展示中,以本篇散文的语言特色为重点,并将整篇散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传达给授课对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微型课也应本着这一宗旨,力求使这节微型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所以,在这篇教学设计中,微课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课堂,灵活性强。
四、教学过程
在把握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微型课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散步》这篇课文设计一堂微型课,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同学们,步入四月了,外面是阳光明媚、春意盎然,我们都希望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而同样也是一次平常的散步,作者却用心地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这次“散步”有什么深意呢?今天,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走进初春的田野,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散步 莫怀戚)
(二)读读说说
请同学们参考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屏显: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如何解决?)
谁先来试着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好,你来。恩,文章讲了初春时节一家人去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概括的很准确。那在这次散步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呢?我们看原文。(屏显: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看来,这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那最终“我”决定的是?对,委屈儿子,走大路。
(三)读读品品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呢?哦,这位同学说是因为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那他明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为什么还非要劝母亲出来散步呢?
我们来看文中穿插描写的这一自然段,同学们先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圈出你觉得最能表明我迫切希望母亲出来走走的文字?(屏显: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有同学圈出来了吗?好,你圈出来的是?“迟”。我们来看这个句子,用下面这句话来替换原文,可以吗?(屏显:今年的春天来得迟了。)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对,原文中的“迟”字重复了两遍。老师告诉你这是反复的修辞手法。除了这个区别,还有别的么?好,原文里的“迟”字前面多了一个 “太”字。“太”是一个程度副词。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本身就是一层强调,“迟”前面又加了一个程度副词“太”,这是二次强调。作者在这里反复强调,到底是要强调什么呢?是强调春天来得太迟、冬天过于漫长吗?不是的。其实作者强调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强调他对母亲深深的担忧。这种情感是下面这个句子难以表达的,所以它不能替换原文。
其实在这一段中,还有一个字能突出表现作者的这种担忧,你能找出来吗?非常好,“熬”,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母亲为什么是“熬”呢?我们在这里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是刚刚去世,母亲似乎一下子没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状况变得很复杂。医生私下告诉作者说母亲现在是处于丧偶综合症中。我们结合这样一个背景想一想,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母亲在这严冬的季节里为什么煎熬了。而且作者写母亲不是“熬过”冬天,而是“又熬过”,这个“又”表明了什么?哦,说明了母亲的身体是一直都不太好的。母亲年纪大了,每活一天,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这寒冷的冬天。正因为如此,“我”在这寒冷的冬天里内心也是非常的恐惧、担心、怕母亲离开。所以在这么难熬的冬天过后,身为儿子的“我”迫切的希望母亲能在春机盎然的田野上走走,去感受这春天的美好。这是作者善待老人、是他对母亲生命的珍惜。(板书↓生命)
我们带着这种体会,一起再来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些字眼背后的情感。恩,同学们这次读的比上一次更有感情、更有滋味了。
(四)读读赏赏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活动:品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看看这一家人在散步的过程中都有着怎样的表现,你更喜欢文中的谁呢?如果你的手里有一束鲜花,你会把它献给谁?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说一说你的理由。请你来说说你要把鲜花献给谁?
母亲。为什么要献给母亲呢?哦,母亲最后“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这位同学是从“摸”这个动作看出来她对小孙子是非常疼爱的。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还有吗?你想献给谁?你来。哦,送给文中的“我”,你是从作者做决定的那段心理描写看出“我”考虑周全,而且非常孝顺。好,那么老师觉得,无论把鲜花送给谁,我们都是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而且也能充分感受到这祖孙三代之间那浓浓的亲情。(板书:↓亲情)
(五)读读想想
在散步中,我们体悟生命、感受亲情,现在让我们看看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看看这“散步”还有什么深意。(屏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一起来看,作者用“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对背上所背的老人和孩子的一种沉沉的关爱。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这四个字就更是饱含着作者对家人的沉甸甸的爱与责任。(板书:↓责任)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散步》写的虽然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我们从这件小事情中读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读出了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身为中青年一代人身上肩负的责任。这就是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同时,故事的叙述波澜起伏,各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清晰可见、条理分明。
(七)课外作业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我们的课外作业是拓展阅读与仿写练习。(屏显:1.拓展阅读:林文煌《三代》、臧克家《三代》2.仿写练习: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小故事、小细节让你有所触动呢?请仿照本文在记叙这件小事情的字里行间中体现大情感的写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亲情故事。)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诵读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走出《散步》。
(八)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微型课中,最好使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迅速进题,教学时间一般为半分钟左右。本篇教学设计在直接导入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当下季节的特点联系到散步这件平常小事,进而思考莫怀戚所记录的散步有何深意。短短的几句导入直奔主题、突出主题,避免了导入形式化。“读读说说”环节在整个微课的教学过程中属于过渡环节。通过几个简单的言语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整篇散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散步》内容浅显易懂,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较大的字词障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是品析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中所传达出来的丰富情感。在微课中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之一便是将重点部分占用较长的教学时间。所以笔者在“读读品品”环节以“作者明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为什么还非要劝母亲出来散步”这个问题为引,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太”、“迟”、“又”、“熬”这几个关键字眼。另外,在本环节还插入了背景资料,使学生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遣词用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微课的整个过程没有学生,基本都是教师的自说自话,但依然需要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为此,笔者在“读读赏赏”环节设计了一个“你把鲜花献给谁”的活动。此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谈理由,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内容结束后,从写作的角度结合教学内容对整节课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整节课,而不是沉浸在教授内容的细枝末节中,避免知识内容过于散乱。课外作业、板书设计也同样被选入了本节微课的教学环节里,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整堂课的完整性。课外作业是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的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则是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浓缩。任何一种课型都有它的独特之处,笔者以这节《散步》的微课设计为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微型课设计的注意事项及设计原理。由于笔者的知识与经验有限,本节微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望各专家老师指正。
4.体育微型课教案 篇四
2好。我们先做一下热生运动。绕篮球场跑两圈。跑步过程中跟老师学喊口号。成两路中队跑步走121 121……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同学们跑步姿势真优美。口号喊的真宏亮。来跟老师把各个关键活动活动。第一节上肢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振臂运动。第四节双人压肩。
3同学们做的真认真。我们一起来学习《 原地单手推实心球 》 1.学习握球姿势。﹙教师示范﹚
2.示范并讲解预备姿势。左右开立同肩宽。使左脚尖与右脚跟在一条线上。右手握球靠颈部。身体前倾。转体,蹬地,挺夸,拨指〔 球出手〕
徒手练习一下.持球练习。请某某同学表演。再持球练习。4同学们都练的非常认真。下面跟老师一起到游戏场地去。今天的游戏叫做〔 传球比赛〕。方法就是每一组排头,把地上的球从排头传到排尾。那一组先传完哪一组就是冠军。好的。老师先分一下组.开始比赛。刚才比赛中同学们配合的非常默契。第二组获得冠军。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5.微型课比赛总结 篇五
“教师队伍建设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此,城关镇第三小学于3月23日组织了数学教师微型课比赛。本次活动我们数学教研组共9名教师进行了激烈角逐。比赛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组织有序
对本次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指导,教研组作为本次比赛的具体组织者,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认真进行组织实施,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参赛选手,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1、比赛前一天,选手们以抽签的形式确定了比赛顺序;
2、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均分作为该选手的分数。最后根据比赛情况,做全面细致的分析,确定获奖选手人数及等级。
3、比赛结束后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并进行了“如何上好微型课”的校本培训,真正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二、参赛选手能够认真对待,积极准备
本次微型课竞赛,大部分参赛教师准备的都比较充分,有的老师在课堂中使用了自制的卡片——眼睛、鼻子;还有些教师制作了课件,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实现。大部分教师教学表述清楚、完整流畅;示范、表演熟练规范,富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够较恰当地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能用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足之处:
1、个别教师语言不流畅,语言贫乏,措词不够准确。
2、上课时心理素质较差,表现紧张,不能够很好把握课堂节奏。
3、对什么是微型课了解的得不够透彻,有个别老师把微型课讲成了说课。
4、个别老师重点把握得不够好,没能突破重难点,出现前松后紧、拖堂现象。
5、微型课中每个环节的过度衔接不够自然,过渡语言不够精炼。
6、大部分老师对板书不够重视。设计不精练,书写欠规范。
6.英语微型课教案 篇六
8B Unit 6 A Charity walk Grammar
教学目标: 1.学习句型“it’s + adj +(for sb)+to do sth” 以及“ it’s + adj + that--clause” 2.运用以上句型,正确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谈论的对象。教学重点:
学习句型“it’s + adj +(for sb)+to do sth” 以及“ it’s + adj + that--clause” 教学难点:
运用以上句型,正确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谈论的对象。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已经学了本单元关于乐施毅行者的知识,对句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4.熟读Reading内容,了解乐施毅行者。
Step 1 Warm up 向学生问候
1.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Oxfam Trailwalker ? 播放课件。导出 team spirit 2.There’s a basketball match in our school.What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before and during the match? 运用it’s + adj +to do sth句型,小组活动,讨论,成果越多越好。请学生看课件,并讨论, 全班呈现 Step 2 Presentation 呈现:
T: I’ll show you my advice.(要求学生将相应的建议放到相对应的人物的房子里,见PPT)
学生总结句型结构
板书:it’s + adj +(for sb)+to do sth
。Step 3 Practice
将这些句子改成that 从句,并总结 it’s + adj + that--clause”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T: Two pieces of good news,choose A or B?(选其中一个)两个好消息,学校五月份会有两个活动,选择其中一个,针对问题阐述,小组活动并写下来
1.朗读小组内容,让学生自己上台讲 2.让学生区别it’s + adj +(for sb)+to do sth
7.藤野先生微型课 篇七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牛津高中英语》的单元设计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 以高中生的心理认知为依据, 在每一个环节上的设置都以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为目的, 使他们了解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陈琳2007) 。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真实、地道、优美的英语。Word power在Welcome to the unit (热身环节) 、Reading环节之后, 是在学生学习了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内容之后, 再来扩大与之相关的词汇的环节, 是增加学生词汇量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让学生在这一挑战中既学到词汇和技巧, 又不使这一挑战的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需要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优化设计。本文从word power教学的一个微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以期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一、理论介绍
(一) 交际能力原则
交际能力原则认为,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课堂的主要目标。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组织能力 (语法的和语篇的能力) 、实际能力 (功能的和社会语言的能力) 、策略能力、心理动作技能。
要达到发展交际能力的目标, 我们的课堂就不能仅仅关注语言的用法和语言的准确性, 还要关注语言的使用, 语言的流利性、真实性和使用的环境, 而且要考虑学生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即把课堂所学应用于真实世界的这个环境中去。
根据这一原理, 我们的英语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语法和单词训练的堆砌, 而应该更多地提供给学生创造或模拟真实场景的机会, 让他们在相互的交际中巩固和学习新的知识。
(二) 意义学习原则
意义学习原则认为, 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就是因为他所学的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有关观念相互产生了影响, 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与意义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机械学习。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 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默写单词、词组或是背诵课文中表现很好, 但是一旦让他们自己造句、写作或是组织对话, 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原因就在于他们仅仅是靠机械学习来完成了对字词的记忆, 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 没有把新学的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所以这些知识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长期保存, 很难在需要时被顺利地提取出来。
根据意义学习的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首先必须确保学习材料本身有意义, 各教学步骤之间也应该相互联系, 而且有逻辑性 (Brown H.D 1994) 。另外, 设计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有意识地将新的学习任务同以前学过的材料或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三) 内动力原则
内动力原则认为, 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学习者完成任务是因为任务本身很有趣、有用或具有挑战性, 不是因为他们期待从教师那里得到某种外在的奖励, 这就是内动力。
根据内动力原则,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去学, 学出成就感。
二、教案设计
授课班级情况介绍:
班级规模:30人
年级:高一
英语水平:5~6 级
教学主题:Getting ready for an adventur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将练习和巩固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学生将发展通过协商做出决定, 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将会意识到相互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材料:牛津高中英语第二模块第二单元Word Power
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设备, 黑板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背景: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Reading:A n adventure in A frica,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学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冒险活动的词汇, 另外,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探险产生了兴趣。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 (45’)
Stage 1:Review of the former reading part (5’)
Stage 2:Lead-in of the“Word Power”part (5’)
Stage 3:Vocabulary related to adventure necessities (8’)
Stage 4:Exercise (consolidating the words above) (10’)
Stage 5:Group activity (four steps) (15’)
Stage 6:Homework (write a letter about travel planning) (2’)
以下15 分钟的教学设计即是其中stage 5 中的具体活动
教学步骤设计: (15’)
Step 1:Allocate the two adventure destinations to six groups (1’)
在第一步中, 笔者把学生按5 人一组分为6组, 然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明天要去撒哈拉沙漠/ 乞力马扎罗山探险, 但是由于随身带的包容量有限, 只能带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撒哈拉沙漠/ 乞力马扎罗山这两个地方学生已经在reading部分学过, 也了解了在这些地方能进行哪些探险活动, 他们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笔者选取这两个地方让学生探讨, 而不是让他们自己选探险目的地, 是为了降低活动的难度。
Step 2:Group discussion (what they will choose to bring with and why) (6’)
在这一步中, 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 确定要带的三样最重要的探险用品, 并给出具体的理由, 讨论结果需要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 (理由只需给出关键词) 。
Step 3:Report (two groups with key words on blackboard) (4’)
选取两个小组 (每个目的地一组) , 每组一名学生以report的方式说出他们选取的物品和理由 (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 另一名学生则在黑板上写上关键词。
Step 4:Class discussion (other groups’different ideas and a list of key words) (4’)
以班级讨论的形式进行, 其他小组发表不同意见并说出理由, 教师把其中的关键词也写在黑板上, 然后跟学生一起讨论总结, 在说明自己的理由时能用到的一些好的句型, 并写在黑板上。
如:
I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take...because...
With..., we can...
As far as I’m concerned, we should take... in case...
etc.
这一步既承上又启下, 为课后的写作做好了铺垫。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与远方的朋友商量“带哪三样物品”, 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另外, 在课后的写作中, 探险的目的地可自己选择, 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后能更自由地发挥, 使写作的主题更加灵活。
三、教学设计分析
对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即练习和巩固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 整个15 分钟的活动都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不管是第二步的讨论、第三步的报告, 还是第四步的讨论和总结, 学生都必须不断地用到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这就达到了练习和巩固所学词汇的目的。关于能力目标 (发展通过协商做出决定, 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在第二步组内讨论中最能体现。对于选择三样最重要的探险物品, 组内不同的成员必定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时就需要他们相互协商做出最合理的决定, 最终解决问题。另外, 这样的任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 就都能成立, 所以也就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至于情感目标 (意识到相互合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 这是通过第二、第三步达成的。选择三样最重要的物品去探险, 这其实是教师给学生设置的一个问题情景, 如何选择物品, 是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而不是别人 (家长) 给你包办好了的, 这就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 这又是一次团队活动, 还要考虑其他成员的兴趣和利益, 这就需要他们有合作意识, 只有这样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上述教学步骤很好地体现了笔者在文章一开始强调的三个教学原则:交际能力原则、意义学习原则和内动力原则。
为了让学生练习和巩固与探险物品和探险活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笔者设计了学生小组去探险的情境,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之后的讨论、报告、总结等都是围绕这一情境展开的, 这就达到了交际的目的。也就是说, 学生要想交际, 就必须利用这些词汇和句型, 这是顺其自然的, 在相互交际中, 他们不知不觉就巩固了词汇。说到巩固词汇的练习, 很多教师马上就会想到让学生选词填空、词义配对等方式, 这似乎是最简便的手段, 但是这样的练习仅仅关注的是词汇的用法和准确性, 而忽略了对词汇和流利性、真实性的关注, 忽略了学习英语的实际意义和最终目的。
在教学背景中, 笔者已经提到, 在教授Word Power这一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Reading:A n adv enture in A fric a这篇文章, 熟悉了关于adventure activity的一些词汇, 也了解了在撒哈拉沙漠和乞力马扎罗山能进行哪些探险活动。这一部分, 通过设计去这两个地方选择所需物品的任务, 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这就产生了意义学习。这些关于探险物品的词汇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 而是很好地融入了他们的知识网, 即产生了新的认知结构。而通过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学生只能对这些零散的词汇进行短时记忆, 日后也不能把这些词汇顺利地提取出来。
在众多的物品中, 只能选择最重要的三样并解释清楚,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得到某个分数, 或是任何其他的物质奖励, 而是因为完成任务本身, 即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得让别人心服口服, 就是一种内动力。一旦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被激发出来, 他们就不再需要任何外在的、持续的奖励来维持他们的学习, 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
五、总结
总的来说,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 笔者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一定要走到学生中去, 以学生为中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设计安排教学活动, 而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闭门造车, 挖空心思地想怎么把知识塞到学生脑中去。要以学生为中心, 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学情, 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 帮助学生在意义学习中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要以学生为中心, 就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 设计他们熟悉、感兴趣或有挑战性的情境,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学习的内动力, 主动通过交际来学习新知识。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word power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既对和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有关的词汇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 又创设情景把这些词汇融汇其中, 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为了更优化、更有效地使这一环节服务于学生, 以这一环节的一个微型活动为切入点, 探讨word power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理念和具体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微型课,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陈琳.2007.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阅读课中的微型写作例谈 篇八
一、连词成段,即学即用
在第二、三学段,学习叙事性较强、情节相对完整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关键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既可促进学生整体感知,又可检验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笔者检查完生字词的读音后,出示一组词“大喜过望、垂头丧气、源源不断、与众不同、络绎不绝”,让学生读一读再运用这些词写一写课文的主要事件。有的学生就写道:“有人订购了‘我’设计的毛衣,‘我’大喜过望,可是无法及时完工令‘我’垂头丧气,不过‘我’还是想办法如期交货,从此,时装源源不断地从‘我’的店里流了出来。后来,‘我’又举办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展览会,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有了关键词,学生的语言叙述有了依托点,他们可以借助关键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从而较为轻松地概括了主要内容。这实际上就是微型写作形式之一。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准确用词、连句成段的能力。
二、说长道短,尝试评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把疑难问题、读书感想,随手批写在相应文句旁的空白地方,以便深入思考,帮助理解。这种圈点画写,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写的都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长期坚持,有助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但因学生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欣赏和评价不能提过高的要求。从微型写作能力训练的角度来说,可以因文而异,让学生充当评论员,从质疑问难、赏析语言特色、评价人物等角度进行引导,并力求在语言的形式上下点功夫,以期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例如,以写人物活动为主的文章,可在学完课文后出示话题提示:“你同意主人公的做法吗,为什么?”“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读完文章你有什么感想?”等,然后让学生批注。比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笔者让学生想一想:你对巴迪父母对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有什么看法,并用精练的语言写下来。有的学生直接引用名言“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有的自创名言“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温柔的母爱让人自信,严厉的父爱催人奋进”。当然也有的持其他的观点。这种名言式的批语言简意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动笔兴趣。如果长期进行这样的微型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初步议论、评价的能力,其书面语言也将更加凝练规范,为思想的飞扬创造更大的空间。而文质兼美的文章,更适合引导学生从用词准确、修辞生动等角度进行赏析。比如,教学《珍珠鸟》一文,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珍珠鸟的句子,并在最喜欢的句子旁写下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在第7自然段“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旁写道:“‘红、灰蓝色’写出了小珍珠鸟毛色漂亮,把小珍珠鸟肥嘟嘟的身体比作‘蓬松的球儿’,不仅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还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有的学生在第14自然段“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旁写道:“作者完全把小珍珠鸟当作一个淘气的孩子来写,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喜爱之情。”这样的微型写作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更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激发想象,添砖加瓦
在教学中,可根据文本的特点,寻找言语、意境、情感等方面的“留白”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补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作者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父母的爱。《学会看病》一文中,那典型细腻的心理描写,让人感受到博大深沉的母爱。可是文中对母亲的神态、动作却鲜有描写。笔者抓住这一留白,在学生体会到母亲让儿子独自去看病,自己在家中忐忑不安、饱受煎熬的心理活动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在等待儿子回家的过程中,母亲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呢?如果让你来描写母亲的心理活动,你又会怎么写呢?接着出示一道微型写作题: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母亲焦灼不安起来。半个小时过去了,母亲 ;一个小时过去了,母亲 ;两个小时过去了,母亲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进行练笔。这样的片段练习与文本内容交相辉映,学生通过练笔既加深理解文本中的母爱,又掌握了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学会了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
四、角色替换,表白心迹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设身处地揣摩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人物,从而升华情感体验,也是很好的微型写作练笔点。比如,在《刷子李》一课教学尾声,笔者安排了一个微型写作题:假如你是亲眼目睹刷子李刷墙的曹小三,你会有怎样的动作、表情,你想对师傅说些什么?提起笔来写一写吧。引导学生与文本的人物进行角色转换,促使学生整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表达。有的学生写道:“我心服口服地说:‘师傅,您的粉刷技术果然名不虚传,徒儿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的学生写道:“我回过神来,扑通一声跪下,说:‘师傅,我一定好好学本领,将来成为刷子曹,绝不败坏您的名声。’”……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又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明白了高超的技艺是辛苦练习得来的,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总之,读是写的基础,写能促进读。语文教师要提高课程资源意识,用心去发掘文本中的练笔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微型写作训练,把写作训练精细化、简单化,就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9.微型课 语文 篇九
大家好!我是
学科几号。鞠躬
环顾四周,组织教学。上课 起立 坐下
教学目标
1、认识();
2、理解();
3、掌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
今天,我们
(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出示教学目标)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注意将自己在预习时自学到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反馈预习情况。
3、默读全文,(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拨:
4、小结
(五)布置作业
10.2014微型课教案 篇十
———《桃花源记》
单位:和店中学 姓名:路慧英 时间:2014年4月1日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微型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境界,他宁可隐居,也不要在世俗之中迷失自我。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
师:谁能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要引领我们走进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先生呢?
生: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字词
认识了作者,老师再看看通过预习,同学们对本课的字音把握好了吗?(幻灯片)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3、目标
这是一篇文言文,通过我们的预习,我们了解了作家,扫清了字音障碍,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重点掌握哪些知识呢?请看大屏幕!(学习目标
大屏幕显示)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引导:有了目标,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向桃花源进发,旅途中不能闲着,让我们来读一读美文吧!读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确一下朗读文言文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读出感情。(大屏幕显示)这也是我们评价朗读的依据,请同学们记住了!希望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一人一段,读后互相评价!
师:好!接下来我们有请一个组的同学为大家展示朗读。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呢?第一组 这组同学展示完毕!哪个同学愿意来评价呢?(此处可让评价学生再读他认为读的不到位的段落)
四、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引入:同学们读的挺好了!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桃花源, 桃花源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陶老先生做导游,他满口之乎者也,我们听不大懂怎么办呢?好!那让我们来翻译课文!看大屏幕!按照屏幕上的要求来进行学习。
1、默读课文,边读边译,划出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释疑解难,组长记录下解决不了的问题。
3、以组为单位,质疑问难,把握难点
4、教师点拨,检查学习效果。
师:哪个小组有疑难?我们可以请求“外援”!
其他小组还有需要大家帮助的解决的问题吗?哦!如果没有,请看大屏幕。
(投影:重点、难点语句,检查学习情况)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纠正)一)文言词语的三种文言现象: 1)通假字:便要还要
2)古今异义:
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鲜美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困境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够,不充足 3)词类活用
处处志之 志:名词作动词 做标记。
五、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引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把握的不错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桃花源究竟因为什么才有着这样经久不衰的魅力呢?下面请同学们先自主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一起交流,共同探讨。
并用“桃花源的 真,我是从“ ”中体会出来的。
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的结果。
生:
1、桃花源的景色真美,我是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之属中体会出来的。
2、桃花源的路真神奇,我是从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中体会出来的。
3、桃花源的人真幸福,我是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体会出来的。
4、桃花源的人真热情,我是从村中闻有此人前来问讯中体会出来的。
5、桃花源的环境真安宁,我是从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体会出来的。师:透过短短的几百字,我们居然走进了这样神奇魅力的桃源胜境,相信桃源不仅让你沉醉,也一定激发了你的想象,请你发挥想象为你心中的桃源写一段简短的介绍词吧!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一个武陵渔郎的奇遇,翻开了一幅千年追寻的山水图画:
生:桃花源风景秀丽,小溪悠远,桃林唯美,地上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交杂。那里宁静和谐,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在田间的小路上,耕种劳作的男男女女穿着与桃源之外也没什么两样;鸡鸣狗叫之声也时时听到;老人和孩子们也都笑容满面、怡然自得。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非常丰富啊!我们要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较好,更要为同学们的精彩发言鼓掌!
六、揭秘桃花源
体会作者感情 师:陶渊明将桃花源描绘得如此的神奇美丽而又飘忽迷离,这也就是它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那桃花源究竟存不存在呢? 生:不存在!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师:那作者为啥还要细致的描绘这样一个桃花源呢? 师:古人云:“知人论世”。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生:因为陶渊明不满足现实社会的黑暗,便自己构想出一个世外桃源聊以自慰,安慰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师:很有见解,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那么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民风淳朴、自由平等,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六、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七、课堂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2)积累有关描写“桃花”的诗句。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线索:
渔人的行踪
发现
进入
渔人
访问
桃花源
离开
寻找
11.浅析幼儿园说课与微型课的异同 篇十一
一、说课与微型课的定义
说课于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小学教育界首先提出。由于受当时客观因素限制,在对教师的考评中无法开展常态教学,因此让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想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谈一谈自己对课程的想法,以“说”课代替“讲”课。随着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的发展,说课的定义日臻科学完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与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用口头语言和相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具体课题的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的本义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让教师通过说课来反思和增加对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微型课作为当前教育课程改革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生产物,紧扣快捷、高效、实用等主题,成为当前提高教学水平、评估教学能力的“经济实用”型的教研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容量少,在没有幼儿现场参与的情况下,对一节常态课除幼儿活动之外的各个环节的呈现,实质就是减去幼儿活动的常态课,其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即“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
二、说课与微型课的相同之处
1. 教学评估与研修的两种形式。说课与微型课都是目前幼儿园评估教师教学水平、考察教学技能的主要形式,都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5分钟)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具体过程做以口头呈现或实际展示,从而使评估人员、同行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该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教学基本素养和技能有一全面、大致的了解。因此,这两种形式常用于教学技能评比、教师培训,以及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对于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提升以及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2. 无幼儿现场参与。说课与微型课,都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无幼儿现场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必须走进常态课堂,打破正常教学秩序,扰乱幼儿正常学习活动的局面。同时,又因为没有幼儿的现场参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的衔接以及言语互动方面就更需认真仔细地考量,这就更能够挖掘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内隐内涵,展现个人的教学观以及基本的教学思路。
3. 对客观条件要求少。与组织开展常态课相比,说课与微型课所需时间短,空间要求小,对教学辅助设备及条件的要求也相对降低,因此,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评估以及教研活动。同时,又因为不需要幼儿现场参与,只需教师个人面对评估人员、教学同行等少数人员进行教学展示,每人约10~15分钟,最后个人展示与回答他人提问相结合,使得该种教研活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开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众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甄别、评估,有利于评估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同时,教师集体研修学习、讨论学习的容量又有一定保障。
三、说课与微型课的不同之处
说课与微型课,作为教学研修的两种形式,其核心特点、考察侧重以及价值存在一定差别。
1. 核心特点不同。说课重在“说”这一部分与过程,其核心特点在于“说理”。简单来说,说课的本质就是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等。这里强调教师运用陈述的语气,首先要“说”教学思路,即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设计的独特之处、设计的依据以及预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实际情况与理论知识,着重说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设计思路、选择该部分内容、采用该种教学方法等等。这好比一项工程的论证性报告,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通过“说”,使听者明白教学理念、思路、流程以及相关细节。同时,对于活动设计中的师幼互动部分,说课中通常以独白形式出现,教师无需做过多模拟和解释。
微型课的核心特点一方面在于形式之“微”,另一方面其着重于“课”的组织实施。形式之“微”主要体现在相对于幼儿园常态教学活动一般时长在15~35分钟不等的情况下,微型课的时间缩短并限制在15分钟左右,同时面对的教学对象也由大量幼儿转向人数较少的评估人员以及同行教师,教学活动规模也相应缩小;其次,相比于说课重在“说”,微型课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其具体过程和常规教学活动一样,教师也像平时上课一样,运用多样的语气,结合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将教学过程进行展示,其间包括活动的导入、问题的提出、活动各环节衔接、师幼互动、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呈现。由于没有幼儿参与,教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适当模拟互动情景,假设幼儿已经参与互动,或完成操作,进而只需要将下一个活动环节继续展示,时刻做到“场上无幼儿,心中有幼儿”。
2. 考察侧重点不同。说课重在考察教师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与运用,是否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方法、组织与幼儿已有经验、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在说课的过程中,能够简洁流利、详略得当地对教学设计进行陈述、解说。
微型课则是通过一个浓缩的、较完整的15分钟教学活动,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其中包括在微型课的设计中,教师能否意识到、并做到目标的设计要“小而深”,对于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是否恰当;其次,面对教学活动中幼儿的“缺位”,能否做到互动自然、大方,不显过分虚假;最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个人教学特色与亮点恰当地展现出来等等。
3. 价值不同。说课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考察、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说课,旨在讨论和改进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同时说课不仅仅需要口头上“说”,还需要教师在说之前提笔去“写”,首先将思维做以梳理、组织,转化为书面形式,进而再用口头语表达、叙述出来。因此,说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并重的操作过程。最后,通过说课,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做以梳理,明确各环节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易操作。
微型课则在于通过一个相对全面的教学活动展示,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目的在于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改进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微型课“具体而微”的特点,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活动内容的精髓,在展示过程中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逻辑明确、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能够将个人的专业理论功底与教学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快速切入活动主题,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活动重点,构建完整的活动流程,展现个人教学亮点与魅力。因此,微型课在促进教师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进行梳理的逻辑能力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同时,微型课可以极好地再现一位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感性的认知水平与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孔子》微型课教案 篇十二
《孔子》微型课教案
12月份,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微型课大赛,我有幸参与其中,所讲的课文是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一课。现不揣浅陋,将教案放在博客里,不足指出请大家评批指正,以便更好地提高,谢谢。 《孔子》微型课教案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实验小学 丁毅 指导教师:潘亚军 一、回忆前文,引起下文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你对孔子有那些了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看来大家通过学习,都对孔子和《论语》中的故事都不感到陌生了,希望通过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通过再次的阅读课文,走进孔子,走进《论语》,想想在这些故事中蕴涵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板书:《孔子》】 通过预习,我们提出了许多疑问,老师把它们总结了出来,谁来读一下? 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孔子为什么因为厌恶“盗”字就不喝盗泉?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孔子为什么到了晚年还反复读《周易》? 后人为什么那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这些问题还记得吗?这是大家共同思考的结晶。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 二、走进《论语》,了解孔子 我们知道,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过去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对我们怎样为人处事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悟。 现在,你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学们读得真快,下面先请同学来说说第一个小故事。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你是怎样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谁来把这一段话带着感情来读一下?(指导学习读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语气)很好,我们从书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对这段进行总结?是哪个词? 板书:推己及人 【是的,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宽容。】 同学们,孔子的一生,是他游历讲学的一生,下面我们来看在他游历讲学途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哪些词表现出孔子口渴的厉害?(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体现出孔子很有志气,绝不与强盗为伍。)来,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要读出孔子当时的干渴难耐和毅然决然就离开的决心。 板书:君子自律 孔子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君子,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对他人循循善诱。那么,老师想问你们,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又是“小人”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一会请人发言。 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课文中孔子是怎样谈君子与小人的?我们应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俗语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圣人就不犯错误吗?孔子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啊?来,听听老师范读孔子及在游历途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想想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孔子后来知道他错怪了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学生甲:既然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不能因为好面子,怕别人看笑话而不敢去面对,要勇于承认。 学生乙:不能盲于对一个事物下结论。【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我们能从孔子的言行上学到什么?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板书:善于自省 孩子们,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始终不渝的严格,到了他老的时候更是如此,孔子不愧为我们的万世师表。你们齐声朗读第四个故事,在读书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 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学生A:孔子的做法印证了那句著名的言语:活到老,学到老。 学生B: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 学生C:读书是永无止境的。 学生D: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学生E:这个故事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孔子读书把竹简都磨断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感动。 同学们,请你们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着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板书:学而不厌 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课文学完了,老师留两道思考题: 1、这四个故事哪个故事写得详细,哪个故事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我们一般学习的关于写人的作文都以一段话或一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但这篇课文不是这样,老师想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试着给本文加个结尾,在班上进行交流。 板书:推己及人 君子自律 宽以待人 仁 善于自省 严于律己 学而不厌13.微型课教学设计 篇十三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 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页—?? 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14.微型课教学设计 篇十四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家司马迁和他的作品《史记》并翻译了这篇文章,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圯上敬履》。展示投影
留侯张良者,先韩人也。先祖曾为五代韩相。20岁,秦灭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良曾学礼淮阳,得力士,为铁椎百二十斤,刺秦王不成。秦皇帝大怒,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张良,先韩人,其先祖曾为五代韩相。20岁时,秦灭掉韩国。张良家童几百人,以万贯家财遍访刺客刺杀秦王,为韩报仇。得到大力士,做一百二十斤铁锤,刺杀秦王没有成功。秦王大怒,巨额悬赏捉拿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亡下邳。这片文章讲述的就是张良在下邳时的传奇经历,让我们重新走进文本,走进张良。首先让我们齐读课文。
问题探究:
1、本文围绕张良讲了哪两个小故事?请分别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板书
张良敬履
赴约得书
2、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圈画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词句,分析张良的人物形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在张良敬履中面对老人的无理要求能“长跪”体现了张良尊重老人、隐忍的特点;三次赴约体现了张良有错就改,诚实守信、坚持不懈的特点;得到赠书后时常诵读体现了张良的勤学刻苦。
总结:张良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性格品质,才让老人赠书与他。可以说张良此次得到老人的赠书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也因为这样,才使得张良能够成为汉初三杰之首,并辅佐刘邦成就帝业。那大家还知道有关张良的哪些故事?试着说一说
总结(看大屏幕)
刚才的这几位同学说的非常好,张良、韩信、萧何共同辅佐刘邦建立汉王朝,被称为“汉初三杰”,同时也是汉代的开国功臣之一,他辅佐汉高祖刘邦成就了一番帝业。刘邦曾经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对张良非常客观的肯定和赞赏。
可见,张良正是以自己性格品质上的闪光点,照亮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平坦大道,使得他在楚汉的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三杰之中,后来韩信被杀,萧何被囚,最后唯有张良,能够明哲保身,最后功成身退
4、展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15.感受英语微型课 篇十五
今天在英语课堂看到了这样一个名词——英语微型课,说实话,这个名词
第一次听说。什么是英语微型课?依据无锡钱教研员、阜宁师范朱教授指导及各位学员的点评加上个人思考,现从整体和局部角度作出阐述。
一. 整体把握英语微型课
我以“上课”为参照物,上课有哪些组成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Warming up,Presentation,Plactice,Summary,Pruduction,Sign homework,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及过度自然流畅、评价机制。这些在微型课中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学生与老师双边活动和活动过程,微型课没有学生参与,显然就没有学生的活动过程,但是一定有学生活动环节,因为学生活动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展现教师教学技巧和策略。没有学生教师要模拟真实的环境进行教学,这就是英语微型课。英语微型课因为没有学生参与,就省略了学生活动过程,由于省略了学生活动的过程,微型课时间就短一般
10-20分钟。
微型课用在基本功竞赛或塞课活动中比较多,为了让教者更好的进入状态,更好地展现教者个人特色或巧妙设计,通常让三四个老师充当学生。切记:
留学生活动环节、省学生活动过程。
二.局部理解英语微型课
㈠热生处理,近似上课。
热身在英语课中作用是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知识和心理上做好上课的准备。这很重要,良好的开头成功的一半。由于这部分有老师的活动也有学生活动环节,但没有学生活动过程,因此,热生的处理与上课几乎相同,上英语微型课时若有“学生”在场,“学生”作出回答或呼应,若没有“学生”,教师要有关注学生听课反应的意识。(这里学生是老师扮的)
看一段微型课实录吧:
Warming up:
1,Free talk.T:Hello,boys and girls!I’m ZhongMeilin.I’m from Cao Yan
in Da
Feng.Nice to meet you.T:Nice to meet you.Your T-shirt is nice.(教者的眼睛关注着学生)
S1:
T:How are you?
S2:
T:Hi!Your eyes are big.S3:
T:Do you like Music?
Ss:
2.Listen to music.T:OK.Let’s listen to the music《What’s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有什么.板书:What’s in the classroom?多媒体播放音乐,老师跟着音乐一起唱。
㈡呈现处理,如同上课
英语教学中呈现这一环,主要呈现新单词、新句型,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之处。同时,呈现这一环有学生活动的环节但几乎没有学生活动的的过程。自然,英语微型课中,应该完整无缺的呈现,展现出你设计的情景、教与学的方法、展现你与别人不同且独道的呈现技巧,从而给评委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为获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垫定基础。呈现时有学生的学习、模仿、回答,这里的回答与热生时的Free talk有区别,回答的是问题答案、是知识,所以教者别忘加入些评价机制,而且是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以教师评价为主。
看一段微型课实录吧:
Presentation:(接上面的实录)
1.单词呈现
T:Is this your classroom?(老师环顾四周)
Ss:
T:It’s our classroom.(同时PPT呈现:our classroom我们的教室our 我们的)
T: read after me:our↗、our↘、o-u-r our
T:It’s big and bright..教者作出大而明亮的体态语,PPT出示:词组big and
bright 宽敞明亮。
T:read after me :bright↗、bright↘、b-r-i-g-h-t bright.2.句型呈现:(从单数到复数)
T:What’s in the classroom?教者走到电脑旁、手放在电脑上。
S1:It’s a computer.T:Yes.There is a computer.板书There is a computer.Read after me: There
is a computer.(两遍)
T ask S1:What’s in the classroom? You please.T ask S2: What’s in the classroom? You please.T ask Ss: What’s in the classroom?(大声地问全体,并做出表全体的动作)。
T:教师拿出一只玩具老虎问Now,what’s in the classroom?
以同样的方式机械操练了新句型的单数形式。
T:教者搬出另一台电脑放在先前的旁边问Now.What’s in the classroom?
T:Yes.We can say:There are some computers
板书.There are some computers
Read after me: There are some computer.(两遍)
T ask S1:What’s in the classroom? You please.T ask S2: What’s in the classroom? You please.T ask Ss: What’s in the classroom?(大声地问全体,并做出表全体的动作)。
T:教者拿出两只玩具老虎放在先前的旁边问Now.What’s in the classroom?
用相同的方式模仿操练新句型复数形式。
㈢操练处理 省略过程
“操练”顾名思义,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新知、运用新知。英语微型课的处理是:教者布置练习的任务,然后让学生反馈练习的结果,教师作出评价。至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运用多少时间、如何互相帮助、教者怎样指导,统统省略。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而微型课中没有学生。应证这句话:留学生活动环节,省学生活动的过程。
继续看实录吧。
Plactice:
T:Anything else?Ask your deskmate:What’s in the classroom?
Work in pairs,please(教者做出两手的大拇指对动)
T:You,please.S:略。
T:OK.Who can tell us?
Good.There is a blackboard.Great.There are some windows.There are some lights.There are some fans.Excellent:There are some desks.There are some chairs.T:教者指着一排桌子说There are some desks.指着另一排桌子说:There are some desks.最后张开双臂说:There are lots of desks.PPT 现出:lots of 许多
T :Read after me: lots of↗lots of↘
四.小结处理 一遍足已
句型的呈现、操练之后,一般用chant作小结,一来加深单词、句型的印象,二来活跃气氛,三来增强语感。Summary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一般让学生说两到三遍:第一遍感知试说,第二遍跟老师说,第三遍集体说;而在微型课里说一遍足已,因为这一遍即显露你的教与学的活动和你的设计意图,又节约了时间。
还是看看实录吧。
Summary:
T:Now.Let’s chant.(ppt呈现)Classroom↗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oom?
Blackboard↗blackboard↘,There’s a blackboard.Classroom↗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oom?
Computers↗computers↘There are some computers.五.语篇学习凸显亮点
语篇教学要加入其它目标:文化意识、情感态度、教育面向全体、关注学生听课和学习的反应并作出评价(教师评、学生评、自我评),当然对话的学习是重中之重,其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如果用以下方法学习对话,也要遵循微型课的处理原则(活动环节留,活动过程省,亮点要凸显)。现统计于下表:
Learn to say.T:This is our classroom.What about Ben’s classroom?Today it’s open day in Ben’s school.He is introducing to his friend.This lessen we learn Unit 8
《Open day》开放日(板书).T:西方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外开放对学生、家长、老师、社会、世界。这跟中国的文化几乎相同。
T:Let’s watch cartoons.播放CD-ROM.T:Watch cartoons again and answer questions: PPT显示:What’s in Ben’s classroom?
What’s in Ben’s friend’s classroom?
同时教者在黑板上贴出Ben和Ben’s friend 的头像。
T:Who can answer Q1?You,please.T:Great.There is a TV.师点击出示答案并板书在Bend 的头像后。
T:Q2?You please。
T:Wonderful!There is a blackboard.There are some bookcases.师点击出示答案并板书在Ben’s friend 的头像后。
T:师出示卡片并领读三遍: a bookcase bookcases
一架书橱 多架书橱
T:Read after cartoons.This is our classroom.It’s big and bright.There’s a TV.Sometimes we watch
TV in class.T:read after me: some-time sometimes 有时(单词读两遍)
watch TV 看电视 in class.在班上
T:Go on.What’s in your classroom?There is a blackboard.There are some
bookcases.T:Read after me once.T:We read inroal.I’m Ben.You are Ben’s friend.OK?
T:Read by yourselves and prepare acting the dialogue.T:Now.act please.Which girl want to be Ben?Which boy want to be Ben’s
friend? T:You judgeWho acts better?Boy or girl? 师在黑板上字母B和G分别表男孩、女孩。
T:Oh,Girl is better.教者把一颗星贴在字母G下。
后部对话学习步骤
T:Now.Ben and his friend is coming to the music room.and library.Teach your selves and answer questions:(板书music room和library)
What’s in the music room?
What’s in the library?
T:OK.Question 1?you,please.T:Good job.PPT呈现答案:
There is a piano near the window.在……旁边
ear , ear , near.near the window.两遍
There are some songbooks on the piano.a songbook 一本歌本 song, book, songbook.some songbooks.两遍
板书:a piano 写在TV后,some songbooks 写在piano下。
T:Q2? You,please.T:Excellent..PPT呈现答案:
There are lots of books and computers in the library.板书lots of books and computers在songbooks后面。
T:Read after cartoons.Which group follows well?
T:Ok.Group1、3 follow well.T:Read after me.T:Read by yourselves and prepare provide the voice for the cartoons.T:OK.The girls provide the voice for Ben?The boys provide the voice for
Ben’s friend.T:OK.Who is better?the boys or the girls?
T:The boys are better.I agree.贴一颗星B(男孩)下。
T:Now you can look and say the writing design on the blackboard.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Unit 8 Open day What’s in the classroom/ music room / library?
Ben: There is a TV/a piano near the window/ 单数
There are /some songbooks on thepiano/ lots of books and computers 复数
Ben’s friend:There is a black board.There are some bookcases.T:let’s start.教师说一遍
T:Look at our school public lavatories.PPT.出示一组图片:损坏的桌、椅、书…
T:What do you think?
T:Yes.We should pretect our public properties.六.练习处理 省练之时
英语课堂上的练习有:过度、显题、做题、校题。微型课没有学生,自然省
掉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和过程。
再来看实录吧。
T:Ben’s friend go home and tell his mother Ben’s school.Read and finish
the blanks.PPT 出示.In Ben’s school.There_____a music room.There______a library.There _____some classrooms.There_____a TV in Ben’s classroom.Sometimes he watches TV_____class.There_____a piano _____the music room..There______some songbooks on the piano.There_______lots of books and some computers in the library.T:Collate the answers.师边读边点,现出答案。
T:Well done.I want to know why.T:Great.单数is ,复数 are(板书)
七.布置家作 完全相同
家庭作业,课堂教学咋布置,微型课就咋布置,完全相同。
看实录:
T:Homework:
【藤野先生微型课】推荐阅读:
藤野先生的读后感09-14
初中课文藤野先生预习学案11-13
《藤野先生》文章读后感怎么写08-25
《藤野先生》的课外阅读训练和答案11-20
八年级上册语文 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09-28
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导学案06-11
华威先生读书笔记06-22
童话欣赏胆小先生08-29